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09 08:16:24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第1篇

本文从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探讨中药归经于脑的 理论 。1.脑位于气机升降转折之处,七情易导致脑病,疏达气机药可归经入脑。2.脑为至清至高之体,邪气易侵犯脑,部分解毒清脑药、清化脑浊药、调理脑血药可归经入脑。3.脑为诸阳之会,阳虚易出现精神症状,部分通阳药可归经入脑。4.脑为髓汇集之处,喜盈恶亏,亏则致病,养脑补髓药可归经入脑。5.脑为气血精华汇集之处,脏腑气血不和是发生脑病的重要基础,调补气血药可归经入脑。6.脑与耳、目、口、鼻、舌、咽喉诸窍相连,清窍被蒙与脑病息息相关,醒脑开窍药可归经入脑。

【关键词】 脑病 中药 归经

随着 现代 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脑病已成为严重 影响 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中医传统的有关药物归经理论在复杂的脑病面前已经略显匮乏,远远不能指导其 治疗 。本文结合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探讨中药归经入于脑的理论,以期对脑病治疗进行有益的尝试。

七情过度 易致脑病

脑居天阳之位,气机上升到此而转为下降,成为气机升降的转折点。从历代中医 文献 和临床资料来看,肝与气机的关系最为密切。又“肝藏魂”,《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医学入门·肝脏赋》更进一步解释:“肝藏魂,魂者,神明之辅弼,故又曰肝为宰相。”

七情过度就会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在男子多肝气冲逆,在女子则多郁,导致人体气机紊乱,发生神志类疾病。正如《灵枢·本神》云:“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1]脑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疏达气机药可归经入脑。如香附入脑、肝、胃,既可顺行脑气,又可降逆气,顺降结合,调理脑内气机郁滞,治疗肝气郁结,头痛晕眩等症;乌药入脑、心、脾、肺,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治疗一切寒郁气滞证;川楝子入肝、脑、心,可理气止痛,治疗肝气郁滞结脑所致的头胀痛等症;枳实入脑、脾、胃,可破气消积,泻痰除痞,治疗气滞头痛证;檀香入脑、肺、脾,可理气散寒,顺降止痛,用于脑气滞结证,特别是治疗短暂的神志昏迷效佳;降香入脑、肝,可降气辟秽,醒脑复苏,散瘀定痛,用于脑气郁浊闭证,临床多治因暑令或秽浊之气而致的头重、头痛、昏晕不醒等症[2]。

六淫之邪 犯脑则病

脑为至高至贵之清灵之体,不能容邪,邪犯则病。《证治准绳》云:“盖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可治。”因“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至清而不可犯也。”由此可见,只有人身最精华的部分才能藏于脑而为脑之用,故较其他脏腑之气血津液尤为所贵,不可受邪侵犯。

若正气不足,外感六淫之邪犯脑,即为痰、水、瘀、毒壅滞之证,出现抽搐、震颤、麻木、瘫痪、烦躁、言语错乱等表现。毒邪壅滞之甚者还会出现神识昏乱、昏迷不醒、语无伦次、烦躁不安、瞳仁散大,重者致人死亡。部分解毒清脑药、清化脑浊药、调理脑血药可归经入脑。如石膏入脑、肺,可清热除烦,凉脑醒神,用于火热亢盛于脑所致的高热头痛、烦躁不眠等症;知母入脑、胃、肾,可清热泻火,凉血醒脑滋肾,用于高热阴虚烦躁等症;栀子入脑、心、肝、肺,可清热泻火,除烦安神,用于火热扰乱于脑所致的头痛头热、狂乱不安等症;大黄入脑、大肠、脾、胃,可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醒脑清神,用于实热火毒上亢于脑导致的神明失用证;夏枯草入肝、脑、胆,可清肝凉脑,散郁消结,治疗肝火上亢于脑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丹皮入脑、心、肝、肾,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治疗热邪入血扰脑证;藿香入脑、胃、脾、肺,可解表化浊,开窍醒神,用于湿困浊阻所致的头重、头痛等症;苍术入脑、脾、胃,可燥湿健脾,辟秽醒脑,治疗湿温扰乱脑神证;半夏入脑、胃、脾、肺,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疗痰浊上蒙清窍所致的心悸、失眠、易怒善惊等症;皂荚入脑、肺,可祛痰开窍,治疗痰浊阻窍证,临床用于卒然昏倒、口噤不开、流涎、癫痫抽搐等症;丹参入脑、心、肝,可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用于脑郁血证,可治疗语言謇涩、烦躁不安等症;川芎入脑、肝、胆、心,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疗脑郁血头痛症;桃仁入脑、心、肝、肺,可活血化瘀,润肠止渴,治疗瘀血阻脑头痛症[2]。

阳气不足 精神失守

“头为诸阳之会”,阳经通过目窍、经别等上头而通脑,手足阳经交会于头面而成为诸阳交汇之处,并且为“阳脉之海”的督脉,为巨阳的足太阳膀胱经都直接通脑。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头者,身之元首,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张氏医通》亦云:“头者,天之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再者,脑居头颅之中,至高之巅,赖阳气通达,才能“若天与日”,故脑为纯阳之体。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清阳之气及十二经脉之经气皆会于头,就其用而言,“神即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本病论》说:“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乙君泥丸宫下。”这些论述均说明五脏阳气通于脑,为脑神之用。

不管是禀赋薄弱导致的先天性脑病,还是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阳气损伤导致的后天性脑病,都是因为阳气偏衰,代谢活动减弱,而出现一系列的伤神表现。脑为诸阳之会,所以部分通阳药可归经入脑。如桂枝入脑、心、膀胱、肺,其气味芳香,可直接入脑,温通头面经络以驱邪,可发汗解表,温通阳气,用于风寒表证头痛者;细辛入脑、心、肺、肝、肾,可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白芷入脑、肺,可上行头面经络,祛风止痛开窍,《本草求真》曰:“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 葱白入脑、胃、肺,可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可通达上下之阳气,用于风寒表证头痛者[2]。

脑为髓海 亏则致病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医学入门》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骨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脑在颅内,与脊髓相通形成一个系统,《内经》亦云:“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主记忆、主运动等功能,均通过脑髓实现,只有脑髓充足,才能“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若脑髓空虚,则会“脑转耳鸣,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这就说明脑喜盈恶亏。王清任还通过人之生长过程,论述了髓之盈亏对脑之功能的 影响 ,他指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脑乃髓汇集之处,藏而不泻,并靠后天肾精及气血的转化予以补充、濡养,藏则充满而保持脑的正常功能,泻则不足而发为病态。古代医家不仅认识到脑由髓汇集而成,还认识到脑和脊髓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密切关系。《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转则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也。”清·陈士铎谓:“盖脑为髓海,原通于肾……盖肾之化精,必得脑中之气相化。”可见脑肾关系至为密切。

若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损,不能上充脑髓,或后天化源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髓,皆可致脑神失养而为病。脑与髓的关系密切,所以养脑补髓药可归经入脑。如熟地入脑、心、肝、肾,可补血益脑,滋阴养营,用于血虚脑髓不足所致的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何首乌入脑、心、肝、肾,可补血益脑,滋肝补肾,用于脑、肝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失眠、记忆力低下等症。《本草纲目》言其“苦补肾,甘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当归入脑、心、脾、肝,可补血养脑,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诸证,常与制首乌、川芎、枸杞子、阿胶等药配伍 应用 。《名医别录》言其“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鹿茸入脑、肝、肾,生精髓,补脑虚,助肾阳,强筋骨,用于脑精髓亏所致的眩晕脑鸣、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本草纲目》言其“生精补髓,养血强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枸杞子入脑、肝、肾,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用于肾精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等症,《名医别录》言其:“补内伤大劳虚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2]

