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8 15:49:38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第1篇

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称赞《旅游学刊》培养了一批大家、专家,希望《旅游学刊》能够越办越好,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他还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希望与会专家多做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第二,加强对发展战略的应用研究;第三,加强对国际经验的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特别是始终把握国际发展的前沿动态,以引导我国旅游业科学发展;第四,需要加强对热点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导游管理、职业分类、产业政策等“老大难”问题,还应该留意空白性的问题。

一、主题报告

来自国内外的4位著名学者为大会做了主题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旅游学刊》名誉主编刘德谦以《学科成长的时代推手――关于我国旅游学科成熟度的讨论》为题,探讨了旅游学科基础理论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地得到丰富;旅游法规体系和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旅游合作和旅游行业运行的规范,从而优化了学科研究的对象等10个旅游学科成熟的表现。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教授做了题为《顶天立地――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的几点认识》的演讲。所谓顶天立地,涉及中国旅游研究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回归原点,是立地;一个是引领前沿,是顶天。目前的旅游研究首先需要回归原点。而原点的研究,一是旅游的元哲学和元理论;二是描述,对涉及旅游的各个方面进行完整的描述;三是解释,对各种现象进行深入的解释,形成理论的说服力;四是分析,需要建立体系和框架,形成理论的系统化。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以《中国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为题,分3个部分梳理了海外学者对中国的旅游研究、中国学者对中国的旅游研究的特征,以及未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保教授指出了4点方向:第一,持续关注旅游研究的理论建构;第二,强化旅游研究的知识/理论输出;第三,提升旅游学术刊物(平台)的水准;第四,提升旅游应用研究的水平与深度。

英国萨里大学教授、国际公认的权威旅游学术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主编John Tribe结合近年在Annals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旅游研究的现状、趋势及创新,为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带来很多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和思考。

二、主题论坛

本次年会设置了4个主题论坛以及教育论坛和博士论坛。

第一论坛为“‘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研究的五年规划”,由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主持。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教授宋海岩,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必虎,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首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润钢,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崔凤军,去哪儿网副总裁张泽,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宁泽群围绕此议题进行了探讨。

宋海岩、吴必虎、宁泽群回顾总结了中国旅游研究的变化及旅游研究对象等方面的转变。宋海岩介绍了国外的经验,例如政府提供研究经费和教学经费,学校研究成果要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而业界也参与学校的教研和课程设置,同时企业也可以提供一些研究经费,但学校研究体系跟实际有差距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崔凤军特别指出,目前中国旅游学术研究亟须解决两个问题:建立旅游研究的范式;旅游学科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问题。张润钢、张泽作为旅游业界的专家代表,从企业的具体实践提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很难在企业转化成实际成果,迫切希望旅游研究能够有更新的实践性成果。

此外,论坛嘉宾还对如何将中国旅游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进行了讨论。吴必虎指出,应该做些应用理论研究;教育部要推进旅游学科的一级学科建设;国家旅游局要重视专家的作用。

第二论坛为“‘十二五’期间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由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主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光,著名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海南省旅游委巡视员陈耀,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汪宇明参加了讨论。

光首先表示,目前的城乡统筹有很多内容,主要是政府主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考虑,是城市的发展。具体到与旅游相关的方面,现在城市旅游是要考虑如何能够提高水平,而乡村旅游重点是考虑如何进一步开发,城乡旅游都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于建嵘提出,要把人文、文化、爱心、物质融合在一起,公益旅游是一种好的方式;要从人文的角度来理解城乡统筹,一定要尊重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权利,使农村生活多元化,而不是大规模搞土地流转。杨振之结合成都近年来在城乡统筹方面的实践,分别从城乡统筹中涉及的制度问题和旅游发展在协调城市和乡村发展关系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汪宇明提出,上海要率先建成全国城乡一体化格局,路径有很多,但最新的动向集中在公共服务的根本性并提出了一个顾虑,即乡村被城市化。陈耀结合在海南的工作经验谈到希望由旅游推进城乡统筹,提出“乡城统筹”的概念,认为在科技进入农村、资本进入农村的同时要保障农民的利益。此外,专家们着重探讨了土地流转、尊重农民的权利和利益、公正性等问题。

第三论坛为“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由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f主持,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教授肖洪根、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陆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邹统钎、南开大学教授李天元、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享参与讨论。

谢彦君表示,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应该体现在3个层面,即视野、方法、规则。研究者不仅要有更加宽泛的、世界性的视野;进行科学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和交流核心研究成果的平台要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也要符合国际规则。肖洪根分别从技术和知识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第一是非英文国家开展的旅游研究,走国际化的道路应该是一种趋势;第二是知识传播过程当中,或者是科学传播过程当中的“大同”主义。陆林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中国旅游研究首先要接受西方的一些研究方法、价值观、思想,然后用这样的 视野来开展中国的研究;第二,中国旅游研究要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立足于本土,立足于民族化;第三,贯通中西文化。邹统钎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显示出中国的旅游研究在世界范围取得的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李天元阐述了他对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的理解,即国人的旅游研究要能够融入到国际社会当中去,拥有跟国际沟通的共同话语权的平台,并通过国际化更好地了解别人、宣传自己。李享则围绕世界关注中国,中国的旅游研究关注国外的旅游情况不足,以及中国更应该关注世界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四论坛的主题为“3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成果总结与当前走势”,由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主持,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石美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马耀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庄志民、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参与讨论。

论坛专家认为,30年来中国旅游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亟待提升。在总结成果时,专家们围绕重新回归到旅游学研究本质、旅游研究范畴、旅游的研究角度等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谈及未来旅游研究的走势时,马耀峰提出旅游学从借鉴、整合到提升、优化的转变的趋势,学科融合、学科深化和学科体系的构架亟须共同努力。庄志民提出要从辩证思维来理解走势,旅游产业研究要从经济为中心向以经济文化为中心转变,并且搞清楚旅游研究和实践的本源和去向问题。马勇提出学科引领、产业支撑、产业融合三大走势。石美玉提出了消费者的问题是未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该论坛的讨论吸引了台下嘉宾的积极参与。保继刚提出,希望增强旅游研究者内部的凝聚力,旅游学科应为产业发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并培养一批坚定的旅游研究追随者。朱f也认为,过去30年旅游的发展,最大的成就是有一群数量庞大的、有无限热情和能力的一个群体的出现。

本次年会特别设置的教育论坛以“‘十二五’期间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由吴必虎教授主持,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谷慧敏、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王美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彭青、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夏赞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赵黎明参与讨论。

吴必虎与嘉宾们分享了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首先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旅游方面的增长情况;其次,学院办的旅游系专业方向非常多;最后,是专业教授的从业经验丰富,有70%的人教学经验丰富。谢彦君谈及目前国内旅游教育现状的3个方面:全国的院校数量很多;各院校教师数量差别相当大;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谷慧敏谈及目前旅游教育受到了教育体制的制约,使得很多老师不能深入到行业一线进行深度的接触。夏赞才认为旅游教育的问题是其结构性的问题。王美萍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这个阶段,教师的创新和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教师队伍应该是以规模为基础,以质量为榜样,以功能为特征。彭青提出课程计划应该兼顾职业导向和未来导向两个方面,或者是通识教育导向。赵黎明认为,老师应该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还要站在更远的角度看旅游学科发展。

本次年会还专设了博士论坛,为学术新秀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共有16名博士代表做了精彩演讲,并得到了宋海岩、张辉、许春晓、肖洪根等专家中肯的点评。

三、学术委员工作年会及颁奖典礼

本次年会专门召开了《旅游学刊》首次特邀学术委员工作年会。学术委员们首先投票评选了“大地风景杯・《旅游学刊》2010年度十佳论文”,然后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如何更多的吸引国内外优秀论文、栏目设置、封面风格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第2篇

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会议精神,这次局党组用一天半时间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重点讨论了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会上大家积极研究,踊跃发言,互相启迪,有很多出色、智慧的想法,效果非常好,会议开得很成功。会议还专门邀请了普通党员列席旁听,由于时间紧张,很遗憾没有听到发言,希望会后每位同志简单写一个书面感受,可以谈好的方面,也可谈不足之处,这样会促使中心组学习会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空虚,效果更加明显,越办越好。

结合这次中心组学习会主题,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加快旅游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任务

大家往往习惯了政治学习、党建理论学习,关于中心组学习。特别是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还有就是反腐倡廉的学习。认为,不只要学习政治理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党组中心组学习时,研究经济发展、旅游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经济发展自身就是党的工作重心。发展是硬道理,第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发展,历来是党倾心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心从抓阶级斗争转到抓经济发展、抓改革开放。因此,党组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

