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防损转正总结

防损转正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28 02:05:04

防损转正总结

防损转正总结第1篇

[关键词]硫普罗宁;结核化疗;肝损害

自2006年5月~2007年5月,笔者以硫普罗宁对结核化疗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对象均为住院肺结核化疗病人,共102例。其中男56例,女66例,年龄32~74岁,平均52.5岁,化疗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及外周血常规均正常,心肺重要脏器基本正常,随机将102例病人分为治疗组61例,观察组61例。

1.2 治疗方法:给予抗结核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硫普罗宁0.2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2w;对照组以准生素C3.0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2w。

1.3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查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肝功能采用X2检验,外周血用(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抗结核化疗前后两组患者转氨酶的变化:化疗后治疗组仅2例ALT升高(>40U/L),对照组有14例,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10.36,P<0.05);化疗后治疗组1例AST升高(>40U/L),对照组有12例升高(>40U/L),有统计学意义(X2=10.42,P<0.05)。抗结核化疗前后两组患者转氨酶的变化见表1。

2.2 抗结核化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化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9.85,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全世界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抗结核化疗为治疗结核的有效方法,患者基本可通过化疗而治愈。但抗结核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不容忽视。药物性肝炎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多数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和皮疹,病程常可逆转;重症者可出现肝坏死,易致死亡,也称药物性肝损害。目前已发现有600种以上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其中包括医学处方药及人们因治疗、营养等目的使用的非处方药,也包括中草药。药物在代谢的各个环节均可影响肝脏,肝脏既是药物代谢的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主要靶器官。硫普罗宁为一种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通过提供巯基,活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线粒体结构,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对抗各种损害,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对抗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硫普罗宁通过代谢解毒和组织细胞保护,防治抗结核化疗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加速其恢复。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硫普罗宁对抗结核化疗所致的肝损害及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硫普罗宁是抗结核化疗较理想的辅助药物。

[参考文献]

[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2002,24:65~108.

[2]厉有名.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及诊断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7):445.

防损转正总结第2篇

论文摘要: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具是一种多用途全悬挂式精量播种机,在气吸排种器上更换不同排种盘即可精确播种玉米、甜菜、蓖麻、黄豆、油葵、打瓜、高梁等多种农作物,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其行距株距、作业深度、排肥量、覆土量、镇压力均能在较大范围内调整,与目前使用的条播机相比一般节种50%,该机结构简单,生产效益高,深受农民的欢迎。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主要由机架总成,地轮总成、四杆机构,排种器总成、排肥器总成、种子开沟器总成,化肥开沟器总成,覆土器总成,镇压轮总成,中间传动器总成及风机总成和风机传动器总成等部件组成。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采用垂直圆盘气吸式排种器,排种器的气吸室与高速旋转的风机进风口相连,排种盘的一侧为气吸室的负压道,一侧为量种子室充种区。当风机旋转产生负压的同时,地轮旋转带动排种盘转动,排种盘上的排种孔转到种子室的充种区时,由于种子室与大气相通,种子被吸到排种孔上。排种盘继续转动,转到投种区时负压消失,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投入种子开沟器开好的沟内,排种器上设有锯齿式刮种器,调整其位置可以刮去多余种子,可满足精量播种要求。

根据农艺要求,可按需要调整为正、侧位置施肥。机具开始工作时,由于地轮旋转通过方孔链轮,链条传动,带动排种方轴,再通过方孔链轮,链条传动排肥方轴,使排肥器总成的外槽轮转动,将肥料投入施肥开沟器总成开出的沟内,从而完成施肥过程。

一、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正确选择与应用

1、因地制宜地选择精量、半精量播种机实施精量、半精量播种是用机械实现精准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群体质量栽培的核心。实践证明,在现有地力、肥力条件下,适当降低播种量,使麦苗起点适宜、动态结构合理、田间光照充足、个体发育健壮、成穗足而大、粒多而重,是农民普遍接受的高产措施。然而添置精量、半精量播种机要因地制宜,若是中等肥力的田块,农艺采用主茎成穗与分蘖成穗并重的栽培途径,要求基本苗应达到180万~270万株/hm2(播种90~135kg/hm2)、产量达到5250~6000kg/hm2,就应当选择装有16直槽的外槽轮式的排种器,能一次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播种和覆盖镇压等工序的半精量播种机。若具有上等肥力的田块,农艺采用小群体、壮个体、以分蘖为主的栽培途径,要求基本苗达到120万~180万株/hm2(播种60~90kg/hm2),产量达到6750kg/hm2以上,就应选择装有窝眼轮式和锥盘式的排种器,能一次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播种和覆盖镇压等工序的精量播种机。

选择精量、变精量播种机还因动力机而异。精量、半精量播种机的规格是根据与共配套的拖拉机的功率大小、挂接方式不同而设计的。选择时要根据说明书或标牌,选择与自己现有的拖拉机功率相匹配和挂接方式相同的播种机。

2、用好精量、半精量播种机(1)搞好进田作业前的保养。首先,对拖拉机及播种机的各传动、转动部位,按说明书的要求加注油,尤其是每班前要注意传动链条和张紧情况以及播种机上螺栓的紧固;其次,要清理播种箱内的杂物和开沟器上的缠草、泥土,确保状态良好。

(2)搞好各种调整。先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农艺要求,将播种量调准;再将旋耕灭茬、开沟、覆土、镇压轮的深浅调整适当;后将开沟器的行距调准,将机架悬挂水平和传动链条的松紧度调整适中。

