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01 16:40:44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第1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生态学取向

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取向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首先呈现出单一学科研究的特点。心理健康是心理学这一学科关注的问题,研究成果众多。但是正如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一样,心理学内部各派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歧也在加剧,每一个心理学派别所界定的只是心理健康标准的某一层次、某一部分。

其次,心理健康研究缺乏宏观的理论深度及微观生活世界的现实性。已有的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真正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使得既缺乏必须的理论准备,又很难真实反映人的生活状态,缺乏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有效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研究西方的多,本土的少。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对西方各心理学派的心理健康观进行甄别、阐释、转述和验证上。基本上在西方标准的框架内,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因此造成心理健康研究混乱不一,同时又不能产生实际效用[1]。

对生态学取向的探讨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生态系统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科学问题,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生态学取向。生态学取向具体地表现为各个学科纷纷把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建立相应的交叉学科。生态学取向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有增无减,心理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形成了新的重要的学科――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学的方法论和生态的方法是指以生态的或共生的观点、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干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2]。

生态学取向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意义

对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的意义。如同心理学的分裂与矛盾一样,心理健康的研究也面临分歧与争吵的困境。困境的产生主要缘于心理学内部各学派对心理、心理健康本质理解的片面性、孤立性。生态学的方法论提供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等,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对象或者关于人的心理的理解,关于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的理解上的重大改变。因此,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的方法论,就是要将人的心理健康放在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中进行研究。既考虑到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考虑到心理健康发展的动态历程。这种思路有可能使心理健康研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建立系统、合理的心理健康观。

对心理健康应用研究的意义:首先,对个体的健康与成长的价值。个体的生存价值体现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个人目的实现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的。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体的行为,而要了解个体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另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果人们有目的地控制行为的环境,有意识地促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正确引导,就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长远的稳定效果。其次,对社会、环境的价值。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人类文明圈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如人炸、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生态学观点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映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学观点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我们从一个更深入和更基础的存在的层次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对今后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我国心理健康生态学取向的研究少而散,缺乏系统、有序的研究,因此,今后仍要加大研究力度。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但却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思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心理健康思想,以指导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另外,在对传统文化中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进行分析时,也要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考察。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从传统文化到心理学化的方法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的东西进行科学化的解释,使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与当代心理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又要加强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可操作性,使之能够为人类、为社会、为环境造福。

在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生态取向的考察时,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考察的视角包括传统中国文化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深入探索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应从生态学的视角,将个体置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综合考虑心理健康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第2篇

在全校范围内为本科生开设公选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环境现状、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环境与健康教育的有关信息,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促进健康。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环境危机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识别和抵制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有损环境的行为,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和自觉的参与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同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保护和传播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是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由于授课对象多为非生物和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相对有限,而这些内容又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很多本科生对本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拟定教学内容。

经过连续5年10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环境与健康概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微量元素与健康,环境污染与健康及环境安全;第二章为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介绍水体污染源、污染物及水体污染的危害,水质标准和饮用水卫生;第三章为大气污染与健康,生活中常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标准;第四章为物理污染与健康,介绍当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第五章为农药污染与健康,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农药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农药污染的防治和污染食物的处理;第六章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各种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第七章为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装修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第八章为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主要介绍生物入侵的危害与对策、生物技术与安全。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全球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综合性、科普性、趣味性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公选课来开设。2008年开课至今,已经连续授课共计19个班(100人/班),选课学生达1900人,涉及范围涵盖全校大多数专业(除医学和生物学)的本科生,学生评价很好,是颇受本科生喜爱的一门全校性公选课。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

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公选课每周只安排一次,间隔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学生记忆信息的遗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息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重点内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重新编辑制作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影碟,如在讲授物理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有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光污染等;在讲授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关于水俣病的视频;在讲授食品安全与健康一章时,放映著名营养学专家关于饮食与健康的讲座视频。这些视频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5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地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严格制定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课堂考勤、讨论、作业、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考勤、讨论、作业占总成绩的40%,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其论文撰写的能力。应用网络工具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建立本课程的公共邮箱,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包括未选修的)受益,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更为方便、快捷和顺畅。

开课5年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成绩由2008年的80.50分上升到2012年的92.80分;学生期末考核平均成绩也逐年升高,由2008年的76.20分上升到2012年的86.90分;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选修此课后认为收获很大的学生所占百分率逐年上升,2012年达到86.80%。说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四、结语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体育生态文化;生态校园

