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落花生教案

落花生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8 23:26:10

落花生教案

落花生教案第1篇

一、题目呈现的学生思维状态――以古诗词鉴赏题目为例

笔者在高三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时让学生做了下题,并对学生作业答案进行了整理。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第(1)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综合能力,笔者整理了学生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优美景色的喜爱。

2.作者用笛声、山、水、燕子、雨、梨花等词语来表达诗人的心情。

3.作者描写了笛声、山水、燕子、梨花等意象创造了凄凉的氛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感情。

4.作者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劳劳燕子、雨中梨花等意象借景抒情,通过“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一句运用对偶修辞表达诗人心中孤寂之情。

5.作者借忧伤的玉笛声、辽阔的山水、低垂的冥云、千里觅食的燕子、雨中梨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冷静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愁苦的思乡之情和在异乡的孤寂。诗歌上篇景中融情,首句“楼上谁将玉笛吹”一句运用“玉笛”典故,暗含思乡之意,次句作者因闻笛而起思乡之情,眺望故乡,却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两句运用对偶,写燕子忙碌和梨花孤独之景象,更加衬托出诗人思乡中的愁苦形象。

二、答案分析及学生思维层级诊断

答案1表明学生没有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怎样”,更未理解词所写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其思维处于“未理解”的状态。答案2可以看出学生对此词“有一点感觉”,罗列了词中的一些意象,但并未说出词人到底抒l了怎样的情感,其思维处于“单点式”状态,即只理解其中一点,却并不深入。答案3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回答题目中“怎样借景抒情”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意象,二是修辞。所以他们找出了作者“借景抒情”所借之景物,说明了“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一句运用对偶修辞。这部分同学没有指出作者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的作用,也没有明确分析出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感情。这部分同学思维处于“多点式”状态,即理解多点,却把它们当做孤立的要点。答案4可以看出,学生知道从意象和手法两个方面解答“怎样借景抒情”的问题,而且理解“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两句基本的抒情内涵。前句“劳劳燕子人千里”刻画燕子劳苦忙碌,而自己却是千里之外孤寂一人,后句“落落梨花雨一枝”写一枝梨花,风雨飘零,前面再冠一“落落”,更显其孤独寂寞,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这些同学的思维处于相较于前三类同学更高的层次,即“多点联系式”状态,答案能联系题目要求,并对词上片所有内容进行了全面把握,甚至可以分析“人千里”、“雨一枝”所暗含诗人的孤寂之情。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同学的理解仍然欠些火候,没有答出作者最主要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也不知道词中“楼上谁将玉笛吹”中“玉笛”运用的是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之典故。李白原诗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如果学生理解到此程度,必然知晓张炎之词表达的亦是“思乡”之情。答案5就显得比较完美,基本涵盖了标准答案的所有关键点,甚至有扩展。这部分同学的思维处于“立体综合式”状态,能够把各个要点恰当分析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

以上五种类型的答案,其实显示出学生五个层次的思维水平。笔者对五种答案思维状态及特点进行了分类整理,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思维在不同层级,作业答案的特点不同,老师可以根据答案内容有效诊断出学生对诗歌理解和鉴赏的能力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高三语文复习。对于高三语文复习中的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考察理解力的主观性题目,学生的理解层级决定了得分情况。因此,我们依据上表的这种思维层级诊断,针对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层级来进行教学,必然会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有效性。

另外,语文学科学生学习效果的诊断,通常也是通过测试成绩这样的量化数据分析,如果仅用这一种方式来指导语文教学,显然与语文学科特点不相符,而且也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或思维缺陷,不利于后继教学。特别是高三语文复习,到最后完全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比拼。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高三语文复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思维层级提升策略是提高高考语文复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三、提高学生思维层级的思考和探索

(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现有思维层级确立训练提升目标

下表统计了上题第(1)问我班(2个理科班共119人)学生答案所呈现的思维状态:

依据上表统计情况,学生思维能力层级大多处在第二、三、四级,达到第五级的相对较少。我们高三复习的目的是巩固、加强和提高,所以复习教学和作业就必须有针对性,依据每个学生的现有状况,设定思维训练目标。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多次对学生作业和试卷进行深入分类、整理,从而确定学生的思维层级,合理设置提高步骤。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训练,要循序渐进,而不能盲目要求全班同学或一个同学从现有思维水平一次性上升到“立体综合”思维状态。例如上题答案处于第二级思维层次的学生,应该从分析题干要求和理解诗歌内容方面加强指导,该题目虽然看似是简单考察“抒情手法”,其实学生必须要抓住题干中的“怎样”,从理解词上片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角度去思考、归纳。通过解读该词上片,可以简单分析理解词人借“意象”来抒情,但抒发什么样的感情?有没有通过其他的艺术手法来抒情?这便是这个层级的学生继续思考、理解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提示这类同学注意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思维由第四级上升到第五级?这就要求学生在储备了诗词常识的基础上,立足全面理解诗歌的层面,将诗歌中各个信息点都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有深度的结论。如上题,学生既要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词中“意象”,知道“玉笛”典故,还要理解到“暝云低”、“劳劳燕子”、“落落梨花”都是在衬托诗人思乡的愁苦,甚至在作答时要联系诗词鉴赏中“艺术手法”的作用,这样全面分析、纵横联系,将不同角度的信息点进行整合,才能使结论全面而深刻。

(二)根据学生思维层级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分组-比较-整合”的学习活动中完善思维结构

依据以上五类思维能力层级分类,笔者又选择多种题型,进行多次统计、分析、综合和探索尝试,发现“分组-比较-整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完善学生思维结构,提升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分组-比较-整合”学习方式的步骤是:第一,充分了解各个学生所处的思维层级,按照2:2:2:1进行分组(第一、二等级的同学合在一起分组);第二,练习题目自己独立完成,之后小组内成员分别展示答案,组内成员间进行答案比较;第三,答案对比之后寻找没有理解到的要点和原因,由最高层级的同学指导、监督,并在组内形成完美答案,最后写出小组活动小总结。例如一道广东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目,其中第9题要求把原文中3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其中一句是: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笔者抽查并整理了其中一组的学习成果情况。他们独立完成后,答案基本形成如下四种类型:1.年岁不好把赈灾的欠着,快乐的年岁再捐献,省略社会上的粮仓法,而且去除弊端。2.年岁不好就准备赈济,好的年成再捐献,就像社会上的粮仓法一样去除弊端。3.今年欠着防备灾荒以赈灾,丰收的年岁再捐出粮食,大概就像社仓法一样可以去除弊端。4.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丰年再捐出粮食,这样大体上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它的弊端。经过展示、对比、讨论修改后,他们组形成的最后答案是:5.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这样大体上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我们把答案5和前4种答案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一组同学的“答案对比”环节做得很细致,探究研讨也比较深入。特别是原句“而去其弊”中“其”字,翻译为“社仓法”比“它”更明确,而不致于产生歧义,从细节充分显示出他们深入的思考。“分组-比较-整合”学习活动的关键是“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思维问题,在不同层次的答案展示对比中感受到思维结构的差异,进而通过总结思考,撰写体会来完善自己的思维结构,提升思维能力层次。

(三)让学生研究“错误”,集体分析,逐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作业答案中的“错误”是学生思维失误或存在缺陷的体现,老师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进行分类登记,然后在教学中有意指出这些“错误”,经过班级同学集体诊断,明确自己思维水平所处层级,再在老师指导下明确自己“错”在何处,因何而“错”,逐级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让学生练习下题: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定于2011年10月1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下面是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把它的创意阐述出来。(说明:从内到外的三条弧线的颜色分别是绿色、黄色和红色)

落花生教案第2篇

一、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1、校内师生活动场所、设施;

2、校内外师生大型活动;

3、学校危旧房改造;

4、学校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二、组织机构

区教育局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办公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的专项整治工作。

三、整治工作安排

专项整治从月日开始,12月中旬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月日至月日)。区教育局、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组织开展中小学安全宣传月活动中,结合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抓好春秋游活动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活动场所安全等重要环节的安全常识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意识。通过广播、专刊、专题讲座、升旗仪式、收看专题片等形式,使专项整治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二)检查整改、完善措施阶段(月至8月30日)。重点进行专项整治,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组织开展危房危屋、消防设施及活动场所等的安全检查、摸底上报工作,同时拟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对教学楼、学生宿舍、会议厅等人员聚集场所装修装饰、电器线路、消防通道、疏散标志、照明等组织检查,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

3、检查食堂是否按规定设置,人员配备、进货渠道是否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

4、对校园的建筑施工进行检查巡视,督促施工队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校舍的施工安全。

(三)检查验收阶段(9月1日至12月15日)。9月1日至9月30日,为各校园进行检查验收阶段,并向区教育局上报检查情况;10月10日至12月15日为区教育局对本系统进行全面复查验收阶段,并结合完成年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状情况,对各校园完成安全目标责任状情况作出评估,作为年度评先表彰的依据。

