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美德教育

美德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8 15:27:21

美德教育

美德教育第1篇

1.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这些仁人志士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传统美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历代所颂扬。我们可以把“先忧后乐”作为青少年的格言和道德准则,并注入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新内容,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3.传统美德教育与遵法守纪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这都说明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传统美德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职工;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

5.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圯上老人”、“举案齐眉”、“曾子杀彘”、“让枣推梨”、“宾至如归”、“千里送鹅毛”等典故,分别说明了长幼、夫妻、父子、兄弟、亲友、主宾等各方面的具体礼貌原则。上述成语、典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为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

美德教育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美德教育 美德范畴 美德智慧

进入新时期以来,高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改进,改革举措频出,其对大学生实施完整而有效的美德教育,则是近年来高校德育的一大创举。

一个时期来,高校德育弊端多多,而目标定位不当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当前德育方面的很多问题,皆因长期以来德育目标定位上的缺陷所致。尤其是德育目标的世俗化、功利化与同一化,造成了高校德育现实处境的平庸与尴尬。

有的打着“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旗号,反对在德育目标设定上的必要超越,热衷于将德育目标世俗化为所谓的“德育量化考核”,并具体化为“公约”、“手册”、“守则”、“规范”、“忌语”等。事实证明,这种“规范”式的世俗化德育,完全不能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道德完善的感动与激动,更无法引起对真善美的渴望。

有的高校制定和施行学生德育考评机制,试图通过一些具体指标给以量化考核。在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和正面引导效应的情况下,一些学生为了考核加分而“努力”学习、工作和做好事。这种带有明显功利目的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和良性转化。这些经过“量化”了所谓德育指标,除了培养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善于钻营的小人,不可能有任何正面的育人效应。

更为令人尴尬的是,我们在德育目标设定上搞“齐步走”、“一刀切”,习惯于用一个统一模式去塑造所有的教育对象,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更有甚者,在德育生活实践中,将德育目标倒挂成“倒金字塔状”,形成了“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对大学生只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的乖谬格局。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德育,既适合对大学生的公共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又能促进个体以“自我实现”为旨归,主动地进行道德修炼,自觉践行道德理想;既能指导其言行举止在当下呈现一种积极进取、昂扬奋发的道德状态,又能使其始终志存高远,永葆崇高的道德追求;既能保持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所受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得以延续,又能在高校这个人生的新阶段,有更新更高更美好的道德追求?我们的回答是:有的,这就是美德教育。

所谓美德教育,是相对一般道德教育而言的一种更“高级”的德育形态;如果说一般道德教育是以社会对个体的底线伦理要求为价值导向,而美德教育则是以美德伦理为价值导向的德育形态。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说:“一般的道德是针对多数人的起码的一般性的道德要求,而美德是针对先进分子的较高的道德要求。”[1]美德伦理价值取向下的高校德育,以培养具有美好德操和高尚品德的人为目标,把大学生“提”到道德精英的高度来加以教育和要求,不仅要求他们不能违反底线伦理,更要求成为道德上的楷模和典型,为社会普通群众树立道德榜样,为推动社会风尚的整体好转和优良美德的代代承传作出贡献。[2]

总而言之,美德教育作为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一般道德教育的升华与提高,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德性教育,是真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实施美德教育,首先是美德认知教育。当一个人在中小学受过一定的公共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之后,已经理解并能维护公序良俗,也就完成了作为社会人进入社会的起码的道德准备。但“求知学习是人的固有本性”[3],在达到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爱国诚信等一般公德要求之后,来到高校为实现人格的进一步完善,以获得个体发展的自由与超越,便会产生更高的道德追求。于是,一种超越一般道德认知教育的美德认知教育便成了精神需求。

当代高校的美德认知教育,包括对传统美德认知和当代美德的认知,其中因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分中华视阈的美德认知和西方视阈的美德认知。

中华视阈的美德认知教育,包括中华传统美德和当代美德认知教育,也就是要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德一些范畴,即由儒家所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或仁、义、礼、智、信(五德)等,须一一明了其内涵和外延,懂得其伦理价值意义。随着年资的增长与学业的精进,其美德学习的内容还可以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直至由人际美德教育上升到环境美德乃至宇宙美德教育。

