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16 06:45:27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第1篇

1、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人物:蔺lìn相如)

拼音:wánbìguīzhào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近义词】物归原主【反义词】久假不归

【造句】我今天要去舞会,你的帽子借一下,明天一定完璧归赵。

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xiácī,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

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jiǎxīngxīng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shuǎ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zhāijia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wúnài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可又见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2、图穷匕见的故事(主要人物:荆轲jīngkē)

拼音:túqi?ngbǐxiàn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故事: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第2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其中的名篇,虽为二人合传,但不难看出太史公对蔺相如情有独钟,极尽写其之能事。尤其是衬托手法独具匠心,无论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腻的刻画,都是为了衬托蔺相如这位大智大勇的爱国英雄。

本文的主角是相如,这从开头对二人身份的叙述中即可看出,一个是“凭勇气闻于诸侯”的赵国“上卿”,一个为“宦者令舍人”,天地悬殊,但正如此才更反衬出蔺相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仅此当然不够,太史公还把他安排在赵国君臣“予璧”“勿予”的两难之境,借缪贤犯死举荐才出场,让其奉命于危难之间。如此煞费苦心,不都是为了衬托相如政治家的头脑和战略家的眼光吗?让一个长期埋没在底层、才华横溢的草根英雄呼之欲出。

完璧归赵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寥寥几笔,就交代了秦赵之形势。此时秦国邀请赵王“会于河外渑池”,不亚于鸿门宴,以至于廉颇做了最坏的打算,“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无异于生死诀别。种种叙述,都成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出色表现的有力反衬。环境越险恶,越能衬托出相如“知死必勇”的气节。

司马迁之所以特别推崇蔺相如,是因为他认为,在战国这样的多事之秋,文臣武将对诸侯国的生存危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此时“谋臣”比“武将”的作用还重要。文中诸如此类的背景叙述,既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把人物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借此来衬托蔺相如的形象。

鲁迅说过:“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蔺相如就是这样的一个“优良人物”,本文更通过秦赵两国的“别种人”来衬托。司马迁把相如放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的故事中,入木三分地塑造了秦赵君臣等“一群人”,来衬托相如独特的“这一个”;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对这“一群人”穷其形、尽其相,达到以奸衬智、以怯衬勇、以庸衬能、以傲慢狭隘衬大度宽容的效果。

当相如献璧于秦时,秦王仅“坐章台见相如”,且将璧“传以示左右及美人”以戏弄相如,数语述之,其骗璧之心昭然若揭;秦王换璧是假,骗璧是真,试探赵国虚实是真。秦之群臣也狐假虎威,“皆呼万岁”,无赖之极,太史公把秦国君臣傲慢贪婪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正因敌人如此奸诈,才更衬托出相如的鲜活形象,他持璧却立,怒发冲冠,怒斥秦王,表现出了果敢刚毅的性格。其后的“相视而嘻”,“毕礼而归之”,活画出秦国君臣前倨后恭、垂头丧气、无可奈何之态,又衬托了相如应对复杂局面的过人智慧。渑池之会时,秦方故伎重演,“威风凛凛”,“请”赵王奏瑟,“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全然没把赵国君臣放在眼中。正是这样的虎狼之秦才更衬托出相如置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气概,他“张目叱之”使秦王“左右皆靡”。韩兆琦评此说:“于此事见秦国君臣的极度傲慢,见蔺相如的智勇拔俗。”

再反观蔺相如身边的赵国君臣,且不必说献璧之前的优柔寡断,莫知计之出的拙劣表现,就在相如以死相胁秦王鼓瑟时,竟无人记录如此“光彩”的一笔,正是“蔺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此处太史公仅用“顾召”一词,惜墨如金,无须他言,赵君臣当时畏怯呆木之状已活灵活现,这不正反衬出相如的大智大勇吗?在蔺相如官拜上卿后,司马迁又不厌其烦地记下了赵国群臣的语言,先写廉颇小觑其功,认为“徒以口舌为劳”,蔑视其出身,说他“素”,还宣恶言“必辱之”,一赵国良将竟如此傲慢狭隘;再写相如门客“请辞去”的浅薄见识。两者的表现与相如的一让再让、委曲求全相照,进一步衬托出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广胸襟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卓智。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第3篇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史记故事中的大启发》这本书,在帝王中,我比较佩服刘邦,刘邦身上有着凡人不具备的特点——勇气与善于用人。他在乱世中果断的加入了反秦斗争,打出了大汉天下,做了凡人做不了的事。

