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群团工作计划

群团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1:49

群团工作计划

群团工作计划第1篇

同志们:

刚才,田绥同志代表常务理事会做了工作报告,总结了2007年省计生协工作,提出了2008年工作建议,赖耀南同志传达了中国计生协六届三次全国理事会暨先进表彰会精神,部分单位介绍了工作经验。张枫同志也作了很好的讲话,通报了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和任务,对进一步做好计生协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完全赞同他的意见。现在,我想就计生协应如何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发挥优势和作用,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任务服务,讲几点意见。一、抓机遇,找准协会工作切入点群众团体的最大特点是贴近群众,深入基层,方法灵活,随时能够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作为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服务的群众团体,计生协必须时时牢记自己的宗旨,必须善于在实践中抓住机遇,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更好地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广大育龄群众。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新一轮大发展中进一步明确和发挥计生协的社会角色和作用。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省委号召全省要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我认为,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必然包含社会自治理念和社会志愿服务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新一轮大发展必然包含社会自治组织及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和社会自治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也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特别是群众团体和社会自治组织的力量,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在人们生育观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在人口数量、结构、分布问题日益凸显、计划生育工作日趋艰巨和复杂的形势下,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群众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必须以更大热情培育和壮大非政府组织的力量,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务,放手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独持优势,组织和动员群众。作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群众团体,计生协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使命,紧紧围绕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任务,为推进计划生育服务,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贡献,切实起到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当好利益调节者、矛盾调处者的角色,发挥好社会倡导和服务的生力军作用。加强和完善以基层群众自治为重点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为计生协等群众团体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为我国的四大政治制度。这一阐述为最广泛地动员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为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保证。计生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协助政府加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强化基层计划生育群众自治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从本质上讲是群众工作,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也取决于群众参与、支持的程度。而要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需要有效的组织和动员。多年来,计生协认真履行服务与维权的两大重要功能,通过会员的示范作用,引导和组织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调动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巩固了基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效果。计生协通过开展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活动,在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计生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表现。在新的时期,计生协要不断增强自治功能,继续发挥群众组织的首创性,积极探索基层群众自治的新途径,通过推进基层计划生育的群众自治,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目标的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为计生协更好地参与计划生育宣传和服务提供了机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今后一个时期行政改革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然向社会释出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也将有更多的行政资源为包括计生协在内的群众组织所利用。我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但人口形势严峻,计划生育任务艰巨仍然是客观事实,绝不能低估这项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另一方面要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切实解决好实行计划生育后群众面临的现实民生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面对艰巨的任务和行政改革的要求,显然只靠政府一己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需要发挥包括计生协在内的群众组织的作用。政府完全可以发挥计生协在组织网络、志愿者队伍、知情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计生协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和人群中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只有通过实践让计划生育群众工作队伍壮大起来,让包括计生协在内的群众团体承担起更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任务,政府才能从繁重的管理和服务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制定和贯彻政策、监督执行政策。总之,计生协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各级计生协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主动进取,能服务会服务,作新时期政府可以依靠、群众信得过的有作为的群众团体。二、紧紧围绕农村和流动人口两个工作重点开展活动人口基数大,外来人口多,人口形势严峻,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不平衡,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当前我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毫无疑问,当前我省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和流动人口,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和流动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到2010年基本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目标的重要保证。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大,既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关,也与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有关,当然也与我们的工作方法有关。就农村而言,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的症结包括:一是生育观念问题,如传统婚育观念还比较浓厚,农民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如农村社会保障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这使农民心存疑虑,担心将来的生活和养老问题;三是管理问题,在农村基层,行政架构只能到乡镇一级,而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并没有相应的计划生育行政机构和职能,因此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村一级是管理的盲点,只能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来管理计划生育;四是在生育观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涉及民生的普惠政策已经而且会不断推出,客观上增加了农村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同样存在许多困难,如与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不成比例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人口管理方式的逐步宽松,导致对所谓的“社会人”追踪困难;非公企业内部缺乏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这都不利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计生协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支重要队伍,多年来在协助政府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和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工作经验,如在农村开展“三生”服务、面对面宣传教育群众、参与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活动;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建立计生协组织,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等活动,对于促进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围绕农村和流动人口这两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发挥网络和队伍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计划生育意识。协会的宣传工作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务使计划生育宣传到户到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当前,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对计划生育政策存在诸多误解或不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同看法和讨论,通过媒体的扩散后容易误导群众,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不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甚至有可能冲击计划生育政策。对此,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要求要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因此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丝毫不能放松,要让群众和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要以关怀的理念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人群,以服务强化宣传教育的效果。农村地区的服务要侧重于满足群众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求,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群团的互联互补互动,整合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开展困难家庭救助活动,带动群众走少生快富、文明健康、和谐幸福的发展之路。实践证明,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建立以流动人口为主体的计生协组织,并通过计生协这个组织载体,把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教育服务有效地延伸到流动人口,是计划生育工作方法的一个创新。面对艰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任务,各级计生协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进行创新,努力使流动人口计生协工作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流动人口的服务要侧重于生殖健康教育和权益维护,通过向流动人口提供他们需要的生殖健康教育及维权服务,提高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意识。协会的服务工作要通过项目的形式,提高服务工作的效率,让群众享受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好处,切实感受到温馨计生、人性计生、优质计生。三是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当生力军。实现农村计划生育的村民自治,将是农村计划生育进步和发展的一个很高的境界,意味着群众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意味着通过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达到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许多问题和矛盾也会在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得到化解。由于客观环境的制约,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计划生育权力还无法真正交给群众掌握。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计生协应当发挥带头、宣传、服务、组织和推动等自治功能的作用,努力做到在自我教育中唱主角,在自我管理中当骨干,在自我服务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组织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协助村委会推进群众自治中,使生育政策和群众意愿有机地结合起来,巩固和提升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成果。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办事机构素养计生协的优势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能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广大会员和志愿者的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社会资源能否有效整合起来为我所用,干部队伍的素质和办事机构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方法是重要因素。在去年底召开的省计生协常务理事会上,我就加强自身建设对省计生协办事机构提出了三点要求和希望,我觉得也同样适用于全省各级计生协。在此,我想再强调一下。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和品德的修养。各级计生协特别是县以上计生协办事机构是协会工作的中枢,承担着规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的重任。因此,办事机构的效率、素养,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政治品德、思想道德的修养至关重要,当干部首先要学会做人,没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平谈别的都不行。一个干部的德至关重要。目前县以上计生协已陆续纳入或参照公务员管理,各级协会办事机构应该选拔和配备与管理体制相适应、能够承担重任的干部。二是要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计生协是群众团体,面向的是群众,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能力和自觉性是自己的基本职责,因此,计生协办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要牢牢树立群众观念,掌握基本的群众工作方法,热忱对待群众,依靠群众。我始终认为协会工作和计生行政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行政部门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计生协主要是通过开展有特色的、便于群众参与的活动,通过提供服务和实施项目,把工作做到群众身上,使他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各级计生协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着力培养和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协会的干部要学会发现和研究问题,善于通过总结推广经验促进面上工作。县以上协会办事机构的工作方法和基本内容主要是规划和组织实施活动,总结推广经验。协会办事机构本身人员不多,要做到人人都会搞调研,人人都会总结经验,人人都会发现问题,人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希望协会越忙碌越好,这样才能承担政府委托的工作。工作忙碌,多做工作才能锻炼人,才能真正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把精神激励到工作上来。有一句话叫“无事生非”,没有事干的时候,那个地方,那个群体肯定是是非特别多,因为没事干,有空就是闲聊,不会有什么好处的。计生协要做到全心全意忙工作,这样才能锻炼人,才能有所作为。县以上计生协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出去调研后能够拿出有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能够科学、专业地指导基层的工作,能够总结和推广经验,善于组织活动,只有把干部的素质提高了,协会的地位也才能得到提高。同志们,过去一年里各位理事积极参与省计生协的工作,通过计生协这个平台,为促进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我对同志们的努力表示感谢!也希望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省计生协的工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出新的贡献。

