首页 优秀范文 竞争力

竞争力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5 15:03:21

竞争力

竞争力第1篇

这一个月,早晨几乎是第一个出现在岗位上,夜晚又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

相比别人调侃的加班文化,我每每都不想参与话题。

也许他们是苦中做乐,可在我看来,加班一点都没什么可谈笑的,不仅仅是因为加班累,而是有时加班,真的只是证明你能力不行。

别人我无法评判,可我却对自己有所了解。

这样的加班真的让我看到自己能力的缺陷,让我看到自己磨叽的行为浪费了自己多少时光,让我看清自己的不自信到底减弱了自己多少竞争力。

竞争力第2篇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1-0039-04

21世纪是全球化竞争的世纪。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之间的竞争,而国家的竞争又表现为城市的竞争。城市是企业的场所与载体。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考虑统筹规划,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标。

一、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城市不同于企业,其发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目标,因此,城市竞争力可以描述为:一个城市创造环境和区位优势,聚集和优化配置更多的稀缺资源,为所在地区和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的能力。①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的市场力量,是与竞争对手抗争,赢得市场份额,获取利润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表现为竞争过程中其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相较于竞争对手的性价比,从竞争结果来看,它是长期盈利能力的同名词以及企业补偿其雇员和为其所有者提供丰厚回报的能力。

二、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以往研究

以往的研究比较多的将“城市主体”作为城市竞争力区别于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一个依据。虽然也有学者提到过城市竞争力与国家或企业竞争力之间的联系,认为城市竞争力的增强依赖于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但对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这层较为重要的关系,却很少有深入的剖析。

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难以割裂,同时它们又各具独立性。城市竞争力是优于其他城市的创造与实现价值和财富的优势与能力,其优势是涵盖企业竞争优势在内的综合性优势,其能力更是源于各种类型的实际组合资源并不断创造价值的企业竞争力。企业作为城市的细胞和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理所当然是城市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认为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具有互动性和相关性,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城市竞争力是多元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是综合而非单一的竞争能力。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依赖多层面的主体(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和市民)共同创造。由于现代社会中,企业是资源配置和财富创造的基本载体,是城市功能的执行主

体,城市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竞争能力的积聚,企业竞争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城市竞争能力的强弱。

三、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一)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内生构成要素

在影响城市竞争力变化的因素中,企业竞争力处于基础性地位。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城市的财富创造和积累就是依靠其经济细胞――企业来进行的。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各种要素的作用,最终将通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体现出来。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内生构成要素。

1、企业的价值能力

城市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一个城市的资源集聚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作为城市微观主体的企业,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对资源的吸纳和对要素的组合,从而创造价值。企业的运作效率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财政实力、市民的就业和收入水平,也影响到城市其他功能的拓展和发展的水平。所以,企业竞争力理所当然是城市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城市竞争力其他方面的内容归根结底也在于服务并提升城市的企业竞争力,城市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如同国家要靠城市来实现增长的绩效一样,城市也要靠企业来支撑它的绩效、展现它的功能。一些企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它们所在城市的经济面貌,而且也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版图。如东风汽车与湖北十堰、长虹与四川绵阳、健力宝与广东三水、春兰与江苏泰州等,一些在中国地理版图上不知名的小城市,因为有企业的崛起和品牌的影响而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让人熟知。

2、企业的技术创新

城市创新的主体在于企业。城市之所以能推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人类的进步,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各种财富资源的创造能力,在于创新的动力。城市的创新,蕴藏在管理者、社会机构以至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但最关键的还是蕴藏在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创新动力里。城市的活力来自企业的竞争,而企业制胜的异质性资源,无不与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关。企业科技创新主动性、积极性的强弱,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科技创新的广度与深度。在城市“产学研”的战略联盟中,企业担当重要的选题、助攻和转化的角色,也是考验这一战略实效的关键。一个城市的技术创新水平并不等于城市内每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简单相加,而是由处于主导地位的重要企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之和所决定的。

3、企业的生产规模

企业规模对城市竞争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规模之所以影响着城市的国际国内市场地位及竞争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规模的经济性,这种经济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大的企业规模将导致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其次,大的企业规模将增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最后,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企业大规模的生产,提高了企业现代信息处理水平,扩大了管理者的管理幅度,使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管理费用减少。青岛以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而著称,但现在代表青岛城市发展实力的不是旅游业,而是发达的企业。在青岛活跃着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双星等一批知名企业,强大的工业是青岛突出的优势。青岛的工业在短短十几年就构筑了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支柱工业体系。

4、企业的制度文化

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道格拉斯・诺斯曾指出:“对经济增长的历史研究就是对制度创新的研究。这种制度创新能减少交换活动的交易成本,从而实现日益复杂的交换活动。”②可见,制度对经济效率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降低交易费用,节约成本,企业作为微观市场主体,其制度体系是整个经济效率形成和提高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制度安排越合理,其整体绩效就会越高,竞争力也就会更强。制度是体制、机制、管理和文化的统一。制度被列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是直接相关的。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能得到迅速发展的经验时曾发表过一份白皮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日本的经济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三种要素比重为:精神占50%,资本占10%,法规占40%。可见,制度文化要素才是最重要的。由于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具备全要素优势,而一旦制度有了优势,则可能转劣势为优势。企业制度效率的高低反映了城市的整体素质,是对城市制度环境的一种检验。

总之,企业竞争力是对城市竞争力的自我检验。在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下,企业能否与城市共存,可以看作是城市竞争力的一个标志。如果没有企业竞争力的支撑,城市竞争力将难以长期维持。

(二)城市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外生影响因素

在城市内部,企业与城市的关系是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因主体而存,主体因环境而变。城市竞争力是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根本保障。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城市竞争力全体构成要素的大力支持,没有组成城市竞争力其他部分的促进,企业竞争力也难以持续增强。城市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外生影响因素。

