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讲座通知

讲座通知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07 22:58:31

讲座通知

讲座通知第1篇

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我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证安全,这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与汽车轮子底下。

横过道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在这个地带,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要减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可以安全横过道路了。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2、乘车

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上车时,应等汽车*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上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很不安全。

3、道路不是游戏场

道路是为了交通的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游戏、追逐,把它当作“游戏场”,放学以后在道路拉开“场子”踢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会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在道路上追追打打,车前车后乱穿,甚至相互扔石子,这就更容易出事故了,另外一些同学,因为不懂得在道路上玩耍的危害性,甚至在道路中间拦车、追车、扒车和向汽车投掷石块,以此为乐,这是最最危险的举动,一旦被车撞倒,后果不堪设想。

道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我们要互相提醒,大胆劝阻,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

4、避让转弯车辆

当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时,告戒人们,汽车要转弯了。我们应该注意避让转弯车辆。

现代汽车的转向,都是依*前轮来转向的。随着前轮的转动,汽车车身也逐渐改变方向。汽车转弯时所占用的空间往往大于车辆固有的宽度。前轮行驶的轨迹不与后轮的轨迹重合,也就是说,前后两只轮子不会走在同一条弧线上,而是有一定距离差别的。这就是汽车转弯的“内轮差”。由于这种“内轮差”,使汽车转弯时,前轮可以通过道路的某一物体,而后轮却不能通过。

懂得了汽车转弯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在道路上碰见转弯的车辆时,不能*车辆太近,不要以为汽车的车头可以过去,就没有事情了。其实如果你离转弯汽车太*近,就很可能被车尾撞倒。

5、骑自行车常识

我国十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十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轻巧灵活,车速自便,维修简单,并且不使用燃料,无废气污染,无噪声,因此特别受人青睐。但是,自行车*骑车人用双脚踩动踏板,由链条来带动后轮向前滚动,在行进时要用双手握住车把来掌握重心,控制方向。所以稳定性差,安全性差。一碰即倒,一倒人就伤。

从保证交通安全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而当你已经达到法定的骑车年龄,准备骑车时,则必须认真地学一学有关骑自行车的规定,要掌握骑自行车的基本要领。

自行车首先应该保持机件完好,安全设施齐全,牌、证齐全。出发之前,应该先检查一下铃、锁、刹车、车轮、踏脚、链条、撑脚、坐垫等是否完好有效。

学骑自行车时,应选择人车稀少的道路或广场、操场。禁止在交通繁忙地段学骑自行车。

当你已经掌握骑车技术,可以单独骑车时,你还应该掌握一下几条骑车规范:

一是,在非机动车车道内顺序行驶,严禁驶入机动车道。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行驶,应尽量*右边行驶,不能骑车在道路中间,不要数车并行,逆向行驶。

二是,骑车至路口,应主动地让机动车先行。遇红灯停止信号时,应停在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严禁用推行或绕行的方法闯越红灯。

三是,骑车转变时,要伸手示意。左转弯时伸出左手示意;同时要选择前后暂无来往车辆时转弯,切不可在机动车驶近时急转猛拐,争道抢行;也不要弯小转。

四是,自行车在道路上停放,应按交通标志指定的地点和范围有秩序地停放;在不设置交通标志的支路上停放也不要影响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

五是,骑自行车载物,长度不能超过车身,宽度不能超出车把宽度,高度不能超过骑车人的双肩。骑自行车在市区道路上不准带人。

六是,骑自行车不准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曲折竞驶、扶身并行。

七是,不准一手扶把,一手撑伞骑车。撑伞时,要下车推行。

骑自行车的安全问题是个大问题,在各类交通事故种,自行车事故要占总事故的一半以上。自行车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便利,自行车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幸。为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骑车规范,避免成为自行车的“牺牲品”。

珍惜生命安全出行

我们每天都要出门,去上学、上班、买菜……。当我们走在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问“大热天不系安全带行不行?”“卖瓜农用车咋不让上高速?”

有关人员解释:热天上高速也必须系安全带?一些咨询的司机说大热天上高速系安全带更热,能不能不系?据统计,发生交通事故后,前排司乘人员如系安全带可有效减少70%的伤亡。安全带是为车辆发生意外后专门保护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伤害而设计的,能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气炎热,一些人在行车时图一时凉快不系安全带,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卖瓜农用车为啥不让上高速?据《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农用运输车、两轮摩托车因安全系数低,防护措施差,极易酿成恶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幼儿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新学期一开始,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识缺乏和淡薄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在中小学生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

交通法规规定,做到行车安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无牌无证的车辆不能上路,二是年满18岁并考取了相关驾照才有资格驾驶车辆。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逻执勤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车辆“三证”不齐,一些还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也骑车上街。看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如何让中小学生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呢?