群团工作计划第2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是团组织的全部价值所在。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共青团组织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共青团组织必须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探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路径,不断提高青年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青年群众工作贯穿于团组织建设的始终,努力把青年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

关键词 ]共青团;青年群众;团组织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38

1共青团组织的含义及职能属性

1922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是团组织的全部价值所在。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共青团组织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共青团组织必须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探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路径,不断提高青年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青年群众工作贯穿于团组织建设的始终,努力把青年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

所谓青年群众工作,是指围绕青年群众教育、就业、劳动、社交等成长成才、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和青年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在行使对青年的教育、监督、管理、保护、发展等职能过程中涉及的综合事项。自共青团成立以来,共青团一直是党的得力助手,是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主导力量,肩负着为党输送青年干部和团结青年群众的双重职能。协助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管理好青少年事务,维护好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新时期共青团自身的建设离不开青年群众工作的有序开展。

要将青年工作贯穿于团组织建设的始终,是由共青团的政治属性所决定的。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这一政治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共青团既要为党去吸引和联系优秀青年,把优秀青年凝聚在党和团的周围,向党推荐优秀的年轻人,又要为党做好维持青年群众稳定的工作,做好青年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并促进青年群众与社会和谐发展。

共青团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共青团要做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参与政府对青年事务的管理。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网络组织,利用自身特殊的政治身份,整合人力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组织资源,成为国家政权中重要的社会支柱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中坚力量。共青团主导青年群众工作是与其自身的公共性相匹配的,也是现阶段中国最适合做青年群众工作的组织。

共青团组织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社会团体,它除了具有执政党的助手和接班人的政治职能外,还必须要肩负起青年群众的社会化的历史使命。团组织作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青年群众意见的表达者和利益的维护者,本身就担负着青年的社会化的职能。要想更好地服务青年,在青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施加更大的影响、承担更多的责任,共青团组织就需要加强对青年社团的服务和管理,通过它们实现对更多青年的服务和影响,促进和规范青年社团的发展,充分发挥其自身职能,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去。

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共同决定了它要将青年群众工作贯穿于团组织建设的始终。这就要求团组织在完成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同时,要依据当代青年的个性特点和群体特色做好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要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青年事务的立法工作,完善青年群众工作的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团组织属性与职能的关系,加强团组织各部门的协调与互动,统筹各部门的力量,使团组织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2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和团组织建设的建议

2.1以青年群众的发展为工作的核心开展工作

共青团的建设和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青年群众的发展为核心。在青年发展的过程当中,团组织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参与,通过团组织这个纽带优化青年组织和青年的社会参与;二是创业就业领域,团组织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为青年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提供见习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优化就业环境,为青年就业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青年群体的就业创业竞争力;三是教育实践,在教育领域服务青年群众,防止辍学,保障青年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各种实践,提高青年整体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满足青年群众成长成才的需要;四是健康服务,推进青年群体体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救助和咨询服务,提高青年群体的健康水平;五是文娱活动,大力发展青年文化事业,支持青年文化社团组织的建设,争取为青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2积极推动青少年立法进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积极推动青少年立法进程,维护青少年的合法利益,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是共青团发挥“参与管理型准政府组织”职能的重要体现。在各级共青团组织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我国的青少年立法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现在,根据所规范的内容和法律进行分类排序,大致可以分为学习教育、婚姻家庭、劳动就业、安全卫生、困难救助、文化体育、刑事司法与治安行政处理和附则九个部分,涉及青少年利益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的条文200余条,已初步形成了完备的法律政策体系。布局和谋划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定位在立法的层面,是把青年群众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的具体体现。

“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共青团组织的四项基本职能,其中,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又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急需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础上出台一部统一的全局性的法律,如《未成年法》或《未成年人工作条例》等,从而更完整、统一、独立地做好青年群众的工作。共青团在这个立法的过程中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应当利用这个契机来推动团组织自身的建设。

2.3以服务为主旨形成公益普惠的管理模式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竭诚为青年服务作为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述阐明了共青团社会职能的内涵,是共青团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共青团在协助共产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实践中,各级团组织始终着力解决青年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把为青年群众服务放在首位,围绕青年群众学习成才、就业创业、扶贫济困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有效的工作,凝聚和吸引广大青年群众,同时也重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形成既有利于青年成长又有利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社会普遍受惠的管理模式。比如青少年读书计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青年实用技术培训、青年技能振兴计划等,帮助青少年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为了满足青少年迫切的就业创业计划,还开展了青年创业行动、青年就业促进计划、青年创业促进计划等,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此外,针对特殊青年群体的需求,还开展了三下乡、手拉手、大学生济困助学计划等活动,为弱势青少年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2.4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搞好团组织的建设,还必须在工作中强化绩效考核。共青团的工作应该追求精细化、追求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全团来讲,可以在服务青年群众的领域建立考核机制,在青年群众工作的重点领域建立硬性考核体系,强化管理,形成约束,这样才能将为青年群众服务落到实处,做好青年群众工作。

3结论

总的来说,共青团做好青年群众工作,要在通过研究青年群体的基本特征和普遍需求的基础上,厘清思路,找准定位,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手段,不断完善团组织建设,通过为青少年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在服务的过程中,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影响,使不同的青少年群体得到社会认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在青年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只有这样,共青团才能真正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扮演好共产党助手和后备军的角色,为国家的建设输送更多的青年人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参考文献:

[1]吕福春.中国复合型社团研究:以中国共青团的职能变迁为个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吴庆.新时期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的理论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

[3]王莉萍.改革开放30年共青团管理青少年事务的模式与经验[J].青年探索,2009(1).

[4]张琳琳.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事务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9.