1、城市的资源

城市资源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尽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获取资源的途径已经大大地拓展,但城市的资源状况仍然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城市的人力资源供应状况和教育培训方面的实力影响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结构。如果企业难以找到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则无法在经营中进行有效的竞争;城市土地资源供应状况、技术资源供应状况、资金供应状况与基础设施状况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运作效率。

2、城市的环境

城市的环境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土壤。企业竞争力与所处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融资环境、人文治安环境和生态保护环境都会从不同方面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一个城市的技术创新环境会直接刺激或压抑企业的创新欲望,影响企业的创新过程和效果,并决定企业从技术创新中所获得的收益;一个城市的金融环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机会和成本;城市的人文治安环境会影响到企业的运作成本和财产安全,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会催生一批具有竞争力、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企业,也可能会保护一批以生态环境的损害为发展代价的落后企业。因此,可以说,城市的环境既可能成为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土壤,也可能成为损害企业竞争力的温床。

3、城市的开放

城市的开放体现在城市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交流程度上。城市的市场化程度对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有直接的催化作用。在传统体制下, 城市之间的政治行政地位的高低,往往会掩盖企业实际能力,削弱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城市整体的市场化程度低下,势必影响所属企业的市场素质。在体制转型时期,拥有国有企业众多的城市尤为如此,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反之,如果城市的市场发育完善,则政府的干预作用就会减弱,企业自身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就会增强。江浙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城市的对外交流程度,影响着企业的对外交流合作。城市对外交流越多,则企业的发展机会也越多,对企业的品牌宣传的促进作用越大。弗里德曼在研究世界城市体系中提出,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在于人口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参加国际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以及调控和支配资本的能力。过去大连市除了濒临沿海这一区位优势外,其他优势并不明显。而现在大连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城市建设和对外交流方面已经成为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榜样。一年一度的大连国家服装节使大连成为国内会展经济的先驱,城市的足球俱乐部,也使大连的“人气指数”直线上升。

(三)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传导因素

产业是城市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企业竞争力决定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促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传导因素。在现实经济中,一个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受到两类优势的影响,即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分析的是不同城市间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而竞争优势分析的则是不同城市间同一产业的关系。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比较优势形成的基础在于一个城市的资源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而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竞争优势则更加强调企业的战略行为。所以,一个企业如果处于城市中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竞争力一般都比较强,因此,所在城市的竞争力也会随之增强。

产业竞争力体现在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产业组织是解决产业内部企业间的配置问题,即把资源如何配置落实到每个企业。产业组织是企业环境中最直接的组成部分,一个城市正是通过“产业组织”把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之内,用于指导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城市产业政策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与城市产业政策相符合的企业,可得到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生产要素也会向该企业聚集,从而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其竞争力也得到提升;反之,与产业政策不相符合的企业,会受到种种限制与干预,从而逐渐走向衰退,竞争力自然被削弱。

四、建议与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政府应该在明确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确立城市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的扩张,打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最终达到使城市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政府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能,让企业自行作主。市场制度和市场环境“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企业有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和急迫感,逼迫企业自主创新,自生自强。一个城市的政府职责是,利用国际国内的宏观信息优势,制定导向性的政策和措施,重点在城市产业定位、知识产权制度、产权交易平台、人才流动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上,为企业提供更合理、更科学的环境。在政府提供的政策、信息和制度环境中,具体怎么做,由企业主体自己去把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强大,城市竞争力才能提升。

注释:

① 姜杰、张喜民、王在勇.城市经济学[M].山东:山东出版社,2003.

②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参考文献:

[1] 姜杰、张喜民、王在勇.城市经济学[M].山东:山东出版社,2003.

[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孙明华、王峰.企业竞争力[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4] 李永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6] 顾光青、刘社建.城市竞争力提升中的企业因素研究[J].社会科学,2004,(07).

[7] 何添锦.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相关研究[J].企业经济,2005,(03).

