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时尚管理论文

时尚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23 06:57:27

时尚管理论文

时尚管理论文第1篇

作为中国时尚产业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会,此次论坛吸引了行业内外众多最具权威性和话语权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贺寿昌等出席论坛并针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日本时尚商务协会、挪威船级社、意大利安博思集团、东华大学、智基创投等专业机构的专家以及来自联想、施华洛世奇、美特斯邦威、劲霸、爱慕、华孚等时尚品牌的高管人员与参会观众分享了他们时尚产业发展的观点和经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腾飞发展的中国,其时尚产业亦在不断创新、融合。独特的中国文化成为全球时尚灵感源,华语时尚力量在世界时尚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在经济崛起的机遇中,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体系?如何通过品牌不同层次的布局,构建国家实现内涵式增长的战略性资源与塑造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载体?2011中国时尚产业论坛,将通过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媒体之间的广泛对话,进一步探讨华语时尚作为世界时尚之重要一极,其价值意义及未来发展,为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提供前瞻性的思路和引导。

中国时尚产业论坛于2010年由中国时尚同盟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联合发起,致力于为政府要员、商业领袖和知名学者提供一个高层对话平台,就时尚产业发展及品牌体系建构,阐明各自观点,增进和深化时尚相关贸易和投资联系,推动建立伙伴关系。本届论坛围绕“全球语境和中国价值”这一主题,就“中国,国际时尚之都离我们还有多远?”;“负责任的中国时尚”以及“消费新生代与未来中国时尚”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和深度交流,共同展望中国时尚价值的实现。

主题大会:“全球语境和中国价值”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快速发展的中国时尚产业越来越庞大,也愈来愈快的融入全球时尚灵感源,作为独特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时尚价值观念体系的华语时尚正被更多更频繁的被中外时尚人士娴熟运通。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尚个体,表明中国的时尚态度,表达中国的时尚观点和理念,从容彰显中国的独特韵味和本质个性,这就是中国带给整个世界的基本价值。

主题论坛一:中国,国际时尚之都离我们还有多远?

巴黎:贵族文化的传承,奢侈品牌对西欧文化软实力输出居功至伟;纽约:财富结构演变与新兴中产阶级崛起,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成衣打破高级时装一统天下格局;东京:名师闯巴黎,让具有东方民族风韵的时装风格受到西方青睐,异军突起为世界时尚一级……上海,离下一个国际时尚之都还有多远?

主题论坛二:负责任的中国时尚

近年来,“责任消费”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消费者通过选择性购买产品或服务来支持企业在履行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今年一些NGO组织报告公布资料显示的包括“苹果”、“耐克”在内的一些时尚巨头的供应链污染问题,再次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讨论,是做“时尚达人”还是做“污染纵容者”?如何从源头上培养中国时尚品牌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力争打造一个全世界认可的负责任的中国时尚的正面形象。

主题论坛三:消费新生代与未来中国时尚

随着80后、90后的长大,中国进入历史上第三个消费顶峰,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目前 这个处于18-29岁之间的的消费人群已达3亿多,其消费潜力巨大,消费能力旺盛。相对60、70后,他们的购买力和时尚观正越来越多的影响了时尚产业。如何在这种消费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关键节点,打造既符合年轻人消费观念和时尚意识的品牌营销战略?

中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多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级。中国时尚如何在多极化的世界时尚中成为重要一级,体现自身的独特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业精英们在本次本届时尚产业论坛中关于产业、品牌、文化等影响行业未来发展各个方面达成的共识与合作,无疑将为中国时尚力量更快更稳的融入全球时尚产业链注入新的动力,2011时尚产业论坛也将成为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时刻。

论坛演讲嘉宾资料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杜钰洲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历任湖南常德纺织机械厂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副科长,纺织工业部设计院工程师、设计室副主任、第一副院长、院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1998年任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中共十三大代表。2001年2月至今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朱宏任

2003年12月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

2008年07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2009年04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2009年10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 总工程师、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刘东华

2006年底创立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现任常务副理事长,柳传志先生任理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由31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发起,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俱乐部。

曾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中国主流商业财经杂志公认的领导者。

目前,刘东华先生正在打造一个安全、可信赖的决策者社交平台正和岛,该平台将在2011年下半年横空出世。

联想集团副总裁 姚映佳

主持建立联想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组织架构及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其设计或主持设计的产品多次获得美国TDEA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等著名设计奖项,对推动中国工业设计走向世界做出卓越贡献。

现担任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中国分会副主席、国际设计联合会(IDF)大中华区副理事长等要职。

施华洛世奇中国区销售及商务拓展总监 HERMANN WINKLER(文浩峰)

2002年加入施华洛世奇,先后于奥地利施华洛世奇总部任职产品经理及应用管理主管,后调任香港担任项目经理,负责施华洛世奇®元素的企业销售及业务发展工作。现为施华洛世奇®元素中国/香港地区销售总监。

曾任职普华永道顾问,持有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Universities of Innsbruck, Austria)国际商业学位、意大利米兰博科尼大学(Bocconi University, Milan/Italy)工商管理学位,瑞士圣加伦大学管理中心及香港大学学位。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 邱亚夫

山东济宁市人,清华大学 EMBA,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纤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济宁纺织商会会长,西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客座教授。1992 年起历任山东如意集团副 董事长、副总经理。总经理,1998 年任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

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成建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流行色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1983 年开始涉足服装行业,1994 年创立“美特斯 • 邦威”品牌,以“生产外包、加盟和直营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通过强化品牌、产品、营销网络和供应链的综合管理,实现质的飞跃。2008 年,美特斯邦威公司又推出全新的时尚休闲品牌“ME&CITY”。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贺寿昌

博士,教授,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联合国创意产业高级专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基地 ( 上海 ) 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第一副会长,上海信息协会副会长,第四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被上海世博局聘请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 18 位主题演绎顾问之一。曾任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项目执行专家,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际流行色委员会主席 Ornella Bignami

拥有30年的时尚领域工作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卓越的洞察社会变化和流行趋势的能力,在纺织、服装和家用纺织品行业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与多个以创意作为基本宗旨的公司合作。现担任国际流行色委员会(INTERCOLOR)主席,同时是巴黎PREMIÈRE VISION国际面料展、意大利PITTI FILATI国际纱线展、香港INTERSTOFF ASIA国际面料展等多个趋势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 在意大利著名的BOCCONI、 POLITECNICO、 IULM等大学担任时装与产品设计管理专业硕士专业的客座教授。

日本时尚商务协会副会长 川村耕太郎

1963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政经学部经济学专业,曾就职于京商工会所,主要致力于中小企业经济活动的扶持工作, 并在文化艺术方面负责政府、产业界、市民的桥梁工作。2003年至今出任日本时尚协会专务理事, 与中国、韩国联合成立亚洲时尚联合会,以及以东京时装周为主体内容的日本时尚周推进机构、致力于生活文化、时尚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事业。

东华大学教授 卞向阳

著名时尚评论家、服装品牌和服装史学家、时尚产业和时尚文化专家。东华大学服装及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主任、博导,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特邀博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出版和发表《国际时尚品牌案例》、《国际时尚中心城市案例》、《国际服装名牌备忘录》、《时尚产业与城市文明》等多篇论著。策划和组织有多个大型服装专业活动及国内外著名服装品牌的设计及营销企划。多次担任大型服装设计及模特大赛的评委。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 阎岩

1991年起就职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工作。曾先后任该中心对外合作部主任、贸易推广部主任、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纺织品服装国际贸易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纺织产品开发媒体运营与市场营销等。

DNV挪威船级社大中国区可持续发展服务总监 黄振坚

负责 DNV 集团大中国地区能效管理、供应链、社会责任、解决方案、人员能力开发和培训等业务。曾任 DNV 香港、中中国和北中国地区的运作和地区经理;加入 DNV 之前曾担任跨国顾问公司的高级管理顾问,高科技企业的质量保证经理等职务。具有 20 多年的运营管理、供应商管理、风险管理、管理体系、解决方案、培训、评 估及审核的专业经验;覆盖汽车、电信、电子、软件、半导体、运输、服务等行业。是 CCAA / IRCA / IATF / VDA-QMC 注册主任审核员、DNV 社会责任报告审验员、 美国质量协会高级会员、英国特许质量协会会员和业务持续协会准会员。

