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报纸职称论文

报纸职称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16 06:21:20

报纸职称论文

报纸职称论文第1篇

[关键词] 职称材料归档;职称评审;人事档案;信息化

[作者简介] 黄莉雯,广西财经学院人事处,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广西 南宁,530003;韦巍,广西财经学院人事处,工程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广西 南宁,530003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西财经学院2012年校级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财经类教师为例”(课题编号:2012B0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 G4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2-0073-0002

高校教师职称档案是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及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原始记录,能为高校选人、用人、管人提供有效依据,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广西职称申报评审全程信息化后,职称申报过程的无纸化,影响了职称评审材料的及时归档,研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材料的归档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一、职称评审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职称评审信息化就是将个人申报评审职称所需要的所有文字材料,按要求从以往的书面材料形式调整为格式固定的电子文档进行申报提交,利用职称评审软件系统来填报个人申报信息,经单位主管部门和上级职改(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后,集中安排各系列评审委员会通过局域网计算机统一进行网上评审,最后进入后期服务系统进行审批和输出相关结果,从而实现无纸化评审。职称评审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一是申报过程无纸化。传统的职称申报需要填报大量的文字材料,这些职称评审材料一般有几十页,有的甚至上百页,评委审阅时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过后也难以整理和保存。职称评审实行信息化后,申报人员不需要再交纸质申报材料,原来需要几天的时间准备材料,现在两三个小时就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填报工作,而且便于修改、打印申报材料信息,避免各种重复劳动;职改(人事) 部门也不用翻阅大量的佐证材料,只需核实通过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制作成PDF的电子文件即可;对于评审专家,只需一网且装有评审软件系统的电脑,就可快速完成诸如材料检索、材料审阅、分析讨论、网上表决等一系列评审工作。此外,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与专业技术资格的审批过程也可在评审软件系统中完成,申报人员、工作人员及专家评委均可从堆积如山的申报材料中解脱出来,整个申报过程实现了全程无纸化。二是数据填写规范化。以前的纸质申报材料,对于数据的填写没有严格要求,申报人员填写数据格式没有统一。职称评审信息化后,职称申报评审管理系统均对各项流程作了统一要求,比如将含义、格式、大小规范化,民族、单位性质、党派、职称资格、期刊等进行字典化,申报人员要完成数据的录入工作只需简单的选择菜单操作即可,解决了以前数据填写不够规范的问题。三是评审过程公正化。传统的职称评审过程,只有少数评委能详细审核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对申报人员的综合评价比较模糊。职称评审过程信息化后,评委从电脑中随机抽取,而且评审过程中评委根据一定的量化指标分别对每个模块进行打分,整个评审过程科学、公平和公正。

二、职称评审信息化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挑战

职称评审信息化使职称申报材料电子化、数字化,这对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1. 对职称材料归档的挑战。目前的人事档案材料一般以纸质材料归档,职称申报全程的无纸化,必然使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人事档案一般需要保存获得晋升人员的职称申报表,职称评审信息化后,归档的对象变成电子文件,文件材料信息的载体变成硬盘、U盘或光盘等存储设备,这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难以适应。

2. 对职称档案存储管理模式的挑战。电子职称档案归档后,能够提供借阅和利用,但由于电子文档具有易于复制和修改的特点,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几乎无法准确判断档案信息是否被非法复制或修改,如果档案信息被泄露,将有可能在网络中迅速传播,且网络传播速度快,事后很难采取有效的挽救措施,加上电子文件由于保存在硬盘、U盘、光盘等存储设备中,相对于纸质材料来说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文件丢失,同时也容易受到病毒和黑客攻击,造成文件损坏或泄密。这些因素无疑会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避免计算机网络、病毒以及人为错误操作对电子文件造成的破坏或丢失,需要制定科学的存储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安全保障技术来防止档案信息的破坏、失密或盗窃。

3. 对人事档案管理干部业务技能的挑战。传统的人事档案主要依靠手工劳动进行管理,利用手工劳动为高校决策机构提供依据。随着职称评审的信息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服务方式、专业知识与技能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者,既要有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能力,又要熟悉和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运用新设备和开发信息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提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材料归档管理水平的途径

职称评审信息化已经势在必行,人事档案工作必须主动面对,积极探索推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材料归档问题的有效途径,努力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轨道。笔者认为,提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材料归档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基础设施配备到位。根据《全国档案系统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中组部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各单位要加大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高校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由于资金投入不够,基础设施配备不到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因此,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努力争取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只有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才有可能在资金投入、设备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整个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当中,进而推进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 健全职称评审材料归档制度。职称评审材料归档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领导要对职称评审材料归档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做到对职称评审材料归档工作及时检查、督促、指导,使职称评审材料归档工作真正起到服务于人的作用。并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电子档案归档制度, 规范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鉴定、归档等一系列工作环节, 确保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材料归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行。

3. 电子文件采取双套制存档。所谓双套制,是指文件归档后二者的共存,亦称为“双套归档”。双套制的形成,可以是将纸质材料进行数字化,也可以是将电子文件制作成纸质材料。双套归档可使同一份文件的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共处于存储和可利用状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电子文件在信息处理、传输、利用方面的高效具有纸质文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纸质文件的法律凭证作用、原始记录性以及长期安全保存的优势又是电子文件无法体现的。因此,采取“双套制”存档是信息化背景下职称评审材料归档的有效方法,省级职改部门及档案业务指导部门,应积极研究信息化背景下职称材料归档的有关问题,使职称评审材料的归档问题真正落到实处。

4.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技术,更确切地说是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做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材料的归档管理,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而且还要掌握现代的信息化档案归档管理能力。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培养成为具有传统的纸质档案归档能力和现代的信息化档案归档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以适应信息时代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

四、结 语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信息化是一个新的课题,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面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无纸化”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支持,经费上大力投资。人事档案管理干部者要恪尽职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笔者认为,只要认真解决上述四个问题,就能较好地解决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材料的归档问题,同时促使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樊美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山西档案,2010,(S1).

报纸职称论文第2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保证申报推荐工作的有序进行,依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开、注重水平、突出实绩、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三条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负责综合管理、监督指导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推荐工作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申报推荐范围及条件

第四条申报推荐范围包括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五条申报推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是: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

(四)符合国家和省制定的申报评审条件和有关政策规定;

(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六条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推荐:

(一)受司法、党政纪律处分未满两年或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审查的人员;

(二)出国进修或脱产学习一年以上,至今未回单位工作的人员;

(三)病休一年以上,至今尚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人员;

(四)规定任职年限内无故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或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及其以下的人员;

(五)其它政策另有规定的人员。

第三章申报推荐程序

第七条申报推荐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个人申请

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河北省各专业《高中级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和有关政策规定,可自愿向本单位提出申请,经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审核,符合申报条件的,填写《唐山市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承诺书》(附件一),并做好各种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

(二)建立组织

单位成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由单位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一般应不少于7人。申报推荐考核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申报推荐实施方案和申报人员的考核推荐工作。单位人事职改部门负责处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三)制定《量化考核细则》

申报推荐考核小组依照《唐山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量化赋分表》所规定的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细则》要充分体现本单位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将平时考核与推荐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平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细则》须经单位职代会讨论通过,并连同职代会会议纪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公开述职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组织申报人员在本单位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大会上进行个人述职。申报人员要实事求是地阐述任职以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重点是在本岗位上所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实绩。

(四)考核答辩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组织一定数量相关专业的技术骨干对申报人员进行考核答辩。

(五)群众评议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组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依据《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对申报人员进行量化考核。

(六)量化赋分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依据申报人员的考核答辩、群众评议情况以及提供的相关材料,按照《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赋分。

(七)综合排序

由申报推荐考核小组依据申报人员综合量化赋分情况,对申报人员进行排序。

(八)单位领导集体研究确定上报人选

由单位领导依据申报推荐考核小组提供的申报人员考核情况,按照申报推荐政策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合理、准确的原则,在上级确定的申报数额内,集体研究确定上报人选。

第四章申报推荐公示

第八条各基层单位要公开申报推荐全过程,并严格按照《河北省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公示暂行办法》(冀职改办字[2001]125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一)公示内容:

1.申报条件和岗位数额。有关职称工作的条件、规定及本单位《量化考核实施细则》,事业单位还要公示空余岗位数额;

2.申请晋升人员名单;

3.量化赋分和综合排序结果;

4.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成果、业绩、论文论著、工作总结等原始材料;

5.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确定的上报人员名单。

(二)公示要求:

1.公示时间一般为5——10天(公休日不计算在内);

2.公示地点要方便群众,便于查阅、监督;

3.设置意见箱和监督电话并指定专人做好来访接待、情况汇总等工作;