竞争力第3篇

摘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这两种能力具备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等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大学制度等大学文化因素,以及大学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无形资产等资源因素都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但它们从不同方面对核心竞争力产生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大学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University)是指一所大学长期形成的、能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建立在大学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特有的能力。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许多著名大学都客观地拥有各自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依靠其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在当前我国大学的发展中,核心竞争力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没有竞争优势,就不可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为此,我们首先要厘清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各个大学各自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谋划和推动大学的发展。一、研究的基础及假设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笔者曾总结出如下要点:(1)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发展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已融入大学内质中的能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是一种“累积性学识”,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该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明显特征,应独具特色,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性质而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即应符合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特点。因此,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差异化的有效来源。(3)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大学的学科、师资、无形资产、物质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能力。竞争必然导致资源的占有和配置问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也就取决于对其中战略性资源获取、创造及整合能力的高低。但是,战略性资源本身并不是核心竞争力。(4)由于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相对于其他能力而言,处于核心地位、支配地位的能力,可将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基于战略性资源的能力”、“整合、协同各种要素的能力”或“支配其他能力的能力”。(5)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其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要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就必须识别、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符合这一概念要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观点,在对大学诸多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二、对假设的论述大学的功能在历史上是不断演进的。早期的大学只有单一的教学功能。近代科学革命和英国产业革命对大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810年,德国洪堡创办了弗里德希—威廉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和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后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从此,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为大学最主要的两大功能。世界上所有高质量的大学都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同时又高度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GerhardCasper)指出:“在大学面临的所有挑战中,一个挑战就是发展并维持大学的特色,这使一所特定的大学成为世界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同时,大学要通过自己在学术领域的卓越,通过一定的措施以及现在和过去曾经属于它的人的自豪和忠诚将自己与其他大学区别开来。在很大程度上,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追求给予的鼓励和自由上。”这里所说的能力应该就是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康奈尔大学校长杰弗里·雷孟(JeffreySeanLehman)也曾说过:“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我们应该探寻两个问题。首先要自问有没有出色的学术研究水平,即老师们是否积极进取、富有创造力,学生们是否刻苦努力、才能卓越?其次要自问是否能让公众充分了解上述成就。”我国一些学者也对这两种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作过论述。纪宝成认为,“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而“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薛进文认为,“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的人才,是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内容”。一些学者则提出两种能力中的一种为核心竞争力。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的竞争就等于学生的竞争。大学的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说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任何一流的大学都必须同时在教学、科研、服务这三个层次上具有竞争优势,其中科研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借助于科研创新能力,一所大学才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即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进一步作如下分析:(1)从大学固有的能力看,包括人才培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筹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科技开发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诸多方面,但现代大学的功能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及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三项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功能体系。其他功能都从属于这些功能,或不能与这些功能相提并论。其中,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发展科学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它直接关系到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由于核心竞争力是大学能力中居于支配地位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泛化,在诸多能力中选择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这两种居于支配地位的能力,更接近或符合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2)服务功能是大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功能的延伸。大学的“服务”是有限定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服务,更强调以学术水平作为服务的主要基础。欧内斯特·博耶(ErnerstI.Boyer)曾说:“要把服务看成是学术水平,就必须将服务同一个人的知识的专门领域直接联系起来,与自己的专业性活动联系起来或直接来自于自己的专业性活动。……当今世界面临着大量的只有学术界才能提供技能和远见卓识加以解决的难题。因此,尤其需要如下这种关于学术的观点:理论和实践都服务于并促进人类知识的发展。”(3)大学与企业一样,就像一棵大树,核心学科是树干和主要的大树枝,其他业务部门是较小些的分枝,最终产品是果实,而核心竞争力则是提供营养的根系。如果仅仅看到竞争对手的最终产品,可能就会看不到它们的真正实力所在,就像只看到树叶而看不到树的强盛一样。从这种意义上讲,大学的产出,如毕业生、学术研究成果、社会服务贡献等均属果实,而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树形”理论,我们绘制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树形图(见图1)。图1大学核心竞争力树形图(4)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人才培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固然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但并非拥有了这两种能力,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一所大学只有认真搞好人才培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培育、开发和提升,有针对性地发扬其优势和特色,使其在大学发展中发挥作用,这两种能力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大学只有对人才培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进行认真的识别、培育、运用和评估,才算树立了核心竞争力理念,才能真正对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产生作用。(5)两种能力有共性,但在各个大学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由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具体而言,是不同大学由于大学文化、战略目标、决策体制以及战略性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依赖所造成的。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基于学校优良传统(如“实事求是”校训)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培养目标的突出的优秀人才培养能力,这是其他学校所无法比拟的。而北京师范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则表现为在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突出能力,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传统保留项目”,也是别人不可模仿的。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之所以拥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因为它们在这两种能力方面各自体现出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的特点。三、构成要素相关概念之辨析在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许多与核心竞争力有关或者被直接指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如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大学制度、大学的战略性资源、学科、师资队伍,大学文化、品牌,等等。对这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相关要素”,试分别进行简要辨析。(1)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导向,规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取向,因此与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这正是人们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大学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包括学校的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等。没有理念指引的大学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没有理念指引的竞争力,也很难上升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大学的办学理念都是卓越而又独特的,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表1列举了国内外部分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表1国内外部分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续表此外,由于办学理念不能直接给人们提供价值需要,因此,尽管它同核心竞争力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但仍然不能归于核心竞争力;虽然核心竞争力是特有的、独特的,但反过来讲,特有的、独特的并不一定就是核心竞争力。