讲座通知第2篇

我能来到祥瑞园小学和大家一起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我感到非常荣幸。

祥瑞园小学位于城区主干道南京路和华光路旁边,周边有多个成熟社区,还有大型商场、农贸市场,道路交通流量大,道路情况复杂。因此,加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了解,同学们上学放学的出行方式主要是:家长开车接送、步行这两种方式。下面我就针对这两种方式给大家提一点意见和建议。

家长开车接送,是比较安全的出行方式。我们也发现有几个同学拼车,家长轮流接送的现象,这样家长确实节省了不少时间,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超员!普通的家庭轿车核载5人,面包车一般核定载客是6至8人。同学们千万不能因为比较瘦小,在车上挤挤可以多做几个人就超员。因为车辆超员后,安全性能下降,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就是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停车问题。经常有家长把车随便找个地方一塞,领着孩子就是一路小跑,虽然几分钟就开走了,但是大家都这么随便停车就会造成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拥挤。另外每天早晚上学和放学期间,交警队都会有交警、协警、协管员在维持秩序,还有一些家长志愿者在协助我们。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回家告诉父母,早晨开车送学生上学时,尽量不要过多停留,学生下车后步行进入校园,家长即刻把车开走。下午接学生时,车辆在道路两侧单排顺向停放。

步行上学放学的同学。在公路上要靠边走;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不要在道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过路口要走人行横道,不要突然横穿公路。

在这里再给同学们介绍两个安全常识:

一、儿童盲区:所谓“儿童盲区”是指因为儿童矮小的身形,当接触车身或在车辆附近停留时,驾驶员极难在车内发现他们,因而形成特有的驾驶员盲区,被称为“儿童盲区”。第一,车头盲区,也就是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车头前95厘米的区域为视线盲区,个头低于引擎盖的儿童,司机不能及时发现。第二,驾驶位置左、右两后侧45度均为驾驶盲区。第三,车辆尾部盲区,就是轿车的后风挡玻璃以下的位置,车内后视镜不可观察到的盲区是3.9米以内的距离。第四,车辆右侧前轮处也是比较明显的盲区。去年,在张店的一个小区内,一辆轿车在倒车时不慎将一名在小区楼下蹲在地上玩的学生碾压致死。就是因为车后盲区导致驾驶员没有发现车后情况。

讲座通知第3篇

摘要:图书馆公益讲座被社会各界称为“文化大讲坛”以及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和社会文化新亮点。如何举办图书馆公益讲座在社会上的意义,让文化传播作为图书馆员一种责任,把新世纪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送到广大群众手里。

关键词:图书馆 公益讲座 社会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图书馆公益讲座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和社会文化新亮点。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阵地,所举办的公益讲座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教育作用,已经成为整个城市的课堂,成为广大市民的学习家园。

1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社会意义

1.1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发展意义。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为了让社会公众领略时代特点,把握时代脉搏,就必须对思想界、文艺界、学术界等各领域的新知识进行有益的探索。作为公益图书馆,要想坚持办公益性活动,我们把“文化大讲坛”的受众拓展到全体市民,力求讲座留住市民的脚步。通过对讲座选题的调查和征集,使艺术家、学者和市民得到了许多崭新的思考。

1.2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服务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文化经营企业都拓展服务范围,例如书店也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展示讲座内容和图书,既可为书店的图书开拓销售渠道,又可以使读者领略文化的历史纵深感,同时也缓解了图书馆独家举办公益讲座,受到一些读者的欢迎。

1.3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优势意义。现化社会中,媒体、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具有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影响力大、便于保存讲座资料等优势。媒体能使讲座内容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网络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效益,而且一次制作反复使用,可大大降低活动成本,同时也能提高讲座档次,做到公益讲座与社会需求的良性循环。

1.4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规划意义。制定一个可行的规划,将设想变为现实,掌握灵活组合的方式,只收多种合作对象的参与和策划,制定合作方案机构,由图书馆负责讲座选题;相关利益共同负责资源、主讲人和资金;媒体负责讲座的包装设计、广告宣传以及编排、拍摄、制作等工作,使公益讲座图书馆变为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共同创造社会文化的发展。

2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社会发展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成功模式发展取决于诸多因素,讲什么、有谁讲、如何讲、谁来听等问题都是困扰图书馆公益讲座的难题,如何让它突破瓶颈,繁荣社会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和完善。

2.1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文化发展。讲座要留住听众的脚步,必须从策划主题引领性上下工夫。那些社会上拿无知充学问、以媚俗当高尚的话题等,都应该坚决摒弃。随着学科、新知识的不断涌现,要关注公众需求、反映及时,把各领域新的观点、新的视角交汇融合,把新的思想火花带入大众生活之中。树立了“名家讲坛”、“精英论坛”、“大家讲坛”、“青年讲坛”等品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深受听从喜爱。其讲座依托丰富的信息资源,面向社会大众,追踪热点问题,贴合群众生活,主要邀请了著名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担当讲解,内容涵盖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科技多个领域、丰富了读者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读者日益增长对知识、信息获取的多样化需求,也为读者活动的开展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2.2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社会发展。公益性讲座具有引导性、时效性和丰富性,是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延伸和拓展,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渠道之一。

公益讲座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准确的进行“知识定位”它能敏捷的扣住社会热点进行策划,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它是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主动进行的知识信息传播,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大大超过了文献载体,起到了信息传播与知识导航的作用。这是对传统文献服务方式的补充,是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延伸和拓展。

2.3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人文发展。公益讲座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调整弱势群体的心态,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公益讲座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更多人得到知识的启迪和实惠。公益性讲座一般都不设置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参加讲座,它忽视受教人的身份、学历、财富等带来的差异,从而使更多的群体进入图书馆。公益讲座以文化的和谐来弥合社会差异所带来的裂痕。通过讲座获取知识和信息,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消弥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理念,即更重视掌握知识和需求知识的人,并倚重掌握知识的人来促进知识的转移和流动,以亲切的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2.4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流程发展。讲座工作环节纷繁,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对讲座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国内一些知名的图书馆公益讲坛业已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工作流程:主题策划、宣传预告、场地布置、组织听众、签授权协议、发放客座教授聘书、发放读者调查表、主持、开讲、互动、录音、摄像、文稿整理、读者点评、媒体报道、收集整理成果。

3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社会服务创新

做为图书馆主要服务业务的公益讲座,也要不断探索,深入调查,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

