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逆反心理论文

逆反心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3:07

逆反心理论文

逆反心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逆反心理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消除

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井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有关专家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归纳为“五性”:即冲动性、盲目性、从众性、执拗性和攻击性等。

那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主观因素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中学生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中学生时期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中学生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中学生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二、客观因素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舆论氛围,这种舆论氛围既能给中学生学生认识活动造成困难,也能使他们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和所采取的行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等,这样的认识一旦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氛围,就会导致学生认知障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2、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中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在学生还没有产生自觉的学习需要之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其次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中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要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学生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其二是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只凭主观臆测就作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对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如罚站、辱骂、赶出教室,甚至出手打人等,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其四是教育者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教师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逐渐占上风,与教师的敌对情绪也就形成了,其五是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传播给学生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另一条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这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3、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可见,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中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是教育者所不能忽视的。

根据产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原因,要防止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也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把握。

一、主观上努力

1、中学生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人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这是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根本途径。

2、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正确的。

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的心,原谅他们的作法,不逆反。

二、客观保障

老师和家长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摈弃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弊端,创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法,特别要注意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的隔阂往往是因为互不理解造成的,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就能理解学生,就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理解学生的心,就能体会学生的苦恼,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学生才会感到教师是"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这样教育效果就会倍增。一般来说,师生之间思想上的反差越大越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你的调儿越高,我越不理你那套"是学生们常有的心理。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他们的标准,减少反差,以提高教育效果。

2、注重事实,耐心劝导学生改正错误

家长和教师在批评和娇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认识错误很害怕,等着挨批,可教师并未这么做,而是表示理解,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自己改正,这样一来,最终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

宽容包括允许反复。学生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反复,并抓住反复的机会进行进一步教育,促其继续进步。抓反复,要反复抓。绝不能见学生进步过程中有反复就全盘否定。教师"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

遇到学生违反纪律或教师"顶牛"时,教师要冷静,出现僵局时更要先冷一下,拖一拖,这样有利于使双方都冷静焉,防止把话说过头,伤了感情。另外,教师还要做一些思考和调查工作。当过后再处理时就容易心平气和,且更客观一些。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顶撞行为。:

对于中学生学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要做具体的分析。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学校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一种反叛惩罚。学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去有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今天未必可行。学生不满意"老一套"的东西,与成年人相比,更少有传统的习惯思维与保守思想,更不会固步自封,因此比较容易发现成年人思想中习以为常的问题;相反,对新鲜事物与新鲜思想的吸收能力又比成年人强。就这点来说,中学生学生身上的逆反心理是有一定积极性与合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可以从学生逆反心理反应中,找到自己工作上的弊病与缺陷,及时加以调节与改善。

逆反心理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类型、成因及对策

 

逆反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主要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通俗地解释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心理和行为,与中学生的执拗性紧紧相联系,是中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逆反心理的存在,会影响中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造成中学生逻辑思维的紊乱,如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和疏导,久而久之就会积淀成固执、怪癖的心理习惯,极大地减弱了学生对教育的可接受性,增加了学生的对抗情绪,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的逆反心理类型及成因

1.超限度的逆反:这是由于教师的教育容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教育内容机械,乏味,无间隔重复而产生的一种逆反心理。例如,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内容本来抱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但因老师讲话无休止的重复、啰嗦,时间又过于冗长班主任论文,致使学生感到厌烦,转而形成消极的逆反心理。所谓“话说三遍没味道,戏演三遍令人烦”就是对这种超限度逆反的生动写照,是最容易诱发的一种逆反心理。

2.低信度逆反:教师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地不受到学生的监督和模仿,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倘若教师的言行举止与他的教育内容相悖,则容易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不信任的态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例如一个老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对学生不负责任,却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自己言语粗俗,上课迟到,却要求学生要语言文明、遵守时间。学生虽然不敢当面顶撞,但在内心深处会说:先看看自己吧。

3.劣动机逆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互相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了解,且不单纯满足于了解其行为性质,有事,还要了解其产生行为的动机,倘若中学生了解到教师的行为不是利他而是另有所图时,就会产生心理对抗。例如:当学生发现教师对他的关心是为了利用其家长为自己办私事,教师鼓励学生学雷锋做好事是作秀是为了获得领导的表扬,把争当先进班集体荣誉作为自己晋升的资本时,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其积极性也就会急剧下降。

4.虚评价逆反:这是一种因学生与教师间的评价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逆反心理。例如教师对学生过头的批评,不仅不会使学生接受批评,承认错误,而且还会使其他人同情被批评者,甚至为其错误辩护。过头的表扬也是如此。任何夸大其词,过分的渲染的言行,都有可能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5.禁无因逆反:心理学表明,越是禁止的东西,在没有充足的禁止理由时,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猜测,进而引起探究欲望,产生与禁止相违悖的心理与行为。例如,教师在对于一些不良书刊在不作说明而简单禁看时,会使得学生对其产生神秘感,一些非顺从型人格的学生会因此争相设法搞到而传阅,并以读过为自豪,从而形成一股偷看禁书的暗流。

6.对立性逆反:当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情绪对立时,即使老师所持观点、立场与学生无二,但学生也有可能对教师的教育引导进行抵触,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明示自己与老师不合拍班主任论文,从而维护其心理平衡小论文。在师生情感不通,情绪对立时,往往会出现“凡是你赞成的我就反对”的对立性逆反。

7.求自主逆反:现代中学生心理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形成的最大特点是普遍具有成人感。处于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学生,强烈追求人格独立、自由支配的权利,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他们又处于性格形成阶段,自我控制能力差,而社会、教师、家长又常以性格不稳定为由缺乏对他们的信任。当他们对社会生活及其合理性缺乏正确估计而又坚持己见时,或对改变现状要求过高过急、遇到挫折又感到无能为力时,他们就有可能产生一种焦虑,从而故意与外界对抗,拒绝去做原本愿意干的事,甚至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此时对他们控制越严,其反弹就会越大。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不是固有的态度对抗,而是教师在教育引导过程中某些特征诱发的结果,逆反心理使中学生对教师的教育采取逆向反应,在许多情况下,导致了教育出现零效果甚至负效果。

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则及方法

1.心理相容性原则

相当长时间里,我们的一些教师习惯于把中学生当做“改造”的对象,总是利用自己的想象,用固定模式去衡量学生,而忽视了时代及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低估了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从这点出发,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和中学生互相尊重和理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体会学生表现及变化的心理活动状态,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和反感。