(3)搞好田间的试播。为保证播种质量,在进行大面积播种前,一定要坚持试播20m,请农技人员、农民等检测会诊,确认符合当地的农艺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播种。

(4)注意加好种子。加入种子箱的种子,达到无小、秕、杂,以保证种子的有效性;其次种子箱的加种量至少要加到能盖住排种盒入口,以保证排种流畅。

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故障排除

1、排种量不稳定(1)排种量不稳定的原因:一是吸气管路有破损,如漏洞、接头连接松动、裂纹等使气压下降,气吸力减小,种子没吸住致使一部分或全部漏播。主要表现为个别垄行播量减少,或漏播。二是吸气型胶管制造质量差、老化变质,或因保管不当而产生破损、漏洞、裂纹,或内层产生脱离层而使气流阻力加大,造成气压降低,不易吸附种子,致使排种量减少或完全漏播。三是吸风机两侧轴承磨损严重或年久失修或长期缺油,造成阻力增大、转速下降、气流和气压不足,种子难以吸附在排种盘上。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整机(全部单体)播量不足或完全漏播。四是主机(拖拉机)转速降低,或动力输出轴出现故障,导致风机转速下降而气流不足。五是传动系统,如三角传动带陈旧、磨擦严重、拉长、松弦等造成风机转速下降。六是排种盘因保管、安装不当而产生变形、锈蚀或种室变形等使排种盘与种室接触不严密,产生漏气,种子一部分或全部不被吸附。七是种子清洗不好,混有杂物,将排种盘孔眼堵死,造成漏播种。八是选用的排种盘型号不当,孔眼(或条孔)过小、气流吸力过小,不能吸附种子或吸量少而产生漏播或播量不足。(2)排除故障的方法。当监视人员或监视器发出漏播信号时,应立即停车熄火,并将播种机落地(悬挂式)检查原因。若接头连接不牢,可重新接牢;有较小孔眼或裂纹的可用胶带贴补,孔眼过大或裂纹过长的应更换新管;输气管内壁脱层阻力大的应更换新管。排种盘或排种室变形可试校,校平后仍然漏气的应更换新品;发动机转速正常而风机风量仍不足的,要检查风机轴承,如有旷动、异声等应予更换轴承。

2、完全不播种(1)完全不播种的原因。播种机在试播和作业中出现完全不播种,主要是磨损严重或运输、保管不当造成传动件变形,如方轴、轴套、伞齿轮、方向节、排种器等严重磨损、变形,导致风速和风量不足而完全不播种。(2)排除方法。作业前认真全面检修播种机,如方轴要校直,配合松旷的可加垫片消除间隙,磨损严重的要焊补后磨平。伞齿轮磨损过大的要成对更换,磨损不太严重的可在内孔加垫片消除间隙。方向节可用推焊法填补磨痕,然后车平表面。装复后应转动灵活。排种器要更换。维护时要注意方轴套和轴、伞齿轮的,以减缓磨损。运输中要防止碰撞。

3、播种深度不符合农艺要求(1)故障原因。主要是机具使用时间过长,机件磨损严重所致。如开沟器磨损后入土困难,开出的沟变浅;覆土板磨损后,覆土量减少,覆土厚度小而播种深度浅;深浅调节丝杠和调节螺母磨损严重而乱扣,工作中受到震动便自行退扣改变调整深度;拉力弹簧减弱后,覆土量减少,播种深度也随之变浅。

防损转正总结第3篇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患者356例,男65例,女291例;年龄23~71岁。病史1周~30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62例,其中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24例;胆囊息肉80例, 胆囊腺肌增生症8例,非结石性胆囊炎6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26例,其中阑尾切除术1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2例,剖宫产术8例,输卵管结扎6例。合并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21例。

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插胃管136例,未插胃管22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建立CO2气腹,压力设定为12~14mmHg,胆囊切除采用三孔技术256例,四孔技术98例。

结 果

全组成功行LC术350例,其中中转开腹6例,分别为胆囊动脉难控制出血1例,胆囊三角解剖不清4例,腹腔内粘连1例。放置腹腔引流管28例。术后合并切口感染2例,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局部皮下气肿3例,无胆管损伤、胆漏、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

讨 论

LC手术并发症最多见的是胆总管损伤,其次是肝胆管、胆囊管和变异胆管损伤,再次为胆漏及出血、胃肠损伤[1],尤其易发生在开展LC的初期[2]。我们在开展初期吸取外院经验,特别注意严重并发症的预防。

手术人员的训练与学习:由具备熟练开腹胆道手术的资深医师牵头,固定一组手术人员,了解所用设备,熟悉各类腹腔镜器械的用途,采用模拟箱进行训练。开展LC初期,聘请上级医院资深腹腔镜专家主刀。

合理选择病例:我们的选择是单纯性结石性胆囊炎近期无发作,胆囊息肉样病变伴有症状,无上腹部手术史,肝功能正常。术前至少2次B超检查筛选。

术中规范化操作:①避免腹腔脏器损伤。②预防胆管损伤:a.设法在明视下弄清肝总管。b.找到Hartmann袋,靠近Hartmann分离。c.如果仍无把握,则从胆囊底向Calot三角分离,最后汇合到惟一通向胆总管的通道,则可确定为胆囊管。d.如为冰冻样粘连,则不一定要强行解剖出胆囊管,强行分离易致出血和胆道损伤[2],宜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e.钳夹胆囊管前应解除对胆囊的过度牵拉。③出血:出血时切忌盲目在血泊中长时间电凝或乱夹,一定要吸净积血后看清出血点再止血。剥离胆囊时应辨认清胆囊与胆囊床的界线,分离过深时可致肝脏出血应予注意。

正视腹腔镜技术的局限性,掌握中转开腹时机。根据病理改变的特点和手术者的技术水平,遇有困难及时转为开腹手术。果断中转开腹手术并不是LC的失败,引起并发症才是失败[3]。有以下情况时积极采取中转开腹以避免严重并发症:①胆囊三角广泛粘连,解剖不清时;②分离中出现不易控制的出血,胆管解剖变异不能清晰辨认出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三者关系时。

参考文献

1 刘国礼.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562.

