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20 23:56:08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第1篇

一、送教时间、地点、具体授课内容如下:

张欢老师于11月14日、20日分别在xx镇中心小学和xx镇中心小学展示了四年级tv and phone;蒋xx老师于11月18日、21日分别在xx小学和xx镇中心小学展示了六年级snow,it’s winter;李xx老师于11月26 日在xx镇中心小学展示了六年级china。

这次工作室送教活动共涉及5个乡镇的所有学校的英语教师,参训人数达上百人。

二、送教程序:

活动前:11月7日-13日

1.召开专题会,确定送教老师。并将送教安排发至本工作室群。

2.进行磨课,共同修改教学设计。

3.协调沟通工作室参与活动人员。

活动中:11月14日-26日

1.由工作室教师做示范课。

2.主讲教师说课、与参会教师互动议课。

3.围绕“餐桌式”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研讨交流。

三、送教效果: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老师们在教学中克服了简单的问答式,积极地探索“餐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运用观察、讨论、实验、感悟、表演等多种方法,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2.队伍得到锻炼,新秀脱颖而出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如xx小学的蒋xx、xx小学的张xx、xx中心小学的李xx等老师,他们组织的课堂比较活,与课程理念的要求比较近。一方面说明这些新老师的思想上没有陈旧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说明青年教师肯学习,进步快。因此,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

3.此次送教真正起到了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给兄弟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四.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1.个别作课教师不会说课,把说课等同于说教案或说教学流程;提交的教学设计不规范;对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够,对教学理念钻研不深,只注重形式,花样多内在少。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第2篇

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怀着满腔的激情和喜悦,我们青年志愿者又一次踏上了送教的征程,年轻的我们将知识传播,将把爱心奉献。在这寒冷的冬日给孩子们送去春日般的温暖和夏日般的热情,就这样,志愿者们出发了。

这是大理学院第四届社团文化节系列活动之第三届百名志愿者送教育下乡活动从策划到活动具体安排都是由我们几位新干事负责的,而我有幸成为此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部长说:“只有放手让你们新人去做,才是你们的东西,你们才会成长起来”的确,从写策划方案,到前期活动宣传,再到现场咨询报名,以至最后的带队下乡,我们的空间是大的,足够让每一个新干事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前两届百名志愿者送教育下乡活动相比,我们有不足,但更多的是进步。首先,在前期活动宣传中,我们制作了彩绘海报以及小型宣传海报,确保昂广大师生了解此次活动的简单事项;其次,在设置现场咨询点上,我想,这是我此次活动中最成功之处,在现场咨询点,由我们新干事轮流值班,向前来咨询的同学详细的讲解此次活动,并通过我们自制的宣传栏上生动的照片将活动宣传到了极致。报名者在前两天就已经超额,我想,成功的第一步已经迈出了,最后,在带队下乡的时候,我负责带规模最大的一队到岑完全小学,这也是第一次与该小学合作,所以任务多责任重。由于上次带队至上末完全小学,出现很多问题,在此次带队中,特别注意志愿者在上课期间走动的情况,所以在此次下乡活动中,志愿者没有在上课期间走动,而且配合工作人员穿上我们志愿者的衣服,以最好的形象展示给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活动即将结束张校长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他说:“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临走之时,校长邀请我们观看看校鼓号队的排练以及和在校老师合影留念,就这样,活动圆满的成功了,志愿者们排着整齐的队列不舍得离开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们。车子启动的那一霎那,我的眼泪忍不住留下来,因为活动的完美,还是因为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学生?我不知道,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爱上了这里,爱上了青协,爱上了志愿者们。

等到其余两队回到学校之后,我们部搞了一次聚餐,这也是我离开家乡来到美丽的彩云之南最开心的一夜大家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彼此敞开心扉,放肆的吃、喝、玩、乐。我也好激动,我知道,大学四年的时光,我是离不开送教部,离不开青协了,因为,我对他们有了一份难舍的感情。

在青协这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在送教这种活动中,每个人都会收获自己成功的喜悦。愿我们青协能够坚持它曾经和现在拥有的努力,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下,越办越好!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第3篇