四、注意事项

1、区教育局要将每个阶段工作开展整治情况小结及时汇总上报区安委会办公室。

2、区教育局要根据活动开展情况,组织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

年年区烟花爆竹、民爆物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严厉打击涉爆违法犯罪活动,彻底消除爆炸隐患,切实做好我区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的专项整治工作,维护我区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有效遏止爆炸事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整治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稳定为目标,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全面检查烟花爆竹等爆炸物品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依法打击涉爆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推进爆炸物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

公安分局成立民爆物品、烟花爆竹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林友惠副局长任组长。治安大队郑德宁大队长任副组长,公安分局办公室、法制科、治安大队、刑侦大队等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治安大队,由郑德宁大队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整治目标

对涉爆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彻底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涉爆事故和爆炸物品丢失、被盗(抢)案件;坚决收缴流散在社会上的爆炸物品,坚决取缔和打击非法生产、运输、销售烟花爆竹、爆炸物品的地下窝点;全力侦破一批涉爆案件,依法严厉打击涉爆违法犯罪活动。依托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管理。进一步落实对涉爆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健全完善安全监督制度和工作机制,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整治重点

1、重点部位:洪山、五凤、西等城乡结合部,可能被违法犯罪人员利用作为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民宅、废弃厂房、仓库、山头、城乡结合部及公共聚集场所。

2、重点对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存储和走私、盗窃、抢劫、抢夺爆炸物品的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爆炸物品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涉爆案件的逃犯。

五、时间安排

月15日前为组织部署阶段,月15日至12月15日为清理整治阶段,12月为总结验收阶段。

六、整治措施

1、深入宣传,营造舆论氛围。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方式教育群众。同时要设立举报电话,加强宣传、教育群众,广辟涉爆违法犯罪案件线索,有力打击违法行为。

2、抓住重点,全面清理整治。要采取领导分片负责,落实检查清理收缴工作,严格安全防范措施。通过检查发现的地下非法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爆炸物品的地下窝点,决不放过,一查到底。要加强对民用爆炸物品使用单位的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对发生爆炸物品丢失、被盗案件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开展清查收缴行动,消除治安隐患。对爆炸物品从业单位违法违规使用的爆炸物品和工具,非法生产、销售厂点的制造设备、工具和爆炸物品及其原材料,非法运输、携带的爆炸物品要全部收缴;对公民个人非法持有、私藏的各类爆炸物品,逐一动员限期交出,拒不交出的,依法强制收缴,并立案查处。公安部门对群众举报的非法爆炸物品要认真查证,及时收缴,确保安全。

落花生教案第3篇

为此,我们在全区教师中,以“命题・析题・解题”为抓手,大力推动我区的学科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我区的做法“抛”出来就教于方家。

一、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这一概念,虽借之于高校,并且理论层面也存在着不同的阐释。但我们认为,就中学学科建设而言,其大致涵盖教师、学生与学科内涵三个层面,具体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的提高,二是教师群体的发展,三是学科特色创建,四是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学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题”中之义:学科建设

如何进行学科建设,途径当然有很多,但“命题・析题・解题”绝对是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路子。

(一)命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般来说,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能否备好课、上好课、命好题这三个教学环节。欲编制出高质量的试题,命题者需要去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学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试题等。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学观念得以不断更新,教学策略得以不断优化,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加强。可见,命题,迫使教师学习、研究,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实际上也就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明白如何在命题中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明白命题时如何扣住学科核心知识;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现状、接受基础的准确号脉,知道哪些是学生应知应会的,进而也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做到有的放矢。这相当于在实际层面上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1.在命题中寄寓学科的价值

命题并非价值中立,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应该体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价值观。我们来看下面这一试题:

请参照上一句格式再拟一个句子,完成对事件二的概括,要求与上一句结构对称。

昔有青年扶老太吃官司,

事件一:2006年11月20日,彭宇在南京市某公共汽车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想,受伤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老人向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此案目击证人陈先生当庭陈述是老太自己跌倒,而非彭宇撞到。最后法庭以常理推断的理由判彭宇赔偿部分医药费。

事件二:2014年1月24日下午3点左右,在常熟居住多年的四川人李先生,带着自己4岁的孙女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一个小伙骑着电动三轮车疾驶而来,右拐弯时,因车身不稳而翻车。李先生上前帮忙,扶人又扶车,还建议小伙去医院看看。不料驾车小伙抓住李先生胳膊,说是为了避让才摔倒的,要赔他医药费,理由是“不是你弄伤的,你为什么来扶我”。李先生实在辩解不过,当场赔了对方300元才了结此事。

