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启蒙早教

幼儿启蒙早教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1 16:27:38

幼儿启蒙早教

幼儿启蒙早教第1篇

>> 对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的思考 谈蒙台梭利教育观念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施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蒙台梭利的“工作”理论对幼儿园游戏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的蒙台梭利教育 农村幼儿园引进蒙台梭利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蒙台梭利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浅析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的内隐学习观对听障幼儿康复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法给幼儿教师的启示 理想人: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对培智数学教育的启示 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认识 论蒙台梭利对和平教育的贡献 浅议蒙台梭利教育对课改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析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思想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启示 浅析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思想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启示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观贯穿着她的整个教育生涯,是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提出了纪律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积极、有益的纪律,这种纪律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自由地工作来唤起内在纪律,这种观点对现今幼儿元常规教育仍有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蒙台梭利 纪律 纪律教育观

蒙台梭利是一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她的一生都在从事着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幼儿教育理念,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这套教育理论体系对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纪律教育只是她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她的整个教育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试图从纪律的涵义、纪律形成的模式来理解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思想,为完善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纪律的涵义

蒙台梭利认为使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和瘫痪病人一样不动的纪律,不是真正的纪律,而且这种纪律不利于他们自制能力的完善,是压制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表现。我们应该建立真正的纪律,这种纪律应该是以建立一种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有益的纪律和内在的纪律为目标,而不是一个不动的、被动的和顺从的纪律。【1】 这种纪律是幼儿发自内心而认同的、遵从的,不是由于外界强迫而形成,是一种能够被幼儿理解自觉地没有任何粗鲁行为的纪律。只有建立起这种纪律,幼儿才是一个有着自我的人,才能逐渐形成规则意识,才能使他们的行为从无序行为过渡到自发的有序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守纪律的人。

二、纪律形成的模式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的形成需要从环境、教师、幼儿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考量,纪律的形成要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地工作获得初步纪律,并在在工作的过程中形成内在的纪律。 有准备的环境

为了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纪律,蒙台梭利制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在家庭环境方面,儿童之间规定了享受“儿童之家”优惠待遇的家长需要履行“家长必须按时间规定把孩子送到‘儿童之家’,保证孩子的身体和衣服都是干净的”、“在儿童教育方面必须同女教员密切合作”等。【2】这些规定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教师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创造了一个利于幼儿形成时间观念等纪律观念的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方面,“儿童之家”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纪律思想环境,为了使幼儿能够积极遵守纪律,幼儿在“儿童之家”学会的第一个思想就是能辨别好与坏。教师会观察孩子是否混淆好与不好、坏与不坏的概念,根据幼儿的行为来指出幼儿的的哪些行为需要阻止,哪些行为需要逐渐制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者观察者、引导者的角色。【3】如:幼儿模仿教师收拾玩具时,教师不应该让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而是应当借机教育幼儿有序地摆放教具。其次,“儿童之家”的幼儿用以工作的场地与用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师会对幼儿进行观察,根据幼儿的行为来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以井然有序的座位为例,幼儿的教室会经过精心的布置,并让幼儿明白井然有序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当建立了个性化的纪律后,会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幼儿也能保持秩序。 自由地工作获得初步的纪律

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来自工作,而这种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4】她认为纪律通常是通过自觉工作来发展的,而不是来自命令、说教、训诫或奖惩,通过说教之类的方式而形成的纪律,也许会在短时间之内产生作用,但是这种纪律会很快不会起到作用,因为它是外力强迫而形成的,不能让幼儿对纪律形成认同感,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工作,有利于纪律 的形成,幼儿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会集中精力去做,而在做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幼儿的纪律性,我们需要通过给予幼儿的自由来培养纪律性。

蒙台梭利所提到的工作虽然可以由幼儿自由地选择,但是并不是随意的工作,它是指幼儿渴望做的并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工作,这些工作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如果需要教会孩子系鞋带和扣扣子的动作,教师需要将系鞋带和扣扣子的动作加以分解并对其进行分析。【5】当孩子非常热衷于这件件工作的时,他们的激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细心、自动性、创造精神和对同样练习的坚持, 这些实质上是表现都是是纪律的充分体现。【6】 内在的纪律的形成

蒙台梭利认为内在纪律的形成可以通过不断地重复纪律的概念,让幼儿理解这一概念,并通过自觉工作唤起了幼儿的内在纪律后,通过工作不断地进行练习,并由老师加以监督才能够形成具有持久性的内在的纪律。这种内在的纪律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是幼儿乐于遵守的纪律,当幼儿自觉地进行练习时,这就标志着幼儿开始自律了,也就标志着内在纪律的初步形成。这种练习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以一定的方式不断地重复,当幼儿自愿进行的工作,练习几乎每次能成功,幼儿在无形中按照规章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纪律。蒙台梭利会采用“肃静课程”的方式来建立幼儿内在纪律,而教师在形成这一过程中充当一个监督者的角色,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观察,让幼儿有时间和机会去测试自己,去估计自己的力量和极限,【7】当幼儿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要对幼儿进行引导,并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进行,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练习,不强制,用说教来达到目的。

