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09 13:57:04
司马迁写史记第1篇

关键词: 《史记》;司马迁;文化原因;纪传体通史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两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不仅创作了卷帙浩繁的《史记》,他在记史体制上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样本,影响了后来一大批历史学家,最典型的就是对《汉书》著者班固的创作,现代学者余秋雨认为司马迁是二十四史相同体制的总策划。[1]

一谈到司马迁作《史记》,就免不了说到他的《报任安书》。一般认为司马迁作《史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受宫刑之后的“发愤”。他自己曾说:“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但我们不能把这句话简单的理解为他著书是为了给自己扬名立万,洗刷所受耻辱。他说这些是为了告诉任安自己忍辱活下去的理由是为写《史记》抢得一线生机,不能因为去营救任安使这线生机断裂。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发愤著书似乎不是司马迁作《史记》的最强大动力,真正强大的动力来源于众多社会文化原因的结合。

一.家族文化背景下的史官情愫

对于司马迁的家族历史,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做了简单论述,司马氏家族在周朝被任命世典周史,汉武帝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续先祖传统,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文史星历。在司马谈临终之时,他将太史一职的责任托付司马迁:“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予死,尔必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这一年,司马迁三十六岁,官至郎中。[2]

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在故乡夏阳龙门度过了近二十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在这个世代修史的大家庭里接受了不少史学知识,为他日后写《史记》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司马谈死后,司马迁便更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开始做写《史记》的准备。可以说,在这种背景下,司马迁义无返顾的继承了父业,以修史为己任,并继承了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二.社会文化对司马迁的影响

两汉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畜牧业、冶铁业、水利工程、纺织工业有了极大进步,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等一些学科也相应发展。到了武帝初年,经济的繁荣远超战国时期,《后汉书.食货志》概括这时的经济形式说:“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在文化上,汉武帝还“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正因为这个时期文化事业的开放,才为太史公修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材料。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汉皇朝已达到鼎盛时期,统治阶级也在思考:秦朝那样强大,为什么二世而亡?汉王朝今后怎样发展?虽然大汉帝国有它腐朽黑暗的一面,但它自开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说繁荣的经济和壮盛的国威孕育了司马迁那种海阔天空的浪漫精神和雄伟气魄,那么当时森严的法纪便使司马迁深深感到人性的可怜和被压抑人权的可悲。同时他在这个时期必须回答为什么秦汉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史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3]

三.在游历中感受中华文化

在司马迁十九岁的时候,他一家徙移至茂陵。第二年,司马迁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漫游旅行,了解和搜寻历代历史传说和各种史料。总的说来,司马迁游历的重点在南方,从长安出发南下襄樊到江陵,渡长江到湘西,再北上长沙,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转钱塘,上会稽;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齐鲁地区的文化;然后沿着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沛、丰、睢阳至梁,回到长安。[4]这是司马迁第一次游历,历时六年。在这途中,他接触到祖国的壮丽河山和勤劳的人民,思考着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感受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此行最重要的两大收获是采撷到了豪荡之气和获得了历史现场感。

后来,在司马迁担任郎中和太史令时,多次跟随汉武帝巡游各地。元狩五年(公元前118),随汉武帝至甘泉置“寿宫神君”;元鼎四年(公元前113),随汉武帝巡游三河地区,体察民风;元鼎六年东巡,“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侍从封禅,登泰山……

司马迁一生出使游历的足迹遍布大半国土。在游历中,他不仅关心汉朝,还体察了匈奴、西南夷的情况,注意当时各地的交通经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差距等各种问题,这对他写《史记》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造就了后来《史记》的雄浑雅健、逸气纵横的气势。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道出了自己发愤著书的情况,至今,《史记》是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所著这种说法仍然很普遍。查阅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早在他父亲还健在时就着手史料研究,司马谈死后便更加有目的地准备《史记》创作,至于李陵之祸则是后来四十八岁之际。[5]遇刑之后,司马迁由太史令变为中书令,幽于缧绁。也就是说在李陵之祸前,首先是生在史官家族的责任感和大汉皇朝的那片土地给了他修史的决心,是意气风发的中华文化给了他忍受身体摧残的动力。在汉武帝和司马迁的时代,同时具有了昌明的盛世和智者的眼光,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司马迁受了奇耻大辱,但这两种伟大终于得以契合。[6]当汉武帝的土地遇上司马迁的目光,一部伟大的著作便横空出世。(作者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M].长沙:岳麓书社,2011.162-169

[2]韩兆琦.史记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1

[3]施丁.司马迁研究新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4

[4]张家英.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补证三则[J].1999.(1).4-5.

