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5:49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路基挖方;开挖方法;注意事项

1路基挖方施工特点

路基挖方又称为路堑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尤其在山岭重丘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挖方路基常常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公路建成通车后,挖方段又是养路部门养护的重点。由于挖方路堑是由天然地层构成的,天然地层在生成和演变的长期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处于地壳表层的挖方路堑边坡施工中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包括水文、水文地质、地面水、气候、地貌、设计与施工方案等的影响,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路基出现的病害大多发生在路堑挖方地段上,诸如滑坡、崩坍、落石、路基翻浆等。路基大断面的开挖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以及地下、地表水体的平衡,如果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边坡太陡,弃方堆弃太近,草坡栽种、护面铺砌及挡土墙施工不及时,排水不良等都会引起路堑边坡失稳、滑坡,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这是挖方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应从设计审查、施工方案选择、现场地质水文调查多方面把关,切实搞好挖方路基施工。

2路基挖方施工前准备工作

2.1测量放样。施工恢复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承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供的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标高进行复测,闭合后将复测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进行施工放线。按规范中规定,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置桩。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应设置固定桩。在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在挖方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挖断面的边桩,一般在距边桩一定距离的外方,设栓(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

2.2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对有岩石的地段要掌握岩层风化、龟裂程度,岩层的层理、节理、片理状态,对于易崩塌地带的断层和地质变化区段的情况尤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土工试验取样一般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三组;也有按桩号取样进行土工常规或试验的。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规定,挖方、借土场用做填料的土应该进行的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办理。

2.3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

(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分层开挖时应修建临时排水沟。(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3)路堑施工时应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

3路堑的开挖

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上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下沉量的数值由试验室确定。路基顶面以下80cm的压实度,要达到95%,严格按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时,采取压实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报监理上程师批准。

3.1开挖原则。(1)按设计坡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机械修整边坡的便利程度确定。(2)软土天然层开挖应考虑弃土外运问题,保证开挖现场的便道畅通,合理组织现场交通,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设备吨位考虑。(3)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对坡面2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4)路堑开挖应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有序进行。(5)注重开挖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2路堑的开挖方法。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1)横挖法。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或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土方工程数量较大时,各层应纵向拉开,做到多层、多方向出土,可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每层挖掘深度根据工作方便和施工安全而定,人力横挖法施工时,一般1.5~2.0m;机械横挖法施工时,每层台阶深度可加大到3m~4m。横挖法适用于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较为有利,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2)纵挖法。分层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作业方式称为分层纵挖法,本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较陡时,宜采用推土机作业,其适当运距为20~70m,最远不宜大于100m,当地面横坡较平缓时,表面宜横向铲土,下层的土宜纵向推运:当路堑横向宽度较大时,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推土机横向联合作业;当路堑前傍陡峻山坡时,宜采用斜铲堆土。通道纵挖法: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分段纵挖法: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路堑横向挖穿,将路堑在纵方向上按桩号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本办法适用于路堑过长,弃土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或一侧的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同时还应满足其中间段有经批准的弃土场、土方调配计划有多余的挖方废弃的条件。(3)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个坡面应设一个机械施工班组进行作业。

3.3开挖过程注意事项。(1)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仔细调查开挖坡面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下设备的调查和勘察工作。(3)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4)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设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5)冬季施工时,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6)土方开挖时,对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构造物做好妥善保护。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有效的临时便道或便桥。(7)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5%。(8)对有石方爆破的路基挖方施工,应设立警戒线,安全标牌齐全,并设专业人员监督管理,以保证生产和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第2篇

对于路桥路面工程建设来说,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近年来,建筑事业的繁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购买力的增强,人们的车辆拥有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路桥路面垫层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的凸显出来。

1.1路桥路面的平整度问题分析

对于路桥路面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其中的重要一项检测内容就是对于路桥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目前的实践表明,如果在路桥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来进行作业,正常的话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要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那么就会使得路面平整度的破坏速度加快,路桥路面的平整度出现问题,当车辆行驶在出现平整度问题的路桥路面的施工,就会使得过往的车辆产生颠簸感,严重的话,还会对车辆的车胎进行磨损,这也不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对于人们来说,这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威胁着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据调查研究显示,路桥路面的平整度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在路桥路面基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加之施工时对于路桥路面基的平整度的控制力度不够严格、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质量的把关工作也做的不够完善,这些都会导致路桥路面基的平整度出现问题;此外,在路桥路面基的建设过程中,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压路机、摊铺机等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作业方法错误、不合理等。对于路桥路面基来说,以上的种种不利因素都是导致路桥路面在投入使用时出现不平整问题。