4.单位要在申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基层单位意见”栏如实填写公示结果。

(三)公示结果的使用

凡申报晋升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申报材料未经公示的,一律不准参评。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所在单位要认真调查核实。经核实,申报者的申报材料系属伪造、剽窃等弄虚作假行为的,按《河北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评审违纪处理暂行规定》(冀人发[2003]36号),取消当年参评资格,两年内不允许申报评审。

第五章组卷及材料报送

第九条单位对经公示后确定的上报人员提供的各类材料,要严格按照以下规定进行组卷:

(一)申报材料内容及装订顺序

1.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高级一式三份、中级一式二份;

2.《唐山市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一份(附件二,用A4纸正反面打印);

3.各种证书、科研项目(成果)、论文论著等装订册一本。各种材料共分12项,顺序如下:

⑴材料册目录;

⑵《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承诺书》;

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量化赋分表》;

⑷有效期内的全国职称外语(省古汉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全国或河北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提交《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古汉语)考试免试审批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试审批表》(以上原件装订,复印件3份分别贴在评审表第8页)。

⑸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定表》或《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原件;

⑹任现职以来所有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原件;

⑺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⑻毕业证书复印件(多个学历的按学历从高到低排序);

⑼各种奖励证书原件;

⑽任现职以来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著、专业技术报告或教案原件(论文、著作属于合著的应提供本人完成字数或完成工作量的证明材料);

⑾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般不少于2000字,报翻译专业的用外文书写)

⑿其他有关材料:

①从不属于参评范围到属于参评范围的有关手续原件(调动介绍信、工资套改表等);②有职业资格要求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书等);③考评结合系列(如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统计师等)的考试合格成绩单;④《综合排序表》;⑤其它有关证件(中小学系列要提交课时量表)原件。

(二)申报材料要求

1.申报人必须如实填报基本情况,内容真实有据,不得弄虚作假。申报人、所在单位必须填写《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承诺书》,对申报材料真实可靠性做出保证,

2.除毕业证、资格证书可装订复印件外,其余证件要装订原件。奖励证书原件要去掉封皮只装订证书芯,证书芯纸张较小的,可贴在空白A4纸上。发表的论文可视杂志薄厚程度和数量多少酌情处理,薄或数量少的可整本装订;厚或数量多的可以只装订杂志封面、全部目录和论文页。核心期刊在前,非核心期刊在后。选择1-2本有代表性的论著整本放入档案袋。非法期刊和不符合条件规定的材料不得装订。

3.申报材料中所有复印件,必须由所在单位和各级主管部门对照原件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属县(市)区的,由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县(市)区职改办经办人、负责人签字盖章;属市直单位的,由所在单位、市直主管部门经办人、负责人签字盖章。

4.《综合排序表》中,同一单位或部门的排名人数、排名次序必须一致。出现不同排序情况,视为申报程序无效,取消个人申报资格。

5.装订时要注意剪裁适当,规范美观。不得出现漏装、倒装或一种材料重复装订现象。装订成册后每页须用打号机打印页码。《材料册目录》(见附件五)必须打印生成,注明材料所在页码。

6.申报材料每人限装一袋,材料袋一律使用结实耐用的牛皮纸档案袋,有线绳可系,并填好《唐山市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附件三),贴在申报材料袋封面上。

7.卷内材料尽量打印生成,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用16开纸正反面打印,按标准表样装订外,其他申报材料一律使用A4纸打印。各种表格可登陆唐山人才网()“职称评审”栏下载。

8.申报材料不合上述要求的,各级职改部门不予接收。

(三)报卷要求

1.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按规定时间集中统一上报,个人报送材料的一律不予受理。

2.各县(市)区职改办、市直各主管部门在报卷时,须提交以下表格和数据库:

⑴《唐山市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查情况报告表》(附件四);

⑵用河北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软件导出打印生成的Excel格式《唐山市高中职申报人员名单》(附件七)一份;

⑶用河北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软件导出的申报人员数据库。

第六章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申报推荐审核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认真审查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和业绩成果等基本条件,核实学历、奖励、论著成果等材料的真实性,确保申报工作质量。

第十一条群众认为本单位申报推荐工作存在违反规定程序和公示要求的,可以向业务主管部门、上级职改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单位或部门应当积极调查处理,并做好反馈及备案工作。

报纸职称论文第3篇

李芝,女,汉族,陕西汉中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法学专业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等。199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法律系,之后获得西北政法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学位。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法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曾两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并在各类杂志上公开数篇。除教学外还积累了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兼任陕西省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收藏》杂志社等单位常年法律顾问,将教学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在相关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与见解。立足于根本,致力于实践;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本期专栏刊出作者近期关于行政法和国际法方向的研究成果三篇,以期共同交流探讨。

摘要:行政法调整的最主要关系,就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力(权利)和义务(责任)关系。在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关系中,行政主体就是依法实施国家对于新闻事业的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就是各种新闻传播事业、企业单位和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其他法人、自然人。本文主要讲述国家行政机关对报纸的监督管理,兼顾期刊。

关键词:报纸;期刊;行政机关;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82-03

报纸,是指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与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在现代社会,报纸是传播新闻的主要载体。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在我国,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性期刊过去只有《半月谈》、《嘹望》、《民主与法制》等为数很少的几种,近年各地创办了一批新的新闻性期刊;还有一部分非新闻性的、社会科学类的期刊,也发表新闻作品。

报纸、期刊创办以后,就置于国家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下。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出版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监督有关出版活动。此处主要介绍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根据报纸、期刊两个“管理规定”,出版部门对报刊出版的监督管理实行属地原则。

“条例”第三条规定,出版事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传播和积累一切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报纸、期刊两个“管理规定’’也有同样的规定。这是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都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也是报刊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一、依法出版制度

报刊属于连续出版物,在履行法定登记注册手续取得合法出版权利之后,在出版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遵守所有登记事项,不得任意变更。

按照“条例”和报刊的“管理规定”,有关登记事项必须在出版的每期报刊上标明。报纸在出版时须在每期固定位置标出:报纸名称,报纸出版单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名称,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刊号,总编辑(社长)姓名,出版日期、总期号、版数、版序,报纸出版单位地址、电话、邮政编码,报纸定价(号外须注明“免费赠阅”字样),印刷单位名称、地址,广告经营许可证号,国家规定的涉及公共利益或者行业标准的其他标识。期刊的名称和年、月、期、卷等顺序编号应当在封面的明显位置刊载,并且不得以总期号代替年、月、期号,其他记录应印在封底或版权页上。

无论是报纸还是期刊,一个刊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报纸或期刊,不能用同一个刊号出版不同的报纸或期刊。同一种报纸不得以不同开版出版。报纸的所有版页应作为一个整体出版发行,部分版页不得单独发行,报纸出版地方版、少数民族文字版、外文版等,须按创办新的报纸办理审批手续。期刊出版不同的版本,也须按创办新期刊办理审批手续。报纸可以出版增期,应按变更刊期办理审批手续。增期应随主报发行,开版、文种、发行范围和印数应与主报一致。报纸因重大事件可以出版号外,号外必须注明,连续出版不得超过3天,并在出版后15日内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备案。期刊出版增刊,每年每种期刊可以出版两期,期刊增刊应当经主管单位审核后,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批,取得一次性增刊许可证。增刊的业务范围等必须同正刊一致。

报纸休刊10天以上和期刊休刊,须向当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备案。报纸休刊不得超过180日,期刊休刊不得超过一年,超过时限许可证将被撤销,由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向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报纸和期刊的出版许可证都不许转借、转让、出租和出卖,报刊出版单位的名称、报刊的名称、刊号和版面也不许转让、出租和出卖。

如需改变报刊的登记事项,有两种情况:

一类是重大事项的改变,按《条例》第十七条和两个“管理规定”,包括:报刊出版单位变更名称、合并或者分立、改变资本结构[1]、出版新的报刊,报刊改变名称、主办单位、主管单位、刊期、业务范围(包括宗旨、文种),都应当按照创办报刊的报批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即由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转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其中报刊刊期的变更,新闻出版总署可以委托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批。另一类是除以上诸项之外的其他事项的变更,如报纸变更开版,报刊社应当经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同意后,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批准。期刊变更开本,报纸和期刊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在登记地区变更地址,报纸变更承印单位,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部门备案。

二、审读制度

审读制度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了解报刊内容,掌握动态,对报刊进行经常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新闻出版总署曾就此下达多个通知。在报纸、期刊两个“管理规定”中,分别规定了报刊出版管理实行报纸、期刊出版事后审读制。