一、指导思想

2013年“送法下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重点,以“一学三讲”为主线,广泛开展“法律进村入户”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干群法制观念,引导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权利,正确履行义务,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加快奔小康,建设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要求

2013年是“六五”普法启动之年,全县“送法下乡”工作总的要求是:大力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教育、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做到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大力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创造符合基层实际、体现时代特色的法治文化;大力开展基层法治实践活动,指导和帮助基层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夯实基础。

三、主要工作安排

1、指导、帮助40个村、10个社区进一步落实“五个一”工程。即每村、社区要设立一个法制学校(法制辅导站);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组建一支专(兼)职法制宣传员队伍;开辟一套法制宣传专栏;建立一套学法用法制度,不断拓展农村法制教育阵地建设。

2、结合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联合有关部门分别对农村“两委”干部、农村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适时分别培训;利用文艺演出、模拟法庭、咨询等形式向农民宣传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农村干群学法守法用法水平。年内,联合县妇联开展“送法进万家”活动;组织农民普法说唱团深入农村开展“六五”普法百场演出200场次。

3、组织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100个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义务担任村委员法律顾问,帮助村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定期零距离开展法律服务帮扶活动,对贫困弱势村民提供法援助800人次。

4、编印农民普法读本1万册。向农家书屋捐赠一批实用性强的法律书籍;帮助指导建立“法律图书角”100个,不断拓展农民学习法律知识渠道。

5、组织100名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1000家镇村企业提供法律帮助;组织公证员开展“送公证知识进村进社区”活动10场次。

四、要求

1、要提高认识。“送法下乡”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司法行政部门一项重要职责所在。各单位要充分提高认识,把“送法下乡”活动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切实把“三下乡”工作做实做好。努力打造我县“送法下乡”新品牌。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第4篇

  春节慰问工作总结1

  2月2日,副县长王xx和教育局班子成员分别慰问教育系统部分贫困教师和优秀教师代表,为他们送去了政府的关怀和节日的问候,预祝他们春节快乐,并送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慰问金。

  在培养出20xx年正定中考状元的优秀教师袁xx家,王xx与袁老师亲切交流,感谢她为正定教育做出的贡献,勉励她在保重身体的前提下再接再厉,为正定教育再立新功。

  在子龙小学教师崔书梅家中,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军山表示,教育局会持续关注遇到困难的教师家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困难老师要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教育局、子龙小学会继续力所能及地帮助崔书梅老师,让崔书梅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教育局班子成员分七路对教育系统的困难和优秀教职工进行走访慰问,每到一处,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将慰问金交到困难教职工手中,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并祝愿他们身体健康、春节愉快。被慰问的教职工对政府及局班子成员的热心关怀衷心感谢,并表示在以后工作中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为正定教育发展更加努力工作。

  此次活动,教育局机关慰问教师34名,发放慰问金x余元,各学区、县直学校也将在春节期间全面开展不同形式的慰问教师活动。

  春节慰问工作总结2

  按照《中共张北县委办公室、张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两节”期间送温暖慰问活动的通知》安排,我乡高度重视,施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方式,精心周密部署,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心坎上。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一是召开了全体乡村干部参加的春节慰问调度会,传达了县委、政府“两节”期间送温暖慰问活动会议精神,对全乡的走访慰问工作做出了部署。要求包村领导、干部深入各村做到早调查、早上报、早慰问,确保村困难群体、优抚对象过上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二是召开党委扩大会,对各村上报的慰问对象进行逐一审核,认真研究慰问款项和慰问物品等事项,制定走访慰问方案。确保了慰问物品及时的准备妥当。

  二、突出重点,全面覆盖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乡扩大了慰问的范围。共慰问建国前老党员1人,特困党员31人、特困户98户、离退休老干部13名,现役、退役军人xx人,并集中慰问了乡敬老院,县财政拨款2250元,乡财政购买了价值44400元的慰问物品,其中老党员、老干部发放了价值9600元的慰问品。此外,我乡还对党员发放了1幅春联、1套日历。从思想上、物质上给予关心和支持,切实帮助解决老干部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我乡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工作,按照“不遗忘一位老干部,不漏掉一名困难老党员”的原则,坚持精神关怀慰藉和物质帮助支持相结合。加大财政投入进行慰问,充分体现了我乡对老干部、老党员的重视。