1.2路桥路面的破损问题的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许多的路桥路面工程在施工结束之后进入实际的使用阶段时,往往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后,所建设的路桥路面就会出现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断裂以及破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在施工阶段,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追求施工的快速性,导致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的夯实程度不够,往往是路桥路面基的垫层数量少不满足要求或者是当第一层还没有足够夯实的情况下便进行第二层垫层的夯实,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路桥路面基垫层的质量不高,在投入使用阶段,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路桥路面基垫层的破损问题;此外,在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配置比例不当、沥青材料的选材不合理,所选取的材料满足不了施工建设的工程中的需要;而且由于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掌控不到位,在此种情况下仍然进行施工,不可避免的就会造成施工材料在垫层时由于热胀冷缩等,导致路桥路面基的垫层基底出现承受荷载不均匀的情况,或者出现弯沉的情况;这样都会导致路桥路面出现严重的断裂问题。而且由于地域或者时节的不同,比如南北方除了正常的雨季之外,南方是属于多雨潮湿的气候,北方的冬天是寒冷多雪的干燥气候,这样路桥路面上如果长期存在着大量的积水,在清理不及时的情况下,则会导致这些雨水渗透进路桥路面基垫层部位,对路基垫层进行侵蚀,导致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承受力下降,最终导致路桥路面破损问题的发生。

1.3桥头跳车和路基塌陷的问题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由于桥台沉降与桥头填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可能会导致路桥梁上的伸缩缝和桥头的搭板连接不紧密,接口位置呈现出阶梯状,从而大大降低了路桥路面的通行舒适度,同时也对路桥产生了巨大的外力冲击。对于这一问题的主要分析是:桥台后背部的回填材料的选择不合理,所选取的材料在压紧度方面以及排水性方面都较差,这些都会导致桥头跳车或者路基塌陷问题。而排水性不好则还会出现上文中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的侵蚀,造成垫层的承受荷载力的下降。一般而言,软土地基都具有抗剪能力低、承载能力差以及含水量较大等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基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若不注意软土地基的改善,则很容易出现路基路面塌陷或下沉问题。

2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技术分析

2.1机械设备与人员的合理配合

对于路桥路面基垫层施工的过程来讲,要注重多方面的配合。比如人员与人员之间的配合、机械设配与人员之间的配合等,只有各方面的配合完善才会使得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的质量得到提升。另外,还由于机械设备操作施工的有限性,还需要施工人员灵活变通的能力加以辅助,比如自卸汽车运天然砂砾混合料,装载机粗平,再用人工精平。在施工的时候,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合理地对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分配调整,使得施工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2.2注意清洁与水分问题

在铺筑垫层前,放样好的桩位挂线施工,应将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洒水湿润。否则的话会影响路桥路面基垫层以后的施工进程以及施工的质量。此外,水分的问题也要十分重视,对于水分的多少,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操作标准来运行,对于垫层的压实来说,应在适当含水量下进行压实,因为适当的含水量可以保证压实效果;水分过多,则不能够保证路桥路面基垫层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丝一毫的问题都会造成最后工程的失败,因此要格外的注意。

