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输翻译

公输翻译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20 17:20:33

公输翻译

公输翻译第1篇

关键词:翻译作坊;合作学习;商务翻译;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黄笑菡(1985-),女,浙江湖州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学。

基金项目:2013-2015年度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翻译作坊’教学模式的高职商务翻译课程改革”(编号:kg2013787),主持人:黄笑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3-0071-05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课堂互动性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各教学动因的相互作用,建立更积极,更高层次的伙伴联系,最终以团队形式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1]。作为一种目标导向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其实现形式可涵盖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即生生合作)、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合作(即师生合作)以及指导者之间的合作(即教师合作)三个维度。其基本教学需遵循以下流程:学习准备阶段:选择合适的主题及教学内容,展示教学素材;分组分工阶段: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并明确组员分工;合作学习阶段:教师需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合作学习活动。目前主流的合作学习活动包括:团队-游戏-竞赛活动(TGT),拼图活动(jigsaw),角色扮演活动(role-play)以及研究报告活动(research & report)[2];总结评价阶段:各小组需通过课堂展示(presentation)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教师宜采用多元评价手段检验学习效果。

目前,合作学习因其具有“强趣味性,高实效性”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但纵观其应用范围及课程,却依然囿于“听、说、读、写”等强调“元语言”能力的课程,而在实践性较强的英语课程中则鲜有体现。此外,合作学习依然以“生生合作”为主要实现形式,缺乏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学习。《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综合性高,实践性强,难度大,职业导向性明显”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成为翻译课堂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将“翻译作坊”这种较新的教学形态引入高职商务翻译课堂,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实现平台,以“翻译作坊”为单位,构建合作学习范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及数据分析验证该合作学习范式的有效性。

一、“翻译作坊”理论概述

(一)“翻译作坊”的定义及运作流程

“翻译作坊”是一个由多名译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商业性质的翻译工作中心[3]。译者在接到翻译委托后,通过任务分析、组间分工、制定词汇表,主译试译,译审校译等步骤合作完成翻译任务,并最终交由委托方审阅并投入使用。

“翻译作坊”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1名,主译若干名,助理译审1-2名,译审1名。所有成员均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工作过程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具体流程如下:

1.委托方下单:翻译委托方将翻译任务,包括文本资料,参考文献,格式排版要求及完成时间要求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项目经理邮箱。

2.项目经理分析任务:项目经理分析待译文稿,统计字数,报价。待委托方接受后,确定翻译人员。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项目经理需管控整个翻译流程,并及时向委托方汇报进度。

3.合作探讨式翻译:主译召开会议,建立词汇表,统一术语,并通过合作探讨――独立翻译――合作探讨模式完成译文初稿。

4.助理译审校译:由助理译审对主译完成的初稿进行两次校译,用约定的文字符号标注修改意见,并发回主译修改。

5.译审审核:译审对主译最终形成的三稿全面审核,确认无误后定稿。

6.任务交付:由项目经理将译文定稿交与委托方验收,通过后进行费用结算。

7.项目追踪:项目交付三个月内,项目经理需对译文的应用情况进行追踪,并收集反馈意见。

“翻译作坊”运作流程图直观地反映了“翻译作坊”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成员的分工写作及严格的制度保障,能够有效地控制翻译质量。

(二)“翻译作坊”的发展沿革

“翻译作坊”最初并非以教学形态的面貌出现,而仅仅是以一种“作坊式”的讲习班形式流行于美国文学界。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众多作家,诗人云集爱荷华大学,成立“爱荷华作家讲习班”(Iowa Writer’s Workshop),共同参与授课,研讨,讲习活动,为美国文学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7年,“爱荷华作家讲习班”的负责人Paul Engle创立了“国际作家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以下简称IWP),广邀世界各国作家前来创作研习[4]。1964年,Paul Engle的中国妻子聂华苓在爱荷华大学创办了首个“翻译作坊”,将IWP创作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各国文字出版发行。自此,“翻译作坊”开始风靡美国文学界。

1978年,美国包括耶鲁、普林斯顿、爱荷华、德克萨斯大学在内的8所大学开始设立文学翻译课程,“翻译作坊”逐渐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流行并迅速发展。“翻译作坊”教学形态强调翻译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可通过多次任务承接性质的翻译实战,从合作式学习中得到提高,从而全面纠正了自然翻译观的“语言天生习得理论”,树立了学生学好翻译的信心,增强了学生完成翻译任务的成就感。相较“翻译作坊”在西方的蓬勃发展,国内对此的研究则起步较晚。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实施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学位(Master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ng,以下简称MIT)。而“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也被首次写入该方案中。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等15所首批MIT试点院校率先采用“翻译作坊”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口、笔译能力。近年来,“翻译作坊”教学模式在本科院校的翻译教学过程的应用渐趋普遍。2009年,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朱慧芬教授首次提出“翻译作坊”教学形态的高度实践导向性与职业院校英语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相契合,可尝试将其引入高职翻译教学中的建议[5]。但“翻译作坊”在高职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验证。而本项研究主要针对“翻译作坊”教学形态在高职翻译课堂的应用这一课题展开,来探讨这一教学形态在高职翻译教学中的普适性。

二、“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翻译课堂合作学习范式设计

(一)“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合作学习范式的设计基础

“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范式基于美国语言教学家Steven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以及加拿大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The Output Hypothesis)”构建。

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适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二语习得的必备条件。由此,他提出了“i+1”公式,i即语言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1则代表比学习者语言水平稍高的学习材料。语言习得者一旦能够理解语言的意思,则其语言形式和结构便可自然习得[6]。

1985年,加拿大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对 krashen的输出假说进行了补充,他认为尽管“语言输出”对二语习得颇为重要,但要充分开发学习者的二语精炼能力,提高二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7],二语学习者还须时常使用该语言,即进行“可理解的输出(comprehensive output)[8]”。

(二)“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范式构建

“翻译作坊”教学形态综合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种假说,并将其应用于翻译课堂实践。“翻译作坊”的课堂运作过程中经历译前教师的语言输入,译中师生、生生乃至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译后书面文本与口头总结两种形式的语言输出三个阶段,构建出了一个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合作学习模型(如图2所示)。

1.第一阶段:译前。译前准备阶段由教师和“翻译作坊”成员合作完成。教师预设待译文本任务。该任务既可以是实训手册上的仿真项目,也可以是委托方的“全真”项目。教师需进行足够的语言输入,即对翻译要求、文本特点、翻译难点及策略做简要介绍,并将文本翻译任务下达至各“翻译作坊”。各“翻译作坊”由项目经理牵头接受任务,组织会议确定主译人员并合理分工,制定翻译计划并确定各时间节点。

