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4 18:22:45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第1篇

毕业设计基本信息汇总。毕业设计开始前后,学生信息、课题信息和指导教师信息等毕业设计基本信息的汇总仍主要靠人工来完成,效率低下、重复性高且容易出错、耗时耗力、极不经济。

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和细则的下发。在毕业设计的运行过程中,院系级管理机构经常会一些管理规范和细则,用于指导毕业设计,促使毕业设计顺利进行,通常以纸质文件下发到个系室,时效性较差。

毕业设计各种文档的规范性。在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学生设计文档(论文封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设计论文)和教师设计文档(任务书、进度表、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和答辩小组评语)等文档格式标准不够完善,造成设计文档不够规范,不利于资料的保管和维护。(4)学分制下毕业设计成绩提交。目前大多高校选课系统对毕业设计的运行采用课程教学的选课模式,而毕业设计的分配采用自然班或专业班,因此,校、院管理模式存在不一致现象,造成成绩提交难以操作,容易出错。

毕业设计基本信息统计。毕业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毕业设计总结与资料收集,档案管理,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分布,指导教师工作量统计等,采用传统的人工统计法费时费力,且计算容易出错。针对上述情况,使用电子文档替代纸质文档、网络化办公替代传统办公模式显然是办公自动化的一个进步,电子文档也越来越多地在高校毕业设计中得到使用,但是大部分文档分散存放于个人电脑中,管理缺乏科学性,文档安全性差,检索麻烦且困难,不宜共享访问,降低了文档使用率和使用价值。因此,搭建一个有效的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势在必行。

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

1.信息化平台设计目标针对学分制下本科毕业设计相关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务人员在毕业设计选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等阶段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特点,构建基于公共的Web服务的、多用户角色的毕业设计信息共享管理系统平台,旨在解决教学活动参与者在各阶段所面临的工作流程繁杂、工作量大的实际问题,并且充分发挥学分制下学生选题的自主性,避免学生被动参与该过程而缺乏毕业设计创新性的现实问题。该系统平台从系统管理员、教务秘书、指导教师和学生四个用户角色在毕设过程中参与的业务范畴出发,分析其各自在系统管理、毕业设计选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以及公共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流程,通过开发与之相对应的系统功能来实现网上业务,辅助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减少手工工作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系统工作流程分析按照毕业设计实施的总流程,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可以从选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三大部分来完成。在此工作流程图中,中间部分是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内部核心业务流程,涉及从毕业设计开始到选题信息、确定指导教师、题目申报、学生选题、题目审核调配;从中期检查信息到中期检查结果公布;从答辩信息公布到毕业设计成绩公布。该流程图左边部分是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各阶段相应流程应该生成的报表,而右边部分则是要完成整个毕业设计任务应该在系统外部实施的业务流程。

3.系统开发环境分析考虑到系统用户多且分布广,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均不一,因此采用基于Web的B/S结构作为系统开发模式,为开发语言。由于系统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并且对数据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因此选用SQLServer2000作为系统数据的存储平台。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拟将系统程序和数据库分别放到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进行维护管理。

系统实现

1.系统功能设计根据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总的业务流程要实现选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三大业务的管理要求,该系统从系统管理、选题管理、中期检查管理、中期检查管理、公共信息管理和统计报表几个大的功能模块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目标。

2.系统界面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是保障系统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采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思想,结合用户操作习惯以及提高信息输入效率,利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完成了系统用户界面的开发。

结束语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第2篇

【关键词】创业 毕业设计 艺术设计类 教学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高校研究课题(2014SCG41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17-02

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显示:从专业来看,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多的本科专业是艺术设计,创业比例为7.4%。高职院校近三届(2007-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远远高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自主创业的专业类集中在:计算机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在就业严峻的背景下,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门槛较低,大量毕业生走上创业的道路,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与指导,创业失败率较高。因此亟需对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情况予以关注,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技能,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艺术类创业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目前毕业设计实施环节中存在的一般问题

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对在校学习课程的总结与检验,也是面向市场、面向商业设计的过渡适应期。其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强化学生熟练使用相关设计软件,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初步具备与甲方客户、与设计团队的沟通、协调、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选题是毕业设计整个环节的第一步。受限于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承接的社会设计项目少且单一,不能为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合理的“项目库”;专业、分院与设计公司“校企合作”展开的实效性差,流于形式与表面,企业缺乏兴趣投入一定的精力在学校专业实践教学上。在设计前期,学生无法体验与甲方客户的沟通交流,“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少之又少。在毕业设计实施中,学校的专业教师自导自演,缺乏引入设计公司社会性评价。答辩环节缺乏必要的淘汰率和退出机制。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前提下,没有过多的精力与兴趣投入于毕业设计中,而学校的指导教师放任自流,仅应付于行政单位对毕业设计表格文本的检查与考核。

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基本素质

由于初期的投资较少,对岗位技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往往成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初衷。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初期,往往就是成立设计工作室。设计类创业,特别是传统平面设计类的创业项目,不是仅仅依赖街头门面来招揽客户的。考虑到成本支出,资金有限的话,初期的办公场所甚至可以在家里。创业者主要的投资是办公耗材和员工支出,而一般的设计工作室,雇用1-2名员工即可。小型的设计公司,没有大公司金字塔式的人事结构,老板一般就是做设计出身,既是老板又是设计师,同时还需要做市场,分工不细。或是若干人合伙创业,主内的就是设计师,负责技术;主外就是业务部,保证固定的客户,提供设计单子。

有别于初入职场以设计师为职业的毕业生,创业者身份的毕业生,需要各个岗位的实践技能。创业不仅仅是设计与制作,更需要市场的开发,这是企业的生存经营。自主创业需要专业技能各方面的能力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

三、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设计不是自娱性的艺术,它属于商业设计。工作的流程基本上是从争取客源、分析客户要求开始,寻找基本元素――组合――调整――定稿――制作。创业者的身份应该是“懂设计,爱设计的商人”。“90% 的广告设计公司不挑食”,因为你工作目的就是让客户满意,在实现设计市场实效性的前提下,兼顾实现设计师的创意。

