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种子管理论文

种子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03 02:23:15

种子管理论文

种子管理论文第1篇

我国种子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从最初单纯销售种子发展到现在的多家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种子企业。但是种子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副作用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高速发展的种子企业在与客户接触、交往特别是管理客户方面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如何管理好客户使得客户忠于企业等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开发新客户的同时自然而然习惯性地忽略了企业以前的老客户,客户管理比较混乱导致分类标准不伦不类等,这导致了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直接被淘汰了,没有被淘汰的企业当中有一部分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那么如何才能够改善这样的现状呢,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主要的就是迅速制止混乱的客户管理状态、通过文化理念来提高客户忠诚度,使所有的客户都真正成为企业销售的得力终端。要达到这样效果,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了解客户需求以及与此有关的所有因素。

2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企业虽然口号提得很响亮,但是实际运作中并不尽人意,尤其是客户关系管理方面,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还有部分企业虽然有所动作,但是也仅仅是在营销上对客户进行了划分,简单地归类而已。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大都是建立在产品销售层面上,并不是充分理解和信任,而是围绕商品价格和利润争执不下。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解过于狭窄,他们甚至认为维系客户关系那是营销部门的事,跟别的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其次,企业对客户的管理尤其是在新老客户关系处理上,往往是顾此失彼,并没有真正地解决和处理好,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更是“捡了一把芝麻”结果“丢了一个西瓜”,回过头来再去捡西瓜的时候,发现西瓜已经在别人的手里。

3解决方法

种子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探析

从电子文件诞生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会与纸质文件共存于世,它们的共存状态及其原因复杂多样,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情形:第一是先有纸质文件,之后根据存储、利用等方面的需要形成相应的电子版本,这就是纸质文件的数字化过程。第二是在业务活动中用计算机直接生成电子文件,但出于对文件证据要求或长久可读的考虑,又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我们可以把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共存状态归结为双套制两种类型。所谓双套制,是指文件归档后二者的共存,亦称为双套归档。双套制的实现,可以是对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也可以是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双套归档可使同一份文件的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共同处于存储和可利用状态。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共存状态下,必然要对这两种文件分别加以管理,这就形成了两种管理系统的共存。共生于一个机构中的两个文件管理系统不断磨合着相互之间的关系,它们既各自独立,各自发展,又互相依存,互相影响,随时调整着各自的角色与特点,承担着共同的和各自分担的责任。在这种关系中最富于积极意义的是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两个管理系统都在这种影响之下改造自身功能,提高自身效率。

要使两种载体档案的信息管理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下工作不容忽视:一是电子文件必须建立与纸质档案相一致的信息管理体系;二是在检索目录中增加反映电子档案状况的数据项;三是电子档案的数量可能少于纸质档案,应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其内容的完整程度,协调管理。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电子文件,网络化也是提高计算机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网络化也造成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存的局面。档案工作的重点从面向档案实体管理为主,逐渐向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档案形式,其信息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而电子档案的产生则改变了这种传统模式,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使档案信息脱离原载体进行传输。这种崭新的传输模式,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管理、技术、理论及思维四个方面。

1. 管理方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型的电子文件和档案大量产生,各个单位或部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现象普遍存在。纸质档案信息与载体相互依附,内容原始真实,凭证性强,保存耐久,而电子档案信息存储丰富,可与多媒体结合,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信息传输迅速、广泛。由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存在这些不同的特点,对于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必需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纸质档案的接收、整理、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经过多年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业务规范体系,但这些管理体系无法完全适用于新的信息环境。数字档案传载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电子档案必需建立相应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以及法规和制度,这是档案工作者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2. 技术方面

对现代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应用技术的研究,是当前档案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电子档案应用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包括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管理技术,档案工作者必需掌握这些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运用知识。要从信息学的基本理论来认识电子档案的信息特点和属性,从建设信息化社会的新视角不断调整档案信息内容的资源结构,把档案信息建设融入现代化信息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接收档案信息,或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储存电子档案,已成为现代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种本质性的变化,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扩大档案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给档案工作带来了信息传输快捷、管理方便等好处,同时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受到了挑战。如何保障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解决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制定了相关管理措施和标准,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要使电子档案信息管理规范化,还有待于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3. 理论方面

对任何学科来说,基础理论研究是该学科的支撑点,档案学也不例外,实践说明,档案学原有理论已不能全面、科学地阐述在社会转型期档案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和电子档案的产生,使档案工作的对象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档案管理流程的重构、馆藏资源组合方式的变革、档案馆工作职能和角色的变化,使档案学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一系列新的学科理论。如电子档案学理论,就是对传统档案学理论的继承和超越。/文档一体化0,便是在新的档案工作环境下提出的新理论,是对原有的档案工作模式的一种转变,也是在电子档案学理论基础上新管理模式的一种体现。档案工作新对象、新环境的出现,要求档案学理论也必需不断创新,研究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出现的新矛盾和新规律,建立信息化社会新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势在必行。

种子管理论文第3篇

一、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关系的认识

在分析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问题之前,我们应该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关系的认识。而要真正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风险与安全有深刻的认识。在新华字典中,对风险的释义是“危险;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对安全的释义是“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从两者的释义中,我们不难看出风险与安全是有密切关系的,都是通过与“危险、危害、损失”的关系来体现的,但这并不是说风险就意味着不安全,这跟人们日常的理解可能有出入,在大多数人看来,风险就是安全的对立面,风险的存在就意味着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风险其实主要强调的是“可能性”,而“可能性”就意味着风险的发生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造成危险、危害或损失,也可能不会。另外,还必须认识的是风险包含威胁和机会两层含义,即风险造成的影响包括消极的威胁和积极的机会两面,而不仅指传统意义的威胁。威胁与机会的转换关键是在于平衡安全、成本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正如电子文件的 网络 化利用,可能比传统纸质化利用面临的风险要大得多,但不能因为风险大就不利用电子文件,之所以电子文件网络化利用迅速 发展 ,关键在网络化利用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机会更大,利用成本更低、利用效率更高。其次,要对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有深刻的认识。风险管理是指管理组织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计划、识别、评估、应对、监控的全过程,是以 科学 的管理方法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实践活动的总称。③风险管理主要通过风险评估来识别风险的大小,通过制定信息安全方针,采取适当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被避免、转移或降至一个可被接受的水平。应该说,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安全管理一部分,而且是核心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安全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安全实践方式。安全管理只有在风险管理正确、全面地了解和理解安全风险后,才能决定如何处理安全风险,从而在安全的投资、安全措施的选择、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等问题中做出合理的决策。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就是将风险管理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这种体系并不能完全消除安全的风险,只是尽量减少风险,将攻击造成损失的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安全风险、成本与效率的平衡。

二、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指导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解决如何确切掌握信息及其依赖信息系统的安全程度、分析安全威胁来自何方、安全风险有多大,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投入多少人力、财力和物力,确定已采取的信息安全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提出按照相应信息安全等级进行安全建设和管理的依据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的重要指导理论和方法。从这个视角来看文档工作我们会发现,一直以来,文件、档案安全管理工作都是沿袭传统档案载体保护工作来开展,以此形成的相关理论也是以传统档案载体研究为基础的,随着电子文件的出现,传统以档案载体保护为核心的档案安全管理理论就很难适用于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虽然档案部门也对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做过很多理论探讨,提出“前端控制思想”、“全程管理思想”、“文件连续体理论”、“后保管时代”、“文件运动理论模型”等理论来强化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理论并不是专门的安全管理理论,很难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上取得实质性效果,由此指导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种种疑难点,如电子文件安全事故衡量标准是什么?如何选择安全产品?安全控制全面吗?是否冗余?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安全等级如何划分?安全代价如何衡量?这些疑难点的出现,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现阶段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指导。

