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计算机教学现状

计算机教学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06 09:36:27

计算机教学现状

计算机教学现状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大学生作为未来世界的开创者,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迫在眉睫。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但是就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大学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探究。本文是在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有效改革措施的探究。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获得不断发展,而渐渐成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计算机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掌握,及对工作信息的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一、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大学生个人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较低

计算机教学中,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教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同时也降低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大学的生源地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他们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城市学生相比相差很多。虽然很多学生在高中对计算机课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因为高中的教学设备落后等原因导致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因此,我国的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对偏低,甚至出现对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不够了解,阻碍了教师的教学的预期目标,不利于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知识匮乏,专业素质较差

在目前大学计算机的教学中,在对计算机教师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方面的老师都是由其他老师兼任,因此造成大学的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较差,综合能力较低,是导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很好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又要具备非常强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要能够将相关的知识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难以具备这些素质,致使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开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落后

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的基础课程相对较多。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祖师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整合水平,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校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长期分离的老旧教学模式,让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的灌输,而在实践课程中又对学生采取“放养”。这种教学模式既起不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信息素养上也没有任何影响,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探究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科目,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研究,明确大学计算机教学目标,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此外,大学计算机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专业性的计算机知识,让学生在某个领域中,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一)加强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教学

大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便利,因此,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是大学生走向这样的重要技能,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实践机遇,通过充分利用学校较为完备的教学设备,实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加强学生计算机的实践练习,这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加强大学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如今,高校也在进行教育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大学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有效推动计算机课程教育的改革。学校还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进修班等活动,从学校自身的管理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不定期举办交流会,加强计算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强化计算机教师的服务意识,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及时沟通交流,更好的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有效教学。

(三)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

推进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推动教学水平的发展;另外,在理论教学的过程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采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等;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课堂管理,避免学生利用电脑玩游戏、看视频等。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可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通过测验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将班级学生分成两到三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降低教学速度,合理调整教学进度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谢琳 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学现状第2篇

摘要:面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各行各业的关系日益紧密,经济市场对就业人才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对技工院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然而,在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未能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通过对技工院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分析,找出并排除不利于计算机教育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技工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社会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计算机的应用息息相关,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必须拥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手段,技工院校必须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指导理念,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教学的优点

在全新的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资源、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意识到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符合现代人才的标准,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一)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技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传统模式的教学对于他们几乎已经没有吸引力,甚至产生厌恶感。而计算机教学,直观新颖,形象生动,便于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做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教师有意识的教和学生无意识的学相互融合。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教学手段的应用,扩大了教学信息容量和空间,延长了教学时间,解决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和教学时间的冲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学习途径的便利和多样化,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讨论,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学会了如何对知识判断和创新。

(三)社会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已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动力,其信息技术素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通过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容忽视。

二、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意味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计算机教学作为信息技术培训的主体,对人才教育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技工学校也深刻意识到了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然而,分析本校计算机教学现状,无论是从学校教学设配,还是从教学内容来看,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教学。

(一)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在我们认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的同时,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机房、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配备相对滞后,无法赶上日新月异地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师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只是单纯地验证理论教学是否有效,加上学期检测对理论知识考察力度的侧重,都体现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学生误以为理论知识比实践学习重要,通过理论考试才是关键,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积极性,阻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而计算机教学的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在工作实践应用中,会发现已经落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缺乏,成了十足的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中,熟记于心的理论知识毫无用武之地。

(三)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其所处城市、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学生对计算机接触机会的多少。同时,中学教育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和设置及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和掌握水平的差异。

三、如何解决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学校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的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社会需求,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因此,只有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针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解决措施,才能做到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一)完善教学设备,改变教学观念。对学校现有的资源,做出积极地处理,维修旧设备,补充新设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保证学校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作,实现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要深刻彻底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和以理论知识学习为考核内容的考试方法。

(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在理论课程演示完毕后,设计实训环节,制定切实的训练目标,给学生留出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操作,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提高学习主动性。由于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教育手段,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积极的思考去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法则,并学会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学用结合。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化社会里,要想改善现阶段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培养出拥有较高计算机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优化教学资源,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2]焦文慧.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3]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朱文胜.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计算机教学现状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 调查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29-01