  刘邦一生中,有一个重要的命运转折点,那就是鸿门宴。刘邦先于项羽攻下秦朝的都城咸阳,项羽怀疑刘邦想雄踞一方,打败自己,于是设下鸿门宴邀请刘邦赴宴。刘邦猜到,项羽是想在鸿门宴上杀了自己,按理应该不去赴宴,可是,如果刘邦不去,则被项羽抓住了把柄,当时,项羽有40万大军,而刘邦只有10万军队,项羽必定挥师猛进,直取咸阳,砍刘邦的首级,就像鸡蛋碰石头,刘邦的一切大业都要毁于一旦。所以,刘邦必须冒险去赴鸿门宴,和项羽坐在一起喝酒、谈笑风生,取得项羽的信任,度过难关,再图后事。正是刘邦的果断决定,才成就了他后半生的伟业,这就是勇气!

  然而,光靠勇气是不够的,这样的人只是一介武夫,难有大的成就,他还需要靠人才的辅佐,还要善于用人。实际上,刘邦只是一个匹夫,没有高强的武功,没有高深的学识,更没有历史,但是,他会用人,谋士的意见他都虚心听取,多学习,多借鉴。刘邦手下有一大批充满智慧的谋士替他出谋划策,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士替他拼杀疆场。而项羽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手下只有一个他信得过的谋士范增,还不信任他,不重用他,虽然有比刘邦多得多的军队,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匹夫。这样大的差距注定了项羽必输的结局,最终被刘邦打败,留下千古遗憾。

  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从刘邦的故事中悟出许多有用的道理,只要我们多学习,多研究,我们就能成为王者。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2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为了表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为此,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想:“老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号。他蔺相如就是个鼠辈,仅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赢得了我吗?”这件事传进了蔺相如耳里,不知为何,他听后总是避着廉颇。廉颇得意极了。可后来,他又得知蔺相如不是怕他,而是因为他们不能互相矛盾。秦国对赵国之所以有所顾忌,是因为有他们两个在。他们两个要是互相矛盾,那么秦国就能趁虚而入,赵国也就不保了。廉颇为了向蔺相如请罪,于是就赤着上身,绑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谁知,蔺相如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和他成为了知心朋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都是关于蔺相的故事,在《史记》中还有很多与他一样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喜欢这本《史记》,更喜欢学习书里面的故事。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3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为了表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为此,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想:“老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号。他蔺相如就是个鼠辈,仅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赢得了我吗?”这件事传进了蔺相如耳里,不知为何,他听后总是避着廉颇。廉颇得意极了。可后来,他又得知蔺相如不是怕他,而是因为他们不能互相矛盾。秦国对赵国之所以有所顾忌,是因为有他们两个在。他们两个要是互相矛盾,那么秦国就能趁虚而入,赵国也就不保了。廉颇为了向蔺相如请罪,于是就赤着上身,绑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谁知,蔺相如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和他成为了知心朋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都是关于蔺相的故事,在《史记》中还有很多与他一样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喜欢这本《史记》,更喜欢学习书里面的故事。

  小学生《史记故事》读后感4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第4篇

《史记》是司马迁毕生的精力写的一部著作。他记录了我中国从夏朝到他的时代这2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好几个我颇有感受触的故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读史记心得1读了《史记》,我最深的感触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这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故事里,令我印象最深刻有几个。

一个是暴君商纣王,他虽然拥有好的口才,但他把这个才能用于拒绝大臣的进谏,他有强壮的身体,但他把这些力量都用于狩猎、玩乐之中,读到这,我的心隐隐刺痛,为商朝感到悲哀,明明商纣王有这么好的资本,完全可以好好地治理国家,让国力越来越强大。最令我吃惊的是,当忠臣比干劝说他的时候,他却“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主意,他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难道你是圣人么?我要看看你的心有几个孔!”说着,他就拔出剑,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把比干的心脏当着众臣的面挖了出来!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对商纣王如此暴虐的行为深恶痛绝,可以想象,当时的百姓多么痛恨这个商纣王。当周国的首领—周武王和纣王交战时,纣王的百姓、奴隶们竟然发过来攻打商纣王。结果当然不用说了,周武王赢得了民心,大胜而归。这个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道理!

