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4 20:55:3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1篇

关键词:岩土勘察;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岩土勘察不仅能解决建设施工中的多项质量问题,还能提高建设施工的水平。近几年,建设施工企业提高对岩土勘察的重视度,全面提高岩土勘察的能力,致力于解决岩土勘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岩土勘察属于较为复杂的项目,对建设施工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施工企业加强勘察的管理,通过科学的解决措施,管控勘察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岩土勘察的基本水平。

一、岩土勘察在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性

岩土勘察在建设施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建设施工的实际应用,更是体现了岩土勘察的价值意义。着重分析岩土勘察的重要性,如下:

1、规避建设数据的误差

建设工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岩土信息,通过岩土勘察工作,得出真实的数据信息,比对原本设定的信息,才能发现数据之间的差距和误差。岩土勘察的实践能力较强,准确得出建设工程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为其提供科学的建设数据,规避数据误差,如此排除数据误差的影响[1]。岩土勘察确保建设数据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建设数据的应用水平,体现岩土勘察的积极性。

2、强化建设工程的稳定性

岩土勘察的效果与建设工程存在密切的关联。随着建设工程的发展,其对岩土勘察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主要是通过岩土勘察,稳定工程的建设过程,保障建设工程具备充分的稳定能力。岩土勘察对建设工程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改善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既可以优化现场施工,又可以利用完善勘察的方式,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

二、岩土勘察中的存在问题

结合岩土勘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汇总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例举比较典型的问题,分析如下:

1、岩土勘察不规范

岩土勘察必须在规范的环境内,才能取得准确的地质信息。岩土勘察中涉及到多项作业内容,以某岩土工程为例,分析勘察中不规范的问题点。如:(1)试验缺乏规范约束,该岩土工程的环境较为特殊,需要利用含量测试的试验,才能得出岩土地质的基础数据,但是该工程中不重视勘察试验的规范性,导致最终错误的判断岩土地质,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2)数据整理不规范,统计与分析是岩土勘察的核心环节,其需要严谨的数据支持,该工程勘察人员随意存储数据信息,没有按照数据标准进行统计,影响最终的勘察结果;(3)报告项目书不具备参考价值,岩土勘察的报告项目书,由结论和建议两部分组成,但是该工程的项目书,只有地质结论,没有相关的建议,不能成为工程建设的参考,严重缺乏规范性。

2、勘察资料缺乏准确性

勘察资料贯穿于岩土勘察的整个过程中,属于最基础的勘察条件。岩土勘察中需要准备的资料比较多,如:土质含量、岩土变化等,保障勘察资料的准确性,以免影响勘察结果[2]。规划勘察资料准确性方面的问题,如:(1)资料定义的范围不准确,没有统一收集资料的标准,部分资料内含有实际误差,工作人员未经处理直接收集到资料内,导致勘察结果发生变异,影响勘察资料的准确应用;(2)资料取值不明确,不同类型的岩土中,存有异同的取值,需要准确研究资料参数,如:特性、标准等,以免勘察阶段中出现较大的误差。岩土勘察资源缺乏准确性,直接干扰整个岩土工程的勘察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3、勘察人员专业度不足

勘察人员在工作中严重缺乏专业度,不能利用专业的手段处理岩土勘察中的各项工作。据有关资料显示,勘察人员群体中,将近二分之一属于非专业人员,其在岩土勘察中,根据自身经验判断,缺乏专业的理论支持,进而影响到勘察结果。例如:某岩土工程,采用外聘的方式组建勘察团队,并没有注重勘察人员的专业考核,导致现场勘查中多次出现数据误差,而且勘察人员不能应用准确的勘察术语表达勘察项目,增加岩土勘察的压力。

三、岩土勘察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岩土勘察需要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解决勘察中的存在问题,强化岩土勘察的实际应用,才可保障勘察结果的可信性,以免影响建设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全面分析岩土勘察的问题,提出几点对应的解决措施,如下:

1、严格规范岩土勘察

岩土勘察的企业及工作人员,需严格规范岩土勘察的过程,排除不良的影响因素。岩土勘察的规范性能够提高其在建设中的使用价值,优化整个建设工程的现场。例如:某建筑工程企业,因为建筑所处环境的地质复杂而且特殊,所以该企业注重前期阶段的岩土勘察,利用规范的方式,指导勘察进行,该企业在岩土勘察方面,提出三点规范措施,首先准确设计岩土勘察的方案,明确其中各项勘察方法的运用、条件,便于勘察工作的规范进行,工作人员按照勘察方案,即可约束自身的行为,达到规范的标准程度;然后该企业安排相关的勘察人员,准确记录勘察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按照岩土勘察的需求,快速整体可用信息,区分数据信息的类别,避免数据出现勘察偏差;最后该企业结合建筑工程对岩土地质信息的需求,合理规划报告项目,总结完岩土勘察的结论后,在地质、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优化勘察资料的质量

为保障岩土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和质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多项途径,深化调查工程建设的现场,收集准确的勘察资料[3]。例如:某建设企业在勘察资料方面,提出几点建议,第一,采用合作制度,改革以往的分工制度,要求勘察与资料人员均参与到勘察现场,避免勘察资料的收集与编写出现脱节,合作制度能够将勘察人员获得的资料第一时间内交由资料人员处理,而资料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岩土勘察的实际情况,准确编制资料信息,既可以保障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又可以体现资料信息的质量价值;第二,严格处理勘察资料中的异常点,资料人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勘察人员商讨,确定资料的真实信息,保障记录信息的准确性。

3、提升勘察人员的操作水平

勘察人员是岩土勘察的主要组成,其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与勘察结果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岩土勘察中,需利用专业培训的方式,提升勘察人员的操作水平。以某建设工程为例,分析其培训岩土勘察人员专业能力的方式[4]。首先该企业同样采取外聘的方式,但是其设定了专业标准,按照标准限制选择勘察人员,只有具备专业资格和技能的人员,才能参与人员组建;然后该企业在实际勘察中,不断调整勘察标准,主动发现勘察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之处,采取培训的方式,强化勘察人员的专业水平。

结束语:

岩土勘察在建设工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必须深入分析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才能规范出勘察工作中的标准,稳定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勘察效益。勘察人员结合实践应用的情况,强化岩土勘察的过程,发挥岩土勘察的优势,保障勘察的质量和水平,由此提高岩土勘察在建设施工中的准确性,确保勘察结果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彦峰.探讨地质工程勘察中的相关问题[J].价值工程,2014,(17):24-26

[2] 邵水松.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岩土工程界,2012,(05):23-2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2篇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 D9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1-0085-01

岩土工程勘察为施工、设计提供技术参数以及地质勘察的成果,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岩土工程勘察对象是地下的地质体,由于岩土体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彼此间受力很复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1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

1.1 勘察手段单一

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地质勘察工作。而目前一些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单位在勘察工作时,仍按老式的勘察手段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勘察报告只注重定性分析,而忽略了分析有关定性的评价数据。

1.2 勘察报告建议没有针对性

勘察报告中定量数据不多,没有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勘察报告还受到传统地质勘察报告的影响,大多以描述为主,对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结论下的比较笼统,不具体,也缺少针对性,在岩土工程设计或施工时不能对勘察结论进行有效合理地利用。

1.3 勘察报告质量不高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一些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实行自负盈亏的经济制度,这些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只想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没有注重勘察报告的质量,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整体质量的下降,甚至个别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了获取任务,预算造价时有意压低价格,然而勘察单位为了取到经济效益又不得不进行工作量的缩减,应该进行的勘察工作不做或者少做。比如没有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勘察钻探取样工作,不规范的钻探取样作业难以准确确定出分层的位置。有的对于地质体采样不完整不连续,甚至不使用取样器,而从岩芯中直接取样,取样的数量也不多,不满足规范规定的试样要求,这样得到的数据就不具有代表性,往往不能对建设场地地基土做出完整、准确的分析评价。

1.4 忽视了区域地质环境的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是实验数据和勘察人员长期经验的积累,需要结合当地区域地质特征,对地基土层特点深入了解,正确评价地基土。目前一些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的勘察作业,只注重分析研究某个工程点,忽略了岩土工程地域性研究,得出的岩土勘察结论缺少地域性经验,导致报告内容不全面,难以提高勘察单位的效益。例如,在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中,用箱基可满足需要的,勘察单位没有根据当地区域地质特点以及实际经验,在用箱基的基础上又加了桩基复合基础,导致勘察工期的延长,资金的浪费。又比如地层为含砾粘土,它遇水或搅拌时会变软,在一般情况下,室内试验及原位试验都难以准确确定含砾粘土的承载力,一些勘察单位对此类地层进行勘察作业时,没有有效利用当地勘察经验,采用了很高的承载力值,对工程的安全造成了隐患。

