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雷电安全总结

雷电安全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24 05:40:37

雷电安全总结

雷电安全总结第1篇

【关键词】:SPD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 安装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渗入到各行各业和普通居民家中,电子信息设备耐受电涌的能力也越来越被关注。电涌可产生于雷击,也可来自大功率设备开关操作。当电涌水平超过设备绝缘性能承受水平时,设备将损坏并可能引起电气事故,危及建筑物、电气设备、通信网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危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等。1。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要求防雷建筑物均要采取防雷电电磁脉冲措施。随着住宅小区建设的加速,电涌保护器作为一种内部防雷装置,在住宅小区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电气设备视其在建筑物电气装置内的位置应具有相应的承受瞬态电涌的绝缘水平。电涌可来自雷电沿线路进入,也可来自建筑物内部的投切过电压。当电涌水平超过设备绝缘能承受的水平时,设备将损坏而引起种种电气事故。国际电工委员会和一些发达国家有关标准都对电涌防护作出了规定

1、住宅小区SPD的设置依据与方法

电涌保护器又可称为过电压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电子避雷器或防雷保安器,简称为“SPD”。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瞬态过压发生的瞬间,将回路接人等电位系统中,从而将回路中的瞬态过电压幅值限制在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1.1 SPD安装位置与选型

住宅小区SPD的安装主要考虑住宅楼电源配电箱、电梯机房和安防及信息系统机房。配电线路用SPD,应根据具体情况对SPD的标称导通电压、标称放电电流(In)、冲击通流容量(1imp)、限制电压、残压和被保护设备耐压程度等参数进行选择。一般的住宅小区多是独立低压电源供电,其高压侧已安装避雷器,低压侧为埋地电缆配电到各个住宅楼配电箱的配电方式。

1.1.1对于住宅楼从经济和实践结果考虑,可只在住宅楼房总配电箱安装一级SPD,完全可以泄放一般的雷电流,达到保护家用电器免遭雷电涌侵袭的目的,同时也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相应条款要求,不必要在每个单元或总电源处低压侧再安装SPD。按GB50057―94第6.4.10条要求,家用电器为Ⅱ类设备,其耐压水平为2.5 kV,则在住宅楼总配电箱处SPD选择电压保护水平坳宜按Ⅱ类设备耐压水平的80%考虑,可选用Up≤2.0 kV,In/>20 kA,在住宅楼房总配电箱处安装一级SPD。

1.1.2由于现代电梯广泛运用微电子器件控制,为防止雷电波入侵电梯控制设备,应当依照GB50057--94第6.4.4条、6.4.7条和6.4.8条等有关条款,在电梯机房配电盘内再安装一级SPD,宜选用up≤2.0 kV,In≥10 kA。

1.1.3住宅小区的安防及信息系统机房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依照GB50343--2004有关条款和JGJl6--2008第11.9.4条要求,宜在住宅小区安防及信息系统机房配电盘内安装一级SPD,选用跏≤1.2 kV,In≥10 kA。

1.1.4别墅多在旷野、河(湖)边、山坡等处,环境优雅,周围空旷,极易遭直接雷击。低压配电线路布设较长,雷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容易侵入其线路,所以宜在每栋别墅配电箱处安装一级SPD,选用Indi>50 kA,Up≤2.0kV或limp≥12.5 kA,Up≤2.0 kV。若住宅小区低压电源线以架空方式进入住宅楼,加大选定SPD的标称放电电流或冲击通流容量即可,其电压保护水平跏同上述要求,若选定SPD电压的保护水平脚达不到要求时,应在每个单元或总电源处低压侧再安装相应的SPD。

2、电源SPD的选择 对一般低压输配电系统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电源SPD安装1-2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对二、三类防雷住宅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应采取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在入户处或在电缆线转换处装设避雷器旧。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对信息系统的低压输配电系统雷电波侵入的防护,应考虑信息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信息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和发生雷击事故后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雷击风险综合评估,分为D、C、B、A4级,在低压系统中对应安装1级到3―4级SPD7。对信息系统的低压输配电系统雷电波侵入的防护,应考虑信息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信息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和发生雷击事故后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雷击风险综合评估,将信息系统雷电瞬态过电压波的防护分为A、B、C、D 四级:A 级宜在低压系统中安装3-4级SPD,B级宜在低压系统中安装2-3级SPD,C级宜在低压系统中安装 2级SPD,D级宜在低压系统中安装1级或以上的SPD。第一级安装在总进线的配电箱前,第二级安装在分配电箱前,第三级安装在重要设备配电系统前,第四级安装在电子设备工作电源前。由于首次雷击是波形 10/350μS 的电流波,第一级SPD应选用测试波形10/350μS的电压开关型SPD(雷电波放电器),第二级以后的SPD可以选用测试波形为8/20μS的限压型SPD或混合型SPD。

3、安装方法

3.1在住宅小区常采用的TN―C―S和TN-C接地系统。回路中有相线和PEN线,PEN线需与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的接地母线相连接,所以这两种系统的PEN线可不装设SPD。TN.S系统中的N线在进线处不接地,这两种系统的N线上应装设SPD,如图所示。

3.2电位联结方式

安全接地也是一种等电位联结,它是以大地电位为参考电位的大范围的等电位结。飞机上是用接线端子与机身连接,而在地球上则需用接地极作为接线端子与其连接。住宅楼内应做好等电位联结。在住宅设计和施工中,我们发现一般对总等电位联结能认真执行,但对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不够重视。洗浴卫生间是电击、雷击危险最大的特殊场所,现代住宅太阳能热水器的广泛使用,更增加入在淋浴时遭电击、雷击的危险性,近年在卫生间洗浴时遭电击、雷击事故屡屡发生。这是因为人在沐浴时,人体电阻很小,l㈣O V电压即足以使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

