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校车事故评论

校车事故评论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4 23:35:41

校车事故评论

校车事故评论第1篇

2011年12月8日上午9点,中国工程院正式对外54名新增院士名单。仅一小时后,新晋院士谢剑平便在网上被冠名“杀人院士”“烟草院士”,这恐怕令他始料未及。作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的主攻方向是卷烟“减害降焦”研究。对此,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直言不讳地指出“谢剑平的当选是中国科学界和中国工程院的耻辱”,卷烟“减害”实际上是“伪命题”。不仅不可能实现,还误导公众,变相推销。打假人士方舟子也认为,此研究“骗人又害人”。而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王克安也表示:“研究证明,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卷烟可以‘减害降焦’。这是西方早已放弃的研究,我们却捡起来做。卷烟本身有害,降也好,减也好,花那么多钱去改良,还是不好的东西,不吸不是更好?”

小编点评:控烟是世界潮流,姻苹“改良专家”当选院士似有不要。如果有一天,一位“戒烟专家”当选院士,恐怕这才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

最震惊首都机场T3航站楼屋顶被强风掀开

20n年11月22日,北京遭遇大风天气,首都机场T3航站楼D区屋顶局部被强风吹开,白黄色材料卷入风中,飘落在周边跑道和走廊上。这是自2010年12月10日T3航站楼屋顶被10级大风掀翻后,第二次被强风掀开。事发后。机场称已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抢修,事故未对机场安全运营造成影响。随后,有乘客将此事上传至微博。航站楼施工质量再次遭到人们的质疑。有人认为,跑道上的任何杂物均会对飞机起飞造成影响,T3航站楼建成仅几年时间,属于北京标志性建筑,可建筑质量竟然如此之差,简直不可思议。而前一次出事时。首都机场扩建指挥部相关责任人曾表示,首都机场的工程质量没有问题,T3航站楼棚顶是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建设的,能抗击每秒28.3米的大风,也就是12级的风力,T3航站楼的建设标准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设计标准。

小编点评:在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工程上一再出现“豆腐渣”工程,实在是对职责的亵渎,对人民的犯罪。

最担忧调查称我国中小学生平均睡眠不足8小时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学生负担重、择校热等问题,2011年12月初,由国务院参事室等部门主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在京举行。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睡眠也严重不足。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 1年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报告显示,2010年,中小学生在学习日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37分,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22分;在周末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49分,比2005年减少了l小时47分。全国初二年级有77%的学生睡眠时间等于或少于8小时,中部学校这一比例为82%;全国小学三年级有3l%的学生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农村、中部地区学校这一比例达35%。睡眠时间减少,补课时间却在增加,全国初二年级有42%的学生每周补课时间超过3小时,城市地区学校这一比例达51%;全国小学三年级有25%的学生每周补课时间超过3小时,城市地区学校这一比例达29%。

小编点评: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很难有美好的未来。沉重的学业逼得孩子们牺牲了自身的健康,也会牺牲他们美好的未来。减负落在实处,势在必行。

最雷人女神变校董,网友大呼“雷人”

2011年12月初,在国内多个知名论坛上,一网友发帖称。两尊“雷人”雕塑被摆放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图书馆门前。造型分别是希腊神话人物“雅典娜”和中国神话人物“女娲”。雕塑底座的说明上写着,这两尊雕塑的面部为该校两位校董。“雅典娜”雕塑的碑文是对“雅典娜”的介绍,同时附带了校方的说明:“雅典娜面相采自我院创始董事郭女士。以示郭女士对学院征地建设重大贡献之永久纪念。”而“女娲”雕塑也介绍了其面相采自创始董事李女士。两座雕塑被称为西北大学的“守护神”。“校董成了女娲和雅典娜”,网友议论纷纷,大呼“雷人”。面对质疑,校方坦言当时制作雕塑时的确考虑欠妥。

小编点评:棱董有功于学校,学校给予回报与纪念并无不妥,但凡事都要适度,一旦过了头,就成了“无厘头”。

最新奇菲律宾交警穿圣诞装指挥交通

2011年12月初,菲律宾一名现年55岁的交通警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蹿红,原因则是他以圣诞老人的装扮与新潮的舞姿来指挥交通。每周7天。元论阴天下雨还是艳阳高照,为让司机能注意到指令,他总是站在马卡帕加尔大街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在一片嘈杂的喇叭声中,边跳舞边面带微笑指挥交通。许多为交通拥堵而心情烦躁的人看到他的时候,都不免会会心一笑。这名交警名叫拉米罗・伊诺贾斯,已经有三个孩子,在当地颇有名气。孩童时期的他在马尼拉的贫民窟中度过,从小就对菲律宾交通的拥堵无序印象深刻。他的目标是研究一种非同寻常的交通指挥方式,因此想出边跳舞边指挥交通的点子:“我使用了迈克尔・杰克逊的一些滑步动作,把它们融进日常交通指挥中。”而路过的司机们常以按喇叭的方式向他表示感谢,有的人还会给他买水和食物。

小编点评:没有热爱,就没有创意发挥。只有像“圣诞版”交警一样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创意地工作,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痛心江苏丰县校车侧翻事故

校车事故评论第2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情境化

作者简介:高文智(1980-),男,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4-0050-05

21世纪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汽车消费国,同时也完全可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汽车生产大国。长春作为中国的汽车城,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领跑者,汽车工业也是吉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的汽车生产量都在大步前行,这就为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保证汽车后市场快速、良性发展,国家在高等院校汽车相关专业的建设中加大了扶持力度。作为承担着我国汽车服务行业从业者教育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其建设、发展更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建院伊始就采取合作办学模式,2005年以股份制的形式与吉林省华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十余年来,学院根据汽车市场的需求,以汽车技术服务、汽车检测维修和汽车营销等专业为主,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汽车维修和服务行业培养了几千名学生。借助于吉林省独特的汽车资源,学院又参与了德系品牌汽车人才培养的计划,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优化职教资源,推进校企融合