(一)自主选题

基于创业的教学理念,在毕业设计整个环节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走向市场,完成设计项目的“选题”。“选题”的动员可以启动地很早,或是在大二期间一次专业课程的介入;或是来自学生自己暑假在实习单位的努力接单。毕业设计项目的底线要求必须是真实的,它或是来源于学生与亲戚同学的不经意交流;或是来自于网站的设计项目外包。综合这几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大致有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公司宣传册、房地产公司房产楼书、产品包装设计、企业网页设计等几类。毕业设计的自主性选题,虽然这是学生带有个人爱好偏向的一次主观选择,但这项目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设计,能使学生获得设计过程的完整训练。

个人在主动进行课题选择时,自然尽可能贴近与毕业生职业期望一致的岗位,体现的则是相关设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关键能力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课题类型尊重多样化,最大程度的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启动带有独立性工作性质的选题中,自然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深度、广度和难度适当的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而作为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管理方,学校专业教研室需要做的是: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典型性,其训练的实效性、可行性是否合理。在毕业设计的选题阶段,先是学生自主向各专业负责人提交拟向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毕业设计课题小组审核同意后,继而师生双向选择进行调配,对双向选择不能落实的课题由毕业设计课题小组负责协调落实。

(二)与甲方充分沟通,明确任务书

在强调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或“真题实做”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模拟创业。市场中的设计项目是有条件的限定性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必须了解消费对象、产品、媒体特定、制作工艺等,室内设计必须了解客户意愿、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受到类型、价格、产地、厂商、质量等要素的制约。材料并不一定是使用流行、时尚的或是昂贵的材料,而是依据设计概念界定进行的选择。在学生毕业设计的前期,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积累有关市场信息和工艺方面的资料。客户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风格、造价成本、媒介材料等自然会提出质疑,而设计者应不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用创意引导并说服客户,并进一步让客户感到满意。

以往常规的做法是:在确定课题后,指导教师下发设计任务书。而学生自主选题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及要求来自于学生自身与客户充分交流后的整理。有别于其它的毕业生,刚开始是以助理设计师的岗位初入职场,作为配合、辅助总设计师进行项目设计工作,开展的仅仅是各方面具体的事务,包括如材料搜集、针对项目的资料整合、提供设计方案等,其设计的进度按照总设计师给予的工作任务准确完成,以最快的速度上交给总设计师,并按照他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更改。创业者直接面对的就是市场,他完成不仅仅是创意与制作、印刷,更需要确定设计的总目标、总计划、总基调,界定设计过程的总体要求和限制。

刚毕业的平面设计专业的创业者,前期以传统的平面设计+印刷为基础,包括设计海报、展板、宣传资料等,立足之后自然延展到所有的广告领域,包括包装设计、展示展览、网站等业务范围。企业的市场经营需要接触更多的甲方客户,对外协调与设计委托方、实施方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内组织指导各项设计方案的实施。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具备较强的策划组织能力的同时,组织实施设计制作,发挥每个成员各自最大的潜能。

据有经验的创业人士介绍,开好一家设计工作室,关键在于保证固定的客户,提供充足的单子。在客户资源上,与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也是一种成长策略。初期靠技术、中期靠人脉,这些都是创业中的宝贵财富。有创意的设计并不一定就适应于市场的竞争,这自然涉及到设计的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剖析性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设计不偏离客户的想法。这需要毕业生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客户的根本要求,设计师才能实现让客户满意,同时自己也能满意的设计方案。

基于设计过程项目化的毕业设计,每个阶段都需要学生一定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能力和态度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相关的职业能力。学生通过一个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掌握了完成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逐渐建构起自己从事创业的综合能力知识体系,同时培养起相应的职业品质。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导的主动跟进,而不是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项目按照设计流程顺序以教学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创业就是最好的学习”,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有创业就有失败。如何承受压力的心态问题,是毕业生面对的现实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自己创业前通过自主接单做毕业设计,实施设计、评价设计,为创业积累相应的经验和心理准备。

(三)设计实施

学校行政部门制定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中,往往是这样的规定:学生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按时交由指导教师评阅。按指导教师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认真修改,以达到一定质量并定稿。主动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情况。而以创业理念为导向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不惟学校专家领导、不惟设计公司老板总监,其质量评价的标准,是市场的实际需求,是甲方、社会对毕业生设计过程的检验和总结。在“市场需求驱动人才”机制的运行下,甲方客户的真实评价与设计师个人期望之间的差距成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

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其组织首先要理解甲方业主的期望,然后才能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学,最后输出人才到社会单位,而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其对毕业设计教学及质量系统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

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一般是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评分组成,这属于“校内循环”的两部分比例各占50%。在直接面向市场的设计过程中,答辩小组的成绩评价可以做弱化处理,其甲方、社会对学生个人设计得失的评价包括:设计理念是否合适?功能设计是否符号业主需要,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哪些部分还需要改进?界面设计是否悦目?植物种植设计效果是否呈现?家具与陈设选择是否得当?风格采用是否合适?氛围营造如何?自己最满意的地方?业主最满意的地方?自己的设计理念与业主的决策如何实现平衡?施工效果如何?材料选择?构造设计?施工工艺?通过这个工程,自己有什么新的体会?什么地方有新的进步?什么部分留下了遗憾?什么地方最遗憾?在整个设计实施和现场跟踪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摄影手段、记工作笔记等形式进行记录、总结。基于创业理念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其培养方式对毕业设计教学与质量管理的整体效能要求更高。个人与社会两者间质量差距的分析,将引导毕业设计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开放性,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求;也将引导毕业设计教学系统中目标、实施、反馈、控制子系统的协调统一性。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众多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不但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技能有巩固检验作用,而且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有力渠道,同时也是学生拉近与就业创业环境之间的距离,学生身份转变过渡的有效途径。

基于创业理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项目化过程实施,其选题与就业创业岗位贴近度高;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呈现的状态更为双向、主动、优化;毕业设计评审标准进一步开放式、自主式,是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周晨.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赵玖香.浅谈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12)

[3]雷俊霞.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包装世界.2012(7)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第3篇

鉴于大多数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上也凸显出一些不足。

1.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受局限

绝大部分综合性院校都将毕业设计安排到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于毕业设计来说非常紧张且不够灵活,以致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找工作和研究生的考试上。

2.毕业设计选题过于传统单一且选题多为虚拟

大多数综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选题多直接照搬专业课程为选题对象,且多数选题过于老套和缺乏跟实际结合的意识。这往往使得学生在选题和创意上不能像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那样敢于打破本专业的局限去寻求新的突破,也不能像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那样去大胆地进行尝试和探索,同时还有许多设计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对传统材料的创新设计也很少去涉及和研究。