1.研究缘起

心理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通过多元的和互动的观点来理解人的心理,来理解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1]由于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高度张力的抗争性作用下,校园生态文化的议题和所学专业之间产生了论辩关系,这种论辩关系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心理认知的多元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必然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应变能力、耐负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2]体育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可以有效增强和调控高校师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校园作为整个教育环境中的一个生态子系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担负着教化育人主要功能,其生存状况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目标达成。[3]其中,生态校园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建设生态校园,即从生态视野去审视和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理念。[4]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探究人类心灵与世界的关连,进而形成师生生态主体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将世界看成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整体性是这个系统最主要的客观性质和特征。[5]在整体性特征下,只有充分解除阻碍校园体育生态文化发展的潜意识,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师生生态主体的真正健康,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2.生态心理学和生态校园的定义

2.1 生态心理学

生态心理学一词在1992年首度出现在The Voice of the Earth一书中。[6]它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一门学科,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问题,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突破。从总体上看人的心理是一个生态系统,心理健康则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且这个子系统平衡是实现打的系统的基础。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自我的平衡和自我与环境的平衡。[7]

生态心理学是一个泛概念,它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态势。就目前来说,心理学应该跳脱出自己切割出来的边界,更宏观地从“我在其中”的生态脉络来理解人类,去探讨人类持续破坏生态以及精神危机愈趋严重的深层原因。[8]鉴于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研究解决的办法。而恰恰生态心理学是强调环境或背景性因素的重要性,反对脱离环境孤立地研究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因此,本文认同学者杜惟玮的观点,所谓的生态心理学是从生态学出发的研究,去考察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中人的心理行为问题。[9]

2.2 生态校园

环境是人生存的必需,校园是文化的校园,人类有着结成群体的本性,在这种本性下校园文化是靠人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又一代一代向前发展的。校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人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共同组成。[10]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在各种环境共同作用下组成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生态。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兴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形成。[11]这种思考方式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种文化建设的主旨即是为师生生态主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因此,心理健康在更高程度上应是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与自然生态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12]它在弥散性、渗透性、暗示性的潜在影响下,实现隐性课程的作用。由于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变量很难作并加以测量,[13]使得校园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常常出现偏离教育的既定生态轨迹,各个整体之间因需要相互适应而产生了一个震荡曲线,导致整个心理健康生态系统的失衡。这种失衡是内在文化的失衡,也是大学基本理念的失衡。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之中,并具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以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或基本精神。[14]

基于以上对校园文化的论述,这里认同裴献堂学者的观点,生态校园是“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在校园特定环境中以生命成长为中心,对生命的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特定的环境系统。[15]

3.构建生态校园的影响

3.1 生态思维——更新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人类发展总是发生于某种特定社会群体背景之中,对于高校校园的师生生态主体来说,校园文化是溶于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生态心理学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研究机体与环境之间渐进的、相互适应的过程。人作为环境的机体,同时也是积极主动、不断成长、具有高度心理复杂的人,那么环境是对人的行为生态产生巨大作用。行为生态观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16]在互动与平衡中,校园生态主体的心理健康不是被外在的异化的力量所支配,而是用非线性原因、理解行为的做法来实现教育的使命。正是这种非线性原因、理解行为的做法具有对人的发展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起作用,才能把师生生态主体置于适应性的、接纳性的教育框架下形成非概念化的动态发展。

体育生态文化对高校师生生态主体的心理环境产生多种外在因素刺激和影响,形成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新的理念的统一性震荡,从而达到师生生态主体修生养性的内外平衡。

3.2 生态意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17]在高校社会人文化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师生生态主体对心理健康的渴望具有动态超越性,随着校园生态文化的不断推进,这种适应社会的心理升华磅礴的生命力。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18]校园生态文化不仅塑造了师生生态主体概念性的健康,还使高校心理健康生态系统产生了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就像人的文化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态常理作用下如何高扬,但我们仍视之为具有生态意蕴的一种综合环境的生态性存在。

校园体育生态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交叉性。生态校园要求师生生态主体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以适应社会主流,提升其社会适应力,寻找群体的归属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同时,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寻找群体共同价值观,使学生更具群体归属感。[19]所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优化人的心理生活,帮助师生生态主体寻找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真谛,形成和发展高质量的生态体验。

