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6:06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第1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 体育学习 兴趣

一、前言

合作学习,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本文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和调查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对中学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运动愉的变化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运动愉快体验;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二年级的两个班级的学生为被试者,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班54人,男生34人,女生20人;对照班52人,男生21人,女生31人。

2.实验方法

对实验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提出确实可行的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

3.研究工具

(1)中学生体育兴趣量表。(汪晓赞2005.7)

该量表要求受试者做出符合自己情况的回答,题目的回答形式为等级式。

(2)运动感觉量表(简称EFI)。

(3)用Spss11.5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4.具体实施阶段:

(1)共享组对(有效小组组建)。①根据学练的内容来确定人数、组员。②根据合作性学习的方式来确定非正式合作性学习和正式合作性学习。打破同一班级的学生按学习成绩、体质、性格和能力等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小组。以上二类组建合作小组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体优势,有利于小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组间快速开展竞赛,合理竞争,充分发挥各小组的群体智慧及优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③用民主选举或教师提名、大家通过的方式产生小组长,完成角色分工。

(2)培养合作意识,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教会合作技能在提出小组目标和明确个人责任的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养成合作的习惯。一定的合作能力源于良好的合作习惯。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合作学习方法的选择。

①创设情境(问题情境、主题情境等):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使各小组充分投入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

②挑战法:用一对一、二对二的学练中所常用的合作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有目的的挑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习练能力。

③换位法:在练习中不同角色完成某一任务,所获得的感受也不一样,各角色身体能力的发展也不同,当一定的时间某一角色练习后进行交换角色来体验不同的感受和练习方法。

④小组分工:在完成几项任务时需几人分工合作才能实现的合作学习。有的是时间上的分工,有的是距离上的分工,有的是器械不同的分工。

⑤互助法:在异质小组的学练中需要优生帮助弱生一起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所常用的方法。如“后滚翻”等技巧内容。

⑥小组调查法:在某个小组所规定的任务下,全组合力协作完成的合作学练方法。每个小组从全班研究的单元里选择一个亚主题分成单个任务,然后完成一个小组报告,其研究成果与全班进行交流,以报告的质量为依据接受评估。

⑦小组―游戏―竞赛法:这是合作化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所设计的合作学习方法中最早的一种。大致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团体进行公平游戏竞赛,并试图为自己的小组赢得分数。

⑧讨论法:为开发学生的智慧而创设的合作学习方法。当某一学习任务后,小组通过讨论、商议后才能进行,注意过程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验后再让所有被试完成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和运动愉觉量表,整理问卷并记录结果。实验后共发放问卷106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77.3%。(结果见表1)

三、结果与分析

(1)对前测实验所得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与运动愉状况。

初中学生体育课态度现状结果:

对实验前的84份有效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问卷中有关体育课态度的部分题项进行频数统计,结果表明:在体育课积极态度方面,“我很希望上体育课”“心里老是盼着上体育课”“每次上完体育课我都感到很愉快”三个题项的回答上总体得分不高,基本上介于中立态度的位置。而在体育课消极态度方面,学生在“体育课让我感到枯燥无味”“上体育课是一种负担”“我一听上体育课,就非常反感”三道反向题的回答上也主要集中在2分与3分。可见,学生的体育课消极态度较为普遍,体育课并没有真正使学生体验到运动愉。

(2)教学干预后对在后测验中所得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运动愉的影响。

①实验前后对照班、实验班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各维度水平及运动愉比较对照班学生通过常规的体育教学,体育学习积极兴趣和体育学习消极兴趣及运动愉也有明显变化和显著提高,总结原因是同一教师授课,在课堂组织调动、教学理念等方面会有些影响。实验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提高,突出表现在“体育学习消极兴趣”明显下降。但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运动参与程度、对体育的关注和对体育的认识方面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

通过对实验前后实验班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和运动愉的比较,已经看到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干预所产生的正面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均存在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下降、体育学习积极兴趣增加、自主与探究学习提高、运动参与程度提高、对体育的关注和对体育的认识增加的结果。其中,体育学习积极兴趣维度水平和体育消极兴趣维度水平差异最大,均为极其显著性差异。

②实验班被试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干预后,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和运动愉的提高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班被试。

把所有被试前测试和后测试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进行相减,得到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提高幅度,同样方法得到实验前后运动愉提高幅度。实验班被试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干预后,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和运动愉的提高远远大于对照班被试,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存在p<0.05,详见表2),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进其运动愉。