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伟挺

浙江诸暨人,1963 年出生, EMBA 学历。1982 年至 1987 年为浙江省纺织工业公司计划经营科科员、副科长、科长;1987 年至 1990 年为浙江省轻工业厅计划物资处副处长; 1990 年至 1993 年为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副区长;1993 年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在深圳创办华孚公司。现为华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从事纺织行业三十年,事业心强,好学求新,崇尚拼搏进取,作风严谨务实。他白手起家,用十多年时间将华孚发展成为色纺行业的国际品牌是一位受业界首肯和员工尊敬的企业家。

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总裁 张荣明

198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首钢大学做老师,从事科研开发工作;1988-1991年期间,致力于研制和推广高强度金属加工涂层刀片;1991年,研制成功了超弹性记忆合金文胸底托;1992年正式接管了经营陷入困境的北京华美时装厂。因为曾有过记忆合金胸罩这样一个开发成功的新产品,他下定决心要开发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商标,自己控制这个市场。1993年3月8日,“爱慕”这个品牌正式在市场上出现了。

意大利安博思集团高级合伙人 Paolo Borzatta(博吾乐)

知名战略管理专家,致力于为各类企业和地区提供全球化战略管理服务,擅长的领域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全球化战略、竞争战略分析和战略创新及发展,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的竞争以及零售创新等领域有丰富经验。先后帮助超过100家知名企业全球领先的跨国集团以及多家中国大型企业实施全球扩张及发展,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百事可乐、诺华制药、海尔集团、鄂尔多斯集团等。

著述有大量的科技和管理著作。与Maria Weber 合著了《驶往中国》, 2000年出版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科幻小说《上海的世界》。

智基创投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管理合伙人 陈友忠York Chen

时尚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墨家;兼爱;管理思想;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解启扬,中国政法大学伦理学所副教授,哲学博士,博士后,北京102249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70-04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在那样波澜壮阔的背景下,诸子著书立说,希望凭藉自己的思想理论而建构一个自认为理想的社会,儒、道、墨、法等诸家无不如此。从这样的层面看,诸子学说是一种管理学说,有着强烈的政治、社会管理的色彩。墨家是先秦最重要的学派之一,《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在先秦时代,墨家学说足以与儒家思想相颉颃。墨家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其主张虽不为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但并不能减损其思想的意义与价值,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如果从管理哲学的层面来理解墨家思想,那么,兼爱则是墨家管理思想的伦理基础,尚贤、尚同是其管理原则与方法,贵义则是管理思想的最高目标。墨家的管理思想,是力图构建一个人人相爱平等、社会安定、生活安足、崇尚道义的理想社会。

一、兼爱:企业管理的伦理基础

《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墨翟贵兼,“兼爱”是墨家伦理思想最根本最典型的特征。“兼”是整体、全部的意思,《经上》说:“体,分于兼也。”“兼爱”也可以说是“尽爱”、“俱爱”、“周爱”。“兼爱”的另一层意义是“爱无差等”。可见,兼爱是一种平等的无差别的爱,无血缘、亲疏、贵贱之分。兼爱思想与儒家“仁爱”有着鲜明的不同。孔子说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学而》)孔子说“仁”,只是属于君子的,只有贵族阶层才能够实行“仁”,践履“仁爱”,而那些重利轻义的“小人”是没有“仁爱”可言的。“仁爱”的等级化显然不是下层平民所能接受的。墨家从下层平民的利益出发,针锋相对地提出“兼以易别”,在墨家看来,儒家的“仁爱”实际上是一种“别爱”,要用“兼爱”来代替它。《兼爱上》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在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中,孔子没有明确说明,而孟子则标举人性善的旗帜,指出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墨家很少直接谈论人性。但是,综观《墨子》,其自然人性论思想比较明显。墨子认为,古代社会是个纷乱动荡的社会,其原因是大家只爱己身而不爱他人,《兼爱上》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因此。・在《墨子》中,兼爱常常与交利并用,“兼相爱,交相利”,兼爱有互爱互利的意义。墨家对“利”也有自己的诠释,《经说下》说:“义,利也。”墨家所指的“利”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公利,而非一己私利。只有实行兼相爱,交相利,才能社会稳定,生活安足;反之,就会社会动荡。墨家说仁人应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与儒家罕言“利”有着根本不同,先秦儒家在义利之辩中认为只有小人才会重利,割裂义与利的辩证关系;而墨家则把义与利有机统一起来。

从管理哲学的层面考察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台湾学者王蓑源先生指出:企业管理是科技整合的实践。然而,其中以政治管理的影响最早,现代企业管理兴起于欧美,其早先就曾引用政府和教会的管理经验。而且企业管理与政治管理的性质也最接近,虽然二者任务不同,但管理对象一样,都是人,先把人管好,一切都好办,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现代的企业管理,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的管理。如何定位劳资关系,即雇主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调动整个企业中人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现在大家都在讲“以人为本”,那么,在企业中实行“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劳资双方平等的、互爱互利的关系,惟有如此,在制定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中,才能够充分考虑到全体员工的利益,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劳资双方虽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但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共生关系,利益是一致的,企业的兴衰存亡与企业员工有直接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如果能够充分贯彻墨家的兼爱思想,就像《兼爱中》所说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员工视企业就像自己的家一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就会实现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企业的效益。

二、尚贤与尚同:企业的管理原则

“尚贤”是墨家思想的第一个论题,由此可见尚贤在墨家思想的重要地位。墨家所说的贤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当然,这里指的是具备墨家伦理思想的人,与儒家圣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儒家的圣人观中,圣人应该是具备仁义德性的。儒家所说的“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发展出来的,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仁、义、理、智“四端”,推而广之,就成了人的四重常德。而墨家的贤人应该是能够实行兼爱思想的人,兼爱是社会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需要,兼相爱,交相利。因此,墨家所说的贤人应该是功利主义者。在《尚贤上》中,墨家提出了贤才的标准:“厚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子认为贤良之士是国家的财富,《尚贤上》说:“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事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尚贤”是“为政之本”。在《墨子》一书中,《亲士》《尚贤》诸篇反复论证贤良之士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亲士》说:“人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尚贤上》说:在一个国家中,“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

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对于贤能之才,不仅要储备,而且要予以重视,并给与丰厚的报酬,“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也。”(《尚贤上》)

那么,如何寻求贤能之士?《尚贤上》以古代圣王为例来说明,“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也就是,对于用人应该打破门第、血缘、远近、亲疏关系,“唯才是举”。这与儒家又有显著的区别,儒家认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儒家一般不把“小人”包括在贤人之内。墨家以兼爱为伦理原则,小人与君子在才能与品性上没有根本的区别,不应该为求人才划定界限。对于贤能之士,墨家认为要做到各尽其才。《耕柱》篇指出:用人“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节用中》也说:“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鞲、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尚同与尚贤是相辅相成的。《墨子》认为,在一个国家中,如果政令不一,只能导致社会动荡。因而,尚同与尚贤一样,是“为政之本”。《墨子》指出,贤人治理国家,应该一统天下之义,才能政令畅通,社会稳定。从组织关系讲,要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以上级的意志为意志。用现代政治学来评判,《墨子》尚同思想是一种开明专制。对于开明专制的评价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事实上,《墨子》也对贤能之士提出了监督与约束机制,《尚同中》就指出:“已有善,傍荐之;上有过,规谏之,尚同其义其上,而无有下比之心”。《尚贤上》更指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而且,对于贤人还要“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尚贤中》)。可见《墨子》并不是无原则的“尚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墨子》的尚贤与尚同思想虽然是就行政管理而言的,但在企业管理上同样也有借鉴价值。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当今企业竞争,是资本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因为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最根本的因素。广泛的延揽人才,不分远近、亲疏、学历、城乡之别,并做到知人善任,才可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使能者上,庸者下。人无完人,在用人上不可求全责备,知人善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美国管理学家杜鲁克就曾告诫管理者:“一位经营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才,刻意挑其短而非着眼于展其才,则这样的经营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这与《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相通之处。现代企业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使人尽其才。