三、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启示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纪律观,帮助幼儿形成内在的纪律

在幼儿园,教师首先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纪律观,知道纪律的真正涵义,能够正确地处理好自由与纪律之间的关系,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分压制幼儿。教师应该先让幼儿有一个关于纪律的概念,而不是命令式的做法,做到让幼儿真正理解这些纪律,将外在的纪律转化成内在的纪律,帮助幼儿形成内在的、积极的、有序的纪律,而不是纪律的被动者。其次,教师在纪律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充当的是观察者、指导者、监督者的角色,慎用奖惩。教师需要先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指导幼儿哪些方面的需要加强,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进行,按照不同层次、分阶段练习,不强制,用说教来达到形成良好的纪律的目的,由于幼儿的自制能力较为薄弱,所以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加以监督,才能形成长久的内在的纪律,并且尽量将这些纪律观念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通过游戏、音乐等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乐于遵守纪律,而不应该通过教师的权威来压制幼儿,并要做到慎用奖惩制度,奖惩的作用只是短暂的、表面的,只能在维护外部纪律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过度使用奖惩有时甚至会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内在纪律的形成。让幼儿成为真正享有内在纪律的人,能从内在生命中产生的人类的力量、自由的源泉和更大的积极性。

(二)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做好家园的工作

幼儿园常规教育需要幼儿园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创造一个又准备的环境,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家园教育一致,使常规教育发挥到最大的功效,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开展幼儿园的常规活动。

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园规班规,为幼儿提供一个又准备的纪律环境,建立良好的园风班风,一旦制定出园规班规就要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坚持下去,将纪律意识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小班的的幼儿能自己穿鞋子,大班的幼儿能自己穿衣服,并且能够帮助同伴穿衣服;每个活动区规定多少人玩,如果有人想加入需要自行按照规则协商;等等。这些简单易行的规则在家庭中也需要家长加以实施。由于现今社会家庭结构大多是“421家庭”结构或者核心家庭结构,许多幼儿从小被溺爱,规则意识薄弱,需要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近况,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纪律意识;开展各种关于纪律的活动(如在班级公布栏上贴出关于纪律教育的方法、开展关于纪律的亲子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帮助幼儿建立纪律意识。家长则需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关于帮助幼儿树立纪律意识的工作,主动了解关于常规教育的的先进理念与具体的做法。如,通过从老师处得知信息、阅读等方式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家庭活动或小游戏(如,123木头人游戏,谁动谁就要接受惩罚),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让幼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力的事情,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以发展纪律意识;积极参与幼儿园所开展的关于培养幼儿纪律意识的活动。尽量将这些纪律教育的方式融入到幼儿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3]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63.

[2]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240.

[4]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240.

[5]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243.

幼儿启蒙早教第2篇

首先,幼儿启蒙音乐教育能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启蒙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体现幼儿的情感变化、心理变化、思维变化,通过各类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欣赏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幼儿启蒙音乐教育能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与记忆力。幼儿启蒙音乐教育通过听力传递音乐信息,有利于加强幼儿对音高、音值、音色、强弱、节奏、力度等方面的听辨能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听觉能力,对幼儿记忆力的培养也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最后,幼儿启蒙音乐教育对提高幼儿情操,促进幼儿德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启蒙音乐教育让孩子与音乐频繁接触,通过音乐感知将音乐传递到大脑,增加积极情感,促进幼儿的情操与情感体验,使幼儿获得对美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总之,幼儿启蒙音乐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通过音乐培养幼儿的情感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用生动的音乐语言让幼儿的情操与情感得到发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能力。

二、家长对于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家长对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幼儿出生后最早接触的是家长,家长若能全面、细致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便能及早发展幼儿的音乐天赋。在此基础上,家长要保护幼儿的音乐天赋,尊重幼儿意愿,针对幼儿的爱好与兴趣等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计划。第一,全面开发幼儿大脑。幼儿启蒙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右脑开发有重要作用。右脑主要运用于色彩、图像、音响等形象思维。为了让幼儿有更加丰富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幼儿右脑很有必要。家长让幼儿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与孩子进行一些音乐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右脑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从而增强大脑的活动机能,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开发幼儿大脑。第二,培养幼儿艺术修养,为幼儿的学校音乐教育奠定基础。音乐是感情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启蒙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孩子对美的追求,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艺术修养,塑造幼儿健康、开朗的人格。儿童早期接触音乐教育,在幼儿园和学校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能够增强其音乐节奏感和听辨能力,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

三、幼儿启蒙音乐教育与教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幼儿的心理特点

音乐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模式要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幼儿学习是游戏化的过程,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好动、好玩,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在音乐活动中表现为合群、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情绪转换快、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快乐与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准则,因此,家长必须正确把握孩子的身心特点,了解孩子的音乐学习心理,准确掌握孩子对音乐的需求,从孩子的角度开展音乐教育活动,让孩子真正喜欢音乐,热爱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

