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4:21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第1篇

防雨雪天气安全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的:

为了确保本工程在雨雪冰冻天施工,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对本工程进行应急救援,把事故风险降到最小程度。

二、组织机构本工程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与协调工作。

组长:

成员:

三、安全监控措施:

1.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雨雪冰冻天气的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谋全局、想部门、思岗位,要充分估计到雨雪降温天气对安全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2. 中雪以上恶劣天气要求现场暂停施工,小雪等天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充分做好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准备工作和其它各项准备工作。

4.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在雨雪冰冻天工作时,作好相应的防冻措施。

5. 加强对建设工地内工棚、活动板房等临时设施的隐患排查,发现有安全隐患的临时设施,坚决不得住人,人员必须要撤离到安全地区。

6. 加强对建设工地施工用电的隐患排查,防止雨雪冰冻天气下因用电不当造成安全事故。

7. 加强对建设工地内交通路面上设置的围栏、警示标牌、损毁凹陷的旧路面等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必须要进行消险加固,确保工地周边的行人与车辆的安全。

8. 加强对建设工地内桥梁、深基坑、部分和隐蔽性沟渠、涵洞等管理,要求项目部必须要做好明显标志,保障车辆、行人的交通安全。

9. 畅通信息报送渠道,项目经理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人员必须要到岗到位,各负其责,做好对建设工地内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工作。10. 加强值班巡查力度,做到有效防范,及时应对。

四、通讯联系

业   主:电话:

项目总监: 电话:

项目经理:   电话:

副 经 理:  电话:

副 经 理:   电话:

工程部长:  电话:

质检部长:  电话:

安全部长:  电话:

安 全 员: 电话:

防冰冻防雨雪应急预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工程HD-6标段,施工内容为K21+540~K27+027的航道护岸、土方等工程施工。采用三级航道建设标准,通航1000吨级船舶,设计最小通航水深3.2m,航道最小底宽45m,标准面宽60m。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护岸有新建、加固与修复三种形式,各种不同类型护岸结构达15种之多,其中主要有新建护岸长10366.06m,修复护岸447.31m,加固护岸G1B-12有174.61m,5m长φ800mm旋喷桩有385根式,φ700mm双头搅拌桩总桩长有32575.47m;新建护岸顶标高都为2.66m,基底最大开挖深度到标高-2.29m;G1护岸桩基最深达-18.44m,位于粘土区地层;围堰工作量大,长度达10889m,根据地质与水位情况,打设钢板桩、圆板桩或木桩长度在6-10米间;陆上土方开挖41700m3,水下疏浚土方163400m3合同工期24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

二、 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加强对我部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统一组织和指挥,做到积极、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置灾害事件,将冰冻雨雪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特制订了本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编制本预案。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项目所有施工过程,并适用于我项目经理部的突发冰冻雨雪事故应急救援指导工作。

五、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原则:防雨雪冰冻及暴风雪等灾害性天气工作由项目部统一领导,实行分级管理和分部门(各有关部门)负责的原则,形成整体合力。

依法规范原则:依法明确各相关部门、班组、个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冰雪天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分工负责原则:各部门、各班组、个人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做好抗冰冻抗雨雪工作。

快速反应原则:保持快速、高效、通畅的通讯联络,及时收集、传达、反馈、汇总有关信息,接到信息后请示快、处理快、反馈快。

协同配合原则:各部门、各班组要积极配合,通力协作。

资源共享原则:冰冻雨雪天气应急需要动用人力、物力等不同资源,要做到资源共享,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六、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防冰雪抗灾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防雪抗灾应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指挥部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和县有关防雪防灾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建立由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灾通讯网、应急队伍、应急保障所组成的应急救援系统,提高冰雪天气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

(3)及时掌握冰雪信息,并将防冰雪情况及时通报各有关班组。

(4)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防冰雪救灾工作。

(5)做好冰雪天气预防和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员工冰雪天气安全防范和积极参与救灾工作的意识。

(6)灾情发生时必须作出的其它决定。

七、预警预防机制

建立预警预防机制,通过分析预警信息,判断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预警信息:

气象信息提供降温、降雪天气警报,及时气象预报,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预警预防行动:

根据气象预警信息,指挥部办公室确定启动冰雪天气应急预案,并通知有关班组。各班组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好参与冰雪天气应急行动的准备工作。

(1)指挥部办公室密切关注冰雪天气形势的发展态势。

(2)相关单位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应急保障队伍就位,应急设备和物资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调动。 预警支持系统:

公众通信网

各成员以应急预案工作小组人员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较全面的应急预案通讯网络,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应急联动机制:

(1)应急指挥部在需要时可在本项目内调动大型设备和人员、物资等。

(2)在处理应急事件中应以管理该设施的部门为主体,其他部门根据事件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和各种支援,并根据应急事件的程度相应通知相关单位或部门,请求支援和协助配合。

八、应急保障

人员保障:

1、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并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2、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实行统一指挥,并成立应急处置现场指挥小组。

3、各有关部门要成立应急抢险队伍,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各责任区的设施运行安全。应急队伍人员应参加业务培训,有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指挥领导下有序地执行所承担的职责。

物资保障:

各责任单位应按照应急处置预案有关规定准备应急车辆、工具、材料和通讯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车辆停放地点,材料堆放点、工具存放仓库都要有明确位置,以便应急时按照指挥小组要求及时到位,投入使用。 其他保障:

在应急处置中,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的需要,各司其职,行使保障职能,共同做好恶劣天气下的应对措施。

九、应急保障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滑鞋、防护手套等防滑、防冻措施,并按要求正确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2、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要及时清除施工现场的积水、积雪,严禁雨雪和大风天气强行组织施工作业;

3、对施工现场脚手架、安全网等防护设施,不得随意拆除。

4、防止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积水和结冰,造成安全隐患;脚手架,脚手板有冰雪积留时,施工前应清除干净。

5、工地临时水管应埋入冻土层以下或用草包等材料保温。水箱存水,下班前应放尽。

6、应由专业电工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严禁其它人员随意拆、改装电气线路。

7、严禁使用裸线,电缆线破皮三处以上不得投入使用,电缆线破皮处必须用防水绝缘胶布处理,电缆线铺设要防砸、防碾压、防止电线冻结在冰雪之中,大风雪后应对用电气线路进行检查,防止电缆线断线和破损造成触电事故。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第2篇

2022关于学校雨雪天气安全应急预案1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得安全工作,打造和谐校园,防范当前雨雪天气安全事故得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得处理突发事件,切实有效降低雨雪天气安全事故得发生。根据教育部文件和区教育文件精神,切实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本预案。

 

一、学校雨雪天气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xxx xxx

 

全面负责校园雨雪天气安全工作,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xxx

 

组 员: xxxx

 

二、恶劣天气范围

 

大风、雷电、雨雪(中大)、冰雹等。

 

三、安全工作措施

 

1.当日值班人员全部到岗,早晨7:10到校,放学之前10分钟到达学校大门口,引导学生安全有序离开教学楼和学校大门口。具体要求见值班要求。

 

2.安全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及时到岗,遇到雨雪天气时应提 前通知各年级学生按时放学,并在大门口、教学楼等区域引导学生安全离开校园,引导家长站在大门两侧接送学生。