4、注意事项

4.1应在SPD引线上装防过流装置。压敏电阻SPD可能在遭受雷击时损坏,也可能因装用日久老化,使漏电流增大。SPD彻底损坏短路或漏电流劣化超标会造成相线接地故障。

4.2电涌保护器的两端连接线长度之和宜小于0.5 m,相线至SPD的连接线应采用不小于10 mm2铜线,SPD至PE排的连接线应采用不小于16 ram2铜线。

4.3住户需要更精细的保护时,可增加带有接地端子的泄放电流不小于5 kA的SPD插座,方便贵重电器设备使用。两级电涌保护器的线距应大于5 m或10m,防止前级保护器动作时产生耦合作用使次级保护器误动作或先于前级动作。

结语

由于自然雷击概率小,试验样本太少,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从实用角度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随着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增多,对于雷电电磁脉冲危害的防护措施显得必不可少。对于独立低压电源埋地电缆进入住宅楼的配电方式,只需在住宅楼房总配电箱安装一级SPD,不必要在每个单元或总电源处低压侧再安装SPD;对于架空低压线路配电方式,需要加大选定SPD的标称放电电流或冲击通流容量即可。洗浴卫生间应做好等电位联结,保障住户家用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城市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1】张朝辉。王玉林,陈大鹏.焦化厂的防雷防静电措施及防雷检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增刊):270―233.

【2】施广全,王振会.屏蔽措施在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设计中的使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4):褐-91.

【3】韩文生。卢学锋,杨东旭。等.电源防雷器级问能量配合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3):黯一89.

【4】国家技术监督局.C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雷电安全总结第2篇

关键词:闪电;风险评估;监测数据;应用

中图分类号 P42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132-03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ning Monitoring Data i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Lightning in Heze

Cheng Meng1 et al.

(1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Juye,Juye 274900,China)

Abstract:The lightning monitoring data from June 2014 to July 2006 in Heze area,which is acquired by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of Shandong Province,is us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lightning density with the time in the range of 5km,and the parameters of lightning amplitu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ghtning density acquired by the lightning monitoring and artificial observation differs greatly,the former is more accurate;lightning activity have obvious change over time,we should make arrangement for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reasonably and avoid risk according to chan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tensity of lightning current and cumulati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lightning current intensity changes,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impact of current value for each protected mode of surge protection device,the measured values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e recommended value.

Key words:Lightning;Risk assessment;Monitoring data;Application

雷击风险评估是根据雷击大地导致人员、财产损害程度确定雷电防护等级、类别的一种综合计算、分析方法。有利于建设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确定防雷类别与防雷措施、提出雷灾事故应急方案、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8]。例如,赵军等基于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总结了雷电灾害的作用机制和雷击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1]。问楠臻等利用广州市雷电监测网数据,按1km2的网格进行区域划分,通过加权得到地闪密度[2]。钱强寒等根据在以IEC62305―2进行雷击风险评估进行风险评估实践中时的一些经验,介绍了各雷击风险分量的鉴别方法[3]。樊荣等从落雷密度的概念出发,利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计算任一经纬度上的多年平均雷暴日数,并使用C#语言编制出计算落雷密度的软件。还有些学者通过对各地的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和多年平均雷暴日的分析,总结出了符合当地特点的两者的关系式[5-6]。以上研究,部分涉及雷击大地密度,但均没有综合研究闪电监测数据得出闪电时空分布规律并运用到雷击风险评估中。目前尚未见到针对菏泽市雷电监测数据的处理,并将其应用于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因此,对该地区评估对象附近的地闪密度、雷电活动时间变化、雷电强度分布的研究,有利于评估参数的准确取值,得出科学的评估结论。

1 利用闪电监测数据确定地闪密度(Ng)及其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1.1 利用人工观测资料计算Ng的局限性 雷击风险评估的传统方法中,通常采用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所在城市的年平均雷暴日(Td)来计算评估点的Ng值,即Ng=0.1Td。该年平均雷暴日来源于观测人员的观测数据,1d内只要观测到1次或1次以上的雷声就算是1个雷暴日。但由于人工观测的局限性(人的监听范围通常半径为8~12km),以行政区域为代表的雷电参数并不能代表该辖区的雷电特征。因此,在进行年雷击次数的估算时,应以在评估对象所在区域测得的地闪密度为准。

1.2 利用闪电监测数据确定Ng

1.2.1 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简介 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是LD-II型闪电定位系统,主要由13个分布在全省各地的闪电定位仪、一个中心数据处理系统和图形显示终端构成,采用磁定向时差遥测法进行闪电定位,各个定位仪将接收到的闪电信息和GPS时间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送至中心站计算机,通过中心数据处理系统的计算,得到闪击的时间、位置、极性、强度等参数。该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可达到0.1μs,山东省内大部分地区闪电探测效率理论值为95%,定位精度可达到300m。

1.2.2 以具体评估对象为实例确定Ng 根据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的含义即一年里某一确定地区的地闪次数,通过闪电定位系统提供的一年中某地区的地闪次数再除以该地区的面积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为

(1)

其中:D―一年中的地闪次数(次/a),S―面积(km2)。

菏泽市辖区内某化工企业中心点经纬度为:E115.530778,N35.09000,在山东省闪电定位监测数据中提取8年来(2006年7月―2014年6月)距离该点一定距离之内(以方圆5km为例)的闪电数据,期间共发生地闪1 406次,平均每年176次,根据公式(1)计算出雷击大地密度为1.76次/km2・a,而根据观测的雷暴日计算出的雷击大地密度为3.06次/km2・a,两者有较大差异。根据地闪的分布,利用surfer8.0绘制出地闪密度分布渐变图(图1),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方圆5km内各位置雷击密度的大小,为雷击风险评估结论提供参考。

2 利用闪电监测数据分析闪电月变化规律及其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该区域发生的1 406次地闪中,负地闪1 377次,占总地闪的98%,正地闪29次,占总地闪的2%(表1)。