(二)创造良好环境,加强节奏感训练

幼儿的音乐教育要符合幼儿发展和成长的需要。音乐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孩子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影响远远大于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素养,家长要注意家庭的音乐熏陶,努力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快乐、活跃、自由的家庭气氛,让温馨的家成为孩子们展示音乐才能的场地。孩子们在音乐表演时感到轻松、自由、无拘无束,有利于培养其自信心和创造力。由此可见,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音乐不只是歌曲,还是动作、舞蹈、语言的共同体。在幼儿启蒙音乐教育中,需要把语言、动作、音乐等元素组合在一起,进行最基本的节奏训练。通过语言和歌谣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对家长来说是最简单易行的教育方法,不仅对孩子语言发展大有益处,还能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音乐节奏感。

(三)设置亲子活动,加强听觉能力训练

亲子音乐活动的设置有别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一定要突出亲子活动氛围。亲子音乐活动以活动、游戏为中心,体现幼儿音乐教育的生动性、灵活性和随意性特点。为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听觉能力训练。听觉能力训练主要是有针对性地锻炼幼儿的音乐内心听觉,因为音乐内心听觉是内在支配力量,反映了乐者对音乐的驾驭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引领音乐活动进入预设的理想境界,提高音乐活动质量。因此,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听觉训练,如听中有唱,唱中有听,通过这些方式引领幼儿获得内心听觉,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另外,以游戏为听觉训练场景,设置亲子活动,能够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心智,获得音乐知识。如可以利用儿童积木设计“音符积木”,不同颜色的积木由上而下分别代表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等各种常见音符,并用相应的组合块数表示其时值关系。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幼儿从视觉上直观感受音符的时长,加深对音符时值关系的认识。在学习各种常见节奏型时,设计把每一种节奏型做成一个卡片,听辨节奏时,幼儿把一个个节奏卡片拼接起来,形成节奏片段。这样的设计,不仅清晰明了,还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四)选择合适乐器,加强创造力训练

音乐活动中的孩子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一名音乐创作者,在音乐实践中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乐器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乐器本身,更是玩具,还是一种教育的载体。儿童乐器演奏简单并贴近生活,与孩子天性相一致,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是接近音乐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将音乐生活化的最好诠释。所有乐器中,打击乐器的音色最独特、最丰富,具有启发孩子即兴创作欲望的理想效果。可以依据幼儿喜爱敲敲打打的天性,选用构造简单、体积小、便于操作、演奏音量可控制在口语音量之下的打击节奏乐器作为教具,如碰铃、双响梆子、沙锤、三角铁、手鼓、串铃、小镲、木鱼、响板等,训练幼儿节奏感,在游戏中达到训练效果,增加趣味性。

四、结语

幼儿启蒙早教第3篇

【关键词】幼儿;启蒙教育;人生 ;性格培养;发展;重要性

1 概述

幼儿是人生的开始,是走向成熟迈入社会的起步,也是人生重要的黄金阶段,启蒙教育影响着幼儿的情感心理,开发着幼儿的智慧,培养着幼儿的认知能力,让幼儿的身心向着美好的人生迈进。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启蒙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从幼儿游戏中可以捕捉到许多东西,发现一些问题,并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让其去解决、观察周围的事和物,游戏会越玩越丰富越玩越有创造性,并把其吸收的知识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出来。

幼儿启蒙教育期是游戏期,幼儿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其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兴趣,使得幼儿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作为启蒙教育在游戏中抓住其年龄特点,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发展其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并予以指导教育这便是最重要的任务。

2 游戏与启蒙教育

游戏与启蒙教育既独立又统一,其本质说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启蒙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

游戏的过程即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启蒙教育动因,内含着启蒙教育方法的契机,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鼓励幼儿游戏、提倡幼儿启蒙教学中运用游戏,并把游戏提高到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活动中。

启蒙教育指导幼儿游戏还是幼儿游戏中创造出启蒙教育, 游戏是启蒙教育的目的还是手段?正因实践需要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某些抽象的理论并不直接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负责,必须从事实出发对事实上应当是怎样的作出分析,并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出一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

游戏是由内在动机控制下的游戏者之间平等的自主活动,启蒙教育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游戏侧重于从游戏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来开展活动,启蒙教育立足于由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为核心组织的活动;游戏是在游戏者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活动,启蒙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在一个未知领域里接受新知识。

3 幼儿的游戏

游戏可满足幼儿生理发展的需要,促进其健康成长;游戏可满足幼儿认知发展的需要,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游戏可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游戏可满足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促进其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发展需要。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触发了游戏,游戏又使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需要的满足带来了快乐,快乐作为强化剂使幼儿对游戏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兴趣与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幼儿去游戏,游戏是幼儿的生命。

游戏有:幼儿按自己的需要充分表现自我的自由活动――本体性游戏,幼儿教师根据启蒙教育需要组织的教学活动――手段性游戏。

本体性游戏:幼儿按自己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活动本体是游戏,有潜在的、可能的启蒙教育因素,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外的目的,是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也是其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它是重过程轻结果,是非功利的、没有外部压力的活动。