防损转正总结第4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损伤;专项能力

篮球运动作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是一项身体素质、技巧、智力为一体的紧张、激烈的并直接身体接触的对抗性运动。它的技术动作包括跑、跳、投等基本技术必须在激烈的攻守对抗中完成各项技术动作,是一种瞬息万变的运动。因此,在篮球运动中损伤是难免的,而主动预防损伤,比发生损伤后再治疗更为重要。而运动损伤也是在各种体育运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的,它是从创伤外科学中分出的一门科学,运动损伤与劳动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的发生与体育运动训练安排、运动项目、技术动作、运动训练水平、身体状况、运动环境、场地设备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运动损伤较为常见,特别是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更高,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会使他们的锻炼意志大大减弱,从而就因此再也不去参加锻炼,身体素质减弱,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校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合国内有关文献资料,探讨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办法,以保证学生学习、篮球训练的正常进行和促进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

1. 运动损伤的病程

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其结果符合要求,然后对所有受过伤的学生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在60名学生的问卷中,46名学生共发生72次运动伤害,另14名学生没有发生过运动损伤,损伤发生率为76.7%,人均1.56次。从表1可以看出急性损伤占40.0%,慢性损伤占60.0%。慢性损伤为微细损伤积累或急性损伤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或没有治疗而导致的慢性运动损伤。由于有些学生及教练对运动医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充分、运动量掌握的不当、准备活动整体运动量与运动强度过大,以及准备活动和基本部分衔接方式不当,最后导致了运动损伤。此外,还包括场地、器材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 运动损伤的严重程度

运动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严重损伤。以美国运动损伤报告系统(NAIRS)标准规定:7d 内能恢复的损伤属轻度损伤,8-12d 恢复的为中度损伤, 21d以上才能恢复的损伤为严重损伤。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学生中出现严重损伤10人次,占损伤总数的13.9%,中度损伤47人次,占损伤总数的65.3%,轻度损伤15人次,占20.8%。因为篮球运动是一项高速度、高强度、强对抗的极限运动,它的运动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和篮球爱好者有受到损伤的潜在危险。还有就是由于在篮球项目中需要调动的肌群比较多,需要的力量也比较大,而一些小的肌群在没有充分调动时,它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一旦超过了它所能承担的负荷,它就可能引起肌肉被拉伤。且大多为中度损伤。

3. 受伤的部位

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踝关节损伤最多达17人次,占总数的23.6%,其次是腰关节损伤达14人次,占总数的19.4%,膝关节损伤达11人次,占15.3%,大腿达8人次,占11.1%,足部达1人次,占1.4%,肩部达7人次,占9.7%、小腿达5人次,占6.9%腕关节达8人次,占11.1%其他部位达1人次,占1.4%。下肢关节和腕关节损伤出现较多,由于在跑动过程中,对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的腿部力量不足或柔韧性较差,在训练中不能及时适应运动的强度,那么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还有很多学生不是很了解运动训练的常识,容易模仿其他学生老师训练,而不是去细心研究篮球运动的特点,有目的的加以改进提高,这样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4. 受伤的性质

从表4可以看出,在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性质的调查中,主要是擦伤、肌腱和肌肉损伤软组织挫伤,分别占34.7 %、25.0%和19.4%;其次为关节韧带损伤脱臼骨折,分别占12.5%5.6%2.7%。这与篮球运动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篮球运动主要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训练的场地面积较开阔且粗糟,队员之间时时都有身体接触,在运动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引起摔倒、碰撞,引起擦伤,但其属于轻度损伤,对继续运动影响不大。而肌腱和肌肉损伤、软组织损伤也较多,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肌肉无法适应运动的强度,而出现运动损伤,这种损伤比较严重,一般不能继续运动,对健身、训练影响较大,有时还可能导致很长时间都不能再继续运动训练。

5.受伤的原因分析

关于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对预防学生篮球运动损伤有重要性的意义。从下表我们可以得出,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场地原因、心理状态不良和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对抗激烈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

从表5可以看出,由于对抗激烈造成运动损伤的有15人次,占总数的20.8%;技术动作不合理造成运动损伤的有9人次,占总数的12.5%;准备活动不充分为13人次,占总数的18.1%;疲劳造成运动损伤的有11人次,占总数的15.3%;场地原因造成运动损伤的有3人次,占总数的4.2%;心理状态不良和身体素质差造成损伤的各为10人,占总数的13.9%。

(1)练习过程中技术动作掌握不正确

练习过程中学生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未形成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存在缺点和错误,这类错误的技术动作,极易违反身体结构、机能特点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因而易造成运动损伤。如扣篮、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不正确,可发生大腿、小腿肌肉拉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以及膝外侧滑囊炎和足部腱鞘炎;转身等动作不正确,可导致腰部和膝关节扭伤;运球技术动作不正确易导致肩、肘部肌肉和韧带拉伤;抢断球、接球中由于手型的不正确,就容易引起手指关节的扭伤或挫伤等。

