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宋词精选

宋词精选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8 03:54:40

宋词精选

宋词精选第1篇

[关键词]专科 唐诗宋词 选修课 教学定位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34-03

唐诗宋词是学术界研究的重镇,也是各高校开设专修或公修的热门课程。新时期以来,各种唐诗宋词选本、教材大量涌现,层出不穷。如张明非主编的《唐诗宋词专题》、《唐诗宋词专题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尚永亮主编的《唐宋诗分类选讲》,王兆鹏主编的《唐宋词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等,就是近年高校中较流行的教材。但学科常识告诉我们,即使同一门课程,由于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教学定位不同,就会由此导致其教学策略的差异。笔者多年从事古代文学和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对上述问题曾作过一些思考,愿抛砖引玉,向同行请教。

一、专科唐诗宋词的教学定位

教学定位,是指不同课程或同一课程不同层次在教学中最适合的位置。唐诗宋词选修课,无论鉴赏或研究,都是文学接受中的一种精神活动。但不同的是:“文学鉴赏,是指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的审美活动”。[1]它包含着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文学研究,则是以文学及相关内容为对象,探索其性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正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研,摩也。”“究,穷也。”因此,鉴赏和研究虽然同属接受者的精神活动,但其对象和要求并不尽相同。鉴赏的对象主要是作品,而研究的对象除作品外,还涉及作家、流派、思潮、历史、考证等。故无论从深度和广度,研究都要比鉴赏活动要求的程度更高更广。郑振铎说:“鉴赏是随意的批评与谈话,心底的赞赏与直觉的批评,研究却非有一种原原本本的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2]因此,鉴赏是研究的基础,而研究则是鉴赏的提高深化,从这个角度来说,鉴赏是一种以审美为依归的精神活动,而研究则是一种超越鉴赏而具有丰富学术含量的科学活动。

正因为这样,唐诗宋词的选修课在专科和本科层次上的教学定位是应该有所区别的。专科学生起点较低,古代文学教学时间少,一般只有200学时左右,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历史长河的把握不够深透,学习的作品也偏少。就目前普遍使用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册)来看,唐宋诗共选119首,其中唐诗94首,宋诗25首,唐宋词共选39首,其中唐五代词11首,宋词28首,诗词合计才158首。同时,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只能选择其中小部分作品进行分析。由于学习视野的浅窄,专科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要达到研究层次困难较大。但本科不同,学生起点比专科生高。古代文学教学一般都在300学时以上,至少比专科多出100个学时。而且本科作品选,无论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其所选的唐诗宋词数量都要比于非的多得多。以朱东润的为例,唐宋诗共选268首,其中唐诗190首,宋诗78首,唐宋词共101首,其中唐五代词18首,宋词83首,诗词合计369首。无论是唐诗或宋词,其选篇目都比专科的多出一倍以上。而且本科院校除了与专科院校同样开设《文学概论》以外,同时一般还开有《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文论》、《马列文论》、《美学》、《当代美学》、《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等必修或选修课程,这样,就为唐诗宋词的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文本和理论研究基础。而专科,以上课程则往往付之阙如。因此,同样是唐诗宋词选修课,专科定位在鉴赏而本科定位在研究是比较合适的。目前不少专科院校开设的是《唐诗鉴赏》、《宋词鉴赏》,而本科院校开设的是《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等,循名责实,其称呼本身就是对其课程定位的最好说明。当然鉴赏和研究只是就其侧重点而言。事实上,在鉴赏的过程中必定会包含一定程度的研究,而研究的部分内容也必须以鉴赏为基础,它们之间虽有比较明确的界限,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话、词话,则往往既包含着鉴赏,又包含着研究的内容。从南朝钟嵘的《诗品》到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莫不如此。斯为学界共识,兹不细述。因此在鉴赏与研究的问题上,不必僵死地划定楚河汉界,而要根据学生和老师的实际情况而灵活掌握。在总体定位不变的情况下,其鉴赏、研究的尺度可以有所侧重或位移。同时,如果是非中文专业的唐诗宋词公选课,即使是本科,我们认为,也还是把它定在鉴赏层次较为适宜。

当然,唐诗宋词选修课的开设,跟师资有莫大关系。有些老师根据自身研究特长,向学生开设“唐诗宋词格律”、“唐诗宋词创作比较研究”,甚至是李、杜诗或苏、辛词等的研究也是可以的,但这些无论是对专科或本科院校,无论是对师范或非师范专业,都只是唐诗宋词教学中的特色课程,缺乏普遍的可比较性。

二、专科唐诗宋词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定位目标所制订的方案。专科唐诗宋词教学既然定位在鉴赏上,那么其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都应有自身相应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

(一)在教学目标上,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为旨归

鉴赏是在一定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审美精神活动。康德说,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3](39)因此培育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成了唐诗宋词教学的核心目标。

当然,说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并不等于说鉴赏不需要知识。事实上在唐诗宋词教学中,文字训诂、历史典故、诗词格律这些基本常识是必备的,否则鉴赏就寸步难行。但仅有这些知识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疏通文义也并不等于鉴赏。鉴赏除了一般知识的体认辨析之外,其根本落脚点在审美上。而且与其他文体相比,唐诗宋词最富审美情韵,所以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诗词的形质之美。所谓形美,是指唐诗宋词体现出来的技艺之美,包括语言、韵律、结构、表达等要素。所谓质美,是指唐诗宋词内容中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包括情美、象美、意美、境美等要素。因此,以知识为基础,以审美为旨归,以形质之美为中介,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专科唐诗宋词教学的必由之路。