四、结论

1.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增进其运动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运动技能,提高体育学习效果。

2.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中学生的运动参与和对体育的关注与认识,使他们向新型的学习方式转变。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第2篇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地位:

毕业实习是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的、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其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完成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实习环节合格者获得10学分;按xx大学规定,毕业实习不能免修。

二、实习时间

xx级各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均安排8周,跨学期实施,具体日期为2006年12月18日起,至2007年3月28日止。

三、组织办法

1、组织领导

本次毕业实习由院xx届毕业生毕业实习领导小组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秘  书:

2、毕业实习的指导

各专业方向设负责人,并指定若干有经验的教师共同指导:

(1)证券投资方向负责人:

(2)期货投资方向负责人:

(3)保 险 学方向负责人:

(4)投资银行方向负责人:

(5)经 纪 人方向负责人:

(6)信用管理方向负责人: 

(7)传媒经济方向负责人:

· · · ·

· · · · ·

3、实习学生的组织形式:

(1)本次毕业实习的xx级本科生学生共499人,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办法组织。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一种实习方式。

(2)选择分散实习的学生,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但要办理相关手续,包括本人申请、对方单位的接收确认函等。

(3)选择集中实习的学生,由学院联系实习单位;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必须服从学院统一的编组安排。

(4)学生的实习地点和单位确定以后,必须保持稳定。集中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准以任何理由调换实习单位;分散实习的同学确有需要可以更换一次实习单位并及时向学院报告备案。

四、工作程序

1、编制实习教学文件:

2006年12月10日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本次实习有关文件的编制。

2、布置实习任务:

2006年11月30日前,各专业方向实习负责人向本专业方向的学生介绍本次实习教学大纲,说明实习目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3、确定实习地点、实习单位:

2006年12月6日前,各专业方向实习负责人将选择分散实习方式的学生分组名单报教学部。此后,学院有关领导、部门、专业方向实习负责人和实习学生共同多方联系,确定集中实习学生的教学地点和单位。

4、动员大会:

2006年12月中旬,学院在500人报告厅召开动员大会,领导小组成员、学团办领导、xx级班主任及全体学生参加。

5、返校时间:

学生实习结束后,返校时间为2007年3月29-30日。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校,必须提前请假。请假时间不超过2天的,向班主任老师请假;超过两天的,必须向学院分管实习工作的副院长请假,并准备好有关请假原由的文字材料、证明备查。凡无故不按时返校者,一律按旷课计,不能获得实习学分,并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3月30日晚7:30由学院分管实习工作的副院长主持,学工部领导、班主任参加,在500人报告厅召开xx级全体学生大会,检查同学返校情况,同时布置毕业论文工作。

6、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2007年4月2日—4月12日由各专业方向实习负责人组织评定学生毕业实习成绩,4月13日报教学部。

五、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内容

1、教师指导:对集中实习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到实习点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指导,作好考核工作;对分散实习的同学应通过书信(含Email)进行联系检查和指导。领导小组分别在2007年1月17 日和2007年3月14日召开阶段情况分析会,并形成简报报xx大学教务处。

2、学生周小结:学生在实习期间,每周必须写一份小结,自己保存;实习结束后交实习指导教师,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周小结必须结合实习专业、实习的实际情况,汇报本周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3、学生书面(含Email)汇报:所有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向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在2007年1月15 日前和2007年3月1日前做二次书面(含Email)汇报;并由实习指导教师留存,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4、学生实习报告:学生必须在实习的最后两周内写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应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在实习单位实习的实际情况撰写。可以就3至4个在实习过程中体会深刻,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进行论述,也可以就此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实习报告不少于3000字。

5、学生实习鉴定:实习结束时学生应填写好《毕业实习鉴定表》中“毕业生实习自我鉴定”栏目,并要请实习单位领导或实习指导者在《毕业实习鉴定表》上签署意见及鉴定,并加盖实习单位的公章后带回。

6、学生可提供的其它材料:如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了与专业有关的调研、策划、谈判、论证,在征得实习单位的同意后,可以将为所在单位撰写的各种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谈判纪要等有关文字材料作为实习报告的附件交回学院;如果涉及实习单位的商业秘密,可以复印其封面、目录等部分内容,并让实习单位出示你参与该项目的证明(须有单位公章、日期、实习单位领导签字)。上述材料与实习报告一起,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7、成绩评定: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必须上交周小结8份、《实习报告》、《毕业实习鉴定表》。专业方向负责人在4月1日—4月12日内,组织有关教师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五档,做好学生毕业实习成绩评定,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优秀、不及格者将严格审查。

