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技师转正总结

技师转正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6 16:00:31

技师转正总结

技师转正总结第1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市场营销;应用

所谓“翻转课堂”,又翻译为反转课堂,2007年起源于美国,并于2011年在美国学校快速流行,之后很快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1]。它是指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过程为:课程教师在课前将教学视频、课件、电子教材及作业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上,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成各类学习资源的学习及测验,教师通过测验平台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之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所掌握课程内容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教学。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上开展的,其特点是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增加教学中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完成教学[2]。市场营销类课程是一类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均很强的课程,在高职食品专业中多数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以培养拓展岗位“市场营销员”为目的,使学生在掌握实际市场营销策略与方针基础上,培养学生合理运用营销手段、组织和实施营销活动的能力,达到食品企业中级营销岗位要求,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力。但传统的市场营销类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缺乏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过多,导致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其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食品专业市场营销类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习更个性化,以期为课堂翻转的实践提供些可行建议,进而改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学生能力提升的目的。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类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翻转课堂研究的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以及文献研究阶段关于国内外翻转课堂现有实践模式的梳理分析,现将课堂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中实践交流阶段和课后总结反思阶段[3]。具体如图1所示。

1.1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1.1.1教师的任务课前自主学习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教师在授课前,首先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等,并将这些内容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成数个知识点,再将课程内容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为学生提供的网络自学资源(主要包括微视频、课件、习题和案例),上传到课程网络平台[4]。同时,在自主学习期间还一定要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参与网络讨论、答疑,随时了解学生的自学状况。1.1.2学生的任务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指引登录网络平台,自主进行微视频、课件等网络资源学习。学生在观看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观看课件的顺序,必要时进行资料的搜索、查询。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测试题以及实训项目调研。对于存疑知识点,可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讨论交流,还未解决的可制作形成问题卡,留待课堂交流。

1.2课中实践交流阶段

1.2.1协作交流,知识内化在学生经过独立探索与思考,建立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要引导小组协作交互学习。其学习形式有对话、讨论、辩论、营销案例讨论、协作完成任务、角色扮演等。课堂探究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期间,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巡视、聆听和监控整个课堂教学,了解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适时给予指导。在经过激烈的小组协作式学习后,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及知识的内化、构建。最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知识点以电子白板与示范讲解相结合,以图文并茂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巩固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印象,也突出了教学重难点。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扮演了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5]。1.2.2成果展示,评价小结成果汇报,在课堂上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代表对小组成果进行汇报,也可以在完成课后相关作业将内容上传到课程平台上进行汇报。教师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发掘个人优点,总结自身不足;通过组间互评,总结活动经验,改进实践计划;通过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掌握重点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在设计成果汇报形式上,注重成果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对于“95后”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接受新鲜事务、思想观念先进、想法也较多,可以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多样化成果展示方式的设计,如:采用PPT小组共同参与汇报,绘图纸上绘画书写,把情景模拟和情景剧制成视频、现场表演等方式。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每次上课都会觉得是一种挑战,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积极参与能力的培养等[6]。

1.3课后总结反思

教师将每个优秀成果进行整理,把内容上传网络平台,以便同学相互学习,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后答疑,让同学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指导。根据网络平台上成果展示和评价结果,引导学生先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再补充,总结成功之处,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通过习题、过关作业、知识拓展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和巩固提升。还可采取制作问题档案的反馈方式,里面不但记录学生的疑问,也含有教师的教学反思,提出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2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变革,学习媒介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粉笔、黑板,还包括电子教材、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数字化材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和回顾,这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知识主动研究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尽管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发现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仍存在许多的瓶颈,如网络学习环境不完善、教师教学能力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自控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但不能否认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轶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53-154.

[2]梁丽君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6,5:123-124.

[3]刘锋.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2):61-64.

[4]王珊珊.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9:141-143.

[5]陈秀梅.知识内化视角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6-49.