学院自2006年起与德国奥迪公司签订协议,将奥迪维修技术课程及认证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为了培养“奥迪机械电子技师”,选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参与到培训课程中。但是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德国奥迪公司并非中国奥迪4S店的主管单位,因此话语权不够,威信力不高,导致学校在与这些4S店联系调研、实习、就业等合作事宜时,4S店缺乏积极性。

2012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作为德国奥迪公司在中国区域的总代表,其下属的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全权所有相关的合作相关事宜。为了提升奥迪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的质量,学院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联合培养,命名为“奥迪职业学校合作项目”。自此以后,以上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4S店在调研、实习、就业等合作事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课程依据奥迪4S店用人需求进行培养,针对性较强;二是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在众多经销商面前具有很大话语权和威信力,为校企资源互补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奥迪职业学校合作项目”基本能够实现招生、认证、就业的统一,搭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平台。

(一)校企联合招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2年起,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结合相关地区奥迪经销商的需求,根据奥迪售后人才培养的数量要求,提供学校招生人数。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汽车维修的相关知识,学生并非在入学初始就进行“奥迪班”的专业培训。学生在第一学年和其他学生都接受相同的专业技能课和通识课的研修,到了第一学年下学期期末,学院课程负责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将奥迪学徒班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毕业去向等,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宣传。学院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情况,结合学年考试成绩,然后再进行笔试(外语+基本素质测试)的面试,最后组建奥迪班。第二学年上学期起,考试合格的学生就开始正式学习奥迪项目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课程。

(二)构建三阶段工学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是第一、二学期,为学徒准备期,学生身份是“学生”。本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以就业工作情境环境为依托,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除了学习必修的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外,还要进行2周汽车整车和2周汽车4S店服务顾问工作流程体验,注重专业及岗位认知。相较于其他学生,他们有额外的为期六周的岗位认知课程培训,诸如汽车整车及总成拆装维护的实训、汽车4S店工作服务流程等。

第二阶段是第三、四学期,为准学徒期,学生身份是“学生+学徒”。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介入,与学校一起实施并推广中德汽车职业培训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实行“3+2”循环工学,每周3天在学校学习期间加强理论技能的学习,身份是学生;2天在企业学徒,身份是“学徒”。在企业的真实情景中进行学习、训练,提前参与到现实工作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整体化的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第三阶段是第五、六学期,为学徒期,学生身份是企业带薪学徒工。每学期5个月企业顶岗学徒,1个月学校学习。本阶段培训的目的旨在以就业情境环境为前提,进行实操性训练和综合职业的技能训练。

(三)明确校企双方人才培养职责

在准学徒期间,学校负责按照企业需求选拔学员、合作开发课程及教学资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考核方案、教学与管理和学生管理;而企业则负责合作开发课程及教学资源规划等,企业需要指定本地奥迪经销商承担3+2循环工学2天企业学徒任务,并且开展职业化的教师培训、为学校提供最新、最先进的车型等等,还需要提供学生企业学徒的工位、维修技师,为学生学徒提供保障。

到了学徒期,学校将对企业学徒过程的跟踪管理,并且通过开设综合项目教学,培养学生故障诊断分析能力。学校会以就业为导向,提供企业等级认证的培训和考核,为学生的就业做好积极准备。作为企业,不仅会继续加强企业学徒学生培养和管理,参与学生认证考核,还会负责组织奥迪经销商与学生双向选择见面会,确保经销商用人需求满足学生需要。

学生在企业学徒过程中,由于学生分散到多家4S店的多个班组,所以老师很难做到时时处处跟随管理和跟随指导。因此,此时学生管理的重担就落到了企业、落到了班组、落到师傅身上。学生在企业学徒过程中,严格遵循企业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员工考核办法等。学生会得到企业的不定期反馈、中期评价、终结评价等,且这些评价会纳入学生的各项成绩评定[1]。

(四)确定毕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

考试合格的学生在准学徒期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工学徒期考取企业技术等级认证;完成所修全部课程,将获得国家学历证书。

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不仅避免了学生的重复学习,也让他们在获取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实操技能。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从而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也会在职业选择过程获得更多岗位档次高、薪金高等工作机会。

二、创新办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

“奥迪职业学校合作项目”依托于学校教研资源的优势和企业实操管理的优势进行强强联合,也是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一次飞跃。学校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探索特色专业的改革,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探寻校企合作开发和培养师资的方法和途径。

学院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目标,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研究高职汽车专业服务企业的方法与措施。学院以校企合作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拓宽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也对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确定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内容

原有的奥迪班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是有层次、按计划的知识讲授和实训,而在企业学徒过程中,所接触到是实际工作任务却是毫无规律可言的。为了让学生的学校理论知识能得到在企业的实时验证和实践,解决课程体系对接难的问题,采取了以下三种办法:第一,学生轮岗,接触不同的班组,从而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不同类型案例;第二,学生带问题下企业,使学徒过程更有针对性;第三学生带问题回学校,将所遇到的案例回来与同学分享,由老师将其讲深、讲透。

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理论理解;企业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核心岗位工作任务的适用性,规范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自我提升能力[2]。学校课程包括:汽车服务核心流程;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行驶与操作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安全、舒适、娱乐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等。企业课程包括:体验服务顾问工作流程;汽车养护实操训练;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汽车行驶与操作系统故障诊断;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汽车安全、舒适、娱乐系统故障诊断;汽车维修综合故障实训;服务顾问岗位综合实训等。

(二)明确教学组织与运行原则

在第三、四学期主要进行3+2循环工学,即学生每周将在校内学习3天,2天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学校学习主要围绕实践活动展开,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更多关注学生的理论基础,通过校内实训室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学徒在奥迪4S店进行,学徒内容随着客户的要求进行,可以是常规性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高难度的故障诊断等,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职业实践技能和实践工作经验等;学生通过在3天校内的理论学习,带着相应的学习任务进入企业,通过2天企业实践学习,将经验成果或者困惑再带回课堂,在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完善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来增强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能力(如图1所示)。

