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提问技巧论文

提问技巧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6:00:40

提问技巧论文

提问技巧论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提问 策略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启发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学生掌握知识质量的高低,课堂生成的深浅,往往与教师的提问是否精巧有直接关系。可见提问对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它是教师评价学生、调控教学的直观手段,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会了指定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及时获悉学生的种种错误理解从而提供反馈,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可见提问对课堂教学意义重大,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益的呢?

二、课堂提问的含义

提问并不止于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回答,它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顺利自然地转向学生,让课堂教学维持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的教学对话。教师在理解提问的基础上,怎样建构课堂提问呢?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

1.课堂提问要有目的,紧扣教学任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性要明确,意图要清楚。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必须对于提问所要达到的效果有一定的预见性。你是想要为下一个问题“铺桥”,还是要启发学生理解某一个概念,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起不到提问的作用。如有位老师讲《柳叶儿》一课时,在讨论到为什么要吃柳叶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柳叶儿长什么样?”然后展开描述,随心所欲,游离了教学主题,这样的提问就没有多少意义。

以教学小说为例,教学目标是要扣住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那么教师设计出的问题就要启发学生在认真阅读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物形象。我在教学《变色龙》时,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课文为什么要以“变色龙”为题?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变的呢?除了“变”这个特点外,奥楚蔑洛夫有没有始终不变的思想或行为?这三个问题抓住文章的中心,学生明白了这些问题,也就明白了主旨。有学生这样说:“‘变’字,表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见风使舵’,警官奥楚蔑洛夫始终不变的是欺负权势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课文开头写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由此可见,奥楚蔑洛夫倚仗自己的权势,从中剥削他人。

2.课堂提问要有层次,由浅入深。提问在明确目的之后,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和目的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注意各问题之间的衔接,注意做到为学生铺路搭桥,适当引导。课堂提问要让学生在问题的逐步引导中如剥茧一样明白问题的实质,在循序渐进中潜移默化的吸收到知识。如一位老师在讲解《背影》时,先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背影》,那么同学们说一下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哪次最好?”“你认为哪次“背影”写的最生动?”“为什么作者极力描写背影呢?”“文中还写了其他“背影”请你找出这些体现父子深情的句子?”这一系列问题具有层次性,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因此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高度。

3.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抓住矛盾激发兴趣。要想使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问题应该具有启发功能,教师就要将教材中具有矛盾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同样老师在讲解《背影》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在重读“穿过”,“跳下”,“爬上”,这些词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重读呢?”学生答到:表现父亲买橘子显得费事。进而教师接着问:文中的“三布”写出了父亲家境惨淡,那么家境如此惨淡父亲还想着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就很有启发性。学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4.设计问题要从小处入手,从词语、句子入手。语文课堂离不开语言,文章的美丽是通过一个个词语实现的,分析好词语,就可以抓住突破口。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富于情趣。学生体会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问技巧论文第2篇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可提高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并能引起同学对生物科学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在国外,对有效提问的研究较早,且研究理论较为完善,而我国起步于20世纪末,虽然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我国教学方式和国外有着较多的差别,盲目使用国外教学理论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学生,所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提问技巧有着重要的意义.生物是一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学科,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可以培养学生勤于质疑、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有效的提问可以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更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对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的探讨

1.注重提问的启发性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学过知识的考查和对讲授内容的重复,它更应该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一个善于启发学生的老师,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教师要善于去利用提问的技巧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和更深入探究、质疑.问题的提出要层层递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注意启发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保证对学生必要的鼓励,不会因为学生的基础差而放弃对学生的引导,在问题的引导上,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回答的评论,即使有错误答案也要尽可能给对方纠正的机会,错误的答案也是对问题不同角度的回答.对于不完善的回答或与教师预想不一致的回答,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正确部分,并分析原因,给学生一个规范的答案和引导学生到正确的方向.适当地给予对方引导,继续提问才能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来思考.

2.注重提问的探讨性教学过程最好把知识点分成若干个部分,突出重点,并附带有趣味的问题,比如对种子的知识章节,可以通过谜语或者动态图片来描述种子的组成,也可采用给学生一人发一个种子,引起学生的广泛讨论.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来观察思考植物从种子长到植物本身经历的过程.探讨性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准确性、科学性、开放性,适合学生的知识范围,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注意问题的发散性和可探讨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进行鼓励的同时也要明确的指出对方对问题理解不恰当的地方,通过点拨或追问可强化提问的效果.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鼓励其做深层次的思考,对问题的探讨更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学生从有疑问到解答,逐个解决课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

3.注重提问的梯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设置疑问,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思考探索的欲望.在讲授学科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要注意从简单入手,层层递进,对于学生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甚至完全听不懂的问题,要把问题分解成小的部分进行提问,来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问题的线索明朗化、具体化,给学生解答此问题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比如病毒为什么会具有传染性,可分解成病毒的结构,病毒的遗传特性,存在条件等等来回答,那么一个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一个看似很复杂的问题,但变换分解后,就变得明朗化、清晰化,学生也能够理解,更能充分显示出老师对课程的独具匠心.

4.注重提问的时机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课程的设问应该把握好时机,诱发思考,在问题提出时,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好的问题应该在适合的时机被提出来,老师应该结合课堂的情景来选择时机,在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或当学生受到旧有知识的影响无法顺利实现时,要及时进行讲解.在当学生若有所悟、跃跃欲试,应当选择提问的时机,还可以帮助掌握课堂的进展,展现教学的特色和教学魅力.