3.3 生态智慧——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高校要培养的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就必须在适宜的校园生态环境下培养师生生态主题的群体感和文化力。其中,人际环境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又是一种适应创新,它的构建,就是使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心理学主要希望治愈人与自然环境的疏离,[20]挖掘个体的最大潜能以获得自我实现,客服人际交往的生态危机。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就是解除对生态潜意识的抑制,建立生态自我。[21]

体育生态文化是基于人类自体存在的平衡态及文化状态。大学是包容性的大学,在不同文化出现冲突时,社会承认遵守价值更大的文化规则的行为便体现出高校的生态智慧。师生生态主体追求的心理健康要把“心理学关于人性的主张主要体现在人性的本质属性和人性的价值定位两个维度上。”[22]因而生态心理健康维度将全面综合考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对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关注程度。

4.建议

4.1 构建以体育生态文化建设为主线的高校生态环境

高校在对体育生态文化和其它校园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高校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价值观的引领。通过构建宜人的生态环境,综合运用自然选择的驱动力,在各类文化的传播和吸收上产生共性,实现师生生态主体的健康发展。

4.2 开展体育生态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功能

开展体育生态文化活动,不但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心理功能,还有利于实现校园生态环境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校内外形成建设生态校园文化上的共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师生生态主体对自然的领略感悟贯穿于情感与理解的全部心理过程,增强生态主体的团队意识,培养生态主体的集体荣誉感。

4.3 注重生态校园的内涵建设

注重生态校园的内涵建设,是高校对师生生态主体在心理建构、文化内涵、精神境界上实现丰富和充盈。要在体育校园文化的生态理念上进行自内而外的变革,要充分发挥各生态要素的有利条件,利用各要素对体育生态文化的反馈作用并在不断建设充实的环境内涵中折射心理内涵,促进构建生态校园的个生态要素向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荣,翟宏.行为、心理、精神生态学发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0(5):109-114.

[2]汪子为.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1-25.

[3]王勇.我国地方高校的生态校园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47-49.

[4]薄方林.创生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校园[J].教育科研论坛,2007(12):25-26.

[5]张忠,陈家麟.生态哲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兼论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22-25.

[6]Roszak,Theodore.The Voice of the Earth:An exploration of ecopsychology[M].NY:Simon & Schuster,1992.

[7]肖志翔.生态心理学思想反思[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6-68.

[8]释传法.从生态心理学看心理学的发展潜能[J].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2012:51-56.

[9]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10]杜惟玮,等.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2005(3):30-34.

[11]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12]高汉运,等.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卫生,2002(1):90-95.

[13]逯苗.校园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10(6):95-97.

[14]毕文波.当代中国新文化基因若干问题思考提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2):27-31.

[15]裴献堂.构建生态校园、关注生命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2(9):33-34.

[16]郑日昌.心理辅导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5):599-603.

[17]Michael F,Yong,etal.Situations,interaction,process and affordance:an ecologic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J].Instr-uctional Sicience,2002,30:47-63.

[18]徐传来.现象学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的比较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6):24-27.

[19]李文成,成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73-75.

[20]Roszak.T.The Voice of the Earth[M].op.cit:320.

[21]刘婷,陈红兵.生态心理学研究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83-85.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群体社会化;同一性混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87-03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渴望变换社会角色;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并不协调,由此,面临着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矛盾。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探讨如何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一、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是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和影响个人发展的一切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1]。车文博认为,从发生作用先后来看,环境可分为生前环境和生后环境;从发生部位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从外部环境的性质来看,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特定的定义,不同的学科对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心理学上,宏观上将社会环境定义为整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认为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粹客观的,不同的个体均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按要素性质可将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生物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社会环境;按功能可将社会环境分为聚落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医疗休养环境。也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包含五大子系统,即自然系统、人口系统、文化教育系统、经济政法系统以及社会风尚和社会方式系统[3]。由于社会环境的分类繁多,对社会环境的不同分类也是基于不同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对象,故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需选定一个特定的分类,这个分类要概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对这些社会环境进行概括,可概括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全文将围绕这四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