司马迁写史记第2篇

在和煦的阳光下,细细品味着书中司马迁完成《史记》的艰辛,我心里的感触如江水般连绵不断,思绪不停地缠绕在我心头……

读完了这篇课文,“坚持不懈,发愤图强”这八个字便在我的脑海中涌现出来。司马迁为了自己儿时的志愿,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即使受了酷刑,他也毫不放弃,坚持写完了这部前无古人的《史记》,他的举动是多么令人震惊啊!

想到这里,无数伟大的壮烈形象又浮现在我眼前:屈原为了国家的利益,尽管遭到了放逐,但还是顽强地写完了《离骚》这部巨著;左丘虽然瞎了眼,失去了光明,但仍越过重重障碍,写出了《左传》;越王勾践每日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东山再起,复兴了自己的国家……他们都凭着自己的毅力,自己的信念,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司马迁写史记第3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

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重点分析:

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

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这些文物古迹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科学技术、分析水平。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

1、对纪传体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解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史书的接触较少,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史书,很难体会其中的差别;甚至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司马迁写成《史记》的主观客观因素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稳定,文化也有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另外,司马迁出身于史官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有一定的影响,加之他本人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为了写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一书。通过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法建议

一、司马迁和《史记》

1.教师讲解纪传体体例和通史的含义,并注意其与编年体体例和断代史的区别。

2.学习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

3.《史记》的价值和影响,要从《史记》的写作特色入手,并引用鲁迅的话:《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秦兵马俑

1.建议运用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问:“秦始皇为什么把如此规模巨大的军阵埋在地下、他的陵墓附近呢?”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教学重点:司马迁和《史记》;秦兵马俑

教学难点:纪传体史书体例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著作?2.佛教传入的时间?3.道教兴起的时间?总结引入史学、文学和艺术。

一、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人,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作《史记》。其体裁纪传体,纪指皇帝的传记,传指将相和名人的传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二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让学生阅读书上内容,然后进行总结。)司马迁编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要深人探究司马迁著《史记》成功的原因。①时代的呼唤。西汉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进入极盛时期。这是汉朝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怎样才能长治久安,避免秦亡的悲剧重演,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时代呼唤一部能总结前人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历史巨著问世。②家庭的影响。司马迁的父亲是汉朝的太史令,即汉朝的史官,很想写一部历史著作,遗憾的是他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就病逝了。司马迁著《史记》,也是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③丰富的历史知识。司马迁20岁时,到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到大量流传在民间的珍贵史实,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④发愤著书。司马迁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重刑,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仅勇敢地活了下来,而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著作。

在史书体例中,最常见的是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它们的特点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纪事本末体以记事为中心。注意区分通史和断代史。

二、乐府诗

"乐府"为汉武帝时期始设的音乐机构,搜集各地民歌,经加工配乐,称为"乐府?quot;,其特点是形式朴素,语言清新活泼,感情真挚。西汉时乐府搜集各地民歌共有138篇,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四十篇。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三、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艺术成就中的雕塑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代表。

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的内容:第一,秦陵兵马俑的发掘;第二,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和宏大;第三,秦陵兵马俑的价值和发现意义。秦始皇陵位置:陕西省临潼县;规模:大(骑、步兵俑7000多件,陶马600余匹,战车100多辆)

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发掘了三个兵马俑从葬坑,其中都有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用的多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陶俑平均身高1.78米,逐个捏制而成。其装饰、表情各具特色,无一雷同。秦陵兵马俑表现了极高的雕塑艺术水平,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板书设计: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一、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写《史记》

