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0 14:52:13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第1篇

关键词: 成绩测试 英语专业高年级 课程设置

一、引言

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而实际上对英语专业等级考试的成绩又是相当重视,这就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成了两个互不干涉、又矛盾重重的奇怪现象。很少有人敢于大张旗鼓地宣传等级考试,更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语言考试纳入人才培养当中。因此,把人才培养与语言考试相结合的研究势必很少。结果,学校的尴尬导致了学生的无所适从,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水平。通过近两年的跟踪试验研究,我发现成绩测试原本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测试标准是一致的,这种考教相结合的理念可以运用到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上。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如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法改革、师资建设等,都可以客观上为语言考试提供有效的推进作用。

二、成绩测试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现代语言测试(Language Testing,LT)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语言测试涉及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教育测量学、计算机科学等。语言测试的种类按测试用途可分为: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语言学能测试(language aptitude test)、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其中成就测验或称成绩测验,主要考查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试(educational test)。成绩测试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水平。世界著名语言测试专家Arthur Hughes曾说,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Hughes,1989),存在着教学合适、合理但测试不佳的情况,这时测试会有消极的反拨作用,但也存在教学不合理而测试能够对之施加正面影响的情形,此时测试就有积极的反拨作用(positive backwash effect)。作为外语教师,我们一直想提高教学质量,但我们的注意力只放在了教学方法及教材方面,而忽视了测试在了解与改进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和利用考试及考试结果是检验学习与教学的基础,也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指挥棒。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衡量的一种外语考试,是目前我国体现最高英语水平的等级考试,是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中攻打的最后一个堡垒,能否通过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层次。同时,专八考试通过率也是检验学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重视专八的通过率,并不意味着把英语教育搞成应试教育,而是要积极发挥专八考试的良好的反拨作用,结合专八的测试内容,改革课程设置,合理的构建课程模式,从真正意义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专八考试就是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成果的一个综合检验,是对各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水平的综合考查。教学与成绩测试二者都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好的测试所必备的条件是与有效教学的特点相一致的,因此,应当扩展教学计划,把测试计划包括在课程设置当中。

三、架构全新专业培养方式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新的专八考试大纲对考查内容的要求。新大纲的修订明显提高了考试的难度,以及对应试者知识面广度和深度的检验,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听力由原来的四部分改为三部分,将Note-taking放在第一题;Reading comprehension去掉了原来的fast reading,保留了normal reading;Writing方面字数要求增多,从原来的300字增加到400,而时间则由原来的60分钟缩减为45分钟,此外还增加了包括语言、语音、文化,英美概况等Humanities知识。专八试题取材较为广泛,语体正式,尤其是有较多的文学类文章,因此不仅要求考生有较大的词汇量(15000左右为佳),而且词汇涉及的领域要广。专八对词汇的广度和深度均有要求,词汇的学习不能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要背词汇表就可以了。对于一个单词的把握,正如环球时代学校语言学教授吴中东老师课上指出的:“不仅要了解单词的中文释义,更应该了解词汇的用法以及与其他词语的细微差别。而且,词汇学习并非仅仅涉及单个词语,它离不开语用意义及其与语境的关系,要重视它们相互之间及在句子、语篇中的组构作用。这里面要特别注意两种关系,即词汇的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这两种关系是高级英语考试的出题热点。”

至于每一个具体题型,大纲考核的要求也都很具体。改错是考核最全面的一个题型,要求考生一定要在平时多做积累,主要是对原版英文材料的阅读,这样可以不断学习地道的表达和连贯的逻辑思维;阅读理解部分内容涵盖面广,人文、社科、文化等均有覆盖,而且信息量很大,是对英文原版信息量掌握的杰出挑战;人文知识大多都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应该了解的常识性问题,但涉及的范围很宽泛,英美文学、文化及语言学的每一章的基本概念都是考核点,要求学生都要清楚,善于高度提炼;专八翻译也是考试的一大难点。在“信、达、雅”方面,更强调“信”,即翻译的准确性。翻译要讲究翻译技巧,在保证量的基础上再对质作进一步要求。要求学生做翻译时,可以先按照字面意思将其通篇翻译,然后再做修改和润色。修改过程中要注意用词恰当及句式多样,最好避免都是同一句式,要长句、短句相互搭配,才不至于使你的译文看起来毫无色彩。还要注意要在译文中的表达要符合习惯表达法,不要让人读起来中西结合不伦不类;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作文部分在大纲修改之后有了重大调整,考试时间由原来的60分钟缩短为45分钟,但字数要求却从300字增加到400。要求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充分展示对英语的驾驭。专八写作不仅要求结构合理,更要求遣词造句的准确、语汇句式的丰富,总而言之,更加重视细节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多背名人名篇,如散文课本中丘吉尔的演讲,罗素的文章都是典型的八级作文素材,用在文章里会使你的作文更显流畅、地道且大放异彩。

