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家装艺术论文

家装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7 11:10:50

家装艺术论文

家装艺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 民族文化艺术 创新 现代元素

引言

在经济的推动下,包装产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解决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意义重大。从当前市场来看,商品除了质量和价格,包装最受消费者关注,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包装设计水平。民族文化艺术是千百年传统文化的凝结,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极深的内涵,用于包装设计,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了解民族文化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1 应用误区

国内包装行业整体水平偏低,材质粗糙,造型较少,色彩不协调。近些年来,民族风很受重视,我国也非常提倡学习传统文化。一时间,传统文化艺术成了获取商业利益的工具,纷纷在产品包装上使用传统文化艺术,但过于盲目,对传统理解较浅,找不准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以至于难以达到预想效果。抄袭国外之风严重,西方纵然也有古典文化,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照搬经验,使得设计不伦不类。再者,包装太过,把几种传统文化艺术揉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缺乏整体协调性。

1.2 教学方向

首先,应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一方面,传统文化是古代人们的劳动心血,是我们一大笔精神财富,应该传承;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应用于包装设计潜力巨大。不仅能增强商品的视觉效果,还能赋予其一定的深意。其次,需要融合。传承并非简单的事,包装设计多是商业化的,以利益为先,且服务于社会大众。众口难调,而民族文化又往往具有地域性,直接应用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所以,需要寻找两者的切合点,实现完美的融合。此外,传统文化艺术需要创新。艺术设计具有开放、多元的特点,过去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应该创新,融入现代元素。

2 如何更好地把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包装设计教学

2.1 了解民族特色

我国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丰厚,历史悠久。但在当前新形势下,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以至于很多地方多逐渐西化,缺少对民族特色的深刻了解。包装设计属于现代行业,很多高校只重视现代文化艺术在其中的应用,在课程安排上对民族文化艺术有所忽视。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了解民族文化艺术,弄清楚中西方文化以及古今文化的异同。增设专业基础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的作品,比如中国香山饭店、泸州酒、板城烧锅酒、孔府家酒等设计,成功地把民族文化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够分析它们成功的因素,进而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

2.2 融入现代元素

时代不同,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审视角度也有差异。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的同时,还要创新,融入现代元素,体现时代特点。就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作为教师,在学生掌握民族文化艺术基本知识和特点后,最关键的是如何加入现代元素,不着痕迹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在传统文化中,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蝙蝠和寿桃象征福寿呈祥,龙纹、青花瓷、书法等在传统文化中都较为常见。另外,我国的色彩文化也极为讲究,蕴含着儒家、道家等各家思想。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例如,青色的孔府家酒、蓝色的脑白金。绿色环保是新时代的主题,包装设计自然也要体现这一特色,传统的陶、瓷、竹、麻等材料都颇为适用。

2.3 开展实践活动

包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大量实践,增加经验,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以传统实体成品为教学内容,令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和其他高校交流,开拓视野,分享心得。毕业论文以此为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独立思考完成论文。另外,在班级内部或校园内举办艺术设计比赛,给学生提供动手锻炼的机会,和发挥自身才华的平台。若条件允许,可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不但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还能了解市场需求和现代人审美观的变化。或参加国内外的大型设计比赛,与其他优秀设计师和专家沟通交流。

结语

在过去的包装设计教学中,要么对民族文化艺术不够重视,要么是应用不当,以至于民族文化艺术难以发挥其作用,而包装设计教学水平也不理想。

对此,应以现代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民族文化,处理好民族文化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关系。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应多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家装艺术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 

 

在艺术文化史上,一种艺术思潮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乃至艺术发展的方向。不论哪个时代,它辉煌的文化成就,都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种主要文化思潮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影响着文化的风貌,以及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创造。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崛起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开始并没有确切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陶艺家才开始尝试着从传统古典陶瓷艺术中剥离出来,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经济环境,在改革开放前,现代陶艺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的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美籍陶艺家李茂宗访问大陆,在国内一些艺术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与交流,重点推介了美国和台湾的现代陶艺作品及发展状况,在中国陶艺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陶艺界第一次把审视的目光转向自身,动摇了固有的观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逐渐活跃起来,一批具有深厚艺术功底和丰富社会经验的艺术家涌现出来。直到今天,仍有一大批陶艺家在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并形成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创作队伍。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陶艺的交流与展览此起彼伏,现代陶艺的呼声几乎点燃了所有艺术院校青年师生的热情。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本土性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西方艺术思潮诞生出来的新生儿,所以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的艺术理念,但是无论从形式方面还是表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本土性。 