2.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教师不论面临怎样的学生,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与其交流思想,才能把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学生的状况实事求是的理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要求既要严格,又要适时而不过于频繁,明确而不含糊,前后一致而不自相矛盾,以免引起学生的超限度逆反心理。

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做学生的表率。实践证明,教师的言行风范很有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班主任论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避免因教师本人的品德而产生低信度逆反。

同时,还应该克服一系列习惯性的片面,如把学生当成只是接受说教的容器,把学生当成被管制、被压服的奴隶。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公正、准确,避免因没必要的不实而引起的虚评价逆反。

3.因势利导原则

由于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的时机、内容方式、个人示范作用、人格特征以及学生自身特征的不同,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活动也各异,因势利导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教育要符合学生年龄,个性特征及其兴趣爱好)因事(从所发生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已,因材施教。

贯彻这一原则,教师要深入、细致、耐心地听取各种不同反应,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出理智的客观分析,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追求形式、以本人的情绪、体验代替客观事实等消极影响。

4.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消除逆反心理,是长期、艰苦的工作过程,教师对此要有实事求是的估计,教育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组织,以保持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一致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循序渐进、整体教育的环境。

当然逆反心理的形成,除了社会原因外,中学生本身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因素,所以消除逆反心理的同时,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道德、纪律教育也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冯忠汉雎文龙廖时人《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林丁寿分析心理障碍探求教学对策《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2

4.陈皓排除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1998.3

逆反心理论文第3篇

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逆反心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逆反心理 心理感应抗拒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10-02

一、研究逆反心理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国内对“逆反心理”问题议论不少,也有人试图从心理角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在传统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中并不存在“逆反心理”这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出这个概念是我国学者的首创。那么,是不是只有在今天,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种“逆反心理”现象存在呢?翻开心理学文献,我们发现西方心理学者们关于“心理感应抗拒”现象的描述与我们对“逆反心理”的理解很接近,可以说,他们的理论和研究与我们进一步探讨“逆反心理”问题不无启迪。

(一)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心理感应抗拒理论是美国肯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布林1966年在他的著作《心理感应抗拒理论》中首次提出的。

根据布林的理论,假设某人有一套自由行为,如果其中任何一种行为被取消或有可能被取消,他就会体验到“心理感应抗拒”。

布林认为,当心理感应抗拒发生之时,人会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发生改变。

1.如果某项自由行为被取消或威胁取消,则该项自由行为的吸引力反而增加。

2.直接从事被禁止或可能被禁止的行为。

3.通过暗示行为来恢复自由。

4.敌意和攻击性情感。

(二)从心理感应抗拒理论出发谈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有可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普遍存在的。

2.逆反的作用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二、对当前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

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是多种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长期积淀的结果。

(一)主观因素

1.年龄与生理条件。

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他们意识自己长大了,独立自主意识大大增强,要求成年人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很多家长、老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对于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理解和积极引导,于是,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2.个性特征

部分学生由于自负、独立、偏激等个性特征而造成逆反心理。

3.好奇心

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往往事情越是有阻挡,对学生就越有诱惑力。有些老师、家长禁止孩子做某事,却不说明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

4.心理受挫

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总希望被教师、同学重视、赏识。长期得不到这种满足,心理受挫,就可能发牢骚、闹情绪,甚至转而用“非常方式”寻求关注。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1)父母管教不当。在这方面造成逆反心理的原因又包括:期望不实际;管教随情绪而变化;管教太严厉。

(2)家长的素质

如果家长自身的品行不良也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因素

(1)教学内容的单一化。

(2)教师的教育态度不端正。

(3)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

3.社会因素

(1)不良大众传播的影响。

(2)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三、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引导和教育

1.加强教育者的可信度。可信度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教师无威无信,这类教育者很易诱发学生显性逆反心理,即逆反心理会转化为明显的逆反行为,学生会公开与教师作对。二是教师有威无信,这类教育者用威严压制学生,很易诱发学生的隐性逆反心理,即逆反心理不会转化为明显的逆反行为。因此,一名教师要有自信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和才华多方面展示,对课堂的控制与对学生的吸引对其树立威信是很重要的。

2.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只有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尊重学生,进而才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逆反心理。

3.加强感情投入。教育者应在感情上与学生多些相容、多些亲近,那么在学生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了。

4.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在此,教师可加强学生群体中合作学习的教育。同时,教师必须对这些小团体加强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这是防范逆反心理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

5.加强教育方式的改进。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呆板、重复、武断的教育方式是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逆反心理的。故教师要不断学习,开拓视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可在适当的时机里给予学生们一些赞美。

6.争取社会家庭的配合。引发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纠正和防治也应该是综合性的。学校除应该尽力做了自身的工作外,还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四、小结

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由于小学生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还缺乏社会经验,所以在特定的情境中对特定的认知对象、特定的问题才会怀有逆反心理。只要引导得法,疏导及时,其积极作用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其消极作用也是可以防止和克服的。

参考文献:

逆反心理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超度逆反心理、大学生信度逆反心理、大学生情境逆反心理、大学生禁果逆反心理、大学生自主逆反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其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为了预防和纠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措施,比如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等。

大学生是当代中国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l世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但是,在实践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着逆反心理。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现状、原因,寻求预防和纠正其逆反心理的对策,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类型及其影响

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它作为一种态度反应,有特定的形成机制和心理构成,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有来自情感需求的看法;有来自行为反映的观点;有从心理变态的分析等。借鉴以上各种观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就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教育者预先目的相对立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类型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大学生超度逆反心理。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遭人厌,好戏连看三遍遭人烦。”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好“度”,注意分寸,否则,就会出现过犹不及的结果。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满堂灌”。在大学阶段,许多老师仍喜欢或者说习惯用“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只专注于自己的单向式说教,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效果。而一般说来,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同初高中生一样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同样的刺激物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刺激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刺激过于集中,那么大学生就很容易对其产生逆反心理。

(2)大学生信度逆反心理。李瑞环同志曾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说服人,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然而在现实中,一方面,有相当多的教育者难以做到“晓之以理”,他们本身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的透彻理解,知识结构不完善,讲授过程中不能发挥真理的力量,这种情况使部分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的教育者经不起各种腐朽思想的腐蚀,教育者人格力量削弱,难以树立威信,这也使得大学生对教育者的教育产生怀疑,引起逆反心理。这些逆反心理就是由于大学生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去认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的可信度,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怀疑、否定。