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的报纸、期刊的审读工作,设立报纸和期刊的审读小组,审读员可以专职和兼职相结合。报刊司负责指导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的报刊审读。

地方各级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出版的报纸、期刊进行审读,也要设立审读小组。报刊处具体负责指导本地报刊的审读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

各报刊的主管单位对其主管的报刊进行审读,定期向所在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报送审读报告。

报纸、期刊出版单位建立阅评制度,定期写出阅评报告。新闻出版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阅、检查报刊出版单位的阅评报告。

要求审读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否定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的;违反民族、宗教政策,危害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宣扬凶杀、暴力、色情、迷信和伪科学的;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的;违反报刊出版管理法规和规定的。

审读结果要出“审读简报’’。各省新闻出版局每月要向新闻出版总署报送一次本地区报刊审读的综合情况。对审读中发现的重大政治错误、重大版面事故以及易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问题等,各报刊社要立即向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报告;各省新闻出版局要立即向新闻出版总署报告。不报或者迟报造成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三、质量评估制度

“条例”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报纸、期刊两个“管理规定"也规定了实行报纸、期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近年来,新闻出版工作由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移,质量问题得到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报刊质量包括政治质量、信息质量、文化质量和编校印装质量等。1995年新闻出版署制定了《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细则’’和《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及“评估办法”。报纸出版质量标准,被分为六个方面,并以百分制进行评定,即办报方针、宗旨、舆论导向(30分),是否依法出版(20分),版面综合质量(包括真实性、稿件质量、版面容量、标题、栏目设置、文字校对、印刷质量,共30分),广告质量(10分),社会信誉质量(10分)。此外,还规定了发行质量。出版质量标准达不到60分的,即视为不合格报纸,应予停办。发行质量是指报纸出版两年后必须达到的最低发行量,如省、地、县三级党委机关报分别为10万份、3万份、1万份,中央、国务院各部委报纸3万份,省及省以下专业报2万份,晚报5万份等。对未达到最低发行量的报纸,均判定为质量不合格报纸,应限期观察,或劝其停办。这项管理标准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目标的转移,即从以“遵规守法’’为目标的行政规范管理转向以“达标上等’’为目标的质量规范管理的积极尝试,曾经在各地作过一定实施,对促进报刊的质量起到一定作用。但对精神产品量化管理的办法还不够成熟完善,各项评分标准是否恰当也还有待于总结改进。

四、违纪违规报刊警告制度

违纪违规报刊警告制度,是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为强化对报刊出版特别是小报小刊出版的宏观管理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于2000年联合《关于建立违纪报刊警告制度的意见》和实施细则。

“意见”规定: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警告的报刊违纪违规问题有:1.否定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2.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现严重的政治错误;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4.违反民族、宗教政策,危害民族团结,影响社会安定;5.宣扬凶杀、暴力、色情、迷信和伪科学,思想导向错误;6.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干扰工作大局;7.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传播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严重错误。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对中央级报刊新闻宣传工作的管理,对出现违纪违规问题的中央级报刊提出警告意见,由新闻出版署发出“警告通知书”,抄送该报刊的主管、主办单位,并向备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负责对本地报刊,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级媒体在本地所办报刊的新闻宣传的管理工作,对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提出警告意见,由当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发出“警告通知书”,抄送该报刊的主管、主办单位,并向、新闻出版署和当地单位宣传部备案。

“警告通知书”发出后,受到警告的报刊的主管、主办单位要作出书面检讨,并对造成错误的报刊负责人和责任人给以相应的处分。检讨和处理意见要在收到通知书10天内报送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

对一年内受到三次警告的报刊,由新闻出版署给予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该报刊的主管部门要撤换报刊的总编辑或社长,给予责任人必要的行政处分。违纪违规报刊停业整顿结束后,如再发生违纪违规问题,出现严重导向错误,由新闻出版署撤销该报刊的刊号。

五、年度核验制度

年度核验,又称年检,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报刊进行阶段性监督管理的方法。根据“条例”第三十一条“出版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的规定,将从事出版活动的情况向出版行政部门提出书面报告’’的规定,一方面,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报刊的经常性检查和年度检查,另一方面,报刊社应按规定向管理部门提交自己业务活动的书面报告,包括年度的书面报告。在报纸、期刊两个“管理规定’’中,对年度核验作出了具体规定。

年度核验的程序是:首先,报纸、期刊出版单位提出年度自检报告,填写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的《年度核验表》,经报纸主办单位、主管单位审核盖章后,连同样报或样刊,在规定时间内报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其次,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报刊出版单位自检报告、《年度核验表》等送检材料审核查验。再次,经核验符合规定标准的,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在《出版许可证》上加盖年度核验章,即为通过年度核验,可以继续从事报纸或期刊出版活动。最后,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自完成报纸出版年度核验工作后的30日内,向新闻出版总署提交报纸年度核验工作报告。

若有违法行为被查处后拒不改正或者没有明显整改效果的、出版质量长期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经营恶化已经资不抵债的、已经不具备出版报刊所规定的条件的,不予通过年度核验,由新闻出版总署撤销许可证,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登记。

若有正在限期停刊整顿的,经审核发现有违法情况应予处罚的,主管、主办单位未履行管理责任导致出版管理混乱的,或者存在其他违法嫌疑需要进一步核查的,由省级新闻出版部门决定暂缓年度核验,缓验期满,重新办理。

报纸职称论文第4篇

尽管电子化是档案管理的趋势,但即使信息化普及,多数档案仍需要纸质版本备存,纸质档案将长期占据库房的大部分空间。

现实中,纸质档案带伤入库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包括孔洞、拉裂、锈损几个方面。库房存放较久的纸质文书、科技以及人事档案均出现大量开裂甚至脱落现象,就与入库前的纸张伤口直接相关,也必然减损纸质档案的寿命。

一站式装订、钉一钉、直角去钉、螺改平、夹袋固定、电子归档等小方法、小技巧可尽量减少或避免纸张入库前的伤害。这些易被忽视的微技术,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纸质档案的存续时间。就目前纸质档案仍处主流的现实环境来说,尽量减少或避免档案带伤入库,无疑对延长纸质档案的生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拟以高校为例,对这些档案纸张的防损技术进行讨论。

一、防孔洞技术

档案纸张的孔洞主要指订书机产生的钉孔和打孔机带来的洞眼。

(一)一站式装订、钉一钉减钉孔

一站式装订指的是纸质档案在归档前的文件整理阶段一次性装订完好,移交档案馆(室)后,不必再次装订的方法。

按照传统的文书档案归档模式,各教学单位生成的学籍文件以及管理部门形成的文书文件往往采用铁质订书钉装订,档案管理部门接收之后,必需去除铁钉及重新不锈钉装订。取钉与补钉二个环节均给纸张带来拉裂伤害并制造新的钉孔。

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避免取钉环节。办法就是在文书生成阶段,首次整理文件之时即用不锈订等工具进行装订,归档后直接入库存放,避免档案管理部门的再次人为损伤。

钉一钉指的是仅用一枚钉子装订的方法,可减少钉孔。

移交之前的文件整理及归档之后的档案管护,都存在订书钉滥用的弊病。导致纸张钉孔多、伤口多,且浪费资源。

因此,应提倡钉一钉原则,即尽量免用钉子、尽量使用一枚钉子。该法不仅减少纸张钉孔,同时节能、环保。

具体一点说,可以采取分类用钉的操作方式:先尽量免用钉子:大学生学籍卡、成绩单等学籍档案,以及答辩表决、评阅意见书等学位档案直接用档案盒装入即可,不必用钉。

其次尽量只用一枚钉子,存在几种情形:文书档案中的党政有编号收发文等利用率较高,可一件一钉;无编号收文则利用率较低,可批量合订,一卷一钉。学籍档案中的开题报告、学位授予批材料,以及科技档案中的专利材料、协议书等页码较多,宜一件一钉;科研材料包含项目申请书、立项通知、结题报告等若干小类,宜一套一钉。如此,最低限度的用钉,可最大限度的减少钉孔,便于利用。

(二)夹袋固定防洞眼

用夹子或袋子代替钉子或装订立柱,可以完全避免纸张产生洞眼。

即便遵循钉一钉原则,文书、科技档案仍至少存在二个钉孔。而人事档案,因需使用打孔机,纸张至少存在三个5mm直径的圆形洞眼。不少档案还得多次打孔,洞眼倍增,纸张损伤明显。

用夹子或袋子固定档案纸张是彻底解决钉孔和洞眼的办法之一。具体一点说,文书、科技档案可用大小不同规格的夹子固定纸张归档入库,不再使用钉子;书页特少的档案,回形针即可。

