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49:45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第1篇

序号

演练环节

具体内容

旁白

活动准备:

参演人员就位

1

演练开始:

播放警报

地震了,xx小学响起了紧急的警报声,请立即蹲下、掩护、抓牢,师生按规范避险。

 

 

 

2

紧急疏散:

第二次警报响起

距第一次警报响起间隔30秒

学生在疏导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撤离到安全场地,动作规范,路线符合安全要求 。

次生灾害(火情发生):烟雾弹燃放

地震发生过后,次生灾害火情发生,浓烟滚滚,为防止吸入浓烟,师生低姿掩面快速到达安全场地。

3

班主任

清点人数

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汇报,X班主任:X班应到X人,实到X人,还有x一名学生未安全撤离。

总指挥:经人数清点,现还有x名学生未到达安全场地,请搜救组迅速前往教学楼搜救并及时汇报情况。

此时正在进行人员清点。

 

 

4

搜救组进入教学楼

搜索

经班主任清点,共有X名学生未到达安全场地,现搜救组进入教学楼进行搜救。同学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遇见紧急情况发生,一定不要慌张,按照我们平时所学的应急技能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保护好自己。

5

汇报搜索情况

使用对讲机汇报,

搜救组组长:报告总指挥,在X班发现一名学生头部受伤,在X班发现一名学生手臂受伤,在X班发现一名学生未安全撤离。

总指挥:请救援组和医疗组进入教学楼将学生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6

医疗救护组

进入教学楼

将伤员转移到

安全地带

目前,x班、x班...各发现一名学生受伤。现在我们的x名医疗救护人员快速、有序的进入教学楼,并将伤员用担架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一名受惊吓的学生在救援人员的护送下撤离到安全地带,交由班主任进行心理安抚。

 

 

 

7

伤情处理: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处理并转运至专业医疗点

伤情处理完毕。

医疗组组长:报告总指挥,伤情已处理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请迅速安全的将伤员转运到医疗点进行专业救治。

 

现在我们的医疗救护人员正在进行伤情处理:其中一名学生头部受伤、小腿骨折,正在进行头部包扎和小腿固定、另一名学生小手臂大出血,正在进行快速止血包扎。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包扎可以起到止血、防止伤口二次感染、减轻伤员痛苦并增加伤员生存的几率。在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来的这段时间里,对伤员的心理也能起到安慰作用。

 

现伤情处理完毕,将伤员安全转运至医疗点进行专业救治。

8

灭火器的使用

火情得到控制后,

次生灾害组组长:报告总指挥,火情已得到控制,请指示。

总指挥:请你组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由于火情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火苗开始四窜,次生灾害小组的老师们迅速拿着灭火器跑到指定地点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同学们,特别提醒一下大家,如果遇到火灾,我们应该做到“火苗灭,大火逃”火苗灭的意思就是说,2分钟内没有扑灭的话,请立即撤离,大火逃的意思就是遇到大火,立即撤出火场。如果遇到身上着火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站住、趴下、打滚”直至身上的火苗熄灭。

9

演练结束

由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10

演练点评

由技术指导方进行点评。

11

演练活动分享

观摩方分享观后感,学校老师参演分享。

12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第2篇

关键词:舞蹈学;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学科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88-01

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有一定欠缺,在论文撰写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在专业领域中,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发挥优势及特长,只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发展创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找到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真正的体现学以致用、科学合理、符合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内容

第一,对艺术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改革与创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一般规定为8周,通常以论文形式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将艺术类毕业论文改为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也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学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在培养舞蹈人才过程中,不能够片面、单一,更不应急于求成。所制定的毕业设计要求既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又能对适应步入社会的第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经验。

第三,制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舞蹈学毕业设计方案。基于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舞蹈学专业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将毕业设计分为编创作品、汇报演出两种方式。编创作品即创作舞蹈作品,汇报演出即汇报表演舞蹈,均属于实践性质。两者目的都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获得从事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及特色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具体的手把手的教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必须通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名符其实的舞蹈教育人。因此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师指导环节,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想法,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项研究符合舞蹈学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高等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科建设得到有效的实行、发展和提高。