由图2可以看出,该地域地闪月分布呈单峰状,始于2月,结束于11月。峰值出现在8月,地闪总数为723次,约为其余11个月的总和。雷电主要活动期为6、7、8月,共1 260次,占总闪数的89.6%,1、2、9、10、11、12月基本没有地闪发生。该地区闪电月变化规律,为雷击风险评估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参考依据。该化工企业每年6月份前需对化工户外装置、罐区、楼房、机房、配电室等进行防雷装置安全检测。企业的集体户外活动要尽量避开6、7、8月,可以安排在防雷设施完善的建筑物内。每次雷雨天气后,安全人员要检查防雷接地装置是否损坏,电源和信号系统的浪涌保护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要及时整改。办公人员使用电脑等电器时也要避开闪电多发期,降低闪电电涌侵入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

3 利用闪电监测数据分析闪电时变化规律及其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该地区的地闪时分布呈多峰状,2个最大的峰值出现在00:05和11:00左右,地闪数占总闪数的44%,16:00和19:00左右雷电活动也较频繁。雷电活动随时段的不同有明显变化,企业施工运行时应根据日变化合理安排工作进程,可将潜在雷击危险显著降低,建议6、7、8月份的00:05和11:00不安排施工。

4 利用闪电监测数据分析雷电流强度变化及其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由图4可知,该地区雷电流强度在5~10kA的地闪数为412次,占地闪总数的比例最大,为29.3%,其次为10~15kA的地闪402次,所占比例为28.6%,0~35kA的地闪所占比例为98.9%,大于35kA的地闪只占1.1%,没发生过大于55kA的地闪。负地闪的雷电流强度分布和总地闪的吻合度很好。

在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时,电源线路上电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和选型将直接影响评估因子的取值。而雷电流幅值是确定电涌保护器雷电流参数的一个重要的依据。电源总配电箱处所装设的电涌保护器,其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电源线路无屏蔽层时宜按式(2)计算,当有屏蔽层是宜按式(3)计算[10]:

式中:I―雷电流,取200kA、150kA、100kA;n―地下和架空引入的外来金属管道和线路的总数;m―每一线路内导体芯线的总根数;Rs―屏蔽层每km的电阻(Ω/km);Rc―芯线每km的电阻(Ω/km)。

给定的首次正闪击雷电流的幅值参考值,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对应分别为200kA、150kA、100kA。如果评估中采用上述推荐值,得出的计算结果并不能真正反映评估对象所需要的电涌保护器的雷电流参数。由图5可以看出,雷电流大于5kA的累积概率为81.9%,大于10kA的累积概率为52.6%,大于50kA的累积概率为1%,大于55kA的累积概率为0,也就是说此区域内8年来未出现过大于55kA的地闪,若采用推荐值150kA(该企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计算,需要安装的SPD通流容量偏大,鉴于雷击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寻求最低雷电灾害事故率、最少的雷电灾害损失和最优的防雷安全投资效益,I取55kA较为合适。

5 结论与讨论

利用由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获取的菏泽地区2006年7月―2014年6月闪电监测数据,计算得到评估对象周围5km范围的雷击密度,地闪月分布规律、地闪时分布规律以及雷电幅值参数,分析发现:(1)利用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计算得到的雷击大地密度为1.76次/km2・a,而根据观测的雷暴日计算出的雷击大地密度为3.06次/km2・a,两者有较大差异,前者更符合实际。(2)雷电活动随月份和时段的不同有明显变化,评估对象应根据月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合理安排生产运行进程,并在闪电高发期前进行防雷装置安全检测,规避雷电灾害风险。(3)通过闪电监测数据分析雷电流强度变化得出雷电流强度分布和累积概率,此区域内8年来未出现过大于55 kA的地闪,计算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时,I取55kA较规范推荐值合理。

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在全省范围内有13个闪电定位仪,随着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闪电定位仪的增加,该系统同步精度和定位精度将进一步减小,闪电探测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为雷击风险评估的各参数的选取提供更准确的监测数据,评估结论也更科学。

参考文献

[1]赵军,郭在华.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综合应用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22(8):48-50.

[2]问楠臻,高文俊.基于IEC62305雷击风险评估计算方法[J].建筑电气,2008,27(7):34-37.

[3]钱强寒,陈勇斌,杨磊.强雷击风险评估实践中各风险分量的鉴别[J].浙江气象,2006,28(3):41-46.

[4]樊荣,肖稳安,李霞,等.基于GB/T 21714.2的雷击风险评估软件设计及参数探讨[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4):343-349.

[5]马金福,冯志伟.雷击地闪密度与雷暴日数的关系分析[J].气象科学,2009,29(5):674-678.

[6]钟颖颖,冯民学,周曾奎,等.闪电定位资料与目测雷暴日的对比分析[J].气象科学.2010,30(8):851-855.

[7]陈家宏,童雪芳,谷山强,等.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J].高压电技术,2008,34(9):1893-1897.

[8]易高流. 雷电监测资料在雷击损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江西气象科技,2004,27(4):45-47.