群团工作计划第3篇

大家好!我是***。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为我提供了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也是我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愿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挑选。我竞聘的岗位是计划生育指导站站长。

我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自1991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县指导站工作,于2003年1月任指导站药具科副科长,2005年7月任药具科科长,2007年6月任副站长。

在二十三年的计划生育工作生涯里,我始终以敬业进取的工作精神,高度饱满的工作热情,求是奉献的工作态度,秉着对广大育龄群众优质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为领导当好参谋,做好工作。经过这些年的锻炼,我的各方面的素质都得以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指导站站长这一职位,我认为自己有以下几方面的任职优势:

(一)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技术知识。我毕业于温州卫生学校医学专业,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在指导站工作的23年中,先后在药具科、手术室等多个岗位工作和历练,对指导站的工作流程较为熟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先后二次的农村指导员的下派经历,也让我更能体会基层干部干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易和育龄群众需求。在担任指导站副站长后,面对工作岗位的不断履新,面对新的使命、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我坚持勤学、博学,努力做到学习劲头不褪,时间不减,精力不松,自觉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件”,努力学习与岗位相适应的统计知识、医学知识、法律知识、财务知识以及公文应用和写作知识。几年来,依靠自身不断的学习和锤炼,通过不断的向同志们学习,向基层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自身综合素质有了较大地提高,理论和业务知识的运用更加科学、灵活、有效,履行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具有开拓进取的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的责任感。近几年,指导站先后进行省级标准化建设、“三优”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和药具管理改革。在这期间,我立足于本职岗位,从眼前的点点滴滴做起,脚踏实地、起早摸黑积极投入到工作,和许多同志共同努力一起推进指导站建设。在指导站的几次装修期间,我尽力做到亲力亲为,主动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联系,从最初装修图纸的审核到最后一盏灯的安装,我都认真做好监工,碰到的疑点、难点和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我都一一记下,第一时间向各厂家师傅反馈,严把质量关,使指导站标准化建设和“三优”指导中心顺利通过了省、市级验收,保证正常运行,2012年指导站还被评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站。在全省的药具综合改革进程中,我积极与局科技科同志协调,把药具工作的主要内容按上级要求纳入整体工作考核之中,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统一评估。对全县免费药具发放点实行专人负责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药具发放员岗位责任制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并组织人员进行了免费发放点运行情况的定期检查。药具工作获得了省、市一致好评。

(三)具有团结互助的意识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回顾多年来所做的一些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能够较好地完成,与三个方面是分不开的:一是坚持讲团结。这几年来,我一直坚信团结形成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这一理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摆正位置,身体力行坚持讲团结,努力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补台不拆台”,以促进工作为目的,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自觉维护集体荣誉,互相配合,精诚团结,形成了工作合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坚持讲奉公。“公生明”,只有公正、公平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人口计生是一项群众工作,也是“民生”工作。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始终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群众的教育、管理、监督之下,为群众谋利益,办好事,做到制度之内“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三是坚持讲廉政。“廉生威”,只有清政、廉洁才能使人不为权势左右。在生活纪律上,我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从不讲条件,摆阔气,争攀比,在原则问题上不随波逐流,始终注重严格要求自己,筑牢防线,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对于指导站站长一职能否竞岗成功,我考虑得并不多,“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无论处在哪个岗位上,我都继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假如能走上指导站站长这个岗位,我有决心、有信心担当此重任。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转型的实践,我将树立“三种意识”,深入谋划,扎实推进我县人口计生技术服务工作,促进计生服务事业良性发展。

一是树立学习创新意识,把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在工作中,我要努力坚持慎思、笃行,做到基本理论笃学,业务知识深学,修身知识勤学。用科学发展观考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指导实践工作,从思想上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努力做到每一项举措的制定出台,每一项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都坚持立足调研、全方位思考、多方征求意见、认真论证、敢于试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二是树立奉献耐劳意识,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结合,全方位拓展计划生育服务内容。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育龄群众、为了育龄群众一切、为了一切育龄群众”的思想,立足于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完善技术操作标准,规范技术人员行为,着力创新服务模式,态度上热情周到,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从心开始,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细节做起,关注人的生命全过程,提供阶段性、亲情化、温馨化、个性化服务,使服务阵地真正发挥了作用,拉近了人口计生工作和群众的距离。在做好生殖宣传、生殖咨询、生殖检查和优生促进等基本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母婴保健、生殖健康、青春期和中老年保健、致富发展和计划生育服务,使服务更温馨,更人性化,更亲情化,促进家庭富裕和谐,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

三是树立大局团结意识,与职能转变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能力。按照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方案,及时转变职能,拓展工作领域,不断在服务体系建设、生殖健康、出生缺陷干预、早期教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目前指导站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使他们在工作理念上有根本性的改变,专业水平有更大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实、配强、壮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适应新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群团工作计划第4篇

“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自2004年4月启动实施,至今已经3年多了。3年来,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活动主办单位先后召开了启动会议、现场推进会议,举办了“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职业技能专场鉴定周等示范性的活动,推动工作扎实开展。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的要求,积极争取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支持,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工作实现了新发展。特别是去年上海现场推进会议之后,“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又迈上了新台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有机融入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格局。青年技能人才是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过程中,始终将工作放在国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设计、去把握、去推进。充分利用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司(局)际协调会议机制,将“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列为“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子项目,将“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列为国家一级竞赛,争取到了青年专场职业技能鉴定、青年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等优惠政策,为“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直接抓好400家重点联系企业,通过命名全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培训或鉴定基地、深入企业调研指导等途径,将工作纳入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格局。发挥大钢、汽车、开发区等行业团组织和青年社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业内经验交流、工作研讨等活动,既推动了青工战线团的建设,又扩大了“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覆盖面。各级团组织还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形势,大力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青年技能人才,积极参与新职业、新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国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不断完善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措施。我们在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过程中,针对青年特点,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强化培养措施。各地各企业团组织普遍把技能培训作为工作基础环节来抓,对青年技术工人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其中“双证”培训、“学分制”培训、校企合作培训、青工网上技校培训等方式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创造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按照“层级推进、相互衔接、规范运作”的要求,层层抓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发挥了大赛在评价、认证技能人才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为优秀青年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了舞台。广泛开展主要面向青年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突破了比例、资历、年龄、身份等限制,畅通了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将促进青年技能人才合理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组织青年高技能人才带徒传技,推荐青年技能人才走上重要工作岗位,开展同业技术交流,为青年技能人才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初步构建青年技能人才工作服务体系。构建服务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是做好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内在要求。各地各企业团组织着眼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统筹规划,积极探索创新,初步建立了推动工作的服务体系。一是培育了工作项目。在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每个环节都培育了相应的工作项目,比如,在技能培训方面,有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在技能竞赛方面,有“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在技能鉴定方面,有“青年职业技能鉴定周”等活动;在典型培养方面,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活动等。各个项目既独立存在,又服务了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形成了协同推进的工作态势。二是完善了评价机制。注重对青年技能人才进行较为全面、综合的评价,实现了团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有的企业团组织联合人力资源等部门,开发了一些企业急需的职业和工种标准,有力地服务了国家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三是强化了活动阵地。在沈阳建立了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示范基地在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各地各企业积极加强活动阵地建设,统筹利用好团内培训阵地、企业培训阵地和社会培训阵地,为青年职工学习技能、成长发展提供了阵地依托。

“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实施三年来取得的可喜成绩,凝结着各级团组织、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方面同志们、朋友们的辛勤劳动。借此机会,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为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付出辛勤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深入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进一步做好企业共青团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对“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地位作用的认识要有新高度

“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成功实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形势下,深入做好这项工作,要求我们对其地位作用的认识有新的深化和提高。

