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4 15:12:25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第1篇

关键词: 日本自由诗 翻译 注意点

1.自由诗的内涵

所谓的自由诗,是指在音节和字数上没有一定的格式,也不拘泥于押韵的形式自由的诗歌。是与格律诗相对的诗歌形式。日本的现代诗很多时候指的是自由诗①。

2.日本自由诗翻译之难

以下是日本近现代名诗人三好达治的名作《大阿》译诗的一个版本。

原文:

大阿

三好达治

雨の中にがたっている

一二子を交じえたの群れが雨の中にたっている

雨はしょうしょうと降っている

は草を食べている

しっぽも背中もたてがみもぐっしょりとぬれそぼって

彼らは草をたべている

草をたべている

あるものはまた草もたべずにきょとんとしてうなじをたれてたっている

雨は降っているしょうしょうと降っている

山はをあげている

中丘のからうすら黄色い重っ苦しいがもうもうとあがっている

空いちめんの雨と

やがてそれはけじめもなしにつづいている

は草をたべている

草千里浜のとある丘の

雨に洗われた青草を彼らはいっしんにたべている

たべている

彼らはそこにみんな静かにたっている

ぐっしょりと雨にぬれていつまでもひとつところに彼らは静かに集まっている

もしも百年がこの一瞬のにたったとしてもなんの不思もないだろう

雨は降っている雨は降っている

雨はしょうしょうと降っている

笔者的译诗:

大阿苏山

马停在雨中

混着小马一两匹马群停在雨中

雨萧萧而下

马儿在吃草

马尾马鬃漉漉湿马背不觉已透淋

马儿在吃草

仍在吃草

仍是那匹不亲草儿呆呆然垂首而立

雨在下着萧萧地下着

山里烟雾腾腾升

打山巅而起弥漫而上泛点黄心生闷

阴云首尾聚

弹指无限连

马儿在品草儿

草生千里滨之丘经雨洗礼更绿马心

马儿静聚一处

任雨嬉戏不问何时静聚一处

纵使百年瞬间飞逝又有何不可思议

雨在下着下着

雨在萧萧地下着

参照原文读此译诗,笔者认为很空洞,与读原诗所产生的豁达感相去甚远,无异于读到了“庙堂文学”,而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翻译原是一项难事,诗歌翻译当属难上加难。因为“诗歌是以叙情性的激烈为重要的特征的。诗的美感,是感知、理解、愿望、想象等诸多的心理过程通过感情这一媒介达成的综合统一②。正因为此,常有人感慨“诗歌是没法翻译的”③。

3.日本自由诗难翻译之因

3.1文化与历史背景差异。

中日两国文化与历史背景的不同,语言的象征性意义与让人产生的联想也不同。例如,“玫瑰(はまなす)”在英语里象征爱情,而在汉语里面则象征美丽。“荷花()”在汉语诗里面象征美丽与纯洁,而在英语里面则象征讨厌工作,贪图安逸。此外,说到花,日本人马上会联想到樱花,而欧洲人则联想到大丽花、郁金香,中国人最先想到的却是牡丹或者梅花。之所以这般不同,是因为各国的文化与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差异。这可以从一些诗歌里窥见一二。如有日本古代俳句:“花のは上野か浅草が。”其中的“花”指的就是樱花。或许我国读者是难以联想到这一点。在此,特举日本有名的象征主义诗人西条八十的名作之一再次验证。

八仙花刚开时是白色,继而变成碧绿色,颜色再一点点改变,最后变成了紫兰色,所以又有一别称叫“七变化”。在这首自由诗里面,诗人借用八仙花多样的变化,赋予它象征青春期心境变化的意义。如果不了解这一差异,恐怕是读不懂日本诗人这一习惯表达的象征意义的。同样,如果译者罗兴典不了解这一文化的不同的话,准确的译文就不会诞生了。

3.2两国诗人的差异性。

两国诗人各自创作的构思、习惯的或喜欢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是导致诗歌翻译难的又一重大原因。这个原因与上一个原因紧密关联。当然,个人因素也包含在里面,但从整体上讲,不论是创作的构思还是习惯的喜好的表达方式,都是以作者国家的文化为最重要的背景的。日本人拥有的构思及表达方式中国人不一定有,反之也一样。而且,即使是同一表达方式,也不一定能产生一样的影响,或者达不到同样的艺术效果。同一命题,也不一定会引发同一联想。在此,还是要特别强调的是译者必须对原诗的本土(日本)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3.3双关语、讽刺、含蓄等意义在译诗里的难以体现。

与其他种类的诗歌一样,诗歌里面的双关语是通过与汉字的音一样或者相近来表达的,比如,在“の赤帽子は肩が重い”这句中,“肩が重い”用来表达“片思い(单恋)”。同样,在“木曾の深山で木が多い”这句中,“木が多い”用来表达“が多い”。在这一方面,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出自于自由诗人金子光晴的《富士》里的末句了。

あらいざらした浴衣のような

富士。④

翻译时,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译成“像洗褪色了的浴衣似的富士”的话,不论推敲几次,也完全读不出讽刺和含蓄的意境。可见,是否对双关语、讽刺、含蓄等表达其内面意义的深刻理解,也是衡量译诗是否准确的一个尺度。

4.翻译日本自由诗时的注意点

4.1译者素养的需要。

这里强调的是译者必须在自由诗的鉴赏及创作面上具备一定程度的素养。

有人主张“不是诗人,就不能译诗”“诗歌的译者应该是诗人自己”等,不乏道理。对于翻译诗歌(当然,也包含了自由诗)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是很亲切的。诗歌的翻译有一种现象:根据原诗字面意义,译成长短句,再以几处押韵结束。还有一种现象:不顾及原诗,凭自己的灵感来改造诗歌,甚至把脱离原诗的“改写”工作称为再创作。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作为译者,首先必须阅读诗歌的理论及创作方法,这有益于鉴赏力的培养。如果是具备条件的译者,也可以尝试作诗,最好通过大量的创作练习,进而促进诗歌的翻译水平的提高。

4.2原诗里作者风格的再现。

不论翻译哪一类作品,都不该改变原作者的风格。译诗时,让原作者作品风格迁就于译者自己风格的事实并不少见。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译者必须好好品味原诗作者的概况,比如,作者的背景,作者的信息,以及有关作品的评价,等等。如果可能,应该阅读作者作品的选集或全集,以了解清楚作者的一生及其创作道路。换言之,要翻译什么,就必须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不做知识储备就开始动手翻译,无疑要以失败告终。从前面所说的《大阿》失败翻译来看,这一原因是重要的。译者应时刻牢记柏林斯基的话:“「プシキンがゲテをしたら、彼自身ではなく、ゲテをさせると要求する。(普希金若翻译但丁诗歌,就要求译作再现的是但丁,而不是自己。)”

4.3原诗韵律的再现。

原诗里的反复、排比句应该译到“信、达、雅”的标准,即要忠实地、流利地、有美感地译出来。此外,有押韵的诗也可以译成自由的形式,但不能无视诗歌的原有形式,单纯译成杂乱的长短诗句。有押韵的诗歌的音乐美很突出,但不要为了押韵而押韵。如果单纯追求音乐美,过分强调音调韵律的话,会有损原诗的内容,让原诗的型也散了。