与尚贤对应的尚同思想,虽然诚如梁启超所说在政治上容易导致开明专制,但在企业管理上却有相当的价值。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企业民主与政治民主不一样。在企业内部,虽然决策也要求民主化,可是一旦形成决策,就要一同企业之义,全力以赴。而且市场瞬息万变,如果完全套用行政管理的民主决策程序有时会痛失机会。企业的民主从某种程度上讲应该是一种民主的监督与约束机制,防止管理者滥用权力,而不应该在决策上盲目追求民主。当然,企业用贤能之士作为管理者,他们就应该具有一种典范的作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言不信者行不果”。

三、贵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责任

在墨学“十论”中,虽然没有“贵义”一说:但是,在整个墨家思想体系中,贵义与兼爱密不可分,成为墨家伦理思想的一部分。《墨子・贵义》一开头就说:“万事莫贵于义。”儒墨两家都言“义”,在儒家那里,义是与利相对应的词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二者是对立关系。在儒者看来,“义,事之宜也”,做应该做的事就是“义”,至于结果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相反就是不义,儒家反对见利忘义。由此可见,儒家所谈的“义”是就动机来说的。墨家对“义”有自己的界定,《经上》说:“义,利也。”《大取》也说:“义,利,不义,害。志功为辩。”“义”与“利”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前面说过,墨家所谈的“利”不是一己私利,而是社会公利。在墨者那里,“志功为辩”,“义”与“利”、动机与结果得到了有效的统一。必须指出,墨者虽然是功利主义者,但不是那种只重结果而不论动机的人,“合其志功而观”是墨家义利统一观的思想基础,《鲁问》以鲁阳文君与墨子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这一观点。鲁君谓子墨子日:“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朱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

墨家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义利关系,认为:“义可以利人,故日:义,天下之良宝也。”(《贵义》)在墨家那里,做对个人、社会有益的事就是义。因此,墨家大力提倡“贵义”,教化天下之人,《鲁问》说:“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

就现代企业而言,不须讳言,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目标之一,没有利润,企业就没有发展壮大的资本,就失去发展的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利润成了企业唯一的目标或者终极目标,有益于社会、国家才应该成为企业的最高目标。所谓企业最高目标,是相对企业的共同精神或共同价值观念而言,或者说是企业的理念。美国学者杜克在其所著《管理学》强调管理的使命,认为:“任何讨论管理的书籍,不以所要完成的使命为开始,则是不了解管理。”企业的存在不仅在于利润,还有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目标时应该考虑到社会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就不至于出现短视行为,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有效的发展。目前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笔者想以墨家的“贵义”思想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就是一种科学发展观。

人们在理解成功的时候,有时有偏差。有人认为,企业经营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就是一种成功。这种观点是非常狭隘的。如果要说这是成功的话,那么也仅仅算小有成就。真正的成功还必须体现其社会价值,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成功。港台和西方国家的不少企业家,抱定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宗旨,不是把企业的利润用于奢靡的个人消费,而是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比尔・盖茨设立基金会,救助那些处于困顿中无助的艾滋病人,李嘉诚设立李嘉诚基金会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等等,他们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家,这些都为我们的企业家提供了很好的榜样。笔者认为,这应该成为现代企业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企业就会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而社会大众的认同又是一个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可以用“兼相爱,交相利”来说明这一点。

时尚管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分析过程 区别

一、序言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说的是山上有座庙,起初庙里有一个和尚,他的职责是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并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不久,庙里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二人抬水,以便日用。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但是当庙里有三个和尚的时候,庙里却没有人愿意去挑水了。这则小故事虽然是简单的描述了寺庙里的一个现象,但是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以及所反映出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分析方法上的区别是非常深刻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是多方面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本假设、发展路径方面都有不同①,本文试图通过这则故事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讨论两门学科的区别。

二、故事背后的经济学分析

(1)原因分析

1.经济人假设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设条件。所谓“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三个和尚无疑是“合乎理性的人”, 三人在没有政府规制的市场上去采取决策,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是在不去打水的情况下,顺利的喝上水,当三人都采取这种决策时,没有水喝的情况就出现了。

2.集体选择理论

经济学上将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故事中水缸里的水就没有排他性(三个和尚不花费力气就能喝到),也没用竟用性(水缸里的水每个和尚都能喝),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免费乘车者”,即不去挑水也能喝到水。研究这种问题的经济理论是集体选择理论,所谓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在只有一个和尚时,自己付出了多少挑水的成本(力气),就会得到多少挑水的收益(可喝的水),成本与收益完全均衡,因此不需要任何人强制,和尚渴了就会去挑水喝。在只有两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还可以协商,协商的成本也比较小,如果一起去抬水喝,两人付出的成本(力气)和得到的收益(可喝的水)也能够基本均衡,于是一起抬水喝的合作情形不仅能够产生,还能够得到坚持与延续。在三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协商的成本比较大,喝水的事情难以解决。

3.博弈论

这个故事是一个静态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意思是参与人对其余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博弈的全过程全部了如指掌。对于为何建一个静态博弈,理由如下:三个和尚没水喝,只是在静态博弈下,没有和尚愿意去打水。然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假定前两个和尚都不去打水,对于第三个和尚来说,它就必须去打水(否则就会被渴死),这就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说法相违背,所以是静态博弈。

下面建立博弈模型,首先是两名和尚的博弈,其支付矩阵表一所示:

表一

在这个博弈中,可以看出,对于两个和尚来说,该博弈博弈存在占优策略均衡(打水,打水),这也就是两个和尚为什么有水喝的原因。

其次,第三个和尚加入后,该模型变为一个三方博弈模型,支付矩阵如表二、表三所示:

表二

表三

表二中,和尚二打水时,和尚一打水与不打水的支付相同,都是2个单位;和尚二不打水时,和尚一的占优策略是不打水;综上,不管和尚二打水不打水,和尚一打水的策略是弱占劣的,因此,和尚一会选择不打水。按照同样的道理分析表三,则仍然得到和尚一和尚二都不打水的结局。综合表二表三,给定其余两个和尚不打水,则和尚三的最优策略仍然是不打水。这就是说,对于每个和尚,他们都不存在打水的动力。

(2)解决方案

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用以论证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优越性。斯密之后的西方经济学者纷纷致力于这一论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合乎逻辑的学术体系。在这则故事中,我们无需对三个和尚的命运感到担忧。担忧者恐惧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使井水这个市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根据科斯定理,不难发现这种忧虑是杞人忧天。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用通俗的话来说,每个和尚都不完全是大公无私的,他们会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必然会有和尚因为要喝水而放弃博弈,独自去打水,一旦有两个或以上的和尚都无法坚持下去时,三个和尚会很自然的协商打水的问题,因而没水喝的问题会很轻松的得到解决。

虽然即便什么也不做,三个和尚也不会渴死,但采取适当的行动却可以使和尚们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多的饮用水。这充分说明市场固然可以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但必要的宏观调控则可以保障市场制度和秩序,使市场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故事背后的管理学分析

在用管理学原理对该故事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明确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② 管理,就一般意义而论,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

(1)原因分析

1.管理组织机构欠缺

通过上面管理学的定义可以看出,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包括人在内的投入产出系统。从这一点来看,“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缺少最重要的一方——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在该故事中,三个和尚简单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组织,缺少管理者,更没有管理机构,这在管理学看来必然是无效率的。假如没有一位管理者,那么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问题或许不属于管理学的内容,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本文加入管理的主体——方丈。故事变为四个和尚没水喝,但是假设方丈不会亲自打水,仍然是三个和尚不去打水导致的没水喝。

2.责任原理

责任原理是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与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而提高人的潜能的有效办法。因此,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责任原理的背后要求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在该故事中,方丈没有对三个和尚的工作进行分工,导致可能出现的工作责任的不公平,进而出现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