[9]张日高,张良春,余建华.利用监测与人工观测数据计算的雷击大地密度比较[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

雷电安全总结第3篇

一、2005年度工作总结

(一)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为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依据

2004年11月28日,地委、行署认真贯彻《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紧密结合我地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研究成立了××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明确了其相应工作职责:(1)负责组织对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丙级、乙级资质单位的初审;(2)负责对在我地区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单位的监督管理;(3)负责组织本地区雷电灾害调查、评估、雷击事故鉴定、统计资料上报;(4)负责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等工作;(5)组织本地区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后,便迅速启动各项工作。2005年5月成功召开××地区首届防雷减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全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制定出台了规范我地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及专业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和加强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方面的规范性文件5份,进一步规范了全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实现防雷减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长期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专业技能培训扎实有效

××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起步较晚,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为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强化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为此,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在认真做好岗位培训的同时,选调省局防雷专业骨干充实我地防雷减灾队伍,选派业务骨干前往内地大专院校、省局进行强化培训,还积极从内地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录防雷专业人员,不断充实和完善防雷专业技术队伍。目前,这支队伍中拥有本科毕业生5名,大专毕业生6名,中专毕业生3名,专业包括防雷、电子、计算机、图纸设计、法学等,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完全能适应全地区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图纸审核、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测,以及防雷减灾行政执法等工作。

(三)安全检测全面铺开

根据全地区各类雷电防护装置中一部分长期未进行安全检测的实际,2005年,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积极协调地区防雷检测中心,自4月中旬起,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规定》、《中国气象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规定》和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下发的相关文件,全面开展全地区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测工作。年内完成各类建(构)筑物检测51幢(处)、易燃易爆场所及通讯基站40处,检测覆盖率为65%;完成新建、改(扩)建工程防雷图纸审核30份;派驻专业人员随工监督检测工程6项;参加各类工程竣工验收17项,是地区防雷检测中心2002年成立以来检测范围最广、业务开展最为全面的一年。

(四)科普宣传紧锣密鼓

为让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进一步理解支持防雷减灾工作,破除农牧民群众对雷电这一自然现象的迷信认识。年内,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宣传日等大型庆典活动和纪念活动进行雷电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散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展版、设立咨询台向过往群众讲解雷电防护法律法规和雷电预防知识。结合××实际,精心编制藏文版防雷宣传手册万余份发至农牧区,指导农牧民群众科学防雷,合理避雷。扎实有效的雷电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五)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积极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2005年7月,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阿扣副主任为组长的气象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组在××地区开展执法检查。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紧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治区气象条例》和《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在××地区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全地区违反法律法规,私自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拒绝进行雷电装置安全检测、安装不合格雷电防护装置甚至拒绝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等行为,积极配合自治区人大气象执法检查组的工作,进行严厉查处。还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能,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及时纠正不法行为,规范防雷减灾工作,确保各类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防雷,尽最大可能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全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05年的防雷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安全检测覆盖率较以前有长足的进步,但未能达到100%,个别单位和部门仍然对雷电安全工作认识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二是防雷减灾工作的行政执法工作还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是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主动服务意识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四是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执法水平仍与现实工作需要有差距。

三、2006年工作要点

(一)紧密结合××地区“高雷暴区”的实际,科学规划全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

(二)认真总结前几年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积累的经验,结合行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合理安排部署2006年的气象行政执法工作,重点是防雷减灾工作的专项执法工作;

(三)继续做好雷电防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重点抓好农牧区广大群众科学防雷、合理避雷工作,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全民防雷安全意识;

(四)继续抓好防雷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工作作风扎实、专业技术熟练、执法水平较高的防雷减灾专业队伍;

雷电安全总结第4篇

关键词 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步骤;内容;分类

中图分类号 P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045-01

雷击风险评估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是以工程所在地的雷电活动情况,以及雷电灾害特征为评估主体,综合分析雷电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风险内容,以为项目工程的建设、提高建筑物防雷安全系数提供参考。

1 雷击风险评估的步骤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单位接受委托后,应立即成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专家组;专家组根据评估要求进行资料收集,委托方应根据评估需要,向评估单位提供以下资料,即工程总平面图、地形图、地勘报告或工程初步设计图、初步设计说明等,并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1]。

评估专家组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和现场的勘测和调研,并制定评估方案;评估单位实施评估时,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结合当地雷电灾害预警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现场勘测报告以及雷暴天气卫星云图、闪电定位等相关资料和数据及评估对象所在地的地理信息系统资料,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对评估对象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分析、计算、评估,并编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报主管部门审查。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案作为防雷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不得任意更改;施工中如发现实际情况与评估时所提交的资料不符,应补充必要的资料,重新评估。

2 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

2.1 雷击损害风险评估

通常损害源有雷击服务设施及其附件、雷击建筑物及其附近。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特性,雷击可能会引起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服务设施、用途、内存物受损,建筑物中损失类型包括[2-3]:①L1:人员生命损失;②L2:公众服务损失;③L3:文化遗产损失;④L4:经济损失(建筑物及其内存物的损失)。具体的雷击基本损害类型包括[2-3]:①D1:生物伤害;②D2:物理损害;③D3: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邻近雷击引起的建筑物风险分量服务设施中的损失类型包括[2-3]:①L2:公众服务的损失;②L4:经济损失(服务设施以及活动中断的损失)。

2.2 雷电灾害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物质燃烧条件和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确定燃烧危害范围。并参照相关的计算方法,选择合理参数,对雷击爆炸危害范围的界定对象——工厂外部各类建筑物的安全设防标准,作出推理,得到安全距离。

2.3 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

某区域雷灾易损度与雷灾造成的损失量密切相关,损失量越高,易损度越大。首先,在某一类型的雷灾易损度指标下,先统一换算为占该类型指标总值的百分比(相对值),再根据其所占总值的百分比大小进行二次划分,划分出该类型指标从极高到极低5个等级间的界定值,然后估算出该地区此种类型指标的雷灾易损性等级,并用其所在等级的等级值取代类型指标值,通过累加各个区域雷电灾害易损指标等级值取其平均值得到评价区域的综合易损度[2-3]。

2.4 大气雷电环境评价

2.4.1 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根据项目所在地相关的历史气象资料,确定其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雷电主导方向、次主导方向等[2-3]。

2.4.2 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土壤状况和气候背景等分析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2-3]。

2.4.3 年预计雷击次数。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及建筑物本身的情况,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2-3]。

3 雷击风险评估的分类

3.1 项目预评估

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面规划等提供科学防雷依据[4]。

3.2 方案评估

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3.3 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是对一个评估区域、评估单体现有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对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的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整改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

4 参考文献

[1] 李洪峰,刘敏.已有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浙江气象,2010(3):38-40,45.