六、工作总结

实习工作结束后,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应对本专业方向学生的毕业实习做总结,写出总结报告。学院领导小组在4月20日左右召集各小组做总结,最后写出总结报告上报、存档并召开总结大会。

七、毕业实习注意事项

1、参加分散实习的同学必须把《毕业实习管理委托书》交给所在实习单位的领导或指导者。

2、实习学生到实习单位开始实习后,应及时请实习单位填写《实习单位回函》。《实习单位回函》务必在2007年1月5日以前(以投递时邮戳日期为准)寄给本班班主任,地址:重庆市南岸区五公里xx大学融智学院(邮编:400067)。不按时寄回者,实习成绩作不及格计。

3、每位同学必须认真阅读所在专业方向的《毕业实习大纲》的要求,领会其精神,按要求进行实习;并将《毕业实习大纲》交给所在实习单位的领导或指导者参阅。

4、请用16开本子撰写周小结,以便收回检查。

5、注意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特别要注意为实习单位保守包括商业秘密在内的各种机密。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第3篇

一、新课程下“分层次教学”的原因

新课程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特别表现在学生学习数学方面,尤其突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差异,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差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强调了教师的“教”适应了学生的学,发挥了学生的最大潜能.

二、新课程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法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初中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免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融洽,因此实施分层次教学,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前提.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才能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教师首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为原则,为学生组建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平台,分配合理的学习小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学习潜能等各方面,建立基本同等的数学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知识、技能,灵活运用等目标这几个等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分为三个等次(当然对学生不能讲他们分三个等次):下等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上等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本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中等是成绩居于中游的学生,既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练习,积极向上等学生请教;上等是拔尖的优等生,既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中等、下等的难点,与下等学生结成学生伙伴.这就为今后实施教学和展开,准备了条件,以便于今后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查找弱点,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这对于全面提升全体同学业的素质大有益处.

首先,要向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次方案的设计,讲明白分层次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其次,教师应教育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公布分组结果.使学生分到合适的组中.但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化情况,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使学生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教学内容安排要分层次设计.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当然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进行的,设计多种学习的活动方式:学生独立学习,学生间互动,部分师生互动及师生大联动等层次,而这每一个层次都要在有精心教学设计,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引导者、主导者来调动整个课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⑴课堂学习的任务主要在小组内学习完成.每一小组都有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开展学习,先是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和探索,对于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之间在疑难点上开始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参与对某一组或几个组作必要的讨论等,通过这些活动个小组完成大部分学习内容.

⑵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当小组内的交流问题比较困惑时,小组内的同学不能很好解决,这时可以由小组长或组长委派一名同学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样的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间交流的方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竞争好学的品质.

⑶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师点拨、归纳.在整个课堂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但当各小组都不能解决提出的问题或对问题都有疑问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特别是最后对于当堂所学的数学知识作必要的小结与归纳时,教师要在学生小结与归纳的基础上,作必要的强调,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使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3.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学生的小组学习要分层次进行.

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分层次包括既分工又协作,既有互相帮助又有相互带动.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为了使课堂学习成为真正的优质高效,小组内学生要在教师主导下,在组长带领下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这里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探究为例来说明.首先接到任务后,先有每人思考寻求导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方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长归纳汇总,之后确定发言人,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探究,对导出的平行四边形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和方法.

4.教师对学生的小结与归纳也要分层次.

在课堂教学进入最后小结与归纳阶段,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互助探究的方式完成了学习任务,最后整个班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组内整理小结与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由教师指导,师生共同形成知识网络,此时教师对小结与归纳也应有不同小组,不同基础,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一块总结;整个教学过程最后由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点评,肯定和表扬突出的学生,对表现普通的学生或小组要指出学习的努力方向.