手段性游戏:幼儿教师根据启蒙教学目标组织的游戏,活动本体是启蒙教育活动,有游戏体验和游戏般的乐趣,其本体并非游戏却体现了游戏特征的启蒙教育,以游戏为手段服务于特定启蒙教育目的和任务,有一定的功利性,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有对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考虑,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

本体性游戏和手段性游戏的本体特征都可以成为游戏,也可以成为教学,手段性游戏本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是启蒙教育的游戏化。

4 启蒙教育

启蒙教育是人学习发展的一个开始点,是决定人未来选择与走向的一个开始,教育内容、方法与教师的教学素质、个人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对于幼儿来说无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无能力深入事实与社会,处于被爱、被照顾、被关心的时期,也是学习与发展生存能力开始的时期,幼儿启蒙教育应认真、审慎地对待。

寓教于乐作为教学游戏化这一启蒙教育原则时,依据游戏和启蒙教育的内在联系在执行时有很大的偏差,同时对探索、学习游戏与启蒙教学之间的关系看法不一;同一活动由于活动主体的体验不同,其概念的内涵会有两面性和交叉性。学习就是游戏还是学习可转化为游戏?启蒙教学在什么条件下达到游戏化?探索有自发和诱导探索,学习有发现式和接受式,游戏有本体性和手段性游戏,启蒙教学有启发式和灌输式等,这些概念交叉关系根据不同的内涵,游戏和启蒙教学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

游戏与启蒙教学的相通是启蒙教育的游戏化,即幼儿教师利用启发式的启蒙教育手段,有目的地诱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从而让其发现知识,表现游戏和启蒙教育的结合、游戏和启蒙教育的转化。游戏和启蒙教育结合指在同一个目标引导下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和幼儿教师指导下的启蒙教育活动的相继关系;游戏是启蒙教育的先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经验后启蒙教育将成为在这些具体经验基础上的理性升华,抽象出一般的道理;游戏是启蒙教育后继活动,启蒙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新知和技能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多种尝试和灵活运用,以获得充分的发展。

游戏和启蒙教育的转化是指幼儿教师在启蒙教育目标控制下对幼儿的施教过程,转变为幼儿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这一转化的关键在于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变压力为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5 游戏与启蒙教育的结合

游戏与启蒙教育既独立又统一,就本质来说游戏和启蒙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启蒙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幼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游戏是由内在动机控制下的游戏者之间平等的自主活动,启蒙教育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游戏侧重于从游戏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来开展活动,启蒙教育则立足于由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为核心组织的活动;游戏是在游戏者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活动,而启蒙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在一个未知领域里接受新知识的活动。

就活动方向说游戏和启蒙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首先从目的来看,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儿童认识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其每一方面的发展又含有众多的内容,囊括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启蒙教育目的是将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纳入一个有计划的影响过程,通过体、智、德、美各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游戏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启蒙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过程,两者在终点上达到一致,即游戏和启蒙教育的结果都是幼儿的发展。

从内容来看,游戏自发探索过程中所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知识经验,创造表现过程中想象、构思操作,运动过程中动作技能、平衡协调力,游戏规则的内过程中对规则的理解、遵守和用规则进行同伴协作、交往等,正是体、智、德、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出现启蒙教育领域的游戏形式:与美育有关体现造型想象的结构游戏,与体育有关体现肌肉动作技能的运动性游戏,与德育有关体现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性装扮游戏,与智育有关体现手脑并用和解题能力的智力游戏等;正是游戏内容与启蒙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才有游戏服务于启蒙教育的可能性,才有据游戏特点设计的幼儿启蒙教育教案。

总之,幼儿的发展是游戏与启蒙教育内在联系的纽带,游戏对幼儿具有自然发展的价值,启蒙教育对幼儿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启蒙教育必须谋求游戏与启蒙教育的完美结合。

6 游戏与启蒙教育的升华

幼儿教育如何实现启蒙教育和游戏的升华,也就是如何实现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向启蒙教育背景中的幼儿游戏的转化、升华,主要体现在对游戏要启蒙教育化和启蒙教育要游戏化的认识上。

游戏的启蒙教育化是针对自然状态下的游戏放任状态提出的,目的是改变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突出游戏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对启蒙教育的服务功能;落实用启蒙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启蒙教育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幼儿的发展符合启蒙教育的方向。

启蒙教育的游戏化是针对幼儿启蒙教育日益趋向于小学化提出的,目的是使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不过早地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强制压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落实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启蒙教育活动,在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游戏和启蒙教育诸多特性能使幼儿得到发展的无意收获,关键在于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所导致的活动过程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游戏收获是幼儿主动活动的结果,启蒙教育得到发展在于教师和幼儿的双重努力,而由教师为主导的启蒙教育过程也能升华为幼儿主动活动的过程,这就是游戏与启蒙教育的成功结合。

