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创新政治论文

创新政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4:44

创新政治论文

创新政治论文第1篇

一、民族科技文化的内涵

从民族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属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文化研究的一般的三个方面。对其内涵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由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从狭义上来说,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从科技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强调的是科技文化的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由于其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使各个民族间拥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民族的科技文化是各个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它们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每一个民族都为丰富祖国文化的宝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政治理论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实践活动。政治理论创新是人类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政治理论创新,是指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政治主、客体及其实践活动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以往政治实践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性升华。政治理论创新和民族科技文化有着辩证的关系。

三、民族科技文化与政治理论创新的关系

政治理论作为思想意识形态范畴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发展和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科技文化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渊源。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政治理论的创新作为社会意识,它与特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理论的创新就是在吸纳历史上的优秀政治理论,吸收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先进文化成果,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民族科技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中最重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其内容将直接反映在一个民族的政治理论之中。因此,民族科技文化理所当然成为政治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政治理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政治理论进行创新的最重要素材之一。

2.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持

民族科技文化中的科技因素决定了其巨大的物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决定了民族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技文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也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新的科学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光缆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创新渠道。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交流环境。

3. 现有的政治理论成果正在推动着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

在政治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民族科技文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如科教兴国理论、人才强国战略、科学发展观等。这些理论正在深刻影响着民族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创新政治论文第2篇

一、践行先进的教育观念

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观念(理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

1.1 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1.2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研究性课程是近年来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新颖的课程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具有研究素质的教师,即研究型教师。政治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1.3 创新教学方法。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合作者。素质教育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会技能,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眼前发展,更要着眼于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习方法培养,更要注重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课堂教学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活动,教师不仅要注重教的艺术,更注重学的方法。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1 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在满足于是什么,而要深究为什么了,因而高中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布惑巧设学习障碍,干扰学生,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辩,“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下,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

2.2 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不要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三、创造条件推动创新教育

3.1 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感觉课堂气氛紧张,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胸怀,畅谈自己的想法,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要充分肯定学生“标新立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

3.2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创新。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加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能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3.2.1 善于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 思想政治课较为抽象、趣味性差,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往往不能取得内在的一致和契合,学生往往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必须想尽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作好心理铺垫。

创新政治论文第3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了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的中流砥柱,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由于大学生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创新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断完善,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转变教学观念。

开展创新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创新。在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不利于教学顺利进行。所以,随着创新教育的开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此外,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教师团队,对教学现状进行讨论和分析,使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1)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在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创新教学。教师要通过引导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时代精神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他们思想政治素质有效提高。(2)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倾听他们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教育目的,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关注,在遇到问题时对他们进行指导,使其能够有效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3.建立师生互动机制。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使教学顺利进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教师需要完善师生间的互动机制,使课堂教学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顺利完成。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传递,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互动主要有以下方式。(1)在课堂学习时进行师生互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认真探究思想政治理论,增强他们的信念。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互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在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例如,教师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网站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让学生从他们自身做起,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还可以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教师根据社会发展中的热点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思想政治角度进行分析,并让他们把自己的见解写到博客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通过网上积极的互动,能够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3)加强师生间的心理互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要从心理上关注学生,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缓解压力。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学生分析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到在面对挑战的同时还存在机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用健康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压力。

4.在创新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多种因素,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育主体、客体、环境及载体的不同调整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就能够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以及勤劳、勇敢、诚实、坚强的优良传统。这些丰富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可以将现代社会发展的精华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条具有继承性、借鉴性和创新性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新途径。