美德作为一个历时的概念,是有其时代性的,当代的社会生活与社会风尚必然产生出当代的美德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新时期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党和国家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十”所确定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通过研究、整理、抽象出中华当代美德教育一些基本范畴,以便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有时代特色的美德教育,以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目标。

人类的文化总是相容互补的,美德也不例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未来肩负着与不同文明进行对话的重任,因此西方视阈的美德认知教育,也应该而且必须是高校实施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不同意有人在这方面将中西对立起来,认为近些年中国高校出现的道德滑坡、学子行为失范是中华传统道德失落而“西风东渐”的结果)。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苏格拉底是与我国孔子齐名的伟大思想家,其与弟子关于美德的探讨构成了西方伦理的基础,深刻影响了西方两千五百多年的精神生活和经济生活。苏格拉底最早认识到知识和德行的关系及教育在德行培养中的作用。他认为,理性是人生的根源,知识是最高的善行;美德基于知识,教育则是美德和知识的源泉。他把人的理性、美德、知识、善行统一起来,并通过教育来实现。这是苏格拉底哲学和伦理学的主题,也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4]。

此外,关于美德的论述,西方思想家中有影响的还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等,特别是蒙田的关于“快乐、幸福与死亡”之于美德的观点,更是一种与日常生活内容密切相关的美德理论,值得我们很好地挖掘和借鉴[5]。

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正置身于利益主体、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同时,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是否具备健康人格是衡量大学生合格与否的客观尺度,而是否具备美德人格则是决定其将来发展高度的首要因素。当代社会不仅仅需要大学生获取足够的专业知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需要大学生具备高尚的美德和生活的智慧,只有这样,将来才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那么当前背景下,高校该如何实施美德教育呢?

(一)以现行德育网络为基础,构建高校美德教育共同体。

我国高校有现存的德育机构及网络,美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部分无需也不必另起炉灶。按高校现行的体制,主管学生德育的一般是党委宣传部门领衔,相关工作部门为学工处和思想政治教学部门,此外还有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主要师资是教学部门的思政课教师与学工部门的辅导员教师。这些资源要按“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原则实现整合,构建高校美德教育的共同体,共同完成“以德导行、以德化人”的崇高使命。具体分工是:学校宣传部门、共青团和学生会,负责学校美德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学工处及辅导员队伍负责美德教育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校内的美德践行活动和校外的美德社会实践活动;教学部门及思政教师负责美德教育的教材开发与有关知识传授。

美德教育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念的传递,往往受传递者的影响,因此教师很关键。必须强化德育教师的培养工作,优化其知识结构,增强其德育创新能力,提高其人格感染力,充分发挥德育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同时,要切实稳定德育队伍,从各方面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做好德育工作创建良好的事业平台。

(二)以“两课”为平台,开展美德教育进课堂的专题研究。

“两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实施美德教育的基本平台。因此,要组织“两课”教师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要以美德为专题,结合中国国情,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特殊需求,从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精华中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专题性的美德教育教程,如“中华传统美德观念概述”,“西方古代思想家的美德观念和城邦理想”,“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当代美德观”,“个人的美德追求与自我实现”,等等。使之进入课堂,帮助学生学习美德知识,形成美德认知,培养美德意识,进而生成美德愿望,产生美德行为。另一方面,要认真探索美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总的思路是“以知启智—以智养德—以德导行”,具体教学中可多组织一些生动的案例,借助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启发式讨论法,帮助学生求美德之知,明美德之理,养美德之性,践美德之行,塑美德之人。[5]

(三)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美德。

任何知识的学习,审问、博学、精思的目的乃在于“笃行”,美德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

从完整的德育意义上看,美德知识的学习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美德实践,而且美德实践比美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离开了美德实践,美德教育的效果将无从检验,美德的价值也因无从落实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当前的高校实施美德教育要以开放型的德育模式为前提,在美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学生的美德实践,积极开展以美德教育目标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为此,要努力做到两个“充分发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大学生美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美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切实解答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和根本问题。这样坚持数年,形成具有特色的德育实践项目,真正达到提升高校德育品质的目的。