(2) 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在赛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练习,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克服人体机能隋性,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转入紧张的活动状态,从而缩短人体对运动的适应过程,。教练员要对学生的准备活动进行严格监督,并经常教育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使之自觉达到活动充分的目的。如篮球中的运球,滑步防守与进攻、急停、急转、跳起投篮、盖帽等都要求处于半蹲位进行运动,而负担较重的膝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改善,它因休息而消退的条件反射性联系尚未恢复,就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量过大,身体已经出现疲劳,身体的功能水平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此时再参加竞争激烈、身体对抗性强的篮球运动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3)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差

篮球项目对练习者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等素质要求很高。这些素质差,表现为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反应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整个身体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容易致伤。如股四头肌力量不足容易引起髌骨劳损;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足和柔韧性差容易引起肩关节损伤;踝关节力量差,容易造成其扭伤或内外侧韧带拉伤等。

(4) 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

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如运动员心情不舒畅、情绪不高,对健身、训练或比赛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思想就不集中也兴奋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必然容易受伤。另外情绪急躁、急于求成、信心不足、缺乏勇气、胆怯犹豫、赛前过于紧张、场上心慌意乱,以及在进行关键性比赛或遇实力相当的对手时,因处于特殊的心理状态,损伤的发生率也较高。

6.结论与建议

1. 结论: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因人而异,在同等环境、同等强度、同等条件下,体质好的不易受伤,体质差的易受伤;发生运动损伤的病程中,慢性损伤占受伤总数大部分。慢性损伤主要为微细损伤积累或急性损伤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或没有治疗而导致。损伤发生率很高;篮球运动损伤的严重程度中,中度损伤最多,可见人们对篮球运动损伤不太重视;由于篮球运动的特点,绝大部分运动下肢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所以下肢关节损伤出现较多,常见的有擦伤、肌腱和肌肉损伤和软组织挫伤;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和对抗激烈。三者共占损伤总数的54.2%;

防损转正总结第5篇

摘 要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下行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术中胆道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500例,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总结避免术中、术后导致胆道损伤的主观及客观因素。结果:500例急性胆囊炎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术中无1例出现胆道损伤并发症。结论:术前了解解剖结构,提高手术医生对手术的认识性及警觉性;术中认真细致的操作及冷静面对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对术中一旦发生胆道损伤后转为开腹手术时机准确的把握、手术方法及再手术的时机的选择都是避免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14 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114

急性胆囊炎由于局部炎症粘连严重、内镜操作难度大,容易产生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曾经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1]。但随着内镜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良、手术医生对胆道镜技术操作的熟悉及经验的积累,急性胆囊炎行LC成功率不断增高,LC治疗急性胆囊炎已经逐渐取代了早期的外科开腹手术变成了首选治疗方式。2009~2011年收治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0例,探讨总结避免术中发生胆道损伤的多方面因素及对术中发生胆道损伤的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急性胆囊炎由于局部炎症粘连严重、内镜操作难度大,容易产生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曾经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禁忌证[1]。但随着内镜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良、手术医生对胆道镜技术操作的熟悉及经验的积累,急性胆囊炎行LC成功率不断增高,LC治疗急性胆囊炎已经逐渐取代了早期的外科开腹手术变成了首选治疗方式。2009~2011年收治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0例,探讨总结避免术中发生胆道损伤的多方面因素及对术中发生胆道损伤的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2011年收治急性胆囊炎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0例,其中男270例,女230例,年龄24~68岁,平均40.4岁。所有急性胆囊炎患者入院时均有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的症状。入院查体:患者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询问病史,患者病程8小时~6天不等。患者术前胆道造影发现28例有胆总管结石,37例伴黄疸,B超检查均有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等急性胆囊炎改变,120例伴有胆囊结石。500例手术患者中急症手术120例,择期手术(72小时内)380例。

一般资料:2009~2011年收治急性胆囊炎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0例,其中男270例,女230例,年龄24~68岁,平均40.4岁。所有急性胆囊炎患者入院时均有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的症状。入院查体:患者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询问病史,患者病程8小时~6天不等。患者术前胆道造影发现28例有胆总管结石,37例伴黄疸,B超检查均有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等急性胆囊炎改变,120例伴有胆囊结石。500例手术患者中急症手术120例,择期手术(72小时内)380例。

方法:采取全身麻醉后行腹腔镜三孔法LC,钳进入肝脏和胆囊底部的膈面,暴露壶腹部。沿胆囊管和胆囊壶腹部交界略高于环钳剪开或撕开胆囊浆膜解剖,沿这个平面切开Calot三角前后的浆膜层,分离后外侧胆囊管,将切开的浆膜向下推剥,暴露右侧壶腹胆囊,右侧胆囊管,胆总管及他们的交界处。然后分离Calot三角,固定浆膜,结合吸引器的倒推与吸刮,解剖钳向下拉扯切割脂肪、结缔组织,清空Calot三角,并且暴露左胆囊壶腹、胆囊管、肝总管及胆囊动脉,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行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40例,28例胆总管结石行“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在小网膜处。魇醯ㄗ芄芮锌∈透骨痪迪碌仪谐酢J鹾笏谢颊呔胖酶骨灰鞴茉谛ごΑ