就试题命制而言,应该说,其检测的目标是清晰的,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仿写能力,命制的目标带有综合性;其问题设置及提问角度是清晰的,题干信息相当简洁,不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与歧义,哪怕是答案的拟制也无可挑剔。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试题并不是很好的试题,问题就在试题的价值取向上,因为它不能给学生以正向的导引,不仅不能给学生以正能量,甚至可能给学生以社会到处是一片黑暗的疑惑。高质量的题目不只是手段,同时更是目的,因为在答题过程中,学生还将感受到题目内在的价值意义。

2.在命题中呈现学科的特色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取向,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践性与综合性上。

学科的实践性,重在强调学科知识的运用,而非知识的再现与再认,也就是说,试题应当能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不是静态的学科知识。比如,通常我们的一些试题喜欢让学生回答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实,这样的题目远没有让学生用这一修辞方法造句,或者按照某一句式仿造一个句子来得好。这是因为懂得某种修辞方法只是对学生掌握名词术语情况的检测,而造句、仿句则是语言的实际应用,是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它较之理解修辞方法的测试更能显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学科的综合性,重在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而非检测单一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如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就意味着:第一,语言材料的综合性,即通常意义上的篇章或语段;第二,测试内容的综合性,即使是测试知识或能力也不应是单一的,它应该包括多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认读、理解、应用、评价等多种层次的能力。对此,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试题“窥豹一斑”: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答题。

材料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歌剧《江姐》中的著名唱段《红梅赞》)

材料四: 蔷薇露,荷花雨,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曲折,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黑色淡中见浓黑、焦黑;新枝则中锋入画,黑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题1:材料一《梅花》中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哪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题2:材料三《红梅赞》中写“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之相同,请找出来。

题3:《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题4: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题5: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题6:人们常说“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作为背景?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

这道题,围绕“梅”,既考查了诗词名句、文化常识的积累,又考查了概括能力、诗歌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这种综合性试题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

3.在命题中顾及学生的视野

在命题中,我们还需将学科知识、能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结合,顾及学生的体验。新课程凸现了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的理念,各种版本的教材或显或隐地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的变迁,大大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时空距离,让遥远的“远古”靠近学生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命题材料的选择、试题的命制等方面,也要特别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内容与学生的现实感受,一定要联系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分析。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试题将历史与现实所作的巧妙衔接: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产品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的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

A.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这道题的设计堪称匠心独具。编制者将古与今巧妙地对接在一起,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这样的题目让人的脑海里甚至会浮现出考场上那些本来面色凝重的考生读到这道题时脸上美丽的笑容!

(二)析题:提升教师群体水准

析题,即试题分析。析题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就试题进行研讨,二是对试题予以阐释。

对试题的研讨,属于“形而下”的思考,重在对学生答题的预估。具体操作如下:以备课组为单位,组内同人坐在一起,就教师个体命制的试题进行研讨,琢磨学生答题时的各种可能。细而言之有三:第一,思索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判定这些答案中哪些可以给分、哪些不能给分,即评分宽严的把握;第二,揣摩学生的解题思路,重新审视试题给予的情境是否充分,问题提出的角度是否自然、有无歧义;第三,准确地估计试题难度,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很多,比如解答问题路径的复杂程度、回答问题需要的表达水平、以往解题经验等等。如下面这道题目:

网络进入微博时代,自由评论给普通人带来了一吐心声的机会。但不少评论也常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请对下面的微博评论作简要评析。

微博:浙江丽水云和县的梅某是武术爱好者,他曾任当地武术协会会长,在武术比赛上勇夺三金一银,还在国际武术大赛中获得七项全能冠军。但不幸的是,前几天,在与邻居的一次争斗中,他被砍身亡。

评论:“呵呵,典型的中国功夫神话。”“这是要笑死我吗?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功夫再好,一砖撂倒!”“一定是对手没按套路出牌,点到为止都不懂?”