3.毕业设计主题的探索及设计相对传统和保守

大多数综合院校没有很强的艺术设计氛围,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环节“走出去”的意识不够,这就会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跟市场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不能反映时代最前沿的信息和思想意识。

4.对毕业设计展示重视不够

所有的美术院校会把毕业设计展示作为学校的一大盛事来进行推广,不仅把毕业设计作为学院教学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与展示,更是学院为沟通教学与社会、学院与公众的交流平台。例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展示场所即艺术展厅来提供场地支持,广邀文化艺术界知名艺术家前来观看指导,更欢迎企业来进行参观和考察,为“千里马”提供一个能很好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相对于美术院校对于毕业设计的热情和重视,大多数综合院校对于艺术设计毕业展就显得有些应付和马虎,对毕业设计展示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不够,对外推广的力度不强,展示的形式不够丰富。

二、综合性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是着眼于设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强调素质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创造性与适应性相统一的现代教育。在学习好艺术设计专业课的基础上,做好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效而重要的方式。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实际,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适时调整毕业设计的形式和思路,为学生搭建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1.建立严格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艺术类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在各高校教学大纲中有系列的时间安排,一般分为前期考查部分、中期创意与制作部分和后期作品展示三个部分。毕业设计在设计制作方式上比较灵活,故在教师的安排与毕业设计管理方面有着相应灵活自由的方式,但仍需要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按要求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这就需要学校职能部门及教师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完善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规范和要求,加强协调、沟通和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求每个指导教师能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阶段的辅导工作、监督工作及检查工作,每周定时集中汇报毕业设计总体情况,同时严格把关毕业设计在前期筹备、中期创意与制作、后期完成及展示方面三个大的阶段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总体效果。

2.调整毕业设计时间,制定符合自身的个人时间计划

合理调整毕业设计时间提前进入角色,可以考虑将毕业设计的时间由大四下学期适度地向前移一个学期。由于一般综合性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是在大一第二学期至大二第一学期期间开始正式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所以学生学习到大三第二学期时已经对所有的专业课程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就更容易确定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而直接与自己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毕业设计方向和研究内容,提前一学期按照选题和教师要求,对毕业设计开始准备,开拓思路,提高专业研究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可见,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培养兴趣,去调研、学习、规划、设计、撰写论文。同时,教师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学生设计的进展,因材施教,适当调整设计的难度和深度,使最终的毕业设计能达到一定的专业高度。

3.毕业设计选题的市场化和实案化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端,好的选题可以使自己的毕业设计鹤立鸡群。因此,毕业设计选题应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市场化和实案化。所谓实案化,就是选题要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应结合市场实际需要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毕业设计才不会空洞无物。在实案化的毕业设计中,要求学生要有开放的思维和眼光吸纳当今所有设计领域的精华。由于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受教育个体的完善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艺术专业中自由开放的探索,同时要求学生立足现实的土壤,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及给社会创造价值。

4.毕业设计主题的探索联盟化

综合性院校应紧密结合文化大发展的好形势,推动毕业设计联盟。首先,综合性院校可以利用自身广阔的资源优势,联合该省市所有设计院校资源实行毕业设计联盟,共同探讨毕业设计主题及表现,打造一个更好的提升平台,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机制,营造更加浓郁的毕业设计氛围,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诚恳态度,以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融通精神,更多地吸取营养以提高本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知名度,从而共同推动艺术毕业创作。另外,艺术设计专业应依托综合性高校中多学科资源优势,推进相关专业的携手发展。

5.毕业设计展示的专业化和开放化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第4篇

Capstone课程,即整合性实作课程,或顶点课程,是指大学高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所学专业课程知识,解决复杂且整合性工程设计问题的教学过程[1-4]。这里的复杂且整合性工程设计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需要大学多门课程知识才可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本身是多面向的,或在技术、专业方面存在相互冲突;是一个实际的工程设计问题,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需创新应用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实务上最新成果才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考虑现实环境多方面的约束,如人力、资金、设备、材料、信息等;问题本身可能对社会及环境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学过程能够覆盖多项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Capstone课程目前已经得到国际工程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众多版本规范中都明确提出将Capstone课程作为本科工程教育的重要必修课[5-7]。美国ABET的前身是1932年在纽约创办的工程师专业发展理事会(ECPD),最初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等7个协会组成,现已发展成为由30个专业和技术性协会组成的联盟。ABET作为一个非官方的中介性、非营利认证机构,其专业认证的权威性得到了美国教育部(USDE)和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CHEA)的双重认可。ABET目前主要在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应用科学等4大学科领域开展专业认证。在ABET颁布的最新工程专业认证规范中,要求每个参与认证的工程专业必须向学生提供整合性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8-10]。国际上其他隶属于Washington Accord, Seoul Accord, Sydney Accords3个著名工程教育认证组织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如中国台湾的IEET、加拿大的CEAB、韩国的ABEEK、澳洲的EA等都有此规定要求[11-12]。工程教育中开设必修Capstone课程,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界的发展趋势。

在具体开课模式上,无论是Stanford、Berkeley、MIT等国际著名高校,还是IEET认证过的中国台湾高校,都规定Capstone课程教育中,学生必须分组执行教学计划,而非个人执行计划,专业要制定统一的执行规则,课程内容要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多数核心能力。

到目前为止,中国高等教育对顶点课程的关注还很少,学术性的介绍和研究也不多见。据粗略考察,在教育部颁布的文件中,只有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对顶点课程有所提及,并将其定义为“?楸弦蛋嗫?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但是关于课程开设的内容、形式、时数则没有详细的规定。

与此相似,在中国土木工程本科教育中,Capstone课程也难觅踪迹。一些类似的设计课程,如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等,从教学组织模式、课程评量方法,以及课程对实现教育目标和专业核心能力的检视方面来看,这些课程还不能算是真正的Capstone课程,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5-2016学年开始被福建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接受“台湾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14个试点专业之一。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要求,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造为Capstone课程,并从开课模式、课程成绩评量方法、课程教学效果检视等方面开展了Capstone课程教学初步探索。2016年9月12-13日,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入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地访评,通过查阅Capstone课程教学档案、现场考核学生等,对Capstone课程教学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文拟对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Capstone课程教学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推动国内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提高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实效,促进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和培养国际化应用型高级人才提供教学参考。