气血不和 易生脑病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素问·口问篇》又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程杏轩《医述》引《会心录》云:“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血生于心,上输于脑。”这些论述均从生理、病理角度说明了气血津液是脑生成的重要物质,脑只有依赖气的温煦和推动,血和津液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说明气血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脑必须在气血的濡养之下才能产生“神”,所以说脑为气血精华汇集之处。

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或血虚、血瘀、血溢、血热、血寒等气血失调病证必然会影响到脑的各种生理功能,是脑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所以调补气血药可归经入脑。如人参入脑、脾、肺,可大补元气,安神定志,补益脾肺,用于各种脑神虚弱、脑神不安证,《神农本草经》言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党参入脑、脾、肺,可补中益气,养脑安神,用于脑、脾、肺等脏气不足证,临床常与黄芪、黄精、白术等相配, 治疗 脑神不足所致的精神萎靡,健忘易醒,心悸不安等症;白术入脑、脾、胃,补气提神,健脾燥湿,用于气虚脑神不足证,一则入脑直接补脑气,二则健脾燥湿,祛除痰饮浊液;龙眼肉入脑、心、脾,可补脑安神,养心益脾,用于脑血亏虚证,《日用本草》言其能“益智宁神”[2]。

清窍被蒙 与脑相关

脑通过耳、目、口、鼻、舌、咽喉诸窍与外界相通,并对诸窍有主宰作用。脑主任物,七窍所接受的各种信息必须传入脑中,经脑的 分析 、判断后才能产生各种反应。隋·杨上善认为“声、色、芳、味之气,循七窍从外入内”,并明确指出“七窍者,精神之户牖”。喻嘉言在《寓意草·沙宅小儿治验》中提出:“虽目通肝,耳通肾,鼻通肺,口通脾,舌通心,不过借之为户牖,不得而主之也。其所主之藏,则以头之外窍包藏脑髓……”明确强调了耳、目、口、鼻、舌、咽喉虽内通五脏,但主宰它们感觉运动的不是五脏,而是脑髓,说明脑与七窍密切相关。

耳、目、口、鼻、舌、咽喉为清窍,喜静恶扰,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两不相干。当人体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气机逆乱,清浊相干,常可上于七窍而为病,如大怒而血随气上,可致目盲不可视,耳闭不可听,进而侵犯于脑可致头重眩晕、头痛,重则昏迷,甚则危及生命,所以醒脑开窍药可归经入脑。如麝香气味芳香,入脑、心、肝、脾,《本草纲目》言其可“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恶,痰厥,积聚瘕”。可开窍醒神,活血通络,主要用于神志昏迷;冰片入脑、心、脾、肺,可凉开通窍,回苏醒神,清热止痛,主要用于温热毒邪所致的神昏证;石菖蒲入脑、心、肝,可化痰开壅,开窍通闭,和中辟浊,主要用于痰浊上蒙清窍诸证,为归经入脑中作用较平和之药,《神农本草经》言其“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轻身不忘”[2]。

【 参考 文献 】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第2篇

日常洗澡时注意以下健康窍门,可以起到健身和养生的作用。

窍门一:洗澡配合腹式呼吸防治消化不良

有慢性胃病的老人,或最近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老人,可以在洗澡的时候以恰当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具体方法:饭后1小时后沐浴,用温热的水冲胃部,待身体暖和后,再用热水在胸口周围冲水,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如果有条件能泡澡,则配合深吸气,效果更好。具体方法:在温热的水中泡10分钟,同时进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方法为缓慢吸气,让腹部鼓起;然后从口中吐气,腹部凹陷。身体较好的老人,可在泡澡后,再用温度稍微低一些的温水冲胃部,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不同温度水的刺激,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注意有慢性胃病的人,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一般胃酸较多,在热水中浸泡10分钟即可,可控制胃酸的分泌,减轻和控制病情,不宜用温度较低的水冲胃部。

窍门二:洗澡配合按摩防治便秘

中老年人慢性便秘,多为肠道蠕动能力减弱所致。用温热的水刺激腹部,促进大肠增加蠕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具体方法为:沐浴时,用温热的水冲腹部,同时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沐浴时进行3分钟。

窍门三:洗澡时搓搓脸可防皱纹

人体面部分布着众多表情肌和丰富的神经,沐浴的时候,用温热的水冲洗面部,能刺激面部表情肌和神经,同时配合双手搓搓脸,能加速血液流动,预防皱纹的效果更好。搓脸的速度为每秒1次,每次洗澡搓脸5-10次为宜。

以上所说温热的水,是指温度为40-45℃的水,这个温度的水最适宜洗澡。人体正常腋下体温是37℃,体内温度是40℃,如果洗澡水温过高,消耗热量增多,使人感觉不适,不宜于养生。(张小杰)

呕吐未必是坏事

呕吐在生活中很常见,但不少人都对它很反感。其实,呕吐是身体在向我们传递某种信号,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未必是坏事儿。既然是身体的自我保护,那就得看看,究竟身体什么地方受到了攻击才引起这种防护呢?

当胃部受到刺激引发了急性和慢性的炎症的时候,会引起恶心呕吐,比如食物中毒、饮酒过量,或者吃得过饱,造成胃的过度充盈,直接刺激了胃黏膜,这个时候身体出于保护的本能,就会把有毒的东西立即排出来,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除了自我保护,呕吐还可能是一些疾病的预警信号。比如急性肾炎,患病早期呕吐者占30%-36%,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偏头痛、脑膜炎、脑出血、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肿瘤、脑震荡、颅内血肿、癫痫持续状态等这些中枢系统的病变,这些都可以引起呕吐。

倘若发生了恶心呕吐,注意呕吐发生的时间和特点,是否突然一喷而出、呕吐物是否有异味和颜色、呕吐时是否伴有腹痛、头疼、头晕等等。比如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要吐的时候,会感到心慌,同时伴有气短。脑血管疾病的人通常都是先头痛,然后开始呕吐。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第3篇

湖南省衡山县阳更明

点评: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为“五十肩”。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营卫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所致,又称“漏肩风”、“冻结肩”。其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到粘连期,肩关节活动受限,呈冻结状,常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

生活中有少数患者在一两年内可自愈。但还是要提醒患者,一旦出现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进行治疗和锻炼,以免延误病情。临床中我们注重“三分治疗,七分锻炼”,尤其注重自身的功能锻炼。

阳更明先生介绍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一定的作用,用食盐热熨肩部主要是加速肩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消散,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坚持作两臂前后的划圈运动也是一种锻炼方法,但肩部动作过于单一,还可配合屈肘甩手、手指爬墙、体后拉手等动作。功能锻炼必须由轻到重,运动量从小到大,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本期点评专家: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主任中医师 郭剑华)

征 稿 启 事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第4篇

尔等修炼,心非不专;后起参入①,先天隔断。鲜不受,何怪诸仙;吾今点出,细心相参。一切妙法,利刃割完;毫发无差②,丝毫勿沾。朝夕优游,洒洒安闲;有食无食,莫挂心间。有作无作③,更无局旋④;如是百日,妙景自添。一字不泥⑤,化如水泉;始算真修,始算真炼。修本除恶,炼本浑全;有形加炼,病自入焉。无形自炼,炼乃真玄;今日吾临,万象概删。先防六贼⑥,亦听自然;有心而防,难中之难。无心而防,势必自坚;牢不可破,何用防闲。大众妇女,同心勉旃⑦;身居何等,念立何愿。事本寻常,切莫看难;易何如之,只分尘缘。念尽即佛,欲尽即仙;仙佛无异,度尽尘寰。尔本有心,炼成金仙;不炼自成,不玄自玄。念与妄想,打扫勿沾;朝朝快乐,便是神仙。常常如此,何悉西天;吾来度尔,金身全换。尔等自量,自贵自专;吾言虽浅,妙更深探。自始至终,大法备全。