三、舞蹈学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项目制定

舞蹈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制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对此项目的定义,其次是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最后是对毕业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毕业设计选题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选题来源不限,由系(院)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选题原则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2、作品要求以反映培养目标为原则,内容应与选题紧密相关。学生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和检索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研究,选出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表演。创作作品的学生要结合课堂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创编,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搜集题材,风格体裁不限,充分展开想象力,体现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3、评定方法可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评定成绩。评分细则应从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知识及技巧掌握程度、质量与水平评价(作品难度、完整性、表现力等)、学生组织纪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等几项内容着手。总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组构成,比例为60%和40%。进行成绩评定时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不要从印象出发,更不要以指导教师的声望作为评定该学生成绩的依据。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学是舞蹈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舞蹈学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宽的。在此,笔者对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索及研究还不够深远,所做出的改革方案还微不足道,希望借此引发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讨,让今后高校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第3篇

论文关键词:综合英语,主体,教学模式,课堂

 

当前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对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以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外语人才尤为如此。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只具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外语人才,而且具有很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据杭州市外贸局统计,目前杭州市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已发展到数十万多家。另据宁波市外经贸局统计,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及外贸业务相关企业上万家。这些数字都充分表明,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需要大量的语言应用能力强的外语人才。我院英语专业首届本科学生就业率达91.13%,其中,商务外贸单位就业总人数69.35%;第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78%,商务外贸单位就业比例达到了68.2%。特别是2009年和2010年,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29%和98.23%主体,同时毕业生的就业流向都达70%以上,学生的绝大多数到商务部门、外贸部门就业。从用人单位的反映以及社会对毕业生情况的反馈来看,社会对我们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应用型评价体系给予了肯定与认可。

然而令我们感到担忧的是,我们大部分毕业生到毕业时,语言技能发展并不平衡,语言应用能力尚欠缺,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决定了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全程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低效率《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分组讨论、分别汇报、个体演讲,语篇重现等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融合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综合性课程,在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在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的偏差,教学摘要求。

立足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探索新型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势在必行。探索构建以小组讨论、分别汇报、个体演讲等教学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习者在活动中,主动运用语言,学习语言,体验语言,从而突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只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的组织主体,观察,并进行针对性的对课前、课堂和课后学习内容和活动予以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过程的给予反馈和评估。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2.1改革的总体目标

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全程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分组讨论、分别汇报、个体演讲和语篇重现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课堂教学搭建成语言学习、实践、 交流的平台,形成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新型《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尽而推动其它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强化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2.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问题。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

(2)解决语言学习过程中输入输出不对称,知识学习和应用脱节的问题。

(3)课堂教学流程设计过于单一的问题。新的教学模式将融多种教学手段于一体,通过小组讨论、分别汇报、个体演讲等课堂内外活动,强化合作式学习意识,突出参与和实践,培养语言运用及知识创新能力。

3.改革实施的步骤

3.1实施的总体设计

通过三个阶段实施完成。第一阶段为理论探索和基础准备阶段,论证并明确新的教学模式框架,制订出了项目实施方案,为后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为教学模式实践阶段,根据拟定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针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测评。第三阶段为总结和评估阶段,以期进一步完善。

几年来分别选定了英语本科2006,2008和2010三届学生6个班近两百人展开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周学时达12学时,跨年度不间断实施;同时分阶段进行总结,教学访谈,展开问卷调查主体,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

3.2 实施的具体方法:

以突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探索构建以小组讨论、分别汇报、个体演讲等教学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实施教学设计计划。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提升论文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过程总体包括下列步骤:

(1)组织指导学生分组、分主题自主讨论学习文本,提出问题并力争在组内解决问题;