2.《史记》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乐府诗

1.乐府

2.乐府诗及其名篇

三、秦后马俑

司马迁写史记第4篇

小时读书,就读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讲司马光从小就聪慧过人。但司马光从不承认自己是神童,他的成名完全靠的是勤奋攻读、博览群书。据说,司马光睡觉用的枕头,不是普通很舒适的枕头,而是一段圆木头。他头枕在上面,难以安稳,稍微一动,即被惊醒,遂即起床,挑灯夜读,执笔写作。司马光把这种枕头叫作“警枕”。正是经过这样19个寒暑的锲而不舍,在煌煌的中国历史上,才有了他的宏伟巨篇――《资治通鉴》。

这部记载1362年的史实,长达294卷、300余万字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学著作,不但处处可使人感悟到治国安邦的睿智和韬略,而且时时可领略到散文名篇的晓畅通达,深得后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的珍视推崇。的床边,常年放着《资治通鉴》,随时翻阅。他在临终前一年还说,搞文学史的人一定要好好读历史,要认真地读《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

司马光一生,忠信正直,不循私情,不贪富贵。他与王安石的变法之争,实际都是为了富国强民,只不过在方法上他强调节流,王安石主张开源。政见不合,他二人的个人关系并不是多么紧张,相互还是尊重的。司马光的主张被否定后,他主动引退,埋头著书立说,避开世俗干扰。王安石逝世后,他还给宰相写信赞扬王安石,并建议朝廷追授王安石更多的勋位。司马光的一位亲戚去世后,王安石还为其撰写了墓志铭。这些都显示了司马光和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高风亮节的君子品格。

司马光身居高位,为官40年,唯在洛阳有薄田3顷。他的妻子病逝后,竟无钱举丧。无奈,把自己的一块地典当出去,才简朴地为亡妻送了葬。“典地葬妻”,遂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美谈。他的《训俭示康》,也成为戒奢倡俭的千古名篇。

这位被称为百世高贤的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是山西夏县人,这是没有疑义的。司马光病逝后,灵柩被运回山西,安葬在夏县他的故里。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和奸佞小人的作祟,他的墓碑竟几番被推倒砸断,又几番被修复竖起。我曾两次到鸣条岗拜谒过司马光陵墓,站立在这位巨人的陵墓之前,蓦然间想起了“人遭非议还需议,事本当然未必然”这句至理名言,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在这里再一次得到证实。

不管多少风风雨雨,我们的乡贤司马光总算魂归故里!在当代太平盛世,这位百世高贤正安详地长眠于自己故里的热土之中!

这,不禁使人想起了另一位高贤司马迁。

被称为“文史祖宗”的司马迁,隐忍含辱,发愤写作,把满腔的悲愤寄于笔下,运用大量的史料,以极其顽强的毅力,编纂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史记》。《史记》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这漫长时间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史。它是自先秦至汉武上下30阗余年的历史总结,是中国史学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司马迁对中华民族文化极其宝贵的伟大贡献。

我在陕西韩城芝川镇,曾拜谒过司马迁墓祠。墓地很高,在一面高坡的顶端,人们说那是衣冠冢。墓前献殿门口有一幅醒目的对联:“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是对司马迁一生的真实写照,它触发了人们对司马迁悲惨遭遇的无限感慨,也使人们陷入到对历史的深沉回忆之中。

司马迁出生何地?他的籍贯究竟在何处?长期以来一直存有歧义。有陕西韩城之说,也有山西河津之说。这当然是史学家研究探讨的问题,我等浅学薄识者哪敢妄言。但是,从最近读到的一些史料中,看到不少有关记载,使我对陕西韩城之说实在不能确信。