本文基于青少年日常生活接触最多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将社会环境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4]。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容易产生同一性混乱即同一性危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青少年阶段(12~20岁)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如果这个过程不顺利,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也就是发生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危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问题上,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就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这些社会环境进行研究。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很多,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金盛华把研究的焦点放在社会机制上,张胜康则着重研究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影响,彭渝等研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李萌等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围绕这一理论的争论。还有的学者则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如陆士桢就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周先进、李颂明、侯捷等也关注这一点。已有的研究范围涉及广泛,研究侧重点比较具体,重点研究某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或者研究宏观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四类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的极为重要的场所,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家庭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鲍尔温特将家庭的教养态度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的教养态度将父母、儿女之间的界限人为进行划分,儿女不得反抗父母做出的决定,成为被管制的对象,父母也不理解儿女的需要和想法,按照自己的观点塑造儿女,稍有不满则严厉批评或采取棍棒教育;溺爱型的教养态度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更易出现,孩子就像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父母和爷爷奶奶等都围着孩子转,过分迁就孩子,使得孩子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不懂得谦让;放任型的教养态度难以培养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感,加深了两代人的代沟,往往会造成青少年冷漠、散漫的心理品质;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有助于父母与子女成为朋友,他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理解,能够为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家庭中的孩子通常会有任性、高傲等不良品质,同样,也会在智力发展、能力发展、视野开阔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孩子通常更懂得责任和孝顺父母,勤俭节约,意志力坚强,同时也容易造成眼光狭隘及自卑等心理品质。除此之外,父母本身的综合素质对子女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高素质的父母对子女智力能力的发展、情商的发展、个人气质的培养等方面有好的帮助,而低素质的父母则可能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不能给子女进行心理上的安抚,不能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也不能拓宽子女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二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教师、同学及校园文化等都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知识丰富的教师能以其特有的魅力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和兴趣,而人格高尚的老师则更易被学生当成道德的榜样和化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提供向善的动力,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道德败坏的老师,对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现象应该得到严厉打击和遏止。

同学在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相近,因而更容易交流和相互影响,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和提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乐观的性格,而不良的人际交往则往往导致青少年自闭心理的产生,青少年容易悲观、自卑。同学之间也会在很多方面如学习、生活习惯、看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交流并相互之间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身边的同学本身就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能容易变得优秀,反之则容易变得不优秀甚至平庸。

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校园文化注重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校园文化则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建构多层次、多方面的校园文化是极其重要的。

三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很容易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必须设置在学校特定范围之外,然而,青少年学生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青少年最终沉迷于这些游戏场所不可自拔,变得玩世不恭,抛弃信念和理想,甚至发生抢劫、盗窃等行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网络媒体得到空前的发展,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青少年不能准确地辨别这些信息,很容易被虚假信息和黄赌毒信息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网络上言情小说等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勾起青少年对爱情的憧憬和好奇,对早恋的产生也有着催化作用,而青少年不能正确地处理早恋,同样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会上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不良的社会风气容易误导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各种道德败坏现象会使青少年变得麻木和冷漠,犯罪事件的不正确处理会给青少年错误的暗示等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四是同伴群体的影响。1995年,哈里斯在《儿童的环境在哪里?———成长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一文中提出: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没有显著的影响。其群体社会化理论将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功能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家庭。由于不同国家影响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在具体作用程度上不尽相同,故对哈里斯的观点也应区别对待。应当承认的是同伴群体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也不应该否认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主要集中论述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各种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问题,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关于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以及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

群体存在以下五种基本行为现象:群体中的友好行为、群体外的敌对行为、群体间的对比行为、群体内的同化行为以及群体内的异化行为[5]。同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互相之间关系友好并会努力做有利于群体发展的事情,对于群体外的人则抱有敌对的态度,不同群体之间会进行对比,群体成员的行为观点会趋于一致,同一个群体内的成员也会分成不同的地位。这也意味着青少年为了获得所在群体的认同而自发地持有某种观点或做出某种行为,群体的认同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入什么样的群体很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判断,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群体中也存在着社会文化的传递。群体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传递,群体内部也存着这文化的传递,如果传递的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则有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阻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引导其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三、青少年心理成长社会环境的优化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本文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分为四大类,故要从这四类具体的环境着手进行优化。