2 优化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方法措施

2.1 提高勘察人员技能

相比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业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还比较落后,具有相关资质的勘察人员不多,目前一些工程勘察人员还不能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手段和理论进行全方面的掌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技能,对岩土工程勘察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让工程勘察人员的素质可以满足现代工程勘察作业的需求。比如推行技术交底的方法,在工程勘察工作前对勘察人员的技术提出最低要求,使工程勘察人员达到所用技术的最低标准,同时还要使工程勘察人员掌握好勘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上岗前勘察人员需要取得相关工作的资格证件,杜绝勘察人员无证操作。还可以推行奖惩制度,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质量的好坏同勘察人员的自身利益相结合,使每个勘察人员都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勘察报告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

2.2 加强勘察作业的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质量。我国在岩土工程勘察监督管理方面,长期由政府部门承担监督责任,一些地方还存在监督漏洞,不能满足现代勘察监督工作的要求。在勘察合同、勘察报告的审查监督上,存在越级现象或者无组织勘察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现场监督,防止勘察人员打假孔以及不规范的编录、试验取样行为。审查报告内容中是否有施工建议、场地稳定性评价、基础选型论证等。岩土工程的勘察报告不能只有描述,还要有针对性建议。除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自身要加强监督外,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上的监督部门也要对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实施监督管理,确保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顺利进行。

2.3 加强地域性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时,不仅要执行国家规定的规范和规程,还要利用以往的勘察经验和勘察技巧。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层力学性质多变,在岩土工程中不能通用同一种勘察手段。例如岩土工程有的地域地基承载力高,有的地域地基承载力低,这需要采用多种承载力标准,分别对待,进行勘察作业。加强岩土工程地域性研究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有助于勘察作业顺利进行。

2.4 采用新技术手段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岩土工程中新型勘察手段和新型勘察设备不断开发利用。岩土工程勘察单位需要及时购入这些新设备,掌握新技术,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使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标准化、现代化、规范化。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还可以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科学管理,这会大大提高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效率。计算机可以帮助勘察单位更有效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的相关资料,例如,CAD制图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制图中的应用、统计指标的优选等。计算机技术还能够模拟出岩土勘察问题发展的趋势,为制定合理的勘察手段提供帮助,还可用于勘察治理最后结果的模拟、施工模拟以及设计模拟方面。总之,勘察单位采用新型技术,可以大大节约岩土工程人力、物力,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3 总结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需要结合工程所在地域的地质、环境的特点以及岩土状况进行详细勘察作业,例如岩性、岩土层的特征、地下水分布情况、地下水水质变动情况、岩土介质的空间分布、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等等。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解决,从而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全面性、准确性,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勘察单位的经济效益,也能促进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鹏,伊海昌,曹国升.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2]康朝勇.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3]姜明友.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4]黄静萍,应文亮.如何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1,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3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关于岩土分类,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岩土分类、描述不够准确的问题,规范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如(GB 50021-2001)在第3.2和3.3条中分别增加了关于岩石完整性分类和对黏性土、粉土的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以及韧性描述的规定,有效地弥补了其他鉴别方法的缺点与不足。虽然规范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岩土分类、描述作为勘察的第一手资料,其质量仍然参差不齐,质量低劣的情况经常出现,对勘察成果的质量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出现错误性的结论。

(2)通常情况下,由于工程整体勘察任务较重,且时间较短,加之进行勘察前缺少详细周密的计划,当问题出现时,外业工作已经结束,从而为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外业勘察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下:其一,勘探点深度不足。在一般的岩土工程中,勘探的实际深度,一方面取决于基础结构的形式,形式不同,则深度也不相同。然而,在实际工程勘探中,不按照规范进行勘探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勘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地方,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其二,取样及原位测试不合理。按照有关规范中的规定,取样及原位测试的件数应不少6 组,并且应充分考虑取样及测试的均匀性和代表性,这样所得结果的数值才能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现象较多,或是虽然满足了件数要求,却未曾考虑土层的均匀性及代表性这两个关键因素,致使取样及原位测试所得出的实际结果与实际不符;其三,地下水的测量。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外业工作中,地下水的测量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地下水位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一旦在勘察工作中忽视这一工作,必将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埋下隐患,如在被勘察的地层中,既含有承压含水层,又含有潜水含水层时,若未进行分层量测,则会导致勘察报告中地下水的性质不明确。