三、新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第4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对人才标准做了重新的界定,创新和合作能力是人才最重要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界培养大批有创新和合作能力的人才。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研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旨在能使小学英语教学找到高效的教学模式,切实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使每个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以这样的学习形式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参与意识,发挥潜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因此,在实施《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之际,我们有必要对"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以利于对课程标准的深度把握和正确实施。以避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后,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 "旁观"、 "旁听" 的被动地位。使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学习内容,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 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知识,在合作与交流中,用不同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从发展阶段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是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臻成熟,影响逐渐扩大,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提出了"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合作策略;

3、是与其他相关理论的融合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合作学习继续向成熟发展,与其他相关的教学理论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合作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与直接教学一体化"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合作学习的观念已开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不局限在课内。

理论工作者与教师紧密结合,不断深化研究课题,拓宽研究思路,是今后合作学习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相信,合作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他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题合作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受课题教学氛围的影响很大,(http://fanwen.chazidian.com)多种形式的小学讨论交流,是学生之间信息交流量增大,交流方式增多。这样有利于生动活泼课堂气氛的形成,有利于课内信息的 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时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相互启发。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课题界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互相配合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善于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 研究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学生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融。合作学习联系的建立,为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空间,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并且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在小组中具有不同智力水平和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相互团结的力量使小组成员互勉、互助、互爱。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会帮助别人成功,包括组内、组间存在着一种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关系。

依据以上理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探索合理分组的策略和小组长培养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依据以上研究目标和我校班级及学生情况,本课题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1、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研究。

2、学习小组建设的研究。

(1)优秀小组长培养策略的研究。小组长的选择和培养,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2)合理分组策略的研究。分析班内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对本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提高小组成员间参与学习和合作互助的效率的原始几率,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3)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3、合作学习建设的研究。

(1)合作学习任务设计、内容确定策略的研究。精心设计课内课外的合作学习任务,使合作学习的任务有层次性,进行合作学习任务设置的研究,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习惯的组员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交完租子,手有余粮".进行课内外合作学习内容确定策略的研究,正确把握合作学习内容与任务。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机制的研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研究,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长效机制,实施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课堂总体评价机制相结合,引入有效评价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中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在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再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

(2)文献资料法。整理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理论资料,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

(3)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测量,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进行理论学习,收听或收看有关的课题讲座,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研究各地有价值的经验。提高理论素质,组织落实,论证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和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申报课题立项并完成开题工作。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踪教研为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与研讨交流工作,每周有教研活动,期末有总结交流文章。

这一阶段结束后,开展阶段评估工作,撰写学科组规范、实用的课题方案,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这是课题的关键阶段,不仅把第一阶段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文本问题如何提出、如何达到学习目标,以及问题的地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同前一阶段一样,有活动安排,有期末总结,并形成阶段性的总结成果,如教学案例、论文和展示课等。

充分总结材料,组织进行检测工作,通过分析、研讨、交流、总结和展示课等活动,形成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研究报告——《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报告》。

(二)、论文——《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八、课题主要参考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钱佩玲 王嵘 对合作学习方式的介绍及反思〔J〕教育科学报 2002.

(四) 王 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 [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五) 王 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5.

(六)沈 权。现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 [J] .中国教育学刊,2003. 7.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第5篇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同时,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去完成,它需要集体的智慧与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有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决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学数学小组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主要原因有三:

(1)新课程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题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作用的。

(2)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

(3)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因此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探索一种科学的学习指导模式,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进一步推动我镇教育教学改革。

二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目的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

4.通过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实验与研究,给教师创造一个参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评价学生的平台。

三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意义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该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小学生社会化等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四 课题实验与研究人员

1.花沟镇研究人员:组长 贾美忠

主要成员 王君峰 贾学燕 陈秀荣 高春燕

2.实验与研究人员分工

王君峰 理论研究、材料整理、成果积累、实验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贾学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和日常材料积累(1)

陈秀荣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和日常材料积累(2)

高春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验中数据的整理与收集

五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查阅报刊资料,上网搜索等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资料,研究内容,内化吸收,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作好理论准备。

2.理论指导实践。

在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我们采取了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传播的方法。实验教师作为首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注意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并及时把经验汇总,传递给第二批实验教师,使第二批教师能够更充分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来。

六、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内容

1.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

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①将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②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③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后进生,要克服自卑,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④及时对小组长提出要求,提高其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程序。

我们课题组经过反复实践与论证,总结出了适合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营造合作氛围——明确合作目标——指导合作过程——汇报合作成果——评价合作结果。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实验与研究中,重点做了如下几点:①在评价态度上,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②在评价内容上,既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③在评价的视角上,站在了学生的高度上。④在评价的标准上,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⑤在评价的公正上,让学生有发展的信心。⑥在评价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成长记录袋等。

七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步:(2002.1——2002.6)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第二步:(2002.9——2003.6)在总结和改革第一步的同时,我们创造性构建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第三步:(2003.9——2004.6)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进行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扩大范围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第四步:(2004.9——2005.12)我们在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研究和实验,深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五步:(2006.1——2006.12)我们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成果,召开了课题实验、研究的总结与交流会议,并撰写了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