三、结语

创新政治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深化认识;新法治观念/机制创新/方法创新 内容提要: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确保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法治进程以及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行政法治的角度出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首先,应当从思想上深化认识;其次,应当通过更新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起与社会管理创新相适应的新法治观念;最后,应当通过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之路。这也是我国深化经济、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民主化建设,发展新行政法制和行政法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传统上,人们把社会管理仅仅视为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政治管理职能、文化管理职能并列的一种行政职能。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现已增进了对于社会管理的认知,逐渐接受并践行广义的社会管理概念,将其视为既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也是社会自治体、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和服务范畴,也即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复合体。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政法机关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三项重点工作有机联系、密切配合、相互影响,须要认真认识和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深化认识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前提 (一)研究解决社会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从过去实行收容遣送制度,对“社会盲流”简单粗暴地进行防范、堵截、驱赶,以至于2003年发生孙志刚案件,突出暴露了收容遣送制度的严重弊端,终于引起高层重视,到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出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实行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从只有管理、管制,到先服务、后管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可以说,这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管理开始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相对而言,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虽然有所进步,但是仍然可以说相对滞后,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成为难点,一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成为社会服务管理的盲区;一些特殊人群得不到有效帮教管理,可能成为打砸抢烧违法犯罪事件的急先锋;对个别人借用非政府组织(NGO)名义从事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合法有效的制约措施不足;互联网的兴起、新兴媒体的壮大,为有害信息的传播和不良舆论导向提供了可能的平台,而必要的法律规范和机制尚未相应跟进。对此,亟需加以认真研究、深刻认识、妥善解决,社会服务管理能够及时跟进、有效应对。 (二)深刻认识社会管理创新的宏观背景 人们逐渐深化认识并开始着力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其背景因素是什么?对此,笔者以为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1、我国经过3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等方面已经作了很多努力,也收到了相当的成效。在进一步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当下,努力推动政社分开(也即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更为科学、民主和协调的关系)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人们需要重新思考政府组织是什么、不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社会组织是什么、不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二者之间的角色、职责、活动的界线在哪里?如果对于这些问题认识不正确、不清晰,就会像多年前在吉林某地发生的简单地将消防救火这一传统的公共产品超前纳入行政事务民营化项目那样,引发巨大争议和现实混乱,反而会阻滞从传统政府管理向现代社会管理转变的进程。 2、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行,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正由传统的政府一元行政管理结构,逐步转向社会多元公共治理结构;正由单纯的管理、管制、维持秩序,逐步转向引导、指导、提供服务;正由大包大揽、包打天下的大政府,逐步转向职能范围适度、组织规模适中的中政府。 3、人们对于社会管理的认识,正由过去那种将其单纯视为政府职能的狭义的社会管理概念,转向广义的社会管理概念,也就是将其视为既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范畴,也是社会组织、社会自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范畴,是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复合体。当然,其中有一个相对的发展变化趋势,就是作为政府职能的社会管理会逐渐退缩、淡出、精细化,作为社会职能的社会管 理会逐渐扩展、强化、活跃化。此消彼涨、一进一退的动态变化的结果,有可能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社、政民关系,民众能够获得更有效率、更高质量的社会管理和服务。 4、由于不断的改革发展,我国正逐渐具备实行现代社会管理所需的资源条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巨大的增量改革成果使得我国逐渐改善了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客观条件。因此,2011年修改我国宪法时,就专门通过一条修正案(第23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宪法的社会保障条款为推进社会管理、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最高位阶的法律保障与合法性、正当性依据。 (三)正确辨析社会管理的若干重大问题 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辨析、妥善解决关于社会管理的若干重大问题: 1、要正确认识社会管理创新与化解社会矛盾、公正廉洁执法的关系。在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与其他两项重点工作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管理创新能够提供改革和发展的新资源、新元素、新动力,改善社会管理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改善执法状况,而化解社会矛盾、公正廉洁执法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更好的条件。 2、要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管理的角色定位、相互关系和特有功能。它既不同于宏观的国家管理、传统的政府管理,也不同于私权利管理性质的企业管理、个人事务管理,它是介于国家公权力管理与公民(企业)的私权利管理之间的社会私权利管理、社会权力管理,是介于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之间的中观管理形态。因此,社会管理创新与行政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创新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由此形成的新型社会管理方式具有动员、整合、调整、协调等多种社会功能。 3、要正确认识提出“社会管理创新”这一重大命题的目标。这一目标,简言之就是:建设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共同体,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体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社会管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之路。各级政法机关要转变思想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搭建社会管理服务新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对加强社会管理,各级政法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拿出方案;各级党委和政府不仅要有原则要求,更要作出规划、定出目标,细化措施、务求突破。 4、要正确认识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价值。社会管理创新不能是作秀,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来形成新型的社会管理、公共治理格局。因此,只能在法治底线原则基础上通过社会管理的理论、机制和方法创新,运用新理论、新机制、新方法,来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和质量。如果只是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政府丢掉包袱、减轻责任、休闲度日的一个捷径,就会犯方向性的错误,而且还会事与愿违,越“创新”越被动。 5、要正确认识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法治界限。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的时候,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原则来约束它的行为?或者说有没有一定的行为界限?我认为是有的。创立新制度、建立新机制、采用新方法,也涉及到一些基本的要求和规则,总体上概括为:(1)对于公民来说,属于选择性、赋权(权利)性、授益性的创新举措和制度规范可以宽松一点;(2)对于公民来说,属于禁止性、限权(权利)性、损益性的创新举措和制度规范则应非常谨慎和严格对待之;(3)创新举措和制度规范的出发点、目的性必须正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私益与公益、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的兼顾平衡,尽可能体现帕累托改进,降低成本,减少伤害;(4)创新举措和制度规范的社会效果应有助于贴近其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几条原则,凡是改革创新举措与之符合者就应坚持实行,不符合者就应改正或摒弃。