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环境科技论文

环境科技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28 12:22:20

环境科技论文

环境科技论文第1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进行科学教学工作的科学教师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在查阅这些资料时,许多教师可能需要去图书馆进行查阅,这样不仅费时,而且还很有可能查不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就不需要科学教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科学教师只要利用计算机查阅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将课堂上所需要的知识复制下来,利用计算机将其制作成PPT,甚至科学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视频、音乐保存在U盘里,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

2.借助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有时候教材中会涉及许多图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带着大量的图片、模型去教室进行授课。对于教师来说,带着大量的图片、模型进行教学不仅麻烦,而且还有可能会遗漏某些教具;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坐的比较靠后的学生可能根本就看不清图片、模型的内容,除此之外,有些学生可能在观察图片、模型之后,还是不能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就可以改善这一点,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将课堂上所要用到的图片通过PPT进行播放,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

3.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科学教师不仅仅需要了解怎样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还应了解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在科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难免会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使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不仅不能提升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降低原本的教学效果,对此,科学教师应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使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更加紧凑、更加生动。

4.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资源得到丰富,为学生创造知识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应是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知识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不应局限于查找网络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而应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自己的好奇心,自主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5.注意创设课堂情境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完全没有课堂情境这一说,因为科学教学中只有教师、学生以及课本等三个元素,学生要获取科学知识只能通过课本和教师,教师也没有任何途径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而课堂情境的创设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昆虫》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昆虫的叫声组成的音乐,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昆虫相关的图片、影像,使学生对各种昆虫的印象更为深刻。

6.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对照着课本进行讲解,在进行知识的延伸时,教师采取的方式是为学生讲述一些相关的知识,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模型,除此之外,所使用的道具也只有粉笔和黑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免有些枯燥,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对教学信息进行扩充,使学生能在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仍以《昆虫》一课为例,教师利用电脑为学生设计简单游戏“送昆虫回家”,让学生为相应的昆虫找到自己的家。设计这种游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无形中强化学生有关昆虫种类的记忆。

7.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

科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以及背景知识在所有课程中是最丰富的,对于教师的科学修养要求较高,需要教授科学课程的教师能够掌握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天文、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在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环境下,如果教师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就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对学生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网络普及的今天,教师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利用方面快捷的网络技术,不断汲取最新最科学的理论知识,在研究中成长,在成长中教学。

二、总结

环境科技论文第2篇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环境的了解逐渐加强,关于环境的科学也在快速的发展,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主要是通过定量以及跨学科等方法来对环境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门科学,在环境的问题上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的广泛,故此一些法律以及经济等知识也在这一科学当中有了应用,以此来探寻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方法。在这一环境科学当中主要是由生态学以及环境化学和大气科学等学科构成,在这些学科知识的共同促进下对环境科学起着推动发展的作用。

2计算机技术对环境科学的意义分析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环境科学的领域当中的应用首先是在环境污染综合监测中心当中,最为主要的是对某地区的大气以及水质和噪音等进行监测以及数据上的处理。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科学当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定时通过遥控系统来向观测站发出命令,从而使得各个观测站进行测量,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当中,这样对人们对环境数据的分析起到很大的方便作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有着更高运算速度以及数据处理能力,操作简单并有着很好的经济性,从而在环境科学当中的应用更加的方便。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是非专业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也能够通过微机定量来对环境污染中的转变和迁移的规律进行研究以及对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高效的预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复杂的问题能够容易得以完成,从而为更加确切地对环境的质量科学制定指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以及精确的数据支持。

3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科学当中的具体应用

环境科学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从多层面进行的,计算机的多种技术对环境科学的多层面有着相对应的应用。在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上有图像的处理技术,主要是对图像进行获取以及存储和传输等,数字图像在计算机上是依靠着位图形式存在的。另外还有数据库技术,其主要起到数据的保存作用,目前最为常用的数据模型有网状模型以及层次模型两种数据模型,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有着重要作用。在计算机技术的控制技术方面主要就是自动控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将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规律进行运行。还有软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3S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在3S技术当中主要包含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虽不在计算机技术的领域但是这一技术也在环境科学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其和计算机技术得到结合能够更加高效地对环境科学进行研究。在对计算机技术进行简要阐述之后,在环境科学中的具体应用上就要将这些技术进行综合探究。在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科学中进行应用中首先在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质量平面发挥的作用,在城市以及海域和地下水等环境质量评价当中还可将3S技术当中的GIS技术进行制作专题图片,这样能够使得用户在全要素的地形图上得以输出同时也能够根据图像了解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大气质量的功能区划分。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技术中的数据库技术对环境空间数据进行建立,如对工厂以及交通等污染源的数据和属性等,还可对环境质量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建立,如水质量及空气质量和噪音等方面的质量进行数据的建立。另外,地理信息技术还能够将环境信息和地理位置进行综合性的处理和管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空间数据的输入以及查询和分析等。