(一)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艳俗艺术是9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主要以反映大众文化为主。在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中,艳俗艺术是指一种倾向或风格。艳俗艺术家大多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庸俗,在讥讽中又时时透露出善意的嘲弄。 

一些艺术家就借用了陶艺材料的独特性,来进行艳俗艺术的创作,表现个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把自身的感悟物化为艺术作品。艳俗艺术的创作题材是以大众文化中的符号、图像、形象为主,表达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通常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物品进行直接挪用,这种具象的物品比架上绘画更具体、生动。另外,艳俗艺术在色彩的表现效果上,最典型的就是“媚、艳、丽、俗”,以突出农民暴发户式的审美趣味。 

(二)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 

装置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散发着后现代的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说,装置艺术就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装置艺术是后现代背景下的艺术对应,装置艺术就是后现代艺术。装置艺术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 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可以自由结合使用绘画、雕塑、声响、灯光、影像、行为等任何能够使用的元素,是一种非常开放、自由的艺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分类原则。 

(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 

新表现主义在现代艺术中和观念艺术一样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八十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它主张放弃抽象表现主义无具体的描绘,也反对极限主义、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缺乏技法、否定技术的立场,是对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流行艺术的对抗。通过对八十年代后现代艺术思潮及作品的分析,国内现代陶艺的艺术面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东西和合,古今碰撞”的特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快速的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导致个人观念加速同质化,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也是一样。 

三、结束语 

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当代多样化的艺术创作风格,以及多元化的评判体系。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城市环境的浮躁,以及人们心灵深处对纯朴的自然、恬静的生活环境的渴望更加强烈,于是现代设计艺术出现了“返朴归真”的趋势。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有着完备审美体系的中国现代陶艺,正在由一代新人进行着现代追求和改造,使其具有现代感,又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色。 

简单的说,现代艺术思潮对现代陶瓷的艺术设计有着很直接的作用,他不仅仅让陶瓷艺术在地域性方面和民族性方面得到了扩展,而且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我们要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打破原有的思想束缚,创造出更加符合现代潮流,符合时代的陶瓷艺术,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促进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家装艺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装饰艺术;油画;现代艺术

装饰艺术真实与传统艺术有着及其一致的相似点,但却也有一些不同,例如色彩上,传统艺术重视的模仿和外在形式特征,而装饰艺术的色彩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元素,还具有功能性特征就像音乐一样,有音调和音域,并能产生韵律,尤其是在冷暖色的运用上也是如此。然而绘画技法中的直接画法,也可以表现色彩的丰富多彩,这种画法可以说是一种材料艺术的必然发展的结果,用更加准确,直接痛快的表现方法,这种创新的方式就更加体现了装饰艺术的多样化、点彩式和色块化的画法也拉开了序幕,以点彩派或分色主义的代表修拉为例。这种画法用点的大小和画面大小的比例,这样人的肉眼就会与点在一定的距离里形成混合。这种画法精确掌握住了补色元素的运用,同样大的色块也是同样的表现。装饰艺术的更多画法更好的体现就在干,更能表达画家心中的感情。在19世纪20-30年代的英、法、美等国相继都开展了一场装饰运动。使得装饰运动更好的发展,生动的体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豪华与奢侈,当时装饰艺术还仅仅是局限于上流社会,而不是普通的百姓大众。

“明显地带有装饰性的艺术是可以伴随终生的艺术,在所有视觉艺术中,这也算是一种可以陶冶性情的艺术。”这是一位英国作家的评价对于装饰艺术,是一种艺术界的高度赞赏。这位作家是王尔德。装饰以平面化、秩序化、单纯化、规律化、理想化为要求基准,使之成为艺术的一种方式。最终的体态特征是理想和谐的,是符合人类和平需求的,而这是通过不断地变形与美化。与传统艺术相比较,装饰艺术剔除了一切繁琐的元素,运用最直白的装饰语言,体现出空间和画面气氛,其实自人类诞生那天起,就知道“装饰”自身以及自身所生存的环境,而这种“装饰”不是以艺术欣赏为目的的艺术活动,而是为后人的生存和生活为目的的活动。

(一)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

我国的装饰艺术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人体装饰上,而新石器时代的装饰艺术更多的表现在玉器、彩陶以及各类雕塑、岩画上。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装饰艺术主要是在纹饰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商周时期的饕餮纹、龙纹、凤纹也在新石器时代的网纹、水纹、旋涡纹等基础上渐渐的丰富和发展起来,然而各个时期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风格,郑振锐曾这样评价过汉代的装饰艺术,“汉代的艺术是精致的,但没有琐碎之感;是浑厚的,但没有板色感;是生动活泼的,但没有浮躁之感;是写实的,同时也结合了伟大的传统的幻想。”①而装饰的轮回是人类情感的需求,也是现代油画创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入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映,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② 装饰艺术也有其协调性、适度性和价值体现。

