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4:25

理想教案

理想教案第1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理论课案例教学价值

Abstract:Case Teaching of Moral Theory Course as an exploration and attempt to have a positive meaning and value, it is conducive to teaching objectives, help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elping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more conducive to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al.

Keywords:Theory of Moral Lesson Case TeachingValue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中学校思想品德理论课是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思想品德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每一位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案例教学作为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对于发挥思想品德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思想品德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

思想品德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现成的概念和理论,而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为此,必须彻底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抛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其特有的价值。案例不是简单的举例或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某一原理的情节和问题的组合体。每一个案例都围绕某一学科中的某一原理、某一理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中知道“为什么”,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采纳”,变“要我怎样”为“我要怎样”。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不仅能够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而且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从而使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效果不断提高,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理论课的应有功能,实现教学目的。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在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中,尤为如此。要改变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现状,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要进行改革之外,教学方法改革更具有关键性意义。而案例教学具有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特点,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当代青年特点,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从案例的内容看,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新奇的事物,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从信息传递模式看,是一种双向传递模式,通过“讨论案例―发表双方见解―取得共识”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而且教学过程中师生感情融洽,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这就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学思考、语言组织、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并有较好的表现,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材料,经过思考后形成文字,课堂上的争辩磨练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小论文的撰写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应用一定的原理,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学生还要参与案例的讨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理论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通过参与案例教学的一系列环节,使学生开始接受创新意识的熏陶,唤起学生创新的冲动,使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分析案例,去寻找答案,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四、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原则。要让学生了解实际,并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正确地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它搭起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案例教学法能够使教学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连为一体,把社会现象如实地展现给学生,为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契合点,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引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7).

[2]王阵军,刘英杰.《案例教学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理想教案第2篇

案例教学方法本身有很多优点,但从教学的长期效果看,这种方法不宜过于频繁地使用。一是在课堂上布置案例、讨论案例、点评案例等程序耗时过长,而且课堂的知识总量相对较少,经常使用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进度以及教学计划的完成。例如,“概论”课程,要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问题,大量使用案例教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热情会随着案例课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使动机与效果相分离。要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必须让教学方法多样化,将教授法、讨论法、课堂演讲等融入到教学当中。所以,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案例教学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法,遇到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宜用案例教学方法,因为它能形象地说明问题;遇到抽象性比较强的理论知识时,则还是应当选用传统的讲授法。

二、案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案例教学形式要具有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案例的不同内容,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一是“广播式”,即教师口头介绍案例。其选材容易,使用方便。这种案例多半选取历史故事、人物传记。通过讲历史、讲故事、讲经历,开展案例教学,二是“音像式”,即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呈现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场景、活动、动画等进行教学。这种案例多选择先进事迹,如感动中国人物视频、身边的感动、道德力量等。三是“讨论式”,即每一个案例介绍完后,都要给学生留一定的讨论题,通过案例讨论、案例点评,使学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着的深刻道理。

三、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双向信息交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采用适当激励机制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从学业、生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讨论式教学有利于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能力的不同,采取多种讨论形式,如全班讨论或小组讨论等。其中,教师是集体讨论的组织者,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最后作讨论总结。为了保证课堂讨论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及时引导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把握讨论的时间进度。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实施计划要做到心中有数,至少对以下的问题要有思想准备,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开始?哪些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一个问题需要多长时间?讨论的结果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教师应把发言中提出的问题,分析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写在黑板上,用以掌握讨论的思路和结果。

四、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一性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案例教学的角度看,案例是“理论中的案例”,从理论教学的角度看,理论是“案例中的理论”。二者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虽然在教学中选取的每个案例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只能涉及到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问题,与某一种或几种理论发生联系,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得我们选取的案例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案例主题的选定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服从理论系统性要求,要把案例中的理论讲清楚,并善于用案例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将案例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理想教案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40-02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一)案例教学的定义