7 启蒙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本体性游戏和手段性游戏两者构成了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为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必须重视这两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价值,保证这两类活动在幼儿园的和谐开展。

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虽没有发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却凝聚着发展的全部趋势,经常开展此类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幼儿园必须给予幼儿以充分开展这类游戏的机会。教师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活动,能让幼儿学到要求其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进幼儿按一定方向发展,幼儿园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或者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游戏般的体验极其重要。

让幼儿在游戏中进步,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就能很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结交新朋友,进而提高自己认知客观世界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储备能力。在游戏中幼儿逐渐学会等待、独立、合作、公平、自治、诚信等最基本的美德。

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情绪可以给孩子带来欢乐和幸福,忧愁的情绪会给孩子带去苦闷和痛苦。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去实验、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教学游戏化活动要变得有更能吸引幼儿,让他们在有趣的、快乐的活动中获得发展。通过在游戏中的活动幼儿不仅感受到在游戏中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在游戏中与同伴交流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它可以给幼儿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甚至更多……

结束语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教师把启蒙教育与游戏结合起来,在游戏中能给孩子带来启发,带来新的认识,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与幼儿一起生活、游戏的行为都将影响着幼儿,对于幼儿的性格有着很好的塑造作用。

幼儿启蒙教育是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课题,游戏在启蒙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启蒙教育也是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起点,是幼儿通向人生道路上第一个驿站。

参考文献

[1] 《婴幼儿早期教育全书》―――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 2012年8月全国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教育教研》杂志第4期

幼儿启蒙早教第4篇

孩子从出生到掌握语言,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而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2-4岁。9个月到24个月(2岁)是理解语言的敏感期,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学习的革命》中提到孩子在几种语言环境中长大,就可以掌握几门语言。可见把握住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对于孩子语言的习得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幼儿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家庭教学、早教教学以及幼儿园教学三种形式上。我们简要分析三种教学形式的利弊。

(一)家庭英语教学

一些具备英语教学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或者到了语言敏感期时,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早期英语教学,与幼儿汉语学习同步进行,结合汉语启蒙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英语教学。部分开展英语早教英语教学的家庭中的幼儿使用语言指代事物时,往往可以同时说出英汉两种语言,这就充分体现了家庭英语教学的作用。

家庭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或单语言交叉教学形式,以双语识字教材、早教绘本和其他早教音视频内容为载体,抓住了幼儿语言习得的黄金敏感期,在儿童语言羞涩期来临前,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学,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快速效果!但同时,由于受到幼儿英语启蒙教材稀少、家长英语发音及教学水平及家庭教学环境下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幼儿英语发音不准,无法有计划坚持进行等问题。

(二)早教英语教学

针对家庭英语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近些年来,各地双语早教培训班及学校应运而生。在幼儿园前期,对于不具备双语教学的家庭,将幼儿交给具备早教专业知识和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机构,也是英语启蒙学习很好的一种形式。部分参加双语早教学校学习的幼儿,在英汉语言表达、识字(词)能力,简单句子表达上较之未参加者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也体现了早教学校在启蒙英语学习方面的价值。

经过调研目前枣庄地区双语早教教学时数一般为一周一次或两次,每周教学时数为2-4小时,间隔较大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幼儿语言习得的巩固;同时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语言交替教学对于英语单语言的习得效果较为有限。

(三)幼儿园英语教学

双语幼儿园相比前两种形式,更为专业和正规。幼儿在专业双语幼儿园里可以进行更为系统和长时间的语言训练,尤其是目前不少幼儿园采用英语浸入式的教学形式,教师拜摆脱母语干扰,仅以英语面对幼儿,每天在固定教学实时间里,使幼儿“浸泡”在全英语的环境中,在这种浸入式教育活动种,幼儿可以大量接触英语、运用英语,目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双语幼儿园英语教学,同样受制于幼儿英语师资水平和部分学校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的限制;另外,在家庭辅助英语学习和应用缺失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也会打了折扣。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一)提高幼儿英语教学师资水平

目前,师范类大专院校院校及部分高职和中职教育中开设的学前教育(英语方向)有效地弥补了幼儿英语教学师资的短缺,但也应该看到,从事幼儿英语教学一线的部分教师仍在教学理念、英语教学方法、及幼儿学习心理的把握等方面有欠缺,提高幼儿英语教学师资水平是有效促进幼儿英语教学的关键。这在幼儿园英语教学阶段尤为重要。

对于部分私立幼儿园及双语早教学校的规范,除了自身严把招聘及师资用人的标准,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界定此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准入的制度,加强监管,取消不具备条件及英语教学条件不合格的学校的办学资格。

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家庭,开展早期英语启蒙教育,要注意不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发音方式对于幼儿英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二)培养兴趣,注意发展阶段的循序渐进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培养兴趣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英语学习的初始或者启蒙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在上述三种教学形式中,家长或者教师要注意儿童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不要超出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习得规律,不要出现幼儿阶段小学化的趋势。此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用语表达的训练。语言的习得,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生活需求的表达和基本情感的表达,这两个方面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教学,听说为主,游戏教学法相互结合