而这些对中国油画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不论是20世纪还是新世纪的今天。装饰艺术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色彩,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广泛密切的联系,因此使得我们的油画家也在这方方面面,改变油画的“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某些外在的形式在肯定这人类的本质能量,重复的出现在人类的审美感知和时间中。

中国当代艺术家江衡,他画的一系列《蝴蝶飞飞》的作品,笔下每一个美女都瞪着比例失调的梦幻般大眼睛,黑白分明却空无一物。画家借用中国传统的年画和老上海中的月历画的平涂的画法,特意以明亮、鲜艳、饱和度高的广告色形成画面。翻飞的蝴蝶图案作为画面的背景,极度华丽和感官性图像拼贴出后现代文明的符号图式,将在商业文化影响下流行的“时尚美女”。

(二)外国装饰艺术发展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

以上提到的仅仅是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发展的影响,而外国装饰艺术对油画的影响,不仅仅是中国油画的影响乃至国际上都是相当大的。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都是装饰艺术的鼎盛时期,德国艺术史学家沃林格曾认为装饰艺术德尔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③家沃尔夫林,瑞士美术史学家甚至认为“美术史是一部装饰史,”,这不仅仅是因为“绘画的模仿是从装饰艺术发展来的―作为再现的设计图案过去式产生于装饰的,这种关系的后效应已影响到整个美术史”,而且“模范自然的整个过场都固定在对装饰的感觉上。似乎,一切艺术的观看都被束缚在某些装饰图示上,装饰史表现性的、形象化,他诉诸于视觉,以美的形式指引刺激感觉、满足感觉,最终还改造接受者的感觉,陶冶和发展人的造型想象。”

装饰的艺术自由的传达着人们的特殊情感,象征着人们的内在精神,显示着自由创作个体的本质力量。与客观的主体艺术融汇颇多的理性认知因素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装饰艺术缺乏鲜明的阶级性。装饰艺术所表现的是个体审美情感,装饰艺术作为主观的客观性艺术,主要靠艺术家对形式美,规律的自由运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感情境界。如色彩上冷色和暖色的对比效果,立体建构和平面造型的综合处理,造型上直线和曲线对比等来传达主体或强烈或平静或紧张或稳定的情绪情感。若不潜心研究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作品上市很难再审美功能上达到理想的境界。

装饰艺术作品使人们在审美观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一般是通过各种物质材料建构形成的,象征某种内在的精神,朦胧的表达了某种感情,渲染和烘托出一种宽泛的情绪,终在审美功能上达到理想的境界与视觉享受。(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池瑜. 编著《现代艺术学导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俄]康定斯基. 编著《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西]毕加索等. 编著《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美]约翰・拉塞尔. 编著《现代艺术的意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庞薰l. 编著《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6]赵天蔚. 编著《装饰艺术的魅力》[M].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

注解:

①赵天蔚. 编著. 《装饰艺术的魅力》[M].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第六页。

家装艺术论文第4篇

参考文献在某一程度上可以帮助作者提升论文写作质量,引用著名的文献资料,那么它的学术论点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不能小看了参考文献,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室内装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学彬3DSMax建模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改革[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2.05:10-14.

[2]新视角文化行,王玉梅,姜杰,况军业adsMax2012/VRay效果图制作实战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

[3]姜雨欣,宫艺兵,孙文《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里应外合》山西建筑,2014.2.

[4]石腊梅.论计算机绘图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

[5]张春娥.数码时代绘画作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01).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聂淼.浅谈建筑室内装修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

[2]张欣,李翠芹.室内装饰设计和现代技术探讨[J].美与时代(上),2010(08)

[3]时溪蔓.浅谈室内装饰设计的要素和基本原则[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陈明杰,张颖,李静.浅谈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新理念.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4.

[5]韩思杰,当今室内装饰设计应考虑的几个要点,南方建筑.2002.2.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吕斌.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2]张蕾.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06:53.

[3]刘洋.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81.