(3)大学生情境逆反心理。在实践中,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所选择的时机和场合不适宜,这也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一般而言,青年大学生有较强的自立意识,追求独立,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当教育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安排相冲突时,教育对象就会本能地产生对教育活动的反感、抵触情绪。而且大学生属于知识素质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有获得友情、得到尊重等内在心理需要。如果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不注意场合,便很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

(4)大学生禁果逆反心理。罗素曾说过:“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意味着人们对它的更大的兴趣。”在青年大学生身上经常会发现禁果逆反心理,例如,某部著作本来不大引人注意,但一经政府机关禁止或批评,就会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做……这一方面与大学生的好奇心理有关,在新的历史条件,各种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而大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兴趣也格外广泛,往往对于不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越想知道,你不让他看的东西,他偏想法设法去看;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的对抗心理有关,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基础不同,社会经历不同,认识问题角度不同,解决问题方法不同,再加上有的教育者说—套,做_套,很容易就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对抗情绪。

(5)大学生自主逆反心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不满足于社会和教科书给予的现成的结论,遇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但他们又在许多具体问题上缺乏冷静的思考和实事求是的分析。在社会生活方面,他们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很肤浅,对社会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组织纪律的理解有很大的片面性,因而常以个人的想象代替社会现实,当然他们的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势必受到社会舆论,道德准则和组织纪律的约束,面对这些冲突,有的大学生就有了对抗情绪,产生逆反心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影响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正面影响。①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从逆反心理的内在本质看,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正如早已被专家们的研究所证明的:逆向思维也是符合科学思维规律的,曾在科学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尽管逆反心理和逆向思维并非完全一码事,但逆反心理的思维方式恰恰是逆向思维的,有人曾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大学生顶撞教师时“至少有点道理”的答卷占53%。因此可以这么说,在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过程中实际上包含着合理的内核,应充分肯定其中某些闪光点。积极的逆反心理在思维方式上,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创造思维中最为宝贵的因素之一,这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在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创造新知识,他们对于不理解的认知信息或客观事物进行反向思考,不愿照搬传统的一套,这正是他们进行自己的独立决策和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更何况,由于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有些逆反本身就是对的。②能够加强部分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群体,在出现逆反心理后,大学生自己也往往会感觉困惑和矛盾。但是来自教育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答案又无法使他们满意,这样他们就只好把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转向自己经常接触的人——同学,这样就会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并使同学们积极地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讨论。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负面影响。①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阻碍了信息的传递。大学生一旦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就会有意无意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消极地对抗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缺席,上课睡觉、说话等,使教育者传达信息的效果弱化;其次,大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他们的思路就会同正确的教育方式形成相反的方向,这就使受教育者正常的情感沟通点变为逆向思路的起点,而且由于这类逆反主体的思路具有偏激性,因而往往会导致他们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种种误解或曲解。②影响了大学生健康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而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就会对教育者存有疑瞑和不信任感。他们习惯于对正面宣传作反向思考,习惯于对先进人物无端否定,甚至对不良倾向产生认同感。这些对大学生思维、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任其自流,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③容易形成和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亚文化环境和非正式组织。当部分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往往会在自我表现意识驱使下,发散一种寻求“社会支持”的愿望,并通过提取记忆中对其有利的客观事实,或者从社会中去搜取证明其逆反心理具有合理性的各种消极因素来进行诡辩,力图扩大其影响,引起同伴思想的共鸣。这样,逆反心理的个体便向四周扩散,极易形成和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亚文化环境和非正式组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

(1)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大学生体力、脑力、精力等生理能力都几乎达到成人的水平,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由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向发展,这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他们迫切希望摆脱对成年人的依附,对任何事物都较倾向于持批评态度,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意的需要,行为上有较强的反控性,在情绪和行为调控能力上易动荡多变,情感上带有明显的两极性,行动具有不稳定性和缺乏克制力。同时,青年大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生活的锻炼,社会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尚不稳定,易受社会各种思潮左右,易偏激,产生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生理和认识发展的基础。

(2)大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大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还是不成熟,加上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走向极端。这些大学生自尊心很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是当他们遭受挫折后可能一蹶不振,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产生的客观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部的原因。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缺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有很大关系。首先,长期的以应试为中心的教育制度形成了重视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这使得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向形式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得不太紧密,起不到释疑解惑的效果。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学教育的简单重复,不适应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思想的沟通。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针对性,没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德育教育空洞的说教多于启发,一些单调、刻板、程序化的教育形式,窒息了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最后,有些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往往不是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是受某些利益的驱动,为了应付检查和评比而流于形式,这些都极易使大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形成逆反心理。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局限性。黑格尔曾讲过:“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学生总是想从教师身上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所以教育者本人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又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有密切的联系的综合学科,厚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理论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完善,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常出现理论不清现象,结果不能发挥真理的力量,而且有的教育者不能以身作则,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言行不一,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容易引发和助长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

(2)社会环境的影响。①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使物质利益观念空前膨胀,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形成气候;同时,党内一些腐败分子违法乱纪,这不仅损害党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也侵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此外,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与普及,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与学校的正面教育所传授的内容形成了强烈反差,所有这些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②从国际来看,自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西方国家更是把“西化”战略的目标瞄准了中国,他们利用某些社会敏感问题,造谣污蔑,恶意炒作,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煽动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此外,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交流的日益加深,外国文化逐渐在我国侵占市场,如一些西方现代哲学及其通俗读物被大量介绍到国内,大学生中一度兴起了一股“西方哲学热”,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法等成为热门话题。许多学生在分析批判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接受其中的观点,造成了思想上认识上的混乱。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西方哲学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没有虚伪”;有的学生说,“读了西方哲学,最后只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要敢于同现实对立,不管它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否则就失去人的价值”。理论上的偏颇支持了认识上的偏见,又进而强化了心理上的逆反倾向。

(3)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双亲影响……深藏于无意识之中,但并未消除;它通过隐秘的思路指导着成长心理的表面个体作用。”荣格的这番表述肯定了以父母为主导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成长有很大影响。一个家庭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谐的生活氛围,家长既善于关心孩子,又善于指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么这样的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正常和健康的。一个家庭若父母不和甚至离异,家庭生活方式不健康,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袒护或唆使孩子体验不良行为等,为孩子不良心理的产生树立了不良榜样。这将导致孩子心理产生一种“合理感”,一旦这样的个体受到规范行为的制约时。心理一下接受不了,就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不自觉的抵制。即使孩子上了大学,这种抵制由于惯性依然存在,因此当这些大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逆反心理时,这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三、预防和纠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只有缩短教育者同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取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主张片面的唯教育者主体观,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实践证明,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制压服和单向注人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只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权利、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服务大学生,以平等热情的态度同大学生们交流思想、探讨问题,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减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情绪。