(二)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名篇佳作为载体,最好以类相从

唐诗宋词的教学目标,既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那么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来教学,这自然是情理中事。歌德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4](32)因此,只有选择名篇鉴赏,取法乎上,树立崇高的审美规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目前开设唐诗宋词教学的高校,对教材内容处理方式大体有二,一是按时代先后编排,以名家名篇为主。如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从1995年面向全校开设“唐宋词名家欣赏”公修课,先自编讲义,于1999年出版《唐宋名家词导读》(广东人民出版社版),从盛唐李白直到宋末张炎,共选唐宋词45家,作品195首。另一种是以类相从。其中又可以细分为二,一是以类相从,史论结合,如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主编的《唐宋诗分类选讲》、王兆鹏教授主编的《唐宋词分类选讲》等。另一类是以类相从,以名篇为主,如刘怀荣教授等编著的《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以时代先后名家名篇和以类相从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集中学习某一作者的作品,有利于点的深入探析,而不利于面上的展开,且古文唐宋段,如作家生平、创造概况等有不少内容已学过,容易造成部分讲授的重复。后者有利于在面上的展开,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某一类题材的特点,拓展知识结构,但又不利于个体作家的集中深入探究。笔者从2003年就给专科学生开设“唐诗宋词鉴赏”选修课,对以上两种方式都先后做过尝试,最后确定打破按时间先后选择名篇的做法,自编讲义,按题材将唐诗宋词各分为13类,用宏取精,以名家名篇为主,由点线向条块面上深化延伸,收到较好效果,并于2013年出版了《唐诗宋词分类简析集评》(汕头大学出版社)。当然,对教材的任何处理方式,都有其局限性,但作为专科选修课,以名家名篇为主,应该成为最我们的最佳选择。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主体审美体验,循言、象、意纵横比较,辨析深化

审美体验,是指学生在对作品动情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生成新的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身之体之,心之验之。唐诗宋词鉴赏说到底是要通过学生主体的审美体验才能实现,没有体验,就没有鉴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审美体验融贯在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把握各种作品异彩纷呈的美,真正做到“识深鉴奥”,“欢然内怿”(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语言是诗词特殊的审美符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基本元素,披文入情,让学生从容涵容,悉心体味,领会其美,在此基础上由意象进而把握意境。袁行霈指出:“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5](132)可见,鉴赏古典诗歌,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意象入手。对此,蒋寅先生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诗人的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思维完成意境营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诗性经验意象化的过程,所谓窥意象而运斤是也;读者鉴赏则相反,是通过个别意象的解悟逐步领会意境的完整构成”。[6](28)可见抓住语言,从意象入手,进而把握意境,确是鉴赏唐诗宋词的有效路径。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深化。黑格尔说:“每一方只有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7](254)唐诗宋词鉴赏亦复如此。这种比较,一方面是作品比较,另一方面是接受比较。作品比较可以是同时或异代。如同样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和李白《行路难》(其一),在意象处理上就有写实递进和象征跳跃的不同。同样是相会,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暗)和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在格调上就有低俗清雅之别。总之,“阅乔岳以形培,酌沧波以喻畎浍”。(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通过比较,就能更好地凸现双方的各自特点。同时,接受比较只是前人的理解,并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这是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

唐诗宋词选修课的开设,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承传中华文化精华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大学生审美水平、研究能力,优化人文素养基础的重要工程。在大力弘扬国学教育的呼声中,尤其是在加强教学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定位,并由此确定其教学策略,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任何的教学定位与策略都不是铁板一块,随着时代变化和教改实践的深化,其内涵必然会有所更新发展。本文所谈,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粗浅体会,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批评指正。

[ 注 释 ]

[1] 鲁枢元主编.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龙协涛编.鉴赏文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 康德,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 爱德曼,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 袁行霈.中国诗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宋词精选第2篇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发展史当中,诗兴盛在唐朝,词繁华在宋代,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与唐诗一脉相传宋诗的地位,却一直摇摆不定,从拾唐诗牙慧到出于唐诗而胜于唐诗,各家理论,林林总总又褒贬不一。凭心而论,唐诗和宋诗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高峰,诗的创作在唐以后经过五代的短暂低迷以及调整反思以后,在两宋的三百多年间逐渐呈现出了不同于唐诗的新的特点。众所周知,宋朝无论在在国运国力还是政治体制上都与唐朝有极大的不同,正如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中说的那样,“作品在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里产生,在他生活的现实里生根立脚,”宋代完善的科举制度和庞大的文官体制,使得宋朝的文人数量远远多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同时,如同宋太祖手持玉斧划定自己与赵氏子孙的天下江山,宋诗创作的大方向也始终没有突破唐诗当年的格局。治版图的局限也同样锁住了诗人们的眼光与灵感,大多数身居官位,不愁吃穿的诗人们已经把前人抒发胸臆的诗歌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典雅意趣。在《宋诗选注〉的序中,钱钟书举亚历山大的例子来说明后人要超越前人开创的疆土,就要向着更加辽远的地域进发,付出更多的辛苦。因而他指出前人的造诣不仅仅是留给后人的产业,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挑衅。宋人写诗,面对唐诗高山仰止,无法超越,只能感叹,唐诗中李白、杜甫这一对双子星的创作风格,在宋朝出现了“杜天下,李一角”的局面。人们虽然承认李白的诗仙地位,在创作上却更喜欢学习有规可循的杜甫。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一反传统的文体递变论,认为文体的演化是乃是“ 一线绵延 ”的,所以从一定角度而言 , 宋诗应与唐诗有等同的地位。所谓的“唐诗”、“宋诗”之名事实上是一个时间和风格上综合起来概念,而更倾向于风格上的划分。宋代重视文人,国家每年花费大把的银子养活他们,宋代文人过着一种比前代同行们更加精致士大夫生活,在觥筹交错,丝竹管弦的背景下,诗人们更乐于在词句和技巧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当认为这些也再无可突破之处的时候就只能借助理学的外衣 讲 些 粗浅的道理,发 些 陈旧的议论 。以理学入诗可以说是宋人的独创,但是就大多数作品而言都只是失败的独创。所以说宋诗给后人的最大财富是在词语句子的运用上。宋人学老杜,并没有像唐人学老杜那样,堕入较劲脑汁搜刮怪词奇句,写诗如同攀爬悬崖峭壁的境地。宋人写诗,注重词语,但是远比唐人清新准确和雅致,而且丝毫没没有唐人苦吟诗人那样风格诡异。钱钟书面对明代诗人评价宋诗“学唐诗而不想唐诗”的评语婉而一笑,因为正是那一点不象才是宋诗独创性和价值所在。“宋人能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宋帝国的统治者们谨小慎微的操持着当年太祖皇帝框定的天下,用求和与掏钱维持着帝国内部的安定的同时,宋朝的诗人们却中规中矩地平仄出来一系列的经典。