2.3加强监理工作职责

对于施工的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重大,他们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施工过程的保障。只有他们认真负责地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把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地进行检查、核对,才是施工顺利完成的前提。加强监理的工作职责,对于公路建设的安全保障、公路建设的质量检查和以后的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3结束语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在的大部分公路功能已不能满足社会日渐增长的交通需要,为此对原有的高速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而公路路基加宽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是改造工程的关键。本文以参与建设的公路扩建工程经验的进行阐述,希能为其他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路基 加宽施工 跨年度施工 0 引言 公路在经多年的通车后,路基沉降基本完成,路基加宽段由于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必然产生以纵向裂缝为代表的裂缝,从而对公路产生破坏。为此,必须加强公路路基加宽时设计优化及施工质量,使沉降量减为最少,以保证公路的质量。 1 施工准备 旧路路基加宽,首先要对旧路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原路基的病害进行处理。调查内容包括旧路路基的填筑材料、使用和损坏等病害情况,分析病害的种类、规模、状态、原因等,并在施工前或施工期间,对路基不同类型的病害要进行彻底地处理。其次,路基施工前应完成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液塑限试验取得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数,以确定该土样能否用于路基施工。 2 基底处理 旧路两侧一般为排水边沟和碎落台,边沟经长期的雨水侵蚀,其下部已基本变得相当软弱;平台由于绿化其底部实际也为腐质土。对于上述情况地基必须作彻底清除,对于地下水丰富区域,须铺设透水性材料。基底压实度一般比规范要求高出1~2%;减少地基沉降,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填筑路基,不但可以降低地基沉降,还能节省材料。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基底承载力,减少新老路基剪切变形。 3 路基加宽 3.1 台阶 由于原路基边坡坡率一般为1:1.5,必须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台阶使新旧路基有效得交错结合,是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以便有利于机械施工,一般不少于2.0m,如受环境限制可适当放窄,但宽度不得小于1m,并作成2%~4%的内倾斜坡。由于原路基边坡部分填土由于原来施工的忽视、现施工的挠动及其他原因,填土压实度实际上一般都未达到设计要求。 3.2 填筑材料 填筑材料经自重、路面和车辆等荷载的作用,老路基已经基本被压实,而新路基的填料虽经严格压实,仍存在后期变形。为此,填筑材料的选择将很大程度影响路基的有效沉降。所有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相关单位在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施工实施的问题上,尽量使用碎石土或石渣等沉降量较少的材料进行填筑,并控制好填筑材料的液塑限、承载比(CBR)和击实试验等各项指标。 3.3 路基碾压 路基填筑前,须根据规范要求做好试验段,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等,使各项指标达到最优状态,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加宽渐变部分,必须严格控制其碾压宽度,如旧路基挖台阶受限制时,可通过铺设护道等方式满足其要求,使路基压实度均满足要求。 在施工时分层碾压,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提高压实标准。碾压应采用重型压路机(>20t)进行,双驱双振。碾压虚方厚度不得大于30cm,压实度必须达到新标准的压实度要求,且重点应放在新老路基的结合部,每层压完后应平整光滑。 路基填筑时应控制路堤填筑速率。当填土速率较快时,地基强度来不及增长,易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在施工时按照慢速填土标准进行控制,控制标准为地面沉降率每昼夜不大于10mm,坡角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3.4 加强路基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在进行施工时要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第4篇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在道桥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构有效的处理措施和路径,提升管控结构和管理水平,深度贯彻落实施工要求和规范化施工流程,以优化施工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从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面施工的必要性入手,对道桥施工项目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技术管理措施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道桥施工;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192-02 

道桥施工项目发展速度在不斷加快,整体建设规模也在扩大,但由于整体道桥施工项目的结构和运行技术框架较为复杂,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这其中,防水路基面是道桥施工项目的重点,也是维护整体路面质量的重要参数,需要项目管理人员高度注意。 

一、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面施工必要性 

(一)道桥防水路基面受损设计需要集中处理 

在道桥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从影响因素入手,集中升级项目整体的科学性和合理化结构,确保控制模型和管控层级之间能形成有效管理机制和管控要求,并结合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参数,确保道路桥梁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项目监管人员能有效管理防水路基面的质量。究其原因,在道桥施工项目开始前,相关设计人员在对防水路基面参数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没有对防水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导致整体环境结构和运行维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整体管控层级和管理要求之间没有建构系统化防水机制,也就导致防水结构自身出现了问题,加之温度的改变也会导致路基面出现工程裂缝。 

另外,在道桥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自然气候建构数据分析系统,不仅要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也要对当地降水信息以及化学污染程度等基本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确保设计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价值,只有从参数设计的基础层级出发,提高整体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才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道桥防水路基面的综合质量,避免其出现基面受损的问题。 

(二)道桥防水路基面受损材料需要集中处理 

在对道桥施工项目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化分析时,技术人员要保证对施工整体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和综合处理,特别是针对道桥施工项目的预算结构。由于一些工程项目中有些人员为了工程成本造价的最低化,会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或者是工程项目采购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综合水平不过关,导致道桥施工项目中的基本材料不符合实际标准和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致使整体设计结构不达标,也直接致使道桥工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出现裂缝和受损。 

例如,有部分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运行相应技术参数和管控系统时,没有向材料中添加有效的防渗材料,就算是添加了,一些防渗材料的参数和调和比例没有达到相应标准液的参数标准,依旧还是会影响整体技术结构和施工质量,最终导致整体道桥工程的防水路基面不能具备良好的防水功能和运行机制,整体桥面出现了裂缝和质量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路面的保护作用,降低其使用价值。[1] 