(2)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分组汇报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情况以及未解决的难题;

(3)通过知识点和重点,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新的问题。

(4)学生再次分组讨论,以答辩的形式解决问题。

(5)以原文复述,演绎,答辩演讲等口语形式重现文本。

(6)以改写原文,读后感, 延伸写作,语言评读等书面写作方法对文本进行语篇重现

(7)教师总结,给予学习反馈和评价。

在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占用了几乎全部的课堂时间,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越来越重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学生活动”、“教师学生问答互动”、“学生小结”等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参与的时间。教师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

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完整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备课阶段,提前安排学生预习、准备相关的信息和背景知识;课堂教学阶段,手段多样,小组讨论(预设问题),大组辩论以及师生问答都是选项,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期间教师分别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地讨论必不可少。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总结阶段,当然教师的总结不可或缺主体,而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所得收获或是心得,有时也可让学生进行教学模拟试验,尝试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设想来进行课堂教学,效果也令人振奋。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全员全程参与,极大激发了学生积极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4.改革的初步成效

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初步显现出效果。2010届仍处在过程中,而2006和2008两届四个班学生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四个班的就业率均高于同期平均水平,个别班名列前茅,一定程度说明毕业生语言应用能力得到社会认可;同时2006届两个班级参加各种能力考试,特别是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位居同期前列,而2008届英语专业四级一次通过率在同期十个班级中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并大大高出同期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罗立胜.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概论[J].外语界,2001.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第4篇

去年,市纺工局决定举行局文艺汇演,要求各单位拿出节目参加演出、评选,并点名让小高主持节目。纺工局的领导对这次文艺汇演十分重视,邀请了市有关领导前来参加,电视台、电台和报纸届时将进行采访。领导一再强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一阵子可把小高累坏了,她随局宣传科的科长、干事一起,马不停蹄地从这家厂赶到那家厂,帮助基层单位编排节目,力求完善。虽说以往曾主持过多台节目,可这次局领导的命令使她整天处于紧张的状态,大脑神经绷得紧紧的。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文艺汇演的节目终于确定,彩排十分成功。

演出前一天,小高突然感到头昏、发热、鼻子出血,局长获悉后立即指示宣传科长陪她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除低热外基本正常,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配了些药让小高吃。宣传科长把小高看病的结果打电话向局长汇报,局长嘱咐让小高回家好好吃药、休息。保证明天下午的主持圆满完成。谁知,第二天直至中午还未见小高的踪影,这下可把局长和宣传科长急坏了。距演出只有2个小时了。局长把接待工作托付给其他领导。带着宣传科长亲自来到小高的家。小高的父母都上班了,家里只有她一人。一见领导们到来,满脸五颜六色,头上插满了花的小高连忙冲上来,抱住局长吻个没完。二人惊呆了,半晌才醒悟过来,原来小高已明显精神错乱,绝不可能再主持节目。局长当机立断通知小高的父母,并让单位速派人来看护。主持人的角色由50岁的宣传科长替代。

宣传科长毕竟没有主持节目的经验,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为此,局长憋了一肚子的火,心想待小高上班后非得好好地训她一通。

7天后,小高上班了。由于她的事早已在单位沸沸扬扬,嫉妒她的人便当面说风凉话,把小高气哭了好几回,厂长把她叫去后,又哭了整整一个下午。以后有关此事的议论逐渐平静下来,小高仍认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谁知今年初,小高又感到头昏、发热、鼻子出血,第二天又重演了去年的一幕,厂医认为小高得了精神病,建议送专科医院治疗,小高的父母也受不了她如此折腾,同意医生的建议,强迫送她进了精神专科医院。

医生在向小高的父母了解病史时发现,她两次发病均是在月经来潮后的第二天起,表现出来的症状完全一样,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性意向增强,失眠;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头昏,多汗,多饮等。住院后的小高在发病后第六天。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恢复了理智,但当医生询问她发病时的情景,却感到茫然,回忆不起来。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第5篇