1956年的钱钟书在浩繁的宋诗海洋中,一一的甄选,两年以后,宋诗选注〉诞生了。

钱钟书在现代学者中算是个性最十足的一个,这样一部宋诗的选本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和学术思想。他在序言里把选诗的标准说的很明确:“ 押韵的文件不选、学问的展览和典故的把戏不选、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选、当时闪光而今已走电的不选…… ” 亦即凡有宋诗通病的一律不选。 钱钟书学贯中西,博览群书,还有超强的记忆力,而在这个注本里面,他并没有直接表达个人的观点,只是注而不评。宋诗本身一直就带有很强的争议性,钱钟书是聪明人,他知道用个人观点和一家之言来评诗,只会给宋诗带来更大的争议性,一招不慎还有可能带来成为众矢之的风险。整本书里,除了对字词的校对和版本的比较以外,都是采用古人的评语和诗句来说明此句诗意境和用法从何而来。例如在序中四川人史尧弼的《湖上》七绝中“此间有句无人得,赤手长蛇试捕看”两句的评论就陆续引用了苏轼的《郭熙<秋汕平远>〉、孙樵《与王霖秀才书〉和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中的原句以说明此句并非史尧弼的独创,而已经被前人几经翻用,自以为是的史尧弼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已经沦为了前人的牙慧。又如在郑文宝《竹枝词〉注中先是引用了唐朝韦庄的《古离别》,指出二者意境相似,后来又强调郑诗胜过韦诗之处,接下来又引用周邦彦《尉迟杯》词、石孝友《玉楼春〉词、王实甫《西厢记〉和陆娟《送人还新安〉来说明此诗后来的流变。 钱钟书先是比较文学的专家,在这本书中, 他 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给读者介绍了丰富的知识 ,比如在梅尧臣《陶者》的注里,通过引用古人诗句来反映当时实际的历史状况。又如在对王禹偁的确《寒食〉的注中引用《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来说明北宋时寒食节的风俗。书中队不同版本的对比,校勘个中正误常可看到,对诗的注疏又常佐以史料,这都体现着钱钟书的认真仔细和深厚的考据功夫。

宋词精选第3篇

【关键词】唐宋诗词 校本内容编选 题材分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72-02

在浩繁璀璨的古代文化遗产中,产生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可谓是蔚然大观的珍宝异品。现行的全国通用的人教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仅是选取了一些名家或名篇而已,远远无法满足好奇心与审美趣味日渐增强的中学生的阅读与学习需要,也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探索与开发的机会。那么,如何开发和编组初、高中学生系统接触并较全面地赏学唐宋诗词的“校园文本”(即校本)。其中主要的主张大致有两类:一类以清代学者孙洙为代表。他在《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原序》中明确提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主张,强调的是多读多记,功到自然成,他也因此按诗词的外在体裁形式编辑了《唐诗三百首》。后人按此样式又编辑了《宋词三百首》(近人朱祖谋编)。二是以编辑现行的大学、中学教材的专家学者为代表。他们在编纂唐诗宋词的指导思想多为精选名家名篇,旨在由名家名篇为引导,举一发而代全貌,启发学生了解与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这两种主张各有其优势,但对于今天求学的学生来说,又各有难以顾全之虞,再加上其他指导手段的疏忽,原本可以让学生大有兴趣的学习资源,如今却让相当多的学生对此敬而远之。究其原因,也许有时展和学习价值观变化的原因,或者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更有其文本编组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指导方面上不够完善的客观原因。因此,探讨开发符合现代学生实际的唐宋诗词文本编组这一课题,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一 将浩繁的唐宋诗词文本资源归纳成类是学习的必要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成就最为璀璨的时期,也是一个英才辈出、灿若群星的时期。《全唐诗》所录诗人即达2000多人,其中开宗立派、影响久远的大家不下20人,而特色显著、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诗人更有百人之多。现存唐代诗歌近5万首,且多种艺术风格争奇斗艳,蔚为大观。“近人唐圭璋先生综合历代诸家所刻,又广泛从宋元以来的典籍中钩深抉隐,编成《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收词人1330人,词作19900余首。”如此浩繁的作品,若采用汉代“古诗十九首”的全面阅读方式是不可能的,也在现实生活中无此必要;那么随意撷取,只由兴涉猎,走马看花,事实告诉我们也只能知凤毛麟角,难窥全豹的。因此要精而全地阅读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非分类学习不可。

清代学者孙洙(号蘅塘退士)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编纂的《唐诗三百首》择要选萃地以体裁对唐诗进行了分类编排,即按“五言古诗、五言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体裁分类对唐代诗歌进行了选择编排,使初学者能循序渐进地大致领略唐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方便了对唐诗的阅读学习。近人胡云翼编纂的《宋词选》按照年代顺序,并在偏重作品思想意义的前提下,兼顾艺术水准地收录了75位有影响的词家的383首词作。但《唐诗三百首》意在引导学习者学会写旧体诗,似与今天学诗不尽吻合,且数量不少,风格错杂,也难以让初学者短期便知全貌;而《宋词选》过于推崇豪放派,忽视宋词主流婉约派,且数量也大,故现今各类学校基本不直接采用它们做学本来进行唐宋诗词的教学。