职中中学计算机教学是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延续,它仍旧履行着“培养计算机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两大职责。但由于初中升学的压力、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校计算机课程问题多,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由于近几年普通高中扩招,职高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计算机方面也比较突出,另外,职高生的生活环境也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教学中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等等。现将调查的结果汇总如下。

1 职业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

1.1 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厌学情绪重

绝大多计算机生学习成绩差,初中基础知识还没吃透,其中计算机成绩尤其差,具体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算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欠缺,学习习惯差。可以说,很多学生是因为从小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因为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就渐渐消磨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1.2 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造成教学的困难

除学生认知能力等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对教学造成的困难,大多职业中学的学生:(1)学习方法不当;(2)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持久;(3)对计算机缺乏兴趣;(4)情绪波动大。而计算机这门学科对这些都是有很高要求的,因此这些都对学生学习计算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 职业高中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现状

2.1 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

大多职业中学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因为没考上普通高中才在无奈中选择了职业高中,因此,他们大都有中考失利者的心态,有较强的挫败感,学习自信心不足。计算机课程有时连贯性比较强,如果一些学生一节课听不懂,那么他们对后面的课就容易丧失信心。无论教者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都不会对计算机学习感兴趣,哀莫大过于心死,纵然教者黔驴技穷,也无济于事。

2.2 在中学阶段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而改变不好的习惯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难免会将初中学习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延用到现在的学习中来,对学习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2.3 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沟通和交流

职中学生中很多同学怕回答问题,课堂上基本不主动发言,甚至有的连和老师眼神、表情的交流都没有,缺乏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教学因为少了没有了学生而显得单调,死气沉沉,所谓生“动”才能“生动”,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2.4 对计算机课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

大多学生认为在社会上生活只要会加、减、乘、除就够了。认为学的一些表格、文档程序等知识和生活沾不上边,认为计算机无用,对计算机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的动力。

3 教学方面

3.1 教学大纲陈旧,教材深浅无度,难以把握

从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试行《关于制定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到1998年颁布《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计算机教学大纲(试行)》到现在,教学大纲只是稍作了修改,有的修改还没有可具体操作性的东西,基本上没什么变化,而这么多年社会进步了,教育发展了,学生也改变了,因此,大纲有点跟不上了。

从近几年我校使用计算机教材的情况看,教材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1)对知识的阐述不清晰;(2)计算机课程目标的定位与现在学生实际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3)课程内容中还需要增加一些趣味性、实用性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就学生专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教学内容仍沿袭了普通高中的知识体系,尽管难度有所降低,但仍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我校就专业对计算机知识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分文科类(语言、财经)和理科类(计算机、机械、建筑)。

3.3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

教材的内容实行了分层,但缺乏与专业学习的整合,比较疏忽对学生实际应用方面的培养。计算机教学和专业知识还是两张皮,不能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4 教师的现状

4.1 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在教学时,大多采用普教模式,缺少与学生实际相联系,认为计算机就是让学生学会做题

4.2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习精神良莠不齐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再学习的精神也是因人而异。在这其中,灵魂人物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5 教学环境的现状

5.1 社会舆论的影响

在社会上,对职业教育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偏见。也有人认为上职中就是学门技术,文化课学得好不好这无关紧要。这对教学的开展也有一定负面的影响。

5.2 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问题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调查表示,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单亲家庭的比例远远大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另外,家长思想上的重视程度远没有普通高中的家长重视,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也少很多。

6 近几年的改革情况

6.1 教材改革

首先,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以“应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针对学生的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其次,为了更好地体现计算机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学生的就业服务的要求,以巩固计算机教材内容为目的,紧扣对应的知识点,贴近生活实际,编排一些趣味性、实用性的例子。

6.2 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上多采用实践性教学,多与其他专业接轨尝试。

(2)适时开展计算机课外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课外活动课的时间开展一些“计算机活力课堂”,选择学生喜欢的一些课题,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体验、感悟和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开拓、创新的精神。

(3)适时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彰显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色。

6.3 评价制度的改革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态度、测验成绩等。可以适度打破“一张试卷”定结果的做法,提供多次机会给学生,用其它诸如实验、实践性作业补偿等等。