加快旅游发展自身就是省的最大需求,第二。针对我省最大省情、最大实际和最大问题来研究解决问题。省最大的省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最大的实际是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明显,最大的问题是欠发展,发展缺乏,发展愉快。这是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大会上的概括。旅游资源是省突出的优势资源,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已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是省旅游业发展规模与我省拥有的资源优势还不匹配,资源利用水平不时提高但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加,旅游产业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但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标差别还很大。要正视并努力研究问题,才干解决问题;针对我省省情,研究加快旅游发展,就是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最大政治。

研究发展战略,第三。就是培养同志们战略思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要发展,首先要决策。科学发展观要求我要科学决策。研究西部大开发怎么深入发展,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如何定位等问题,就是谋划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措施,体现了科学发展。

研究旅游发展,第四。就是体现政治学习紧密联系发展实际。政治不是束之高阁的一个空洞概念,政治离不开实际,就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党性也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在经济发展、旅游发展上,体现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上。同志们把工作做好做实,得到领导的认可,得到同志们认可,这就是党性的体现。因此,中心组学习就要紧密联系实际。主持工作以来,连续五年的中心组学习会,只有一次是关于预防惩治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题会,单独的学政治、明责任,没具体研究旅游工作,其余都是结合发展学习。这种联系实际工作的研究学习,同志们政治觉悟是不是没有提高呢?看恰好不是每次学习后,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工作干劲、工作效果都焕然一新。因此,中心组学习不要仅仅读文件、学原著,更要结合实际,离开工作空谈政治、空谈学习,只会流于形式。

集体研究就是民主决策的过程。省旅游局是四好班子,第五。其核心是科学、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最重要的集体决策,集全局之智,举全局之力,把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透彻、研究好。绝不能搞精英政治,一定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的力量,尤其是处以上领导同志,负责了一个方面,观察问题、思考问题都会各有特点,更加深入。

二、正确理解和处置好西部大开发与“十二五”发展的关系

国家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今年7月。提出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要深入实施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9月,省委省政府也召开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四川经过十年发展取得的突出效果和宝贵经验,让四川站在新的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应当放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上。因此,明年我省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发展时期。十二五”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关键性的前五年。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领“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这次中心组学习会议虽然只抛出了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但实际我局早就作了未来十年全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十年战略研究相当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省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思路已确立,还要找一次机会对全省旅游发展战略作更进一步、更长远的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十二五”规划不是两张皮,包括我明年要修编的四川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这样讲,十二五”规划和全省旅游发展规划,都要由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来统领,服从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思路。

三、遵循规律,掌握大势。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

总体来讲比较胜利,这次学习会讨论的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初稿。要予以充分肯定。规划院在加林同志领导下,做了大量卓有效果的基础工作,包括基层的调研和基础资料的收集,16个重大课题研究,十一五”旅游发展情况的总结,未来10年发展战略研究,然后才进行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这是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今后各位分管领导、各个处室在抓工作时,务必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去理清思路,然后再去做好具体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前期我曾讲过两次要求。今天针对这个文本,如何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再提几点意见:

(一)要紧扣中心。

主要还是站在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首先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去思考。现在规划文本。当然也放大到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层面。但是还需要调整视角,要从书记、省长的角度去看旅游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满足“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如发展指标,要有体系、有结构,要有比较性研究,要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要按产业发展规律、旅游企业需求、游客需求等研究,只有把这些研究透了才干把目标定准。

由于制订规划与实施规划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回顾“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执行情况。指导思想、工作方法也不一样,又遇到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等多种不可测、不可抗的因素,因此有些目标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如“新五大旅游区”建设目标,基本上都是靠市州党政的积极性在抓,重视的积极的市州就抓得好,不够重视的就抓的不太好。同志们讨论中提出“十一五”发展经验总结得不够好,看是对的区域发展还不能成为“十一五”期间的经验,认为,真正的经验是政府主导模式不时的创新,以及面向需求按旅游发展规律来抓旅游发展,这是工作的亮点,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应对灾难、战胜危机的重要法宝。

要回答好党委政府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党委、政府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其次。主要关心指标、就业、项目、扶贫以及区域发展等问题。因此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从这五个方面去重点思考和研究。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带动就业作用非常强大,前不久进行的全省旅游人才调查,旅游从业人员47万多,带动就业达155万多。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就业和带动就业情况统计,随时监测旅游就业动态。再就是项目,这一块非常重要,省旅游局新设立的产业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抓项目,抓省委省政府关心的产业发展问题。制定的全省旅游业三年提升计划中就提出了两个一百亿”工程(一百亿的项目,一百亿的招商引资)要收集信息、督促、安排,使这双百亿项目落到实处,才是党委、政府最关心的扶贫,发展乡村旅游就是真正在扶贫。区域发展,省内的区域发展容易抓,但省际间区域发展怎么创新和落到实处,想明年要启动这个工作,运用线路统筹,省际区域线路打造、宣传促销上实现整合。

(二)要面向需求。科学发展旅游。

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旅游发展要重点抓好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及旅游通道建设。十二五”旅游规划就要从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上来思考,旅游产业的空间聚集规律就是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因此在规划中制定目标时不要忘了这个空间布局。全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回答好这个问题。

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旅游时,另外。乡村旅游提得响,都市旅游却讲得不够。旅游消费的主体在都市,都市旅游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统筹城乡旅游,实现城乡旅游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将是推进旅游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所以,十二五”规划中要提出如何发展都市旅游,这个对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特别重要。曾到成都锦江区和青羊区去调研旅游,发现他抓旅游的方法和县上抓旅游的方法明显不同,发展规律也不一样。都市旅游这一块我研究得很少,都市旅游做得成功的上海、北京,还有大连、青岛、深圳等,需要总结学习。

规划中对人才支撑的问题写得较弱。竞争规律,还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旅游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紧缺人才的竞争。要突出重要性,树立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的意识,人才是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害。

(三)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要有战略思想,十二五”旅游规划纲要既象个长远规划。同时也是一段时期的规划,更要有可操作的目标、措施和途径。具体讲有四点要求:

循序渐进。五年时间,一要目标科学。非常短暂,不可能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所有问题。要站在全局高度,系统地研究发展战略,站得高才干看得远,但落脚时要站在能完成、量力而行的实际上。所以,发展目标要定得科学,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能激进消极。比方,入境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每年1000万外国人来四川,四川旅游肯定是另外一个概念,但事实上这么多年努力,省入境游指标一直上不去,抓入境游市场是事倍功半,抓国内游市场是事半功倍,这说明四川旅游市场主要还是国内市场,而不是入境游市场,省十多年来发展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重点突出。要理清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十大项目和省发改委编制的全省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中十大旅游区的关系。全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十大旅游区,二要项目可行。符合四川旅游的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规律,更准确的说是根据四川旅游资源而提出的制定的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十大项目要体现以销定产,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十大项目与十大旅游区如何呼应,如何落地,如何支撑十大旅游区等问题,要研究透彻,使项目具有可操作性。

力争必需。十二五”规划实施,三要营造环境。关键是保证措施。提到保证措施,往往想得很完美,体制、机制、投融资、交通、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要求。这些方面的保证,十二五”期间肯定不能完全办到因此“十二五”规划中不能写得过细。但要结合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出需要党委、政府提供的必要条件,力争必需,要在十二五”规划中,争取到两、三个旅游发展的过硬的政策,这是要下功夫去研究和争取的关键之处。

明确主体。十二五”规划保证措施中一定要落实责任,四要落实责任。十大旅游区和十大项目,要合理安排,明确实施主体。只有责任主体落实,可操作性才干体现进去。

落实规划可操作性的关键,以上四点。四条途径。要在支撑体系中予以体现,或专门做一个说明文本。

(四)要简明扼要。强调可读性。

一本书,有一种说法。要让人读薄了才干说掌握,会用了才干说读懂,读懂了才干融会,融会方能贯通,贯通了才干流入血液,入脑入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次提交的规划文本比过去好得多,但还有2万多字,不易被人记得到因此,规划中如目标研究、项目研究、政策(环境)研究、责任落实等内容,可另外形成单行本,要让纲要简单明了精炼概述内容。记忆最深的就是浙江省的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才几页纸,目标一句话,措施一二三,全部是干货,哪个看了都记得到谁都能掌握。所以,规划要简明扼要,好记、提神、振奋。只有记住了才干落实好。

四、紧密配合规划实施研究政策,突出重点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第3篇

Abstract: Dark tourism, particularly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areas, has been an emerging tourism hot field for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selected three aspects for questionnaire design: the tourists’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preference and tourism attitude toward dark tourism,then collected data through the web survey and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via SPSS19.0 statistical softwar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travel preferences, cognizance of dark tourism and the perceived colour shade of dark tourism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ts’ intention to dark tourism. Hope this conclusion could be of some help to the dark tourisms'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关键词: 旅游者;黑色旅游;意愿;影响因素

Key words: tourists;dark tourism;intention;influence factor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142-04