在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下,借鉴国外经验,许多学校开展了诸如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或主题式学习,或探索学习等,这些都可以算作项目学习。但什么是项目学习,或者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项目学习是一次精心设计的任务与活动,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索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有人认为项目学习对学生来说就像是参与了一个长期的学习任务。这个任务要求他们扮演现实世界中的角色,通过工作,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就像成人工作一样。但无论如何,项目学习使学生能够接触各个学科领域,从而更容易理解概念,明白不同学科是如何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的。

中关村三小最近几年对项目学习进行了深入探索,除了几次国际会议的研讨、理论方面的学习外,学校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着。我们认为项目学习就是真实的学习,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丰富交往、形成品质。

二、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设计与落实

近年来,中关村三小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开展了许多基于项目的学习,成果显著。在真实的学习理念引导下,项目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的“正餐”,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1.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设计初衷

学校希望努力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研究意识,但学生小学毕业时这些能力达到了什么程度,毕业考试这一项远远不能检测出来。毕业考试仅仅是一个基础性考核,而在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教育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创造力可能已经达到了更高水平。那么,如何评价学生在这六年中都学到了什么呢?我们想到了以项目研究为载体的“里程碑”式的毕业课程,以实现与中学、大学研究性学习与考评的衔接,并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现代学校的建设,以及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推行的项目研究式的毕业课程能够有效规避毕业活动的局限。学生自主选择项目,鼓励与“邻家”兄弟姊妹学校以及乡村的、民族的、国际学校的学生一起合作,进行真实的研究学习。毕业项目以答辩、展示、汇演、汇报等形式呈现,考核中制定专业的评价量规。这样的考核,可以让教师、家长与社会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科知识、综合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2.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领域及参与方式

表1 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领域分类

类别 课程领域

A 类 语言艺术(中文、英文及其他语言)

数学、科学、科技、工程、信息

历史与社会科学类 (含金融和法律)

B 类 视觉艺术

表演艺术

积极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成长体验

选择参加该毕业项目的学生,须从A、B两个课程领域中,各选一个领域,即构成“1+1”毕业项目。

A类项目研究成果,可以采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形式呈现,从A类课程中选取。B类研究项目,可以采用“毕业设计”或“毕业表现/实践项目”的形式呈现,从B类课程中选取。

学生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有导师指导,导师主要由六年级级部教师、部分中学、大学教师及研究所和专业机构的专家担当。导师与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

3.基于项目的毕业课程实施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

2016年春季毕业项目后,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积极性。经统计,中关村三小南校区六年级46组92人、北校区六年级垃圾工程共9组48人参加A类项目,其余学生均选择了B类毕业项目。两校区A类项目中,选择参与第一次答辩的有32组,这些学生的研究时间仅有一个月,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首先,确定研究选题。为保证毕业课程顺利实施,我们组建了临时班级,为学生创造研究空间与时间。在不影响学生正常课业的情况下,我们每天下午将学生集中起来,组建临时班级,让学生专门进行项目研究。来到这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带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以便随时从网络上查阅资料;学校为学生申请了知网账号,供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学生还可以随时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他们严格遵守班级约定,积极投入研究之中,小组分工明确,研究进行得井井有条。

在研究初期,我们发现,他们研究的方向五花八门,有数学科学类的,有生物计算机类的,还有语言艺术类

的……在研究中,有些项目小组需要调查问卷,学校提供打印;有小组需要收集数据,学校提供机会让他们调查;有小组需要做实验,学校也提供实验室与实验器材……总之,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研究并撰写论文,学校给予他们大力支持。

其次,导师上门指导。学校请来了中学学科教师及一些学科专家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师与学生保持着密切联系,不仅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沟通,还抽空到学校对学生面对面指导,八一中学的教师还把我们的学生带到他们的实验室中,进行研究。