预防人事档案洞眼,只需略加调整现行的卷盒设计:外部规格样式不变,盒内可用夹子或袋子代替装订立柱。考虑到人事档案共有十类,不妨参考查用频率,采用多个夹子或袋子分类固定档案:第一、二类的干部履历表、自传二者书页较少且变动小,只有年度考核表每年新增一份,该三类可合用一个夹子;第四类的学历职称材料每年均有升职查用所需,宜用一个夹子;第五、六、七、八类的政审、党团、奖励及处分材料变化不大且查用率低,可合用一个夹子;第九类的工资审批表、任免审批表每年均有新增,宜单用一个夹子。如此,最多5个夹子或袋子既可装订十类档案。如果夹子代替装订立柱的设计需费一些思量,采用内含5个袋子的公文包样式就相对简单。不仅避免纸张的洞眼及摩损,查用及新增也更为便利。

二、直角取钉防拉裂

直角取钉指的是去除金属物过程中,先将订书钉的二个钉脚尽量拉直再取出的方法,可避免大范围拉裂纸张。

对于已经归档的文书档案,必需去除铁质钉子。此过程中,常用的取钉器对纸张造成明显的拉裂伤害。因为取钉器一般采取正面嵌入方式,强行抓握钉子背脊,将钉子拔出。这种操作会导致纸张的二处损伤:一是取钉器的二个抓扣本身会摩压纸张;二是订书钉的二个钉脚脱离纸张的过程中,严重撕裂纸张;如果文件页数较少,取钉器还有可能把订书钉所占据的纸张部分全部撕裂。

巧用尖嘴钳直角取钉可较好解决纸张拉裂问题。

用钳嘴直接夹住钉子往外拉,破坏效果跟取钉器无异。因此使用尖嘴钳宜分步操作:先用尖嘴钳从文件背面分别将二个钉脚拉直,再从正面把钉子缓慢拉出。如果文件较厚,还应注意用尖嘴钳分别夹住订书钉的两端肩背,一左一右逐步往外牵拉。如此,钉书钉的钉脚以接近90度的角度脱离纸张,对纸张造成的伤害最小。由此看,取钉器的副作用不小,不妨完全弃用,仅用尖嘴钳即可。

三、螺改平防摩损

螺改平,指的是将人事档案卷盒中的螺纹式装订立柱改为平滑式立柱。可有效减轻装订立柱对人事档案纸张的磨损。

2000年开始的人事档案卷盒改版以来,人事档案装订一直采用螺纹式装订立柱。可折叠式与和直立式二两种立柱的螺纹装置都给纸张带来明显的摩擦损伤。

这种摩损主要集中在查阅利用和新增散材料归档二个环节。每一次查阅利用,档案都必须经历从立柱拔出和放回二个动作,纸张必然遭受立柱螺纹的二次摩擦。其中,二类档案的查用,伤害最明显:查用第四类的学历、职称档案与第九类工资任免档案,分别近乎一半的人事档案和几乎全部人事档案经历立柱螺纹的摩损。

就装订新增散材料来说,年度考核登记表及工资审批表每年均有归档,也就是说,即使排除不定时的日常查阅,每一份在职人事档案每年至少得经历二次立柱螺纹的摩损;如果算上年度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查用需求,一年之中,至少经历三次螺纹折磨的人事档案可达一所高校的1/3。

经咨询有关人士,装订立柱的螺纹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压条的紧扣。其实该设计明显背离现实,因为绝大部分高校职员档案无需使用压条。经随机抽查,高校中级职称以下职员的档案占用卷盒(310×225×45mm标准规格)不到一半;大部高级职称、职务职员的档案也往往不满一个卷盒,这二类人事档案占据高校九成以上的比例,均无需使用压条。档案有可能超过一个卷盒的职员仅有少数博导型教授或干部,其比例不到一成。以华南农大为例,博导240人,占现有教职工3200人的7.5% 。其档案如果采用压条的办法勉强用一个卷盒装订,压条的利用率也不到10% 。如需二个卷盒装订,压条仍属多余。因此螺纹式立柱设计不仅无效,损伤纸张却十分明显。而平滑式立柱的摩擦系数大大低于螺纹式,不但明显减轻纸张摩损,还便于查用,设计更为科学,同时节省压条的费用。

四、电子归档防锈损

纸质档案难以避免锈损问题,集中体现在学位档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材料多由学生自己装订,往往会滥用铁质订书钉,一份文件多达4-5个钉子,且开题报告多早于学位论文开始写作前完成,等到跟其他学位材料一并移交归档,历时一年以上,纸张锈迹十分明显,锈损面积大,钉眼多,档案更易破损。这种锈损问题难以提前阻止,因为归档之前的文件管理不属于档案管理部门的范围。

报纸职称论文第5篇

自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http://广场上那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被正式命名为“五四运动”以来[1],每当现代中国思想面临重要转折的历史时刻,总是会重新回到“五四”。当然,这里的“五四运动”主要指两部分,即1919年的爱国运动与前后延续多年的新文化运动。这不仅是因为“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以及新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2]对“五四”的不同言说,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不同面相,更在于“五四”独特的精神感召力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造就了其思想“策源地”的独特地位,不断激起不同时代的后来者追寻和建构的欲望。

虽然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已经不可能被完全复原,但这并不影响对“五四”精神意义的阐扬。如果说民主、科学、人权、法治、宪政……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国人面对民族危机,主动接受西方近代先进思潮,解放人性,意图再造文明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姿态,那么作为“五四”精神有机组成部分的“五四”新闻理念又有哪些要点呢?这些“五四”时期新闻界普遍追求的理念在新时期新闻改革中如何体现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也许弄清这些问题,才能更充分、更深刻地把握“五四”之于中国新闻业的历史价值和划时代意义。

尽管在“五四”运动的起止时间问题上思想文化界还存在着某些分歧[3],但谈及“五四”时期的新闻理念,时间界限基本可以划定在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至1927年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张友松译《新闻事业与社会组织》等一批新闻学著作出版前后,这些系统而全面的开创性学术专著标志着新闻学在中国的正式诞生。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在这两位“先生”的导引下,追求自由、尊重科学,按新闻传播规律进行新闻生产与经营,成为“五四”时期新闻人崇尚的信念与理想。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先后涌现的各种新闻观念和新闻思想虽然不少,但不是所有的观念和想法都可以提升至理念的层面,这里所指的新闻理念,当是符合“五四”民主、科学、自由等价值观念的,新闻界普遍追求和认同的观点、看法和信念。

(一)言论自由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4]陈独秀的这一呼吁被视作“五四”精神最有力的表述。人权的核心是自主、自由,离开公民的自主、自由,特别是言论自由权利,人的解放是不能真正实现的。戈公振认为“思想不能发表,徒成空幻,思想者必甚感苦痛,而郁既久,无所发泄,终必至于横决,国家命运之荣枯系之”,故“拥护言论自由,实亦国民之天职也”[5]。李大钊也曾激情地指出:“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都是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设的”[6]。因此,尊重人权,追求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是“五四”新闻理念的第一要义。

民主共和制度的根本精神在“养成互相尊重自由权利之习惯”,其中个人的言论自由尤其是“共和国家之本质”的体现[7]。在报刊上开展自由讨论,各种思想、学说可以自由地交流、碰撞是“五四”时期报刊的一个重要特色。如针对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的尊孔运动的活跃,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就对以孔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进行了争论,对借推崇孔教以复辟帝制的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为了对国民尽“提撕警觉”之责,报刊上还大力普及自然科学知识,驳斥封建灵学关于鬼神迷信的无知妄说。那一时期的报刊往往能抓住普通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反对封建婚姻、女子的人格和读书的权利、恋爱自由、家庭改革等展开讨论,给人以思想启蒙。一些报刊直接把“评论”二字放进自己的名称中,如《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湘江评论》、《钱江评论》、《珠江评论》、《双十评论》、《妇女评论》等,这些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特别是有些报刊还从民主的高度,论证言论自由和争鸣是政治上自由平等权利的表现,如“言论自由,本神圣不可侵犯,而为各国宪法所特别保护也”[8],“学问独立,思想自由,为吾人类社会最有权威之两大信条”[9],这些对形成自由讨论的民主风气,促成思想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新闻本位

“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人逐渐认识了新闻报道的自身规律,把“供给新闻”作为报纸的首要功能,认为“报纸之元素,新闻而已”[10],徐宝璜对此有极明确的论断:“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11]李大钊提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12]。邵飘萍则称,“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的,认识一切关系社会人生的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13]。正是从这样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李大钊指出,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而对新闻事业的价值取向,邵飘萍有更为清晰的论述:“世界新闻事业之趋势,基于‘以新闻(news)为本位’之原则,故外交记者之地位有蒸蒸日上之势,虽各国之程度不同,而进步之趋势则一。……世界无论何国之新闻,即幼稚如我国,发达如欧美,实皆同一渐以纽斯为本位之原则。”[14]

