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7 23:21:06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第1篇

关键词:4G产业 ;关键技术;专利布局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097-03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key technology patent layout of 4G industry, a comprehensive search of the patent of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4G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by using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SIPO) pat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platform, and then an analysis of the patent layout of 4G industry was made from the annual trend in applications, the applicant, IPC,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composition, Summed up the problem of the patent layout of key technology of the 4G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uneven distribution,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rincipal applicant, IPC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chain key link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4G industry ;key tecnology; patent layout

一、 研究概述

(一)G产业关键技术概述

4G产业的通信技术脱离不了传统的通信技术,依然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在传输速度、带宽、智能、兼容性等方面的进行了优化,其关键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多天线技术(MIMO)、智能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SDR)和链路自适应技术。其中多天线技术又可以分为:空间复用、空间分集和波束赋形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包括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AMC,A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和自动功率控制技术。因其在业务、功能、频带上差异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因此更接近与个人通信。

(二)专利布局概述

专利布局是企业专利申请的一种分布状态,这种状态可以通过数量、时间、地区、技术领域等维度呈现出来,是一种直观的呈现,再通过专利分析法对专利布局客观存在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发现专利布局当前存在的问题,更有效的为专利布局提供对策。

(三)4G产业关键技术专利布局研究综述

目前对于4G产业关键技术专利布局相关的研究成果还很少,邱洪华、刘晓丽(2013)在概括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技术标准的角度,对中美两国4G移动通信技术专利布局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中国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借鉴;[1]程燕、刘端、张凯、李珍、林涛( 2012) 通过对今年来通信产业公开的专利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了通信产业的专利战略的现状,并相应的提出了一定的布局建议;[2]郑云凤( 2010)基于专利管理地图的企业专利战略的研究,通过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为例,总结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实施专利战略的重要意义;[3]王雷、戴妮 (2010) 对发展中的 4G 移动通信进行了专利比较分析。[4]

目前无线通信领域3G技术和市场都已经逐渐达到饱和,人们对于通信新的要求正推动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4G技术凭借其高速、无线宽带等技术优势成为各国和地区通信领域激烈竞争的焦点。陕西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目前拥有国内主要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众多的研发中心,随着4G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产业链的不断延伸,陕西省4G产业的发展进入十分关键的时期,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又决定着4G产业的整体走向。

二、陕西省4G产业关键技术专利布局分析

通过结合4G产业关键技术的特点筛选出专利检索的检索式:第四代移动通信 OR LTE OR WIMAX OR 正交频分复用 OR OFDM OR OFDMA OR SC-FDMA OR MIMO OR 智能天线 OR 多天线 OR 链路自适应 OR eNB OR eNodeB OR 演进型基站 OR IMT-Advanced OR 高级国际移动通信 OR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技术。[5]然后通过SIPO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对陕西省的数据进行检索和整理,为下文专利布局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一)专利申请量的时间分布

经过检索,如图1所示,我们发现陕西省4G专利申请总量为368件。最早申请的专利是名为“一种适于数字地面广播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的专利。批量的申请始于2004年,从2004年开始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到2010年达到最高峰,随后平稳下降。2008年到2010年之间4G专利申请量剧增,这反映出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陕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陕西省的4G专利申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专利主要申请人的分布

把陕西省4G产业的关键技术专利权人分为研究所、大学、企业三大主体。检索结果显示陕西省的三大申请主体中,大学的申请量为322件,研究所的申请量为9件,企业的申请量为30件。三大主体的专利数量申请份额如图2所示,大学主体的专利申请数量占绝对优势,研究所、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较少。大学主体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利申请量占绝对优势为237件,由于其在通信领域科研实力强劲,历史悠久,学科体系齐全,通信专业实力排名陕西第一、全国第二;企业主体主要集中在通信技术方面的公司,申请量比较分散,其中西安三元达海天天线有限公司专利申请量比较突出为12件,是陕西省相对注重研发的企业。研究所主体4G专利数量较少。

总的来说,陕西省4G专利申请呈现一家独大、分布不均的局面。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较强,他们拥有较多的技术创新,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具有通信技术传统优势,在全国范围具有影响力。而陕西本地通信企业更多的是进行生产、制造,自主研发力量有限,技术发明数量少导致专利数量少。第二、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保护意识强,他们往往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不少高校将专利申请数量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而很多企业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这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重点企业国内外的申请分布

通过选取陕西省4G专利申请比较活跃的单位,统计他们在国内外专利申请的布局特点。华为、中兴公司在陕西都设有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陕西省4G专利申请的重点单位,我们选取它们三家单位作为研究对象。

从图3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三家单位都有全球性的专利布局,美国是它们进行4G专利海外布局的重点,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数量在国外排名第一。其次是欧洲。在国外进行专利申请都是以开拓海外市场为目的,三家单位的海外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美国和欧洲是它们国际战略的重点。

(四)IPC的技术分布

IPC分析能够大概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情况,经过搜索和阅读文献,发现陕西省4G专利主要分布于H部(电通信)和G部(物理),具体的大类和小类是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H04B(传输)、H04K(保密通信)、H04W(无线通讯网络)、G01S(无线电定向)。根据搜索的结果可以反映出陕西省的专利研发和申请多集中在基础领域。如图3所示陕西省4G专利在H04L的申请最多,H04B和H04W部次之,这说明陕西省在4G通信传输领域的保护力度较强,G01S主要分布的是MIMO无线电方面的专利。

IPC大类的分析结果显示出陕西省4G专利申请中是主要申请点,但国内总体申请量最高的部分是H04W(无线通信网络),相反H04L(传输)的申请比例并不高,从这里看出陕西省的研发保护重点与国内其他省份有差别,陕西省H04L领域的重点集中于OFDM和MIMO两个领域,这两个技术是4G系统的核心传输技术,陕西省在这两个领域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算法的改良、系统性能的优化等方面。因此传输就可以成为陕西省的优势领域,也是陕西省4G专利申请的突破口。

(五)4G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专利分布

通过IPC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陕西省的技术研究概况,得知陕西省4G方面的申请主要集中在传输、网络、无线电三个方面,下面通过技术分解进一步分析陕西省4G产业专利申请情况。通过把搜索出来的专利进行了分类统计,去除噪声文献后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1作出图4,4G产业链专利申请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得出,陕西省4G产业链上专利申请分布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以系统等基础领域申请专利为主的申请量占到87%,终端芯片、测试等领域的专利申请份额不到15%,说明对终端产品、测试产品这个环节的保护力度不够。合理的4G专利结构应该是在LTE系统、终端芯片、测试三方面均衡分布。就整个LTE系统而言,陕西省申请专利最多的两个领域分别是多址技术和多天线技术,总量占比达85%。这两个技术是LTE系统底层核心技术,所以陕西省对于底层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较高。这样的专利布局虽然能够控制底层核心技术,但不能满足整个产业的技术保护需求,如果竞争对手采用专利战略,很容易对陕西省4G产业造成冲击,不利于陕西省4G产业的发展。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陕西省4G产业专利布局的优势在于抓住了4G专利申请的核心技术,能够在4G底层技术的专利申请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拥有一批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利研发申请单位;但其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中小企业的专利意识不强;4G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的专利申请结构不均衡,其专利申请的主要集中在系统环节,测试、终端等环节虽都有涉及,但总体不高,导致4G产业链中下游关键技术专利保护薄弱,很不利于陕西省4G产业的发展。针对上述陕西省4G产业关键技术专利分布的现状,提出下列相关建议。