《史记》的第四十二章也讲述了类似的道理,郑国的国君与妻子姜氏生下了两个儿子,但姜氏偏爱二儿子,厌恶大儿子,因为她生大儿子时难产。当长子生继太子位时,姜氏就不高兴,她想让二儿子段继位,于是在生登基时强迫生把京邑封给段,然后,让段在京邑暗中操练兵马,然而这一切长子生都看在眼中,但他不动声色。段听说他没反应,便进一步与母亲商量他篡位的奸计,准备内外呼应。读到这,我的心不由紧缩,生怕二儿子段会得逞。结果并非如此,生在段攻打京城时,拿出最精锐的兵马和段决一死战,结果生大胜。段的荒淫无度使百姓非常厌恶他,所以最终生保住了王位!

《史记》中类似的历史事件很多,他们都让我领悟到一个真理:正义永远能战胜邪恶,得民心者得天下!

读史记心得2《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为了表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为此,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想:“老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号。他蔺相如就是个鼠辈,仅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赢得了我吗?”这件事传进了蔺相如耳里,不知为何,他听后总是避着廉颇。廉颇得意极了。可后来,他又得知蔺相如不是怕他,而是因为他们不能互相矛盾。秦国对赵国之所以有所顾忌,是因为有他们两个在。他们两个要是互相矛盾,那么秦国就能趁虚而入,赵国也就不保了。廉颇为了向蔺相如请罪,于是就赤着上身,绑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谁知,蔺相如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和他成为了知心朋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都是关于蔺相的故事,在《史记》中还有很多与他一样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喜欢这本《史记》,更喜欢学习书里面的故事。

读史记心得3我读的《史记故事》,是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些人物故事的白话本。这本书只节选了30篇史记中的故事。古人说过”一叶而知秋“,读《史记故事》我完全可以领略《史记》的历史、文化的精深。

仰望夜晚的苍穹幽深而遥远,繁星闪烁,又使多少人沉醉其中,迷恋、憧憬,感慨万千。《史记故事》犹如这深邃的夜空一样给人思考、哲理,前车之鉴的警醒。

走进《史记故事》一个个帝王将相,士族文人的音容笑貌、谈笑风生跃然纸上。跟随他们的脚步,我目睹了他们在那个时代留下的串串印记。有的人圣德,有的残暴,有的英武,有的昏庸,······帝尧禅让开启圣德,商纣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无不揭露其有多残暴,周厉王防民之口,让百姓道路以目的暴虐无道,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昏庸,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的风起云涌的治国策的较量,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美谈······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成为古今文学典范。这也许就是母亲说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的文化树的根基。只有这如此丰厚的根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读史使人明智“说的一点也不假。《史记故事》作为历史书籍带给我们的思考无穷无尽,它的哲理让看过他的人一生受益。当我读到《卧薪尝胆》时,越王勾践的毅力,改正错误的决绝,让我心生佩服,他让我明白:面对困境时,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未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让我对军事家项羽、韩信敬畏不已。”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让我们这些后辈明白:身处绝境拼死一搏的能量有多么巨大!《纸上谈兵》赵括惨败秦军,让我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语言的巨人,却可能是一个行动的矮子。我们要多思考、多实践。每一个故事,让我们读过之后,都是一种启迪;每一个故事我们领会之后,都将变成我们的一种智慧!

我读了至少五遍《史记故事》才敢拿起笔写这篇读后感,因为他的厚重、智慧、仁德,不容许我亵渎!

读史记心得4煮酒论剑、大义凛然,《史记》里的人物哪个不是黜陟幽明。那荡气回肠、终生难忘的故事仍为人们传诵不绝。

《史记》的第一个故事便是五帝的传奇故事:讲了为人们的利益历尽艰辛的炎帝,聪明机敏、明辨事物的黄帝,明察是非、做事一丝不苟的唐尧,谦让有礼又以德服人的虞舜,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他们都具有难得的品德,他们为人类发展进化作出了无量的贡献。