2.第二阶段:译中。译中阶段是一个以文本形式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由课堂合作与课外合作两大平台实现。在课堂合作过程中,各“翻译作坊”可利用课本、实训手册、课件及其他课堂资源,完成一些基本的低阶任务,包括:确定文体,确定翻译风格,制定词汇表、统一术语、段落试译等。在课堂合作过程中,教师需进行有效的课堂监控,并通过巡回指导,答疑解惑等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在课堂之外,各“翻译作坊”需利用网络资源,企业资源及顾问团资源,实现课外合作,完成包括背景资料收集、独立翻译、校译、译审等涉及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的高阶任务。翻译过程的两大平台均需建立在“翻译作坊”成员的组内讨论及分工翻译基础之上,并需各项目经理对整个翻译过程随时进行管理和监控。

3.第三阶段:译后。翻译完成后,各“翻译作坊”成员需将最终译文进行课堂展示,以课堂汇报及答辩形式检验集体智慧成果并接受学生、教师、企业的多元评估,以口头汇报形式完成语言输出。

三、实验方法与说明

(一)目的与对象

该实验旨在通过翻译水平测试及问卷调查等测量工具检验“翻译作坊”教学形态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待验证的假设。

假设1:“翻译作坊”教学形态能够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假设2:“翻译作坊”教学形态能够促进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

该实验选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两个班级共80名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其中A班40人为实验班,B班40人为对照班。两个班级在课程教材,任课教师,学习环境及学生的英语水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两个班级的学生对参与实验均不知情。

(二)内容与过程

该实验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实验课程,两个班级均使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为实验教材,教学内容涵盖名片翻译,标识语翻译,公司介绍翻译,广告翻译,产品说明书翻译,公关文稿翻译以及旅游文本翻译7个单元,最终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在实验班(A班)引入“翻译作坊”教学形态,而对照班(B班)则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实验过程中,先通过前测确定初始数据,一学期的既定模式教学后,通过后测及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效果测试与数据分析

1.测量工具。本实验采用以下测量工具:

(1)2份翻译水平测试卷:采用2014年商务英语翻译资质认定考试(ETTBL)中级笔译真题作为前测试卷,采用2015年商务英语翻译资质认定考试(ETTBL)中级笔译真题作为后测试卷。(2)3份调查问卷:分别为学习兴趣问卷、团队精神问卷、自信心问卷,用于前测及后测阶段。

翻译水平测试采用前测、后测两种类型。前测旨在确认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翻译能力的同一性,后测则检验经过一个学期的既定模式教学后,两个班级翻译能力的差异性。问卷调查同样分前测后测,每份问卷包含20道问题,每道问题有“完全同意”、“基本同意”、“无法判断”以及“完全不同意”四个选项,分别对应3、2、1、0不同分数。问卷调查旨在验证“翻译作坊”教学形态对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2.测试结果与分析。收集学生前测与后测的数据,用SPSS11.5统计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

表1、表2显示,两个班级在翻译水平、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及自信心前测得分上无明显差异(P>.05),即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的初始条件基本相同,也验证了这两个班级的可比较性。

表3、表4的数据则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既定模式教学后,两个班级翻译能力,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及自信心的后测得分差异显著(P

(四)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

1.“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范式能够提升学生翻译水平,增强英语习得能力。规范的翻译流程,严格的晋升制度,真实的翻译任务,多元的评价体系保证了翻译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翻译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这都是对学生二语习得的正向效果。

2.“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能够提增强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团队精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商务翻译课堂缺乏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纯课堂讲授的环境也限制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深度及广度。“翻译作坊”能够有效弥补以上不足,形成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翻译作坊”内部交流与合作,教师的指导与协调,顾问团之间的学术探讨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翻译任务的同时,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获得自信心的提升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翻译作坊”形态下的高职商务翻译合作学习范式有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及自信心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是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创新。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如何保证与监控每位学生在“翻译作坊”中的参与度,如何规范“翻译作坊”内部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如何参与“翻译作坊”的具体工作,发挥其组织协调和指导促进的作用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蔡慧萍.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肖红.“翻译工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45-47.

[4]郭建中.美国翻译研讨班和庞德翻译思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28-32.

[5]朱慧芬.WORKSHOP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7-69.

[6]Krashen, Stephen D. The Imput Hypothesis: Issue and Implications [M]. Brunt Mill. Harlow: Longman House, 1985:19-22.

公输翻译第2篇

布林说谷歌应该做得更好。六年后,免费的谷歌翻译软件可以处理52种语言,超过了任何同类的翻译系统。人们每周亿万次的使用它翻译各种网页及别的文件。

阿伦拉维(Alon Lavile),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cy)语言技术学院的一位副教授说:“从谷歌翻译中,你能看到不限于某一领域的计算机翻译的最高水平。”

谷歌向网上搜索以外领域拓展的努力成败参半。它的数字图书项目被搁置;它的社交网,Buzz,又遇到了隐私权被侵的担忧。因为它的设计显示,当它挑战商务传统和文化常规时,它可能出现错误。

但谷歌迅速崛起为计算机翻译行业的领跑者提醒人们,当谷歌释放出其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时,它能大有作为。

当它把为网上搜索建起的数据中心网络连在一起,就可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谷歌正在利用这台机器挪移开翻译技术的限制。例如,上个月它说它正致力于把翻译工具与图像分析相结合,使人能在手机上把德语的菜单拍照,然后立刻得到英语译文。

创制一种翻译机器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对人工智能的最大挑战。数十年来,计算机科学家尝试了以规则为基础的方法――教给计算机两种语言的规则,并给它输入必要的词典。

自动翻译系统还远不完善,即便是谷歌翻译系统也绝不会让翻译家很快丢掉饭碗。专家说,让计算机把一个句子拆开,进行翻译后重新组成句子是极其困难的。

但谷歌服务系统已足可以胜任翻译一则则新闻的中心内容,而且它已经成为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寻求快速翻译的资源。“如果你想找到虽嫌粗糙但却现成的译文,它是个选择。”菲利普。雷斯尼可(Philip Resnik)说。他是马里兰大学语言学副教授和机器翻译专家。

和同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如微软(Microsoft)及国际商用机器(I.B.M.)一样,谷歌把联合国文件文本输入到自己的翻译机器里,这些文本已由人工翻译成了6种语言。还输入了已译成23种语言的欧洲议会的文件。这些原始材料被用来训练系统去处理大多数常用语言。

但谷歌对网上文本进行了更彻底的翻检搜寻,并且包括了从它的书籍浏览工程及别的来源的数据资料,已超出这些常用语言。对稍显冷僻的语种,它已推出了一种“成套工具”“tool kit”来帮助用户进行翻译,然后把这些文本增加进其数据库。

谷歌系统的推出可能损及诸如国际商用机器(I.B.M.)这样的公司的翻译软件的销售。但靠自动翻译似乎绝不会赚大钱,至少按谷歌广告业的标准来看。但即便这样,谷歌的努力可能从几种途径得到回报。

由于谷歌的广告在网上无处不在,任何能使人更便捷上网的东西都对公司有利。并且该系统还能引来新的定制申请。上周,公司说将利用其语音识别系统来为英语YouTube影像制作解说词,然后将其翻译成50种别的语言。