一、Capstone课程体系的建立

Capstone课程不是一个单一课程,而是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这是因为,要完成Capstone课程任务,通过课程教学取得实效,学生核心能力得到培养,必须与其他先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充分论证基础上,依托产业界专家,对课程进行改造,从人才培养方案中挑选若干实践课程,建立从Cornerstone(基石)课程到Capstone课程的一整套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递进式整合性实作课程体系(见图1)。

Capstone课程体系的第一层是Cornerstone课程,即基石课程,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开设,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有数学建模竞赛、CAD制图、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基础类设计竞赛,这是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少数核心能力解决模拟工程问题的初步体验。

第二层次是衔接课程,针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开设。包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深基坑与边坡工程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等单科设计类课程,以及每年一度的省级、部级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和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第二层次的课程为大二和大三学生提供了整合一部分专业核心能力解决教师设计出的工程问题的机会,是Capstone课程与Cornerstone课程的衔接桥梁。这些课程中的专业课程设计常常是个人完成课程计划,而结构设计大赛、BIM设计大赛则是小组合作完成,旨在使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初步训练。

第三层次是Capstone课程,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称为土木工程设计实务课程,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开设。表1是Capstone课程纲要。从表1可以看出,Capstone课程教学以解决复杂且整合性工程问题为主要教学过程,涵盖土木工程专业全部核心能力的训练,通过Capstone课程教学,使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Capstone课程教学初探

(一) 按照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要求,改造“毕业设计”为Capstone课程

在中国高等教育设置Capstone课程有两条可能的路径:一是在课程设置中直接增加Capstone课程,强化学生的知识整合和阶段过渡。但是这要增加总学分,增加学生负担。二是对本科教育中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等进行改造,达到Capstone课程标准。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规划中包括整合工程设计能力的专题实作课程,即Capstone课程,是通过对原有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造实现的。该课程为必修课程,6个学分,分别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其中第一学期5学分,第二学期1学分,合计6学分。因大四第二学期中途安排毕业实习,所以Capstone课程是结合毕业实习一起进行的。

按照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要求,对原有毕业设计课程进行系统改造,以达到Capstone课程标准,具体做法是:

第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采取分组进行,每组学生一般为3人,最多不超过4人,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由组队。每组完成一个工程设计实务课题,课题类型围绕专业方向设置,一般有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等。设计过程中强调组内学生的团结协作,提倡跨小组的合作。工程设计题目主要来自于生产实践。

第二,为涵盖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核心能力训练,扩展Capstone课程内容,Capstone课程主要内容有:制定工作计划、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中外文献阅读、现场勘查、勘探与取样、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与计算、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算、工程环境影响与伦理分析等。

第三,改造课程成绩评量机制。为避免出现不同指导教师对课程成绩评定的偏差,规定Capstone课程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指导教师评量成绩(占总分的50%)、两位评阅教师对Capstone课程报告书的评阅成绩(取平均分,占总分的20%)和Capstone课程汇报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依据汇报答辩情况评定,占总分的30%)。

第四,为每一个课题小组安排一名

业界专家,参与课题指导和成绩评定。业界专家参与Capstone课程教学的优点是:一是为课题直接来源于工程实践提供便捷途径,业界专家承担的工程项目就是最好的Capstone课题;二是为学生与产业界零距离接触提供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习直接参与业界专家的工程项目;三是提高了Capstone课程成绩评定结果与业界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二)创新Capstone课程开课模式

国内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教师出题,每个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一人一题。这种开课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假题很多,大部分的设计题目都是教师虚构的,如某某宾馆设计、某某中学教学楼设计,每年的题目基本一样。二是学生做也是假做,虽然按照一些行业规范进行设计,但是无论是房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还是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都仅仅涉及结构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等很少的一部分内容,与实际工程设计要求相差甚远,解决的问题不能算是整合性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课题涵盖核心能力少,学生不能得到系统的土木工程设计训练。三是一人一题,不能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团队协作能力训练,不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要求,而且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设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只是对毕业设计的一再简化,教学效果不理想。

以业界专家正在承担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Capstone课题,这种真题训练是提高毕业设计效果、锻炼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最好途径。真题还需要真做,以一个实际的边坡防护工程设计为例,课题任务应当包括现场勘查、勘探与取样、现场测试、室内测试、防护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与工程伦理分析等。虽然任务较多,因为是小组合作完成,学生个人的负担会减轻很多。

课题指导应分阶段进行,在不同阶段,针对课题任务的重点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指导。注重引入业界专家担任?n题指导教师,围绕工程设计中的一些关键实务技术,开设专题讲座,提供体验产业界的机会,向学生传授业界流行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使课题设计成果更加符合业界标准,而不至于“院校味”太浓厚,脱离实际。

(三)探索Capstone课程教学成效检视办法

准确评估Capstone课程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持续改善。依照课题分组、分阶段进行的Capstone课程教学,与一般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存在明显不同,Capstone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也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成绩来完成。问卷调查方法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Capstone课程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检视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效果,设置学生专业核心能力问卷调查表(见表2),针对每一项专业核心能力对学生进行调研,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打分。通过该表的统计分析,得到学生核心能力的达成度,检视Capstone课程教学效果。

团队协作能力是Capstone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十分重视的观察点。Capstone课程教学的沟通主要有课题组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学生现场调研过程中与业界之间的沟通等。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Capstone课程的执行效果,必须十分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设计Capstone课程执行中学生团队协作问卷调查表(见表3)。该表由课题指导教师完成,针对每一位学生在课题执行中的团队协作表现,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打分。通过该表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学生在Capstone课程教学过程中团队合作能力情况。

三、结语

与土木工程专业以往的毕业设计相比较,Capstone课程在开课形式上要求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分组教学,为学生提供团队协作能力训练的机会。强调业界专家参与教学实践,确保课程教学与产业界零距离接触。课程内容要涵盖绝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不能简化课题任务。

Capstone?n程作为大学四年的总体课程,在工程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使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评量方法、课程教学效果评估等更加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一般规范要求,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还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要积极开展Capstone课程体系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利用高等教育基本原理与高等教育历史分析方法,论证Capstone课程体系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建立Capstone课程体系教育理论,指导Capstone课程体系的创新教育实践。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第5篇