3.1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服务功能创新。公益讲座是图书馆发挥其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传播社会先进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图书馆文献资源传播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相结合的一个成功举措。讲座依托丰富的知识优势和广泛的资源优势,逐渐成为图书馆中一个信息传播、知识交流的中心。

3.2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服务方式创新。要加大公益讲座的力度,最主要方面就是扩大讲座的覆盖面,走进社区、企业、部队、学校,到平时难以深入的农村和乡镇举办定期讲座,讲座方式可以突破单纯的单人演讲形式,实行多人演讲甚至以现场交流为主的问答式讲座,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等现代化科技手段,视频讲座、网上讨论,为听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讲座方式。

3.3 图书馆公益讲座的服务宣传创新。任何一个成功的活动,宣传策划必不可少。讲座成功的基础之一就是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为了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公益讲座,了解图书馆,图书馆自身要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宣传。通过电台、报刊、网站联手播出讲座信息、重要演讲或报告精选讲座等。

4 结束语

公益讲座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专利”产品,受到社会公众的欢迎,海纳百川融会多种有利因素,整合条块文化阵地,为全社会提供一个广阔、深厚、充实的多维文化空间,必将推动先进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讲座通知第4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图书馆 讲座服务 学科服务 优化策略

分类号 G252.13

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great reading activity and the new period of the active promotion of library service to the whole society, we need some calm thinking on how to promote nationwide reading furth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ur library persons' delicate, perfect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reading promotion and review activities, still can give enlightenment to us now. Librarians have to bear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tasks which cannot be replaced by others. But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needs and desires, there is a big gap. That starting from taking the work of books review seriously and promoting librarians to do the work, perhaps is the effective direction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nationwide reading movement further.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libraries. Lecture service. Subject servic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图书馆讲座服务在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开展得风生水起,如北大的“一小时讲座”、清华大学的“信息・资源・研究”专题培训讲座等。与这些高校相比,多年来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进展缓慢,形式落后,方式单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讲座之前缺乏与读者的有效沟通,他们没有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不了解读者真正的需求,讲座多是“一言堂”,讲座效果不甚理想。而学科馆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与对口院系之间进行联络,了解学科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和服务需求,并以最终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为目的。因而在开展讲座服务之前通过学科馆员与对口院系读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实实在在地为读者“把脉”,然后有针对性地为对口学科读者推出“专题讲座”,这样将能有效解决地方院校图书馆开展讲座服务的“落后”局面,让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1 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讲座服务对象未作细致划分

讲座服务对象的精准定位也即读者类型的划分是做好讲座服务的基础。从身份上来看,地方高校图书馆读者类型至少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教师读者群、教辅部门工作人员读者群、研究生读者群、本科生读者群、专科生读者群。不同类型的读者群因面临不同教学及科研任务,其文献信息需求差别巨大[1]。同一读者群因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其文献信息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异。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讲座服务开展之前则基本没有对读者类型做细致划分,讲座内容页也没有做相应的规划和安排。所以发生在讲座过程中一些大家不愿看到的事情便时有发生。例如,一地方高校图书馆举办一场“CNKI数据库”使用讲座,本来图书馆已经和相关二级学院联系好了安排大四学生来听讲座,最后直到老师开始讲课时才发现零零星星的来了十几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通过和这群学生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学院的大四级学生这时都出去实习了,大二、大三的学生即使安排了也不会来,只有老实的大一级学生还比较“听话”,他们是学生科科长临时安排来凑数的。类似的现象在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中屡见不鲜。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你精心准备的免费“大餐”,因为目标市场定位错误,再加上时间选择不恰当,到头来很可能是还要“麻烦”别人来帮忙“完成任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1.2 讲座服务内容挖掘深度不够

因为缺乏对读者需求的了解,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内容仍然停留在围绕本馆购买的几个大型数据库(如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来进行,鲜有针对性的挖掘案例。以笔者从事学科服务的实践经验来看,因为没有名校的“光环”,地方高校读者中数量众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对各种类型的专业课学习资源的获得以及各专业的考级和考证是比较热衷的,同时对一些部级的考试也是趋之若鹜,比如部级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务员考试、硕士研究生考试等,因为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各种证书或证件的获得将能为他们毕业谋职提供实实在在的砝码。但是当前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对读者这些刚性需求是缺乏考量的,相应的在讲座服务内容方面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挖掘。

1.3 讲座服务教师的遴选未作精心安排

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中主讲老师多数是由数据库商来安排的,这一安排不足之处显而易见。首先,数据库商会把宣传其数据库资源以及如何使用作为他们的主要任务,甚少考虑在座的读者是什么身份(年级、学科、专业等),他们需要数据库中哪些具体的文献信息、知识单元,同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数据库商不可能和读者有深度的交流和沟通,讲座培训服务更像是数据库商自己的“独白”。其次,数据库商安排的讲师毕竟不是专任的教师,讲课的方式和方法、读者心理研究方面与在校的教师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有时数据库商讲师为了活跃讲课气氛,在讲课的过程中会用一些小礼品来奖励那些和他们积极互动的读者,但是整体而言,讲课效果与专任教师相比,差距明显。

另外,也有部分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老师是由文献检索教研室来承担。按说,文检课老师来承担讲座服务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前期与读者的联络,因而在把恰当的文献信息/知识单元在恰当的时间推送给恰当的人时,往往显得不得要领。

1.4 讲座服务与学科服务“失联”