1.2具体原因分析

(1)由于现阶段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致使勘察市场中压价现象严重。在国内勘察市场中,大部分勘察单位都未按照国家制定的收费标准进行勘察收费,从而使中标的单位所得的勘察费用较低,这就造成了在实际勘察工作中不得不通过偷工减料方式来节省经费,而经由这样的勘察得出的报告,其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欠缺专业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才。大部分勘察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承接工程项目后,雇佣大量的农民工来进行外业勘察工作,如钻孔取样、地下水位量测等,其中更有甚者还从事土层的鉴定等关键性工作。由于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较低,并且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从而使得外业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规范的现象。

(3) 目标不明确且勘察依据不够充分。只有明确了设计意图,对工作量的布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但当前不少勘察报告的前期资料收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资料收集不全,如不了解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规划地坪标高、勘探点坐标等情况。此外,对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工程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调查比较忽视,导致最终的勘察成果不能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4) 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采用不够合适。勘察测试手段、方法使用不当的主要原因是对勘探装备、取土器规格、勘探手段以及取样方法等的适用性、合理性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出现诸如对静力触探装备未定期标定、贯入速率未严格控制,甚至仅仅使用静力触探来替代全部的勘察工作;还有在碎石土层中做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未连续进行;在未清除孔底废土的情况下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等情况不时地出现。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改进措施

2.1重视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这首先是由于测试数据是分析评价的基础,没有完整、可靠、适用的测试数据,一切分析评价都是空中楼阁。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其次,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力环境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岩土体是非均质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

2.2强化对勘察市场的监督管理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我国勘察市场不规范的问题,必须加大对市场监督管理的力度,并尽快建立并完善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首先,应加强对勘察工程项目合同的审查和管理,以此来明确勘察工作的目的性,避免出现盲目勘察或越级的情况;其次,应加大对勘察现场作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杜绝不规范的勘察现象发生,借此来保证勘察质量;再次,加强对勘察报告编写的审查力度,对于勘察报告中的所有内容必须细致认真地进行审查,尤其是基础选型的论证以及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应着重审查,借此来避免勘察报告仅仅重视描述,而轻视具体内容分析的情况发生。

2.3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勘察质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与地质勘察有关的技术也随之得到发展,如地质测绘技术、物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勘察工作人员应改变以往传统勘察手段的单一,将这些先进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当中,以此来提高勘察的精确度,确保勘察质量。

2.4提高岩土工程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现阶段,我国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而现有的勘察人员整体素质又明显偏低,大多数勘察单位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抢占市场份额当中,从而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为了能够确保工程勘察的质量,勘察单位应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3、结论

岩土工程勘察是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岩土工程的特殊性,许多时候无法采用直接、直观的手段实现对地基岩土性状的调查和获取其工程特性指标。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关的各类规范、规程,并在勘察工作中仔细、认真以及全面考虑,确保勘察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从而使勘察成果满足设计的使用要求,最终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高效运行,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一鸣.探讨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J].福建建设科技,2005(6):135-136.

[2]叶海东,张立辉,梁进.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问题的讨论[C].全国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华北站2008 年会论文集,2008(9).

[3]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4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主要是为建(构)筑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而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关系到基础设计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而由于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视度不够,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仅就野外勘探工作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纠正岩土勘察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

1.1野外勘探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时间短、任务重且突击性强,若勘探前没有综合周密的计划,等发现问题时野外勘察工作已基本完成,若重新补充勘探工作事必会事倍功半。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勘探点布设:基础形式及结构形式不同,勘探深度不同。如:一般5~6层砖混结构住宅,勘探孔深15m基本可满足要求,而5层框架结构商场由于柱网的柱荷载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则勘探孔深度15m一般不够。地层工程地质性质不同,勘探深度不同。如:埋藏较浅且工程地质性质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浅,而工程地质性质差的淤泥及松散杂填土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这就要求在勘探前对勘探区域地层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地基复杂程度不同,勘探点密度不同。免费论文。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否则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这种情况在工勘市场竞争剧烈而盲目压价的地区较严重。