 

3.班主任课间加强巡视,确保学生课间不追逐打闹,确保课间活动安全。遇紧急疏散时,在班级内疏散学生,各司其责,确保本班学生安全有序离开班级。班主任必须等到最后一名学生离校后方可离开。

 

4.各班主任利用电话等通讯手段,要求家长教育孩子在上学途中注意安全,确保上学放学途中不出意外。

 

5.安全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清扫校园内主要路段得积雪,对校园校舍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及时整改。

 

6.未尽事宜,以紧急通知为准。

 

四、应急宣布及后项

 

1.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由校长室制定,根据具体天气状况,在学校广播里临时宣布。

 

2.宣布为恶劣天气后,各部门应全力以赴组织好各项工作,坚决杜绝大事当前而无所事事得现象出现。

 

3.对于在恶劣天气中置学生于不顾先行离开岗位得人员,视情节轻重予以谈话、批评、处分及至追究相关责任。

 

2022关于学校雨雪天气安全应急预案2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平安工作,打造和谐校园,防范雨雪天气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有效降低雨雪天气安全事故发生。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本预案。

 

一、学校雨雪天气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xx

 

全面负责校园雨雪天气安全工作,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xx

 

组员: xx xx xx

 

二、安全工作措施

 

1、当日行政值日人员全部到岗,应在放学之前半小时到达学校大门口和教学楼梯门口,引导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离开教学楼和学校大门口。

 

2、安全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到岗,遇到雨雪天气时应提前 通知各年级学生提前放学,并在大门口组织引导学生安全离开校园,引导家长站在大门两侧接送学生接学生。各年级具体提前放学时间是:一年级、二年级提前20分钟,三、四、五年级依次提前10分钟。各班接到通知后应严格执行该规定,否则追究其当事人责任。

 

3、班主任及值班人员全部到岗,教学楼和大门口应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组织引导本年级学生安全有序离开校园。

 

4、当日上学前如果遇暴风雪就不到校在家学习。

 

5、未尽事宜,以当天紧急通知为准。

 

2022关于学校雨雪天气安全应急预案3

针对学校临近放学时,突降雨雪,学生未带雨具,而大量家长集中在校门口接学生情况,适用此项预案。(如果连续雨雪天气,家长学生们已经做好应对准备,学校将执行常规放学安排。)

 

一、各校门口家长进出方向安排

 

1.东门:所有家长从东门进入,家长接到学生后,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走东门或西北门。

 

2.西北门:只允许家长和学生出校门,禁止家长从这个门口进入校园。

 

3.北门:临近放学,突发雨雪天气时,北门要关闭。

 

二、各年级错时放学安排

 

1.各班班主任在教室内组织学生,一律按照大队部广播统一安排;不允许因学生做值日或个别辅导等原因留学生在校园内逗留。

 

2.大队部利用广播系统按照学校放学错时安排,分不同时段通知相关年级和家长组织放学。

 

3.校门口家长要按照学校广播要求,在不同时间段进入教学楼接走学生。

 

4.如果家长晚到,班主任要组织相关学生在教室内等待。

 

三、其他注意事项

 

1.雨具使用引导:为避免学生因个别雨具锐利,倡导、鼓励家长为学生配备雨衣。

 

2.对于使用雨伞学生,提醒学生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进教学楼时要做到收伞;

 

二、是持伞时,伞尖要朝下;

 

三、是严禁用雨具打闹。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第3篇

当前,广播电视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大时代,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推动着广播电视频道的不断增长,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以其覆盖面广、传输稳定可靠、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已成为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卫星广播电视为开路传输,受气象环境影响较大,信号在空间传播时,会被雨、雾、云、雪、霜吸收或散射引起损耗,同时温度、湿度、大风等因素也会对播出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实时关注气象变化,提前安全播出气象预警信息,能够使播出机房值班、维护人员提前做好防范恶劣天气的准备,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将恶劣天气对安全播出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也能够为行政、电力、维修室等部门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联动和应急处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2地球站安全播出气象预警分级方法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安全播出气象预警信息等级及启动预案响应标准是按照恶劣天气对安全播出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而划分制定的等级标准,主要涉及防汛、防风、防雪、防雷电、防尘、防潮、防高温七种情况。2.1防汛预警。防汛预警信息分为一般预警、严重预警和极端严重预警三个级别,对应预案启动响应分别为一般、严重和极端严重三个级别。(1)当气象台预报有中到大雨时,防汛预警级别为一般预警;当地球站出现降雨时,启动一般级别预案。(2)当气象台暴雨蓝色警报时,防汛预警级别为严重预警;当地球站出现暴雨时,启动严重级别预案。(3)当气象台暴雨黄色以上级别警报时,防汛预警级别为极端严重预警;当地球站出现特大暴雨或持续暴雨时,启动极端严重级别预案。2.2防风预警。防风预警信息分为一般预警、严重预警和极端严重预警三个级别,对应预案启动响应分别为一般、严重和极端严重三个级别。(1)当气象台大风蓝色警报时,防风预警级别为一般预警;当地球站出现大风,Ku波段信标电平持续下降3dB以上时,启动一般级别预案。(2)当气象台大风黄色警报时,防风预警级别为严重预警;当地球站出现大风,Ku波段信标电平持续下降10dB以上时,启动严重级别预案。(3)当气象台大风橙色以上级别警报时,防风预警级别为极端严重预警;当地球站出现大风,当Ku波段信标持续下降,天线主面摆动明显时,启动极端严重级别预案。2.3防雪预警。防雪预警信息分为一般预警、严重预警两个级别,对应预案启动响应分别为一般、严重两个级别。(1)当气象台预报有小雪到中雪时,防雪预警级别为一般预警;当地球站出现降雪时,立即启动一般级别预案。(2)当气象台预报有大到暴雪时,防雪预警级别为严重预警;当地球站出现降雪,Ku波段信标电平降低10dB以上时,启动严重级别预案。2.4防雷电预案。当气象台雷电黄色以上级别警报时,防雷电预警信息,当地球站出现降雨并伴有雷闪时,启动相应预案。2.5防尘预警当气象台沙尘暴黄色以上级别警报时,防尘预警信息;当地球站出现扬尘时,启动相应预案。2.6防潮预警当气象台预报最小相对湿度达到65%以上时,防潮预警信息,启动相应预案。2.7防高温预警当气象台预报最高气温达到40℃时,防高温预警信息,启动相应预案。

3地球站安全播出气象预警与应急预案的联动

为保证安全播出气象预警后,相应应急预案能够有效执行,需依据不同预警级别制定相应预案内容。由于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处理往往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处理的,需要多部门联动,协同应对,因此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联动机制尤为重要,只有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预案体系和联动机制,才能在应对极端天气中做到高效、快捷,处置得当,有效地确保卫星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应急预案和联动体系的建立应具备以下方面内容。(1)明确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成立极端天气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针对各部门的不同职能进行分工,落实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2)明确预案启动点根据不同气象预警内容,明确预案发起人、召集人和各小组的负责人,各部门依据气象预警内容进行防汛人员安排、物资核查等预案启动准备工作,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对于已预警信息或突发异常恶劣天气,符合预案启动响应条件时,各部门立即启动相应级别预案,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气象预警,制定与之相符合的预警应对组织方式。(3)预案的实施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气象预警,制定各部门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措施,同时注明各类应急器材的数量、存放位置和人员应急通讯录等信息。