第五、六学期,每学期10个月在企业带薪学徒,已成为企业员工,增加责任感,激发学习热情。2个月回学校集中解决学徒中遇到问题,进行综合项目教学,培养学生故障诊断分析能力;同时主要围绕技术等级证书进行培训。

(三)明确考核评价形式和标准

结合企业提供的资源,学院开展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制度,包括考核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考核地点的多元化。相较于原有的考核模式,我院在考核过程中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以单个学生的考核为基础,逐渐实施协作小组的团队整体考核模式。

第二个转变是打破传统的教师考核模式,将企业人员、学生自评和互评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形成多角度的考核模式。考官成员由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培训师3人、长春奥迪经销商维修技师3人、汽车学院骨干教师3人共同组成。

第三个转变是不仅延续原有的校内考核,还将依托合作企业的资源实施校外考核。具体考核主体和考核地点分配如表1所示:

(四)以能力为本位,确定“情境化”考核评价内容

学院制定的考核内容是测试学生能力为主,通过具体情境的模拟考核综合反映学生对于汽车维修相关理论和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并且通过学生的考核反馈了解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实施“情境化”技能理论考核内容。针对基础性理论知识,采取客观题型进行考核;而相较于偏重生产的应用型理论知识,以设置具体情境,即故障案例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化”考核模式[3]。

以其中一次情境主题考核为例:一辆奥迪A62000年轿车进站维修,车主反映空调的制冷效果不足,出风口温度明显高于设定温度。此类型考题既包含了基础理论知识,又依托具体发生情境进行应用型知识的考核。诸如引发故障的原因,是考核学生对系统部件组成和制冷原理的掌握;制冷效果检查的流程,是考核学生对于故障的诊断和判别能力;压缩机高低压压力均低,是考核学生对于系统故障排查流程和维修方法的掌握情况等等。

2.实施情景化技能实践考核内容。模拟维护、拆装、诊断等等方面考核内容的具体情境,将维修岗位所需实际工作能力作为考核依据,依照维修工作流程进行实践考核。在检车项目中,学生以维修人员的身份接待客户(考官),采用企业真实接车单完成检车工作。在汽车诊断项目中,将从技术和服务两方面为关注点进行考核。例如考题为,顾客抱怨自己的汽车后窗遮阳卷帘失灵,无法升降。从技术考核关注点方面看,它考察了学生是否知道后窗遮阳卷帘的控制按键位置,能否通过技术手册能够找到后窗遮阳卷帘控制单元位置,能否通过电路图能够找到后窗遮阳卷帘的电路保险丝的位置,能否通过万用表检测保险丝,能否拆装后窗遮阳卷帘的控制按键,能否正确使用VAS5051B,能否对后窗遮阳卷帘控制单元电路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等。从服务考核关注点方面看,它考察了学生是否能够礼貌的与顾客交流,根据故障现象提出问题获得有效信息,是否能够为车辆做好保护,是否注意工具摆放和环境卫生,是否能够正确的为顾客解释维修项目,是否能够注意自身安全,具有环保意识等。

3.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为了体现考核模式的实践性和客观性原则,将依托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心来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采取每个考核点十分制,针对考核内容的难易度和重要性等差异,是以系数的变化来进行调整,这种评价标准将会更有效地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在“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过程不断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广泛咨询汽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维修专家,并且积极选派学院专业教师进修,在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模式还停留在“学校本位”的模式上,企业仅仅作为参与者提供教学资源。因为企业缺少其本位的地位,很难在职业教育中建立其主人翁地位。让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它必然会为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建构,做到与时俱进。汽车技术行业是一个日益更新、飞速发展的行业,作为汽车领域的直接参与者,企业能更加有效地掌握整个行业的动态信息,作为职业教育效果的承担者,企业也将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买单”。通过多角度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斟酌,会让学校的课堂内容与企业的实践内容有效衔接,也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员工培训及员工晋升等信息,明确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

纵观欧美的学徒制,很多企业以与学校相同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学生的培训中,提供先进的技术培训和完善的就业指导。对学生而言,在企业的实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实践技能知识掌握,而是提前了解特定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明确就业方向。

(二)构建“双身份”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是以双重身份参与到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中,即“学生”和“学徒”。学生通过在校的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本实践技能后,进入到了企业的学徒岗位。学生在企业获得学徒资格后,企业将支付给学生一定的费用,当然这部分费用不是工资,且收入并不高,因此企业降低了培训成本,也更愿意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岗位的提供中。

汽车领域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更新很快,技术要求也较高,因此,企业通过订单式培养或者一些有技术、有素质的高学历人才,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保障。而且,从学生时代就参与到企业中,会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企业归属感,也更利于企业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用工队伍。

(三)构建“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学校的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是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学校的导师全面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让学生认识自身的特点以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规划,给予学生岗位选择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并且让学生尽快适应到职业岗位中。而在企业中的导师,则是类似于师徒关系的模式,由企业导师将生产实践时的操作要求和操作技能进行讲解,并且指导学生进行操作[4]。而且,因为企业导师通常是由在企业工作时间较长的人承担,也能更清楚地解释企业的文化、员工培训、员工晋升等信息,也便于学生提早了解企业形势,为今后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基础。

当然,目前“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依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应该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现代学徒制推行过程中所实施的政策法规等,例如校企合作过程的责权利划分,以及合作协议的法律保障;例如引导校企共投资产的管理、属性,所需设备招标采购流程等;例如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或者其它优惠政策加以扶持,鼓励更多的优秀企业参与到合作办学或技术支持等课程项目中;为了保障学生在企业工作的劳动保障权益,结合企业员工的相应劳动保障制度,通过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控加强学生在企期间的保险政策和薪酬制度等。

现代学徒制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明确[5]。只有处理好政府、企业、学校和学徒四者的利益关系,并通过合理方式将彼此利益固定和延续化,形成长效机制,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总之,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学院会以吉林省本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结构为前提,在准确把握合作企业的核心利益的同时,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植,积极推动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曹永浩,等.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企业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38-44.