导师们就学生的研究提出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提供建议,供学生修改。比如有的小组题目太大了,根本无法着手研究,导师就带领该小组一步步缩小题目范围,扎扎实实做研究;还有些小组认为把不同资料堆积到一起介绍一个问题就是研究了,导师就会引导他们修正研究问题与方向。

再次,预答辩对症下药。一个多月的集中研究学习,加上导师有效的指导,各项目组的毕业设计成果慢慢成型。但学生到底研究得怎么样?能否将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有条理的汇报?对于答辩流程和规则还有哪些疑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开展一次预答辩。

根据正式答辩当天的分组情况,每天我们分组进行预答辩。完全按照正式答辩的要求,10分钟汇报、5分钟提问互动,除了指导老师担当预答辩评委外,旁听的其他项目组成员也都是小评委,在倾听、发现和分析中学习。

第一轮预答辩后,我们发现各项目组的准备工作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读或背诵准备材料,而不是自然地介绍。大部分项目组成员因为紧张或者对准备内容不熟悉,预答辩过程中完全按PPT内容读,内容逻辑、衔接不自然。第二,侧重介绍论文而不是项目研究过程。有项目组直接将论文大纲罗列出来,理论、结论性内容多。第三,文史类问题的研究无法突出研究观点与思路,照搬照抄史料、文献的情况比较严重,论点不突出、论据不充分。第四,答辩PPT过于复杂。文字过多、字体模糊,影响介绍思路与观感。第五,答辩时整体表现不自然,声音小,表情、站立姿势僵硬,导入与结尾生硬。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一对一指导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采取共性问题统一解决、个性化问题方向性指导的措施。

比如,许多项目组都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分析数据,这对项目开展非常重要,也是体现他们自主探究的关键。“小学生的理财”这个项目小组预答辩时呈现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社会上专业理财知识的介绍,与题目偏离较大。了解后发现他们小组在高年级做了关于零花钱、压岁钱使用的调查问卷,但并没有在汇报中体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指导教师建议他们细致分析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重点了解高年级学生理财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范围锁定了,内容具体了,学生有抓手了,落实起来自然就容易了。

最后,正式答辩。2016年5月20日,六年级项目组成员将他们一个多月的研究成果呈现了出来。实地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问卷调查访谈、请教专家老师、撰写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制作答辩PPT……一个多月真实的学习和探索让六年级的他们成长了许多。

真实的学习、前期的充分准备,使得最终答辩的每个项目组都自信大方。10分钟左右的汇报,除了将研究过程娓娓道来外,有的小组还临场发挥,新生长出来许多精彩内容,让评委大开眼界。资深的评委对他们赞赏的同时,也提出许多犀利的问题与专业的建议,他们应对自如、谦虚接受。

答辩委员会的评委们根据评价量表给学生打分、写评语,各分会场汇报完成后进行总结。几所中学来的领导和教师对24个项目组的展示进行总结点评,在一上午的汇报中,他们看到了中关村三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求知力。

(2)毕业表现项目实施

视觉艺术展属于毕业表现项目中的视觉艺术类。此次视觉艺术展主要由五位六年级同学策划,并聘请美术老教、少年宫教师和六年级级部教师作指导

教师。

展览以“鱼戏画荷―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为题,包括绘画、摄影、书法、模型、微电影和剪纸这六个板块。历经一个月,33位小作者主动发现自我,呈现出了上百件作品。

展览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策划组、创作组和导师三者之间积极沟通,相互合作,开拓思维,遇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措施,互相包容。

毕业表现项目还包括篮球赛和啦啦操比赛等。此外还有学长制、走进中学、一日住家等成长体验类项目。

四、项目学习的困境与挑战

本次毕业项目是学校长久以来毕业课程的一次飞跃性尝试,是一次由活动到课程的转型,也是考量毕业班学生能力的一把综合性标尺。但是,细细回顾,初次探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比如教师专业性的提高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习惯传统教法的教师来说,项目学习无疑是新鲜事物,虽然学校开展了形式各样的培训,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研讨会,但是时间短、任务重,教师吸收消化水平差参不齐。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尽快改变教学方式,不能够专业且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脚手架的作用可能会减弱。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第6篇