否则,改革创新变了味,偏离了正确方向,民众反映强烈,政府形象受损,社会组织自毁。换言之,行政管理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界限应当且可以划出几条原则,最关键的是看这项改革创新的出发点、目的性和实际效果如何,而且对于不同功用的制度和方法创新可以采取不同的认同度、容忍度和支持度。 二、树立与社会管理创新相适应的新法治观念 人们的观念就是人们的眼镜。戴什么眼镜就看到什么世界。具有不同的法治观念, 对于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法制实践效果。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下、新进程中,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法治观念,以新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和认识自己,否则难免在行动上发生重大偏差。这是摆在政府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摆在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摆在一切社会有识之士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尊重人格的观念 无论在何地,也无论人们如何争论,“人权”都无疑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性权利的内涵,如果在宪法和法律中加以确立,都具有相当的先进性。经过艰难曲折的漫长发展过程,2011年3月,我国现行《宪法》终于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其中,突出地强调了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重点是规范行政权力)这一现代宪法的核心价值理念,突出地宣示了我国宪法的人权关怀。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公务人员增强人权观念,慎用手中权力,在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过程中自觉尊重和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平等权利、政治权利、精神与文化活动的自由、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社会经济权利以及获得救济的权利。前些年,成都、广州等地曾在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张贴公布曾有盗窃前科人员的照片、简历等详细资料,来警示顾客、乘客防范盗窃侵害,如此“好心好意、积极行政”的“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就引发很大争议,人们置疑这种做法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有利于曾有违法犯罪前科者改邪归正,是否越权处罚、滥用处罚、重复处罚,是否有损害人格尊严的嫌疑。 (二)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政府权力有限的观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各种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最高地位,下位的其他一切狭义或广义的法律规范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抵触则无效。公务人员应做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模范。 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是能够支配大量社会资源的公权力,具有无限扩张、易于滥用的特性。这就要求公务人员必须具备权力界限的意识,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注意上下左右不越界。前些年,曾有个别地方党委和政府超越职权出台包含“赦免民营企业家原罪”内容的红头文件,一些地方政府首长责令当地人民法院采取不予立案、强迫原告撤诉等措施来配合政府搞土地开发、强制拆迁,许多地方出现假借公共利益之名压价征收征用、变相剥夺农民土地,以及由行政首长个人直接批出土地,赤裸裸地与民争利的做法。这就摆错了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位置,弄错了行政首长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严重侵害了公民权益,大大损害了政府形象,这主要就是缺乏法治主义观念特别是权力界限意识所致。 (三)要树立行政民主、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观念 社会管理也是一项调整改善的政府职能,履行这一职能的过程需要顺应行政民主这一世界潮流。行政民主强调行政过程中的平等相处和选择自由,呼唤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要求为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管理、自主管理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在我国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诸环节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行政民主的要求和规范。例如,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座谈会、论证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听证会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申辩理由,行政相对人评议行政机关与行政首长,采取具有协商性和可选择性的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柔软灵活的方式实施行政管理,越来越多的社区自治管理和服务,等等。 对于公众参与行政管理过程、成为行政助手的法治发展意义,现在还没有被普遍、深刻地认识到,因此出现过许多教训。例如,广州市曾经推行过一项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举措,也即公安机关号召和鼓励市民拍摄交通违章照片来参与、协助交通安全管理,就引起了巨大争议,遭受了本可避免的挫折。这项行政执法新举措出台前,广州市公安局也经过了专门调研,经过认真研究、慎重决策,还正式颁布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奖励市民拍摄交通违章的通告》加以实施,想以此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发动市民协助搞好交通管理。这项活动开展后取得积极效果,在广大驾驶员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20多条试行路段遵守交通法律规定的比率明显提高,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在该活动推行过程中,公安机关对于市民提供的“违章照片”进行严格审查核实,合格的予以采用,有作弊行为的一律不采用,还要取消其“职业拍车族”的资格。但是,当地人民法院运用审判权将 “鼓励市民拍摄违章照片”的探索行为否定后,广州市公安机关顶不住各方面压力,最终只好将这项活动暂停实施。同时他们也深感委屈,认为这不过是一种非强制的行政指导和行政奖励的组合行为,给予奖励是为了补偿拍摄者的成本;而且并不是市民提供的所有照片都会被采用,公安机关还要进行审查,看它们是否符合证据“三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要求,符合证据“三性”的才转为可定案证据加以采用。总之,由于行政执法机关顶不住压力,使得此项符合党的群众路线,也符合当今行政民主化的世界潮流的行政管理新举措——鼓励市民参与交通行政管理的新举措——涉及行政指导行为和行政奖励行为——就此夭折,还落下"朝令夕改、不讲诚信"的负面评价,个中教训深刻。 既然出现了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民主管理做法,那就需要相应地树立多元化、多样化、多依据治理的观念。这些社会管理行为的规范,主要体现为下面的法规范和软法规范(当下的学术共识认为虚线以上部分属于法规范): 公共管理规范体系的宝塔型结构(另有相应位阶的法律解释、军事法规范及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含自治、单行条例和特行区法规) 5.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 (各类软法,包括法律原则、国家政策、社会公德、单位规范、当地习惯) (四)要树立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观念 由管制型、秩序型、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是一场静悄悄的深刻变革。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俨然是企业、市场、社会的主宰者,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是不平等关系,以行政计划、行政审批、行政强制等单方意志和手段来实施行政管理、维持行政秩序,成为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随着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会自治,就成为完善行政管理,健全行政法制,创新社会管理,健全治理规范的重大课题。公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顺应由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指令行政转向服务行政、发展行政、指导行政这一时代潮流,由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积极为公民提供信息、政策、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以及各种公共服务。这也同我们国家、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 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和方针。2011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第一次写入执政党的重要指导文件中。一年后的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涵和任务予以强调。2008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他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服务型政府体现了我国人民主权国家的国家性质,彰显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行政价值观,有助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显然,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实践中,如何面对、理解、回应、推进这一政治与行政改革创新的要求,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行政机关,为其提供法治保障,已成为一个重大的 现实课题。而从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入手,正是人们选择的一个理性、可靠、高效的进路。 (五)要树立政府诚信、社会诚信、官民互信的观念 政府应是最讲诚信的组织机构,政府机关的行为应有连续性和可预期性,不能朝秦暮楚、随意改变;即便出于重大公共利益的考虑需要征用财产、调整政策、改变行为,例如政府机关收回其多次颁发的许可证照,也应按照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对合法权益受到影响的行政相对人给予公平补偿(公平补偿是一种运用或贴近市场机制的、得到公正评价的补偿原则)。因为行政相对人出于对政府机关的信任,按照政府机关的意愿去行动,难免付出一定代价,而且会形成一种信赖利益,这应当受到政府机关的尊重和保护,一旦受损,应予补救,此谓诚信。此外,社会主体也要讲诚信。官民要互信。 (六)要树立接受监督、责任到位、权利救济的观念 有效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责任机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行政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具有扩张和滥用的倾向,必须加以有效监督和约束。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必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以及上级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内部监督,通过监督来判明责任,包括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义责任。领导人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引咎辞职,就是官员问责的典型案例,是行政权力受到监督、努力建设责任政府的具体表现。不言而喻,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还必须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依法纠正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努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有损害必有救济,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行政管理工作难免对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后有法律救济渠道,包括行政申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但其运行状况尚不尽如人意。因而拓展和完善救济渠道,树立权利救济和善待行政原告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权利救济的实践来看,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仍有一位名叫孙文流的农民工被受雇企业老板殴打致残后却未能得到及时的社会救助(只身从河南爬行半年回山东家乡的沿途也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救助),而且此类典型案例一再发生,表明我国的社会管理模式特别是社会救助机制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和实施不到位的问题。公务人员对此应有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 (七)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法治发展观 现在人们都在思考和提问:我国用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能够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吗?能够建立起法治国家吗?这犹如“能否不依靠粘附、靠壁等外力帮助而在平整的桌面上将鸡蛋完好地竖立起来”的问题一样,应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回答,否则极易犯主观、片面、简单化和缺乏信心的毛病。能否建立起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当作如是观,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实现宪政目标、行政法治目标,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问题,犹如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市场导向改革能否成功”的问题一样,人们应当持有信心。为此,需要对我国行政法治渐进发展进程有全面认识和正确态度。笔者以为,树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坚定信心并作出不懈努力,不但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人权事业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等等问题,对于诸如此类的历史任务和难题,也许都有启发意义和推动作用。 只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法治发展观,在学会横向对比的同时也学会纵向对比,才能更全面、更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完整进程,保持乐观进取精神。如果我们不能深刻认知一种事物发展的起点、经历和现状(例如一种行政现象演进过程),就难以把握它的将来,那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三、通过机制创新方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任务。各级政法机关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重点解决好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 要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一罚了之、一关了之、一禁了之的做法加以处理,而应当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法治原则下妥善处理。 > (二)解决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问题 预防打砸抢烧违法犯罪事件,预防个人极端事件,预防黑恶势力犯罪,都须要抓住特殊人群帮教管理这个关键。要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对社会闲散青少年,要妥善解决就学、职业培训问题。 (三)解决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问题 要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整治先行、服务到位、管理落实,把这些地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安全和谐的地方。 (四)解决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支持与合作问题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社会组织(包括NGO、NPO)在国家的发展与建设中可以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积极力量,但如果缺乏有效监管,也可能会带来某些负面效应,成为消极因素;同时,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也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帮助,政府机关与社会组织应有共同的目标,应当成为伙伴。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支持与合作,要从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做起,做到依法准入、依法管理、依法运行。 (五)解决好互联网的建设与管理问题 必须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互联网不仅是新技术、新媒体,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新路径、新平台,更是新的意识形态阵地。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建设管理互联网。要注重研究互联网这种独特的社会形态、虚拟环境,了解掌握其内在规律和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并形成合力,从而实现有效管理、提供行政服务的目标。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强化电信运营企业、用户等各方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从长远看,堵不是上策,需要注重疏导。 笔者认为,在深入转型发展的当下,公民社会管理者还应在以下方面作出探索努力:(1)探索城镇社区、农村社区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思路、新载体、新方法;(2)政府机关要正确认知和积极运用柔性管理手段,有助于形成刚柔相济的社会管理机制;(3)通过立法建制来进一步丰富和规范社会管理的管理行为依据体系;(4)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机制和培训、演练制度建设;(5)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积极有效推进市民社会、社会共同体建设;(6)在社会和基层自治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 各级管理机关和管理者,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一切社会有识之士,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改善社会管理环境,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之路作出积极贡献。这也是我国深化经济、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民主化建设,发展新行政法制和新行政法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注释: 苏州市下属的太仓市,2009年以来推动政社互动(由代表社会力量的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通过协议适当承担行政事务管理职责)的改革尝试,就有助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充分实现新型社会管理方式具有的动员、整合、调整、协调等多种社会功能,代表了基层政府治理的发展方向。消息来源:太仓法治政府网2010.07.12.20:36访问。 浙江省乐清市政府机关曾巧立名目将拍卖不久的客运三轮车的经营牌照又一次收回,经改换名目提高价格后再拍卖出去获取巨资,这种公然不讲诚信、豪夺民利的做法,引起广泛的社会批评。相比之下,湖北省武汉市以“赎买政策”的方式收回“麻木”(正三轮客运摩托车的别称)的人性化做法,就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珠海市斗门区从2005年开始实行“十户联保”制度,效果显著:保平安,保稳定,保就业,保普法,保宣教,保禁赌禁毒,保群防群治,保计划生育,等等。这是农村的社会自治创新的一个积极实例。 这里所说的柔性行政管理方式包括: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资助(扶助、补助),政府采购,行政经营,公共设施建设(开发)与提供服务,以及在狭义行政指导范畴之外的非拘束性行政计划和规划。这是目前许多地方和行政领域(如工商、城管、公安等行政管理)正在积极探索的。