(2)实行实践性评价,适量的进行一些开放性的任务考核,让学生从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的形式,教师可将其做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学现状第4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问题;策略

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大学中重点的教学科目,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教学,但对于计算机相关理论的教学不够透彻,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大部分源于学生的自我理解,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另外学生过度依赖教师讲学,对于在计算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缺乏独立思考与解决的能力,因此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提高学生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掌握必备的软件编程、C语言等计算机技术,加强学生计算机理论的掌握,促进对学生的学习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与解决在计算机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一、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问题

计算机学科在大学学习中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各个高校重视计算机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影响,但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计算机学习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侧重计算机技术实践,忽视学生理论学习

首先,计算机学科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注重计算机的实践性,不断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而脱离了计算机理论学习,学生在实践中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实践不流畅,反复实践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进入学习的死胡同,计算机的学习低效,这样学生不仅计算机实践操作差,理论知识也没有学习好;其次,教师在计算机讲课中通常对学生进行操作演练,然后组织学生实践,学生只是单纯的记住了操作的步骤,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遇到其它问题时学生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找不到问题出在何处,计算机技术是一项灵活的技术,如果重实践轻理论就会导致学生将计算机学“死”,计算机学习是有头无尾,反而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最后,轻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采用直接上课的形式,课上内容都是学生第一次了解,影响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效果,教师忽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还会造成学生过分的依赖教师讲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二)教学方式落后,形式单一

(1)计算机学科由于理论性强,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软件编程、C语言等都十分的枯燥,需要学生具有逻辑清晰、灵活的大脑思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但是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计算机课堂专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被限制,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更加重了计算机课堂的枯燥,降低了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2)教学形式单一,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互动,课堂教学沉闷压抑,学生容易出现计算机学习沉闷,对教师讲学产生抗体,学习内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二、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问题改进策略

为了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视计算机理论作用,深入研究计算机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计算机理论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进行一节新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促进学生自学探究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的自学探究,学生能够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的掌握理论知识,促进学生计算机实践。比如学习“C语言--算法的概念与特性”,这一章节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了解算法的定义及其特点、评价算法优劣的标准:时间效率与空间效率等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教师要深入的研究计算机教学内容,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包括语言类:C语言、JAVA、C++、软件设计、数据处理等,通过研究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梳理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寻求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科学和谐的进行分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新计算机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师教学与多媒体辅助的结合,计算机学习内容多,每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较多,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边进行讲课边通过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及时的将计算机的操作、原理通过投影仪为学生进行演练、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计算机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比如,学习C语言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制作算法三种基本的结构图,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区别,寻找共性;又比如教师通过NS流程图与计算机语言进行比较,使学生的C语言学习更加顺畅;(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教师在计算机课堂上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获取学生学习的最新情况,灵活的调整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讲课节奏等,使教学的节奏与内容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计算机学习内容的吸收率,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教师在结束计算机教学后,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业的布置,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

计算机教学现状第5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32-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在人们生活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占据一定的位置。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率,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中职计算机教学就要在目前的社会要求下,去培养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为建设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 中职计算机教育现状

1.1 教学方面

一些教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没有确定的课程进度、计划,对于学生的课下练习并不重视,没有规律的去锻炼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关心。课堂内容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其实计算机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练习并重的,但是一些教师并不了解这种情况,在他们的内心中觉得理论重于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也是错误的,让学生的实操能力弱,不能满足职业要求。因为一个班级中,学生数量多,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学习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因为这种差异去进行不同的教学。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一些软件硬件更新换代快,但是某些中职学校,对计算机教学需要的硬件设施配备低,也没有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升级。计算机教学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就是边讲边演示,学生在课堂上看起来掌握了教师所教的知识,但是其实并没有学会内涵[1]。教师应该利用现在信息的发达,利用互联网去找到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在课堂上多和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去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让学生逐渐会解决问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浮于表面,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够具体。

1.2 学生方面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可能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只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不重视课下练习,久而久之其学习能力并不会提高,自己面对问题时并不会解决。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根本没有用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构成都不清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吃力,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校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的,学生的想法很少考虑,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2 中职计算机教育对策