家装艺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书法艺术 陶瓷书法 运用

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是两门独立的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不同书体的汉字,同所装饰的材料、器型合成一体,形成了以文字装饰为主的艺术形式。伴随着陶瓷艺术的丰富和发展,陶瓷艺术和书法的结合样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表现也多样化。陶瓷书法艺术充分利用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的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联系,和谐而自然地结合,为陶瓷装饰领域开拓了新的境界。

一、陶瓷书法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汉字的产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块瑰宝。它发展至今一直承担着汉民族思维和交流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的角色。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然后形成文化。有了汉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汉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早期主要表现在书写技法方面,其实用性占主导地位。陶瓷书法,是指以书法为陶瓷装饰主体,是以陶瓷为载体,以书法为其主要艺术形式,通过陶瓷工艺技术制作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经化学反应而成的陶瓷艺术。陶瓷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质、艺术形式与艺术效果。在瓷器上出现书法艺术,开始于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刻符,也称作为陶文。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中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陶文。在河南豫西地区商代早期的陶大口尊的口沿上面就刻有陶文记号。唐代的长沙窑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长沙窑上诗文的装饰填补了装饰画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布局死板的空缺,突出了文字艺术和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成就。

二、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和其他制作手段材料是有所不同的,除了书写之外,表现形式更具有丰富的立体感,工艺手段也比较复杂,创作风格多样,可刻,可雕、可堆,有釉上、釉下,微书等独特的创作特色。陶瓷书法中采用的油料和宣纸上的书法墨汁是不一样的,釉上装饰中的料是一种呈粉末状的油料,需要将乳香油、樟脑油与颜料充分混合,这一过程俗称搓料。经过搓料之后,再与笔含料(即打料)。除以手写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釉上装饰和釉下装饰之外,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叫做陶瓷书法雕刻。所谓陶瓷书法雕刻是指以陶瓷这一特殊材料作为载体,采用钨金

刀或金刚刀等工具将书法刻划其上的一种装饰技法。

其表现方式主要为纯粹书法装饰、书法与绘画配合的装饰、 书法与陶瓷装饰风格的巧妙结合。

三、书法的审美特征在陶瓷装饰艺术中表现的美感

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美主要体现的是点与线的搭配,笔与墨的浓淡和章法的稀疏上。所以在研究陶瓷书法时,不能只局限于其实用价值的使用功能,更应该重视其内在体现的审美感受。陶瓷书法的内涵是含蓄的,它将文字的实用性融合了陶瓷装饰的艺术性,将书法的每一笔画都给予了生命力与灵性,使它们之间构成特殊的节律,并通过艺术家的书写,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绘画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在陶瓷书法艺术中,文字有时脱离了实用性,只是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装饰语言符号出现,为艺术家自身的意图和个性充当了完美的角色。

四、陶瓷书法的创新之路

陶瓷与书法艺术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在陶瓷上与在宣纸上表现的书法相比,由于材质和制作手段的不同,其最后表现的艺术特征也各有千秋。笔墨书法表现出的是艺术家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境界,是一种直观的艺术表达。陶瓷书法则不一样,因为材质的不同,工艺上的表现手法也不一样,可以表现得更加立体,层次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如景德镇的青花书法、宜兴的刻字书法、色釉书法等等。陶瓷书法作品是艺术家个人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的汇集,是一种主观意愿的呈现,一种很个性的思想目标。在现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艺术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给陶瓷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国的陶瓷艺术家们在保持传统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应顺应时代,利用先进科技对陶瓷的工艺、材料和制作工艺手段,进行全新的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国际化。所以说,陶瓷书法是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是具有地域性的,也是具有世界性的艺术。陶瓷艺术史与中国历史文化共同发展并紧密相连。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奴隶社会的原始瓷器,从仰韶文化到民族文化,龙山文化,陶器上所展示的图案绘画,无不是一种象形书法的再现。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都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陶瓷书法是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艺术。艺术家自身的审美观、设计意识、文化内涵为当下的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呈现出别样的特点,也为今后的陶瓷艺术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所有的艺术创作都需要理论的支撑,对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研究可以使从事当代陶艺的艺术家更加注重于作品创作内涵的表达,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为继承传统文化、对当代陶艺作品形式的表达提供创作的资源和灵感。

参考文献:

[1]余锋.论陶瓷诗书画.北京:远方出版社,2005

[ 2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道义.书法装饰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4]范安迪.守望与拓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5]陈吉安.笔法正源.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 6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家装艺术论文第6篇

关 键 词:书籍装帧 书卷气 电脑辅助设计 精神

“书卷气”原是古代评价书画的常用术语,用它作为一个评画的标准,意指诗意的画或称诗卷气,以后评价书籍装帧艺术也借用了它。文化内涵“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是艺术和美的根源。“气”和书连在一起称为“书卷气”,广义地理解,装帧设计的书卷气应是指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上的高格调。而如此高层次的美却是由书籍装帧来实现和完成的,追求品位、讲究形色之间的神韵,显示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趣味。