[2] 朱峰,迟良勤,林明志,等.浅谈雷灾害风险评估[J].吉林气象,2007(1):38-41.

雷电安全总结第5篇

关键词:线路避雷器;输电线路;防雷;用电安全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输电线路安全及稳定运行的关注度和要求都非常高。作为电网中的关键设施,安装线路避雷器不仅能够防止电网被雷击,更能有效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在35kV输电线路中,线路避雷器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也在实践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下文就分析线路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特征,就其如何运用在35kV电网中防雷展开探讨。

一、线路避雷器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所谓线路避雷器就是通过避雷器本体与空气间隙串联或者固定绝缘子间隙组合而成的结构。实际上,避雷器本体并不承担系统运行电压,所以不必考虑其因长期运行而导致的老化问题,并且在线路避雷器本身发生线路故障时,不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的运行。一方面,与空气间隙串联的组合线路避雷可以不考虑因线路避雷器本身故障而引起的电网事故,但需要事先在安装避雷器时在杆塔上调整好间隙距离。另一方面,如果是与固定绝缘子间隙组合结构,这种结构安装实施较容易,但支撑串联间隙的符合绝缘子需要承受较高的系统电压和机械荷载。总的来说,线路避雷器就是输电线路中,连接于绝缘子两端的一种悬挂式新型避雷器,其作用主要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从而降低雷击跳闸频率。

当雷击杆塔时,有一部分雷电流会通过避雷线流到相邻的杆塔上,而另一部分则会经杆塔流向大地,杆塔接地电阻有着暂态电阻特性,一般用于冲击接地电阻。当遭受到雷击时,接地线过程会增加附加电感值,雷电过电压的暂态分量会加到塔体电位上,使得塔顶的电位大大提高,最终造成塔体与绝缘子串的闪络,从而导致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而加装避雷器后,当受到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一部分从避雷线传入相邻杆塔,一部分则经塔体流入大地。而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入分流,大部分的雷电流即从避雷器流入导线,从而传播到相邻杆塔上。当雷电流经过避雷线和导线是,因到导线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耦合分量,再加上避雷器分流远大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耦合作用会使得导线电位提高,从而使得导线与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因此,线路避雷器具有钳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关键所在。

二、35kV线路耐雷水平分析

1、耐雷水平定义

众所周知,35kV线路属于重压网络,是我国主要配电网络之一,因其配网绝缘水平低,网架结构复杂,线路中还设有避雷线、耦合地线、线路避雷器等保护设备,在遇到雷害天气时,配电网将由直击雷或者感应雷引起线路闪络或故障。作为衡量线路防雷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线路耐雷水平受到杆塔尺寸、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绝缘子片数、杆塔地形情况等因素限制,其耐雷水平就有所不同。

2、直击雷侵害

直击雷就是带电云层与建筑物、其他物体或者大地以及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雷直击导线后,被击导线上的雷电流将分向两侧分流,形成两边传播的过电压波,而在没有反射波之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线路的波阻抗Z。架空线路的波阻抗在大气过电压的情况下,被认为接近400Ω,而雷电流沿线路两侧电流is/2的值详见电路图1,则此时架空线路上的直击雷过电压为Ug。

Ug=(is/2)×(Z/2)=100I

方学宁.TIFTS(JZHT7.H图1雷击塔顶示意图及等值电路图TS)KH*2

3、感应雷侵害

依照国家规程,距离架空线距离超过65m时雷云对地放电,线路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最大值要按照以下方程式计算:

Ug=25(I×hc)/S

式中Ug为雷击大地时感应过电压的最大值,I是雷电流幅值,hc则表示导线的平均高度,S为雷击点与线路的距离。根据此式我们可以看出,雷电感应过电压和架空线导线的平均高度是呈正比关系的,雷电感应过电压是因静电感应造成,对导线上相同的电荷量,如果导线离地距离大,则对地电容就小,导线对地电位差越大,对地过电压就越高。此外,感应过电压一般不会超过300kv,但对于35kv及以下的线路容易发生绝缘子闪络。

三、35kv线路避雷器在电网中的应用

前面说到,35kv的线路避雷器通过避雷器本体与空气间隙串联或者固定绝缘子间隙组合而成的结构。而不同的安装方式会给雷云击打时产生不同的情况。首先,当雷云击打线路干塔顶时,雷电过电压就会先作用于线路避雷器,此时,线路避雷器就开始发挥作用将雷电流分流,这也充分发挥了线路避雷器的钳电位作用,从而使导线与塔顶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从而使绝缘子不会产生闪络情况。

其次,当雷云击打线路杆杆塔塔顶时,雷电过电压会同时对线路避雷器和绝缘子串作用,当雷电过电压的幅值接近绝缘子串的50%的冲击放电电压时,此时线路避雷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在绝缘子串闪络前动作,以起到防雷的作用。

最后,当雷云击打线路杆塔塔顶时,如果雷电过电压先对绝缘子串产生作用,然后再作用于线路避雷器。在这种情况下,雷电过电压的幅值接近绝缘子串50%冲击放电电压时,雷电过电压就会直接造成绝缘子串的闪络,此时线路避雷器也就不起作用了。总的来说,这三种情况就是把绝缘子串、线路避雷器以及杆塔塔顶以一种特定的形式连接起来分析。

结束语:防雷是35kv电网中非常关注的环节,随着线路避雷器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其在电网防雷中的应用效果逐渐受到关注。我们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雷云击打情况,选择正确的线路避雷器使用和安装方法,以充分发挥线路避雷器的作用,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作者单位:南京博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白庆,王大兴,祝嘉喜等.35kV线路避雷器在电网中的防雷应用电瓷避雷器,2012,(1):82-85,89.