技师转正总结第2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

一、引言

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难度大大增加,同时还增加了口语测试,可以看出听说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训练模式已不适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教学资源日趋丰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师讲课形式,转变为教师预先创建视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完成课程的一部分学习。本文围绕翻转课堂的特点,结合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开展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策略,找到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有效的教W方式,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

二、翻转课堂的发展和特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对教育领域的直接影响就是翻转课堂的出现。在蓝鸽、Moodle等教学平台兴起后,教师开始将Word、PPT、Flas以及视频等文件放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课外学习使用,逐渐形成了“在线课程”等概念。科技快速发展,在线课程技术也日趋成熟,内容也日益丰富,在线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进一步探索将网络资源和课堂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创建的视频,自学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而回到课堂上,教师则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完成作业,促进知识内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进一步推进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发展,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出现、慕课(MOOC)兴起,微课也逐渐成为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材料。

翻转课堂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预习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信息技术的介入。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不仅在于课堂讲授和课外自学的时空交换,更在于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与分配,在翻转课堂上,知识的输入是由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者提前在课外自主完成,而课堂则是集中学生之间的输出型交互活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其明确的教学目标将改变传统英语听说教学中由于“灌输式”“习题式”教学方式产生的“哑巴式”英语情况。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下,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定位为以学生为中心,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课堂模式,在听说教学上,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平台,改变传统的以录音机、磁带为教学工具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将枯燥的听说材料变成直观、可视、多彩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时间仅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教师在讲授完备课材料后,几乎已没有时间再和学生进行交流。受时间、地点、学生人数的限制,大多数听说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重“听”轻“说”。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放听力、学生做题,口语训练的时间相对较少,参与面窄。甚至有时将视听说课变为观影课,学生只是在课堂欣赏电影,没有任何相关的教学任务和规定。视听说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只是一种形式。

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中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分为课前和课中、线上和线下部分,课程设计遵循以下几点:课堂是用来提供学生进行语言使用和实践的场所;语言的实践和运用应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载体;将语言点、背景知识等主题的在线学习资源作为课堂语言实践的支撑。

1.课前部分

首先,确定选题。教师将根据视听说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每节课之前思考所选的知识点或微技能是不是这门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还要考虑如果这个知识点或微技能不用视频,学生是否也容易理解掌握?除此之外,所选知识点或微技能是否容易可视化、图像化?确定好选题后,教师将选题制作成视频,制作好的视频要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问题等。其次,观看视频。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下载视频,认真观看后,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和思考。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掌握重点或攻克难点,同时可实现学生课外预习时间的最大化。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可腾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较高层次认知活动。最后,课前讨论。针对视听说课前练习,学生课前可通过QQ、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其他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练习,积极提出问题,以应对课堂上教师的检查。

2.课中部分

(1)教师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针对视频中的目标,确定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汇总后作为课堂导入,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思考探讨。

(2)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在过程中解决学生口语中存在的语音、语法、口误及常出现的错误等问题。根据视听说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接纳和吸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尊重学生,以学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3)口语成果交流和反馈评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可用迷你作文概述的形式进行总结,总结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及错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引导学生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英语口语和听力。

(4)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大胆尝试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3.线上和线下部分

线上部分主要解决课程完成所需要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等教学目标的内在输入内容,包含视频讲解和测验,同时提供学习和练习中的及时交流和探讨。线下部分主要是课堂活动和课外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实践机会。

五、结语

大学英语视听说的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模式,知识传授通过微课等信息技术的辅助形式在课前完成,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弥补了课前观看视频的不足,课堂上的共同探讨使得输出型的课堂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活力。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量听说练习、及时的反馈和深入的讨论对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真正地主导课堂,切实提高自己的口语和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妍.基于QQ空间的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英语广场,2015(10).

技师转正总结第3篇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最为基本的教学课程,在小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是当下逐渐发展的一项科学技术,也是小学教学中一项课程,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的方式,供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教学研究

数学是小学学习中较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的内容包含了空间感、运算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数感等,由于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发达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数学有利于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学好数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小学正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较为关键的时期,但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以及教学成果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以下的现象。

第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师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板书的形式让学生对所讲的知识点进行理解,然后再着重的讲解一下其中涉及到的数学公式以及考点,最后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做题方式。每节课都重复着相同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机械式教学不能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创新及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束缚,有时候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

第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人们的大多数生活、生产、工作、教学已经结合了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在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说,小学数学教育并没有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让原本很生活化的数学无法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学生在沉闷的数学学习中很容易丧失兴趣。

二、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

(一)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吸引小学生的兴趣是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的,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并且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容易出现跟不上课堂教学的现象,另外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紧张的状态,学生会因为思维能力运转速度太快而感到疲惫,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处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例如,在学习图形转换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提出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图形转换的问题,再通过多媒体给出两个图形,让学生分别回答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更大和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更长,让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中总结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图形转换,学生可能会回答在比较面积时比较直观不需要进行图形转换,在比较周长时需要进行图形装换,这时候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两个图形的周长进行展开,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到图形转换的应用与意义,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关于图形转换的知识点以及应用过程。