3.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管理学中,任何组织的成功,都要使组织中各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要求,所以如何去激励成员,使之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是指从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的行为影响因素出发,发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探索不同行为方式的激励方式,以便使组织的领导者能针对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与此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执行力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强化监督,提升执行力,是一个组织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

在该故事中,不存在激励与监督机制,所以三个和尚既没有主动去打水的动力,又没有不打水所面临的监督与惩罚,故没有人愿意去打水。

4.缺乏团队精神

管理学中有一条法则叫“大雁法则”。大雁飞行的队形为“一”字或“人”字,这种与生俱来的飞行方式可以使雁群整体减少约30%的飞行阻力,几只大雁交替承担着全队的领头重任,最后使雁群按期到达目的地。“大雁法则”体现的是一种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个团队中,团队成员应对团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和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这对一个组织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和尚们之所以弄得连水都没得喝, 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 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没有明确,没有想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精神。

(2)解决方案

管理学对这个故事的解决方法不同于经济学的解决之道,往往偏重于具体问题的现状,讲求解决问题的实效,因此可以摒弃统一的范式,提出多元的方法。其解决方法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建立岗位责任制,轮流挑水。合理安排工作,明确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指标。例如规定每人每天的挑水任务,或者编排滚动日程表。

2.建立激励机制,要严明奖惩制度,多挑多得,少挑少得,不挑重罚。

3.安排人员监督,派专人监督或者轮流监督。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设优良的组织文化。应当在三个和尚之间建立起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等与寺庙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

四、从这则故事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点

(1)从静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有如下不同

1.分析的起点不同(对人性的假设不同)

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或者说是行为假定,从本质上说不是关于人性的道德评判,而是基于对人类欲望的分析,基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发现,经济学从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本能的感受为起点,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对故事的原因展开分析,能够从“根”上做出一个合理的逻辑解释。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相对复杂,经历了由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复杂人假设的过程,不断丰富对人性的认识。归纳来讲,管理学默认人都是好人,即“好人假设”③,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注重伦理道德。因此,主要从组织利益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的利用问题,重点对人的组织结构做出分析探讨,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主要从人的组织方式角度进行了分析。

综合以上可以发现,经济学从单个人的物质利益为起点,管理学从组织整体的利益为起点,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关注点因此也相应不同。

2.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不同

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故事中即三个和尚)之间的关系是等同的,在等同的基础上,提出私有产权、合作博弈的解决方法。经济学中的人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的组织,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等级、次序、隶属关系,并且假设人们没有才能上的差异。

管理学则不然,管理学严格区分了管理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二者都是以人为分析的核心。管理学中的人是存在于一个层级组织内的,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组织中人与人的合作关系。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同组织中可能担任不同的角色,但在一个特定的管理过程中行为主体担任什么角色是有区别的。这意味着管理学中人和人的关系不是等同的,是有“差序性”④的。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为根本目标,因此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

3.分析内容上的不同

经济学是一门在社会学科中科学性最强的学科,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学更注重实践,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的着眼点在产业和总量方面,管理学则关注微观组织本身。经济学强调趋势,注重体系的均衡性。管理学强调过程,注重不均衡。经济学注重规范性,重视对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趋势的预测,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即使是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也突出的是事实的抽象描述。而管理学本质上就只能是实证性的,重视对问题的观察以及效率的提高,是一种决策和行为,强调理论的直观操作性和应用实效性。

4.分析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对固定,偏好假定、边际范式、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等内容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经济分析是一种严谨统一的方法, 适用于解释人类的大部分经济行为,并对经济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性方案。

与经济学相比, 管理学针对组织中的各类管理问题,运用经济学、数学、运筹学、心理学、社会学、控制论、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因此,管理学缺乏逻辑上统一的方法论。在形式上,管理的对象是社会组织中的人,社会现象复杂多变,许多因素难以定量,因而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在预测基础上的决策和计划很难做到精确。管理者必须能够熟练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原理和方法来达到管理目的,因此,管理学注重形式上的艺术性。例如在我国,管理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的一个分支,直到1996年7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在原管理学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管理科学部, 才使管理学有了同其他学科一样的地位。

以上四点区别,从经济学与管理学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2)动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分析过程上

经济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分析过程或者说分析路径上的区别,可以从对故事解决办法的建议上得到启示。

经济学的解决方法是先自由竞争,这能够起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简单的自由竞争显然是不充分的,所以也提出了提高效率的基于经济学原理的解决之道。从这一过程之中,可以看到,经济学的分析由人的本性的假定开始,由内(从人注重自己的物质利益开始)及外(提出有效率的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的予以系统剖析。

管理学关注的重点是行为主体的组织关系,根据对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直接为管理者提供可操作的决策工具,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直观而富有实效的解决方案。在这则故事中,管理学认为低效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没有合理的对当事人进行科学的安排,如果有一名组织者制定相应的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那么这些制度一旦建立,该问题将会得到相应的解决。制度得以实施之后,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满足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这种分析方法顺着由外(的制度)而内(最终使行为主体获得利益)的思路,最终对人的本质需求予以满足,即最终回归“经济人假设”。

对两门学科的分析过程进行简单的抽象,可得到下图:

注解:

①武博,严旭,陈晓文.经济学与管理学区别和联系的再思考.经济评论,2007(5).

②娄成武.管理学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③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④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参考文献:

[1]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维迎.博弈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J].经济学家,1998,(3).

[4]吴照云.管理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5.

[5]黄群慧,刘爱群.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2).

时尚管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1 战略创新

(1)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提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和尚越来越多,反倒是没有水喝了呢?

(2) 问题分析:三个和尚需要坐在一起好好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理顺一下关系:

①三个和尚为什么要来到这座破庙?回答:和尚嘛,无非是念经修行,图个山里清净,力争在佛道上有所发展有所悟;当然还得吃上饭,喝上水,要生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②寺庙里现在有啥资源可以利用呢?回答:除了泥菩萨,应该还有和尚生存的几样必需品:几分薄地,以饱肚皮;几本经书,修行念佛;山下一口井,山上一个大水桶等等。③要完成生存与修行的最终目的,需要做些什么呢?回答:念经,种地,做饭,挑水。

(3) 解决和创新:和尚究竟是和尚,六根清净,他们的要求和目标很同质,应该可以很好地整合,应该可以更好地利用寺庙里有限的资源。

①三个和尚要将自己的目标做分析、分层、整合。最高的目标的自然是修行发展;最低的目标自然是生存活命。要修行好,就得吃饱,如何吃饱呢?种好菜,做好饭,这两个工作无疑都需要水的参与。挑水的工作很重要。②目标分析完了,就需要分配工作。三个和尚初步决定:三个人轮流做饭,挑水,一起种菜,一起念经。

(4) 理论拓展:上面的故事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和尚们之所以弄得连水都没得喝,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没有明确,各行其是,没有想到合作对他们生存和修行的重要性,也没有好好想想他们三个所面临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寺庙、怎么样的环境。

在企业管理中,经营者也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论是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还是致力于拓展自己经营领域的发展中的企业,都需要一种新的有效的发展思路指导企业的前进,而这些工作都得仰仗战略创新。

战略创新就是一种能力,就如管理大师哈默尔所说,战略创新是一种分析和重构企业和行业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为顾客创造新价值以及为所有股东创造新财富的方法的能力。战略创新也是新进入厂商在面对巨大的资源劣势时赢得成功,以及现有厂商继续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会决定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也会决定企业对关键性成功因素的看法,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所有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和经营目标。

2 组织创新

(1)寓言故事:三个和尚初步分了工,开始几天还能相安无事,可是没过多久,又回到了没有水喝的日子,直接原因是,胖和尚把水挑上来后,就一个人占着水桶,小和尚要喝水,他不让,说这是他挑的水,凭什么让别人喝,小和尚说:你打的水你自己喝,可那桶得给我啊,我自己挑水。胖和尚不给,因为他的水还没有喝完。三个和尚开始抢水桶,菜也没得种了,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日子过得比较烦。

(2)问题分析:三个和尚对目标都统一了认识,初步划分了各自的工作,但事实证明这样的组合效果很有限。问题在于:三者认识上的统一不等于行动上会统一。和尚有三个,井只有一个,水桶就一个,资源很有限,和尚又要经常喝水,这决定了三个和尚只有合作才有出路,可是他们谁也不服谁。论修行,三者都是入道尚浅;论年龄,虽说有大有小,可也都是佛门弟子;连脑袋都是一样“聪明绝顶”。而且原本的分工就不合理,小和尚体质弱却要承担和另两个和尚一样的挑水活;大和尚种菜还行,可是颠勺的功夫有点让人郁闷;胖和尚干得多,吃得更多。资源分配,劳动强度,劳动所得都不太合理。这样的寺庙怎么能撑下去呢?