  一是镇领导班子和联村(居)干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慰问,物到、话到、情到,使被走访慰问对象真正体会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各村受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紧紧握着慰问人员的手,表示着党和政府的感谢。

  二是各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向困难群众集中发放慰问款物,也便于进一步了解群众所想、所感、所需;

  三是对在外地的党员用手机短信平台等形式向他们送乡党委、政府的关怀,虽然此刻他们身在外地,但是组织上并没有忘记他们。

  总之,我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带着感情、怀着责任、尽心竭力做好困难老党员的工作,切实落实好走访慰问制度,做好节日期间关心和帮助,使老党员的晚年生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安度晚年。

  春节慰问工作总结3

  为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根据上级工会的统一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了春节送温暖活动。现就20xx年春节期间关爱困难教职工送温暖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切实关心困难教职工的生活,深入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校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从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送温暖活动作为工会春节前的工作重点,真正把党和国家及组织的关心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学校切实加强对送温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梁德荣为组长,凌立信、吴伟、姚红彬、王锋为副组长,沈正亚、罗德元、还士林、邢礼祥、刘汉云为成员的春节送温暖工作领导小组,党团组织密切配合,积极支持,逐一摸清困难职工的家庭情况,并逐一登记备案。切实把关怀与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家中,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一是深入到困难教职工家中,全面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到“四清”,即摸清家庭情况、摸清思想状况、摸清困难原因、摸清生活需求。

  二对困难教职工家庭进行一次普遍的走访慰问,积极帮助病残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解决生活中的急难问题。

  三是把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医疗支出过大影响基本生活等有突出困难的教职工家庭作为走访慰问送温暖的重点,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本年度学校对重病人员逐一进行了慰问,并均给予500元慰问金。与此同时,学校工会还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筹措送温暖资金,资助要严格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运作安全、专款专用、发放有序、监督有力。2月5日学校召开了离退休老同志茶话会,对老同志进行慰问,对困难老同志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并每人发了一份价值300元的春节贺礼。2月8日学校春节送温暖工作小组一行6人,登门逐户慰问了共18户困难职工,共送去慰问金计4700元。

  三、加强宣传,造浓氛围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第5篇

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安监部门、交部门、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各类学校和群众积极参与,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从解决影响学生乘车安全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入搞好排查,严厉打击违法接送学生车辆,确保中小学生乘车安全,为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各镇乡、园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在全社会认真开展学生交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严厉打击违法接送学生车辆,建立健全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学生乘车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交事故的发生。

三、专项整治范围

全市所有接送学生的车辆尤其是违法接送学生的社会车辆。

四、职责分工

根据11月21日市政府会议精神,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各镇乡、园区按照属地管理和属地负责原则,组织辖区内安监、交、公安、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整治活动。

市安监局、交局、公安局、教育局指导督促本系统下属单位按照自身工作职能,配合镇乡、园区开展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整治活动;同时,市交局、公安局根据职责,认真开展重点区域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整治活动,市教育局做好配合工作。

安监部门要督促公安、交、教育部门认真履行交安全管理职责,指导教育部门做好学生的交安全知识教育工作。

交运输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运输经营行为和学生接送车辆非法从事客运等违法行为,科学制定公交运力配置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接送运输需求。

公安部门要认真开展学生接送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驾驶人资质审核及安全教育;依法对校园周边接送学生车辆交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整治,坚决打击非法学生接送车运行;深化隐患排查,突出排查学校周边道路交安全设施、标志标线完好情况;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学生交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教育部门要认真开展交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及家长的交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全面排查摸底,掌握辖区内学生接送车辆基本情况;督促学校建立完善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将学校对学生接送车辆管理情况纳入对其年终综合治理考核。

五、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各镇乡、园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实际全面部署,对辖区接送学生车辆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摸清辖区内接送学生车辆基本情况。

(二)集中整治阶段。各镇乡、园区按照属地管理和属地负责原则,牵头组织辖区内安监、交运输、公安、教育、城管等部门开展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整治活动。