(二)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提倡的是一种适度安全,即风险是绝对的,安全就是在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前提下,通过安全措施来控制风险,使残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同时也强调树立风险意识,并通过风险的大小来度量信息的安全性,将“信息”提升到“资产”的高度来进行安全管理。然而,传统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对此认识却存在偏差。

1、追求绝对的安全。一直以来由于档案部门缺乏安全风险意识,总是想找到绝对安全的方法和措施来追求档案各安全属性(如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不可否认性、可追究性和可读性等)的绝对安全。然而,从理论上讲,风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永恒的,安全是暂时的。而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讲,也就是风险管理工作。电子文件的每个安全属性都有相应的保证级别作为其强度的测量尺度,在实践中追求各安全属性的绝对安全,并不能达到最佳安全效果,也是不切实际的。同样,从信息安全保密的实践 历史 来讲,安全保密是一个动态过程,安全事件是一种随机事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安全。祈求“绝对安全”将在人力物力上付出极大代价,造成严重浪费。因此,档案部门将安全管理目标定位于“系统绝对安全、数据永不丢失,档案永不泄密,电子文件万无一失”,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2、风险意识薄弱,对安全风险认识存在偏差。一些安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信息安全知识不足,却津津乐道“太平盛世”,双耳不闻“盛世危言”,甚至认为,谈风险是“杞人忧天”,说安全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根本没有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度量电子文件的安全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正确认识安全形势和树立科学的电子文件安全风险观。

3、忽视了对“资产”评估鉴定。从目前情况看,文件、档案管理部门虽都认识到电子文件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部门只是将电子文件作为日常办公的一种辅助帮助,并没有将电子文件提升到“资产”高度来管理,就更谈不上对“资产”进行评估鉴定。然而,从安全管理角度讲,一个组织系统内的资产在没有被评估鉴定前,是不可能成功实施安全管理并进行维护的。④

(三)管理环节不完善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强调对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环节:风险计划的制订、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从这个视角来看,当前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首先,安全管理计划缺乏依据。现有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计划的制订,绝大多数是凭借个人经验或者参照其他管理部门计划来制定的,而不是依据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实际情况来制订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其次,缺乏关键的风险评估环节。风险评估是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没有风险评估,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决策行动的依据与方向,由此而引发的安全管理措施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虽然大部分管理部门强调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电子文件“万无一失”,但大多是“人云亦云”,进行简单的跟风或对安全产品与技术进行简单地堆叠,没有针对性。对于引起本组织电子文件风险的因素没有深入探究,甚至谈不上什么了解,对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更谈不上什么研究,对其用途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在风险来临之时,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最后,安全监控力度有限。电子文件是动态存在的,其安全现状也是随时在变化的。在采取安全措施后,还必须强化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监控,实时监视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执行风险应对计划,以及评估这些工作的有效性。然而现有的电子文件安全监控力度十分有限,绝大部分是局限于电子文件载体的温湿度控制,而不是对整个生命周期的残余风险、新风险的监控。

(四)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基于系统、全面、 科学 的安全风险评估,强调对信息的全过程、动态控制,对信息进行系统化安全管理,使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结果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从而实现系统安全的动态平衡。传统的 电子 文件安全管理,一方面,绝大多数是针对电子文件载体本身的安全管理,采取的是往往单一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于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容易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病,最终还是不能避免电子文件风险的发生。⑤虽然在理论上我们强调要收集全电子文件相关的背景、结构信息,但具体实践中由于没有科学界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范围,其背景、结构信息也就难以收集齐全, 自然 安全管理工作就不系统。另一方面,忽视整个电子文件保管环境的安全管理。电子文件保护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其自身及其所依赖信息环境的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讲,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对电子文件自身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其依赖的信息系统风险进行综合管理。而这点是传统电子文件管理所被忽视的,传统的安全管理大都是从电子文件本身风险因素出发而制定安全措施的,这很难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上取得实质性效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大多是静态地管理,更多的是实践经验的 总结 与应用,一般将文件按其形成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分析各阶段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表面上看,这种方法也适合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但毕竟是以静态的眼光来分析风险,各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必要和有机的联系,没有将各阶段的安全工作、工序和风险因素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考虑,很难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电子文件安全问题。

(五)忽视了对安全风险、成本和效率的权衡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宗旨之一,就是在综合成本和效率的前提下,找到安全风险、安全成本与效率之间平衡点,通过安全措施来控制风险,使残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安全风险、安全成本与效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安全风险、安全成本与效率关系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安全风险与安全成本控制达到平衡点时,安全效率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实际上,绝对的安全是没有的,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也不是“越安全越好”。不同部门不同种类的电子文件,对于安全的需求是不同的;同一份电子文件其安全保密性超出安全保密的管理需求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还会造成资金上的浪费。正如一扇门配几把锁取决于门内放的东西的重要程度,锁越多,门的安全成本也就越高,而门的使用效率就越低。然而,当前的电子文件管理重安全,却忽视了对安全、成本和效益的综合权衡。很多文件、档案管理部门在没有对本部门安全现状和安全需求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追求安全就不惜成本盲目地追求新的安全产品与技术,结果采用了一大批新安全产品与技术,却收效甚微,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此外,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强调以纵深防御体系设计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这种防御体系强化安全管理的纵向层次和深度,侧重安全管理的宏观指导,但在指导安全管理的具体实践方面,缺乏科学依据和方法,无法对电子文件的安全风险进行度量,自然就无法权衡电子文件的安全、成本和效益,结果在实际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投入成了一个无底洞,安全管理成本经常是远远高于电子文件所带来的效益,最终安全管理失去原有的意义。

三、结论

传统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在一个局部的、静态的、少数人负责的、突击式、事后纠正的管理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降低各类风险,也不可能降低电子文件安全事故导致的综合损失。而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基于系统、全面、动态、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现预防控制为主的思想,强调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原则前提下合理选择控制方式以保护电子文件,使电子文件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结果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这种管理体系更加适合于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因此,文件、档案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自身的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体系。

注释:

1、吴世忠:《信息风险管理动态与动态与趋向》,《 计算 机安全》2007年第4期。

2、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3期。

3、 陈国云:《档案信息建设的风险管理》,《档案管理》2008年第1期。

种子管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式管理双向研究趋势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 中国管理哲学体系

一、研究趋势之一――建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

诚如诸多学者所言,当前该领域的一大主流研究取向便是回归文本,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伴随着企业管理活动中中国传统思想元素的不断挖掘,众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中国传统思想领域,并希望从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思想中挖掘更为全面的管理科学思想。由此,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学者历数中国数千年中所产生的思想家们,从中汲取涉及到管理科学的思想,并对其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系统的整理。虽然,这一研究取向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强烈的主观性以及过于重视文本挖掘,而忽略了现实意义,但不可否认,此类研究模式仍被众多学者所采用,并构建了体系化的理论框架,笔者称其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

笔者认为,这一研究趋势,其根本目的在于摆脱西方管理科学体系的束缚,但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过分迷恋于中国传统思想之中。这类学者大多奉行“古为今用”的主张,并在此信念之下历数中国历史中所涌现出的众多思想家,并从众多古籍中汲取出能为企业管理活动所用的管理学思想。由于此类研究成果为数众多,笔者在本文中便不一一详述,只列举个别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概述性的论述。