2.1 学校教学方式改变

教师要认真安排教学进度和进度,按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内容去除,把课堂时间留给重点知识的讲解上,不能在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而要注重和学生沟通,让学生边学习边动手练习,让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发展;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尽量给学生将一些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景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设定一些情景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定期举行关于计算机知识的竞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2];因为计算机专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学校要尽量更新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让学生不至于脱离社会,可以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教师要勇于对现在的考核方法进行改变,不能单凭考试成绩去评定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鼓励,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

2.2 学生自身的提高

中职教育的工作核心是培养出具有技能的应用人才,现在虽然企业对于计算机人才需求很大,但是一些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就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不符合企业要求,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首先就要让学生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学生要多和教师进行沟通,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还要在课后多练习,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需要有扎实的能力[3]。目前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师要做到尽职尽责,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去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对学习要有极大的积极性,懂得在学习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真正的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燕,浅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3,23:46-48.

[2] 王艳玲.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2:145-146.

[3] 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138-139.

计算机教学现状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848-03

Talk on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 and the Countermeasure

LIU Zhi-liang, GE Wen-geng

(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China)

Abstract: The goal of college computer teaching is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master certain computer basic knowledg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ethods. Through the local colleges and key universities teach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asic computer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for the four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mputer basis;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cours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formation literacy

1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于1978年,当时高校恢复招生不久,仅有少数高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高级语言课。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校才逐渐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国家为了更好地督促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于1997年颁布执行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与此同时,一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通常会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使得各个高校很重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但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反馈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不少毕业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脱节,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有几点:

一是学生基础差异很大。虽然教育部早在2006年就已制定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目标是在21世纪前10年内,要逐步普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让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摆脱“零起点”,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城乡的巨大差异,仍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机盲生”,大学新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是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首先所面临的问题。

二是教学形式单一,实践不够[1]。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才能形成相应的技能。早期计算机设备比较昂贵,学生的上机时间受到较大限制。随着大多数高校硬件条件的改善,学校一般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计算机设备,但这也是和学校的扩招同时增加的,因此从比例上来分析,仍处于人多机器少的状况。大部分学生除了正常上课的时间外,很少会利于业余时间来练习计算机操作,即使少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占有了计算机,也常常会网上聊天或打游戏,这样学生的上机时间就不能保证,从根本上也就无法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

三是教材的不完备,直接导致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不好[2]。传统的数理化学科在高等教育中有着较长的历史,其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内容有着严格而明确的规定,所用教材一般是统编教材,比较有权威性;而计算机教育引入课堂较晚,各个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情况差异较大:教学大纲一般是由高校自行修订,尽管社会上有不少关于计算机基础的教材,但相当一部分教材存在严重雷同情况,不少高校在选取教材时,没有分析自己学生的学情,常常会出现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当然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该文从“211”院校中选取若干学校,同时又选取若干地方普通高校,让它们和重点大学形成对比,来调查分析当前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调查从课程设置、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从中看到未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趋势。

2.1课程设置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上,重点大学和普通高校没有什么差别,全部都是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进行开设的。像中山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文科)》,《理科计算机应用基础》,《C++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与电子商务》。而河南师范大学的是:《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基础》,《VB程序设计》,《VFP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基础》。从这两个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其实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另外,根据各个高校专业的不同,都有各自的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有理工类教学大纲,医学类教学大纲,人文类教学大纲。北京大学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划分为计算机专业(A类)、理科非计算机专业(B类)、文科专业(C类)三类,目的都是为了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的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

2.2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在这方面“211”院校与普通地方高校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以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为例,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重点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建立数字式教学平台,该平台集成课程网站、上机考试系统、多媒体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等。通过最近几届新生的教学实践,在众多教师制作的课件中优选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将选出的课件再经过专业美工处理,力争在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此同时,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由原来采用大批教师人工授课教学模式,转变为采用网络化的数字式授课教学模式,同时实现网上实时答疑,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网上自助式学习和实验、网上自我测评;北京大学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网上,成为网络课程;重庆大学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微机接口及应用等14门计算机课程变成网络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还有其他的重点大学,它们都有自己的网络课程,这样就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而其它的普通地方高校,从它们的官方校园网上来看,根本没有网络课程。像河南农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等。可见,它们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上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2.3教学评价