关键词: 建筑教育 “三位一体” 毕业设计 多学科交流合作 培养模式

现代教育体系中各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建筑设计专业的教育领域与规划、风景园林之间的协调与综合显得尤为重要。脱离以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等为依托的教学体系培养的建筑学学生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性不强。在此背景下,学院提出将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个专业同学放在一个项目组(谓之“三位一体”),分工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个课题。

一、“三位一体”毕业设计教学培养目标

建筑作品是各行各业人员集体劳动的成果,因此三位一体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筑设计,抑或规划设计等,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常常是多因素、多层次问题的综合,从构思到设计完成,从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建成使用,这中间需要涉及很多人的共同劳动,如何与其他专业人员协同劳作是一个建筑学专业学生必备的素养。

在毕业设计教学内容中,强调专业之间的相互交融互补和学术渗透。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集中于建筑学与规划学范围,学生的视野相对较窄,不仅影响设计作品的雷同和保守,更影响以后工作的创新。回顾历史上著名的设计大师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通晓多门学科领域。如美国建筑师赖特、日本建筑师安藤等人都是从其他领域进入建筑界,而后逐步成为大师。在高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学科的突破性成果对于彼此的生产过程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班牙籍建筑师卡拉特拉瓦在建筑界的成功崛起,证明了建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诚然,不可能要求学生一定具有如此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但从建筑学教育的角度看,多学科化的趋势已普遍存在,合理配置课程,从多学科交叉的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将成为时代的要求。

二、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

目前教学面临的问题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各专业教学相对分离,缺乏配合。在往年的毕业设计成果中发现,建筑学的学生会缺少景观环境与城市意识,学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城市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考虑不周,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形体与风格的限制条件;在景观设计部分,又不能深入细化,对各种园林景观的布局手法不了解,在总平面景观布置中感觉无从下手,设计缺乏深度。

毕业设计选题不合理。毕业设计题目选择的合适与否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去毕业设计有的题目不合适,内容太简单或者太难,工作量太大或者太少,甚至有的中途改题目,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选题的一般做法是老师确定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选择,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作选择,但这样的方法导致的结果是有些题目很受学生欢迎,一个题目有很多学生选择,而有些理论性太强的题目却没有学生愿意做,于是只好硬性摊派,这势必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在毕业设计题目拟定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有的选题过大,超出了一个本科生的能力和所学专业的知识范围;有的题目过窄,使学生难以发挥其能力;有的命题过于单一,不能考察和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满足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间协调配合的整体要求。

此外,设计教学仍以训练设计技能为主,缺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行的本科生建筑教育的培养结果主要是工程师而非建筑师,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设计院,毕业后的单一去向导致建筑教育的过分专门化,只注重方案的形式感和造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建筑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缺乏对于项目的项目定位、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协调能力。

综上所述,传统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中单一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设计选题、单一的学生思维,无法满足国家建设对具有全面知识结构人才的需要。所以,按设计院工作模式的要求,建立一个由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及其他专业相交叉的建筑学毕业设计,培养高素质的智能型、复合型的建筑设计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三、“三位一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内容

“三位一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之初,学校通过对其他建筑院校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国内外建筑学教育的特点,基于现代社会对建筑学教育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大建筑的专业特色,将此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基于三位一体的思想,实践设计院生产模式的要求,培养能够在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及其他专业等相关设计领域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可在与城市、建筑及风景园林设计等相关设计、教育、科研和管理单位从事本专业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三位一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首要内容就是合理化地设置设计选题。针对原有的建筑学毕业设计选题不能满足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间协调配合的整体要求,不能考察和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问题,“三位一体”的设计选题要求由参与团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所有教师集中商议,设计选题不仅要涵盖建筑专业的知识领域,而且要给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同学留有足够的设计发挥空间。而针对命题不合理,过于单一的问题,学院预备建立动态的毕业设计题库,每年更新毕业设计题库,既要跟上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又要真正反映前沿动态。指导教师在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时,增加一些适合不同岗位的选做课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同时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任务时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2011年学院三位一体毕业设计的选题最终确定为商业综合体、校园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三大类型,与以往的以建筑单体项目为主的设计选题相比,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都有大幅度的拓宽。

“三位一体”课题组毕业设计部分成果

改革研究的重点表现在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多样化。“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采取由各专业组成的教师指导团队进行跨学科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在设计之处即可获取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开阔思维。而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更理解建筑设计的复杂性,能认识到一个设计课题会涉及不同学科的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时则必须通过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的策略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获得了全面的指导,与此同时教师在合作教学当中也开阔了视野,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毕业设计教学难点集中在毕业设计的教学进度的把控上。传统毕业设计由于没有具体的计划安排和必要的检查制度,使毕业设计很难掌握和监督,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考研和就业等种种原因,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的成果属于东拼西凑,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三位一体”毕业设计教学是基于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团队设计的学生共同在模拟设计院工作环境的教室,由指导教师为团队毕业设计制订明确的进度计划,按照符合设计院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模拟设计院环境的设计教学便于指导老师对于学生完成方案的设计进度全程把控,也便于各专业学生建立整体设计概念,相互密切配合,并就设计中的问题及时开展讨论,互相补充设计资料,协同完成方案设计,确保了设计质量。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和培养。

四、结语

基于设计院工作模式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院在对新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三位一体”课题组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五年专业知识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的尝试。此次课题结束后,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全体学生成员都收获颇丰。“三位一体”课题组,相对于以往内容单一的毕业设计,是一次大胆且创新的尝试,对未来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建立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文全,孙伟民,龚延风,林小东,梅凯,张九根,郭樟根.基于建筑设计院模式的跨专业团队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2):111-113.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第6篇

【关键词】专业认证;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工程能力

0 引言

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是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一系统、全面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综合训练,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严格、正确、创造性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作风,完成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但传统的毕业设计一般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课题衍生而来,有些题目甚至是虚构出来的,过于偏重理论性,计算机模拟内容多而实际的工程设计、制作、装配、测试少,远离生产一线。一些课题由于缺乏生产现场的数据资料和设计条件,也只能纸上谈兵,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工程训练。