学生解答此题,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估计一是打不开思路,文字写了很多,但说来说去只是一层意思,容易想到的就是评论者缺少人文关怀;二是语言表述不合逻辑,前后重复等。对此,教师就应做好“磨题“功课,便于考后讲评。

对试题予以阐释,属于“形而上”的思考,重在试题命制技巧的研判。对试题进行阐释,从其内在逻辑看,应从试题的内涵与外延来展开。内涵方面,主要包含:一是分析试题的立意,即明确试题具体考查的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分析试题的亮点和可完善之处,即试题好在哪里、哪些问题尚可改进;三是试题的拓展,即分析试题可作哪些拓展、可延伸出哪些变式,应该为学生答题提供哪些支撑等。外延方面,主要包含:一是分析学生答题中易出现的错误及原因,便于对学生考后学习的启迪;二是分析试题对教师前段时间教学存在问题的评估和后续教学改进的启发。概括起来,对试题的阐释包含以下环节:一是清试题答案,二是析命题特点,三是探教学启示。如下面这道题目: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请说说你对诗中“落花时节”含义的理解。

此题检测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其入手点是“落花时节”的解读,又属于开放性题型,不同身份、经历、学识的学生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其参考答案为:“‘落花时节’可以指两人再次重逢的具体时间,是在落花时节(暮春);可以指两人的现实处境,如同‘落花’一般,由盛而衰――李龟年如今流落江南,诗人自己则是穷困潦倒,两人均是青春不再,岁月无痕,才华无成;更可以喻指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破败景象。总之,‘落花时节’寄寓了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对如今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此题我们还可以如此命制:

蘅塘退士曾评说此诗是“少陵七绝,此为压卷”,因为此诗给人以丰富的内涵。请联系杜甫身世,用“知人论世”方法进行赏析。

如此一来,检测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但鉴赏的答案大致与前面的差不多,“落花时节”依然是解题抓手。

该给学生怎样的解题支撑?主要是提供李龟年、杜甫、安史之乱等知识,便于学生有一个“知人论世”的支点。

析题的过程,必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新生”的过程:痛苦在命制的试题可能会“面目全非”,甚至被“枪毙”;“新生”在留存或修改后的试题,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可见,在析题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能力得以提升。

(三)解题:养育学生学科素养

学生解题,固然能提升学业水平,但我们在此所说的解题,其对象则是教师。其要旨在让教师“换位而处”,站在学生的角度,一是思考并判别学生答案的合理可能,二是体验学生做题的艰辛。

1.思考并判别学生答案的合理可能

回顾教师讲评试题的课堂实际,不难知道,教师讲答案的时间远远多于分析学生答题情况的时间。教师不是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而是天马行空般地讲解着“编者的答案”,让学生在讲评课上疲于记录答案,来不及充分思考自己的答案中存在的问题与合理成分。学生循着答案认真订正一遍,却未必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屈从于这样的课堂潜规则,也就把揣度教师的参考答案作为自己的课堂追求,个性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个性化发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鉴于此,试以语文学科的现代文阅读为例来诠释教师的解题活动。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我们要求教师按如下程序操作:先是初读,不带任何色彩地原始阅读,做到对文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接着是双读――读题与读文,在试题的导引下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对文本作理性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尽可能地做到合理与精准,并在此基础上逐一解答试题,形成文字,而非仅有答题思路;再是将自己的答案与所供答案比较,既比较两个答案的优劣,又反思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思路缺陷与答案的语言呈现不足;然后再读文本,趁势在比较中或完善自己的答案,或修正所供答案。这样,教师解题走过了一个完整的过程:由文而题,由题而答案,由答案而文。通过这样的“解题”,教师必定会知晓学生解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讲解试题时也必定能得心应手,对学生的答案也能给以足够的理解与合理的评判。

2.体验学生做题的艰辛

我们还在教师中开展“特殊”情境(如学生般考试)中的解题。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试场景――在监考者监督下教师独立、封闭完成“考试”,真切体会学生“孤独场景”下的应试感受与情愫体验。在此,不妨参阅一位教师的考后感言:

此时恰好做到了古诗文背诵,有一个怎么也想不起来,心更紧了起来,禁不住手心也出汗了,平时一再要求学生此类题目不能失分,反复给学生说这是送分的题目,千万要抓牢了,可作为老师的我今天却在这里卡壳了,太没面子了…… 追求完美的我却怎么也不能原谅自己!毕竟我是为人之师呀!想想自己平时在改卷时,遇到学生此类题目的失分,就会气愤难平,一味地埋怨学生如何如何不用功,今天看来,当初有这样的想法真是惭愧!记忆是有盲点的,为人师者尚且如此,况学生乎?