结 果

结 果

所有参与手术的患者均未发生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整个麻醉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时间为40~150分,平均时间约为70分钟,术后住院治疗3~7天,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2~4天。因解剖不清Calot三角粘连导致转开腹手术38例,其中5例为胆囊造瘘术后结石再发,另外33例术中快切病理回报提示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切除术。术中行胆道造影40例,其中28例行“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和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6例为胆囊癌,其余均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所有参与手术的患者均未发生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整个麻醉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时间为40~150分,平均时间约为70分钟,术后住院治疗3~7天,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2~4天。因解剖不清Calot三角粘连导致转开腹手术38例,其中5例为胆囊造瘘术后结石再发,另外33例术中快切病理回报提示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切除术。术中行胆道造影40例,其中28例行“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和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6例为胆囊癌,其余均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讨 论

讨 论

近年来随着LC技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导致胆管损伤机几率也增加。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后果最严重的一种。对于此并发症的发生,如果缺乏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往往会使病情加重,导致难以恢复性的疾病,其对应处理极为困难。胆管损伤后的修复手术失败的次数越多,治疗效果越差,甚至会造成致命的结果[2]。因此预防LC术中胆道损伤至关重要,必须引起所有肝胆外科学界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LC技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导致胆管损伤机几率也增加。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后果最严重的一种。对于此并发症的发生,如果缺乏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往往会使病情加重,导致难以恢复性的疾病,其对应处理极为困难。胆管损伤后的修复手术失败的次数越多,治疗效果越差,甚至会造成致命的结果[2]。因此预防LC术中胆道损伤至关重要,必须引起所有肝胆外科学界的重视。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大体可以分为胆总管或肝总管横断伤、肝总管和胆总管斜口状撕裂伤、钛夹部分或完全夹闭胆总管、变异或迷走胆管损伤、胆管被电刀灼伤五个类型[3]。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大体可以分为胆总管或肝总管横断伤、肝总管和胆总管斜口状撕裂伤、钛夹部分或完全夹闭胆总管、变异或迷走胆管损伤、胆管被电刀灼伤五个类型[3]。

术前因素:①患者自身解剖结构的因素:人体的解剖结构的多样性导致不是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的一样的。如胆道的解剖学变异,胆囊动脉的走行异常,肝胆周围的韧带松弛,胆囊三角的脂肪堆积及患者过度肥胖等。②主观因素:手术医生缺乏足够的经验,对此项手术的操作不熟练。少数急症手术,医生对手术的准备不够充分,术前未做到“三管一壶腹”的肝胆外科操作原则,对胆囊三角的揭破结构辨认不清及责任心的缺乏,术中盲目的自信,过分追求微创而没有及时的转开腹外科治疗或者粗暴的手术操作等。③客观因素:是腹腔镜设备自身的问题,其显示的二维平面不同于外科开腹操作的三位视野,也容易导致错位的解剖认识,术中高频电刀的使用或过度追求对出血的控制反而导致灼伤。蔚ㄍ饪撇僮髟颍缘胰堑慕移平峁贡嫒喜磺寮霸鹑涡牡娜狈Γ踔忻つ康淖孕牛肿非笪⒋炊挥屑笆钡淖雇饪浦瘟苹蛘叽直┑氖质醪僮鞯取"劭凸垡蛩兀菏歉骨痪瞪璞缸陨淼奈侍猓湎允镜亩矫娌煌谕饪瓶共僮鞯娜皇右埃踩菀椎贾麓砦坏慕馄嗜鲜叮踔懈咂档绲兜氖褂没蚬茸非蠖猿鲅目刂品炊贾伦粕恕

预防:提高手术者的责任心及外科素质,术前认真检查和充分准备;精细轻柔的手术操作;对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辨清三管间关系;正确把握术中转开腹的时机;避免牵引过度及手术中盲目止血造成的钳夹伤及电凝灼伤;手术者良好的胆道外科素质是保证安全、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4]。

预防:提高手术者的责任心及外科素质,术前认真检查和充分准备;精细轻柔的手术操作;对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辨清三管间关系;正确把握术中转开腹的时机;避免牵引过度及手术中盲目止血造成的钳夹伤及电凝灼伤;手术者良好的胆道外科素质是保证安全、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4]。

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①暴露Calot三角:胆囊底部向头侧牵引以利于肝门的暴露。胆囊底部应向右外侧牵引远离肝脏脏面及腔静脉。②胆囊管的解剖、分离:应从胆囊三角的外侧,用分离钳将外腹膜打开。较安全的方法是向胆囊管的后方分离,至胆囊管显露后再处理胆囊管内侧。③胆囊三角区解剖分离:是防止胆管损伤的重要环节。胆囊动脉大多走行于此三角内。解剖出胆囊管后应多次少量的用分离钩挑起脂肪及纤维组织。远离近端,尽量向胆囊方向牵拉、电凝,若纤维组织有张力时,注意分清是否为胆囊动脉。发生出血后为防止肝总管损伤,不能盲目的钳夹血管,应用吸引器吸净血液后再来判断。止血后,再次冲洗辨认清楚是否钳夹肝总管或右肝管,确认无误后为加强胆囊动脉牢固性,可增加钳夹胆囊动脉。④胆囊管的离断,当胆囊三角完全分离后,胆囊管相对多暴露一些以便于胆囊管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胆总管因被过度牵拉而弯曲往往被误为是胆囊管的一部分导致误伤。