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案例教学,从字面上不难看出,主要是对案例的运用,每一个案例是对一种实际情境的真实描述,这其中包含着多个疑难问题,当然也可能包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某些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着自身的优越性。因此,了解和研究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案例教学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典型性。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原理和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学生们很难理解,典型的案例教学把抽象的问题放置于实际情景中,可以使其具体化,让学生从中领悟到那些原理和概念在现实中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目的。

2.客观性。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通常是对某些典型事件的真实描述, 具有客观性。所谓客观,是指描述的事件是真实客观的。

3.启发性。课堂中运用的典型案例一般都包含着让学生思考和分析的问题。通过描述的情景去分析理论, 并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4.实践性。案例教学的内容针对性强,源于实际生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所运用的真实事件中充当一定的角色, 进行实际体验,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的类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案例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理解型案例。理解型案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政治原理而运用的教学案例,通常明确地体现原理的实质,学生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这是案例教学的初级形式。

2.分析型案例。分析型案例是指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政治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案例。这种案例根据具体问题、让学生提出具体的处理办法,从而提高大学生正确并完整地理解原理的目的。

3.咨询型案例。咨询型案例是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咨询的能力的一种案例,这种案例通常能起到培养大学生开拓精神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决定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大学生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还有学会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这些原理,那么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去领悟和运用学到的原理。

(二)案例教学运用的现状决定了对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目前,虽然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师已经越来越重视对案例教学的运用,而且已经将其列入教学改革的计划,但是对于案例教学的运用仍处在起步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大多仍采用单一的灌输教学模式,这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效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学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让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大力推行案例教学的运用应该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案例教学对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

通过对案例教学特点的认识与分析,不难看出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教育取向。案例教学对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

(一)案例教学能够深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学习

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从具体的教学案例中探寻其内在规律。丰富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去主动学习思政课,因此,运用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 而且有助于深化他们对于基本理论的学习。

(二)典型的教学案例具有示范引导的作用

教学中运用的案例通常都是非常典型的事件,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准确剖析,能给学生带来示范和引导的作用。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它将讲授知理论识与培养实践分析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思政理论教学中老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

(三)案例教学可以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案例教学真实、直观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在教学中营造一种逼真的教学环境,它可以将所有社会的现实背景、真实场景以及各种细节展示给学生,不仅直观感性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对其的理性思考,让学生在真实扮演的角色当中,做到对具体案例的检验与深化,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四)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改革

传统的思政理论教学往往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的方式为主,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后果。而案例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自主性的特点,可以起到深化学生思维的作用,这就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

(五)案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加强沟通与合作

案例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取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在互相沟通中学会合作与尊重他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说服与聆听他人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案例教学应该坚持的原则

案例教学的运用必须坚持客观实际、系统设计、广泛参与、师生互动与理论联系实际五大基本原则。

1.客观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可信的,或者是要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原形。

2.系统设计。高校的思政教学团队必须对每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地设计,精心挑选每一个案例,还要认真编写所用的教学案例的解析材料,才能将其更加准确地运用到思政理论课教学中。

3.广泛参与。也就是说思政教学团队中的每位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包括对教学案例的搜集、选择、加工以及应用,只有教师亲自选择与研究每一个案例,才能灵活并顺利地将其运用到思政理论教学课堂中。

4.师生互动。在运用教学案例时,必须注重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只有在学生亲自主动地参与过程中,学生才能做到对所学的思政理论的深化与运用。

5.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运用的案例首先要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实践,再者就是在案例的运用中要注意将思政理论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以及时政热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运用教学案例的最终目的。