“这种技术可以消除语言障碍。”领导谷歌公司机器翻译研究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弗兰兹・奥克(Franz Ock)说:“它能让人和别的任何人交流。”

奥克,这位德国科学家原来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他说他最初本不愿加入谷歌,因为担心它会把翻译系统当成一种副业。谷歌的另一位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给他打电话做了保证。

当许多类似于谷歌的翻译系统使用百亿词汇的文本来创建一个语言模型时,谷歌却采集了数千亿英语单词。奥克先生说:“你处理的文本越多,模型就越好。”

努力得到了回报。一年后,谷歌在政府举办的一次高精度翻译系统竞赛中获胜。

公输翻译第3篇

【关键词】保定企业外宣 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研究文化缺省问题符合中国对外文化宣传的总体要求,如何做到既保持译文符合目的语宣传特点和目的语受众的心理需求,又使保定企业对外宣传中保持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提高译者对保定企业外宣文化输出的意识,以文化输出为着眼点,吸引外国对保定企业的关注,为保定企业招商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一、企业外宣研究现状

刘法公(2004)在《商贸汉英翻译评论》中,以企业宣传资料为例进行了评论。评论指出了译文在文体、用词和语法等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严重,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作者的改译。许建忠(2002)在《工商企业翻译实务》一书中,指出了好的翻译会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并将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分为录像资料的翻译和单位简介翻译。贾文波在《应用翻译功能论》一书中,以时政翻译、企事业广告翻译和科技翻译等为例,作者认为,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不同的功能要求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

综合而论,研究者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外宣翻译和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成果各有侧重且各具特色,既有从宏观层面着手的研究,又有个案研究,对企业外宣汉英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对企业外宣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总体上看,这一领域仍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并且以地方文化特色输出为主的研究甚少。

二、文化缺省

针对保定地区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的现状,基于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的重要性和英汉企业单位宣传资料在语篇构建上各自的特点,从文化缺省角度审视保定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运用描写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文化输出视野下保定企业单位宣传资料中的表达,提出文化缺省补偿策略,改进保定企业外宣翻译质量,提升保定企业文化形象,有效发挥保定企业对外宣传的作用。

中英文企业外宣文本的特点各异。中文企业单位的宣传资料注重信息功能,主要通过提供更可能多的详细信息,如获得过什么奖励的特点,篇幅也较长。而英文企业单位的宣传资料既注重信息功能又注重劝诱功能,文体平实,用词简洁具体,旨在通过信息去劝诱读者做出积极地反应。

例:2004年以来,长城汽车先后入选“民营上市公司十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制造500强”、“中国工业企业500强”、“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收入三十强”、“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等;并被评为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推荐出口品牌”,也是商务部、发改委授予的“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Since 2004,GWM has been listed among“Top 10 Listed Private Companies”and among“China's 500 Most Valuable Brands”; been honored as a“recommended export brand” by the 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Import and Export of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a“national vehicle export base enterprise”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长城汽车的各种奖励和荣誉在中文宣传中都一一列举了出来,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将这些荣誉都进行了翻译,但是译者没有考虑到文化缺省问题,导致译文并不符合目的语的宣传特点,造成译文篇幅冗长,给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企业外宣资料对外宣传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不妨改为:

Translation:

Since 2004,GWM has been entitled to many honorable titles granted by both loc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Recently,the development of GWM has been also widely recognized b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such as “Top 10 Listed Private Companies”,“China's 500 Most Valuable Brands” and “Forbes Asia Fabulous Listed Company in 2014”.

保定企业外宣资料翻译中,文化缺省既体现在对保定地区特色文化的处理不当,又体现在部分翻译没有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没有采取适当的策略来补偿目的语读者对保定特色文化的文化缺省,这些问题影响了保定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的质量和外宣资料翻译在企业对外宣传中的积极影响。

三、结语

文化缺省问题可以通过一系列文化缺省补偿策略得到解决,包括增补、删减、释义、改写、套用、重构等处理方法。保定企业外宣资料中有很多富有保定文化特色的宣传用语,如何把握这些文化因素的传递,从多大程度上做到合理翻译这些文化因素,既要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一些保定文化特色,让目的语读者对保定地区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一定的兴趣,又要符合英文企业宣传资料的行文特点,让目的语读者顺利接受保定企业外宣资料翻译。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评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公输翻译第4篇

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化折扣;文化输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019-01