(2)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有效途径,是形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办学特色是在大学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它和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一方面,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大学只有在发展中强化特色,才能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完成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运用;另一方面,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正是核心竞争力得到培育、运用和提升,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才能逐步凸显出来、稳固下来。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类似,同样不能直接给顾客提供价值需要,而必须通过大学具体的行为间接地起作用。因此,无论它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有多密切,也无法归为核心竞争力。(3)大学制度。大学制度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培育和运用的环境和手段。一般认为,成功的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等,在我国大学主要体现为决策机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及党政协调机制等等。正是这样的大学制度,孕育、孵化、催生了大学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着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大学制度是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并不属于核心竞争力本身。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学制度之所以也被当作核心竞争力,是因为人们大多从制度经济学“制度是关键”的命题出发来认识制度问题。在我国大学发展的实践中,大学制度确是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显得十分迫切。事实上,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仅仅是为培育核心竞争力扫除了制度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和手段。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是核心竞争力。人们一般把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大学制度都归结为大学文化的内容,那么,大学文化显然也不是核心竞争力,但与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4)战略性资源。战略性资源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战略性资源是指在大学中能够被感知和测量的具有核心优势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括学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无形资产等。大学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固然需要战略性资源,但这些“静态的”资源本身并不能直接形成竞争力,战略性资源是需要被使用、整合的,只有建立在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能力,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例如,有些大学或者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或者与政界、企业界有特殊的密切关系,或者拥有一些特殊的垄断权等,这些资源均非核心竞争力,只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石。它们一旦被引入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发挥出较大作用,就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坚实基础,使得这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在诸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学科、师资队伍及大学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明晰。(5)学科。学科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一般认为,学科是一个资源共同体,由三类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基础);是科学范式在大学的具体体现;是包含行为规范、价值观、信息、物质技术基础和人才的组织;是大学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工作单元和工作载体。大学是进行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地方,学科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所大学竞争力的高低。一流的大学一般都具有一流的学科资源,其中部分学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其他学校所无法比拟,如清华大学的工程类学科,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学类学科,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等等。无疑,在所有概念中,学科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因此,本文也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学科相关性”,并试图用“学科能力”或“学科建设能力”来概括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学科相关性”并不等于就是“学科”。“学科建设”概念在国外大学研究中很少使用,并且为社会公众所难以理解,基于国内外比较研究和用户价值性的考虑,本文最终以“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来概括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6)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主体和承载者。大学成功之关键在于拥有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运用和评估,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推进。但是,资源本身并非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管理和整合才能转化为能力,师资队伍只有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动态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核心竞争力来。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些大学虽然拥有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但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当,教师管理松散,以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始终上不去,结果并未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7)大学品牌。大学品牌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式。品牌是大学重要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有“名”与“实”的相关性,但二者并不等同。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体现在大学品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上,但核心竞争力并非一种资产,而是一种能力。无论对企业抑或大学,品牌都不应被看作是核心竞争力,但品牌应该展现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8)某些相关优势。这里主要是指大学的整体优势、大学的比较优势以及某些个人的竞争优势。大学的整体优势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因为即使一所大学没有整体优势,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领域而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流的大学,最典型的如卡内基—梅隆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大学的比较优势也不等于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是指与其他大学相比的优势,更多带有外源性、暂时性的特征,而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内在的支撑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样,个人的竞争力也不是大学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资源和能力的一种整合,是买不来、带不走的。因此,无论是大学领导者还是教师,单个人才都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注意把个人的竞争力转化为学科的优势和梯队的优势。例如,卓越大学校长的能力怎样变成大学的制度优势,一流教授的能力怎样变成学术梯队的优势。四、结论及模型结合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和排除法等研究方法,在上述辨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实际上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模型、识别模型(如图2所示)。图2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从模型看,一方面,一所大学卓越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特色、良好的大学制度等,共同构成大学文化,对核心竞争力起着发展导向、形成路径、环境支持等作用,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培育和运用的源动力。这正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其历史、传统、特色、校风、校训等因素密切相关,以致常被混为一谈的原因,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难以模仿、转移的原因。另一方面,大学丰富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无形资产,共同构成大学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主体和承载者,学科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工作单元,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科研转化能力、筹资能力等,则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撑或延伸。这些相关因素尽管不是核心竞争力本身,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均有着重要作用。任何一种相关因素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困难。从模型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照抄照搬,更无捷径可循。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按照科学的路径,举全校之力,标本兼顾,埋头苦干,持之以恒。参考文献:[1]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2]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A].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杰弗里·雷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DB/OL].

[4]纪宝成。科学制订学科规划,大力加强学科建设[A].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薛进文。调整学科凝练方向加强创新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N].南开大学报,2003—11—06.[6]黄达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7]黄秀兰,邹吉忠。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研究能力,形成和提升中央民族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民族教育研究,2003,(2).[8]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A].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5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9-30.[9]韩延明。大学理念及其相近概念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7).[10]邹晓东,黄争舸,陈劲。基于学科核心能力的学科组织创新[J].科学学科研究,2004,(4).

竞争力第4篇

【关键词】品牌竞争力;要素;特点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70-01

一、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品牌竞争力的内涵,正因为出于不同的角度,对品牌竞争力的阐释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理论,文章举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诠释做出分析。

爱格博士指出:品牌竞争力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所拥有的塑造强势品牌并支持品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品牌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企业塑造强势品牌,并维持强势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季六样指出:品牌竞争力广义上涵盖企业、产业、区域、国家或国际诸层面竞争力关于品牌形象的整合与统一;狭义上则指品牌在竞争性市场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它品牌更有效地获得市场认同与支持的整体形象特质,亦可称之为企业形象的整体竞争力,即以企业形象为核心,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技术路线、企业文化及信息化支持等形象要素的有效整合。

李光斗指出: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或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该品牌产品具有良好的、内在的产品功能要素,外在的企业和产品的形象要素以及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要素,引起消费者良好的品牌联想,进而促进其购买行为。

综合上述理论,文章认为:品牌竞争力是通过其企业内部资源,诸如生产能力、管理能力、人力资源以及营销能力的整合,利用外部资源的有利条件,避开或者减少不利条件的影响,使得品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抢占市场,并最终引起消费者良好的回忆,得到消费者认同。

二、品牌竞争力的特点

(一)长期性

品牌的创立、传播、运作、维护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的,是一个困难而曲折的过程。它需要一个企业对其内部资源的各个部门有效的整合,并对外部各种事件作出有效的决策,同时传递出企业的精神和文化,进而使得消费者的深入了解,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二)独特性

正因为品牌竞争力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一旦品牌竞争力逐渐成熟,其中的积淀以及维护能力,都是充满了潜经验和智慧的,企业所处产业不同,企业所处的时代不同,企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企业的使用和目标不同,都会使得每个企业的运行轨迹不同。因此,不相同的企业其品牌竞争力的形成,都会使得其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三)效益性

品牌竞争力其价值表现在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是否能使得生产周期大幅度降低。每个企业都希望其能创造长期的品牌竞争主动权,给企业带来超出同一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所得,品牌竞争力需要为企业带来效益。

(四)比较性

品牌竞争力在不同的国家、区域、行业里其表现都是不同的,特殊的国情、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以及行业内的其他企业,都会造成品牌竞争力的表现不同,它存在一个纵向空间和横向空间的对比。