提问技巧论文第3篇

一、在尊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寻找二者的“交集”

教材对于阅读和写作的编排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有各自的目标与梯度。统筹设置目标,要在尊重这两个体系的相对独立、不损害教材既定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去寻找二者的交集,然后调整。

以高一下学期为例,继上学期写景抒感的记叙文训练之后,下学期则根据课文第一、三单元及“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事件的波澜”“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等写作单元,将该学期作文目标定位为写人记事的记叙类散文和文艺性说明文,加之本册阅读部分议论文较多,特增设一个侧重于论证方法的议论文片断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写人、记事、说明的各种技巧,同时也为高二的议论文写作打底。

教材对“阅读”部分的编排主要依据课文的难易程度并兼顾国别、朝代、文体,以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欣赏、研讨、评价作品的能力。笔者在对课堂阅读教学进行目标预设时,则根据教材的编排,尊重课文本身的特点,将单篇教学目标划分到三个层面,即“基本层面”“技术层面”“审美层面”。基本层面在于文章各类基本信息的收集归纳,解决“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技术层面在于表达途径和方式的探究,解决“如何写”的问题。审美层面在于文章内涵的深度挖掘和语言的涵咏、文风的品评,解决“美在何处”的问题。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立体式的展现课文之美,有效避免了对经典之文的浅表化解读,少一些暴殄天物。其中关联到作文教学的主要在于技术层面和审美层面。

课文的技术层面,可为学生提供作文时仿拟的技术支撑。课本所选皆为经典,在写法技巧的运用上可作为鲜活的范例给学生以借鉴,供其演练揣摩。设置目标时,可先对课文突出的手法进行盘整分类,如记叙文景物烘托技巧――《边城》《荷花淀》,议论文比喻论证技巧――《拿来主义》《谏太宗十思疏》,议论文中描写的恰当使用――《拿来主义》《师说》等等。然后与具体的写作目标对应,抓住那些既是课文重点又是作文训练所必需的技巧,作为课堂的主要目标。

课文的审美层次既关乎技巧层面,往往反映技巧意义之所在,深化学生对技巧的理解;又超越技巧层面,更深入地照见写作者的良苦用心与人生境界,为学生提供情感、道德等精神层面的滋养与陶冶。但由于背景、时代、阅历等诸多因素,学生或无法体味深透,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对于这一层面,设置目标时,可根据文章本身,兼顾技巧层面与学生的情感实际,精心选点讲透。

以第二册小说单元为例,该单元对应的写作目标是“写人记事的记叙类散文”,技术层面及审美层面的目标设置就要紧扣“写人记事”。

二、抓住“交集”,互相渗透,双向促进

在深刻的“读”中获得技巧与思索。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得其方,写作的能力也随之而增长。”如何“得其方”?需读“精”。阅读课上执教者对技巧层面与审美层面解读得越精彩深入,对学生的写促动就越大。

我将“故事新编”的手法纳入记事类记叙文的作文训练体系中,把课堂目标重新定位为“学会故事新编的手法”与“作品人物角色转换的审美探究”。透过课堂上学生专注的目光,我读到了他们对责任对社会的深思,在随后作文中胡编乱造的现象也得到了改观。

对比两次授课,前一次课所设置的目标基本停留在“基本层面”和“技术层面”,挖掘太浅,而后一次课目标上升到了“审美层面”,使学生深度理解作者创作用意的同时也促进了对技巧的真正把握。

在有序的“写”中熟习技巧。技术层面所列之技巧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用得纯熟,才能触类旁通。阅读教学中可恰当穿插仿写、归纳、拓展、补写、扩写、缩写等形式对之加以熟习。还可利用读本对应文章增强学生对同类技法的辨识与鉴赏能力。同时结合作文教学,在周记、作文训练里有序安排,进行巩固强化。尤其是周记,以往大多数时候安排多是“放养式”的望天收,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时间久了,学生总会抱怨不知该写什么而胡乱应付。当周记被纳入整个作文训练目标体系中统筹规划时,这种现象没有了。可在周记中把对课文写作技巧的仿拟和品味与定期自由实践穿插安排,这样既操练了技巧,也给学生积淀生活留下时间。

在开放的“写”中贴近课文。审美层面的鉴赏需要对文章作深层次解读,而这种解读往往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愉悦、心灵的触动与表达的冲动,甚至是做人境界的提升。但这种愉悦与冲动是瞬时的,当时过境迁,它通常会沉睡到学生脑海深处。要使之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则需通过收集、记载、整理的途径反复强化。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可以在整理时产生二次感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提问技巧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翻译教学 教学改革

一、调查

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笔译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其他参考资源,把外语中除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以外的各类文章,包括文学作品,译成母语,并能把母语的一般性文章翻译成外语,掌握独立从事英汉互译工作所需的各种相关技巧和技能。那么,学生在学完一学期翻译课后,究竟有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对所带08级两个班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98份,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在学习完一学期翻译课程后的掌握情况,借以了解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以下为问卷题目和调查结果。

1.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对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传达原文的意义,符合中英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2.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对介绍、提要、广告、产品说明书等特殊文体进行英汉互译。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3.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将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翻译成中文,能基本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4.你现在能否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文献等翻译为中文,译文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5.你现在能否将与专业相关的中文报告、论文等文章译为英文,译文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6.你现在能否借助词典熟练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译文流畅。

A.能 B.不能 C.勉强可以

7.以下哪一项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A.我知道基本的翻译技巧并能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B.我知道基本的翻译技巧但不能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C.我不了解基本的翻译技巧所以不会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技巧。