《史记》中还有一个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时,绝粮断炊,而他的随从介子推为了保住重耳的命,不惜割下打退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当到达晋国成功登基后,其他几位随从都得到了奖赏,唯独介子推什么赏赐都没要,而且还带着老母隐居山中,重耳一气之下下令放火烧山,其实是希望介子推能出山,但是介子推最后还是烧死在了山里。重耳后悔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和谢意,重耳决定将这座山命名“介山”,并且规定每年这时家家都不可以生火,这便是著名的“寒食节”。介子推这种为主人无怨无悔而在所不辞的忠义、一身清风的廉洁令人惊叹和赞赏。

除了坚贞不渝的介子推和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五帝,《史记》还有许多故事: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明争暗斗;愚蠢至极的秦二世;识大体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西楚霸王项羽的传奇;匈奴首领单于杀父自立的残忍无理;管仲和鲍叔牙的生死之谊;稳重谦和的晏子……这些故事离奇生动,摄人心弦。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据史料记载《史记》作者司马迁受过宫刑,在古代,宫刑对男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但他在欲轻生之前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终于,他想通了,也终于使他的死“重于泰山”。

《史记》是一部明写历史的书籍;是一本体现作者感情精神文明的书籍。看史记,也就是在看司马迁的内心世界。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

读史记心得5《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第5篇

一.理解词语的原意,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引申意。

以成语“完璧归赵”为例,词典解释为物归原主,“璧” 原意为和氏璧,“赵”指赵国。从字面上理解是和氏壁完整无瑕的归还给了赵国。但是成语也有引申意的,用在别的地方学生是否能说出具体的意思呢?如“黄岩岛是中国的,中国政府通过有理,有节,有据的斗争,如今黄岩岛已完璧归赵。”在这里“璧”指什么,“赵”又指哪个国家呢?合起来“完璧归赵”又是什么意思啊?让学生连起来能说清楚,就说明学生已灵活掌握了该词语的意思。再换一种说法呢?如电视中某顾客的钱包被小偷偷走了,公安人员经过周密侦察,终于将失物完璧归赵。在这里“璧”指什么?“赵”又指什么?连起来让学生说说在这里的具体的意思。这样在学生灵活掌握的基础上自由造句,各个方面都可以,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不至于使词语教学流于肤浅。

二.笔者发现学生预习课文时普遍存在把词语的意思从词典上照抄到课本上,但并不具体理解词语。

我觉得词语教学应分三个层次:①查词典,找出本意;②结合文章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③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发挥造句,拓展学生思维,以检验学生是否具体掌握该词语。例《詹天佑》一文中“要挟”一词,词典中的解释为:“抓住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结合文意,我设计如下问题:谁抓住谁的弱点,抓住什么弱点?强迫谁答应自己的什么要求?这几个问题搞清后,让学生连起来表述清楚,这样该词学生结合文本就具体的理解了,而不是只停留在词典上的意思了。

还可以设计题目让学生补充,以达到理解的目的。如(谁)抓住(谁)没有什么这一弱点,强迫(谁)答应由(谁)来修筑。这种模式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结合文本具体理解了词的意思。当学生说清了后,可以让学生自由造句了,海阔天空,只要用得恰当,句子通顺,意思能说清楚,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张扬。

三.有些词语是统领全文或者是总结全文的。抓住这些词语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理解全文。例如《长城》最后一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本句中,“奇迹”一词理解为不可能发生的事,超出人们想象中的事。让学生回顾全文,依据全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长城”是奇迹。这样无须分析文章,通过学生的自读,合作讨论即可把握文章内容。

《观潮》开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在学生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熟读全文,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说说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只要学生从声音、气势、江面变化、观潮人多,人声鼎沸等方面能说出是天下奇观即可。

四.品味词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课本《孔子拜师》一文中,孔子去洛阳拜师的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在学生查词典,结合文章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可总结出孔子不辞劳苦、急于拜师、求贤若渴、积极进取好学的精神。学生明白后,可以让学生用该词造句,可用于各行各业,以体现人物在不同方面的精神。如提示学生:《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为早日取得真经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还有红军为解救劳苦大众,早日取得革命胜利,北上抗日,长征路上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

五.赏析用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中有些词在刻画人物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事物的特点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说明缝隙狭窄,课文这样描述:“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句中“贴”字,很形象地从侧面说明了缝隙狭窄的程度。当学生品味到这些词语的准确性、形象性时,在今后的写作与语言表达中也会效仿。反之呢?语文的的工具性也就无从谈起。