(二)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阶段中,总有一些难以理解或者是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这些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是小学生的知识层面比较狭窄,在对问题及知识点进行分析和理解时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多方位的展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知识点改善数学教学的方式,将数学教学简易化,进而让小学生接受数学学习的新方式。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式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正方形的整体进行展示,再对其中的一个面进行展示,让学生意识到正方形整体是一个体积单位的展现,正方形的一个面是面积单位的展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正方形面积和体积计算的概念。另外正方形面积和体积计算的难点在于学生容易将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单位以及计算公式混淆,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正方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及体积的计算公式具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记忆方式,进而更好的对正方形的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进行区分与记忆,更好的掌握正方形面积及体积计算公式这一知识点。

(三)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数学本来是一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逐渐变成了一门主要解决应用题的课程,实际上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一些现象能够用数学来解释,小学数学是更加接近生活的。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结合,使得教师能够将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数学学习也会因为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而变得更加有趣。

例如,在W习平移这一课程时,课本上包含了平移的两大要素,即方向和距离,平移对图形只是位置上的改变,图形的面积及周长不会发生变化。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进行展示,如打篮球时篮球的移动、公路上行驶着的汽车、升国旗时国旗的变动等,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是非常多的,并且也能对平移的含义及平移带来的变化有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和总结生活中的其他平移现象,这样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数学教学更加接近生活,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应用融为一体。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一项比较有必要的教学方式改革,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应用多媒体教学等能够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工具,保持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思想,为小学生学习数学建立一个较为先进的平台,在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技师转正总结第4篇

关键词 师资队伍 实验室 实用型 综合型

一、引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需要大量的汽车从业技术人才,全国汽车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三十万从业人员,尤其缺少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我校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有实用本科汽车专业,开设汽车运用、汽车服务、汽车电子等与汽车有关的专业,这些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做汽车行业的实用型管理、技术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否尽快地进入角色,成为企业的专业骨干,是这种类型的高校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专业课教学是汽车专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汽车人才规格的需求,专业课教学应该从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验实习教学,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转变。做到专业教育与生产服务、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能力,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基于上述教学理念,我们主要应从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加强实验室建设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

师资的问题是汽车专业技术教育中最最关键的问题。汽车技术已进入高级化、电子化、智能化的时代,汽车是机电一体的复杂设备,对当代汽车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如需要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可以看懂外文资料(包括进口汽车维修手册、检测仪器说明等);需要机电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即除了对汽车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了如指掌,还要熟悉计算机的使用操作;同时要具有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便对汽车故障进行检测诊断;会挑选和使用并延伸设备的功能,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和消耗。学生进入校园的时候对汽车一点都不懂,经过几年的专业培养,我们要将其培养成汽车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师资。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学校方面要建立起一支过硬的、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一)理论水平的提高。学校应鼓励、选派专业教师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位和理论水平。引进培养新师资队伍,努力打造一支与学校教育培训规模相当、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

(二)实践能力的提高。

1、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或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2、根据专业需要聘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或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1]。

3、教师自己担任的课程,自己亲自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和实习,改变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弊端。

(三)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汽车结构复杂,设计原理精巧,如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有大量的图片,还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讲明白复杂的工作原理。为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应对专业教师进行计算机能力培训,教师自己会利用Flash、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以及生动的视频、音频辅助,使专业课内容得到充分的演示,代替过去的黑板上画图、挂图等形式,增大每堂课的信息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竞赛。学校定期开展讲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技能竞赛等各种活动,正确引导专业课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促进专业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一)缩短实验实习设备与汽车行业的实际差距。

1、汽车发动机、总成、电器元件的先进性。学校里的实验实习、检测设备应跟上技术发展的需要,应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及时地更新。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汽车的车型、结构变化频率非常快,如果实验室里的设备几年、十几年一成不变,则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就是“老古董”,根本没有就业能力,更别说竞争、发展能力。

2、汽车发动机、总成、电器元件的动态性、完备性。实验室的设备大多是静态的。比如说发动机拆装用的发动机总成,一般是无法运转的,甚至缺少零部件。学生在拆装的时候就会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在装配的时候,不能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无法确保正确的间隙和拧紧力矩,毕业后到真正的生产一线,面对要求装配出来能够正常运行的发动机,学生就无从下手。因此,应该多增添一些能够运转的机器让学生实验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实际需要。