由上表可见,通过一学期翻译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相关的翻译技巧和理论,也能够基本从事难度较低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的英汉互译。但是,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相关资料的翻译还存在困难,而且最令人担忧的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翻译技巧和理论的学习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将其应用于实践,这和我们翻译课的最终目标,即通过系统地介绍翻译的基础理论、翻译方法和技巧,指导翻译实践,实践中证明和巩固所学理论,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表达能力,相去甚远。那么,如何解决翻译教学中的不足,是目前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

二、翻译教学理论的选择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究竟该选取哪些翻译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是独立学院教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翻译理论要浅显易懂,能指导其翻译实践,因此翻译的基本理论应包括翻译的标准、直译和意译、中式英语的避免和翻译语病的辨别。这些理论旨在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忠实于原文,什么是可接受的译文,比较死译与直译、胡译与意译,改正学生译文中出现的洋化汉语、逻辑含混的各类翻译病,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有意识地避开这些误区。

三、翻译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讲解太多,很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即使上讲评课,也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争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时间不多。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翻译课应精讲多练,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了引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参与机会,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较大幅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可采取小组学习法。小组学习法就是在翻译课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让学生完成翻译练习后继而对译文进行自我或相互间的评价和修改,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水平,培养其应变、创造及译文鉴赏能力。

总之,翻译教学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独立学院中,必须改革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不断求实和创新。惟有如此,独立学院的翻译教学才会培养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具有较强翻译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1).

[2]林克难.翻译教学在国外[J].中国翻译,2000,(2).

[3]王树槐.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

[4]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提问技巧论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大陆得到快速发展, 人们加深了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认识, 同时,许多高校利用社会工作的技巧不断充实学生管理办法。本文着重从个案工作技巧和个案工作技巧在大学生管理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技巧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242-01

一、个案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就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达到个人与社会良好的互动状态。从定义可以看出,个案工作是一个助人的过程,在整个助人的过程中始终把让个人或家庭能更好发挥社会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在助人的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个案社会工作强调对案主人格的促进、发展,希望案主以健康、成熟的心态面对问题。同时,个案社会工作强调案主潜能的发挥,促使案主学会利用社会资源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注重以个人为工作对象;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注重知识基础。

二、个案工作技巧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一)确定需要帮助学生的技巧

开展个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受助的大学生的确定。从目前受助学生的特点来看,受助的大学生来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自动找到学生管理者主动寻求帮助的大学生;二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愿意承认、也不会主动来寻求帮助的大学生。对此,工作者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去确认案主。了解案主的心理问题、问题的成因。为此,首先,要建立与学生沟通的平台;其次,学生管理者应掌握收集信息的技巧如通过谈话、访谈、调查等方式了解案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以及案件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同时分析案件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在案件中充当的角色、作用。

(二) 学生工作者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了解学生矛盾所在

沟通技巧的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原则、平等原则、保密原则等。所谓自愿原则指的是个案社会工作中强调案主的自愿性,作为社会工作者决不能强迫案主与自己沟通,但也不应放弃随时与案主沟通的机会。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如果学生表现出不愿意交谈的意愿,那么学生工作者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平等原则所尊崇的是在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这一原则对学生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渴望和学生工作者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拉远学生与学生工作者之间的距离。保密原则强调的是社会工作对案主的信息、谈话内容进行保密的原则。作为学生工作者同样应做到这一点,对学生的信息、与学生的谈话内容进行保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做到自愿。学生工作者在了解案件过程中,如果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与沟通原则,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作用。首先,学生管理者需要用专注、积极的态度倾听受助者的倾诉,使受助者产生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感觉,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和没有压力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深层地表达自我的意愿。其次,对受助者倾诉后需要有表达同感的技巧,使其觉得学生管理者一直都很关注她,为谈话营造关怀和融洽的氛围,也促使受助者在更深的层面进行自我表达、自我了解和自我探索。在社会个案工作方法中,个案工作主要沟通技巧如下:

⑴、关注技巧: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同在。有效的关注有两个意义:让案主感到你与他在一起;使社会工作者成为有效的倾听者。学生遇到问题时,是非常困惑、迷茫的,他需要一个理解者能倾听自己的困难。

⑵、非言语技巧 :非言语行为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个案过程中,通过身体语言所传达出的讯息。非言语行为可能促进案主对你信任、并开始自我探索但是也可能引发不信任,抗拒自我表露。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身体是与案主沟通的管道,同时还要学会运用身体语言如坐姿、手势、眼神等。

⑶、倾听技巧 :完全的倾听包括三个方面:观察案主的非言语行为――姿势、面部表情、举动、语调等;倾听和理解案主的语言信息;通过澄清、提问等技巧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

⑷、澄清技巧 :当工作者无法确信自己是否明白案主的信息,并需要详细叙述时用到的技巧。当学生面对困难时,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思想混乱等状况,这时运用澄清技巧对于掌握准确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⑸、提问技巧:有效的问题要围绕案主的关注点,提出问题后要给案主必要的时间来回答。尽量避免指责性、评判性的问题。同时提出的问题应帮助案主具有实质意义。

(三)与求助学生建立关系技巧

与求助学生建立关系,首先以尊重、接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社工都要把学生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无论他的个性如何,生活习惯以及态度如何;接纳学生,就是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是可以成长起来的;平等对待学生,就是无论学生被老师或同学认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学生管理者都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学生。事实上,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受到困扰就会对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学生管理者,每天会面对着许多有困扰的学生,他们或许是需要学生管理者的帮助,或许是因心理障碍需要学生管理者的疏导,这时候,社工就要表现得有耐心,爱心和关心。有耐心才能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学生传达的信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爱心,才会形成责任心,积极主动关心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还要具备关心,学生管理者才能做到“感学生之所感,急学生之所急。