(一)优化研发结构

陕西省高校林立、科研机构众多,但4G关键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过于集中,研究所和企业在4G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力度不够。研发力量的集中有利于提高整体研发效率,但同时造成技术垄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引导和支持,鼓励研究所和企业开展4G领域的研究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鼓励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主的高校向研究所、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形成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中心、三个主体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战略产业联盟

建立产业联盟包括专利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利联盟致力于在专利领域结成相信息共享、攻守一致的同盟。陕西省应重点在准入制度、管理机制、组织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建立初期应该降低准入制度的门槛,让更多具有研发实力的单位加入,成熟之后为了提高整体质量在提高准入要求。管理机制方面应该以政府托管为主,成员推荐相关人员组成委员会维持联盟的正常运作。组织形式宜灵活多变,适时采用封闭式专利联盟和开放式专利联盟。

(三)发挥传统专利优势,合理运用专利战略

陕西省在4G专利方面具备拥有一大批核心技术的优势,但是核心技术专利分布不均衡,测试、终端等环节力量薄弱是其劣势所在。根据这种情况,陕西省在产业链各环节应该采取不同的专利战略。在系统环节为了发挥陕西省科研实力强、核心专利多的传统优势适宜采取专利进攻为主、专利防守为辅的专利战略,积极主动的进行专利许可、收取许可费用,一旦发现侵权要立即寻求赔偿和停止侵权行为,从而通过合理的运用专利分布战略,发挥传统的专利优势,使4G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洪华,刘晓丽.中美4G移动通信技术专利信息比较研究[J]. 情报杂志,2013(8):81-86.

[2] 程 燕,刘 端,张 凯,等.通信企业的专利战略浅析[J].武汉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报,2012(4):50-53.

[3] 郑云凤.基于专利管理地图方法的企业专利战略研究――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为例[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

[4] 王 雷,戴 妮.4G 发展中专利比较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2):71-72.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知识;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

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式下,为适应现代化管理与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类新型网络化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软件包,如会计电算化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网上银行系统、运筹与决策算法软件包等不断涌现,并广泛应用于行业管理和服务与企业决策分析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促进行业管理与服务方式更新变化的同时,对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改进和完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财经类专业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面向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不能及时反映专业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如何将动态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融合到财经类专业课程中,优化财经类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财经类专业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问题

1.课程教材形式比较传统。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必备工具。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教材主要是以传统的文字教材为主,以多媒体及CAI教学课件为辅。而财经领域内目前涌现了诸多与财经专业相关的新型信息管理系统与工具,如网络银行、网络营销、电子(金融)汇兑等,这些属于电子教材或电子模拟系统。这类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新型知识获取须更多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与仿真操作,以及多方交互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显然,相对信息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单纯的传统文字教材组织结构已无法融入最新的技术知识,不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新发展。

2.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相对缓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这个问题在多数专业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较为普遍。目前,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中的计算机课程主要有3门,即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和信息系统,并且这3门课已开设多年。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北京、上海、浙江10多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统计分析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数据库基础课程同时开设5年以上占60%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5年以上的有80%多,近2至3年才有学校开设ERP系统的课程。此外,从教学大纲来看,信息系统课程教材更新缓慢,信息系统范例单一,版本更新不及时,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信息技术与知识相对滞后。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自作主张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直接导致教与学都不能适应实际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滞后,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财经专业融合的知识掌握不够。

3.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时较少。与财经类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新知识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需通过实际运作环境的模拟与仿真,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目前教学环节中,由于缺乏与信息技术同步更新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应用环境,学生多数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获取知识,少有模拟仿真的有效实践,学生难以真正地操作与模拟实验这些新型的信息系统和工具。

另外,通过对北京、上海、浙江10多所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统计分析发现:计算机类课程学分占必修课总课程学分14%,占必修课总课时量不到12%,如果包括专业选修课,则该比例均低于10%;从课程量来看,信息系统课程课时只占必修课总课时量的5%左右,其中实践课程只占信息系统课程总课时的1/6,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掌握信息系统实践操作能力的需要。

4.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单一。同时具备财经类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一方面,目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通常是由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教师承担的,这些教师虽然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工具和软件包也能驾轻就熟,但对其中所涉及的各种财经类专业知识就鞭长莫及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融合,在实践时难以找出数据出错的原因。另一方面,财经类专业教师由于缺乏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对各种高新技术的模拟系统难以熟练操作,不能独立承担此类课程的教学。因此,学生在此类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学习时,难以获得较好的指导,因而就难以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

三、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以上财经类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导论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前导课程,使学生在开始深入学习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之前,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结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例如,可率先在财会学院进行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财务结算、企业资源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等专业融合的前导性课程教学,学生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清楚地了解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方式、结算方法、发展的趋势等,了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知识融合的意义和方法,这样对学生在后面具体课程的学习将起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这种课程导论教学对财经类学科专业的教学而言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其次,学校还组织各学科中的教授和学术带头人等开设以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新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以满足各种不同专业学生对于拓宽知识面,充实知识结构的要求。

2,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案例相结合的比较教学。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纯粹地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为例进行教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因为教学内容不成熟不充实等原因而适得其反。因此,理应采用应用范围较广、技术较成熟、与财经类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软件工具包为主的案例教学,并以较新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为辅的教学方式支撑。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的产品或工具的架构和功能等;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举一反三,将更丰富的、动态更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专业问题的解决与教学中。

3.专业资源整合的实践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方面要广泛整合和应用除文字教材以外的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听教材、CAI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等,在锻炼提高教师利用资源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习惯;另一方面,广泛整合校内各专业资源与信息技术资源,加大财经类专业与信息专业在实践环节中的资源整合,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接触各种网络环境下的面向实际应用的信息技术产品与工具的应用。

开设课程设计教学,让财经类专业学生参与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分析、应用与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种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或者以解决某类专业应用问题为目标,自拟一个专业信息系统方案,进行系统架构和功能分析与设计,并按照要求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和系统详细设计方案。众所周知,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管理人员和系统开发人员合作完成。为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可以与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的信息系统开发等课程的课程设计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让学生体验和了解如何在企业环境中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课堂教学与独立研究结合的开放实验教学、社会资源与高校资源整合的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开放实验的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和工具的学习和研究。在财经类专业中建立信息技术开放实验教学环境,有助于改善实践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校还应积极利用自身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与地方政府、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各种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走向社会,以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产学研、勤工助学等形式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通过社会资源与高校资源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教学,把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5.兼备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培养。从学校角度来看,为改善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应该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听课、讲座、进修等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提高各专业知识的结合程度,达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从教师角度来看,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

高校财经类专业信息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革新。因此,更加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知识与财经专业知识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必需。学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财经类专业学生在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上的提高,增强财经类专业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 力,吴国平,薛小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理论构想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4(09).