0 引言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人们的旅游需求日趋多元化。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风景名胜,开始选择与传统不同的,可以带给他们更深层次心灵震撼的黑色旅游,如选择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心投影点”、汶川地震遗址等黑色事件发生地参观游览。“黑色旅游”一词最早是由苏格兰大学马尔科姆·福利(Malcolm Foley)和约翰·伦农(John Lennon)于199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黑色旅游是部分地或主要地为了现实的或象征性的面对死亡和灾难的旅游。2000年,马尔科姆·福利和约翰·伦农合作出版了《黑色旅游:死亡与灾难的吸引力》一书,此后黑色旅游现象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国外学术界有关黑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黑色旅游理论体系构建上,包括黑色旅游的概念研究、分类研究,黑色旅游者行为研究、动机研究,黑色旅游资源开发及黑色旅游影响研究等。如斯通(Stone)按照“黑色的强弱度”来划分黑色旅游类别,提出了“黑色旅游谱”(dark tourism spectrum),把黑色旅游分为从“最黑色旅游”到“轻黑色旅游”六类[1];贝斯特以“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为依据,以诺福克岛罪犯流放地及吸引物为例,研究了旅游者的情感体验[2]等等。

国内有关黑色旅游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学术研究和旅游实践进展较缓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黑色旅游者行为动机、黑色旅游资源及黑色旅游开发等方面。自2006年刘丹萍、保继刚在透视西方学界关于旅游者摄影行为的研究时首次提到黑色旅游及北美学者对黑色旅游者摄影动机的研究[3],我国有关黑色旅游的研究才正式起步。2006年李经龙、郑淑婧对黑色旅游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描述[4];2007年胡传东、罗仕伟等就黑色旅游开发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5];2008年,朱俭、何海群对黑色旅游的旅游动机进行了简要分析[6],晏兰萍、洪文文将“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二者的共同点与差异性[7];2009年,申健健、喻学才通过对国外有关黑色旅游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概括并辨析了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的4大主题[8];随后,申健健还基于死亡心理视角对黑色旅游行为动机进行了研究[9]等等。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国内有关黑色旅游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并且多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研究对象,如曾献君、杨瑞从行为地理学中的感应-认知原理出发提出了以旅游者旅游动机与需求为导向的汶川黑色旅游资源开发思路[10];齐丽娟从旅游伦理视角探讨了四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开发问题[11];王金伟、王士君以汶川8.0级地震后的四川为例进行了黑色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共生”模式研究[12]等等。

可以说,2008年的汶川地震客观成为国内黑色旅游开始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汶川地震后,大量游客前往地震遗址,使四川地震遗址旅游迅速升温,成为旅游的新热点,这引发了社会激烈的争论以及学者们的关注,同时也意味着黑色旅游在我国将不再是一个边缘化的旅游形式。

本文基于旅游者视角对黑色旅游意愿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设计、网络调查、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期对我国黑色旅游的资源开发及市场营销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1 研究方法

本文在参考相关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3,14],从旅游者自身需求产生、对外界信息主动接收、加工直至形成最终旅游决策之前的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从旅游者性格特征、旅游者旅游偏好、对黑色旅游的态度(包括对黑色旅游的认知、第一印象及感兴趣的黑色旅游景点)三个维度出发进行了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收集被试者的社会人口结构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收入;第二部分旨在了解被试者个体的性格特征及旅游偏好,第三部分旨在把握被试者对黑色旅游所持的态度,具体包括旅游者对黑色旅游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第一印象、感兴趣的黑色旅游景点及黑色旅游意愿。问卷除黑色旅游第一印象为填空题外,其余均为选择题。

在设置感兴趣的黑色旅游地这一题项时,考虑到后续研究中数据统计分析的便捷性,笔者在Stone提出的“黑色旅游谱”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简化。Stone将黑色旅游分为了“最黑色旅游、更黑色旅游、黑色旅游、浅黑色旅游、淡黑色旅游、轻黑色旅游”六类[1]。此六分法虽然具体,但由于其色度分类较细,实际分类操作时不好把握,故本文将黑色旅游目的地按色度仅分为了淡黑、黑、浓黑三大类。具体黑色旅游地黑度的划分主要依据人物死亡的形式(自然/意外)、死亡/灾难的时间(久远/不久)、死后的丧葬方式(平和/恐怖)、参与死亡体验的程度、灾难事件的破坏程度等黑色感知强度予以衡量。具体分类情况见表3。

本次调查选择网上调查方式,以态度8和问卷星两大专业调查网站为平台,在微博、QQ及各大论坛上随机设置网络问卷链接地址。

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中旬至4月初,共回收问卷257份,其中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为72.7%。将调查数据通过Excel数据库模式进行录入和编辑,然后将数据导入SPSS19.0中进行统计运算和分析。

2 数据分析

2.1 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分析

调查样本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本次调查样本以年龄在18岁至44岁之间、具有大专/本科学历且月收入在2000至5000元之间的企业、技术人员及学生群体居多。

2.2 旅游者性格特征及旅游偏好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性格类型以介于内、外向之间的中间型比例最高,占样本总体的41.7%;其次是偏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分别为17.1%、15.5%;而内向型与偏外向型性格分别占13.4%、12.3%。整体看来,样本总体中以内外向中间型性格为主,内向与外向型性格比例相当,性格特征不明显。

被调查者的旅游偏好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被调查者的旅游偏好特征差异比较明显,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两项最受旅游者青睐,二者所占比例接近样本总体的四分之三,为68.4%;其次是观光旅游,占样本总体的21.9%。而特种旅游与专项旅游所占比例均较小,分别为5.95%、2.70%。在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唤醒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同时为了摆脱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的身心紧张,人们开始偏向于选择环境优美又能放松身心的海滨或山区等地方旅游,即偏好于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而特种旅游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不为大众群体所普遍接受;专项旅游则因为还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而不为大众所了解,故二者所占比例均较低。

2.3 黑色旅游态度描述性分析

黑色旅游态度包括对黑色旅游的认知、情感及行为意愿三部分,分别对应调查问卷中旅游者对黑色旅游认知程度及认知渠道、对黑色旅游第一印象、感兴趣的黑色旅游地及黑色旅游意愿题项,其具体统计分析结果分别叙述如下。

2.3.1 黑色旅游认知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者黑色旅游认知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对于黑色旅游景点——汶川地震遗址,“非常了解”的仅为1.6%,“了解”的占15%,“了解一些”的占58.3%,“不了解”的占19.8%,“根本不了解”的占5.3%。而知晓汶川地震遗址的这部分人中,通过互联网知道汶川地震遗址的占41.2%,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知道的占31.0%,二者共占72.2%,而剩余27.8%是通过旅行社、亲友等其他方式知道的。

2.3.2 黑色旅游情感分析 有关黑色旅游第一印象题项(填空题)的调查结果见表2。

表中印象标签一栏是对调查结果中被调查者对“黑色旅游”第一印象作答情况的提炼与概括。

由表可知,人们对黑色旅游的第一印象主要以“灾难、死亡”及“?”为主,分别占样本总体的26.7%、19.8%,其中“?”表示被调查者对黑色旅游的疑问,即不知道什么是黑色旅游。

从调查结果来看,旅游者对黑色旅游的第一印象多以负面色彩为主,这可能源于旅游者对“黑色旅游”中“黑色”一词的理解而致。表中占样本总体5.3%的被调查者对黑色旅游的第一印象为冒险、刺激,这说明这部分人群有可能对黑色旅游充满好奇与期待,他们发展成为黑色旅游者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对受调查者感兴趣的黑色旅游地一题分析发现,被调查者对黑色旅游地的兴趣程度大致随着黑度的不断加重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天葬除外,如图2所示。究其原因,可能是被试者对天葬具体过程不够了解,以致将其与其他常见葬制相等同了。

从表3可看出,被调查者对历史底蕴深厚、黑度较淡的旅游景点如金字塔、泰姬陵等兴致最高,占到了57.8%,而对黑度较浓厚的景点如恐怖事件爆炸现场兴致最低,仅占4.3%,另外还有9.6%的人对所列黑色景点毫无兴趣(因该题为多选题,故出现了重复选择,样本总数大于问卷有效回收份数)。由此推测,旅游者所感知的黑色旅游黑色度可能会影响其黑色旅游意愿。

2.3.3 黑色旅游意愿分析

为避免被调查者对黑色旅游可能存有的负面感彩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在设置黑色旅游意愿这一题项时,将黑色旅游具化为了新近具有代表性的黑色旅游景点——汶川地震遗址。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愿意到访汶川地震遗址(即参与黑色旅游)的占62.6%,而明确表态不愿到访汶川地震遗址的仅占9.1%,剩余28.3%的人则表示不确定。这与预试调查问卷(黑色旅游未用汶川地震遗址替换)得出的结果有所不同。预试问卷中,明确表示愿意参与黑色旅游的仅占48.5%,23.9%的人表示不确定,剩余27.6%的人则明确表示不愿参与黑色旅游。这说明,大部分旅游者实际上并不排斥黑色旅游,但却由于对黑色旅游的不了解以及对“黑色旅游”中“黑色”一词存有的负面感情预设而影响到其旅游意愿,以致不愿意或不确定是否会参与黑色旅游。