提问技巧论文第6篇

关键词:带问阅读材料;精读设问问题;材料整理加工;组织文字作答;答题误区

从近几年的高考趋势看,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成为高考文综历史考查的主要题型。材料解析题按照材料采用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文字加表格混合型材料等几类;按照材料设问要求,又可分为一问一答式、表述成文两类。材料解析题这种题型存在信息量大、变化繁多、能力要求高、理解问题难等一系列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点。对此,笔者结合教学理论及实践,尝试着总结出一些历史材料题解题规律技巧,现简单介绍如下:

历史材料题的解题程序可概括为“解题四部曲”,即带问阅读材料、精读设问问题、材料整理加工、组织文字作答。

在解题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应的技巧可以运用,结合教学实

践,笔者将之归纳为一系列“口诀”,现结合2011年全国卷第40题加以阐释。

该题给出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的一段材料,要求评价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应对此题可采用如下技巧:

一、带问阅读材料的技巧

瞻前顾后,重视逻辑;关注细节,分层理线;宏观理解,确定中心;提高效率,有的放矢。

阅读材料最为重要的是提炼出材料的主题或中心,只有具备

宏观驾驭材料的能力才能应对材料中的变化和问题中的难点。就本题而言,学生应提炼出材料观点:材料一为欧洲中心论;材料二为反欧洲中心论。还有应该注意的是,现在高考文综考试试题题量

大,答题时间短,因此在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时最好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材料,这样有助于提高答题效率。

二、精读设问问题的技巧

把握意图,限定范围;问题关联,巧用置换;计算分值,抓准题眼;调整视角,重视史观。

本题材料实际上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两段材料中关

于西方崛起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同意这一观点?第一问,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纳和概括能力;第二、三两问,主要考查对历史观点的评价能力。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评述所选观点,切忌落入单一文明中心论的误区,应用多元的视角、包容的心态看待文明的多样性。

三、材料整理加工的技巧

理出主线,层层推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材料关联,点面切换;思维流程,提纲体现。

材料中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作出不同的归纳。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看,一种是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一种是反对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从叙述内容的角度看,一种是西方崛起过程的观点,一种是西方崛起原因的观点。两条材料围绕西方崛起的时间、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等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史实证据,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四、组织文字作答的技巧

按问作答,点面兼顾;所学为辅,材料为主;语言准确,逻辑严谨;拓展空间,论从史出。

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东西方文明,注重史论结合。作答时,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史实知识对两段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辨析。这就要求考生在熟悉西方崛起的过程、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动相关的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相关观点做出评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答题误区警示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照搬原文,文不对题;概念混淆,生搬硬套;答非所问,史实混乱。

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容易陷入西方中心论的误区,这种误区源

于学生对西方近代的强势和东方近代的屈辱的习惯认知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因而在答题中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答题困境。

实际上解题四步曲不仅是学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必须落实好的四个步骤,如果再加上答题误区警示正好构成教师讲题乃至

说题时必备的五个环节,即带问阅读材料的阅读环节;精读设问问题的审题环节;材料整理加工的加工环节;组织文字作答的表述环节;答题警示误区的反思环节。

不仅如此,教师在讲解材料解析题时一定要贯彻新课程以学

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因此教师在讲题环节更要注意审题、技巧、互动、拓展和反思五个环节的紧密结合。

例如,在师生互动环节可采用学生辩论形式,这有利于学生拓

宽认知视角、打破思维定式,提升解题能力。针对此题可设计自主探究问题:西方的崛起与西方的没落——正确认识西方对世界历

史的影响(以分组讨论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

总的来说,无论是学生在答题环节或是教师在讲题、说题环节,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解题四步,步步精心;讲题五环,环环相扣;细节梗概,寸土不让;点面覆盖,分分必争。

提问技巧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目前,在高师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把音乐的术科与音乐的理论学科课程设置得比较科学、合理。然而,大部分学生忽视一方面,而片面强调另一方面的现象非常严重,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应明白音乐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训练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会依托的关系。教师更应清楚高师声乐教学的方向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能力,忽视学生的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声乐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未来中学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体现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特点,我们应该平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术科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

长期以来沿用着专业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模式,注重声乐演唱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他理论科目的重视。然而,在高师声乐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和任务这样规定“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的唱歌教学和课外声乐活动辅导工作”。可见培养高师学生的目标是培养中学教师和社会教育机构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提高国民音乐素质,进行音乐文化的普及教育。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具备高素质、高水准的演唱技能,还必须有扎实的音乐文化基础知识,声乐的艺术表现是依靠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声乐基础技巧的结合。

音乐理论与专业技能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在掌握高超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具备良好艺术修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在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中似乎形成这样的现象,对音乐理论感兴趣的同学认为,只需要把理论知识学好就可以了,根本就不懂得演唱技巧方面的内容,甚至瞧不起从事声乐技巧研究方面的人;对声乐技巧感兴趣的同学认为只要会唱,能炫耀的声乐的技巧有多高深,一味地勤学苦练技巧,忽视了理论研究在术科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应注意课程结构上的综合性和均衡性,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论水平。