以新闻为本位的理念,使当时中国新闻界普遍重视信息的传递,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如瞿秋白、俞颂华、李宗武等人对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的报道。直接采访、迅速报道的认识得到加强,如192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曾联合筹集经费,向美、英、法、德、俄等5国一次派出7名特派员,以开辟国外新闻源。同时,也使“五四”时期的中国新闻人开始从自身的基本问题,诸如新闻、新闻价值、新闻采写等出发来思考问题。如徐宝璜曾强调,办报要有读者观念,所刊登的新闻,应“确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发表的社论,应“确为对时事所下正当透辟之批评”;所的广告,应“确为毫无欺骗性质之商业与人事之消息”[15]。他还强调,新闻报道应建立在读者的需要之上,新闻报道要正确、求完全、求迅速、求丰富,强调报道要与意见分离,这些观点标志着“五四”时期的新闻人对新闻及新闻事业自身的本质和规律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社会公器

把报纸视作“社会公器”是“五四”新闻理念的突出特征。任白涛认为现代新闻事业的特质可用“公共的”、“人类的”、“教育的”、“艺术的”四点加以概括。他强调,“新闻事业特质之第一应述者,则社会之公共机关是已。彼营利的或名誉的事业,只计及少数人之利害荣辱为标准,主张则透明无色,态度则公平不偏,是为经营新闻业者当守之要则,报纸之权威信用,皆视尊重此要则之程度为差等。”[16]戈公振认为,报纸的公共性来源于自身的特色。一是报纸有“公告性”特点,把消息完全公开,让所有人都知道;二是报纸又有一般性特点,即内容要适应多数人的需要。“公告性”是报纸的外观、形式,“一般性”是“公告性”的内容,两者互为作用,使得报纸能够代表多数人,为公众而刊行。[17]

转贴于 http://

“公共性”作为报业的第一特质,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报纸不属于任何个人或者是集团,而是社会的公共机关,是让大家常常发表意见的地方;二是报纸能够代表大多数人,为公众而刊行。[18]1918年,邵飘萍在《京报》创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这样说明《京报》的使命:“时局纷乱极点,乃国民毫无实力之故耳。……必使政府听http://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 [19]1926年,新记《大公报》提出“四不”原则,第一个就是“不党”,即“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20]显然,“五四”前后的报人已经把报纸服务公民社会作为报业存在的主要目的。既然报纸的性质是“社会之公共机关”,那么就必然承当与其相应的责任。在徐宝璜看来,报纸有移风易俗、潜移默化的“惩恶励善”的作用,因此“新闻事业,为神圣事业;新闻记者,对于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彼以颠倒是非,博官猎贿,或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也”[21]。

(四)商业经营

“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人提出了以商业经营谋求报纸生存的理念。他们基于保障真正的言论自由、克服“政治不良”、争取报格独立的目的,提出这一理念——“倘政治不良,言论莫克自由,处处受恶势力钳制与压迫,不是封闭报馆,便是逮捕记者,轻则下狱,重则枪毙,人人都感到‘邦无道危行言逊’的恐惧,谁还肯大放厥词呢?”“中国报业上焉此为机关报,以全部售于一人或一派;下焉者,则是甲盛迎甲,乙盛迎乙,依靠下贱之卖身投靠,以求‘戋戋糊口之费’,报业如何独立?”[22]

商业经营理念的提出,与西方报业理论的引进和传输密不可分。徐宝璜和戈公振等人指出,商业化之理念,在西方均为办报常理,而中国报业“鲜有能知商业化之意义”。只有报纸成了商业,才需要报馆组织。徐宝璜认为,报馆成为职业机构,具备商业化属性,由其包含的三个条件决定:一是用纸张印刷;二是要定期出版;三是为全社会各色人等生产报纸。这三个条件表明,办报馆要有资本投入,要有生产管理,要令报纸成为人人自由消费的商品,而非为某特定人或特定人群生产。而要能维持报纸的这种持续生产方式,商业化经营和令报纸成为商品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商业经营理念的主旨是强调报纸为一个商业组织,办报的目的之一是谋取商业利润,为此要在报纸生产时既要重视新闻以事实为基础,又要强调其可读性和可售性。这种以利润为导向的理念,促发了“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的发展,如“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大力进行新闻文体改革,使用新式标点符号,重视广告发行,报纸副刊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出现了影响较大的四大著名副刊,这些变革标志着符合报业发展潮流的商业经营理念逐渐已为时人普遍接受。

(五)职业范型

“人类文明愈进步,则事业愈见其繁复,于是不得不分行业之法”,[23]徐宝璜的这句话表明了当时学人对新闻职业化的创见。向往言论自由,秉持新闻本位,立足公共机关,坚守经济独立,最终导致新闻职业理念的萌生,这是符合逻辑的必然发展趋向。由于中国报人受传统士大夫文化的浸染过深,因此报刊的政治鼓吹功能一直被放大,新闻记者被视为“文人末路”的职业,新闻职业化道路显得尤为艰难,诚如邵飘萍所言:“以我国之社会,欲以新闻为职业,乃有时较他国为难。盖我国之各方面固未认识新闻记者之地位如何尊严,政府中殆尤甚也。”[24]邵飘萍认为,改变这一弊端,关键在于提倡新闻之学,以推动职业化进程。徐宝璜指出,“新闻学者,以养成良好新闻记者,并导新闻事业于正轨为职志者也。斯学昌明,则人类受新闻事业之福,愈增其量,是斯学之重要可知矣”。[25]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职业观念的推广,使得这一时期成立了诸多的新闻学研究团体,出版了一大批有份量的学术著作,北京大学、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等相继创办了新闻系,新闻教育被引入正轨,培养职业记者成为新闻教育的主要目的。

从新闻职业化的思路出发,徐宝璜对新闻生产做了全面的阐发。他说,“新闻社者,一制造厂也。国人亦称之曰报馆,或曰报社。其原料固多,而必要者,为墨、纸与新闻。其产品即每日发刊之新闻纸。”[26]按照职业化的要求,徐宝璜分别对新闻生产的主要环节作了具体的论述:他认为做访员的人要敏捷、勤勉、正确、知人性、有强健之记忆力、有至广至深之知识;他强调“编辑之根本义”有四点,即翔实、明了、简单、材料安排之适当;谈到社论,他指出,“新闻纸之‘社论’一栏,乃其正当发表对于时事之意见以代表舆论或创造舆论之地也”,“此栏与新闻栏应严分界限,前者发表意见,后者专登新闻,若混而为一,则流弊甚多”。[27]这些具体的职业规范,既是对报刊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新闻职业理念的大力普及和推广。新闻职业化的形成,最为关键的是造就一支职业化的新闻人队伍,这支队伍能够把握新闻职业的思维与精神,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制进行工作。为此,当时的报人和学人力倡将新闻报道与社论评说分开,坚持由事实出发进行评述而不是依恃理想发表言论,记者应成为社会之公人而非一人或一团体之代言,并要遵循“应守之金科玉律”等。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一版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当时政治环境下可以运用的政治语言,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进行了最深刻的阐述。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上下广泛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新时期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20世纪70年代末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思想解放运动被认为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又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也被视为新时期新闻改革的起点。

从“真、短、快、活、强”新闻文风改革的“五字真经”,到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四权建设”,从拓展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到实施新闻产业的现代企业设计,新时期新闻改革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经历了从最初启动到今日繁荣的过程。而今,“五四”运动已走过90年,新时期新闻改革也已迈过30年。在这30年间,“五四”新闻理念在全面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新格局中被不断重新解读和接续发扬,成为新闻改革和传媒创新的动力及目标。

(一)以人为本,构建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1979年是“五四”运动60周年纪念,也是《中国青年报》创刊30周年。有业界人士著文声称,当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恢复伟大的“五四”运动在我国青年运动中的地位[28]。有学者在纪念活动中提出,“五四”运动60年来,为什么后30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涌现的大师廖若星辰?为什么新中国培养的名记者如此之少?这些问题在当时是敏感的、尖锐的,但邓小平接受了这场讨论并支持了学者的诘问。