第一,要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对“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地位作用的认识。大家知道,当前,我国已进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需要我们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战场。在决定企业发展及其竞争优势的各种要素中,人才资源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尽管近些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需求相比,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的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素质水平亟待提高。作为企业价值重要组成部分的技能型劳动者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短缺会严重阻碍理论设计向实际产品的转化,严重影响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竞争能力。同时,我们要看到,在当前我国“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交织的关键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产生的最主要根源就在于贫富差距过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穷人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早晚要出问题。劳动者个体作为真正的经济动力之源,如果其生活质量能获得较大改善,能够拥有一个可以预期的良好发展前景,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一定会增加和谐因素,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青年职工是企业职工的主体,不仅身处企业生产前沿,还承受着不断增加的发展压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是共青团组织正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参与经济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决策、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深入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帮助青年技术工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有效提升青年职工的效率价值,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可以帮助青年职工提高经济收入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第二,要着眼于青年职工的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对“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地位作用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的深刻调整,企业治理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竞争方式的深刻转变,都对企业的工种结构、岗位要求、人才标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包括青年技能人才在内的广大企业青年的成长需求和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在价值取向上,青年职工在希望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目标的实现,更加希望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在群体结构上,随着企业内部青年职工的日益分化和青年劳动力进城入企务工,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青年职工分层明显,在发展预期、具体需求等方面的群体差异性显著增强;在活动选择上,青年职工更愿意选择符合其自身兴趣爱好、能够为他们提供服务或使他们有所收获的组织和活动,在工作之余,他们还往往根据兴趣、需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想方设法提高自身职业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在交往方式上,青年职工喜欢用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进行交流,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增多。这一切都给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作为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支柱性项目,它的实施有助于帮助青年职工提升技能素质和水平,更好地适应工种和岗位要求,满足自身渴望发展、渴求成功的愿望,从而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智慧和潜能,实现自身价值;有助于帮助青年职工增强自信心,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形成良好的评价,形成一种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生活;有助于在青年职工中消除分化和隔阂,形成主流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青年、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要着眼于共青团事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对“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地位作用的认识。社会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但社会越是分化,越是需要整合。总书记曾指出:“要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各种力量良性互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各种关系以及当今我国社会的政治伦理观产生着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能够“牵一发动全身”、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是党群关系。可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处理党群关系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格局对处理党群关系提出了新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对处理党群关系提出了新课题。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保持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对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重大。在党和群众之间,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和党之间,没有自己的利益。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作用,把青年紧紧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党作好青年群众工作,是共青团的应尽责任和价值基础。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共青团的组织设置、动员方式、服务手段、运行机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比如说,一些企业团组织的组织设置模式不能有效地联系、覆盖青年,一些企业团组织的动员方式难以牵动青年的利益期望,一些企业团组织难以有效地提供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和青年特点的工作产品和服务等等。如何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获得青年的广泛认可、拥护和支持,提高青年职工对企业团组织的客观依存度和心理认同度,是企业共青团面临的严峻考验。“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充分考虑了新时期党团关系、团青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是企业共青团组织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有机统一的生动实践。三年来的实践表明,“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作为企业共青团的一个工作产品,因其“量化、通用、受益面广”的优势,有效地突破了传统工作产品在青年中的“市场营销”瓶颈,有力地促进了青年的参与和对青年的服务,促进了团组织与青年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促进了团的自身建设和职能作用发挥,在一些企业扭转了团组织边缘化的趋势,为企业团组织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

二、对“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工作规律的把握要有新水平

大家知道,规律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只有把握规律、抓住本质,把“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本质基因”和企业改革发展的“本质基因”有机结合,才能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回顾总结多年来共青团工作特别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三年来的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把握。

第一,加强领导是重要前提。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是否重视,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如何,在工作布局中把它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投入了多少资源,形成了什么导向,对于“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实施及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实施以来,在青工战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和企业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青年职工的热烈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可以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工作实践再次表明,在大体相同的客观条件下,不同的主体,其认识程度和实践结果是不同的,这也是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工作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时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如此,我们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但也有个别单位当面讲认识很深刻、很到位,回去以后要么不讲不干,要么敷衍了事地提一下。反过来,有了荣誉、称号等则当仁不让,能要多少就要多少,恨不得他一家包了圆。我们是一个组织,作出一个决策是很慎重的。我以前讲过,是否推出“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我们研究、论证了两年,在得出它具有“量化、通用、受益面广”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青年职工的参与率和受益面,有效促进团青互动等结论后才下的决心。而实践证明,“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很高的实践价值。我们不搞强迫命令,但对某些不良习气和作风是深恶痛绝和坚决反对的。同时,在认识还可以的情况下,还有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执行力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在未来十年内,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执行》一书的作者拉里·博西迪泽指出:“不能执行的领导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合格的。”我认为,执行力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思想是否重视、认识是否到位的问题。所以,我希望包括在座诸位在内的做得好的绝大多数单位和同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暂时做得不够理想的单位能够加强领导、尽快整改。总之,希望青工战线广大团干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把“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作为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支柱性项目,始终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把这一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对青年有利、对共青团有利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第二,广泛参与是重要基础。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离不开广大青年职工的积极参与。当代青年职工有着强烈的参与诉求和发展愿望,是企业共青团的行为主体。他们既是“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工作成果的享有者,也是工作实践的推动者。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需要企业、行业、职业院校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充分尊重企业青年的主体地位,发挥青年职工的能动作用,而不能仅仅依靠“单向度”的行政手段,单一地借助外部效应或引入外生变量。因此,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氛围,激发青年职工的主体意识,引导青年职工积极参与,集中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使之与企业党政支持、社会力量帮扶相互促进,从而使“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成为尊重、集聚青年职工智慧和愿望的“市场选择”,形成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青年职工普遍参与之日,就是我们的工作取得成功之时。

第三,政策支持是重要条件。政策,是“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生命线。在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过程中,政策的受惠群体就是我们工作的利益依托和群众基础。政策的受益面越大,我们工作的群众基础就越广泛、越坚实。换句话讲,没有国家良好的宏观政策,没有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绝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在这方面,各地区、各企业团组织积极争取劳动保障部门支持,做了大量工作,优化了青年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在当前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形成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同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在政策宣传咨询、协调落实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使“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和青年职工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为工作开展提供相适应、可持续的政策保障。

第四,完善机制是重要保障。机制建设,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保障环节。着眼于工作的持续发展,在组织领导、动态管理、评价考核、激励约束等方面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意义重大。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机制的保障功能和作用,首先要增强机制建设的系统性,加强机制建设的整体规划,使各个机制在空间上并存,在功能上互补。其次,要突出机制建设的针对性,针对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最后,要力求机制建设的实效性,建立结构合理、作用明显的机制群,推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想我们能否通过深入研究,建立起一种以“正反馈”机制为核心的系统动力学模式,激发各种工作要素的活力,使工作成为一个能动和谐、自主调节、自我发展的自组织系统,能够能动地离开原有状态,走向新的状态。在这方面,青年文明号活动就已经形成了类似机制,可以为我们的思考和研究提供借鉴。