一、注重学生理论方面的学习

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声音是通过娴熟的歌唱技巧来获得的,然而要想营造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则需要其他音乐理论知识来润色。在进行声音技术训练中,对其他音乐理论学科的学习与声乐技巧的掌握是相互依托的,精湛技巧的掌握需要理论的支持,理论的领会也需要技巧去充实与体会。对主修声乐的同学来说,我们必须对与声乐技巧有关的理论知识作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如基本乐理、和声、作品分析和中外音乐史等方面的知识,如果缺乏了对音乐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我们只能做一个单纯的声音的模仿者。我们只有通过对音乐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我们才能提高对音乐欣赏和理解的能力,提高专业综合水平,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声音艺术上的加工与创新,以适应声乐教学、创作、表演鉴赏的需要。同时还有必要对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作研究,掌握其与技术的关系,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学生综合技能方面的训练

声音技巧的掌握是歌唱的根本问题,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如果能够通过声音把鲜明的音乐形象让听众产生共鸣,对于歌唱者来说,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修养了。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歌唱技巧,完美的音乐形象就无法表现出来,就无法表现舒展的、紧张的、高亢的、低沉的音乐情绪,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绪需要用不同的技巧来表达。只有这样,学生要真正掌握歌唱的技术要求和音乐的表现力,做到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断提高分析和处理作品的能力。

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型的音乐教学人才,学生除了具有演唱方面的能力,还应具备其他能力方面的训练,如:教学能力、分析、理解、处理作品的能力、艺术实践的能力等等。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作品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艺术处理,首先我们了解作品的背景、风格、创作意图、演唱情绪等,还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节奏特点、调式调性,以及其歌词韵律、作品高潮、声音色彩都有必要解读。“声音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具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要素,音乐的创造者把这些要素纳入一定的体系中(如调式、调性、节拍)使之系统而有序,并在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丰富,从而成就无数动人心弦的乐曲,是音乐艺术在人类的生活中产生无法取代的作用”。

三、加强舞台表演的实践

为符合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师范性,因此,在对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声乐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规范声音技术问题,而是必须重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表演演唱水平。舞台表演的好坏直接反映学生综合专业的学习情况和演唱技巧掌握运用能力,这也在于对学生演唱技巧的实际应用。声乐学习是一门集艺术性、技术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学生不但要会唱、会教还有要会演,即加强学生的声乐表演技能的教学能力和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学生要不断地参加艺术实践,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学生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与他们平时的学习积累及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体验分不开,精彩完美的舞台表演是声乐课堂上理论与技巧的的体现。

在声乐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应把理论学习与技能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掌握在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在实践中联系理论,要学生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音乐理论与声乐技能之间相互依托、支撑,只有真正了解了与技术有关的理论,掌握与技术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懂得艺术的奥秘。同学们只有具备全面、扎实的知识以及能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也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

[2]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7.

提问技巧论文第8篇

楚简老子所说三个“绝X弃Y”,非常简洁精炼,没有补足的说明与解释文字。正因其过于简洁,所以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我认为,要正确理解楚简《老子》所说的三个“绝弃”必须考虑三个原则性的问题:其一,在三组“绝X弃Y”中,X与Y不是随意搭配的,二者必然有着内在的意义联系;其二,在“绝X弃Y”之后出现的“民利百倍”、“盗贼无有”、“民复季子”与对应的“绝X弃Y”之间有着内在的意义联系;其三,在“绝X弃Y”中,X与Y在先秦时代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有着特定意义,并不是泛泛而论,而是特有所指。基于以上三点考虑,再考察楚简《老子》所说的“绝X弃Y”,我们发现,三组“绝X弃Y”各有侧重,“绝智弃辩”立论的重心是政治问题,“绝巧弃利”立论的重心是社会问题,“绝伪弃虑”立论的重心是个人(心性)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绝X弃Y”:“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智”与“辩”在先秦文献中成对出现时,一般是指从士人分化出的智士与辩士。《韩非子·六反》云:“语曲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辩、智之士。”又《韩非子·内储说下》:“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傑、良臣、辩智、果敢之士。”所谓辩、智之士就是辩士与智士。辩士与智士是两种什么样的人,黄老道家著作《鹖冠子》中有一个解释:“受言结辞使辩,虑事定计使智。”[[i]]辩士是指以言辞论辩、交际的士人,智士则是指谋划大事而定计策的士人。辩士与智士是先秦时期从士人阶层中分化出来的两类士人,或以言辞论辩政事,或为执政者出谋划策,其目的都是为了依附执政者谋求一定的政治与社会地位。

辩士与智士由于其对执政者的依附属性,使得他们的人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先秦时期的学者们对他们颇有微词。韩非子对“智”有一个解释:“险、躁、佻、反覆,谓之智。”[[ii]]唐敬杲说:险,通“俭”,利口也;躁,通“辣”,多言也。[[iii]]佻,轻佻。《离骚》“余犹恶其佻巧”注:“佻,轻也。”。韩非子认为,花言巧语,吵吵嚷嚷、说话轻挑、经常翻悔而变化无常的人,就是“智士”。黄老道家著作《鹖冠子·近迭》说:“臣无明佐之大数,而有滑正之碎智。”鹖冠子所说的“碎智” 与韩非子所说的“智”是一致的。“碎”,指说话唠叨,絮烦,如碎烦(麻烦,啰唆)、碎过(说话唠叨且爱挑剔)、碎嘴碎舌(方言,罗嗦;唠叨)、闲言碎语等词语中的“碎”都是这个意思。鹖冠子认为,某个大国(指楚国)身边有“碎智”之臣,是导致这个大国由强变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管子·法禁》说:“以数变为智……圣王之禁也。”为圣王所禁的“数变”之智就是韩非子所说的“反复”了。韩非子说 “智士者未必信也;为多其智,因惑其信也。”[[iv]]智士因其多智,所以容易反复无常,不讲诚信。《庄子·徐无鬼》说:“知(智)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可见,智士以“思虑之变”为乐事,“变”就是反复多变,没有诚信可言。