4地球站安全播出预警

信息的每日由技术管理部门负责预警信息,内容包括防汛、防风、防雪、防尘、防高温、防雷电、防潮等七类,按照对安全播出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分级。根据权威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拟定预警信息,经审核后,于每日16:00未来24小时预警信息。如图1所示,预警信息的用语应能准确描述时间、气象影响种类、预警信息等级、响应级别等。预警信息通过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向全体职工公告,并通过短信平台向各部门负责人通报。接收到预警信息后,各部门负责人按照预警信息内容和应急响应等级做好执行预案准备,并电话反馈准备情况,形成信息的“闭环”,确保气象预警信息有效传达,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5总结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第4篇

针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我局成立了*县商贸系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商务局保市场供应保障方案》《*县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防御和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灾害紧急求助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安全、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②实地检查,确保安全责任落实。为加强成品油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我局牵头组织了县安监局、工商局、质监局和县消防大队,于2009年2月26日至27日,对全县成品油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油品储存、接卸、销售情况以及现场管理、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等进行了实地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成品油经营企业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等落实到位,油品储存量和销售、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正常,现场管理良好。

国庆节前又对商品流通重点企业、生猪定点屠宰场和成品油经营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11月30日,再次对上述企业进行了安全检查,12月11日,我局牵头了县安监局、工商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对全县成品油经营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

③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利用各种场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要求企业时刻注重生产安全。在全县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家电下乡工作等会议上,都把安全生产作为会议的的要内容之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对全县19个加油站,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摸排,填制了消防专项治理排查登记表,修定、完善了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加强春节和雨雪天气期间成品油市场安全运行,1月7日和11月18日下发了《关于做好节日期间成品油市场供应及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歙商务〔2009〕2号)、《关于应对雨雪天气做好生活必需品储备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歙商务〔2009〕68号)文件,要求各商品流通企业、生猪定点屠宰场和成品油经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物资储备工作,加强节日和雨雪天气期间安全生产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安排好节日值班,保证全天24小时联络畅通,确保突发事件能及时得到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④未雨绸缪,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商务系统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高效有序的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后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制定了《*县商务局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成立应对雨雪天气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生产安全工作领导组,要求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和成品油经营企业相应成立应急领导组并制定应急工作预案。

明年工作打算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第5篇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1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公司所在地区5~11月为台风季节,平均每年有台风影响3次,灾害最大台风为2015年8月8日,中心最大风力12级,2016年9月15日出现最大台风暴潮,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由于台风期风暴可引起增水,台风增水或汛期涨水;且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50mm,上述情况可能会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公司统一组织领导和分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参与救援行动的公司人员和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指挥,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公司人员要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3、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1)总指挥:彭志洪

 

(2)副总指挥:吴小烽

 

(3)成员:蔡治寰、张清和、高海同、雷冬明、郭明祥、徐水土、王黎明、戴尧城、何文峰、尹克明、何贞贞、雷峰、胡新华、王涛

 

(4)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2)指挥机构职责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负责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单位组别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公司总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领导和公司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具体由王涛负责。

 

安全保卫组:由公司保安队负责,具体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由张清和负责。

 

抢险救援组:公司保安组负责,进行抢险救援;由张清和负责。

 

医疗救护组:公司保健室负责,行政部其它组别配合,联系XX医院急救中心,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部负责,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介入,配合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具体由吴小烽、高海同及有关专家成员组成。

 

善后处理组:由行政部和各单位等部门配合,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一)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通过设置的监控录像进行监控,监控录像由消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监控。

 

2、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监控,由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巡检方式进行监控。

 

3、通过日常气象信息收集,应急指挥组成员应定制中国移动(联通)天气预报信息服务,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公司任何部门收到政府机构发出的防台风、防暴雨、防洪水紧急预防信息,必须马上同时转达到彭志洪、张清和、蔡治寰吴小烽处。

 

(二)防止台风、洪水、暴雨灾害的安全对策与措施

 

1、当气象预报发出台风、暴雨、特大洪水的红色预警警报时,应急指挥组自然成立,总指挥召开会议部署应急响应工作。应急指挥组应至少提前6小时向全公司发出预报信息。

 

2、工务部、公共事务部、行政部必须安排应急值班人员,并将应急值班人员向全公司通报(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值班地点)。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2

 

为确保选矿厂在发生破坏性暴雨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地暴雨急条例》结合我选厂工作实际,特制的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选厂防暴雨灾工作在上级防暴雨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选厂防暴雨减灾领导小组由厂长为组长,副厂长和各工段长为小组成员,选厂调度为指挥部。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暴雨及防暴雨减灾工作的熟悉和了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长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质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质,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暴雨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度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生产秩序,全面保障生产和员工生活的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暴雨、临雨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负责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雨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抗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大广大员工宣传教育,做好员工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选厂产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质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生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暴雨后,领导小组立即赴本机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选厂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书店(应急照明系统除外),防止暴雨过后滋生其他灾害。

 

(3)迅速开展与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元转移并送至附件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施、重要物品的保护。

 

3、积极做好广大员工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选厂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公司办公室。

 

四其它

 

1、进入暴雨紧急状态后,选厂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3

 

为保证集团区域内发生暴雨洪水灾害时,应急处置工作能协调、高效、有序进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XX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七个工作组、一个办公室和一个督导组

 

设立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立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督查组

 

二、责任片区划分

 

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启明同志负责集团防汛和预防暴雨洪水灾害的全面工作;第一工作组负责虎头岭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二工作组负责黄金山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三工作组负责农贸市场、娱乐场所、牛头山居民区、大湖池居民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四工作组负责中学、小学、医院片区的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五工作组负责工、副业单位(含民营企业)片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六工作组负责东风、红旗农贸公司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第七工作组负责民主农贸公司、种猪场防汛及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督查组负责督查七个工作组和各二级单位预防暴雨洪水灾害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工作组之间的协调及材料报送等工作。各二级单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预案、明确责任片区、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

 

三、预警预防重点及工作要求

 

1、加强对中、小学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暴雨洪水可能给学校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予以排除,尤其要对学生公寓、教学楼、食堂、厕所实行重点监控以及小学教学网点的监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向集团暴雨洪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教学楼、学校食堂、学生公寓有安全隐患时,停课后再组织抢修。

 

2、加强对居民住房、村民住房的安全监控。各工作组按责任片区落实领导责任制,督促相关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预案,逐村、逐户、逐片全面排查居民住房、村民住房安全隐患,发现情况及时告知居民或村民,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居民、村民生命安全。密切关注“五保户”、“困难户”、“打工户”和弱势群体对象住房及辅助设施情况,帮助他们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企业安全监控。全面排查企业生产区、生活区和辅助工作区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有单位不配合的视情况强制停业整顿。金凤凰装饰材料公司第三条生产线旁的山体有滑坡的可能,督促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中科实业在建工程在暴雨洪水期间停止建设,永恒纸业、佳丰香料、恒丰茶厂、食品厂、服装厂、建材厂、大米加工厂等企业都有不同程度安全隐患,逐一排查,确保企业员工生命安全。