综上所述,专业八级新大纲不仅对考核内容提出了修改,更是从学生准备专八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规定,即如何结合课程,甚至具体课程的推荐教材,来准备专八考试的每一个考核项目,夯实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向课程要专八成绩。

首先,调整课程结构。把一些专八考核的内容进行分解,融合到相应的课程中,然后在课程设置中,把合适的课程构建在合适的学期阶段,假以恰当的课时。将原来已有的课程进行调整,涉及课时、开课学期、教材、授课方法与手段、平时考核方法等。把原来培养计划中没有的课程补充进来,同步对课时、开课学期、教材、授课方法与手段、平时考核方法等进行调整。比方说世界地理、散文欣赏、文体学等。与此同时,把原来已经做得很不错的课程再深入研究,做精做细,做成精品课,把课程改革研究引申到文化教育研究,把课程体系研究纵深入核心课程研究。

其次,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把英语专业高年级课程的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在结合现有的课程考核大纲的前提下,结合专八考试要求,进行改革。比方说改错这个题型,它就是考核英语综合能力的,是细节考查,也是逻辑考查,更是语言能力考查,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检查老师的教学情况,是从语法、句法、词汇、篇章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比方说在高年级的《高级英语》考试中,改错就应该是一个必考题型;再比方说人文知识,在高年级的各个课程考核中,都应该相应地增加各种形式的人文知识考核项目,有选择,有问题回答,有判断对错,有填空等。至于翻译,更是要千锤百炼的一个项目。在高年级的课程考核中,应该在原来的句子翻译的基础之上,增加篇章翻译。阅读和听力历来就是广泛考查的项目,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结合专八考核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由于英语专业改革与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英语教育领域的一个上在探索阶段的课题,由文学教育到语言学教育,到今天的语言加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教育,中国的高等学校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国情,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满足市场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办学之路和办学方向。在这个大环境中,各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尽相同。重点类及一本类院校,由于各方面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越,因此专业考试和培养方案的关系不是很大,学生的整体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专业八级考试的水平;但是其他一些二本类院校,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生源的基础差异和教育历史差异等因素,就很需要把专业测试和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提高测试成绩来提高整体人才培养水平。所以,我们下一步研究目标将是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科学的科研统计方法,记录改革后的课程教育下学生的成就,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合理地解决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利用专业语言考试来促进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戴炜栋.第二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规划,外语界,1998.

[4][美]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

[6]郭蔷.从学生就业竞争力看英语教育改革[N].光明日报,2008,2,20,(10).

[7]梅德明.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

[8]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9]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10]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第2篇

关键词:中国英语专业学生 口语 get使用情况

一、引言

get作为一个高频词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很频繁,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探索提高学生的书面语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王立非,张岩(2007)通过对中国学生高频词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就get一词而言,中国大学生过多使用动词get,过多使用get+宾语结构,而且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现象。吴志芳(2008)通过对get的语料库对比研究,发现学生在get的各类链接的使用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频繁重复使用个别词语;对不同义项的使用和掌握不均衡;搭配不当。并发现造成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受到母语迁移、中介语发展和当前的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以上研究主要借助书面语语料库进行的对比研究,其研究结果只能解释中国学生书面语中get的使用情况,目前为止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get使用特点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SECCL)与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对比研究,了解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get的使用特点。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1)get这一高频词,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频率如何?是否存在使用过度或使用不足?

(2)get在本族语者的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料库(SECCL)中的用法有什么区别?

2.研究工具

本文以SWECCL 2.0(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的子语料库――英语专业四级口语库和八级口语库(SECCL 2.0)――为基础,调查英语专业学生get的使用特点。该口语语料库来源于2003~2007年间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试,计约100万词。本文选择英语母语语料库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口语语料库作为对照参数。BNC语料库是以来源广泛的书面语言和口语为样本,词容量超过一亿,主要呈现20世纪后期以来的英式英语,其口语语料占10%。

3.研究手段

使用检索工具软件AntConc,对get|gets|got|getting在SECCL 2.0(即英语专业四级口语库和八级口语库)中进行检索,在四级口语库中,检索了2852个文件,779731个词。在八级口语库中,检索了916个文件,286583个词。使用BNC口语语料库对get|gets|got|gotten|getting进行检索,共检索了9963663个词。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英语专业学生get的使用频率情况