现今大学和中学教材多是以诗词名家为经线贯穿唐宋诗词作品发展来介绍学习的,使学生能迅速掌握唐宋诗词的突出成就、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但若教授者不加以向广度和深度引导,就会使学生不能全面掌握唐宋诗词的整体成就,难免对唐宋诗词产生片面之感。如对李白,大多数学生只知道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有高涨的从政热情和爱国情怀,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也写过儿女情长的、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长干行》,写过反映江南水乡女子娇娆的清新如洗的《越女词》,写过充满现实主义情怀的《丁都护歌》;更少有学生知道李白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乐府诗行”上。而在格律诗创作上,王昌龄、杜甫等人与他难分伯仲。再如,对苏轼,大多数学生也只知道他是豪放派词家,有“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却很少注意到他也有“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深情和“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婉约。故这种以“名家名篇”作引导的系统学习唐宋诗词的方法,一旦引导不好,就不能起到对唐宋诗词作品全面系统认识的效果,有时甚至有“肢解”诗家词家作品成就之憾。

因此,学习唐宋诗词作品必须分类,且应有一个既省时而又适合高中学生全面认知的、合理分类的“校本”,这是高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上不容迟缓的课题。

二 以题材分类为经,寻找全面了解唐宋诗词作品成就的途径

“诗言志,歌咏言。”唐宋诗词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传统,作者面对所处的风云变化的时代,写出了题材广泛、思想深刻、风格多样的浩瀚的诗词佳作。客观上也给今人阅读学习唐诗以一个系统的学习启示,即可以通过不同题材内容的代表作梳理出唐宋诗词作品的概况,即依据题材划分的类别,把握学习唐宋诗词作品之经,进而较充分地熟识与学习唐宋诗词的成就。

宋词精选第4篇

【关键词】唐诗宋词 创作理论 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091-01

唐诗与宋词历来并称“双绝”,是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两朵奇葩,她们以奇崛的姿态、脱俗的神韵争奇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唐诗宋词》是新课程改革教材的选修课本,主要教学内容是唐诗宋词的文学欣赏。作为高等师范学校和高中的语文教师,探析唐诗宋词教学很有必要。

一 管中窥豹,了解理论

在唐诗宋词中常见的理论是角色/背景分离理论和脚本理论。

角色/背景分离理论的运用制造出了一些偏离常规语言的效果,角色总是更加引人注目、更加突出。在心理学研究中,角色更容易被审美和感知、更容易被释义、更容易被记住和鉴别。古人在诗词创作中,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的时候,经常会把这个物体和周边的环境区分开,而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特定物体上。如王维的《渭川田家》,在诗的前四句中,诗人重点描述了渭川田家几个特定的生活场景:田夫荷锄、蚕眠桑叶、雉雊麦苗、野老倚杖、牛羊归来、夕阳残照。在“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前半句中,“墟落”是背景,而“斜光”则是角色,在后半句中,穷巷是背景,而牛羊是角色,穷巷和斜光照射的墟落构成了牛羊归来的背景;在“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中,荆扉是背景,而野老是角色。如果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联系起来看,前一句构成了第二句的背景。在第三句“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的前半句中,麦苗是背景,野鸡是角色;在后半句中,桑叶是背景,春眠的蚕是角色;而整句中,在桑叶上春眠的蚕是背景,在麦地中啼叫的野鸡是角色。第四句“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中,重点是田夫这个角色,前面的描述都是为这个角色服务的,前面的描述部分构成了农夫这个角色的背景。在这里,王维犹如一个摄影师,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渭川田家傍晚时的近景和远景,形成了整体描述和特写相互结合的诗词风格。

脚本理论是对那些反复和经常出现的,按照事件顺序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知识结构。当我们在对一个语言进行理解时,经常会使脑子不自觉地去和相关脚本做比较,以此来弥补那些被忽略的信息,“唐诗宋词与女性文化”、“关于‘愁’的诗词研究”、“酒·中国古代文学·失意文人”及“才子佳人”等中常有脚本理论运用。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柳永的这首传世名作中,上阕主要是对情人洒泪分别、日暮时分、清秋时节等场景进行描述,下半阕则是对未来的相思进行的一种叙述。在这首词里,作者重点描述的是分离,因为读者对他们的相识、一见钟情、相爱的过程已经形成了整体认识,而不必再花费太多的笔墨去描述他们的相爱经历,重点放在了对他们分别时的凄惨情境进行的描述,犹如强光灯的照射,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感触,之前的步骤和之后的步骤则都变成了背景,映衬出这个步骤的重点。如果读者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凄美爱情故事整体步骤的话,则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诗词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才能乐于接受,在诗词鉴赏课上,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呈现出情境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三 感受意境,仔细品味

意境是解读诗歌不可或缺的钥匙,也是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情与景和谐统一,情景交融,情景互映。例如,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连续用九个名词,写出了九种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枯树兀立山野,藤蔓缠绕着枯树,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漂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瘦”等词恰到好处的运用,渲染出游子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抑郁痛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交融一体。

总之,唐诗宋词的教学更致力于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她有着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再加上我们长期的刻苦钻研,精心嫁接剪裁,我们不仅是有条件而且是必须让这选栽的花儿开得别样红艳。

参考文献

[1]钱士宽.唐诗宋词选修教学策略例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1(13)

宋词精选第5篇

关键词:宋人选宋词选本;第一词人;差异性分析

南宋时期,词体渐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音乐的束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独立文学样式,占据了宋代文学的主导地位。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宋人开始有意识地编选词集选本,以求存人存史垂范于当世与来世。现今流传下来的由宋人选本朝词编定而成的词集选本共有八部,其中黄大兴的《梅苑》为咏梅词的集成,陈泳的《全芳备祖》为花卉词的集成,宋遗民词集《乐府补题》为咏物词的集成,由于这三个选本的选域过于单一,不便于用来研究宋词发展流变的历程,因此以余下的五部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编选时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曾慥的《乐府雅词》、黄升的《花蓭词选》、何士信增修的《草堂诗余》、赵闻礼的《阳春白雪》、周密的《绝妙好词》。