(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改革的力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性

目前我国已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来看,改革的力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内容,还应该创造条件走向社会,开辟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且能够促使大学生自觉在实践中对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思考、内化,从而有利于知与行的统一。因此,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开展“手拉手”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教育者还可以指导学生建立各种理论学习社团,并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辩论会以及相关演讲比赛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性。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性

逆反心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逆反心理 大学生 反应 家庭教养

一、影响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一是思维凸现批判性。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的批判性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得到提高。二是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中的自我独立、自我评价、自我设计等是导致大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诱因。三是情感情绪的不稳定。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易动感情,情绪强烈的心里特征,其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得强烈。当他们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刺激,场境的感染、他人或群体的暗示时,就很容易转变对事物原有的看法,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二)家庭因素

一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自然就成了这个家庭中的核心成员,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心、爱护。学生不同程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个性放纵、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心理脆弱等弱点。二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对孩子关心过少,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当他们看见别的同学能得到父母的爱时,会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从而导致性格孤僻、内心封闭,最终产生自卑逆反心理。三是某些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总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强迫孩子读不喜欢的大学或是专业,致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和仇恨的逆反心理。四是在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不少家长承受着来自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压力,为了不让孩子再承受这一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日渐增高,导致孩子心理负荷增加,以致产生烦躁、自私甚至厌世的逆反心理。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众媒体在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文化追求、满足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通过舆论的持久作用,使人向物的世界沉沦,大众传媒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得各种传媒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生活上的物欲横流、金钱膜拜,生活中的玩世不恭、躲避崇高,道德上的良心遮蔽,媒体上充斥着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暴力凶杀、虚伪欺骗,叛逆性人格受到推崇,教育者受到了丑化。由于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大众媒体中的错误导向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混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舆论的支持。

(四)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也比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而教师思想显得相对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从而出现师生在面对同一问题和现象时产生分歧,甚至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矛盾。此外,教师言行不一,做事不果断,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工作能力低等一系列问题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不信任感,甚至反感,从而引起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怎样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多层次、多渠道地弘扬主旋律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与现实社会发展相协调,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及时为他们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同时,大学生需要向教育者寻求帮助,多与教育者沟通交流,尽快纠正错误,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和危害。

(二)改变不良家庭教养方式

大学生对独立性的要求很强烈,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之一,家长应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评价体系,帮助他们早日完成社会化,成长为一名真正独立的社会成员。这样,不仅消除了他们原本因为对独立性的追求而带来的逆反心理!而且通过对他们独立性的尊重和满足达到了同样的教育目的,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早日走向成熟。

(三)优化不良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宣传工作,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引导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自觉地为优化社会环境做出积极努力。第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行为一致,从而形成合力,提高教育实效。第三,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健全文化市场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整顿,严厉取缔和控制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书刊、音像和文化经营形式。

(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与引导者,教育者本身就是一个形象化、人格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业务理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渊博的学识;第二,要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心理分析能力;第三,还要讲究语言艺术,提高启发诱导能力。此外,要善于总结、勤于交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掌握足够技巧,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

总之,只要教育者能准确地抓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能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徐义武.成人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院学报,2006,(03).

[2]罗永忠.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3]刘松.成人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02,(04).

[4]苏佳斌,董治宇,陈高文,宋杨.逆反心理现象与对策[j].2001,(04).

[5]谭志茂.试析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咸宁师专学报,2000,(05).

[6]曹维荃.试论成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学对策[j].职大学报,1997,(03).

[7]方丽英.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7).

[8]田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06).

[9]王昊大学生逆反心理分析与防治[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04).

[10]张燕.青少年逆反心理及其疏导[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11]潘成蓉,王艳.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其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

[12]朱宏.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对策[j].心理学探新,1991,(01).

逆反心理论文第7篇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在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遵从(或抗拒)。青少年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问题。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逆反心理无论是对青少年自身还是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1.逆反心理束缚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由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及由逆反心理产生的逆反行为的消极作用,青少年不能有效地从成年人那里获得有用的经验,不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不能从别人的成功中得到启迪,因而会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成熟。

2.逆反心理会使青少年误入歧途,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和其他消极后果。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使他们往往不计后果,漠视校规、挑战社会规则。譬如有些青少年不听从教师、家长关于不要早恋的劝告,暗中追逐异性,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幼稚的“两性”关系上,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学习成绩。还有一些青少年违反学生守则和公共生活准则,大量吸烟和饮酒,过早地变成“烟鬼”、“酒鬼”,影响了身体的发育和身心健康。

二、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社会因素,也有青少年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些不良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为观念。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青少年原有的个人需要,在学生还没有产生自觉的学习需要之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其次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

2.家庭和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环境,这种环境如果有缺陷,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些父母不和、离异或父母长期在外造成子女无人管教、无人关心,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不协调或不堪重负,对父母的不满情绪迁移到学校来。

3.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大众传播媒介(电视、网络)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及制作节目的连贯性,使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而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逆反心态的形成。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对策

掌握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主动权,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发展以及正、负影响进行系统化研究,使学校各种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效应,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突破口。

1.运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与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认知的正确发展。首先要引导学生大胆运用逆向思维,通过经常性的逆向论证,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如有意识地选取一些错误观点让学生讨论,可以使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发挥逆向思维的积极意义。

其次是教育者要改变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作用是靠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实现的。把握适合于学生的多种教育方法,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是增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促进逆反心理的正向发展的重要基础。

2.减少逆反心理的负效应,努力消除产生逆反心理的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必须着重努力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紧密配合,尽力净化“校园小社会”风气,强化校风建设,消除各种不良的精神污染,尤其要着眼于小事,从我做起,从而逐渐缩小逆反心理赖以存在的心理空间,直至彻底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负面影响。如开展学生量化达标活动,“三文明”创建活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督导检查等,既可从正面教言人手引导学生,又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最终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

3.优化学生教育的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生会、团队基层组织、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

4.注重了解青少年心态,努力体现教育的艺术。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捕捉教育时机,以优良的教育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防止和克服青少年消极逆反心理的重要途径。

5.重视心理疏导,努力控制逆反心理。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消极逆反心态的特点与成因,教师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疏导。要注意运用“自己人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把教育者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问题,这样就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与疏导方法是每个教育者都必须探究的一个课题,掌握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实质,了解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疏导,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逆反心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逆反心理;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1-0012-06