4.4译诗的形式及内容的辩证统一。

“诗是不可翻译的”、“要译诗特别需要融通性,可以肆意展开,随意增减”。不能说这两种说法就是合理的。无视等价再现的原则,过分偏向于形式或只聚焦于内容的做法都是失败的。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才是翻译诗歌(含自由诗)最重要的。正确的做法是诗歌的翻译要致力于其内容,即精神本质的再现,同时可以基于原则大胆自由地融通处理形式。因为诗歌的精神本质是包含于主题、意境与诗情的艺术印象,是原诗的生命。在处理诗歌的形式时,要始终保持原诗的特色――凝练、形象、音调的调和、鲜明的节奏与韵律。哪种形式最合适,源于这种形式能否表现出原诗的意境。例如:

原诗:

岩手山

そらの散乱反射のなかに

古ぼけてくえぐるもの

ひしめく微の深みの底に

きたなくしろくよどむもの

汉译白话诗:

在晴空光束的散射之中,

兀突着黑沉沉的嵯峨峻岭;

在那层厚厚的尘埃下面,

沉淀出白蒙蒙的嶙峋险峰。

汉译古体诗:

晴光荡漾处,峻岭兀突真。

历历尘埃杳,嶙峋驻碧岑。

汉译对联:

晴光荡漾兀突嶙峋险岵

霭色沉雄积淀峻峭峨岑

把原诗译成了这三种形式。不管读哪种形式,“对,就是那样!”有这种共鸣的读者不在少数。因为这三种译诗都牢牢抓住原诗的主题、意境和诗情的精神本质,形式上的处理很合适。在原诗上,自然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完美结合,相当协调。所以译成五言绝句,更凝练贴切。另外一方面,基于原诗里的首句和末句的对应关系,所以也可以译成中国传统的对联形式。只是,译诗会显得少许晦涩难懂,但原诗的精神本质不会受损。不管怎么说,这三种形式的译诗是内容与形式达到了辩证统一的佳作。换言之,诗歌的翻译绝对不是两种语言的对应,要把握好诗情与内涵的同一性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译诗。

4.6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思想必须是被传达的形态化的思想。没有用标点符号来形态化的思想只是模糊的堆砌,说不上含有明确的内涵⑤。这个说法在诗歌,尤其是在长的自由诗翻译领域里,有正确的一面。例如,在前面所讲的“给妹妹的信”的译诗里,如果自始至终都不用标点符号,诗歌的故事性会变弱,作者的讽刺、含蓄的心情就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标点符号的使用有利于情感的表述。我们可以透过池田大作的这首诗的前半部来加以证明。

作为读者,谁都可以从译诗整体受到鼓励。如果译诗里不加标点符号的话,诗人强烈的感情不仅不能充分表达出来,其原诗的强大感染力也会弱化。当然,也并非所有的译诗里都必须要加标点符号。比如,在前面所讲的《大阿》的译诗里,不加标点符号也不会影响内容的表达。

5.结语

综上所述,要翻译好日本自由诗,必须花大量的时间不懈地努力。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最好思考一下是否已注意到语言的象征性意义,以及词语引发的联想问题,是否已经理解原诗的构思,是否读懂原诗里讽刺等问题。最后,在检查译作上,应该核对一下作者的风格、原诗的韵律、种类、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是否已经达标。最重要的是要基于等价再现的原则,让译诗的内容及形式达到辩证的统一。

另外,在翻译自由诗的时候,译诗的措辞、诗句的顺序及结构等方面应该注意的地方,还没有分析到。笔者要将其作为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①自由とは、音の数や文字数に一定のパタンがなく、また、音を踏むなどもしていない、自由な形式でかれたである。定型にする用。日本における代は自由である合が多い。http://Japanese.省略/ja/uikipedia/e/e_/e_c_e_//.htm/,2004.5.8.

②企吴著.诗歌研究概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4.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5:118.

③英国有名的诗人S.Johnson.

④陈生保,胡国伟,陈华浩编.日语(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8.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编.现代诗歌符号美学.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作家出版社,1999:81.

参考文献:

[1]川口谦二著.「花と民俗.京美,昭和57年8月30日.

[2]武吉次朗.「中国翻・通ハンドブック.方店,1984.

[3]太田昭臣,大西忠治.「中学国の授.1986.

[4]刘蕙孙著.中国文化史述.文学艺术出版社,1997.

[5]陈生保,胡国伟,陈华浩编.日语(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日本研究中心センタ.「日本学Ⅳ.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2):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

[8]日本国际学友会日本语学校编.张生林,孟宪凡等编译.学友现代日语Ⅳ.北京出版社,1984.

[9]迟军著.大学现代文选(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0]高烈夫编著.日汉译理论与技巧.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

[11]梁传宝,高宁编著.新编日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陶振宇编著.日译中教室.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第2篇

第二步根据翻译好的白话文中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测原来框起来的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最后选定最合适的意义。

第三步仔细揣读翻译好的白话文,看语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习惯,需要补充哪些省略了的词语、删掉哪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如果遇到词序上有问题的地方就调整一下词序。

在这三步过程中,要按以下六种方法翻译:

1.留。文言文中人名、地名、官名、爵名、书名、庙号、年号、度量单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专有名词可照抄不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一句中的“庆历四年”“巴陵郡”都应保留,即可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做巴陵郡的太守。”

2.换。①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可翻译为“(他)悠闲恬静,少语寡言,不羡慕荣华利禄。”②古义换为今义。如“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观潮》)中的“岁”应换成“年”。

3.补。补充文言文中省略成分,以及虽不是原文省略,但应正确译出原意或合乎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或句子。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即“太阳刚出来大得像车伞一样,等到中午时却小得像一个盘子了。”

4.删。根据现代汉语习惯无法译出的某些文言词,可以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文言文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应删去。再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中的“之”字只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义,可取消不译。

5.调。文言文中的某些句式,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倒装句,在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中的“之”为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可调为“千里之马者”。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第3篇

【关键词】茅盾;儿童文学;历史价值;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08-1.5

作为一位“为人生而艺术”的作家,茅盾用人文主义大笔关切着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当然更包括着民族的希望―孩子。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茅盾积极思索、奔走呼号,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茅盾的儿童文学创作数量不多,这数十篇作品在浩如烟海的儿童文学史中也许稍显单薄,却给当时荒芜的中国儿童文学花园培上了一片青苗,“为中国现代童话文学的真正诞生起到了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这些作品以最直观的形式体现了茅盾的儿童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以及突破中国儿童文学困境的积极尝试。此外,茅盾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经典著作,推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体裁的多样性。