在SECCL的四级口语语料库中,get出现的频数是5572,按百万词频计,为7146次。在八级口语库中,其出现的频数是537,按百万词频计,为1873次。在BNC语料库的检索中发现:在口语、小说、杂志、报纸、学术文章、非学术文章、以及其他各种用法中,get在口语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其出现的频数是95511,按百万词频计,为9586次。表1是三个口语语料库中一百万词中get出现的频率。

表1是对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母语者get口语中使用频率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了英语专业学生四级和八级口语测试中,get的用法与英语母语者都存在显著差异(P

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与母语者get的使用情况对比

孤立地看待语言中的词有着显而易见的不足,这是语言学界广为接受的看法(梁茂成,2010)。要了解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与母语者get的用法存在的具体差异,就必须对get在两个语料库中的用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get的搭配情况对比

Firth认为,搭配是词语之间的“结伴关系”。研究词语的搭配对提高语言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梁茂成,2010)。我们在SECCL和BNC语料库中,对比了get左右两边出现频数较高的搭配词,具体如下:

从表2中可以看到,在四、八级口语测试中,中国英语专业学生get的常用搭配词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总体与母语者差异较大。从统计频数可以看到中国学生get的用法主要就集中在表2中的几种搭配上,用法比较单一,而母语者get的用法则多种多样。这可能与学生get一词用法掌握不够全面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对get的口语用法不够熟悉所致。另外,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母语者在get的左边用了中国学生口语中从未见到的词“nae”“ta”。母语者虽然会用“nae”,但频率不高。但母语者在get右边常用“ta”,其出现的频数是3483,百万词中出现4.61次。说明此用法使用得比较普遍,常见用法如“it’s got ta come today…”,“and you’ve still got ta pay…”等。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也未见到如此用法。如果在母语者中常见的用法而英语专业学生几乎不用,那有可能我们的学生无法理解这种用法或讲出一口地道的英语。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研究词汇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词汇的意思、主要用法、文化内涵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重视词汇在书面语和口语中的用法区别,尤其口语中高频词常见用法的教学不可忽视。

(2)get的主要用法对比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学生get在口语中的使用情况,本文调查了三个语料库中get的四类结构(Ringbom 1998),即:“get+N”“get+Adj/PP”“get+Adv”“get+to do”的使用情况。

从表3可以看到英语专业四级、八级测试中,学生用得最多的结构是“get+N”,其次是“get+Adv”,使用最少的是“get+to do”。而英语母语者用得最多的结构是“get+to do”,其次是“get+Adj/PP”,再次才是“get+N”。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四级学生与母语者在“get+N”这一结构的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P=0.308,P>0.05),其他的结构都有显著差异(P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口语get与写作中get的用法存在很大差异。在写作中中国大学生过多使用动词get,并且过多使用get+宾语结构。而在口语中,中国英语专业学生get使用不足,同时get+宾语结构与母语者在使用频率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其它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尽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多接触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在语境中练习。另外,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词汇教学内容,让学生全面掌握词汇的各个含义及其主要用法,不能让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否则就会导致词的某些用法或结构使用过度或使用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总之,口语教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办法。

参考文献:

[1]Ringbom,H.1998.High-frequency verbs in the ICLE Corpus[A].In A Renouf (ed).Explorations in Corpus Linguis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19 1-200.

[2]王立非,张岩.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10-116.

[3]吴志芳.高频动词GET的语料库对比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3):93-97.

[4]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笔语语料库[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第3篇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英语(新目标)》的改编》,坚持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并以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素养为主要任务。例如:八年级下的unit 5就介绍了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他在20世纪50―60年代为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及权利的改善做了大量的工作,生前赢得美国各阶层人民的广泛尊重和爱戴,为世界所关注;让学生了解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详细叙述了美国的摩天大楼即“世贸中心”被劫持的两架民航客机先后从不同方向撞击,两栋塔楼随后在2001年9月11日相继倒塌。历史毕竟成为过去,学生也无法理解和体会,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地感触,我结合我们国家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进行讲解,而2008年那时有的学生才七、八岁,根本没什么印象,我又结合2011年日本的海啸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来学习本单元的时态―过去进行时。但仅仅这样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疲惫,所以我利用幻灯片一一把这些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身临其境,感触颇深,不仅透彻、牢固地掌握了过去进行时态,还学习了中外历史,更重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意识在学生中得到了升华。