(四)以公平正义、平等博爱、民主自由为理想,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美德智慧人才。

21世纪将是以成熟化、信息化、合作化为特征的“新国际化”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精英群体——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具有“新国际化”的美德意识,即你的美德标准必须具备全球普适性。当前,公平正义、平等博爱、民主自由被公认为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德标志,被学界称之为地球人的美德理想,所以,高校在实施美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具有这样的高度。根据哈佛的经验,就是以“关心地球、适应变化、友爱合作,以及相互理解、相互依存、求同存异”为美德准则,着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治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和全球意识,[6]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现状,预测世界发展的趋势,使之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宇宙的开阔胸襟和美德智慧(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美德即智慧”),真正成为有德有才有智慧的公民。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我的教育思想[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281.

[2]马唯杰.底线伦理还是美德伦理:兼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3).

[3]靖国平.从“知性人”到“智性人”:当代教育学人性假设的转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4).

[4]见拙文.从关于“美德”的讨论看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2,(9).

美德教育第3篇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习《以墨代色》这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具有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人确实应该感到自豪,但在骄傲的同时更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学习中国画,牢固的掌握它。这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也都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涂涂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观察生活、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只有我们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就会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例如:每逢重大节庆活动,我都让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变化,在观察的基础上涂画五星红旗、新建的高楼大厦以及节日的各种欢乐景象。如在香港和澳门回归时,我引导学生用画笔来表达庆回归的心情,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美术比赛。在比赛中,很多学生的作品都获得了比赛的大奖,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好评。实践证明,在孩子们喜欢的涂涂画画活动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其效果远远胜过教师生硬的说教和灌输。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学习欣赏课或每课的随堂欣赏时,有的欣赏作品选的是同学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的作品。同学们都觉得他们太厉害了,他们的作品真是高不可攀。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教育他们,作品被选中说明他们画的好,我们应该学习。但我让他们意识到同学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好作品,我校各班都有同学参加全国的比赛中获奖呢,比美术书上选的作品还要好!同时,我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耐心启发,及时表扬。只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及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明白只要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肯定会成功的。通过老师的鼓励,激发了同学的上进心并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我认为自信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

四、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讲卫生》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一开始就问:同学们经常帮家长做家务吧?你们具体帮助干了哪些?个别同学举手发言,但大部分同学都低着头,一点声音也没有。这说明同学在家里大多数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就抓紧地时机和同学们谈心:爸爸、妈妈每天工作特别辛苦,还要操持家务。作为一名学生,确实应该帮助家长做点家务,尊重理解家长,分担家长的忧愁,并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同学们可以帮助家长做简单的饭、帮助家长洗衣服、帮助家长收拾房间等等。等到下次上美术课时,你把做完这些事的感受告诉老师和同学。这样,在上第二节美术课时,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劳动后的快乐感受以及家长对他们的满意评价。同时,创作的作品也更生动了。劳动是一种美德,从此,同学们都能够尊重理解家长,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教育学生尊重老师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在学习《夸妈妈》时,让学生明白一定要感恩辛勤哺育他们的妈妈。感恩妈妈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赠送昂贵的礼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也可表达这份情感,礼轻情意重呀!另外,如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搞好学习就是对妈妈最好的感恩。因此这一节课同学们都特别遵守纪律,作业质量也很高。

六、教育学生互帮到助,不歧视他人。

美德教育第4篇

1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对中学德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其一,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法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平等观念和竞争意识。其二,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竞争者只有顽强拼博,不断进取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其三,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大的的学习动力。因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在肯定市场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所起的消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是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当代青少年学生个体竞争意识日趋增强,群体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削弱,发展个性的要求日益强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逐步淡化;对个人利益,个体价值比较关注,对国家、集体利益有所忽视;个体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对集体的力量和作用认识不足等。二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长。社会上出现的追求享乐,迷恋金钱,崇拜金钱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危害了青少年一代美好的心灵。有的学生一味讲究吃好穿好,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肆意挥霍,钱花光了就去偷,骗、诈等。三是“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当前,社会的分配不公和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现象,使不少学生认为不读书,无知识也可以赚钱发财,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只求混个毕业证,早早冲出这所“牢笼”,去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赚钱发财。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中形成了许多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优良道德传统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意义也是深远重大的。