(2)野外地层的划分:野外地层的正确划分是室内资料整理的关键因素,对较大型的工程,由于施工多采取多钻机平行作业形式,技术人员较多,各勘探班组往往各行其是,最后资料汇总后难以统一,给室内整理带来很大困难,为避免这种问题应将所有技术人员首先集中到一起共同勘探一到两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并派专人现场负责勘探区域整体野外分层连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勘探质量。

(3)原位测试:原位测试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在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些所谓“捷径”:静力触探按规定应定深调零以减少零漂,有时图省事不按要求调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尤其在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冬天、夏天触探指标相差更大。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不能及时发现标贯器没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严重失真。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按规定需连续贯入,并定深旋转触探杆(以减小侧摩阻),但在施工时由于连续贯入比较缓慢,且起杆困难或局部地段锤击不进而放弃连续贯入,使得对碎石土评价本来就缺乏相应手段的触探指标数据不够详实,因而造成对碎石类土的评价困难。

1.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地基均匀性评价

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之规定进行,但对一般建筑,GB50021-2001规定要求进行地基均匀性评价,但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许多单位参考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目前,许多专家认为这种评价方法不太合理,需要各地区定制相应的评价方法。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我国幅员辽阔,土质条件各异,用查表法按GBJ7-89规范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值在大多数地区可能适合或保守,也可能在某些地区会不安全,故GB5007-2002取消了按表格查取承载力的办法,但大多地区仍在采用,因为很多地区的经验不足,没有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成熟经验,基本上仍是各勘察单位各自为政,沿用89规范,更有甚者,故意利用所谓地区经验,逃避责任,降低承

载力指标,造成工程浪费。

(3)地震效应问题

对丙类建筑可依据地层f值估算场地地层剪切波速,但对重要建筑必须进行波速测试。但有的勘察单位用一句“根据地区经验”来确定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类别,这将对工程的抗震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地基处理后剪切波速、场地地基土类别及场地类别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这在岩土工程评价中很少给予重视。对饱和粉土或砂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地下水位的选取应为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但很多单位则采用勘探时量测的水位,这是不合理的。

(4)基础方案的选择

在基础方案的选择上,勘察人员应同设计人共同分析研究,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现大多勘察单位图省事,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多考虑工程造价,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设计方也不问原由,拿起就用,可能给工程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基础方案的选择应依据场地地层情况,并结合地区经验两方面综合分析,忽视任何一方面均可能造成错误。免费论文。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2.1勘察市场不规范

《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条对勘察收费和承揽业务有明确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压价,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2权责不明确

《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对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方可上岗的规定。但目前勘察单位大量雇佣农民工,而这些人员又不懂勘察,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必须经专业培训和教育,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3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在搞勘察,就会导致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偏于保守,造成工程的浪费。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国家也应划定门槛,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正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落后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野外勘测中勘测点的合理布设问题、地质界面划分问题、岩土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问题、对勘察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岩土工程勘查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勘察技术,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3、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几点措施

3.1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体制化建设和人员培训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家和政府给予岩土工程的定位和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这固然与人们“重设计轻勘察”的思维定式有关,与我国勘察行业体制尚未健全有关,与勘察市场的恶性竞争有关。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岩土勘察行业中的弊端,真正体现岩土工程师的价值,更好地应对进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挑战。

(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

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2)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

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

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3)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思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为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提供支持,为勘察设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3.2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健全上述体制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使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水平,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1)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免费论文。

(2)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

(3)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

(4)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5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技术;解决; 岩土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的重要前提,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其工作基础是工程地质理论和不断发展着的勘察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测试和收集已有资料等工作内容。勘察成果应能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从而为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合理的岩土工程参数,有效地控制成本,为建(构)筑物的安全提供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规程,采取科学而合理的勘察方法、勘察手段,是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前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很好的解决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主要的技术问题。本文根据国家相关的规范、规程,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主要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2、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的技术问题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总结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晰勘察思路、明确勘察任务。岩土工程勘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将勘察工作与建(构)筑物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密切结合起来,为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相关参数。如果不考虑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实际情况,只管勘察,置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于不顾,这样的勘察成果难以满足要求。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决定用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手段,做哪些测试项目以及试验工作如何进行,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分析和论证;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勘察成果质量满足要求。