(3)解决和创新:针对权威性不够,协调性差的问题,三个和尚决定“空降”一名领导,请老方丈出山,一个寺庙没有方丈,也确实说不过去。老方丈德高望重,知识广博,三个和尚都心悦诚服,愿意在老方丈的领导下,共同为了寺庙的存续和发展,为了自己能修成正果,也为了共同的如来佛祖,决定不计前嫌,再次合作。方丈掌管和分配寺庙所有东西,包括寺门钥匙。分工如下:小和尚力气小,可是做菜很好,让他专门负责做菜;胖和尚力气大,专门挑水,饭量可以加倍;大和尚贫农出身,让他负责种地;四个和尚轮流负责日常打扫事务,晚上由老方丈给三个和尚讲佛论禅。

(4)理论拓展:三个和尚无组织也无纪律,寺庙的问题惊人。起初商量好的分工为什么实行不下去呢?先不用说分工是否是合理,领导的缺位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领导是组织结构中的一员,在协调统一,指挥监督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组织创新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但三个和尚的矛盾也不是仅仅靠一个老方丈坐镇就可以解决,还需要和尚们在分工和具体的职责上明确各自的角色。

在企业中,也是同样,战略已经改变的组织需要创新,以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

组织创新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通常意味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变化。然而从更深的层次上看,组织创新意味着企业资源的重组,因而这里的组织创新涵盖了组织治理、结构、流程等多个方面。组织创新应当以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资源积聚和杠杆效应的扩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持续的价值创新为目标。

组织创新也是组织所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变革过程。

3 制度创新

(1)寓言故事:目标明确了,领导到位了,工作也分了,新的寺庙算是运转起来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老方丈发现最近的菜越来越蔫了,饭也有时不太熟,喝的水有时也不够了,后勤搞砸了,晚上念经都没神气了。

(2)问题分析:三个和尚都指责对方有过错。种地,挑水,烧饭,一环接着一环,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任务的完成,最终还影响到寺庙的核心工作和战略中心:念经。小和尚说:胖和尚打的水不够烧饭。胖和尚说:饭都吃不饱,怎么挑水啊,再说你也没告诉我挑多少啊。大和尚则埋怨:菜蔫了不怪我哦,本来水就不多,烧饭就用去大半,我怎么浇菜啊。

时尚管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期刊 管理体系 书评

〔分类号〕G203

New Visual Angle, New Production――A Preface of Electronic Journal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Practice

Ye Jiyu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book of Electronic Journal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Practice, which written by Zhao Naixuan, and thinks it is a work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book discusses series problems of electronic jour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viding latest issues, new viewpoint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practice.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book puts forward some new contents, new visual angles and new methods, and is a new production on electronic journal research, and can be used not only as a textbook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ity in universities, but also as a reference for librarians and person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Keywords〕electronic journal management system book review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期刊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图书馆馆藏期刊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经费投入、还是用户使用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与印刷型期刊相比,电子期刊的馆藏建设、资源获取、用户服务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拥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订购模式,促使了图书馆馆藏建设理念的转变;其层次性、动态性、异构性的特点,使得对其资源的组织、描述与整合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其数字信息资源所具有的信息增值功能,使得根据读者需求开展的主动式、个性化服务模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传统图书馆对印刷型期刊管理和服务的模式已无法有效地解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期刊的管理问题。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建立一整套针对电子期刊这种新型数字资源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这种体系和方法既能帮助图书馆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同时也为数字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管理和服务奠定基础。

综观国内外有关电子期刊的研究,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尽管国内外一些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和方法,有关电子期刊管理的实践尚处于探索之中。

赵乃同志的《电子期刊管理――体系、方法与实践》一书,综合运用图书馆学、情报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系统地论述了有关电子期刊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这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研究。作者依托自己具有的多学科背景知识以及多年从事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和服务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观点,可以说是电子期刊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成果。该项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电子期刊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思路和框架,而且对当前普遍开展的数字资源管理实践,对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电子期刊资源共享水平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该书源于赵乃同志的博士论文,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论文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选题、观点、方法、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选题前沿。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一直是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子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数字资源在图书馆的大规模利用和服务前后仅10年左右的时间,其馆藏发展模式、资源管理方式、用户服务手段等尚属于新生事物。因此,该书的选题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数字资源研究的前沿问题。

新意较多。本书提出了构建电子期刊管理体系对电子期刊实施有效管理的观点,并构建了电子期刊管理体系的链状循环构架模型。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从图书馆管理体系的角度,对电子期刊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诸多新观点的论著目前似乎尚未或较少见到。

注重实践。作者花费了大量精力,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与图书馆具体实践,结合大量具体、翔实的数据,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管理方法,并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综观全书,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两者能较好地结合,反映出作者认真、勤奋和扎实的学风。

电子期刊管理的研究,在中国尚处于发展之中,本书的某些章节、某些观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深化和进一步完善,但本书提供的一些新的内容、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是很有意义的。作为该书作者的博士生导师,我对本书的出版感到非常高兴,并对作者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衷心祝贺。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丰富电子期刊管理的理论,对于优化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等,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希望该书作者继续关注电子期刊等数字资源发展的新变化,跟踪国内外研究新情况,再接再励,在今后的研究中做出新的成绩。

时尚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 时尚节事;定位;协同;社区;创新

中图分类号 F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2-0079-04

一、相关概念

(一)时尚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在其著作《时尚的哲学》中指出,“时尚具有可模仿、大众化的特征,同时又具有差别化、与众不同的特征,社会转型赋予时尚以丰富的感性和内涵”。美国奢侈品研究专家亨普希尔(Scott Hemphill)也提出了类似观点,认为“时尚追求者既希望自己与群体流行保持一致,又希望自己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一种矛盾的、混合的价值追求”。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Herbert Blumer)以“集体选择”理论,将时尚解释为“集体成员在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趋向性选择”。法国文艺理论家巴特(Roland Barthes)则将时尚作为一种象征和符号来研究,其著作《时尚的系统》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我国学者赵建、华冰认为,“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时尚产品和时尚服务的加速涌现,不断丰富、扩充着时尚概念的外延。运用不完全列举法,时尚产品包含在服饰、美食、消费类电子产品、建筑、保健品、化妆品等类型产品中;时尚服务包含在美容、美发、休闲、健身、视听、餐饮、娱乐等类型服务中。结合布鲁默的观点,时尚就可理解为:时尚产品和时尚服务所引导的消费者、体验者在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趋向性选择。

(二)节事、时尚节事、时尚产业

节事是“节日和特殊事件”(Festival&Special Event,简称为FSE)的合称。其中的“特殊事件”是指由特定组织举办、事先策划、主题明确、广大公众或专业人士参与的事件,如庆典、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等。

节事的类型可根据其主要活动内容来划分。笔者认为,以时尚产品、时尚服务的集聚、展示、展销、开发和利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节事,即为时尚节事。

时尚节事以时尚产业为前提和基础,时尚产业以时尚节事为重要发展平台。颜莉、高长春就国内外的时尚产业研究进行了述评,认为时尚产业是“通过对各类传统产业进行资源整合、提升后形成的,对生活环境进行装饰和美化的产业”。这一界定强调了时尚产业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但排除了视觉之外(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时尚体验,忽略了不同产业类型、环节的主体行为,因而导致了以偏概全。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将时尚产业界定为由时尚产品和时尚服务的设计、研发、制造(或服务提供)、营销和消费环节所构成的综合产业。