这种研究趋势简而言之是以中国古代各家学派各思想家为划分标准,分析其所持的各种思想,并对其进行再阐释,最终从中挖掘出有益于企业进行管理活动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一书中,作者对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荀子以及孙子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主流学派及其代表著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从中凝练出适用于当今企业管理活动的管理学思想。除此之外,该书还对商鞅、管子以及鬼谷子这些极少被人所提及的思想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同样从他们的著作中发现了能为企业所采用的管理学思想。这一大胆的尝试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本专著,随着这一研究趋势被广大的学者所认可,越来越多的带有创见性的专著涌现了出来。在《先秦诸子与管理》中,作者在对儒道墨法兵这五个主流学派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吕氏春秋》、名家学派以及阴阳五行学派思想中所蕴含管理学思想。而在《中国管理智慧教程》一书中,我们又发现了关于《周易》、纵横家以及禅宗的阐述。当然,将这种研究趋势推向极致的应属《中国管理智慧》一书。本书以中国古代众多典籍为理论线索,并按照时间的顺序对每本典籍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有如下几点:一是,本书冲破了先前研究的历史时段限制,上至《周易》下至《曾国藩全集》,如此长的时间跨度是上述研究成果所无法企及的;二是,正是由于如此长的时间跨度,本书成为了理论全面性的代表研究成果。《中国管理智慧》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周易》、《六韬》、《管子》、《道德经》、《四书》、《孙子兵法》、《墨子》、《鬼谷子》、《商君书》、《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三略》、《淮南子》、《人物志》、《贞观政要》、《长短经》、《资治通鉴》、《三十六计》以及《曾国藩全集》。不可否认,正是这大胆的、不断发展的具体研究方法,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以及相关研究者们的研究视域,而且,中国传统思想中适用于企业管理活动的管理思想也被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并逐步趋向于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研究趋势之一――特点分析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一研究趋势所存在的三个极为明显的特点,即文本性、主观性以及全面性。

首先,毫无疑问,此研究趋势强调的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回溯,因此,本着这样的信念,此类研究的理论出发点都可归溯到众多古籍之上。然而,这种文本回归式的研究方法所带来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即从文本文献中所提炼出来的古代管理思想是否具有切实的实用性,是否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法会其应起到的作用,抑或这些所谓的古代管理思想只是众多学者所做的一项“文献考古发现”工作。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其次,正是由于此类研究趋势具有回归文本的特点,因此必然导致了这种从文献中挖掘管理思想的研究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正如彭贺所指出的四类弊端,即“六经注我”式研究、“我注六经”式研究、梳理式研究以及考古式研究。从上述弊端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古代管理思想都是研究者在思想中对已存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所进行的再建构,因此我们不能保证按照这一研究模式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不是为了达到提炼出某种古代管理思想的目的,而对已存的传统思想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

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否认这一研究趋势带来的价值,全面的概述存在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管理思想无疑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如上文所述,众多学者都在不断地拓宽其研究视域,并力图最为全面的阐释存在于中国古代各学派以及各思想家思想中的古代管理思想,从而形成完整的、全面的、涵盖整个中国传统思想史的,并对现代企业管理活动能起到积极影响作用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体系。

三、研究趋势之二――建立中国管理哲学体系

该领域的另一研究趋势,即建立中国管理哲学体系,无疑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比如,成中英的C理论、曾仕强的M理论、水的东方管理理论、席酉民的和谐理论等。其中,为大家所公认的,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成中英的《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以及水的《东方管理学》是中国式管理探索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作。下面,本文将着重介绍曾仕强、成中英以及水的管理学思想。

1.曾仕强的M管理理论

曾仕强的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如下的理论假设之上的,即管理可被分成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两部分。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曾仕强认为,“科学无国界,从管理科学层面来看,无所谓中国式管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美国式、日本式的区分。大家都一样,在不同的地区,应用相同的管理科学”。但若从管理哲学层面分析,则由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异性,导致了管理哲学的不同。而曾仕强所言的中国式管理,其终极目标即是“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到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

曾仕强在《中国式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即“以人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引导结合,强调制度化管理不如理念和共识的结合;依理而变,强调变动的合理性,而不是合法性”。基于这三大理论主轴,曾仕强分别从管理的计划、执行、考核、沟通、领导风格、激励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其所提倡的中国式管理,具体说来:“标本兼治,随时调整的计划方式;无为而无不为,无形控制的执行过程;力求圆满,明暗、大小兼顾的考核方法;以不明言为基础,追求妥当的沟通艺术;以‘情、理、法’来领导,追求圆通的领导风格;衡情论理,尽量兼顾的激励方式。”

通过上述的阐释,曾仕强从理论层面以及实践层面对中国式管理体系的理论支撑以及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阐述,而正是通过这样研究工作,这位被誉为“中国管理之父”的学者,将该领域的研究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曾仕强的M理论的诞生,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具有高度开阔性以及高度解释性的中国式管理哲学体系。它不是简单的运用某一学派抑或思想家的理论来解释当前存在于企业管理活动的现象,也绝不是简单的对古代典籍进行提炼归纳整理,曾仕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即我们可以构建出一个属于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体系,并同西方科学管理体系进行平等的沟通对话。

2.成中英C管理模式

作为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成中英一直致力于中国哲学的传播以及其实践应用。在《C理论》一书中,成中英大胆的将中国传统思想同西方管理理论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首先,成中英将存在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同儒、道、法、兵、墨五家学派相结合,他认为,“道家体现了‘土’的决策功能,法家体现了‘金’的控制功能,兵家体现了‘水’的应变功能,墨家体现了‘木’的创造功能,儒家体现了‘火’的协调功能”。此外,成中英又通过归纳总结,提出了上述五元素其所具备的特征,即“‘土’在五行中居中心地位,因此用Centrality表示;‘金’具有控制性,因此用Control表示;‘水’具有变化流动性,因此用Change或Contingency表示;‘木’具有创造性,用Creativity表示;‘火’具有协调性,用Coordination表示”。并由这六个以C字母为字头的英文单词构成了C理论的理论框架。基于此种认识,成中英分别阐释了道家的决策哲学、法家的领导哲学、兵家的权变哲学、墨家的创造哲学和儒家的协调哲学,并最终通过融合中国传统的五行观点、中国传统思想史中的五大主流学派以及企业管理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五个环节,形成了体系化的独具中国特色的C理论管理体系。

3.复旦东方管理学派

相较之前两者,诞生于复旦大学的东方管理学派拥有更为众多的研究学者,他们致力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再阐释以及东方管理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在近十余年来,东方管理学派在中国大陆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彭贺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致力于研究东方管理学的学者越来越多,并且拥有了一批常备的专门研究人员;二是各个高校建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三是东方管理主题的学术会议越来越多;四是东方管理主题的研究文献日趋增多;五是研究同行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属性、学科意义等问题上基本形成了较一致的看法;六是复旦大学在国内外率先设立了东方管理专业博士点、硕士点”。由上述留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当下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这一问题研究最为深入、成果最为显著的东方管理派有着光明的未来,并且我们坚信这光明的未来亦属于整个相关研究领域。

东方管理学派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三为”,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东方学派创始人水对“三为”有着如下的解释。“以人为本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二是通过给人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不断锻炼人的智力、体力乃至意志品质,并最终提高人的生命存在质量。其次,以德为先强调的是道德伦理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于管理者而言,高水平的道德修养是必备条件之一。最后,人为为人是指每个人首先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及关系和激励环境”。

东方管理学派所提出的管理体系,其理论框架可由五个字所概括,即“学”、“为”、“治”、“行”、“和”。“学”是指中国管理、西方管理、华商管理,这三学正是东方管理体系的理论源头。“为”则是上文已阐述的东方管理体系的“三为”核心思想。“治”是指治国、治生、治家和治身的“四治”体系。这里应指出,“四治”体系是东方管理学派所做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突破。东方管理学派突破了管理客体的局限,将管理的客体放到了一个更为宏观的视域之中,即以管理国家为核心“治国学”,以管理企业为核心的“治生学”,以管理家庭为核心的“治家学”以及管理自身的“治身学”。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活动之中,东方管理学派赋予了中国式管理更为广阔的适用空间,这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行”则是指包括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的“五行”管理理论,而“合”则是东方管理学的终极管理目标,即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贵、中和与和合。