一、有关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及儿童文学

的功能问题,茅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通过梳理中国童话翻译的发展过程,追溯中国儿童文学“带着镣铐舞蹈”的成因是“‘五四时代’的开始注意‘儿童文学’是把‘儿童文学’和‘儿童问题’联系起来看的”。尤其可贵的是,茅盾在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下,对于“儿童文学的功能”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儿童文学不但要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满足儿童的好奇好活动的心情,不但要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思考力,并且应当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遗憾的是,今天的文学界片面地认为茅盾所持的是单一的“直面人生,正视现实”的观点,可见,茅盾的儿童文学功能论实际上包含了“娱乐”、“教育”、“审美”等多方面内容,可以说是相当客观、全面、符合当今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多元的功能”的。

二、茅盾五次撰写文章总结当时国内儿童图书

杂志创作出版情况,揭示弊端,找寻出路

以1935年为例,茅盾在《关于“儿童文学”》和《几本儿童杂志》中指出了当时童书创作出版科学和历史儿童读物稀缺,“叙述文字太干燥”,“总嫌带点‘讲义式’”,“故事的结构太简单,也没有热烈的情感,也没有丰富的想象”,“干净的有用的东西竟非常之少”等问题,相应地提供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如神奇故事与科学故事结合(现在我们称这种形式为科学幻想故事);改写、重写古代传说和民间传说;科学儿童读物应避免枯燥的语言和非故事;慎选外国作品,加强翻译技巧等等。这些谨慎客观的观察和研究为当时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路。

三、茅盾对“教育主义”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曾表示:“我主张儿童文学应该有教训意味”,这是“五四”作家的共同社会责任意识。他们寄希望于孩子,所以也给孩子背上民族国家的担子。因此,茅盾认为纯儿童文学作为教科书对中国孩子是不适宜的。然而另一方面,茅盾反对狭隘的、教人“怎样做一个健全的公民”“四平八稳的好人”的教训,主张儿童文学“会发生好的道德的作用”,教训的内容是“不但要满足儿童的求智欲,满足儿童的好奇好活动的心情,不但要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思考力,并且应当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教训的方式为:不应采取正面的说教的姿态,要“有浓厚的文艺性”。此外,他还超前提出“中国缺乏科学教育”的事实,强烈呼吁更多优质科学读物的创作出版。

进入新世纪,茅盾对儿童文学的独到见解仍有十分值得借鉴之处,这位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需要今天的儿童文学工作者们及童书出版者、翻译者们认真思索和研究。

茅盾十分重视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问题,鼓励童书翻译者打开视野,主张“译文既须简洁平易,又得生动活泼;还得‘美’”,而译本“不但要能给儿童认识人生,不但要能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并且要能给儿童学到运用文字的技术”。这就要求译本不但要把原著的意义与趣味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还得把中国的语言词汇运动的优美、精当、恰到好处,让读者体会到中文的语言美。这些要求在放在今天的儿童文学翻译中仍然是受用的。值得注意的是,茅盾主张通过改写、修饰等方式“净化”外国儿童文学中个别的消极、观点不鲜明、迷信等不良因素,以原著为蓝本重编一个故事。这种翻译策略在此后“规范翻译”的年代曾广遭质疑,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描写翻译学派和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两支新生力量的涌现并逐渐传入中国,翻译研究开始从以源语文本为中心转向以目的语为中心,翻译者和接受者受到重视,也就是说,茅盾的“改写”“重编”即再创作策略重新得到了认可。

茅盾在七十余年前就开始大力呼吁少儿科学读物、历史读物的创作出版,更亲身实践翻译创作了一些优秀有趣的科学小说。今天少儿科学类和历史类读物已经成为童书市场上的重头戏,根据候颖对少儿科普图书中“畅销+常销”图书共性的总结,“经典型与现代性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通融;多变性与恒定性统一;人文性与科学性和谐”――这些竟与茅盾坚持的科学历史读物要涉及范围广、知识信息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活泼,能吸引人不谋而合。此外,茅盾提出科学读物要有故事性,即在“热闹而复杂”、“神奇”的故事中传递科学知识,点燃小读者追寻科学的好奇心。故事体的科学读物,至今在童书市场上仍是不多见的,相信茅盾的这一提议,会为当下竞争激烈的儿童书出版行业提供一个新思路。

在1960年的儿童文学大辩论中,茅盾对陈伯吹的“儿童本位论”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坚持儿童是有阶级性的,这成为茅盾儿童文学观点中颇具争议的部分。茅盾始终把“阶级性”放在突出位置是作家社会立场的必然体现;而另一方面,他在翻阅当年儿童文学作品后,也曾严厉批评大部分作品存在“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的诟病,他强调政治性是应建立在文学性基础之上的。此外茅盾还强调了另一个今天仍争论不休的问题:作家自己是否也应该变成孩子?茅盾的观点是,作家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以孩子的视角进行创作,儿童文学作家仍以成人为主体,“不能不了解儿童,不能以你的主观去画你所以为是儿童的儿童”,“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的心理活动特点”“找出最适合于不同年龄儿童、少年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在“儿童本体论”得到认可的今天,茅盾的这些观点仍然是儿童文学创作理论的主流。

比起茅盾献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丰硕著作,也许他留给儿童文学的只是薄薄的小册,然而这小册里有先生振臂高呼“想想孩子们吧”的侧影,有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深情呼唤,更有为中国儿童文学从诞生到发展所倾注的心血及努力,茅盾无愧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者。

【参考文献】

[1]王蕾.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孔海珠.茅盾和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

[3]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候颖.多维视点下的儿童文学[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第4篇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影视字幕翻译《功夫熊猫》

1. 引言

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北美以首周末6000万美元跻身票房冠军,同时也获得了今年动画电影的最高首映票房。近日,该片在全国同时上映,其中文配音版本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与此同时,网上也有不少《功夫熊猫》英语原声中文字幕的版本,其中不乏翻译佳作,其诙谐幽默程度毫不逊色于英文原版片或中文配音片,贴切地传达了当时语境(中国古代)条件下的人际功能关系,使中国观众毫无隔阂地感受到原文编剧意图传达的信息。

下面笔者将选取《功夫熊猫》影片中几个对白片段,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影视字幕翻译的解释力。

2.关联理论对影视字幕翻译的解释力

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其前提是要正确地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何自然,1997:192)根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定义为:一个对源语进行(语内或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赵彦春,2006:121)下面将从“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两个方面对《功夫熊猫》影片字幕的翻译进行具体分析。

2.1关于不可译性

“不可译性”是每一派译家、译论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赵认为,如果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可译”和“不可译”问题就很容易解决。语码只是传递交际的工具,而交际者是可以能动地选择语码的。也就是说,不同的话语可以表示同样的内容,取得同样的交际效果。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关于翻译的定义和“可译性”的结论不相冲突。只要我们抓住了翻译的本质属性――交际,就很容易解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矛盾。以此看来,什么都不是不可翻译的。请看下例:

例1:Master Wu Gui: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ay it is called “present”.