1、注重课堂实践,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像其他学科那样规范、严谨,它具有特殊性。声乐集体课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地,全面而科学地安排教学。每周一课时,上课的基本环节是大约用10分钟进行集体练声,通过练声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歌唱状态,气息的运用与控制及发声技能训练:用大约15分钟复习回课,检查学生练习情况,通过点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训练良好的听觉辨别能力;用大约20分钟进行新歌教授。选择新歌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由简到繁,方法由易到难,技巧由少到多,能力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不能急功近利。通过课堂实践使学生找到良好的歌唱状态,形成一个好的声音乐器,获得一个轻松、通畅、优美、高位置的声音,逐渐增强发声技能与歌唱技能。在这三个环节中,老师应采用精讲多练的原则,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2、通过课内回课。增强学生对声音的鉴赏能力

对于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回课是实践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声乐学习要求针对性比较强,而集体课教学无法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回课采用的是一个人的演唱,老师有针对地进行点评和指导,在解决学生的气息、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实际问题上确有明显的效果。每节课抽查4-6位学生,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回课和师生的共同点评,找出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提高对声音的鉴赏能力。通过相互切磋、观摩启迪、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回课促使学生课后练习,巩固和消化课堂知识。

3、加强课后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课后辅导是集体声乐课教学的一种延续和补充。声乐教学,依靠集体课是不能够满足声乐学习的需求的,由于学生多,课时少,时间紧,课内回课有限,加强课后辅导也是很有必要,课后辅导时间是无限的,留给每一个学生的时间更多。另外,采用形式可以更灵活,如抽查、汇报等,进行一对一辅导,针对各自的劣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教师对学生演唱作更详细的指导,弥补声乐集体课教学的不足。

4、采用各种汇报,积累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领会与掌握,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得以体现和检验。由于学生上台机会少、经验不足,导致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弱,心理素质差。为此,每学期的第七周和第十四周安排两次声乐汇报,采取小型演唱汇报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小舞台,让学生全程参与,每个学生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汇报过程中,教师不作辅导与评价,以增强演出的气氛,学生进行完整演唱,加强学生艺术实践锻炼的效果,但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记录并给予评分,结束后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和新的要求,供学生改进、提高,强化了课堂的艺术实践气氛,增强了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声乐的实际演唱能力。

另外,通过“班级教学汇报”、“声乐小组汇报”、“合唱节”、“毕业汇报”、“独唱、独奏音乐会”及各种声乐比赛等方式组织学生的舞台演出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技能大赛,创造机会锻炼自己。通过这些手段锻炼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为将来走上讲台或舞台打好坚实的基础。

5、开展课外活动常规训练,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课外活动是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把有潜力的学生吸收进各年级的声乐小组,每周进行两课时集中训练,为其补充一些风格各异声乐作品,拓宽学生的演唱曲目,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个别辅导,解决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加强学生歌曲演唱的完整性,提高学生声音的表现力,培养学生歌唱欲望。通过每学期的声乐汇报和毕业生汇报,丰富学生临场演唱的能力。课外活动是我校的一个传统项目,也是一大亮点。在各年级的声乐小组中,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声乐尖子,并在省、市、地区的声乐比赛中获奖。排练的声乐节目也在省重大演出中获一、二等奖。

6、利用其他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第7篇

(一)通过实践调研,改革课程设置

幼儿园需要什么课,我们就开设什么课,学生哪个方面薄弱,我们就强化哪方面的训练。如,结合本专业实际、学生现状和岗位需求特点,我们积极采纳了老师们的调研成果,归纳整理了幼儿园关于学生教学实践的意见,经过专家指导,及时调整了课程设置,全面优化课程结构,解决了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的问题。增开了《幼师应用文写作与训练》和《幼儿教师口语沟通技巧》两门课;把奥尔夫音乐师资认证培训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常规艺术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能取得奥尔夫师资认证证书,实现了学生向一岗多证、一专多能方向的发展。