通过计算机技术还能够对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含着水质以及大气和土壤等环境的监测,另外还能够对一些有着放射性的物质以及噪音污染等进行检测以及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着时空因素的影响,故此还需对相关的技术进行改造,要能够确保连续性,在具体的检测分析过程中要能够采取自动和连续的监测手段相结合的技术系统和网络数据传输系统,这样就能够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检查。例如可以在对大气进行污染监测的过程中,应用RS监测技术对大气的污染分布加以绘制,还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对固定区域采取光谱性质的划分,关键是要能够对这一污染状况通过多环节加以实施。在对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可以结合着网络智能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在这一监测系统方面主要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然后对一些高新科技加以应用,再对区域以及流域的水资源信息进行获取、传输以及管理,在现代的水资源管理基础上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应用基础优化配置,通过远程自动控制的技术对一些水利工程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可利用3S技术进行监测,而环境规划以及环境的管理则要通过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计算机的软硬件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的支持下将环境信息进行科学直观化的呈现出来,在管理的效率上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结语

环境科技论文第3篇

 

引言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鉴于此,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将能力本位教育(CBE)和创新相融合,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兼顾海洋能)开发技术,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2014年授课时,选用全英文教材“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学时所限(32学时),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因此就因材施教。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表1 “环境科学导论”所授内容一览表

 

3.3“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自开课以来,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的30%,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7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并无任何难度。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针对教学考核问题,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学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黑板字不堪入眼。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形象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讨论课上,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其他同学双语提问,教师适当点评,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在授课期间,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课堂之外,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以PDF格式上传)、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随时与我沟通、交流,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网络平台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此外,针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选用的教材合适,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设置阶段性测验,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的建议,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担任“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课时为32,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环境科技论文第4篇

英文名称: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6929

国内刊号:11-1827/X

邮发代号:82-38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环境科技论文第5篇

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强环保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民环境科学素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加强国家环保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环境科学素质,促进环保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易斌主持。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刘志全副司长首先致辞。刘司长强调环保科普工作对于提升公民环境科学素质、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国家政策、社会需求等角度来看,我国环保科普形势大好,环保科普事业必将蓬勃发展。环保科普工作者需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如把握地下水修复、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等热点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工作。“十二五”期间,环保部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完善环保科普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不断提升环保科普能力;环保科普工作还需探讨一种崭新的环保科普模式,加强企业投入。

中国科协科普部杨文志部长作了题为“围绕科学素质纲要主题,切实做好环保科普”的精彩报告。杨部长首先介绍了我国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概况,回顾我国60多年科普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普的上位和顶层设计宏大,核心和难点问题是实施和执行到位。随后杨部长全面介绍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2006年-2010年的实施进展;分析了我国科普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并对环保科普提出了建议。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前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和交流了创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有关经验。

环境科技论文第6篇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变化,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我们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的层次分类第一层次:通识教育模块(综合性基础理论与技能———理工科学生基础平台)。环境科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是具有完整性与包容性、独立性与交叉性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与人口社会、人文地理、公共卫生、医学伦理、社会安全、国际法规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广。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即具有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及外语基础,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法律、国防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达到理工科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一、二年级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第二层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与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因此,环境科学可分为多个研究方向,属于自然科学方向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我们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成果,包括环境自然科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评价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符合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精神,专业核心课程要求涵盖规范指定课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完成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备从事该专业领域工作的基础专业知识与素质。第三层次:专业选修模块(实用性选修课程及实践环节)。在学习了基础人文及自然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理论与技能,对环境科学专业有了基本了解,许多学生有了专业偏好,甚至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就业或深造,呈现出自身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特征。此时,每个学生可选择适合个体需求的不同课程群。比如,环境规划管理与法律方向、矿区环境污染与修复方向、清洁生产与环境质量认证、环境统计等等。学校在这一阶段提供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培养的对策方案,是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深化阶段。