三、品牌竞争力组成要素

陈云岗指出品牌竞争力有七个要素:竞争力、规范、识别、组织、考核、战略以及沟通,它们完美的组合可以有效提高品牌资源积累效力,促进品牌资产增值,保护品牌形象。李光斗就品牌竞争力提出了八力要素模式,它们分别是品牌核心力、品牌市场力、品牌忠诚力、品牌辐射力、品牌创新力、品牌生命力、品牌文化力和品牌领导力。许基南理解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构成为:企业品牌市场能力、企业品牌管理能力和企业品牌基础能力四个元素组成。爱格博士指出一个品牌的竞争力主要有:品牌忠诚度、品牌认识、品牌质量、品牌联想、其他品牌资产五个元素组成。知名品牌公司Interbrand认为品牌竞争力的要素分为四个方面:市场定位、顾客联想、公司形象、各项支持。

不同的学者侧重点不同,然后期间亦是有它的联系,文章对品牌竞争力的要素组织做了一下总结:

1.品牌的财务资本要素。其主要包括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净利润、资产与负债、3到5年企业利润增长率、收入增长率以及成本增长率。

2.品牌的市场要素。其主要包括了品牌的市场覆盖率、市场地位、市场份额增长率、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占行业总额的比例以及销售额的增长率。

3.品牌的支持力要素。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的满意度、品牌的忠诚度以及品牌的信用度。

4.品牌的基础能力要素。品牌的研发能力、品牌的传播能力、品牌的营销能力、品牌的资源能力、品牌的文化力以及品牌的管理能力。

四、小结

虽然不同的产业、行业以及企业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通过研究品牌竞争力要素,使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经过加权和重要度的处理,不相同的品牌可以了解自身品牌的优势以及竞争对手的弱势,对于优势进一步扩大,对于对手的弱势展开竞争,从而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能力,使得中国品牌能走出亚洲,面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云岗著.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

[2]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2004(3):132.

竞争力第5篇

[关键词]品牌 品牌竞争力 PLS回归

2005年,中国国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但在几乎所有世界名牌的评比中,中国至今还未实现零的突破。我国的世界名牌几乎为零,以及品牌竞争力不强的现状的原因之一是品牌竞争力定量研究很少,没有明确的测评指标和模型,企业不能准确评价自己品牌的竞争力强弱,没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本文介绍了品牌竞争力,探讨了品牌竞争力测评指标的选取、模型的构建和计算方法。

一、品牌及品牌竞争力

现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并不单追求生理上的需求,更多的是追求自我价值和重要性得到认同后的心理体验与满足,这恰恰是品牌赋予的。品牌是通过使用一个名称、标记、符号等,向消费者传递某种产品的质量、性能和特色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传递企业的形象、信誉和文化,促使消费者从同类产品中做出选择和购买决策。消费者购买名牌产品原因在于在消费者心中知名品牌质量更高,服务更好,信誉更好,消费更放心;他们认为名牌可更好地塑造和提升自身形象,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和目标客户建立稳固关系的载体、桥梁与纽带。

品牌竞争力是某一品牌产品超越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能力,是其它同类产品不易甚至是无法模仿的能力,是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能力。品牌竞争力使企业能以比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出售,以同样的价格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在市场很不景气和削价竞争的环境下为企业赢得高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在理解品牌及品牌竞争力的基础上,本文给出如下测评指标:

一级指标为品牌竞争力;二级指标为品牌产品销售额、品牌产品盈利额、品牌市场占有率、品牌延伸和创新、品牌质量、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品牌延伸和创新可用品牌延伸的数量、品牌延伸的速度、品牌创新的数量、品牌创新的速度来测定,品牌质量可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测定,其他五个二级指标,可设置相应的三级指标来测定。品牌竞争力模型见图。

图1 品牌竞争力测评模型

品牌产品销售额可用某时期品牌核心产品的销售额或某品牌多类产品销售额的平均值来衡量;品牌产品盈利额可用某时期品牌核心产品的盈利额或某品牌多类产品盈利额的平均值来衡量;品牌市场占有率是指某品牌产品销售额占同类主要品牌产品的总销售额的比例。品牌延伸和创新的数量和速度是指由原品牌延伸、创新得到的竞争力较强的新品牌数量和速度。

三、PLS1回归计算品牌竞争力

制定调查问卷,获得调查数据后,可用PLS1回归计算品牌竞争力。

1.PLS回归

PLS回归于1983年由瑞典的S. Wold和C. Albano等人首次提出,是一种新的多元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近年来,它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地发展。有人称PLS回归为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按因变量的个数,PLS回归模型可分为PLS1、PLS2回归模型,它们分别为单因变量、多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2.PLS1回归计算品牌竞争力

在品牌竞争力测评中, 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相关性(图1),这就很难利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为解决此问题, 通常仅选取少数几个解释变量, 但这必然造成信息的损失和难以估计预测精度的问题。PLS回归的主要应用是多因变量对多自变量的回归建模,特别是在变量多重相关系统中建模;在样本量个数小于自变量个数的设计中建模。

竞争力第6篇

[关键词]苹果出口竞争力

一、苹果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国际市场占有率、可比净出口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是指一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出口市场上的份额。通常,一国某产品的MS越大,说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该指标简单明了,是衡量出口竞争力的基础指标,也是核心指标之一。

可比净出口指数(NTB)是指某一产品的净出口额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NTB在-1到1之间变动,一般将NTB≥0.8的产品列为具有高比较优势或强竞争力产品;将0.5≤NTB<0.8的产品列为较强竞争力产品;将0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占其本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之比。一国某出口产品的RCA越高,表明该国在国际分工中该产品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因此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就越强。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当RCA≥2.5时,表明一国的出口产品极具竞争力;当1.25≤RCA<2.5时,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当0.8≤RCA<1.25时,表明出口产品具有中度竞争力;当RCA<0.8时,表明该产品的竞争力较弱。该指标反映了一国某一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同时又不受贸易政策造成的进口扭曲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优势,从而得到广泛应用。