“气”作为中国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与“神”“韵”“味”“理”“骨”“道”等一系列概念,构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理论系统,表达着中国文化独特的思维特质。“书卷气”是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书卷气”一词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元代画家钱选说的“士气”,就是要求绘画要有文气。而清代张庚说的“士气”就是“卷轴气”,要求绘画要有卷轴装书籍的文化气质。如今,“书卷气”概念在书籍装帧理论中如此突出地被关注,不能不说是现代商业社会强化了书籍的商品属性的结果。

“书卷气”首先是指装帧设计的文化性,儒家推崇雄浑、典雅、和谐的中和之美;老庄倡导冲淡、飘逸、自然的萧散之美;佛家追寻空灵的禅意之美,这些都是构成中国书籍装帧“书卷气”的重要的精神内涵,其内涵中包含着儒、释、道的文化精神。书籍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书卷气和文化感也许就是它的特质。对于书籍设计来说,抓住这一基本特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历史上的中国古籍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色,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感的融合,这可以作为当代装帧设计的设计理念。

“书卷气”的概念虽产生于书籍本身,但它的应用似乎并不仅是用来品评书籍的装帧。“书卷气”是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它强调装帧的文化性,要求装帧显现深邃的文化底蕴,同时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对装帧的审美方式,这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精神的概念。装帧设计在它的审美创造活动中,通过外在形式给读者创造美好的第一印象,继而引导读者去探究书的内容的意蕴和特性,形成富有意味的第二印象。装帧设计的审美创造活动有其特殊形式:以最少的素材来创造最大的空间,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装帧艺术的“形式美”要让读者耐人寻味,就必须“表现”出某种意境。当读者阅读一本理想的装帧书籍时,不仅能欣赏到形式美,而且可以长时间地品味其中意蕴。装帧艺术“以形写神”,追求传神和气韵,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感性创造和具有哲理的过程。

当今社会,生活方式、生活情趣日益多样化,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单一的审美趣味。人们对书籍装帧也必然呈现审美趣味多元化的趋势。在现代书籍装帧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中,“书卷气”的美已不是展示书籍装帧美的唯一形式。审美情趣的多样化,也决定了装帧“书卷气”的风格多样性。我们要对时代的美有特别的敏感性,善于捕捉时代的新鲜气息,把握体现当代社会中最能体现美的本质的要素,为中国装帧艺术注入新血液,为“书卷气”的精神内涵增加新的活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书卷气”的内涵也会在时代的大潮中不断地发展。电脑设计追求品位,讲究形色之间的神韵,显示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趣味,优秀装帧作品中洋溢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而有些作品既有中国气派又有几分“洋味”,颇具现代美感,成功地将西方艺术的浓烈色彩、充满动感的视觉冲击以及狂放的艺术创造精神,借鉴到书籍装帧设计中来,使整个设计清新、明快,富于生机勃勃的活力。我们既需要充满向上精神的炽热的“书卷气”,也需要飘逸、清淡、静美的“书卷气”;既需要传统美的“书卷气”,也需要与外来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书卷气”;既需要具有文化底蕴的“书卷气”,也需要带有一些商业味的“书卷气”。

现代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书籍的商业特征,但书籍终归是一种文化,装帧的“书卷气”依然能显现书籍美的文化本质精神。尽管装帧风格各异,趣味不同,但大多数书籍的装帧终归要把“书卷气”的美感融合在自己的风格之中。“书卷气”的美与书籍的商品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许多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书卷气”不但没有降低书籍的商品价值,而且成为书籍这种文化商品不可缺少的附加值。书籍不是静止的装饰之物,读者在翻阅过程中,与书沟通并产生互动,书成为一个驾驭时空的能动的生命体,读者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体会情感的流露、视觉传达的规则、图像文字的美感,从而享受阅读的愉悦。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给书籍设计以崇高的地位,他认为:“一个书籍装帧家绝不只为书包装,他们从事的是一种独立和尊贵的艺术。他们中间的佼佼者,把装帧艺术视为神圣、锲而不舍地追求,永无间断地再创造,并且和任何严肃艺术的本质一样,用美来升华生命。”装帧工作者在参与塑造书籍形象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我们应尊重书籍,善待书籍,坚持独立创意,不断进取,将中国的传统装帧艺术发扬光大,创造属于中国的装帧艺术风格,从而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取得一个独特的地位。

今后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无论多么现代化,无论怎样吸收外来文化,无论各种风格流派如何发展演变,“书卷气”作为中国书籍装帧的一种文化精神,必然在中国未来的书籍装帧艺术中继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书卷气将作为一种不可缺乏的内在精神主宰着书籍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家装艺术论文第7篇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的一项设计运动,该运动引领艺术设计向自然化、简洁化、实用化、大众化方向发展,对建筑、装修、艺术等多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工艺美术运动为核心,对运动产生的背景、运动的领导者、运动中形成的设计理论、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工艺美术运动;简洁;实用;大众化;自然