(三)道桥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需要集中处理 

在对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结构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系统运行结构和项目管控层级进行集中分析,并且保证整体结构和操作流程符合实际需求,也要符合成本管控要求,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的优化,提升整体施工项目的运行质量。另外,相关人员只有提高对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的重视程度,才能保证系统化运行维度和项目管控措施的有效性。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系统化处理,并且优化管控层级和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梳理。从施工单位对项目进行分析,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集中升级系统化处理的效能。特别是在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施工过程中,相关项目研究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系统化处理,建构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运行框架,保证防水涂层结构的有效性,减少其不规范问题发生的概率。 

二、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概述 

(一)建构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对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设计参数和施工环境进行集中分析,建构切实有效的管控和处理机制,确保整体管控结构和管理层级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处理系统,也要将其发展层级作为基本的运行参数系统,强化质量和项目处理能力。[2]只有选择具有相应资质以及设计能力的单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项目的管控效果和管理质量。最重要的是,在对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的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在保证经济性能的基础上,提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切实维护整体项目的运行结构,保证最基本的防水功能得到有效落实。另外,在对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进行综合分析的工程中,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要秉持专业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和综合管控能力,充分融合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念,确保管理层级和业务能力的集中优化。 

除此之外,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保证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设计层级贴合实际社会需求,才能保证整体设计结构中排水系统发挥常规化功能,并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水文条件、水利基础设施以及气候条件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减少水土流失问题的影响,也要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化融合。[3] 

(二)选取适宜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 

在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项目运行过程中,要想从基本上升级其运行效果和实际价值,就要从项目设计目的出发,进行集中的解构。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主要是为了阻断水的通路,确保道桥工程项目对水的渗透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以项目设置的目的为材料选择标准。另外,在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项目中,防水层位于混凝土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物质之间的粘合度给予一定重视,确保其应用价值和质量符合实际需求。基本的防水材料具有较为明显的材料优势,能实现无缝防水功能以及拉伸强度的有效恢复。因此,在实际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项目运行过程中,防水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要结合当地环境和具体施工要求。但是,要着重注意的是,我国建筑市场仍然存在市场集中度低以及同质化竞争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项目负责人提高警惕,强化材料选择的流程,并且保证防水效果和经济成本之间能形成平衡态关系,集中解决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需要处理的问题。

另外,在对材料进行集中选取的过程中,要遵循标准化运行流程,切实维护项目运行结构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证基本材料是无缝防水材料,从根本上规避项目中运行参数的不稳定性。[4]其次,要保证材料具有较好的粘合度,提高整体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优整体材料的实际价值,保证各个参数结构符合实际需求,才能大批量投入使用。 

(三)有效规范工程作业 

要想保证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的基本质量,升级工程项目运行操作的稳定性和标准化是最基本的操作,相关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贴合项目发展规律,保证整体控制结构和控制要求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第一,要在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混凝土操作系统结束后,集中对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切实维护系统的运行层级和管控要求。只有提升防水层和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粘合度符合标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积水隐患的最小化,也规避不同层级结构之间发生脱落问题。但是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拉毛的粗糙程度并不统一,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表面结构能得到有效升级,减少整体运行结构的安全隐患。第二,要对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的防水层施工项目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路基结构平整牢固,也要保证系统不会出现凹凸面,且内部不存在油污或者是垃圾。只有提升对系统管控结构的重视程度,并且强化项目质量以及标准化运行流程的完整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的整体水平。[5] 

三、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整体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管理人员以及技术监管人员要对整体项目进行集中统筹,確保管控层级和管理系统之间能形成有效的互动。相关管理人员要提升对材料的管控力度,也要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提升整体项目的管控参数和系统化运行结构,进一步对材料管理以及混凝土结构管理进行集中分析,特别是在摊铺操作前,清理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可以利用高压冲水方式进行处理,确保脱落的部位能及时利用沥青进行补充。[6]另外,也要集中强化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项目运行效率符合实际需求,强化其责任感和工程质量意识,保证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整体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项目质量得到优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道桥施工项目防水路基项目运行过程中,要从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两个层面提升整体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切实维护工程项目的运行流程,维护系统的管理要求,也能实现整体施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相关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工序进行集中管控,做到提前预防以及提前诊断,从而在提升项目防水性能的同时,保证运行结构和运行系统更加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任文亭.对道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6(3):159. 

[2]张兴国.对道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21):219. 

[3]刘奇斌.论道桥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32):281. 