家庭环境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改善父母的教养态度,宣传民主型等有益的教养态度,促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使父母与子女了解双方各自的需要,从而能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处理双方的关系;应加强社会各界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爱,重视其心理健康发展,为离异家庭子女提供心理咨询,同时也应做好父母的工作,努力为子女提供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应该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为子女树立好的行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引导子女心理向好的方向发展。学校环境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知识水平,为青少年提供良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等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问题解决机制;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校园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生活环境方面,要取缔非法的娱乐组织如黄色书摊、歌舞厅等,扶持健康的娱乐场所和学习场所如学习书店、体育运动馆等;净化社会风气,加大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惩治不道德行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及其先进事迹,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引导媒体进行积极准确的信息传播,严厉打击造谣与传播谣言的行为。同伴群体环境方面,要了解青少年周围的同伴群体的基本情况,判断哪些是有益的同伴群体,哪些是有害的同伴群体;对有益的同伴群体采用引导、扶持的方式,使其健康发展,传播健康向上的群体文化,继续发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对有害的同伴群体采用弱化甚至取缔的方式,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阶段,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帮助青少年形成独立的人格,确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不良的社会环境则会使青少年产生悲观、孤僻、自傲、自卑等不良人格,严重的甚至会采取报复社会的手段来唤起他人对自身的注意。青少年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这四个具体环境是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最多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主要是对这四项具体的社会环境进行优化,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同伴着手,扶植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弱化甚或消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利的因素。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的内在条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4.

[3]王雨田.略论社会环境[J].社会科学战线,2002,(1).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 经济 、社会诸要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但是,经济条件、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对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构成限制.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 发展观,必须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分析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该概念的内涵和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cil.这里,我们进一步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功能、需求、限制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继续赐教.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1.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 自然 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区域性是其本质特性czl.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它侧重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康是其要素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序参数”.

1. 1. 1人口要素与健康人既是健康的生产者和创造者,也是健康的消费者和享用者.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健康是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方面,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影响着该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健康水平反过来又影响着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没有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 2资源要素与健康人类健康的获得有赖于健康需求的满足,而健康需求能否得到及时、足量、高质的满足,又取决于健康资源的供给能力.所谓健康资源(health resources),是指所有资源中主要用于人类医疗与保健服务、直接指向避免人类健康风险、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那部分资源,主要包括药物资源(具有 治疗 作用的自然资源,如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保健资源(具有疗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如温泉、矿泉、泥沼、气候等)、卫生资源(提供疾病治疗和保健服务的社会资源,如 医院 、诊所、医生、护士、病床等).所有这些健康资源,都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 1. 3环境要素与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j.而无论是人的身体、精神还是社会状态,都与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类健康而言,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对人类健康有益,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状态(physical state)有显著影响,它既是健康资源(如药物资源、保健资源)的载体,也是致病因子的源地,环境化学性疾病(如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环境生物性疾病(如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等)、环境物理性疾病(如高山病、皮肤病等)都与环境致病力有关.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mental state)和社会状态(socialstate)有重大影响,社会组织对健康资源(特别是卫生资源)的配置会直接影响到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 )、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satisfiability).如果健康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公平的和有效率的,这时的社会环境可能是有益健康的,反之,则可能是无益健康甚至有害健康的.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1. 1. 4经济要素与健康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川一方面,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类福利和生产率的基础cs7;没有健康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cs7;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必须消除各种普遍存在的、能够削弱人类能力的疾病,并使所有需要消除贫穷的人身体健康叫.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是人类健康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支撑,获取健康资源、享受健康服务、满足健康需求,都倚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与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总是高于落后国家或地区,贫穷地区总是拥有更低的健康水平,贫穷人口总是拥有更多的健康风险.

1. 1. 5社会要素与健康社会是人类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形成的具有集体目标指向的人类群落.人类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上的完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社会组织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开发新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体制和健康 教育 系统减少人类健康的风险,通过公平的分配健康资源和提供健康、服务满足全体人民的健康需求.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社会要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社会环境的整体形式对人类心理上、社会上的健康状态发挥影响和作用.

1.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人类进步的新的发展道路,协调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高宗旨川,因此,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谐、协调、统一的地域系统cad.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同样有赖于这三种关系的和谐.

1.2.1人地关系与健康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命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cs7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不断改变着人类健康发展所倚赖的自然环境,并进而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健康资源供给能力;人类不仅有权力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健康发展之路,而且有能力通过改造环境和调适人地关系来实现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不断改变着其环境疾病致病能力,进而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发展;归根到底,人类身体状态上的损害,都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所造成,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造就健康的机体,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里,人类健康是绝对不可持续发展的.

1. 2. 2区际关系与健康区域是个开放系统,一方面,区域人口健康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区域本身的特质,它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制于区域以外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疫病蔓延等区域环境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影响到区域之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 ).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性,生态破坏影响的放大性,以及人类活动的流动性,决定了区际关系协调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满足健康需求需要区域之间的协作;因为健康风险分布的不均衡,降低健康风险需要区域之间的合作;协调区际关系,是人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获得完好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本区域公众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公众健康需求的能力.