二、时尚节事效用分析

时尚节事大多在时尚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举办。成功的时尚节事,除了具有节事的普遍效用——培育相关产业链网、拉动相关行业发展、推进城市基础建设、改善城市软硬环境之外,还具有其突出效用一打造时尚品牌、重构消费空间、点燃文化创意、加速科技创新。这些效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方位的时尚节事传播

时尚节事传播,可细分为组织者(主办、承办和协办方)、参与企业等节事主体的传播,节事活动相关的市场信息、企业信息、产品和服务信息、客户信息等信息的传播,互联网(有线和无线)、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可利用媒体的传播,邮件发送、语音通讯、新闻、媒体广告、户外广告、场地广告、资料散发等不同方式的传播。这些传播类型的要素整合,就是全方位的时尚节事传播,其效用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既实现了传播的规模化、综合化,又实现了传播的精准化、细分化;第二,使受众对节事活动及相关品牌产生积极的态度、独特的联想甚至强烈的喜好;第三,为时尚节事和参与企业的品牌建设与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调研时尚市场、进行策划论证、形成节事定位、传播节事信息、确定目标客户、整合传播渠道、全面营销传播、分析反馈信息这8个流程,可建立如图所示的时尚节事传播体系。

对于该图,需要说明以下三点。第一,节事组织者通过调研、策划和论证,确定时尚节事的主题、名称、标识、服务内容等,形成鲜明的节事定位。节事定位不清晰,会导致参与者混杂、认同感缺乏、品牌形象模糊等问题。第二,节事组织者往往通过两种途径向可能参与节事的企业传播信息:一种是利用其建立或掌握的企业数据库中的联系方式;另一种是通过各种大众媒体。第三,节事组织者和参与企业根据行业情况、市场需求确立目标客户(组织者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参与企业,参与企业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合作者、消费者),然后整合各种传播渠道,进行节事、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全面营销,同时收集、分析客户反馈信息,并据此对相关数据库和传播行为进行调整,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密集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时尚节事以主题活动为纽带、契机和平台,以密集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依托,能有效整合时尚产业的上、下游相关企业,进而形成具有价值增值功能和整体协同优势的链网式企业联盟,即形成基于节事的时尚产业链。而且,密集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使得基于节事的时尚产业链在资源集聚、市场反应、机会把握、协作配合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准甚至达到一定的峰值,这也就意味着时尚节事能够解决克里斯多夫等学者指出的上述问题。

时尚节事的密集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首先对相关主体的经营管理能力、生产能力、承载能力等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其次能将这些主体整合为如下表所示的“时尚节事大产业”,因而能在节事前、中、后期对其产生推动、促动、拉动、联动、溢出等效用。

(三)高强度的时尚消费刺激

时尚节事举办期间,商家荟萃、品牌集聚、客流稠密,正是高强度刺激时尚消费的最佳时机。例如,在2010年世博会与“双节”(中秋节、国庆节)交叠之际,上海市静安区借“世”发力、乘“世”而上,将“静安国际购物嘉年华、静安金秋都市游”合二为一,倾力推出以“静安2010商旅文嘉年华”为主题,以“缤纷购物、异国风情、中华神韵、食尚先锋、都市乐活”为五大板块的百余项节事活动,激情演绎海派时尚新风情,全力掀起购物旅游新风潮。从2010年9月13日开幕至10月15日闭幕,该主题节事有效刺激了消费。据“静安区世博工作商旅文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抽样统计结果,该主题节事期间,静安区的品牌专卖店、中华老字号企业、南京路商业企业、餐饮企业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了39.55%、23.47%、26.12%和34.34%。但有学者提出,时尚消费不仅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功能”,还具有造成社会浪费的“负功能”。不过,当时尚理念中引入节能、环保、低碳等引领消费时,该“负功能”就会被弱化。

(四)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集中展示和加速转化

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一直是时尚的策动源。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集中展示并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理想状态,也是时尚节事的最高境界。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主要是科技和工业主题的时尚盛会。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则增加了服饰、珠宝、汽车、化妆品、发型、家电、瓷器等方面的文化创意展示和科技创新交流。在这一届世博会,英国裁缝沃斯采用了雇佣模特在T型台上展演时装的创意营销方式。从此,T台展演在世界各地兴起,巴黎时装业也藉此更加兴盛并引领时尚。这就说明,通过世博会这一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会展类时尚节事,“小众化”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够加速转化为全球市场上的时尚产品和服务。由此可推及,不同地理范围和行业领域的时尚节事,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文化创意、科技创新集中展示和加速转化的效用。

三、时尚节事的PCCI策略

为保障时尚节事效用的发挥,需对其采用PCCI策略,即定位(Positioning)、协同(Collaboration)、社区(Community)和创新(Innovation)。

(一)定位

时尚节事的定位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空间的内聚和外拓定位。内聚定位是指以城市的会展地理空间为主,以高品位商业商务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区和立体、综合、便捷的交通为辅,通过租用已有场馆设施和提高服务能力来满足时尚节事的需求;外拓定位是指跳出城市原有的、局限性加重的会展地理空间,借助会展新区建设相关设施来发展“时尚节事产业”。第二,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定位。人文资源与时尚产业的糅合,是时尚节事人文定位的核心,有利于时尚节事的本土根植和品牌营销。第三,主要依赖举办地创意类、科技类产业的经济定位。近些年,创意类、科技类产业越来越多的以园区、集群的形式存在。若要举办国内甚至国际高水准的时尚节事,赋予其经济定位的创意类、科技类产业园区、集群,就应该尽可能地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经济相对发达、市场较为完善、文化氛围浓厚、政法契合需求、生活条件优越的环境条件。反过来,成功时尚节事的举办,也有利于相关产业园区、集群的条件优化和能级提升。第四,品类化、替代性、补偿性、差异性和关联性的节事品牌定位。其原理是:公众在心理上将某个时尚节事品牌当作是某个品类节事活动的代名词,或某一节事以著名节事品牌的替代、补偿、差异、关联角色出现,或努力成为某些商家和消费者推崇的个性化节事品牌。

(二)协同

为了时尚节事的效用最大化,在其申报、筹备尤其是举办期间,要求主办、承办和协办机构、主管部门、友好单位、参与企业、行业协会、会展机构以及文化、旅游、贸促、交通、住宿、餐饮、媒体、工商、税务、金融、公安、消防、城管、卫生、外事、知识产权管理等部门协同运作,全程提供优质服务和坚实保障。尤其需要商业、旅游、文化这三个领域整合资源、积极参与、以节事造势、以节事旺市,协同提升节事的时尚领导力、品牌吸引力、创意创新力、消费吸纳力、高端服务力、品质公信力、综合感召力、对外辐射力、业界影响力和经济贡献力。

时尚节事的协同运作模式一般有三种:一是政府主导、联合主办;二是政府引导、企业主办;三是市场主导、企业主办。为适应国情,我国的时尚节事协同运作模式在目前主要为前两种。就此,本文提出以下优化建议:第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协同出台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国内外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企业参与较多的时尚节事,以加快时尚产业高端要素的国外引进和国内流动。第二,组建以相关职能部门官员、龙头企业主管以及专家学者为核心的节事常设机构,实现相关人员政策行为、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协同。第三,组织节事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协同建立节事规划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产业联动机制、配合协作机制、媒介支持机制等。第四,协同培育承担行业规划、协调、沟通、统计、评估、认证、咨询、研讨、培训等职能的行业组织以及提供市场调研、产权交易、投融资、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服务的中介机构,协同构建时尚节事的信息共享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交易交流平台以及人才集聚平台。

(三)社区

时尚节事是知名时尚品牌争奇斗艳、竞合映衬、制造潮流、引领消费的盛举,也是展示社区、营销社区、发展社区的重要契机。从已有的成功经验来看,不论是借助形式的规模宏大、炫目震撼或别具一格,还是借助内容的引人入胜、感召心灵或潜移默化,社区中的一些资源都能成为时尚节事的特色和亮点。例如,有的时尚节事活动中社区老字号企业以文化展示、技艺展演、市民互动、美食体验、舞台表演等方法,演绎了品质与人文并重、技术与艺术相成、经典与新意共存、传承与创新并举、激活与振兴并进的品牌故事;社区中的老街以体验传统民俗、畅享旧时情韵、寻求文化认同、唤回久远记忆为感召,对现代商业背景下的社区活态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利用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社区中的创意产业以无形资源的利用、无形资本的扩张,诠释了精神需求创造无限价值的时尚理念。