[4]刘琦.简析公路工程道桥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22):229.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 道路 施工技术 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04-01

1 关于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实施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有助于我们在道路施工中更加合理的利用各种技术来处理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具体的准备内容有以下几点。

1.1 研究设计图纸、施工合同,了解施工的基本要求

施工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工程的设计图纸是综合性的考察完工程的实地情况以后进行绘制的,期间既考虑了工程的合理性又考虑了实地的地质条件。了解设计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在合适的地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合同是工程开发单位与施工单位就公路施工达成的协议,期间包含了工程施工的每一个方面。了解施工合同有助于施工单位根据公路的标准以及合同要求来具体的选择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方式。

1.2 组织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关键性要素,既包括技术人员也包括管理人员。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的过程中需要连续性的作业,提前组织施工人员并实施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划分有助于公路工程的连续作业和如期完工。在关键工序上还应该安排技术素质过硬的施工人员并且行使严格的监管,这也能很好的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

1.3 制定沥青道路施工的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施工合同和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制定出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方案,为施工工作做出明确性的指导作用。

2 关于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论述与探讨

道路路基是承载路面的基础,其坚固程度和和平整度关系着公路的整体综合质量水平。做好公路路基的建设工作,需要有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准。具体的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关于沟槽回填的技术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沟槽回填的情况

,沟槽回填的具体要求就是确保其和整条路基的整体性和牢固性。具体的技术措施有以下三点:

2.1.1清除沟槽内的积水,确保回填是沟槽内应该保持干燥。在沟槽回填的过程中往往遇到有积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沟槽内的水抽取干净,并对底部湿泥进行干燥处理或者是直接铲除。保持沟槽干燥有利于回填后的牢固程度。

2.1.2保持回填土的均匀,杜绝有大块石块或者是杂物充填沟槽。大块石块或者是杂物往往能产生较大的空隙,不利于路基夯实。因此回填是应该进行清理。

2.1.3分层夯实

对于较大较深的沟槽应该采取分层夯实的技术进行处理,以确保路基的密实度。

2.2 路基平整度和密实度

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其平整度关系着路面的铺设质量以及平整度。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应该从填充开始,除了根据整体的地形进行整体平整度的构造之外,还应该对特殊地段进行平整度的特殊处理。对于密实度的施工处理中,应该采取分层夯实的施工技术,以确保路基的稳固结构和整体性的牢固程度。

3 关于沥青混凝土搅拌技术的分析与论述

混凝土质量的高低,是影响公路整体质量的根本性因素之一。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控制的重要环节。加强混凝土搅拌的技术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有必要对它作出讨论和探讨。具体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3.1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制作质量,再好的搅拌技术没有高质量的原材料也制作不出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

一是加强材料采购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材料质量。

二是建立原材料质量检验制度,并严格实施。

三是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施工合同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在质量上应当遵循取高不取低的原则。

3.2 关于沥青混凝土制作技术的论述

3.2.1按照科学合理的配比来制作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同,规格强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混凝土制作配比中应该选择具体合适的配比率。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对沙、石原材料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并测量水质情况。

(2)配比的过程中应该采取重量比而不是使用体积比来实施原料配比。

(3)加强原材料的来料检验。主要检验的内容为:检验规格、数量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看有无质量变异的情况存在,主要为受潮、凝结等等。

3.2.2混凝土的搅拌。沥青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

(1)注意搅拌是否均匀,有无离析现象的发生。

(2)搅拌应该适量、时间上应该适度。如果搅拌的量太多,则不利于搅拌均匀,而搅拌时间太长则容易出现离析的现象。

(3)混合料的搅拌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温度应该控制在150摄氏度到170摄氏度之间。

3.2.3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测验。关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测验,我们应该选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区间,来分段观察其强度的变化。对于出现问题的混合料应当不予采用,并分析其原因。

4 关于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论述

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路面铺设是最后一道施工工序,关于其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混凝土道路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道路在铺设之前应该对基层表面进行清理,主要是对石块、树枝等杂物的清理。另一方面就是对路基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路基的平整度和牢固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段应当进行及时的整理和修改。

4.2 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的摊铺

根据路面的铺设宽度,合理的安排摊铺机的作业数量。摊铺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20度到130度之间,在摊铺的过程中如果有摊铺机作业不到的地方,应该实施人工摊铺。关于摊铺应该注意的事项还有:

(1)摊铺机的速度。摊铺机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能太慢。一般应该控制在2至6米每分钟。

(2)摊铺的厚度与宽度。摊铺的厚度与宽度是沥青公路的具体要求,这是选择摊铺机以及摊铺方式的重要依据。如果过厚的摊铺要求就要分层摊铺,并且要掌握好两者之间的间隔时间。

(3)摊铺的接缝处理对两次摊铺的接缝进行简单的压实处理。

4.3 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的压实

压实时需要注意的操作细节主要有:

(1)注意压实的温度。摊铺过后对路面实施压实施工时,初压时的温度应该在100度到110之间。在低于80度时才可以采用光轮压路机。

(2)路面应该进行初压、压实和压光三个阶段。具体的还要根据摊铺的厚度来确定碾压的遍数。

5 总结

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劳动量特别大的工程作业。其中所牵涉到的施工技术也是很多的,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鉴于公路工程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为了保障它的高质量、高水平施工进行潜心的研究与努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灼荣.结合实例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广东科技,2008(04).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措施;保证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路桥建设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施工企业进入到其中,不免存在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重视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导致对路桥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样极易导致问题的出现,因此路桥企业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路桥施工技术的分析

路桥施工技术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是预防施工质量通病发生的重点,其科学实施有助于企业降低质量通病治理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科学的施工技术还能够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使用寿命,为降低维修成本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路桥施工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路桥施工企业的首要工作,是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针对路桥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路桥施工企业必须以完善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管理与严格的实施提高路桥施工技术,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完善路桥施工技术体系

针对企业技术力量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流程等构建基础性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要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论证使其能够适用于企业所有的工程项目,并针对企业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与补充。对基础管理体系中不能针对工程特点的地方进行修改,以此完善基础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确保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在实施积极中具有适用性与针对性,以此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实施,确保技术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

2.做好施工技术的基础工作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工序。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确保每项工程能纳人受控范围之中。再次,做好技术储备。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具体的施工现场、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才能对各方面突况准备好处理方案,以按时保质地完成每道工序,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3.用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指导施工技术

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只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的指导才能保证施工技术的顺利有效开展,因此现代路桥施工企业应运用预防性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式,针对影响路桥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与总结,将可能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技术因素、质量控制因素等制定预防措施,以此确保施工过程能够有效减少和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施工技术管理效果的达成。路桥施工控制的对象就是施工本身,施工技术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进度等,因此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来保证施工技术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企业各种问题治理的成本。

二、当前路桥施工企业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近些年,在电视和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路桥工程中的安全事故,都是安全管理出现了问题,更多的时候,事故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操作失误、安全意识淡薄等都是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施工进程,而且带来人身伤害,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不良影响,一般的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是:第一,许多路桥施工企业未单设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而是将其职能分摊于劳动人事部门,在人员配备也以兼职人员居多,很难做到细致全面地开展相应管理工作。第二,路桥施工企业大量采用农民工作为劳动力主体,以尽可能地获取最大化的施工产值,但也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缺乏有力的技术保障。第三,重视书面规定,轻视现场管理,许多施工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承诺,均符合招投标程序与甲方要求就行,而对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只要应付一下,不出事就行。第四,在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与现实施工中进度、产值、成本相冲突时,安全管理往往被迫妥协于这些因素。就此而言,要有效地解决路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诸多缺陷,应从路桥施工管理与安全监督检查等多方面着手。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设置独立主管机构,完善相应管理机制,明晰安全管理岗位职责,扎实地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杜绝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落实安全管理奖惩制度,这每一项工作都不能少。安全监督检查应做到例行检查与并重,并及时地开展不定期安全突击检查,切实地将安全生产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安全培训与安全交底工作不容忽视,施工进场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培训工作,保证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及时纠正处理安全生产隐患,有力保证路桥施工工程的顺利开展。

2.通过培训,加强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

由于施工人员普遍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淡薄,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

3. 要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订立合同之后,安全管理工作应与其它工作同步开展,同步进行,要依法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并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

4.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

要扎实处理好工程中的施工过程管理、内页资料管理、安全投入管理、体系运行管理、机械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管理、外界社会因素条件等环节外,最重要的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绷紧一根弦,认真踏实地完成落实每项制度任务。克服侥幸心理,积极有效地处理好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路桥施工工程在零事故、零伤亡的情况下按质按期完工。

总结

路桥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工程保质按时完工的基础,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这两者的重要性,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这样才能切实保证路桥工程顺利开展,打造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概述

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前进,公路建筑施工技术以得到空前未有的结果。随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公路工程建设事业带来了一股新的动力,不仅使我们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且也使得我国整体的公路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来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引进了国外比较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同时,逐步发展了符合我国国内具体公路工程地质条件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譬如:我们对国外的强夯置换法、振冲法、深层搅拌法、土工合成材料、强夯法、高压喷射注浆法、EPS超轻质填料法等许多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引进与发展。而其他一些在我国已经应用的技术也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提高(比如排水固结法、土柱和灰土桩法、砂柱法等),同时我们也工程实践中自主发展了一些新技术(例如真空预压法、锚杆静压桩法、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刚性桩复合地基法等)。