目前,根据课程的不同,各个高校的计算机基础大多采取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笔试考察的是学生的基本知识,而上机考试则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从2006年的2门国家计算机基础的精品课程来看,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二是杭州师范学院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由于这两所大学都开发了“无纸化”考核系统,所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评方式都采取“无纸化”的上机考试,学生通过在上机考试系统上注册就直接可以参加考试。和仍有一大部分的高校仍旧采用笔试考核相比,上机考试更能促使学生积极实践,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

3建议与对策

鉴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应该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该文在调查多个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之后,提出以下四点建议[3-6]。

3.1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分类规划和实施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所以不少高校都对计算机基础进行了改革。以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出台的新举措为例,人大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行分层、分级教育改革,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允许部分基础较好、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在提前完成全部作业的基础上提前进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题量和难度与全校期末统考相当,如果学生的提前考试成绩达到70分以上,则可以申请提前结课,结课后学生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更多拓展内容和高级课程的学习上。还有些大学在新生刚入学时,先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进行考核,然后让他们进入到不同层次的学习中,对于那些基础特别好的学生允许免修,基础差的学生再划分为若干等级,实行分层次教学。

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专业对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需求的不同,分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比如一些专业,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要求相当深入,而另外一些专业,则完全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工具使用,因此应依据有限的学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以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根据专业不同,有不同的教学大纲,开发不同的教材,争取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努力地学习,最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达到计算机基础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3.2抓好重点基础课程的建设

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只有有了好的课程,再加上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计算机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所以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就要开发好最基本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各个高校应该分析自己学生的学情,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知识时有所偏重。比如对于会计类专业,应该在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加以倾斜,以达到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相融合,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3网络平台+数字资源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从黑板到投影仪,进而到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目前,随着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学校已经有条件进行网络化教学,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已经有了网络接口,不少学生还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同时,学校都在不断的购置计算机设备,学生上机困难的局面已经基本解决,下一步就是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校园网中的共享资源,这实际上就是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校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应该不断的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西安交通大学已经建立的数字式教学平台为例,该平台集成课程网站、上机考试系统、多媒体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等,采用网络化的数字式授课教学模式,实现网上实时答疑、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网上自助式学习和实验、网上自我测评。

此种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首要前提是“网络平台和数字课程资源”。所以高校要加强自己的网络资源建设,开发优质的课程,把它到网络平台上。课程资源系统要具有网上实时答疑、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网上自助式学习和实验、网上自我测评系统等多项功能。在信息化社会,如何去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通过网络环境教学,让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开阔学科视野,让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

3.4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的定义是: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教育实质就是培养大学生快速的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就像用纸和笔一样,是人人必备的基本功,这也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的很多内容都与信息素养有关,例如在讲授网络知识时,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什么是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模式和工作模式,以及如何获取这种知识的能力教育培养。总之,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更为密切,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应该以信息素养为教育目标。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获取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一种很重要途径,该文重点分析了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成因,从分层次教学、课程建设、网络平台建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但是,只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勤于思考,不断改革,就一定能跟上技术的步伐,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月琴.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5):206-207.

[2]刘利萍.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4): 236.

[3]包杰军.对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05(16): 264.

[4]郭玲芳.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对策[J].宁德师专学报, 2010(3): 294-296.

计算机教学现状第7篇

关键词: 中职,教学现状,计算机网络,对策

计算机应用专业,做为上个世纪末的热门专业,几乎每所中职学校都有开设。在当时,甚至可以做为学校的龙头专业或者骨干专业。但时过境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社会上对计算机操作进行培训的机构的增多,对计算机简单的使用,已经不需要再进行专业的学习。这就造成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生源的萎缩。

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少了,但是在招聘市场方面,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信息化建设进度的加快,各企业都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相关人才。而简单的培训,是不可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的。如何抓住目前大好的机会,使计算机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是我们作为计算机专业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专业现状分析