一、五部词选“第一词人”的具体概况

五部词选,都是宋人在南宋词体渐尊的大环境下开始编定的,通过仔细研究发现。各选本中词作入选数量占据第一的词家即“第一词人”不尽一致,具体情况如下。

《乐府雅词》,共选录词家34位,词作756首。以欧阳修入选词作最多,共73首,为“第一词人”。需要补充说明一点,由于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宋词,故宋人所选的唐五代词或者本是唐五代词人所作却误入宋人名下的词作都不在统计范围之内。欧阳修在词选中选录了83首,但根据《全宋词》考证,共有10首为唐五代词人所作,这样统计时,欧阳修的实际入选篇目则为73首。

《花蓭词选》,共选录词家196位,词作1164首。统计时,仍然以研究对象是宋词为依据,将前十卷中的唐词与金人吴激的词作排除在外。其中以辛弃疾、刘克庄的词作入选最多。都是42首。并列为“第一词人”。

《草堂诗余》,共选录词家103位,词作292首。依据惯例,唐五代及无名氏词人的词作不在统计之内。其中以周邦彦的词作入选最多,共46首,为“第一词人”。

《阳春白雪》,共选录词家230位,词作637首。依据惯例,金源词人吴激、蔡松年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不在统计之内。其中以周邦彦的词作入选最多,共20首,为“第一词人”。

《绝妙好词》,共选录词家132位。词作382首。依据惯例,金源词人蔡松年的词作不在统计之内。其中以周密入选词作最多,共22首,为“第一词人”。

二、五部词选“第一词人”的差异性分析

(一)欧阳修为《乐府雅词》“第一词人”的原因探究

第一,与编者曾告密慥选录格调高雅词作而摈弃格调低俗之作的词作取舍标准密切相关。他在《乐府雅词》自序中明确指出“多是一家,难分优劣,涉谐谑则去之。名日《乐府雅词》”。这种崇雅的倾向要求他必须推举一个雅词创作的大家作为学习的楷模,加之选本的重心在北宋词坛,欧阳修就自然成为标举的最佳对象,即“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幼缈,世所矜式。”选录词作最多也就理所当然了。

第二,《乐府雅词》的编选意图旨在崇雅反俗,编者曾懂希翼通过自己的词集来反拨当时词坛淫靡腐化的不良风气,规范和引导词体向雅文化的方向回归。以欧阳修作为雅词创作和学习的楷模,一方面可以有力地反驳当时词坛淫靡俚俗的创作倾向,为正在兴起的复雅思潮呐喊助威;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导词体脱离儿女私情的狭隘领域,而向更为广阔的包蕴现实社会内容的雅的方向发展,以与南渡之初收复河山、重振国威的时代氛围相契合。

(二)辛弃疾、刘克庄并列为《花蓭词选》“第一词人”的原因探究

《花蓭词选》是一部旨在保留一代词坛完整之词史的存史选本,编者黄升具有较为明确的存史意图。他希翼通过词选的编定,在最大程度上存人存词。以真实地再现词史发展之概况。保留一代完整之词史。一方面词选人均入选词数仅有5.94首(词家196位,词作1164首),许多在当时鲜为人知的词人词作都赖此保存下来;另一方面胡德方在序《花蓭词选》时也已明确指出即“发妙音于众乐并奏之际,出至珍于万宝毕陈之中,使人得一编。则可以尽见词家之奇”。辛弃疾、刘克庄并列为“第一词人”,具体表现为:

第一,是保存当时词坛创作原貌之史的必然选择。《花蓭词选》编定于淳祐九年(1249年),而这时期的词坛正是辛派词人及其后劲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因为南渡之后。同仇敌忾、志在恢复的时代精神要求词体改变过去的淫靡词风,转变成为一种传导时代脉搏、有助于抗金复国的有利武器。这样以来。辛派词人所创作的大量以词言志、寄寓家国之忧和经济之怀的爱国词作。自然青云直上。雄踞词坛盟主地位。

第二,是保存词人创作原貌之史的必然选择。据《全宋词》考证,在黄升编选的时代范围内,存词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辛弃疾(692首)、苏轼(362首)、刘克庄(296首),而限于当时词坛的创作现状(南宋时期)。自然将苏轼排除在外,余下两者列于首位也便理所当然。同时辛、刘两人“当弱宋末造”,虽“负管乐之才”,却报国无门、请缨无路,无奈之下,只得将满腔情怀铸之于笔端,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异彩纷呈的词作。

(三)周邦彦为《草堂诗余》、《阳春白雪》“第一词人”的原因探究

第一,与南宋中后期柔婉词风重新复归、占据词坛主流的词坛状况有关。两部词选的最后成书都在1249年(《花蔗词选》的编定年代)之后,而这一阶段恰巧是柔婉词风复归。重新占据词坛主流时期。南宋中期以来偏安江左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朝野上下的苟安享乐之风,使得靖康之难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唱词之风勃然复兴并趋于极盛。在这种新的文化环境氛围中,南渡以来士大夫以诗为词的刚硬粗豪之调,显然已经成了不适宜社会风尚的刺耳不协之音,北宋那种浅斟低唱、审音协律、应歌和乐的柔婉词风重新复归。占据词坛的主流。

第二,与两部词选都是具有一定选歌意识的选本有关。《草堂诗余》是依题材分类编选词集,《阳春白雪》依调分类编选词集,在编排方式上属于典型的选歌型选本。而选歌型选本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市井需要,为歌者、唱者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的歌唱脚本,这样以来词作的应歌性成为重要的选录标准,即要求选录的词作具有一定的应歌性。音律优美动听,婉转和谐。便于口头传唱,只有这样,才能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获得广泛的传播效果。

第三,与南宋中后期词坛推尊周邦彦的词坛实况有关。南宋中后期,词坛上强烈的崇雅、复雅呼声,使得几十年来未被提及的北宋晚期典雅派词家代表周邦彦被重新理解和接受,并被推尊至词家第一的地位,如陈振孙称其为“词人之甲乙也”;陈郁则说他“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刘肃也认为其“足冠冕词林”,而沈义父的词论《乐府指迷》更是将其奉之为作词的不二法门,即“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下自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冠绝也”。