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创造特定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在单一语言的浸入环境中去表达情感。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在音乐和视频中创设和渲染情景,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具去模拟场景,组织幼儿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去扮演、去表现,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还应该做到以听说为主,降低读写教学形式比例,寓教于乐,在玩中教,在玩中学,这也和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分不开的。

幼儿启蒙早教第5篇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师;启蒙

1 体育启蒙教育的提出与发展现状

1.1 体育启蒙教育的定义

结合其他相关教育理论研究,将体育启蒙教育定义如下:让儿童发现、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发挥体育活动情感教育的功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孩子体能和增进孩子健康,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即在幼儿、儿童时期,运用体育的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引导、启发、锻炼和传授的早期体育教育。

1.2 幼儿体育教学及体育启蒙教育的发展现状

幼儿体育分为幼儿园体育和分散在家庭的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是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针对学前儿童的体育启蒙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即3-8岁学龄阶段的幼儿园体育启蒙教育。

1.2.1 体育启蒙教育的发展缺乏理论依据

1992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为了帮助广大体育教师更好地贯彻实施,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年级出版了6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教学指导与参考》和3册三年制初中《体育教学指导与参考》,这套教学指导与参考教材借鉴当时教育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特点,提出了各项具体动作的教学建议,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体育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刚要》中所指出的基本动作包括基本的投、跳、跑、走等,指人类最基本的身体运动能力。除此之外,幼儿体育教学体操类教学内容仍占很大比例,教学内容单一,并没有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人处在儿童期时,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的使然,他们对于体育活动异常活跃,并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记忆力都相对较高,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可塑性较强,这一天性使然正迎合了体育启蒙教育的关键。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幼儿园包括部分亲子活动机构都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幼儿体育教学体系,对于幼儿体育启蒙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于幼儿的后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1.2.2 体育启蒙教育的实践教学不完善

就目前我国的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研究现状来看,理论上没有很好的支撑,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的幼儿体育教师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即幼儿的动作发展是结合着内容进行的,在不同的阶段教师会根据当下的教育目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幼儿的生理、心里发展特点进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生长规律是长期以来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也是幼儿教师在缺乏相应理论依据的前提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但是,幼儿体育教师所选择的的这些“内容”,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与幼儿体育的动作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就不得已而为之了,更多的是幼儿体育教师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配合孩子玩耍亦或师生一起做游戏。这样的教学并没有真正对其幼儿的身体、心理、以及动作发展等方面进行体育启蒙式教育。

2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启蒙教育的作用

体育启蒙教育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对其动作发展和身体教育形成一生的积极作用,对人的一生中动作技能的活动和控制都有启发性意义。作为幼儿体育教育的执行者,幼儿体育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幼儿体育教师作为幼儿体育教育的启蒙者,为幼儿体育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幼儿体育教师也是终身体育学习的开拓者,对于幼儿的人格塑造以及习惯养成都起主导作用,通过对其幼儿的身体、心理、动作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阐述幼儿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启蒙教育的作用。

2.1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幼儿动作发展的启蒙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柔韧度、速度、耐力、灵敏度等各种机能都是在这个年龄段得以较快成长。人类的动作发展以各种身体动作为基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动作贯穿人的发展始终,动作发展是人能动地适应环境和社会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动作发展的水平与人的身体、智力和健康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然而体育是促进人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体育更是人类动作发展以及身体发展的萌芽阶段,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活动、感知觉的发展、动作发展、表现和认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身体各部分比例的变化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体育教师通过系统详实的理论知识学习可以帮助幼儿完成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如基本技能包括位移技能如:跑步,非位移技能如:扭转,以及操作技能如:投掷,其基本技能的学习是人类运动、竞赛、终身身体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儿童会在其童年的早期至中期,大约3-8岁周岁期间,形成各种基本动作街技能的基础,而这个阶段恰好是在幼儿园学习时期完成的,幼儿体育教师正在为其后续成长打基础。

2.2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启蒙

幼儿时期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决定时期,同时也是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形成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幼年的孩童,身体及心理发展空间较为宽泛,可塑性极强。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分为两个方面:遗传与生理,环境与教育,后者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意义更为重要,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教育起着特殊的主导作用,教育从广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环境的影响,是由专职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体育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运动心理技能的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完善的运动动机还可以对其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进行塑造,更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格心理,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心理过程的发展伴随着人的一生。

3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启蒙教育的意义

完备而富有经验的幼儿体育教师,能够提供良好的教学内部环境,引导和启发幼儿的动作发展,培养和塑造幼儿的心理品质,对于影响幼儿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以及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启蒙教学的同时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德育、智育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启蒙教育本身就迎合了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幼儿的动作发展、心理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沁,周立.我国体育启蒙教育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7,15.

[2]王广军,上强.浅谈有儿童体育启蒙教育[J].体育师友,2006,8,30.

[3]邓秀菊.幼儿体育与素质教育[J].聊城大学学报,2003,3,5.