 

4、确保山塘水库安全渡汛,斗门塘、龟山湖二十四小时派人值班,水位达到警戒线时及时泄洪,虎头岭、黄金山、民主等农贸公司的山塘水库每天派人巡查,做到蓄水、泄洪两不误。

 

5、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市管办二十四小时监控农贸市场安全,发现隐患及时向集团主要领导和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工作小组报告。暴雨比较集中时关停网吧。

 

6、加强供电设施管理。电力公司对集团区域内高压线路、已接管的低压线路全面负责,用电单位负责区域内的用电安全,各单位要做好预防雷电安全知识宣传。

 

四、严明工作纪律

 

各工作小组成员必须深入到责任片区,领导、督促责任片区相关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制,因工作马虎、麻痹大意、缺岗缺位造成的责任事故,依法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五、做好值班安排,按要求报告片区内暴雨洪水灾害情况

 

1、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设在集团招待所,联系电话。。

 

2、各二级单位从6月8日至6月11日安排人员值班,具体值班人员名单报集团备案。每天上午10:30时、下午15:30时向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报告灾情。重大灾情隐患随时向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报告,并向集团主要领导报告。

 

3、集团暴雨洪水防范应急值班室和各二级单位值班室要作好值班记录,以便备查。并保持记录的整洁完整。

 

突发暴雨应急预案4

 

为进一步做好高温季节、强降雨、雨雪天气等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防止给敬老院内特困老人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1、极端天气应急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组负责人及班组成员职责:

 

(1)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带来的影响。

 

(2)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导致大面积停电等事故时,及时做好相关应急工作,尽快恢复供电等。

 

(3)根据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带来的'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5)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6)全体成员应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好极端气候的防范工作。

 

2、极端天气应急抢险队

 

队长:

 

队员:

 

(1)平时加强配电房、消防系统、电路系统、水电房的安全检查。

 

(2)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同时引发灾情时,组织人员实施救援行动。

 

(3)及时向自然灾害应急小组汇报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产生的后果。

 

(4)事后总结应急处置的工作经验。

 

(5)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及时组织院内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确保院内老人生命安全。

 

二、应急程序

 

1、敬老院应急程序

 

(1)一旦发生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时,应迅速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2)及时报告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组长(夜间通知总带班人员),报告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造成的具体灾害(如雷击起火、雷击停电、雷击引起设备故障、洪涝灾害等)情况。

 

(3)如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由办公室以电话等多种形式向各部门发出通知,积极组织应对,尽量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

 

(4)如时间紧急,应立即报告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组长(夜间通知总带班人员),说明详细情况,向各部门发出通知,及时安排护理组妥善安排老人做好避险工作,如遇强雷雨天气,应提醒各班组将用电设备的电源切断,以防止雷击损坏设备。

 

(5)如极端天气引发洪涝灾害,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抗洪。

 

2、各班组应急程序

 

(1)各班组接到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通知后,应该在允许情况下把所有用电设备电源先行切断,待天气恢复正常后再投入使用。

 

(2)接到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的通知后,立即做好防火、防汛、防停电的准备。

 

(3)突然发生自然灾害(高温、强降雨、雨雪)引发的停电情况,应立即通知各班组开启应急灯照明、及时启用备用电源,并及时通知电工或值班人员积极配合处置。

 

(4)加强巡视老人房间,安抚院民,同时注意防火、防汛、防触电。

 

三、保障措施

 

1、办公室加强对院内安全隐患部位的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2、安全员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随时待命。

 

3、服务室常规备有应急灯、电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4、医务室加强日常管理,应急呼叫保持畅通,配备足够的救治药品。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第6篇

一、抓好“两年”、“树创”活动,推进效能建设,深化文明创建工作

上半年,我局结合全县“创业服务年”、“创新推进年”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活动和全市气象部门“树形象创一流”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开展,全局上下形成了“抓理论学习,树工作新风”的良好局面。上半年,我局切实按照优化大环境,牢固树立“人人是环境,个个是形象”的理念,加强对天气的预警和预报,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产品,气象台、防雷检测站等对外服务窗口继续实行各种便民措施,强化制度建设,倡导文明礼貌服务,充分体现了气象文明服务的良好风貌。在行政审批等方面按照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建立起为投资者服务的“快速通道”。

同时我局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社区、村文明创建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继续开展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与困难家庭结对帮困、捐衣捐款献爱心等活动。继续开展军民共建,并在春节前夕专程慰问部队官兵。积极开展为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全局干部职工累计向灾区捐款11800元。

二、增强服务敏锐性,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上半年,我局切实把做好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任务落实、措施得力。2月1日至2月2日,*遭受几十年一遇的暴雪,全县积雪深度达21厘米,超过历史极值,给*全县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几十年一遇的暴雪极端天气,我局早预警,早部署,全面做好暴雪气象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值班,领导和业务人员坚守岗位24小时值班,及时启动《*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二是通过电视、电台、气象网站、短信预警平台向政府等相关部门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三是上下联动,做好灾情收集,一方面组织人员调查灾情,另一方面及时与协理员沟通,了解各乡镇受灾情况,做好灾情收集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抗冰雪自救活动。2月2日下午,联合县移动公司向全县市民除雪倡议短信,并提醒市民道路结冰,注意安全,同时积极发动本单位职工上街义务扫雪。暴雪期间,我们每天向县委办信息科及时通报3~5天天气预报和雪情,扩大暴雪预报领域,提供雪灾和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编发《气象信息内参》共12期。发送紧急异常天气(含预警)短信和5天天气短信共53次,达5万余条;气象网站提交相关天气热点稿件40余篇,接受新闻媒体采访5次。预报预警11次。整个暴雪预报服务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2月2日一清早,*县委书记梁群、县委副书记姚沈良,冒雪看望慰问我局干部职工。2月5日,县政府黄江莺副县长也专程到我局慰问,并对我们的气象预报服务工作表示了肯定。

6月受梅雨带影响,9日至11日*出现连续暴雨和大暴雨,过程雨量为171.3毫米,西塘桥镇雨量达241.7毫米。受强降雨影响,河流水位普涨,超过危急水位。针对入梅后的首次强降水,我局加强值班,提早预警。6月8日上午就通过气象内参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出暴雨提醒,同时根据天气情况,一方面加强雨情监测,及时制作气象信息内参发送四套班子领导、县防办、各乡镇以及各有关部门,另一方面通过电视、广播、短信、气象网站、电子显示屏等方式提醒社会公众注意防范暴雨。由于预报及时,为县政府防汛排涝赢得时间,整个暴雨过程我局共气象信息内参8期,短信6*2人次,发送传真125单位次,为政府防汛决策当好了参谋。另外,还为中国·**旅游节活动提供全程气象服务,受到*风景区管委会的好评。今年继续开展春蚕防氟预报,加强蚕桑期天气的监测,连续1个月滚动春蚕防氟一周预报,受到农经部门及蚕农的欢迎。为团县委“五四”广场活动做好天气保障,全力做好高考、中考期间天气预报。截止6月份,我局共发《气象信息内参》47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发送气象短信102254条;印发《农业气象》7期、天气旬报18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44期、《春蚕防氟指导天气预报》5期、《重大社会活动专题气象》5期、《旅游节天气趋势》7期。