在《平阳府志》卷二十三“人物志”中,明确载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对司马谈是这样记述的:“司马谈,龙门人,建元中为太史令。……”对司马迁的记述是:“司马迁,字子长。十岁诵古文,弱冠游江、淮,浮沅、湘,涉信、泗,过梁、楚以归。太初中,为太史令,因论李陵得罪,幽而发愤,修《史记》。刘向、杨雄皆称其有良史才。”在卷三十二“陵墓志”、“河津县”篇目中,共记载了8位乡贤的陵墓,其中不仅有司马迁墓,而且是记载最为详尽的一处。原文是:“汉太史公墓,县西十五里。《水经注》曰:‘司马长子墓,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自叙曰:迁生于龙门,是其坟丘所在矣。今不识其处,或云没于河,或云在河西岸。’”上述第一处记载,肯定了司马迁是山西平阳府龙门人。第二处记载,则肯定了司马迁死后也葬于故土河津。《平阳府志》,系清康熙版,著名学者孔尚任总纂。当时的平阳府,辖今临汾地区、运城地区及晋中地区的灵石县、吕梁地区的石楼县。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曾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户部员外郎等职。后辞官归里,专做学问,著书立说。其传奇剧本《桃花扇》,流传极广,影响很大。当时的平阳府知府刘,慕名请孔尚任到平阳府主持修志,于康熙四十七年刻版付印,共三十六卷,百余万言。《平阳府志》“当属名家精纂”、“珍贵之名志”。其所载上述史料,应该是可信的,也是权威的。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龙门,山名,横跨黄河两岸,东段在河津县西北25里。《读史方舆论要・山西平阳府・蒲州》载:“龙门即河津县,古耿邑”。河津位于龙门山之南,汾河以北,符合古代山南水北为阳的方位说法。故“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系指河津龙门这个地方。

清代诗人张汾宿,在《咏河津》一诗中写道:“莫谓人弗杰,周卜子、汉司马、隋传仲淹、明表敬轩,此几家硕士高贤,洵足接千秋道疏。漫言地不灵,东虎岗、西龙门、南来飞凤、北仰卧麟,这一带山清水秀,亦堪壮三晋观瞻。”确切地肯定司马迁是河津的硕士高贤。近代学者张冠三,早年曾任山西大学文科学长,他为文科院题写的院联,上联是:“史学冠中华,汉宋以来双司马”,尊崇司马迁、司马光为山西学冠中华的两位史学家。董其武为新版《河津县志》所作序言中也写道:“吾乡河津,物华天空,人杰地灵。……汉司马迁,隋王通,唐王勃、薛仁贵,明薛宣,……真可谓人文蔚起,灿若繁星,吾生其地,实属幸哉!”最近在台湾重版、以收录山西文献典史为主要内容的《山西献征》一书,也载明司马迁、薛宣等学人“生于山西龙门”。

虽然说,“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但以上史籍、自序、诗联中的记载,却不能不使人作一番深思。

史实只有一个,唯在深究细考。

司马迁写史记第5篇

1.了解《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精神。

2.了解《史记》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价值。

3.通过读书交流,初步了解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2600多年间的历史,理解《史记》的思想内涵和人物特点。

4.积累书中的成语,懂得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认识其艺术价值。

5.激发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准备:

1.学生人手一册少儿版《史记》,阅读一至两个月,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至少写十篇读书笔记。

2.教师认真阅读原版《史记》,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潜心备课,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司马迁及创作《史记》的背景,走近作者

学生汇报后,教师课件出示司马迁的生平: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入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后来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撰写历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奋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司马迁还撰写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课件出示司马迁发奋创作《史记》的故事: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就的。

二、读书交流,走进书本

(一)概述主要内容。

(二)畅谈读书心得。

1.讲人物故事,谈读书心得(播放部分影视片段,展示学生写的读后感)

2.评价你感兴趣的人物(重点评价秦始皇与项羽这两人的性格及成败功过)

(三)知识竞赛。(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华夏民族的祖先是____ 和____ 。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 。

3.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_____ 。

4.“管鲍之交”指的是著名历史人物____ 和

____ 。

5.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步走上霸主之位的著名变法是____ 。

6.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_____。

7.“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项羽’是我国

____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____,后来被_____ 打败。

8.“纸上谈兵” 里的主人公是指_____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_____ 。

9.走出一条中原通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人物是________ 。

10.《史记》被鲁迅称为“________ ”。

三、了解文学价值,积累成语、俗语

1.文学价值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当你走进《史记》的历史画面后,你会发现许多成语、典故、脍炙人口的轶事原来都出自《史记》。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新纪元,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对我国的散文、小说、戏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积累成语、俗语

焚书坑儒 破釜沉舟 霸王别姬 四面楚歌

背水一战 鸡鸣狗盗 卧薪尝胆 一言九鼎

毛遂自荐 鸿门宴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将相和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纸上谈兵 指鹿为马