(二)通过排练演出,改革常规教学

我们针对部分专业课实操性强和应用广泛的特点,大胆创新了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如《幼儿文学》和《儿童舞创编》课的教学就采用了边排边教、以演代考的形式。即以各自的成熟作品为教学依托,教师沿着分析范例-解读要点-指导排练的路子实施教学,学生则沿着欣赏作品-学习要领-排练巩固的路子学习。学期的学习成果则通过“幼儿文学课程汇演”和“儿童舞创编专场展示”检验,演出即考试。

(三)通过切身体验,改革职业素养教育

一是组织园长讲座和优秀毕业生汇报会。来自园长的“爱—幼儿教育的永恒主题”讲座,透彻地阐述了一个幼儿教师所必备的职业素养。案例真实,说服力强,可信度高,教育效果好。优秀毕业生汇报会,则采用学生现身说法,从学习经历、岗位奉献和创业实践等方面讲述了一个幼儿教师具备的事业心和文化科学知识等基本素质的重要意义。直指要害,震撼力强。

二是组织课前十分钟故事会。幼儿教师需要与家长、小朋友和同事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我们通过每天的故事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三是开展“人人在岗”活动。即把班级工作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达到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干事,人人担责任的目的,强化学生对班级、对他人的责任感,提高其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通过比武竞赛,改革职业能力训练

一是组织学生技能比武。根据各年级不同时期专业学习内容的不同,我们分年级、分时段设立比武项目,共涉及声乐、舞蹈、钢琴、试唱、手工、墙饰、美术、讲故事、课件制作、即兴弹唱、儿舞创编、教育活动设计、三项全能和六项全能等14个项目。班级推荐报名和专业科赛前抽号相结合确定参赛人选,改变了少数人参赛的局面,实现了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技能比武的目标。

二是组织幼儿创意课间操比赛。二年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课,除了掌握常规健康教学方法以外,期末组织体现幼儿特色的幼儿园创意课间操比赛,深化健康课的教学。

三是改革五大领域教法课的评定办法。改变过去五大领域教学法课考试只看教案的办法,对成绩的评定全部采用课堂听讲、教案质量和教学活动组织录像三部分成绩共同组成,且教学录像成绩占很大的比重,充分体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

四是全面开展基本功大练兵活动。除了声、舞、键传统训练项目之外,增加听说、故事、手工、钢笔字、墙饰、简笔画、即兴弹唱和儿童装饰画等的训练,并将日常训练成绩计入期末总评,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

五是用生动的方式组织专业展示。根据岗位需要,结合教学进程和学生特点,用生动和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职业能力展示。二年级下学期举行美术作业、边弹边唱、声乐三个专场技能展示。美术作业包括儿童画、简笔画;边弹边唱包括自弹自唱、伴唱、学生伴奏,教师或学生演唱,既演唱儿童歌曲,也演唱艺术歌曲;声乐专场展示包括合唱、表演唱、联唱和独唱等。三年级上学期举行墙饰与手工、幼儿童话剧专场、儿童舞创编专场和综合教学成果四场展示。

(五)通过细化管理,改革职业素养说教

一是组织了幼儿园模拟管理。我们除印发学习了市级机关幼儿园规章制度外,还组织了幼儿园模拟管理,实现了向实践的延伸教育。即把每一个班作为一个幼儿园,班主任即“园长”,学生即“幼儿教师”。通过体验,促使学生加强自律,理解学校严格管理的良苦用心,适应未来岗位需要。通过制定模拟管理制度、安排先行试点、全面总结提升和适当使用模拟管理成绩,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亲密”接触和对未来职业的初步了解。