2.4 黑色旅游意愿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将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性格特征、旅游偏好、对黑色旅游的认知、对黑色旅游的第一印象及其感兴趣的黑色旅游景点分别与黑色旅游意愿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上述各类因子与黑色旅游意愿的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下,见表4。

其中,旅游者旅游偏好、对黑色旅游的认知均在0.01水平(双侧)上呈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189、

-0.200,显著性概率(双侧)P值分别为0.010、0.006。而旅游者感兴趣的黑色旅游地则出现两类情形:黑度较轻的淡黑与黑色两类景点均与黑色旅游意愿在0.05水平(双侧)上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2、-0.180,显著性概率(双侧)P值分别为0.027、0.014;黑度较重的浓黑类旅游景点与黑色旅游意愿之间则不存在相关关系。

换言之,旅游者的黑色旅游意愿与旅游者旅游偏好、对黑色旅游认知及其所感知的黑色旅游色度存在弱相关关系。由于旅游者不同的心理需求会产生不同的旅游偏好,而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之前首先都会考虑其喜欢、偏爱的旅游类型以达到愉悦、舒心的旅游目的。由前文对旅游偏好一题的分析以及旅游偏好与黑色旅游意愿相关分析中可得到证实,旅游者特定旅游偏好的存在会对其黑色旅游意愿产生影响。

旅游者对黑色旅游认知的不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黑色旅游负面情感预设会影响其黑色旅游意愿,这在前文问卷分析时就已提及,而随后的相关性分析则证实了此判断。

由前文问卷分析还得知,就黑色旅游地而言,旅游者对色度较淡的黑色旅游地(同时也是其他类型旅游地,如历史遗迹类旅游地、红色旅游地等)兴致较高;但随着黑度的不断加重,黑色旅游地与其他类型旅游地的交叉也越少,旅游者的兴致也随之降低。而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果也证实:旅游者所感知的黑色旅游色度会影响其黑色旅游意愿。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①旅游者特定旅游偏好的存在会对其黑色旅游意愿产生影响。

②旅游者对黑色旅游认知的不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黑色旅游负面情感预设会影响其黑色旅游意愿。

③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地的兴趣程度大致随黑色旅游色度的不断加重而呈下降趋势,即旅游者所感知的黑色旅游色度会影响其黑色旅游意愿。

④旅游者旅游偏好、黑色旅游认知及其所感知的黑色旅游色度均与黑色旅游意愿均存在弱相关关系。即旅游者旅游偏好、旅游者对黑色旅游的认知以及旅游者感知的黑色旅游色度会影响旅游者的黑色旅游意愿。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虽然大众旅游者对黑度较淡,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并带有一定黑彩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金字塔等兴致很高,故他们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黑色旅游者。因此,为了保证黑色旅游研究的深入性及可区别性,必须将大众旅游者与严格的黑色旅游者区分开来,而有关黑色旅游者的识别与细分方法,是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另外,本文对黑色旅游地的分类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何确定黑色旅游地的分类标准,形成黑色旅游的分类体系,将是今后研究仍需继续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tone P R. A dark tourism spectrum:towards a typology of death and macabre related tourist sites, attractions and exhibitions [J]. Tourism: An Inter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6,54(2):145-160.

[2]Best M.Norfolk Island: thanatourism, history and visitor emotions [J]. Shim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Isl & Cultures,2007,1(2):30-48.

[3]刘丹萍,保继刚.窥视欲、影像记忆与自我认同——西方学界关于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之透视[J].旅游学刊,2006,21(4):88-93.

[4]李经龙,郑淑婧.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9-120.

[5]胡传东,罗仕伟.黑色旅游开发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19-125.

[6]朱俭,何海群.黑色旅游的旅游动机浅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91-92.

[7]晏兰萍,洪文文等.“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比较探讨[J].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29(5):109-112.

[8]申健健,喻学才.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9,24(4):92-96.

[9]申健健.黑色旅游的行为动机研究——基于死亡心理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09(17):26.

[10]曾献君,杨瑞,廖兰.基于感应认知原理的汶川灾区黑色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旅游论坛,2009,2(1):56-61.

[11]齐丽娟.旅游伦理视角下的四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开发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20:109.

[12]王金伟,王士君.黑色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共生”模式研究——以汶川8.0级地震后的四川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2):339-344.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第4篇

关键词:旅游规划;知识生产;知识体系

1背景与问题

关于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地理生态学、空间增长极、双向规划等理论引入旅游规划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实践方面,在旅游目的地空间构建、休闲旅游发展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为今后旅游规划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在现今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如何做好旅游规划,对于旅游资源开发整合、旅游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发现,我国学者在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往往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过渡以市场为导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研究出发点不仅破坏了各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更影响了旅游规划相关理论的研究方向。为了克服当今物质的、短浅的旅游规划研究弊端,丰富旅游规划理论体系,本文引入知识生产理论,在知识生产视野下对旅游规划进行创新性研究,可为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分析切入视角,包括作为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作为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以及作为旅游规划经济功能的知识体系等三类基础形态,对于构建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我国旅游规划理论相关研究进展

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在旅游规划理论相关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石培华等对旅游规划设计的本质内涵和核心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旅游规划是对旅游系统长远全面地进行系统谋划,以实现良性发展。冯立新等梳理了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规划热点研究认为,现有研究集中在规划理念、规划导向、旅游资源、规划技术手段等方面,但就目前来看理论研究落后于实际发展过程。王雷等在研究中创新性地引入“反规划理论”,解释了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旅游规划相关理论。廖培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重点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旅游规划进行的主客观评价。张捷等认为乡村旅游规划需要在景观意向导向型旅游规划理论模式的指导下进行。黄冬梅针对现阶段旅游规划创新不足、片面追求利益、研究视角狭隘的困境进行了阐述。朱莉等认为“核心—边缘”理论能够为旅游规划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邹统钎总结我国四十年来旅游规划研究中运用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反规划理论、感官体验理论等。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际发展,学者缺乏对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的研究。因此,本文在知识生产的视角下研究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既是对旅游规划理论的创新,也延伸了知识生产理论的应用视角,有利于旅游规划知识体系构建,丰富了旅游规划研究的范畴。

3知识生产理论

3.1知识生产的属性和过程

知识是人们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活动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其过程可表述为知识生产。在知识生产理论中,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学术知识和法定知识是核心概念。当知识具有公共属性时才能够有效传播,而知识编码化能使其获得公共属性,从而传播开来得到社会认可。知识的最初形态是指经过生产、汇集、筛选和确定的学术知识。在学术知识转化为法定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权利关系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3.2知识生产的基本模式

王骥认为分析知识生产模式应该从认识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维度进行,其中认识层面包含认识模式和手段,组织层面包括组织结构和制度。学科知识生产模式正是在学科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制度、学科组织的不同形态模式。知识生产的基本模式有两个:一是设置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主要是由相同学术兴趣所主导,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同行评议进行,知识生产的特征是同质性,是基于特定学科的,组织形式为等级制且倾向于维持等级形式;二是知识处理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表现为跨学科性、异质性和非等级性,更多关注到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对比来看,后者的知识生产模式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其过程兼顾社会和政治因素,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反思价值。

4知识生产视野下的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研究

通过对知识生产全过程进行梳理发现,旅游规划学科体系内部同样包含了知识生产—知识再生产—知识使用与消费—知识生产的循环过程。考虑到旅游规划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学科交叉性等特征,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向性,是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当我们在知识生产视野下研究旅游规划知识体系时,应该从作为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作为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和作为旅游规划经济功能的知识体系三方面探究,符合知识简单再生产—知识扩大再生产—知识生产的外延(继续)的总体逻辑。

4.1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简单再生产:人才培育

旅游规划中人才培育的知识体系是指在将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培养成为“旅游规划专业人才”所需把握的旅游规划基础知识的综合,这是旅游规划学科必须具备的主体内容。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包括地理学中的“点—轴”理论、区位增长极理论、功能衰减理论、核心区理论、集散效应理论等;经济学中的供需定律、蝴蝶效应理论、交替关系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文化学中的文化原型理论、文化工业理论、文化产出理论等和旅游学研究中的旅游符号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体验的本真性理论、旅游流的运动规律理论等,这些理论知识所形成的集合被称为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知识简单再生产体系是一个不断更新、生长和发展的有机生命体,体系在稳定中不断运行、不断重复,在此过程中培育了众多旅游规划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迫切,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地维护、更新和发展,体系构建应积极面向未来,从加强不同学科间交流交叉合作,加强单方面的专业知识向复合型知识的升级,加强研究视角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主动积极转变。通过重新制定旅游规划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重构旅游规划人才培育知识体系,充分体现旅游规划学科学术包容性,这也是也是旅游规划专业人才培育内容不断更新的缘由所在。