三、增强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科技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强气象防灾知识宣传普及,增强社会防灾意识,提高社会预防自然灾害能力。今年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我局以气象日主题“观测我们美丽的星球,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切入点,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气象宣传活动。3月20日,将自制的“3.23”世界气象日宣传册分送到各机关、事业单位、社区、乡镇,学校。同时召开乡镇及部门气象协理员会议,以世界气象日为主题,用PPT形式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知识讲座。21日,百余名小学生走进气象台及观测站参观。21日下午,*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一档由主持人采访气象专家的电视节目,并在电视台《七彩田野》栏目中播出,进一步提升气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6月8日,参加全县第7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发放大量防雷安全宣传资料,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6月21日,结合全县创业服务年活动,组织职工上街设摊发放气象法律法规、防雷安全知识等2000多份宣传手册,开展气象科普图展、气象知识咨询,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加强基层气象协理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今年2月5日*县政府黄江莺副县长到我局视察工作时专门提出要在20*年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完善大雪、冰雹等不同气象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明确应急预案中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基础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根据要求,我局及时完善预案落实各项责任,同时专门召开全县基层气象协理员会议,着重介绍了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类及相关防御指南,组织气象协理员学习了《*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县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并就如何完善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以及基层气象协理员如何在发生灾害时有效发挥作用等问题作了探讨。同时要求气象协理员应在指导群众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切实承担传播员、监测员、宣传员、监督员“四员”职责;充分发挥气象协理员在开展补充气象监测、传递气象预警信息、收集上报气象灾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今年在我县遭受暴雪天气时,我局及时通过预警短信及时将预测预警信息发送到各协理员手中,并由协理员将雨雪冰冻预警短信第一时间通知村民,为各地做好防御雪灾及冰冻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同时,协理员在此次持续的雨雪冰冻天气中,积极提供乡镇的受灾情况及灾情图片,为我局及时掌握灾情,开展针对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履行依法行政职能,认真做好防雷安全管理

在防雷行政管理上,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许可和备案制度,使我县的防雷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今年2月向全县各镇、各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对全县相关单位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性能进行检测,从3月份开始先对县内易燃易爆场所和危险品库实施了定期检测工作,排除安全隐患。为了防御、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保障全县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设备财产安全,杜绝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群死群伤事故发生,5月份又联合教育局对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防雷安全性能检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第7篇

一、总体目标

各地各部门对当前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要有充分的认识,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有效应对,确保我县在可能出现的冰冻雨雪天气期间,实现“五保”目标管理,即保畅通,确保交通、通信安全畅通;保供应,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保安全,确保校舍、民宅不倒塌,不发生大的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事故;保民生,确保人民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体正常的生产生活;保稳定,确保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社会稳定。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我县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应急办、人武部、农办、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局、水利局、安监局、气象局、农粮局、卫生局、科技局、城建局、交运局、环保局、文广局、工信局、商务局、林业局、国土局、教育局、果业局、粮食流通服务中心、矿管局、药监局、供电公司、石油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应急办,负责具体联系协调工作。成员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增补。

三、明确工作职责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组织开展全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防御和应对工作,研究解决抢险救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到统一领导、集中指挥、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危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督促检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灾害防御和应对工作。

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和应对工作,并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的救助帮扶工作。

(二)部门职责

1、保畅通

①县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大道路路面巡查力度,确保道路有序畅通;及时因恶劣天气而实行交通管制和绕行线路等路况信息,提醒人民群众和驾驶人注意交通安全。

②县交通运输、公路部门要加强道路巡查,储备防滑物资和设备,做好国省道、县(乡)公路维护和滞留旅客的疏散工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城管部门要确保城区道路、桥梁安全畅通,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城区绿化苗木的防护工作。

③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抓好高速公路的巡查、维护工作,一旦出现冰冻大雾天气,要及时关闭高速公路路口,疏导车流,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

④县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部门要做好所属通信设施的检修工作,调配好应急通信设施,保障应急指挥系统和通信网络正常运行。工信部门要抓好督促落实,确保通信畅通。

⑤火车站要做好境内铁路的隐患排查,确保铁路安全畅通和旅客安全。

2、保供应

①县电力部门。供电公司要加强电网的有序用电管理,做好电网的检修工作,一旦出现线路故障,要立即派出抢修队伍赶赴现场抓紧抢修,及时恢复电网正常运行。

②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要负责督促燃气企业做好燃气储备工作,加强安全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管网和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同时要抓好供水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正常供水。

③县石油分公司要针对前段时期我县成品油市场出现的柴油紧张现象,积极主动与上级公司联系协调,增加我县柴油资源投入量,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

④县发改部门要牵头做好煤炭的储备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用煤。

3、保安全

①县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安全的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指导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根据避险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安排,保障师生安全。

②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要督促城市供气供水企业加强管网设施的检修,做好气源、水源的储备,确保城市供气、供水安全;要密切关注各类建筑物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期间的安全,会同房管部门配合各级政府对各类危房建筑进行鉴定并提出加稳加固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③县农粮部门要做好蔬菜等农作物以及畜禽的防寒保暖工作;果业部门要做好脐橙等果树苗木的防寒防冻;林业部门要做好经济林的防冻工作,确保安全过冬。

④县安监部门要加强工矿企业的安全检查,尤其要加强矿山、厂房、大棚等设施隐患排查整治和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要组织开展防冻、防滑、防爆、防坍塌、防泄漏、防坠落等专项检查,防范各类事故发生;要督促企业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⑤国土资源、矿管部门要抓好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并对冰冻灾害引发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和救灾措施建议;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必要的应急防治工作,减缓和排除灾害险情。

⑥县旅游部门要加强县内旅游景点游客的安全保障工作。

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依法查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⑧县卫生部门负责抓好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提供疫情监测信息和防控意见;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

⑨县水利部门要制定和实施好水利设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及时抢修冻损水利工程设施,保障水利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4、保民生

①县民政部门要做好救灾物资、资金的筹集准备工作,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灾后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倒损房屋恢复重建工作;及时核查和上报灾情,及时发放救济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②县财政部门要做好救灾资金的供应保障。

③商务部门要加强商品流通的调度,确保市场供应,要督促商家积极组织货源,尤其要加强生活必需品的采购和库存,确保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要加强市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市场、商场规范经营和安全。

④县城管部门要保障有关市政公共设施正常运转使用;及时组织清除城市道路积雪、积水,及时清运垃圾;做好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等重点位置的抗雪除冰工作。

5、保稳定

①县发改、物价部门要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②县金融部门要维护低温雨雪冰冻期间的金融安全,确保金融机构能正常营业,不发生挤兑现象;保险机构要做好对因灾损失的及时理赔工作。