八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边是我们对陈秀荣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实验班进行的学习行为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 学习数学态度% 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能力%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评价他人的能力%

欢 一

般 不

欢 乐意合作与评价 一

般 不乐意合作与评价 积

极 一

般 不

极 乐

意 一

般 不

前测94.7 19 58.3 38.9 2.8 60.2 21.1 18.7 53.3 15.2 31.5 52.6 28.5 18.9

后测97.3 19 76.3 23.7 0 84.2 15.8 0 75.6 24.4 0 81.6 15.4 3

比差 0 18 -15.2 -2.8 24 -5.3 -18.7 42.3 16 -31.5 29 -13.1 -15.9

由上表可以看出: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能力。

2.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下面是我们对贾学燕老师实验前和实验中学生进行严格的问卷调查,所取得的一些数据

数 对小组合作学习感兴趣% 参加社会调查的能力% 社会实践操作

能力% 对教学中的评价%

兴趣 一

般 不感

兴趣 乐

意 一

般 不

乐意 熟

练 一般 不

熟练 乐

意 一般 不

乐意

实验前 28 57.9 21.1 21 31.5 50 18.5 28.9 31.6 34.5 65.8 28.9 5.3

实验中 28 84.2 15.8 0 81.6 15.4 3 54.9 36.8 8.3 81.6 18.4 0

由以上对照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改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对教学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下面是实验教师王君峰与对照班教师教学同一内容的比较表:

班级 实验班 对照班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尝试教学法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直接讲授时间 10分钟 22分钟

学生发言人数 23人 16人

讨论时间 10分钟 0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和提高性题 完成“做一做”和课本练习

做题正确率 95% 83%

从而可以看出:王君峰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高。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面是王君峰老师与对照班的一次成绩对比统计表。

别 教

法 实验前 实验后

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人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人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小组合作学习 71.4 84.5% 63.4% 89.1 93.3% 73.3%

对照班 尝试教学法 72.2 91.6% 66.7% 80.8 88.3% 45.7%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

6.实验中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在实验与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中的成果。结合我镇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我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参考文献: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教育评论1994。4

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曾令鹏:《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2003。10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第6篇

下面就如何通过有效的小组评价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成功的关键

在合理安排合作时间的基础上,在组内实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具体做法是首先在班级内将学生按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分成几个大组,每组6人,根据学习英语的能力差异,由组长将本组成员从1到6编号。一个同学就代表一个组,如果这个同学成绩好,本组同学都受到表扬,比较差的组则全组都跟着受批评。并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回答对问题后,1号同学得一分,而6号同学却可以得6分。这样为了小组多得分,学优生会非常积极地去教会学困生,这样,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2.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集体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以此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在合作学习中知识的记忆、个人能力的发展等也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第一,形成性评价。

把每组的量化得分每周进行累计,最后一名的小组得一个星星,倒数第二名的小组得两个星星,以此类推。一个月下来,把各组得到的星星累计,最后一名的小组得一个月亮,倒数第二名的小组得两个月亮,以此类推。一学期下来,把所有月份每组得到的月亮累计,最后一名的小组得一个太阳,倒数第二名的小组得两个太阳,以此类推。作为一年的评价依据。

第二,终结性评价。

在上一次测试的基础上,进步最小的组每人奖一个太阳,进步第二小的组每人奖两个太阳,以此类推。可以商讨适当地进行物质奖励,比如较实用且较有意义的笔记本,圆珠笔等。

第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把每组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太阳与终结性评价得到的太阳相加,就是本学期小组合作的总成绩,作为评选年度最佳小组、最佳小组长与最佳个人的依据。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每周每组制定一张评价表,评价表分为三部分:个人基本能力得分与小组合作得分与总分三部分。

1.个人基本能力得分

个人基本能力得分包括两部分:知识点记忆和作业与能力。知识点记忆包括单词、词组、重点句和课文的记忆。每完成一项得5分。作业与能力包括听、读、练习与错题重做。因为这一部分都是考查学生自觉性与能力发展的,所以每完成一项得10分,个人基本能力得分每周一小结。