六.有些词不用查词典用手触摸或用眼睛观察即可理解词意。

如“金碧辉煌”,“五颜六色”,“粗糙”等词语,可通过观察一些物体,形象直观地就能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这样把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即反应出学生思维是否流畅。

七.词语的褒贬性用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学会用同一个词语造句,但词性词意不一样。

例如:骄傲。他考了一百分很骄傲,在别人面前不停地炫耀自己。这里的骄傲是贬义词。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一枚又一枚金牌,真是令国人骄傲。这样让学生造句,学会用同一个词语因词性词意不一样而造出不同的句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样的词语还有“自豪”等。

八.区分词意,使词语的运用更准确。

有些词语读音,意思差不多,但细究起来意思是不一样的,如“年轻”和“年青”。“年青”是年龄正处于青年时代,而“年轻”是人比较年龄时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小,用“年轻”。好多词语读音差不多,但细品起来意思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常查词典、学会比较,久而久之,学生的用词及理解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语感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对词语的准确理解。

九.运用拟声词渲染气氛,还原当时场景。

《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敌人抓交通员大叔时,用“咕咚”、“咕咚”,窗户纸“哗啦哗啦”响,就渲染出了当时紧张的气氛。如此运用课本还有很多,这里不详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生读懂即会写,在迁移写作训练中,写某个地方热闹时可用拟声词,下雨时写雨由小到大变化时也可用拟声词,如“滴嗒滴嗒”、“叭叭”、“哗哗哗”等。即省笔墨,又能渲染出气氛。表示声音的词还有很多,关键是教师的启发引导,唯有知识活用起来,才能彰显教学的意义,否则教学就是毫无意义的播种。

十.同音词从意思上区别,以免错误使用。

笔者曾从一年级带班到五年级,其间发现从三年级开始有些同音词学生易使用错误。如:分辩和分辨,两词音同,但意思却不一样,学生使用起来容易出错,我在授课时采用学生查词典,老师讲解意思并当场造句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其意,达到掌握并使用的目的。其中“分辩”一词解释为:对别人的指责或发表的观点不做任何解释和谈论自己的观点。而“分辨”一词解释为: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两者区别开来。学生理解后我出示如下练习:

1.春天来了,你能把麦苗和韭菜 开吗?

2.他自知理亏,对妈妈的指责没做任何 。

学生如能填写正确,则证明学生已充分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自由发挥造句,好中差生点名回答,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做出相应的点拨指导。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时事,逝世;震动,振动等,这里不详述。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第6篇

关键词:文言传记;有效性;教学探究

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学史上,古代散文是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文言传记又是古代散文中的一颗明珠。文言传记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展示人物活动,再现丰富复杂的历史画面,弘扬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单单一部《史记》就创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所涉人物四千多个,重要人物数百名。

文言传记常常通过具体历史事件和细节描写,采取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地凸显出来。在结构上,这些人物传记也极具匠心,有的是一条主线,贯穿许多事件,形成单线发展、峰峦起伏之态;有的则是用并列结构和网式结构。在语言上,这些人物传记也形象精确,文气流畅疏朗、曲折自如。

文言传记因以上的特点得到了教材选编者和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共选入了9篇人物传记,在高考中,文言传记也是占据大半河山,足见传记之重。近日,笔者在四川省高中语文教学名师班学习时,参加了微课比赛,代表第8组进行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渑池会”的教学,赛后,反思本堂课的教学策略,整理成文,以探索文言传记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因才疏学浅,谬误难免,待方家指正。

一、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有效与否,不在于教者的精彩讲授,而在于学者的收获。要学者有收获,必须让学生首先明白这节课自己需要学什么,掌握什么,才能衡量自己学到了什么,掌握得怎么样,才能衡量教学是否有效。

教师在备课时,要通过研读文本,确定文本的教学价值,从而精选教学内容,预设学习目标。在高中语文文言教学中,有“文”有“言”已经是核心认同,以此为据,“渑池会”片段的学习目标可以预设为:

1.掌握课文中文言现象,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能够翻译全文

2.把握文本的文脉

3.解读文本的内容:(1)人物;(2)事件;(3)品格

4.鉴赏文本的艺术:(1)语言;(2)技巧。

二、三步解读文言传记法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课堂特征是教学内容少而精,师生精力集中度高,教学活动从容有序,教学立意高,教学挖掘深。为了提高文言传记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教学中探索出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三步解读文言传记法”。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1.素读穷形