以上三个指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为全面评价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供了分析依据。

二、基于以上评价指标的中国苹果出口竞争力分析

1.我国苹果出口竞争力的基本情况。本文测算了我国1992年~2005年苹果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MS、NTB和RCA。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我国苹果出口市场占有率一直徘徊在3%以下,2000年以后,出口竞争力上升较快,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以上,到2005年我国苹果出口已占到世界市场的8.83%。从可比净出口指数来看,多年来我国苹果一直处于净出口状态,除1999年~2002年略有下滑外,其余年份均在0.8以上,2005年达到0.85,说明具有强竞争力。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看,我国苹果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几经变化,从2002年以后该指标开始大于1并持续上升,但仍小于1.25(2005年为1.21),说明才步入中度竞争力产品行列,可见,如果将我国苹果的出口置于世界总体贸易水平的背景下考察,竞争力并不强。

2.我国苹果在其主要进口国的竞争力情况。根据近年来我国苹果在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来看,出口竞争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各国差异较大。2005年,中国苹果出口数量82.4万吨,出口总额3.06亿美元,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3个,其中,在我国出口市场上占有率达到40%以上的国家有吉尔吉斯斯坦(99.9%)、菲律宾(90.7%)、泰国(72.5%)、印度尼西亚(64.4%)、新加坡(47%)、马来西亚(42%)6个国家。1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只有俄罗斯(17.9%)、印度(16.8%)、香港(16%)、沙特阿拉伯(10.6%)4个国家,其他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下,说明除这些极少数国家之外,我国苹果出口在其他大多数进口国的竞争力还普遍不强。就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几个国家而言,都不是世界苹果的主要进口国,其进口额不大,所以对我国苹果出口的整体贡献度不高,俄罗斯虽然是世界苹果进口大国之一,但在我国出口市场占有率只有17.9%。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且大多是亚洲或其他周边国家,与中国的距离较近,因此,我国苹果出口这些国家却具有一定的价格和地缘优势。

3.我国苹果在世界主要苹果进口国的竞争力状况。从我国苹果在世界主要苹果进口国的市场占有率变动情况看,除俄罗斯的情况相对较好外(但市场占有率也不足20%),我国在其它世界主要苹果进口国市场的份额太小,而且上升十分缓慢,上升幅度不大,竞争力明显不足,这充分说明我国还未真正进入世界苹果贸易的主流市场。比如,我国在英国、德国、比利时、美国等主要苹果进口市场上的份额多年来一直在1%左右,这些国家都是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较高,苹果需求量大,对苹果进口的质量要求也高,同时,由于存在消费偏好的差异,我国苹果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难度较大。

4.我国苹果与世界主要苹果出口国的竞争力比较。2005年世界十大苹果出口国在国际苹果出口市场上的占有率情况分别为法国14.6%、美国14.4%、意大利13.9%、中国8.8%、新西兰7.9%、荷兰7.4%、比利时6.1%、南非4.4%、阿根廷3.64%、波兰3.4%、。法国、美国、意大利三大国家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上,处于第一梯队的地位,中国与智利、新西兰、荷兰、比利时的市场占有率在5%~10%之间,属于第二梯队。相比之下,我国苹果出口竞争力明显弱于处于第一梯队的国家,这三大国家的市场占有率高出我国将近一倍,差距较为悬殊。而在第二梯队中,我国虽处于前列,但与其他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不相上下,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从近年来世界主要苹果出口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看,除美国之外,这些国家的RCA值均远大于我国(2005年这些国家的RCA值分别为法国3.50、美国1.66、意大利3.94、新西兰38.0、荷兰2.40、比利时1.90、特别是智利和新西兰两个国家的RCA值从2000年~2005年一直高于20%),显示了其在世界贸易层面上较强的竞争力水平。从可比净出口指数情况来看,2005年智利为0.99,新西兰为1.00,明显高于我国(0.85),反映出其在进出口方面的强大优势。而其他国家可比净出口指数则弱于我国,其中法国、美国、意大利2005年的NTB值分别为0.57、0.60和0.84,与我国相差不大,而荷兰(-0.087)、比利时(0.10)则明显低于我国。由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可比净出口指数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各国在这些方面的情况相差甚大,所以,利用其进行横向比较时必须作出具体的分析。例如美国近年来的RCA值在1%~1.7%之间,主要是由于其贸易总体基数较大,反映的显示比较优势就低,而智利和新西兰的情况正好相反。同样,在可比净出口指数层面,需要具体分析这些国家苹果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各国的进出口状况差异会导致可比净出口指数产生较大的差别。法国、美国、荷兰、比利时既是苹果出口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因此,由NTB值反映的出口竞争力并不明显,而新西兰、智利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所以可比净出口指数基本为1。尽管如此,但这些国家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足以显示其强大的出口竞争力,我国苹果出口面临着与其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新晨

三、结论与建议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大国,但出口量不到4%。近年来,我国苹果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市场占有率上升较快,但与世界主要出口国家相比,在国际苹果出口市场的相对份额与绝对份额,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苹果出口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出口苹果在质量、外观和营销绩效等方面的不足。中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但不是出口强国,今后应从在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着力改进,提升出口竞争力水平。

1.针对苹果出口市场结构和供求动态变化,制定我国苹果出口战略,在继续保持已有优势市场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出口多元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国范围,努力提升我国在世界苹果主流市场的份额。

2.建立苹果出口产供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促进出口企业集团化发展,促进出口企业在营销链上的内外延伸。向外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商品展销、推介和贸易洽谈,向内进一步强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克服分散经营与市场的矛盾,作到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树立品牌。积极培育各种中介组织,在信息、资金、渠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竞争力第7篇