四、研究趋势之二――特点分析

通过对该研究领域具代表性、影响力的三种中国管理哲学理论体系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其所具有的三大特点,即哲学性、体系化以及理论性。

首先,笔者认为,此哲学性应放入更为宏观的视域下进行考量,而不应仅仅将其概括为采用哲学思辨、理论推导、内省感悟的方法,主张将注意力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归纳、提炼、总结上,并积极探讨其现代意义。笔者认为这种哲学性的广义涵义也应涵盖这种旨在构建中国式管理哲学体系的理论创造活动。换言之,此研究趋势所具有的哲学性是指,研究学者大多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思想所进行的哲学思辨活动,并最终凝练成一完整的、具有极大包容度以及极强概括性的中国式管理哲学体系,而这种中国管理哲学体系是高度抽象的存在。

其次,毫无疑问,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体系化。这种体系化的理论不是独立的运用某家学派学者的思想对现存于企业管理活动中的管理现象所作的解释,也不是基于文献文本所提炼归纳出的古代管理哲学思想体系,而是吸收了东、西管理思想的精华,所形成的高度抽象的、并以中国传统思想作为其理论源头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

最后,正是由于这种中国管理哲学体系所具有的哲学性、体系化属性,导致了该体系的理论性特征极为明显,缺少足够的实践加以支撑。正如彭贺所说,“东方管理哲学研究是目前东方管理研究领域中最受学者关注、成果最多的领域,但目前学者们基本都是围绕管理的本质进行哲学层面的探索。展望未来的研究,东方管理哲学在理论建构上应从对管理本质的把握转向对管理实践的批判”。因此,基于此种理解,彭贺进一步指出了,在进行东方管理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着管理实践展开,而不能沦为思想游戏。

参考文献:

[1] 潘承烈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 周建波等. 先秦诸子与管理[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1

[3] 黎红雷主编. 中国管理智慧教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12

[4] 彭新武主编. 中国管理智慧[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9

[5] 彭贺: 论东方管理的研究策略[J]. 学术月刊. 2009.6

[6] 成中英:C理论: 中国管理哲学[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8

[7]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

[8] 水:东方管理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9] 席酉民 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10] 耿国阶 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J]. 公共管理评论(第六卷)

[11] 余江 曾仕强:中西管理思路碰撞下的最优选择[J].

[12] 徐希燕: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研究[J]. 哲学动态. 1999.11

[13] 彭贺等: 东方管理学的现状与展望――东方管理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 管理学报. 2006.9

[14] 水: 21世纪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东方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实践[J]. 上海管理科学. 2008.5

种子管理论文第5篇

一、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信息系统对业务的覆盖率逐步提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信息经济的兴起,带动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仅从政府角度看,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了大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正在经历由传统运行方式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运行方式转移的过程。以北京市为例,“十五”期间,全市1186种政府业务,运用信息化实现的有591种,建成726个业务支撑系统,50%的政府业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高度重视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约90%的市、区政府部门建设了局域网,超过90%的政府部门达到了人均1台计算机,有90%的政务部门已建成或正在建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中无纸化程度达到50%以上的部门占80%。①

2、基于网络平台化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信息化,都受到战略管理和服务客户的强烈驱动,在不断地扩展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和内容,朝着基于统一网络管理平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方向发展。

政府各机构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过程时,正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由于应用目标的整体性,要求政府业务系统、政府信息具有集成性和共享性。例如,北京市业已建立了连接各级政府机构政务系统的政务内网平台,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政务门户网站,各级各类政府机构可以实现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又如,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通过综合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城市各类基础部件的综合管理。再如,“首都之窗”网站群作为政府门户,正把更加全面的政府公共服务纳入到信息化应用范围。②

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早已脱离了个别业务系统孤立应用的阶段,步入了企业战略协同系统应用阶段,其中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最具代表性。ERP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目前已发展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形式,几乎是企业信息化的代名词。ERP系统以经营资源最佳化为出发点,全面整合企业的供销存、财务、计划、质量、制造等核心业务,并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各项经营资源的应用效率。

实现统一的网络平台管理,进行系统协同整合,核心的内容就是要进行应用系统及数据集成,建立可以共享的统一数据管理结构。建立一致的数据规格标准和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应用规则,是实现应用系统和数据集成的主要途径。如何建设与上述信息化环境配套的电子档案的统一管理、共享利用的机制、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档案馆如何构建和运作,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3、信息资源战略成为信息化核心内容

2004年12月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步入了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重心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信息化向其本源的回归,也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从国家层面来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就是借助于信息化手段,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政府能力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为目的,形成政府信息资源、社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局面,同时推动信息资源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紧紧围绕政务公开、重大基础信息库和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进行。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是强化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等领域的公益性开发和利用。同时,国家将研究制定鼓励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健全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制度,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提高审批效率,扩大登记备案和事后监督的范围;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的财政政策和信息资产管理办法;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体系表,优先制定并大力宣传贯彻信息资源分类、共享、基础编码等国家标准;推进公共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③

从机构层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资源服务于战略决策、满足客户信息需求和提高业务管理信息提供水平的客观发展需要。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上来讲,信息系统总是由满足业务处理、运行需要开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着数据—信息—知识的过程。机构层面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总是从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开始,在整合的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满足不同需要的数据应用。这实际上类似于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利用流程,应当把它纳入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内容范畴。

二、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若干问题

信息化系统正在演化成为各类组织业务运行的基本方式,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政府机构、企业信息运动的支撑平台。对档案管理活动而言,各类组织运行平台的变化,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基于数字化概念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探索符合信息化特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电子文件长久保存和长期可用问题

人们把以数字化方式记录的文件,统称为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在性质、形式上与纸质文件的不同,无疑是档案界最先感受到和最先关注的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由模拟方式转变成数字化的记录方式,主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问题,数字化信息复杂多样的编码格式、读写方法和载体材料,都给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带来困难。二是电子文件的证据力和法律效力问题,这包含了对数字方式所记录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获得、保持信息真实性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可信性问题。三是数字化信息与载体的依附关系问题,数字化信息的组织是通过编码形式完成的,人们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现数字化信息,要借助能处理这些编码的信息技术设备间接完成,因此,数字化信息依赖于元数据、数据格式、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才能够被处理、存储和显现。综上所述,电子文件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是过去纸张载体所没有的。

归纳起来讲,目前解决电子文件真实性、长久保存、长期可用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类方法:一是通过法规约束电子文件格式种类,如我国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所选择的管理方式,方法就是尽可能地选择比较通用通行的少量几种文件格式,通过降低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复性,增加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靠性、可控性。二是通过对电子文件存在的系统相关要素的规范设计和过程控制,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地记录背景数据和规范、控制信息流转环节等方式。三是提高载体材料寿命或对电子文件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备份的方式。四是分离数字信息的语义表示与格式表示,形成不依赖于特定的通用信息存在形式,不会出现因为数据格式及软硬件环境的变迁而造成电子文件不可使用的情况,如以XML作为标识规范的方法,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都作了相当多的探讨和尝试。首先,各国都倾注力量,制定系统成套的和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电子文件管理需求规范和档案系统标准,力求把问题解决在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达到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的目的。如澳大利亚的国家“数字化保管动议”,通过建立文件管理国家标准、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文件系统设计与实施程序等标准规范,保障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其次,从数字档案的永久性入手,研究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数字档案的系统化保存、保管方式,如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于1998年开始,耗时6年时间对永久保存电子文件的可能性、保存技术、保存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试验⑤。第三,研究数字化适用载体在各种状况下的长久保存问题,如荷兰2000年启动了“数字保存试验”项目,针对政府常用的电子文件类型,进行了迁移、采用XML格式和仿真三种数字保护方法的试验,评价各种方法的效果、局限性、费用及应用的可能性。第四,在我国,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档案部门站在长久保存的立场,通过归档要求的约束,保障电子文件的可靠性,如《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2-1999)、《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等,省市地方和行业主管机构也制定了相关规范或标准,如建设部的《城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多种类型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问题