[注释]

①后起参入:指后天生起的杂念掺杂到了功态当中。

②毫发无差:结合前后语句的意思,本句中“差”字似为一误字,应为“粢”。即“毫发无染”。

③作:指“事”,或“做事”。

④局旋:局,意思是把事放在心上忘不掉;旋,意思指为了事情去奔波周旋而操劳。

⑤一字不泥:一字,指哪怕细小的一个方法,一句口诀;不泥,指不要拘泥。

⑥六贼:指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借用佛教的说法。佛教认为,眼耳鼻舌身意,是人对外感知的六大门户,眼观色,耳听声,鼻嗅气,舌尝味,身触感,意生思,一切贪欲导致的罪恶都是由这六个感官之门所造成。故称其为六贼。

⑦旃:此“旃”字在这里通“毡”,指打坐的蒲团,泛指丹道修炼功夫。

[文译]

你们大家从事修炼,也并不是不专心。但为什么收效甚微呢?这都是由于在练功中有相当多的后天杂念掺入,把先天元气到来的通道阻隔断了。你们想想,生命体中没有先天元气的补充与滋养,身体不生病那才是新鲜事,这难道能责怪众多的仙真没能帮助你们吗?今天我把这个道理点破,你们大家仔细想一想,看是不是这样。

关于下手修炼的法诀,是绝七情为本,断六欲为先,是无须什么方法秘诀的。如果你要想去寻找什么妙法来行施这一功夫,那你就及早把这种念头打消。如果别人对你介绍什么妙法秘诀,你也一概不要去试用。你要把寄托于“法”“诀”的念头消除殆尽,丝毫不去沾染。因为,此步功夫,无为便是大法,也叫作无法之法。如果你执著于什么可供操作的有为之法,那你的心就不能彻底清净,功夫就达不到彻底的无为。因为,有一丝一毫的后天之物不能去除,先天元气就不会源源不断地到来。所以,此步下手功夫保持清净无为特别重要,早晚任何时候,心地都是清净的,安闲的,洒脱的,空灵的。衣食上,吃好吃坏,穿好穿坏,都无所谓,不要挂在心上;有事做,无事做,是大事,是小事,也一概不去计较,不去耿耿于怀,不去奔波操劳。如果能保持如此的心境在一百天以上,那么功夫的效果就会自然出现,你就会感受到先天元气在身中萌生、源源不断、逐步壮旺的特殊美妙感受。如果保持如此状态修持到一年左右,那么先天元气在身中所给人的感受就是千变万化,玄妙莫测。然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也都是自然造化的结果,没有什么神奇的。

做功夫不要拘限在一个“修”字上,在“修”的同时要兼顾到“炼”。但无论“修”也好,“炼”也罢,都不要在字眼上去执著,去钻牛角尖,把功夫行为搞僵化了。实际上,修中有炼,炼中有修。有修之不修,有不修之修;有炼而非炼,有不炼之炼。你只有把修炼的内涵搞明白了,行施起来圆通无碍了,那才算真修,那才算真炼。所谓修与炼各有分别,那是让你大致明白其中的意思。“修”,指的是把身心上的各种不良行为铲除掉;“炼”,指的是把身心上的纯洁状态恒久地保持,使之纯而又纯。可见,所谓“炼”,只是无为地恒持,并不需要有作有为的方法。如果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去“炼”,那就出偏了,就是误入歧途。只有无作无为的“炼”,才是真炼,才有真实效果。今天,我为你们讲解功夫法诀,就是要求你们下手把一切有形有象有作有为的方法一概去消。

例如,我们讲到下手功夫的绝七情,断六欲,实际上也是要顺乎自然,以平静心逐步去克服,不能有心去绝,存心去断。否则,以一个斩之心去斩绝,就如同以油去灭火,只会滋长,把本来复杂的心境搞得更为复杂了。只有以恬淡中和之心去绝,去断,乃是不绝自绝,不断自断。这就像锅炉,你不往里添燃料,火自然就熄灭了。这样的绝断效果才是最彻底最长久的,最牢不可破的。

我呼吁大众修道的妇女同胞,大家要同心同德互勉互助来做好功夫。你想把你的肉身修到怎样高的果位,与你所发的愿力大小是相等的,有什么愿力就有什么样的结果。修道,实际上也是极其平常的事情,不要把它看得太难了。但要说它很容易,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修不成功呢?这都在于人们跟尘缘相处的态度所决定。人脑子里没有了念头,就成了佛;人心里消除了一切,那就是仙。仙与佛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以身心的高度升华而证得仙佛果位,尔后来超度世人。

你们都是发过誓愿今生今世要修成金仙的人。但要牢记“不炼自成,不玄自玄”这个无为而修的法诀,把一切贪欲之念,理想之念,依托之念统统打消,朝朝夕夕,保持心境活泼空灵,那就进入神仙境界了。恒久如此,何愁修不成大罗金仙。我来超度你们,是想让你们都修成不坏的金身。望你们自思自量,自己珍视自己,自己专心用功。我的言语虽然说得粗浅,但其中却有值得你们深探的道理。只要你们深谙“先为”之内涵,在功夫修持的全过程中,一切大法都包含在其中了。

[孔德按]:本节文义是强调在下手之时首从性功入手,并采取最上上乘之无为大法。从理论上讲,无为之法确属上上乘法,不二大法。佛教之禅宗即教人由此顿超直入。但自古洎今,下手便能用好此顿超直入之法的,万中难得一人。可见,此法说易极易,只一个“放心”即可,但真正实行起来,对大多数人而言,非历尽千难万险,实难找到“放心”之法。故而,愚以为,类似的开导之言,实质在对大多数修道者来说,起到的多只是鼓励作用。下手行功,绝七情,断六欲,还是需要使用渐法,一步一步地来。但同时也要深悟顿法之理,之要。也许某一天,渐法功夫做得顺遂,一下子就进入到顿悟之境,无为大法就被你油然掌握了。

[原文]

金沙古佛曰:法不妙来诀不妙,妙在火候第一要。道由无极以生,无极原蕴夫窍①。精②从此处发,罴③从此处兆,药④从此处生,胎⑤从此处保。细审机自跃,活活与泼泼,渊渊与浩浩,皆由此处发根窍。以大处而论,百脉皆由无极分形造;以细密而言,又属无形无象却原万化尽包到。男女俱同,此至宝只分血、精两条。男精逆行而成仙,女血直腾归心窍。故而各有各法,各有各照⑥。妇女功虽用凝字法,莫将心地紧相抱⑦;如果意马难拴住,稍着片念血海潮⑧。血海与气海,两下有分晓;血海以前只七分,此处即是气海窍。窍在那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一妙窍,血化气凝化罴妙。后天之气先天化,一杂人欲便隔到。有后无先成凡种,仙凡各异须知道。道在此处不算道,罴必归根无极窍,方能凝成此灵苗,方能结丹火候到。

[注释]

①窍:此“窍”既指下丹田气海穴,又指玄关一窍。玄关一窍无形无象,为修功者进入无欲无念无思无为之天人合发境界。但玄关窍一开,必然会从丹田产生先天罴萌发的兆象。而这后者是有体有位,有处可寻觅的。前后二者又是一体二现。

②精:此指先天元精。

③罴:此指先天元气。

④药:先天元气、先天元精、先天元神皆为药,药经凝炼合成方为丹。

⑤胎:即“圣胎”,是“丹”的进一步升华之结果。以物质、能量、信息生命构成三要素而言,“丹”的性质为物质性第一,能量性第二,信息性第三。而“胎”的性质为能量性第一,信息性第二,物质性第三。到了“婴儿现象”,其性质则为信息性第一,能量性第二,物质性第三。而到“阳神脱壳”,其性质为信息性第一,能量性第二,却没有物质性了。