(二)运用策略

1.制定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计划。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各门课程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因此,制定案例教学计划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要按照每门课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安排,当然也不能忽视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此外,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还要注重案例质量的提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运用效果,因此要安排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案例,这样的案例很容易开阔学生的思路,还要与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2.掌握必要的案例教学的运用技巧。首先要学会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每一个案例。教师要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阅读,而且设问难度必须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思考的答案。其次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以活跃整个课堂讨论的气氛。其次在学生讨论并回答后教师要给予恰当地点评。教师不能仅仅对其回答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还有指出错误所在并准确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当然正确的观点就要加以肯定,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要要求他们做好笔记,对如何得出这样的正确观点的方法与思路加以分析。再次教师要善于追问。通过分析案例,将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案例上升到政治理论高度,学生回答完后教师通过不断地追问问题,一步一步地把问题引向一个更深层次,从而达到对案例的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

3.不断丰富和改进案例教学的运用方法。案例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通过不断地教学探索可以创新案例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多媒体教学。相比教师口述案例的方式来说,学生们往往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资料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针对某些案例,教师可以做成PPT,为学生展示,通过这种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学案例以及案例背后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印象。二是举例讲解教学。教师在讲解案例前应该让学生提前了解材料并认真预习,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的进一步讲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案例讨论教学。教师要合理安排每一个课时,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除了要讲解理论知识外,还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以便对刚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和巩固。

4.要善于归纳总结。案例的运用不是单纯的讲解过程,教师还应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评析,才能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目的。总结可以由教师在课堂结束前来做,也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去做,方式就是让他们把自己参与课堂案例讨论后,对案例的分析、判断与理解写成简要的书面总结形式。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效果评估的一个依据。

总之,案例教学可以真正做到让学生从中受益,使他们学会如何去分析、处理不同的情况,并作出合理的决策,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点,而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很显然,案例教学在众多教学方式中具体明显的优势,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在教学中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相信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婷.案例教学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07,(13).

[2]王培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现的教学原则及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9,(3).

[3]郭俊辉,曹旭华,王富忠.案例教学效果的最优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

[4]梁美英.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理想教案第4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其独特的育人性质和实践性特点,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这就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1.什么是本土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媒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提出各自的见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为目标,要求教师用少量例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教学案例本土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中采用大学所在地域,与课本内容有着紧密关联的现实案例,而非其他地方的教学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案例本土化的总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切理论都是对现实的反映,源于现实而又反过来服务于现实。同时,理论的真理性还要依靠实践来检验,并经过实践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性、原理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给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授课方面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不但需要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解读,更需要用现实中,尤其是近在眼前的本土化现实案例来加以说明。

2.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案例本土化

教学案例本土化符合当代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知识建构为核心,其典型的学习模式是探究性学习,即认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发现、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建构理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五环教学法,即提出现实问题、形成探究问题的计划、实施探究计划、形成和评价探究结果、反思。这种教学法首先要有现实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能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学习,才能有效避免不着实际的学习。

2.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本土化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实施发现教学法,即教师首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然后在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探究欲望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再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最后通过对假设的推理验证来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认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系列教师向学生提供实际学习经典案例,让学生主动加以分析,不断探究其内在理论或规律的活动。

无论是建构主义的探究性学习法,还是认知主义的发现教学模式,两者都离不开通过师生探讨现实案例、获得知识认识,最后掌握理论并加以实际应用这三个环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土化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向学生提供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发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思考与讨论,促进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的全面认识,进而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真学、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目的。

3.选用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3.1本土化教学案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土化教学案例是以乡土典型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真实案例。早在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把美国国内各州中的本土化法律案件应用于法律教学中,开启了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先河。因其教学效果显著,本土化案例教学后来在商学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也广为应用。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中国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教学的需要,美国哈佛工商管理讲师团在中国厦门、福州、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的大公司、大企业挖掘素材,编写区域性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并在我国工商管理培训教学点进行首试。此后,本土化教学案例也在我国推广,并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却有些滞后,尤其是很难找到一本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化教学案例辅助教材。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瓶颈,在一定程度上与本土化教学案例的不完善有关。对此,为了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们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学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2009年起,、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对沿海发达城市进行考察学习,要求他们把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带回课堂,用以增强教学效果。