[2]路宝利,赵友.职业技术教育视域下“师徒”传承文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1(28):94-98.

[3]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74-78.

校车事故评论第3篇

2010年,我校被评为国家中职示范校,作为首批建设单位,学校一直坚持着学校和企业“一体双育”,职业与专业“一体双修”,学习与工作“一体双承”,理论与实践“一体双融”,品行与技艺“一体双优”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的课程体系。在这一具有学校特色建设目标的指导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根据长春汽车产业发展及汽车维修行业岗位的特点,结合行业企业的用才需求,对企业生产流程和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即:双元共育、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向能力课程体系。

德国人有句名言,那就是:没有什么比培训一个员工更昂贵,但如果不这样做,企业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并告诉我们:在德国,像奔驰、宝马以及我们所熟悉的大众等企业的大门随时向职业学校的学生打开着,也包括中国的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所录用的员工是同行业内的精尖人才,进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并使他们的产品更具国际竞争优势。那么,在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达到校企深度融合,进而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实现校企共赢?这是教育部门、企业乃至政府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课程建设者思考最多、与同事们交流最多的一个问题,大家都觉得:“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虽然很好,但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德国的校企合作虽然很成功,但中国不能照抄照搬。”我也就该问题与德国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从中国职业教育现状来看,无论是以某个城市还是以某个学校为试点来搞德国的‘双元制’都是不现实的,但是,你们可以尝试着从职业教育的微观层面入手,寻找一个恰当的载体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就一直在想,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精髓该如何为我所用?这个恰当的载体到底是什么?学校的努力,能否换来企业的积极参与,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利用我们现有的教学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和梳理,我决定以现任教的《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课程为载体,找寻问题的突破口,并依托我校与一汽轿车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在课程层面把校企合作向前推进,进程分三步:首先,要改革我们的评价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考评机制引进来,才能使我们的评价模式更具职业特色,可操作性更强、效果更好。其次,我们必须主动地把企业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参与热情激发出来,进而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最后,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为企业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现校企共赢。

基于对上述三点内容的思考,《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课程改革的建设构想有三。

构想之一:改革我们的评价模式,引入企业的考评机制。

《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我们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后建设的一门精品课程,该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实训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反馈,这是和六步教学法相一致的,这是结果性的评价,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贯穿德国职业教育始终的过程性评价,而这正是我们评价模式改革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让看着很好看,实施起来很牵强,效果又不理想的评价模式更具体,更可行。所以下一步,我将把教学内容和工作也进行修改和完善,融入企业的考评机制,并装订成册,编写具有职教特色的学习说明,为学生留下永恒的记忆。

构想之二:将企业元素融入课程,激发企业参与热情。

《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主要包含5个环节,对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而言,核心内容可以用4个字概括,即观、查、测、排。在这四个动词实施的过程中,将会伴随着7个阶段性内容的完成:即描述故障、确认故障、分析故障、诊断故障、检测可疑电路、更换元器件和排除故障。而描述故障阶段,需由客户配合,更换元器件阶段需经客户同意,客户是企业的上帝,相信:能否服务好上帝,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描述故障阶段,将引入故障车辆接待材料,按照企业要求,融入企业文化,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在更换元器件阶段,将引入零部件产品价格表,培养学生对故障排除所需费用进行准确评估,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使企业的服务及时、高效。如果这种预想是可行的,那我们就一定能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

构想之三: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企业行动领域的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了学校学习领域的工作过程,并试图通过生产与教学过程的对接,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下一步,我们将以德国校企合作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帮助企业完成毕业生岗前培训和员工的职业再教育工作,进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达到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赢。

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正在努力尝试,而且引“企”进“校”项目正在筹划中,坚信:在我们课程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校企双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校车事故评论第4篇

首先说学生,学生是从中学到大学,缺乏社会经验,尤其是缺乏汽车维修的实践经验,所以学习这门课进入角色难、着畏难情绪大。第二说教师,汽车专业教师无论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也无论从事教学年限有多长,大多数是由“本科院校”到“高职院校”,就理论功底和学术水平来说也许能满足教学需要的,但缺乏汽车维修的实践经验,“双师素质”低下,所以实施具体的教学也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或从理论到理论,教师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缺乏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瓶颈”。第三说教材,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用的教材大多摆脱不了传统的三段式学科教学模式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桎锢,理论性的内容所占比例大,实践性的内容所占比例小。第四说设备,高职汽车专业的实训设备一是数量不足,种类不全;二是实训设备多由报废车改装,其“技术”落后;三是实训设备多为台架,缺乏实车;最后说教学,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师大都习惯了“课本+教案”的教学形式,习惯了“粉笔+黑板”或“黑板+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习惯了按课本顺序按部就班讲解的理论知识,做一些简单的的实训;学生也习惯了讲课“填鸭式”和实训“放羊式”的被动学习方式。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实际汽车空调维修工作岗位的需要。这就充分说明这门课程迫切需要我们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继承传统,更要推陈出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汽车空调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做好市场需要调研,正确定位课程。我国的大部地区处于北温带,其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冷夏热分明,冬冷气温低至0℃以下,夏热气温高达38℃以上。我院所在地广州市、珠三角地区以“炎热”为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高,年炎热时间长,太阳光照强烈,空气湿度偏高。我国的气候特点就决定了销往我国使用的汽车必须选装冷、暖空调,特别是冷气空调。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汽车空调的使用量大、使用时间长和不同档次混存,并向全自动空调发展的态势。从而带来了汽车空调维修业务量的显著增加,同时也向汽车空调维修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这就给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带来了难逢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由此可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汽车空调作为一个章节放在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中来教学,或作为一门少学时的选修课让学生选修,学生仅了解或掌握一些汽车空调维修常识,这是远远不能适应汽车空调发展及其维修市场发展需要的。为此,我校自2005年开始就把《汽车空调维修技术》作为一门单独的专业课程来教学,后来又由选修课上升为必修课,教学方式由理、实分开教学发展为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维修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技能,并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逐年增大实训的比重。在2007年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这门课程定位为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和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2008年又将这门课作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参照国家汽车维修高级工职业资格考证标准和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和实施以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具体来说,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和学,使学生在大专学历和高级工职业资格层次上达到如下目标:(1)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汽车空调常规维修作业和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作业。(2)掌握学习和运用汽车空调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方法,能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3)养成强烈的专业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职业道德。特别是汽车空调维修的环保意识。