一、研究背景分析

频繁发生的突发性事件通常都伴随着网络公共舆论的井喷。随着网络的发展,公共舆论已经成为突发性事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舆论传播在政府与受众加强联系和互动的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政府网络舆论传播在公众当中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缺乏应对机制,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建构逆反心理预警机制。当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于网络逆反心理的预警还缺乏有效的探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逆反心理的评估与预警,形成有效的预警与防范机制,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舆论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网民对已有政府信息所得出的结论、判断,进行反方向思维,产生怀疑和动摇进而否定的态度。网民受已有意识支配和思维定势影响,会对政府传媒上宣传的观点产生较大的抵制情绪。这是一种感性的直觉心理意识,具有强烈的抵触性情绪色彩。这种心理表现比较稳定,对政府传播内容表现出与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以及行为倾向,常表现为感情疏远、关系僵硬、行事莽撞、不认同、不顺从、不理智、不合群、偏执、冷漠、抗拒等形式。直接的结果是网民会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倾向。从传播效果来看,突发事件下受众的逆反心理肯定会对政府妥善处理和解决问题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逆反心理是政府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心理屏障。逆反心理是受众对外界引导在态度方面的非常规性质的逆向反应,它是受众对媒介信息的简单逆向思维和反面理解的心理意识,在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顺向传播的心理防线,使政府和媒体信息的含义扭曲、变形,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减弱、转向。有学者认为,危机一旦爆发,核心利益相关者、次核心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大众媒体和一般公众皆按照自己的主观框架接触、采集危机信息,形成认知并做出判断。这种框架是人们解读危机的心理基础,并据此明确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而非轻易受到组织的影响、操纵和支配。[1]其实,受众的逆反心理是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矛盾产物,它作为一个传播现象和心理现象,广泛而长久、渐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众传播的效果。它可使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即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2]另一方面,逆反心理直接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心理接受度,导致传播目标错向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刺激物在刺激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对反应性质的变化。公众对于政府那些过量重复的信息杜绝在其接受范围外,对自己不愿接受而媒体硬塞的信息产生厌烦情绪。当受众在个体意识和自主性不断加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套信息“防御系统”,对于媒介的各类信息,超过他们自身接受需要和认同程度时,就会采取抵制、排斥、反抗的态度。第三,政府应急管理过程中网络舆论逆反心理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逆反心理的累积容易形成群体性的聚集效应,尤其是在网络公共舆论上,更容易形成群体效应。“当个体意识到自己与群体的行为、规范、价值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从众情境”。[3]2011年7月“郭美美事件”导致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短期内无人捐款,直至影响到2013年雅安地震红会捐款,后果十分严重。2008年的“翁安事件”,就是在当时愤懑郁积的特定情境下,政府以一种方式对待事件,民众偏偏以与其相对的另一种方式应对。两种不同的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使冲突成为现实。[4]互联网的开放性,其信息传播无法像传统行政权力控制时代那可以被垄断。但是,对政府舆论传播逆反心理的不当处理,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政府应急管理过程中网络舆论的公众逆反心理进行有效预警并建立干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政府应急管理中网络舆论受众逆反心理预警机理

心理预警是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预先的估计,通过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分析,可以对网络公共舆论进行有效的预警,它包括人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式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异常的预警。

(一)心理模型理论的逆反心理预警基础

诱发逆反心理的原因可能是对象固有的态度障碍(如认知归因的偏差),也可以是对象特有的人格障碍(如偏执型人格),但直接诱因却是引导者、引导内容和形式以及引导情境的相关特征。[5]逆反心理是可以预见的。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夫·可勒克(Kenneth Craik) 认为,思维可以建构一些现实的小尺寸模型来预测事件, 进行推论和做出解释。[6]人们能将外部事件转化成为内部模型,这就是心理模型概念。心理模型理论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詹特纳和史蒂文斯等学者主张的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表征影响[7];二是约翰逊·莱尔德等学者则关注短期工作记忆任务,关注推理者在不懂逻辑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知识进行推理。[8]后来的学者将两种记忆推理进行整合,即长期记忆和短期思维都是推导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因素,并由此建立心理模型。从过程来看,突发事件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形成,其本质是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主要机制如下:首先,舆论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受众的注意;其次,受众接触并理解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即受短时记忆和长期积累知识做出现有的行为判断。时勘等学者通过考察中国17个城市市民在SARS危机事件中的心理行为建立了预测模型,形成了风险认知的影响个体行为的预测指标,证明心理行为的可预测性。[9]心理预警就是通过对现有心理发展可能性实行推理,得出其情绪发展的结论。逆反心理预警以心理模型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逆反心理的把握,建构一定的模型,对逆反心理进行评估,从而预测其可能的方向,给政府处置应对提供参考。根据心理模型理论,人们依据前提进行推理, 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大体经历几个主要阶段:前提和知识—理解— 建立模型描述—初步结论—验证—寻找其他可能模型—有效结论。[10]对于网络公共舆论的逆反心理预警来说,实际上就是根据人们对于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评论和表现来研究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事件本身的态度、对政府处理的评价、对当事人的态度等进行分析,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逆反心理模型在推论、解释和预测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舆论受众逆反心理预警机理

突发事件下网络舆论受众逆反心理可以分为递进的认知逆反、评价逆反、情绪逆反和行为逆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绝大多数是从网络上了解信息。人们在接触相关信息时,就会做出基本的认知反应,包括注意、关注、理解、赋予意义,它是公众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获得外部信息进行认知和诠释的过程,对象是政府及事件当事人。网民在接触媒体信息时,表现出拒绝、抵触进入认知过程或处于潜意识认知状态就是认知逆反。原因在于,“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人和被传播的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11]评价逆反则是对认知到的信息进行自我评价,进而形成相对立的情绪和态度,并可能采取行动。情感逆反则是受众在认知逆反和评价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上形成的负面成分,引起的不快、反感、讨厌、憎恶等多种程度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累积到一定程度则会导致行为逆反,它是以上三种逆反的心理基础上,外化为采取某些行动来表达、缓解自己逆反心理的行为意向或行为表现,这是非常负面和危险的,也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难点与重点。以上四个层面的逆反心理是相互关联、递进加深的关系。

从心理模型理论可以知道,突发性事件状态下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是有其规律的,通过对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对于公众行为的预期,即可以推断出行为上的预期,当达到一定的标准时,政府应当进行预防和预警,甚至进行有效处置。从机理上看,包括几类:

第一类是感受性认知逆反预警机理。感受性认知逆反心理预警的重要表现就是突发事件所报导的新闻“事实”虚假与民众所认同的实际事实相悖。感受性逆反心理主要来自于政府传播内容与受众的实际感受差距过大,人们在现实社会因素与政府的不作为形成强烈的反差,舆论倡导与实际不符。要对此进行预警,首先就要对政府自身做法及政治生态、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等进行评估,这就要观察和调查社会利益分配体系问题,预测社会不满情绪,了解人们生活压力问题,是否存在被剥夺感,政府行政是否作为,司法体系是否存在不公,人们是否有有效的宣泄渠道、有无相关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与疏导等。长期以来的事实与政府舆论倡导不符是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的原因。所以,关键对于人们感受性的问题与政府舆论进行适当的比较,是否可以得出逆反心理可能产生、影响深度等问题,若有,则可做出预警。

第二类是信任逆反心理机理。“新闻就是一种权力话语”。[12]在某种制度缺口和监管盲区的情况下,媒体权力极易被滥用和误用。在瓮安事件发生不久后,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解释与人们所期望的解释形成极大的偏差。政府在这个时候掌握话语权,但是,这种话语解释或“托辞”在无法获得人们信任的情况下,成为人们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有时会成为发泄不满的借口,从而引起人们挑战公共权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对政府、突发性事件当事人、利益相关者的不信任与怀疑是事件发生的普遍现象。有学者认为,“当起因事件发生后,政府有关部门出来‘辟谣’或‘定性’时,因其长期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已经很难在民众中树立威望和公信力。因而,无论政府如何解释,人们不仅不可能相信,反而将其视为政府推卸责任、隐瞒事实的借口。‘辟谣’或‘定性’不仅无法起到安抚人心的效果,反而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13] 由此事件推理到政府的其它不当是导致逆反心理的重要的原因。由于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我们几乎可以看到,网络公共舆论对于在涉及“三公部门”的负面新闻时,往往是一边倒的批判浪潮,例如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等事件。但可以清楚地分析的是,很多情况就是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对于“涉腐”、“涉富”、“涉权”等事件时所采取的回避遮掩态度。而一些事件最终没有结果也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逆反心理。

第三类是环境承受式逆反心理机理。对传播内容与受众需要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反感以及传播形式不当引起的反感。比如政府传播中使用“不明真相”的群众,2011年广东乌坎村事件政府会使用了“有境外势力对今次事件推波助澜”等词,增加了网络舆论对政府的不信任感。网民表达不满,责骂行政态度傲慢,最终导致舆论的严重问题。同样,2009年云南省陆良事件使用“别有用心”群众,与政府对抗等报道,引起网络公共舆论的普遍的逆反心理。对抗性的传播导致对抗性的行为。另外,过多地重弹陈词滥调,超出受众心理的满足限度。公众个体背景因素也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表现在受众个性心理不健全,如持有极端立场者会对所持立场相反的传播产生非常强烈的逆反心理。网络社会中,“官”、“民”的分化较严重,政府与民众因处于不同的地位,基于不同的利益视角,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出发点也不同。这些都是逆反心理预警的前提与基础。

三、网络舆论受众逆反心理预警路径与评估

(一)政府应急舆论传播的受众逆反心理预警路径

逆反预警的技术路线可以通过系统分析得出, 即建立逆反心理路径,通过对于四种逆反心理指标进行分析,建构相应的逆反心理临界值,从而根据不同的事件进行测量,得出指标体系,对于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合理测量。受众逆反心理结果可体现为常态、可能发生状态、危机状态和处置状态和重建状态,后四种状态超过正常指标,则进行有效的预防、预警(准备)、响应和恢复。关键是找到预防和预警(准备)临界点,这就要对政府网络舆论传播的危机处理能力进行评估,不断提高政府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二)政府应急舆论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预警评估方向

第一,对突发事件传播者的逆反心理预警评估。信度逆反心理是造成传播效果的负效果或零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信源是否可信?突发事件信息与个人感受的预期感受,这包括政府是否在说谎,或是否怀疑政府在说谎,政府是否隐藏事实,或是政府的解释不符合常识判断或事实判断。其日常行为是否受到信任?还有其政府行为恰当性如何?事件当事人是否存在着自由限制?政府发言或政府传播内容前后是否一致?言语方面或是事实方面是否存在冲突?

第二,对突发事件传播内容的逆反心理预警评估。突发事件状态下人们对于事件的真实性特别关注。传播信息内容是同网民评价的直接对象。在认知相悖、观念相左、道德相离、喜好相反的情况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些都是进行预警的基础。政府传播内容评估强调查的是真实性、满意性和内容上的满足度,信息选择的自由和行动自由。其包括要对突发事件内容真实性、权威性和媒体报导内容广泛性等进行预警。

第三,对传播形式逆反心理的预警。传播形式是影响逆反心理的重要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预警:一是超限逆反心理预警,即过度传播会导致的逆反心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媒体过度传播导致了信息量和信息刺激度不断增强。不同信息源互为干扰,超过了人们的信息接收度,带来逆反心理。二是无信息传播预警。权威信息的缺失、传媒的沉默使得公众失去判断力,由于缺乏信息而进行的自我加工导致自主逆反。受众的情绪于缺乏准确信息环境下会对于各种信息进行加工,从而更是加强了逆反心理。三是劝导式传播预警。说服式、劝导性和威胁性的政府传播模式容易形成自我价值保防逆反。一些突发事件会在外在的劝导时,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受众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尤其是当政府站在权威的立场上批评或否定公共性。四是禁止性传播预警。禁止性宣传容易导致禁果逆反。网络上的禁果逆反是一种好奇心驱使下的受众试图排除传播障碍达到收受信息目的一种行为,“表哥杨达才事件”、广州“房叔”蔡彬事件等都是这种情况,可以说网络的“人肉搜索”是禁果逆反最直接的表现。

第四,对传播情境的逆反心理预警。一是受众网络环境空间预警。政府通过网络监控的方式,让网民不能发贴,不能评论,不能探讨和交流等方面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受众环境空间预警应当包括实体空间、生存空间和体制空间等多重空间因素。近年来多地出现的PX事件中,地方政府部门对当地网民微薄账号和IP进行封堵,导致网民的严重不满,导致事件不断恶化。二是传播过程中受众压力感预警。包括空间压力、时间压力、情感压力。心理学家杰克·布雷姆认为,人们对削弱个人支配权会产生反应的“心理抗拒”。每当人们的自由选择受到限制或威胁时,使维护这种自由的愿望会更加强烈。由于各种原因,现有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或多或少的总是存在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的方面,当受众因为自由选择的需求不能获得完全满足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14]三是受众选择自由度预警。包括信息选择的自由、行动选择的自由、宣泄表达的自由。传播情境的逆反心理是在特定的传播情境下,网民受时间压力、空间压力,在接受信息时不能自由选择,自由意识受阻所带来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层次的逆反心理。