3.2本土化教学案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三贴近”的内在需求

理想教案第5篇

1、有效激发医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教学是以典型的热点事件为题材,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学用的医学案例,大多式相关专业领域典型事件或国内外的医学相关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现实性以及趣味性,与学生的专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会极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老师搜集典型案例,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整理加工,提升案例的问题导向性和理论说服力,结合《概论》课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实现互动式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和思考案例所蕴含的哲理,很好的体现“概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入学生脑、入学生心。

2、拓宽医学生专业知识面,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

医学生未来从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工作,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应有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责任感、奉献意识。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概论》课教学中充分运用医学案例,通过对医疗领域中热点问题、先进典型人物等问题的介绍和讨论分析,对于拓宽医学生视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及职业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增强医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重视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在要求。《概论》课运用案例教学把课堂融于社会实践,融于学生生活,与医学生的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可以让医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良好医德及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课程教学特点,有针对性的选取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相关专业领域热点问题及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或事件。这样才能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将自己所学应用于临床实践,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二、医学案例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医学案例的选择和运用要有针对性,针对医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析当前社会及医学专业领域热点问题和现象,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具体而言,一是医学案例选择的针对性:结合所学内容的学习目标、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医学领域热点、疑难问题、趣味性等;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选取突出专业特点的案例,如中医类学生,可选取中医类经典案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交流、互动,结合专业背景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三是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概论课理论性及思想教育性相对较强,医学生大多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根据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可能给医学生带来的问题的角度去选用医学案例,以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

2、典型性原则

医学案例的选用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某一现象的典型特征、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某种时代特征。选用的医学案例既要典型、又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同时要体现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在第八章以大家关注的热点事件“药品回扣门”、“莆田系医院”事件等典型案例,从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等角度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目标和主要任务,及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社会保障体制。

3、实践性原则

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直接参与为基础,医学生通过自己解读案例、查阅资料、实践调研、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后努力去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提供了生动的例子,将社会热点及典型事件和任务程进行直接呈现,使医学生从生动的事例中提炼出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在《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章节中,可以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进行讲解改革开放的过程及取得的成绩,同时以此为题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调研基层医疗机构或普通民众就业的困难和问题等,并以课程作业的形式撰写调研报告。

三、医学案例在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施

1、精心选取案例

《概论》课医学案例的选取,既要考虑医学生的特点及专业背景,又要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医学案例运用中的医学知识必须契合《概论》课教学目标,将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融合起来。同时要体现时代性、导向性、启发性,案例既要密切结合社会现实及专业特点,也要有明确的思想导向。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达到掌握基本理论、引发讨论的目的,也能达到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目的。此外,任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APP等以视频、ppt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理想教案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树理想、立信念、比奉献,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先创优,建功立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忠于职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为人师表,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作出应有的奉献。

三、教育活动

(一)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武装行动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组织广大教师开展以树立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教育学习活动。在学习中,主动查摆理想信念的不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爱岗敬业,扎实工作,教师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做到积极向上,人人讲理想,人人争奉献,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得以形成。

(二)榜样示范,树立先进典型行动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通过开展向先进教师典型学习的活动,大力弘扬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和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

一是邀请名师作报告,用名师的魅力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体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工作中建功立业。让广大教师领略名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加强师德修养、强化师风建设、爱生如子、做好表率、刻苦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人格魅力。

二是挖掘身边的典型,做到学有榜样,赶有标兵。组织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开展师德演讲,让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模范可亲、可敬、可学。从而激发广大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我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三)建章立制,规范职业操守行动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和有效的工作机制。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组织广大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服务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爱岗敬业,廉洁治教。在学校教师中继续深入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和“教师访千家”活动。要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师德建设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生途径和新办法,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科学的师德评价办法和标准,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