(四)周密为《绝妙好词》“第一词人”的原因

第一,是由编者周密本人明确的以自我为中心,以本群体为中心的存派意图所决定的。周密作为宋末临安词人群的代表。他希冀借选词而成一家之言。建构宋末临安词人群的宗派门户。据统计。词选中几乎一半词家从属宋末临安词人群,而周密更是自选词达22首之多,是人均入选词数的7倍之多,其挟词选自开风气、昭示后人的意图展现无疑。

第二,与周密当时在词坛的骨干领袖身份休戚相关。成淳初年。词坛盟主杨缵下世之后,周密就逐渐成为临安词人群的骨干词人。入元之后,前辈词家相继凋零,不少词人又因赴征兆而四散。使得“此一时只有牟阳老人耳”,故被“艺林推为领袖”,成为当时词坛的领袖人物。

第三,周邦彦作为南宋中后期词坛的宗法对象。而《绝妙好词》却没有将周邦彦作为“第一词人”,原因何在?除去周密本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外,其客观原因则是选本专选南宋词人这一时代范围的局限所致。实际上,临安词人群对周邦彦也是相当推崇的,如代表词人张炎在词法《要诀四则》中推举的词家“一祖三宗”是周邦彦、姜菱、史达祖、吴文英。

宋词精选第6篇

从教师方面来看,根据高中课标,可以将《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情感价值观方面,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审美的情趣;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学生要掌握相关知识与作品;过程和方法目标方面学生能够尝试创作。

教学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唐诗宋词选读》的选修教学也一样需要达到理想的境界。首先,培养学生积累更多的唐诗宋词的知识。在记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辛弃疾的豪放主义等等,初步学习和掌握古代诗词的基础知识,为掌握作家、流派和风格等打下基础。其次,培养学生自主的感受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逐步养成鉴赏能力。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最普遍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达到以上两步之后,再让学生在诗歌中注入自己的元素,做出富有个性化的品析。选修课培养的是学生专业以外的兴趣爱好,对个人的发展很有利,教师要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发现作品其中的奥妙之处,本质的内涵,让学生体验阅读之快乐,以求实现真正的选修课作用,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于对学生诗词基础,教学目标的分析,上好《唐诗宋词选读》这门选修课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结构完美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结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设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读”上下工夫,获取审美体验

所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说的是读书要三到,口到,眼到,心到。用心地读,可以读出文章中很多信息,诵读是理解诗歌最基本也是最必须的方法,只有在对诗歌熟练朗诵之后,才能深入文本。学习诗不仅读,还要反反复复的诵读、带着目标去读,通过诵读加快学生对作品本质东西的理解和鉴赏,这样才会每次都有收获。举个例子,岑参的作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我们将其分三次诵读,由浅入深,先了解诗歌的内容,再进入理解阶段,最后完成鉴赏活动。第一次诵读前,预设目标找韵脚,体会诗歌里的生活内容;第二次朗读时候,要琢磨诗中的意境,可以从人物,景物,意象入手,同时要理清诗歌的脉络;第三次诵读,要求学生体会岑参诗中的“奇”字,感受其中的浪漫主义情感,获得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诵读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齐读 ,当然也有个性化的独读,对读,还有多人分组读、分角色读、配音诵读等形式。三次诵读可以将这些方式交替,这样更加容易创造诵读的氛围和学习效果。

二、“剥皮抽筋”,找到诗歌骨架

诗歌学习不是学生单纯的欣赏,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教唐诗宋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生成发自内心的感悟,并能融会贯通,才会有所收获。诗歌中的字句是诗歌的血肉,首先弄懂它们,然后顺着它们去寻求这些字句所依附的骨头,一来提取了关键词句,二来能轻易地找到全诗骨架子,最后通过整体的梳理,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例如高适的《燕歌行》是关于战争的诗歌,全诗共28句,分四层表达:(1)汉军出师的历程;(2)战斗的危急与失利;(3)被围士兵的痛苦:思念亲人、生还无望;(4)面对现实,回忆名将李广的英明与对士兵的爱护。通过这样的文章骨架分析,战争的残酷、诗人内心的愤慨,以及同情,都自然溢出水面。

诗歌的层次脉络通过“剥皮抽筋”,找到其骨架得以迅速呈现,这为掌握诗词的写作手法、技巧和主题风格夯实了基础。

三、有机切入,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贵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唐诗宋词,也不例外。由于唐诗宋词的相似性,再加上几十个课时,尽是唐诗宋词,容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教师也容易创新疲劳,课时多,很多课只能是家常课,备课量过大导致设计不精细,缺少自己的解读。因此,往往借助教参,依赖《唐诗鉴赏词典》,根据别人的鉴赏,平平淡淡的讲述,生搬硬套。无形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打了折扣,学习的效果也就下降了。教师应该学会从某个角度切入讲解诗歌,这是找到阅读兴趣点的良策。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角度:题目,关键句,疑难句。我们可以重点了解一下从疑难句这个角度激起兴趣,切入疑难句,首要任务是找出疑难句,抓住诗中句子的难点,解读其中的难度较大的字词,培养学生从字词入手,逐渐深入到句子的理解,然后通吃全文。疑难句是教学中绊脚石,但它却有机可契,将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挖掘出来。

四、探究引路,培养文学灵性

选修课的教学应该重视拓展性的探究,但是现在不少选修课的探究要么没有足够的拓展,要么随意延伸,任意加大难度,结果抓了拓展而丢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所以以生为本,有效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比较王维和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有何区别,让学生比较李白与杜甫诗歌的风格与表达手法有何异同,但是研究的切口宜小,要求要明确,指导也应该简单明了,让学生触手可及。还教学以实实在在的语文课风格,而不是无限制地上升到文学鉴赏的高度。