首先,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思想的需要。中华民族历来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闪烁着集体主义精神的光辉。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一代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滋长,学校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传统美德,发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情感,这是学校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义利观,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侵蚀的需要。“义”,即道义;“利”即物质利益,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认为,如何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乃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头等大事。在两者的关系上,强调“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反对“见利忘义”,就人生价值而言,“有义”比“有利”更为可贵。在社会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有的人却陷入“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泥坑,为了获得金钱,不择一切手段,置良心、道德于不顾,甚至以身试法。青少年学生也耳濡目染,深受其害。因此,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确定正确的义利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胸怀大志,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的需要。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立志、求学、自强等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朱熹的“命当志存”,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字经》上讲的“头悬梁、锥刺骨”、“如囊萤、如映雪”的勤学苦读,都强调了人要胸怀大志,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情操。针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知识无用”、“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3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应以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状况和具体校情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德育教育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美德教育第5篇

一、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美德

所谓美德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教师由于其从事工作的特点,其美德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的德性,它们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追求教育的理想,追求教育价值的实现,追求个人教育实践的卓越,才能形成优秀的教育德性。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美德,这些美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正派公正。正派是指行为和言词的合宜,是一个人言谈举止的风度和教养,反映出友善、愉快、通达、坦荡的品行,作为教师个人的正派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正派反映出教师在面对家长,面对学校的任何一个学生时的态度和方式,是形成积极和谐学校教育氛围的关键。公正包含正当权利的维护和平等,维护指对各种正当权利的保障以及不侵犯,平等表现为平等的尊重和平等的关爱,包括平等地分享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地对待同一类事情,对做一个公正的教师非常重要。

(二)真诚温和。真诚是言行和内心精神的一致,它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行动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上,调节着教师与自己、他人、学生的关系。它是一种坦率、诚恳和真实,与谎言、虚伪、自我吹嘘、表里不一等相对立。温和是指不冷酷、不冷漠、不严厉,同时也不愤怒的个性,它反对教育中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压迫。温和本身包含了一种严肃的指导力量,一种耐心和善良的力量,表现了一种亲切的从学生的利益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的善意和一种不伤害学生的关心。温和是教师实现对学生引导的最适宜方式,真诚则是教师职业非常重要的教育美德。

(三)尊重信任。教师的尊重对于学生自尊的维护以及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声音的表达者,如果教师以尊重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声音,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的见解、思想、个性,理解学生的感受,教育事实上就已经在进行了。尊重是建立在平等、公正的心态之上的,它排除任何意义上的分等、贬低、轻视和歧视。而信任则意味着对学生存在、发展、进步的承诺,离开了对学生的信任,教师就无可避免地对学生进行操纵、监视、控制和惩罚,只有在信任基础之上,交流与合作,尊重与理解的关系才能形成。

(四)有正义感。教师应该具有一种坚持正义的信念和实现正义的信心,同时要肩负起推进和维护正义的责任,这是其作为教师的道德义务的首要条件。具有正义感的教师,才能不为恶俗所染,不被私利所动,不会背道而驰。具有正义感的教师,会把教育当作伟大的事业来做,其情怀的清洁,气节的高尚,将使教育还原它原有的本质。

二、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

教师具备一定的美德,这为其拥有职业道德打好了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教育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繁荣有着长远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一旦从事教育工作,就对个人的道德做了自愿约定和承诺,使自己具备良好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出一定的职业道德。因此,可以这么认为,好教师是有一定职业道德的教师,这不仅是教育本身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社会对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道德要求。那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呢?