(一)学校方面

1.专业划分过于细化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划分过于细化。计算机应用专业仅仅学习各种软件的使用,无论是简单的文字录入、office系列软件,还是复杂一些的动画制作、工程设计等,都是对软件的学习;计算机维修专业主要就是对计算机硬件以及各种办公设备的维护与修理;当然还有计算机网络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等,这些专业都没有考虑到学生就业之后所要面对的工作内容。中职学生就业主要是体现在“动手”和“第一线”上面,他们出去后不是做研究、不是去编程,所以也没有必要学习太过于专一和深层次的内容,更何况有些深层次的内容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识的支撑。

2.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计算机教学却无法紧跟这种节奏。就拿最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来说,现在主要应用的应该是WIN7,而且WIN8也已经开始进入应用阶段。而我们的教材,相当一部分还是介绍的window XP。落后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试问他们如何能够提起学习的兴趣呢?

3.教学应用无法衔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完成教学计划,往往对教学内容简单化。看上去我们把教材上的内容传授给了学生,但是实际上学生仅仅会操作老师所讲的题目,到实际工作中,无法做到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演示法。很多老师让学生记住其操作步骤,然后依葫芦画瓢,制作完成自己的作业。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只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造成了无法灵活运用到工作中。

3.硬件建设相对落后

由于受办学经费限制,很多中职学校达不到基本的实验要求。其中有的学校计算机的配置很低,新型、大型软件不能安装运行。有的学校虽然能保证计算机的使用,但是除了计算机外,无其他实训设备。例如用来组装与维修的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即使有这些设备,在实训耗材上也是能省则省,甚至很多同学根本就没有办法在课堂上亲自体验一下水晶头的制作。

(二) 学生自身方面

1.学习积极性不高

毋庸讳言,高中的扩招、生源的萎缩,已经让很多中职学校没有了入校的门槛。只要学生愿意交学费,学校就会对其敞开大门。这样,很多成绩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的同学就进入到了中职继续自己的学生生活。不可否认,很多同学进校的时候是抱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的,但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让他们无法保持一个很好的学习状态。因此也造成了中职学习的困难。

2.实际动手操作不足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观看了老师的操作之后,感觉非常简单,总是想着尽快完成作业,给自己留下多点自由的时间,不愿意花时间进行多次练习。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练习操作上的不足,记忆不够深刻,知识的掌握就不够牢固。

3.专业知识深入不够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只能按照多数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单独了解与辅导。这样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专业方面的内容,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但是我们也说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够,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掌握一些专业的知识,这也造成了其专业知识深入不够的情况。

二、专业未来定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给中职教育的定位。尤其是“第一线”三个字,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其实用性和贴近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若要对本专业有个准确的定位,我们首先要了解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主要遇到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的熟练应用,是中职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日常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主要体现在文字录入、文档排版、表格制作、PPT设计等内容上。这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目前各个学校中,计算机专业主要学习的内容。

2.硬件与外设的维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在工作中保持高效率,硬件上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能够对软件进行应用,还应该能够对自己所使用的工具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修理。比如计算机简单故障的排除;打印机、传真机等外部设备的维护等。

3.网络的设计与实施

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现代化企业中,信息化的程度,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力。若要从事本岗位的工作,就要要求学生熟悉网络设备,掌握网络布线技术和初步的组网技术,并且能够从事局域网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网络设备安装、配置与调试等工作。

4.拓展能力

掌握了以上三项能力,学生已经基本可以应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多数问题。当然,除了以上三项能力以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平面设计制作、动画制作、网站制作等更专项一些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需要学生的美术能力,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同学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兴趣发展方向,但是不能作为主要的就业方向。

以上的内容是根据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们设定教学计划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专业建设目标

1.增加实际案例,增强教学效果。

教材的内容永远无法跟上现实应用中的步骤。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教师在实践内容安排上应突破教材的束缚,围绕当前社会的需要,突出技术实用性。计算机应用、设备检测与维修、网络设计与制作等各方面都会有非常多的实际例子。这样,计算机专业教学不仅形成自身特色,也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中职学生对专业实践的自信心和能力。

2.采用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一大批先进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我们没有必要每一种方法都去使用,但是应该找到一种最适合我们自己学生和条件的方法。单纯演示教学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可能让他们足以应对以后工作的需求。