2.常见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2.1换填法

换填法就是将基础地面以下不太深的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以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砂、碎石、卵石、素土、灰土、煤渣、矿渣等材料分层充填,并同时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分层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当地基软弱土层较薄,而且上部荷载不大时,也可直接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填料或石填料)进行表层压、夯、振动等密实处理,同样可取得换填加固地基的效果。

2.2碎石桩法

利用一个产生水平向振动的管状设备在高压水流作用下边振边冲,在软弱粘土中成孔后,再往孔内分批填入碎石等坚硬材料制成一根根柱体,由碎石桩体和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原有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这种加固地基技术叫作振冲置换或碎石桩法。此种方法由挤密砂体的振冲技术演变发展而来,其主要作用是置换部分软土,形成一个类似于钢筋混昆凝土复合结构,由于此种方法不受地下水位影响,且造价低,又能减少路基沉降。所以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

2.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是在建筑物建造以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使土整体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排水固结法就是在饱和软粘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孔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孔隙体积慢慢地减小,地基发生同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

2.4水泥搅拌桩法

美国最早使用搅拌桩法水泥搅,拌桩法(喷浆法和喷粉法,也称湿法和干法)已成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3.选择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

3.1道路形状

在公路施工中,路堤设计的高度与宽度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他们直接影响运用何种施工处理方法。如采用换填法时,宽而低的路堤易发生局部破坏;反之窄而高的路堤,下面易被换填。在设计高度大而稳定有危险的情况下,采用压重法将受到限制。还有路堤越宽越高,则地基产生压力球的根部越深而引起深处粘土层沉降。

3.2道路的条件

对于等级较低的公路来讲,可以先进行了路面的路基铺设,等沉降过程结束后。再进行正式路面的铺设;而对于高等级公路的施工,平整度是一项要考虑的标准,因此这就需要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沉降处理办法。

3.3施工周围的环境影响

公路施工中要考虑的环境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地下水的变化、振动地基等等都是要考虑的。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要有特殊的因素对施工产生影响。比如在地基特别软弱的情况下,如果路堤高度较高,就会引起施工周围地基的隆起或沉降。要避免这种类似现象的发生,就要考虑控制剪切变形的方法,如果有些情况下,这种方法不能实施,就要考虑是否可以运用高架构造来代替路堤以克服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困难。

3.4道路所在地段

在公路施工中,一般地段上,剩余沉降即使大到一定程度,只要不均匀沉降不大,路面基本上不会丧失其平整度。但与构造物相连地段,剩余沉降将造成错台。而且若路基稳定性不够。桥台将受到大的土压力作用引起侧向位移的事故屡见不鲜。因此,构造物邻接地段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4.存在于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4.1地基处理理论落后于实践

从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角度看,实践先于理论是一般规律,对土木工程更是如此。但重视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也是很重要的。对地基处理各种工法及一般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4.2公路施工中违背因地制宜的原则

公路施工中,施工当地的地质特点决定了施工所要采用的方法。因此在选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时候要考虑施工地的条件,不能盲目施工。比如在公路施工中,遇到饱和软粘土地基,那我们就不适宜采用振密、挤密等方法进行加固了。要严格按照公路地基处理原理与实际施工的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目前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运用过程中,缺乏对于不同技术方案的比较与优化,有的时候所采用的最终方案不是最优的。这样有的时候虽然解决了问题,但是耽误了工期,造成了可以避免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公路施工的建设成本。

4.3施工机械的发展水平影响了技术实施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公路地基处理施工机械发展很快,许多已形成系列化产品。但这些与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相比较,差距还很大。以深层搅拌法为例,不能很好保证公路施工质量不仅与施工单位素质有关,也与目前应用的施工机械水平有关。简陋的机械要保持稳定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困难的。

4.4施工质量控制严格程度影响了技术实施运用的效果

公路施工工程,事关重大,因此施工质量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禁止使用粉喷深层搅拌法。这种举措不是在否定深层搅拌法本身在公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不成熟,而是一种保护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举措。因为有些施工单位在粉喷深层搅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以及施工机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再加之偶尔一些单位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使得很多类似的相关技术手段得不到良好的实施。

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路桥工程; 地基; 处理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地基处理是现代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地基处理质量对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现代路桥建设标准的提高、针对路桥使用过程中承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路桥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提高对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视。 运用现代地基处理技术满足路桥工程地基处理需求,实现路桥工程建设施工目标。根据现代路桥工程建设需求,路桥工程地基处理主要以排水固结、 轻质路基为基础, 运用混凝土管桩、土工格栅实现路桥工程地基处理需求。以下从路桥工程地基处理目的分析入手,对路桥工程常用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