专业认证是对工程专业教育是否能为毕业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基础、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验证,是一种全社会维度而非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质量保证方式,代表了整个社会尤其是工程职业界对工程教育质量的干预[1]。认证标准重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2-3]。因此,以专业认证的要求来重新审视并优化毕业设计环节,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锻炼,成为强化毕业设计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知识以及工程能力的必由之路。

1 开展前期宣传,营造工程实践氛围

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学校依托卓越工程师系列讲座、主题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先后邀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Altera公司、 Xilinx公司、新百利制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泰克公司、海格通信集团、固伟电子有限公司、湖南中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高新科技园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剖析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介绍国际标准化设计规范,传授工程设计方法和技巧。这些来自企业的实例常涉及许多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技术,学生意识到其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对毕业设计课题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形成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

2 提高工程设计选题比例,鼓励到企业做设计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围绕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加大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的比例。注意选题的深度、广度与工作量大小要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适应,不能贪多求大,要确保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应用型题目应占80%以上。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毕业设计选题中,为学生接触行业的前沿科技、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条件。鼓励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由厂方提供实际工艺改革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学校教师与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拟定设计题目。条件成熟的部分专业也可安排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企业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和导师人选后,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题目确定后,由学生网上选题。选题页面提供课题工程背景、学术价值、经济价值方面的简要介绍,企业指导项目还需提供合作企业概况和企业导师简介。

3 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设计质量

学生选题名单确定后,在第七学期末前两周内安排学生与导师见面,由导师详细介绍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向学生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布置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等任务。对于企业指导毕业设计的项目,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由校企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本届毕业生指导的具体安排和管理措施。学校向企业方介绍本校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和教学流程安排,提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毕业设计(论文)撰稿指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集》等相关资料[4]。遴选企业指导教师时,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丰富的独立科研经验。

在毕业设计进行到第三周时,开展初期检查,重点检查题目设置、课题主要任务与要求、工作量和进度安排等。第七周时进行中期检查,审查进展情况、有无偏题或跑题、完成课题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在答辩前一个月,重点检查学生的设计和论文初稿,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设计任务。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工作,学生按企业作息制度上下班,由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每月一次书面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论文环节中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论文专业内容质量的把关由企业导师负责,学校教师负责论文的形式审查,协助做好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4]。

毕业设计经费向与生产实践、科研、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及硬件设计制作较多的课题倾斜,毕业设计评优指标也向此类课题倾斜。

4 改革成绩评价模式,引入企业专家意见

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部分评分组成,分别按30%、20%和50%加权得到总分,最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对于校内进行的工程类毕业设计课题,评阅和答辩环节需聘请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参与,并将评价意见反馈至学院及指导教师处。通过企业界的评价干预,促进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需求的良性对接。对于企业指导的毕业设计,验收时,设计方案和结果需接受生产现场的检验和评价。

毕业设计结束后,从各专业中抽取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送区内外重点院校和企业专家处进行校外评阅,评阅结果计入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估总分。学校每年根据《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年终院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以进一步促进各学院改善毕业设计教学条件,规范毕业设计过程指导与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晓燕,张彦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01):86-89.

[2]罗正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06):1-3.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第7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毕业设计;设计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66-02

一、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与艺术、工程技术、社会学、市场、管理、心理学、环境保护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工业设计教育也具有了综合性、跨学科的特征。如何在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中将各种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是我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而毕业设计既是对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检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实践平台,也是学生进入职场前的热身演练。毕业设计选题很关键,无论实题还是研究性课题,在毕业设计环节都要坚持详实完整的设计过程,指导学生从系统研究开始,观察生活现象的细微处,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查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二、对往届毕业设计选题经验和不足之处的分析

1.部分选题过于具体。许多学生毕业设计课题设定的过于具体,像空调室外机造型设计、电热水器造型设计等,学生往往仅在产品的造型方面去深入,难以在造型之外的领域进行突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指定选题多,选题形式较为单一。目前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我们多采用以指导教师为主导出题,学生选择教师选题的毕业设计模式,这类选题一般在90%以上。今后应进一步进行选题多元化的探索,如学生在实习期间自行发掘毕业设计题目,结合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特点进行选题等,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在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3.学科交叉不够。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还是以指导教师一对一进行为主。定义工业设计过去与未来的课题,并参考近年欧洲(IF)、美国(IDEA)、日本(G-Mark)等国际设计奖项论坛讨论内涵,罗列出相关派生类项:管理与经营、经济、史学、交通、建筑、社会学、艺术、环境、法律、健康、机构设计、材料、工业设计机构等。从中可以看出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发展的日益宽泛和学科的交叉性,而我们目前选题的学科广度和学科交叉性仍不足。

三、选择和完善毕业选题时的思考

根据近年几所开设工业设计专业较早的高等院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以及选题的情况,结合笔者所带毕业设计的经验,笔者认为对于毕业设计选题,尤其是研究性选题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紧密触摸社会发展的前沿。随着信息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学科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学科的知识交叉综合正成为一种必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使用、把握社会整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而进一步培养、塑造他们引领性的设计意识与观念,已经成为设计教育的重要思考。近几年,穿戴式技术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备受关注,“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在上学期与同工作老师共同指导的课程设计中,也引导学生做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方面的设计,不但使学生们能更好更快地获取最新的信息和技术,对智能可穿戴设计也有了更好的把握,如毛世昌、王灵毓等同学所做“PARTNER同伴”骑行者用户的可穿戴头盔设计,“PARTNER同伴”还参加了“2014年首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并获得了平台创意类作品银奖的优异成绩。