无颜见江东父老____ 从奴隶到将军

司马迁写史记第6篇

人教版第六册的教学参考书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使它流行于大都会,这样就补偿了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杀戮,哪里会有悔恨呢!”《古文观止》对这句话的解释总体一致,就是将第一个分句解释成了“我确实已经写了这本书”。

两种解释都有它的道理。从字面上说,“以”在古文中有多个义项,但此处唯有“通‘已’”这个义项适合句子的需要。《古文观止》的翻译情况符合“字字落实”的标准。然而这种翻译在表意上却与教学参考书的翻译有很大的差别。教学参考书的翻译告诉读者,此时《史记》还没有完成;《古文观止》的翻译告诉读者,《史记》已经完成。

那么文章本身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信息呢?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句话:“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按照前面一句话的内容,令人感觉到司马迁总体上应该已经完成了《史记》,所以《古文观止》会这么翻译。教材上的翻译应该是受到“草创未就”一句的影响而形成的。不过,“草创未就”也可以看成是司马迁的谦谨之辞,因为一个治学严谨、品性谦让的人即使完成了自己的文字工作,可能也会觉得需要进一步完善,书已写完,但是仍有可能会出现经不起推敲之处,在他人面前仍然只是“草创”而已。由于对这段文字揣摩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此时《史记》是否已经完成就只能成为一种推测。

有趣的是,“藏之名山”这句话的意思又有多种推测,其中最主要的是这么两种:

其一,司马迁受宫刑之前已有家室,并有子女,他遇难时叮嘱女儿司马英一定要将《史记》初稿和相关资料带走保存好,让其流传百世。司马迁的女婿杨敞的老家就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县。司马英将《史记》初稿等带往杨府后,为了万无一失,又与其丈夫杨敞商量,决定将《史记》送往老家华阴珍藏。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藏之名山”一事的真实意义。①

按照这种解说来看,被女儿带走,还可以“传之其人”的《史记》已经没有修改的机会了,因此写《报任安书》时的司马迁已经完成了《史记》。

其二,曾两度出任太史的学者张衡称:“蓬莱,太史秘府。”《窦融传》附《窦章传》曰:“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章怀注:“老子为守藏史,复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书皆归柱下,事见《史记》。言东观经籍多也。逢莱,海中神山,为秘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案:后汉东观、兰台为国家书府并史官著述之所,盖承先汉太史公旧制;而当时学者将“太史秘府”称作道家名山蓬莱,亦当所来有自。由此推知,司马迁《自序》所言“名山”,指他曾供职的太史公府,《太史公书》正本所“藏之名山”实为国家书府――太史公府。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为中书令。他虽不再担任史官,但他的著述事业仍在继续进行。按汉时制度,如果武帝没有准许,司马迁就不可能自行其事。书成,仍名曰“太史公书”,亦可推知司马迁的著述行为得到了武帝的允许。因此,司马迁将其书正本藏入太史公府也就理所当然。②

按照这种推测,既然书在“府”中,就可以随时继续往下写,那么写《报任安书》时的司马迁倒确实可能尚未完成《史记》了。

这些解说都只是自圆其说的推测,在历史考证尚未得以确认时,对一个文言语句的翻译也是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的,比方说将“仆诚以著此书”译为“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时,“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就显得非常含糊了,但我们认为就整个句子的翻译而言,它还是通顺合理的;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完全掌握中国文字的运用规律,还没有把握说我们已经积累了汉字的所有的具有时代与地方特征的用法和意义,对于几千年的中国文字发展史的探索将是一条难以走尽的路。目前,我们要做的行之有效的事是使自己和接受引导的学生都能够在文本言辞的瞻前顾后的理解与赏析中,以及根据自己的积累或者资料的搜索,用探究到的其他知识来辅助自己形成一种合情合理的说法――即使说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以期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

至此,司马迁是“想”还是“已经”完成《史记》,已经不重要了,这些解释只不过是我们借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根针而已,衣服缝好了,这根针自然卸去它的责任了。

参考文献:

① 吴东平著《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之《女儿司马英:将〈史记〉“藏之名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司马迁写史记第7篇