乌龟大师:昨日今日不可留,明日之日未可知,今日之日胜现金,那就是为什么叫做“现今”了。

原了一个文字游戏――同样意为“现在”的两个单词“gift”和“present”也都有“礼物”之意,所以才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一说。此句从乌龟大师的口中说出,颇具禅宗哲理。然而,如果译成中文也按“礼物”一词直译,必将失去原作韵味。现译文采取了“置换语篇”译法,巧妙地使用了汉语中两个同音异形词“现金”和“现今”,虽然不尽理想,但它是依据关联原则作出的最佳选择。笔者个人认为,单从文本的角度看,现译文比中文配音版译文“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更胜一筹。这可能是因为配音翻译还要考虑到口形等因素,本文对此不作赘述。

2.2 关于对等原则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中的中心概念,它与可译性、不可译性紧密相关:可译则对等,不可译则不对等。寻找关联的过程就是寻找对等的过程。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对等原则是一个动态的、辩证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模棱两可的概念。关于“对等原则”,赵认为译者只能通过对等原则实现最佳关联。我们可将其界定为:精确不对等,模糊对等;语义不对等,语用对等;形式不对等,意图对等;局部不对等,整体对等;静态不对等,动态对等。下面我们将从以上五个方面对影片中字幕的翻译进行具体分析。

2.2.1精确不对等,模糊对等。

例2:Legend tales of legendary warrior whose Kung Fu skills with the stuff of legend. He traveled the land in search of worthy foes.

传说中有个传奇侠客,他的武功出神入化,浪迹江湖,一路行侠仗义。

原文中几处如“stuff”、“in search of”及“worthy foes”等,如果精确直译,只能译为“东西”、“寻找”和“值得一战的敌人”,这样会使原文韵味尽失。译文中避开了这几个词的精确之意,将“stuff of legend”模糊地译为“出神入化”,而“In search of worthy foes”则译为“行侠仗义”。现译文不但符合影片背景,而且“出神入化”和“行侠仗义”两个成语也很有侠味,和整个影片线索“中国功夫”相一致。可以说,此译文看似不忠实原文,却是和原文对等的译文。

2.2.2语义不对等,语用对等。

例3:I see you like to chew, maybe you should chew on my face!

小样儿你喜欢嚼东西!有种打败我再嚼!

例4:Then he spoke, “enough talk! Let’s fight!”

他语出惊人:“少废话!拿命来!”

例3一句是熊猫阿波梦见自己成为武林高手时,一恶人气急败坏冲他说的一句话。现译文添加了“小样儿”一词,而且没有直译“chew on my face”,而是用了“有种”和“打败”两个词,与画面上说话人穷凶极恶的表情相配,非常生动传神。例4和例3是同一场景,熊猫阿波吃完东西后终于决定和大恶人决一死战。原文中“enough talk”和“let’s talk”短短两句,干净利落,熊猫阿波的英雄侠客气势跃然纸上。此时如果按原文语义翻译:“够了,开打!”译文在力度上就会有所欠缺,不太符合阿波说话当时的气势。现译文“少废话,拿命来”语气果敢,像极了中国武侠小说中侠士之语,而且与影片中阿波的动作表情相映衬,充分体现了原文的语用功能。

例5:Master Wu Gui: I’ve had a vision Tai Lung will return.

乌龟大师:我预感到黑豹太郎将重出江湖。

影片中乌龟大师面色沉重地说出这一句,观众已经可以隐约猜测出所谓的“Tai Lung”是何许人也。原文中的“Tai Lung”译为“黑豹太郎”,“太郎”为人名,采取音译,而译者在名字前加的“黑豹”一词,既点明了太郎的身份“豹子”,同时“黑”字的联想义――“黑暗”、“丑陋”、“邪恶”――也会使观众意识到所谓的“黑豹太郎”便是整部影片中邪恶的代名词。另外,“return”一词如果直译为“回来”,则表现不出影片在此所要渲染的紧张气氛。现译文中用四个字“重出江湖”来译“return”,既符合说话人乌龟大师作为武林宗师的身份,也使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黑豹太郎重新归来的巨大威胁。

2.2.3形式不对等,意图对等。

例2:Legend tales of legendary warrior whose Kung Fu skills with the stuff of legend. He traveled the land in search of worthy foes.

传说中有个传奇侠客,他的武功出神入化,浪迹江湖,一路行侠仗义。

原文中几处如“stuff”、“in search of”及“worthy foes”等,如果精确直译,只能译为“东西”、“寻找”和“值得一战的敌人”,这样会使原文韵味尽失。译文中避开了这几个词的精确之意,将“stuff of legend”模糊地译为“出神入化”,而“In search of worthy foes”则译为“行侠仗义”。现译文不但符合影片背景,而且“出神入化”和“行侠仗义”两个成语也很有侠味,和整个影片线索“中国功夫”相一致。可以说,此译文看似不忠实原文,却是和原文对等的译文。

2.2.2语义不对等,语用对等。

例3:I see you like to chew, maybe you should chew on my face!

小样儿你喜欢嚼东西!有种打败我再嚼!

例4:Then he spoke, “enough talk! Let’s fight!”

他语出惊人:“少废话!拿命来!”

例3一句是熊猫阿波梦见自己成为武林高手时,一恶人气急败坏冲他说的一句话。现译文添加了“小样儿”一词,而且没有直译“chew on my face”,而是用了“有种”和“打败”两个词,与画面上说话人穷凶极恶的表情相配,非常生动传神。例4和例3是同一场景,熊猫阿波吃完东西后终于决定和大恶人决一死战。原文中“enough talk”和“let’s talk”短短两句,干净利落,熊猫阿波的英雄侠客气势跃然纸上。此时如果按原文语义翻译:“够了,开打!”译文在力度上就会有所欠缺,不太符合阿波说话当时的气势。现译文“少废话,拿命来”语气果敢,像极了中国武侠小说中侠士之语,而且与影片中阿波的动作表情相映衬,充分体现了原文的语用功能。

例5:Master Wu Gui: I’ve had a vision Tai Lung will return.

乌龟大师:我预感到黑豹太郎将重出江湖。

影片中乌龟大师面色沉重地说出这一句,观众已经可以隐约猜测出所谓的“Tai Lung”是何许人也。原文中的“Tai Lung”译为“黑豹太郎”,“太郎”为人名,采取音译,而译者在名字前加的“黑豹”一词,既点明了太郎的身份“豹子”,同时“黑”字的联想义――“黑暗”、“丑陋”、“邪恶”――也会使观众意识到所谓的“黑豹太郎”便是整部影片中邪恶的代名词。另外,“return”一词如果直译为“回来”,则表现不出影片在此所要渲染的紧张气氛。现译文中用四个字“重出江湖”来译“return”,既符合说话人乌龟大师作为武林宗师的身份,也使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黑豹太郎重新归来的巨大威胁。

2.2.3形式不对等,意图对等。

例6:Tai Lung: Finally, the world opponent the battle will be legendary.

黑豹太郎:“最终,我们会迎来一场世纪之战,铸就传奇,世代流传。”

影片渐入高潮,黑豹太郎与熊猫阿波将要为“龙之典”决一死战,这是黑豹太郎在战前的“豪言壮语”。20年来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他的妄自尊大及贪婪野心在这句话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原文中“the battle will be legendary”一句若按其形式译为“这场战争将会成为传奇”,便难表现出太郎的自大自负。现译文中,译者并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是连用了“世纪之战”、“铸就传奇”及“世代流传”三个四字结构词语,贴切地传达出太郎等待了20年,处心积虑为求一战和对“龙之典”的志在必得。

2.2.4局部不对等,整体对等。

例7:The villagers: How can we repay you?