2.综合性,社会性选题。毕业选题要密切结合设计前沿,考虑社会意义和功能,具有研究意义和创新性,探索具有社会意义和研究前瞻性的课题。调查研究表明,近些年关注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行为能力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设计选题增多,诸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中国城市老年社区卫浴设计”“农村老年人医疗巡诊基站”,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POCKET――基于收纳行为的婴儿手推车再设计”,江南大学的“豆伴――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及社区养老系统”,中国美术学院的“脑瘫儿童早期干预辅具设计”,湖南大学的“新生儿经鼻无创呼吸机”等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都关注老龄化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关注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和热点问题,进一步地探索设计的社会责任。在上述所罗列的工业设计派生类别中,其中关于健康一类,又划分为医疗产品设计、辅具设计、通用设计、婴幼设计、食具设计。笔者所带毕业设计的选题,也主要基于以上的考虑。选择了婴幼设计这一研究性课题,并定义为儿童用具系统设计。这一课题的提出,结合了笔者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上,在原有的儿童玩具设计的基础上将毕业设计选题进一步拓宽调整为儿童用具设计。这样一来,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范围,拓宽了学生对于社会问题和不同人群的未来需求的探究能力。选题过宽,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如大海捞针;选题过于具体明确,如曾经选择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由于此类产品市场化充分,学生往往不容易打破诸多限制,进行创新思维。在进行了毕业课题的调整之后,学生可以对儿童用户以及儿童产品消费者的人群进行细分,也可以对儿童用具从衣、食、住、行、娱乐、教育进行细分,进而观察生活现象的细微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今年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两名学生确定了《妙妙时间――儿童时间管理系统产品设计》和《蛋生――儿童财务管理系统产品设计》,学生最终的设计定位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却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在我的儿童用具系统设计选题的大范围下,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又将自己的兴趣点结合进去,最终的结果也是大家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融合我校办学特色。我们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的时候,既要考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社会热点问题等社会大环境,也要结合我校“科学、艺术、时尚”的办学特色。随着经济、社会和人类需求的发展,时尚也成为诸多品牌的重要理念和诉求。现在,欧美许多品牌也是主要以时尚和体验作为其品牌理念,如Anthropologie,一家以一门社会科学――人类学的法语名称命名的美国高档服装及家居零售商。零售的商品涉及服装、饰品、家具、家居、装饰品等诸多方面,定位于舒适而时尚的城市风格。新的设计面向家庭总收入在20万美金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有教养、追求独一无二的设计的职业女性。他们销售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其设计理念和设计人群定位可见一斑。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趋势和设计功能的不断探讨,时尚产业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时尚产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装、服饰产品,此外,还有配饰、时尚电子产品,如最经典的苹果系列产品、时尚家居、时尚便携产品等。可穿戴技术的开发者以及谷歌眼镜的策划Thad Starner曾说过“可穿戴设备”本身就是时尚。第一意识就是你必须考虑它的外形,所有你戴在身上的东西都是时尚。”笔者认为,可穿戴设计是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时尚,又与我校“科学、艺术、时尚”的定位吻合。如我们设定的基于特定用户生活方式的可穿戴产品的设计。因为可穿戴产品正越过技术的藩篱,融入时尚的元素,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学们以团队的形式对基于特定用户生活方式的可穿戴产品的设计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思考,系统性地对基于特定用户,比如特殊工种工作人员、明星、时尚青年、潮人、盲人、运动爱好者等进行研究,通过基于用户需求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以及使用环境研究(如雾霾、户外、特殊工作环境等等)中找到设计定位。

4.不断探寻设计的价值目标。设计的目标和价值一直伴随着社会和现代设计的发展,为众人所热议。从现代设计之初最为推崇的“形式追随功能”,到20世纪的文化、情感、交互等,一直到当代的体验设计。在体验经济时代,生活变成一种感受体验的过程,设计的目标和价值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体验。从一些高校工业设计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中可以窥见一斑,侧重文脉,即注重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如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卿卿如晤”,注重体验的蔡尚同学的“感――Relight”以及注重对自然感知体验的我校工业设计毕业生钱雅慧同学的“FLOAT KINGDOM浮游王国――自然感知型儿童娱乐设施设计”等设计选题。

四、对于毕业设计选题的再思考

设计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只有进行团队合作,合理运用设计方法,才能得到1+1>2的效应。现在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时候,通常是两个以上同学一个选题,在前期的设计调研以及设计研究、设计定位和方案的探讨上,都能通力合作,迸发出创新和智慧的火花。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环节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除了教研室中艺术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教师的合作,还要加强工业设计专业和其他专业教师的跨专业和跨界的合作关系以及毕业设计选题的跨专业和跨界合作,这是我们今后毕业选题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赵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多样性与社会性的回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概述与反思[J].装饰,2011,(8):14-21.

界面设计毕业设计总结第8篇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6-0081-03

0 引言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高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而毕业资格审核是高校教务管理中一项非常细致而又关键的工作[1]。作为学籍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审核是一项严肃、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与学校的学位授予工作[2]。

学校目前使用的教务系统一方面在功能上并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在毕业资格审核中的实际需求,实用性差,另一方面其异常低下的审核效率严重拖慢了整个毕业管理工作进度。市面上类似的教务系统都是基于高校通用的需求模型,采用的也是特定的设计模式和技术框架。因为各高校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而系统的开发公司很少能根据各高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开发以及做适时的修改。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逐年增大,学校将面临越来越多学生的毕业资格的审核处理工作[3]。因此,研发一套符合学校实情的效率高、易用性强的毕业审核系统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1 系统目标分析

每年毕业季是学籍管理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等毕业生成绩全部录完,系统距离最终发放证书通常只剩两周左右,再剔除掉各学院对审核结果至少2-3轮反复核对的时间以及贴照片、盖公章、替换结业证书和筛选欠费名单等时间后,最终留给毕业审核的时间异常紧迫。因此,从实用性上考虑,毕业审核系统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执行效率;从准确性上考虑,也为了保持数据源的一致性,基础数据须全部来自于教务系统的数据库;从安全性上考虑,审核系统对数据库表不能有write权限,只能是read权限;从易用性上考虑,系统要做到能自动读入教务系统中已设置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数据,从而尽可能减少人工设置项,降低学习使用成本。

2 审核流程分析

(1)半人工式审核方式。出于效率的考虑,之前学校并没有直接采用教务系统进行审核,而是采用一种“半机器半人工”的审核方式。“半机器”指所有成绩数据还是来自于原教务系统,“半人工”指对于各部分数据结果需要人工通过Excel进一步汇总整理,以生成最终审核结果。即先从教务系统的成绩管理模块导出指定年级的所有必修课不及格名单以及详细不及格成绩记录,接着从成绩管理模块的分析统计中导出指定年级的所有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成绩记录及名单,再从等级考试模块导出毕业生的所有等级考试成绩,然后加入技能证书不合格数据以及毕业环节数据结果,在Excel中进行合并整理,统一数据格式,?h选数据字段,最后生成拟结业生的详细不合格成绩数据表。再通过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各毕业班班主任通知名单上的结业生进一步核对后形成最终的结业名单。