第二,勘探工作量及测试取样应合理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T45-002-2011)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对不同建(构)筑物的勘察间距、勘探点的数量、位置及深度布置都有明确规定。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设计勘察点,在建筑物周边、角点一般应设勘察点;孔距、孔深满足规范要求;所有测试、取样应考虑土层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对软弱下卧层应进行取样分析。对数据的变异性应作检验、剔除。

第三,注意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土器规格、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充分了解。如对静力触探装备定期标定、严格控制贯入速率;在碎石土层中不能做标准贯入试验,应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应清除孔底废土。原位测试结果与现场鉴别及土工试验成果应基本相符。岩层中钻进时,应提供岩芯采取率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第四,岩、土分类、描述应准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和《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详细说明了岩石和土的分类和鉴定描述内容。作为勘察工作第一手资料的原始记录质量直接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因此规定现场勘探记录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编录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并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签字验收。实际工作中,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程,做到原始资料的准确性。

第五,地下水位数据应真实可靠。在实际施工中,要求每个钻孔都要进行初见和静止水位测定外,还要求在勘察结束后统一量测稳定水位;对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的初步勘察时,宜设置长期观察孔,对有关地层的地下水进行长期观测。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满足要求。

第六,地基承载力值的确定应准确、科学。用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是最直接最准确的,但经常会受到场地、工期、造价等种种因素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仅用于较重要的建筑物,但其数据可作为相邻类似场地的参考。实际工作中,应结合钻探岩心情况、现场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多方面资料综合考虑,提出比较准确、科学的地基承载力值。

第七,基础方案选择应科学、合理。方案选择时应与设计沟通,必要情况时提出多个基础方案,就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

3、应采取的解决方法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针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应采取如下几种解决方法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第一,加强人员的培训、学习。不断对勘察技术人员进行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提高其责任心,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

第二,积极学习、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而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第三,加强各种数据的共享、利用。积极对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等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4、结语

要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需要在软、硬件上面同时下功夫: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提供必要的人力和技术支持,提供可靠、适用的机械设备;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使整个过程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为客户提供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姜宝良等,黄河水利出版社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6篇

[关键词] 管道;线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勘察纲要

[中图分类号] TE1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能源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迎来了输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管道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管道建设长度越来越长,沿线所经过的地貌单元越来越多,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对管道线路的岩土工程勘察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以最小成本、最短时间、最优质量去完成管道线路工程的勘察工作,是管道勘察单位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 管道线路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及勘察阶段

1.1 勘察主要内容

《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 0053-2004)规定管道线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为:查明管道沿线的地貌类型、地层结构和地下水埋藏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等;进行地下水及岩土对管道的腐蚀性评价;确定沿线土石工程分级情况;提出对管道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确定沿线抗震设防烈度,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地段按相关规定进行场地的地震液化判别。

1.2 勘察阶段

管道线路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一般分为选线(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每个勘察阶段一般又可分为勘察前期准备、勘察野外施工和室内报告编制三个步骤。

2 勘察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的主要工作就是搜集工程相关资料,编制有针对性的勘察纲要。勘察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1 资料搜集

勘察前期资料搜集主要包括工程资料搜集和区域资料搜集,勘察阶段不同资料搜集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工程资料主要包括管道路由、规模、勘察阶段、技术要求、勘察工期及其他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文件资料和技术要求;区域资料主要包括管道所经地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自然地理、地震、气候气象等。

2.2 勘察纲要编制

详细科学的勘察纲要是保证勘察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勘察纲要中应该对沿线不同区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区域地质进行分析和阐述,对勘察人员各组间的协调组织和工作衔接应有明确的规定,对不同区段、不同地层的勘察设备、勘察方法和勘察深度应有相应的说明,对勘察工期和进度应有详细的计划和控制措施,对勘察质量和成果资料应有严格的标准和管理措施。勘察纲要应该详细、全面、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新颖性。

3 勘察施工

3.1 施工准备

在进入勘察现场前,勘察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应该熟悉项目的概况,熟悉掌握勘察纲要中的详细内容和技术要求,对特殊地段的勘察施工作业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规定要求进行勘察准备工作。