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软实力”却一直被国际诟病。美国大片和英剧广泛输入中国国内,而中国影视剧输出国际市场却一直处于窘境。中国的电影、影视剧鲜少被国外引入,即使有走出国门的影视剧,改编播出后也收到了诸多的批评和贬低。这不得不令人深究中国影视文化输出道路中出现的问题。仅仅把中国影视剧质量不高作为主因显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中国影视剧的输出由于语言翻译,出现了内容偏差以及文化内容大打折扣的情况。其中,台词由中到英的译制存在将汉语“负迁移”的现象是中国影视剧的输出道路上的巨大拦路石。这使欧美对中国的文化接受度处于较低的水准,也无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折扣阻碍影视文化输出逐渐引起了国际关注。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文化折扣以及文化输出的相关问题,并著以相关论文和书籍。霍斯金斯(ColinHoskins)和米卢斯(R.Mirus)在1988年发表的论文《美国主导电视节目国际市场的原因》(ReasonsfortheU.S.DominanceoftheInternationalTradeinTelevisionProgrammes)中,就首次提出“文化折扣”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文化折扣是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的受众认同或理解,从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我们从李道顺(2006)、郑雪梅(2010)以及邱燕妮(2012)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翻译导致的文化折扣的确是存在的,并且是被广泛关注的,它确实阻碍着中国影视剧的输出。影视输出的重要桥梁就是语言的翻译,两个国家语言的切换主导着目的国观众对于影视输出国剧作的理解。同时,通过对十几位在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字幕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吸收。下面我们就美版《甄嬛传》的“欧美之旅”来阐释影视剧的翻译质量在对外输出中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甄嬛传》在中国国内十分受欢迎。为了更加适应美国市场,输出方将76集的长篇巨制剪辑为90分钟一集共6集的电视电影,还特地补拍了许多镜头,以做更完美的准备。但作为首部在美国主流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电视剧,《甄嬛传》的收视却不尽如人意,五星满分只有不到两星的均分评价。首先我们不能否认,过度的删减使其剧情的连贯性受到了影响,但《甄嬛传》的台词翻译也是一直为众人所诟病的。字幕的翻译并未给这部剧起到加分作用,却直接影响了美国观众对剧情以及中国文化的充分理解。我们截取以下台词的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例1:碎玉轩(SuiyuPavilion),冷宫(ColdPalace)等一些宫名的翻译处理。在美版《甄嬛传》中,妃子的住所名称大多以音译,存在诸多令人困惑之处。例如,甄嬛寝宫“碎玉轩”的“碎玉”二字,原指细小的玉片,也指落花,蕴涵着消极之意。而仅仅以音译,不能够完全传达出这种蕴涵之意。“冷宫”也并不是指气温较低、寒冷的宫殿,而是特指失宠的妃子所居住的地方,这些特定的含义在剧中并未有些许注释以使观众更为明了。单纯地以音译翻译一些名词并不可取,我们也可以以近期大热的电影《老炮儿》《寻龙诀》的片名翻译为例。“老炮儿”被译为“Mr.Six”,以与片中的“六爷”相符。但单纯地看到“Mr.Six”,大多数外国友人应该还是会困惑满满。“寻龙诀”被翻译为“Mojin-TheLostLefend”,对于外国人来说,以“Mojin”音译摸金,理解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一些名称的字幕翻译上,我们应该做出更多的研究,一味地音译会增加理解困难,并不能传达出其蕴涵的真正含义。例2:皇后(Empress),熹贵妃(NobelConsortXi),华妃(ConsortHua),富察贵人(LadyFucha),夏常在(AttendantXia),余答应(SecondAttendantYu)等妃子等级封号的翻译。以上为后宫妃子按等级高低排列的封号的翻译,这样的翻译并不能使人确切地感受到等级的差别。“妃”一字翻译为“consort”,有配偶之意,贵妃则加上“Nobel”一词以示尊贵,而“常在”翻译为“attendant”,有侍者、随从之意,“答应”低于常在,即为“SecondAttendant”,这倒是较为符合封号的翻译。但是在片中,低于答应的“官女子”一位就直接以“herebydemoted”一笔带过。《甄嬛传》中妃子等级众多,翻译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是等级的递进性也不明显,这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同时,在剧中,很多诸如“奴婢”的谦卑词汇都被省略掉了。这不能体现出阶级意识很强的中国宫廷的特点,也未能很好地传达中国故事的文化。例3:甩脸子给谁看呢?Whocanbearit?这句话的翻译改变了主语。虽然在翻译中,我们应适时改变主语来更好地传达意思,但在这里,改变了主语会使语气发生很大的改变。“甩脸子给谁看”更能表现华妃嚣张跋扈的性格特征与语言特点,“whocanbearit”则太过平和,人物性格表现不明显。例4:她是因为气血逆转导致难产。She’shavingadifficultlaborduetoanimbalanceofthechiandtheblood.作为中文观众,我们当然能够很容易地知道“气血”二字的意思,但外国观众并非如此。这里只简单地将“气”音译为“chi”,带来了很大的理解上的难度。还有其他一些名词的翻译也存在可修改之处,如惊鸿舞翻译为“FlyingWildGoose”,一丈红翻译为“ScarletRed”等。当然,我们不可以忽略译者在翻译《甄嬛传》时作出的努力,这在很多词汇的选择上都可以看出。在美版《甄嬛传》中,有许多很好的诗句翻译。例如,“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翻译为“Lightandshadeuponherbed-screen’speaks,herhairdriftscloud-likeacrossrosycheeks”,用意思的理解来翻译诗句(毕竟完全的对仗翻译也是不大可能的)。

许多中国文化里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文化对应,这也是导致文化折扣存在的原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一时要在翻译方面跨越这样的文化鸿沟并不实际,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翻译中作出一些改进。首先,我们可以从成功输入中国的美剧、英剧中寻找改进方案。以美剧《生活大爆炸》(BigBang)为例。《生活大爆炸》讲述的是四个宅男物理科学家和一个美女邻居发生的截然不同的搞笑生活故事。在一些专业词汇、特殊文化或晦涩的笑点及美式语言上,译者都在字幕后方或是画面上方给出了一些解释,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片的精华之处。例如,主人公Leonard帮助医生填字谜游戏时说的“nabokow”,译者就在译文“纳巴科夫”后直接以括号加上“俄籍美国小说家”,帮助观众理解(第一季第1集);主人公Sheldon在唱一首童谣时,译者就在贴近字幕备注了“改编自英语儿童歌曲GINGO”(第八季第21集);当提到“thisisaswirlingvortexofentropy”,译者在翻译完“这是一堆乱熵”后,紧跟其后解释了物理名词“熵”——熵越大,系统越无序等。就像美剧《生活大爆炸》对一些美式笑点及生僻名词在屏幕上方加以注释一样,我们在进行影视剧的翻译时,也可以参考这样的方法。例如,在翻译“冷宫”时就在其上方备注“palaceforthoseconcubinesfallingintodisfavor”等,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此外,我们应加大对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的研究。对古代中国词汇的整理形成“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库”,以最佳的翻译将这些词汇予以统一,注意保留其中的文化韵味与特色。本文旨在由翻译入手,侧重研究由翻译不当或翻译缺失引起的文化折扣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文章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所选影片与译例较少,分析也存在较多不够透彻的地方。但所提出的问题应该被重视并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李道顺.翻译中的语意流失与补偿[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报,2006(3):52-53.

[2]林文艺.探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84-88.

[3]刘海宁.文化接近与文化折扣——从美国电视剧“疯狂主妇”在中国的传播说起[J].新闻爱好者,2006(6S):14-15.

[4]燕妮.从文化折扣角度看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产品战略[J].中国经贸刊,2012(8):53-54.

[5]阮立,唐祺.“泰囧”美国遇冷的文化折扣角度分析[J].视听,2015(09):74-75.

[6]王勇.文化帝国主义与中国电影话语权建设[J].文艺争鸣,2014(5):167-169.

[7]徐群晖.文化帝国主义环境下的中国电影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战,2005(2):289-292.

[8]闫伟娜.影视产品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问题研究[J].西部学刊,2013(11):42-44.

[9]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2001(4):36-49.

公输翻译第5篇

一、熟实的外语和母语基本功

敬爱的生前对翻译提出了三条规定,其中第二条就是要有较好的“语言本身的基本功”,这里实际上是指外语和母语(即指-汉语)的基本功。要衡量一个翻译人员的水平,不仅要看他的外语水平,而且还要看他的母语水平。因为作为一个翻译人员,不管口译还是笔译,必须有驾驭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能力,必须既能输入一种语言信息又能输出等效的另一种语言信息,这种过程的两个基本环节乃是理解和表达。对于口译来说,就是首先要听懂,然后才能表达,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缺一不可。如果对输入语(即原文或原话)不理解或听不懂,那么输出语(即目的语,可能是汉语,也可能是外语)就无法进行表达,反言之,即使是输入语听懂了,输出语水平很低,也不可能很好地表达出来。这里,我只举两个实例来证明这一点。

1980年,我随公司一行21人的考查团赴加拿大对加航cl一215飞机加工、部件进行技术考察。因为只去了我一个翻译,忙不开,对方付出一定代价雇用了两名翻译来协助我们,其中一名是1972年才从我国出去定居,汉语水平是没有问题的,另一名是小时候从香港出去的,一直在加拿大长大的,他的英语应该说是很地道的,然而,他的汉语(他叫国语)却不尽人意,在汉语的理解和表达上很吃力,不能很好地沟通双方的语言信息,最后还是被老板辞掉了。