(2)一键式自动审核方式。半人工审核方式只是一种折中方案,过多的人工处理导致工作流程更为复杂,增加了出错概率。如图1所示,通过毕业审核系统将之前的人工处理部分全部替换为机器自动执行,即在学籍管理员设定好毕业审核条件后,点击审核按钮即能直接生成最终的毕业审核结果。这种一键式审核简化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效率。

3 系统设计

3.1 Ruby on Rails 概述

Ruby是一种注重均衡的语言,起源于 90年代的日本,发明者是日本人松本行弘。自从 1995 年公开以来,Ruby 在全球吸引了许多忠实的程序员。2006 年,Ruby获得了广泛接受,各大城市都有活跃的用户组,以及 Ruby相关的开发者大会。如今,Ruby 经常位于全球编程语言成长和流行度指数的前10名(如TIOBE)[4]。Ruby成功组合了Smalltalk的优雅与Python的易用性,以及Perl的实用主义,使编程变得优雅有趣,是一种有着超级清晰语法的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Ruby还具有动态载入、自动内存管理机制、迭代器、Mixin、闭包等区别于其它语言的独特特征。

Ruby on Rails(简称RoR)基于 Ruby 动态语言,是用 Ruby 语言编写的全栈Web应用框架[5]。Rails哲学中包含两大指导思想:一是不要自我重复(DRY);二是多约定,少配置。Rails 为网页程序大部分需求都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法,而且默认使用这些约定,而不用在配置文件中设置每个细节[6]。当使用 RoR 进行开发时,应用程序的所有代码以一种标准方式互相作用。它的主要特点包括全栈式的MVC框架、习惯约定优于配置、生成器、零周转时间、支架系统、更少的代码等[7]。

本系统采用RoR框架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RoR的开发效率高(部署容易)、功能丰富(支持Ajax等流行应用)。此外,RoR具有高效的性能,通常使用RoR开发出来的项目性能,比基于Struts+Hibernate+Spring 的Java应用要高10%~20%。

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Rails 框架严格按照MVC结构开发,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在Rails中,Action View(视图层)负责生成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用于编写 Ruby 代码界面,包含用于.rhtml 的非常好的模板语言,将纯粹的 HTML与嵌入的Ruby代码组合;Controller(控制器层)是连接模型和视图的桥梁,是处理的核心,响应用户的请求和用户行为管理模型数据;Active Record(模型层)表示数据和业务规则,负责同数据库打交道,使MVC 模式中的各个层次无缝地协同运转[8]。Rails的执行过程一共分为6步:①浏览器发出HTTP request请求给Rails;②路由(Routing)根据规则决定派往哪一个Controller的Action;③负责处理的Controller Action操作Model数据;④Model存取数据库或进行数据处理;⑤Controller Action将得到的资料提供给View样板;⑥最后回传HTML展现给浏览器。

考虑到系统的具体代码实现中有大量SQL语句,将Rails对应的MVC三层架构中的模型层再细分为两层,分别为持久层和数据库层。表现层、业务层分别对应MVC中的View和Controller,持久层和数据库层合起来对应MVC中的Model。持久层主要用于提供数据,所有SQL语句相关都放在持久层,这样一来MVC三层结构演变为四层。该四层架构自顶向下分别为:表现层(用户界面,负责视觉和用户交互)、业务层(实现业务逻辑)、持久层(用于提供数据,包含所有SQL语句)、数据库层(用于保存数据)。

采用该四层架构的优点有:①结构简单,容易理解和开发;②适合多人开发,天然适合大多数场景的组织结构;③该四层架构中每一层不需要知道其它层的细节,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可以独立测试,其它层的接口可以通过模拟解决。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提取原有教务系统中的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和毕业生管理模块的相关功能,重新融合以完成毕业审核系统的功能设计。毕业审核系统一共包含8个模块,如图2所示,分别为系统维护、审核设置、毕业审核、成绩管理、查询统计、结果分析、换证管理和报表导出。系统维护模块具体包含账户权限设置和密码管理,方便学籍管理员对教学秘书和毕业班班主任的权限进行修改;审核设置模块具体包括毕业条件设置和毕业生资格设置两个子模块,其中毕业条件设置又包括毕业年份设置、毕业年级设置、等级考试条件设置等;毕业审核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除支持一键式审核方式外,也支持必修课、公专选学分、等级考试成绩分开审核,所有结果数据都支持Excel格式的导出。此外系统同样支持常规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对于结业学生的换证也提供便捷式管理。

3.4 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审核模式主要有课程制、学分制等。课程制指学生要修完学校指定的课程,学分制则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管理制度,学分制中的学习年限不是固定的,而是弹性的[9],学生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即符合毕业条件。学校目前采用固定学习年限下,学分制与课程制相结合的审核方式,既要修满规定的公专选学分,又要完成指定的必修课程。本系统在功能上也提供对完全学分制审核模式的支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模式的选择。

整个系统的执行过程如图3所示,学籍管理员先设置好毕业时间以及对应的毕业年级,接着系统进行毕业资格初审:根据当前设置的毕业年份,自动计算对应的毕业年级,剔除休退学等不在校的学生,生成全部毕业生名单;之后系统从数据库中自动调入教学计划,找到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学籍管理员进行等级考试的条件设置,并设置好毕业审核模式后,即可直接进行毕业审核。

4 应用效果

该毕业审核系统与原有系统相比有3大改进:

(1)?化了条件设置,提升了操作效率。原教务系统毕业审核模块包含太多设置项,使界面过于复杂,而且只能按专业单独设置条件,操作低效。本系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了针对性优化,简化了操作方式,剔除了无用设置项,提供专业批量性设置保存以减少人工设置,提高操作效率。

(2)更详细的结果数据展示,更强的实用性。原教务系统毕业审核的结果只包含最终结论,不能显示具体结业原因,不支持一次性导出所有结业学生的详细不合格成绩。本系统按学校实际需求重新设计了结果数据展示方式,包含了详细结业原因,支持一键导出到Excel,方便毕业生完成进一步核对,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3)优化了审核算法,大幅提高了审核效率。以学校2016年的3 247名普高毕业生为例,用原有教务系统审核一遍需要数小时,而采用优化算法后的毕业审核系统,全部审核一遍只需56.3s。平均到单个学生的审核,原有教务系统需要9.36s,而本系统只需17.37ms,效率提升了接近53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