(二)添置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汽车上电控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与此同时,需要大量的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要会利用检测设备对车辆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故障分析的。所以实验室应该大量添置维修企业目前广泛使用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如电控系统故障检测仪、示波器、四轮定位仪、尾气分析仪等检测诊断设备。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学会这些设备的使用,这样踏上工作岗位后会很快进入角色。

(三)进行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能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实验训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和钻研精神。

1、时间开放。一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实验课没有很好掌握的内容进行复习;二是除大纲中制定的实验外,由教师确定新题目,学生选题,在课外进行实验操作。比如,可以由企业的技术人员根据汽车维修诊断实践确定一些实验项目,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内容的开放要使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必须在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和实验类型多样化的背景下,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例如,设计性实验,教师在实验指导书中只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实验仪器设备,而实验方案、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均由学生自己完成[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努力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学生在实验中碰到各种具体问题,教师进行指导,使实验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即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应用理论知识,养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好作风。

四、结论

总之,我们普通高等学校实用本科汽车专业教育应能看清形势、善于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勇于实践,教育目标从主要培养理论型科研人才,向主要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转变;教学理念从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和实践同时都重视转变;教学方法从单一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从少信息量向多信息量转变,培养出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面向一线的应用型、创新型、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技师转正总结第5篇

网络数据库系统是一门面向实际应用的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实践性。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传统的网络数据库系统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在授课前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在课中教师的指导下研讨并实现真实的网络数据库开发项目,这将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无缝的实现工科院校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网络数据库方向人才的目标。

一 翻转课堂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教师借助网络平台上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需在课前自行下载并观看该教学资源,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并提交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将通过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活动,完成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协作探究从而强化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部分文献[2]又将该教学模式称为“颠倒课堂”。翻转课堂通过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将知识传授移到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安排在课堂中完成。[3]

翻转课堂具有学生自主学习且为教学主体、教师成为导师、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不会因为缺席而导致知识点遗漏、教学资源及知识点永久保留、学生全部参与教学且可获得活动个性化训练等主要特点[4]。

2 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最早是由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Aaron Sams和Jon Bergmann提出[5]并应用的,随后他们发现该教学模式比传统授课效果要好很多。这种教学模式很快在美国甚至各发达国家的教育界中流行起来,并于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杂志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6]。

目前,我国教育界学者在这种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2012年杨刚等人详细阐述了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7];张金磊等人在研究国外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转课堂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型[8];曾贞等人讨论了翻转课堂的特征和常见的问题,给出了个别教学成功的典型案例[9];马秀麟等人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出该教学模式对知识点的内化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确有帮助的结论[10];2014年周霞、金鑫、申华等人[11-13]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各自院校的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初步完成了教学案例和架构的设计工作,但他们仍存在翻转课堂进一步应用和教学案例不够细化等具体问题,需要更为细致的研究。总之,从目前的文献表明,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而在工科院校尤其是针对计算机专业具体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成果较少,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和教学方法的补充。

二 传统网络数据库系统教学的现状

1 教学方式的问题

网络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编程人员所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我国各工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均普遍开设了网络数据库系统课程[14]。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传统“网络数据库系统”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够新颖,缺乏对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

(2)教学手段和形式不够生动、过于陈旧,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3)教学实践和实验学时不够,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

(4)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彻底,新的信息技术没有应用到教学中来。

2 学生学习的特点

由于网络数据库系统是专业基础课程,因此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通常为大二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及谈话等方法发现,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学习网络数据库系统课程时存在如下特点[15]。

(1)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差异巨大。大二的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总体上还存在技能水平的巨大差异。少数学生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办公软件、网络环境甚至进行软件开发;绝大多数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只局限于网络操作,不能进行更深一步的软件开发;少数学生由于家庭等经济方面的原因,很少或从未操作过计算机。

(2)技能知识学习兴趣参差不齐。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技能水平的学习兴趣差异较为明显。有些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尤其是数据库技术对他们的专业、生活和未来的就业所起到的作用。因此,他们具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做到积极主动且举一反三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三 翻转课堂的网络数据库系统教学模型

1 模型设计

当前,支持翻转课堂的模型众多,笔者根据文献[15]所提供的模型并结合网络数据库系统课程及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确定了本门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E:\123456\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飞腾文件)\后半部分\1t3.tif>