⑥各有各照:照,即关照,实指火候的把握与调控。因男女不同.老少不同,身体康衰不同,故于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门派传承,乃有不同的下手火候调控方法。故谓“各有各照”。

⑦莫将心地紧相抱:意思是不要刻意顽固地去意守某一种状态。

⑧如果意马难拴住,稍着片念血海潮:意思是说,如果杂念太多,又难以遏制,可以将意念专注于子宫进行片刻的意守。这个方法是以一念代万念,以正念代杂念,以有依有傍代漫无边际。

[文译]

金沙古佛说:在功夫修持中,再好的法诀都不过是借用的手段,再好也好不过功夫实际中的“火候”。只有“火”与“候”发生了,那才说明功夫有了效验。所以说,法诀的正确与否固然重要,但最重要者却是功夫的效验。

修功的下手(自始)和成功(至终)都是与道相合。而欲与道相合,必须从后天的有极返归到先天的无极方可。只有无极才能生出道来(孔德按:若按道之本体论,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有极。后天返先天的功夫都是返归。即有极返归太极,太极返归无极,无极返归道。这实是把“返归”改说为“生”,用的是比喻性教化语言,而不是理论上的阐述。故不可误解)。无极是个无分别无对立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蕴藏着道的本体。道的本体发生之处称之为窍。这个窍,以其无形,可称为玄关窍;以其有位,可称为气海窍。先天元精从这个窍动发,先天元气从这个窍兆象。总之,先天精气神的药物都从此处产生,孕胎养婴也是从这个窍开始和进行的。细细品味这个窍,它是虚灵活泼,充满无限生机的。广大无垠,气势浩荡的宇宙之一切无不由此生发。这个窍之于人,是生命的总源头。以大处说,人体的百脉千经都是由它的无极始点而分形造化;以微细而言,它却微细到无形无象,不可供人视见,但却将生命的一切演化都尽包于其中。

人有男女性别之分,但这个玄窍的本质却都相同,只不过从人体有形的和名象上有些区别。女子的根窍要从血这条路上去追寻,男子的根窍则要从精这条路上去追寻。故而说,男子修仙的下手功夫,在炼精化气上,走的是后升前降的督任二脉;女子修仙的下手功夫,在炼血化气上,走的是由子宫升绛宫的两宫贯通的直接路线。所以说,男女下手之功各有特定的方法和要领。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第5篇

【关键词】 脑髓学说;脑病;中医;脑与肾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a look 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y and anatomy of the brain,beginning with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 and the opinions of Chinese medical practitioners throughout the ages.A systematic description is made of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brai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ain and the “three treasures” (essence,qi and spiri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ain and the kidneys.I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that the brain organ collects essence,qi and spirit: the body of the brain is essence and qi,and it uses clear-spirit.In addition,the source of brain-marrow is the kidney,and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brain depends on the warmth provided by kidney essence and qi.It is hoped that the thoughts in this paper may provide a benefit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 TCM.

[Key words] brain-marrow theory;neurological disease;TCM;brain and kidney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脑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中医学对脑的认识源远流长,历代文献对脑的重要性的论述也颇见真谛,特别是明清时期及建国以后,中医脑髓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挖掘和整理中医脑髓理论,对丰富中医脑髓学理论和指导临床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脑的生成

脑的生成始于胚胎,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如《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全元起注《黄帝内经·素问》第47篇说:“人先生于脑,缘有脑则有骨髓。”所以《内经》认为脑是由父精母血结合的先天之精而化生,生成于诸器官的形成之前。脑髓既生之后,补给来源又分为二,首先,由肾精不断化生精髓以充沛。肾有藏精生髓的生理功能,肾精充盛,则髓海得以充养,脑也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素问·逆调论篇》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程杏轩《医述》曰“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化生之源”,说明了肾精化生为髓,充沛脑髓的整个过程。其次,后天水谷之精不断补充,水谷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脑也赖水谷精微之充养。《灵枢·五癃津液别论》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论》云:“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又名脑髓。”水谷是气血津液的来源之一,气血津液对脑髓的生成和营养均至关重要,《灵枢·决气篇》亦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一旦水谷所化之津液严重缺乏,必致“色夭脑髓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脑贫血治法》说:“血生于心,上输于脑。”由上可知,脑髓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又得肾精的转化为髓和后天水谷的补充以保持其充满[1]。随着医学的发展,迨至清代对脑的生成过程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清·王惠源在《性原广嗣·胎孕化形生禀元质次序论》中,作了形象性的描述“子宫既感凝成孕……如酵水和面,罿郁而热发也,遂成三泡,如雨水滴水之水泡,三泡既成,首成三支,心一,肝一,脑颅一,是胎质模形之兆发也。三泡发后,名曰人胚……夫至三泡,以结成脑颅与头之全体,所以须用多精质之体,与其德也……”。

2 脑的结构

脑居于头骨之内,合信的《全体新论》云“头骨居上,共八骨凑合而成,以保护全脑”[2]。 《寓意草·卷一》亦云“头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其生理解剖,常与髓合并论述,《灵枢·海论》曰“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有关脑的结构,在《道藏》中收载的历代道书中均有较详细的记述。人脑大体上分为“九瓣”或称“九宫”,即四方四隅,并中央,皆为神灵居住之所。而现代神经解剖研究明确了人脑由两个额叶、两个顶叶、两个颞叶、两个枕叶以及中央部位间脑等九个部分构成。脑内九宫名称及功能,从道书《大洞经》开始逐渐固定下来。《道藏·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一卷·九宫紫房三丹田诀》云“夫却入者从南却往就项后之北是也,两眉间上却入三分为守寸双田……凡一头中有九宫也”。这是对九宫的名称和解剖位置的描述。古人通过研究发现,脑髓结构细致精巧,沟回众多,复杂难分,谓有“百节”。如《道藏·云笈七签·黄庭内景经·至道章》载“泥丸百节皆有神,脑神精根字泥丸”。古人还认识到脑与脊髓的关系,如宋·邵康节曰“今视藏象,其脊骨中髓,上至于脑,下至于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两向,皆有细络,一道内连腹中,与心肺缘及五脏相通”(《观物外篇》),说明脑与脊髓相连,并通过“细络”和内脏相通。清代刘思敬在《彻剩八编内镜·头面脏腑形色观》中对脑的解剖论述更为详细,“……颈节膂髓,连脑为一…… 脑之皮分内外层,内柔而外坚,既以保全体气,又以肇始诸筋,筋自脑出者六偶,独一偶逾颈至胸,下垂胃口之前,余悉存顶内,导气于五官,或令之动,或令之觉。又从膂髓出筋十三偶,各有细络旁分,无肤不及。其以皮肤接处,稍变似肤,始缘以引气入肤,充满周身,无弗达矣。筋之体,瓤其里,皮其表,类于脑,以脑与周身联系之要约”。虽与现代解剖学认识有出入,但说明古人对脑及脊髓、神经已有较类似的描述。