规范教师行为。从完善教师形象入手,对教师的思想、言行、仪表等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着重解决如下突出的问题:

1、要认真解决少数教师责任感弱化的问题,努力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甚至把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言论带进课堂的行为;

2、要认真解决少数教师敬业精神淡漠的问题,反对从事第二职业、正常教学工作日补课和热衷社会兼职的行为;

3、要认真解决少数教师以教谋私的问题,坚决制止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行为;

4、要认真解决少数教师侵权问题,坚决制止对待学生不平等、不公正、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5、要认真解决少数教师学术腐败的问题,坚决制止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6、要认真解决少数教师的违规违纪问题,坚决制止在评先和申报职称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行为,严厉惩处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7、要解决少数教师不按正常渠道反映意见和建议的行为。教师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不得闹访、越级上访、有意识在互联网上传播不实信息、切实遵守《关于规范教育学校共产党员、教师行为的暂行规定》。

(四)完善考核,领导先行行动

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考核机制。推行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开展教师师德考核。通过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做到管好学校,育好老师。时刻警醒自己,保持自身良好形象,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理想教案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想政治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57-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在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教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不愿听讲,考试前临阵磨刀,死记硬背,考过后没留下任何印象,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授的原理和观点持怀疑态度,产生抵触反感情绪。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原因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自1998年新的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令人忧虑的问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门数不少,学时不少,教师也不少,但如何能够“入耳”、“入脑”,真正起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吸引力,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呢?除了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要进行改革以外,最重要的是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进而达到“入耳”、“人脑”的目的。为此,除了上课形式应多样化外,更重要的是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先进、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宗旨,根据教学目的,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及通过“师生互补、教学相长”的双向和多向互动,将学生带人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启发式的新型教学模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特征,它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行合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型人才;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另外案例教学的案例大多来源于社会各领域的典型实例或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以及趣味性和说服力,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1.案例的选择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案例教学,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觉地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案例的选择须符合思政课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心理,注意心理学上的“邻近效应”和“权威效应”;案例应正反结合,突出典型;案例应贴近学生实际,简单明了,注重时效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案例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实现教学要求的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要求其教学案例不仅要包含、融合学科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还要蕴涵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引导大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和现实问题,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和讨论,不仅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培育能力与素质,并将知识、能力内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外化为实际行动。

2.搞好课堂讨论

课堂分析讨论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教学案例的课堂讨论要充分。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任务是促成讨论,协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出切中要害的关键性问题,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帮助,补充相关知识,并适当维持课堂秩序,控制讨论节奏。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仪、多媒体呈现案例,也可以直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案例的内容描述出来,或让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进行课堂模拟。案例呈现给学生以后,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根据案例的内容及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开展讨论时,首先由教师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比如有时讨论气氛过于沉闷,教师可以作适当穿插,以活跃气氛。由于案例教学并不重视寻找标准答案,实际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关键是学生看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合理,有很多问题的回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争议的。因而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以不拘一格,不强求统一答案,但教师必须把握住讨论的进程并予以引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要有倾向性的提示或结论,应多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及主动解答问题,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大胆地分析、讨论或辩论,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

案例讨论是整个环节的关键,讨论的过程也是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发表意见并能从对方的意见中获得启发的过程。因为讨论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他人的意见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见进行不断的理解和解释。这一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学生的再创造和再加工过程,它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意见。

3.总结点评案例

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本次案例教学进归纳总结,这是整个教学中的一个点睛之笔。有效的总结与点评,是对案例的理论价值的提炼,是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是在学生的思想深处引起共鸣。案例教学最终要回到这个原始的出发点,才算实现了案例教学的目的。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本案例的教学目的进行归纳总结,如果缺乏有效的点评总结,从案例中得出的结论往往得不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炼,甚至会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反作用。因此,点评总结对于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案例讨论的点评和总结到位与否,是案例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步骤和有效保证。实践证明,如果缺乏有效的点评总结,那么学生从案例中获得的结论难以得到有效提炼和深化,从而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对案例讨论作出评价,尤其要指明案例中涉及的难点和关键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