在电子文件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文本文件、电子报表、电子邮件、图形、图像文件、视频文件、网页文件、数据库文件等。数字化信息的复杂多样,具有传统纸质文件所不具有的性质,因此,这些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在总体上处于随机状态,有些数据累计存储在业务数据库中,有些被定期销毁,有些则被迁移到临时载体上。如果不能建立系统型的管理规则,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导致数字化信息档案化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传统文件运转流程无关。长久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纸质文件档案化的系统化的方法体系,主要是依靠业务流程的自然发展进程,在业务流程终结时,把文件归档转入档案系统,以备今后工作查考。或者对文件的价值进行鉴定,判别文件对形成者的意义大小以及对社会的意义大小,在规定的时间阶段,把分布在各个机构的文件汇集到档案馆集中保存,以长久留存社会记忆,保障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久而久之,文件的档案化形成了对业务运转流程及其规则的依赖性,当数字化信息因不能纳入一般的业务流程,或业务流程因信息化而发生变化时,将会导致电子文件在档案化过程中范围的缺失。比如,电子邮件系统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政府或企业网络系统的必备子系统,电子邮件也早已成为人们在进行工作交往时的基本工具,很多国家或组织也都制定了电子邮件的管理制度,但电子邮件的档案化问题依然处于随机管理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电子邮件联系方式的公私性质不容易界定,不容易纳入到正常的业务运转流程之中。

(2)非文本型数据。在纸质档案管理时期,由于非文本型数据的数据单元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事项,数据结构、信息组织方式与文本方式不同,并且很多结构化的数据库数据经常处在变动之中,无法纳入到文本文件的管理体系,往往不进行档案化处理。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电子文件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档案机构往往比较注重对文本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收集,对非文本型数据库数据、多媒体数据的归档重视不够,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档案化措施。而且,档案界还存在着一个概念误区,认为数据库文件本来就有自身的数据结构,并且处在存储状态,没有必要再转化为所谓的档案文件。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都是作为支持业务流程的存储机制来建设的,从性质上来讲,可以认为是“暂存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往往是随着业务过程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在结构上又是连续性的,往往不能按事项分块,不能按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管理。但是,这些数据往往是一个业务系统的核心资源,

支撑着一个机构的业务运行,绝大多数具备档案价值,如果不尽快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目前,有注意到非文本型数据归档的机构,往往采用简单拷贝、累加存储的方式,或者以备灾数据库的方式同构备份数据。这些方式可能不能真正解决数量巨大的非文本数据档案化问题。

(3)网页类型文件。互联网的普及,使数量巨大的Web文件存在于流动的网络信息海洋之中。我国的各类机构为了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沟通,建设属于机构自己的网站的比率很高。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我国政府域名()注册量达到23752个,政府网站达到11995个,县级以上门户网站拥有率达到81.1%,其中部委、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拥有率分别为96.1%、90.3%、94.9%和77.7%。⑥但由于网页文件的内容重复率高,数量巨大,各类机构往往都不作档案化处置。这种情况是否存在档案缺失的漏洞,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3、双轨制与双套制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类机构的信息系统覆盖率不断提高,意味着文件的处理、运行过程的双轨制越来越趋向于单轨制,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在人们的档案思维中,依然存在着对纸质档案的心理依赖,充满了对电子文件的不确信感。这种情形也体现在国家及行业已经颁布的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对于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文件,要电子、纸质形式双套保存。

造成双套制比较普遍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档案思维还停留在纸质文件时代,对电子文件及其存在的技术环境还不熟悉、不确信,对电子文件是否能够长久保存及长期可用缺乏认知。其次,是国家的档案行政机构缺乏档案无纸化战略规划、制度设计和系统规范,使得对纸质文件依赖成为制度性的选择。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相继颁布了《电子签名法》或相关法律,力求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数字化信息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具有凭证性的条件。《电子签名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法律确定了电子数据可以作为法律凭证,使电子文件具有了与纸质文件同等的证据作用。一般来讲,《电子签名法》主要是规范电子文件的技术条件和应用背景,以保证电子文件在交互过程中的真实性是可确认的,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但并没有解决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问题。而这方面的规范有赖于档案管理机构来解决。

双套制的另一种情形,是国内的各级各类档案馆大量地将纸质档案拷贝成电子档案。为使档案馆蕴藏的丰富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提供网络应用,根据档案利用需求有选择地提供目录定位服务以及部分档案的原件服务是必要的。如果盲目地无限度地进行档案的电子化,以此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成就标志,只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可以想像,不解决双套制的问题,是无法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达国家在信息化进程中都强调“无纸化”作为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来积极推动,可见它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双套制或无纸化的解决方案,一定不是单纯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应该是制度化方案。这个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依赖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信息系统的业务覆盖率,特别是网络应用的覆盖率。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无纸化的全面管理制度,可能包括两个层面:档案馆层面的和机构层面的。档案馆层面要解决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的技术条件(载体的可靠性、信息对格式的非依赖性)、文件真实性的制度和管理系统保障规范、电子文件应用的规范。对机构层面,档案及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凭证性、证据性文件的系统认证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建设等。

4、电子文件运动规律与档案管理模式选择

近年来,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争论十分引人关注。信息化彻底改变了各类社会活动的时空关系和运行模式,人们需要基于新的社会运行方式,建立新的信息思维,寻找信息运动新规律,以求在准确揭示信息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管理。这是这场争论的意义所在。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实质,是如何看待文件运动的统一性和管理一致性问题。“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在文件的不同运动阶段有着不同的运动特性,强调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而“文件连续体理论”认为文件运动是一个整体,文件运动有着不同的功能轴,文件运动每一个时点,都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价值取向,因此,管理上不必划分文件与档案的阶段性。从弗兰克·厄普沃德对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四项基本原则看:第一,文件价值的持续性与文件档案化。主要强调的是文件、档案的整体观,这与我国普遍认知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观念是相类似的⑦,是“从文件形成到文件作为档案保存和利用的管理全过程中连贯一致的管理方式”。第二,文件联系以逻辑联系为主。这是传统档案学的基本原则,档案的分类、主题方法都是按逻辑组织文件的方法,即使是网络化条件下,文件分处不同的物理位置,也应坚持这种方法。第三,文件管理制度纳入业务活动目标与过程。它强调的是要把文件管理职能制度化地纳入业务系统中,应该说“纳入”概念在档案界也并不是新概念。第四,档案学是随着组织知识的背景条件变化而变化⑧。这是关于档案学理论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思想,是任何理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归纳起来讲,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的是文件与档案是一个整体,不必区别管理,而且从形成阶段就应予以制度化的干预。显然,这一核心思想存在着理论臆断性。文件的形成是为业务运转服务的,其首要目的和价值是业务的有效运转,如果按照文件的历史价值进行文件系统设计,其结果不仅会削弱文件的真实性、客观性,而且可能导致业务系统效率的极大降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已经证实,无论是政府或是企业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面临着系统数据档案化的问题,在业务系统中建设数据档案库,或者是不经档案价值鉴定,简单地直接地迁移业务系统数据到档案库,其信息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况且,由机构档案室到档案馆的过程,也绝不能是简单的迁移过程。