(二)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教育环境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随着全球科技的突飞猛进而不断涌现,而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中难以及时体现。为弥补不足,我们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环境科学新技术讲座”,由校内外、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介绍最新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拓宽视野,紧跟国际化潮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既有理论也有技术,例如氯代脂肪烃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CO2气地下储藏处置、煤泥水处理、矿区生态修复、环境生物技术等等内容。

(三)强化双语教学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教育逐步走向国际化,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大学都十分重视专业双语教学,加之学生综合素质和英语水平普遍提高,许多学生选择继续到国内外科研院所求学深造,因此开展专业双语教学是必然的,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拓展国际化视野。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熟练掌握环境科学专业思想体系和表达方式,既满足学习需要,也有利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向来具有全球化的特点,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环境防治项目国际间合作日趋频繁。为此,学校、学院、专业内举办了大量的国际学术会议,比如,国际矿山测量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矿山酸性和含金属废水治理研讨会、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会议等,这就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平台和保障,有利于学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开展高深研究工作,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四)拓宽专业知识面,开设科研相关课程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交叉渗透普遍,而在人才市场上,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发展前景就好。因此,除了核心课程之外,我们鼓励引导学生选修非环境类相关专业的内容,以拓宽知识面。比如,根据自己的兴趣,部分学生选学了给排水、建筑、化工、地质、安全、法律等等多个专业领域的课程。这一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增开了科研培训课程,如环境科学创新课,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研究方向,阅读大量文献,熟悉最新的研究成果,直至写出研究报告,全程独立完成。这种形式的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术能力效果明显。

二、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环境科学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对人才培养举足轻重。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对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大幅度提高实践学时,增加集中实践教学独立小学期(第8学期)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我们大幅度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实践学时占比升高了20%~30%,增加了综合性、自主性实验内容。原来的第7学期分为第7、第8学期,第8学期作为集中实践教学学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计包括环境评价、环境规划、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等内容,几乎涵盖了环境科学专业所有核心内容,是一个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的集中环节。

(二)双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探索出适合于不同学生学习要求的两种培养模式:一是面向所有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统一模式”,即保证所有学生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完整的学习过程;二是面向有志科研创新学生的“特色模式”,即满足部分学生的创新研究需求,开展科技训练。1.面向本专业所有学生的“统一四阶段”培养模式认识实习(第4学期)———课程学习(第5学期)———生产实习(第6学期)———毕业(再认识)实习(第期)在二年级末,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开课之前,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到地表污染水体、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场地进行直观认识,认识我国城乡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的严重危害和严峻现状,了解环境技术在净化废水废物中的巨大作用,认识生物对废水、废物的强大的净化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将带着种种问题进入下阶段即课程学习之中;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学生自然而然地将专业内容与认识实习的现象联系起来,对理论的理解不再感到抽象,而变得很具体;学习专业主干课程之后,再到基地开展生产实习,进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阶段,理论付诸实践,完成了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的升华;在完成全部环境专业课程学习之后,毕业实习是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检测、水污染控制等专业理论有机地运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为其以后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面向所有学生的统一实践教学模式,能使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达到对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2.面向部分学生的“新老演替特色创新”模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学习诉求,不少学生对科研创新实践越来越感兴趣。虽然从学校到专业都很重视创新意识和科研技能的培养,但在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中,我们还是发现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以往大学生科研训练多面向已学过本课程的大三、大四学生,高年级学生专业基础及实验技能扎实是主要优势,但由于学习专业课程任务繁重,加之准备考研究生或找工作耗费时间精力较多,而用于科研实践的时间有限,通常独立完成一个科研项目需要1~2年的时间周期,这使得很多科研项目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有些只能草草了结。为此,我们将实践环节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延伸,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共同合作开展科研训练,以老带新。虽然有些低年级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薄弱,但在指导教师和高年级同学的带领下,初期可以锻炼科研素质和实验方法,即使高年级学生因考研、毕业离开团队,科研进程也不会中断。这种新老演替向上下游延伸的模式,有利于创新团队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科研任务,避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环境科技论文第7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 双语教学 中英文对照 实践操作 案例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2011年度同济大学双语教学团队和双语教学课程包教改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50-01