Po: There is no charge for awesomeness or attractiveness.

村民:我们怎么报答你?

阿波:彪悍不求回报,迷人更无所需。

阿波在梦中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面对村民的崇拜,他却如此轻描淡写地予以回答。原文中“no charge for”后面紧跟了“awesomeness”和“attractiveness”两词,颇具喜剧效果。现译文中译者用“彪悍”和“迷人”分别来译“awesomeness”和“attractiveness”,而“no charge for”一词同时译为“不求回报”和“更无所需”。这种看似局部的不对等在译文传达的整体效果上反而是对等的。

2.2.5静态不对等,动态对等。

例8:The Duck: Actually, when I was young and crazy, I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and learning how to make “Toe Foo”.

鸭爸爸:“实际上,想当年我年轻气盛时,也曾想过要离家出走,去学做豆腐。”

鸭爸爸回忆往事,颇多感慨。原文中“young”和“crazy”两个词传达了鸭爸爸自嘲的口气,其隐含的意思为“当时的年龄太小,竟然会有那种疯狂的想法”,可这样的译文又显得冗长拖沓。汉语中,一般在听到“想当年”三个字后,听者的期待便是“当年有过什么样的丰功伟绩”,而现译文“想当年”后却是“想过要离家出走”和“学做豆腐”,用“想当年”来译“when I was”,非常传神地传达出了这种喜剧效果,而用“年轻气盛”来译“young and crazy”,也译出了鸭爸爸自嘲的口气。现译文极具口语特点并符合中文观众的语境期待,可以说做到了“达之于观众”。

3.结语

把关联语境理论引进影视字幕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实践研究都有着重大意义。以上的阐述,进一步论证了关联语境理论对影视字幕翻译的解释力。当然,这种解释力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总之,在实现翻译等效的过程中,关联语境理论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影视翻译来说,关联翻译理论提供了更灵活、更实用的标准,因为这一标准始终以“交际”为出发点,减少了译语读者为理解原作意图而做出的努力。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翻译批评标准可以不必拘泥于字词的对等,它看重的是在交际的功能上,原文和译文应取得某种相似的交际效果。只要实现了原文的交际功能,译文的交际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因此,译者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可以根据自己对原文读者,以及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适合于读者的表达方式来示意作者的交际意图。

参考文献: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第5篇

在元代(1277―1367),中国的戏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当时写成的无数戏剧著作,历经600多年才传到我们手中,无疑曾遭受过巨大损失。现在留给我们的几种罕见的样本,大部分都被收入上文提到的《元人百种曲》文集中了。《赵氏孤儿》这出戏出自当时最负盛名的一名剧作家纪君祥之手,当时蒙古人的戏剧已达到鼎盛时代(1260―1280年之间)。我们由此便可看到,马若瑟神父所作的并非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虽然他既未研究过中国戏剧的历史,又未曾钻研过戏剧艺术。但他似乎并未发现《赵氏孤儿》是一出历史剧,至少他未曾指出过这一事实。

这出戏的故事选自《史记》,由汉代一位叫作司马迁的著名史学家撰写。这部巨著已由沙畹(E. Chavannes)译成了法文。

剧作家纪君祥在撰写这一悲剧时,对这个历史故事的一两处细节作了修改。但他未保留程婴自杀的悲惨和撕人心碎的结局。程婴是一个具有侠肝义胆的人,是千方百计救孤儿的义士。他一直把孤儿抚养成人并使他为其父及全家报仇雪恨。据说,程婴实际上是自杀身亡,追随其不幸的朋友公孙杵臼而去,公孙杵臼在此之前就为救孤儿而被杀。这种修改的目的无疑是不让中国观众感到懊恼,因为中国人始终都喜欢在舞台上看到大团圆的美满结局。

综观全局,《赵氏孤儿》的剧本在马若瑟神父的译本中翻译得相当精彩。任何一个阅读过该译本的人,都会从中看到崇高的情感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它使我们联想到了高乃依(Corneille)或拉辛(Racine)的那些最精彩的悲剧。然而,马若瑟译本中不只一个句子被过分随心所欲地作了翻译,从而使剧本失去了中文原本中所特有的魅力。此外,译者未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某些对白,其译本有时晦涩难懂,使人不知所云。

索勒尔・德斯弗洛特是该书1755年版本的出版者。他猜到了《赵氏孤儿》这出戏可能是历史剧,曾请求国王的教师、翻译戴索特雷(L. R. Deshauterayes)对此进行核实。戴索特雷则根据中文断代史给他写了一封有关《赵氏孤儿》的“真实历史”的长信。

伏尔泰(Voltaire)受到了该译本的启发,从而写成了他那“充满仁爱之心”的悲剧《中国孤儿》,他希望能以当地的色彩来刻划感情。

骑士莫里哀(de La Molière)趁这台戏于1755年8月20日由国王的喜剧演员们首次上演之际,曾写了一本名为《论悲剧<中国孤儿>》的小书(巴黎1755年版,由小瓦莱尔出版,12开本,共43页),这是为了替该悲剧的作者辩护以反对其政敌们不公正的恶意诽谤。在英吉利,也排演了一台同样也叫《中国孤儿》的戏,它也是因受马若瑟神父译本的启发而写成的。其作者是一名叫作墨菲(Murphy)的英国喜剧作家。此外,他还写了一封致《中国孤儿》的法国作者的批评信,其措辞相当刻薄。

在结束这一章的论述之前,我们还需要引证伏尔泰本人对中国悲剧《赵氏孤儿》译本的几段评论意见。伏尔泰在致黎塞留(Richelieu)公爵大元帅的信中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赵氏孤儿》是一部珍贵的不朽著作,它除了用于了解中国的思想之外,还用于介绍当时已经了解和即将揭示的有关这个辽阔帝国的全部知识。如果与我们今天的优秀作品相比较,这出戏确实显得很不规范。但如果与我们14世纪的戏剧相比较,它却又是一部杰作。”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第6篇

不能走路也要读大学,高位瘫痪女向命运挑战

1970年2月9日,郭晖出生于河北邯郸市,父亲郭荣茂是河北工程学院副教授,母亲叫徐孔镕,也在该学校行政部门工作。1981年5月9日,小学5年级的郭晖在课外练习跳远时,不慎碰伤了左腿的膝盖。没过多久,左腿膝盖处出现红肿,医生诊断是滑膜炎,连续治疗10多天不见效果。之后转院到一家中医院,治疗30多天,未见好转。郭晖再次转院,到邯郸市一家较大医院治疗。医生诊断是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激素治疗,不见好转,身体开始浮肿。父母把郭晖转到峰峰矿区总医院。总医院的化验显示,郭晖得了滑膜结核,结核已扩散到腰部等部位,导致胸部以下部位瘫痪。