3.2 勘察作业

勘察作业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

严格执行《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 0053-2004)及其他相关规范和勘察纲要的规定进行勘察作业;应充分利用现场的地质露头进行地质调查和测绘工作;对地质条件复杂、地质露头不良和地层、地貌单元变化的地段,应加密勘探点;对不同的地层应采用与该地层相适用的勘探设备和勘探方法;对特殊岩土地段应严格按照《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6章相关规定进行勘察;对饱和粉土和沙土区应根据相关资料、采用相应勘察手段判别地层是否存在液化可能性,若存在液化可能性,应根据规范要求判断地下7 m范围内地层的液化等级。

4 报告编写及成果提交

在编写管道线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应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4.1 对管道沿线的地貌、岩性、地下水和岩土视电阻率等资料的表述应准确客观。

4.2 对管道沿线不同地质单元的地质特征应有清楚的叙述。

4.3 对管道沿线的地震烈度、地震液化、地震效应进行分析,评价管道沿线的区域地质稳定性情况。

4.4 对沿线的岩土性质、地层分布主土石分级应按不同地质单元进行评价和叙述。

4.5 对沿线的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土石分布地段应有重点的章节描述,并应评价其对管道施工和运营的危害,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6 对管道沿线地下水和岩土腐蚀性应进行准确的评价

4.7 对沿线不同的地质单元地段分别提出相应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措施、结论和建议。

5 结语

管道线路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管道勘察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线路勘察成果的质量对管道设计、施工和运营有着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0053-200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7篇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勘察 基础 测试

地质勘察工作是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主要程序,地质勘察工作应该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开始,并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地质条件和相应的技术帮助。建筑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关键步骤,岩土参数的科学、合理关系到施工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1 基础地质和岩土工程勘察概况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的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岩土工程勘察已经要求我们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还要面临更多的考验,需要找到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基础地质主要是对区域地质的调查和基础地质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原始的地质资料,还能有效节约勘察的成本和对技术的要求。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并为其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的工程参数,其勘察报告的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造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性和工程造价的高低。基础地质中岩土参数的科学提供不仅关系到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还包括工程施工的可行性论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包括工程的现场钻探、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和现场进行原位测试等方面,必须重视工程勘察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同时结合当地工程的施工经验,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可靠性。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满足国家相应规范的基础上,不仅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地下水、岩土性质和不良地质作用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合理可信的岩土工程参数和建议。

2 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1 基础地质的野外踏勘和资料搜集

工程勘察人员逐渐认识到野外勘察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野外勘察第一手资料是室内高质量勘察报告的基础。野外勘察和相关基础地质资料的搜集不仅可以帮助施工技术人员了解工程现场的地形、地貌、地层、地质和施工的条件,减少勘探工作的盲目性,减少无谓工程量的增加,做到勘测的有的放矢,还能使勘察成本科学、合理,增强施工勘探单位的相对竞争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在野外现场进行,为使工程现场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避免工程窝工和返工,应在勘察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工程勘察准备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前提和内容。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进度。

原始基础地质资料的获取,岩土工程勘察一般时间短、任务重,获取准确、全面的原始资料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基本的工作,任何误判和假象均会直接影响工程勘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工程野外勘察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科学。按岩土的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程度的难易、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进行详细的划分,这些为勘察工作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1~2个钻孔,统一勘察编录形式,避免野外勘察资料的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勘察资料整理带来困难;勘察工作的原位测试应严格按规范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时为减少零漂应定深调零,尤其是在施工区域的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的季节,工程勘察的触探指标相差较大;标准贯入试验按照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不仅可以保证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测试位置控制在应测试段,还为及时发现极软弱地层标贯自陷、自沉现象,从而确保标工程贯入数据的真实性。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按规定需连续贯入。由于碎石类土采样难、岩心采取率低(因钻进多采用泥浆循环,细颗粒易冲失),对碎石类土的相对软弱夹层较难发现,而且碎石土的承载力一般较好,但其均匀性对基础地基变形的影响很大,现实中不乏因碎石土的局部夹层导致建筑不均匀变形过大的实例,连续贯入是发现碎石土有无相对软弱夹层、判定碎石土均匀性和密实程度的必然要求。但也有人认为,连续贯入效率较低且起杆困难,在勘探时不能做到连续贯入;区域地下水位的观测,不仅要充分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因素,还应在观测的最后一个钻孔施工24小时后进行,其次,水位观测宜与钻孔标高回测相结合。水位换算地下水的正确流向允许±2cm的误差,水位量测直接参照孔口是根本无法满足要求的。