三、对“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深化推进的措施要有新发展

在过去三年的工作实践中,青工战线各级团组织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工作,形成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下一步,要把那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做法坚持下去,同时,鼓励各地各企业团组织大胆创新,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下面,我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在坚持统筹兼顾上下功夫。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具体体现。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做到统筹兼顾。一是要在工作目标上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规模和结构的关系。既要努力扩大培养规模,提高规模效益,让更多的青年职工参与进来,使更多的青年技术工人受益;同时,又要注重优化工作的供给结构和产出结构,一方面为青年职工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使青年技能人才队伍的类型结构、等级结构、能力结构、人文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优化,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实现较好的结构效益。二是要在工作领域上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巩固和拓展的关系。既要抓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在国有企业的深化和拓展,又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向非公有制企业,实现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各类企业中的协调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和作用,通过联合举办技能竞赛、进行职业鉴定等途径,推动工作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行业拓展。三是要在工作对象上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既要帮助青年职工培育与产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素质,切实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又要加强青年农民工的技能训练,帮助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形成与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既要抓好“蓝领”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又要在“灰领”、“白领”等职业领域探索工作路径和经验。既要遵循“累积效应”规律,注重加强普通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要注重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各类人才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四是要在工作阵地上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所有和所用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团内教育培训阵地,又要积极整合资源,依托企业职工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建立一批青年技能实训基地和鉴定站(所),实现工作阵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既要依托传统职业教育网络,又要积极应用各种先进手段,依托网上青年技能培训学校等虚拟阵地,开展远程培训等工作。既要建好、用好、管好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指导协调和管理服务,又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在其他区域探索建立新的示范基地,逐步实现示范基地在全国的合理布局。

第二,要在构建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与空间上的并存性相统一的特点,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逐步构建与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相衔接、符合青年技能人才成长需求、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服务体系。一是要做到机会均等,为企业青年都能有机会享有团组织的服务作出制度安排。“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体系,理应为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青年提供均等的成长机会;参与活动的青年职工,只要努力,最后的结果大体上是相等的;青年拥有自由选择权,自愿参加;同时,对入企务工的农村青年,也要一视同仁地提供培训、鉴定等服务。我想,这也是“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题中应有之意。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完善以品德能力为本位的人才择优机制和向上流动机制,为企业青年成长创造公平、平等的环境和条件。二是要做到方式多样,为青年技能人才成长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在工作载体建设方面,团中央在推行技能培训“学分制”、举办“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开展“青年职业技能鉴定周”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又在部分企业试点推出了“青年技能服务卡”,力求进一步贴近青年、贴近实践,增进团组织与青年职工的联系和互动。这个载体非常好,易于了解掌握青工需求,易于密切团青关系,希望各地各企业团组织积极应用,并不断完善服务卡的功能,进一步畅通青年参与活动、成长成才的渠道。在培训实施方面,要继续把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原则,开展“菜单式”、“应用式”、“研究式”、“体验式”、“拓展式”等多种培训,实现青年技能人才成长路径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在管理服务方面,要通过完善人才库、建立青年技师协会、开展同业交流活动等途径,切实加强对青年技能人才的动态管理和持续服务,促进青年技能人才素质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要处理好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关系,促进青年技能人才的有效配置,特别是要注重发挥青年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和带徒传技等方面的作用,防止技能人才资源的浪费,形成良性循环。三是要做到流程优化,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效率。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链条涉及培养、选拔、认证、配置、激励、管理等诸多环节,是整个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下一步,我们要着眼于完善、优化工作流程,抓好流程上各个环节的效能发挥和有效衔接,畅通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血管脉络”,使青年技能人才顺畅地、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四是要做到评价科学,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要结合目标管理,突出评价考核内容的科学性,提高评价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增强评价考核方式的可操作性,扩大评价考核主体的群众性,在青年技能人才选拔、认证、激励等方面切实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质量。

群团工作计划第5篇

社区网格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鼓西街道维护稳定群众的能力,构建有利于我辖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夯实基层基础,扎实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群众基础,转变工作方式,根据区委关于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现就鼓西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17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为目的,以街道党政领导、机关党员干部、社区两委成员等为主体,以属地化、社会化、信息化为前提,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积极探索建立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有效的网格体系,真正实现党组织核心作用更加突出,行政管理更加有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更加和谐的工作目标,为全面推进鼓西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工作目标

每个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相应的服务团队将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下去,发挥机关干部的积极作用,实时采集网格内家家户户和所在单位的情况,点对点、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经常化,从而达到强化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

三、工作步骤

1、合理划分责任网格,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体系。“网格化管理”的基本环节是网格的划分。依据地理分布和常住人口统计,合理确定责任网格,将辖区分为若干网格。网格划分总的原则是“全面覆盖,界线明确,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要求网格的划分有利于组团服务,包干责任,上门调查和面对面服务。

2、调查摸清民情民意,建立起统筹兼顾、全面覆盖的管理服务体系。“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是做好群众的各项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采集、监督、反馈、督办系统,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畅通、反馈及时,节约、集约管理成本,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3、合理配备组团人员,建立起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好的管理服务团队。“网格化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组建好服务团队。网格团队要因地制宜,原则上每支团队由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和辅助人员组成,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走访,收集和处理居民所反映的问题和意见。

4、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高效运作、资源共享的网格信息管理平台。网格信息管理平台要以街道为单位,建立集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状况、住房、就业、计生、党建、教育等信息资料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便于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工作动态,准确归类汇总,有条件的还要向社区和辖区内单位延伸。要注重信息的日常维护和更新,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特别要注重录入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使管理服务更加人性化。

5、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在组织体系、基层队伍和工作机制上的优势,以属地管理为主,在外来人口集中的社区建立专门的外来人口网格,以街道、社区干部为核心,外来人口中的积极分子等为辅助力量,成立管理服务团队;把散居的外来人口按照居住地直接划入所在网格进行管理。建立外来人口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把外来人口普遍纳入网格化体系,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群团工作计划第6篇

为什么团的工作做不到青年身上

团的不少工作做不到青年身上,其原因很多。而最主要的有三点。首先,各级团委在领导工作中存在着。这种的表现形式,在上级机关一般是文读主义和事务主义,一九五四年限西团省委对上对下共发出文件一九五件,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件。下级团委的来文共三二九三件,每天平均要有九件之多。全年召开常委会八十六次,再加参加党、政的一些会议,和召开各种专业工作会议,团委委员每周总要有两三天的时间是开会。这样,团委的主要负责干部就容易陷入了文读主义和事务主义的坑子里,忙忙碌碌,丧失主动,不能更好地集中主要力量及时调查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不能定期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检查工作。这样,广大青年中的先进经验,好人好事,也就不能及时地发现和总结推广;工作中的缺点,也不能及时地加以批判和纯正;领导机关所知道的情况常常是过时的。这就是领导工作一般化,不切合实际,不够及时的根源。