4.2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扩大再生产:理论创新

旅游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跨学科、跨地域、跨系统、跨文化等本质特征,同时又兼具创造吸引物、创造体验等的市场经济性,这就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来不断完善。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性知识体系略显不同,旅游规划知识体系通常是要求在理论创新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的知识和工作的结合。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领域也更为专业化,结果表现为新知识的产生,即知识扩大再生产。因此扩大再生产的知识体系和简单再生产的知识体系具有并不完全一样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以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是现今旅游规划研究中的热点,但通过对这两种知识体系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在升级,我们就会发现知识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意义。关于构建知识扩大再生产的知识体系,使其具有更普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要关注新知识产生的必要途径—实践。现有的旅游规划实践研究往往局限于追求经济效益,过渡以市场为导向,没有形成系统的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同时,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着研究视野和角度“小”;研究形不成合力的“散”;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虚”和理论提出经不起推敲“软”等问题,制约了旅游规划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的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影响旅游规划理论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有效性。因此,要解决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问题,一要凝练研究方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政策导向、聚焦世界研究前沿;二要汇聚人才队伍,进一步做好“引育并举,以育为主”的人才工作方针;三要拓展工作平台,搭建真正体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作平台。

4.3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生产过程的外延(继续):经济功能

市场性、经济性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特质。针对市场进行规划设计不仅是一种单纯行为,而且是涉及多系统的规划。其中包括:以景观生态系统为基础,以市场体制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以产品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独特的体验为灵魂,以挖掘和彰显地域文化为魅力,以商业服务为动力,以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为依托,形成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不仅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作用于理论研究的外部,是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扩大再生产的延续,对知识生产过程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中应注重研究并自觉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思考旅游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其核心是从投入产出的过程,明确其商业运作模式,尤其是盈利的模式和渠道。因此,当我们意识到经济功能是旅游规划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生产过程的外延和继续,就应该推动知识转让和成果转化,将理论转化为成果,用成果倒逼理论创新,使旅游规划的知识生产过程得以延续,扩大其外延,让知识生产过程产生更强烈的“溢出效应”,变成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活的、有用的知识。但也应注意到,旅游规划领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用市场机制推动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培华,龙江智,郑斌.旅游规划设计的内涵本质与核心理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01):80-84.

[2]冯立新,任劲劲.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规划创新热点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29(01):16-21.

[3]王雷,李旺君.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01):73-78.

[4]廖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规划评价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10,(06):135-139.

[5]张捷,钟士恩,卢韶婧.旅游规划中的共性与多样性博弈———乡村旅游规划规范及示范的若干思考[J].旅游学刊,2014,29(06):10-11.

[6]黄冬梅,何学海,罗明春.旅游凝视:旅游规划的困境[J].时代农机,2015,42(04):78-79.

[7]朱莉,万怡春.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分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6):56.

[8]邹统钎,晨星.中国旅游规划四十年[N].中国旅游报,2018-10-23(03).

[9]陈则谦.探析“公共知识”———概念、特征与社会价值[J].图书馆学研究,2013,(05):2-4+15.

[10]王骥.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概念及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0):76-80.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第5篇

国内学者在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旅游现象时,由于未能对旅游体验等概念进行现象学的澄清,导致旅游现象学研究始终在心理学意义上进行。本文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整体性、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以及旅游体验的自身构成等问题进行了现象学分析,并与目前代表性观点就上述问题的方法论进行商榷。本文认为,旅游世界从本源上讲是由形式上不在场、但本质上又时时牵扯在场的生活世界及其“资粮”构造并呈现着自身,旅游体验则是在异地场的非谋生实践体验与生活世界积淀的体验相互激荡构成的境域中构造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用“旅游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学科体系。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整体性; 旅游世界; 生活世界

收稿日期: 2010-09-06; 修订日期: 2010-12-09

作者简介:

张斌(1969-),男,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旅游教育出版社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旅游与休闲基础、政治哲学。张澍军(1950-),男,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哲学、德育教育等。

随着旅游学科的发展,关于旅游体验等研究近年来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这一研究目前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法,现象学被视为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一些学者尝试从现象学方法出发,通过对“旅游体验”和研究的“整体性”等思路探讨旅游现象的本质,但由于使用者在使用这些概念时没有进行彻底的现象学分析,从而造成了在心理学意义上使用现象学概念和方法的偏差。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旅游体验研究中的一些概念进行现象学的分析和梳理,否则就难以达到对旅游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现象学研究。

1 旅游体验与现象学的体验

“旅游体验”是旅游基础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概念,被认为是旅游研究的内核和旅游现象的本质内容。我们认为,这一概念也是旅游现象研究中首先要澄清的概念,否则就会出现“熟知非真知”的情况。对“体验”的使用一般有三种情况:通常意义上与日常经历有关的、在心理学意义上使用的、在现象学意义上使用的。如果在研究中对这三种使用情况不加辨别,尤其是对后两种情况的不加辨别地使用会带来迥然不同的结果。

现象学意义上的“体验”是指在悬置所有与经验――实在此在(与人或自然动物)的关系,即对前两者的“体验”做现象学还原之后所把握的概念。倪梁康在翻译胡塞尔所著《现象学的观念》一书的“出版序言”别注解道:“体验(Erlebnis),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它的范围很广,指某种心理的东西(但不能等同于心理学的体验)、内在的东西,所有的内在生活,它基本上相当于胡塞尔所说的现象。意识是由许许多多的体验组成的,它的种类很多,有经验体验、认识体验,其中包括听、说、看、触摸、痛苦、快乐、爱、恨等各种体验。”[1]4可以说胡塞尔的现象学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意识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现象就是旅游体验的组成,这就决定了旅游体验的现象学研究“不能从外部去研究,而只能从内心去探讨”[1]4;反之,忽略了这种“体验”概念的差异,则会封闭直达旅游体验的现象学分析通道,滑向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这种前提下,即使使用现象学还原等方法,都只能是在心理学意义上使用,难以达到真正现象学层面上的分析。胡塞尔早期也深受心理学的影响,甚至把现象学称为“纯粹的心理学”。但在进入研究成熟期后,胡塞尔则力图摆脱经验心理学对其理论的威胁。他指出,“在心理学的统摄和客观化中的心理学现象并不是一种绝对的被给予性,只有还原了的纯粹的现象才是绝对的被给予性。体验着的自我、客体、世界时间中的人、诸事物中的一事物等等不是绝对的被给予性,因而也不是对他的体验的体验。我们彻底地离开心理学的、甚至描述心理学的基地,因而最初涉及的问题也要还原。”[1]11为此,他在《逻辑研究》中专门用了第一卷来批判心理主义。然而,在我们现有的旅游体验的现象学研究中,胡塞尔所担心的经验心理学威胁恰恰发生了。

目前国内运用现象学方法进行旅游体验研究最具代表性观点的学者是谢彦君教授,我们以其代表作《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以下简称《旅游体验》)一书为例尝试展开有关问题的商榷。在该书中,作者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批判精神和学术敏感,提出了“旅游体验”是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硬核,并将现象学方法看作是旅游体验研究“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和方法[2]13。这一观点无疑是深刻的和具有前沿性的见解。作者以旅游体验为研究的逻辑出发点,提出“旅游世界”和“旅游场”等诸多概念。围绕旅游世界的建构,作者分析了旅游体验的动机与行为,创造性地阐述了包含情感放飞、精神救赎等内容的旅游体验模式,以及旅游体验的舞台化、本真性、商品化和旅游体验质量等研究内容,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旅游体验研究的发展。然而,由于作者在提出“旅游体验”时没有对“体验”做现象学的还原,直接得出了“旅游体验研究在主体上是对旅游者心理进行的研究。由于旅游目的的规定性,旅游体验这个心理问题突出地展现在情感层面,以愉悦的程度最终反映旅游体验的质量。这是一个总体的思路”[2]21的结论。其后果是,作者在此后对旅游体验、旅游现象本质及定义的研究中始终难以摆脱心理主义的干扰而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现象学分析。在《基础旅游学》(第二版)书中,谢彦君教授指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3]。不难看出,作者强调的“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等特性,是对诸多旅游定义分析归纳后的总结,但其概念仍是有前提预设和“非直接给予性”的,这些恰恰是现象学方法要悬置的概念。在《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一文中,谢彦君教授再次强调现象学方法在旅游本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对原有的旅游定义进行了修正,指出:“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获得的一次休闲体验”[4]。从该定义能够看到,作者运用现象学方法悬置了旅游的目的性、社会性、暂短性和消费性等非直接给予的东西,使得概念外延大幅拓展。例如,悬置了“寻求愉悦”的目的,红色旅游、黑色旅游等特殊的旅游现象才会从遮蔽中显示出来。然而,由于作者“体验”概念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所以只能将旅游“体验”装入“休闲体验”的套子中,无法对旅游体验及其本质进行真正的现象学分析。按此思路,旅游现象研究恐怕很难达到“自觉地用‘旅游学’的视角来审视旅游的本质和内容并构建旅游学科体系”[4]的目的。现象学方法要求必须悬置和还原一切现成的、有前提预设的概念,让研究现象具有明证的自身被给予性。也就是说,“旅游体验”的概念在使用中,必须做现象学还原和分析,要让其自身出场并显示自身,而不是借用休闲学的现成之光照亮旅游体验的研究。