由上可见,先秦时期的智士普遍具有言辞琐碎,不讲诚信,反复多变的特点,因而受到道、法学者的抵制与反对。道家中的黄老学派与庄子学派反对最为激烈。《文子·道原》提出:“依道废智。”《黄帝帛书·十六经·成法》则说“滑(猾)民将生,妄辩用知(智),不可法组。”《庄子·月去箧》:“天下大乱,罪在于好智”,更是将社会动乱的原因归结于智士。黄老学派和庄子学派的反智思想根源,往上溯都直接指向老子。老子所说的“绝智”,就是要指绝弃智士。有学者以楚简《老子》“绝智”而推论老子主张绝弃智慧,主张回到原始无知的状态,这种解释是无论如何讲不通的。老子本人及其学说本身就是智慧的化身,如果说老子倡导绝弃智慧,无异于说老子倡导绝弃“自我”,这不是老子对自己及其学说的背叛吗?再说,以老子之智慧,应该能够认识到,人类心智的发展是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能被绝弃的。如果说老子要绝弃的是一切的聪明与智慧,而主张回到原始的智慧未开的时代。这种说法未免把老子看得太没有觉悟,

辩士是以言辩为特长的士人。先秦时期,辩士“受言结辞”为执政者效劳。受辩士言辩之风的影响,先秦社会言辩之风日盛。《列子·汤问》载:“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连小儿也辩论天文,固当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社会盛行论辩之风的一种直接反映。

对于言辩之风,儒道墨各派看法互不相同。墨家是赞成言辩的一派。《墨子·经说下》:“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墨家认为凡事可能通过言辩来判明是非,对于治理国家有着重要意义。《墨子·小取》:“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因此,墨家把辩士视为国家的珍稀人才。《墨子·尚同上》就说:“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儒家的荀子对言辩之风也发表过看法,但荀子对“辩”明显持折中的看法,即不贬不褒,只要所辩的内容符合儒家的规范就行了。《荀子·非相篇》:“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对于“不合先王”“不顺礼义”的言辩,君子才不会去理睬,但如果所辩之言做到了“合先王”“顺礼义”,君子理当采信了。

道家对于言辩的态度与墨、儒两家都同,所持的是强烈的反对态度。《文子》提出“不贵其辩”[[v]],主张“息未辩之说”[[vi]]。《庄子·缮性》说:“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认为言辩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作为,重视言辩是十分危险的。《庄子·徐无鬼》:“知(智)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於物者也。”智士喜欢思虑多变,辩士喜欢言谈的逻辑有序,察士喜欢言辞尖锐,这些人都被外在事物所束缚,因而不可取。辩士最先是为执政者辩论政事,此风很快影响到学术界。《庄子》中所说的“儒墨相与辩”、“以坚白同异之辩” 等都是指学派门第之间的言辩。“天下之学者多辩,言利辞倒,不求其实,务以相毁,以胜为故。”[[vii]] 先秦学术论辩中的这种畸形现象,在汉代被形容为“曲学多辩”[viii],这可能是道家主张“息辩”的原因之一。

《文子》向被认为是“老子之义疏”,由《文子》的“息辩”联系到楚简《老子》“弃辩”,二者应该是相通的。楚简《老子》的所弃之“辩”,就是要绝弃“言利辞倒,不求其实”的辩士。

在“绝智弃辩”之后,楚简《老子》接着说:“民利百倍”。智士反复多变,没有诚信,而辩士又言利辞倒,不求其实,这两种人依附于执政者,都会对政治的安宁与社会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给百姓带来灾难和损失。故而老子认为,只有绝弃了智士与辩士,才能使国家的政治走上正途,从而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楚简老子中的第二组绝X弃Y:“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我们先来看“巧”与“利”在先秦文献中的一些基本含义。“巧”与“利”是同一个意思,可以互训。《离骚》:“余犹恶其佻巧。”王逸释“巧”为“利也”。[ix]“巧”与“利”在古文献中经常出对出现,如“巧口利辞”、“功利机巧”等。楚简《老子》中“绝巧利弃”也是“巧”与“利”相联而出,不可将此二字割裂开来理解。在先秦文献中,巧与利相关联的一些含义是:

一、用于技艺,指工巧与利器。

“巧”从工,“工”有精密、灵巧义,巧的本义是指技艺高明、精巧。《说文》:“巧,技也。”《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不为巧”是指不巧饰,不文饰,不矫饰。《孟子》书中,孟子四次提到“巧”,其中两次是指“工巧”。《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尽心下》:“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利,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其本义是刀剑锋利,刀口快。楚简《老子》:“民多利器,而邦慈(滋)昏。”“利器”之“利”用其本义,是锋利的意思。“利器”的“器”不单指武器,也指一切器物。雕刻用的工具,也可称“利器”,如《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工巧与利器是相联系的。举凡一切“工巧”,如建筑刻镂,青铜冶铸、丝织刺绣等都需要有相应的“利器”作为工具,可以说没有“利器”无以成“工巧”。前引《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刻雕众形”须用“利器”,而“巧”是利器刻雕的结果。《庄子》此句的本义是虽用利器刻雕造型,但不可为之巧饰。