时尚管理论文第7篇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近些年来,互联网上网人数与日俱增。在传统的招聘模式下,受到规模化程度以及成本的限制,招聘的时间和效率都受到影响。网络招聘对许多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该公司网络招聘现状的剖析,发现该公司在网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和理论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该公司的人员招聘效率以及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程度,保证企业具备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提高该公司的竞争力。

1.2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网络招聘现状;其次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并总结该公司在网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3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对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并进行汇总、整理。同时,对该公司负责人力资源招聘方面的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最终总结出该公司的网络招聘现状。

2相关理论概述

2.1网络招聘的概念

网络招聘是指通过使用网络技术,以虚拟的网站为平台在一段时间内,就某些工作岗位,通过在招聘网站或公司网站向公众招聘岗位的招聘信息,并及时对求职者的简历进行回收整理及筛选,以及包括后续的电子面试等环节的整个招聘流程的一种有效的招聘方法。

2.2招聘的方法

招聘的方法分为内部和外部招聘的方法。内部招聘就是企业从其内进行选拔、招聘。外部招聘则是当在企业内部不能找到适合相关职位的工作人员时,所采用的向其外部招聘信息进行招聘的招聘方式。

3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网络招聘现状

3.1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员工总人数为80人,主要畅销大众喜爱的科技生活品。该公司是在网络招聘方面发展较好,既有公司自己的招聘网站,又在专业的招聘网站上进行招聘。

3.2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网络招聘的现状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的网络招聘已经成为公司招聘的主要方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论招聘方还是应聘者都存在着部分信息不真实的现象;招聘网站上总是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处理难度很大;网络招聘的技术尚不完善,对于网络招聘深层次服务的理解尚不到位;通过网络进行求职的求职者多是大学生或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网络招聘对于很多不具备网络条件的求职者来说,作用并不明显。

4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网络招聘存在的问题

4.1网络招聘信息真实性低

无论是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自己的招聘网站还是专门的招聘网站,网络招聘中的信息真实性低是一个普遍的难题,是网络招聘发展中的一个瓶颈。在网络招聘的过程中,应聘者和招聘企业双方都存在着网络招聘信息真实性低的问题。

4.2网络招聘信息处理难度大

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在网站上招聘信息后,每天收到的求职简历数量多达几千份,对于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而言,既要保证最终筛选出的求职简历的质量,又要保证速度和效率,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招聘信息,给求职者带来烦恼,求职的成功率不高。

4.3技术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出现过求职者以及该公司在网络上输入的信息被他人窃取、利用的现象,也存在着软件版本不同等产生的乱码等技术问题。公司网络招聘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不熟悉完整的网络招聘流程,对于人才市场的分析等许多方面的咨询服务都非常有限。

4.4网络招聘应用领域狭隘

通过网络向公司进行求职的求职者多为文化水平较高的人,该公司通过网络的工作岗位也很单一,所针对的求职对象的范围很小,大多集中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的工作岗位。

5完善网络招聘的对策

5.1建立规范的网络招聘管理规章制度

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要加大网络招聘管理力度,包括对网络招聘整体流程的规范、对网络招聘技术的要求、对网络招聘服务体系的规范、对负责网络招聘的工作人员工作内容、质量及应具备能力的要求,划分清各个员工的工作任务、对网络招聘应用领域的规范等。

5.2加大对网络招聘的重视,采取收费服务的形式

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可以对网络招聘采取收费服务的形式,公司所收取的费用,视求职者所需的服务而定。招聘网站根据其获取的相关的企业和求职者的信息要付相应的费用。招聘网站也可以要求企业和求职者支付相应的信息费用。

5.3加强技术革新,完善网络招聘流程和电子面试

公司要采用宽带网技术,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技术服务的创新,建立深层次的网络招聘服务体系。在网络招聘中加入电子面试的成分,利用人力资源网站开辟聊天室,通过视频面试,更深入的了解求职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外在形象等,来更进一步的了解求职者。

5.4细分市场,拓宽网络招聘领域

该公司在网络招聘的中,要根据不同的求职者群体,不同的招聘信息。同时要拓宽网络招聘领域,在网络招聘的中,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职位空缺,招聘岗位的招聘信息,扩大网络招聘对象,增大相关求职者求职的成功率。

6结论

通过对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公司在网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并结合自己在该公司实习的经历,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该公司虽然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但就其发展历程来看,公司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第二,随着网络招聘的发展,网络招聘已经成为该公司主要的招聘渠道,但该公司在网络招聘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三,该公司在网络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影响该公司招聘人才的质量和效率,针对这些问题,本人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促进该公司网络招聘的发展。由于本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所论述内容存在局限性,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我会努力的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启兵.浅谈网络招聘诈骗案件的侦查?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

[2]许百华.网络招聘的利与弊[J].中国人才,2014(11).

[3]董玉红.网络招聘的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企业家,2014(9).

[4]李学军.网络招聘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营与管理,2011(1).

[5]何家波.网络招聘的顺势突围之道[J].人才开发.2012(12).

[6]Alan Lwei.How to do our rectuitment culture first,skills second[J].Business review nets,2010.

[7]Tom Searcy.How to like to rectuit as[J].Commercial talents net,2011.

[8]Steven Hunt.Left to see selection methods must be correct[J].The world managers,2010.

时尚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时尚观;传播观;时尚

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尚,与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过往的不少研究也偶有涉及传播的视野的(如将服装视作一套语言体系来研究的)。笔者受此启发,从两种传播观入手对时尚进行研究,归纳出与此相应的两种时尚观;同时,希冀对时尚的研究能反过来照亮传播研究,达成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势。

一、“时尚”的界定

历史学家们认为时尚开始于14世纪中期的欧洲,在此之前,人们的着装变化很小。[1]而真正将时尚发扬光大的则是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2]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传统贵族对于奢华生活的向往也提到了更高的高度。为了满足贵族们的需求,当时巴黎出现了一些专为贵族服务的所谓的“couture house(高级时装定制室)”,专门为贵族们定制奢华的、昂贵的服装。到了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欧洲形成了以巴黎为中心的全球性的时尚工业。也正是在18世纪初期,欧洲政府停止了对于反奢侈法(sumptuary)的更新,任何阶层的人们第一次被允许穿一些时尚的、奢侈的衣服——只要他们买得起。[3]

自此以后,时尚就呈现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特质:成为不断变化的、以新颖为特征的、渗透进许多领域的一种现象、一种体制甚或一种理想。时尚有了现代层面(modern sense)的意义即所谓的现代时尚(modern fashion),这也是大部分学术研究中所限定的“时尚”,也是本文所特指的“时尚”。

二、两种时尚观

直接将时尚作为现代社会每个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加以研究是由西美尔开始的。正是从西美尔开始,关于时尚,特别是关于时尚的动因,或者说时尚的机制(mechanism),可以归纳至各种滴渗(trickle)理论。

作为符号的时尚:上、下渗理论(trickle-down)。这种理论以西美尔为代表。如果将凡勃伦的有闲阶级的研究也视为有关时尚研究的话,那么凡勃伦也是持此观点者。[4]下渗理论认为时尚是社会的较低阶层对较高阶层生活趣味的一种模仿,是较高阶层用以区别较低阶层的一个手段。如果一个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其他方式彰显社会的阶层,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时尚就没有可能存在。同时,一般社会中的最高阶层,如统治者,由于其铁定的权力等级,不需要依靠别的手段就可以彰显其社会地位时,也不需要时尚。而“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5]77。为此,较高的社会阶层就会另找一种东西让其成为时尚。总之,下渗理论认为时尚来自社会的较高阶层,并由较高阶层向较低阶层渗透,并且在独特性的驱使下让时尚不断前行。