1.2.3代际关系与健康协调代际关系、强调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如果不顾后代的健康发展,对有限资源掠夺滥用、对环境污染置若周闻、对生态破坏无动于衷,最终会将后代一步步推向无法在地球上安身立命的深渊,人类健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应该肩负起保护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区际关系,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有益于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与限制

2.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s7.健康是人的天赋权利,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健康需求可分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三个层次.

.1.1公众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身体状态完好即生理健康,它是指人体器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处于无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应优先满足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满足“防病于未然”的健康需求.包括维持生理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的足量与均衡摄人);维护生理健康所倚赖的环境要素(如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特别是清纯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提高免疫能力所需要的保健产品与保健服务(如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健身房、锻炼场所、疗养设施)。(2)满足“治病于已然”的健康需求.包括 治疗 疾病所必需的药物资源(如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等);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卫生资源(如 医院 、诊所、医生、护士、病床、医疗器械等).

2.1.2公众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反映,精神状态完好即精神健康,它包括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的认知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的情绪协调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志调控能力,具有适宜社会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状态的完好既有赖于身体状态的完好,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状态的完好.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确保公众精神状态的完好,关键是要使公众通过自我调控和心理 教育 来排除不满、克服压抑、舒解压力,形成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精神世界.其主要需求包括:(1)满足感的需求.这是认知方面的需求.俗话说“知足常乐”,但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存知足常乐之心,不怀贪得无厌之欲.(2)愉悦感的需求.这是情绪方面的需求.人有“七情六欲”,无论是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情,还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都是人之常情,但“过则为灾”.这就要求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态.(3)成就感的需求.这是价值方面的需求.公众需要他人和社会对其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予关注和肯定,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他人和社会不能对其价值给予及时、准确的肯定,就有可能产生扭曲现实、意志消沉甚至心理变态的健康风险.

2.1.3公众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社会状态完好主要指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角色。美国学者帕森斯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mo.社会状态完好建立在身体、精神状态完好之上,同时对身体、精神状态的完好起着协同作用。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就是要使公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其知识、劳动、创造得到尊重,其自由、财产、情感得到保护,其个性、才于、抱负得到发挥,其权利、价值、地位得到体现,最终获得社会的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三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健康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保障.

2.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限制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 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 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 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 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 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陈长虹(1971-),男,江西九江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8-GJ-15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72-02

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变革,文化思潮多元化,加之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疑惑、烦躁、沮丧、疲惫、委靡等不良心理反应,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况,高校如不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转化教育,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恶化成为精神疾病甚至心理危机。因此,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教育转化策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三观三义”教育。“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困境,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才能以此磨炼自己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只有培养正确的意志观,才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转化环境、学习、工作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三义”教育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大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他们为社会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为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着重解决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需要、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教育引导大学生克服亚健康状态,逐渐消除困惑、苦闷、空虚、无聊、目标缺失、委靡不振、自我认知失调等不良心理反应。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坐标,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入,大学生在价值多元的妥协中形成了价值标准的相对化,许多主流价值被相对化,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模糊。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里,大学生如何观察客观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大学生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当前大学生之所以会呈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疑惑、烦躁、烦恼、沮丧、自卑、误解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迷失方向,出现好逸恶劳、见利忘义、违法乱纪等现象,正是缺少了这种精神与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精神品质作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澄清大学生的观念,净化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真正成为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1.通过理论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亚健康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实效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的人生“投资期”,在这一时期内,大学生在思想上从不成熟到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另一方面,大学生亚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和日常教育时,也应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传授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疏导教育,克服心理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逆反心理严重,因此说服和引导更为必要。通过积极热情的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化解矛盾,润物无声,对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克服亚健康问题的不良心理反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将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以诚相待,循循善诱,与他们交朋友,经常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彼此交换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理解,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既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3.通过实践教育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是扩大社会接触面,有效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二是能够培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进而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强化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强化,其行为习惯更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四是实践活动法能把大学生的理性认识逐步转化为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促进了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创建和谐校园环境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大学生心灵,激发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效克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主要任务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诸多不良心理反应。因此,高校应该下工夫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融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尤其要突出其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创建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关键的育人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依据,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创造的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激励、鼓舞和促进作用的环境。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转化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力量,这一环境来自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度共识。因此,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可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教育转化是大有帮助的。