1引言

工艺美术运动是一项综合了设计和美学的现代设计运动,由英国著名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倡导并领导,该运动主张民主主义思想、大众化思想、整体化美学构架以及唯美主义思想,这些先进的思想推动了英国设计美学由传统走向了现代,继而带来了现代美学革命,并对后期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格拉斯哥学派和包豪斯流派产生了甚远的影响,因此,工艺美术运动在艺术设计美学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对这一时期的美学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工艺美术运动背景分析

设计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在一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应用型艺术.因此,研究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特点,就需要对其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2.1工艺美术运动产生时的社会状况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18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恰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继位期,我们将她在位至去世后的十三年时期称为“维多利亚时期”.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崛起,其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期,尤其是工业,更是真个民族的骄傲.这一时期的制造商和消费者都没有话语权,设计师更是退居幕后,长期如此英国形成了贫富差距极大的局面,一面是贵族奢侈的庄园式生活,另一面则是农民的茅屋和草舍生活.

2.2维多利亚时期艺术风格

由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安定,因此,对艺术的追求逐渐开始盛行.这个时期对艺术的研究和追求出现了不同的方向,一方面有折中的倾向,另一方面也有向装饰繁琐化的趋向,当然,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物质丰裕而导致的.

2.2.1折中主义表现

折中主义态度主要体现在,人们经常随机的使用不同的风格元素进行搭配,将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例如将现代元素加入到古典的艺术作品中,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原有的风格.

2.2.2装饰繁琐化表现

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开始增多,这部分人开始想通过居住环境的变化和室内装饰样式的改变提升自身的地位,以标榜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显示他们的尊贵身份.因此,以装饰风格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开始盛行,这种风格与中世纪的“哥特风格”具有极为相似之处,都崇尚飞檐走壁、玫瑰花窗式的建筑风格.

2.2.3维多利亚风格的形成

哥特风格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浮华性、世俗性和繁琐性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矫揉造作、纷繁纷杂的美学风格,这就成为了维多利亚风格.这一时期的审美对当时的文学、绘画、服装、家具、书籍设计、建筑设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也引发了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

3工艺美术运动

3.1工艺美术运动产生原因

1851年,英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伦敦世界博览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英国的成就和科技实力.这次会议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并不是展品,而是展馆本身,被人们成为“水晶宫”的一座奇特建筑.它是由英国著名建筑学家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的巨大建筑,全部由玻璃和钢材建造而成,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方法显示了工业生产的力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工业生产与美学脱节的问题.拉斯金层这样评价这座伟大的建筑“大批深凹的洞穴和低矮的山丘,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傻傻的”.

3.2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是英国的思想家、美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艺术家和世人威廉•莫里斯.

3.2.1拉斯金的理论

拉斯金深受著名设计师普金的影响,并在后来的实际行动中,将乐普金的观点进行了发扬和延伸.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和《威尼斯的石头》是两部极具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著作对旧的艺术标准进行了供给,提出了反对工业化思想,主张美学家应该从事产品设计,将美学与技术相结合,这种观点对工艺设计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拉斯金的理论也充满了混乱和矛盾,一方面他否定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又大力提倡适合现代人使用的美观又实用的真正艺术.但就整体而言,拉斯金的理论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具体表现有:①设计要面向大众,艺术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全社会都应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②艺术设计要具有实用性,伟大的作品是要适合某一特定场合,满足某一需求的,不是那种非装饰性的作品.③设计要回归自然,要想自然学习,通过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获得构想和创造力,然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④消除“高级艺术”和“实用艺术”的界限.虽然拉斯金的实用主义思想与后来的功能主义并不完全一致,但他的思想和理论仍影响了当时设计家们的思想,其中,英国的设计家威廉•莫里斯就将自己的设计融入了拉斯金的理论.

3.2.2莫里斯的设计理念

莫里斯受过艺术和建筑方面的训练,在大学期间读了拉斯金著作《威尼斯的石头》后,对哥特式建筑风格极为着迷,并逐渐从建筑家、画家转为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1857年加入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开始对文艺复兴前期感情真挚、形象朴实的艺术风格产生认同感.于是,在这一流派的影响下,莫里斯开始将“美丽形式与表现内容合二为一”作为自己的设计理念.