(二)明确课程设计理念,理顺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按照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1],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基于工学结合组织课程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工作,通过工作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做到“理论、技能、价值观”三者的高度统一。(2)课程设计思路。通过企业调研和学生调研,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其课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本课程以故障现象和维修作业为载体设计了5个子学习领域,25个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1)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发展是在知识、技能掌握与运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的,知识的获取依赖学习,而技能的掌握依赖练习。以空调系统故障现象为载体来设计学习情境,体现了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再现。通过情境实施,使学生自主学习与练习,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的课程结构,使课程具体化和有形化。学习情境在一体化实训车间实施,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参照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的6阶段模型[2]“,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工作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完整化。3)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进行教学。根据需要,部分学习情境安排在企业实施,由企业人员指导,实现了教学场所由学校向企业迁移,体现出课程设计的开放性。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

(三)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将本课程由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提前到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并安排好本课程的先行课程(如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维修英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以及后续课程(如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与技能上,按本课程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制订正确的维修方案,采取正确的工艺步骤,去解决汽车空调使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即汽车空调运行故障。其中把汽车空调故障的诊断分析和制定具体的维修工艺作为教学的两大难点。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一是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形式,结合汽车维修企业的汽车空调维修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有感性的体验,通过耐心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掌握汽车空调维修的理论知识;二是积极创造实际维修化的实训环境,以任务驱动,以项目导向,让学生在实际课题的训练中学习汽车空调维修技术,积累维修经验;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求精、安全、协作的职业道德素养。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汽车空调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操技能的取舍、课程案例的选择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汽车维修市场的需要,以及学校教学安排等实际情况而定。本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企业调研,依据“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原则,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的思路,将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以故障现象为载体的14个学习情境和以维修作业为载体的11个学习情境,共25个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

(四)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如前所述,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用的《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教材也没有摆脱传统的三段式学科教学模式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桎锢,理论讲得多,实操讲得少,而且缺乏适用性和针对性。为此我院汽车教研室在深入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资深教师和汽车维修企业特聘专家共同编写了汽车空调配套教材用于教学,例如,《汽车空调维修技术》、《汽车空调维修实习指导书》和《汽车空调维修案例精选》等。

(五)合理选用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1)充分利用“多媒体+校园网”的教学优势,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在我院自主开发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CRP,即CampusResourcePlanning)中,富含由教学经验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的课件、动画等教学资源,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2)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台架实车”的教学优势,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虚拟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它将学习者的学习、训练及自我检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积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3]。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先在虚拟情境中进行汽车空调拆装、检修等虚拟实训,然后再进行台架实训,最后进行实车实训,这样不仅能提高实训的效果和安全性,还能降低实训的盲目性。(3)充分利用“实况录象+岗位实践”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对岗位工作的感性认识。一是通过到汽车维修企业去实地拍摄汽车空调维修的实况录象或购买类似的光碟,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下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三是将汽车空调维修实习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

(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来解读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认定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以人为本对能力进行整体评价,为此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评价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4],按此评价观,应改革“一次期末考试定最终成绩”的做法,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并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每个学习情境教学实施完毕后就组织该学习情境的考试与考核。将口试、笔试、开卷、闭卷与实物考试相结合,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作业、测验等),削弱期末考试所占的比例[5]。(1)理论考核:采取“课堂考勤+学习表现+课外作业+学习情境考试”四合一的方式进行。其中课堂考勤、学习表现、课外作业三项占50%,学习情境考试项占50%。学习情境考试以“选择题、判断题、填图题、问答题、分析题”等为考试题形,采取100分制,闭卷考试60分及格,开卷考试80分及格。(2)实训考核:采取“抽题实操”和“考核表记录”的方式进行考核。从不少于20个的考题中随机抽取5个考题(满100分)进行实训考核。实训考核表如表2所示。考核表中的“考核项目”要尽可能用清晰的行为动词阐述本课程的技能,且必须包含“文明生产、安全作业”的考核项目,“评分标准”栏要尽可能明细、具体,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实训考核成绩以0分计。(3)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分别以50%或40%和50%或60%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

三、结语

校车事故评论第5篇

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我们应该爱惜生命。注意交通安全也是爱惜生命的一部分。现在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于非命的人太多了,难道他们不是死的太冤枉了吗? 我曾经就听说过这样一则交通安全事故: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妈妈在方塔街上散步。突然,一辆车“唰”地一下擦肩而过,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不知要去哪儿,由于他骑得太快了,差一点儿就撞上了斑马路上的行人。行人劝他不要骑得那么快,可他不听劝告,继续骑他的“飞车”,脸上不时露出得意而急促的神情。我想:这个男孩可能是有什么急事吧!要不然他怎么会骑得那么快呢?但这样很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的。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和妈妈在一个拐弯的地方,看见许多人围在路中央,我们就带着好奇心走了过去。“啊”我不禁惊叫起来。这不是刚才骑“飞车”的那个男孩吗,他怎么被车撞了?我听见旁观者议论纷纷,“唉!这孩子这可怜啊!刚才不小心撞上了一辆大卡车,连人带车一起飞了出去。”“如果这个孩子车骑得慢一点,如果那个开车的开慢一点,如果……”可是,再多的“如果”也不能使这朵已经完全凋谢的蓓蕾重新开放。这个男孩的父母不知为这个倒在血泊中的孩子操了多少心,可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去,让父母悲痛万分……