创新政治论文第5篇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一种方式,有以下四个优点:

1.调动师生积极性,节约时间和精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从时间方面来说,是一项非常消耗时间的活动。从从事科技创新的技能上来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面不够完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从头学起,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从积极性上看,由于科技创新大多基于自身的兴趣,学生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同时由于科技创新在政策上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关照,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对自身价值实现的一种较快途径,更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2.迎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想,使其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把科技创新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有目的的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3.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科学的治学精神科技创新项目的涉及面比较广,在建立一个科创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资料,以及国内外对此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发展方向,学生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对其树立远大的目标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二、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中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以教师单方面教授为主,且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德育对学生素质的重要影响作用,造成德育和智育的分离。然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优秀的全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就必须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高实践锻炼的平台,在实践中加固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又获取多方面知识,使学生养成创新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科技创新的科研培训中,学生对科研的系统有了详细的了解,不仅仅掌握了更多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知识,还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2.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同等重要,但就其性质而言却具有性质上的区别,思想道德素质虽然也归于精神范畴,但思想道德素质要以践行为最终目的。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领悟而已,更要在领悟的基础上融入到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并能在意识的指导下落实到生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过程,在实践活动的过程里,不断地实地研究,深入社会,一方面更好的了解我国社会各层次的现状,切实感受国家政策方针路线的正确性,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在深入农村和基层开展调查时,学习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通过自己的了解和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所谓的“先成人,后成事”。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全面,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良好地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科学的看待和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很多大学的人文教育只是局限在知识层面,并没有深入的进行实践,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从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到结题,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完成科创项目的过程中,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能发掘学生学习知识、探索问题的兴趣。活动中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实现人才教育的目标。

创新政治论文第6篇

一、人文关怀是企业思想政冶工作创新的结果

1.首先是内涵的共同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本内涵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理论去武装人们的头脑,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而人文关怀则是通过对人主体地位的肯定与尊重,彰显对人性的关爱、卫护和发扬,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难看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人文关怀的倡导,都具有内涵的共同性。

2.其次是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人文关怀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个载体,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同性,既凸现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同时又展示了人文关怀价值取向的本质意义。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呈现着人文性的特点,表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爱”、“感恩”等观念纳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突出人文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文关怀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产物和结果。