[2]安春元,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新尝试[J].中国高教研究,2004(05).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第3篇

中国联通公司是以CDMA和GSM移动通信为重点,同时经营多种电信业务的综合新兴电信运营企业。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将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作为增强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工作,积极采用CD-MA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建设新型电信服务网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能迅速转化为市场拓展能力的适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市场潜力大的新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努力保持市场先行优势,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十五”期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

(一)“十五”期间中国联通制定的科技发展目标与任务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围绕公司确定的“建立新机制、建设新网络、采用高技术、实现高增长,发展综合业务”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了公司的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

――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在公司内部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创新管理体制、人才机制和组织架构。

――建设采用先进技术的电信网。建设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主体,以宽带多业务承载网为核心,以多元化综合接入网为基础的一体化电信网络。

――加快技术创新,实施创新技术。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先进技术来建设通信网络,在大容量光纤传输网上积极采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在多业务承载网上采用IP/MPLS组网技术,在移动通信方面采用CDMA技术并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在接入网方面采用光纤接人为主、无线接入为辅的多种技术。

――转化技术优势为市场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网络质量、服务水平和业务多样性,实现网上用户、业务收入、利润和公司市值的高增长,质量和服务的高水平。

――研究综合业务新技术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综合业务,发挥公司多业务牌照优势,实现通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以综合网络向社会提供综合业务服务。

(二)“十五”期间中国联通主要科技创新成就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技术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有前期技术动态跟踪、热点专题专项研究、技术和商用试验、技术成果提炼和专利申请保护、企业标准制定贯彻、国家和国际标准反馈、新技术新业务推广的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机制。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两个重点,一是移动业务,移动通信是公司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如何形成CDMA/GSM差异经营的良性格局,是公司主要工作;二是综合业务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综合业务运营商,中国联通致力于“业务综合发展、资源综合利用”。

1、重大技术成果

中国联通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为电信行业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的项目。此外,中国联通还获得了多项重大技术成果。

(1)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项目是在一个统一的承载平台上实现了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互联网、视讯会议、可视电话、CDMA1x移动数据等业务的网络。该项目两项技术方面专利已获国家授权,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公司一个业务建一个网络的做法,而采用下一代网络的理念和架构,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网络平台可同时提供多个业务的新的建网模式,为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已得到有效实施,覆盖了全国330个城市,并延伸至美国和香港地区,并与全球的网络实现互通。目前金融界有70%的用户、证券界25%的用户,以及12万多个企业大客户在使用联通的多业务统一平台业务。2000年,联通多业务统一平台当年建设当年开通当年赢利1.7亿元。截至2003年6月底共创收171亿元,利润25.3亿元,上缴税金6.32亿元,就是受到用户肯定的最好证明。

(2)世界风G&C移动双模技术。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用户仅用一部双模手机就可在G、C两网之间自由切换,享受两网服务。经过技术开发,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形成了四项技术专利,并在2004年年中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和成功推出,使人们从单一移动通信时代快步进入到GSM和CDMA两网合一、两网保障、自由切换的移动通信新阶段。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受到国家和信息产业部的高度重视,国家标准已全面采纳,成为信息产业行业标准。比起G网或C网单网用户,G&C双模系统用户可享受如下技术优势:更精彩增值服务、更畅通全球漫游、更完善网络覆盖,因此获得很大市场反响,终端曾一度断档缺货。其用户是高端用户,ARPU值远高于一般用户水平,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世界风G&C移动双模技术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CDMA 1X/HRPD网络、业务系列标准研究。CDMA 1X/HRPD网络、业务系列标准作为我国CD。MA 1x和未来HRPD网络建设运营、设备研究开发、测试的唯一技术依据,在很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①支持3G移动通信系统机卡分离的鉴权和选网方案是在既没有现成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支持,也没有其他运营企业的先例可借鉴的条件下,国内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不仅在国内史无前例,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机卡分离情况下由CDMA 1x网络升级到HRPD网络时用户必须更换R-UIM卡的技术问题,填补了CDMA标准的技术空白,居于国际领先和首创地位。②HRPD网络技术体制的制定首次在国内对HRPD网络的组网情况进行规定,其中对于CDMA 1x网络与HRPD网络互操作的规定,解决了两网相互独立,交互困难的问题,大量节省了设备投资。③该项目中所制定的针对CDMA1X/HRPD网络为承载的多媒体业务规范已通过了试验网上进行的业务运行和测试,这些标准的出台使cdma2000技术保持和发挥了其技术的优势,为CDMA运营公司提高和保持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项目所涉及的系列标准正在指导我国CDMA运营商的选型、组网以及试验网络的建设和测试,并将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该项目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CDMA 2G/3G机卡分离技术。本技术是为使用CDMA 1X R-UIM卡的CDMA 1X/EVDO终端用户提供EVDO网络的接入鉴权方案。本技术在不影响现有网络的前提下,使得EVDO机卡分离成为可能,使现有CDMA 1x用户不用更换1x UIM卡就可获得CDMA 1x和EVDO两网提供的业务。本项目形成的四项技术发明专利,对于中国联通保持机卡分离的优势、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在全世界推动机卡分离技术的发展、扩大机卡分离产

业联盟、CDMA 2000技术的应用和推广,2004年底3GPP2国际标准组织正式了中国联通提交的国际标准,这是中国首次在CDMA领域整体技术方案获国际组织全盘采纳,是中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工程。由于还没有投入3G商用,公司仅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测算,3G业务实施后,若采用不换卡的鉴权方式,中国联通节省10亿元换卡成本。机卡分离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还组织和实施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重大技术试验项目。承担政府部门统一组织的技术创新项目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指导和推动了新技术新业务开发与推广工作。主要项目见表1。

(三)形成具有“中国联通”特色的技术创新工作

中国联通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同时,注重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联通”特色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

公司原副总裁刘韵洁因在数据通信行业的突出技术成就,成为通信运营业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司还于2002年率先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这是迄今为止运营企业唯一的博士后工作站。

(四)大力实施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

1、标准战略

随着中国联通企业实力的逐步增强,中国联通逐步扩大了参加行业、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力度。中国联通2000年初正式加入CDG组织,成为CDG执行董事会成员。2001年,公司正式成为国际电联的通信标准局和无线通信局的部门成员。2002年中国联通加入3GPP2组织,正式成为3GPP2的独立成员,2004年初公司又加入了OMA组织,参与移动业务标准化的制定工作。2004年,公司又加入TMF、MFA等多个标准化组织。此外,公司也同时是GSMA和3GPP2以GSM、WCDMA标准为基础的标准化组织的成员。

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日益频繁的涉外标准化工作,作为标准化管理部门的技术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2003年底出台《中国联通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管理办法》,2004年技术部还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了《中国联通行业标准文稿提交管理流程》、《中国联通国际标准文稿提交管理流程》,确定了《国际/行业标准文稿提交报审表》和《国际/行业标准文稿采纳反馈表》。

中国联通自作为独立成员参与ITU国际电联活动之始,在没有独立研究机构的情况下,在运营商历年文稿评比中,曾连续3年获得文稿提交数量第一,2年提交文稿数量第二的优秀成绩。