[4]丁玉如.幼儿体育行为的综合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5,1.

[5]孙吴昊.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分析[J].体育师友,2014,3,8.

幼儿启蒙早教第6篇

[关键词]幼儿 肢体语言 英语学习

肢体语言,又称态势语言,指通过手势、眼神、走动、表情等方式来达到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研究表明:语言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有声语言+55%的肢体语言。由此可见,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使用肢体语言,不仅使语言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有了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而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阶段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肢体认知角度,对幼儿进行具体的英语启蒙教育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认识和见解,供大家探讨。

一、通过动作表情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

首先,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通过动作为英语学习增添一丝亮色和活力。例如,学单词hop,jump,skip时,通过动作把三个单词表现出来,不用多加解释,只要做单脚跳的动作,孩子们就会说出:hop hop hop,做双脚跳的动作,得到他们的快速响应:jump jump jump,做向前跳的动作,孩子们会大声地喊:skip skip skip。通过这种动作达到相互交流、表现,使幼儿在直观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认知,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掌握。

其次,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实践中,手势语言对于增强启蒙教育效果不可低估。手势语言能以各种不同形态的造型,通过描摹事物的复杂状态,向幼儿传递我们潜在的心声,从而显露出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手势语言进行英语启蒙教育。例如,我们可以用手心向上表示“stand up”,向下表示“sit down”等等。

此外,我们的眼睛也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让门敞开着,然后向眼睛望望门,对幼儿启发说“Please close the door.”幼儿明白后,走过去把门关上,我们再肯定地点点头,“Thank you.”得到了这样的赞许,孩子心里会乐滋滋的。以这个过程中,一个眼神不仅让孩子读懂了我们的意思,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句子“Please close the door.”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的目光不仅可以沟通我们与幼儿之间的心灵,达到情感的双向交流,而且有助于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平时应把目光放在幼儿身上,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和心理状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启蒙教育效果。

最后,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蕴含丰富信息的面孔常常是幼儿关注的目标,我们的面部表情直接对幼儿产生心理影响。因此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微笑中露热情、严肃中显慈祥,告诉孩子们“We are happy.”给幼儿以轻松自如,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理解,就能更好地实现启蒙教育目标。

二、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幼儿有效的英语学习是在认知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同时还受到情感动机的影响。那么在启蒙教育中如何把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将幼儿主动获取英语信息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我们发现除了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进行丰富有趣的活动情境创设外,更需要我们用灿烂的笑容、热情的语调、高昂的情绪、丰富的肢体语言自始至终的感染每个幼儿,这样可以使他们做出积极的回应。此外,我们可以将儿歌、歌曲、对话、单词等,通过配上形象、夸张、生动、有趣的动作,将这些静态的英语知识转化成为幼儿可以更容易理解的动作语言、身体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从而达到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中学习语言的目的。比如,在幼儿学习英语数字1-10时,我们可以选择那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数字早操》:One和Two起来点点头,Three和Four起来晃晃脑,Five踢踢腿,Six弯弯腰,Seven、Eight蹦蹦跳,Nine和Ten总爱睡懒觉。这样枯燥的单词学习变的更加形象生动了,还进一步加深了幼儿的印象。幼儿在边唱边跳的过程很快记住了这十个英语单词。之后,再请幼儿仔细聆听CD,让幼儿边听边随着CD的节奏进行肢体律动。

三、用肢体语言去进行纠错

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由于他们是在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与汉语完全不同的第二种语言,因此,在这个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错,特别是刚开始学时的发音问题。由于英语发音动作复杂、发音部位隐蔽,具有不便于观察与模仿的特点,再就是英语中的语音大多数均为汉语语音中没有的音,且发音方法和习惯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就很容易造成幼儿发音错误。例如,孩子们常常会将英语中的部分短元音一概发作长元音,还有就是将所有的闭音节发成开音节。如:将[buk]发作[bu:ka]。还有的幼儿会把frog(青蛙)说成flo-ger,把tree(树)说成tee等等,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纠错,例如,轻轻的抚摸他(她)的头,告诉他(她)“Have a try again?”(再试一次);我们还可以蹲下身体,让幼儿看清楚我们发音时的嘴形说:“Look at my mouth.”或者用手指着嘴巴说“Say it with me.”(请跟我一起说)。通过这样用各种体态语言把我们心中宽容的态度表达出来,用这种方式接纳幼儿的错误,同时也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使幼儿们在错误中获得经验,从而为下一步的成功做准备。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并鼓励幼儿大胆的开口说英语,积极肯定幼儿的成绩。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通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幼儿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因此,在今后的幼儿启蒙教育中,我们应进一步去研究肢体语言,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启蒙教育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向幼儿发出积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孙国强,张立.对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研究与分析[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陈雅,赵志坚.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2).

[3]李林.对体育语言在幼儿英语教育中的效果研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4).