3 脑的生理功能

脑为髓海,由精气所化生,有九宫百节结构,为元神之府,能过经络、脊髓等与全身密切相连,具有主持思维、发生感情、产生智慧、控制行为、支配感觉、统帅全身的综合作用,因而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3.1 脑为髓海,内蕴清灵之气,为元神之府 脑为至清之脏,不能容邪,犯之则病。如王肯堂《证治准绳·真头痛》云“盖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可治”,因“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至清而不可犯也”。又“头为诸阳之会”,头位居最高,属天阳之位,只有阳气通达,才能“若天与日”,使脑髓转运疏泄,以敷布周身,故脑内蕴清灵纯阳之气,不能容邪,邪犯则病,病则难治。《医述·卷十一·杂证汇参》云“脑为髓海……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耳目皆由以禀令,故聪明焉”,脑以清灵为其性,脑清则神识清明,主持有度,灵动机敏。又脑为髓海,髓属液,至清至纯,水谷精微中和合而为膏者才能得藏。清灵之气“喜静谧而恶动扰,静谧则清明内持,动扰则掉摇散乱”(《证治准绳·眩晕》)。在正常情况下,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以保持脑髓清纯灵动之性。《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脉要精微论》说“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说明脑是精神汇聚之所,以主神志活动。《颅囱经》云“……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程杏轩引《会心录》曰“夫六府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故谓人之元首,至尊而不可以犯也……盖脑为神脏,谓之泥丸宫而精髓藏焉。人生精气实于下,则髓海满于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脑藏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以上所论皆言脑神之至尊至重。脑神总领众神的作用,即言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只有脑髓充盈,脑神得守,才能发挥其“以御邪气,陶甄万类”的作用,人体生理活动才能得以正常,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元神一语,本出于道家。元者,初也、始也、根也,动之端也(朱熹《性理精义》),此神乃五神之主宰。如唐《仙籍旨诀·道生旨》云“元神如主,千神如臣”,“阳神者,是纯阳之精英,是元神也,非五藏诸体之神,能生其三魂七魄及诸体之神”。清·王宏翰《医学原始·元神元质说》认为“元神即灵性,一曰灵魂,一曰神性,一曰神灵,即天之所命之灵性也”。元神之发生,是脑髓阴阳互相摩荡之结果,故曰“脑散细微动觉之气” [3]。“动觉”其意有二,“一使周身有运动之德,一使周身有知觉之德” [4] (《医学原始·动觉至细之力德论》)。元神外发而表现为神机(张景岳曰“神为机之主,机为神之使”),神机为元神之使,将元神传达至全身各处。神机所行之路为神经(明·方有执《本草抄·桂枝》“用经之权,神经之妙用也”),该“神经”内通清窍、经络、脏腑、血道、气道,外联皮毛、肌腠、筋、骨,故脑髓通过元神、神机、神经,行使统御生命的“神明之主”功能。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云“鼻气通于天,天者,头也,肺也。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实用中医脑病学》认为李时珍虽然提出这一著名论断,但是并未说透。认为“神”,广义是指生命的外在征象,也即每一个活的机体一切生命机能状态如思维意识、精神状态、语言气息、表情动态、面目五色等的外象表露,而狭义之神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含义,一为直觉和思维过程,如《灵枢·本神》所指的神、魂、意、志、思、虑等,这主要是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志意等过程;二是指情感过程,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亦称五志,分属五脏,五志的表露反映五神的变化;三是创造性思维,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云“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若风吹云,故曰神”,即超常智慧与灵感,这实际就是脑为元神的具体表现[5]。脑髓元神又为五官九窍之司。五官是灵机之窗,故脑又称为“清窍”、“清空”、“机窍”、“窍络”等。窍者,神机出入之所;络者,传导、反射之路。以上所说诸窍,皆由脑之祖窍所统,何以言之?祖窍受元神所主,具开合、升降、出入之能,诸窍为祖窍所使,而生传导、反射之功。因此,脑髓既是接收之器,更是传出指挥之官。五官九窍之生理作用,是脑神生理功能向外之表现[3]。总之,“夫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道合太玄,故曰泥丸”(《修真十书》),故陈绍勋曰:“头脑为神、魂、魄、意、志会聚之所。”因此,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奉于脑,温养祖窍,而生精神、感觉、意识、思维、记忆、运动以及喜、怒、忧、思、悲、恐、惊、哀、乐、爱、憎、视、听、嗅、味、语言等功能(任继学《脑髓述要》)。

3.2 维系经络,内外协调 从形神合一的观点来看,因头为精明之府,神机之源在脑,故邵子说“形统于脑”。《黄庭经·泥丸》亦云“泥丸百节皆有神”。《东医宝监》亦云“神为一身之主”,“头为天谷以藏神”。所以人体百节都与脑神有密切联系,而经络为传导传达之路,如唐容川曾明确指出“脏腑经脉,皆交于脑,源流出入,岂无其路”[6]。《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此语说明人身十二经脉与其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络所有的气血运行都上达于头面部,通过头面空窍,脑与全身经脉相联系。如督脉和足太阳经直接入络于脑;手少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阳、足阳明的经别从目系和脑相联系;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手太阳、手少阳的经筋均从目周围的孔窍联系于脑。脑又和脊髓相接,占据人体中轴,通上贯下,联内系外,使脑和周身组织发生密切联系,神气由此游行出入,发挥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在经络与脑的关系中,尤应重视脑和督脉的关系。督脉总督诸阳,贯脊,入颅络脑,统帅和调节全身阳经之气血,如《难经·二十八难》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说明诸经脉上会于脑,在督脉监督下,接收脑的支配,进而调节全身的功能活动。另外,督脉还起着输布精髓的作用,在李梴《医学入门·卷首》中言“脑者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从现代解剖学观点来看,督脉的循行部位正是中枢神经系统之所在,是脑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枢纽,所以有“督为脑之经脉”之说。

4 脑与精、气、神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生理情况下,精化气,气生精,精成髓,气助精,气旺则精足髓充,髓充则脑健。任继学教授认为精、气、神构成人生命之三维体系,并对三者关系论述甚详。

4.1 精是脑生成的物质基础 “精”有先天与后天之分。脑为髓之海,脑髓是脑最基本物质,其生成来源于先天之精,《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先天之精又是如何生成新的生命而化生脑之真气的呢?脑髓初生之时,形成而未判,左右不分,形质莫辨,此之谓无极。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万事万物之化生,皆始于无极。所谓“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性理精义》),即指此而言。无极之真,“真”指真精、真气,真精在真气催化下,形成为脑髓,脑髓由阴精阳气相互转化,一分为二,分为左右。脑之左者主动、主升、主开,右者主静、主降、主合,故脑髓为太极之象。这也是无极生太极,太极分两仪之理。《性理精义》云“太极本无极也”,而万物又“统体一太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柔阳刚,阴舒阳缩,催化脑髓生出“多细络如细腺(线)”,内涵“多精质之体”(《性原广嗣》)。在太极的作用下,方化生出一百六十亿个脑细胞,而编织成人体的重要器官——脑。先天之精固然是脑髓生成之原,但依赖“肾精转化”和水谷精微之气以补充。肾精转化的途径是肾之精髓,灌注骨孔,供全身主骨的脊髓而上输于脑,使脑得其养,水谷充养于脑,乃真气之并而充身,其“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外溢脑髓”(《灵枢·五癃津液别》)。由此可见,精是脑髓生成的基本物质。

4.2 气是脑功能发挥的根本 “气”是生命起源化生之本,生长壮老已之能,故为人主要生理之渊薮,所以《灵枢经·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而人身内外、上下之气,皆禀受于父母之精。此精内胎祖气,故清·黄元御《四圣心源》曰:“祖气者,含抱阴阳。”也就是父母赋予阴气、阳气,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为用,转化为真气。真气者,为气之根,又命元气、原气,“脑为真气之所聚”。由于气具有功能和物质的两重意义,所以脑之真气亦不例外。就功能而言,神的产生依赖于元气与肾精,所谓“气者,神也”。就物质而言,一方面“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另一方面,气产生于精,精的化生又有赖于气。所以精之活性,必须依赖气之催化作用,才能发挥其功能。“三宝”中元气是维系其他二者的桥梁,在病理情况下,元气虚则精神俱衰。如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云:“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4.3 神为脑之用 神为生命起源之一,又是生命活动存在的象征。神始于男精女血交媾之中,“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夫神者,生之本”,“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养生类纂·养生部》)。人之生长衰老死亡,无不与神息息相关。《灵枢·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灵枢·移精变气论》则更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元气是脑主神明的根本,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是脑的核心功能,若精不化气,气不生精,精气亏虚,脑失所养,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改变。有神衰失用,脑神不足的表现,有神失本位,散乱迷惑的表现,有神明蒙蔽,明君失主的表现。综上所述,脑是人身三宝(精、气、神)汇注之脏,以精气为体,神明为用,三者必须相互资生,相互转化才能维持机体阴阳的平衡。