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必须具有灵活的企业经营机制。企业作为一个经济机体,其经营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灵活的发展动力机制。发展是企业的本性,发展动力机制是企业生命体的核心机制。发展动力机制的作用在于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推动企业的发展。谋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由于企业的趋利性,从而形成了企业内在的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构成对企业自我发展的外在压力,这是企业动力源的直接体现。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高质优价的新产品赢得市场;就必须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争强企业竞争实力;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灵活的经营决策机制。灵活的经营决策机制,能使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信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灵活性、主动性和适应性。决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职能,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和发展,企业决策科学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目标应由追求利润转向追求顾客创造顾客,决策重点从管理决策转向战略决策转变,决策标准应由“最优”转向“满意”。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使决策具有科学性。三是灵活的自我调节机制。自我调节机制包括内部调节机制和外部调节机制两个方面。企业内部调节机制主要是根据自身需要,合理设置部门和配备人员,使之相互协调,以充分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生产能力,将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运作,提高效率。企业外部调节机制主要是确立“以销定产”、“客户至上”的经营方针。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科研等其他相关部门的公共关系。四是灵活的自我约束机制。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作用是从反面刺激企业高效、合理地执行自己的职能。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的行为规范化、合理化,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表现为企业长、短期行为的协调,既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又能兼顾企业的眼前利益。通过财务约束、利益约束等规范企业的行为。五是灵活的竞争机制。企业竞争机制是企业生命力的外在表现,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强弱是企业各方面机制和素质、能力的综合表现。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这是企业发展面对的外在压力。如果企业没有竞争性,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如果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就必然要被无情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竞争无处不在,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灵活的竞争战略和策略。企业的竞争机制表现为企业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己、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开拓经营、改善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争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六是灵活的风险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必须面对赢利和亏损、成功与失败以及破产的严峻考验。企业的风险机制,要求企业应具备风险的物质基础条件;要求企业职工要有承担风险的意识和条件。企业要有自筹资金投入再生产的能力,用自有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承担风险。企业职工要确立风险观念,要具备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力。

二、经营管理科学

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成功的保证,是企业经受激烈的市场竞争考验的关键所在。一是确立经营观念。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关键,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树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导向企业行为的计划观念;应树立为市场和用户服务的市场观念;应树立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竞争观念;应树立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效益观念;应树立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开拓观念;应树立高瞻远瞩,面向未来,胸怀全局的战略观念。二是转变经营职能。企业进入市场竞争,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的主要职能是以生产经营为主,而不再象计划经济体制那样过多的承担社会保障、生活服务以及其他社会职能,企业一心一意只抓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机制的运行过程,直接受到市场的支配,产品和资源能否实现正常的周转,耗费能否得到补偿,关键在市场。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紧紧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要把握市场信息不失时机地转化为生产经营决策。三是注重经营战略。企业要在把握环境变化和对自身各种能力与条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决策,制定企业发展的方针、目标、产品结构与方向。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市场开拓和新产品的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靠自身努力,不断追求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占领市场,制定出谋求企业扩张和发展的经营战略。四是创建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应有新追求:企业要注重自身形象、增加第一印象、注重更新形象、形成统一印象。要讲究诚信经营,要在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经营作风、加强信益管理和维护信益、挽回信益等方面建立企业诚信经营。要充分利用公共关系,与顾客搞好关系、与经销商搞好关系、与新闻媒体搞好关系。要具有对人才的追求、对冒险的追求、对战略经营的追求精神。五是推行民主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要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行为动机的变化,使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解决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问题。应培养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意识、增加参与的机会、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开展集体谈判制度、职工建议制度、自我管理制度等形式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要为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六是管理手段先进。在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大量涌现,信息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企业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应不断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从而提高管理能力、扩大管理范围、使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现代化。在企业信息搜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经营计划控制、市场营销业务、储运库管等方面实现微机自动化管理。

竞争力第8篇

关键词:竞争力 竞争 整合系统

竞争最初是一个生态学术语,指在一个群落中生活在一起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因为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生物的需要时而对同种资源的争夺。

“竞争”是“竞”、“争”二字的合成词。最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有“有竞有争”的记载。郭象注曰:“并逐曰竞,对辩曰争。”可见,在古汉语中,竞和争原本是两个单音节词,两个词含义相近,但也有区别:“竞”重在“动手”,“争”重在“动口”。后来,随着历史的演进,“竞”和“争”才逐渐变成一个词。西方“竞争”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中,并把“竞争”和“垄断”作为一对范畴,“垄断”是由于没有人“去向他竞争”,他还提出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社会经济生活中处处可见竞争的身影:动物界有“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植物间有“水份之争、阳光之争、养份之争”;学术有百家争鸣,体育有金牌之梦,政府有选举之战,市场有顾客之争。

前面从竞争的普遍意义上作了说明,下面探讨竞争的经济学含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竞争下了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把竞争定义为一种争胜、争夺、甚至搏击的行为,例如,张金昌认为:“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为了某一目标或利益而进行的争夺或较量。”而《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中竞争一词被定义为“一种发生在个人(团体、或国家)间的争胜行为,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利益团体在为某种大家都达不到的目标而奋斗,就会有竞争”。另一类则把竞争定义为一个过程。例如,胡大立认为,“竞争是在市场组织方面的相互独立的市场生产者,为了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或投资领域而相互争夺、各竞其能的过程。”笔者认为,竞争是一种行为,但也不完全是一种行为就能概括其内涵的,所以,把竞争定义为一种过程是更为恰当的,即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争主体(个人或组织)为了共同所需的竞争对象(目标或利益)而展开的争夺较量过程。