从怀念“五四”开始,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逐渐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议论较多的话题。改革开放之初,有学者就指出,社会主义的新闻制度具有很多优越性,但同时具有严重弊病,它使新闻媒介缺乏反馈调节的机能,在错误路线或“长官意志”面前无能为力,反而推波助澜。赋予反馈调节机能的办法是改革新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既保证新闻媒介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保证新闻媒介“形式上独立”,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有不可干预的自由[29]。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许多学者又重临“五四”,回顾“五四”期间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讨论,怀念先行者对民主和自由的论述,发表了一系列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论文,制订新闻法和出版法的规划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转贴于 http://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顺应党心民心,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正在针对中国的国情,从细处着手,落实新闻法制建设,其中构建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便是举措之一。“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并列,反映出党对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追求的新思考,使人民民主权利的内涵和指向更加明确。在“四权”建设中,知情权将为民众获得公共信息,尤其是获得党和政府掌握的公共信息提供法律保障;参与权将为民众进入公共事务管理开辟广阔道路;表达权将切实保障当代中国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权利,进而使民众的舆论表达更为广泛与活跃;监督权的充分实现将使舆论表达与政治参与中最有影响力而操作难度又最大的领域得到根本的改观。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明确提出: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畅通各种渠道,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利;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等。这些制度安排和设计,无疑将大大推进新闻改革的进程,在新的高度上光大“五四”言论自由的理念。

(二)坚持新闻本位,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

“五四”新闻本位新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新闻意识的形成。90年来,这一理念的坚持,始终伴随着各种新闻思潮和新闻规制的交锋。“事实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有无真理性?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孰是孰非?正面报道为主口号下负面报道如何面对?凡此种种,争议不息。新闻改革之初,《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在《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一文中曾经说出了中国新闻界面临的尴尬:“现在我们有点‘返老还童’的现象。搞了五、六十年的马列主义宣传教育工作,还要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题。搞了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还要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不但要讨论这些常识问题,而且在讨论中还遭到压制和受到阻力。我们办了三、四十年的报纸,现在也要讨论‘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的问题。这些虽是基本的常识问题,但经过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有些还可以追溯得更早一些),要拨乱反正,得从头开始。”[30]

从头开始,从事实出发,中国新闻界开始努力回归“新闻本位”。“报纸是新闻纸,报纸的个性是新闻性,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一张报纸没有新闻,或者很少新闻,它就不像报纸。”“报纸是新闻纸,不但要发表大量的新闻,报上发表其他形式的文体,如论文、文艺作品和美术作品等等,都应具有新闻性,都应有强烈的现实感,不然,也不合报纸的需要。”[31]这些话语表达了当代新闻人改革的决心。既然报纸应以新闻为本位,而新闻的最终源泉又来自生活和生活的创造与群众,深入生活和深入群众自然成为新闻本位的应有之义。于是,在新时期新闻改革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方针,成为体现新闻本位的主要抓手和基本保证。

新闻改革的推进使“新闻本位”理念自身也不断衍伸,这主要表现在“内容为王”和“受众本位”的提出。所谓“内容为王”,一指新闻传媒中的各种社会信息承载物,以报道社会事物和民众生活的新闻最为重要;也指新闻传媒所承载的各类新闻作品,都是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体,相对于形式而言,内容始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所谓“受众本位”,一指新闻调控、新闻制作、新闻受众三者关系中,应以受众为重;二指新闻生产和流通的终端,以受众的选择和接受为致效的标志。“内容为王”,是以新闻为主体的内容为最重要,受众也主要是接受新闻的主体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本位这一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接续,并且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更为具体的诉求。

(三)张扬公共性,为公众提供最广泛的表达渠道。

“五四”提出并努力实践的“社会公器”理念,一直是许多报人和学人的理想。进入新时期新闻改革以来,有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安岗提出:“报纸的每一位读者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他想到他的问题需要经过报纸来解决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读者已经不是一般的读者,他实际上是个社会活动家了。因为他已经懂得运用新闻手段诉诸舆论来进行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工作,以求得问题得到正确解决。因此,我们把读者放在什么位置上,怎样让读者在报纸上就政治的、思想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一切切身问题进行讨论,既是我国人民民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产阶级报纸的重要特征。我们是把自己的读者看作报纸的主人,读者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代表舆论的主流。”[32]这里,清晰地传递出新闻公共性的信息。

改革开放之初,一些新闻工作者和学者提出报纸具有人民性,这同公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笔者之一在当时就人民性问题发表过这样的看法,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掌握着物质生产资料,也掌握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理所当然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它们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表达人民的呼声,履行人民的监督,并且自觉地采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文风。这种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同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是新闻事业的人民性的实质所在。

尽管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后来没能深入地讨论下去,但新闻事业的公共性、群众性等理念并没有因此而弱化。随着执政党对执政理念的反思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努力,传媒的公共利益至上的理念也在逐渐增强和完善,“把体现党的领导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已经成为新闻界的共同追求。在新闻改革中,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作为政府和民众都可以依法使用的媒介,其肩负的社会使命是“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33]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新闻改革中还突出强调要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传媒要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依靠,必须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

(四)肯定商品属性,走传媒事业化与产业化并举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报社是党的宣传机关”、“报纸是思想教育工具”的思想逐渐取代了“五四”时期形成的报纸是商品、报社是商业企业的理念。但商业经营理念始终没有彻底消失,如王中很早就公开提出,“报纸要根据读者需要来办,这是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离开了读者需要,只把报纸当作党的宣传武器,不把它当成读者要花五分钱购买的一种商品,报纸必然不会受读者欢迎的。”[34]

新闻改革不久,关于报纸商品性http://的议论重新展开。首先是王中等人提出,办报人要对得起读者的五分钱,因为读者是花了五分钱买报纸的,报纸自然是不折不扣的商品。接着是新闻界的大讨论,在“左”的倾向还占上风的时期,新闻界关于新闻事业的商品性,已经形成了大致相同的观点:第一,必须冲破禁区,给新闻和传媒的商品性下一个定义,论证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否则传媒改革难以深入。报纸的商品性,指报纸在社会流通过程中所具有的商品特性。读者支付一定量的货币取得报纸,报社投入一定成本生产报纸,经销售获取利润。报纸不是白纸,它之成为新闻纸,主要由于白纸上印有新闻。因此,报纸的商品性,不同于白纸的商品性。报纸的商品性,主要是由印在其上的新闻及其商品化所决定。第二,从四个层次,讲清新闻的商品性。首先,新闻是以意识为主呈现的商品;其次,新闻是以智力劳动为主生产的商品;再次,新闻是以信息服务为功能的商品;最后,新闻使用价值的实现有着特殊的作用机制。

转贴于 http://

新时期多数学者对新闻商品化的认可,既是“五四”新闻理念的承续,又是在此基础上对商品性这一学术命题研究的深入。在对传媒机构应该实行商业经营理念的支配下,新闻改革沿着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前进。自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传媒产业化的步伐开始加速。2005年,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解放思想,一手抓公益性传媒事业,一手抓经营性传媒产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传媒产业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十六大以来党对文化和新闻传媒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根据这种新认识,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贯彻“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35]。2009年4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在资本进入、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新兴出版生产力等方面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就传媒事业和传媒产业并举发展提出了更为详尽的操作性政策。

(五)培育新闻职业精神,塑造现代新闻职业理想和新闻队伍。

“五四”新闻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倡导现代新闻职业范型,这种范型的基本规定性在于:新闻职业是行业发展的新分工;要制定必要的职业要求,以此规范新闻传播行为;培养职业新闻人,新闻教育不可缺少。这些职业范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得到传承,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才从新的层面重新提起。

2003年中央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忠于党和人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实事求是,是新闻职业精神的核心。要大力弘扬新闻职业精神,树立新闻职业应具备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做到“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自觉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当代中国对新闻职业化的宏观要求和总体设计,是与中国现实国情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适应的规制和准则。但种种现象和事实表明,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报纸职称论文第6篇

关键词:梁启超;张季鸾;新闻思想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28-03

一、引 言

梁启超是中国舆论的“执牛耳者”,终身致力于政治改良与国民思想启蒙;张季鸾则是“文坛巨擘,报界宗师”,一生坚持“文章报国”。两人在中国报刊史上都以报刊政论著称,从个人生活经历及新闻传播思想上看,相似之处不少。两人同生于十九世纪的末期,都经历了中国内忧外患,战事频仍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动荡;两人自小都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同时又都在世纪之交东渡日本,接受了假道于日本的主张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思潮的洗礼;在报刊实践上,两人都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创办过同人报刊,都曾任主笔,以言论见长,是我国“文人论政”的典型。梁启超的办报二十七年,撰写文字1400万言[1];而张季鸾纵笔报界也近三十年,共撰文不下3000篇[2]。两人也都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新闻思想:主张“言论报国”,但同时都受西方自由主义影响,也都鼓吹并努力实践报刊和新闻的自由主义思想,而最终他们所持的“新闻自由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救亡重于启蒙的形势下,“当民族救亡与新闻自由发生矛盾时,也都为中国的救亡和富强让了路。[3]”