现在城市交通繁忙了,像这种悲惨的交通事故在国内多如繁星,因为我国交通事故死伤率居世界第一。所以,无论交警在不在场,我们都要自觉的遵守交通法规。例如:过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横道,不得翻越交通护栏;未满12岁的儿童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能在马路上三五成群地玩耍和嬉戏……我们小学生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法规,而且发现有人违反了,应及时地批评、劝阻。

让我们把“交通安全”这四个字在心里永远扎下根,让全世界人民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交通事故永远在我们生活中消失,让我们的明天充满鲜花,充满阳光。那么,交通安全便是你最好最好的朋友,它将永远保护着你,带给你幸福。让我们争做文明守法的好少年吧!

第2篇 珍惜生命 安全出行

我们每天都要出门,去上学、上班、买菜……。当我们走在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问“大热天不系安全带行不行?”“卖瓜农用车咋不让上高速?”

有关人员解释:热天上高速也必须系安全带?一些咨询的司机说大热天上高速系安全带更热,能不能不系?据统计,发生交通事故后,前排司乘人员如系安全带可有效减少70%的伤亡。安全带是为车辆发生意外后专门保护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伤害而设计的,能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气炎热,一些人在行车时图一时凉快不系安全带,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卖瓜农用车为啥不让上高速?据《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农用运输车、两轮摩托车因安全系数低,防护措施差,极易酿成恶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幼儿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新学期一开始,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识缺乏和淡薄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在中小学生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

交通法规规定,做到行车安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无牌无证的车辆不能上路,二是年满18岁并考取了相关驾照才有资格驾驶车辆。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逻执勤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车辆“三证”不齐,一些还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也骑车上街。看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如何让中小学生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呢?

我建议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民警或教师劝导员在交通复杂的学校门口或路口维持上、放学高峰的交通秩序,保障“绿色通道”安全畅通。同时 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内容,每所中小学平时就必须按照验收考评标准抓工作,并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建议小学生上放学实行“排路队”和戴“小黄帽”的方法,把同路、同方向的学生编排成队,由教师护送过马路,保证学生走路安全;在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

校车事故评论第6篇

关键词:汽车油漆调色技术;校企“双主体”;课程开发;校企合作

2010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在申报与建设骨干高职院校中提出了“工学融合,践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培养社会欢迎的一线高端人才”的办学理念[1]。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是我校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适应学校办学理念,构建与实践校企“双主体”下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油漆调色技术》作为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必须进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改革。校企合作开发建设课程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2]。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主要面向汽车维修及售后服务企业培养具有汽车油漆调色技能的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主管,与《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涂装与美容》、《汽车车身焊接技术》、《事故汽车查勘与定损》一起构成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掌握汽车油漆特性及面漆调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涂装技术工作以及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专业能力目标:具有合理布局、设计规划汽车涂装环境的能力;具有环境保护、自身防护、安全防护以及救护的能力;具有设备、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的能力;具有涂料耗材的使用、管理、回收、处理的能力;具有色彩比对、调漆配色、遮蔽贴护的能力;具有喷涂底漆、面漆(素色漆和金属漆)的能力;具有处理常见漆面缺陷的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具有环保意识和自身防护意识;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方法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主动钻研新技术,新工艺。能通过各种媒体、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信息。能根据车辆损伤情况制定相关的修复和涂装方案。

二、课程开发理念与思路

课程开发是一个科学的过程,科学的过程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指导,它是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基础[3]。企业需要高级应用型、技艺型人才,因而职业能力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汽车整形职业能力分析为导向,面向汽车涂装修复整个工作过程,把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直接面向职业开发课程,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课程必须与职业建立紧密的关系,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校企合作课程要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和设计,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依此开发专业课程[4]。

本课程开发理念:以培养汽车车身涂装修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行动领域真实、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认知规律合理构建学习情境,与企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校企“双主体”共同开发课程。

三、课程开发步骤

1.组建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国际钣喷工业协会主导的课程开发团队,协作开发课程,共享人才培养、交流的成果

由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汽车油漆调色技术》课程团队,设计调研提纲与调查问卷,到有代表性的汽车4S店与企业高层会谈、参观企业内部情况,到汽车车身涂装修复、维修业务接待、事故汽车估损与保险理赔等岗位做调查,共同分析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能力,明确核心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中以何种方式使用工具和设备、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个人责任,以及在不同企业组织形式下,对工作范畴、深度、质量方面的要求;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课程教学方案,确定出课程标准。

2.分析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涂装修复典型岗位技能,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业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课程结构

针对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涂装修复、碰撞估损技术人员的典型作业流程和作业项目,分析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根据高技能应用型类型的层次,构建岗位技能链。分解汽车涂装修复技术人员岗位技能链设计课程学习情境。

以企业真实、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汽车涂装修复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规律,按照“工作任务从简单操作准备到独立修复作业再到生产工艺组织与管理”的顺序,由易至难,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结构[5]。在学习情境中,以企业真实、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5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构建的课程学习情境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培养形成的能力如表1所示。

3.创建模仿与真实相结合的开放式课程实训教学环境

由学校出场地,合作公司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建立了“事故汽车修复技术服务中心”校内“教学企业”,在教学企业中单独建立了调漆实训室,配备欧美先进的汽车油漆调色专业设备;珠海市政府扶持我校建设“珠海市汽车整容工艺及装备技术公共实验室”,并划拨财政专款,学校进行配套建设,跟踪国际最新的事故汽车修复技术和工艺,建立底材处理区、原子灰刮涂与打磨区、喷烤漆区、调漆实训区和抛光美容实训区等,车间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生产环境。校内实践教学采用模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建立模拟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在开放式实训教学环境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岗位真实工作问题的能力。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学生实训指导,将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团队,充分发挥珠三角汽车产业优势,利用广泛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力开展企业现场教学。