图1 网络数据库系统教学模型

图1将课程的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课前,师生各自具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主要负责归纳教学资料,重点录制教学视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至网络环境中,学生则登录网络教学平台,下载并自学相关的学习资料,总结汇总问题,及时与教师在线交流,消化理解网络数据库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课中,教师辅导学生完成具体网络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的创建过程,为每个学生确定具体问题并创建独立探究、交流学习和程序展示的机会,方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网络数据库开发的相关技术;课后,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成对学生的评价点拨,学生则及时给出意见反馈,教师进一步督促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点的掌握。

2 网络平台构建

网络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所采用的网络教学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是一个B/S模式下的三层结构,分别对应着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其中功能层是由教师功能界面和学生功能界面组成,是教学平台的核心,也是翻转课堂得以成功实施的技术保障,用于完成师生信息传递的功能;数据层为功能层服务,是存放翻转课堂所用到各类教学资源的所在地,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学习记录、师生在线交流记录、教学资源视频信息和习题答案等;表示层则是师生登录教学平台的方式,主要是通过WEB浏览器进行登录。

<E:\123456\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飞腾文件)\后半部分\1t4.tif>

图2 网络教学平台结构

3 教学过程设计

从图1可知,网络数据库系统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其过程设计主要分成三个方面,分别是课前设计、课中设计和课后设计。

(1)课前设计。课前设计是本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前提保障,因此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前预备。教师应提前归纳下次课所需要的教学资料,提供一些视频资料、PPT课件、知识点明细表和必要的参考书等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至网络环境中,并给出必要的自学说明。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一般分为两个级别,分别是基础类级别和扩展类级别,以满足不同素质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上传的教学资料中,视频资料为核心,要求教师根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制定1至3个视频资料,每个视频资料介绍一个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的知识点或介绍一个数据库开发案例,并配置一个关键点说明文档,以方便学生自学。笔者使用的视频资料制作软件为“屏幕录制专家”,因为该软件具有免费、制作简单、录制的图像声音清晰等优点。当教学资源上传完毕后,教师利用QQ群向学生通知,让他们及时登录网络教学平台下载自学。学生根据视频资料所配置的关键点说明文档,结合教师的其它辅助的学习资料进行自学。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点,记录发现的问题,并将这些自学记录及时汇总至小组长。小组长于开课前一天将这些记录反馈给教师,接受教师的考核和分析,以便确定课程讲授中的案例和重点。

(2)课中设计。课中设计是本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关键,要求学生和教师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学生主导、教师辅助”的新型教学思想。因此,该阶段分成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本文假设每次课程进行90分钟。

教师先用15分钟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自学情况的考核分进行通报,展示评分细则,布置本次课程的教学案例,给出案例实现的最终目标。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布置好的案例任务,预计需要50分钟。期间,学生可向教师提出某些数据库开发的具体问题,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展示程序作品,预计需要15分钟。由学生主讲,全面展示其开发的程序作品,介绍关键命令或技术的实现过程,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和讨论相关技术,确定作品是否可进行优化以及如何优化等问题,从而更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和其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课下加以完善。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开展情况,预计需要10分钟。教师根据课程的开展和学生的表现情况对课程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提升本次课程的授课重点,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对怠课学生进行批评,给出本次课程的考核结果和下次课程的时间规划。

(3)课后设计

课后设计阶段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网络数据库开发相关技术后的一个固化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该阶段的设计主要分为意见反馈、评价点拨和巩固练习三个方面。

意见反馈。由学生完成对本次课程的意见评价,给出优点和不足以及改进建议,将这些意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给教师,教师汇总后进行分析,完成对今后课程开展的优化工作。

评价点拨。学生将课中未完成或需优化的程序作品课下完成,上传至网络环境中。教师下载点评,将评价上传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进一步理解网络数据库开发的相关技术和知识点。

巩固练习。由教师上传本次课程全部知识点的习题,由学生下载练习,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所理解的知识点。

四 教学模型实施效果分析

1 实验过程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采用传统班和实验班同步进行的授课方式,其对象是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每班学生人数为30人。在授课前分别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计算机基本素质统计表

<E:\123456\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飞腾文件)\后半部分\1t5.tif>

表1的内容显示,传统班和实验班的学生在网络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技能水平方面基本相同,几乎都刚刚接触网络数据库。

在近四个月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传统班采用“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班则采用本文所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期末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教师自身感受等方面显示,采用“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其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及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

2 成绩对比分析

将传统班和实验班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由高至低进行比较,得出成绩对比图如图3所示。经计算,传统班的平均成绩为71.6,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75.23。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传统班的平均成绩高出3.63分。