二、梁启超和张季鸾新闻思想之比较

两位报界巨人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个性魅力上讲,梁启超激情洋溢,而张季鸾温文儒雅;从思想发展上看,梁启超“流质易变”,张季鸾则坚定不移。而两人的新闻思想,也处处体现出不同。

(一)报刊的目的与功能

梁启超认为办报的目的在于开风气、益民智、通情况、助变法,因为在他看来,“报馆有益于国事”。他认为中国所进行的政治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主要在于国民思想的禁锢,而要想开禁,必先开民智,而报纸正是开明智的重要手段。因此,报刊是中国政治改良和国民思想改造的重要工具。办报纸就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各方面情况,开启新知,开拓新风气,以促进国家的政治改革。在梁启超看来,“报馆者,国家之耳目,国民之喉舌也”,其功能即监督政府、向导国民。所谓“监督”是对政府的行为的影响与监控,促使社会政治的良性发展;而“向导”是对于民智没开的国民进行文化思想的教育,统一民众思想认识。因此,报刊的作用,既为民众提供新思想,也为国家发展提供舆论,是国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工具。在此,报纸的政治功能被突现出来。

而张季鸾的理解,他并不否认报纸集纳思想、启迪民智以富国强民的作用,他同样也提出了“耳目喉舌”之说,但他所指的耳目喉舌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在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第一期的《本报启事》中,他指出该报的两大原则,一是完全公开,二是作人民真正的喉舌。在1935年12月12日《本报解除停邮处分》一文中说,张季鸾又一次指出:“报纸职责,兼人民耳目与喉舌之用。”所以,在张季鸾看来,报纸是社会的公共舆论机关,服务于公众利益。报纸应该关心政治,畅言国事,但它并不依附于政治或任何的党派。同时,报纸应该反映民众生活,为民众提供信息与帮助,“随时为国民贡献正确实用之知识”,[4]成为民众的喉舌。因此,报纸首要的任务是为民众提供时事信息,帮助民众把握时局的变动。

梁启超心中的“民”是愚的,是需要教化的,因此报纸与公众的关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报纸更多起到教育与组织的作用;而张季鸾心目中报纸与公众的关系是自下而上,他的“民”是报纸生存之本,是报刊服务的对象,报纸的作用更多的是服务。

(二)关于报人的资质与作为

报纸职称论文第7篇

为什么谈教育科研要从笔者的教育写作说起?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眼中,教育科研是非常神秘、深奥、高不可攀的事。而作为普通教师中的一员,笔者的教育科研比不少人要宽泛许多――不仅写论文,也写随笔、评论,甚至教育叙事等。就笔者的体会来说,将教育科研泛化,或者说,让我们的教育科研从教育写作起步,与教育写作结合,益处多多。因此,笔者从这一经历出发,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与教育科研相关的话题,或许对那些依然徘徊在教育科研大门外的同行们,去除笼罩在它上面的神秘色彩会有所帮助,并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获得成功。

一、 “我”的教育科研简况

笔者教师生涯所发表的严格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论文约30篇,教育评论、随笔超过300篇。

笔者在教师生涯中的教育科研有两个高峰期:一是1995年到2000年,晋升中学高级职称之前的5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约10篇;二是2010年到2012年,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教育教学随笔、教育评论近100篇。

前一高峰的动力来自职称晋级――相信这也是今天大多数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巨大动力,但太过“现实”与“功利”,所以,虽然一时充满激情,但同时可能随着“功名”的到手迅速消退,往往缺乏可持续性;后一高峰的动力来自自身的表达的需要――这应该是我们今天广大教师共同的教育科研动力。我们不再简单地为职称,而是因为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想把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与同行分享而笔耕。基于后一个原因的教育科研无疑更为主动、积极,热情会更加持久。

笔者过去几十年中的教育写作几乎从未停止,之所以如此,最初是因为喜欢写作,后来则是因为喜欢思考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

常常写点东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个人应该形成的习惯。因为写的过程是分析与思考的过程,还是不断积累与提高的过程。在长期坚持教育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形成喜欢观察、思考、研究、写作的习惯,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敏锐,让我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就教育写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写作能力――来说,我们的老师也不成任何问题,因为大家都接受过10年以上的学校教育――这其中绝大多数人还接受过若干年的“师范”教育,因此,不仅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具备一定的文字或者说写作功底。

就笔者个人而言,由于从教之初便喜欢文学、喜欢写作。所以,与其他不少喜欢教育科研的老师相比,笔者的写作涉及的范围要更广一些:也不仅仅是写教育教学论文、随笔、评论,还涉及教育叙事等,并有小说、散文见之《中国校园文学》《雨花》等纯文学刊物和《新华日报》《科技日报》《南通日报》等报刊文学副刊。因此,完全可以说,笔者的教育科研乃是从教育写作起航的,而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敏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对笔者后来转入教育科研帮助甚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笔者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切入进行教材研究,几乎“弹无虚发”,在《语文天地》《中学语文》等刊物上相继发表了多篇论文,《实事求是调整语文教材》一文,被《光明日报》刊登。因此笔者以为,写作习惯的形成与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们教育科研起步阶段必须重视的工作。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日后在这上面建造高楼大厦就相对容易很多。

二、 普通教师如何从事教育科研

(一) 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要进行教育科研,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眼下教育科研的热点和重点,诸多教育教学刊物各是什么定位,都有哪些版面与栏目设置,对外来稿件都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要求,刊物要求什么样的发稿形式――是普通函件还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又要求什么格式,直接“粘贴”还是“附件”,或者两者同时发送,电子邮箱是什么,等等。收集这方面信息的渠道很多,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

1. 订阅相关报纸杂志

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其特点是成本较大,但同时获得的信息往往十分具体、准确,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方法无法完全替代的。因为有些教育教学刊物网上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十分有限,原因是这些刊物可能没有上网。例如,吉林的《青年教师》、重庆师院的《师资建设》,在网上可以找到目录,却无法浏览具体内容。

2. 定期到学校图书馆或地方图书馆浏览相关报纸杂志

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收集信息方法。非常可惜的是,一般说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地方图书馆,因为经费等原因,往往订阅的此类报纸杂志十分有限。

3. 登录某些“论坛”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网络时代特点的方法。其特点是成本很低,十分快捷,但可能鱼目混珠,需要我们认真甄别。这其中,值得特别介绍与推荐的是“成长论坛”。

这是一家迄今为止笔者接触到的相关论坛中,信息量较大,信息比较准确、可靠的论坛。国内大约有20多家报纸杂志常年在此论坛上征稿、用稿信息。过去两年中,它让笔者获益匪浅。笔者发表的8成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与该论坛有关。举例说,2010年发表在《湖北教育》第7期上的《好教师至少是半个演员》,2011年发表在《青年教师》第3期上的《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2011年3月23日发表在《教育时报》读书版上的《网络可以深阅读》等文章,严格说来,都是“应征稿”――是笔者从“成长论坛”上看到这些刊物发出的征稿启事,触动灵机写作而成的。至于因为该论坛而获得的数十家刊物方方面面的信息,让笔者知道了“什么稿件往哪里投”一类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当然,网上肯定还有其他类似网站,可以为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写稿发稿提供诸多帮助。

(二) 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

作为教育科研,必须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唯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具有独到的价值。

“人无我有”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比如我们听课,一些领导和教师手机铃声时常响起,这就反映出他们对我们的授课教师缺乏尊重,而这样的做法,对我们课堂教学秩序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你“发现”了吗?笔者发现了,并且写下了《听课请关机》,该文发表于2010年4月6日的《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版。

“人有我深”,强调的是思考比一般人要更为深刻。比如说,中学语文教材在编选上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人早已指出。笔者在《中职语文教材需要颠覆性的革命》中则指出,对中职学校来说,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中,因此,现行的语文教材应该彻底推倒,重新构建。此文刊发于《师资建设》2011年第5期。当然,现在看来,这篇论文在结构、逻辑等方面尚存在某些硬伤,但最终杂志还是将它刊发了出来。笔者相信,主要原因是因为笔者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切中了中职语文教材编写中的问题。

“人深我新”,强调的是我们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在不可能比别人更深的情况下,能够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说,今天教育、教师的社会形象大不如前,很多人认为这与我们眼下这个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和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有关,但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职业失去了昔日的崇高感――社会缺少对教师的普遍尊重造成的。阐述这一观点的文章《重建教师的职业崇高感》刊发于吉林的《青年教师》2011年第3期。

(三)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

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新”,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让我们对所教学科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从而对该学科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高度关心眼下教育界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现实研究的新动向、新观点和新理论。否则,你怎能知道你想表达的观点和看法有没有,你是不是比人家更深刻,是不是比人家更新颖?