4.校企合作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由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学校专任教师共同组成,设校企课程负责人各1名,企业兼职教师4名,学校专任教师4名;学校课程负责人总体负责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组织安排,企业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发、企业兼职教师建设等;企业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在校内“教学企业”的课程实践教学任务。

5.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学校与龙神公司合作,跟踪国际最新的事故汽车修复技术开发了汽车车身修复整容系列特色教材《汽车油漆调色教程》,及校本讲义《汽车涂装》。教材基于汽车涂装修复作业流程,以项目为导向,针对每个项目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来编写,通过若干个实训任务完成技能训练。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来组织实施每一个实训任务,使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校企合作完善课程学习情景资料,优化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开放相互配套的纸质、电子资料和网络资料等。

6.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实现校企共同评价

考核方式突破传统的笔试为主的方式,以培养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为依据,设置素质考评、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试、期末实操技能考核以及职业资格认证考核等方法和手段,强调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考核,推动学生自主学习[6]。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

课程综合成绩:素质考评分(10%)+任务过程考核分(40%)+期末理论考核分(20%)+期末实操技能考核分(30%)+加分(最高5分)

素质考评:根据学生素质考评表,在任务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执行;扣分不封低,可以是负分;

任务单元考核:按照过程考核题库与标准,在任务单元按“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实施教学过程,在六步法实施阶段后,由教师检查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掌握程度与参与度(每人检查3次);

实操技能考核:按照实操考核题库和标准,在课程结束后进行。

四、应用效果

2012年,我们将校企双主体开发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也应用于“汽车油漆调色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在教学中,校企共组课程教学团队,实行“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汽车油漆调色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校企合作共建“汽车油漆调色”课程被评为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有课程学习网站,极大丰富了课程的学习资源与方法。实践证明,基于校企“双主体”模式开发课程,切实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2010.

[2]陈建芳,吴飓.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26): 58-60.

[3]申荣卫,台晓虹,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79-80.

[4] 顾琪,苏宏林.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1 1):39-40.

校车事故评论第7篇

本刊讯 2013年8月30日,北京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组委会召开会议,总结表彰2013年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获奖单位,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局长张家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3年,北京市以“强化安全基础,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宣传咨询日、大型公开课等10余项全市性活动。“安全生产月”期间,北京市参与“安全生产月”活动人数达480多万人,受众205万人,开展应急演练1.3万次,参与演练71万人,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4万余次,消除隐患5万多个,张贴宣传海报36万张,发放宣传材料281万份,共利用2.7万块电子显示屏开展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张家明对全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上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主阵地,扩大宣教工作的影响力;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重点突出对地铁等人员安全知识及应急自救知识的宣传等。

下一步,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将重点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如大型公开课、首都百万一线职工安全知识竞赛等;加强新闻宣传,开展好氛围营造工作;围绕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突出事故易发行业领域的警示宣传教育;重点做好安全生产“走基层”“一线行”等集中报道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打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宁丙文)

浙江出台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

本刊讯 2013年9月初,浙江省安监局、浙江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下发了《浙江省工矿商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共分19条,分别明确规定了《办法》的适用范围、举报受理单位、举报受理事项、举报方式及内容、受理核实、奖励标准、奖励对象、奖励领取方式及程序等事项,尤其是对举报的奖励标准进行了细化规定。

根据《办法》的规定,符合受理条件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事故瞒报谎报和非法违法行为举报,经核查属实的,根据举报的重大事故隐患或非法违法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和社会影响的程度,将给予1000~1万元的奖励。举报的重大事故隐患或非法违法行为,在举报处置办结时间内,由相关文件明确被列入县级挂牌督办的最高奖励2000元;被列入市级挂牌督办的,最高奖励4000元;被列入省级挂牌督办的,最高奖励6000元;被列入部级挂牌督办的,最高奖励1万元。对举报瞒报、谎报一般事故的,奖励3000~5000元;对举报瞒报、谎报较大事故的,奖励5000~1万元;对举报瞒报、谎报重大事故的,奖励1万~2万元;举报瞒报、谎报特别重大事故的,奖励3万元。(浙 安)

《西安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施行

本刊讯 2013年9月1日,《西安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

《办法》规定,使用校车须取得许可,经申请获得批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校车标牌,禁止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提供校车服务。校车驾驶人须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参加岗前培训,并每年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审验。

校车每半年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必须全部安装坐椅安全带,配备逃生锤、干粉灭火器等安全设备。校车应按照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实时监控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监控校车行驶状态。

《办法》还规定,运载学生的校车可在公共交通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共交通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遇交通拥堵时,交通警察要指挥疏导运载学生的校车优先通行。载有学生的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最高不得超过80km/h,在其他道路上行驶时最高不超过60km/h。严禁校车凌晨0-5时在高速公路行驶,以及22时至次日6时在三级以下山区道路行驶。

校车在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停靠时,后方车辆要停车等待,不得超越。校车在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停靠时,校车停靠车道后方和相邻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停车等待,其他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减速通过。校车后方停车等待的机动车不得鸣喇叭或者使用灯光催促校车。

《办法》还规定,校车驾驶人不得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路行驶,不得在校车载有学生时给车辆加油,不得在校车发动机引擎熄灭前离开驾驶座位。(陕 安)

江麓集团矿山电动救援车通过鉴定

本刊讯 2013年9月初,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矿山电动应急救援车,通过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的部级鉴定。