不妨我再举一例说明这一问题。1983年,我陪同一行13人的考察团赴美国对波音军用分部进行737垂尾技术考察。对方也安排了两名华侨与我们一起工作,丫名是从台湾派出的,在美国攻读完博士学位后,就留在波音公司工作;另一名是解放前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定居美国并在波音工作多年,按理讲,他的英语和专业都不成问题,然而,由于多年侨居国外不用汉语,他的汉语水平确实退步了,结果就连翻译他本人的专业时,都感到非常吃力。

从上述两个事例来看,作为一个称职的口译人员(笔译也是如此),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和母语两方面的基本功。翻译前辈唐建文先生(现任中国译协理事及对外友协常务理事)曾说:“作口译工作(当然笔译也是一样)至少必须较好地掌握两种语言,母语和一种外语。两种语言应能同样作为输入与输出语。这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道理很明显,因为译员必须在第乙种语言讲完一段之后,立即译成第二种语言。这第二种语言,可能是母语,也可能是外语。”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口译人员,他的外语水平应差不多达到或接近他的母语水平。也有人这样说过,一个翻译人员,如果他的外语达不到他的母语水平的60%一70%,就很难胜任翻译。

二、较广博的专业知识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要求翻译成为一个杂家(jaekofalltrades)。对于一个科技翻译人员来讲,更应该是这样。翻译人员不同于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了一门专业,很可能是他终生的职业,真可谓够他享用一辈子的。然而,作为一个翻译人员,特别是科技口译人员,他的专业是无法固定的,说不定遇到什么课题,也说不定遇到什么谈话内容,所以,有人把翻译人员比作“万金油”,他的知识面应该是越宽越好。

众所周知,科技翻译,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准确。对科技口译或笔译工作者来说,要达到翻译上的准确,必须对他所要翻译的东一西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从口译工作的特殊性来讲,也要求外事科技翻译人员具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我们知道,口译过程包括“理解一记忆一转换一表达”四个重要环节。记忆分为瞬时记忆,保持一、二秒钟,短时记忆,保持一、二分钟,以及长时记忆,保持二分钟或更长。口译需要的记忆是瞬时和短时记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恐怕都会有过这种经历,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住,记得牢,对不理解的东西就很难记住,即使记住,也是转瞬即逝,我个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翻译起来就得心应手,大段大段的话都能记住,并顺理成章,毫不费力地表达出来。反之,遇到自己所不熟悉的专业,尽管费劲不小,但还是记不住,似乎每个字都听进去了,但信息串不起来,翻译起来就特别困难。即使免强应付了翻译,事后也记不起内容来。

至于在翻译趣事中,由于翻译人员不懂专业而闹出的笑话,更是不胜枚举。譬如,某某外语学院有个法语系学生在辽化实习时,把“thermoeouple”(热电藕)理解为“thermo”是“热的”,“couple”是“一对”,于是就翻译成了“在热恋的一对”,弄得在座的听众真是啼笑皆非。

记得有一次,我随部、厂领导赴波音公司参加高级联席会议,然后到威奇塔军用分部访问,对方雇了一个原中国自费留学而后定居美国的青年陪同我们,他的英语是不错的,汉语也是可想而知的。当对方向我们汇报关于737垂尾的技术培训情况时,我突然有电话出去几分钟,临时让他代我翻译一下,等我回来一看,他却一扫先前那翩翩风度,对一些专业术语张口结舌翻不出来,我们的人也在摇头,看他感到十分吃力,我实在不敢让他代劳了氏从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外事科技翻译人员必须具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

三、良好的思想修养

对于一个外事科技翻译人员来讲,思想修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对工作应该认真负责,一丝不掌,不懂就问或查字典,不要不懂装懂,自以为是。中国翻译史上,曾有人由于疏忽,或者说过于自信竞然把银河(milkyway翻译成“牛奶路”,而贻笑大方。我们如果不注意,也会重蹈覆辙,很可能发生诸如把a红蔷薇,,(amerieanbeauty)翻译成“美国美人”之类的笑话。

谦虚谨慎,善于与领导及同志们合作。要搞好合作,关键是要有虚心的态度。一个再好的翻译人员,在口译或笔译中难免会有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别人给指出来,应该持欢迎态度,不要以为这是丢了个人的面子。只有翻译错了,又不思改正,才最丢面子。

要有良好的气质。一个人的气质有活跃型有稳重型,作为一个合格的外事科技翻译,应该兼而有之,既要活跃又要稳重。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什么场面,都能做到控制个人的情绪,集中自己的精力,反应敏捷,尽善尽美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外事翻译要讲究风度,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彬彬有礼。这样做会引起对方的尊重和信任,有助于双方的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建立。

内外有别,谈话有分寸,玩笑要适度。有的人由于不注意这方面的修养,说话随便,造成泄密现象;还有的人在与外国人交往中,一旦关系熟了,就乱开玩笑,甚至给对方起外号,结果久而久之,被对方觉察出来,弄得双方关系非常紧张。这都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要顾全大局,要有“代人受过”的精神。在重大谈判中,有时我方要改变一下思路,而又要免受对方指责我们“出尔反尔”,这时往往要翻译承担一下责任。因此,外事科技翻译人员应该具有这种顾全大局、“代人受过”的良好气质和思想修养。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加强对有关政策的理解与学习。

诚然,要达到这些条件,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外事’科技翻译人员,必须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一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在此,愿借用唐建文先生向青年翻译人员提出的“c”开头的六个英文词作为六项必要条件来结尾,以期与所有的翻译同仁共勉:

1.业务过硬(eompetenee),

2.精神集中(eoneentration;

3.全面理解(comprehension),

4.认真负责(conscientiousness);

公输翻译第6篇

文言文的翻译,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意译就是翻译文意的大体意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因此,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有人总结出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这两句既是对偶,又是互文: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合指兼顾。在译时,上下句的意思都要互相兼顾。应该译成“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胜利归来。”如果译成“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多年以后,壮士回到故乡”就不是原文的意思了。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例:“吾义固不杀人”(《公输》)中的“义”是名词用作动词,作“遵循道义”。“固”是“本来”,引申为“坚决”。译作“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 ,这就把公输盘所标榜的所谓“正义”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良田美池”可以直说良田美池,但如果译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就又形象生动得多,把桃花源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给人展现了出来,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但是在古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而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结构等。如:“如……何”“孰……与”“不亦……乎”等。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光掌握原则是不够的,还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六字法”,即“对”“换”“留”“调”“补”“删”等。

对,就是一对一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居多这一特点,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虚词应将其用法在译文中表现出来。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这句就可以译成:“四季的风景不同,其中的乐趣也无穷啊。”