市交局、公安局根据职责,开展重点区域学生接送车辆专项整治活动,市教育局做好配合工作。

(三)巩固提高阶段。建立学生接送车辆管理长效机制,巩固集中整治成效,努力形成学生接送车规范化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消除学生乘车安全隐患。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接送学生车辆交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和社会稳定,各镇乡、园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接送学生车辆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接送学生车辆交安全管理作为预防重特大道路交事故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周密制定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市公安、交、及教育部门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向学生及家长宣传乘坐不符合规定的接送学生车辆的严重危害,公安交管理部门要会同学校劝告家长不雇用无资质的车辆、驾驶人接送学生。要采取张贴宣传画和挂图、发放宣传卡片、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校园开展交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交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交习惯,维护自身交安全。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第6篇

接县先教办1月14日通知,要求在全县开展以“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为主题的关爱困难群众大行动,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办法,并把县先教办的通知转发到各个支部,要求各个支部尽快贯彻落实。现将我乡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明确,工作重点突出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难,把“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使广大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此次关爱主题实践活动我乡将以下几项工作作为重点:

一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重点是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宣传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当前的大好形势等,使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是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真正掌握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什么,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还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群众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群众的建议和希望是什么,并在今后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三是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积极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要动员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要普遍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真心实意地帮助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党员、群众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使他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迎来新年,过好春节。

四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帮助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解决当前实际困难的同时,要着眼于长远,认真总结这次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健全关心帮助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具体工作成效

1、春节期间,我乡开展的春节“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走访困难群众为主题的关爱活动,共有个支部名党员参加,从1月23日至27日,我乡组织了各单位开展了春节前的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的慰问活动,共慰问困难群众、困难党员43名,乡党委、村党(总)支部的班子都积极深入到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家中,进行了亲切慰问,给他们送去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怀。共计给慰问活动给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赠送了技术12项、资金1.3万元,生活用品6000多元。

2、春节期间,我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春节文体活动,组织全乡群众开展了篮球比赛、斗鸡比赛、男女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斗鸡比赛、男女拔河比赛各村委均至少有一支队伍参加,极大地调动了全乡群众的春节活动的热情,使春节过大年的热闹气氛更为热烈。在活动中参加的党员共有33名,党员们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县级各部门包括县宣传部、县广电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等,在春节期间也积极到我乡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在节前县乡各部门共下村慰问了困难群众15户,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实际困难10件,全乡共捐助财物扶助困难党员、困难群众1.3万元。

4、建立帮扶活动长效机制

就着全县开展的这次关爱主题实践活动,我乡积极调整和完善了原有的贫困党员帮扶制度,做到帮扶力度的增加,帮扶内容扩大,帮扶时效加长。建立和完善了乡村贫困党员帮扶活动的长效机制,并重新调整充实了帮扶对子。

4、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情况

积极筹建马旦料村的用水者协会,通过发包山塘,把山塘塘坝加高加固,增加蓄水量,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并于12月17日请来水利技术员,完成了测量设计。整个工程预计需要投入资金8万元,目前群众已自筹资金6万多元,不久即可开工建设。工/:请记住我站域名/程完工后将有效解决全村600多人饮水问题,300多亩农田灌溉也得到了保障。

在下竹山新村和官田新村建立了两个试点。组织村支部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新村建设中涉及到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的问题上,能够以大局为重,着眼于推动我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不争不抢,少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出土地,确保了整个新村建设能够按时、按质顺利开展。

以上是我乡此次开展以“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为主题的关爱困难群众大行动工作的简单总结,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今后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并长期坚持下去,使关心和关爱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的工作永不过时。

××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第7篇

紧张的一个学期工作很快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工作可以说有喜有忧。本学期体艺部以提高体育、和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学校,进一步加强我县的学校体育工作为工作宗旨,以全面、多视角、深层地剖析和了解全县体育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做以如下总结:

1、期初调研

三月份进行期初调研。对全县体育学科和公共卫生学科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听课与交流帮助新教师了解教学中得与失,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除此之外,了解和掌握各中小学的开课情况、设施配备和学校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2、召开锦州市体艺学科沉浸式教研及送教下乡活动暨黑山县中小学体艺学科教学研讨会