[2]徐鹏,梁少华.可调间隙防雷装置在35kV变电站防雷中的应用研究高压电器,2012,48(9):7-15.

[3]高小东.在提高35KV输电线防雷水平中线路性避雷器的应用科学与财富,2012,(5):229-229.

雷电安全总结第6篇

关键词:防雷设施安装建筑物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建筑的智能化和高层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由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公式可知,高层建筑比一般建筑遭雷击的概率要大得多,而一旦遭受雷灾,后果会不堪设想。因此,正确安装防雷系统显得至关重要。

雷电的成因:以负极性下行先导放雷为主。

雷电的破坏形式有三类:①感应雷,即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和静电效应;②直击雷,即雷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而发生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一般建筑物易受直击雷的部位多为屋脊、屋檐、檐角、屋角、女儿墙,还有雷电侧击高层建筑的问题;③雷电波侵入,雷电流沿电气线路和管道引入建筑物内部,危及设备安全。防雷保护设计一般采用三级保护措施:①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线、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②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基础接地装置泄散;③限制被保护设备浪涌过电压幅值。

1 高层建筑物的防雷

依据有关的气象资料,雷云的最低高度一般在距地面大于20m。建筑物超过50 m,不但顶部高耸入云,其中部也深入雷云之中,造成建筑物易遭受直击雷,而且建筑物四周的栏杆、扶手、金属门窗等易将球雷引入室内或发生雷云放电,即遭受侧击雷。雷云电位高达数亿伏,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其雷击电流一般在40~150kA,最高可达330kA。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防雷装置将雷电流迅速排泄到大地中,防雷系统安装必须方法得当。建筑物防雷系统是由避雷针、避雷网(带)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主体结构的柱、梁、板钢筋或外接引下线组成的引下装置,以及利用基础自然接地体(地梁、桩基、底板钢筋或承台)或人工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合成,整个建筑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的电线管路、电气设备或其他金属管路绝缘距离不足时,引下线与上述物体之间就要发生放电现象,称为“反击”。发生反击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路烧穿,甚至引起火灾、爆炸及人身事故。

2 笼式避雷网

工程防雷设计应采用笼式避雷网,利用建筑物结构基础作接地装置,可收到良好效果。

工程建筑结构基础中应采用防水水泥,并做防水隔离层,需采用人工防雷接地装置。

当强大的雷电流自接闪器迅速沿引下线及接地装置向大地扩散时,会产生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放电。为均衡电位,设计中采用笼形闭合均压电路,即笼式避雷网。所谓笼式避雷网,就是根据电学中法拉第笼的原理实现防雷,当雷击中一个封闭金属笼后,该金属笼对雷电可起到均压作用,同时也起到屏蔽作用。因此,当建筑物的所有金属构建、钢筋等进行电气连接成一个整体后,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型金属笼,当受到雷击时,由于金属笼构成了等电位体,使建筑物整体电位提高到等电位值,对人和电器设备都不会产生危险,同时,金属笼对建筑物产生屏蔽作用,从理论上讲,屏蔽内部空间的电场强度近似等于零,笼上各处导体上的电位相等,因此,各导体之间不会产生反击现象,从而保证了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笼式避雷网的做法是将混凝土内的钢筋和建筑物四周的金属门窗、栏杆、扶手等金属物全部进行电气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与接地装置连接,同时,建筑物内各种金属管路、电气设备外壳也需做电气连接并接到接地装置上,使建筑物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属网,达到等电位并有屏蔽作用。

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除将全楼的梁、柱、楼板、内外墙钢筋等全部连成网式避雷网外,如果建筑物顶部装设卫星接收天线、排烟排气管道、航空障碍标志灯、节日彩灯时,必须装设保护上述设备的避雷针、避雷带,并与建筑物笼式避雷网作电气连接。

(2)建筑物内设计算机的保护接地,利用 40×4 镀锌扁刚外引,与避雷人工接地体共用。

(3)女儿墙顶部安装节日彩灯,如果已经有避雷带保护,但其穿线钢管应与避雷带焊接,以防雷电波动侵入。

(4)建筑物内保护干线应与设备进线总管相连接,总等电位连接均采用等电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有淋浴的室内卫生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

(5)凡正常不带电而绝缘破坏后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6)有线电视系统引入端、电话引入端等处,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7)在电源总配电柜内装设第一级电涌保护器;各楼层电源箱装二级电涌保护器;主机房电源装三级电涌保护器。

4 如何处理跨步电压

当雷电流经雷击点或接地体散入周围土壤时,它的周围形成了电压降,这时人站在接地体附近地面上,由于两脚所处的电位不同,跨接一定的电位差,因而有一定的电流流过人体,通常把距离0.8m 时的地面电位差有效值称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土壤电阻率、雷击电流幅值等因素有关。

根据各国发生的人身冲击接触事故分析,认为相当于雷电流持续时间内人体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为 90 ~ 110 kV 之间。工程的跨步电压值埋深 0.8 m 就更安全了。

5 总结

目前,随着计算机、通讯、控制技术的发展,对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弱电系统传输信号的稳定性、设备的抗干扰性。因此,必须加强内部防雷与外部防雷,达到提高整体防雷的效果。

(1)大型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应由外部防雷接地装置和内部防雷接地装置组成。外部防雷接地装置包括:引下线、接地网(自然接地体)、均压环、避雷带。内部防雷接地装置包括:专用接地装置、笼式避雷网。

(2)利用基础底板水平钢筋搭接成接地网,与槽边四周的钢筋连接形成闭合环路,组成自然接地体,具有实用、经济、可均衡电位、降低接地电阻的特点。在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尽量不设置人工接地极。

(3)高层建筑引下线的数量影响雷电流分流效果,笔者认为高层建筑的接地电阻阻值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不设置断接卡子。因为引下线暗敷在现浇混凝土内不易氧化,可延长引下线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公共设施(如宾馆、大厦等)外装修较为豪华,不设置断接卡子可减少对外装修面的影响,提高外装修的质量。