换,即针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句中“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可有些词,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词的意义却发生了根本的演变。体现在: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泛指一切大河流。“山”古专指华山,现可指一般的山脉。例:“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2)词义缩小。如:“祖父”现指爷爷,而古汉语中的“祖父”为一个并列词组,指爷爷和爸爸。此类词还有“妻子”“所以”“可以”等。

(3)词的感彩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另外,古汉语中有一类字,如果按原字去理解,则无论如何都讲不通,这是通假字。遇到通假字就需要用音同、音近或相应的字去替换。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句中“距”就通“拒”,意为“抵挡、挡住”,而不是“距离”或者“离开”。整句就应该译成“公输盘多次设下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挡住了他的进攻”。

留,即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帝号、年号、朝代名、官职名、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直接保留,不做翻译。如:“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宋仁宗赵桢的年号,直接说“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了。

调,即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序予以调整。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如:“何以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 “凭什么打这一仗”。“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太过分了)”,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补,即将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中承前省略主语“蛇”,译时应加上。

公输翻译第7篇

不难看出,泰特勒的翻译准则和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有相通之处。|国内外其他各种翻译理论和翻译流派提出的翻译标准数不胜数,在此不再赘述。这些翻译准则(标准)对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还不够深入具体。

科技文体的本质在于传递和交流科技信息,很少或几乎不涉及人文、心理、价值观念等隐含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因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更多信息传递是否准确,以及译文读者对译文是否认同。换言之,译文文本是否得到了等量等值的科技信息,是否能够接受译文文本的表述方式(行业专属的术语表述是否得体准确,译文是否通顺流畅等)应该是译者最应该关注的方面。

根据科技文体的文体特征、语言功能及其使用的语言环境和译文选择的各种制约因素,可以将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标准定为:忠实准确、通顺流畅、规范专业。其中,“忠实准确”体现的是原文和译文信息的一致性,“通顺流畅”和“规范专业”则体现出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和认可度。

1.忠实准确

科技文体旨在阐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描述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表述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文本本身呈现的普遍的客观意义比其他文体更强。同时,科技文体以传递科技信息为目的,集中体现语言的信息功能基本或者完全不涉及个人情感和复杂的社会民族文化蕴含。威多森(Henry G Widdowson)说:“科技语篇代表一种将现实概念化的方式,一种为保持其科技属性而必须要独立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外的交流方式。

因而科技英语翻译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忠实准确”(faithful and accurate)。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必须客观完整地表达、传递、重现原文的内容,原文和译文的指称意义一样,完全或者基本重合,即从概念对比的角度要求译文和原文表达的是同一概念,描述的是同一过程或者变化等。下面举例说明。

①"Site" refers to the land and other places on, under, in or through which the Permanent Works or Temporary Works designed by the Engineer are to be executed.

译文l“现场”指工程师设计的永久性或临时性工程所需的土地及其他场地。

译文2“现场”指工程师设计的永久工程或临时工程所需的土地及其他场所包括地面,地下,工程范围之内或途经的部分。

对比译文1和译文2可以看出:译文1在翻译时漏掉了介词on、under、in、 through所涵盖的意义,信息遗漏,粗略模糊,违背了科技英语翻译准确性要求;译文2则表达准确而且具体。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忠实准确”是译者应该遵循的第一标准,这是科技文体客观性的要求。

2.通顺流畅

通顺流畅(smooth and fluent)指的是译文文本流畅自如,译文在读者头脑中产生的印象和原文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基本相同,译文读者能够产生跟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感受。这就要求译文的遣词造句和语篇构建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通顺易懂,符合译人语语法、句法和表达习惯,避免因为语言形式的差异而影响信息的理解。换句话说,在满足“忠实准确”标准的前提下,翻译出来的译文要地道流畅,能够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这一标准也是本章前面第四节讨论到的顺应目的语语境选择的要求。违背这一要求,就会出现翻译腔。且看下面两个例子:

①Three American astronauts blasted off and headed to the moon on July 20, 1969.

译文1 三名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7月20日起飞,朝着月球。

译文2三名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7月20日出航,直飞月球。

译文1的“起飞”与“宇航员”搭配不当,“朝着月球”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② If we close our eyes, we cannot see anything because our eyelids prevent the rays from entering our eyes.

译文1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就看不见任何东西,因为我们的眼睑阻止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译文2因为眼睑能阻止光线进入眼内,所以我们闭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对于例②而言,译文1符合科技英语翻译准确性的要求,但因为完全模仿原文文本的结构,读起来别扭,代词“我们”在“我们的眼睑阻止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这句话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表达在英语中尚可,但在汉语中就显得重复累赘。译文2克服了译文1的毛病,前后条理井然,流畅自如,符合科技英语翻译“通顺流畅”标准的要求。

3.规范专业

“规范专业”( standard and professional)要求译文的专业术语表述符合科技语言和术语规范,尽可能利用译人语中已有的约定俗成的定义、术语和概念。

科技文体是应用于科学技术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正式文体,其正式程度根据情景语境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正式程度越高,专业术语、定义和概念也就越多,文体的专业化和行业化程度也就越高,翻译时对译文的规范化、

专业化要求也就越高。

本书中讨论的译文读者是指有相当认知能力和教育文化水平,并熟知其所在行业的相关专业术语和惯用语的理想化读者。因而,要使这样的读者接受和认同译文,译文就必须要达到规范专业的要求,这就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或者能够通过查询专业资料和求教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透彻理解原文内容,根据科技文体正式程度的要求,尽可能译出规范、专业的术语。

①Traditionally, rural highway location practice has been field oriented, but the modern method is"office" oriented.

传统上,乡村公路定线采用现场定线法,而现在的方法则是采用纸上定线或计算机定线。

如果专业或者行业知识欠缺,可能会把field oriented和“office”oriented翻译为“田野导向”和“办公室导向”,而不是“现场定线法”和“纸上或计算机定线”。“田野导向”和“办公室导向”这样的翻译自然很难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所接受。

② The third step was for the survey party to run in the preliminary or P line, or, where necessary, two or more alternate lines. Distances and angles were commonly measured by transit and taping methods;a profile was taken by differential leveling.