5 脑与肾

肾为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体具阴阳,系水火之宅。人之五脏六腑和经络的生理活动,皆发源于肾。所以,肾是生命之根,精微之府,气化之基。肾藏精,生髓以充养骨骼,脑为髓海,是精髓聚会之处,正因为肾精化生脑髓,肾为元气之根,从而保证脑神之用,所以彭用光说“肾受精气故神生焉,传曰:聚精会神此也”(《体仁汇编》)。周学海亦称:“大气者,精之御也,精者,神之宅也,神者,气与精之华也。各生于五脏,而五脏之中,又各有所主,是故气之主,主于命门;精之主,主于肾;神之主,主于心[7]。” 周氏虽云“神之主,主于心”,而“脑为元神之府”,故心之神实亦受命于脑,所以肾为精气神之本,只有肾气旺盛,肾精充足,才能生髓而上通于脑。

5.1 脑髓之源滥觞于肾 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肾为生髓之官,脑为聚髓之海。脑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形体生成后,又为肾精转化为髓而充沛。管子曰“肾生脑”(《管子·水池》),《素问·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奇病论》曰“髓者,以脑为主”。《灵枢·海论》中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指出了脑髓上界在天灵盖的百会穴,下界在风府穴,“督脉贯脊,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风府以下为脊椎管,脊椎管内之髓为脊髓,脊髓经项后之髓孔上通于脑,合为脑髓,由此可见,脊髓原与脑髓相通。同时“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故督脉上通于脑,下通于肾,而脊是精髓升降之通路。髓之生成皆由肾精所化,肾中水精得以命火激发,则直接入督脉注入脊髓,上行于脑,泌其津液以润养脑髓。此理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肢体痿废方》描述甚详:“背脊一条髓筋,乃是髓入脑之来路……细按其道路,则以肾系贯脊而生,脊髓上循入脑,于是而为脑髓,是脑为生髓之所,乃聚髓之所,故名髓海。”程杏轩在《医述·卷十一·杂证汇参·脑》中对此也有所论述“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门温养则髓益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之脑,以为生化之源”,具体地说明了肾精化生、填充脑髓的过程。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中也指出:“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髓者,名曰髓海。”因此,肾为脑之本,肾气之强健、肾精之充盈,于脑髓发育之健旺有密切关系。此即叶子雨《伏气解》所言“脑髓即由肾气从督上滋”,可见脑髓-脊髓-骨髓,皆由肾生,是一源三歧,肾脑关系甚为密切[3]。《中医药汇海·论脑以肾为本》中对此阐述得更为透彻:“脑为髓海……脑髓之充实,皆由脊髓上输所致……故脑性最灵,善能记忆,人之灵固莫负于脑,然其实起于肾。”

5.2 脑之功能赖肾中精气温煦 肾中精气充盈,髓化生有源,髓海得养,髓海充足,则脑之功能健全,脑所主之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是脑者,精气之所会,髓足则精气能供五脏六腑之驱使,故知觉运动无不爽健”(《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肢体痿废方》)。肾藏精,又主命门之火,肾精能生髓充脑,命火能温煦脑髓,所以能保持脑髓的经常充足,以发挥其正常功能。再者肾寓元阴元阳,为五脏之本,气血生化之根,十二经脉之基,生元神而藏于脑,肾精足则髓足,髓足则脑充,发挥其寓化神机、帅遣阴阳、荣营四肢百末、辖管五脏六腑、行使统帅之功。反之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则脑失所养,产生种种病变,《素问·逆调论篇》“肾不生,则髓不能满”;陈修园《医学从众录》指出“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髓海空虚而头重”;均从病理角度反证了脑髓必须靠肾精化生,髓海得满,脑的生理功能才得以发挥。

5.3 精以生神,精足神强 肾主作强而出伎巧,肾藏精,精生髓,髓充骨,髓又上通于脑,脑为髓海,府精神明,故精足则令人能力坚强、智慧灵活。而伎巧之所以出,乃脑之神明为用的结果。“肾藏志”,记忆事物者谓之志,唐容川说“事物之所以不忘,赖此记忆,记在何处,则在肾经,益肾生精化为髓,而藏之于脑中”(《中西汇通内经精义》),所以人之脑力足则才智精力从生,而生之者在肾。若肾精不足,还会影响到骨骼的发育和肢体的运动。《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唐容川云“精以生神,精足神强,自多伎巧,髓不足者,力不强”。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脑贫血的治法》中更是明确地指出因髓海不足而导致肢体偏废的机制:“人之脑髓空者……甚或猝然昏厥,知觉运动俱废,因脑髓之质,原为神经之本源也。”肾又主五液,《灵枢·决气篇》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肾阳之蒸腾气化正常,津液代谢正常,其清者才能“和合而为膏,内渗入骨空”,发挥其濡养作用而“补益脑髓”。脑为髓之海,真气之所聚,肾为髓之源,脑髓在头,所聚之真气必须下降,以激发肾气,推动脏腑功能活动,肾气通于脑,肾精必须上奉于脑,化生脑髓,使髓海充盈而保证脑的正常功能。所以陈士铎说:“肾气上通于脑,而脑气下达于肾。上下相殊,气实相通。法当用温补之药,以大益其肾中之阴,则上下之气自通(《石室秘录·分治法》)。”朱沛文也明确指出:“内肾为脑之源,脊髓为脑之本……其曰精成而脑髓生者,谓肾精成而脑髓生也……小儿精少脑未满,老人精虚脑渐空,故记性皆少。脑原于肾,非明证乎[5]!”总之,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而藏于肾,为全身阴阳之根本,而后形成脑髓,化神寓于脑,神宅于脑而施神机于周身。精亏则神衰,神灭则精亡。精充神足,则精气神之用(即神机)灵通,百骸俯首。精气神的功能(神机)之于形体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统调人体内部的各系统器官之间及肢体的功能活动,保证人体整体的完整统一;(2)调整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由于精血匮乏,血运迟滞,不能上奉,则脑髓失去精、气、血的滋荣,脑络失养,精神失用,神机失守,结果导致局限性脑功能障碍,表现出感知、神思、语言或运动等功能的失常或丧失,以及对诸脏腑功能调控严重紊乱,即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参考文献】

1 张雪亮.中医脑髓理论初探.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4):4-5.

2 英·合信.全体新论.1581,2.

3 任继学.脑髓述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3):162.

4 清·王宏翰.医学原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3.

5 阎孝诚.实用中医脑病学.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9,11-12.