在企业标准方面,中国联通基本建立了企业标准化体系。公司的322项技术标准,全面指导了公司设备招标、网络建设、业务开通、运营维护和市场经营等各项工作。

2、知识产权战略

公司提交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2004年以前,公司共提交专利申请5件,而2004年一年提交专利申请20余件,涉及多模式、EVDO等多个方面,更好地保护了公司的核心技术成果。迄今为止公司共申请专利56件,获得授权16件。上述成果很好地发挥了技术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五”期间在专利管理方面完成了建章立制的基本工作,建立了基本的专利管理制度。技术部是公司专利管理的归口单位,同时结合各部门、各专业的力量,成立了由总部各部门参加的中国联通专利工作小组,管理公司专利工作;此外,通过招标选定了公司专利机构,建立了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专利管理架构。

公司上下专利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由部门的一个技术人员申请专利带动部门其他技术人员申请专利的现象,实现了专利申请工作的良性发展;各部门在技术交流前主动要求外单位签署知识产权约定和保密协议。同时,公司陆续处理了各类专利纠纷,如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界定问题、设备采购合同和公司与外单位签署协议中知识产权条款的完善问题、公司侵权受理问题、合同签署前技术合作成果归属约定问题、专利合作和专利共享协议签署问题,初步探索了专利纠纷和调解的解决方式。

通过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积累了公司的无形资产,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五)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用人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进企业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充分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为适应上市和内部管理需要,并结合电信企业全程全网的特点,中国联通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创新地采取了独特的组织结构,建立了资本运营层面的多级控股结构和业务经营层面的一级法人体制。多级控股的股权结构以及一级法人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满足了两国三地不同的资本市场规范和相关法律对中国联通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使得中国联通的经营管理体系简洁紧凑,达到了政令畅通、反应快捷的效果。在用人制度方面,围绕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根据“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等方式,充实了公司人才队伍。在用工制度方面,中国联通积极稳妥地推行了劳务用工社会化管理。对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岗位实行劳务用工社会化管理。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实现了减员增效。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稳妥推进全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初步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的制度,改善了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素质。中国联通全面实施新的薪酬制度,建立了以岗位评价为基础,绩效考核为依据,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和奖金为主要分配形式,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现金收入与福利收入相结合,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薪酬制度。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业务创新,以快速响应市场,拓展业务种类,不断推出适合用户需要的电信新业务,以差异化业务优势开拓市场。近几年,中国联通开发了基于移动话音、移动数据、固定话音、互联网、视讯网、呼叫中心、集团客户等的新业务,如互动视界、神奇宝典、彩e、定位之星、视讯新干线、丽音街、炫铃、两网通、联通商旅等众多业务门类。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满意,使公司获得更大的效益。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服务创新,不断在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上取得突破,如率先推出低柜台服务、提供话费详单、会员制客户俱乐部、积分奖励回报制度、上门服务、手机定制、买手机赠话费等服务;推出电话客服、电话营销、网上营业厅、营业厅服务改进等服务,通过开展“心系用户、服务创优”活动,整体提高服务水平,让用户充分享受周到的电信服务。

(六)科技研发

目前,中国联通研发工作分布在多个部门。总部技术部是研发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时承担部分研发任务,其他的研发力量包括:总部其他部门自身相关的研发力量;各省分公司的研发力量,尤其是上海、广东、浙江和北京分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部门;中讯邮电咨

询设计院也是公司研发力量中的一支生力军。

中讯设计院有着多年深厚的通信技术的积累,在同行业中长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拥有专业门类齐全的新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部门,包括有线、无线、交换、信息、建筑、邮政、电源七大专业处和技术研发部,拥有员工800多名,并人公司的研发体系并赋予新的使命后将能极大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步伐。

(七)产学研相结合

中国联通与高校、研究院所等机构一直进行密切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主要的合作模式包括企业技术标准委托和合作、软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等三类;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议题研究、公司发展战略咨询等三方面。合作项目取得了很大成效,规范了中国联通网络建设、业务服务和生产经营;对公司重大战略决策和技术路线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实现公司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差异化优势充分展现,对外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并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

围绕实现公司新时期的总体战略目标,“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在公司内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大力提高在技术、业务、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持续创新,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公司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是“市场导向、应用为本、广泛联合、引领发展”。

(一)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发展整体目标

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发展整体目标为:

(1)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2)获得一批自主创新及专利标准成果;

(3)探索前瞻性业务发展模式、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业务;

(4)实施向3G、NGN演进的网络升级;

(5)建成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信息系统;

(6)实施适应公司战略目标的管理创新。

(二)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中国联通“十一五”期间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有:

(1)网络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演进、核心网演进、高性能多业务承载网、综合传送网;(2)业务和业务平台:新一代的语音增值业务平台、新一代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平台、手机电视;(3)移动终端技术;(4)支撑与配套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节能环保的高可靠运行配套系统、安全运营管理体系。

中国联通“十一五”期间业务创新重点领域有:

(1)业务创新:现有业务的挖潜与创新、3G通信时代的重点业务及商业模式创新、综合信息查询与服务;(2)营销模式创新:“农村新时空”发展模式、病毒式传播模式、终端营销模式、体验式营销模式;(3)服务模式创新。

(三)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将建立科技管理层、研究院和技术中心三层科技创新体制;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成立研究院。研究院以应用研究为主,加强对前瞻性技术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公司将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和技术人员力量,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业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日趋多元化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强运营效率和提高市场地位,保持并巩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科技投资管理机制建设。根据电信运营公司的特点,中国联通在“十一五”期间从2007年开始,科技投入比例逐年增长,为完成本纲要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向企业倾斜的有利政策,组织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等,扩充公司中长期基础和应用项目的资金来源一中国联通将建立科技投入评价体制,主要是对科技项目实行项目立项评审和项目后评估;实施创新专项计划,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中筛选出若干战略性业务和关键共性技术作为重大专项,充分利用公司一级法人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力争取得突破;设立成果推创项目,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此外,公司还将研发项目和成果推广项目纳入公司年度计划。

3、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公司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中国联通科技人才开发目标。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是: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整体性和梯队性的人才资源开发,逐步构建通信行业企业的人才高地。公司将逐步建立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二级专家型人才队伍,成体系地培养自己的专家人才;建立以成果为评价依据,以项目为评价主体的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骨干人才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制度规定和压力管理,重点解决人才的绩效评估问题;建立退出机制,保障技术人才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处于最佳状态。

4、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建设。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公司科技创新活动规范、高效、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基础。“十一五”期间,中国联通将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对公司现有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修订,使其适应当前公司工作流程,适应三层研发体制,满足科技项目管理需要;制定技术成果的鉴定(评审)、建档、申报、登记、专利、奖励、保密、宣传、交流和推广应用和后评估的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达到加强中国联通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项目奖励、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目的;对已经形成的科技成果,特别是有经济效益的可规模推广的成果,要通过交流、转为推广项目、安排建设工程项目等方式,在公司系统内予以推广,使得技术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市场优势,最终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制定科技成果的推广管理办法,旨在增强可操作性,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配置成果推广资金,扩大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成效;在公司科技进步奖奖励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技术标准奖和专利奖励的内容,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建立专家论证制度,建立公司内外的专家库,明确重大工程项目的范围,制定专家论证的流程,通过论证提供科学客观的论证意见,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第4篇