第三步是勘测队测定初步线路,如有必要,测定两条或更多的线路。距离和角度通常用经纬仪和钢尺测定,高程用水准仪测定。

如果没有基本的专业知识,理解上文要颇费周折。一旦明确了句中几个关键词所指的专业概念,比如profile表示“高程”,transit and taping methods和differential leveling分别表示“用经纬仪和钢尺测定”和“用水准仪测定”,困难便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译者要以“忠实准确”、“通顺流畅”、“规范专业”为标准,顺应语境的要求,输出的译文不仅要准确并忠实于原文,还要地道流畅。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除了以上标准,翻译的过程和策略也不容忽视。标准和策略,一个是指导行动的纲领,一个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一个强调的是目的,一个强调的是过程,二者各有侧重点。

翻译的策略就是翻译的具体行动计划,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翻译过程的具体步骤,二是翻译过程应该采用的方案。简单而言,翻译的步骤包括理解和表达,理解是对科技文本原文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表达是用译入语准确、流畅、规范地进行表达。奈达将翻译过程分为分析( a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 restructuring)三个步骤(Nida,1964)。也有学者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表达和校改三个步骤。更为具体的是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诠释、重现和表达四个步骤,这样的划分方式对科技英语翻译更具指导意义。

“理解”是指对原文文本的透彻分析,准确无误地抓住原文承载的信息。因此,对科技文本中的每个词语、短语、句子、段落以至整个语篇的结构和确切含义都需要准确理解,弄清楚文本中的语法关系、上下文的衔接和连贯、逻辑关系、文本的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目标阅读群体、文本的风格和正式程度等,切忌粗枝大叶、模棱两可、片面甚至错误地理解原文文本。

“诠释”指的是在完整、准确理解原文文本的基础上,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源语解释并建构原文文本信息,明确表述出原文隐含的意义,排除歧义,限定特定词汇,短语的意义,明晰句子之间和语篇内部的逻辑关系等。

“重现”是指在诠释原文文本的基础上,用对应的直白清楚的译入语重现原文文本承载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译文是一种在原文基础上转换出来的解释性文字。

“表达”是指在重现的基础上,根据翻译标准的要求,对照原文文本,按照符合译人语行业规范和专业表述方式的要求进行增删、转换、组合和排列,用准确、流畅、地道的语言输出译文,最后成稿。

当然,现实中的科技英语翻译不一定按照上面的步骤按部就班进行,像生产流水线一样输出译文。上面的步骤反映出的是一个理想化的思维过程,不论什么层面的翻译实践,这样的步骤或过程有利于在翻译中发现译文的问题,以便在相应的步骤或阶段进行修改和提高,直到输出准确、流畅、规范的译文。

翻译策略所涉及的方案指的是在文本转换时采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将翻译的手段分为逐字翻译(metaphrase) 、意译(paraphrase)和拟作(imitation)(相当于改编)三类。维奈(Jean-PaulVinay)和达贝尔内(Jean Darbelnet)提出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两种方式,其中直接翻译又包括借词(borrowing)、仿造词语(calque)和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三种手段;间接翻译包括词性转换( transposition)、调节(modulation)、等值(equivalence)和改编(adaptation)四种手段。卡特福德(J.C.Catford)在形式对应、文本等值和翻译转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翻译手段,分别为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字面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自由翻译(free translation)。关于翻译手段和策略,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的提法也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实际上,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很难在上述的翻译手段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一个文本只能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手段去翻译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译者输出的文本是多种翻译手段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很难说一种策略或手段就能达到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例如,直译或许能够做到忠实准确,但以这样的方式翻译出来的译文能否做到完全通顺流畅或者规范专业呢?自由翻译或者意译能够达到通顺流畅的要求,但是一味的意译是否能保证译文的忠实准确呢?

公输翻译第8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开放程度的加快,科技类专业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以英译汉为主.由于专业翻译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专业化,所以需由专业技术人员来翻译,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没有经过像英语专业学生那样的系统性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训练,但只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就能进行英译汉的专业翻译.从翻译是实践活动这一基本认识出发,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一些翻译理论,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学习一些翻译的基本知识,对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是有益的,对提高译文质量也是有帮助的.因此笔者认为,从事科技类专业英译汉的技术人员既要提高对翻译的认识,还要在翻译中对翻译准则(原则)进行正确的把握.1 对翻译的认识翻译是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通过翻译将一种语言转变成了另一种语言.要做好这一实践活动,就要了解翻译对象(译出语或源语)在不同题材和体裁下的特点,了解并掌握不同的翻译方法和各种翻译技巧.对翻译者来讲,首先要对翻译的概念从本质上加以认识.许国璋先生在谈翻译时,总是先谈翻译目的,再谈翻译标准和方法.如果认为翻译只是在字面上将译出语译成译入语,则不免过于肤浅,这样在翻译时也就难免会犯错误.例如把A substantial excess in output capacity of atransformer can be achieved by accelerating the loss ofits insulation life.译成“变压器输出容量的过度超出可通过加速绝缘寿命的缩短来取得”.这样译,尽管没有语法结构上的错误(句子框架……can beachieved by……,……可通过……取得),substantial和loss两词也译得不错,但从逻辑角度分析,这样翻译是错误的(输出容量过度超出成为取得的结果).按正确的逻辑分析,加速绝缘寿命的缩短才是结果.所以此句应译为“变压器输出容量的过度超出会加速绝缘寿命的缩短”.又如The definitionof power transmission depends on who uses the term.此句很容易译成“输电的定义取决于谁用这个术语”.这样译不能明确表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翻译当然应译“意”而不仅仅是译“字”,因此翻译者对翻译的概念应有深层次的、本质上的认识: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或语音的)所涵盖的信息(明说的或暗含的)传递到另一种语言的活动.上述的第一句之所以译错,是因为译文的意思并不是原文的意思(即涵盖的信息);第二句翻译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将原文暗含的信息(不同使用者对输电有不同的定义)在译文中明确表达出来.翻译的目的是要传递信息,而语言仅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传递过程如图1所示.language A brain language B(computer) 认知 思维表达图1 信息传递过程

翻译过程就是对原文之“意”的认知和用译文将此“意”表达出来的过程.对于英译汉来讲,认知是基础,是翻译的关键.因为认知涉及的是对外语原文的阅读和理解,表达使用的是母语,而中国人的母语水平一般要高于外语水平.认知和表达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翻译既要思索原文准确之意,又要思索如何将原文之意确切得体地表达出来.翻译者认知时要站在原文作者的立场上去理解原文,表达时要站在译文读者的立场上考虑如何表达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意思和意图,这是翻译工作者应树立的正确翻译观,有人称之为“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个是原文作者,另一个是译文的读者.”2 对翻译原则的认识在了解了翻译目的、翻译过程和正确翻译观等基本概念之后,对从事专业英语英译汉的技术人员来讲,必须要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翻译的原则.这些原则既是翻译实践时的要求,又是译文质量优劣的评判标准,也称为翻译标准.就翻译原则而言,有各种说法,但其中一致公认的首推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1 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 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同一性质;3 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我国提出翻译标准且影响力最大的是翻译家严复(1854-1921),他提出的“信、达、雅”3条准则一直为不少翻译工作者所接受.“信”是要求“译文取明深义……意义不背本文”,指的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其涵义深远,可理解为译文应从内容到形式全面地忠实于原文,有人称之为“译文要在词级、句级、段级和篇章级的各个层次与原文达到深层的等值”.“达”是要求“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下笔抒词……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指的是译文的通顺达意.“雅”要求“修辞立诚”,指的是译文的用词修辞.无论是“翻译三原则”还是“信、达、雅”,都体现了译文和原文信息等值这一基本要领与“原文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译文读者”这一信息传递链,因而适用于一切翻译.但是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同题材和体载的文章,由于读者对象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在表达形式、风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文学作品重视形象和艺术的效果,而科技专业文章则具有科技性强、专业性强、逻辑严密、表达要求简练等特点.采用“信、达、雅”这种划一的标准已不能直接体现对不同个性的具体要求,但“信、达、雅”准则能历经百年沧桑而不衰,说明了它的博大精深,说明其可随时代的变迁而赋予新的内涵.因此,一种做法是给“信、达、雅”赋予各种不同的内涵,对“信、达、雅”给予新的理解;另一种做法就是将“信、达、雅”原则结合不同题材和体载原文的翻译,提出多元化的具体翻译要求.如对于文学翻译,钱钟书先生提出了“传神”和“入化”的要求;科技翻译则比较认同“准确通顺”的要求(可以说是“信、达”在科技类专业英语英译汉时的要旨). 需要说明的是“,雅”并不是科技类专业英译汉的根本要求,当然能“雅”则“雅”,但也不必强求.例如:Electric power is transmitted at high voltagelevel either because of the distance or because of theamount of power,or because of their combination.译成“以高的电压等级输电是由于输电距离或输电量的需要,或者两者都有.”这样翻译,已经做到了“信”,译句中their combination(字面意思:两者的组合)的翻译也已经做到了“达”.若一定要追求译文的“雅”,可以译成“两者兼而有之”.从此例可以看出,科技类专业英译汉时“,雅”并不是主要方面,但做到了“雅”,可使译文增光添彩,使译文更加完美.3 科技类专业英语英译汉准则的具体把握