读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让我知道司马迁出生于黄河岸边的龙门,小时侯因父亲立志要写一部史书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量积累了历史资料。后来父亲司马谈临终前立下嘱托,叫儿子完成史书。司马迁不负重托,每天研读史书整理资料,为写史书做准备。可世世难料,司马迁得罪了汉武帝,入狱酷刑。他好几次想血溅墙头,但是想起《史记》还没写完,便忍辱负重。他当时一定在想:“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完成父亲的嘱托,完成我的愿望。如果我真的死,那乡亲们一定会骂我是个畏罪潜逃,有始无终的懦夫,那我不就遗臭万年了吗?所以我不能死的没有价值,我要死的重于泰山。周文王被关在狱中写了一部《周易》;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瞎了写了《国语》;孙膑剜掉盖骨写了《兵法》;我为什么不能在狱中把《史书》写好呢!”于是他重新摊开竹简,继续写了起来。终于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时间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史记》。并且这部《史记》曾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这篇课文里也让我明白:不管遇到多大的耻辱与困难,只要坚强不懈任何事都会成功。如果坚持不住烈日的晒打,骆驼怎能在沙漠中行走。如果不经起滂沱大雨,怎能出现美丽的彩虹。如果不经过逆境的折磨,人怎能懂得坚强。人的命运本来就是注定的,但只要你自己努力,你就会觉得命运在随你改变而更加精彩。总之记住一句话:“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司马迁写史记第8篇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的心得研究,以《〈史记〉选读》第三专题中《高祖本纪》的教学为例,来谈一谈选修课的引导探究之道。

《〈史记〉选读》第三专题的名称是“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编者在“专题教学说明”中提出的第一个专题教学目标就是“认识《史记》是司马迁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历史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体会“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史学家的卓越品质和无私精神”。所以在本专题中,我们应该通过分析《高祖本纪》,对史家的这一传统进行探究。

一、从面到点抓切入

选修课本上的《高祖本纪》虽是节选,但在教材中的篇幅也有十页之多,在授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细细讲解,这时必须抓住一个点进行切入。结合本专题的核心“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分析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自然是最佳的切入点了。

《史记》研究专家张大可先生称刘邦为“雄主”,将他与楚庄王、齐威王、赵武灵王、秦孝公、秦始皇、汉高祖并列。尤其对《淮阴侯列传》中“汉王夺韩信军”一段作了如下评点:“其举动带有冒险性,而胆气足以震慑臣下之心,刘邦亦雄主也。”

那么在司马迁专门为这位“雄主”所作的传中,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这则本纪中,司马迁既写了汉高祖“美”的一面,也写了他“恶”的一面。

“美”的一面,如:抱负远大,豁达大度;善于纳谏,知错必改;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知人善用;有人情味。“恶”的一面,如:不事生产,好酒及色,流氓无赖,言行粗鄙。

分析出刘邦的性格特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刘邦是一代开国君主,司马迁又生活在汉代,他为何不仅仅写刘邦的“美”,又如何有胆量来写刘邦的“恶”呢?

这时可以很自然地联系到作者描写人物的特点:有美有恶,对美不虚夸,对恶不隐讳。“不虚美,不隐恶”是《史记》体现出的史家传统,是古代良史实录精神的重要内涵。

二、从内到外探内涵

点出史家传统对于学生来说还仅仅在于了解了一个概念,对于文本阅读来说仅达到了表层。到底这一传统有着怎样的内涵呢?这时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写道:“然自刘向、杨雄……皆称迁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在班固以前,刘向、杨雄、班彪等人已经认识到了《史记》“实录”的特点,班固把他们的认识加以总结,肯定了《史记》实录特征和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文直事核,要求“史家作史有据,要全面地占有材料,承认客观事实的存在,全面而系统地直书史书,不做任何曲笔或漏略”。对于史实,司马迁都作了细致的调查和取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疑者阙焉”――凡有弄不清的问题就让它空着。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写了孔子“受业身通”的七十七个弟子,明确介绍了在文献中流传的年龄、姓名以及受业情况的三十五人:“余以弟子名姓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不虚美,不隐恶”,是在文直事核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除了以严谨的态度记述,准确地反映事实,善恶必书,要“自觉地表明对史事人物的褒贬爱恨,而且要做到恰如其分”。