为切实提高我县体艺教师的业务素养与执教能力,搭建市县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我县体艺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2017年4月11日,在黑山二中分别举办了“锦州市体艺学科沉浸式教研及送教下乡”活动暨黑山县中小学体艺学科教学研讨会。

本人主持了此次活动,这次教研犹如一缕春风吹入我们每位教师的心中,使我县体教师深受启发,市教研员对我县的体育的上课教师给予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此外,我县教师非常珍惜这次与市教研员和市级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进行交流、研讨、取长补短,通过面对面的与专家市教研员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及时解决了我县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县今后的体艺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推动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向更深入发展。

3、为进一步促进黑山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搭建城乡教师们互助成长的平台。县教师进修学校体艺部携两名体育学科优秀骨干教师组成“送教团队”,于6月7日、22日,分别来到八道壕镇中心和四家子小学开展了送教活动。

参与送教活动的教师均系县内非常优秀的一线骨干教师,教学理念新、教学经验丰足。为八道壕中心小学送去的两节体育课(其中,每一节课都倾注了送教教师与教研员们的智慧和心血。精心选课、备课、酝酿、设计,与教研员多次反复交流、打磨,无不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力求为送教学校师生送去精彩纷呈的精品课、优秀课。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为体育学科师资薄弱的基层学校送去了体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对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帮扶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城乡教师之间、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双方教师的教学互助,共同成长。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也如沐春风,享受到了精湛而又充满乐趣的精品课堂!

4、举办黑山县中小学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评比活动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第8篇

一、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变“给什么要什么”为“要什么给什么”

群众需要的不仅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花”只艳一时,“炭”才暖人心;群众要的是精品是实惠,而不是垃圾不是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调查,了解群众所需所急,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改变形式内容、方式方法,把政策下乡、科技致富、文化扶贫、卫生宣传、法律普及、教育支援等相结合,从最初的“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从“最初的探望”到“经常的留守”,从“天女散花”到“对口帮扶”,从“给什么要什么”到“要什么给什么”。下乡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城乡交流的层次也越来越深入。

1、文化下乡改进方法

文化下乡引导农村舆论,解疑释惑“三农”政策,提高农村文明,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下乡演出年年实年年新。每年从全市各行各业抽调文艺精英,组织文艺宣传队,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国策文艺宣传在“思想上突出主题,内容上贴近群众生活,艺术形式上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格调上雅俗共赏”,其演出每年达20多场,行程达300多公里,踏遍每个镇街,历时半个月,节目达20多个,观众近10万人次。此外还有春节、元旦、五一、国庆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

(2)、下乡图书成精神食粮。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组织送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下乡、下村、下社、到校,每年有300多人下乡流动、走街串户,送书上门近10000万册,捐献图书1000多册。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3)、下乡电影做“银幕教科书”。与企业联姻,72支农村电影队常年奔走于乡村校园,每年放映7200多场,观众达250万人次以上,放映优秀国产故事片400多部,农村科普、科技影片100部。中小学爱国主义电影系列化教育,把电影送进校园,每生每期观看4-5场国产优秀故事片。

2、科技下乡拓宽渠道

种田需科学,“雪中送炭”式的科学下乡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持。

每年组织各类科技人员下乡,多渠道向农村送科技书刊、科技录像带和科技资料。组织好科技大集、科技之冬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结合农业科技推广月活动的开展,组织18个市级部门、15个市级学(协)会、300多个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平均每年组织科技赶场150多次,出动科普宣传车150多辆,展示科普展板、橱窗3000块,接受咨询群众约20多万人次,发放资料60多万份。

3、卫生下乡完善机制

卫生下乡为农民致富注入了新鲜活力。

动员广大医务人员下乡,为农民防病治病。动员各方力量,把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械送到农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乡村医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计划生育政策和优生优育知识,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街头宣传、议诊等形式,向农民群众送医药,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平均每年下乡20次,参加活动的医务人员达500多人次,出示展板40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40万份,议诊群众4000多人次,受益面近45万人。

4、教育下乡持续深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村教育是农村致富的关键。我市创选性地把送教下乡作为活动内容之一,常年开展。