学科馆员一项最基础的任务就是要经常与读者保持交流和沟通,这也是学科服务能否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但在地方高校图书馆中,由于缺乏整体安排,讲座服务与学科服务常常“失联”,表现的形式通常是学科服务与讲座服务各行其道,鲜有对接,更缺乏深度结合。讲座服务与读者的实际需求没有进行对接,讲座内容“单一,粗放”,一味追求“大而全”[2]。通常是一场讲座下来,由于灌注信息量过大,对读者有用的专题信息反而涉及不多,因而讲座的效果甚微。以江西省某一地方高校图书馆为例,学科馆员有30人,基本涵盖图书馆各个部门。而从事讲座服务的老师则主要由来自信息咨询部的5位老师兼职,在开展讲座之前,他们基本不会与学科馆员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每次讲座都要通过各种类似抓“壮丁”的手段让一些“不相干”的学生来听课,老师讲得难受,学生听课也是“如坐针毡”,等老师讲完课,被抓来的“壮丁”也基本逃跑光了[3]。

2 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的优化策略――与学科服务的有机契合

2.1 让学科馆员充当讲座服务的排头兵 精确定位讲座服务对象

学科服务是开展讲座服务的基础,讲座服务是学科服务的升华。学科服务能做到知己知彼便会有所成效,知己是对自我的认知,包括本馆有哪些文献信息资源、没有的从何种渠道获得、本馆开展了哪些服务项目等,只有将这些吃透,才具备了为读者服务的基础。知彼是对服务对象的了解和把握,若对方是学生读者,则应熟悉其年级、学科专业、教学计划、所开课程以及普遍的文献需求(比如一年级要学习英语,二年级要学习计算机,三年级要专升本,本科生四年级时要写毕业论文和准备考研等)[4],若是教师或教职工读者,则对方的姓名、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及研究方向等等是交流沟通和服务的基础,在熟悉的基础上再了解其文献信息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科服务有的放矢。

如前文所述,地方高校读者类型从身份可以分为这样一些类型:教师读者群、教辅部门工作人员读者群、研究生读者群、本科生读者群、专科生读者群。各专业的教师读者群一直以来是地方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点,但就是因为这样,学科服务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服务对象的个别化。把学科服务仅仅作为教授和研究人员的专利服务,而忽视了广大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读者,而后者恰恰是地方院校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容易产生效益的部分[5]。因此讲座服务的开展也要把重点放在这部分读者身上。学科馆员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这部分读者做好细致的分类,熟悉每一类读者不同学习阶段的文献需求情况(这通常跟他们开设的课程和面临的学习任务密切相关,所以从教学计划和课程变动方面也能获得不少有用的信息),为讲座服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2让学科馆员充当讲座服务的老师 精心挖掘讲座内容

学科馆员既能及时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对读者的一些普遍性需求做到了然于胸。因而让学科馆员充当讲座服务的讲师,同时精心挖掘讲座内容,将能使讲座服务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比如,笔者所在九江学院会计学院有位老师经常看外文期刊论文,学科馆员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经常关注的几种外文杂志是“美国会计学13种期刊”,但是苦于图书馆没有订购这些杂志而无法看到全文。学科馆员就把这一信息记录下来,回来后在CASHL系统里面查找,发现这13种杂志中大部分都可以通过CASHL系统检索获得。同时通过和会计学院其他老师进行交流获知,有相当部分老师对“美国会计学13种期刊”比较关注,学科馆员就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安排了CASHL之“美国会计学13种期刊”文献检索讲座服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对数量众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比较热衷的专业课资源、考级考证资源等则既要进行有目的的挖掘,还要进行细致的分类,并作适时的讲座服务推送。以笔者所在九江学院商学院为例,该学院精心遴选职(执)业资格证书近10个,包括: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专员、商务策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单证员、物流管理师等,一直以来,成为学生拓展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这些证书的获得需要系统地学习相关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负责商学院的学科馆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本馆中有关的文献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开发,并按主题进行分类,适时地为商学院的读者推出相关文献资源获取培训讲座服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在每年都有近500余名商学院学生读者来图书馆参加相关培训学习。

让学科馆员充当讲座服务的主讲老师,将能逐步实现在“恰当的时间把恰当的文献信息/知识单元传递给恰当的人”这一目标,真正发挥讲座服务的功效。

2.3 利用现代培训讲课方式 提升讲座服务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为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的大面积开展提供了可能。借助于各种新兴技术,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方式以“翻转课堂”的形式来开展将能有力提升讲座服务效果。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教学顺序进行颠倒,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上课之前已经通过网络的形式被学生获取,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已经对相关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上课则变成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包括答疑解惑、实践操作及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6]。这和以实例演练、实践操作为主的图书馆讲座服务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谋而合。图书馆学科馆员在上课之前将相关课件做好细致的分类并挂在图书馆相关网页上(形成类似本馆文检“慕课”资源),然后让学科馆员通过多种方式(校园网、图书馆网、学科QQ群、馆员个人空间、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博客、视频网站等)以信息推送的方式告知相关读者,让有需求的读者先学习其内容,上课时老师通过案例的形式和学生互动交流,解答他们的问题,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达到提升讲座服务效果的目的。

2.4 借鉴先进的讲座服务组织管理模式 提高讲座服务效率

美国哈佛医学院等5所大学图书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讲座服务的教育职能,满足尽可能多的读者需求,对讲座服务模式进行了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安排:一是听课注册制,二是讲座定制化[7]。这两种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讲座服务的工作效率,值得借鉴。听课注册制是要求有需要听讲座的读者先进行实名注册,在预定的时间里,注册的读者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即进行开课的制度。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借鉴这种制度的同时需要对一些具体问题做到提前规范,比如,注册读者没有来听课怎么处罚,注册读者人数达不到开课的数量时怎么办:是直接取消讲座服务还是对这些读者进行面对面的单独辅导等。讲座定制化则完全是按照读者的要求(讲座内容、讲座时间和地点都有读者决定)开设讲座的一种形式,它很好地解决了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中抓“壮丁”的现象,让学科馆员作为学科导航员的角色得到了“鲜活”的体现。