关键词:创新;网络结构;派系;演进;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技术创新网络是为了应对系统型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由具有互补性资源的参与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技术创新关系连接形成的网络组织[1],网络结构为每一个成员提供机会与限制[2].目前社会网络研究学者倾向于从真实网络中抽象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统计特性从结构角度分析创新系统的功能并揭示结构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研究更多地强调成员个体之间,成员与整体网络之间的互动,对于网络内子群体的形成发展以及群体对整体系统影响的讨论很少.事实上,关于网络子群体的分析是理解创新网络结构以及个体嵌入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派系是网络子群体的典型表现形式,派系的拓扑结构特征为:网络密度为1;任何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邻接且距离为1;组内关系到组外关系比例达到最大;至少包含3个点的最大完备子图[3].“派系式”技术合作是创新网络中一种独特的合作模式,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体现为技术联盟式的合作创新结构.

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形成初期,派系以小规模的创新联盟或是集群的形式出现,部分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协作研发,研发联盟等形式与其他企业产生连接,形成彼此沟通,紧密合作的小团体,使得网络以一个或多个子网络的形式存在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基于资源禀赋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强弱变化,网络中的派系结构也会相应出现变化.国外学者对于1992-2006年的全球智能卡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中存在若干互动频繁的高密度子网络,派系合作十分稳定[4].对美国 “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的研究认为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就是通过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网络充分利用资源并分摊风险[5],逐渐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入到多样化的应用创新中,促进了技术和产业组织的大规模融合[6].

派系特有的高密度、高聚集以及成员间全连通的网络特征对创新网络整体绩效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高密度、高聚集以及成员之间全连通有利于减少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各方知识基础上的信任[7].派系中企业拥有共同的合作者,他们了解合作各方的可靠性、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目标等信息,降低了合作的风险,对联盟成立前的评估以及联盟成立后的管理有着重要价值;派系成员直接联系,更容易实现成员间知识、信息和技术,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派系看似冗余的关系还可以回避知识需求匹配限制[8].Melissa等[9]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聚集度和高联结强度的创新网络比不具有这些网络特征的创新网络更具有创新产出能力.

与以上观点相反,Burt[10]认为网络结构洞加强企业知识的创造,断开的节点使企业及时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创造力与创新.Granovetter[11]认为强联结造成网络成员的知识冗余,而弱联结的网络成员之间联系不密切,知识差异化显著,更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和网络创新.派系封闭以及强联系的特性限制了群内企业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边界,降低了企业获取独特知识的能力;派系内部创新源的一致性使企业创新所需的异质信息缺乏,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最终导致网络内部成员竞相模仿而不是追求创新.

创新网络中派系式技术合作对整体网络创新绩效究竟有什么影响?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产业之一,其技术创新网络所呈现出来的核心结构特点与其他产业具有共性,研究其技术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汽车产业为例,将其1985-2009年在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的合作专利数据为样本,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图刻画派系结构与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现象,并对派系结构在整体系统创新产出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及派系演进

我国汽车企业多达三千多家,目前均进入快速成长期[12],合作申请专利是汽车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的主要形式.国际学术界在采用合作专利构建技术合作关系时均使用3年或5年的窗口期,鉴于我国汽车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活跃程度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本文采用5年的窗口期将1985-2009年间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所有合作专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模型1的拟合结果反映出在控制了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产业创新网络密度后,产业创新网络中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产业年专利产出总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总体解释度理想(Adjusted Rsquared=0.988 906),网络密度和派系技术合作相对规模的解释力在1%水平上显著,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专利总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1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达到了1%显著性水平.结果说明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专利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即当派系式技术合作网络相对产业技术创新网络规模扩大时,对产业总体专利产出有积极影响.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第5篇

我们感叹信息化给我们带来快捷和便利的同时,是否关注到了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下去的维护者和支撑者――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是在教育教学逐步与信息技术融合、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运产生的。不可否认,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发展、教学竞赛、岗位设置、制度保障、职称待遇等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可谓是曙光初现,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笔者作为一个信息教师R捣⒄沟那桌者,试图从自身需求出发,去调查信息教师现状。参考相关的调研数据和文献资料,总结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与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集团的实践,从而得出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根据教育管理部门的调研数据[1],结合对中国知网“基础教育资源总库”中,以“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字段搜索到的文章进行筛选整理,加以笔者对北京市部分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教研员的电话访谈,可以粗略得到我市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基本情况。

1. 工作基本情况

(1)教龄

根据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针对全市在职信息技术教师抽样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分析后发现,目前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的现有教师从教年龄差距大,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59%,刚毕业的占24%,笔者接触的北京市朝阳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基本稳定。相比以前,转岗现象已是极为稀少。通过访谈了解到缘由是工作内容的改变。如今信息技术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课程外,通常也肩负着校园其他数字化工作任务,但凡涉及摄影摄像、网络建设、电脑设备、广播电话、安防监控、cmis学籍管理等有关的工作,都可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协助,可谓工作繁杂。

(2)学历

本次统计中信息技术教师学历无一例外是大学本科(含第二进修学历)。近几年也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通过进修取得了硕士学位;另还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招聘来的新教师就是硕士。这从侧面反映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大有潜力。

(3)职称

众所周知,教师职称往往与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成绩挂钩。但文献数据分析与电话访谈发现,有10%的信息技术教师感到评高级职称困难,与教学一线相比,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时往往不占优势;甚至在当前小学的职称评审体系中,根本找不到与网络管理员对口的专业职称。

(4)工作岗位

由于信息技术课时少,达不到满工作量,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专职上课的并不多;再加上信息技术教师人员配比少,很多人在承担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同时,兼着学校网络管理员、电教老师、cmis管理员等多重身份,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数字化项目等繁杂工作。北京市管理部门的调研数据(数据来源同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图1所示。

2. 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可以说日新月异,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师更需要接受各类继续教育。但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众口难调,也很难赶上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速度。调查中,认为继续教育课程不太适合自身专业发展和一般适合的分别占全部受调查人数的14%和47%,通过分析得出,继续教育课程目前还不能满足信息技术教师的需要,开发出满足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求的继续教育课程,是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培训的状况怎么样呢?通过调查,具体情况如图2。

不能经常参加业务培训的理由中,32.5%的教师认为太忙,没有时间参加,与前面调查兼职三项以上工作的现象,有很强的关联性,表明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工作确实非常繁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对工作职能的认识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工作职能的认识,有26.5%的教师认为是“掌握新技术,为教学服务”。笔者认为,掌握技术做好服务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敬业善教、研究教学、注重科研,这才是教师的本色;其次,应深入研究技术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促进作用,为学校信息化发展出谋划策。