(一)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而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对待学生的道德。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是基于学生是接班人,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三)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一所学校要强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学生的塑造也靠教师集体的劳动智慧。教师集体是一个由共同的教育任务组成的复杂整体,要使这一集体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有效地进行工作,所有成员力量的协调一致非常必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本份工作负责,同时,彼此之间还要对整个“事业”负责。如教师所教的每门学科都是形成学生完美的个性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每个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主要依靠个别劳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往往是面对学生单独进行,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绩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可是这种个别性劳动的形式更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产物道德观点,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协作。

(四)对待自己的道德。教师的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都无法代替的。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而对面交往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见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的提高显得特别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一切行为举止中,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广泛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素养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三、教师的美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教师的美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影响到对学生教育的成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

美德教育第6篇

作为受训者,我受益匪浅,理由有四:

一、传统的德育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代名词。

更多的在于说教和强化规范学生的思想意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遵守,什么坚决服从等等。而这次的培训,我感触到:对学生德育的教育现在更多在趋于在学生现有的理性感知的基础上,注重对其引导,使其逐步规范于社会准则上。换句话说,就是教育者要不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修正,最终能达到让其自己能净化和美化自己的品德。但多年以来,我们对学生德育的教育还没有什么好的方式和方法,让大家借鉴和运用。

二、社会的需求,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是知识适应社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思想素养适应社会。

“品学兼优”,品德当先。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那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这段时机,树立起良好的美德。从小根深蒂固,长大不易被扭曲。目标明确,还在于付诸于行动。

三、以身作则、以身垂范。

我们都知道其含意。我想要美化学生的品德,首先还得从我们自己入手,先美化美化自己的品德。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在更新,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这样才能适应需求,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更新理念,才能让学生“心服”、“幸福”。更新知识,在于我们的教法上,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我们不能乏乏而论,要有准确的用语,不能肯定一个而否定大多数。

比如:我们经常听见老师表扬学生用这样的口语:我们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看谁表现得最乖。细细想想,如果只有一个最好,多数就不是很好,那么你的教育还算是成功的吗,对一个的肯定和表扬却是对大多数的否定和批评。所以我们只能用准确的语言来对学生加以评论。学生作业做得好,我们老师可以表扬学生说:这段时间×××同学,在完成作业方面,具有认真、刻苦和守时的品德。既是对这位学生真实的肯定,又不伤及其他学生。更新理念,在于我们思想问题的方式上,就同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只有一个答案,要推而广之,举一反三。从不同的方面思考,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寻求让社会认可的答案。所以说,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美德教育第7篇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理综合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摘 要:语文类课程教学与德育和美育融合是语文类课程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其各自不同的特性和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我们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三者融合的方式,即结合语文类课程课堂教学的内容,以美育德,以美育促德育。具体来说,发掘教材内容美,是以美育德的核心;展现教师语言美,是以美育德的重要保证;创设课堂形式美,是以美育德的有效补充。其目的就在于最终实现学生在掌握了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品格。

美德教育第8篇

关键词:中学生 道德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

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美德,我们应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具体应从五个方面着手:

1、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他们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传统美德教育与遵法守纪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这都说明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3、传统美德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职工、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

4、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圯上老人”、“举案齐眉”、“曾子杀彘”、“让枣推梨”、“宾至如归”、“千里送鹅毛”等典故,则分别说明了长幼、夫妻、父子、兄弟、亲友、主宾等各方面具体礼貌原则。

上述成语、典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为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

5、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相结合。古人是非常重视立志成才的,并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如大禹为根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还有“磨杵成针”、“悬梁刺股”、“羲之墨池”等故事,表现了古人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这无疑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精华,对教育学生立志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如何落实对中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呢?我认为教师必须打破旧的模式,积极探究,不断改进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教育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教育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是道德教育能见成效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科学性、灵活性,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规范道德行为,让学生真正接受,达到入脑、入心的程度,才能由理解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这样道德氛围才能形成,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见成效。

比如学生的打架问题,学生对学习“做人”不理解,也不重视做人应该从哪些地方做起。我们在对学生传授“做人”知识时,要结合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他们身边的许多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解释“做人”的内涵,引导他们正确把握“做人”的基本准则和立足点,用事实教育他们懂得:学会“做人”是自己生存的需要,是社会大家庭和谐的需要,也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学生明白了这一道理,就会在实践生活中自觉去观察、思考、审视身边人际关系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