(4)除水塔、烟囱等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外,尽量不设置避雷针,减少产生电位差的内部因素。可将屋面上的各种金属管道与避雷带连接,构成建筑物的等电位体。

(5)机房的设计、施工应采取笼式避雷网,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可起到屏蔽作用。在结构设计时应保证机房的顶板、底板、墙体内钢筋网格大小一致。同时,在机房内设置专用接地母排,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信号线、电源线应分开布设,并加装浪涌保护器,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宜采用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1]杨少杰.雷达站建筑物主体结构及接地技术研究[J] .广东气象, 2000增刊

雷电安全总结第7篇

【关键词】建筑图纸;防雷设计;防雷技术片评价;探讨

0.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系统以其优良的特点广泛存在于国民生活中,对国民经济乃至国民生活甚至国防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建筑物领域,电子设备也广泛地应用到了建筑物内,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新选择。而这时,防雷设备成为了一种避免自然灾害,诸如雷电物理作用的新型手段。雷电会产生电磁效应,不仅有可能击毁建筑物,而且对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造成很大干扰,这也是当今社会雷电事故经常发生,雷电损失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筑物的防雷首先要从建筑图纸进行设计,但是,由于设计人员水平不专业等原因,造成建筑图纸的防雷设计中往往出现错误甚至遗漏,给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为了确保工程安全,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建筑图纸防雷审查在防雷技术评价中的比重,以严谨的态度、严格的步骤对建筑图纸的质量进行敲定。

1.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的具体内容

1.1审查的图纸

对建筑图纸防雷设计的审查一定要做到全面,总的来说,应该进行的主要图纸包括电气施工设计说明图、配电系统图、各层配电平面图、屋顶防雷平面图、总平面图、配电干线图、接闪器、等电位连接等施工大样图。另外,有些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及结构可能比较复杂,这时就需要提供建筑物的立体图进行参考,以获得对建筑物的直观感觉,保证防雷设计审查的准确性。

1.2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的要点

在建筑图纸防雷设计审查中,一些细节及关键部位需要特别重视,相比其余部位,这些点是着重需要进行复查乃至第三遍审查的。

1.2.1引下线

引下线一般是沿着建筑物的周围以均匀分布的形式安装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的角上特别容易受到雷击,因此,这几个点是防雷设计的重点,在审查时,也要进行重点审查。引下线是雷电泄流的唯一途径,因此,它若出了问题,直接或造成火灾或者其他不详情况的发生。引下线有两条,这两条线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里的安全距离并非指的是引下线两条立柱之间的距离,而是两条引下线连接的接闪器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二类间间距是18米,三类间间距是25米。目前情况是,很多建筑物都采用立柱之内的对角钢筋醉卧引下线。

1.2.2侧击雷的防范

建筑物高度超过他们的防雷类别的滚球半径时(一类为30米,二类为45米,三类为60米),应该注意防范侧击雷的袭击,均压环的设计应该合理,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由外圈梁内链条水平钢筋构成的闭合回路作为均压环,而可能遇到一些建筑物没有结构外圈梁,这时候应该用两条热镀锌圆钢或者一条热镀锌扁钢构成均压环,两条圆钢周长不应该小于12米,一条扁钢的直径不应该小于40米。对侧击雷的防范在建筑图纸的审查中主要体现在对均压环的审查上。首先要注意建筑物均压环的起始位置,然后是均压环的规格要符合国家建筑部门有关要求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最后要注意均压环与大型金属物之间是否有预埋件。

1.2.3接闪器

所谓接闪器,即直接与雷电相接的一种避雷针,或者避雷网、线、带等各种形状,另外有着接闪作用的金属构件也是接闪器的一部分。一般采用滚球法进行天面接闪器的布置。一类防雷建筑应该独立装设避雷针或者独立架设避雷线,接闪器必须与地面及空中物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然而,有的时候由于建筑施工的需要或者地形条件的限制,可能需要将接闪器安装在被保护的物体上,这时,其安装方法应该按照GB50057-94(2000)第3.2.4 条的规定进行安装,不能随意更改,且应该由富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接闪器的设计工作。接闪器必须能对设计的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其保护范围应该覆盖到所有建筑物。除了中高层的建筑物,比较低的建筑物的避雷带应该暗敷在屋面的受到雷击可能性较大的部位,中高层建筑物如果进行暗敷,极有可能引起墙壁保温层被击穿,其碎块从高空坠落,会对地面物体或者行人造成伤害。

2.内部防雷装置

2.1屏蔽与综合布线

建筑物经常会受到电磁波的干扰,这时应该加强对建筑物相互之间的外部屏蔽部件。应该架设一定的线路进行屏蔽,尤其是一些建筑物的顶部和设有金属部件的表面等具有大尺寸金属的地方应该将防雷装置与等电位进行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对建筑物内部的线路进行安装时,应该注意大回路的形成,因为回路有可能在雷电穿过时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严重时可能造成短路等重大事故。

2.2等电位的连接

等电位即是等电势。在一个带电线路中如果选定两个测试点,测得它们之间没有电压即没有电势差,则我们就认定这两个测试点是等电势的,它们之间也是没有阻值的。

建筑中的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用导体连接起来,以减少电位差。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MEB):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

住宅楼做总等电位联结后,可防止TN系统电源线路中的PE和PEN线传导引入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发生的机率,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和人身电击事故;同时也是防雷安全所必需。因此,在建筑物的每一电源进线处,一般设有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由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金属结构构件进行连接。辅助等电位联结(SEB):在导电部分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电位相等或相近,称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2.3浪涌保护器SPD