江麓集团用6年时间试制成功的这款矿山电动应急救援车,是集抗爆炸冲击车体以及生命保障、信息传输、环境监测等系统于一体的矿用救援设备,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提升我国救援设备领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该车采用优质特种钢板,可提升抗爆炸、抗冲击能力;通过计算机终端,可实时监测车内人员的状况和车内外环境参数,提高抗灾应变能力。该车所设计的独立呼吸循环系统,能满足在密闭空间下车内人员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条件。该车能自行驱动,较好地体现矿难事故救援的机动性和及时性。(江 安)

海南提高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本刊讯 2013年8月底,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了《2013-2014年度海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中,误工费标准比上年度提高。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标准》还规定,受害人护理费最多支付20年。护理人员原则上为1人,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处理能力时止,但最长不超过20年。

《标准》规定,残疾等级增加,赔偿金额递增。受害人伤残的,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每增加一级伤残等级,按照海南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10%递增,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受害人具有两处以上伤残的,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应以其本人伤残的最高等级作为赔偿的主要依据,在最高伤残等级赔偿比例的基础上增加10%的赔偿比例,但伤残赔偿指数的总和不能超过100%。

交通事故死亡的,按照海南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标准,按20年计算。在同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户口在农村,但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1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其人身损害赔偿应按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吴 静)

安徽电建一公司根治钢丝绳安全隐患

本刊讯 2013年9月7日,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对在修的50 t履带吊钢丝绳、拉索的保养维护使用了“恒温浸涂法”。两档作业人员分工为:一档将从机械上更换下来的不含酸、碱等物质的废油多次过滤。另外一档用镀锌铁丝刷对其表面清理,以便油脂能渗透到绳芯。1 h后,滤油这档开始向自制的大铁锅内注油,点火加热到悬挂在锅内的温度计指向59℃时,另一档人把清理干净的钢丝绳、拉索缓缓放入锅内。油温超过65℃时,撤离火源;低于57℃时加大火源,自始至终要确保油温控制在60℃左右。这种浸涂保养能促使钢丝绳、拉索耐锈蚀、耐磨及破断拉力大幅度提高,使用周期也随之延长,使用过的废油回收过滤后可多次使用。

起重机械的钢丝绳、拉索被称为机械的“筋骨”,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钢丝捻制而成,因机械露天作业、露天存放,雨淋日晒,表面锈蚀,所含油份蒸发,使用寿命缩短,而且还是重大事故隐患。传统的“刷涂法”虽说能防锈,但绳芯的含油量却无法保证,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维护,使其破断拉力等保险系数大大降低。(夏 忠)

武汉铁路局用高科技手段提升铁路安全系数

本刊讯 2013年8月28日17时18分,武汉铁路局信阳工务段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2、3、4号风速监测点同时发出8级风速报警,系统自动生成的限速里程显示为160km/h,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与路局列车调度员联系,并通知驻马店西客运专线线路车间派人到报警区段核实,及时向路局列调反馈了现场情况,使后续运行的G826次、G544次列车速度限定在安全运行范围内,确保了高铁运行安全。

2013年初,该段以“信息中心、分析中心、辅助决策中心、控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5大功能为定位,筹建了运输安全指挥中心。该指挥中心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依托,运用无线通信系统、监控监测分析系统、综合研判、卫星定位(GPS)、警报鸣放等高科技手段对高铁安全等进行全天候、全过程远程视屏监控和数据传输,形成了功能齐全、高效管控、智能决策、快速反应的生产指挥和预警体系。

依托该指挥中心,该段管理人员、中心工作人员能够随时监控、抽调、切换、回放以下内容:线桥、隧道、道口等重要设备;探伤仪、轨道车运行情况;现场人员的作业过程,与关键岗位人员展开视频对话;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作业。运输安全指挥中心的运行既强化了对安全风险点的监控与管理,又弥补了过去各种生产指令和信息只能靠人工收集、处理、传递,错误率高、效率低下的短板,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安全系数和快速应变能力。(刘淑娴 徐金波)

湖南永州将安全认证作为招投标条件

校车事故评论第8篇

一、 上期工作回顾:

成绩:

1、安全事故大大降低(相对第一学期)。

2、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两个活动(课间趣味体育、“露一手”环保手工)有针对性、实效性,且都贯穿学期始终,效果明显。

3、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公开课整体水平有提高,校级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均在本年级。一位教师的论文获奖,另一位教师的论文在部级中心刊物上发表。

4、教学水平整体提高:全年级学生成绩普遍提高。

不足:

1、学生安全事故仍有发生。

2、组内凝聚力强,但外在的组风组貌有待加强,特别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3、整个年级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水平有待提高。

二、 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的德育思想为指针,以德育实验课题研究为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突出“活动育人”的德育特色,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责任、有情感的“走向世界的现代人”。

(二)工作思路:

1、 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年级工作重点;

2、 落实德育实验课题研究计划,突出年级特色;

3、 强化年级组负责制,完善管理制度;

4、 细化班级一日常规管理;

5、 年级活动突出德育特色;

6、 学生团体确保长期有效和影响力;

7、 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向上的组风组貌。

8、 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组内老师的德育教研及教学教研水平。

(三)、实验课题研究计划:

1、 实验全面铺开的宣传:

“学生自我发展”实验本学期将全面铺开,由原来的一个试点班扩展为全年级七个实验班。

2、 学习理论 转变观念:

开学第一二周利用年级组例会组织全组老师学习《“学生自我发展目标设计、实施策略及管理评价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冯国文老师撰写的《论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自我发展为魂的育人模式》等有关资料,目的是让老师领会此项实验的精髓,转变教育观念。

3、 交流心得,制定措施:

第三步组织老师交流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制定本组总课题和各班子课题如下:

二年级总课题:认识一个真实的我——“学生自我发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各班子课题:一班 —— 《和“多动症”告别》二班 —— 《我学会了倾听——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心声》三班 —— 《我是清洁小天使》四班 —— 《我学会了自己战胜自己》五班 ——《我能自己管好自己》六班 —— 《教会孩子和睦相处》七班 —— 《勤于动手 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