新教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面向学生,又关注并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教材的阅读材料编写体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密切联系我国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学习特点,将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最典型的是八年级下的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文中介绍了很多有趣的神话和童话故事,例如:《西游记》 《愚公移山》 《睡美人》 《灰姑娘》 《小红帽》《韩塞尔与葛雷特》《皇帝的新装》,这些故事家喻户晓,孩子们耳熟能详,但用英语来表达每个句子,叙述每个故事时,学生就无法开口了,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总是欲言又止,这样很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因此,我就放英文版的节选电影给学生看,看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1、请学生记住英文版的故事内容,2、对于难以表达的句子,老师会点暂停,学生要把句子抄下来,看完后请程度稍好的学生来叙述。当打开教科书来具体学习时,学生兴趣很浓,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边玩边学,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检测学生掌握了本单元内容后,我还让学生用《皇帝的新装》来演话剧,以便巩固和再次检测所学的知识点。但有一个缺点,之前4、5个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如果要这样上,如果学生都是这种基础不够好的学生,本单元至少需要7个课时才能结束。所以,本教材确实增加了趣味性,也贴近了学生,但老师的教学任务更繁重,需要的教学时数远远多于以前。

教材编写的理念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以“合理引进国外语言教育理念,适应我国英语教育实际状况”为宗旨,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力图把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中来。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第4篇

共抽取了803个有效样本。收集的相关数据为每名学生每周朗读英语的时间及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朗读时间与专业八级考试成绩成正相关。学习者通过朗读,不仅可以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朗读时间 专八成绩 正相关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把英语放在重要地位,众多学习者潜心苦学,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比比皆是。许多大学生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虽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过了四级、八级考试,却无法进行英语口头表达。因此,重视朗读已经成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显然,获取信息是学习的第一步。离开了获取信息这一步骤,其它的均无从谈起。众所周知,人们获取信息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受器官来完成的。人们必须通过最全面地利用人的各种感官获取信息,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对朗读教学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研究,他指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去思考阅读过程而是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那么,他就必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4 年) 花在朗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 小时(包括课内和课外)(苏霍姆林斯基,1981)。研究表明:学习同一份材料,进行纯视觉学习,3 小时后能记住70 %;纯听觉学习,3 小时后能记住60 %;而视听觉并用,3 小时后能记住90 %。3 天之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是40 % ,15 % ,75 %。可见,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视听并用则效率更高。

要重视朗读,特别是有表情的大声朗读。大声朗读可以训练口腔发音器官习惯于外语的语音语调,并可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领会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语气神态、风格文采,以至纯正地道的外语独特的语感。

认知法也称“认知――符号法”,来源于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和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从认知法来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应该齐头并进、缺一不可。行为主义(创始人John Broadus Watson)强调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不断的强化过程和习惯的形成而产生的,学习者是通过周围说话者和他们正确的重复和模仿而接受语言输入的。这种行为是通过习惯的养成而学会的。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习者会逐渐对语言知识的某方面做出快速地自动反应,以至他们甚至意识不到他们正在做这一点。

此次研究之前,本文作者已对学生进行过段落背诵对英语口语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背诵段落对英语口语水平有影响,尤其是在口语的流畅和准确性上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朗读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朗读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否相关。具体研究的问题是:是否学生每周朗读英语的时间越长,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越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与朗读时间的长短是否相关。

2.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某直辖市某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共819名。这819名学生所学的英语专业课完全一样。所在学院要求学生每周有四天每天统一进行30分钟的英语朗读。819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因病休学或出国学习没有参加调查,其余803名学生全部参加了调查,有效人数为803名,收回有效数据803份。

3.研究过程及结果。此次调查用数据收集形式收集学生每周朗读英语的时间。

虽然所在学院要求学生每周有四天每天统一进行30分钟的英语朗读,学院也鼓励学生自行安排英语朗读。在收集数据时,不是以简单的每天30分钟,每周4天,每周总共120分钟进行计算,而是学生的实际朗读英语的时间。803名学生分属34个教学班,因此,此次数据采集共用了34名协调员,每一位协调员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数据采集工作。他们分别就此次试验的目的召开班会,向学生讲明此次调查朗读时间的目的,同时声明朗读时间的长短与判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没有任何关系,解除学生的顾虑,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采集过程中使用的是中文。所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1.5软件包处理。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R值为.402,朗读时间与专业八级成绩之间显著正相关性,表明学生投入朗读的时间越长,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成绩越高,反之亦然;因为相关性研究并不反映因果关系,因此,此结果还表明专业八级考试成绩越好的学生,投入朗读的时间越长。