3 结语

地方高校图书馆既不同于知名高校图书馆,也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类型以及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多,他们在各方面差别也比较大,既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博士、教授群体,也有生源质量比较低的专科生群体,若让学科馆员主动为每一位读者都实行个性化的学科服务,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因而通过将地方高校图书馆讲座服务和学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科馆员充当讲座服务的讲师,同时细分讲座服务的读者群,深挖讲座内容,并借助于现代的讲座服务组织管理模式和培训讲课方式,将不但有利于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也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 1 ] 肖小勃,乔亚铭.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分类及服务[J].情报探索,2014(4):109-112.

[ 2 ] 楚存坤,孙思琴.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分层服务模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50-52.

[ 3 ] 童姣姣,王雨露.信息化挑战下高校讲座的境遇与出路[J].高校辅导员,2013(4):55-57.

[ 4 ] 朱礼红.新升本高校图书馆读者入馆人次变化特点研究:以安康学院图书馆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08(2):125-128.

[ 5 ] 吕元康,周频,陈远方.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若干误区[J].新世纪图书馆,2012(4):47-50.

[ 6 ] 任树怀,胡礼忠.新兴技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14-19.

[ 7 ] 朱伟丽,黄晴珊.美国5所医学院图书馆培训讲座的调查及其对我国图书馆开展文检讲座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6):74-78.

讲座通知第5篇

人考中心函[2006]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部分副省级市人事厅(局)人事考试中心(院):

经研究,2007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报名工作推迟进行,具体报名时间和有关事宜待另行通知。

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

二OO六年十一月七日

2007年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时间:2007年4月8日

科目名称 基础班 精讲班 冲刺班 串讲班 报名 论坛 综合类AB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5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2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50元

- 讲座 论坛 综合类C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5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2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50元

- 讲座 论坛 理工类AB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5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2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50元

- 讲座 论坛 理工类C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5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2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50元

- 讲座 论坛 卫生类AB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5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2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100元

- 讲座 - 主讲:王霞

- 学费:50元

- 讲座 论坛

 ·07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06-12-20)

 ·2007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问答(06-12-1)

 ·2007年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报名信息汇总(06-11-14)

 ·全国07职称外语考试报名工作推迟通知(06-11-13)

 ·广东07年职称外语考试推迟报名的通知(06-11-13)

 ·广东07年职称外语考试11.6-12.8报名(06-11-3)

 ·成都07年职称外语考试11.10-12.30报名(06-11-3)

 ·山东07年职称外语考试11.15-12.25报名(06-11-2)

 ·海南07年职称外语考试11.13-12.8报名(06-11-2)

 ·2007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报名信息汇总(06-10-31)

 ·四川07年职称外语考试11.10-12.30报名(06-10-31)

讲座通知第6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讲座 品牌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016-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将讲座纳入常规服务范围,并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图书馆讲座品牌,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广州图书馆的“羊城学堂”等等。但是,与商业领域知名产品的品牌化程度相比,公共图书馆界的讲座品牌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一、讲座品牌化的必要性

1.品牌及其价值构成要素

美国营销学会这样为品牌定义:“意在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商品或服务,并将其与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来的名称、术语、标识、象征、设计或其总和”[1]。品牌这一概念源于商业,它的产生最初是为了区别产品和服务[2],从商业角度来看,品牌的价值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占有率、超额利润、品牌的保护及寿命、品牌的趋势和市场特性以及国际化能力。

2.讲座在公共图书馆的位置

公共图书馆给读者提供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种文献的总和,是有形的;二是读者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是图书馆员与读者在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动态的活动[3]。

从图书馆发展角度来看,相比传统业务,图书馆讲座是个新生事物,是图书馆学理论上的一个突破[4]。近年来,图书馆讲座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受到很多公共图书馆界的重视,成为公共图书馆核心服务。

3.讲座品牌化的必要性

在商业领域的品牌价值构成要素中,体现最终目的的是市场占有率。而公共图书馆的地域性,使同级图书馆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客户”竞争。一个有影响力、有强大品牌效应的讲座平台,可以保证稳定的上座率,也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形象。目前,讲座之风盛行,这就更需要图书馆把讲座做出品牌,在众多讲座平台中脱颖而出,得到更多市民的关注和认可。

二、公益性对讲座品牌化的影响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是“各级政府”,公共图书馆经费由地方政府的y一财政收入拨付[5],这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质。

从商业上讲,品牌简单来说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对图书馆来说,这个产品就是一场场的讲座,商业产品可以批量生产,而讲座品牌的塑造,只能靠一场场讲座的策划、宣传和组织,通过讲座带给读者的知识、价值和共鸣感,来建立读者对讲座品牌的认知和认可。这就需要图书馆讲座活动的组织者在讲座策划、主题选取、听众确定等细节上下功夫。

三、公共图书馆讲座品牌优化途径

公共图书馆讲座品牌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借鉴商业领域成功品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图书馆工作实际进行创新。