③县公安部门要加强治安巡逻,排查各种不稳定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四、主要措施

(一)确保信息畅通。县气象部门要做好低温雨雪天气的监测预报,准确分析恶劣天气的影响范围和强度,通过各种渠道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各乡镇、各部门从1月5日开始,实行信息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16:00前向县委办、县政府应急办报告异常及应对情况,县委办值班电话:,县政府应急办值班电话:,传真。

(二)严格应急值守。各乡镇、各部门要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一有情况,随时报告。各乡镇、各部门应急值守安排情况要在1月5日前报县委办、县政府应急办备案。

(三)做好物资准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的调度,及时了解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如有不足,及时补充,确保需要时调得出,用得上。

雨雪天气应急预案第8篇

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发展脉络2002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① 这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而2003 年爆发的“非典”危机给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更促使新一届政府下定决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加强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在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之后,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也随之起步,这项

系统工程可以总结为按“每年一个台阶”的发展脉络在进行。②

1. 2003 年:中国政府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起步之年

2003 年7月28 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总结了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 ③ 在此基础上, 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④。自此,中国政府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工作开始逐步展开。

国务院办公厅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及时对全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全国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制和应急预案等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并于同年11 月成立了应急预案工作小组,重点推动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的建设工作(简称“一案三制”工作)。

2. 2004 年:中国应急预案的编制年

国务院办公厅将制订出完善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为2004 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当时的工作重点在于明确应急预案的范围, 把握基本要素,围绕体制、机制、法制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分别于4月6日和5月22 日印发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和《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2004 年,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部门预案的编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国务院领导还分别主持召开专项应急预案审核会,审阅了105 件专项和部门预案。与此同时,各省(区、市)和各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也全面启动。

与此同时,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① 这为后续进一步推动“一案三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3. 2005 年:“一案三制”工作全面推进之年

2005 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组织制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105 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② 4月17 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③。5月至6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25 件专项应急预案,80 件部门预案也陆续④。此外,在法制建设方面,国务院还陆续颁布了多部行政法规,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法律的制订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⑤

为了推动“一案三制”工作的全面开展,7月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第一次会议指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遵循的原则包括健全体制、明确责任;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强化法制、依靠科技;协同应对、快速反应;加强基层、全民参与。① 随后,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同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②

4. 2006 年:全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之年

首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公共安全建设列为专节(第四十一章)。应急管理工作首次被列入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其次,国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更加具体:6月15 日国务院的《关于全面加

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7月7日~8 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分别要求

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

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

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

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再次,应急管理工作步入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一是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及各

省(区、市)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相继成立③ ,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这包括:军队系统应急体系建设和对地

方的支援进一步加强④;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⑤;应急管理培训和面

向全社会的科普宣教工作普遍开展⑥;重点加强了企业应急管理工作⑦;各地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不断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应急演练。

最后,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一案三制”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是我国在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另外,诸如《“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气象防灾减灾规划》、《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七大流域防洪规划》等相关规划,均对应急管理建设的内容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和指南,这些都为应急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 2007 年:应急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夯实基础之年

这具体表现为:其一,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设“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深入开展科普宣教和应急演练活动,建立专兼结合的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法规

其二,8月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11 月1日正式实施, 标志着应急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其三,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重点项目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全面启动。

其四,灾害监测网络日趋完善,预警系统建设不断加强,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进一步健全,灾后恢复重建能力明显加强。

在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① 为后继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与方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以“一案三制”为核心 在2003 年6月17 日召开的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专家座谈会上,引用恩格斯的名言“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来强调要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建设,更加重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更加重视对社会的管理,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随后,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开始起步,其核心内容被概括为“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和法制。自2003 年6月以来, 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央的纲领性文件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 党中央、国务院都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战略要求和工作部署。

2003 年“非典”事件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一案三制”为代表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我国已形成从国家总体预案到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政府及部门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和重大活动预案的应急预案体系,而且在突

注① 2007 年10 月15 日~21 日,中共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步入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

首先,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及各省(区、市)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相继成立。① 目前,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三大组织机构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各类

专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其中以应急委员会的地位最重要。这与抗击“非典”前我国主要采取“以部门为主,综合协调不足”的模式相比,呈现出常设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② ,较之先前有了很大进步,也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其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这包括:军队系统应急体系建设和对地方的支援进一步加强③;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④ ;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三)在法制建设方面,2007 年11 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并实施。(四)针对系统、科学的应急管理机制体系研究也有了一定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按照中国国情制定相应规则和规程,真正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⑤

这些工作的开展,帮助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乃至全社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和突

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意识,增强了整个国家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各种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但是,2008 年1月份以来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及威胁,尤其是1~2 月份的冰冻雨雪灾害、5月份的汶川地震以及8~9 月份的奥运安保工作, 都向国家和地方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党和国家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成功地应对了这些重大灾害和安全威胁,但同时,中国当前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也开始暴露出来。

2008 年6月,在经历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总结了我国应急

管理的成就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总书记10 月8日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要认真总结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形成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大力建设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体系, 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快捷有序的防疫防护和医疗救治措施,及时准确的信息、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系统,管理完善的对口支援、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社会动员机制,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通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和方式建设,显著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再一次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上。因此,有必要在认清中国国情,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转型期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有更加完整与清晰的认识,从而为政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提供保障与依据。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一谈“一案三制”问题。①

首先来说一说应急预案的问题

预案即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综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历史经验、实践积累以及当时当地特殊的地域、政治、民族、民俗等实际情况, 针对各种突发事件类型而事先制订的一套能切实迅速、有效、有序地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或方案。编制应急预案的主要作用和功效是“防患于未然”,“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化不确定性的突发事件为确定性的常规事件, 转应急管理为常规管理”。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 中国的应急预案体系设计可划分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以及大型集会活动应急预案等六个层次。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 也是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工作。2003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2004 年则是中国应急预案编制之年。编制、修订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 成为2004 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004 年4月6日和5月22 日, 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和《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2005 年1月26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 年2月25 日,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受国务院总理委托, 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报告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并表示: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2005 年4月17 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 年5月至6月, 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四大类、25 件专项应急预案、80 件部门预案也陆续对社会。截至2005 年年底, 全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 包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 件专项应急预案、80 件部门应急预案, 共计106 件, 基本覆盖了中国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主要方面, 其中大多数都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客观形势的要求新制定的。此外, 地方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也陆续完成, 许多市、区(县)也制定了应急预案, 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据统计, 截至2007 年11 月, 全国已制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 多万件, 所有的省一级政府、97. 9% 的市级政府、92. 8% 的县级政府都已经编制了总体应急预案, 同时还因地制宜地编制了大量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 全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同时, 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要求, 到2008 年年底, 所有街道社区、乡镇及有条件的行政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要基本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其次来谈一谈应急管理体制的问题

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即综合性应急管理组织、各专项应

急管理组织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应急管理组织各自的法律地位、相互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等。应急管理体制是一个由横向机构和纵向机构、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领导指挥机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日常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及专家组等不同层次。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必须有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作保障, 应急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中国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是一种建立在政治动员基础上的平战转换体制和部门分割

型体制, 存在着临时性、模糊性、协调不畅等问题。受制于责权利的影响, 中国的应急管

理长期缺乏综合性协调机构, 群龙治水、上下不畅, 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不仅导致各种设备