6 张咪咪.唐容川医学全书: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1.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第6篇

便秘

秋季干燥,宝宝容易便秘。这会导致宝宝食欲下降,记忆力减退。

食疗小窍门:

*萝卜汁:胡萝卜、白萝卜各200克,去皮切块,放入榨汁机内榨汁,取汁加蜂蜜1茶匙服用,每日1次。可促进排气、通便。

*蒸苹果:新鲜苹果1只,洗净后去皮、核,连蒂的部分切成一个盖子,加入适量的白糖或蜂蜜,再将原来的蒂盖上,放入碗内隔水蒸熟后食用。

*白菜汁:取新鲜白菜250克,洗净,用淡盐水浸泡后沥水绞汁,在两餐之间给宝宝服用。

多汗

秋季宝宝易多汗,尤其是体虚的宝宝特别容易出汗,汗多湿衣会引起感冒。

食疗小窍门:

*黄芪红枣太子参汤:黄芪12克,太子参15克,红枣15枚,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喝汤吃红枣。有益气固表止汗作用。

*黑豆桂圆红枣汤:取黑豆30克,桂圆肉12克,红枣15克。洗干净后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食用。有养阴、健脾、止虚汗的作用。

感冒

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宝宝容易感冒。

食疗小窍门:

*姜糖茶:鲜生姜10克,洗净切丝,放入锅中,加红糖15克,再加水150毫升煮沸,将茶倒入保暖杯中,趁热分次饮用,直至宝宝出汗。适用于怕冷、发热、无汗、流清涕,风寒型感冒。

*金菊饮:金银花30克,杭30克,生甘草5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后,用小火煮10分钟,分3~4次饮用。适用于发热、咽痛、流黄脓鼻涕,风热型感冒。

哮喘

秋季气候多变,容易诱发哮喘。

食疗小窍门:

*枸杞胡罗卜猪睾汤: 鲜猪两个,去筋膜洗净。取枸杞子15克,胡萝卜120克切块,与猪一同入锅,加水300毫升,煮熟后浓缩成200毫升,加少许盐调味。分早晚服用。胡萝卜含有β-胡萝卜素,可调节细胞内平衡,减少过敏,枸杞子、补肝肾。提高免疫力,防止哮喘复发。

*蜂蜜红枣汤:红枣30克,加水煮熟,调入1茶匙蜂蜜服用。红枣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蜂蜜中含有微量蜂毒,有抗过敏、治疗哮喘的功用。

腹泻

秋季正是轮状病毒发病高峰,需要抗病毒治疗,使用抗菌素治疗往往无效。

食疗小窍门:

*胡萝卜山楂煎:新鲜胡萝卜2根,清洗后切成块,山楂12克,加水及红糖适量,煮熟服用。适用于消化不良、病毒引起的腹泻。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第7篇

不化妆的你总是和上妆以后的你判若两人,所以不化妆会被人说没精神,对于暗沉肌肤,必须要使用能唤回肌肤明亮感的美白保养品,加强去角质是个不错的好方法,但是一定要温和!此外,本季兼有美白、防护功能的隔离霜在改善肤色的同时还能避免日晒斑的产生,不妨尝试一下。同时为了帮助已经暗沉的肌肤黑色素排除代谢,建议使用加强抗氧化及保湿效果的美白产品,并一定要持之以恒。

MM们面部“回春”刻不容缓。

推荐项目:

面部温炙护理

经历了严寒的冬季,你是否发现面部肌肤已经出现了一些改变:原有的白皙不再,代之以晦暗的色泽;面部的皮肤松弛、没有弹性,可怕的色斑开始出现……赶快执行我们的美白A计划,重新做个“白雪公主”。

中国人的老话“一白遮千丑”,所以以下推荐的美容院专业护肤项目,是面部美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温炙面部护理:温炙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药特制成香条,点燃后放入温炙器中来回滚动于经络和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而面部温炙护理更可增强皮肤的再生能力,从而令皮肤恢复弹性,达到平抚皱纹和润泽光洁的效果。

护颈小窍门

平时需保持良好的坐、站、立姿势。另外还要有良好的睡姿,高的枕头会让颈部弯曲,容易产生皱纹,因此应使用较平的枕头。每周应该用柔和的洗面奶清洗肌肤,做一次全面的颈部护理。卸妆时必须延伸到胸肩部,下颚分界线。最后,一旦发现颈部肌肤有点异样,需立即采取特别护理,以期改善疲惫的表皮,恢复肌肤的健康弹性。另外,每日用冰块敷于颈部、胸部,然后用手轻拍便可,这可修护肌肤,使之恢复健康光彩。

推荐项目:秀色美颈项目

天气转暖时派对少不了去pub disco……所有时尚女孩都会为此雀跃,期待有个spelialnight,底胸的吊带和大V领都是参加派对的重头戏,这时,颈部细节方面岂能马虎?再大胆一点、再性感一点,今晚将诱惑到谁呢?

专业美容院的秀色美颈项目,利用仪器进行凝肌美颈精油按摩,能有效对抗松弛下垂的肌肤,延缓颈部肌肤衰老,减除颈部细小皱纹,收紧抚平颈部和下颌部褶皱,塑造颈部完美线条。而凝肌美颈膜滴凝肌美颈精油充分揉和,敷膜20分钟,清水清洁。这种深层的颈部按摩护理,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甚至消除面部浮肿和颈部的酸痛,同时防止皱纹出现。

美背小窍门

除了脚底板的肌肤之外,背部肌肤是全身最厚的部分;也因为如此,背部的循环代谢能力较弱,脂肪及废物亦比较容易堆积而形成粉刺。想要拥有完美的背部肤质,可利用深层洁肤膜来清除毛孔中的脏污。另外,若担心洁肤膜会使毛细孔变粗的话,可在清除面膜后,洒上一些收敛水。

能量香薰让背部肌肤宛如初生

推荐项目: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第8篇

长期接触和吸入霉菌,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状等,例如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花粉

>> 居家生活小窍门 居家小窍门 居家换季小窍门 居家节电小窍门 居家除霉有办法 家居除顽渍小窍门 居家风水 打造旺宅小窍门 小窍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居家除霉小窍门 居家除霉小窍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清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霉菌危害健康

长期接触和吸入霉菌,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状等,例如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花粉热、哮喘病等;免疫力低的人还可能因此引起头疼、发烧、皮肤或黏膜发炎等。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1100名成年哮喘患者的病例档案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对霉菌过敏的患者要比对其他物质过敏的患者高5倍。所以医学界专家提醒公众“要经常注意居室除霉”。 衣物除霉

前段时间忽冷忽热,许小姐为穿衣服感到纠结。为了方便,许小姐习惯备一件薄薄的皮外套,挂在卧室门后,遇到降温就披上。

“冬天的外套一般穿几次后才洗。”许小姐说,天气热了,这件外套被遗忘在门后。这几天晴了,她想起挂在门后的皮外套,准备洗洗收起来,没想到一看到外套就傻眼了:外套上长了许多白毛毛,发霉了!

“袖子和领子上都是白毛,好恶心啊。”许小姐说,可能是今年春夏季雨水太多、湿气太大,衣服才会发霉。遇到这种情况,许小姐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处理方法:橘子皮或炭包可防霉,白醋加牛奶可除霉

要防止发霉,可以在衣柜里放些橘子皮或炭包,这些在超市都可以买到,可去除衣服的异味。

如果衣物已经发霉,可以在清水中加入两勺白醋和半袋牛奶,把发霉的衣物放进水中浸泡10分钟,醋和牛奶可吸掉衣服上的霉味。搓搓揉揉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衣物上的霉味就没有了。

如果发霉的衣服马上就要穿,来不及洗清处理,也可以试试用电吹风去霉味。将电吹风在衣物的发霉处来回吹,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霉味。 木制品除霉

上个月,李小姐收到好友送的一份“大礼”:一套古琴。除了古琴、琴架,还有一张配套的椅子。因为觉得这架古琴很珍贵,不会弹琴的李小姐不敢轻易去挪动,就摆在房间里欣赏。

古琴摆在房间不到半个月,李小姐感觉屋里有股霉味。可是翻遍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没找到霉味的源头。有一次,她坐在古琴前,无意中发现这个宝贝身上竟然长了霉。古琴上的绿色霉斑一团一团的,把她吓了一跳,赶紧拿毛巾来擦干净。

原以为把这些霉斑擦掉就没事了,可是没过几天,李小姐惊讶地发现古琴又长霉了,而且比上次更严重。“原来是一点点像圆球,现在是连成长长的好几条,看起来像青色的毛毛虫,好可怕。”李小姐说,看到那些吓人的霉点,她都不敢再碰古琴了。