常年组织学科带头人、名师、全市初中、小学、幼教优秀教师近100名到到各个乡镇、特别是贫困山区支教、送优质课、示范课下乡,平均每年送教下乡100多次,指导山区教师近600多次,为农村中小学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带去优秀的教学资料、器材;等30名幼教教师送教到等地,每年约24次80多节。何德芬等30多名小学教师到傅家、石门、中山等地,每年约30次100多节。等40多人中学教师到等地,每年约35次120节。

二、变“多下乡”为“常下乡”,变“送、教”为“培、建”

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农村文化、科技、卫生、教育水平的根本。广大农村在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城市的文明成果的同时,急切地呼唤着知识更新、思想更新、观念更新的建设力量。仅靠组织几次集中活动,动员人员下几趟乡,送一些东西,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渴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致富的问题。治本之法是变城里人主动送、主动教为农民主动学、主动用。

1、变“多下乡”为“常下乡”

农民主动学和自觉用的前提是变“多下乡”为“常下乡。“三下乡”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要求数量、内容、时间上的“多”。“常下乡”要求把组织活动与机制建设

结合起来,既抓住当前,也考虑长远,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三下乡”扎根于乡。

(1)、对口援助全面开花。市委办、市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农办、科协、移民局、民政局、教委等部门、企事业单位按照“五定”(定点、定期、定量、定指标、定效果)原则,有针对性地与灾区、贫困地区结对子,对口支援,长期帮扶。经常深入到等边远镇,与对扶贫村开展组织生活、文化活动、交心谈心活动,与当地村干部、群众一起找贫困症结、为致富出点子、找项目、谋出路。形成精力尽可能多地往那儿投,物资尽可能多地往那儿送,人员尽可能多地往那儿住,信息尽可能多地往那儿传,设施尽可能多地往那儿建的有效机制。

移民局除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到中村送实惠外,还牵线搭桥让其与支坪的结成对子,花铺村每年不定期向进行物资、种子、化肥、衣物、粮食、技术、资金方面的援助。教委向对口扶助村每年提供教学实话援助,还帮助双凤新修了学校。

(2)、文化下乡时时有处处有。四大片区元旦春节文艺演出异军突起,以其广泛的大众性、鲜明的地域风格渐成“一地一特色、一地一风格、一地一品牌”的艺术格局。全市各镇街参与面达90,形成了要我演为我要演,东西南北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势。演出场近30场,受众达50万人次,吹拉弹唱戏曲偕全,内容丰富、声势浩大,营造了节日的吉祥气氛,成了农民自己真正的演出。农民亲切的称为“常驻农村的流动艺术团”。

(3)、支教活动持续深入。每年选派直属学校的20-30名骨干教师到贫困山区支教一年,实行轮换制,保证城里的先进教育在农村年年有、月月有、日日有。党校的干训科科长李健、一中的骨干教师周习文、师范校教研室副主任袁义星等100多人前仆后继到边远的等地支教,给农村学校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成为广大农村教师身边的导师。

(4)、卫生小分队走村串户。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保健所、疾控中心的近100名业务骨干组成卫生小分队深入农村开展农民健康检查、议诊、疾病防治教育等。各镇街卫生院每月到各村卫生室进行指导检查1-2次,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各村卫生室的赤脚医生成天奔走于田间地头,农民群众在家就可以享受送上门来的各种医疗服务,吃药、打针、治病样样方便、样样放心。

2、变“送教”为“培建”

农民自觉主动学和自觉用是“培建”的目标,“送”、“教”、“用”结合,“培”“建”结合是解决“三农”的根本。培,就是通过培训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建,就是村村建设农村文化科技卫生教育基地。

(1)培训培养造人才

人才是干好一切事情的根本,培养是造就人才的途径。

把为农民培养文化、科技、卫生、教育人才作为评价各职能部门“三下乡”工作的主要依据和活动的主攻方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集中办班、现场授课、送出去学习、手把手传授等形式来培育人才。依托江南职高农业培训基地,推行村干部学历教育,到现在已完成中专学业毕业的共3703人。这些人回到村后,对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03年起,根据市委市府提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村班子建设要求,与渝西学院、委党校联合开办村干部学历教育大专班,2003级和2004级共招收学员149名。村干部把学到的技术传授给群众,起到了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作用。每年在镇、村、社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50多期,科普讲座20多次,推广新品种10多项,传播新技术近50项。此外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科技致富典型经验,增强农民致富本领。