3.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启发、教育、引导作用。学校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对于计算机专业,首先应在机器数量上有保障,让其对计算机能够熟练的应用;其次在组装与维修设备投入上,要跟上社会的步伐;最后,对网络管理实训室的建设也应该加强,投入资金建设网络仿真实训室,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条件。

4.改革评价模式,鼓励学生创新

中职学生一直以来在学习中倍受打击,重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单纯的依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是非常片面的。中职学生主要注重的就是动手能力,我们可以把评价模式向此方向上进行引导。例如考核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一个单纯的考试。学生做出任何老师讲解内容之外的东西,都可以计入考核分数,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一点点的经验,所处的高度还不够,也许有很多不妥之处,整理出来也算给自己今后的教学做一点点指导。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希望在一点点积累的过程中,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泽秀.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J).高教研究,2012(09)

计算机教学现状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在现在的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中,计算机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计算机也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工具,但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会打字、上网就是学好计算机。因此,计算机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掌握好计算机实操能力的同时,必须学好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

一、学生的态度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学习态度与代沟

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的落榜生,素质相对较差,学习态度也比较懒散,同时,他们对于计算机也有所了解和接触,但对于基础知识不太关心,不明白只有把基础性的东西掌握好,才能使自己更好地的学习。而有些教师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否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认为他们无心向学,这样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产生了一种代沟,导致教师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学生也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学。

(二)解决措施

对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的分歧来说,教师一般会先入为主,固执地以为自己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学生的不良态度,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督促学生改正,才能控制好教学环境的良性发展,也能使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

教师应该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亲近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看到教师是在真心地帮助自己。同时,要鼓励学生在遇到不会的时候,多向教师请教。

学生应该摆正态度,积极学好基础知识。在学生眼里,对于计算机的认识,往往是从网络游戏开始,于是在课堂上,可能有的学生也会偷着玩游戏,错过对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在实践操作的时候,也不会进行运用。所以,作为学生来说,应该真正把课堂教育重视起来,争取在课堂上能领会教师所讲的知识点,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有助于学生长足的进步。

二、学生的学习误区及解决方案

(一)不会学以致用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在学好基础知识后,应该通过上机操作进行体验和积累,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很多学生都是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只在考试前“临阵磨枪”。

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进行上机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操作指导,学生会在一种实景教学式的环境中不断实践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深刻认识。

(二)只会进行单一的操作

学生在计算机课上,当教师说到或演示某个操作步骤时,他们可能会很快进行模仿,但却未能举一反三,缺少创新与变通。比如在word中,学生只会在里面进行文字的录入和简单的排版,而不会进行格式的修改。因此,老师在进行实践操作时,要尽量采用“任务驱动”等项目教学法,并预留一些操作或知识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明确完成某个任务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和预备知识,哪些环节可以添加自己的元素,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它全部的应用过程,因为在今后的实践操作中,学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需要自己来解决,这就可能会用到更多的知识来实施。

(三)不会灵活地进行变通

在学习计算机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往往只会按老师提供的操作步骤操作,而不懂得把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运用,在将来实际操作中,当遇到新鲜的问题出现,还是不能够进行很好的解决。

面对这一状况,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上机操作过程的同时,教会学生进行辩证地思考,在遇到不同种困难的时候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比如,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主动地给他们设置一些困难,给他们一个攻克与修复的训练机会,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实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有兴趣进行计算机的学习,使他们在不断学习中获得乐趣,在乐趣中不断进步。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从事某种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的突出作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职业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坚持“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必须“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关怀和尊重,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技术是多方面的,也是日新月异的,教师应该拓宽自己的思路,推行情景教学,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得到锻炼,创造一个更有创新性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看到自己学习的希望和兴趣所在。

(一)拓展知识面

教师在教导学生强化基础性训练的同时,应该给他们分享当今社会上一些较好的计算机资讯和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使他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且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另外,教师应该把课本以外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操作方案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

(二)精选教材

教师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具体情况选好教材,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必须掌握的知识,应把简单的知识用简单方式传承给学生,然后逐步地加大难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中,能做到厚积薄发,以不变应万变。

总结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进步,在给学生进行良好地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更好地解决各项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