3.3莫里斯与红屋

结婚事件,使莫里斯真正开始了艺术设计.莫里斯结婚需要建立新的家庭,但在采购家具和新房时,对当时或简陋或繁琐的设计很不满意,于是萌发了自己设计、建造住宅的想法.新房地址在肯特郡的内克斯利赫斯的郊外,是一片荒凉的草地,被当地人成为“肥猪圈”,但却满足了莫里斯的居住需求,视野开阔、土地肥沃、河流潺潺.建筑师菲利普•韦伯为他们设计了新房住宅,即具有舒适、悠闲的特点,适合中产阶级及以下家庭居住;同时又打破了对称、表面粉饰的常规,设计了一栋具有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建筑.“红屋”打破了原有的设计风格,无论房屋内部还是外部,都设计大胆,不受拘束,设计粗犷但均精心设计,整个室内装修风格统一,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这就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4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风格

4.1工艺美术运动的美学主张

莫里斯的设计风格与维多利亚风格大相径庭,开辟了设计领域的新方向.其美学主张包括:①重视手工制作,反对大机器化生产;艺术是为人民创造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不仅是创作者的乐趣,更应该给使用者带来乐趣.②提倡诚实、诚恳的设计风格;讲究简单、朴实、重视功能性;反对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设计.③崇尚自然,利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④重视民主思想,认为艺术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是集体活动,不是个体活动.⑤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的产品才会有市场.

4.2工艺美术运动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独特的,这种风格对当时的建设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将以“红屋”为例,对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进行简要介绍.

4.2.1整体性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十分重视整体性,设计者在处理对象关系时,从整体感觉出发,而不是从单一效果出发.红屋建筑在设计时就非常重视整体风格,室内布置和周围的建筑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都体现了简洁、宽敞、实用性.红屋从外部建筑到花园设计、室内的家具造型、墙纸、地毯、餐具、灯具等都体现了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统一;红屋整体户型没有受门和窗局限,更有利于通风和光线采集,提高了建筑的功能性.为红屋楼上客厅橱柜,其装饰风格充分体现出了简洁、大方、实用的风格.

4.2.2唯美性

唯美主义学者认为,艺术的使命是为人们提供愉悦,而不应受到道德的数据.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唯美性主要体现在自然主义和富有张力的线条.工业文明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拉开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更加迫切.因此,这一时期的设计者开始将植物运用到图案设计中,形成了唯美而奢华的风格,这种风格不同与维多利亚风格的矫揉造作,也不同于现代设计的刻板精明.如莫里斯将植物的枝蔓、花卉和小鸟做为动机,将其设计在图案中,形成了浪漫的自然主义色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成为设计者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源泉,这种设计使作品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清新的艺术气息.

4.3工艺美术运动评价

工艺美术运动以其简约的风格、唯美的造型、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并且为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奠定了风格基础.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的艺术为大众服务、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艺术结合自然等理念,为后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美学思想开启了先河.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设计理念不仅在设计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信息化、现代化、知识化的今天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结束语

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设计者为反对维多利亚风格而引导的一种设计革命,运动理论领导者拉斯金和莫里斯对当时的设计风格十分抵触,受哥特式建筑风格和拉斐尔前期设计思想的影响,开启了简洁大方、实用美观的新型设计风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的一项艺术设计革命运动.该运动以建筑设计开始,随后涉及到绘画、装饰、印刷等多个领域,极大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工艺美术运动无论是作为设计理论,还是作为专业设计资料,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婷婷.中世纪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3(07):43.

〔2〕金鹏,田珂.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与设计教育的反思[J].大众文艺,2011(07):233-234.

〔3〕朱云飞.浅析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9):265+267.

〔4〕程世卓.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滕晓铂.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8.

家装艺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装置艺术;现代大众生活

在现如今的当代艺术中,架上绘画日渐式微,并不只是因为从事传统绘画的艺术家的数量在递减,更是与其他形式的发展相比较,其再当今艺术领域的重要性在减弱。传统绘画逐渐从被关注的事业中淡化,不再处于艺术的主导位置。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式各样的前卫艺术运动,装置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一项很重要的创作手法。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装置艺术就是在都市化的现代大众生活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装置艺术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但是装置艺术的风格却是艺术家“外事造化,中的心源”的结果。

装置艺术虽然突破了传统的视觉方式,但这只是其达到的效果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价值在于通过所选择的现成品的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普遍观念及现成品之间的关联,现成品与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环境的关系所显现的意义引发观众对当代人、社会状况、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的共鸣与思考。装置艺术是对当代人的模仿,这种模仿并不是复制,而是作者观念的传达。