可见,只有当教师经历了真实的考试,体验过学生做题时的各种滋味,才会真正理解学生解题时的困难与遗憾。让教师能够对处于考试压力下学生的真实感受有一个真切体验,是改变教师考试行为和观念、提升他们试题研究意愿的一个首要前提,它不是充分条件,但肯定是必要条件。

如是这般“解题”,能让教师在体验中落实“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理念,从而养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成就学生的个性发展。

落花生教案第4篇

好的教案设计,是对一节课的重要规划,既要确定教学目标,也要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同时还要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每一个教学环节等。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要立足于构建高效课堂,对于一堂课要进行精心编排。其实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的过程就是课堂构思的过程,好的教案,要预设教学环节,同时也要把教师应说的话进行提前设计。教师如果不精心准备教案,就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纰漏,导致课程安排不够紧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要把教学过程摸清,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毕竟教案需要不断完善。教师要保存好自己的教案文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逐渐让自己的教案趋向完美和高效。

二、确定清晰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堂课能否上好的关键所在。明确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容。众所周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文本在进行编排时,就已经明确反映了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点的分布等。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立足教学目标,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针对小学数学的具体特点,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放在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上。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兴趣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同时还要兼顾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检测来检验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这样既符合教育精神,也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目标要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有效地予以贯彻。

三、有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效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首先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其次会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分散,使学生听课后无法把握教材知识,不能做到学有所获。教学重点是一堂课中教师依据课程目标确定的,一般而言,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只集中在一两个知识点上,教师要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有效把握,并在课堂上充分落实。教学难点一般而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需要教师运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明白,让学生真正理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找规律”这一内容时,依据教材给出的场景,给学生规律性地摆放了三种物体:盆花的颜色依次是蓝、红、蓝、红……彩灯的颜色依次是红、紫、绿、红、紫、绿……彩旗的颜色依次是红、红、黄、黄、红、红、黄、黄……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能观察到盆花、彩灯、彩旗这几种物体的摆放规律吗?按照这种规律,右起第12个是一盆什么颜色的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通过计算的方法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是重点。但笔者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方法找出规律,运算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计算的具体方法,这样才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四、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生成

教学设计是理想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教学生成的具体效果。教学设计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检验其设计得科学与否。因此,教师要把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中,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例如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设计一些师生间的互动或者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设计之前一般只是设想,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状况,比如由于学生知识的不足,导致教学环节不能充分有效地开展;或者由于预留时间不足,导致在活动后,教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发现和改进。有的时候,课堂教学的生成效果和不同班次间学生的差异性也具有密切联系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班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进行适当地调整,这样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教学设计是理论,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五、结语

落花生教案第5篇

一、工作目标

各单位要站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围绕建设和谐稳定的首善之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以中央、市区关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指示要求为依据,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立足教育系统实际,精心部署,严密组织,加强检查,狠抓落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一)确保不发生刑事案件;

(二)确保不发生重大火灾和其他治安灾害事故;

(三)确保不发生重大被盗问题;

(四)确保不发生群体上访事件;

(五)确保不发生交通责任事故;

(六)确保不发生等组织利用学校开展违法滋事等破坏活动,努力实现“四个零指标”;

二、组织领导

成立元旦、春节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任组长,负总责。两委副职按照责任分工各负其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保卫保密科负责。机关相关科室负责分管学校和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维护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对“两节”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负全责,分管领导和保卫干部要全力以赴抓好本学校、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1、加大安全、法制教育力度,进一步强化安全法制意识。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稳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市区安全稳定工作的有关要求。要采取聘请法制副校长讲法制课、召开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布置法制安全教育宣传橱窗、利用校园网站开辟安全法制教育园地等多种形式,对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安全防范教育,强化遵纪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把法制安全教育同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思想上打牢遵纪守法的基础。尤其是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违法犯罪行为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搞好内部发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内部安全防范,为首都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2、认真排查调处单位内部矛盾,妥善化解各类不安定因素。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市区关于集中处理突出问题和的有关要求,认真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深入了解、掌握教职员工和离退休人员的真实思想情绪,慎重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从源头上预防的发生。同时,要采取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对子女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意识和责任。对因种种原因有不满情绪的人和被学校、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个人思想问题严重的人,要尽早做好疏导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尤其是撤并单位要做好下岗、待岗人员的思想工作,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精神病患者,更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有上访闹事苗头、上访老户和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群体上访事件进行调查摸底,逐件拉出账单,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研究、落实处理方案和防范预案,明确主管领导和承办人员的责任,具体落实化解措施和解决办法,把矛盾化解在本学校、本单位,实现“三不出”,确保不发生到重点地区的集体访和重大。