二、用于言辞,指花言巧语。

《论语》记载,孔子4次提到“巧”字都是指“巧言”,如《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论语·阳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可见,孔子认为,巧言与儒家所倡导的德、仁都是相对立的,所以说巧言者乱德性,少仁性。“利”由锋利的本义,引申为为言辞尖锐,如“利口”“利辞”“利言”等语汇中的“利”都是用其引申义。“利口”出自《论语·阳货》:“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利言”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巧与利相关联,组成“利口巧辞” “巧言利辞”“利辞巧口”等词汇,如《史记·仲尼弟子传》:“子贡利口巧辞。”又,郭店楚简《性自命出》说:“人之巧言利辞者,不有夫诎诎之心则流。”

三、用于心智,指功利与机巧。

《孟子》中四次提到巧,其中两次是指心智之机巧。《孟子·尽心上》:“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孟子·万章下》:“智,譬则巧也。”心智机巧与多与心怀功利目的有关,故而《庄子·天地》云:“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楚简《老子》“绝巧弃利”的“巧”“利”具体是指什么,学者们的解释各种各样,但多将“巧”解释为“巧智”,将“利”解释为“利益”。对此,我们还要作一些分析。首先,楚简《老子》“绝巧”之“巧”不当是指心智的机巧,因为楚简《老子》前句即云“绝智”,如果“巧”为“智巧”的话,则与前句意义重复。“利”也不可理解为“利益”,楚简《老子》并不反对“利益”,楚简《老子》云:“绝智弃辩,民利百倍。”楚简《老子》绝弃智、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利益。如果将楚简《老子》的“弃利”理解为抛弃利益,就与“民利百倍”自相矛盾了。

其次,楚简《老子》所说的“巧”“利”也并非是上面分析的三种含义中的第二种,即言辞巧利呢?楚简《老子》前句已言“弃辩”,“弃辩”之“辩”也包含指言辞巧利,《鹖冠子·道端》云:“口利辞巧,足以知辩。”如将楚简《老子》所言的“弃利”之“利”理解为言辞巧利的话,就与前句“弃辩”意义重复了。再者,“绝巧弃利”的后一句是“盗贼无有”,巧言利辞与盗贼的滋生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

综上所述,楚简《老子》“绝巧弃利”的“巧”与“利”不是指心智之巧利,也非指言辞之巧利。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指技艺之巧利了。老子所绝的“巧”是在工艺品上髹以文饰;老子所弃的“利”是指“刻雕众形”的刻镂之事。《文子·上义》引老子言:“工无淫巧,其事任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可谓是对楚简《老子》“绝巧弃利”一句的最佳注解。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说:“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社会以“工巧”作为一种时尚,放弃规矩与绳墨等传统匠制工具,一味地追求各种新奇的技艺。楚简《老子》“绝巧弃利”就是要绝弃以崇尚工巧,一味“追曲”的“时俗”。

老子为什么提出“绝巧弃利”,反对雕镂文饰?这是因为老子认为,正是因为精巧手工制作出各种奇玩好物,使得人们将这些东西奇货可居,最终导致了盗贼的产生。楚简《老子》中两次提到盗贼,将“巧”“利”、“法物”与“盗贼”联系在一起。楚简《老子》:“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法物”今本作“法令”,河上公注:“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故盗贼多有也。”老子认为,“法物”是盗贼产生的原因。而“法物”又是从哪里来的?是由于手工工艺的进步,各种精巧的技艺制作出来的。老子认为,只有消除了各种技艺上的巧利,就不会制造出奇玩好物,也就没有盗贼产生了。

楚简《老子》说:“人多智,而奇物滋起。”这两句在今本《老子》中作“人多伎艺,而奇物滋起。”相比之下,今本作“人多伎艺”强于“人多智”。胡寄窗说:“老子把工艺技巧认定为社会祸乱的原因,他们要求废除工艺技巧,甚至认为盗贼之产生也是由于工艺技巧的关系”,[x]老子看到了社会中“盗贼多有”的不合理的现象,也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但他在分析社会不合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却产生了偏差。他没有认识到引发盗贼的社会根源是社会财富的不足和贫富差距,而将原因归结为百姓的多“巧”与多“利”,沿着他的思路,最终能找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只能是绝弃工艺技巧了。由于老子对产生不合理社会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出现了偏差,最终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软弱无力的。

与道家反对工艺巧利相反,先秦显学儒、墨两家都不反对工艺巧利。孔子和孟子对于言辞的巧利与心智的巧利都是反对的,唯独对于工艺的巧利则没有明确表态。孔子没有言及工艺巧利,孟子虽言及,但没有从否定的意义上谈论巧利。“初期儒家并不根本反对工艺之事,只不赞成儒者从事工艺,甚至有时还承认工艺的重要作用。墨家之推重工艺自不必说。战国后期的儒法各学派,虽鄙视工艺,但尚肯定工艺之社会作用。只有道家才错误地把工艺看作是社会祸乱的根源。”[[xi]]

楚简《老子》的第三组“绝X弃Y”:“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伪”和“虑”在先秦文献中,都有较多论述。但将“伪”与“虑”关联起来进行论述,除楚简《老子》所说的“绝伪弃虑”外,只有《荀子·正名》和出土楚简《性自命出》有过专论。因此,对楚简《老子》“绝伪弃虑”的解读,应该从这两篇文献的“伪”“虑”论着手。《荀子·正名》云:“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将“伪”与“虑”纳入他的心性学说范畴,并认为二者是相关联的。“虑”是“心”对“情”的控制与选择,也即思虑。“虑”由心理活动转而成为现实积淀就是“伪”。何谓“伪”?唐人杨倞注《荀子》云:“伪者,为也,矫也,矫其本性也。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者,皆谓之伪,故伪字人旁加为,亦会意字也。”从荀子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虑与伪的关系,一是伪源于虑,二是虑的表现内在化,而伪的表现外在化。