(四) 写什么与怎么写

写什么并无限制。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是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很特别的人和事,以及我们对课程、教材、教法等任何一方面有独到的思考和发现,都可以将其形之成文。不过,针对不同内容,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形式。比如说,较为深入、系统的思考,我们可以写成长篇大论的论文;假如仅仅就某一细节、某一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想法,我们或许以随笔、评论、教育叙事的方式结构成文可能更合适一些。那种只要提到教育科研便以为一定是端起架子、苦思冥想、长篇大论的想法,不仅太过狭隘,也会严重束缚自己的手脚,白白浪费很多本来可以以其他形式成篇的宝贵材料。举例说,笔者刊发于《师资建设》2011年第5期的随笔《“找家长”要慎重》一文,就缘于聆听一位学生家长对数学教师动辄就请他去学校的抱怨,篇幅短得很,不足1000字,属于典型的“豆腐块”;刊发于《中国青年报》的《科研不该成为教师的压力》就是因为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最大的压力之一而深有感慨,并立马写就的新闻评论。

写作灵感与冲动一旦出现的时候,笔者喜欢“立就”――于第一时间立刻写成。那种放一放、等一等的情况也是有的,但仅仅是在自己对某些问题还没有思考清楚,需要再查一查、想一想的时候。因为笔者知道,人是有惰性的,一旦冲动过去,或者被另外某些人与事干扰,那么,我们原本很好可以成文的一些想法就有可能“流产”。

从写短的论文逐渐过渡到写较长的,从教材研究到教法研究,从教学研究到教育研究,从随笔、评论入手到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也就是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进行教育写作与教育科研走上正轨、早日获得成功的捷径。而从自己擅长的入手,是初涉教育科研的人可以做的事,因为它能够事半功倍,这是笔者以及很多过来人的共同认识。

(五) 拒绝“论文贩子”,孕育自己的“孩子”

因为不少教师平时忽视或者不太重视教育科研,因此,当其职称晋级需要论文的时候往往拿不出东西。所以,为应一时之需,他们往往可能选择通过“论文贩子”之手,缴纳一定的费用,在某些运作不是很规范的刊物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一方面,收取版面费、编审费是违规之举;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这样做有损自己的人格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并不能实际提升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而只能增长我们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我们教育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

或许有人会说,职称评审没有论文将会“一票否决”,让人怎么办?在笔者看来,既然我们的教师都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假如我们足够敏感与勤奋、努力与有心,那么在我们的教师生涯(可能是10年、8年,也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绝不应该缺少积累和发现,自然也绝不应该缺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而形成的论文。如此这般,“论文”还会成为你巨大的精神负担,甚至让你不惜重金、不顾自身的形象让“论文贩子”牵着鼻子走,乖乖地当“冤大头”吗?当然,从更积极的层面来讲,当从事教育科研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必将水涨船高,可以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六) 杂志与报纸

眼下刊发教育科研论文与相关文章的报纸和杂志很多。一般而言,我们的教师对本专业的、具有学术性质的杂志比较了解,但对综合性杂志,比如说冠以《××教育》名称的就不是很了解,并且向后者投稿的教师比前者少得多。但我们知道,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教育杂志。因此,全国此类杂志总量不少,而这些教育杂志有不少其实是辟有“学科研究”,或者我们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以进入的“教育研究”栏目的。

报纸同样是被我们很多教师忽视的一块园地。而不少报纸其实每年都会刊发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只不过相对于杂志,报纸对论文的某些方面要求特别一些罢了。比如说,与杂志相比,由于版面的限制,其所刊发的各类论文或者其他文章多以短小精湛为特色,一般其篇幅不超过2000字,多数在1500字以下。而报纸的出版周期相对于杂志要短很多,可能是我们很多教师未必知道的一大特点。短到什么程度?笔者刊发文章的最快纪录是1天――也就是今天投寄,第二天刊出。

报纸职称论文第8篇

我们知道,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任务,而正确的舆论反映在新闻宣传工作所具有的针对性、实用性,反映在新闻宣传工作所产生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凝聚力,因此,要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两性”和“三力”,就必须在“三贴近”上下工夫。基于此种认识,近年来,作为行业报、专业报,《河南电力报》更是在“三贴近”上下工夫。按照“立足电业,面向社会”的办报宗旨,《河南电力报》以宣传电力政策、剖析电力热点、提供电力信息、预测电力市场为己任,突出了报纸的电力行业特色,努力贴近电力行业、电力企业,贴近生活,贴近职工和用户,为河南省电力公司机关服务,为电力企业服务,为广大电力职工服务,为广大电力客户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如:在贴近实际工作报道方面,我们始终抓住广大读者关心的话题做文章。从1999年起,党中央、国务院投入巨额资金、历时3年,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旨在提高农村的供电能力、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减轻农民用电负担。3年过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效果到底如何,当时,作为农网时空版的编辑,我策划了“走进中原名镇看网改”系列报道,以通讯的形式,围绕3年农网建设与改造对中原名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做文章。由于所发文章都是见闻式报道,又是大家关心的事情,因此系列文章发表后,广大读者纷纷来电来信称道,本报聘请的河南记协阅评专家更是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结集出书。其中《越来越好的西陶镇》一文还被评为全国电力新闻一等奖和河南省好新闻二等奖。2003年,全省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这一事件不仅广大农民关注、供电企业关注,而且电力职工也关注,找准这个切入点和兴奋点,我又策划了《同网同价――为你欢喜为你忧》的系列报道,以深度报道形式,既反映同网同价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好处,又思考同网同价后给供电企业带来的影n向、存在的问题、急需完善的地方等。文章发表后,广大读者一致反映“看了很过瘾”,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该系列还被评为年度好专栏。近年来,结合县级供电企业多种经营企业发展徘徊不前的问题和人员超编、供电量小的问题,我们还成功策划了“多种经营企业先进典型系列报道”、“正式职工当农电工系列报道”,由于抓住了读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贴近性、指导性、社会性、可读性,因此冲击力特强,很抢读者的“眼球”。

作为行业报、企业报,因其办报宗旨和受众的特殊性而具有与社会报纸不同的特点,它的读者面主要是企业职工和家属。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民主进程的加快,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较多,如何反映职工及其家属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反映职工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正确引导他们关心企业的热情,使他们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是行业报、企业报贴近实际的重点:2004年以来,全国电煤价格上涨,发电企业受到严重影响,职工利益受到影响,一时成为电力行业职工及其家属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作为《河南电力报》当时电力市场版的编辑,从电煤涨价的原因、现状、发电企业受到的困惑及今后的出路等方面策划了特别报道,引导发电企业正视困难、谋求发展。近年来,每到用电高峰时期,电力供应出现紧张局面,开始客户不理解、社会不理解,把怨气都撒在电力部门身上,这就给我们电力报提出了宣传任务。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河南电力报》不惜版面,重点向客户宣传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应对措施和电力职工“限电不限服务,缺电不缺真情”行为,从而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赢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了电力职工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了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

为使新时期的报纸宣传工作更加贴近职工生活,使新闻报道更加密切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更好地跟上生活变化的新节奏,近年来,《河南电力报》提出了“报纸走进职工家庭、走进职工生活”的口号,在可读性上下工夫,千方百计拉近读者和报纸的距离。在工作报道方面,开设了《体验式报道》、《我在现场》、《新闻故事》、《一线传真》等专栏,注重从生活的角度来反映工作,贴近职工的实际;在生活报道方面,新增月中和月末两个生活特刊,主要从电力职工的生活、情感、婚恋、交友、处事、健康、子女教育等方面为读者服务,反映读者的心声,关注职工的喜怒哀乐,为读者排忧解难。生活特刊创刊以来,所发稿件受到了读者和专家的好评。如:开设《心情故事》、《健康园地》、《育子心得》等专栏,反映职工的家庭美德、恋爱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生活,对职工的业余生活和情感世界给予极大关注,向职工展示了人间的真情、爱情和友情,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行业报、企业报,因其办报宗旨和受众的特殊性而具有与社会报纸不同的特点,它的读者面主要是企业职工和家属,实践没有止境,“三贴近”的实践也同样没有止境。多年坚持“三贴近”的办报方针,使《河南电力报》有了很大进步,先后获得“河南省十佳报纸”、“河南省优秀企业报”、“全国优秀企业报”、“全国优秀电力报”等荣誉称号。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做到“三贴近”,新闻工作就能更好地服务大局,就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