3.最后是方法的多样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要求从以往单一型转向丰富型、单向型转向互动型、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平面型转向立体型、被动型转向主动型,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之紧贴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人文关怀属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具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特性,这种方法是硬性教育与软性教育相结合,以软性教育促进硬性教育,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提高工作纯净,积极借鉴应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创新党建工作实践,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义就是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因而它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思想工作创新的结果。

二、人文关怀发展出来的三个理念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理念的创新,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为主体理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人本理念的同时,也要注意塑造人文关怀意识。要尊重人的主体存在、主体本质和主体价值,尊重人独立的人格、人性、情感和尊严,使人文关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在人本理性,使人性的关注、人道的关怀、人性的理解、人格的健全得到培育和升华,人的主体性得到最大体现,在人的社会化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素质关怀目的。

三、构建和谐文化,实施文化关怀

和谐文化包括一切体现和谐性质和特点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价值体系、行为准则、道德风尚、文化方式等等。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人文关怀,就必须大力构建和谐文化。要以先进文化为旗帜,引导、培育人们和谐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用和谐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精神境界,整合人们思想,以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从而构筑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的理想信念,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来超越各种具体利益关系,使之统一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上来。从而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达到政治关怀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开展和谐社会主义的教育,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教育功能,不断为人的和谐提供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

四、强化心理疏导,实施心理关怀

心理疏导就是通过对人心理的诊断、咨询和治疗,使人获得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缓解人的心理压力,平衡人的心态,提升人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人心理和人格健康的发展,起到一种春雨润无声、潜移默化关怀人性的作用。

创新政治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转型,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价值趋向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部分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压力产生情绪浮躁、心情低落、前途渺茫等消极的心态。

1.个人主义思想观念的倾向

大多数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充满信心,但是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他们普遍反映存在学习紧张、就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等不良的浮躁情绪。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认同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认为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但在具体价值选择上,一部分学生更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呈现出功利化的趋势。

2.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3.价值趋向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承认个人利益并维护民主、自由、竞争等基本思想观念的前提下,单一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不可能的。当今,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多元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有信奉“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也有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总之,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信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多元的价值世界图像。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方面的困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封闭的模式来操作,“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停留在过去的“填鸭式”纯理论灌输,将学生置于理想的环境之中,脱离现实世界,使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一些学者指出,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无用、失信”,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不屑一顾,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报告无动于衷,甚至怀疑,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书籍、报纸更是极少关注。那么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就会显得软弱无力。但是这种做法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演变成企图把受教育者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一种被规训的人。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为了规训人,把个体塑造成预先设计的样式,它更重要的在于启迪人,使个体的心智得到开启,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从一种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状态,再从自觉转向自由,从而不断地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只有这时,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如专业教学及科研队伍,如相当多的高校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招聘新教师时,对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辅导员仅要求本科学历,而对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则要求研究生学历。不少学校没有按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去建设政工干部队伍,甚至有部分的政工干部根本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培训,因而在工作中就很难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上某些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手段落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更加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另外,不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兼职人员,他们很难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敬业奉献精神

学生在接受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不断地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修养,使教师善于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人格上影响学生,在道德上引导学生,在知识上丰富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得学生自觉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而把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对现实状况和思想问题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辩证分析,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辨明是非,实现由灌输式教育向辨析式教育转变。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自主决定能力,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努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运用网络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信息流通的便利条件

网络育人法即通过网络这一科技载体,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教育。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运用网络技术,让校园教育同世界接轨,大力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开辟热点追踪、精神家园、民族文化、心理热线、就业指导等各具特色的栏目,努力把网站建设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交流思想、学习知识的好园地。高新传媒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渠道,扩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总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教育方式,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将不同流派的、主流非主流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新成果引入教育视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选择与吸取,实现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

4.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生理、情绪以及客观外界因素,超前地预测和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某种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同时,应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独立人格,把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双向交流。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说理,深入浅出,将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增加感染力和说服力,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并让大家接受教育,热爱学习,并使社会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团结。

5.不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许多优秀传统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这种崇高的理想追求又往往体现在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和爱国爱民之中。

6.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如,校园环境中的一幅画、一句名言、一个警句、一条标语,都能向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能促人奋进,助人自律。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深化了课堂知识,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也有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品格,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四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高等学校和广大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政治状况,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朝忠.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创新政治论文第8篇