4.讨论。克拉申指出,语言学习学要有大量的输入(Krashen,1993)。朗读可以使语言学习更多地接触目的语,从词汇量的增加、写作、语法使用和阅读理解多方面得到改进。

朗读时间的长短是怎样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呢?朗读是把视觉文学语言转化为听觉语言的一种活动, 既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 生动地再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加深听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 得到美的体验、情感的升华。声音的识记和运动分析器(发音器官) 的作用可强化信息在大脑中的储存。因此朗读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字、词的发音, 对文句朗读快慢、轻重、停连、语调的掌握, 还能帮助他们记忆大量的词汇和段落, 能培养他们的语感, 以及深入体味文章内涵的能力, 从而达到使他们热爱英语、熟悉英语的目的。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朗读训练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好语言很关键的因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短语的识记在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过程是识记。朗读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在熟练朗读一定量的文章之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准确地表达出纯正的英语。

另外,朗读英语的时间也长,记忆容量会不断增加。随着长期记忆容量的逐渐增加,学生对信息的处理也越熟练,因而应用外语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而将信息转入长期记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便是操练,通过操练,对信息的认知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容易转向“自动化”,这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

三、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语言学习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进行外语朗读是必要的,并且朗读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此次研究仅考虑了朗读时间的长短与外语学习是否相关。学习的效果还受情感因素、个人兴趣、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制约,学习者的性格心理, 语言心理及交际心理等情感因素也会对学习效果有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还可以从上述方面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 娟:《英语朗读技巧初探》,《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

[2]李四清:《段落背诵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语言学研究与应用》,《社会科学》,美国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11。

[3]邵欣欣、黄 能:《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

[4]孙昌龄:《大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学漫谈》,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第5篇

一、反复诵读——汲取精华,厚积薄发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而应当是词汇教学、阅读教学与文章赏析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阅读真正起到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词汇、理清思路、激发灵感进而实现以读促写的作用。

1.注意在阅读前让学生积累词汇。教师应当将新词汇的教学放在阅读教学之前,以减少学生在阅读时的障碍,并在进行词汇教学的同时,还应当通过文本导入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以提前将学生带入阅读材料所设定的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新目标英语2013版Go for it)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这一章节时,我就先将engineer,scientist,collge,education,physical,relationship等新词汇用学生所学过的句子和词汇串起来先行讲解,并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文本导入和图片赏析的方式让学习猜测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扫清了学生阅读时的障碍,又提高了词汇学习的频率和效果。

2.注意在阅读时让学生掌握技巧。在词汇学习的基础上,就应该让学生进行多种模式的阅读,以切实把握文章内容。以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新目标英语2013版Go for it)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中的sectionB为例,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通读以粗略掌握文章大意,然后再进行诵读以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了解,并让学生在诵读之后总结文章大意、基本架构和写作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精读,让他们通过阅读,掌握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技巧,从而在这样递进层次的阅读中增强语感、熟悉句式、积累有用的短语和句式,感悟英语文章的表达特点。最后再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口头复述,以让学生在口头复述中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二、以读促写——融会贯通,水到渠成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是一个被动输入的方式,而在阅读之后指导学生写作就是让学生将被动输入的知识转变为主动输出了。所以,教师在进行完阅读教学之后就应该着手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进行仿写和创新写作,让学生将阅读输入的知识进行及时转化。

1.用书面仿写领会文章布局。指导学生以所阅读的材料为蓝本,转换文中出现的人物、结构、情境等要素进行仿写是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比如在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新目标英语2013版Go for it)Unit6 sectionB3a runner eats well的学习中,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日常饮食套入文中进行模仿写作,比如“For breakfast,I eat...;for lunch,I eat...;for dinner,I eat...”。这样的英文短句的仿写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肯定不会觉得无法下手、无话可说。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第6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情境教学

一、教材的分析

拿到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我们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详细了解教材要给学生带来的学习目标。根据笔者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以下两点目标:目标一,以教材课文中的话题为主线,要求培养学生日常交际功能,同时融汇语言知识的渗透,进而达到任务型教学的目的。目标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兴趣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在五年级之前,教材把学生们领入李明、Jenny、Danny的生活世界,教给学生们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比较简单但很常用的词汇与日常用语,学生们主要是字母―单词―语句的学习。而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教材单元中开始加大了对话和课文的语言信息量和篇幅,语言结构也更加复杂,增加了语言活动量,教材逐步向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有语境的语言片段,它更加突出了语篇――语段――语句――字词这一整体语言教学的思路,此时我们的教学应该逐步向整体语言学习的方向转型,指导学生从语境中学习、理解并掌握一些完整的语句,整体理解、感悟语言,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分析