<E:\123456\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飞腾文件)\后半部分\1t6.tif>

图3 传统班与实验班成绩对比图

若将传统班与实验班学生期末成绩按分数段人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对比,则其对比图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传统班五个分数段人数百分比分别为:0%、36.67%、23.33%、30%、10%;实验班五个分数段人数百分比分别为:10%、33.33%、36.67%、10%、10%。实验班的优秀率高于传统班10%,良好率几乎相当,中等率高于传统班13.34%,而及格率降低20%,实验班的总体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班。

<E:\123456\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飞腾文件)\后半部分\1t7.tif>

图4 成绩分数段人数百分比对比图

成绩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网络数据库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其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水平。

3 问卷调查分析

期末考试结束后,笔者分别向传统班和实验班发放了30份问卷调查,其目的是想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通过汇总调查表,发现传统班的学生大多数希望采用“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而实验班的学生则几乎完全认可了这种授课方式。实验班的学生普遍认为,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学到了许多网络数据库开发的实用技术,增强了开发程序的信心,体会到了技术交流的快乐。在调查问卷中,部分学生也对“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是希望教师及时上传教学资料,以便学生能更早的安排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其二是希望教师延长学生程序作品的展示时间,增加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教师多给予学生程序作品正面的点评和鼓励。其三是进一步改进网络教学平台,增大其带宽,减少网络延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I.].[2012-05-06].http:///zong_he_870/20120330/

t20120330_760603_3.shtml.

[2]林青松.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94-198.

[3]朱敏.教师教育“翻转”模式的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2).

[4]曾明星,周清平,王晓波,等.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2):203-209.

[5][6][1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7]杨刚,杨文正,陈立. 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2-14.

[8]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9]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 中国电化教育,2012(7):114-117.

[10]马秀麟,赵国庆,邬彤. 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11]周霞.《数据库技术》翻转课堂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9):6642-6643.

[12]金鑫.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98-99.

[13]申华.翻转课堂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的应用――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为例[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9):197-199.

技师转正总结第6篇

尊敬的人事部:

我于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进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xxx一职,负责总经办内勤管理工作。 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门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平时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正自学日语课程,计划报考全国研究生硕士,以期将来能学以致用,同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三个多月来,我在潘总、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及关爱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综合看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以下的缺点和不足:一、思想上个人主义较强,随意性较大,显得不虚心与散漫,没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二、有时候办事不够干练,言行举止没注重约束自己;三、工作主动性发挥的还是不够,对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够,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四、业务知识方面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的还不够扎实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其他领导、同事学习,我相信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一定能够改正这些缺点,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试用人员在试用期满三个月合格后,即可被录用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因此,我特向潘总申请:希望能根据我的工作能力、态度及表现给出合格评价,使我按期转为正式员工,并根据公司的薪金福利情况,从XX年10月起,转正工资调整为xxxx元/月。 来到这里工作,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也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我明白了企业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去创造,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美好明天更辉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上进,希望上级领导批准转正。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二*年十月十三日 ( 以 下 栏 目 由 新 员 工 填 写 ) 姓 名 职 位 部 门 入职时间 导师姓名 导师部门及职务 新员工试用期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对试用期工作的回顾、总结,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及不足,如何改进存在的不足;对今后工作的设想、建议等等): 申请人: 年 月 日 (此页不够请附页) ( 以 下 栏 目 由 导 师 及 相 关 负 责 人 填 写 ) 导师总结(包括对新员工转正以及自身指导的评述): 签字 年 月 日 主管经理意见(对新员工转正的意见): 提前转正 按期转正 延期转正 签字: 年 月 日 主管经理对导师的评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有待提高 签字: 年 月 日 部门总监: 副总裁/总监: 人力资源总监: 总裁审批: 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

技师转正总结第7篇

一、 翻转课堂及其内涵

翻转课堂,也叫反转课堂,是Flipped Classroom中基于Flipped的不同翻译,也有叫做翻转教学或反转教学(Flipped Instruction)。翻转课堂是指为了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或能力而采用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为支持,翻转了传统的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学习活动与任务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是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结构(见图1)。