2 旅游体验的整体性研究和现象学的整体性

在使用现象学研究旅游现象时,如何理解旅游体验的整体性无疑是旅游本质研究中的另一关键点。《旅游体验》中提出,整体性研究是将现象学引进旅游现象研究的主要目的,“现象学的主旨在于强调主观能动性所构建的意义的完整性”[2]8,批判“把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的整体敲打成了碎片”的“科学实证”方法[2]20,进而提出了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旅游世界”,将其定性为具有整体性的溢出和独立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时空世界。可以说,作者对旅游研究中使用“科学实证”方法的批判是相当深刻的。但由于作者没有从现象学意义上对旅游体验进行还原,所以在对旅游体验进行整体性分析时,无法进入现象学方法的操作,只能借用格式塔心理学的范式进行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对整体性强调“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看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现象,其中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有关系。由此构成的整体并不决定于其个别的元素,而局部过程却取决于整体的内在特性。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包含于元素之内。”[5]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象学的整体性与格式塔心理学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二者都反对将一本书直观为颜色和形状的组合,也认为显现给观察者的“实显物”绝非书的一个特殊的侧面,而是一本完整的书。但是,现象学的整体性强调不仅停留在知觉的完整性上,而是更关注知觉在意识中出场的整体性。按此观点,我们意识到的书,不是作为一个个感觉印象组合出来的整体,而是作为一个连续、完整的对象来“意识”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书作为“实显物”被知觉到了,而且书的边缘域也在潜在意识上被知觉到了。任何现象的知觉和体验,都不是点线式或单个个别物体的存在,而是焦点加边缘式的构成性的整体性存在。例如,书周围的空间及此空间中的物――笔、桌子和椅子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书的意识活动或“直观区域”。胡塞尔指出:“对于任何物的知觉总是有这么一个背景直观的晕圈。并且,这也是一种‘意识体验’。简言之,这也是一种‘意识’,特别是‘对’所有那些被同时观看到的客观背景中东西的一种‘意识’。” [6]105所以,“意识”不是在对显现焦点――“实显物”的被动反映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由焦点和边缘域组成的统一整体中主动构造而成的。当视知觉转移时,原来的“实显物”从原来的焦点位置退居到边缘中,而原来处于边缘域的“非实显物”则变成了焦点。这一过程就是胡塞尔所说的:“连续不断向前的思维链索连续地为一种非实显性的媒介所环绕,这种非实显性总是倾向于变为实显样式,正如反过来实显性永远倾向于变为非实显性一样。”[6]105在这一过程中,边缘域起到了一种潜在的构成作用。它的存在,使意识一方面与刚过去的知觉(体验)保持着互相构成的联系,另一方面又为可能有的知觉准备了和已有知觉意义上的联系。正是由于这种保留和预期的潜在构成作用,才使意识生成不是开关式的体验,而成为连续、稳定的体验“流”。这就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整体性,也是现象学直观和现象出场的根源性前提。现象学中的“体验”、“现象”、“本质直观”等概念,只有置于此源发构成的整体性基础中才是有新意的。这也是现象学的整体性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的最大区别。格式塔心理学虽说关注了行为与心理的地理环境、行为环境等方面,并提出环境场和心理场等概念,但在心理、行为与外在周围环境的相互结构上的分析仍然是实体性思维的,其整体性更大程度上是现成性意义上使用的。从现象学来讲,现象本身的整体性一定是与其出场构成着的,与人认识它们的方式尤其是人在某个具体形势或境域中的生存方式息息相关。换言之,任何“存在”本质上都与境域中的“生成”(becoming)、“体验”或“构成”不可分离。这也是现象学还原的合法性来源,真正认识的活动不能从一开始就被置入某种观念框架里,因而带有不必要的先入性,它要求显现者自明地给出它们的存在证据。而这里的关键在于,此“自明地给出”对于现象学来说只能在活动或“生存”中的当场构成。胡塞尔写道:“事物在这些体验中并不是像在一个套子里或是像在一个容器里,而是在这些体验中构成着自身,根本不能在这些体验中实项地发现它们。”[1]16这段话清楚地表明,“构成”乃是“体验”和“现象”以及所有内在超越者的存在方式。

现象学的整体性是建立在意向性构成理论上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实体性和现成性的关于“整体性”的理解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体验研究的整体性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出一个“旅游世界”的概念并做相关的旅游体验的演绎,而是要从旅游世界的边缘域把握其构成向度,“看”旅游世界和旅游现象是如何出场并在活动中构成其自身。那么这种旅游现象或旅游世界出场的边缘域在哪里?是在异地还是在原居住地的“生活世界”?如果我们对旅游现象的存在特性进行悬置和还原,那么“异地”概念只能是构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其构成的边缘域只能是“居住地”,也关涉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有所领会并沉湎于其中的生活世界。在《旅游体验》中,作者也同样关注到了这一点。“我们这里的生活世界主要还是一种日常生活世界,一种被刻意区别于旅游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而胡塞尔等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生全部事件的总和。因此,按理说,也应该包括旅游者所体验到的事件。”[2]20这里已经触及到了问题的关键点。但是,作者又坚持:“这里不必放弃我们的立场,因为我们所提出的‘旅游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划分和相对,在本质上并不背离现象学的精神,因为现象学的主旨在于强调主观能动性所构建的意义的完整性,并不排斥对现象进行适当分类。”[2]21坚持现象学的“意义的完整性”和“对现象进行适当分类”不错,即使在胡塞尔的论述中也有相对于“生活世界”的“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我们还可以提出“天文世界”、“物理世界”和“数学世界”等划分。但是这些世界在胡塞尔的论述中都是源发或奠基于生活世界,这些世界在原则上是无法直观到的、逻辑理论上的“亚建筑”。作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胡塞尔断言,生活世界将会产生出一种研究行动中的意向性的特别明显的线索。为了发现生活世界及其结构,某种特殊的初步的还原,对于科学的悬搁,都是不可缺少的。”[2]21问题的关键在于,作者意识到了生活世界对现象学还原的意义,却没有进一步追溯到生活世界不仅是现象学还原的根基而且还是其他世界的整体性的构成基础。在研究中忽视了或者失去了这个前提上的根基,必然会造成旅游世界或科学世界等诸多世界溢出并独立于生活世界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情况的性质也正是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7](以下简称《危机》)中对欧洲科学世界溢出并独立于生活世界而造成危机所担心和批判的。