从下而上的时尚主要在于推崇一种类似于艺术家一般的生活方式,以某种颠覆性的力量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或者说在某个反文化运动的初期,这暂可以称为一种“反时尚”。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时尚的创新元素可能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来自一种反文化的力量——所谓的“反时尚”,但这些来自草根的或者说反文化的创新元素,只有被社会的主流阶层采纳或至少接受时,这才成其为一种时尚。就如朋克的元素被Vivien Westwood采纳后,才成为一种时尚。

因此,上渗理论相对于下渗理论,只是探讨了时尚元素的源头所在,并没有提供一种不同的时尚观。西美尔早就说过时尚也可以通过走向它的反面来达到:“追求个人的引人注目可以借社会模仿的颠倒而达到。”[5]80总之,上、下渗理论都是将时尚视作阶层的某种符号,或用以彰显优势,或用以表达反叛。一句话,上、下渗理论将时尚视作一套在垂直的阶层间流动的符号。

作为社会过程的时尚:漫渗理论(trickle-across)。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Herbert Blumer)被认为是持此观点的代表与先驱。他在分析了巴黎时装秀后,发现最终总是有那么几套衣服会被所有的买家看中。而事前,这些买家根本就没有沟通。为此他观察了买家与设计师,发现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在驱使大家走到一个会合点上,他称之为集体选择(collective selection)。时尚正是通过这种神秘的、不为人知的共同选择过程展开的。西美尔的研究在布鲁默看来错过了时尚机制最为关键之处,那就是要时尚(to be in fashion)的共同愿望。因此时尚在布鲁默的漫渗理论之下并不是阶层区分的一种需要,而是一种对于“要时尚”的共同响应,一种不落后于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不断出现的新品位的表达。换句话说,时尚的动因在于要时尚,于是时尚是一种“自我推动的社会过程”[6],而且正是这种社会过程整合着社会,产生着社会秩序,“在一个否则会极其碎片化的世界中,时尚引入了一个让事物一致与统一的显著办法”[7]289。因此布鲁默对“时尚是什么”的回答可以概括为:时尚是一种集体选择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社会赖以整合的一个中心机制。

三、两种时尚观与两种传播观

若是在传播的视野下进行观照,两种时尚观事实上关联着两种不同的传播观,即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

作为符号的时尚观与传播的传递观。垂直渗透理论视时尚为表征较高社会阶层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通过社会的垂直的阶层体系,加以渗透、传播、更新,从而推动时尚的进展。如果从符号学的角度层层分析的话,可以认为时尚作为能指,其一级所指为新奇;而后新奇又作为二级能指,其二级所指为独特;独特又可视为三级能指,其所指则是较高的社会阶层。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正是传递观之下的传播。套用最经典的五个W模式,可以将此垂直模型下的时尚解读为:较高社会阶层(Who)通过社会的阶层结构(Where)向较低的社会阶层(Whom)传递一种可称之为时尚的符号(What)。当然,时尚作为一种符号,要具备流动性与传递性,是需要落在一些相对具体的物什之上的。但为何落在“这些”物什之上,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只是较高的社会阶层选择了它们而已。因此,较低的社会阶层看起来模仿的是这些具体的物什,但事实上他们之所以模仿这些物什是因为较高社会阶层设定的时尚。较低阶层看中的是这些具体物什之外的符号意义,即时尚的符号意义。更进一步说,在这个时尚观念中,“时尚”是否称为“时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符号作为所指的意义。相应地,从传播角度来说,就是指一件事或一个信息用法语、汉语还是阿拉伯语进行传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符号承载的内容——信源的意义。这正是后来被凯瑞所批判的传播的传递观在时尚领域的翻版,持此观念者总是认为事物的意义是先验的存在的。

作为社会过程的时尚观与传播的仪式观。作为社会过程的时尚观认为并不是什么阶层创造了时尚,时尚本身是一种社会驱动整合的动力。人们加入时尚,是为了在时尚中共享“要时尚”(to be in fashion)的意愿。人们选择时尚,只是因为时尚够时尚。“要时尚”是时尚的中心机制。人们通过这个意愿来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集体选择过程,从而推动一些时尚的具体现象生发而后死亡,另一些时尚的具体现象又涌现,继而走向死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时尚不仅是传递一些所谓的时尚信息,更重要的是维系时尚本身,分享人们“要时尚”的意愿。而社会则通过时尚而生生不息:时尚俨然是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机制。这种自发、自满、自驱的机制驱动着社会、联结着社会、区隔着社会。

这不正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吗?“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指共享信仰的表征。”[8]这样的时尚观念与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是心心相印的,持此观念者都认为意义是共同创造出来的,不存在不可变更的先验的意义,而社会正是通过共同的意义分享而得以整合的。

四、比较及结论

时尚的符号观依然还是时尚研究中主流的观点。尽管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当代社会日益呈现出平面化、碎片化、去中心化的趋势,但是与权力、控制相关的垂直型的结构依然在不少领域存在。只要有控制,时尚的符号观将依然是适用的,与这种时尚观相关联的传播将依然是传递观之下的传播。虽然巴纳德(Malcolm Barnard)认为将传播仅仅看做信息的传递不能理解作为传播的时尚,因为在此传递过程中无法确定谁是信息的发送者,从而也无法确定一个物件的先验意义是什么,[9]但是在这里,笔者以为巴纳德忽视了此类时尚观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的社会结构。在具有垂直结构的社会中,等级制度或者说一种垂直结构赋予了时尚以意义。这样的等级制度就是巴纳德没找到的那个信息的发送者,或者说信源。当然,现代社会的阶层结构已不是如西美尔所描述的、那么简单地从上至下的线性结构了,但是因权力分配的差异而导致的各种控制无所不在,因控制而强加于时尚之上的意义也无所不在。正是这种控制让时尚具备了符号的意义。如果落实到衣服,蒂安娜克兰也认为“服装在伪装社会地位时是有用的,可以作为打破社会地位的限制,让个人呈现出比实际有更多的社会或经济资源的一种手段”[10]。这样的视角就是一种符号论的视角。而这种视角如果脱离了赋予符号意义的权力结构,那么将无从追寻符号的意义从何而来。时尚的符号观先验地假定时尚符号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正是时尚作为符号可以流通的前提条件。只是我们或许可以将西美尔笔下的社会等级制度更抽象一点,抽象为一种权力控制。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时尚的机制观,则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时尚观是将作为符号的时尚赖以存在的社会垂直结构整个地抽离了,从而假定社会是一种完全平面的、不存在控制的状态。在此前提之下,时尚于是缺失了传递的管道,也缺失了信源,就等于缺失了外在的动力。而时尚依然还存在,那么只能是一种自我推动的过程,或者说作为人类“生活的理想”[11]。

指引着社会,这样的时尚观事实上更多地表达了一种民主的思想,能够解释一些特定的时尚现象,但忽视了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控制。视时尚作为人的完全自主的一种意愿,多少有点理想主义色彩。依此逻辑,再来观照传播的传递观与仪式观,就可以看到传播的仪式观抽离的正是传递观之中的层层控制,而将传播作为一种纯粹的、远离社会垂直结构(或说来自各种权力的控制)的一种交流与互动,从而与作为社会过程的时尚观相类似,将传播视作人的一种基本“意愿”或“理想”。但正因为忽视了现实中有可能存在的各种控制,传播的仪式观亦多少具有乌托邦色彩。

参考文献

[1]Linda Welters(2007).Introduction.In Linda Welters&Abby lillethun(2007).The Fashion Reader.Berg.p.1.

[2]川村由仁夜.时尚学[M].陈逸如,译.立绪文化,民98:6.亦可参见Oelkers&Dotty Boen(2004).Marketing Fashion.South-Western.

[3]Kimberly Chrisman-Campbell(2007).From Baroque Elegance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1700-1790.In Linda Welters&Abby lillethun(2007).The Fashion Reader.Berg.p.6.

[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7.

[6]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M].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0.

[7]Herbert Blumer.Fashion:From class Differentiation to Collective Selection.The Sociology Quarterly,10:289.

[8]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G].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9]Malcolm Barnard(2002).Fashion as Communication.Routledge.pp.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