其次,部分县、区团委和广大基层组织的领导关系经常脱节断线。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有一些客现情况,这就是县、区团委的干部调动频繁,一时不易熟悉团的工作业务和当地青年工作的情况。同时,在中心工作中,团的干部多半是担任区、乡工作组长,工作任务繁重,习惯于一揽子发动群众,“单打一”完成任务。但主要的问题是在于团的干部还不善于把中心工作和团的工作结合起来,组织青年的热情,发挥青年的积极性。有些团委虽然定期召开支书会议,但只是把党的计划改头换尾布置一下,并不解决多大问题;不负责任的团委更长期不去追问支部工作,在这些县、区,上级团委的指示也是没有 什么作用的。譬如一九五四年团中央一再指示要重视组织发展工作,团省委于二月份发出了计割,六月份又发了指示,八月间召开了会议进行了检查,重新作了具体布置,但是泾阳团县委除在春季发了一份简单计划外,直到十二月份再未向下传达新的精神,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布置,到十二月份还不知道前几个季度发展了多少团员。再次,有少数团的干部不热爱团的工作,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存在着相当浓厚的个人主义思想,成天考虑做什么工作有名有利,如何才能提拔得更快。他们感到做青年团的工作没有什么“权力、地位”,认为只要做好了中心工作,团的工作做不做没什么关系。这些同志是不懂得:如果不去做好团的工作,发挥青年的积极性,是很难做好中心工作的。由于这种思想作崇,他们对于上级团委的指示和广大青年的生产(工作)、学习以及各种具体要求根本不已闭不问,甚至在团内骄气十足,不尊重领导,不接受批评,采取“作客”态度,等着转业,甚至闹着转业。青年们批评这些人是:“挂着团的招牌,不做团的工作”。

如何使用的工作真正做到青年群众中去

改变上述情况,使团的工作真正做到青年群众中去,这是青年团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在我想就我们已有的经验,谈谈改进领导,把工作真正做到青年身上的意见。

青年团是党的助手,党需要我们配合各个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们的工作面很宽。在这种情况下,团的组织就要善于抓住重点,根据当时当地的客观需要和主观力量,集中精力办好几件青年欢迎、常委满意、团的组织能够使上劲的工作。譬如,一九五四年我们比较集中力量进行了组织高小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工作,加强对青年的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工作;发展青年突击队的工作;以及在徽集补充兵员工作中,普遍召开了县、乡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在农业生产中,重视了组织技术举习,推广了武功县技术教学合同的经验。所有这些工作,都博得广大青年的拥护和各方面的好评。相反,那种不加区别,到处配合、党、政各个部门的工作,不分主次缓急地都跟着跑,工作中缺乏计划性和连贯性的做法,是事倍功半,没有良好效果的。团的工作一般的(除了组织建设外)都是在党的领导下配合行政及其他方面共同进行的。各级团委除了认真研究上级团委的指示外,要特别注意及时了解、研究同级常委和政府当前的工作计划和青年的实际情况,确定团要着重做那几件具休工作,提出具体措施,请党委批准后,统一安排,迅速下达,使广大团员和青年方向明确,心中有底,可以大阻地正确地工作。团组织还要善于积极主动地和左邻右舍取得密切联系。譬如工业、农业、文教、工会、妇联等,都是和团的工作有着密切关系的部门,不少工作都需要配合去作。团的组织经常主动地和这些部门交换情况,磋商工作;需要共同计划的就做出共同的决定,分别贯彻执行。应该指出,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是领导团的组织去配合,而不能仅仅是抽出几个团的干部去参加工作。

克服县、区、乡的断线情况,加强对基层组织的领导,是团的工作能否真正做到青年身上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基层组织的领导,是应该特别强调的。目前有不少团的干部做工作不依靠团支部,或者把依靠支部变成依靠支部书记和支委,而不去发挥支部的组织作用和全体团员、青年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对群众不够相信,对群众的作用认识不足。不可能设想,只使用少数团员,团的基层组织无人领导,瘫痪无力,而广大青年能紧密团结在团的周围,团的作用能充分发挥。自然,改进县、区、乡的烦导,克服上下断线现象是要从多方面着手的。加强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提倡热爱团的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有计划地配备和输送干部,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还要推广那些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第一、加强团县委对基层组织的直接领导,使所有工作任务的布置都能够迅速地直接下达基层组织,并尽可能地和党的部署安排同时下达。召开团代会、吸收支部书记参加三级干部会议,或在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的前后召开全县的支书联席会等,都是贯彻这种领导方法的有效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工作能够紧紧跟上党的步骤,避免层层布置、延误时间和不必要的传达差错,而且可以提高县、区、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一般的每县每年均座召开一次团的代表大会,一、两次支书联席会议(或参加三级干部会)。再加上一次基层干部训练,就可以对基层组织的领导有很大的加强,保持了和甚层组织的直接联系,建立了系统领导。第一、采用团委委员按地区分工分斤领导的方法。团的县、区干部下乡参加中心工作以后,都应以所在乡为基点,分工领导附近若干乡的支部工作;根据团县委的布置。首先做好用在乡的工作,并采用各种方法检查和指导附近乡的支部工作。譬如召开小型座谈会交流经验,抽时间到附近乡检查工作,叫个别团支书来研究工作等。在大的中心工作中,县、区团委还可经近常委同意,委托其他部门的党、团员干部指导所在乡的团支部工作。第三、团县委可经常保持一、两名委员负责全面工作,着重负责上下联系和有重点地巡视检查工作,督促下乡同志反映工作情况,并把下边同志所反映的问题和经验认真加以研究,及时整理上报和传播各地。第四、团区工委要善于在留机关的时间内研究和安排好下一段的工作。同时,可以逐渐建立区常委会。区常委会以五人左右为宜,除团的专职干部外,可吸收其他部门热心青年工作的党、团员干部参加。区常委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区工委的决议和计划,处理日常工作,但不能代替和削弱区工委的领导。这样做团的专职干部全部下乡后,其他常委委员还可照常处理工作。

群团工作计划第7篇

二十九团现有总人数16561人(常住人口12345人,暂住6123人)出生89人(常住54人、暂住35人),一孩50人,二孩39人,出生率4.52%、死亡79人,死亡率为5.42%,自然增长率为0.56%,女性初婚56人晚婚率为90%,本年度已婚育龄妇女2700人,采取节育措施2650人,综合节育率95.3%。 

我团计划生育工作长期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优质服务的理念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使优质服务与行政管理融为一体,使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现将我团2004年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自查报告如下: 

一、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责任运行机制。 

今年相应调整了计划生育、“三结合”、“计生协会”、“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团计划生育第一责任人与43个基层单位法人按其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保证指标责任书,团计生办与32个基层单位业务责任人签订业务指标责任书,按各自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责任,在全团实行一把手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的领导责任机制,对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实行双向“一票否决”,对三级管理网络责任人实行计划生育政绩考核,对“两种生产”实行同部署、同目标、同考核、同奖惩制度,从而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29团“三个文明”建设轨道。 