3 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在《危机》中作为非课题的直观世界引入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分析,可以发现意义是由主体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中被授予的,从而克服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而达到超验的主观主义。”[7]16在胡塞尔看来,如果不从生活世界出发并与之相对照,科学世界便会悬在空中。离开了直观的生活世界,任何科学论断都是无法证实和证伪,而且也是无意义的。同样,具有“异地”特性的旅游世界只能是构成的而不是现成、溢出或独立的,而且必须与我们的居住地所沉湎于的生活世界相对照。否则,旅游世界及其异地特性就会失去其生成的合法性根源。如果我们对居住地进行现象学还原和追溯,就能看到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居住地,是因为人们在其场域中能够从事谋生活动,以满足自身谋生需要。人生存于谋生实践场域,筹划并构造着自己的居住、社交和休闲的场域,通过谋生实践和非谋生实践构造着自身的存在,积淀着生活体验,进而构成着在场并沉湎于其中的生活世界。为维持自身寓于生活世界的当下及将来的在场,人要通过努力劳作以获得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并积累谋生技能和经验,对于这种体现着人的生存意向性并能够充实未来生存意向的东西(多数情况下是以货币形式体现),我们将其称为“资粮”。只有当人拥有了足够多的维持当下及将来在场的“资粮”之后,人的寻视目光才有可能超越谋生场域,指向非谋生场域。在生活世界拥有的“资粮”越多,那么人未来在场的从事非谋生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就会越广,其寻视目光的视域广度和非谋生实践范围是与生活世界中积累“资粮”的数量成正比函数关系。异地场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纳入生活世界的人的视域之中。赋予这种异地非谋生场域什么意义,取决于沉湎于生活世界之中人的社会需要和社会背景,进而决定了这种非谋生实践的出场方式,以及出场是否成为可能。“资粮”的充足并不能减少在场生活者对未来异地在场体验的不安和好奇,他会有意地收集关于那个感兴趣的不在场的场域信息,进而形成模糊的预期体验,筹划并决定是否从当下的生活世界场域离开并进入另一个陌生的异地世界。“旅游世界”由此从人们生活世界的意识体验边缘转到实显意识体验的中心。可以看到,正是生活世界的“资粮”、体验、想象与非谋生需要等构成着对异地的旅游世界和旅游场的源发性出场。在意向预期中决定离开居住场域的生活者(旅游者),开始中进行出游的筹划,如收集目的地信息、选择是否参加旅游团和准备资金等活动,可以直观到其筹划意义就在于将未来进入陌生、非惯常和无安全体验的异地的旅游场域,转化为相对“熟悉的”、“惯常的”和“有安全感的”体验场域。在选择何种方式进入异地场域,以及在其中活动空间和逗留时间的边界,旅游者都必然要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体验所需要消费“资粮”的数量来推测和计算。在某种意义上,旅游世界或旅游场的时空轮廓和实践内容已经在未离开居住场域的筹划中完成了预期的构成。旅游者所要做的是用未来异地在场的实践体验,不断充实和丰富这种预期体验构成的“旅游世界”。对于进入旅游场域的旅游者来说,不在场的生活世界时时通过“资粮”和体验召唤并牵引着旅游活动,“资粮”的减少最终将游荡于旅游场域的旅游者牵扯回已不在场的居住场域,旅游者再次变成生活世界的生活者(谋生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世界或旅游场是无法独立于生活世界而存在的,旅游世界及旅游场的整体性的构成仍源发于包含谋生场域的生活世界。

这种生活世界对旅游世界或旅游场的构成和牵引,也体现着旅游现象与一般休闲现象本源上的差别。一般休闲活动通常发生在居住场域的生活世界中,这意味着人们在消费完“资粮”后,能够很快地从休闲场域投入到谋生场域,得到谋生的资料、工具和谋生关系,进行谋生实践获取“资粮”以满足今后的非谋生需要。而对在异地旅游世界的旅游者来说,旅游场是充满陌生的、非安全的和低效谋生体验的,这就决定了旅游者在旅游世界从事谋生实践的困难。因此,异地的旅游世界只能是一种非谋生世界,旅游者维持旅游世界的在场和基本生理活动只能依靠不在场的生活世界积累的资粮。旅游者必须在消耗完资粮之前返回生活世界。可以说,不同边缘域的构成决定了旅游现象与一般休闲现象本源上的差异。

4 旅游体验的自身构成

事实上,当我们明了现象学的整体性之后,旅游体验的核心问题即旅游体验的自身构成问题也就得到了说明。现象学反对认识活动从一开始就被置入某种观念框架里,所以要悬置掉不必要的先入性,它要求认识之内的显现者自明地给出它们的存在证据,也就是说显现者只能在实践活动或“生存”中当场构成。那么,旅游体验的显现也不能装在休闲套子或其他的容器里,而是在思维中不断被构成、不断被给予的过程中构造着自身。胡塞尔说:“事物不是思维行为,但却在这思维行为中被构造,在它们之中成为被给予性;所以它们在本质上只是以被构造的方式表现它们自身为何物。”[1]61

我们以旅游活动中的进食体验为例进行旅游体验的现象学分析。在旅游场中进食体验的形成,并不是说我吃个什么东西,瞬间就生成整个的进食体验;而是在进食之前,我们会在进食需要产生时、观察食品时以及自己对有关信息的模糊理解里构成进食体验预期或想象,这个预期和想象一定是要唤出意识场中不在场的生活世界中积淀的进食实践体验,结合当下在场食品的给予意义来构造自身。在这个体验场中,食品与进食预期体验是思维中显现焦点,生活世界积淀的进食体验处于焦点的边缘域,这个显现焦点与边缘域构成着预期进食体验的整体性。开始进食时,当下进食的知觉体验则成为显现焦点,刚才的预期体验则滑向边缘域,与被从边缘域唤出的生活世界积淀的进食体验一起构成当下进食的体验场晕圈,并与当下的进食体验一起构成着连续的不断生成自身的进食体验意识流。进食完毕,当下的进食体验也滑向体验场的边缘域。此时体验显现焦点则是进食体验的回忆,它要将边缘域的预期体验、生活世界的进食体验以及刚刚滑到边缘域的进食体验等众多体验一起唤出,构造着进食体验的整体性和自身的出场。在这个进食体验形成的分析中,我们仅仅对进食者的知觉体验进行现象学分析,当然还有进食环境、导游或当地人对饮食介绍等边缘域也参与了进食体验的自身构成(限于篇幅不再展开)。在整个旅游进食体验构造过程中,进食体验不是呈现为一个独立的单个整体而存在,而是以在意识流中不断涌现并流转(或流逝)的思维中构造着自身和呈现着自身。

再例如旅游者的购物消费体验,对旅游商品的内心预期、观察、询价、议价、购买、买后与同行者交流等一系列的体验活动,都充满了这种显现焦点和边缘域的系列转换与当下构成。其中,生活世界的各种实践体验的积淀与“资粮”总是处于晕圈状的边缘域,总是参与着购物体验的自身构造与自身呈现。在旅游世界中,尽管生活世界积淀的实践体验是不在场的,但是知觉的意向性总要从旅游体验的边缘域唤出生活世界中积淀的同类实践体验,对其进行预期想象、当下在场的知觉体验以及回忆等意向性的构造,从而生成当下在场的旅游体验。当下生成的旅游体验要不断地从显现焦点边缘域唤出不在场的生活世界中积淀的实践体验,维持其自身的构成、在场和显现。在旅游体验的构成过程中,生活世界被不断地从在场体验的边缘域唤出,在唤出、预期、联想、知觉体验和回忆等相互牵扯构造的意向性活动中,旅游体验完整地构成显现自身、充实自身并维持着自身的在场。

综上所述,旅游世界从本源上讲是由形式上不在场但本质上又时时牵扯在场的生活世界及其“资粮”构造并呈现着自身,旅游体验则是在异地场域(旅游世界)的非谋生实践体验与生活世界积淀的实践体验相互激荡的境域中构造、充实和呈现着自身。在旅游现象、本质及旅游体验的研究中,目前较为流行的是“经济说”和“体验说”,而且后者更加强调对旅游体验进行现象学的分析,但是由于方法使用上的不彻底性造成的概念混淆,使得旅游现象和旅游体验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商榷。我们可以看到在旅游现象的出场以及旅游世界的构成上,都是源发于生活世界及其“资粮”得以实现,因而传统的旅游经济说将旅游本质与核心归结到经济行为是有一定合理性的。问题在于,旅游经济说将旅游现象中的“资粮”以及对“资粮”的消费行为当作了旅游现象显现的实体来考察,没有“看”到“资粮”身上涌现出的生活世界及对“资粮”自身显现的构成,进而遮蔽了旅游研究的内核;旅游体验说对旅游现象和旅游体验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已经接触到了旅游本质核心,但由于方法上没有进行彻底的现象学辨析,将旅游体验当做实体性的概念进行研究,从而滑入了心理学的领域,虽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遮蔽了生活世界对旅游体验及其整体性的奠基与构成,无法将旅游体验的分析沿现象学之路深入下去,导致对旅游本质与核心的研究推进相对困难。唯有对旅游现象研究中的概念和现象进行彻底的现象学还原和辨析,才能够使旅游现象和旅游体验在研究中自身构造和呈现自身,才能够达到用“旅游学”的视角研究并建构旅游学科自身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5574.

[4] 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J].旅游学刊,2010(1):2631.