竞争的成立要件

按照法律规定成立的法律行为所必不可少的事实要素就是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只有当行为人的某一表意行为符合特定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时,其行为才能构成特定的法律行为。虽然经济竞争行为没有法律行为的要求那么严格,但是也应该有它的成立要件,这一点在竞争理论的研究者中已达成共识,但目前争论的是竞争成立要件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竞争行为成立最起码应该具备三个要件:利益独立的竞争主体,即竞争者是谁;竞争对象,即竞争什么;竞争结果,即利益和对象最后如何在竞争者中间分配。另一种观点认为,竞争行为成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共需性,即竞争者必须有共同的需求;稀缺性,由于资源的稀缺导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相同需求;必须存在“机会均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的机制。

笔者认为,如果竞争主体不能自由地进行独立的意思表示,那么这样的竞争是不真实的;如果竞争的失败者没有惩罚,竞争的优胜者没有激励,竞争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如果没有共同的需求,即竞争对象,竞争者也就没有了行动的动力。上述两种观点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竞争行为的成立要件,但都不准确、不全面,第一类观点忽略了竞争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而第二类观点又忽略了竞争主体。因此,本文认为,竞争行为成立的要件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利益独立的竞争者;共同需求的竞争对象;满足共同需求的资源是稀缺的;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自由选择、具体明确的竞争领域;竞争战略。下面分别详细说明。

竞争者是指参与竞争的主体。任何行为都必须有行为主体,竞争只能在竞争者之间进行,竞争的发起、竞争战略的选择、竞争的胜负都取决于竞争者的主观判断和参与竞争的能力。竞争主体的不同就构成不同层次的竞争:竞争主体为企业的是企业竞争,主体是城市的就是城市竞争,主体是国家则是国家竞争。值得一提的是,竞争者必须是一个能够独立决策、有一定竞争实力、可以自由选择的理性的决策者。

存在共同需求的竞争对象。竞争对象包含两层含义:竞争者参与竞争之初设定的竞争目标;竞争结束时所实现的竞争结果。竞争目标与竞争结果的差距就是竞争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有研究者认为,竞争载体才是竞争的对象,如产品、价格质量等,但本文认为,这些都只是竞争行为的物质载体,或者说是竞争的手段。竞争目标是指竞争者在竞争之初期望实现的竞争结果,它是诱发竞争动机的外部条件,是竞争活动的出发点,而竞争结果就是竞争行为阶段性结束后竞争者所获得的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这是竞争的归宿。竞争目标是竞争的航标,竞争者在竞争行为之初就预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以此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竞争行为,从而使竞争结果达到或接近竞争目标。

满足共同需求的稀缺资源。这一点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试想,如果竞争双方所需的资源是极大丰富的,任欲而取,如空气般,这样是不可能产生竞争动力的。

“机会均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只有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使竞争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要确保竞争公平,首先,竞争主体面对市场的“机会均等”。其次,必须有共同遵守的竞争规则,包括法律、条例、章程、约定等。这是公平竞争的前提和基础。当然,规则必须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竞争公平。最后,必须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是竞争的根本,也是其魅力之所在,如果不能奖优罚劣,竞争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而且这样的竞争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具体明确的竞争领域。竞争领域就如同是竞争者展开较量的舞台,它决定了竞争活动展开的空间和范围。竞争领域之所以是竞争行为成立的要件,原因在于只有进入同一竞争领域里的竞争者,才有发生竞争行为的可能性。即使竞争者主观上愿意参加竞争,客观上也有竞争实力,但是,由于地域限制、政策限制等导致他们无法进入相应的竞争领域,只有他们从竞争场外进入竞争场内,才能成为真正的竞争者。

竞争战略。对于理性的个体或组织来说,都应该有一个战略,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如同无舵之船,只会在原地打转。竞争者要在竞争中取胜,一定要有恰当的竞争战略。只要竞争战略适当,竞争主体就有可能获得长期持续有效的竞争优势,从而为占领市场制高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成竞争的六个要件中,竞争者是竞争战略的制订者,以获得最大利益作为竞争目标。竞争目标源于竞争者的需求,是竞争者参与竞争的驱动力。通过内外环境的分析,竞争者可以选择有利于自身的竞争领域和竞争对手,以竞争对象为载体,通过实施和执行恰当的竞争战略来达成预期的竞争结果。竞争战略则是竞争者为实现竞争目标运用的手段和工具,是竞争的表现形式。六个要件中,竞争者是竞争的核心,没有竞争者,竞争目标、竞争战略、竞争机制和竞争领域都没有意义。六个要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竞争行为。

竞争力的含义

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他们对竞争力的看法,多个角度、观点迥异的竞争力定义的同时存在本身也就表明了竞争力研究的普遍性以及它的复杂性。

弗伊尔(R. Feurer)和查哈巴格(K. Chaharbaghi)认为,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取决于股东和消费者的价值及财务实力,因为后者不仅决定了竞争主体在竞争环境中的行动和响应能力,而且也决定了其人力和技术执行必须的战略变革的潜力。

巴克利等(P. J. Buckley, et al)认为,竞争力既包括实现目标的效率,也包括选择正确目标的效能,因此,竞争力包括竞争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

竞争力顾问集团(Competitiveness Advisory Group, Ciampi Group)认为,竞争力包括生产率、效率和盈利能力等因素在内,改善竞争力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有力措施。随后该集团又将竞争力简化为提高生活水平、提供就业机会和消除贫困的基本措施。

这些只是一些代表性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很难给竞争力一个标准的定义。只有从竞争力的更基础概念——竞争入手,才有可能定义竞争力这个概念。本文认为,竞争力是竞争主体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现竞争目标的能力。

竞争与竞争力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