【关 键 词】政治文明/制度设计/制度创新

【 正 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在政治建设方面,十六大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得到同时推进,共同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智慧结晶,反映了人类在解决政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但是同时,政治文明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需要在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其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以使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人类政治发展的经验表明,政治文明的进程同时就是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创新过程,因而可以说,正是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创新水平,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政治文明程度。根据恩格斯的分析,所谓文明社会,就是在人类创设了国家制度的时候开始的。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相继出现,社会产品开始出现了剩余,阶级这样的集团也随之形成,社会矛盾趋于激化。这种矛盾仅仅依靠氏族内部的力量难以调和,这就需要一种从社会中产生并且居于社会之上的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来干预,这种力量就是国家。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它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者的机器”[1],正是这种“机器”的出现,在政治方面标志着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随着文明时代获得最充分发展的奴隶制的出现,就发生了社会分成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第一次大分裂,这种分裂继续存在于整个文明时期……”。“以这些制度为基础的文明时代,完成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1]我们注意到,恩格斯将这种以制度为基础的国家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特定内容,因为国家就是一种政治制度。”[2]作为文明社会在政治上的标志,国家制度在组织人类社会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是以代议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产生。《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伴随着。”这个政治上的成就表现为一系列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他种种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发明和创造一样,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智慧和政治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人类社会的政治问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代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创新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等等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一批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政治制度进行了设计和创新,如潘恩、密尔等人对代议制度的设计以及洛克、孟德斯鸠、汉密尔顿等人对权力制衡制度的主张等等,都对近现代的政治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民主主义思想家潘恩认为,“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并且有平等的天赋权利。”[4]并指出,“代议”就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去商议和处理国家事务,在代议制共和政府下,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是主权者,人民委托自己的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力。在民主选举基础上建立的代议制政府,将人民主权原则与实际的政治运作结合起来,成为“一种能够容纳并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领土与不同数量人口的政府体制”。潘恩关于代议制的制度构想,为美国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历史发展的实践表明,作为一种制度设计,代议制较为成功地解决了民主政治的实际运作问题。因为按照民主制的严格意义,民主制意味着全体人民对于政治的权力。而在现实的政治中,要让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都来参与国家的公共事务,这在操作层面上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此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说过,“就民主制的严格意义而言,民主从来就不会有,因为我们不能想象人民无休无止地来讨论国家的大事。”[5]因此,代议制的制度设计就从操作的层面,将人民主权的原则贯彻到政治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在批判资产阶级阶级统治的同时,也肯定了代议制对于民主政治的意义,认为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成果。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指出,“如果没有代议机构,那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是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的民主。”[6]还指出,议会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政权可以利用的现成模式,“摆脱议会制的出路,当然不在于废除代议机构和选举制,而在于把代议机构由清谈馆变成‘工作’机构。”[6]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看来,资产阶级的很多制度设计,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提供了现成的经验。

英国的思想家洛克主张立法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绝对的权力。根据洛克的思想,政府是契约的产物,政府的权力本身就意味着它与人民的一种承诺关系,因而必须受到这种既定关系的前提限制,即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违反了这种基本目的,政府的存在就失去了理由。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在英国的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使政府的权力始终受到议会的直接制约并间接受到选民的制约。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对国家权力的被滥用及其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设计了防止权力被滥用的制度结构模式,形成了他的关于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他的这一主张的基本要义是说,国家的权力可以而且必须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这三个权力必须交由不同的机构或不同的人所掌握;只有在这三个权力既分立、又互相牵制的条件下,才能保障权力不被滥用从而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7]。美国建国时期的制宪者们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孟德斯鸠的主张,设计了基于这一主张的政治制度。对此汉密尔顿曾说,“把权力均匀分配到不同部门,采用立法上的平衡和约束,设立由法官组成的法院,法官在忠实履行职责的条件下才能任职,人民自己选举代表参加议会——凡此种种完全是崭新的发现,或者是在现代趋向完善方面取得的主要进步……,通过这些手段,共和政体的优点可以保留,缺点可以减少或避免。”[8]可见,资产阶级对于制度的设计具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

总之,人类政治文明的推进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过程。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使人类日益成功地解决了许许多多的政治问题,从而使人类的政治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使国家的政治统治更为稳定。

巴黎公社的实践,是无产阶级政权制度设计的第一次尝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的成功经验,认为公社的制度设计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在谈到巴黎公社的制度设计时,马克思指出:“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一向作为中央政府的工具的警察立刻失去了一切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随时可以撤换的负责机关。其他的各行政部门的官吏也是一样。一切公职人员都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薪金。国家高级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9]马克思、恩格斯还总结说,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不可避免,——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9]尽管从现实的情况看,巴黎公社的制度模式不一定就能够成为以后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现成模式,但是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为开创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产生,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政治文明形态。作为与资本主义政治相对立并且是作为超越资本主义政治的这种政治文明形态,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都应达到其应有的一定高度。列宁对此充满了信心,认为“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达到而且真正达到了高度的文明。”[10]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本身的基础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在我们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抱持着一种“社会主义政权诞生之日即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之时”的观念,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以至于到目前为止,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形态还没有能够在制度建设的层面得以形成,譬如说我们还没有形成一种持续稳定的宪政结构、政治运作机制和行为模式,使我们的政治形态实现持续的稳定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曾说过:“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11]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邓小平同志强调了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意义,认为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中注重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我们提供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建设。早在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他就深刻地分析了“文革”的经验教训,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进而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1]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深刻论述是对新中国政治发展所面临问题的精辟总结,对于现时代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在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重温邓小平同志23年以前的深刻论述,应该说感触尤深。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发展有了长足的进展,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建设也开始得到一定的重视。但是,十六大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对我们的制度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们需要的是:如何根据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使我们的政治生活能够沿着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政治发展目标而进行。