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①暴露Calot三角:胆囊底部向头侧牵引以利于肝门的暴露。胆囊底部应向右外侧牵引远离肝脏脏面及腔静脉。②胆囊管的解剖、分离:应从胆囊三角的外侧,用分离钳将外腹膜打开。较安全的方法是向胆囊管的后方分离,至胆囊管显露后再处理胆囊管内侧。③胆囊三角区解剖分离:是防止胆管损伤的重要环节。胆囊动脉大多走行于此三角内。解剖出胆囊管后应多次少量的用分离钩挑起脂肪及纤维组织。远离近端,尽量向胆囊方向牵拉、电凝,若纤维组织有张力时,注意分清是否为胆囊动脉。发生出血后为防止肝总管损伤,不能盲目的钳夹血管,应用吸引器吸净血液后再来判断。止血后,再次冲洗辨认清楚是否钳夹肝总管或右肝管,确认无误后为加强胆囊动脉牢固性,可增加钳夹胆囊动脉。④胆囊管的离断,当胆囊三角完全分离后,胆囊管相对多暴露一些以便于胆囊管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胆总管因被过度牵拉而弯曲往往被误为是胆囊管的一部分导致误伤。

综上所述,术前医生应该对患者胆囊周围血管及毗邻有充分的认识,提高手术的重视度责任心;术中仔细辨认后再行切除,手术动作轻柔;一旦发生胆道损伤后及时的选择转开腹治疗时机等都是避免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的重要因素,为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术前医生应该对患者胆囊周围血管及毗邻有充分的认识,提高手术的重视度责任心;术中仔细辨认后再行切除,手术动作轻柔;一旦发生胆道损伤后及时的选择转开腹治疗时机等都是避免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的重要因素,为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雷海录,张康泰,陈勇,等.187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处理对策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2):79-81.

1 雷海录,张康泰,陈勇,等.187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处理对策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2):79-81.

2 Rauws EA,Gouma DJ.Endoscopic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bile duct injury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04,18(5):829-846.

2 Rauws EA,Gouma DJ.Endoscopic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bile duct injury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04,18(5):829-846.

3 祝学光.谈谈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问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6):453-454.

3 祝学光.谈谈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问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6):453-454.

4 李胜宏,陈训如,罗丁,等.4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经验[J].消化外科,2002,1(6):407-408.

4 李胜宏,陈训如,罗丁,等.4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经验[J].消化外科,2002,1(6):407-408.

5 王敬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原因及手术操作要点[J].医师进修杂志,1997,9(20):469.

防损转正总结第6篇

关键词:抽油杆 偏磨 腐蚀 治理

引言

胜利油田等全国各大油田的油井约80%使用抽油机机械采油技术。偏磨腐蚀而造成油井检泵作业的工作量约占全年抽油机井检泵作业工作量总和的50%,管、杆的使用寿命也因偏磨腐蚀而缩短了40%~60%。因此探索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偏磨腐蚀,是降低采油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

1 抽油机井管杆偏磨影响因素

1.1井斜影响

自然井斜,从垂直来看,井筒是一条弯曲旋扭的线条,油井井深超过600m~800m一般会出现扭曲现象。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和油田开发需要,定向斜井不断增多。地层蠕变造成套管变形,使井段出现弯曲变形,地层蠕变严重时会导致油井报废。

由于套管变形和井斜使油管产生弯曲。在抽油机井生产时,抽油杆的综合拉力F或综合重力(抽油杆的重力和各种阻力的合力)产生了一个水平分力,在水平分力(抽油杆对油管内壁的正压力)的作用下,油管和抽油杆接触产生摩擦。在弯曲度较小的地方,油管内壁和抽油杆接箍产生摩擦,油管偏磨面积较大,磨损较轻。而弯曲度越大的地方,不仅油管内壁与抽油杆接箍产生摩擦,油管内壁与抽油杆杆体也产生摩擦,油管偏磨面积较小,磨损较严重。

1.2油井生产参数影响

在偏磨腐蚀的油井中,冲程短、冲次高时,偏磨的部位相对较小,偏磨次数频繁,磨损较严重,破坏力大。许多抽油机井的冲程为≤3m,冲数为6次/min,磨损较严重。

1.3产出液介质的影响

当油井产出液含水大于74.02%时产出液换相,由油包水型转换为水包油型。也就是说,管、杆表面失去了原油的保护作用,产出水直接接触金属,腐蚀速度增加。摩擦的剂由原油变为产出水,由于失去原油的作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磨损速度加快,磨损严重。

产出液中CO2含量越高,产生的H+越多,pH值越低,产出液酸性越明显,腐蚀性越强。产出液中H2S与Fe反应生成FeS,而H+对油管和抽油杆产生氢脆腐蚀。由于PH值低,H+多,而产出液含CI-高,化学平衡为H+Cl--HCI,从而形成了具有盐酸强腐蚀性的体系。

1.4 偏磨和腐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管、杆偏磨使管、杆偏磨表面产生热能,从而使管、杆表面铁分子活化,而产出液具有强腐蚀性,使偏磨处优先被腐蚀。由于腐蚀,使管、杆偏磨表面更粗糙,从而磨损更严重。偏磨和腐蚀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二者结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1.5缝隙和冲蚀

产出液含水较高及产出液的强腐蚀性,使油管、抽油杆螺纹联接处产生缝隙腐蚀;另外,产出液对油管公螺纹外缘的冲刷作用,再加上产出液的强腐蚀性,发生冲蚀,易使油管公螺纹老化。油管螺纹联接处在偏磨腐蚀、缝隙腐蚀和冲蚀的综合作用下,易使该处产生油管断脱、刺漏。

1.6 管杆的材质

管杆材质及表层涂料的强度和耐蚀性不同,管杆耐腐蚀性和寿命不一样。抽油机井抽油循环过程中油管弹性收缩弯曲,底部抽油杆受压失稳 下冲程时,液柱载荷由抽油杆转移到油管上,抽油杆卸载发生弹性收缩产生螺旋弯曲。继续下行时将受到柱塞与泵筒间半干磨擦阻力及液流通过柱塞产生的阻力和井液产生的对抽油杆的浮力。