素读文本是当前语文备课的重要方式,就是在不看任何参考资料,通过钻研文本确立教学价值,确定教学内容,预设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的备课方式。

在文言传记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教给学生素读穷形的读书方法,要求学生不阅读参考资料、不依靠注解,静心阅读文本,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初步把握文本内容。素读穷形中的“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段殊重要的文言知识,一是传主的人生遭际、品格等。

比如,在“渑池会”的教学中,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预设两个方面的学习任务:(1)素读“渑池会”(要求学生将疑难困惑、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之处标出);(2)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待学生完成素读文本的任务后,提出思考探究:(1)写了哪些人?主要写的是谁?(2)做了几件事?(从主人公的角度)用对联概括传主的人生事迹。

2.研读释疑

(1)文言教学

学生参看注解,借助相关资料,自行解决“素读”所留下来的问题,历练文言阅读的能力;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在研读中归纳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疑难问题,集中释疑。

(2)内容梳理

用对联教学概括“渑池会”中“蔺相如”所做的两件事。

示例:逼秦王击缶,索咸阳为寿

在文言传记的内容梳理中采用对联的形式,既能训练学生的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种训练方式将贯穿文言传记教学的始终。

3.品读究理

(1)品读情节

思考:通过对内容的梳理,我们知道“渑池会”中,蔺相如做了两件事――“逼秦王击缶,索咸阳为寿”,请思考,蔺相如是如何逼秦王的?他逼秦王击缶的目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在与秦国大臣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请用对联回答这些问题。

示例:舍命相逼争尊严,针锋相对索寿礼

思考:这些事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品格?

示例:舍命相逼争尊严:爱国,担当,勇敢,坚毅

针锋相对索寿礼:机智,自信,据理力争

(2)品读语言、技巧

思考:本段作者是怎样刻画传主的呢?

示例:两件事矛盾双方集中于一“争”――语言之争,行动之争。

语言:机敏,智慧,自信,沉着,词锋锐利。

动作:前进,跪,张目,叱,顾,曰。

反衬:秦王及大臣、赵王。

(3)品读文脉

思考:上文“完璧归赵”已经把“蔺相如”的智慧勇敢表现得很突出了,为什么司马迁还要写一个“渑池会”的故事呢?

示例:从情节结构上看,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为下文的“将相不和”埋伏笔,做铺垫;“渑池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很不甘心,就又设计借机侮辱赵王和赵国。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完璧归赵”突出“蔺相如”的“勇”,“渑池会”突出“蔺相如”的“智”;另外,“完璧归赵”中的蔺相如是由自己的主人举荐而为国效力,“渑池会”是蔺相如挺身而出,突出了他“敢于担当,自信无畏”的“勇士、智士”品格。

4.对联总结

学习任务:用对联概括本段内容(情节、人物、品格)。

参考示例:示例一:渑池之会显神勇,针锋相对斗秦王。

示例二:护尊严,以命相逼秦王无奈一击缶;惜国土,针锋相对相如机智再出招。

文言传记记载的大都是忠臣名将、直官名宦,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道德之光,研讨文言传记的有效性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文言鉴赏能力,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素养、写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探索文言传记文的有效性教学,有利于总结文言教学经验,反思文言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文言教学改革,在教学中通过“素读穷形”“研读释疑”“品读究理”三步教学由浅入深地对文本进行解读,既能把握文本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并且因钻研深入,常常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平,刘敏.语文名师精彩教学片段品析[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1.

[2]袁行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第7篇

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黯然”不要写作“暗然”。

B

5.安徽的“亳州”不要写成“毫州”。

6.“按部就班”不要写作“按步就班”,“按部就班”的“部”指门类。“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三部曲”的“部”指部分。

7.在表达埋怨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要把“抱怨”写成“报怨”。

8.“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提倡用“报道”。

9.“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10.“辨”与“辩”。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如“分辩率”应为“分辨率”;“被告辨护律师”应为“被告辩护律师”。“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区别病人的不同征候进行治疗)显然不能用“辩证”。

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12.“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作动词时,用“统率”不用“统帅”;作名词时,用“统帅”不用“统率”。