10月初的一天,郭晖感冒了,发烧怕冷,在床上滚来滚去,后来就发现双腿发麻、没了知觉。郭晖问妈妈:“我的腿呢?”妈妈愣住了,说:“腿不是在你身上吗?”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郭晖竟然不知不觉地尿到了床上。突然间大小便失禁,让郭晖痛苦万分,她号啕大哭:“我成了废人?我不想活了!”说着,就用头撞墙,母亲拼命地将她拉开。

医院大夫说:“孩子瘫痪了,你们去北京看看吧!”得知女儿被确诊瘫痪的消息,父亲一夜之间愁白了头,母亲也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1983年1月,父母又将女儿转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郭晖进行了第一次开胸手术。这次手术清除了结核症状,但是,扭曲的椎骨仍然挤压着中枢神经。医院方面让回家调养。回家后,郭晖只能躺着,坐不住,妈妈上班前把水、收音机等准备好,她不敢多喝水,因上厕所实在不方便。一次,郭晖口渴得难受,她伸手去拿杯子,不料从床上掉了下去,摔得半天起不来,她再一次想到了死。

1984年年底,父亲听到北京结核病院的医生说,孩子虽然瘫痪时间长,但年纪还小,可以再做一次手术。1985年1月,郭晖做了第二次开胸手术,希望去除骨头对中枢神经的压迫。手术30天后,郭晖的左脚大拇指可以动一点了,可没高兴多久就又不会动了。

从首次治疗开始,郭晖就告别了校园。此时,懂事的郭晖心态已平静下来,郭荣茂摸着女儿的头,叹了口气说:“孩子,你虽然不能走路了,但智力却是异常出众的,你如果刻苦读书,也许能改变你的命运。”郭晖点了点头。

父亲找出两年前的5年级课本。由于郭晖躺在床上,只能后背垫得高一点才能看书学习,身体疲劳了就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看。一个星期下来,她的胳膊肘磨破了皮,鲜血直流。母亲心疼得直掉眼泪。

郭晖学完初一课本了,母亲就将初二课本放到枕边,初中、高中6年的课本,郭晖在床上自学了4年终于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也一个不少的都做完了!遇到不会做的,就查字典和看参考书完成。

“孩子,你想考大学吗?”父亲问女儿。“怎么不想?我做梦都想上大学呢!”“可我这不能动弹的腿,哪个大学愿意要我呀?”郭晖这么一说,父亲也一下子犯难了。

1988年12月,郭晖突然想要参加高考。可是,她那时仍旧不能坐稳,时间一长,腿会抽筋,后背还会痛得受不了。而且,那时高考需要预选,郭晖不是在校学生,没有预选资格。为了能上学参加考试,郭晖抽出半年时间锻炼身体。

1990年9月的一天,郭晖在河北工程学院遇到了一个老师,他告诉郭晖可以去参加自考,因为这种考试可以一科一科地考。老师建议她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家搞翻译工作。这对郭晖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儿。

1991年4月,郭晖第一次参加自考,报考的三门课: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英语综合技能都是全市最高分。1991年6月,21岁的郭晖自己摇着轮椅,急匆匆地去邯郸市八一自控厂报到,这是她联系的第一份工作。工资标准是每月60元。郭晖很高兴,她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1993年6月,郭晖获得了全国英语专科自考毕业证书后,开始做英语家教,她教的学生有20多人,学生中学历最高的还有一位硕士生。她把每月做家教的收入交给父母,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有些家长听说郭晖的英语水平非常高,就让她业余时间帮助辅导自己的孩子。每个月给25元的报酬,郭晖很喜欢这份工作,这样可以复习自己学过的知识,更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学生们都管她叫“老师”。

1993年10月,郭晖来到河北一家学院应聘教师职位时,校方说:“一是她身体太差,不能走路;二是学历太低,不能胜任学院教师工作。”学校需要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人。这让她真正的体验到求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郭晖很争气,她开始攻读本科学位。1997年6月,郭晖拿到了自考的本科学士学位,顺利地通过了另一门日语的全国统一考试。1997年7月,河北工程学院办了一个英语硕士进修班,进入该班学习3年后,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经详细询问,校方说:“我们只招收已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但自考生如果本科已经取得5门主科合格证者,也可以录取。”当时,郭晖已经取得8门主科合格证,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郭晖在英语本科即将毕业时,又步入硕士研究生班学习。

真心求职遭拒,瘫女孩奋力攻读北大博士

1998年6月,郭晖考试失败。进修班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授课,郭晖靠个人的努力孜孜不倦的学习,这次还选择了学习一门法语。2001年,由于试卷搞错了的原因,郭晖没能通过考试。2002年6月,郭晖终于以71分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她为了这个硕士学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2年7月,郭晖再次来到河北一家学院求职,而这一次,郭晖已经取得了自考的本科学历,以及在职硕士进修班的资格证明。这一次,郭晖想求得一个心仪的职位。院方说:“郭晖没受过正规的教育,根据规定,不能录用。”残酷的现实,让她再一次领悟到找工作不容易。

2002年12月7日,郭晖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这时,从答辩室走出一位老教授,郭荣茂紧张地问:“我女儿郭晖的论文行吗?”老教授显得很激动:“你的女儿是个人才,这孩子答辩干净利落,十分精彩,日后必成大器。”郭晖的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取得英语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郭晖渴望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念头愈加强烈。

2003年,郭晖又通过考试,被山东大学录取,毕业时,山东大学授予郭晖“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她的硕士论文是《诗歌翻译的韵律问题》,其诗歌翻译方面的造诣连导师也钦佩不已。

北京大学,郭晖更是视为神圣之地。但是,北京大学会向一个严重残疾,自学成才的女青年敞开大门吗?2002年12月1日,郭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北京大学英语系沈弘教授写了一封信:“我是一个高位截瘫女青年,是坐在轮椅上读完研究生的。我想考您的博士生,不知是不是可行。”10天后,郭晖收到了沈弘的回信。信里的话让她既惊喜又温暖:“欢迎你报考我的博士生,北大重视的是学生的学识,我们会根据成绩择优录取,请你不要有顾虑。”

读到沈弘教授的回信,郭晖十分激动。由于她选的英语诗歌翻译是个冷门专业,从事研究者寥若晨星,就连找学习资料都是件相当困难的事。父亲郭荣茂走遍省城的各大书店,也找不齐资料,只好向自己当年教过的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求助,终于获得一套完整的书藉资料。

2003年3月19日,郭晖的父母陪着她来到北京参加博士生考试。当郭晖出现在考场时,就有热心的同学帮忙抬轮椅,郭晖很是感激,她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2003年3月26日,5门课程考试结束。2003年7月3日,郭晖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全家人相拥而泣。为支持郭晖完成学业,邯郸市残联向她赠送了3000元现金和一部轮椅。郭晖在北大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在拿系里的奖学金。她要用学识和能力向社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未名湖畔留下独特的风景,女博士摇着轮椅上哈佛

到北大读书了,她的学习、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郭晖的父母商议决定,由母亲到学校照料女儿的日常生活,父亲则在北京打工挣钱维持生活。

北大宿舍主管人员为郭晖母女提供一个单独宿舍。2003年9月7日,郭晖和母亲一起住进北大一栋宿舍楼内。从此,郭晖每天奔波在课堂、食堂、宿舍之间,由于每次上课下课都得坐轮椅,经常引来许多异样的目光。