(三)公众逆反心理程度危机预警相关性指标

在突发事件传播过程中,对于政府网络舆论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评估,这包括下列问题,即公众对于事件的基本认知问题、情感问题和行为表现问题以及事件持久性和事件延展性的问题。因此,对于网络舆论的逆反心理还包括了下列指数:

(1)基本认知指数。即受众对于突发事件中对于事件本身的认知层次和水平,即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属性、状态及事实是否有清楚的认识。

(2)事件关注度指数。即公众网络的关注度,包括浏览数、评论数、发贴数等。

(3)事件相关性指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进行评论的时候,通常会发生情感转移,由事件本身转到其它方面上去,尤其更多的是转移到政府身上。

(4)事件行动指数。受众因产生逆反心理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向,包括行动能力与行为表现。一旦达到了行动指向,则必然会出现网络,以至引发出实质性的事件。

(5)事件持久性指数。主要评估人们对公共事件的关注程度与持久程度,它是测量逆反心理的重要指标。

(6)情绪指数。即突发事件中受众所表现出来的逆反心理情感状态,包括不满、抵触、反感、厌恶、甚至对立等。

(四)评估体系的运用与建设:三位一体的评估

理论上讲,上述指标体系可以对突发事件状态下网络舆论网民的逆反心理进行初步评估,具体包括简单单项评估和详细综合评估两种。简单单项评估方式根据逆反心理的四个维度采取德尔菲法和专家评估即可得出结论。通过专家加权,针对性地将预警方向即可,即根据以上指标所列的单项内容,进行科学赋值,一般低于-1到-3值是处于突发事件防范状态,-4到-5则是突发事件的预警、干预和处置状态,而多项测评与单项内容则起增强效应,最后所有值的加权平均值所得系数则同样起到综合预警作用。详细综合评估则需要根据指标体系和危机预警相关综合指标进行全面和多角度的评估。另外,由于任何单方的评估系统都会出现相对片面的信息。因此,建立有效的评估系统是相当必要的。网络舆论评价必须建立有效的三位一体评估体系,即政府内部的评估体系和上级部门的评估体系,以及外部权威评价即第三方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可以采取相同或相近的标准。事实上,通过内部的评价体系通常是能够获得较准确的效果的,但是,由于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问题,再加上某些领导人或突发事件相关责任人、利益相关者不愿意正确认识问题,所以必然会出现相关问题。因此,上级部门和第三方评价体系是相当重要的。

四、政府应急管理中网络舆论受众逆反心理预警机制构建

处理好突发性事件本身才是真正消除网络舆论传播逆反心理的根本方向。突发事件状态下政府应提供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对网络舆论逆反心理进行合理预警,适当干预。从理论上来看,Belkin 等人提出三种逆反心理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平衡模式适合于早期干预, 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重新获得以前的平衡状态。认知模式认为人们对事件错误的歪曲的思维是干预的重要对象。通过校正错误的思维, 帮助网民达到克服非理性与自我否定, 增强自我控制, 适合于危机稳定后的干预。心理转变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与确定与危机有关的内外部困难, 帮助当事人利用环境资源、寻求社会支持并调整自己的应付方式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15]事实上,任何一种单一的模式在政府应急管理过程中都是不足的。政府应急管理网络逆反心理预警干预机制应当整合以上三种模式。本文认为应当建立起“常态性预防”、“动态性预警”、“发展性干预”的“三位一体”整合型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常态性逆反心理预防机制

利益表达机制和宣泄机制是常态性逆反心理预警干预机制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提出,社会稳定实际上表现为人心稳定, 要对社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监测, 必须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测量, 构建社会风险的早期心理预警系统,影响社会稳定的心理预警应包括以下四个指数体系:包括痛苦指数、腐败指数系统、贫富差距指数系统、不满意指数系统(包括理想失落指数和公平指数两个指数)。[16]通过平衡模式理论可以知道,完善的利益表述与宣泄机制是对逆反心理的早期干预, 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心理的平衡状态。反思与审视当前社会政治的变迁,政府应当站在民众的立场上看待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变化以及民主进程的社会需要,从而建立常态的逆反心理宣泄机制和利益表达保障机制。网络舆论的逆反心理多源于利益诉求机制的缺乏,由于许多网民正常社会情绪得不到宣泄,从而形成“蝴蝶效应”。事实上,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利益表达的渠道。要引导网络正常的表达诉求,营造良好的平台与空间。另外,逆反心理是需要通过宣泄机制来得到排解的。宣泄是一种人们心理诉求得不到解决而通过一定的身体行为或过激行为来表示的情感需要。当突发事件发生后,针对逆反心理,政府应当开辟专门的网络议论平台作为情绪宣泄场所,容忍人们的某些过激行为,认同公众的群体情绪。这是虽然不能从实际利益上保证网民诉求,但从机制上善待网络民意,减少逆反心理。

(二)动态性逆反心理预警干预机制

首先,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把关,实施动态心理预警干预机制。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17]事实上,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作为其把关人的角色是十分必要的。在突发事件的报导和舆论形成中,“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公共事件中新闻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过程存在着把关人。政府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抑制与疏导。从理论上说,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人和被传播的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18]政府把关人的角色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逆反心理。这就要强调顺向心理干预机制。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和顺应传者或媒介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它有认同、共鸣、偏爱等心理表征。[19]通过干预,可以让受众对已接触过的信息采取自愿接受和有目的追逐的心理倾向。同时,政府应当掌握信息话语权的有利时机,对可能引起逆反心理的信息或不正当做法进行把关。将精力集中在依靠网络的封堵或事后补救上是不可取的。尽管在网络传播中,政府的把关人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正确的干预机制还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进行议题管理逆反心理预警干预机制。逆反心理通常很容易受到事件议题设置的影响,所以相关舆论设置非常重要。受“好奇心”等特殊受众心理影响,人们会关注不同的议题,通过对议题的关注点和事件本身的讨论,会形成议题中心。合理的议题管理可以实现危机传播符号和危机信息属性的转换,实现传播者与网民心理互动,它实质上是对媒介和组织的信息进行加工后的“补强”传播。政府应当主导议题方向,应当适当引入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中,要特别重视意见领袖,了解其作用机制,进而通过劝服他们以影响、改变利益相关者的逆反心理态度和行为。这是议题管理的一项基本策略。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20]意见领袖在影响网民态度和行为具有关键性作用。在摆脱心理信任危机和传播流向转换上起到双向互动与权威沟通的作用。