前言

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及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水环境治理实践表明:采取“自扫门前雪”的局部治理模式,既不能达到水环境治理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最优化;必须以一个区域的整体或者部分作为水环境治理的对象,综合采取工程、技术、政策法规的环境系统工程模式,才能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包括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上海市苏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也开创了我国在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先河。近年来,配合我国流域与区域水环境治理的战略规划,国家实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也明确提出形成城市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与城市水环境管理体系两大并行体系,对区域水环境治理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紧密结合世界上及我国水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科技的发展趋势,在同济大学教改项目的支持下,作者结合学术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上海市苏州河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科研实践,率先开设了以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点的“环境管理与法规”课程建设,并结合我国大学课程教育中开设双语、全英文教学的实践需求和我国一流高等院校国际化办学的目标,开设了“环境管理与法规”双语课程。结合近年来课程建设的尝试,做如下思考。

一、针对我国的流域及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具体国情,自行编写英文教学讲义

当前的双语教学中,一种通行的做法是用原版的英文教材,有助于使得学生掌握标准的专业英文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规范化英文写作水平,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国外的学科动态。对于一些大学基础课程或者专业基础课程,可以减少教材编写的环节,又能够提高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但是对于环境管理及法规这样的课程,使用原版教材则未必合适。例如,国外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我国的标准不同,国外的环境政策法规与我国的相关法规也不同,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明显好于我国的水质状况,水环境治理的技术路线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完全采用国外的教材不能适用于我国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实践。基于此考虑,作者在双语教学中结合以往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积累,以科研带动教学,自行编写了以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管理与法规全英文试用教材,形成了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教学体系。全书共分7章,包括区域水环境治理概论、水环境污染源调查与水质评价、水环境数学模型基础理论、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区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编制、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和水环境治理政策法规等。虽然在教材的编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根据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具体国情,编写英文教材授课十分必要。对于一些共性的内容,例如,水环境治理规划的基本工具,适当借鉴国外教材中的内容;但是对于一些个性的内容,例如水环境污染源调查、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等,则完全根据国情自行编写。对于教材中的案例,则主要采用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案例,主要是作者所在学术团队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积累,这些成果在国内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和推广应用。

二、突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工程实际案例与教学理论体系紧密结合,以案例深化基本理论学习

通常意义上,环境管理与法规类的课程被作为一门软科学,给人的印象是理论和概念。作者认为,环境管理与一门硬技术,与环境工程的不同在于,环境管理是系统性、集成性、大尺度的硬技术,也是工程实践出真知的一门科学。这一点在以往的科研工作中深有体会。针对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材料偏重于理论、概念阐述,缺乏工程实际案例的问题,作者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将工程实际案例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每一章的教学内容都会介绍一个或者几个案例,深化理论学习;或者直接从案例开始介绍,引申出理论。

三、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除了加强工程案例的教学,作者还自行编写了一些水环境规划管理的软件,以及提供实际工程的算例,在课堂上通过和学生互动式的计算机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工具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能力。

四、中英文对照,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在双语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说,更重要的还要学生学会如何写,尤其是将中文表达成英文,而这一点通常比英文表达成中文更困难。这既是双语教学的优势之所在,也是作者自编教材的优势之所在。在课堂教学后,作者在课后将相关英文教学内容的中文版发给学生,通过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学生还学会了环境管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中文内容如何以英文的形式准确表达,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普遍反映了体现了双语教学的优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出国进修,提高自身双语教学的表达能力

对于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要能够熟练掌握专业外语知识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英文口语表达,要发音清晰,语句规范,这也是评价教师双语教学授课水平的重要方面。作者于2009年在学校的选拨资助下,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双语教学法集中培训,收获颇丰,掌握了英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为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环境科技论文第8篇

1教学内容的选取

1.1教材和目标定位

要使教学内容合理,首先要选取一本合适的教材。[3,4]不同的教材各有特色,侧重点亦有所差异,有的注重理论方法,有的偏重实际应用。环境科学专业的遥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因此本课程适宜选取侧重于应用的教材,如参编教材为陈述彭的《遥感地学分析》和赵英时主编的《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等。同时在专业软件选取上考虑到界面易用,开发灵活性等特点,可选取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实例教学。遥感课程本身内容较多,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需缩短遥感基础理论的讲授,同时适当扩大遥感实验和应用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电磁波、传感器及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的存储等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以“影像获取-预处理-分类及后处理-应用”为主线,重点讲授常用遥感数据(TM,MODIS,ALOS和SPOT)的获取方式,预处理方法(辐射校正、地形校正和几何校正)、分类方法(监督和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类、决策树分类和神经网络分类)以及精度评价和重编码等后处理过程,最后则以江苏沿海开发为背景,围绕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滩涂生态环境评价、水环境和大气监测等主题进行应用实例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1.2教学内容更新