1.内容是讲座品牌的基石

对讲座形象和吸引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永远都是讲座的内容。一些图书馆只想着讲座的连续性,而忽视讲座内容质量,将各个门路的讲师请上讲台,导致讲座口碑大受影响。长此以往,了解该讲座平台的人越多,来听讲的人就会越少,形成了恶性循环。在任何情况下,公共图书馆都不可以在讲座内容和师资水平上打折扣,这既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2.统一讲座名称,形成鲜明标识

公共图书馆在讲座品牌的名称方面,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将几乎所有讲座活动,不论是何主题,都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讲座名称之下,这个统一的讲座名称也逐渐成为图书馆的拳头品牌,不仅受当地读者欢迎,也为业界所熟知,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第二个方向是,通过不断创新,搭建起多个较有影响力的讲座平台,每个平台都会定期开展讲座活动,相互之间独立运作。

以上两个发展方向,是各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相比较而言,第一个方向更有利于讲座品牌化建设。毕竟,由于时间、师资、场地等种种条件限制,某一时间段内所能举办的讲座场次是有限的,而一个讲座品牌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相当数量的受众群体和场次支撑,而将所有讲座都纳入一个平台下,使用统一名称进行宣传,无疑是有益的。

3.设计特色品牌Logo,注重形象塑造

Logo是品牌中可以被认出、易于记忆但不能用言语称谓的部分,是品牌概念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图书馆讲座的专属品牌Logo很少,而图书馆讲座若要真正做出品牌,就必须设计出有特色、有内涵的专属Logo,在讲座现场、报纸、官网、海报等平台与讲座名称一起进行重点推介,使读者每次浏览讲座信息的时候,都会看到醒目的Logo,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和培养,将Logo与讲座融为一体,可以大大加强讲座品牌在听众中的印象,对讲座品牌的推广和形象塑造都大有裨益。

4.重视讲座数字化,做好“互联网+”

在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每家公共图书馆在打造讲座品牌的时候,都应该重视网站、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的使用。

“互联网+讲座”是对阵地讲座的有效延伸,其前提是讲座的数字化。图书馆应该重视每场讲座,尤其是重点场次讲座的音视频记录及其加工整理工作,通过网站、微信等平台对讲座进行直播或录播,条件不具备的可以将视频制作成光盘,通过免费赠送、开放借阅等方式,使那些无法现场听讲而又对讲座感兴趣的读者弥补遗憾。

5.充分整合媒体力量

要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就必须重视媒体的力量。公共图书馆在开展讲座方面,应该与当地媒体进行合作。每场讲座的宣传,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本馆平台,如官网、微博、微信等等,又要在当地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尤其是当有名家作客时,更要有意识地邀请媒体参与进来,进行重点宣传造势。前期预告、现场采访、后期总结要有机配合,充分利用名家效应将讲座形象展现给群众,增强广大读者对讲座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马雨佳.论公共图书馆文化品牌营销的新途径[J].图书馆学刊,2015(9):47-49.

[2]刘尔奎.从品牌的价值构成要素谈我国企业品牌评估的方法[J].经济论坛,1997(11):18-19.

[3]杨鸿敏,汤鸿业.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探析[J].图书馆建设,2009(9):60-62.

讲座通知第7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学术讲座;集成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56-02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绝不仅仅止步于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其中拥有多学科的知识基础和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才是关键要素,对于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对于两个方面的问题给予关注,即主体性人格的养成与铸就和构建厚重求真的大学文化。而要切实解决这两个问题,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培育。无论是一个人、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国家,其良好发展离不开内在的文化积淀与文化传承,因此人文素养培育是培养可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高校学术讲座的隐性育人功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博士曾在1973年提出素质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人能否在工作上取得好的成就,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必需因素,然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个体的人格特质、行为动机及价值观等。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则从人格特征的角度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这部分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这一部分也称为基准性素质(ThresholdCompetence)。基准性素质是容易被测量和观察的,因而也是容易被模仿的;换言之,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习得。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Dif-ferentiatingCompe- tence)。它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因素;职位越高,鉴别性素质的作用比例就越大。相对于知识和技能而言,鉴别性素质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也难于改变和评价,这部分素质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得以形成,其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笔者以为“素质冰山模型”中潜藏于水下的内在素质,其实就是人才长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实践中主要通过培育人的人文素养来实现,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人的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因此循着“素质冰山模型”的逻辑,要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除去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应当将视线聚焦于非智力因素即冰山中水下那部分鉴别性素质的培养。

创建优质的校园文化,是体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培育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着力开展各类学术文化讲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提升校园文化底蕴的重要路径,是高校学术活动的有效延伸,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又繁荣了校园文化,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进一步提升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立足学校办学理念,彰显独特校园文化特色,发挥高校多学科和科研基地资源优势,高校应当及时整合校内面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文化讲座活动,形成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校学术讲座集成化平台。

二、高校学术讲座集成化平台构建的制度考量

在工作理念层面,当下在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崇尚科研与发展是学校的主流思潮,学术讲座价值往往被忽视,相关工作的管理机构组织不到位。另有许多高校虽认可学术讲座,但只流于表面与形式,将其定位于普通的学生活动来看待,未能有效整合各学科专家研究、组织具有一定特色水平的系列讲座来让学生受益。讲座的经费、场地等硬件问题往往也会制约到讲座的实际效果。校园内的舆论导向关注不够,实时报道也存在滞后现象,校园内的讲座文化尚未形成气候。

在实际工作层面,学术讲座的举办出现了集中和分散管理等多种模式,产生多头管理的矛盾冲突。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集中管理,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专家、教师做报告,另一方面各二级学院又单独安排本单位的专家讲座。两级管理模式虽然丰富了校园文化,但因各自为战,缺乏体系化的工作思路。