2 偏磨腐蚀防治对策

针对河口采油四矿油井偏磨腐蚀的特点,根据“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偏磨腐蚀的油井应采取一系列的新工艺、新技术。

2.1加缓蚀剂

加缓蚀剂是解决油井井筒和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的一种常用、有效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缓蚀剂加入到产出介质中,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致密薄膜,使金属本体与腐蚀介质隔离开来,以达到保护金属、防止腐蚀的目的。另外,通过油井缓蚀剂在油管内壁形成的保护油膜,起到作用,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

2.2 加长尾管和管柱锚定

加长尾管仅能减轻管柱弹性弯曲。管柱锚定又有机械预张力锚定,液压张力锚定,支撑式锚定三种工艺。机械预张力锚定虽是预防油管弯曲的最有效措施,但施工操作复杂,且起出管柱时安全性差,有可能卡钻,因此该项工艺至今未得到很好的推广使用;液压张力锚定虽能利用油套压差将管柱锚定在管柱伸长最大的部位,操作简单,但在整个锚定伸缩过程中,锚牙始终磨损套管,对套管有一定的损伤;支撑式锚定仅能防止管柱底部运动而有助于提高泵效。

2.3抽油杆扶正器

在治理油井偏磨方面,滚轮式和滚珠式扶正器由于易卡轮和不耐腐蚀的原因,目前已很少使用,两瓣对卡式KBV3OH型尼龙扶正器在抽油杆上滑动,扶正效果差,脱落的碎片易卡泵,使用受到限制。KZX型防偏磨扶正器、KBV型固定式扶正器、扶正接箍、KZX型防偏磨扶正器等,它们各具特点。

2.4加重杆

加重杆是防止杆柱底部抽油杆弯曲的有效方法。它能使杆柱中和点下移,且可以降低杆柱的交变应力幅度,延长抽油杆疲劳断裂周期。加重杆在清洗修复时发现加重杆也同样存在偏磨和弯曲问题,现场测量φ42mm加重杆直径最小仅为φ35mm,且部分加重杆有弯曲现象,这说明了加重杆也同样需要扶正防偏磨。

2.5采用新型防止偏磨抽油泵

(1)旋流旋转柱塞式防偏磨抽油泵。这种泵防止柱塞偏磨,防砂卡,提高泵的工作效率和延长泵寿命等优点。这种泵基本能防止油管发生偏磨的情况。

(2)双冲程平衡防偏磨增效油泵。这是一种新型的增效抽油泵,它在运行过程中,下冲程进行一次排油,提高油泵效率。上下冲程同时出油,减小运行产生的负荷,从而有效减少油并的偏磨。

(3)柱塞底部加重式防偏磨抽油泵,这种泵主要采用增加抽油杆扶正器,并使用管杆转动装置,泵的上面杆柱采用加重杆。这种泵的使用效果非常好。

2.6油管旋转器

油管旋转器,通过自动旋转油管改变油管与抽油杆的偏磨面,使磨损面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延长油管使用寿命的目的;另外,已安装偏心井口的油井,转动井口也可达到以上目的。

2.7合理调整生产参数

在保持产液量不变的情况下,由短冲程、高冲次,改成长冲程、低冲次,增加偏磨面积,减少偏磨次数,以达到延长油管和抽油杆使用寿命的目的。

2.8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运用无管采油等技术,无管采油装置最大的优点是:空心抽油杆不易弯曲,而且与国套管间的环形空间远大于普通抽油杆与油管间的环形空间,因此该装置能有效的避免管杆间的偏磨,在油管与抽油杆间偏磨较严重的井上使用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3 结论和建议

抽油杆与油管偏磨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井斜、抽油杆柱弯曲、高含水和产出液的强腐蚀性。综合含水上升使偏磨腐蚀更加明显,而介质的强腐蚀性加速了偏磨腐蚀。加药防腐、抽油杆扶正、管杆旋转、调整生产参数、应用无管采油等新技术(新工艺)是防治偏磨腐蚀的有效措施。针对油井的不同情况,制定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达到防治偏磨腐蚀的良好效果,以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防损转正总结第7篇

提高防汛意识,强化防汛措施,为了把防汛工作做到临而不乱,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和以往的防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防汛预案》按市委、镇党委、政府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和镇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我村在6月27日上午召开全体村“两委”班子紧急会议,实施村干部包组,确保一方平安,会议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防汛工作首位,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精心部署,扎实工作,从早、从严、从实做好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村版图面积30平方多公里,山村面积7000多亩,水面面积 3200多亩,人口4586人,耕地面积5500亩,是典型的丘陵地带,村内大小水库十多座,塘、堰、渠道像管网状分布,西面与红安结壤,有一座大型水库,我村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被水库环绕,东北与顺河、中驿结壤,有浮桥河水库,又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在水库上游,一旦河水上涨,上游的耕地基本被淹。仅此,我村域面临的防汛压力巨大。下大暴雨导致村内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时有发生,防不胜防,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我村在防汛工作中,严明村干部包组,责任分工,严明责任职责,确保汛令畅通,实行责任追究,如所包的组出问题,轻者介勉,重者撤职,同时,针对休息日等薄弱时段,实行主要干部带班制,还保证了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随时为防汛工作待命。

1、为确保防汛工作顺利开展。6月27日上午村干部开了会后,迅速下到各包的小组,对村民的住房进行逐户排查危房,需转移的一定转移安置。

2、重点地段,容易滑坡,容易产生泥石流,做出安全标识,重点监控。

3、对重点人群重点管理,特别是暴雨天人不要到水流川急、险滩地段,防止一切汛期不安全的活动。

4、各小组成立防汛抢险突击队,随时作好应对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二、汛期后造成的损失