教唐诗宋词,要教出唐诗宋词的鉴赏味来。怎样“入味”?首先教师要善于从浩繁的资料中选择那些有价值的观点、资料,甚至独到的鉴赏语录和行话,糅合组织到教学中,推动课堂的鉴赏教学。如学习了晚唐五代词后,我问学生喜不喜欢词,学生都说喜欢,我又问为什么喜欢,在学生阐述了他们的感性理由后,我分别介绍了王国维、缪钺诸家对词体美学品格的经典说法,让学生对词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再如“杜甫专题”,学生经过自己的讨论,用一句现代话概括了杜甫的诗歌和为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这句话激起学生们的热情,也将历史浓缩于此。

宋词精选第7篇

关键词:唐诗宋词;课堂;教学方法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珍贵的宝藏之一,这里星河灿烂,群星闪烁。《唐诗宋词选读》作为高中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力图让他们“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

面对如此丰富的精品佳作,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既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以“读”为主,层层赏析作品

1.预读

在预习时教学生学会查阅与鉴赏诗歌有关的各种资料,为鉴赏作品打好基础。如,学习“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时,了解把握李白的经历和理想以及理想的破灭,这样有助于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主题的把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准备之后,学生在鉴赏作品时才会有话可讲,有据可依。

2.诵读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作品,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加强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鉴赏诗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感。所谓语感,是对语言美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语感就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诵读对于培养语感,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大有好处。

3.美读

在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当学生能够做到美读这一点时,可以看出他对作品的理解较深了。

二、以“听”为辅,激发阅读兴趣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及中外名人都十分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雨果也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利用音乐在创设氛围方面所特有的作用,营造出与诗歌意境、感情相吻合的气氛,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感情基础,让学生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悟诗歌和流行音乐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亲和力。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听听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胭脂泪》;教学岳飞的《满江红》时,播放罗文演唱的粤语版《满江红》。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让他们感受到诗词里边的美好境界,体味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流行音乐融入诗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并使诗歌潜入心扉。

三、以“探”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宋词精选第8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 有效教学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受快餐文化及高考导向等因素影响颇大,从家长到学生,从学校到个人,有诸多急功近利的因素。比如很多人以为诗歌板块难度颇大分值不大提高又不快,与其因小失大,不如花力气于所谓的“有用”板块,诗歌教学因而门庭冷落处境尴尬。

加上江苏高考采用3+2模式,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导致部分教师忙于应对课务,疏于自身语文素养的维护提升,陷身诗歌理性与空洞的说教中而不自知。为教而教,应试而试,诗歌教学的课堂被程式化成一潭没有审美情趣和创新涟漪的死水。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本应是有着一道道精美佳肴的满汉全席,现在却让学生食之无味甚至倒胃,课本沦为仅是名句默写的载体,这样的诗歌教学其有效性从何谈起?可叹可悲!

语文本质的要求是张扬人文精神,有效的诗歌教学应传承诗性文化。如何让诗歌教学活色生香?作为奋斗于一线的教师,我们在努力探究摸索,且走且吟,期盼踩出一条坚实的实践之路。

一、预设有法

诗歌因其文本凝炼蕴藉的特殊性,课前预设时需深入研究学生的审美规律,预估学生的审美心理与需求,研读并整合教材,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来。

1.储备充分了解

有限的课时里追求教学的高效,势必要求教师上课前对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需要有所了解,了解他们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如已学过的诗词篇目、掌握了的赏读手法、学诗的最大障碍及内心最大期盼等。教师做到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了然于心,才能有的放矢,衔接好新旧,架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比如,笔者初上高适的《燕歌行》时,出于对学生能力的未知,设计了两课时,把较多时间用于字面疏通上,结果既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又拖沓低效。后来再上时,我先让学生预习,做到大意了然、难点划出,并将未知的问题在课前进行归类整理,课堂上略讲已知,重点分析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整节课学生一直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因此,备课时备好学生,诊断并分析学生情况,方能避免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

2.教材有效整合

《唐诗宋词选读》共辑录唐诗31首及宋词32首, 其中39首要求精读,篇目众多。若以时代为序逐篇单独教学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因此笔者尝试以作品题材或风格等方面整合教材归类编排,便于教学时开展比较鉴赏,达到举一反三的迁移效果。如把《春夜别友人》、《送魏万之京》、《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友人》等整合成“离别诗”专题;而“咏史怀古诗”专题则有《滕王阁》、《与诸子登岘山》、《咏怀古迹其五》、《西塞山怀古》等。

再如学习杜诗时,顺着他人生经历的四个时期――读书游历期、困守长安期、陷贼为官期及漂泊西南期,把教材原本顺序为《兵车行》《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客至》的篇目调整为《兵车行》(751年)《客至》(761年)《旅夜书怀》(764年)《咏怀古迹》(766年),并结合初中已学的《望岳》(736年)和《春望》(756年)两篇,为让学生更形象体会杜甫是怎样因时代变化而由胸怀大志乐观自信而变得忧国忧民沉郁悲愤的。

3.学案精心设计

充分的自主学习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师需在精心设计学案上下功夫。

以整合后的边塞诗为例,学案设计如下:(一)预习学案,内容包括边塞诗专题解说、常见意象、主要思想内容及解题技巧。(二)课堂学案:个人独立完成课本篇目学案《从军行》、《燕歌行》,小组讨论完成《兵车行》的鉴赏,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老师对困难之处进行点拨,合作完成拓展训练柳中庸《征人怨》和王昌龄《塞下曲》。(三)拓展学案:总结鉴赏方法,以陆游的《诉衷情》、陈羽的《从军行》和马戴的《出塞》来实战演练,通过层层活动,消除学生学习边塞诗的盲点,有效地达成了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预设都能很完美地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因此及时的反思与修改教学设计很有必要。笔者所在学校有“一课一思”的备课要求,个人觉得这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有帮助的。