作为我国的档案工作者,在学习国外的理论经验时,不能采取简单的“取代”或“覆盖”等方法,而应该是在考察各种理论的基本背景的前提下,积极汲取各种观点中的有益成分,构建适合我国的档案管理可行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关联性,如果不在制度上和文件管理要素上对业务系统提出要求,比如提出元数据要求,就可能使业务系统自然生成的电子文件无法长久保存。所以,文件连续体理论提出的整体系统思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国的电子文件管理中提出的全程管理、前端控制思想,就是对这种理论的合理诠释。但是,档案有档案的价值取向,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要素的控制,不能取代对档案价值的判断和对文件的取舍。特别是在信息膨胀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正在积极建设网络文件中心。这种热潮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分布在各个机构的业务活动中的电子文件进行集中管理,有的采取集中存储、集中利用的模式,有的采用备份中心的模式,有的采用存储目录、逻辑归档的模式。网络建立的广泛联系,为各种模式都提供了支持条件。无论是物理集中,还是逻辑集中,电子文件中心都不能以文件的集中取代文件的档案化过程。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电子文件的大量堆积的局面。无论采用何种理论模式作为指导,在电子文件运动整体环节中都不能取消“档案化”的环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注释:

①北京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十一五”电子政务规划研究报告》。

②北京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③⑥《2006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④。

⑤archives.gov/。

种子管理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OA,归档

 

OA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结合各种现代办公技术与设备形成的系统,目的是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OA为搜集、存贮、使用与日俱增的大量信息也采取了互联网的手段,这给文件与档案归档管理带来更高的效率,使归档管理的费用也大幅度降低,但是互联网的自身的一些缺陷也给OA电子文件归档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需要开展相关研究,寻找网络环境下OA电子文件归档的恰当策略。

一、互联网环境下OA电子文件归档面临的主要问题:

1归档信息来源无边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企业内外的'边界'正在消失,员工在办公室或家里处理的文件是同样的效力。由于'网络边界'的消失,OA系统所依托的的互联网安全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讲论文范文,方便快捷传递的档案信息都会随时受到挑战。黑客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拦截网络上传递的信息,进行各种工业间谍和其他破坏活动。这种全新的挑战,是档案归档管理前所未有的问题。

2归档信息的脆弱:整个信息系统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了网构成的,无论是传输网络还是保存档案信息的磁盘都安全性。在信息化社会,整个企业犹如一部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巨大机器。数字化机器具有的绝好的精密性与连通性,使得部分零件失灵而殃及全局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计算机网络的恶意破坏往往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而且会迅速蔓延到其他部分。

3归档信息丢失的隐蔽:在互联网环境下归档信息通常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黑客可以植入病毒,在不留任何'痕迹'的情况下窃取归档信息,隐蔽性极强。

二、互联网环境下OA电子文件归档面临的策略:

1、归档管理应该配备独立的服务器和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档案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档案中的信息。电子文件形式的档案可以通过计算机能进行全文检索,使用比较方便。但是档案信息一般属于正式文件,有些甚至属于机密文件。可见,档案信息的查询利用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人员查询使用档案信息应该有不同的权限,并且防止黑客窃取档案文件。因此,档案部门应该单独设立服务器,并且配置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上述方法是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为工作对象,其目的是为了利用互联网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防范互联网的负面效应,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电子文件不仅需要归档,而且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整理,以便更好地保管和利用论文范文,进一步快速有效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2、电子文档应以生效时间为归档时间

由于电子文件在利用上的优越性,使归档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互联网环境使得OA电子文件归档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①由原来事后归档,可以变为电子文档生产的同时进行归档。电子文件要快速方便得多,除非有特殊需求一般不需要再查看原件。在归档文件由单一纸质的形式改变为同一归档文件既有纸质又有电子的形式。电子文件归档应当与实物上的归档。电子文件的归档,这是档案保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文件归档的条件是:①必须是已经生效的文件;②必须有完整、齐全的电子签章;③必须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并严格按照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别立卷,在存储其中排列,分存储器保管。文件立卷的标志是:必须经过相应的归档程序,履行必要的归档手续,由原来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管理的文件,按照档案室的整理要求和技术规范,编目,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这种管理权限的移交,也是文件与档案材料在形式上的区别。就载体而言,文件与档案是同一体的两个不同阶段,因而没有任何差别,从本质上讲,文件材料经过人的整理之后.有意识、有目的的集中保管,这就是档案了。这样一来论文范文,归档的标志应该是电子文档是否进入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进入档案管理系统,那么就已经归档,否则就没有归档,

3、电子文件立卷方式为保存在独立存储器中

电子文件能够从不同角度同时展示文件的相关内容,任意组合成各种文档档案的查找和利用。立卷是从保管的角度来看档案信息的。OA系统形成的电子文档一般属于正式文件,虽然需要借助专门的设备读取,但是为了保证电子文档的保管安全,一般要求电子文档以不依赖OA系统软件的、不参与日常办公事物的独立存储器中。电子文档的立卷直接以独立存储器为保管单位,集中保存在各个档案库,并且每个存储器最好做1个以上的备份,备份存储器放置于另一独立地点。

因此,电子文件的整理就可以由保管和利用为目的转向单纯以保管为主要目的进行整理。件在形成过程中有着一种自然联系,突出表现在来源上,产生于某个机关和机关内部机构。在时间上,产生于某个特定的年月日。因此,在整理的线索上,立卷是为了便于保管和利用而要尽可能地保持文件之间的自然联系,最好以来源时间联系为主要方式。这种变化可以看成是立卷的一种简化,变多种交叉联系为一种简单的、自然的但却十分清楚的联系论文范文,以适应电子文件的管理。在整理的对象上,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案卷级方法代之以文件级为基本保管单位,档案以独立电子文件为单位进行整理编号,装盒排架,使档案盒仅仅成为一种装具。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方面技术都处于发展阶办公自动化新技术也正日益发展。随着网络、检索、阅读、复印、复制、端微等新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档案将会越来越多,这变化又会促使档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发生变化。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在档案工作中已经引起和将会引起的变化,必然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档案工作者科学技术知识素养的提高,认识过程中的缺陷,是完全能够克服的。

参考文献

[1]邹德军,电子商务时代信息伪过剩及其对策.内蒙古:北方经济,2009.4.

种子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君子人格 管理哲学

君子一词,在孔子之前的先秦典籍中已广泛使用,如《诗经》(182次)、《尚书》(8次)、《易经》(20次),主要是指为政管理者,常与小人即被管理者对称。在《尚书》和《易经》中,君子已被赋予了“有德者”的意义。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尚书·无逸》)“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易经》)孔子站在人性哲学高度,将周代以来的“尚德、德治”思想注入君子位格中,大大丰富了君子人格的内涵,使君子成为中国人的理想追求。“君子文化是孔子忧患现实和期待理想的表达,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1]。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107次),仅次于“仁”(110次)。

一、《论语》中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定位

孔子身处春秋末期,周王失威,诸侯争霸,家臣专权,可谓“礼崩乐坏”,孔子对此非常悲愤,怀揣“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精六艺之学,通古今之变,成为当时社会的全才。他先后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大司寇,摄相事,使鲁国获得大治,后因“三桓”排挤离开鲁国,但他并未气馁,而是周游列国,希望得到诸侯国君的任用,以实现其远大的政治理想。

孔子认识到,要实现其政治理想,仅凭一己之力绝无可能,放眼当时的君子阶层又大失所望,因为正是这些在位君子的无能与僭越,才致王纲失序,备位君子由于世袭制的惰性,也不能担起“克己复礼”的重任,于是孔子一边讲学一边关注时局,“有教无类”,期望通过教育,使“有其德者有其位”,“有其位者有其德”。[2]“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孔子对“先进于礼乐”的在野“小人”更加钟情,已然透视出其“德位一体、德先德本”的君子人格管理理念。