“信、达、雅”的准则对一切翻译都具有指导意义,但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对其尺度的把握上,因译者对其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很难把握好,所以在科技翻译中,一般以准确和通顺来把握“信”和“达”,尽管后者比前者的涵义更深远、更丰富.科技专业英语的英译汉,并不像文学翻译那样需要太多地考虑修辞,考虑文笔的优美,反而要注意另外的一些特点,如专业性强、逻辑严密、表达明确简练.结合这些特点,本文提出了科技类专业英语英译汉时正确把握翻译准则的12个字:准确全面、严谨明确、通顺简练.“准确全面”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没有走样、歪曲和丝毫的遗漏.这涉及是否做到“信”.“严谨”是指译文表达要严密、合乎逻辑,译文不应引起读者对意思的曲解、费解(不理解).这是科技类专业英语特点所决定的.本文所举第1句例句就说明了因逻辑关系的错误而导致的误译.要使逻辑严密就需要译者具备非常专业化的知识,同时又要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容不得丝毫的一知半解.例如,The arrester may have to operate andcease conduction with full line2to2line voltage.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会译成“避雷器必须在全线电压下动作和停止导通”.这样译,从逻辑上讲是自相矛盾的,因避雷器的动作就是指避雷器的导通,这样就成了“避雷器必须在全线电压下导通和停止导通”,既要导通又要停止导通,则自相矛盾.根据专业知识,结合本句并通过理解,可知道动作是指在过电压下的动作,而停止导通是指在过电压作用后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熄弧,所以此句正确的译文应为“避雷器在全线电压下,必须可以(在过电压作用下)动作并(在过电压作用后)熄弧”.“明确”是指在表达上要确切、明了,容不得任何的模棱两可.例如将A circuit breaker must beeffective instantaneously when it is called upon toperform any switching operation after long periodswithout movement译成“在断路器长期没有动之后,被要求去执行任何开关操作时其必须立即有效”.将movement译成“动”,译得不准确.断路器安装后是不能移动的,动是指断路器中的触头(动触头)动,而触头动习惯称为断路器动作.将switching operation译成“开关操作”,译得也不明确,这里具体是指switching on or off operation.将effective译成“有效的”也不明确,让读者琢磨.所以根据“明确”的要旨,此句可译成“在断路器长期没有动作之后,一旦让其完成任何投切操作,它应立即动作.”“通顺”是指译文的文理通顺,行文流畅.在专业英语英译汉时引起译文不通畅的多数原因在于表达上不符合汉语语言和专业的表达规范.如将high voltage and high current译成“高电压高电流”就不符合汉语规范,汉语中电压有高低之分,电流只有大小之分,因此应该译为“高压大电流”.再如前面例句中的high voltage level若译成“电压水平”就不符合专业表达的规范,因为输电电压有一级级的标准等级,如35kV,110kV,220kV.“简练”是指译文应简洁精练.专业英语译文只要能将内容表达清楚,能简练则尽量简练.例如将Then another voltage reduction is experienced inlocal substations译成“在地区变电站电压再次降低”,要比译成“在地区变电站经过又一次电压降低”更为简练.电力专业英语的教学和翻译实践表明“,准确全面、严谨明确、通顺简练”这12个字既融入了“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又结合了科技类专业英语的具体特点,同时还具有通俗明了和较好的可操作性.4 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指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表达形式等)将原文意思传达过来.意译(free translation)则从意思出发将原文意思表达出来,而不必注意原文的语言形式.由于科技类专业英语为论证叙述型文体,而且原文逻辑性强、结构严密、语言精练,所以一般采用直译已能很好地传达原文意思,也就是说翻译时以直译为主.直译为主说明能够直译就不要采用意译,因若意译不当,可能反而弄巧成拙,造成意思上的不准确和逻辑上的不严密.例如将The modern power system must recognize the public’sdependence on electric service译成“现代电力系统必须认识到公众看法取决于供电质量的好坏”.还认为是在意译,这与正确翻译“现代电力系统必须认识到社会对供电的依赖性”意思上已有不同.如何把握什么时候才采用意译呢?很简单,先直译,直译译文还不能表达出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时,才采用意译.例如Underground power cableshave the further disadvantage of poor accessibility.直译时译成“地下电力电缆还有难于接近的缺点”.这显然不能表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故应采用意译,译成“地下电力电缆还有难于维修的缺点.”(因为接近的目的是要去维修,而维修须挖开地面因而很困难)过分拘泥于原文字面,生搬原文结构而造成“字”到“意”不到或走腔变调(翻译腔),是直译时容易犯的错误,翻译者应知道直译并不是字对字(word2for2word)的翻译,直译时允许改变词序、语序、主句从句次序,直译时允许转译、分译、反译,但这些变动仍脱离不了原文的用词、原文的句子结构和原句的表达形式,而意译时这些方面已经大不相同.例如将Design parametersinvolved usually permit a lower cost generator at thelower value of SCR译成“相关的设计参数通常使短路比(SCR)越小的发电机造价越低”,虽然采用了转译,但仍属直译范畴.5 结束语专业技术人员在英译汉中的最大优势是精通专业,这给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知识平台,因为专业翻译还是要立足于本专业(因译文读者为本专业人士).了解翻译目的,树立正确的翻译观,掌握在翻译实践中对翻译准则的把握方法,或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屠志健.电力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