四、努力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常态化

1.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工作体系。高校必须构建新的工作体系,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工作常态化,让大学生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考核考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心理健康测评体系,积极开展组织测评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转化;第二,设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学生档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工作的预见性;第三,编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康复实用手册,指导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自我测评,自我调适。

2.加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一是要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教师。二是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三是要重视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重视兼职教师的心理问题,需补上心理健康这一课,通过自我调节、整体联动、有的放矢、从我做起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成为教育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黄蓉生.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基,牛正兰,何继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邓卓明,任一明.社会时尚与当代青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万斌,张应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邓卓明.冲击・变奏・超越――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青年人生观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雷敏.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报告[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9]焦满金.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统一[J].生活教育,2007(7).

[10]王福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5(10).

环境健康关系论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 景观设计 健康设计

随着当前城市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牵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全方面系统工程。城市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只有将城市设计好才能逐渐把城市建设的更好。本文就如何从事设计健康城市做如下分析。

一、城市规划从景观到健康的设计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项牵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全方面系统工程。在设计中要坚持科学性,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其是前提,是有效建设城市的保证,因此城市设计的编制要坚持科学性。对每一座城市要进行科学的定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城市设计更富有战略性、广泛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竞争的需要,城市设计要具有超前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水平着眼于当今经济时代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更加技高一筹的规划城市发展格局。用先进的规划技术来指导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避免城市建设重复运行。

在城市设计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生态的相结合,使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达到优化目标,使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处理好城市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追求健康的生态城市。在做好生态平衡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以健康设计为理念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海滨城市。

二、从景观城市到健康城市的设计思考

影响城市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就城市设计力所能及的范围而言,则主要集中在环境及形体环境因素上。如今,城市设计逐渐向城市建设过程的实施管理工具转变,对建设过程当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城市设计成果的法制化建设以及广泛的公众参与是保证城市设计全过程健康运作的工作重点,这同时也会对诸如社会参与、社会公平等影响城市健康的社会经济因素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1.健康城市的表现形式

健康城市本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设计理念。根据世界卫生组医疗保障场所;织的“改善城市健康”报告,营造一个由健康市民、健康城市生存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机制联合组成的健康城市。

①城市市民在城市中树立起环保的意识,养成处处爱绿、护绿的环保修养;

②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群体各成员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和谐工作,树立低碳生活观念;

③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尤其是帮助老年人休息、交流的各种福利;

④市民对文化遗产保护觉悟高。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城市的界定是描述性的,而非公式化或量化的标准,通过对不同健康城市指标的分析,发现影响城市健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与医疗卫生有关的变量、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的变量、与自然环境及形体环境有关的变量。

三、如何设计健康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中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因此,造成问题的关键因素往往隐藏在一系列事件链背后,寻求深层次原因的努力使得我们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线索,这就是:塑造一种有机的城市形态使得城市物质环境达到健康状态;创造一个有利于推进健康行为的城市空间,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然而,无论是有机的城市形态还是有效的活动支持,都有赖于一套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使得城市设计构想在复杂漫长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得以实现。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是健康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破坏。因此,塑造适合人类健康生活的城市环境应在保护自然基质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有效、经济地利用,控制适宜的建设密度,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支持和渗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事实上,建立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反复强调和追求的境界。

2.功能布局的混合多样

机械的功能分区迫使居住在功能单一的区域内的人们使用有污染且浪费能源的汽车出行,这无论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还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健康都极具破坏性。因此,在新的土地开发中增加多样性,在原有建成环境上置换和补充某些功能,将居住、工作、休闲与娱乐等土地使用在空间上集中起来,从而使得人们的各种需要就近得到满足,促进多样活动的发生,保证城市空间的持续活力与安全,而与之相伴的是更少的出行需求和通勤时间,更少的交通运输投资和清洁城市方面的花费,城市也将更大程度地向自然开敞。

3. 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建立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政府权力的宏观指导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同时制约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只有严格健全的法制约束,城市建设才能有序发展。城市设计作为旨在提高和改善城市形态环境的工具,是城市建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管理建设过程的法律依据是城市设计成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城市设计意图和原则在城市环境形成过程中得以贯彻的基本要求,也是城市设计对建设活动具有严格的限制和约束力的必要条件。

总结

追求健康是人类永恒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建设城市设计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角。这就要求规划建设部门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做好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设计编制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琴.论可持续的老城更新――扬州市老城更新的实践与启示[J]城市,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