因此首先应当提高认识,营造舆论氛围,构建讲座文化。高校应从学术讲座的价值入手,高度重视讲座的开展,给予软硬件支持。开设学术讲座,应当使听者已有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了解一个专业的知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一个行业,以便听者在今后执业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是讲座有助于帮助听者树立人生目标,寻找到自己努力的模板。其次,应当打破体制,科学筹划流程,规范讲座内容。高校应打破多头管理的乱象,行使引导和监督职能。鼓励以学科点为基础,发挥优势,开设独具特色的系列学术讲座,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打造校园学术讲座品牌化的工作氛围。第三,应当认真考虑学术讲座工作的计划性与前瞻性,做到科学运作与规划先行。及时调查学生需求,拓展宣传力度,推行线上与线下双轨的预告机制,严控讲座质量,合理设置讲座内容,保证讲座效果。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将听学术讲座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行讲座课程化,与学分挂钩,引导学生增加对学术讲座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高校间应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学术讲座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学术讲座的辐射作用。

三、高校学术讲座集成化平台构建的现实路径选择

学术讲座集成化工作平台的建设,旨在通过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整合学校多学科和科研基地教育资源,发挥校友与学校所依托行业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大学生课外学术讲座平台,培养具有崇高科学精神,深厚文化底蕴、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创新意识强、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对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1.建立高校学术讲座集成化平台工作机构,将讲座工作平台建设任务落实到位。首先应当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统筹各类学术讲座的组织与协调,规划相关工作方案,制定建设综合性、系统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高校学术讲座集成化平台的工作目标,负责引导与监督各类讲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务部门应当负责办理参与听讲座学生的学分认定手续,组织校内科研基地教师开设各类科技学术讲座,负责校内科研基地教师申报学术讲座的选题审核,负责讲座教师的工作量认定及酬金核算、发放;学工部、团委等单位负责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术讲座活动的宣传和活动氛围的营造,负责参与听讲座学生的动员、组织工作,负责在新的学生管理系统中开发学术讲座信息及学生听讲座申请、考核平台;人事部门负责在相关人事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落实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文件规定,鼓励、支持在校教师参与到开设学术讲座的工作中来;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校内科研基地教师结合自身科研项目为在校学生开设相关主题的讲座,负责将各科研团队面向学生开设学术讲座活动的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各学院负责在学院内加强对各类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术讲座活动的宣传,正确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讲座活动,负责对本院学生参与听讲座的情况进行统计、考核;负责本学院的各类学术讲座活动。

2.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术讲座体系,将综合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以学校层面的学术讲座活动为龙头,可以制定“每学期百场素质教育讲座”工作计划,鼓励引进高水平的人文文化、科技文化、创新文化方面的讲座、报告、访谈,形成学校素质教育的品牌和亮点。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利用行业资源、校友资源、董事会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规范管理,打造学校层面讲座的品牌,扩大讲座影响,每年学校层面的高水准讲座(报告)做到数量不一定很多,但做到每场都是精品;学校团委部门可以结合参加全国“挑战杯”活动的工作和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举办“科普讲坛”系列讲座,以科普教育为动力,大力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各高校的行业、校友等资源,着重开展“唤醒创新意识、培养科研能力、点燃创新热情”三个层面的科普讲座活动;教务与科研部门可以筹划“特色学术讲座课程”讲座活动。“特色学术讲座课程”可以纳入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讲座课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最新进展”、“最新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创业范例”、“特色研究方法”等部分,涵盖科学普及类、科学研究方法类、科学前沿类系等三种类型,可在不同的阶段围绕某一主题开设本课程。具备开课条件的学院和科研基地在开课的前一学期到教务处办理相关手续,纳入选课系统。

3.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建立讲座工作平台建设保障机制。首先应当完善本科课外培养计划方案,推进学生听讲座考核制度化建设。结合本科生参与听学术讲座活动的次数和效果,给予其1-2个课外学分。给参与听学术讲座的学生发放记录卡片,在讲座开始时和结束时分别盖章,盖章齐全者可以认定为参加一次学术讲座活动,达到一定次数则给予一定学分;对于积极参与为本科生开设学术讲座课程的科研基地教授,可以酌情以考核教学工作量的方式,给予其发放一定补助经费,并将其纳入到科研基地教授聘期考核政策中;对于积极参与听学术讲座活动的本科生,可以在本科生的评先评优和其他测评指标中设计考核内容,增加对相关学习表现的考核。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2]黄文贵,黄维柳.科学的人文维度――多侧面认识科学的人文蕴含[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5(18).

讲座通知第8篇

[关键词]讲座;资源共享;公共图书馆;长三角城市

20世纪90年代,法国密特朗国家图书馆在进行内部艺术设计时曾经确立了这样一个主题:创 新、 演讲、知识、对话。这一主题反映了多年来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所应体现出的“ 引导学习、激扬智慧”的功能,而这种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演讲和对话等方式来发挥的。  [1]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迅猛发展,人们对新知识、新文化的渴求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和迫切 。社会发展呼唤文化的支撑,文化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在两者的交互作用下,长三角城市 图书 馆的“讲座热”已悄然兴起,并日益成为该地区的文化亮点。如何让长三角地区图书馆讲座 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笔者认为,必须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道路。

1 大力宣传图书馆讲座及其共建共享的作用和意义

讲座是图书馆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文化产品,它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听众的需求。讲座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充满着文化气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它的文化属性又带有明显的 时代特征。在各地图书馆把讲座列为本馆的核心业务之一,并促使其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 势头时,一 个个 和谐的文化氛围也随之构建起来。这样的氛围能引起思想的激荡并迸发智慧的火花,多元化 的文 化在图书馆讲座这个平台上得以交汇、演绎,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在这样的氛围中, 人的精神、眼界和思维都会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提升,并化解和 弥合因社会差异所引起的冲突和裂痕,它是一种和谐的力量[1]。它是图书馆文化 属性的自然显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产品。