图1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结构比较

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课上传授知识,学生课下进行知识内化。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与传统课堂相反,学生课前借助多种媒介手段学习传统课堂中的内容;课上通过协作探究等方式内化知识,学以致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同时借助教学资源对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提升。显然翻转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信息技术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信息技术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前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得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获取、分析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正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课上学生和老师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在信息技术越来越人性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下,学习技术本身并不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利用技术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所在,也是信息技术课程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2)信息时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提倡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目标,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传统的人才目标已不能满足要求使然。信息技术造成的问题理应由信息技术配合教育去解决,这符合教育、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哲学关系。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和支持教学活动过程的改革,是人们在不断地研究、探索和急于解决的问题。“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1]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信息技术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1)师生信息素养已有显著提高

翻转课堂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制作视频的工具和软件,甚至是网络平台上视频的等。而这些恰好又是信息技术教师所擅长的,较为熟练地使用网络搜集资料也是信息技术课上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2)物质条件已基本具备

实施翻转课堂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目前,电脑已经成为普通家电,网络也几乎无处不在,各类文本、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获取已变得十分容易且便宜。物质条件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已不成问题,缺少的仅是教师、学生、家长的观念转变。

(3)学生有个性化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中呈现的微视频时间短、知识呈碎片化,自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次数满足了不同学习差异学生的需求;结合课堂活动对个别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个体性,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此,从信息资源以及利用的角度来说,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性非常有利于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

三、 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互联网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分别以网络和移动存储设备为出发点,以翻转课堂开展的时间顺序为基准,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三个维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1.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为了让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更直观、具体化,笔者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的任务进行具体阐述(见图2),旨在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翻转课堂。

图2 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图2为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中的核心环节是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中师生的协作探究,学以致用。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认可和普及,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正在向多元化、非正式学习转变,在学习走向移动化、微型化、碎片化的过程中,传统大容量的40分钟“满堂灌”式的课程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因此微视频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形态日益受到关注。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是反映课堂中的某个教学环节,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指向更加明确;微课视频短小精悍,一般为5~8分钟左右,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2]

按照时间顺序将上述教学模式细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见表1)。

表1网络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资源对比

(1)课前设计

课前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制作微视频课程等学习资源并开发教学设计,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任务在课下展开学习,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视频课程资源、教材、网络等其他开放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多次重复学习微视频内容,也可以通过辅助交流系统,即在交流平台上与大家进行发帖、讨论,或者向身边的同学、家长、老师请教。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测验情况以及提出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2)课中设计

课中学习的目标是答疑解惑、协作学习以及综合应用。学生要将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拿到课中来,通过同学间的协作学习以及老师的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化重点。在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学生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独立探索、协作探究或小组合作,最后学生以作品展示或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成果交流展示,教师则作反馈与评价。

(3)课后设计

课后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是知识系统内化的过程。学生经过了课前的自主学习以及课中的应用解惑,已经对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前两个环节属于对知识形象化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则需要对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同时反思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有困惑或疑问,通过在线辅助交流系统进行答疑解惑。

以上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组成了完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课前是最关键的环节,如果课前环节没有完成,会直接影响课中以及课后的实施进度。课中环节是课前环节的巩固和升华,课中需要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中突破难点,解决疑惑,只有课前将基础知识技能掌握了,我们才可以集中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互动交流,以达成对课程内容更深入的理解。课后环节则是本课学习新的生长点,学生通过反思和总结,查漏补缺,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内容。

2.基于移动存储设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互联网有力地支持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但是由于网络等原因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能保证每周都有固定的上网时间,很难进行在线学习,即限制了课前学习资源的来源途径以及交流平台的使用。因此,笔者对上述教学模式进行调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如CD、U盘、硬盘等)代替网络在线微视频课程资源,达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基于移动存储设备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将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阐述,与基于网络环境中相同的部分将不再赘述。

(1)课前设计

课前仍然需要学生进行深度自主学习,但是由于网络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在线学习和交流,教师可以将微视频课程刻录成光盘或拷贝到U盘或硬盘等移动设备,传给学生回家观看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教参、辅导用书以及图书馆等进行学习,遇到问题及时向家长、同学、老师请教。教师在课前也可以为学生准备更多文本、图片类的学习资源,辅助学生学习。

(2)课中设计

网络限制的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在线平台交流的机会,教师无法及时通过在线测验及时了解到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着重感知学生的疑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活动。

(3)课后设计

课后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整理,对于课中的活动内容如果还有疑问,则需要课后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梳理,可以借助现有资料进行复习。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一定非在网络的环境下才能实施,但是网络确实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翻转课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支持学生的学习,技术的使用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紧结合在一起,翻转后的课堂有更多的互动时间,教师能够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个别化教学,兼顾到了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我国,翻转课堂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比如受到教学观念和网络条件的限制等,本文尝试设计出了基于网络和移动存储设备下的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还没有经过实践验证,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参考文献