郭晖上课前,母亲推着轮椅把女儿送到楼前。旧楼有台阶,需要把轮椅抬上去才行。见母亲推着郭晖来上课,同学们纷纷上前帮忙。

由于教室门窄,轮椅推不进去,郭晖只能被母亲背进教室,坐在椅子上。为了使身体保持平衡,郭晖一动也不敢动,一节课下来,郭晖苍白的脸上直冒虚汗,累得不行。为应对大小便失禁,每次上课时,母亲就拿着女儿在厕所用的木凳,等在教室门口。每到课间休息,就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把女儿背进厕所。

在学校学习的这几年中,郭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她撰写的论文获得2004年度北大“挑战杯”论文比赛三等奖。同时,她翻译出版了长篇译著《尼罗河两岸》,并为出版社校对了9万多字的丛书分册《战争与和平》。

在未名湖畔,坐在轮椅上的郭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师生们见到她时总会投以赞许的目光。2007年,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授予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008年8月,郭晖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百年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她的研究成果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两次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国际语言论坛”和“世界诗歌研讨会”。郭晖先后获中国残联的表彰和奖励,河北省政府、省残联授予她“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她“北京奥委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2008年11月,郭晖受聘加入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

2012年3月,郭晖获悉河北教育厅全额资助优秀高校教师赴海外留学的消息,她是河北开展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以来,第一位申请的残疾人。2012年8月11日,郭晖的申请获得了国家公派留学评审委员会专家全票通过。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第7篇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残联主席。

精神偶像

很小的时候,她也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许多美好的梦想,而她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学读书。可是,她却从来都没有得到走进校门的机会。在5岁时,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但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却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她,就是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她却能发愤学习,学完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91年张海迪被发现患有基底细胞癌。手术后不久,她开始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考试,并完成了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

一时间,“张海迪热潮”席卷全国,她成了亿万国人的精神偶像。雪片般的来信从各地飞来,甚至有的信封上连地址都没有,只需写上“张海迪收”,信就能寄到团中央。张海迪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

长达40多年的病痛,始终都在折磨着张海迪。可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张海迪却没有因此而哭过。她说:“我这些年来从没有为病痛哭过,让我哭的是为那些热心关爱我的人!”

文学创作

1983年,张海迪选择写作为职业,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之后,还出版了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第8篇

关键词:翻译技巧;选词;

翻译技巧,即翻译方法,能使具有概括性、指导性、基础性的翻译原理具体化、条理化、实施化,利用各种翻译转换法准确、完整传达话语信息。它着重解决的是具体翻译转换上技术、技艺、艺术上的问题。翻译理论专着或教材中对技巧的处理一般按两条线索分别或结合进行归纳:一是按原语的词类、句型等语法范畴及惯用法系列等,梳理翻译表达的技巧、方法;另一是按对原文信息、形式进行翻译表达的方法,而在分合、增减、反正、顺逆、去留存变、直译形神等辨证关系上,对翻译手法进行分类。翻译是科学又是艺术,对于技巧,理论着作、教材不能囊括翻译实践中的所有情况,具体问题还须具体分析,翻译者不但要灵活运用已有的技巧,而且要善于创造新的技巧,以使译文传意达旨,形神兼备。

选词,即选义择词,贯穿于整个翻译的实际操作过程之中。这里的“词”指表达某一实体或整体性概念的单词、词组和短语。“选义”是由人类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决定的。任何一种发展完备的人类语言,其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一词多义。例如单词charge: 动词含义有两个,在科技英语的环境下是“充电”,而在日常生活中是“索取(费用)”。名词通常是“电流”的含义。该如何措辞则要看具体语境了。此外,英语中有一些名词,同时有两个形容词,比如名词sun,它的形容词可以是sunny,也可以是solar,这里就有个辨义和确定词义的问题。另外,语言使用中还普遍存在着多词一义的现象,即同一意思对应不同的词语。在英语里,一词多义是非常常见的,这与英语的多源生有关。现代英语中不仅有许多词汇是从古英语演变而来,还有约80%的词汇从外国输入的,经过历史变迁,这些词汇并存和融合,使英语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特别普遍。因此译者除了具有辨义这项本领外,还要具备“择词”这方面的技巧。

无论是“选义”,还是“择词”,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说,没有词是完全孤立的(no word is an island entire to itself.),词的意义必然受到前后相邻词句的影响。我国学者王佐良先生也说,上下文不只是语言问题,说话是一种社会行为,上下文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社会场合或情境,正是它决定了词义。他还指出,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牵涉许多联想的意义;一个词的意义有时不是从本身看得很清楚的,而要通过整篇整段--亦即通过这个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次再现--才能确定。香港译界有句名言:词无定译,说的就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翻译。

从词语与语境的关系看,有些词基本不受语境影响(context-free),如意义相对固定单一的专有名词、科技术语、数量词等;有些词则受语境制约(context-bound),如那些含有感彩、价值判断且意义极为丰富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对于这些词语,先利用各种手段确定其意,然后恰当措辞表达。下面介绍几种确定词义的方法。

一.根据上下文和汉语习惯搭配来确定词义

长句、难句、复杂句,句句难懂,这是大家都非常清楚的一点。如何看懂句子,而又不失精准的把译文写出来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首先,我们都知道:在动手翻译之前,必须要把英语原文看懂。理解原文是整个翻译过程的第一步。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步。以下我们通过考研英语翻译实例来具体讲解在理解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

a.意群拆分确定词义:

e.g. “in short”, 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contends,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s we call it, was largely the improvement and invention and use of a series of instruments that expanded the reach of science in innumerable directions.” (1994-72)

本句可以分四个意群来确定词义:

第一个意群:in short简言之school学派contend 坚持认为,争辩,讨论

第二个意群: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科学革命(不可译为“科技革命”)as we call it所谓的

第三个意群:largely 在很大程度上a series of一系列instruments器具、仪器

第四个意群:expand拓展reach影响范围innumerable无数的、数不清的direction方面

e.g. 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ate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2003-62)

本句可以分三个意群来确定词义。

第一个意群: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 branch分支intellectual enquiry知识探索

第二个意群:seek力图reasoned理性的dispassionate冷静的,客观的in…manner以…方式

第三个意群:natural scientist自然科学家

在英译汉部分,确定词义可以说是最难的。前面所说的agree,很多人只会翻译成“同意”,而不知道根据上下文翻译成“认为”,这就是一个教训。

b.词语搭配构成词组小语境,可以藉此确定相互间的意义:

1) express the idea:表达e.g. he cannot express his ideas clearly in speaking.

2) advocate the idea:鼓吹、维护e.g. this organization advocated hitler’s nazi ideas.

3) borrow the idea:借用、抄袭e.g. this idea was borrowed from the west.

4) spread the idea:传播e.g. democratic ideas are being spread throughout the world.

5) deepen the impression:(加深)e.g. he did that to deepen the impression that he was generous.

6) exercise/use the influence:使用e.g. he promised to use his influence to get me a job.