二、增加投入、落实措施、提供保障。 

29团党委根据兵团人口与计划生育“十五”指导思想及农二师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要求,今年对计生经费实行年初预算管理,单列帐户,实报实销。不断加大了计划生育投入力度,使计划生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各项奖励和优惠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具体表现在:一是:为全团43个基层单位订阅计划生育报刊杂志订阅4种《人口家庭报》、《人生杂志》、《中国人口报》、《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总计82份,开支3600元。二是:在全团范围内开展育龄夫妇避孕节育免费服务,对在团建立劳动关系的常住、无业流动人口免费预算开支18000元。三是:根据自治区《条例》的规定独生子女费由14岁延长到16岁,团党委按照兵师要求专程下发文件落实率100%,同时团场每年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12万元左右,缴纳生育保险费30多万元,父母退休享受独生子女奖励金5万万元以上。四是;对团连两级计生专干的工资、岗位津贴、培训费全费核销实发总计金额28.6万元;五是: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奖励、兼职科室奖励、计划生育服务站优秀人员奖励、开展“婚育”征文、“协会日”有奖知识竞答、“7.11”世界人口日等活动总计金额10825元。六是:今年为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投资20000元制作计划生育宣传画册版面,印制计划生育宣传单,同时还编制了《避孕药具免费服务卡》机及计划生育各类图表等;七是:为加大基层计划生育“创优”的力度,团为去年创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的13连、16连配备了电教设备,计划生育咨询台、男性生殖健康挂图、开支总金额3600元。全团2004年13个“创优”单位的硬件建设投入12068元。八是:为加强计划生育全员信息的个案录入兵师团配套资金购置计算机及辅助设备3500元。九是:在生产经营上给予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的倾斜,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把育龄群众的经济增长点转移到大田种植和庭院经济等致富途径上来,改变了育龄妇女的精神面貌,一种求知、求富、求美、求健康的新时尚蔚然成风。 

三、立足服务,开拓进取,提高水平。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点是技术服务,做好技术服务的保证是要有一个好的技术机构。为使团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达到“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管理、群众满意”的要求。 

一是:加强计生服务站建设。根据兵团的特殊性,我团计生服务站依托医院、防疫站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现服务站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分别设有药具室、宣教室、咨询室、妇幼保健室、妇检室、手术室、乳腺扫描诊断室、微波多功能治疗室、医学影像室、康复室、检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自动生化仪、胎儿监护仪等。为悄悄话室配置了桌椅等,同时在医院一楼开设了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咨询服务台,方便了广大计生户。 

二是:建立了以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为主,以32个连队计划生育服务室为分支机构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并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及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实现了服务站财务上相对独立。 

三是:配备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具备执业资格的技术人员11名,充实到计划生育服务队伍中,具备了开展计划生育咨询、指导、药具发放、避孕节育医学检查,放、取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输卵(精)管接,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和生殖健康咨询服务能力。 

四是:实施以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为主的“三大工程”,开展了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咨询、避孕药具发放、妇女常见病的防治、四项手术、免费环查孕检、孕产期保健、随访等一系列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今年服务人次达到2268人次。 

五是: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的作用,深入开展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2004年开展查环孕检1200人次,孕期保健和产后访视83人,宣传咨询服务人次17066人次,培训服务人员197人次,免费发放避孕药具2206人次。 

四、加强宣传教育,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人心。 

为了使广大育龄群众能够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我们将宣传教育作为计划生育的基础性工作,组织指导各单位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等不同时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1、社区、建筑公司、医院开展了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妇幼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咨询活动,受教育606人次。

    2、为庆祝“三八”妇女节我团计生办、工会组织全团育龄妇女开展了健美操表演,来自全团24个代表队着装整齐、表演曲目自选,各有特色,最后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总计奖励金额1000元。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育龄妇女的文化生活。

    3、“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是计划生育宣传的品牌工程,根据上级的要求二十九把今年5月定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宣传月,团计生办同宣传科从5月1日至5月30日在团广播站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有奖征文,评选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鼓励奖12名。总计用稿篇数49篇,奖励金额430元。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人心,促进了婚育观念的转变。

    4、5.29协会日团计生办组织全团32名计生专干开展了计划生育有奖知识竞答,评选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十名,总计奖励金额585元。

    5、在7.11世界人口日,计生办与团中学联合举办了“29团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聘请了农二师计生委领导、心理咨询专家进行授课,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反应及性教育、艾滋病等入手,同学们了解掌握青春期科学知识,、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感、责任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青春期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并为全团700多名学生发放了《靓丽青春》宣传手册,与此同时对200多名学生进行了性健康问卷调查,收到良好效果。

    6、今年为加大“婚育新风”的宣传力度,团计生办在工人文化宫、人口密集的社区文化娱乐中心开辟了“婚育新风”科普专栏,内容包括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男性生殖健康、关爱女孩行动、预防艾滋病等展览,时间为7月5日到9月25日。

    7、今年为加大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团计生领导小组制作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服务指南、青少年生殖健康等宣传手册10000份,印制计划生育宣传单12000份,并发到全团每个育龄妇女手中。

    8、为建立起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计生干部队伍,今年对全团计生专干业务培训6次,知识竞赛3场次,使全团计生专干自身素质、业务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9、在开展计生“三下乡”活动中,特邀请师专家对全团800多名育龄妇女进行生殖保健知识讲座,同时团计生办深入基层对11个单位的2500多名育龄妇女进行计划生育知识讲座,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等内容上进行学习,深受大家好评。

    10、在全团范围内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关爱生命宣传活动,发放宣传科普知识6000份,参加知识竞赛1500人次。

    11、在关爱女孩行动中,团组干科、计生办、团委联合举办“关爱女孩的募捐活动”10名团领导与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结成扶贫对子,送钱送物。让他们能安心读书,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发挥计生协会作用,进一步推动优质服务向纵深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29团已经建立了36个计生协会领导小组,有理事322人,会员小组136个,协会会员1728人,形成了一个纵横全团各单位贯穿上下的网络组织,在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过程中,二十九团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组织健全、覆盖面广的优势,以“三结合”活动为契机,全力打造计生优质服务的三项品牌工程,拓展优质服务的内涵,推动优质服务再上新台阶。 

1、发挥计生协会作用,构筑勤劳致富奔小康工程。近年来,29团深入贯彻兵师党委“1+3”“1+8”文件精神,大力推行租赁承包,计生优质服务工作与时俱进,以“三结合”活动为契机,与团场实际相结合,与职工需要相结合,为计生户勤劳致富奔小康献计出力。首先,计生协会积极为承包土地的计生户筹措资金,最近几年29团来疆有40多户的河南民工承包土地资金不足,各连队计生协会千方百计筹措80多万元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 

2、大力扶持计生户发展自营经济。团计生协会为2连、13连、园林中心、养鹿二场的64户计生养殖户划分宅基地、两用地,每户补贴建房款1万元,提供5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一个个自营经济养殖小区在全团各连队建立起来,为计生户发展自营经济形成规模。 