浪涌要安装在电源的前侧,比如要接在变电箱空气开关的前面,与空开并联SPD的工作原理:浪涌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他并联入供电电路中,一段接电源,另一段接地,在他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导体,一种金属氧化物,平常的时候也就是低电压的时候电阻很大,接近正无穷,当电压很大的时候,电阻很小,相当于短路,于是雷击时候,大电压加载电源上,那么SPD导通,将电流泄入大地,对后端设备进行保护举例来说:浪涌要装在电源前面的是因为如果接在后面的话,那么断路器要先承受大电压,大电流,那么断路器就会跳闸或者直接烧掉。通常对于浪涌不能只安装一个,理论上要分3级,就是配电室,变电箱,家里小变电箱分别用1.2.3级浪涌,因为单独一级浪涌不能将雷电完全泄流,需要多级才能对末端设备进行良好保护。

3.结论

防雷技术评价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驾驭,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有防雷设计的经验,且有良好的图纸感觉,能够对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进行客观的感知。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少玲,林念萍,德尚,周烨.防雷施工图审查及常见问题综合述[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13+37.

雷电安全总结第8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 设备故障检测 防雷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电力生产一线的管理者,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在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确保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对变电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对于确保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0 引言

山阴变电站拥有2台110kV主变,总的报装容量为40000KVA×2,其职责是向整个山阴县进行供电,满足全县人民的用电需要。

在许多人看来,变电站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就是抄表、巡视设备、办理工作票,以及进行相应的倒闸操作等,这种看法具有片面性。本人认为,作为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其日常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不迟到、不早退;另一方面在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各种任务,同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努力工作。作为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以全局利益为重,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同事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在工作方面积极协助其他人员做好工作,进而丰富实践经验。通过组织各种教育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强化了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对于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来说,对电力设备的运行进行操作和维护管理确保变电正常运行。在变电站内部,由于各种设备比较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异常和障碍的发生几率;工作的繁琐和乏味,造成工作人员思想的松懈,进而容易引发各种变电事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对人员、设备、电网等造成损伤,甚至给社会带来危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为了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通常情况下运行值班员是直接的执行者。因此,对变电运行进行规范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进而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1 判断故障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变电正常运行,需要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排查和接触。本人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故障排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故障排查效率,减少了停电时间,同时缩小故障的排查范围,进而确保设备正常平稳地运行。

1.1 “看”。借助肉眼可以直接发现瓷瓶破裂、变形、漏油、变色等设备的异常现象。

1.2 “听”。通过用耳朵对变压器、油开关等进行检查和判断,通常情况下,在声音方面,正常运行和带故障运行的设备所发出的声音存在一定的差别。

1.3 “闻”。通过鼻子闻也可以初步判断故障:变压器、户外高压互感器等出现不正常气味。

1.4 “测”。通过测量方法掌握确切数据,例如,根据设备负荷变化情况及时用红外线测温仪测试设备温度异常,有无超过正常温度。

积极参加支公司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保供电,圆满完成秋季“双检”工作。

1.5 “不准”。通常情况下,①交接班;②直流系统接地;③在雷雨天气,操作室外配电装置;④在同系统中,不得对两个及以上的设备进行同时操作;⑤严禁约时停、送电。当符合上述条件下时,一般不对倒闸进行操作。

1.6 “序”。当变压器投入运行使用之前,需要从有保护电源的一侧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合上负荷开关,当停电时顺序则正好相反。

1.7 “防”。①带地线合闸送电,带电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②非同期并列;③带负荷对刀闸进行拉合操作;④因走错间隔导致出现误停电、误送电现象;⑤网络接地故障时用刀闸拉、合网络接地电流;上述恶性误操作要杜绝发生。

1.8 “原则”。在对变电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于故障要及时记录、迅速排查、认真分析故障、准确判断故障、限制故障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排除故障,恢复系统送电。

2 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系统进行防雷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雷击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或破坏。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受雷击的影响或破坏,将会直接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对电力系统进行防雷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电力系统受到雷击的影响和破坏,主要表现在:一是变电站的设备直接受到雷的直击;二是在雷雨天气,在架空线路上出现雷电感应过电压,以及直击雷过电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雷电波,进而沿着线路直接侵入变电站。雷击是变电站遭受雷害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变电站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破坏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的设施,进而引发大面积停电。一般情况下,通过在变电站设置相应的避雷器,进而对入侵雷电波的幅值进行限制,进而控制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使其不得超过冲击耐压值。在变电站的内部,通过对进线段设置相应的保护段,其目的主要是,对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及入侵雷电波进行限制,进而对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

3 防雷措施

通常情况下,对变电设备进行防雷处理,其防雷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防止雷电波进入变电站;另一方面借助各种保护装置将雷电波与接地网进行连接。

3.1 对于雷击,通过避雷针、避雷线等设施,只能对雷电进行拦截或引导,进而改变雷电的入地路径。借助避雷针或避雷线,或者避雷针与避雷线结合的方式预防雷击,是变电站在变电站架构上使用的通用措施,在引流线和接地装置方面,对这些保护方法的要求都比较严格。

3.2 借助避雷器,对侵入变电站的雷电波进行处理,将其控制在电气装置绝缘强度允许值的范围以内。在现阶段,我国采用的避雷器主要采用金属氧化物。

3.3 通过浪涌抑制器对雷击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将浪涌抑制器加装在控制、通讯接口处,为了提高变电站内电气设备自身的防护能力通常采用过压、防雷端子等对其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气设备、电子元件等遭到雷击的破坏。借助浪涌抑制器,发生电源防雷模块遭到损坏等雷击事故时,其状态就能在后台监控机上进行显示。

通过对变电工作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接地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使防雷措施更加完善。

4 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站作为供电企业重要的生产部门,只有确保自身正常平稳地运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供电企业生产和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事故都是运行人员操作失误造成,通过加强管理是可以避免的。人员素质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确保变电安全平稳地运行,提高运行操作人员的素质是根本。通过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对变电操作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培训,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供电企业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邱立方.浅谈如何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