据统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倦怠率排名前三,但是在调研和访谈中笔者发现两点曙光:部分一线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非常朴实的理念和行动,通过个人努力,利用额外时间,提高专业发展,包括课堂教学获奖、指导竞赛学生获奖、研究课题发表文章等,实现了有所作为。另一点,随着基础教育进入一个优质均衡的高位发展阶段[2],优质的教育必须有优质教师人力资源的积累。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把自身角色首先定位为教师,要能站好讲台,能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技术背景知识,有较强的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对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预测和规划,能够成为本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引领者和助推器。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已有信息技术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鼓励学生利用多种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线测评收集学生的自主学习数据,通过大数据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热点、难点,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益。

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信息技术课程背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帮助每个受教育个体做好应对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准备, 顺应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趋势尤其重要。为此,笔者总结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与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集团的实践,从管理层面和教师自身发展层面,得出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 集团校行政管理层面

(1)全员培训 兼顾特色

芳草地国际学校集团信息资源部选取优秀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着对全集团500多名教师的学科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任务,几年来的大规模全员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带来了显著成果:一是全集团教师基本都能自主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的培训任务逐渐减轻减少,培训员的角色极度弱化,转为技术应用引导者;领导、老师能够独立制作质量高的课件,满足自己平时教育教学和上课赛课的技术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参与课件制作,制作员的角色消失,转为本学科教学研究者。

(2)整体应用 共享资源

集团信息资源部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信息化资源和云平台应用,如智慧校园平台和门户网站等,有效推进区域间信息化均衡发展。学校管理者、学科教师都可以自行在智慧校园云课堂中,完成教学资源管理调配和教学模块功能应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员、信息化建设者角色弱化,引进IT外包公司人员常驻学校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教师转换为管理者。

(3)社会力量参与 外包服务到位

宏观上,集团主管部门,从制度上保障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明确职责。参照“后勤社会化”模式,聘请公司外包工程师来学校作兼职网管和电教人员,完成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微观上,设备采购时签署维护协议,公司定期到学校检查保养设备。学校计算机维修员、多媒体管理员角色基本消失。

学校各种大型活动摄影摄像或者学校常规活动等电教工作,也可以外包或者邀请专业人员以设备租赁服务的形式加以解决。例如,购买一套高清双机位摄像器材造价为20余万,折旧期为3~5年,用这些钱购买电教服务绰绰有余。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

(4)回归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管理上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岗位职责:强化敬业善教的本位角色。协调出他们参与培训和教研的时间,留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间,才能保障这支队伍的成长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安安稳稳在办公桌边“做学问”,定定心心在五尺讲台“讲学问”。

为此,学校信息资源部强调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是重中之重,鼓励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做到四个清晰:清晰学情;清晰备课;清晰教学;清晰评价。作为教师,必须会上课,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懂教学、上好课;站位高、懂教育;会技术、有思路,才能为学科建设、课程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此外还鼓励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如电脑绘画、Scratch程序设计、电子报刊、微视频创作等。

2. 教师自身发展层面

专业理念的提升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实现和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内驱力的发展,即专业理念的形成和提升。正像专家所说:“现实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能力和水平问题,而是态度和情感,只要他们有足够的专业认同感,辅以他们独特的专业优势,其专业发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1)德能勤兼备

德是为人之本。信息技术教师,工作内容繁杂事实存在,与其抱怨,不如一方面梳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一方面坚持教学,关注学生。工作要有责任担当。

能是教学经验、专业水平的具体体现。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搞好课题研究更为重要。未雨绸缪,带着问题展开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尤为重要。

勤是工作态度的体现。做到手勤多做教学实践,嘴勤多和同行沟通教研,尤其是与所教学生的有效沟通,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做到及时的反思和工作小结。其实,我们所教的学生就是一面镜子,他们的表现,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也能够反映出我们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和心思。例如,通过我们的引导,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扎实,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自己学习中、生活中的问题,习惯性地应用信息技术完成自己的想法,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等。

(2)合理利用信息化大环境

利用智慧校园、移动学习、碎片化等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的大环境和自身的专业技术背景,以学科教研为途径,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如利用云课堂的翻转学习,记录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和参与度,通过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出学生的掌握情r,课堂上,教师因材施教,做好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应用;再如教室内的平板智能终端的使用,在智慧校园云服务平台的支持下,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与孩子有了更多的学习和互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质量检测系统,学生通过投票、选择、答题,展示自身的学习情况,通过系统后台答题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引导学生有效地学。 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承担学校关于推进“学生应用移动终端学习”等教学实验示范,主动接触3D打印、机器人教学、创客教育等学科实践活动,拓宽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范围。

再者,借助信息技术的技术能力,把教师有限时间的单独研究转变为网络集体协作。通过电话访谈,大家普遍认为,通过集体协作,运用集体的智慧有效教研将更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第6篇

 

军队院校团级指挥航天通信专业任职教育的培训目标是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着眼有效履行军队职能使命,围绕信息化条件下打赢联合作战对航天通信指挥人才的需求,培养熟悉通信部队职能、善于运用航天通信系统,政治坚定、品格优良、业务精湛、组织领导能力强、胜任航天通信单位团级领导岗位的指挥军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必须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

 

一、教学对象分析

 

航天通信团级指挥的教学对象主要包括总装航天通信领域新晋团级指挥干部,教学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根据所从事岗位可分为军事通信指挥、航天通信总体干部,同时还有部分通信部门政工和后勤干部;二是学员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40岁段,其中35~40岁年龄段更多;学历层次分析,高学历依然是少数,绝大多数为本科毕业生;三是专业跨度大,所学专业涵盖电子类工学专业、管理学、政工、后勤等。

 

为了设置聚焦实战、贴近岗位的课程体系,在分析教学对象的基础上,重点需要研究岗位与实战的切入点,找准切入点后,进一步设置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一)课程体系构成

 

航天通信方向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如图1所示)。

 

由于在上述课程体系中《航天指挥》《军事航天技术》《指挥信息系统运用》和《航天通信指挥问题研究》为航天通信方向核心专业课程,因此主要对此四门课程相关内容设置理由加以说明。

 

(二)课程内容设计

 

航天通信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从指挥到技术再到系统运用的主线安排授课内容,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四个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授课内容又遵循先当前现状后发展趋势的顺序进行组织实施。课程设置的主要理由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

 

(一)贯彻“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思想,突出实战化教学

 

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力争突出实战,贴近岗位,具体体现在:在案例教学中,首先进行分析航天试验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嫦娥X号卫星发射通信总体方案”,进而过渡到“基于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卫星发射通信总体方案”,再到“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XX卫星发射任务通信总体方案设计”;想定作业的教学内容既包含“特定任务(如临近空间试验任务及应急任务)通信的组织与实施”,又包括具有一定前瞻性的“XX空间作战航天通信支援研究”,这些案例和想定教学的设置紧紧围绕总装试验场和航天任务,突出总装试验任务的实战内容,同时在内容设置上又综合考虑现状和发展的关系,立足现实,着眼发展,适度超前。

 

(二)落实“指技融合,指技俱精”的理念,指挥与技术相辅相成

 