3、创建扶贫帮困送温暖工程,帮助计生户脱贫致富。2004年29团确定扶贫帮困计生户有22户,团、连两级计生协会采取共同帮扶的方式,与贫困户结穷亲,给他们送钱送物、送技术、送劳力、送致富的经验和信息,树立起计生户脱贫致富的信心。近日,该团计生协会领导得知家住水泥厂的贫困孤儿大学生王露有困难,就立即组织帮扶行动。王露几年前就失去了父亲,去年考上了大学,当他赶到大连铁路建筑学院的第二天,他的母亲也患重病不幸去世了,一时间王露的生活来源和缴纳学费成了难题,团9名计生领导主动为王露捐款总计2200元。捐送到正在为生活费和学费着急的王露手中,解决了他的实际困难。其次,今年在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捐款活动中,29团计生协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落实兵师计生委安排,人人献出一份爱心,团计生协会名誉会长、副会长等率先捐款各300元为全团做出了楷模。科室会员、基层连队也积极带头捐款,人数达到2416人,金额4300元。再次,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活动中,师计生协同团计生协对全团各单位贫困母亲进行摸底调查,确定了3户贫困对象,把师团配套资金亲自送到他们手中,此项工作正按照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实施办法进行。第四是今年为使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有新的突破,团计生办为计生专干贴息贷款42万元,鼓励他们发展自营经济。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为掌握团场育龄妇女的婚育详细情况,团计生办组织全团计生专干深入职工居民家中走访调查,建立了新婚、育龄妇女、生育、领取独生子女证等一整套规范的基础信息台帐。采集了全团43个单位的18000名育龄妇女的基本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对育龄妇女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七、流动人口管理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员流动日益增多,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三月初,在团党委支持下,团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对全团各单位流动人口进行摸底调查清理,对证件不全、家中无人代办的由用工单位和居住辖区领导负责,为做好这项工作,主管计划生育的领导工会曲主席亲自组织落实此项工作。计生办深入到全团34个单位与400名流动人口育龄夫妇签订了计划生育责任书。其次:我们始终坚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常住人口的管理范围进行同管理、同教育、同服务、同考核,同时各单位在农忙季节(春播、三秋)流动人口频繁的时期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等宣传教育,组织检查婚育情况,从而避免了计划外生育和超生现象发生。第三满足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需求,对他们进行免费孕检,同时对未采取避孕措施的人,向他们宣传避孕方法和从药具上门服务,做到了孕前型管理。 

八、依法规范执法程序,争创廉政文明团场。 

计生办在日常工作中,能正确应用政策法规,廉政办事,严格执法“七不准、五不准”规定,按照团计生办政务公开项目和内容逐条对照自查。(1)履行职责,按照项目规定收费;(2)制定公开办事制度及办事依据,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在下单位检查指导工作时,从未有吃喝、要、拿现象发生;(3)对本部门所管辖范围的计生专干进行了常年性的党风廉政教育,在职的党员干部中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和计划外案件发生;(4)各项计划生育行政工作坚持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正确执法,深受全团广大职工群众的好评。 

九、强化管理,提高素质,树立形象。 

我团把提高计生干部的政治、思想、法制、科技等综合素质,树立新世纪计生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作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在计生系统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一是加强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从优化队伍结构入手,不断加大政治思想、业务技能的培训,建立了培训学习、激励导向机制,聘请知名专家、演讲团做报告,每年还安排计生办干部外出学习,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计划生育协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组织联系群众面广的特点,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认真履行其职责,为稳定计生干部队伍,还实行了提高和落实计生人员报酬,对考核达标的计生人员奖励机制,真正培养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业务熟练,作风正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计生干部服务队伍。 

十、工作方向。 

我们今后的工作重心,还是在坚持“三为主”的基础上,加大优质服务的力度,在建立计生联系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团计生服务站和连队计生服务室的作用,面向育龄群众,开展生殖道感染诊治、优生优育指导、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及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服务等工作。推广和应用计生新产品、新技术,建立反馈优质服务信息制度,建立定期计生干部培训教育制度,将他们培养成为一支会服务、能服务的计生技术服务和管理队伍,促进优质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十一、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列举北疆去开会感想) 

二、加强信息化管理,怎样把基层专干从繁杂的手工工作中解放出来。 

三、加强对计生专干培训,如进行写作、政策法规、专业技能的培训。 

群团工作计划第8篇

1985年7月,省计生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25年来走过一条跨越式创新发展之路,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将对全省计生协会的科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五大转变”促发展

省计生协第三届理事会自1997年7月成立以来,全省计生协会员由117万增至2009年底的370余万名;实现了会员规模由小到大;协会性质由社团向群团;工作任务由就计生抓计生向促进“两个统筹”;服务领域由服务生产、生活、生育向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工作手段由单一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导向并重的“五大转变”。各级计生协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较好完成“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职能,成为新形势下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生力军,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跨越发展、喜报频传。

“两个统筹”显大局

“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既是我省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各级计生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路子”要求,积极参与人本计生、惠民计生、民主计生、法制计生、廉政计生、人文计生建设,服务好“两个统筹”大局。

毕节市作为全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试点市,紧扣“打造和谐惠民计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主题,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发动协会会员走村入户宣传人口与计生政策。

截至去年年底,毕节市计生协投入资金20余万元在奖励扶助、入学就医等方面优先优惠独生子女户、二女户1100户,并通过解决就业、送技术、供信息、找市场等实实在在的措施,帮助计生户真正实现增收致富,使协会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湄潭县通过实施“两个统筹”,使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基层,由村计生协协助村支“两委”实施优惠政策,促使群众生育观念转变,实现了新生人口的逐年减少。同时,村计生协大力开展“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活动,组织带领广大群众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种植、养殖业和茶叶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产,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黔北大地蔚然成风。

各级计生协积极更新服务理念,把服务对象从育龄人群扩大到青少年、老年人、贫困人口等,把服务领域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延伸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方面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做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工作。计生协的服务网络延伸到全省城乡和各行各业的最基层,庞大会员群体接近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两个统筹”的生力军。

“群众自治”谋和谐

以计生协这一群团组织来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地执行基本国策,通过协会的贴心服务改变以往计划生育工作的强制措施,对内有助于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对外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相互了解。

各级计生协主动参与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工作新机制的建立,稳妥推进基层计划生育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广大群众在计划生育上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各级计生协把基层群众自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协会理事、会员带头学法、用法,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生育行为,管自己、教子女、帮亲戚、带四邻,带头遵纪守法、实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建设和睦家庭的实际行动构建和谐社会。

赤水市探索建立“三权加服务,协会来承担”的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新模式。2008年以来,赤水市坚持“既要依法,又要自治;既要两委领头,又要协会牵头;既要群众实施主体不变,又要发挥计生协作用”原则,在明确村(居)委会、计生协在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具体职能职责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群众的选举权、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知情权和评议权得到充分体现和落实。同时,通过建立维权和监督小组,明确工作方式和重点,基层协会充分行使维权、监督和反映诉求职能,真正意义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情支持。

“扶助机制”进万家

今年5月,省计生协、省人口福利基金会启动全省“万千财富行动――扶助万名计生家庭子女成才,帮助千户计生特困家庭致富”大型公益活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争取援助,目前省人口福利基金会已向社会募集基金1000多万元,已结对帮助1000多名计生家庭子女就学,结对扶助1000多户计生困难家庭发展生产。

当记者走进金沙县平坝乡新庄村王超会的家了解情况,王超会的第一句话是“感谢计生协会,感谢幸福工程。”2007年前她家生活十分困难,幸福工程资助王超会夫妇3000元、乡计生协帮助贷款5000元发展养殖,一年后全家收入42000余元,去年还盖起混凝土楼房。

普定县马官镇荷包村“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张克蕊带领广大村民一起致富,去年荷包村人均收入达3410元。张克蕊感动地对记者说:“幸福工程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真幸福。”据统计,全省共有31个县(区、市)先后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共投入资金1180多万元,救助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6000多人,惠及人口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