7) have the influence:具有e.g. this movie has an adverse influence on teenagers.

8) exert the influence:施加e.g.…you are expected to exert positive influence on your fellow schoolmates.

二、通过语篇语境确定词义

翻译过程中,语篇不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对译文的构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语篇是最基本的翻译单位,译者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合格的译者不仅要具备语篇分析的能力,还必须首先具备语篇意识。所谓语篇意识就是要求译者将语篇看作一个整体,而不局限于词、短语、句子,从语篇整体把握原文、理解原文、再现译文。

e.g. the man, who, in old age, can see his life in this way, will not suffer from the fear of death, since the things he cares for will continue. and if, with the decay of vitality, weariness increases, the thought of rest will be not unwelcome. i should wish to die while still at work, knowing that others will carry on what i can no longer do (b. russell).

译文:上了年纪而能这样看待生活的人就不会遭受怕死的痛苦,因为他所关怀的事物将继续下去。同时,如果精力衰竭了,疲乏增加了,休息的思想并非是要不得的。我倒愿意工作不息,死而后已,因为我知道别人会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新概念英语》第4册)。

如果只看到划线的这一句话,译文似乎没什么可挑剔。但是,如果考虑一下上下文,将整个句群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会发现译文与前文与后文都不相呼应。因为原文第一句“the man who, in old age, can see his life in this way, will not suffer from the fear of death”与最后一句“i should wish to die while still at work”都表明整篇的主题是死亡问题,“rest”的含义是“长眠”而非“休息”,但划线部分的译文却与“死亡”无关。而且,这里的“rest”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表示死亡的这类委婉语还有很多,如“silence”、“sleep”、“quietus”等,如果原文用的是“silence”,难道应该将其译为“沉默的思想并非是要不得的”?显然,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不顾文章的整体性,孤立地“理解”部分语句,忽略了篇章整体信息的参与。划线部分的合理译文应该是:而且,如果随着精力的衰竭,疲倦之感日渐增加,长眠并非是不受欢迎的念头。

杨绛先生在她的文章《记钱钟书与〈围城〉》中,多处用到了“痴气”及与“痴”相关的词组,来描绘钱种书先生异于常人的脾性,在不同语境下其意多有不同。凌原先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英语词汇来翻译“痴气”及相关词组,请看以下诸例:

1) 钟书写完《围城》,“痴气”依然旺盛,但是没有体现为第二部小说。

after chung-shu finished writing fortress besieged, his “eccentric” bent was still going strong, but it failed to take form in a second novel.

2) 我觉得《围城》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凭他那股子痴气,呵成了真人真事。

it was those charming mischievous quirks of his that made it possible for him to create the characters and plots for the novel and pass them off as real people and real deeds.

3) “高兴”也正是钱家所谓“痴气”的表现。

“being funny” was another manifestation of his puckish bent in the eyes of the ch’iens.

4) 钟书的“痴气”也怪别致的。

chung-shu’s sweet quirkiness is peculiarly his own.

5) 沦陷在上海的时候,他多余的“痴气”往往发泄在叔父的小儿小女、孙儿孙女和自己的女儿阿圆身上。

when he was stranded in shanghai, he would take out his pent-up eccentric energy on younger uncle’s small children, grand children and ah yuan, his own daughter…

三、通过常识判断确定词义

常识(common sense /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round us)人人有,而且常识愈丰富对翻译理解愈有用。很多老翻译家如吕淑湘、傅雷、杨宪益都强调翻译需要“杂学”。我想,这“杂学”可以看作是比较“高级”的常识吧。请看下面一段关于铜质保温瓶结构的描述:

---another type is a double-walled copper vessel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urface scrupulously cleaned to achieve the high intrinsic reflectivity of copper. a body of charcoal absorbent may be affix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fluid container, where it is kept cold and helps to condense any gases remaining in the vacuum space after it is evacuated and sealed off.

某译文:另一种类型是有双壁的铜容器,其相应表面洁净无疵以获得铜所固有的高反射率。在流体容器的外壁可以粘着一层木炭吸附剂,它保持着低温并在容器抽空和密封后帮助冷凝残留在真空空间的气味。

此句的翻译关键在于两个it的意思。根据上面的译文,两个it都指fluid container。这显然不对。从原文看,fluid container明显指铜质保温瓶盛装液体的内胆,而内胆怎么能抽空呢?根据生活常识,保温瓶中要抽空的是内外夹层之间的夹套,即原文中的the vacuum space,因此第二个it应指the vacuum space。再举一个简单一点的例子:she could knit when she was seven.。句中的knit,其基本意思是“编织”,但译文不能只说“织”或“编织”,必须把动词的宾语补上,因为汉语里说“她七岁时就会(编)织”显得不够自然。那么“织”什么呢?根据我们的生活经历,一般是织毛衣,而不是织麻袋什么的,因此原句可译为“她七岁时就会织毛衣”。常识也包括一些很简单的科普知识。如果科技知识为大众所共有,那就是利用科学背景知识来确定词义。

四、利用背景知识确定词义

理解一个词有时需要从文本以外去寻找相关信息,如上面的常识判断。在科学翻译中,时常需要运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或其他领域的背景知识来确定词义。如:

---velocity changes if either the speed or direction changes.

velocity 和speed都可表示“速度”,前者具专技色彩,一般用于科技文献,后者语域较宽,可用于科技或日常生活领域。如果将velocity 和speed都理解为“速度”,原文表述将失去意义,因此这里velocity 和speed中必有一个词表示其他意义。物理学告诉我们,速率是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而速度是标量,有大小而没有方向。据此,velocity是速度,因为原文语境信息暗示它有方向(direction),speed是速率。这样确定词义后原句可译为:”如果(物体运动的)速率和方向有一个发生变化,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五、利用逻辑判断和推理确定词义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利用逻辑学的有关知识,如矛盾律等来确定词义。如:

---automobiles and trucks would be powered by quickly replaceable electric batteries.

某译文:汽车和卡车则可以迅速替换的电池组作动力……

译文乍一看似乎没有问题,可是从逻辑的角度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汽车”和“卡车”两个概念是蕴涵与被蕴涵的从属关系,即“卡车”包含在“汽车”之中。“汽车”是属概念,“卡车”是种概念。译文犯了种属概念并列的逻辑错误。因此,必有一词的理解出了问题。查词典,automobiles除了作“汽车”讲外,还可作“轿车”解。“轿车”与“卡车”是对立概念,可以并列。再看一类似的例子:

---it caused devastation by burrowing and by devouring the herbage which might have maintained millions of sheep and cattle.

它们在地下打洞,吞食掉本来可以维持数百万只牛羊的牧草,从而造成了破坏。

原文中的cattle有“牲畜”和“牛”二义,这里因与“羊”(sheep)对置,根据种属概念不能并列的逻辑规则,cattle只能作“牛”解。

王宗炎先生说,辨义为翻译之本。只有正确地理解原文的每一个字词,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当然,正确的理解只是正确翻译的前提,要做到表达的贴切与自然,还需要较高的译入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泉水,1991,科技英语翻译技巧[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吴景荣、程镇球,2000,新时代汉英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