和人力资源重复投入和大量闲置, 也使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地区各部门职责不明, 甚至互相推诿, 可能由此失去最佳的抢险救灾时机。战胜“非典”之后,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在充分利用现有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资源的情况下, 一个依托于政府办公厅(室)的应急办发挥枢纽作用, 协调若干个议生命卫士抗疫英雄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综合协调型应急管理新体制初步确立。2006 年6月15 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 要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 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07 年8月30 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此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已经于2006 年4月设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 承担国务院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国务院总值班工作, 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 发挥运转枢纽作用。根据规定, 中国把突发事件主要分为四大类, 并规定了相应的牵头部门: 第一类为自然灾害, 主要由民政部、水利部、地震局等牵头管理; 第二类为事故灾难, 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牵头管理; 第三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由卫生部牵头管理; 第四类为社会安全事件, 由公安部牵头负责。最后, 由国务院办公厅总协调。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突发事件, 各部门、各地方也纷纷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例如, 国家防汛抗旱、抗震减灾、森林防火、灾害救助、安全生产、公共卫生、通讯、公安、反恐怖、反劫机等专业机构的专业应急指挥与协调机构也进一步完善, 军队系统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也得到了加强。目前, 31 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相继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 组建或明确了办事机构。例如, 北京成立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统一领导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下设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 作为日常办事机构。据统计, 在目前全国30 个省(区、市)级应急办中, 有正厅级机构7个, 副厅级13 个, 正处级10 个。在城市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方面, 根据不同的需求状况和城市规模, 南宁、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分别建立集权、、授权、网络等不同模式的应急管理体制。统计表明, 截止到2007 年年底, 所有的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92% 的县级政府都已成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 所有的省级政府和96% 的市级政府、81% 的县级政府成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总的来看, 中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新型综合协调型应急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平战结合、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的保障型体制,具有综合性、常规化和制度化等特征, 有利于克服政治动员所导致的初期反应慢、成本高等问题。

接着来说一说应急管理机制的问题

应急管理机制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中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从实质内涵来看, 应急管理机制是一组以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依据的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流程。从外在形式来看, 应急管理机制体现了应急管理的各项具体职能。从工作重心来看, 应急管理机制侧重于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的整个过程中, 各部门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来有效防范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应急管理的全过程为主线, 涵盖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各个时间段, 包括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多个环节。具体来看, 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包括预防准备、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决策指挥、危机沟通、社会动员、恢复重建、调查评估、应急保障等内容。

2006 年7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自2003 年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了很多有关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决策指挥、信息、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具体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文件。例如, 在监测与预警方面,国家加强了气象、地震、水文、海洋、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煤矿瓦斯等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的构建; 在风险评估方面,2007 年9月18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在信息报告方面, 2007 年12 月30 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试行)的通知》; 在信息方面,2004 年2月11 日, 国务院召开第39 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工作的实施意见》; 在军地协同方面,2005 年6月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6 月20 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实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6 年9月20 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军地共享机制建设的通知》。

最后来谈一谈应急管理法制的问题

应急管理法制是指在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以及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应急管理法制是一个国家在非常规状态下实行法治的基础, 是一个国家实施应急管理行为的依据, 也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律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管理法制的主要任务是, 明确紧急状态下的特殊行政程序的规范, 对紧急状态下行政越权和滥用权力进行监督并对权利救济做出具体规定, 从而使应急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中国近几年应急管理工作最突出的特点是, 在深入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制订了各级各类应急预案, 形成了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 并且最终上升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使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基本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法律来规范应急管理行为, 是2003 年“非典”危机带来的重要教训。长期以来, 中国应急管理法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门立法颇多, 统一法规欠缺, 使应急管理法制的部门化色彩浓厚。据统计, 在2007 年11 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施行之前, 中国已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 件、行政法规37 件。但这些法律法规只适用于特定领域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部门性强, 不具广泛的指导意义。在“非典”疫情爆发初期, 原有立法提供的法制资源严重不足, 导致政府反应速度慢、信息不畅、协调不力、低效无序、无法可依。

2003 年5月9日, 国务院总理正式签署国务院令, 2003 年5月12 日正式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部法规从开始起草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一共只用了20 天时间,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台速度最快的一部法规。这一条例的出台, 标志着中国卫生应急处理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卫生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2003 年11 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上海市法制办分别接受国务院法制办委托, 着手起草《紧急状态法》立法草案。2004 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现行宪法中规定的“”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 确立了中国的紧急状态制度, 为《紧急状态法》立法提供了宪法依据。2006 年5月31 日, 第138 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并原则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2006 年6月24 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了《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8月30 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法律。这部自2007 年11 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应急管理法律, 被称为“非常时期的小宪法”、“龙头法”和“兜底法”, 它的施行标志着中国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已确立, 为有效实施应急管理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据统计,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5年间, 国务院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单行法律和行政法规达60 多部。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组织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北京等一些地方也根据各自的特点, 出台了相关的地方应急管理法规和规章。总的来看, 中国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以相关单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应急管理工作也逐渐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过去几年围绕着“一案三制”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多次巨灾的应对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多次巨灾启示我们:在当今社会,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导致应急管理工作较之以前具有更强的复杂性、艰巨性、严重性和放大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孕灾环境、多种致灾因子和不同的承灾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多种因素、多个条件的复合叠加,导致复杂多变、综合性强的突发公共事件;二是效率与公平、自由与安全、威胁度与成本等各种矛盾冲突,造成应急管理过程中应对目标的多元化选择;三是在道德规范、利益博弈、资源分配等制约因子的影响下,要求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建立多部门、多领域、多地区和军地的会商联动机制。因此,有必要对多次巨灾应对工作的经验与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指导将来的工作、避免更大的损失。下面我们结合2008 年的大雪灾案例,来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①

案 例

2008 大雪灾――巨灾的演变及应急体系的应对过程

自2008 年1月上旬开始,影响中国的大气环流发生突变,使得大部分地区由晴暖天气转为低温、多雨雪天气。而且这样的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少变,先后在黄河及其以南地区接连出现了四次明显的天气过程,即发生在1月10~16 日、18~22 日、25~29 日和31 日~2 月2日,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1)影响范围广,涉及19 个省(区、市)②;(2)持续时间长③;(3)强度大④;(4)多种灾害并发⑤。整个事件经历了一个“雪景”―“雪多”―“雪灾”―“雪难”的过程。

1.灾难初见端倪

2008 年1月8日,中国气象局已经预报到“……10 日开始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江南大部,黄淮、江淮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将有一次明显的小到中雨(雪)过程。”后继就一直有持续的相关预报。10 日,中国华中地区普降首场大雪。同日,气象局联合交通部了“全国主要公路气象预报”,并于11 日早晨6点了“暴雪橙色警报”。

第一轮的雨雪天气已经带来了一些影响,造成一些地方的交通受阻、旅客滞留问题。但是,由于当时春运还没有正式开始;每年南方部分地区都会发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但持续时间较短、影响范围较小;同时,限于当前天气预报技术水平,对一周以后的天气难以作出肯定的预报;因此,在第一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出现后,并没有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有足够的估计。