1.注重整体把握教材,灵活设计教学活动

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从第一册至第八册自始至终是围绕中国和加拿大三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这一主线展开,并根据各单元话题内容设计了真实自然的情景,并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特别是进入了六年级以后,对话内容从低年级的三四幅配图及两三个话轮发展到高年级的十几幅配图及七八个话轮,再加上出现了部分篇章阅读课文的教学,无疑教学内容和难度大大增加了,使得教师们很难准确地把握教材,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所以在进行第7、8册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通读全本教材,了解主线和单元话题的情景,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添补,并且要尽可能地利用直观的辅助教学用具和多媒体媒介等创造设计出各种语言情景,让学生们利用各种感观进入到英语的实践活动学习中,加快学生们对教材中语言材料的接收和运用,提高学生们灵活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

2.培养学生兴趣,引入竞争机制

兴趣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地关注这个问题,并有意识地应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采用Game(游戏)、Play(短剧)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也十分有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如White(白)、Black(黑)、Red(红)、Green(绿)四个组,整理好四份档案,每节课上在读书、写字、回答问题等环节上进行评比打分,把平时的成绩记入档案,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公布一次,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励。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富于表现自己、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为了各自小组的胜利,每个组员都会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为小组争光。这样一来能激化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3.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情境教学

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们听录音,整体感知故事里的情节、语境、语音语调以及语言内容,然后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故事。学生对基本故事情节有了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表演故事,或根据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提示复述故事,改写或仿写故事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语言运用思路。

三、教学总结

教学完成后,及时进行反思,加强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一定是经验加反思。教学中的有效反思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结果等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利弊进行总结。这样做既可以使教师品尝到教学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纠正、补救、调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马桂平.整合教材.创设情境.优化复习课[J].教材教法.

[2]小学英语暑假备课指导课题组.Lesson 20 How Far is Beijing[J].暑假备课指导,2006(07).

[3]张海燕.突出情感教育.设计英语教学[J].备课指导:英语,2009(07).

[4]陈春英,王静敏,王丽娟.浅谈英语教材内容的适度扩展[J].

备课指导:英语,2008(08).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第7篇

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指明本节课引导学生所要奔向的终点境地——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结果及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课堂教学目标也是评价一节课的主要标准。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 英语教学目标意识缺失。据对8所初级中学98位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88%的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准确表述,没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层次教学的目标设计。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学目标就是把教材教完,陷入“教材本位”的误区。

2.英语教学目标设定与表述有误。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主体错位;缺乏可操作性;难度定位脱离实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缺失或过于宽泛。

3.英语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符。早些年,各地基层小学的英语课,课时少,师资不足,有不少学校甚至不开英语课。因此,许多学生升入初中后,教师只能从字母教起,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集中在语法和课文的语言点上,搞题海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的语言操练,成绩很难提高。

但近年各地小学英语教学状况有了显著改善,英语课都正常开课了,教学质量有了保障。初中生源质量在提高,若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仍墨守成规,就会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

(1)新出现的重点、实用的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

(2)新出现的重要的句型结构及交际用法,了解和掌握其语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达方式等。

(3)需要了解或运用的语言技能。

(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1)使用能准确表达学生学习行为的动词来具体描述学生“做”什么和怎样“做”。

(2)清楚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形式:说或做什么、行为发生或变化的条件、说或做的方式与条件,以及能引起学生在思维、能力和情感上可能产生的变化。

(3)学生的情感、文化意识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应举例加以说明。

3.教学目标不应面面俱到。不同的课型,教学目标应有所不同。知识操练课,“技能”与“策略”就可能不是主要目标;相反,在阅读、听力等技能训练课中,技能目标就比知识目标更重要。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适当地对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

三、话题教学是落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定位,对于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最为关键,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话题教学是落实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1.初中英语话题核心任务是落实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词汇理解能力、听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5个方面提出了5级水平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完成24个话题核心任务。

当下比较流行的外研版新标准和人教版新目标两种教材,编写原则都是“题材(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编写意图都是从学生兴趣、阅历、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和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编写方法是“模块”式的,利用题材(话题),达到谈论友谊、建议、警告、回忆等“功能”目的。

新课标不提倡死记硬背,明确要求教师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的语境。话题中设置的各个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从习得知识到形成语言运用能力过渡的桥梁。

下面笔者以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中七年级下册Unit 6 “It’s raining!”来说明。这个单元的话题是天气(weather),核心任务是:

(1)描述天气。Describing weather(sunny, cloudy, windy, etc.).