13.“部署”不要写作“布署”。

14.“备加”“倍加”“备受”“倍受”都是可用的词,其中“倍”与“备”主要区别在所表示的程度不同。“倍”指加倍,有更加、格外的意思,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有极而言之的意思,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5.“倍”字不能用于表示减少的场合。“减少了一倍”是错误的用法,应写作“减少了一半”“减少了50%”或“减少了五成”。

16.“薄”与“簿”。如“接警记录薄”应为“接警记录簿”;“对薄公堂”应为“对簿公堂”。“薄”指单薄;也指轻视、看不起,如厚此薄彼;也可指迫近,如日薄西山。“簿”指本子、账本,如发文簿。“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17.“拨”与“拔”字形差异不大,容易出错。如“财政拔款”应为“财政拨款”;“拔通电话”应为“拨通电话”。

18.“板”与“版”。“板”特指较硬的片状物体,如板凳、板车,也可引申用来形容呈片状的物体,如“板块”;“版”本义指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主要用于印刷、出版。“经济板块”不要写作“经济版块”,“雕版”不要写作“雕板”。

19.“完璧归赵”“珠联璧合”不要写作“完壁归赵”“珠联壁合”。“璧”是古代的一种玉器。

20.“淡泊名利”不要写作“淡薄名利”。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第8篇

高中《语文》第六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蔺相如的意思是说秦国自古以来历代二十多位君王,都是不讲信义的人。因此,恐怕被秦王欺骗而有负于赵国,已令人秘密持和氏璧逃回赵国。

“坚明约束”,课本注释:“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其说不确。约、束同义,东汉刘熙《释名・释书契》云:“约,约束之也。”所谓“约束”指盟誓之辞。古代凡有重大事件,当事双方制定条约,然后举行宗教仪式,歃血为盟,表示共同遵守的决心。《吕氏春秋・淫辞》云:“秦赵相与约。”高诱注:“约,盟也。”《周礼・太史》云:“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郑玄注:“约剂,要盟之载辞及券书也。”约与剂是两种文书。约即要盟之载辞,也就是今语所说的条约。

“明”字在文中不是“明白”之义。《释名・释言语》云:“盟,明也,告其事于神明也。”“明”义同“信”,《诗经・黄鸟》云:“此邦之人,不可与明。”郑玄笺:“明,信也。”《周礼・秋官・序官》中有“司盟”,郑玄注:“盟,以约辞告神杀牲,歃血,明著其信也。”《国语・鲁语》云:“盟,信之要也。”《左传・定公八年》云:“盟以信礼也。”杜预注:“信,犹明也。”

最能说明“信”义的解释也见于东汉刘熙的《释名・释言语》:“信,申也,言以相申束,使不相违也。”又如《国语・晋语》云:“定身以行事谓之信。”《白虎通・情性》云:“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综上所述,可知“坚明约束”应是指坚守盟誓之约。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后面引用了“太史公曰”一段,以作参考。文中说:“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课本注释:“知死必勇,既知自己将要身临死地而依旧泰然处之,必然是大勇之人。”又说:“这两句意思是,死并不是难事,在临死之前能从容接受死的来临才是难事。”其说可商。

“知死必勇”是指身临绝境,必然勇敢,奋不顾身,以求脱生。“处死者难”,凡身处死地而能头脑冷静,采取明智的处理措施,这才是最难的。

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说: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盖自怨生也”,课本注释:“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将“盖”解释为“大概”,是推测之辞,不符合原文之意。

今按:“盖”作副词用,表示对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作总的判断,此处可译为“完全”,即屈平作《离骚》,完全是从怨愤而产生的。“盖”字的这种用法又见于萧统《文选・序》:

仲连之却秦军,食其之下齐国,留侯之发八难,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

“盖”解释为“大概”时,与反问句相连,表示推测,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云:“舜目盖重瞳子,盍兴之暴也?”《旧唐书・魏征传》云:“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高中《语文》第一册《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课本注释:“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驾言,指出游。言,助词。”不确。驾同加,《庄子・庚桑楚》云:“譬诸饮药以加病也。”《释文》云:“加,崔本作驾。”《吕氏春秋・贵因》云:“不可以驾矣。”高诱注:“驾,加也。”可知“加言”犹“多言”。《说文》云:“加,语相增加也。”《礼记・少仪》云:“其禽加于一双。”郑玄注:“加,犹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