二、生成有味

再得法的预设亦非万全良药,课堂开展是教学的重心所在。它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战斗”,离不开学生的全员驱动。教得有章有味与学得主动有趣二者完美结合,方能形成磁场产生合力效应来。

笔者任教学校是一所农村孩子居多的县级四星高中,学生中能课上认真记老师所讲、课后机械背诵记忆的多,但真正喜好古诗词而主动学习的少,个性意识和自主参与度也有所欠缺。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灵动而有效的课堂,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量。

1.凸显个性,诗意解读,提升课堂掌控度

诗歌教学中,教师自身若热爱诗词有深厚文化底蕴固然是好,但若不是,也只要坚持个性,扬长避弱,一样能上出自己的风格,构建适合自己主导的诗意课堂。

例如课堂之上,长于朗诵之师,可示范吟咏感受音韵体味情感;喜好摄影之师,可图文并茂调动视听营构情境;颇有才思之师,可品味咀嚼推敲词句指导再创;幽默风趣之师可设悬激趣,平和谨严之师可置疑深思,朴实内敛之师可引学生静心体味,睿智犀利之师可领学生评比古今……教师个性意识越强,越有激情与创造力来掌控课堂,敦促诗歌教学的有效推进。

再如,初上《唐诗宋词选读》,就迎来长诗《春江花月夜》,历年来学生难学难背的反馈不绝于耳。教师若停留于强调此乃“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学生未必甘心“卖帐”。笔者在细读全诗后发现了一组有趣的数字,于是课上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春江花月夜》何以能‘孤篇盖全唐’?老师有个惊人发现,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你们看全诗出现了几次‘月’?”

“15次!”

“那意味着什么?”

心领神会,齐答之:“十五月圆。”

“‘江’出现了12次,又有什么含义?”

一学生解读:“一年有十二个月,江水月月奔腾不息。”

随后,学生主动发现:“老师,‘春’出现了4次,那就是一年四季;“花”出现两次,那就是意味着花开与花落。”

师总结:“原来不经意的数字背后,有着诗人独运的匠心,难怪这江月能照耀千古,这孤篇能盖过全唐啊。”

2.注重参与,平等对话,激励课堂投入度

唐诗宋词的教学课堂,应是一个注重个性化赏读的诗意课堂。正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体现在关注学生学生精神世界的涵养与鉴赏能力的提升上。教师需要以注重参与,平等对话的理念来引领,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投入。

如因朦胧诗人李商隐其诗歌主题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上《无题》(相见时难)时,回顾所学《锦瑟》之悼亡说、令狐青衣说、自伤身世说及纯粹咏瑟说等就主题指导学生展开探讨。最终形成答案:一是爱情说,写出了男女双方相见的不易,遭受外力阻挠而分手的无奈;二是“上书令狐”说,是诗人向当时权贵乞怜的阿谀之词;三是阐明人生哲理,抒发自己面对逆境的态度……学生参与进来平等对话多元解读的过程,正是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加深的过程,所以,即使有学生出现“误读”,像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是消极思想的流露,杜甫的《咏怀古迹》是赞扬王昭君对各民族团结的贡献等,也要表现出对学生的个体的理解和情感体验的尊重,而后在赏读思辩培养共识。

又如今年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正值雅安七级地震,与汶川地震五周年纪念。因此设计了“人生无常,感伤一路行走的忧伤”环节,追忆生命中那些温暖过自己又消逝在无情岁月里的人和事。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走进苏轼的亡妻之痛,将真实的生命感动融入词作诵读之中。这堂课上,笔者几度因学生的真情发言而红了眼眶,这种课堂效果相信是再透彻的手法剖析、再前卫的理念引导都无法企及的。

三、拓展有择

刘国正先生曾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的隔泥墙,应是多孔的海绵。”有效的拓展衔接了课堂内外,正如海绵的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将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打造得有血有肉。只是必须记得要有所择地拓展。

1.紧扣文本,重点拓展

纵观整本《唐诗宋词选读》,李杜苏辛是重点。正如淮南中学袁夫石所云,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要结合《蜀道难》《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解读《兵车行》要联系《石壕吏》《新婚别》,体味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须探究章氏原词《水龙吟》,鉴赏稼轩词得延引《白雨斋词话》和《艺概》,以增加知识储备,向纵深探究。

2.注重实际,强化迁移

比如在上苏轼的《江城子》一词时,为加深学生对原诗作的理解感悟,笔者设计让学生发挥想象,模拟苏轼对妻子诉说 “凄凉”。目的通过仿写这一手段,变把课内的“用”延伸拓展为课外的“用”,学会知识的迁移。学生习作相当出彩:“我以为,十年的时间已经很长/长到我能够把你,把你遗忘/可昨日被雨淋湿的那梦一场/却轻易地戳穿了我的忧伤/原来,这十年的时光/只是把我的思念冲刷得越发明亮/我依然记得,那一天,临窗梳妆/我为你贴上的,那最后一抹花黄。”

3.立足本土,活动激趣

笔者所在地吴江,是江南胜地文化名城。借着学习《唐诗宋词选读》的东风,带领学生开展了关于“唐诗宋词里的美吴江”的研究性学习。如赵嘏的《长安晚秋》中有“莼鲈之思”的典故,吴江古名“鲈乡”,莼菜羹、鲈鱼脍正是家乡美味;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中有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吴江震泽思范桥相传正是范蠡携西施出游的渡口;而松陵垂虹桥更留有姜夔吹箫小红轻唱“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过垂虹》)的动人故事……立足本土,联系名人名胜,让学生在可触可感的地域文化中更深入地鉴赏古诗词,感受家乡浓厚文化气息。

当然,不同学生知识储备、性格兴趣等亦不同,故有效的拓展延伸需考虑学生实际,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注重个性,因材施教,方能知识的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

点燃思维的火花,走进古典诗词教学,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借着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采撷到的片片,在有效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2.《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参考书 [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肖成全.有效教学[M]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4.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6.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7.沈茂生.接受的缺失古典诗词鉴赏的文化沉思[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 .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