柏林镇天坪七社社长经过培训后,回家在山上放起了300多头黄羊,年收入超过1万元,像他这样的例子有上千人。等贫困村每年还选出农民到绣庄村、花铺村学习实用技术,培养了一批农村技术带头人。

教委每年利用寒暑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到城、师范进修校培训基地、五大教研究片区作新教材、课改培训,每年达2000多人次,每次达4-5天。

(2)、建设基地

只有从阵地上加大建设,才能破解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瓶颈。

为此采取了财政、考核、部门捐赠和多方筹集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全市27个乡镇都建立了文化站,村村建起了农村示范图书室,部分乡镇村村建有藏书500册以上的图书室。建立了农民俱乐部、山歌队、腰鼓队等100多个。80%以上的村建立了广播室、阅报栏、文化活动室。村村建起了卫生室,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建立了50多个科技园地科技书屋。成为农民学技术、学文化、得信息、强身健体的有效场所。

民政局向每户提供5000元的援助实施高山移民,在2年内实施完毕,共支援10多万元,该村的贫困户在中山镇街上新修了漂亮的楼房。并联系慈善协会为敬老院修建了15万元的老年人健康活动中心,为老年人营造了一方娱乐天地。在实施西部远程教育中,全市村完小以上都有电视。3000万远程教育资金让每一所村完小的农家娃受益,坐在教室鼠标一点就能看到听到北京等地名师特师的课。

三、变“输血”为“造血”,变“三下乡”为“三扎根”,培养一支不走队伍

“输血”重在“送”,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造血”重在“培建”,方是长远之计。变“输血”为“造血”,变“三下乡”为“三扎根”,关键是培养一支不走队伍。

1、变“三下乡”为“三扎根”,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三扎根”就是不仅要使专业技术人员“常在乡”,关键是要在农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化、科技、卫生、教育队伍。用几年的时间达到每村至少有一个法律明白人,每户有一个科技当家人,每村都要有符合标准的文化、科技、卫生活动设施,从而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三扎根”工作讲的是农民想的,干的是农民盼的,把文化科技卫生送到了农民院坝上、家门口。只有变“三下乡”为“三扎根”,才能变“输血”为“造血”。从而增强农村的造“造血”功能。由于利用了广大农民有强烈需求的群众基础,利用了农村有一批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人才条件,利用了农村乡镇曾建立过一批文化活动设施的物质根基,因此效果显著。

傅家镇特困户严均林在从社长那儿学到了一些养殖技术,在傅四公路边圈养200来只小尾寒羊,从而一举脱贫致富。而像他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在送教下乡中,许多农村教师迅速成长,开始了送教进城。张艳等农村教师送教进城,为城里的同行们上课5次达20多节。

几年来“之夏”、基本国策文艺宣传、四大片区巡回演出的熏陶,许多农民的文化水平明显提高,自发加入到文化演出中,每年的“之夏”都有农民演员专场,每年的四大片区演出中都以群众演员为主角,他们用大众化的方式,谈农民新生,演农村生活,唱农业丰收。有的片区演出中,当地的群众演员还当上导演、策划。各种群众人才在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时期农村中的文化带头人。

院退休人员王家林在中山老场开设,常年举行川剧座唱,古镇上时时丝竹声声。中山文化人丁明星的明星茶馆里,常常高朋满痤,拨弄琴弦。成为中山文化的一道风景,引得前来欣赏的游客络绎不绝。农民小说家欢镜听在下乡活动中汲取营养,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2、“三下乡”与驻村工作相结合

活动能够在农民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与驻村工作的结合成也分不开。它丰富了“三下乡”的内涵,拓展了“三下乡”的领域,充实了“三下乡”的内容。

驻村工作队员在帮助当地理清发展思路、引进帮扶项目的同时,广泛组织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先锋、柏林、杜市等镇街每年选调精英到村上挂职、促进农村各种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