(2)极端天气。Extreme weather.

(3)天气,着装。Dressing for the weather(coat, scarf, etc.).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描述天气,如阳光、阴天、风、雨、热、温、冷、凉等。 Describing weather (sunny, cloudy, windy, rainy, hot, warm, cold, cool, etc.).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除了中间穿插完成教材上的听力任务外,设计了下列几个步骤:

(1)在Greeting后,利用学生喜欢上网与朋友聊天的特点,假设自己有许多身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QQ朋友,从而引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天气,完成描述天气的教学目标。

(2)由于前一单元是学习进行时态,在这一环节利用图片呈现让学生通过Pairwork复习进行时态,同时又操练如何谈论天气。

A: Hey...Look at picture...How’s the weather in picture...?(=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picture...?)

B: It’s...

A: What’s he/she doing?

B: Oh, he/she is...

(3)Let’s enjoy an English song about weather.

(4)先和学生谈论今天的天气,再模拟网上在线用QQ与朋友谈论天气。假设一个外国朋友计划今年夏天来中国,欲了解中国夏天的天气以及在夏天人们可以做什么活动。让学生分小组编对话帮忙解决这位外国朋友的问题,最后进行展示。

整节课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听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有效训练。

2.话题教学适应当下英语考试的特点,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纵观近年一些初中各年级的期中和期末考卷,在命题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知识覆盖面广,话题涉及范围大,重视语境,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关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所选文章的话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突出教育价值;逐年增加书面表达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要求学生能根据特定话题的要点做到有效输出。这些改变都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和复习不能采用“题海战术”,而应该根据学业考试的特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话题教学适应教材内容编排的要求。英语新目标“Go for it!”教材采用“话题·功能·结构”三维的编排形式,使教与学的过程始终以“话题”为主线,这一特点十分突出。话题在各年级课程中呈螺旋式地重复,这也为初中英语教学和复习应考提供了契合点,使我们有可能利用话题这条主线进行文本再构,将整套教材重新整合,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使之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以致用、温故知新。在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及其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而且理解得更全面、深刻,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如“Go for it!”七至九年级五册书,教材中的各主题单元就分布在24个话题中:

(1)“个人情况”。呈现于七上Unit 1和Unit 3;七下Unit 1、Unit 7 和Unit 4; 八上 Unit 6 和Unit 10;九年级Unit 2。

(2)“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呈现于七上Unit 3。

(3)“周围环境”。 呈现于七上Unit 2和Unit 4;七下Unit 2; 八上Unit 12;九年级Unit 11。

(4)“日常活动”。呈现于七下Unit 5、Unit 9和Unit 11;八上Unit 8;八下Unit 3、Unit 4和Unit 9。

(5)“学校生活”。呈现于七上Unit 12和Unit 10。

(6)“兴趣与爱好”。呈现于七上Unit 5、Unit 6、Unit 7、Unit 9和Unit 12;七下Unit 3;八下Unit 6;九年级Unit 5和Unit 8。

(7)“个人情感”。呈现于七下 Unit 7;八下Unit 8;九年级 Unit 13。

(8)“人际关系”。呈现于八上Unit 9、 Unit 11;八下Unit 8;九年级Unit 3、 Unit 9。

(9)“计划与愿望”。呈现于七上Unit 7、 Unit 9;七下Unit 10;八上Unit 3、 Unit 5、Unit 10;八下Unit 5、Unit 7;九年级Unit 4、 Unit 11。

(10)“节假日活动”。呈现于七下Unit 10;九年级 Unit 7。

(11)“购物”。呈现于七下Unit 8。

(12)“饮食”。呈现于七上Unit 6;七下Unit 8;八上Unit 7。

(13)“健康”。呈现于八上Unit 1、 Unit 2;八下Unit 2。

(14)“天气”。呈现于七下Unit 6;九年级Unit 10。

(15)“文娱与体育”。呈现于七上Unit 5、Unit 10;八上Unit 9;九年级Unit 6。

(16)“旅游和交通”。呈现于八上Unit 4。

(17)“语言学习”。呈现于九年级Unit 1。

(18)“自然”。呈现于八下Unit 3;九年级Unit 15。

(19)“世界和环境”。呈现于九年级Unit 15。

(20)“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呈现于八下Unit 1。

(21)“热点话题”。呈现于七下Unit 12;九年级Unit 1、Unit 12。

其余的(22)“历史和地理”、(23)“社会”、(24)“文学与艺术”这三个话题教材无涉及。

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第8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人文性;语用性