课程设置按照固指挥、强技术、重应用的思路,将指挥和技术相互融合,做到指挥与技术相辅相成。在案例教学“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通信组织与运用”,想定作业“特定任务(如临近空间试验任务及应急任务)通信的组织与实施”“XX空间作战航天通信支援研究”都不单纯是指挥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技术支持,因此在授课内容中还包括技术层面的案例教学“嫦娥X号卫星发射通信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而过渡到“基于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卫星发射通信总体方案”,以及想定作业“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XX卫星发射任务通信总体方案设计”,使指挥与技术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三)注重课程内容主线设计,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在强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注重主线设计,按照从指挥到技术再到应用的顺序,通过具体的信息系统运用和综合演练,提升将指挥和技术运用于实战中的能力。具体内容设置是在讲授“航天任务中通信的组织与实施”“航天通信关键技术”“航天通信系统及其应用”“航天通信系统安全保障”“空间电磁环境及电磁频谱管控”等专题的基础上,实际操作运用“一体化框架下的通信系统”,培养学员灵活运用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相关指挥及技术案例教学和想定作业的基础上,通过航天指挥综合演练,提高航天通信方向中级指挥干部运用已有知识和技术,解决不同背景及条件下不同任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提升学员分析、研究、决策能力。

 

(四)充分发挥既有环境条件优势,切实提高教学环境的使用效益

 

航天试验训练中心试验通信分系统,及国防科研试验信息安全实验室,这些环境和平台在其他层次教学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为航天通信方向中级指挥实施教学任务,不仅能够更大限度发挥这些环境的优势,提高使用效益,而且能够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进课堂,形成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研究成果纳入教学,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教学组织实施

 

(一)“知”“行”合一

 

在授课过程中,核心理论知识和技术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体现知识性、系统性,围绕理论和技术,结合授课内容,展开课堂研讨、课外自学、案例教学、想定作业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MOOC课程,增强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活动重点体现实践性、综合型,提升学员对理论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强化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分”“合”统一

 

“分”“合”统一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也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在教学内容中,将指挥和技术分别进行讲授,更便于对理论的理解;而在案例分析和想定作业,以及综合演练实施过程中,则可以合并进行,以使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案例教学采取小班教学方式,以案例分析、案例作业为主,现地教学和实验室见学为辅的方式进行;想定作业主要采取以分组作业为主,按照介绍想定背景、提供想定条件、布置想定作业、编组研究讨论、提交作业和小结讲评的步骤实施,体现有分有合,分合统一的思想。

 

(三)“研”“练”归一

 

教学活动的案例分析、想定作业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完成作业内容。教学活动的最后一项是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按照“统一作战背景、统一作战时间节点、统一指挥行动”的原则,利用一体化试验信息系统组织实施,在演练过程中强调以情况设置为牵引,直接调理为辅的原则,重点提升学员在演练过程中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研究还是演练,最终的目标都要归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四、结语

 

聚焦实战,紧贴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只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当然也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院校要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实战化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考虑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内容设计、课堂组织、考核方式等多个环节的完善和细化。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第7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服装专业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结合长期的高校服装专业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总结得出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内涵为:

在系统科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熟悉信息环境和把握服装专业课程内在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和发掘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专业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情境的构建工具、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积极探索网络信息资源运用的途径和方法,调动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共同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

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服装专业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服装专业课程的变革,但却是服装课程改革的有力促进条件。

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是一种全方位的整合,即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服装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服装CAD等课程的教学,包括服装课题研究。包括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等。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应该有利于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进而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

二、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它使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我国教育部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指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其传授信息量小,手段落后,直观性差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要求。各级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为教师提供整体的教学解决方案,进行远程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因此,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国服装业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传统劳动密集产业,而是融合了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业,跟服装的工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指出,目前我国服装工业缝制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但是服装科技水平在全球仍然比较低。如果要实现服装强国的梦想,首先就要成为服装科技领先的强国。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我国目前人事、财务、办公自动化软件在国内服装企业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服装CAD应用率接近90%,CAM、ERP、PDM、SCM等应用也接近20%。产品设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制造设备数字化、企业间协作网络化成为信息时代服装企业发展的总趋势。相应地,服装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适应性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对这类人才在业务上要求具备准确地解决专业岗位要求的实践能力、掌握处理时尚流行信息和市场情报的分析能力,在企业的变革中要求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潜力,换句话说,要有信息化的审美能力、服装设计能力,现代信息化的服装生产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服装专业CAD能力等。

服装高等院校是为服装企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摇篮,为了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服装专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信息时代服装专业教育应该不仅仅是传统的设计技法教育,更是一个开发学生智慧和创造能力的系统工程。从当今的服装专业教育现状看,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条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用于服装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适应了服装专业学生个性创新化、群体多样化的教学要求,因此,它在给传统的服装专业教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进而推进服装专业教育的改革,最终完成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因此,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更是信息时代服装专业教育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三、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科学理论是整合的指导思想

系统科学理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服装业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服装专业教育也是如此,各个专业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既然服装具有系统属性,服装系统包含于社会系统之中,如何体现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各元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相协调以及怎样使教学的效率达到最佳,是服装专业教学应当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进行服装专业教学的指导,以服装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必然可以培养师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大大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整合的理论基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现代服装样式之多、时尚变化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当今的服装专业人才,要具有敏锐的目光和观察力,要运用机灵的头脑、灵巧的双手时时更新知识体系,才能跟上飞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创作出时代精品。基于服装专业的这种特点,我们服装教育培养的服装人才不仅要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还要具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等。有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导,教师注重对学习环境的创设,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

(三)多元智能理论为整合注入了崭新的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它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博士于1983年首先系统地提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力潜能,这种多元的智力并非完全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可以激活和发展的,教育的任务就是提供激活适合个体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是在学生主体化、教师主导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目标智能化和教学活动丰富化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因此,服装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多种潜在智能训练,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有意识地营造立体多维的学习氛围,激发艺术灵感和创造性,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开发。多元智能理论蕴涵丰富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整合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整合的宗旨,正确定位整合都具有显著的价值。

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现状

(一)整合的实践正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

我国各级各类服装院校的专业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也在不断地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改革主要围绕着办学模式、产学研的结合、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序而火热地进行着,并且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然而经过一定阶段改革的服装专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多与课堂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专业领域发展越迅速,教学内容就越丰富,而课堂教学课时量却是极为有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在多媒体形式下表达海量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的共享为课堂课时量的延伸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整合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首选。

经笔者调查研究,当前全国各级各类服装院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门专业课程的精品网站建设,如东华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的服装结构设计、女装设计与工艺、服装材料学、立体裁剪等课程的精品网站都在积极建设申请中。而天津师范大学的《中西服装史》率先于2009年获得部级精品课程。

(二)整合的理论总结处于低迷阶段

笔者从事一线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十多年,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效的教改之路,主持完成了省教育厅的服装专业教改课题。在信息技术冲击下对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进行着实践探究,并以硕士论文形式进行了阶段总结,论文《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得到评委的肯定,取得良好成绩。但是笔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信息技术服装整合”进行搜索,结果是“共有记录0条”,令人难以置信,但输入“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结果有记录一千多条。在这一千多条记录中笔者能找到的是信息技术与医学、计算机、英语、体育等各学科整合方面的论文标题,没有找到信息技术与服装课程整合方面的论文。笔者又进入百度、谷歌搜索,终于搜到四篇:“信息技术与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整合”、“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信息技术与服装设计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整合之探索”,可见在理论总结上,整合可以说还是个空白的领域。