孔子“有教无类”的做法,不但在中国教育史上意义非凡,而且在管理实践中打破了传统的君子与小人的界限,使原本永为小人的被管理者有了成为君子的机会,为平民君子的出现与崛起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论语》中孔子对君子人格管理的设计

在《论语》中,孔子所设计的君子管理人格是德才兼备的,但更强调君子的德性管理素质。孔子的德治观明显继承了周代以来的管理思想。

在《尚书·蔡仲之命》中,周成王在给蔡仲的诰命时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这里的德就是“敬天保民”,而“敬天”又重在保民惠民,因为“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惟天惠民,惟辟奉天”。[3]

孔子充分发挥这一思想,将德治置于管理的优先地位,认为“为政以德”,就能达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的理想管理状态。孔子还从管理者君子与被管理者小人的对比中,突出君子之德的重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德治的根本在于君子的人格修养。孔子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4](《礼记·中庸》)笔者认为,孔子所设计的君子人格之“德”的核心是“仁”,“仁”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德”,涉及君子对人生、对民众、对家庭关系、对社会关系、对义利之辨及管理方法等诸方面,是包括气质、能力、价值观、道德品质等的总括。

“仁”是《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关于“仁”,在《论语》中孔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孔子对弟子的不同回答具有因材施教的特点。孔子对樊迟的回答最具概括性:“爱人”。所谓“爱人”,是指人(包括君子)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善的心理态度、行为的出发点和标准。但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又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孔子解释:“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孔子的这一回答与解释,与作为管理者的君子之德、君子之仁最相契合。我们视其为君子的五种人格管理要素。

1.恭。恭是指人体态样貌的端肃。《论语·季氏》中孔子提到“君子有九思”,其一是“貌思恭”。《周礼·曲礼》曰:“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5]恭的样貌是礼的象征,目的是以礼治国,明礼以治天下,而“克己复礼”正是孔子一生的理想。恭是对人的尊重,“恭则不侮”,尊重人者必得人尊重,而只有得人尊重,君子的管理才会有效。孔子认为,舜能无为而治,就在于恭。“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体态样貌的恭只是表象,其背后是敬。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敬是对待人事的态度。修己以致敬,敬者能“安人”,敬者能“安百姓”。(《论语·宪问》)敬不只针对人,而是针对一切的。《礼记·曲礼》云:“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6]孔子将其运用于管理,就是“九思”中的“事思敬”。“事思敬”是指对待管理和行为的一种心态。子张问行事时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卫灵公》)我们现在常说的“敬事、敬业”即源于此。

总而言之,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敬是一种对待人事管理的诚敬、敬畏、认真的心态,恭是一种合乎礼仪的谦卑、包容的体态,恭敬则是心态与体态的合一。

2.宽。君子人格之“宽”,是指君子心胸的度量,能包容他人的过失或缺点,温良以待。《易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有融含宇宙之德,才能生发万物,承载万物。子张深领“宽”的意义:“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君子的宽德,一是“尊贤、嘉善”,而不是嫉贤妒能,自狭心量,二是包容普通人,怜恤无能者,并教育以提升之。

孔子主张君子之“宽”的另一含义是管理制度的弹性,反对过于严苛的法制。在孔子看来,对民的管理有两种状态: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但“民免而”;一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就会“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显然欣赏以德诱导、以礼为范的宽容的、教育式管理,认为这种方法超越以政、刑为手段的管理。孔子不反对政、刑式管理,在回答仲弓问政时说:“先有司”,即建立制度,明确权责,但制度不能过于严苛,要“赦小过”,(《论语·子路篇》)对人的小过失要宽容,给人以改正机会。孔子反对四种恶政行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孔子认为,君子只有宽以管理,才能达到得众、服众的效果。

孔子的宽政思想与《尚书》是一致的。在《尚书·大禹谟》中,皋陶赞美帝舜时说:“御众以宽、罚弗及嗣、克宽克仁、抚民以宽。”[7]

3.信。孔子认为,信是人立世的关键,“人而无信”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一样无法行走。(《论语·为政》)

信为会意字,许慎解释:“信,诚也”,“诚者,实也。”(《说文解字》)诚信原意是指言辞符合实际、符合心想之真实状态。《论语》中孔子言信,主要指言行一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孔子讨厌巧言令色的行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巧言即是言不符实,孔子认为,“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这里的德与仁就是指信,真正的君子必会“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君子人格之信德,是必有其信用的,“信则人任焉”,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就能被人任用,上能取信于君,下能取信于民。子夏对此深有体会:“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信是沟通上下、畅通管理的关键。君子人格之信德也是政府公信力的自然延伸。子贡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时,孔子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且三个条件中信最重要,可以去兵、去食,但绝不可以去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基于这样认识,孔子对君子的教育尤重忠信、诚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子罕》)“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孔子所说的“忠信”可分可合。忠即言出于心,忠实可信。“九思”中的“言思忠”,讲的是语言要发自内心,符合心之真实,与“诚”意相合,故称忠诚、忠信。忠(诚)多强调语言符合心的真实,具内向性,而“信”主要体现为语言与行为的一致性,具外向性特征。

笔者认为,孔子所言之“信”,作为君子的品格,应该是内外兼具的:内忠(诚)于心,外信于行。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主要依靠物化的制度、技术手段以维系。若能以诚信管理,即管理者诚至于心、信用于外,定会大大降低社会的信用成本、管理成本。

4.敏。君子人格五要素之“敏”,不是指才思敏捷、思维颖达,而是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一是勤敏,即勤政敏政,不可懒政倦政,此可谓君子从政的基本素质。这一思想与《周礼》的“敏德”一脉相承,“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8]。国子即君子,国家的未来管理者。敏德即勤敏的行为品德。敏德乃行事、从政成功的根本。孔子说“敏则有功”与此意义一致。二是敏行,行事敏捷。《论语》中孔子谈“敏”常与“言”对讲,“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在言辞上要谨慎,以取信于君、取信于民,但对政事、政行的反应要敏捷及时,才能有功。

5.惠。“惠”的本意即“仁”,是仁爱的外化行为,即惠施或施惠。惠直接指向被管理者小人(民),所以惠又有恩惠的意思:由仁政的实施带来的利益。子曰:“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怀刑”是指君子思考的是如何制定张弛有度的法律制度;“小人怀惠”则指被管理者期望君子给他们以施政上的利益。君子之施惠与小人怀惠相契合,说的是君子管理的目的是给民以利益。

孔子认为,君子的“怀德”、“怀刑”,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就着人民得到利益的地方而利益之。以仁德施政、以上下有序的礼仪为教育、以恰切的法律制度为规范,人民就会获得利益,而且还能“惠而不费”,即管理者(政府)却不费钱费力。人民得到施政上的利益后,又会出现“惠则足以使人”的施政效果,人民就会主动服从管理,心甘情愿地接受国家所赋予的义务。

总之,“恭、宽、信、敏、惠”五德要素是递递而进的,惠是君子管理的目标心态,是“五德”的核心与目标,是对“五德”要素的总括。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君子人格管理哲学,是对周代以来德政思想的创造性阐释与总结。他在礼的基础上,对君子自身的人格提出了系统的修养要求,期望以此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效果。孔子的这一管理思路,经过子思孟学派的再发挥,定型为以“修齐治平”为内容、以“内圣外王”为特征的人格管理模式。这种以内求而外达的辩证管理,与西方基于“人性恶”而建立的主流管理模式,即以物化的法律制度为权威的刚性管理有方向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程碧英.《论语》“君子”文化新探[J].天府新论,2009(4).