处理方法:半年打一次蜡可防霉,除霉后再上一层清漆

受潮湿天气影响,家中的抽屉、衣柜、书柜等木质家具,由于长期没有移动,加上通风透气不足,极容易受潮发霉,还会把潮气“传染”给收纳其中的物品。

要防霉,应每隔6~12个月,用专用的膏状蜡为木制家具上一层蜡。上蜡之前,先用温和的非碱性肥皂水将旧蜡抹除。平时可在木制品中放置除湿剂或活性炭等吸附湿气,如木制家具中湿气过重,可用钨丝灯泡除湿,也可以把报纸铺在木制品上吸湿气。

如果发现木制品已发霉,要先除霉。可用纸巾擦拭,也可用干刷子刷掉霉点。如仍未清除干净,可用湿布用力擦。清除霉菌后,在木制品上刷一层清漆,可有效防止霉菌再生长。 食品防霉

春节时,林女士把一只板鸭挂在阳台上。刚开始,板鸭会往下滴油,后来慢慢风干了。前几天,她打算把鸭子煮了,拿下来一看,发霉了。

林女士说,一个多月前就发现板鸭的颜色有点不一样,但没发现有霉点,也就没放在心上。前段时间阴雨连绵,没想到霉菌生长这么快,隔了一个月,板鸭的一面都成了绿色的了。林女士赶紧把板鸭扔掉,她还担心晾在阳台上的衣服也会被“传染”。

刚处理掉板鸭,林女士吃惊地发现,收藏得好好的香菇也遭了霉菌的“毒手”。她说,前段时间把香菇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原打算过几天就要下锅的,可是一忙就把这事给忘记了。“当时还把塑料袋扎得紧紧的,没想到潮气这么厉害。”林女士说,发霉的香菇也不敢要了,只好扔掉。

处理方法:发霉食品别吃,干燥、低温、通风是

三宝

潮湿天气,香肠、火腿、香菇、木耳之类食品,是霉菌最爱的“栖息地”。干燥、低温和通风,是对付食品霉变的三大法宝。一般食品出现霉变,建议丢弃不食用。

用干石灰吸潮的“传统方法”,是防止香菇、木耳、花生、红枣等食品霉变最经济实惠的高招。很多定型包装食品中,都会有干燥剂、抗氧化剂、杀菌防霉剂等“小袋袋”,这些收集起来,也能在梅雨季节派上大用场。

米、面粉等食品,一次不要买太多,存放地要保持通风干燥。在大米中放入少许海带,可杀死害虫抑制霉菌,使大米不发生霉变。

香肠、火腿以及肉类腌制食物,天气湿热易长霉菌,产生致癌的黄曲霉素,可用棉签蘸少许菜油,均匀地涂抹在表面,然后挂在通风的地方。 如何去除墙壁上的霉菌

墙体霉菌:又称墙体霉斑、墙体长毛、墙癌等;多生长在居室的潮湿墙面以及厨房、卫生间、阳台、窗边、水池周围等,是一种可见性生物菌群,最常见的两种霉菌为葡萄穗霉和黑曲霉,呈现黑色和绿色,目前又有少量的褐色变种出现。墙体霉菌在室内和室外均能生长,孢子粉随空气流动,遇有相应环境会粘附物体表面并迅速繁殖蔓延,它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居室的生活环境。

墙体霉菌产生的原因

1.结构方面:大多数楼房均为框架结构,墙体采用填充墙,墙与梁柱结合处易产生裂缝,是保温、防水的薄弱处,夏季渗水,冬季透寒。

2.施工方面:外墙砖镶贴不实,砖缝填充不饱满或是采用弥缝;外填充墙砌抹沙浆不饱满,有沙眼、缝隙;墙与梁柱结合处填充不密实,产生裂缝;门窗安装时发泡填充不密实有缝隙。

3.环境因素:南方夏季多雨,空气湿度大。沿海地区空气潮湿。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墙体凉、室内温度高,易产生结露。

4.住户方面:居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室内潮气过大,室内空气中含营养成分的漂浮物贴挂到墙上,易产生霉菌。

5.装修方面:室内装饰材料中含有一定的营养基,如:大白内就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而纤维素中的糖分,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极易产生霉菌。

处理方法

1.当墙体已出现霉斑时,可先用(干)牙刷将霉渍刷走,再用软布蘸酒精轻轻抹擦,这样可以使墙壁干燥, 阻止霉菌滋生。

2.漂白水(粉)加水以1∶99的比例倒进喷水瓶,喷在有发霉的墙体可立即解决墙体发霉问题。用抹布擦拭墙面,再以清水洗净,待墙面干燥后刷上防霉漆,则能长时间防潮。此外,市面上还有一种家用的便捷型防水修复剂,只需跟杀虫剂一样朝渗漏墙地面的缝隙喷一下就可以了,操作起来十分便利。

3.在霉菌不太严重的情况下,使用80%的酒精洗刷墙壁就足够了。清洗时要注意通风,应戴防护手套、口罩和眼镜。为了避免再次发霉应当注意使墙体彻底干燥,消除霉菌的成因以及正确取暖和通风。

4.在天气潮湿期间,尽量少开窗。此外,尽量使墙壁干爽,在潮湿天气可借助抽湿机、冷气机、风扇,吸走墙体上的水分。一旦墙体或家具有水汽出现,就应该立即用干抹布擦除。 如何去除浴帘霉菌

浴帘是一个悬挂在带淋浴喷头的浴缸外面或者淋浴范围的窗帘状物品。浴帘主要用于防止淋浴的水花飞溅到淋浴外的地方,及为淋浴的人起遮挡作用。但是浴帘因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有时容易发霉,怎么清洗保养浴帘呢。

浴室的保养

淋浴使用后应揭开浴帘以便空气流通,防止发霉。可用硅胶防止发霉,只挂一包硅胶就可以吸收湿气,若污迹无法清除,则需买新的浴帘。淋浴室或浴盆门轨上的水迹和尘迹,可用旧牙刷或棉花棒去洗。应定期用洗涤剂或浸醋水的布清洁淋浴室门,以防水垢产生。

帆布浴帘的清洁

1.帆布或棉布帘就像其他棉织物那样,用热肥皂水洗涤,洗干净再烫平。大部分浴帘只需晒干即可。霉点难以清除,可用淡漂白液试洗,然后擦干。

2.假如你懒得动手刷洗浴帘,可以把浴帘加水泡在洗衣机里,加八4杯醋后静置一夜后再交给洗衣机清洗。这个方法不但可以杀菌并能中和所有的污垢,也省去动手刷洗浴帘的麻烦。

塑料浴帘的清洁

浴帘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除了容易有污垢外,潮湿的水汽还使其容易发霉,那么,怎么清除浴帘的霉菌呢?

1.漂白水清洗。把浴帘拆下来,浸于1∶50 的稀释漂白水中约15分钟,再用刷子将污刷掉,这样就可以清除浴帘上的脏污和霉斑。要注意浴帘不可浸在漂白水中太久,否则会破坏浴帘的胶质 。

2.白醋更杀菌浴。浴帘部份是塑胶做的,故有些污垢容易溶解出来,除漂白水外,白醋能更有效去油污,又有杀菌功能。只要加5~6滴白醋在水中,平日冲完凉后将浴帘浸15分钟,再用清洁剂洗掉。

3.无味苏打粉。无论是漂白水或者醋,浸泡后难免有一阵味道。化学剂味固然不好受,怕醋味酸味者,亦可改以苏打水浸洗。加1~2 茶匙苏打粉于一盆水中,把浴帘浸约1小时,再拿出来清洗有污垢的地方,同样可去霉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