2.自然灾害向巨灾的演变

1月17 日,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春运气象服务预报显示:“1月18~21 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一次今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较长的雨雪天气过程……雨雪天气将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不便。”

根据第一轮雨雪天气情况,迫于春运的压力开始显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始采取相关应对措施:18 日,全国铁路提早进入春运状态;19 日,铁道部向各铁路局特急通知,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做好迎战暴风雪的工作;同日,交通部成立了暴风雨雪天气应急处置临时工作机构,并要求各有关地区的交通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加风雨雪天气的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20 日,铁道部春运办再次通告各铁路局全力加强售票组织,做好旅客输送工作。

1月21 日,国务院应急办发出《关于做好防范应对强降雪天气的通知》① ,对各地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提出6点具体工作要求,使得此次灾难的应对最终被提高到国家层面。但是,第一、二场连续低温冰冻雨雪天气的累计效应已经开始产生叠加效应,影响已经超过自然灾害本身,各种次生、衍生灾害开始产生:(1)部分地区电力供应显现危机,开始大面积、长时间停电;(2)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告急,大规模旅客滞留、受阻, 交通拥堵局面急剧恶化;(3)南方电厂发电用煤告急,越来越多地区的民众生活受到寒冷、停电、停水、食品供应紧张、房屋倒塌等影响。

3.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启动巨灾应对机制

1月25 日,部分地区出现新一轮降雪天气,同时郴州电网突然瘫痪,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27 日下午6点左右,中央气象台将暴雪警报升级至红色,同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应急办随即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雨雪天气交通保障的紧急通知》。此时,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一场大规模的全面动员,迎战冰雪灾害的抢险救灾行动才真正拉开序幕。

1月28 日,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分别在1月29 日和2月3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雨雪冰冻灾情,部署做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工作,并强调要千方百计“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30 日,胡锦

涛主席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队全力支持灾区抗灾救灾。

1月27 日至2月8日间,中央领导多次分赴受灾地区和有关部门慰问抢险抗灾军民,

指导抗灾救灾工作。2月2日至14 日间,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第1 号至第19 号公告。

2月10 日,主席指示,要求部队继续支持受灾地区搞好恢复重建工作。截至到11 日,全军和武警部队已累计出动官兵64.3 万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186.7 万人次,投入抗灾救灾。15 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批转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关于抢险抗灾工作及灾后重建安排报告的通知》。《通知》指出: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斗争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目前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阶段,要奋力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经历了2008 年的冰冻雨雪灾害后,在年初召开的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指出:“当前,要切实做好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要认真总结这场抗灾救灾斗争的经验,更好地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更好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通过总结此次灾害的应对过程,可以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 :

1.预案体系上:急需实现向完备性、预见性、可操作性和无缝衔接的战略转移

注① 此处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转载自:闪淳昌、周玲:《从SARS 到大雪灾: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脉络及经验反思》,《甘肃社会科学》,2008 年第5期,第40~44 页。

几年来,我国已形成从国家总体预案到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政府及部门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和重大活动预案的应急预案体系,而且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后继多次灾害的应对过程也凸显出这个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以2008 年的冰冻雨雪灾害为例, 可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有:

(1)对类似于雨雪冰冻灾害这种从单灾种演变成多灾种、从自然灾害次生出其他灾害类型的巨灾系统,缺乏“预见性”和相应专项应急预案,出现了预案体系中的“盲点”。因此,当国家气象局于1月8日第一次发出“暴雪橙色预警”时,并没有引起各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2)相关预案之间缺乏高效衔接,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各条块之间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尽管现有的预案系统中,国家有关专项预案和有关部门预案中都有防范应对雨雪、冰冻等内容。① 但是,由于缺乏应对冰雪灾害经验,此次灾害超出了省级人民政府的处置能力且波及十九个省(区、市)。另外江南地区有些省在专注“两会”,没有及时请求人民和武警部队予以支持与协助,加上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启动的时间也有点晚等种种问题,导致预案间、条块间缺乏高效互动。

(3)我国的国情是“高风险的城市,不设防的农村”,应急预案真正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农村、进每一个基层单位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在全国建立健全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应急预案体系,大力提高基层应对灾害的能力。

2.应急体制上:急需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

自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设置以来,我国地方各级政府都陆续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构,这与抗击SARS 前我国主要采取“以部门为主,综合协调不足”的模式相比,呈现出常设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② ,较之先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此次雪灾仍给这个组织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1)目前国务院应急办和省级人民政府应急办的规格、职权,以及不完善的市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都不能完全满足应对特大型突发公共事件的需求,甚至导致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的职责“缺位”。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在这次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今后在应对巨灾中如何做到应急与预防、常态与非常态有机结合,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应急组织体系建设中,要健全处置巨灾的应急指挥机构,将“临时”行为转化为“常规化”规定动作,真正实现“平战结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效率。

(2)专业处置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此次应急过程来看,江南各省缺乏应对冰雪灾害的思想准备和经验,特别是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救援装备极不适应,而且没有专业的处置队伍。因此,在将来的建设中,地方政府要舍得投资,加强应急能力和基础设施、设备以及专业救援队伍及其装备的建设。

(3)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不仅要体现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更要体现在恢复重建过程等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其意识能力得到提高。

(4)要积极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组织的作用,真正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3.应急机制上:急需真正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机制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中国的应急体系虽然在“预见”灾难这一问题上稍显滞后, 但是一旦有了“集体决策”、“领导批示”之后,强大的号召力和动员力迅速显现,因此解决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效果与强度是其他国家很难相比的。尽管这是事实,但是在面对科学处置危机,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兼顾成本与效率等相关指标的检验时,这种应急能力也受到了巨大考验。比如:

(1)预警机制不健全。气象预报不等于预警,更不等于灾害预报,由于没有建立气象灾害的预评估和多部门的会商机制,最终导致对这次灾难的预见性不足。

(2)有关条条、块块和条块之间,特别是在灾害初期,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与联动。

(3)我国适应市场经济的巨灾保险制度没能与国际接轨,还不健全。

(4)在巨灾初期,没能及时建立起统一的权威的信息渠道并加大对多种媒体的管理力度,使得有些信息不够准确、全面、客观。比如对广州火车站大量滞留旅客是走是留的导引上就存在协调不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甚至某些报道还带来了负面效应等。必须不断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暴露出的问题是我们实践中的问题。返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他们在不断修改完善美国的应急管理系统中就提出:“9.11 事件、2004 年和2005 年的台风袭击让我们认识到致力于改进全国范围内的应急管理、事故应对能力和协作机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① 美国每次调整应急机构的重点都是致力于政府内部机构和跨政府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致力于健全应急管理全过程的程序。这对于我国的应急处理很有启发意义。

我们要改进这些问题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要建立一整套系统、科学的应急管理机制体系。这就要在改善目前应急管理体制架构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管理、预测预警、信息传递、应急决策与指挥、应急响应、公众沟通、社会动员、应急保障、恢复重建、评估与奖惩、国际合作等相关机制,尤其是协调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按照中国国情制定出相应规则和规程,从而真正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最终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以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4.应急法制上:急需深入宣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并加强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