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篇中,对伪与虑从心性的角度加以讨论。《性自命出》因其与楚简《老子》同出一墓,因而对解读楚简《老子》也有着重要意义。《性自命出》:“凡人伪为可恶也。伪,斯吝矣;吝,斯虑矣;虑,斯莫与之结矣。”首先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楚简《性自命出》竹简中“伪”字,本不从“人”从“为”,而是从“心”从“为”,字作上“为”下“心”。可见楚简的“伪”强调的不是外在化的“人为”之“伪”,而是内在的“心为”之“伪”,也即非出自人的本性的真实的情感。庞朴先生也就此上为下心之伪字论道:“‘伪’字原作上为下心,它表示一种心态,为的心态或心态的为,即不是行为而是心为。”[[xii]]

此前有学者将楚简《老子》“绝伪”之“伪”解释为“伪诈”。伪诈因构成对社会的危害,并为法制所不容。从文献记载来看,周代对诈伪之人要将之处以极刑。《周礼·地官·司徒》:“察其诈伪、饰行、儥慝者而诛罚之。”《吕氏春秋》卷第十八:“诈伪之民,先王之所诛也。”很显然,诈伪之人已经由个体的质变转化成为对社会与政治的一危害,这才使得执政者不得不采取严厉的刑罚来加以矫正。秦汉以后各朝法律中,也都将诈伪作为罪名列入法律条文。所以,认为楚简《老子》提出“绝伪”就是要绝弃“伪诈”一说,没有存在的理由。正如庞朴先生所说:“伪诈从无任何积极意义,从未有谁提倡过维护过;宣称要弃绝它,迹近无的放矢。所以,这种解释不能成立。”[[xiii]]

其次,《性自命出》中与“凡人伪为可恶也”一句相对应的一句是“凡人情为可悦也。”显然,“情”与“伪”是对立的。 “情伪”在先秦文献中经常相联出现,如《周易》有“情伪相感”,《左传》有“民之情伪”,《管子》有“国之情伪”。这里的“情”即人性的本真状态,而“伪”则是人性的心伪状态。再者,《性自命出》将“伪”与“虑”是相关联进行论述的。在“伪”与“虑”之间,有一个“吝”字。此字原从双口从文,各家释文不一,但均难以读通。不管这个字如何读,从行文中可以看出,《性自命出》认为“伪”源于“虑”,这一点与《荀子·正名》是相通的。

另,郭店楚简《语丛二》也从心性的角度来论证“虑”的产生和其社会影响。关于“虑”的产生,《语丛二》说:“欲生于性,虑生于欲。”欲念源自于人的本性,而思虑则源自于了欲念,《语丛二》承认了“虑“产生的合理性,但《语丛二》接着说:“倍生于虑,争生于倍,党生于争。”思虑带来一系列的后果,由于思虑,人产生倍(通“背”)反之心,有了背反之心,则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志会产生朋党,而朋党直接危害社会与政治。《语丛二》的作者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是要“虑”还是不要“虑”,但从其对“虑”所生产的“倍(背)”、“争”、“党”的后果来看,作者是不赞成过“虑”的。

综上所说,“伪”与“虑”实是先秦儒家心性说的一对概念,虑是人的思维器观(“心”)对人的喜怒哀乐欲等情感的控制与选择,而“伪”则思想和思维活动对人的原始本真的异化的结果。楚简《老子》所谓的“绝智弃辩”也当与儒家的这一思想有关联。过度的思虑不仅造成感情的“心伪”,还会造成人的行为上的“人伪”,而这些都是对人的本真状态背离。“绝伪弃虑”下一句为“民复季子”,季旭升《读郭店楚简札记》说:“《说文》:‘季,少称也。从子稚省,稚亦声。’《老子》常以婴儿比喻原始浑朴的美德,今本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郭店》本章的‘季子’”,犹言婴儿,也是指道德纯朴的本质。”[[xiv]]楚简《老子》主张通过“绝伪弃虑”,抛弃一切过度的思虑和对人性的异化,使“民复季子”,重新回到人的原始的朴素的状态。

道家各派对老子的这一思想也都有所继承。如《文子·上礼》就对“浇醇散朴,离道以为伪”现象进行批判,反对背离醇朴的人性本质而为伪,至于道家倡导“无思”“无虑”的言论就更多了,如:

“老子曰:大丈夫恬然无思,惔然无虑。”[[xv]]

“凡听之理,虚心清静,损气无盛,无思无虑,目无妄视,耳无苟听。”[[xvi]]“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xvii]]

“不思虑,不豫谋”。[[xviii]]

“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xix]]

“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xx]]

还要指出一点的是,楚简《老子》并没有将“礼”与“伪”对立起来。到战国中晚期,庄子后学才直接以“伪”指斥儒家的“礼”, 《庄子·知北游》说:“礼相伪也”,认为礼乃是道的伪饰,还批评孔子矫饰学伪、“使民离实学伪”(《列御寇》),抨击儒者“缝衣浅带,矫言伪行”[[xxi]]。庄子后学对礼的批评,“主要是因着儒者提倡礼文过于注重仪节技巧,华而不实,由形式化而流于虚伪。”[[xxii]]对此,儒家思想的总结者荀子进行了辩驳,说“着诚去伪,礼之经也。”[[xxiii]]声称“礼”的本质就是反对人为之伪,而求情感之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