[5] 黎炜,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中文版序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第6篇

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研讨班经过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班了。这期研讨班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四次全委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优化环境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国家旅游产业政策,正确分析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旅游产业意识,提高领导旅游经济发展能力,以全面提升我市旅游经济规模、效益,实现全市旅游业的新跨越。市委、市政府对办好研讨班十分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着重就如何办好研讨班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在研讨时参考。

一、充分认识举办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研讨班的重要意义

是一个旅游城市。旅游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六大重点”之一。市委八届四次全委会、全市经济工作会和优化环境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会议,对繁荣旅游服务业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当前,在全市上下按照市委部署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举办这次研讨班意义重大。

首先,是落实市委实现旅游经济新跨跃的重大举措。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要在繁荣旅游服务业上取得新进展,高起点修编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精品旅游服务业设施,努力推动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旅游大项目策划和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培植旅游主导产业,以营造,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积极为提高全市经济运行质量服务。实现市委的这一目标要求,关键要靠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抓实干。举办这次研讨班,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各级对发展旅游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促使大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把握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开启新思路,谋划新举措,抢抓机遇,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第二,是提高各级干部领导旅游经济发展能力的实际步骤。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前,我市旅游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要加快全市旅游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强化发展意识,提高领导能力,取得工作实效。近年来,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题研讨班,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提出新措施、新办法,破解改革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来推动工作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实践证明,这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效的有效形式。市委举办这次旅游经济研讨班,就是要帮助广大干部正确认识和把握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分析国内国际旅游经济发展形势,增强工作实效性,提高领导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能力。

第三,也是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是一个最富有活力和带动力的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推动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保持经济繁荣,城市优美,秩序良好,社会和谐。发展旅游经济,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市场需求,改善投资环境,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家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参加这次旅游经济发展研讨班,作为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才干的好机会,作为改进工作、加快发展的新起点,潜心学习,认真研讨,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

二、把握重点,增强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面广、产业链长。这次研讨班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比较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比较强。大家要紧密联系实际,把握重点,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务求取得实效。要着重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研讨:

1、要围绕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展开研讨。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的。旅游经济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具体范畴,也必然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只有认识和把握这种规律,并按照规律的要求去办,才能趋利避害,旅游经济才能得到好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必须首先认识和把握好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把握工作的主动权。通过研讨,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认识上要有新的提高,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工作自觉性和实效性上要有新的变化。

2、要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展开研讨。我市旅游资源门类多、规模较大、质量优良,旅游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但与市委要求,与旅游先进市相比,在收入水平、外向比重、质量效益上差距还比较大。差距是问题,差距也是潜力。研讨中要围绕市委部署要求,立足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优势,找出差距,完善措施,谋划新思路,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力度,实现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跨跃。

3、要围绕优化环境扩大开放和建立完善旅游经济发展新机制展开研讨。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培植旅游主导产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适应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制。研讨中,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党委政府强力推动与加快市场化相结合”指导思想,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规范完善政府主导、行业主管、企业主营、媒体主销的管理模式上,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力求通过研讨,构建加快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良好机制,开创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精会神搞好研讨

这期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研讨班,在内容安排上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时间在安排上也比较紧凑,应当说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比较强。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专下心来,聚精会神地搞好研讨。

要端正学习态度。市委、市政府对办好培训班非常重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市旅游局为办好研讨班进行了精心准备。聘请了国内知名的高层次的专家教授作报告,请来省旅游局的领导作指示,还有外地先进单位来传经送宝,机会十分难得。组织大家到党校来进行专题研讨也非常不容易。希望要大家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自觉服从党校的管理,积极参加研讨班上的活动,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第7篇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2016年我校经历的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全面推动了教学改革各项措施的出台,也引发了深入热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集中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这类企业各岗位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旅游者。学生要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成为适用型创新型人才,主要应掌握计算机运用等基础知识,掌握旅行社经营概况等旅游专业知识,重点掌握饭店、旅行社、景区等各岗位的一线服务与管理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等勾通合作能力。教学功能重在通过课堂与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能力,而社会服务旨在实践“考核”学生的能力,可见教学和社会服务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因而,高校旅游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社会服务必须相互融为一体。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形式

1、文化引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游观光、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每个地区经过长期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文化。高校作为文化机构,是地方文化先导的高地,引领先进文化就是其基本职责。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在挖掘、研究、发展和应用区域旅游文化成果中起示范和引领作用。

2、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体现,也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行业,不仅需要知识结构完备和专业素养良好的理论型与研究型人才,更需要行业经验丰富、专业技能高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做到能不断地为旅游业输送需要的合格人才,就需要高校时刻掌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旅游规划。所谓旅游规划,是对特定区域未来一段时间内旅游发展目标、路径和方式的计划和规定,经相关政府部门审核批准后,成为区域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基本依据,旅游规划需统筹全局,为区域的旅游实践提供指导性的方针乃至具体的实施方案。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规划热潮应运而生。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目标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旅游规划人员专业背景涵盖面较广,包括地理、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林业、旅游、文史等学科,而高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济济,具备了从事旅游规划的智力资源。因此,国内许多高校成立了旅游规划设计机构(如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并申请了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开展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实践工作,为政府和企业在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旅游业规范发展方面提供了决策依据。

4、行I培训

(1)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开展教育培训和学习,可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组织旅行社、景区和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及部门经理参加岗位职务培训,可以增强旅游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3)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包括导游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星级酒店服务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景区从业人员及讲解员培训等三种类型,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注重实用,培训内容重点为岗位服务技能。

(4)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搞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服务,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了解旅游知识,懂得一定的旅游服务礼仪和服务心理,接受一定的导游、餐饮和客房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

5、信息咨询

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其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的支持与保障,高校应发挥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为当地旅游业提供咨询服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依托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合作成立公益性质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1)为游客提供旅游地各种信息;(2)作好旅游企业宣传促销和市场调研的特殊媒介;(3)为旅游主管部门提供相关决策的依据。

三、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的措施

1、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建设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的平台加强对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的研究,教师应当走进旅游产业,要研究旅游产业发展等课题,也要研究前厅接待、旅行社计调、景区导游讲解、旅游促销等课题。同时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做”一体转化。

2、重视教学与相关社会服务的衔接。

“顶岗实习、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一直是我们专业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旅游服务的模拟或现实中学习基本的旅游服务技能,为未来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在认真修订过程中,强调教学内容和社会服务的内容相互融合是必然方向。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工作安排应与课程内容衔接,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并检验学生校内所学。

3、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师生相关社会服务的研究。

专业教师应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与知识体系研究学生该到哪些企业实习、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社会实践等情况,并调查研究学生在企业社会实践的心理动向、社会服务的表现、能否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等,并调查研究毕业生工作岗位的变化、毕业生对学校实践学习的看法等等,把学生的企业实践与其他社会服务作为课题研究,寻找产学研更好的平台和校企合作的更好方式,探索大学生更好的社会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第8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需求;旅游行为

【作者】刘润,兰州大学资环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永春,兰州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巍,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讲师。兰州,730000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156-009

旅游需求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参照与依据,是影响旅游经济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旅游的产业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①旅游需求模型与预测理论的探索,如人工神经网络、Web数据挖掘、SOM网络、灰色模型;②旅游需求影响因子分析,既有王艳平(2005)、翁钢民(2007)和雷平(2009)等的综合因子分析,也有诸如职业分异、黄金周制度、重大事件。等单因子研究;③旅游需求实证研究,包括不同类型旅游需求、不同区域旅游需求和不同群体旅游需求等。旅游需求既是总体趋势,也是个体诉求;既涵括空间特性,也服从时间规律;既由环境刺激形成,也凭借行为导向作用于环境。目前,国内对旅游需求研究主要以服务经济为直接导向,探讨旅游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其与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注重旅游需求的结果分析,对过程、动态研究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旅游需求的全面认识。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深入,大量外来游客涌入(尤其节假日期间)。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民族地区直接将旅游需求视为其旅游发展依据,对于旅游需求的合理与否未经论证,采取了一系列不顾地方实际的发展举措,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关系恶化、文化变异等。因此,民族地区旅游业面临着如何实现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的多重统一协调发展的重大考验。本文便在此背景下,以旅游需求内涵、影响和过程的多维透视为主线,进而探讨旅游需求对地方旅游行为决策的启示,以增强地方行为主体旅游决策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需求的内涵

1.概念界定

关于旅游需求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主要以经济学的定义为主。谢彦君(1999)指出:“旅游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核心旅游产品的各种可能价格和在这些价格水平上,潜在旅游者愿意并能购买的数量关系。而旅游需求量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而购买某种核心旅游产品的数量”。根据该定义,可将旅游需求理解为时间和价格的函数,是因为购买而存在的数量关系,无法反映出旅游需求究竟是什么。对此,王艳平(2005)指出目前“旅游需求”与“旅游需求量”存在混淆的现象,进而提出旅游需求应该包含“需求什么”和“需求多少”两个层面的问题。此外,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学科对旅游需求概念也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界定。

心理学概念。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为代表,以研究旅游动机为核心,将人的动机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5种类型,并认为如果层级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将支配人的行为。按照马斯洛的解释,旅游需求即在基本需求得以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人类学概念。“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是一种“世俗的精神追求”,也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旅游是为了“倒换生活体验的需求”,到外面去寻求一种真实的、属于自己心灵的家园。据此,有学者将旅游进一步引申为“一种现代新形式的精神文化‘朝圣’”,是为了不断丰富、改变、创造自己的精神素质,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和精神价值。

社会学概念。旅游是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旅游活动可满足人们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促使身心健康发展,是人类通过旅游交往而参与社会与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人们可体验旅行中的新奇和生活变化所带来的愉悦。因此,旅游需求是交际和自我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