1、 路桥工程地基处理目的及其需求分析

路桥工程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路桥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或抗渗能力, 进而提高路桥工程承载力及地基稳定性, 提高路桥工程使用寿命。根据路桥工程特点其常用处理技术分为桩技术、 沉井和沉箱技术、 土工格栅基础及土基加固技术等几类。根据路桥工程地基处理的需求,现代路桥工程设计与建设施工中需要以地质情况为基础, 根据地形、 地质条件进行技术选择与使用。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控制手段保障地基处理质量,实现路桥工程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需求。

2、 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其应用管理

2.1 路桥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分析。目前, 较为常用的路桥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方式以土基加固为主。通过置换、 碾压、 强夯、 沙井等方式改善路桥工程地基基础。其中置换法、 强夯法、排水法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另外灌浆法也在近几年的地基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置换法是将路桥工程地基基础涂层进行往出,并置换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压缩性颗粒材料。经过压实等工序满足路桥工程需求。 以此方式在软土路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软土路基性质, 满足路桥工程施工需求。

强夯法是利用大吨位夯锤对地基进行夯实,以此保障路桥工程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减少地基基础的可压缩性, 实现地基处理目的。 其施工方式是使用 10 至 40t 夯锤以一定落距进行自由落下的夯实方法。 在这一方法的使用中需要注意夯实过程噪音、振动对周边建筑物或居民的影响。

排水法是路桥工程地基处理中较为常用的方式,根据地基地质情况以砂垫层、排水井或塑料排水板的设置等加速地基土壤水分的排除,实现土壤固结。该种方式在我国路桥软土路基的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施工企业也在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目前该处理方式一起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在我国公路路基处理中仍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现代路桥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借助压力设备将浆液押送至路桥地基空隙中提高地基强度的方式也正在我国路桥工程中加快推广应用。利用灌浆技术优势提高公路桥梁跨越时的地基基础强度、 保障路桥施工质量及使用安全。

另外,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桩基技术在路桥工程的地基处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利用桩基的承载力及变形小的特点与地基共同承载路面荷载, 进而实现地基稳定性的提高、 实现路桥地基处理目的。

2.2 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选用原则分析。路桥工程建设施工中, 地基处理技术的科学选用对路桥工程施工寿命、 施工安全以及工程投资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我国路桥工程投资经济性、 提高路桥建设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 在现代路桥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应以地基处理技术选用原则为基础。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对路桥工程地基进行处理,以此满足现代路桥工程建设需求。

首先,应对路桥工程地基地质情况进行勘探与分析。根据地基地质勘探报告对地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路桥工程需求进行探讨。根据路桥工程需求对地基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进行改善,以此实现路桥工程地基处理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即能够达到工程建设要求,同时兼顾成本较低需求, 实现我国公路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发展。

2.3 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探讨。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是一项综合运用管理过程。其通过对公路地基地质情况的掌握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方法, 并通过工程监测、 荷载试验、土工试验等综合技术方式保障路桥工程地基处理工作质量,满足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需求。现代公路工程投资建设施工中,应根据路桥工程地质情况选择适宜的工法。并根据施工技术方法的管理要点开展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以此实现路桥功臣地基处理施工目的、保障公路工程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及承载力。

3、 以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案编制为基础,促进处理技术的有效运用地基处理方案的编制是知道路桥工程地基处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案能够有效预防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中各种问题的发生。因此,在现代路桥工程建设施工前应通过地基处理方案的科学编制实现地基处理目标。 首先,应对工程设计资料、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地基处理需求材料等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对路桥工程结构荷载以及周边地貌因素进行分析。为了保障路桥工程结构安全还应对结构与地基的综合运用进行分析。在确定各种基础信息的情况下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选定。分析处理效果、 材料、 设备等因素。考虑施工进度及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等,从现场试验及试验性施工为基础符合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效果, 进而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路桥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影响路桥工程施工安全、使用寿命及养护费用的关键因素,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是现代路桥功臣投资建设中的重要工作。科学选用适宜的地基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地基基础稳定性、 提高地基承载力, 为保障路桥工程设计使用寿命奠定基础。通过地基处理技术的选用以及相关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路桥工程建设使用目标。

【参考文献】

[1]宋阳.路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与管理[J].路桥资讯, 2011.2.

[2]马强.常用公路路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2012

[3]巩天真,岳晨曦.地基处理[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