2.2 对基础地质岩土的室内测试

工程基础地质室内测试的主要问题是地质岩土样送达试验室后未及时进行开样测试,或不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操作。例如,对要求饱和的土试样,未按规范要求达到饱和时间再行测试;岩石固结试验的压力值达不到上覆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的要求,但很多固结测试并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平行测试,提供的岩土勘察报告的准确、可靠性较差,经常出现与现场数据矛盾的情况,有时会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现象。因此,地质室内试验时应及时将送达的地质岩土样进行开样测试,并严格按照国家各种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操作。岩土的室内试验可以测定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但这是建立在原状的土、岩样和科学、正确的试验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脱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大大削弱试验指标的可信度。主要体现在:1)原状土、岩样的采取、保管。不同的土和岩石应采用相匹配的取样器采取样,如软土宜采用薄壁取土器,坚硬的土可采用单动或双动二重管取土器。所取土样要妥善保管,送样要及时(尤其是易失水的粉土等)、存放要合理,避免使土样振动、受热;土石样的定性划分。要对各种土的基本工程地质性质加深理解,掌握各种类型土的区域分布情况。如膨胀土的特征是液限及塑性指数高、具裂隙,而且在50及100kPa压力固结试验时会出现百分表测出的变形量小于同级荷载作用下的仪器变形量的情况(因我国膨胀土的膨胀力一般在50~100kPa之间)。此外,对粉土定名时不能只重视塑性指数≤10的指标,还要注意粒径>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的指标,若仅按塑性指数划分必然会造成一些误判,另外,对粉土进行承载力深宽修正和液化判别时均须根据其粘粒含量数值来进行计算,因此,地质中粉土的粘粒含量是必做的工作;工程剪切方法的选择。直剪试验剪切破坏面与实际土石体剪切破坏面不一致,剪切时排水条件不易控制,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1999)规定,快剪试验只适用于渗透系数

3 结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8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存在问题相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P588文献标识码: A

岩土工程勘察是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的一种地质活动。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岩土勘察工程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主要程序之一。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过程,其成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也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岩土勘察对于一个建筑体来说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充分的做好岩土勘察对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勘察工作必须在设计和施工之前,为设计和施工做好准备,并对岩土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加以归纳、分析,探讨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进措施。

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工程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技术进步,我国岩土工程勘探已经累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加上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回异,其平面和立面变化大,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诸多的新课题,传统的岩土勘察产生了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岩土工程勘察市场不够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对勘察收费和 承揽业务有明确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压价,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目前所使用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各种各样,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在不同的成因环境下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比如地基土的承载力,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建议的指标可运用于大多数地区,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

第二,勘察相关人员权责不明确。《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对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规定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方可上岗。但目前勘察单位大量雇佣农民工,而这些人员不懂勘察,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的工作,有的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不但如此,还很不明确自己的身份就开始作业,权责不明,任务不清,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 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

第三,岩土工程专业人才大量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搞勘察,就会导致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偏于保守,造成工程的浪费。另外,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岩土工程勘查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勘 察技术.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 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使岩土勘察工作既不经济,还有安全隐患。

第四,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落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购置先进设备,低价中标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出现了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野外勘测中勘测点的合理布设问题、地质界面划分问题、岩土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问题、对勘察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问题。

为了使岩土勘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不妨对症下药,因问题找对策。

首先,加强勘察市场规范、监督和管理。加强地区性工程地质研究,制定地方性勘察规范。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盲目、无用的勘察;还要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勘察造假的产生;此外,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严格审查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重点把关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结论不注重相关重要建议的提出;最后,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

第二,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要想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就得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加强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还要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第三,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

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如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如粗颗粒土、花岗岩残积土、风化岩的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问题。

总之,目前的岩土工程勘察别是在野外勘察中存在着勘察市场不规范、权责不明确、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勘察技术落后等不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纠正岩土勘察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参考文献:

[1]巫志强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广东科技.2012.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