(三)发展性逆反心理预警干预机制

发展性逆反心理预警干预机制是指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逆反心理干预的机制,包括四种机制。

首先是顺向心理引导机制。事实上,突发事件过程中,逆反心理从认知到情感到行为是需要时间和情绪酝酿的,这也就给干预提供时机。网民逆反心理产生后,通常既想了解信息,又拒绝接受不受信任的信息,更多的时候是对各种解释的怀疑与抗拒。顺向的心理干预是要实现与网民在理念的相通、和谐、共振,从而引发共鸣心理。共鸣与信任是消除逆反心理的重要基础,公众都有自己的偏爱,许多人会对公共事件感同身受。舆论的顺向干预其实是顺应社会的基本道德与伦理规范要求,其实是基本的舆论干预手段。强化理性的舆论顺向引导是减少逆反心理的有效措施。

其次是参与性逆反心理干预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在无意识中联合行动。美国社会学者布鲁默提出,“联合行动”不同于人们之中任一个体的行为,也不同于正常秩序下所有人行为的聚合,它倚重于人们对特定情境、特定意义的图解。[21]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受众多数都有自由选择的要求,如果这一要求受阻,就会诱发逆反心理。要避免逆反心理就要给受众必要的选择空间和参与传播的机会。政府在网络平台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让公众真实地参与,让其信息充分满足,在事件处置上保持连续性知情和参与,提高互动性从而能够改善传播效果。

第三是风险沟通逆反心理干预机制。风险沟通是一种让人们认识到危机,进而产生合适的应对行为,并参与到风险决策中来的过程,它通常发生在人们的风险意识逐渐上升的情境中,其目的是降低人们的风险知觉。[22] 同时,风险沟通又是一种风险评估过程和针对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的安全与教育管理过程。[23]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消除逆反心理。

第四是特定人群的逆反心理引导和干预机制。突发事件状态下,利益相关人群、情绪感染人群和行为模仿人群这三类人是必须关注的。心理干预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很多时候,事件当事人的态度问题直接影响到舆论的方向。对事件及时公正透明的处理是避免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的关键,需要建立公权力当事人的回避制度,使得案件能够得到群众及时满意的处理,避免矛盾激化升级。从理论上讲,突发事件逆反心理的群体心理通过两个重要的机制:一是情绪感染;二是行为模仿。情绪感染是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使原来无动于衷的旁观者的情绪也激动起来,从而完成逆反心理从个体向群体的转变。行为模仿过程中则是逆反心理人群互相仿效,使整个群体产生一致的行为。“因为人们在突发事件前不知所措,无计可施,只好模仿他人,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响应。这样集群行为就产生了”。[24]无论是情绪感染人群还是行为模仿人群,都是网络公共舆论干预与引导人群。要通过主动的心理干预,调动各种可资利用的内外资源,减少逆反心理失衡状态,从而使事件造成的损害最小化。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它部门成立心理预防与干预小组,以专业化手段和方法来化解参与群体的逆反心理。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胡百精.危机状态下的议题管理[J].国际新闻界,2006(3).

Hu Baijing. Issue Management of Crisis Situ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2006(3).

[2][14]董秀成.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J].当代传播,2007(4).

Dong Xiucheng. Study on Psychological Inversion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s,2007(4)

[3]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4.752.

Dennis Coo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Get Ways to Mind and Behavior.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4. p752.

[4][13]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

Yu Jianrong. A Study of Group Psychology in Incidents of People’s Venting their Anger upon Society. 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ve College,2009(1).

[5]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J]探索,2000(5).

Liu Zongyue. Study on the Framework of Reverse Psychology Phenomenon. Exploration,2000(5).

[6]Craik K. 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3.

[7]Philip Nicholas Johnson-Laird. Mental Models: Towards a Cognitive Science of Language, In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8]Johnson-Laird, P. N. &?Byrne, R. M. J.. Deduction. Hove, U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imited, 1991.

[9]时勘,陆佳芳等.SARS危机中17城市民众的理性特征及心理行为预测模型[J].科学通讯,2003(7).

Shi Kan, Lu Jiafang et al.. The R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Psychological Behavior Prediction Model in 17 Cities in SARS Incident. Science Comunication,2003(7).

[10]Johnson-Laird, P.N., & Byme, R.M.J. Deduction.Hov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1.p36.

[11][18]时华蓉.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82.

Shi Huarong. Social Psychology.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ress,2002. p182.

[12][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70.

John Fiske.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Trans. by Yang Quanqia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p170.

[15]Belkin G S.. Introduction to Counseling (2nd Ed.). Dubuque, LA: William C. Brown, 1984.

[16]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东南大学学报,1999(1).

Song Linfei.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China's Social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1999(1).

[17]Lewin, Kurt.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Human Relations, 1947,1(2).

[19]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333.

Shao Peire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1997. p333.

[20][美]沃纳·赛弗林等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孟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65.

Werner Werner Joseph Severin,James W. Tankard. 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Trans. by Meng Ying et al.. Beijing: Huaxia Press, 2000. p265.

[21][英]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74-75.

Patrick Baert. 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rans. by Qu Tiepeng.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5. pp74-75.

[22]Atman C J, Bostrom A, Fischhoff B. et al. Designing Risk Communications: Completing and Correcting Mental Models of Hazardous Processes. Risk Analysis, 1994, 14: 779-788.

[23]Webmaster T. A Socio-psychological Model for Analyzing Risk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Disaster and Trauma Studies, 200, 2: 150-166.

[2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21-222.

Sha Lianxiang. Social Psychology.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221-222.

(作者: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兼副书记,副教授,广州510632)

The Study on Governmental Warning Mechanism of the Network-based

Public Psychological Inversion in the Event of Emergency

Li Weiquan

[Abstract]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the public show diverse rebellious attitude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Negative mentality is the main psychological barrier affect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governmental information. Handling this barrier inappropriately will cause serious social consequence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reverse psychological impact, the government must build up a warning mechanism of the network-based public opinion. This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setting up the index of a warning syst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itizen's rebellious attitudes,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establish some mechanisms, such as the normality prevention mechanism, dynamic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al intervention mechanism.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