优秀的讲座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但它本身却是一种稀有资源。优秀的讲座受到 讲座主体(讲座主讲人)、讲座内容、讲座时效以及讲座时间、讲座空间等元素的限制。比 如说,中小城市的图书馆就 不易请到一些名家来开讲,从而使得这些地域的广大读者无缘听取大师的教诲。 为此,图书馆讲座必须走共建共享和共同发展的道路,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讲座质量,同时 节省社会资源、降低成本、丰富资源、拓宽传播渠道,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2 努力打造各图书馆自身的讲座特色和品牌

图书馆讲座要想能够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努力打造各自的讲座品牌,这是图书馆讲座 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利用优越的 地理 位置和完备的公共设施,举办各式各样的讲座,并注重讲座品牌的塑造,树立了公共 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例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浙江图书馆的“假日讲座”、金 陵图书馆的“名家讲座”、常州图书馆的“龙城讲座”、宁波市图书馆的“周末讲座”…… 这些讲座,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而且已成为传播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 的“ 知识风景”和城市文化新亮点,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和赞扬。2003年8月,上海图 书馆馆长在第69届国际图联年会上作了《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的演讲,“上图 讲座”的展板也在年会展览会上进行了展览,从而使“上图讲座”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国际图 联 。

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兴起和品牌的塑造,拓展了公共图书馆业务的新领域, 已成为专家、学者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桥梁,成为传递 知识信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2]。

3 加强讲座资源的整合

资源的整合、集聚和辐射是一种良性循环,在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同时,资源的组织者和使 用者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今,我国图书馆讲座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保持“讲 座热”,“资源整合,共谋发展”已成为图书馆人的一个共识。

资源整合首先是内容的整合。讲座并不局限于“你讲我听”的单一形式,它还可以通过信息 加工,以出版物、光盘、录音、录像等形式,使讲座信息得到二次甚至多次的传播,从而扩 大讲座的受众面和影响面。另外,还可通过与强势媒体(如电视台、主要报刊、网络等) 合作,使讲座真正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资源整合的另一方面即是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在不同地区各自拥有丰富而极具特色的文化 资源 和人才资源的前提下,彼此之间的资源整合,是履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大众、共 谋发展”原则的重要行为。上海图书馆按照这一宗旨,率先于2004年6月首倡并组织了“长 三角18城市公共图书馆讲座资源共建共享协议”的签发仪式,描绘了图书馆人讲座资源 共建共享的远景。这一跨地域合作的举措将各协议图书馆所在地区的文化资源和人 才资源进行了整合,并无偿地向其他成员馆提供受知识产权保 护的讲座光盘等,实现讲座资源的共享。2006年,笔者所在的常州图书馆就是得益于这 一“资源共享”机制,在“上图讲座”中心和常州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与互动下,与上 海“东方讲坛”接轨,共同打造了常州的“龙城讲坛”(常州图书馆成为“东方讲坛”的第 19 6个挂牌授课基地)。而“龙城讲坛”通过这种资源整合的方式,提升了讲坛的质量,扩大 了讲坛的影响力,创造了富有常州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实践证明,讲座资源的共建共享 已极大地推动了整个长三角地区图书馆文化的发展,使之成为广大市民听众 终身学习的“城市教室”。

4 强强联合,提高讲座整体品质

讲座不同于专题报告,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寓高深于平易。实践表明 ,选题是讲座成功的前提,主讲老师是讲座成功的关键,因此对于选题的策划及主讲人的邀 讲十分重要。[2]图书馆并非学术研究机构,这就需要通过图书馆 讲座的资 源共建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各类科研学术机构的资源优势,挖掘各研究领域的专家人才,这 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众。如“上图讲座”与上海“东方 讲坛”结盟,与之链接打造了嘉兴的“南湖讲坛”、常州的“龙城讲坛”,并且还与不少高 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名流建立了亲密联系,将这些优质资源作为自己讲座 的后备资源库。这些举措,实现了强强联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社会最优质的资源,从而提 高了讲座的整体品质。

5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目前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指导思 想,对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包括图书馆讲座)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图书馆讲座所形成 的“公众空间”,是一个聚合人群的地方,是以讲座这一文化纽带使人和人之间发生紧密联 系的地方。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讲座就必须以人为本,将图书馆讲座的发展重心放在最大 多数人的利益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3]。

讲座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一般来说,只要听者对讲座有兴趣,就可以参加,这就形成了 听众来源的广泛性。听众的广泛性与讲座的针对性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即所谓“众口难 调 ”。为此,讲座组织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了解和研究服务对象,以诚恳务实的态 度来策划、组织讲座 。如上海图书馆就是尽可能地 通过听众调查、现场交流、征询反馈等形式来了解听众需求,以便在筹划、 组织讲座时,能有的放矢。与此同时,“上图讲座”还积极引领 、 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努力把握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使讲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 广泛认同和赞誉[3]。

一言以蔽之,公共图书馆讲座只有在实践中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不断调整思路 ,在讲座内容、形式、运作方式上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才能走出一条以合作为手段、发展 为目标、区域图书馆讲座资源共建共享的和谐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世伟. 论创新思维与图书馆讲座[C]∥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 上海图 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图书馆讲座与城市文化建设论文集.上海:上海图书馆,2005 :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