尽管我村为本期防汛工作做了大量的准备,由于6月30日下午到7月一日期下午连续25个小时的大暴雨,下到330毫米雨量给村里各方面造成了重创,在村干部严查、统一疏散转移,杜绝了人员伤亡,但其它方面还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具体情况如下:倒户32户,58间   111人,直接损失464000元;转移安置人员9户,13人;淹没家作物900亩,其中绝收550亩  44万元,淹没损失105000元,合计545000元;损向家冲桥记30000万;损毁道路810米 3000方  计65000元;损毁堤坝800米 计40000元;摧毁渠道1200米计24000元;损毁塘堰800米计24000元;屋后山体滑坡280米计5600元;电力设施2处计2000元;损毁供水管网500米计5000元;淹没鱼池6处300亩计15万元;养鸡3000只计3万元;谢店花草6500平方米计13万元;景观石岸300米计24000元。通过初步估算,这次水灾给我村造成经济损失约1538600元。

三、灾后重建

1、保证住房安全,对全村唯一住房全部倒塌的,分工负责,专人指导,确保受灾户有房住,安心生活,3户唯一倒房户基本上都在选址开工,力争在12份以前全部搬进新屋居住,4户唯一住房部分受损的已全部进行维修改造,恢复正常的居住和正常生活。

2、保证交通安全,对受损的河堤90余米填土方1200余方已全部抢修恢复,对冲毁的道路810米已全部填补恢复,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3、确保水利安全。受灾期间,我村有5处塘堰被冲毁,灾后我村迅速组织恢复,砌石岸300余方,填土方800余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灾后恢复生产用水安全。

4、对全村受灾农田作物因灾施救,补种施肥,确保发展生产不减速,大灾之年不减收。

四、整个防灾救灾措施

灾前:提早谋划、心中有数、责任到人

灾中:靠前指挥、统筹安排、有序施救

防损转正总结第8篇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现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但管损伤、胆漏及出血仍是影响LC手术疗效和安全的主要并发症。我院1986年至2008年已为9000例患者施行LC,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后,其并发症发生率早期接近国内报道的平均水平,后期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正如刘永雄教授所说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手术,大学问”[1]。尽管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等优点,但据大宗病例文献报告,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仍较高。鉴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本文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回顾分析了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旨在减少术中副损伤,预防并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将适时、恰当处理并发症的经验作一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LC 9000例中男3100例,女5900例;10~86岁,平均44.6岁。其中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6440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930例,胆囊息肉421例,胆囊穿孔23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86例。

        2 结 果

        本组发生术后胆漏40例(0.44%),术中胆总管损伤24例(0.27%),术中或术后腹腔出血18例(0.20%)。

        3 讨 论

        3.1 LC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3.1.1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术者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片面追求手术速度;

        3.1.2 手术视野显露不清或因渗血、出血影响手术视野清晰的影像,增加胆管损伤的危险。

        3.1.3 胆囊三角区因急性炎症充血水肿或慢性炎症紧密粘连,如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萎缩,胆囊管嵌顿性结石等均是造成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

        3.2 并发症的预防[2]:

        3.2.1 对初学者严格技术培训,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传、帮、带,监督指导。使初学者逐步适应和熟悉腹腔镜下肝门三角区的解剖关系和可能的解剖变异。由易到难,逐步扩大手术适应证,密切配合并不断总结经验。

        3.2.2 胆囊壶腹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重要解剖标记。沿胆囊壶腹向胆总管方向解剖出与之相连变细的胆囊管,并不要求为证实胆囊管与胆总管的连接而过多地向肝外胆管方向解剖而造成胆管损伤。

        3.2.3 Calot三角区的解剖应尽可能采用钝性分离。 

单纯胆囊结石的患者Calot三角区的解剖多不困难。对炎性粘连的困难病例,首先初步判断炎性粘连的牢固程度,然后可采用冲洗吸引器边冲洗边钝性分离的方法,多数患者可在壶腹的反下方游离出小空间,并分辨出与之相连变细的胆囊管。对Calot三角区冰冻粘连,不能分离者应及时转开腹手术。

        3.2.4 Calot三角区的解剖应尽可能采用钝性分离。由于充血水肿,在分离粘连过程中会有某种程度的出血或渗血,除了来自胆囊动脉或其分支的出血。一般小的出血或渗血经反复冲洗都可止血,不要轻易上钛夹止血,更切忌盲目电凝止血,以防胆管损伤。

  3.2.5 特殊病变胆囊管的处理应慎重。急性胆囊炎胆囊管水肿增厚或反复排石的胆囊结石胆囊管的增粗,因钛夹不能完全夹闭胆囊管者可采用分次上钛夹或用Reoder圈套扣结扎。对胆囊管过短的病例可在胆囊颈或壶腹部上钛夹。三角区解剖困难病例,只要能游离出胆囊管便可在上钛夹后做逆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大部切除。上述病例均应放置腹腔引流。

        3.3 胆管损伤的处理:应根据胆管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及发现时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修复:

        3.3.1 术中发现胆管部分损伤、胆管横断伤和单纯胆管切割伤,立即转开腹行胆管修补、对端吻合,放置长臂“T”型管作内支撑引流可获得满意效果。本组6例胆总管横断伤均在术中发现并立即转开腹行胆管对端吻合加“T”管引流,远期随诊情况良好。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