在我们的制度建设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制度创新。因为作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形态,它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一套原则和模式,或者说,现有的一套政治模式不能适用于中国的实际需要。这就需要创新。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2]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13]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要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的问题。对于处在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社会体制而言,现代社会文明的实现过程更需要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这个创新过程既包含着对自身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有益的东西的继承与发展,也包括对体制外的优秀制度文明成果的汲取和借鉴,同时又是对因循守旧之惰性的破除,对既得利益的放弃[14]。

转贴于  在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因而,各项政治制度的安排和创新必须全面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在这方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必要强调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制度观念的培育。

所谓制度观念是说制度优先的观念,特别是在政治领域,需要用制度的权威来代替个人的权威。或者说只有通过制度的权威才能树立个人的权威。这也正是邓小平同志一向重视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培育适合社会主义的制度观念,为各种制度的创立、运作、维护提供观念支持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制度观念还比较淡薄的情况下,更要把制度观念的培育当成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制度观念的培养是制度文明建设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现条件。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是决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态的内在特征。在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人类制度文化的普识性因素,又要强调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特殊性品格。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制度文化,充分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各种制度的设计和创新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在保证公共权力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促使公共权力真正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第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各项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须加快各项制度的建设。

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内容,从宏观的制度到微观的制度,从中央的制度到地方的制度等等。从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来看,重要的制度有以下基本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从而是构成政治文明的基本的要素。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必须加强基本制度建设。在我国,基本制度包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制度、“一国两制”、司法独立审判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都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特点,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对民主的政治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生活的需要,应在坚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制度的具体细节进行改革和完善,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如党内民主进一步落实的问题,这就需要新的制度安排确保党员的权利得到实现。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着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这些论述对党的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二是完善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提高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能力。具体的政治制度内容广泛,涵盖面广,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国家公务员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基层民主制度、行政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民主选拔制度、民主考察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质询与评议制度、人民举报制度、集体讨论制度、失察失误追究制度等。十六大报告特别强调决策的制度建设,指出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度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以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是健全和规范有关部门规章制度。部门制度和规章是微观层面的具体规范和准则,对于确保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个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不与国家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不同的准则和规范,实现对微观层面事务的有效管理。可以认为,微观层面具体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

从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在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注重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有三个:一是制度的科学性,二是制度的稳定性,三是制度的有效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切实的制度建设,当能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制度的科学性是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前提。制度的科学性是一个制度有无生命力的主要标志。制度的科学性至少包括制度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合法性,一个制度的好坏首先在于它的设计和创新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需要,是不是符合人类政治生活所追求的理想和价值,如果制度的设计和创新超出实际需要,与人类政治生活的理想和价值背道而驰,那就肯定不是一种科学的制度。同时制度设计和创新应该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意愿,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的认同,从而获得广泛的支持。这就是所谓合法性问题。一种制度只有获得了这种合法性,才能取得其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效果。

制度的稳定性是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制度权威的基础。一种制度缺乏了稳定性,也就表明这种制度失去了权威性。华盛顿大学教授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社会中人与人、组织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博弈的规则,它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是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文正邦教授也认为,制度是关于人们从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社会关系、活动方式的稳定形式及其相应规则[15]。总之,制度是一种约束和规范个人、组织、社会行为的游戏规则和运行机制,它具有持续性、规范性和稳定性,能确保各种行为和关系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正是制度稳定性和规范性的这种根本属性,使制度可以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导向、整合、规范和保障等功能。

制度的有效性是衡量制度建设成败的关键。设计的制度缺乏有效性,那这种制度也就失去了实际存在的意义。制度的有效性直接体现为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手段和载体,通过设计和创新,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设计和创新了很多的制度,但是有很多制度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除了受到制度执行者和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外,更多是制度本身设计的缺陷。就我国宪政制度来说,我国的宪法以及相关法律对于宪政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我们的政治实践中,有相当的宪政规范还没有能够得到切实的实施。这是需要我们的制度建设给予关注的重大问题。

总之,在加入WTO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为路径,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牢固地树立制度优先的政治发展战略,以提高制度的实施及其有效性为切入点,特别是要维护宪法法律的绝对权威,并以此来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2,17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2.

[4]潘恩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41.

[5]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6]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1,210.

[7]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156.

[8]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0-4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5,335.

[10]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13.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333.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日报,200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