此外,教师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于成绩要充分客观地表扬,对待问题和不足要及时纠正,为学生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引导学生把自己对案例的分析、理解、判断及方案设汁成简要的书面形式进行总结,这既有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报告完成后,教师应尽可能批阅,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学生。对案例进行总结不仅可以使一些错误的认识得到及时修正,还可以使学生对该问题从多方面获得系统的认识。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予以表扬,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对平时发言不够积极而此次讨论中有进步表现的学生,更要注意正面激励,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对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些典型问题,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应给予正确的评价,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提高其思维能力。而对于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中表达的不同观点,教师不应简单做结论,而要着眼于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同时,教师在点评时应当从个别案例的点评上升到一般性的讨论上来,最后落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上。

总之,案例教学法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正确运用,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替论教学模式,应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既充分发挥讲授教学传授系统理论知识的精确性、系统性优势,弥补案例教学的局限,又发扬案例教学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养成的自主性、启发性优势,克服讲授教学的弊端。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结合及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陈潮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

[2]李红军.“两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探索[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7(1).

理想教案第8篇

为认真贯彻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各级各类学校复学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科学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指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结合《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青少年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开教办发[2020]45号)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出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和各级各类学校逐渐复学实际情况,动态掌握疫情期间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缓解疫情对思想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保障我校学生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加强疫情期间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组织保障

为扎实做好我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特成立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易波(学校校长)詹光权(学校支部书记)

副组长:杨锦龙(德育专干兼学校心理健康管理员)

成员:各班班主任兼本班心理健康辅导员

职责:组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成员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及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家校沟通,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并培养子女健康的人格。

四、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支部书记为组长、德育专干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团队,积极摸排和研判学校学生出现的思想、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和处置方法,及时行动,积极干预,将思想和心理产生的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中。

2.利用好三个服务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健康伙伴云平台”开展心理测试辅导工作,接收学生登录测试;二是公布心理服务热线服务平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教师对学生公布咨询电话,接收学生的咨询;三是班主任开通“心理话”热线服务平台,听取学生倾诉心声。

3.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各班在5月15日前要开展一次大排查,重点排查学生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复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好排查台账,对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服务,帮助学生度过思想、心理困惑期。

4.上好一堂心理安全教育课。各班要利用开学第一课,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控和国家、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复学工作要求,以爱国主义、新冠肺炎知识、生命教育、抗疫精神、心理健康等为主要内容,认真组织好开学第一课。

5.做好一次家校沟通。计划开学一周内利用钉钉群、微信群和班级群等完成与家长的一次家校沟通,重点沟通学生在家学习和心理情况,引导家长逐步矫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成绩观。

6.设定一定的教学缓冲时间。开学后,要严格按照《贵阳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小学教学进度及教学建议的补充通知(含附件)》(筑教研通[2020]15号)文件精神要求,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缓冲期,适当放松学校日常管理要求,逐步让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后再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

7.开展一次心理交流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针对全班学生及时开展一次全方位的心理辅导,对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尽快适应复学后的学习状态。针对排查出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要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和辅导,严防复学后因心理问题而引发各种极端事件。

8.开展一次专业的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员要参加近期由县教育局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回来后在学校开展二级培训,指导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提升工工作水平和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9.开展一次温暖行动。近期,组织各班班主任对贫困、留守、残疾等特殊群体的学生给予重点关爱,开展送温暖行动,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开展家庭关爱教育、辅助成长。

10.进行一次管理的反思。近期,组织班主任逐一对班级管理行为进行认真反思,要站在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增强信心的角度进行正面引导,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切忌揭短,避免容易导致学生紧张心理、造成压力的不良管理行为的发生而增加学生心理压力引发不必要的心理问题产生。

三、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