2012年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改版,跟老版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最为显著的就是section B的阅读部分。

改编之后的阅读素材更能体现语言的人文性和语用性,也能更好地跟高中英语阅读相接轨。

一、新版的阅读素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文章长。2012年之前的新目标教材阅读部分篇幅较短,内容不多,涉及的目标语言和知识点也紧扣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新版教材就文章内容而言大概多了两倍,知识点相对零散,对孩子们知识的积累量要求更高,因而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上有一定的难度。

2.选材多样化。旧版的阅读材料大多是故事性的短文,趣味性强,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但这对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阅读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不利。改编之后的教材就克服了在选材上的缺陷。除了故事性的短文外,还增加了文学性的材料,如,八年级下第八单元的现在完成时的阅读。编者用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为题,将现在完成时贯穿于整个文学作品中,并且让学生在作品人物中去感受主人公的品质特征,从而陶冶情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新编的阅读素材在选材上更注重渗透德育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正能量。如,八年级下的第一单元 What’s the matter?中的section B的2B部分。文章主人公阿伦・罗尔斯顿是一个登山爱好者,在2003年4月26日那天,他在犹他州登山陷入危险,他的手臂被压在了360千克的岩石下,并且待在那里5天等待救援未果,最后不得不砍掉自己的手臂自救。从这篇文章中,学生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勇敢、果断和坚强。阿伦・罗尔斯顿在失去手臂后更加热爱生活,这能传递给孩子们一种多么大的正能量呀。我们所倡导的英语阅读课不光是学习语言知识,更要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言的美妙和人物精神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震撼。

二、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要强调语用性,即语言的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这是我们上好一堂英语课的两个必备环节

那么如何根据新编阅读教材上好一堂阅读课呢?下面我以八年级下期第八单元section A中3a 为例,谈谈

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1.阅读前(pre-reading)。首先我用Have you ever seen me?提问,复习本单元的主要句型现在完成时结构,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 。接着我用Have you ever seen Robinson Crusoe?提问,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然后老师讲解这个故事的故事情节,并呈现出相关短语,这个环节就为学生后面的阅读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引出话题。

2.阅读中(while-reading)。这个环节是学生自己阅读的环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关键信息,去获得关键信息,这个部分要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要让学生有用眼睛看、用脑思考的时间和过程。老师应该在学生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我把这个环节有分成了三个部分。

(1)略读(skimming)。略读就是选取课文中的重要部分和重要细节,以求抓住主要意思,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的理解。这一技巧可帮学生时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课文的主要意思上,而不是与主题无关紧要的细节和个别单词上。在略读前,我抛出书上的两个问题,要求用学生用两分钟时间迅速浏览全文并在文中勾画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规定时间的目的既是训练他们抓住全文大意的能力,也是集中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在阅读中,使用勾画的方式找出重要信息也是一种阅读技巧和能力的训练。

(2)扫读(scanning)。扫读是在学生查找特定信息时,通常无需认真阅读全文,只需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然后认真阅读,来了解课文细节。利用这一技巧进行阅读时,应指导学生寻找课文的有关细节,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主题有关的段落中。在完成3B的练习中,我用了扫读的阅读技能。3B是给出了一个英语句子,要求用一个文中的单词来解释这个句子。在阅读前,我用猜测法让孩子们猜测可能用哪些单词来解释这些句子,以便于学生在阅读时有目的性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单词,这次我给出了三分钟的阅读时间。

(3)细读(careful reading)。这个部分是一堂课的高潮,也是学生对文深层次理解的关键环节。在完成3C的练习时,我采用了细读的阅读技能,同时我还将阅读材料处理成了听力材料,让学生一边听文章内容一边改正3C中的错误句子,这次我给了他们五分钟的时间。要将句子中的错误信息找出来并改正,这要求学生去捕捉文章细节,甚至一些细微的知识点。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细节处理能力,在做这个练习时,我都要求在原文中进行勾画。

三、语言学习的人文性

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既要体会阅读的快乐,又要去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新版的阅读素材在这方面尤其重视。例如,在“Robinson Crusoe”中写到“I will not give up and I will wait for another ship.”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就能很好把握鲁宾逊的勇敢、乐观和坚强。

总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传递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学法,更有做人的道理。所以老师不但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更要去思考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新形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