二是实施了公寓规范化管理。洒扫庭除是一个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为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我们在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总结并实践了70个字的《内务整理规范》和《宿舍值日规范》。我们通过对学生实施强化训练、反复操作,使之养成了井井有条的做事习惯,公寓管理水平明显改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是制定了教学实践管理办法。教学实践管理办法包括带队教师职责、学生组长职责、学生教学实践考核办法、幼儿园信息反馈制度和学生量化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的实施,使教学实践井然有序,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本领。

(六)通过深入一线,改革执教方式

通过比武和社会实践提高教师的执教素养。在课改的过程中,教师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提高教师的执教素养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老师开展技能大比武,组织技能老师与学生同台展示,强化专业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通过组织专业老师到幼儿园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使老师们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教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今后培养合格幼儿教师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业务基础。

毕业汇报演出总结第8篇

参加今天防震疏散演练活动的嘉宾有XX教官,城关区教育局校XX老师,学校领导有XX校长,校园安全办公室XX主任。

X教官,是XX防火知识宣传中心特级教官。从事防火宣传工作五年时间内,在我省开展防火宣传工作3200余场,组织消防演练近900场, 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甘肃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宣传工作,为群众面对面讲解防火知识,深受各单位的群众好评与欢迎。

大会第一项:首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戚教官为我们做防震疏散演练的讲座。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戚教官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精彩的讲座,他以鲜活的事例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防震意识和应急意识,还为我们提高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能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迪,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戚教官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大会第二项:进行防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

下面我将本次紧急疏散演练的顺序强调一遍:

1、听到“地震警报”声发出后,正副班主任指挥学生进行室内避震,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再次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声后。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正副班主任老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或四路纵队,边排队边撤离,但班级与班级之间必须严格按照疏散路线进行撤离,不得互相拥挤,争先恐后,不得乱跑。在撤离时尽量身体靠墙,不要靠在楼梯扶手这一侧,以免发生危险。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两位老师一前一后护送学生,并按照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学校主席台前)。到达集中地点后,123年级在前,456年级在后。集合后班主任要认真核对人数,并及时将准确情况向总指挥(魏振江校长)汇报。

4、紧急疏散演练疏散顺序是:

东面楼梯疏散班级:

1.四楼东面疏散班级是:六(3) 六(2) 六(1)(3个班)

三楼东面疏散班级是:五(1) 四(3) (2个班)

二楼东面疏散班级是:三(3) 三(2) (2个班)

2.西面楼

梯疏散班级:

四楼西面疏散班级是:五(2) 五(3)(2个班)

三楼西面疏散班级是:四(1) 四(2)(2个班)

二楼西面疏散班级是:二(3) 三(1)(2个班)

一楼疏散顺序是:一(1)一(2)一(3)二(1)二(2)

3、各楼层转弯处负责老师: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定区域,组织学生分两路纵队有序迅速离开教室。同时要及时赶到楼梯口和楼梯拐弯处,组织疏散学生。

一楼东: 一楼西:

二楼东: 二楼西:

三楼东: 三楼西:

四楼东: 四楼西:

救护组:保健室 冯晓霞 刘小青(要求穿校医服装) 职责:现场救护,听到信号后第一时间到达集合地点,并带好医药箱。

摄影:陈鉴业、姬慧娜(整个活动摄影、包括教室看视频)拍摄 职责:演练现场摄影,资料留存,资料活动完毕全部拷到安全处。

记时:体育组(周玉泽) 职责:演练开始后,现场记时并报告总指挥。

信号:体育组(魏萍) 职责:现场演练信号控制。

现在教室内学生全部撤离完毕。总计时2 分钟 47 秒。下面请各班清点人数然后依次汇报总指挥魏校长。

大会第三项:有请戚教官给大家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火槽灭火示范表演,现场灭火实战演练,有请戚教官给大家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