3、加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严防治安案件的发生。育荣公司和学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对地下空间和出租房屋进行清理整顿,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租赁单位要督促其立即整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派专人死看死守,确保安全。要坚决纠正违反租赁使用规定的行为,防止将出租房屋当成违法犯罪和藏污纳垢的场所。要本着“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对雇佣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一次摸底,摸清真实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发生问题。

同时,各单位要在区教委近期系列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工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不断加大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的整改力度,进一步规范住校教职工宿舍、寄宿生宿舍的管理,彻底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4、分层监控“”等重点人员,严防发生破坏活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关于应对“”等组织的防范处理规定和政策要求,继续深化反警示教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震慑少数思想反复的“”人员,严防原“”人员反弹问题的发生。要对单位内部“”重点人员进行分层次控制,及时发现企图制造事端或散发非法宣传品的敌对分子及顽固分子,严防其制造自焚、自杀、自残等极端事件。

5、深入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消除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内部治安保卫措施,不断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从现在起到放寒假前,各单位要再进行一次以防火、防盗、防抢、防爆、防破坏、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自查。尤其是要对配电室、电路电器、计算机房、语音教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和器材等进行一次拉网式彻底检查。同时,要加强不间断的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演练,真正提高自救逃生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施工任务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近期清理、销毁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的基础上,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要认真进行登记造册,健全制度,严格管理,落实责任,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6、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禁放限放规定,确保安全管理效果。20*年元旦、春节是《*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出台后第二个具有传统燃放习俗的节日。各单位要继续坚持“广大市民自律、社会公众监督、基层组织引导、政府部门执法”的原则,加大宣传教育和管理的力度,确保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努力实现“禁放时段和区域禁得住,燃放时段和区域秩序好,无死亡,少伤人,少火情”的目标,真正做到元旦期间要禁住,春节期间要管住。同时,要进一步明确烟花爆竹燃放的具体规定:不要在贴有禁放标识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十四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燃放烟花爆竹的,应当由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人陪同看护等。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一切宣传资源,广泛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宣传工作,努力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遵守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自觉性。要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向家庭成员和社会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要组织足够力量加强对禁止燃放区、限制燃放区和允许燃放区的管理,做好护校、护园和护院工作。各单位要及时组织清理易燃物,提前制定详细的消防工作预案,确保人员、措施、责任、效果四落实,确保全系统不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火灾和死伤事故,真正使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三、工作要求

落花生教案第6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对语文的性质作了科学的界定。把“人文”与“工具”隔离开来,或者人为的厚此薄彼,都是有悖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的根本植于人文,而语文教学的人文一刻也不离开文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回归语文教学的“人文”之真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引起了教师们一场争论。语文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想一想,冰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学生甲:“变成了水,流走了。”老师给予了表扬;学生乙:“变成了泥。”老师也表示了肯定。当一个小女孩回答说:“冰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时,老师评价说她回答错了。其实,小女孩在“用我口说我心”,不仅不失真实,而且很有个性,体现了人性本真。

“人文”之“真实”不同于客观的事实,更不是编造的事例。上语文课,若师生均能身心自由,真诚,平等相待,与文本、与对方,真心沟通,真情交流,就是人文。

如《桂花雨》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摇花乐的有关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插图想象摇桂花的情景,和作者一同分享童年的欢乐。

师:同学们,桂花摇落时的情景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

师:那它美在哪里呢?

生1: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地散落下来。生2: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生3: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师:同学们描述得真美,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桂花轻轻地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生: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生: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了,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了,这使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

与文本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同歌舞、共欢笑,情感饱满,充满魅力。这就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根本,人文血脉,是语文教学真实、自由、个性的本然所在。

二、回归语文教学的“文字”之本

“语文课改之独立价值是文字。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语文老师首先要是文字师。”(自《中国教育报》2005.6.22)语文的人文精神,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最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当然,这里强调文字,并不是又回到工具性,而是强调提高文字素养的精神意义。

如:《小稻秧脱险记》教学案例: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且把它写到黑板上。

(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片刻,上黑板写下了词语:激烈、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师:哦,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碰到困难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它们,好吗?

生:好

……(分角色表演读)

师:(当小稻秧)“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叫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学生)他们应该怎么办?生:他们应该继续嚷,小稻秧坚持不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师:哦,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只是吵吗?