技师转正总结第8篇

1.1对象选取

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科轮转护生56人,将2011年7月-2012年6月轮转护生28人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大专学历;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轮转护生28人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大专学历。两组均在妇产科轮转4周,选择在妇产科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专科知识、临床经验和带教经验、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带教。两组在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带教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即老师依据自身工作经验指导一对一讲解、示范等灌输式教学。观察组应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教,具体内容为:(1)老师培训。由护士长和科室总带教对老师进行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关知识培训,将护生培训目标分解细化,拟定每周带教计划。老师实行结对带教,根据计划和临床病例适时进行任务设计。出科时护生能熟悉我科工作职责和不同妊娠合并症的观察要点,掌握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患者对护生执行的护理满意度>90%。(2)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带教实施方法。由老师对护生进行评估,因人施教。根据我科制定的护生学习目标,由护生和带教共同讨论实习计划。①任务确定:结合我科临床病种和所上班次确定每周和每一天的带教重点。②任务驱动引入:老师设定真实教学情景,如剖宫产术后如何护理,让生动直观的形象刺激护生联想,唤起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及表象,反思自己学到的剖宫产术后的相关知识。在上述情景下提出总任务和分任务,总任务为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护理,分任务包括术前准备如备皮、饮食指导、心理放松技巧等,术后相关知识(饮食、活动、、疼痛、恶露、母乳喂养、母婴阻断等)的指导、术后每天的康复训练方法、出院指导。③主动学习:老师在任务实施前对先前带教经历和过程进行反思,如何将每一项分任务、每一次锻炼的目的、方法让护生理解学会并施教于患者。提出任务后,老师先引导护生提出解决任务的方法,如剖宫产术后易出现产后出血、感染、便秘等并发症的可能,让护生思考分析,得出需要怎么观察、处理、指导等。④任务驱动演示:因妇产科专科操作技术高,对新内容或技巧性任务老师事先演示,如:如何听胎心、按摩子宫底、判断宫缩程度、四步触诊、新生儿护理等。对一些简单的任务可以让护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演示,如深呼吸来缓解疼痛、有效咳嗽、产后操、新生儿喂养等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⑤巩固与总结:每天下班前护生反思当天工作任务学习情况,老师根据护生完成分任务的效果,对自己的带教过程进行反思,并及时与护生沟通,听取护生对自己带教方式的评价,取长补短,以便总结出更好的带教方式完成任务。每天护生要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未能熟练的任务提出问题作为第2天的学习重点,持续掌握。老师对未能很好掌握的任务与护生一起分析,加强带教、解决问题,每天循环,每周循环,不断总结,最后进行考核。

1.2.2评价方法

于轮转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评价。(1)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由护士长和总带教出题,闭卷形式、现场提问形式组成,满分100分。操作考核在妇产科常见操作4项中抽取1项,满分100分,由总带教负责考核。(2)临床实践能力。由总带教指定案例现场进行考核,通过病史评估、身体评估、病情监测、急救处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由护生进行演示,护士长和老师进行评价,满分100分。(3)。满意度调查表由我科自行制定,每周对护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满分100%。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资料均行S-K检验,均为正态分布数据,用(x±s)进行描述。

2结果

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实施后护生在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患者满意度测评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

3讨论

3.1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整合能力,减少了对实习的盲目性

我院妇产科是传染病产科,工作繁、加床多、任务重,护生每天忙于琐事,工作效率不高,有时甚至没有学到计划内容,使带教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制定的带教计划不明确,可操作思考性不强,学生对实习重点理解不够,而传染病妇产科护理又是一门专业操作、临床技能、消毒隔离要求很强的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是通过要求护生完成若干个具体任务来达到学习目的,应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后,护生和老师根据目标分配每月、每周、每天的重点,并按计划进行,通过护生反思,结合临床病种,联想自己已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还要获取哪些资料,在老师的参与下结合临床-提问-自学-解疑-评估-掌握等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在理论→实践→反思→理论→实践的循环中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习效果。

3.2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

该方法带教老师通过评估护生的情况,结合护生自身特点和学习目标,因人施教,提高了护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护生能独立的思考、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的习惯,能不断的询问老师来弥补不足。同时,在结合临床的过程中,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使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高了服务意识,患者满意度也得以提高,实习也更加条理化。

3.3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也激励老师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