装置,从字面上看为Installation,该词有装配、安装的意思,这是从工业上借用来的。装置艺术为人们所“认识”是通过现成品来实现的,它是现成品本身,试图在混沌的现实无题世界中国分离呈现装置现成品的艺术世界,其重要手段就是将现成品从“实用”中抽离,使现成品“成为一种被从一个上下文中扭脱出来,再被置于一个新的陌生的上下文中的东西”?。美国评论家胡・大卫斯(Hugh・ M・Davies )认为装置艺术是古老文化传统在当代一书中的遥远的回声,因此,洞穴空间中的岩画、各种宗教庙宇和教堂,可以说是装置艺术的前身。装置艺术是通过传统艺术形式的错位展现,从而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将清楚的东西模糊化,将简单的东西复杂话②,以破除人们思维的单一化、有限化、简单化的鉴赏模式。经过错位处理,生活的日常感知被艺术品的思考与感悟所取代。装置艺术促使艺术由对传统架上艺术的关转向对现实生活元素的艺术意义的再现与表现,以实现艺术、观众与社会的对话与交流。因此,装置艺术最重视媒介材料的潜在艺术表现力的选择,重视媒介材料的艺术表现可能与这种材料原有的生活表面现象之间的关联。

早在一百多年前,现代主义之父塞尚就明确表示艺术应该为平民服务,而不应该成为美国大亨的奢侈品。他说:“我画花儿是为那些并不需要这些画得老百姓,我画花儿的目的是让那些坐在祖父腿上的小孩子喝汤的时候能一边吃一边画会花儿。”把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不加任何改动直接放置在展览场地当做艺术品展出时,其物品的使用价值已经荡然无存。这种举措看起来并不需要什么艺术技巧,不需要进去美术院院校将诶受严格训练便可以做到,但却恰恰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艺术家的艺术生活化、大众化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都市社会中人文精神的一个倾向,那就是从技术转向了文化。

有的时候,装置艺术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感受。当代国际艺术界深受关注的艺术家蔡国强,他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元素来隋康西方的理性,他参加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龙来了,狼来了,成吉思汗的方舟》是对东西方文化交锋的直接表露。他的这种循序也是西欧哪个观念、行为到装置的过程。由丰田汽车发动机和中国黄河渡口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原始羊皮袋构成的装置作品,似弯曲的河流,又似流动腾飞的龙的姿态,具有多重的象征含义。

刘彦,一位擅于用材料艺术家,在他手中,材料取材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如:电话、手表、铅字、古旧的书籍、玻璃等等,以它们所具有的“比喻”潜力为基础,通过堆积、粉碎、病变、燃烧变形、混合、覆盖等特有的手法来唤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全新注意,去感受平面状态下的立体感受。直观这些生活中的现成品变成发霉的毒物。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创作的装置作品有反应积极面的,有反应社会黑暗面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都反映的是当代大众的感受。

装置艺术品以社会化大众现成品作为基本的艺术媒材,有时意在通过把现成品所容纳、所关涉的场景作为基本的艺术媒介。更进一步地说,装置的材料的选择本身就是挖掘和寻找,探究它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具有存在物质材料的直接性。而与雕塑相比较,雕塑是一个逐渐形成和生长并转化成为现实物质到艺术实存的过程。即:

雕塑:材料改造/主观化作品

装置:材料挪用/观念化作品

任何装置,一旦它的内容被读懂了,就失去了重复观赏的意义。正如课本,读懂了,学会了也就失去了意义。

传统的架上艺术家以富有个性的形式语言,来负载自我情感或对事物的感受,这种形式语言体现了艺术家人格化的痕迹。而现成的材料因创作者的个性形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它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一匹布、一件家具、一堆废铁还是一块石头、一只动物标本或是动物皮毛或是一片旷野林区,都与人类生活与社会意义相关联,装置艺术品对现成品的挪用与处理,是艺术家创造、赋予、超越的体现。

装置艺术材料的应用是开放性的,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日用品和工业用品),只要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意图,都可以作为作品的材料加以运用。装置对材质的要求仅仅在于某种质材是否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艺术家所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对于这些作为媒介的材料而言,不需要考虑它们的体积、质量、肌理等因素自身的意义,而只要求它们是为大众习惯所公认的某种意义的体裁即可,并以此达到思维引导和传播的目的。综合的运用使作品涉及了艺术空间的扩展和新经验的综合,作品意图的呈现往往是暗示性的,作品自身因为种种可能性而变得陌生和神秘,其蕴含的不确定因素让我深感日常材料是可以这样用。选择日常的材料与复制的方法,尽可能减低技术。尽可能使自己保持客观和中立。让设想通过作品慢慢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