所以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既写出刘邦的雄才大略,肯定其统一天下的功绩,也写他好酒好色,奸诈圆滑的市井无赖嘴脸,更写他背信弃义、冷酷自私的本质。在《萧相国世家》中就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感叹。

三国魏明帝与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王肃谈《史记》时,认为司马迁是因为遭受了刑罚的缘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王肃则反驳说:“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杨雄服其善序事理,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已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由此可知,王肃认为汉武帝是因《史记》直书而迁怒司马迁,这也正说明了《史记》实录的性质。

要做到实录,不仅要求史家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书,而且要求史家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这不仅需要唐代刘知几所说的一个历史家所应具备的“史学”“史才”“史识”,而且需要胆量和气魄。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的晚年,那正是一个酷吏横行、残酷迫害、罗织罪名、严刑苛法的时代,司马迁能够不顾忌当朝统治者的喜怒而秉笔直书,对西汉开国之君刘邦的记述做到“不虚美,不隐恶”,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北师大韩兆琦教授对此作了高度评价:“一个人有先进卓越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而一个人能够把这些思想如实地表达出来就更为难能可贵,而《史记》就恰好正是突出地表现了司马迁勇敢无畏的批判精神和‘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态度。”

三、从本到源明发展

对史家传统内涵的把握不仅仅要停留在静态的层面上,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这一传统的源头,了解它的发展情况。先秦时代的史传中已有这种史家传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录了这样一段文字:

(齐)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齐太史和他的弟弟,哪怕牺牲生命也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真理、秉笔直书,司马迁正是继承了良史的这种精神,发扬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但司马迁的成就比前代良史更进一步。《春秋》微言大义,晋国太史董狐直书叛臣弑君主恶行,但他的记事原则是不隐晦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虽然弑君者是赵穿,但董狐认为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并让朝中大臣都知道。《左传》中记录齐太史和他的弟弟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在史册上记下:“崔杼弑其君”,却对齐庄公的所作所为作了讳饰。这些史家都是据“礼”直书。

而司马迁以一个史家非凡的胆气和高远的见识,无论在写人还是叙事上,始终坚持爱不溢美,恶不毁功的实录原则,不管帝王将相、圣人贤者,也不管酷吏佞幸、游侠策士,是其功,坚决写出;非其罪,决不无故添加。他敢于正视现实,不为感情所左右,对于政治、经济、官僚、文化、战争等诸多方面,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如实地写出历史的真相,“创造了崭新的直笔境界,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四、从文到史析影响

追溯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这一史家传统的根源,并了解了它在史学上的进步,可以说对这一传统有了一个纵深的探究。那么本课的探究是否可以到此为止呢?笔者想到了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人文学。于是笔者又带领学生从横向进行探究:从高祖刘邦这一形象中了解到的《史记》这一传统,对后世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据韩兆琦教授研究:“要追溯我国写人文学,甚至明确说到中国小说戏剧的始祖,就不能不首推《史记》了。”文学评论家吴组湘先生在研究我国古代小说时,就特别谈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对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对人物描写的作用。吴组湘先生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中写道:

“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地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文人参与创作的《水浒传》。……认为《水浒传》笔法好,首先表现在它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的高明的写人艺术上。这就使中国小说的人物描写大大推进一步。”明人李开先更是将两者紧密相连:“《水浒传》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

比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温柔敦厚、敬爱亲友,扶困济弱、仗义疏财。但同时,他题诗明志、聚众反叛,又暗交江湖大盗、虚伪狡诈。又如鲁智深,相貌凶恶却颇懂礼数,自由随性却重情仗义,生性豪放却又粗中有细。

吴祖湘先生还认为:“从《水浒传》开始,而后才有《儒林外史》《红楼梦》。”比如《红楼梦》中的主角: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他们四人无疑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但作者在赞美他们时,并不讳饰他们身上的缺点。贾宝玉的反抗有其软弱性,身上有浓重的贵公子哥的生活习气;林黛玉有才气,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薛宝钗温柔敦厚、善解人意而又世故圆滑;王熙凤能干好胜、有魄力,又逞能要强、弄权害人,还有阴谋暗害、刻毒险恶的一面。

鲁迅先生就特别赞赏《红楼梦》:“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却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与写法都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