2.小组合作得分

小组合作得分指的是每节课小组活动中互帮互助后的共同得分。答对的同学按号得分,1号得1分,2号得2分……6号得6分。小组合作得分每周一小结。个人得分=一周个人基本能力得分+一周小组合作得分。小组得分=小组所有成员的个人基本能力得分+一个周所有英语课小组合作的总得分。最后一名的小组得一个星星,倒数第二名的小组得两个星星,以此类推。一个月下来,把各组得到的星星累计,最后一名的小组得一个月亮,倒数第二名的小组得两个月亮,以此类推。评出月冠军组,组内每个成员发奖状,物质奖励视各班情况而定。一学期下来,把所有月份每组得到的月亮累计,最后一名的小组得一个太阳,倒数第二名的小组得两个太阳,以此类推。作为一年的评价依据。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策略研究的反思

1.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通过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机制的推广,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后进生有效转化。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学生的小组合作的习惯培养还有待加强;许多班级的小组合作有始无终;奖励方式过于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今后努力的方向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第7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合作学习;注意事项。

Shallow talk the cooperat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lesson

Luo De-zho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lasses in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carried out some exploration. That the first completed stud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cooperative learning should be made to students based on independent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focus, to pursue their educational value, to prevent formalism, focusing on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perspective, the authors listed a number in the text Practices. Proposed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classes in some of the notable things.

Key words: science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Note

当今世界,几乎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交流与合作,同是一颗肝脏,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研究它,这就需要合作、需要交流,需要互通信息,共享研究的成果。造福于人类,人造卫星的研发,需要科研单位、设计部门、制造单位、发射基地的协调配合才能发射成功。交流与合作是现在及将来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活动。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一切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加之受中国几千年来小农经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死记硬背,缺泛探究合作的精神,因而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十分急迫。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小培养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忽略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题,有的小组建设差,差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往往被轻视,成为了更差的学生。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笔者在小学科学课中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进了一些尝试。

合作学习首先要建设好学习小组。学生中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有的会说,有的会写,有的会动手,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教师要全面了解本班的学生,要将好中差的学生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做到均衡搭配,特别要重视有差异的学生,要作好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吸纳他们,让他们也能和自已一样,在小组中愉快地合作、交流。要稳定合作学习小组,不轻易随时变动,注意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选定组长,提高效益,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良好习惯。

合作学习应以独立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逐步丧失,今后步入社会将难以独挡一面,就会有负社会的重托。因此,合作学习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中,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想办法,找措施,自已解决问题。在五年级科学课《电磁铁的磁力》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小黑板上只出示了一个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磁力)与什么有关。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对照书上的提示,独立思考。通过电磁铁的制作实验来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并不难。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要特别注意了解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搜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为后面的合作与交流打好基础。

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学生将自已的结果结论在组内交流,看看自已的理解、做法和实验与其他同学是否一致,用各自的电磁铁吸引回形针,展示给小组内的同伴们看。先看吸的回形针的个数是否相同(有的吸得多,有的吸得少)。为什么造成了这种吸的个数不相同的情况。让学生进行猜想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缠绕的线圈的多少)和(电流的大小)。然后设计实验,用实验来证实这一猜想的正确性。最后得出用改变线圈的圈数和改变电流的强度两个办法均能改变磁力的大小。找出了不一致的原因。说出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由组长主持。专人记录。学生依据教学任务或自学中的问题,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梳理结论。通过教学,不但使学生弄清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多少和电流的大小有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求知欲望。改变了原来重结果为重过程,重知识为重能力。学生通过自已动手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自已信服,记忆深刻,终身难忘。

合作学习要突出重点,对于每一堂科学课来讲,合作学习次数要适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当有多个学习目标时,探究学习 (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交流总结)是可以循环的,但次数要适当,一般每节课l~2次为宜。次数过多,平均用力,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突不破。得不偿失。影响课堂效益的提高。我在小学科学课五年级下册《电磁铁的磁力》一课的教学中,就与同学们一道只研究这个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迅速完成了分组。很快完成了实验计划,从提出猜想,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合作研究完成。节省了学生分散聚拢的时间。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合作学习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因此,学习方式与所学内容应互相适应。合作与交流时,应该把要交流的问题设置在重点和难点的地方。着重放在凝难问题的解决上。不要把一般性的,学生一看便知的简单问题作为合作交流的内容,白白浪费教学时间,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在小学科学课五年级下册《电磁铁的磁力》一课的教学中,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实验,合作与交流,很自然地得出了与电磁铁的线圈(圈数多少)和电磁的节数(电流大小)有关。一节课让学生把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解决了。