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强。[5,6]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对现有教材内容更新,让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最新动态,尤其是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最新应用领域,以弥补现有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托现有科研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将自己从事科研项目过程中了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讲授,比如笔者曾从事过遥感技术在区域蒸散发估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水环境监测等应用相关的科研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该项目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同时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完善上还需整合对本学科技术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期刊资料(如环境科学、生态学报、地理学报和"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等杂志),渗透到课程建设之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考虑到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缺少地理学、地图学和程序设计等知识结构,往往会反感复杂的遥感理论知识,缺少主观能动性,可围绕遥感技术开展课程群建设,加强本课程与环境信息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利用跨学科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2.1专业软件辅助多媒体教学

遥感课程包含大量的遥感图像信息,因此目前普遍使用PPT教学方式。为了增加学生对遥感理论方法的掌握,有必要在课堂上增加以实验数据为主的遥感软件演示教学。通过遥感软件可以将理论及方法用图形和图像的形式直观再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应用先进的遥感技术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还需设计一些综合软件训练科目。比如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类似《滩涂资源与环境监测》的综合实验,拓展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计算机辅助制图(AutoCAD)等地学处理软件之间的数据共享操作,在增强学生环境数据处理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2.2网络和启发式教学手段

遥感课程理论抽象,应用性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在讲解植被的光谱特征时,可以基于全色图像、多光谱等各种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形象和直观呈现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植被生长阶段和状况在遥感样片上的差异,增强学生对“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规律等遥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利用GoogleEarth软件,USGS和地理空间云数据等平台免费浏览全球各地分辨率相对较高卫星图片,作为遥感教学影像资料,或用作科研数据。建立和完善实验数据库,依托现有的科研项目和实验平台,购置SPOT,MODIS和TM等多类型遥感数据和行政矢量地图。通过Internet网络,师生共同交流和关注遥感最新事件和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如高分卫星的发射、城市雾霾和水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环境问题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3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作为非遥感专业开设遥感课程,其技能要求为应用型,理论联系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上可以以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为基础,构建分层次的能力训练模式,初期可以安排一些主流遥感数据搜集与处理基础方法的介绍;中期安排一些专业软件应用课题;后期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还需改革传统以卷面成绩为主的考试制度,注重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增加理论环节课堂提问、讨论等考核,以及实践环节的软件操作和科研能力考核,以考试促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主动性。

3.1增强课堂练习和野外实习环节

通过课堂练习和野外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遥感专业软件的基本操作,增强对不同地物的光谱差异的正确认识。课堂练习环节主要以示范性和验证性为主,学生可通过操作实例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遥感影像的几何配准过程中,结合试验指导书和软件操作,以图形的方式呈现控制点数目和位置变化对图像纠正效果的影响,增强对几何校正影响因素的理解。野外实习设计主要包括遥感影像数据的准备和预处理、解译标志的建立和野外考察路线的设计等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对图像目视和计算机自动分类原理和过程等教学内容的认识。野外实习适宜以学校周边的多光谱影像为例,也可结合区域特色,如在盐城工学院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考虑到沿海大开发形势下,采用了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和保护为实践背景材料,通过实验区的实地考察,使学生掌握假彩色合成图像和地物的识别特征等遥感基础理论知识,同时通过野外实习教学也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滩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检测和分析。

3.2专业软件开发能力培养

在遥感教学中,专业软件开发能力也是实践创新教学的重要内容。ENVI是由遥感领域的科学家采用IDL(InterfaceDescriptionLanguage)开发的一套功能强大的、完整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7],因此在利用ENVI软件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利用IDL演示实例丰富教学内容,例如进行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的过程中,可让学生掌握IDL的学习方法,并学会编写IDL命令调用ENVI函数,进行数据的读取,熵值的计算和融合效果的评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又可更好的理解操作的本质,提高学生的专业软件开发能力。

3.3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

课堂练习通常是严格按照实验指导操作,相对缺少创新性,因此还需要通过科研项目的锻炼,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活动主要以遥感兴趣小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导师科研项目为主要形式。遥感兴趣小组依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组建,如组建滩涂植被组、水体污染检测组以及大气污染检测组等,考核任务下达后,各小组之间共同完成数据资料的查找、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和总结。学生在完成专题任务中不仅增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同时也熟悉了基本的科研方法和过程,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此外,在遥感应用小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SRT)和撰写学术论文,同时吸引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发表高质量遥感教学论文将学生的毕业论文尽可能与科研课题相结合,通过毕业论文团队建设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