五、对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整合的建议

(一)上层决策者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改革,观念先行。教育观念是无形的、隐性的,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表现出来的,它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方式。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向,更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整合首先就是要让上层决策者与教育者树立现代化最新教育理念。服装专业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教育手段改革的问题,而且是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一个重要基础。教育者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大影响力,但是只有在决策者的鼎力支持下。整合才得以顺利有序地实施。换而言之。整个教育战线上至决策者下至一线教师要统一认识、团结协作,才能真正促进整合。

(二)加强教育技术学培训。提升服装专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综合素养。教师是教育改革直接的承担者,信息时代服装教育的发展要求专业教师既精通专业领域,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当前大多数服装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但是对教育技术学明显比较陌生,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属教育技术学范畴。很多院校的服装专业设在艺术设计学院或是艺术设计系下面,这里的专业教师不熟悉教育技术学当属正常现象。但这现象于整合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服装专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培训刻不容缓。

培训的内容重点应放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及运用上,而且针对性要强。因为服装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特征,整合也没有可套用的固定模式,只有针对服装专业学科的培训才能大大提高培训效率,

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有些院校可以直接利用本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力量与资源组织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还有去专业的教育技术学培训机构学习,去兄弟院校取经;邀请专家来开专题讲座;召开教育技术成果交流展示会:观摩示范公开课,等等。

总之,教师要用教育技术理论武装头脑,用终身学习精神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服装专业课程的整合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出成效。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第8篇

根据现行的民防疏散、掩蔽政策,提出合理的疏散掩蔽规模;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疏散组织、疏运方案、保障方案与安置区建设的规划;根据规划截止期的实际留城掩蔽人数及其防空袭斗争对专业队、指挥、通信、保障的需要确定出民防工程建设的数量规划,包括总数量及各规划期内的数量;各类工程的数量和各防护等级工程的数量;确定出城市的空袭灾害分区,提出工程体系的布局规划,包括工程体系总体或骨架性布局方案,各类工程的布局方案;制定民防建设规划中的各专业分规划及主要居住区的详细规划;民防通信与警报网建设规划等等。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的主要内容有:结建式人防地下室的建设数量与布局规划;与市政建设、交通、管线、生产、贮藏、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结合的项目与布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功能转换规划;近期结合建设项目的内容、选址、规模与投资等等。

加强人防专业队伍的建设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长期准备和建设,充分发挥人防专业队伍在防空袭斗争中的骨干作用。现代战争对人防专业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防空专业队伍主要有三方面要求[3]:1)具有快速反应和平战转换能力。防空袭斗争中的快速反应、快速集结、快速运动、快速抢险救治等,将对降低空袭损失、稳定人心和保存战力带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美、英及前苏联因受到和平主义的蒙蔽影响,对德、日扩军备战形势认识不足,平战转换能力很慢,其结果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从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情况看,原南斯拉夫二战结束后制定了《全民防御法》,进行了50多年的准备和建设,民防组织健全,敌实施空袭后,及时进行平战转换,在空防部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的组织实施消除空袭后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时间就是生命,对我们建设高素质的人防专业队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2)具有高素质的防空专业技能。人防专业队伍的专业技能必须适应现代防空袭斗争的需要。如防空袭斗争中的侦察与反侦察、防空袭信息的搜集与判断、电子信息战、重点目标的伪装与防护、抢险抢修程序与应急,以及高技术空袭的处置,把消极防御变为积极防御。在以北约空袭南联盟的过程中,常规炸弹已被高技术的激光制导炸弹、导弹、集束炸弹、汽油炸弹、石墨炸弹等所代替,这将必然造成和改变防空袭斗争的专业技术难度,加大防空袭斗争的技术投入,因此,强化防空专业队伍的专业素质,提高掌握高技术专业知识,是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3)具备高素质的保障水平和专业装备。人防专业队伍是防空袭斗争突击队。良好的防空专业设备、器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和物资基础,逐步加大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投入,加强研制、改善防空专业队伍的高技术专业设备器材,这是提高人防专业队伍素质的重要物资保障。同时,加强专业队伍的干部训练,进行必要的战术演练,这些都是增强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必不可少的措施。

加强人防工程的伪装

从几场局部战争的实践来看,空中侦察是空袭主导方必不可少的手段。战场侦察具有立体化、全频化、综合化、精确化等特点。反侦察可以采用伪装手段。南联盟在抗击北约空中侦察中,采用了巧妙示假、以假乱真、迷茫地方等手段,有效地保存了战争潜力,降低了北约的空袭效果[4]。因此,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实现人防工程,尤其是指挥人防工程有效的、科学的、全方位的整体伪装,对于提高生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伪装措施有[5,6]:迷彩伪装技术、植物伪装技术、假目标伪装技术、烟雾伪装技术、灯火与音响伪装技术等。目前,特别要注重整体伪装技术、发展新型综合伪装器材、重视天然伪装和就便器材伪装、加强对重要目标的伪装研究、加强伪装专业人员的建设。高技术条件下,可以做到精确打击,基本能做到“发现目标即可击中目标,击中目标即可摧毁目标”。因此伪装与防护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人防工程伪装要从防可见光侦察转到重点防雷达、防红外等高技术侦察上来,着重解决防雷达成像、热成像侦察的伪装技术;要针对敌电子侦察系统难辨真假的弱点,广泛设置假工程、假目标,并辅以积极的红外、电磁等假信号,迷惑敌人;要大量运用烟幕遮障手段,降低敌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概率。

加强信息心理防护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将信息心理战发挥到了极致。在战争前,美军制定的心理战计划比较细致周密,并且与国家总体战略相结合,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各种手段,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几个方面对伊拉克进行了协同一致和统一的心理战。美军心理战具备了全方位、全时空、多形式的特征。其特点为[6]:1)宣传单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抓住伊军和民众的心理弱点,有针对性的说服诱导,削弱了伊拉克军民的抵抗意志。2)美军建立了消息电台,利用特种作战飞机,多频道长时间进行宣传广播。3)美军利用电视、网络、电子邮件、移动通讯、卫星频道插入等现代传媒和高科技手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4)信息生成技术成为这次信息心理战中的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焦点。例如美国的信息生成技术处于全球比较领先的地位,它可以制造假新闻、假图像、假声音、假消息,其效果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在人防工程建设中,如何满足信息心理战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敌方的心理战,怎样进行正面宣传,鼓舞军民斗志。在人防工程内,干扰敌方宣传信息,又能使我方信息畅通无阻。作为军事斗争准备一个重要方面的人防工程建设,有必要加强信息心理战的防护,满足其要求,成为现代战争中人防工程建设的新观点。另外,高技术空袭产生的破坏作用成倍提高,导致生命线工程瘫痪,极易导致群众产生恐惧心理,严重影响全民斗志,弱化奋力抗争、夺取胜利的信念。由于破坏了正常的社会和生活秩序,可能导致群众产生厌战情绪,严重地可能影响政治稳定等后果。因此好的、有效防护能力的人防工程,对于防止这些严重后果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