合作学习要防止形式主义,合作学习要明确操作流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学会方法和技巧,学会提问,学会交流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如何回应,实施合作学习要避免以下倾向:①搞形式主义,以为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就是合作学习。②不管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讲究场面的热闹。这些倾向对于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合作学习要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要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介,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基础。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和总结。在评价和反思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实习个人小结第8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课堂环境;合作学习;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2-0031-0005

1、引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协作学习、共同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王坦,2002:68-71)。合作学习就其本身而言有丰富的研究基础。Roseth等(2008:223-246)总结了合作学习比独立学习使学生“将更倾向于取得成功;将更倾向于建立更积极的生生关系;将以更高层次的成绩和更积极的伙伴关系相联系。”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强调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性互动,其具体教学策略包括四个方面:(1)选定课题,确定学习的内容和任务;(2)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明确组员责任,通常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每个小组的整体成员特质构成相差不大,但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应该具有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合作小组以4到5名学生为宜;(3)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合作性学习活动,如:拼图式活动(jigsaw activity)、角色扮演(role play)、话题讨论(topic discussion)、戏剧表演(play performance)、调查研究(investigation research)等,小组成员面对面靠拢在一起,根据分工首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然后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各自的学习结果,最后整合学习成果;(4)提交学习结果、给予成绩评价。每个小组要把本组的学习结果呈现给全班。因此,合作学习是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学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蔡慧萍,2005)。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成为大学生们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这一新的教学手段与合作学习方法相结合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对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或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少有结合这两种方式的应用性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如何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方便、灵活的交流途径,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合作学习策略运用于网络和传统课堂学习中,以期将网络和课堂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者在两种学习模式中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2、网络环境下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

2.1 两种环境下合作学习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形式,以网络为工具,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合作互助的学习模式(李星亮,2007:233-235)。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能够消除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为结构化的在线讨论提供了足够的批判性思考时间和对发表意见的精细加工(William et al.,2005),有利于分析、推理、评价、反思、知识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和对讨论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参与的形式更为民主化,即便是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也易于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归樱,2006:8-12)。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广域性和交互性。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能随时随地进入虚拟课堂学习,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信息技术展开,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意浏览、下载和上传资料,提高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网络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可以使用言语和文字的形式提高语言的可理解性,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当小组成员在线讨论话题时,他们各自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使用录音使听者重复听到信息,这种重复性是语言学习从短期理解到长期获得的必要条件,小组成员通过视频和录音可以得到重复练习的机会。

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里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者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应承担具体任务,并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通过合作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马洪亮,2003:16~19)。在传统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能够通过肢体动作、表情等形式使言语表达更准确、更生动,使同伴快速理解自己的信息。小组成员在长期的合作中能得到情感的提高,从而共同进步。

2.2、两种环境下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网络环境存在特殊性,其交互的直接性和社会存在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于依赖网络媒介。同时,师生、生生通过文字或者音频形式交流,这些手段不能像面对面交流那样感受到情感,较显生硬,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缺乏感情而有距离感。此外,若没有即时沟通和鼓励,学生们容易困惑迷茫,一旦在结构复杂的网络课程中迷失方向,学生更易有孤独感(叶海智、王富强,2008:25-27)。在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虽然当面的情感交流和即时交流是可以实现的,但也存在交流的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学生只能就准备好的材料进行交流,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获得新材料等问题。所以网络环境下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英语合作学习各自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将两者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克服它们的缺点,从而建立一个新的学习模型。

3、基于网络环境与课堂环境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型设计

3.1 构建混合环境合作学习的模型基础

基于网络环境与课堂环境的合作学习模型是依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理论而设计。

Krashen(1985)认为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冯淳林,2010:99-100)。这些语言输入应该为学习者所理解或者适合学习者的水平,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应该稍高于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学习者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通过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理解。

对于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输入假说理论,Swain(1985:235-253)认为可理解输出的作用是提供检测真实语言交流的机会以及在上下文中的检索,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Swain(1995:125-144)之后提出输出似说(Output Hypothesis),认为语言输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也有着显著作用,要给予学生在课堂中足够的机会去练习使用所学语言。她认为理解语言输入只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学习者还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也就是进行语言输出活动。

3.2 模型构建

结合上述理论和学生学习实际过程笔者尝试构建了混合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它由两个平台构成,每个平台由四个系统组成。两个平台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既有分工,又有共同任务。下面就每个模块进行简单介绍。