幼儿启蒙早教第7篇

关键词:音乐;幼儿发展;启蒙教育

人的一生中,无论任何时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会在很多环境中与音乐发生密切的联系。呼吸的缓急强弱,说话的抑扬顿挫、步伐的轻重快慢、雨滴、风声、四季的变换等等,都是一种节奏,甚至,早在胎儿尚在母体中时,母亲的心跳声就是一种节奏。音乐还是人类大脑极好的营养品,调节大脑的功能,提高幼儿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能力及促进其德育的发展,还可以陶冶情感。因此,音乐时时与生命同在,重视音乐的启蒙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胎儿在母体内,大脑的发育需要音乐这种良性的信号刺激,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增长。从胚胎学可以了解到,胎儿听觉器官发育到六至六个半月左右,其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结构,基本上已发育成和出生时相同,这说明了此时的胎儿,听觉系统中耳朵的部分已具备了传导声波的功能,使声波的机械振动能传递到听觉神经末梢。外界突发的声响会引起胎儿突然动起来,使胎儿心率加快。而轻柔舒缓的音乐却能使胎儿的情绪及精神得到放松和调剂,促进胎儿的成长。生活中用音乐对胎儿施教,可使胎儿的大脑发育更好,孩子出生和长大以后,无论从音乐兴趣或体质、智力等几方面,都比未受胎教的孩子发育更好。而根据早期音乐教育所做的统计显示,幼儿的听觉系统在三到六岁的年龄阶段是发展的最好的时机,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递减,因此,我们决不能让孩子错过这个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黄金阶段,专家们呼吁“越早学习音乐越好”的道理也在于此。音乐是幼儿最好的启蒙教育,它可以帮助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智力与身体的平衡发展,进而达到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一、德育方面

音乐是大自然中最和谐的秩序,它能赋予人类心灵最纯洁真实的美。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快乐的氛围,也能够通过音乐的方式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通过参与、模仿、创造、表演,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优美纯洁的音乐,会对一个人道德情感的净化与升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之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一首优美的乐曲,一部好的音乐剧,都能够使幼儿从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使千姿百态的美有所依附,促使幼儿形成高尚的情操,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智育方面

人类早已知道,音乐能开启智慧之门。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指出: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达尔文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听音乐,很可能影响他智力的发展。通过音乐能够增进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记忆力。能够丰富词汇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内在的创作潜能会得到充分的启发。

三、体育方面

把音乐巧妙的融入体育运动中,将会使幼儿获得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有助于幼儿正确的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幼儿的动作质量,使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灵活。增进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增强幼儿的运动技能。通过这种听觉艺术的熏陶,还能够提高幼儿大脑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灵敏程度,改善幼儿呼吸器官的功能,增强幼儿体质。

四、美育方面

音乐中优美动听的旋律,能够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则能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愿望。音乐是一种语言,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诗歌、舞蹈、戏剧、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获得积极向上的健康品格。

音乐神童莫扎特在三岁时,已经能够把姐姐弹奏的曲子正确地弹出来,五岁时能够作曲,六岁开始旅行演奏。奥皇誉之为小魔术师。其实,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兼作曲家。莫扎特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在充满音乐气息的氛围中成长,加上父亲日后悉心的培养,使他成为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充满人世间的真善美,胜过一切说教。有人认为给孩子的音乐就应该是童谣,其实,音乐是直觉的,听一首交响曲并不比一首不同乐曲难,只要是好的作品,不论是交响乐、合唱、独唱、民谣、器乐演奏……都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因为孩子对音乐的感知接受能力是远远超乎成人预料的。

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想想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总是先学会了说话再去认识汉字,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也应该先学会“表达音乐语言”,就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感受音乐中所包含的强与弱、快和慢、高和低、长和短、音色的分辨、节奏变化、乐句的表现、曲式……等等,培养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并能启发幼儿想象力,发挥其创作潜能。

幼儿启蒙早教第8篇

在我自己所教的大班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认为大班过后马上要升入一年级了,每天都应该有作业。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一次我故意没布置作业,想看看家长们的反应,但是结果是让人深思的,班上有30个学生就有20个学生的家长打电话问我“为什么没有家庭作业,是不是孩子们在骗人。”我想问问各位家长,您的孩子才5岁,上的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的学生偶尔一次没作业也是正常的。是什么的影响让您们觉得大班不布置作业时不正常的了?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有许多的弊端:

①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园基本上应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做中玩、玩中学。幼儿身体特点决定幼儿园一节集体活动时间小班最多15分钟,大班最多30分钟,让幼儿园的学生向小学生一样规范学习,必须长时间地坐在教室里多次练习,幼儿生理年龄决定孩子不可能长时间地坐着,慢慢他就会趴着坐,歪着坐,慢慢就会导致孩子近视、驼背,甚至导致孩子发育不良。

②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踉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③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幼儿园小学化”这种现象必须禁止,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为规幼儿园保教行为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教学内容和保育行为。通过督导检查,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为日常和年度督导检查与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2.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

3.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规定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规定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应注意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还要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自由活动的结合,注意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出一日活动的质量。

总之,要克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就必须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