[2]黎红雷.孔子“君子学”发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7]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7、30.

种子管理论文第8篇

88户菇农向某种子管理机构投诉称购买的某菌种厂生产经营的代号“18”的夏地菇香菇菌种种植后,于2013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菇,幼菇不长并逐渐萎蔫死亡,浇水催菇出现烂棒等现象,损失惨重。菇农怀疑该菌种有质量问题,申请对造成烂棒和幼菇死亡的原因进行鉴定。某种子管理机构组织由本农业局种子管理站和植保站5位高级农艺师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现场鉴定,并对菌种抽样送某质检中心进行检测,得出鉴定结论和制作的某农种鉴(田鉴)字(2013)第004号现场鉴定书的主要内容是:某菌种厂及其代销商销售的代号“18”的菌种不是耐高温的夏地菇菌种,是假菌种;某菌种厂生产栽培种的原种来源不合法,销售的菌种无质量合格证、无品种名称、无标签标识,是造成死菇的直接原因;某菌种厂应对菌菇死亡造成菇农重大经济损失(近1363万元)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如对鉴定书有异议,请于收到鉴定书15日内向上一级种子管理机构申请复议,并说明理由;现场鉴定书加盖了种子管理机构的公章,注明了成文日期。种子管理机构将现场鉴定书送达了申请人和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将某菌种厂法定代表人刘某逮捕。

一、现场鉴定书加盖公章,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种子法》授予农业主管部门种子管理机构享有种子检查的职权。《现场鉴定办法》授权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现场鉴定,授权专家鉴定组进行现场鉴定、做出鉴定结论和制作现场鉴定书。《现场鉴定办法》既未授权种子管理机构进行现场鉴定,又未授权种子管理机构做出鉴定结论和制作现场鉴定书。现场鉴定书是确定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的实体性法律文书,不是组织现场鉴定的程序性法律文书。种子管理机构在现场鉴定书上加盖公章,证明种子管理机构是实施现场鉴定和做出鉴定结论、制作现场鉴定书的主体。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现场鉴定并做出鉴定结论和制作现场鉴定书,混淆了种子鉴定和种子检查的法律界限。

二、现场鉴定书告知申请复议权,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1. 现场鉴定书告知申请复议权,种子鉴定与行政处罚相混淆

现场鉴定书载明“鉴定申请人如对以上鉴定书有异议,请于收到鉴定书15日内向上一级种子管理机构申请复议,并说明理由”,该内容不属于《现场鉴定办法》规定的现场鉴定书的主要内容。行政机关制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才应载明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事项。现场鉴定书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现场鉴定书上载明申请复议的途径和期限,混淆了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的法律界限。

2. 现场鉴定书告知申请复议权,种子鉴定与行政行为相混淆。

现场鉴定由田间现场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现场鉴定的管辖主体和管辖地域具有垄断性和专属性。鉴定申请人对现场鉴定书有异议的,可以向原受理单位上一级种子管理机构申请再次鉴定。

3. 现场鉴定书告知申请复议权,再次鉴定与重新鉴定相混淆

申请复议不同于申请再次鉴定。再次鉴定具有局限性、专属性和不可重复性。

①再次鉴定的申请权,局限于鉴定申请人。

《现场鉴定办法》规定:“当事人双方共同提出鉴定申请的,再次鉴定申请由双方共同提出。当事人一方单独提出鉴定申请的,另一方当事人不得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②再次鉴定的鉴定权具有专属性。

《现场鉴定办法》规定对现场鉴定书有异议的,应向原受理单位上一级种子管理机构提出再次鉴定申请。任何单位和个人即使是人民法院处理种子质量纠纷案件,都不得向原受理单位上一级种子管理机构以外的与原受理单位无隶属关系的其他鉴定机构等任何单位和个人申请再次鉴定。不是原受理单位上一级种子管理机构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无论多么权威的鉴定机构,也不得受理再次鉴定申请。

重新鉴定的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重新鉴定应当委托原鉴定机构以外的其他鉴定机构进行;重新鉴定的鉴定机构具有可选择性。

③现场鉴定具有不可重复性。

《现场鉴定办法》规定,对现场鉴定书有异议的,可向原受理单位上一级种子管理机构申请再次鉴定,决定了对现场鉴定申请重新鉴定没有法律依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即时性,决定了现场鉴定不具有可重复性。现场鉴定不具有种子质量检验和种子质量鉴定以及司法鉴定的可重复性,不可重新鉴定。

三、现场鉴定书载明发文机关和发文字号,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标题、正文、成文日期、印章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专家鉴定组制作的现场鉴定书,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现场鉴定办法》没有规定现场鉴定书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和发文字号。现场鉴定书载明某种子管理机构的发文机关标识和“某农种鉴(田鉴)字(2013)第004号”的发文字号,将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四、现场鉴定内容与种子执法检查内容一致,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夏地菇菌种品种不耐高温”属于菌种种性的内容。生产栽培种的原种来源属于菌种经营档案记载的内容。菌种标签和菌种质量合格证属于种子标签记载的内容。菌种种性、菌种来源、菌种标签都属于种子检查的内容,不属于田间现场鉴定确定的事故原因或(和)损失程度等专门性问题。现场鉴定的检材是农作物种子在大田种植后生长发育的农作物。田间现场不可能鉴定菌种种性是否耐高温、菌种来源是否合法、是否附有菌种标签和菌种质量合格证。现场鉴定书的内容与种子检查的内容一致,既混淆了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的法律界限,也不符合自然规律。

五、现场鉴定送质检机构检测,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现场鉴定办法》规定,申请人及当事人应予提供真实资料和证明,提供相关材料。提供与农作物生长情况有关的证据材料是申请人及当事人的举证义务。种子管理机构组织现场鉴定时将菌种样品送某质检中心检测,行使的是取证权。混淆了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的法律界限。

六、现场鉴定书送公安机关,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现场鉴定办法》规定,现场鉴定书制作完成后,专家鉴定组应当及时交给组织鉴定的种子管理机构,种子管理机构应当将现场鉴定书交付申请人;没有规定种子管理机构可将现场鉴定书交付申请人以外的包括有关当事人和公安机关在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种子管理机构将现场鉴定书作为涉嫌犯罪案件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混淆了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的法律界限。

七、现场鉴定组织人员和实施人员的同一性,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种子管理机构组织由本机构的育种和种子管理方面的专家,以及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的植保专家和栽培专家等工作人员实施田间现场鉴定,造成现场鉴定的组织人和实施人具有同一性。种子管理机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种子鉴定与种子检查相混淆。

八、现场鉴定确定菌种种性,种子鉴定与品种鉴定相混淆

菌种种性是农艺性状。种子管理机构及其组织的专家鉴定组不是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田间现场鉴定不是品种认定的技术鉴定工作。现场鉴定对“夏地菇菌种品种不耐高温”的菌种种性做出判定,行使的是品种鉴定权。

九、现场鉴定对损失价值得出结论,损失程度与赔偿数额相混淆

法律规定,因种子质量问题的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可向人民法院,由法院依法确定赔偿数额。《现场鉴定办法》规定的是田间现场鉴定可以确定损失程度,没有规定可以确定农产品损失的价格和价值。田间现场不是农产品市场,不具备鉴定损失农产品价格的条件。专家鉴定组成员不是价格鉴证人员,不具备鉴证损失农产品价格的资格。种子管理机构及其组织的专家鉴定组都不是人民法院,不具有依法确定赔偿数额的权力。田间现场鉴定得出菌菇死亡造成菇农经济损失数额的鉴定结论,混淆了损失程度与损失价值、赔偿数额的法律界限。

十、现场鉴定确定民事责任,种子鉴定与种子司法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