模块一:分组与主题。根据分组原则,教师在开展任务前对学生进行分组,简单介绍合作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内容,以使学生大致了解即将讨论的内容;在设置讨论问题时要结合实际任务,合理搭配低阶问题与高阶问题,以便学生深入展开对问题的讨论。低阶任务包括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如:词汇、语法等,主要在教室课堂平台进行;高阶任务主要涉及知识迁移,各种能力及知识创新等,主要在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

模块二:计算机网络平台。此平台主要支持四个系统数据,即网络资源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网络评估系统和网络互动系统。网络资源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制作专门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网络课程以及其他学习资源等。这些信息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入,为他们的网络讨论输出做准备。网络监控系统分为教学系统和管理系统:教学系统由教师在对课程和学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式网络课程设计来实现,相关课程内容分成许多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考试和疑难问题解答等,系统以模块为单位来控制学习者的学习步调。管理系统是由教师对学生分组合作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跟踪各小组的合作进程,对合作学习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指导。网络互动系统包括教学论坛、聊天室、网络视频、QQ、留言板、网络社区等,为师生提供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互动沟通,这是一个完全输出的过程。网络评估系统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从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学习技能j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依赖这个平台,对教师提出的高阶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和组间讨论,最后形成小组智慧。依据前面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源,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输出信息和知识。

模块三:教室课堂平台。此平台也是由四个系统组成,即课堂资源、课堂评估、课堂监控和课堂互动。课堂资源主要是指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师参考书以及其他课外资料;课堂评估采用教师评价、自评和生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课堂监控凭借教师对各个小组活动的现场监督,对小组完成的任务情况事后监督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学生根据掌握的课堂资源输出信息。在这个平台里,各个小组对教师提出的低阶任务进行协商、讨论,最后形成小组智慧。

模块四:成果展示。在计算机网络平台和教室课堂平台形成的小组智慧可以在教室或者网络中进行展示。通过所有小组的讨论、评议从而形成班级集体智慧,完成知识输出。

4、实验方法与说明

4.1 实验对象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本研究选取某理工类大学10级的4个班共163名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四个班被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A班40人为实验班,B班39人,c班41人,D班43人为对照班。各班级学生在性别、学生城乡比例、学业成绩、任课教师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4.2 实验内容与过程

四个班级使用相同教材,即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时代交互英语(全新版)》第3册,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即教材中7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A班采用网络环境与课堂环境相结合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而B,c,D三个对照班分别运用网络环境下合作教学方法,传统课堂环境下合作教学方法和传统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中,先通过前测确定初始状态,然后分别按照既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最后进行后测和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论。

4.3 实验效果测试与结果分析

4.3.1 测量工具

测试使用人际关系、自信心和学习兴趣3份调查问卷以及2份语言技能测试卷。语言技能测试采用2012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作为前测试题;采用2012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作为后测试题。人际关系、自信心和学习兴趣3份调查问卷分前测和后测,为同一问卷。人际关系问卷和自信心各包括20条,学习兴趣问卷15条,每条有四种选择,每个选择分别代表3、2、1、0不同的分数,3代表“非常符合”,2代表“基本符合”,1代表“难以判断”,O代表“非常不符”。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对学生的前后两个阶段的情况进行统计,所得全部数据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人际关系、自信心、学习兴趣和技能前测的结果在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5)。这说明,四个班级在实验之前,以上四个方面的初始条件是相同的,因此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具有可对比性。

表2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人际关系、自信心、学习兴趣和技能方面后测得分上有显著差异(P

4.4 实验结果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网络与课堂混合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互为补充,有益于学生的进步。主要包括:

(1)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孤独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人际交往能力。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借助网络相互交流,尽管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视频、文字、音频的形式进行交流,但依然缺乏面对面交流的直接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同时,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因为较难便利和快捷地查找资料,导致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只有把两个学习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克服以上不足。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合作学习,查找资料,使讨论的问题具有深度和广度,之后在课堂环境下根据所准备的内容展开合作学习,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之间相互支持与鼓励,其人际关系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之间的陌生感自然消失,进而能充满信心地对问题发表看法。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全面提高语言水平。语言的习得受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和语境等一些关键因素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查询所需信息,这有利于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在网络情境下,学生通过视频、音频、QQ等方式实现即时交流,这些交流方式是可存储的,具有可重复性。同样,为了使同伴之间能够理解自己的意图,他们会选择最具可理解性的方式,这将对学生的语言习得产生正向效果。同时,为了使交流更加生动和富于情感,还需结合课堂环境开展的合作教学,面对面的交流可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学习者能够反观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欠缺,比较各自观点的异同。

5、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