生:他们应该一边嚷,一边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快。营养在地里呢!(“杂草们”一拥而上,你争我夺;“小稻秧”没精打采地低下了头。下面的同学哈哈大笑)

师:瞧,杂草们一拥而上,凶不凶?(生: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们讲道理吗?(生:不讲)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们愿意听小稻秧解释吗?(生:不愿意)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座位吧!(学生大笑)

这几个词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难点,也的确是本文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在这一节课上,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境的体验,使得感悟水到渠成。教者是充满智慧的,他没有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让学生机械地硬背词语意思;而是借助情境去启发,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悟。教者是充满情趣的,与学生一起尽情地读,尽情地说、积累语言,在轻松愉悦中得以共同发展。

落花生教案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实行规范化管理,积极创造适宜、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不断增强教育文化内涵。

二、工作目标

积极配合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的开展,在教育系统现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绿化、美化力度。利用一年的时间,县教育局、职业中专、第三实验学校、县一中、县二中创成花园式单位,为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要组织好中小学生认养、管理城区绿化树木的活动;宣传并教育中小学生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和习惯。

三、实施步骤

(一)创建准备阶段(3月——4月)

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成立创花园式单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力宣传,呼吁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

(二)全面实施阶段(5月——9月)

1、各单位根据任务分工方案,全面展开创建工作,积极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单位绿化率。

2、6月前完成花园式单位的申报材料,上报建设局,并力争通过。

(三)巩固提高阶段(10——11月)

1、对照创建标准,请相关部门的专家现场指导,查缺补漏,全面巩固成果。

2、认真自查,并做好成果的长期保持工作。

(四)迎接验收阶段(12月——4月)

继续查缺补漏,共同迎接省验收组的验收。

四、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根据县政府《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安排。具体到各单位,任务分别为:

(一)教育局。继续加强庭院绿化,通过拆墙透绿、破硬还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增加绿化覆盖率,使单位绿化面积达到30%。同时,要在6月20日以前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二)职业中专。务必于6月中旬完成办公楼附属绿化工程,建设71680.82平方米绿地,单位绿地率达到30%。并于6月底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三)第三实验学校。务必于6月上旬完成绿化的完善工作,使单位绿地率达到30%。并于6月20日前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四)县一中。继续加强庭院绿化,通过拆墙透绿、破硬还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增加绿化覆盖率,使单位绿化面积达到30%。同时,要在6月20日以前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五)县二中。继续加强庭院绿化,通过拆墙透绿、破硬还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增加绿化覆盖率,使单位绿化面积达到30%。同时,要在6月20日以前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六)朝阳小区。必须于12月底前完成建设绿地面积43522平方米,单位绿地率达到30%。

五、组织实施。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实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落花生教案第8篇

一、抓好综合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后勤工作必须服务于学校大局和各项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因此我们后勤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认真倾听每条合理化建议,主动配合其他领导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的好坏,反映在学校产管理、食堂、小卖部、学生宿舍诸多方面。这些工作细致到位才能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财会管理方面:严把财务制度关,从学校大局出发,千方百计增收节资,避免浪费。在资金问题上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非花不可的钱尽量少花,采购物品货比三家,为学校节约每一分钱。在校产管理上,做到工作细心,认真负责。为了减轻一线教师的工作强度,开学初克服人员少事务多的问题,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工作,从办公室、教室的安排,到办公桌、学生课桌的排放,及办公用品的分发,学生床位的安排和安装,加班加点做好,为按时开学提供了保障。同时校园内今年植风景树50多棵,2000多棵花,美化香化了校园,当你走进校园,仿佛进了大花园,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学校供暖注水和加压时,我们后勤工作人员听从指挥、统筹安排、全赴一线,及时妥善处理了各种突发事件,有的一上就是24小时,在我们后勤人员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供暖工作顺利完成。我们后勤人员虽然是年龄较大,但工作上从不怕脏怕累,各种维修、物资搬运到分发,这些活儿,全是我们后勤人员共同努力去完成的,他们工作的敬业精神和不求索取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规范操作优化管理

一是各类票据办理规范,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二是物资采购实行了部门申请、权限审批、总务办理的制度,规范了采购行为。三是坚持了两周一次的食堂卫生大整治,认真做好督促每天的打扫、保洁、消毒杀菌工作,强化了食堂工作人员的着装和规范操作,保证了食堂食品卫生。四是加强了小卖部的卫生监管,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整改,杜绝了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进入校园,有力的保障了师生身心健康。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安全预案

首先规范制定了后勤人员考核制度、食堂饭菜提前申报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小卖部管理制度、公物损坏维修等制度。

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和学校财产的安全,提高师生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我们制定了教学楼紧急事故疏散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学生宿舍安全应急预案、学生活动安全应急预案等预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进行了相应的演练,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统一了思想。

总之,后勤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保障,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搞好搞活学校后勤工作,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很多不足之处。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