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林农业论文

林农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29 05:20:35

林农业论文

林农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

(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

(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

(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

(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林农业论文第2篇

自2009年,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的联合支持下,新疆高校从乌鲁木齐开始探索大学生创业培训。然后全疆推广了乌鲁木齐市创业培训进高校的经验和做法。近5年来,新疆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总数约达5.7万人,经培训约1.6万人实现创业,创业率约达27.8%。新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是从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改善创业环境入手,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技能的大学生成功创业。新疆农业大学先后开展多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效。积极组建“新疆农业大学就业指导教研室”,进行了就业指导教师的挑选和培训;完成了就业指导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推进工作;于2010年参与了自治区统编教材《新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编写工作。2009年起与自治区人社厅和乌市人社局合作,在全校大学生中推广“SYB创业培训”项目,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开展免费培训,目前已组织培训150个班,3750名大学生。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热情高涨,每年都有1800名左右大学生报名参加,通过考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通过培训,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创业初期的做法和优惠政策,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二、新疆农林高校创业教育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需求,及时调整现有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项目组设计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和老师两套问卷。其中,学生问卷面向新疆农业大学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发放,共有题目30道,分别有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问答题,问卷匿名提交,共收到问卷反馈214份;老师问卷面向新疆农业大学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老师,共有题目15道,分别有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问答题,问卷匿名提交,共收到问卷反馈8份。

(一)调查问卷学生反馈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在参与答题的同学中,由于课程设置原因主要是大三和大四同学较多,占到约84%,具体年级分布为大一9.35%、大二6.54%、大三31.78%、大四52.34%;其中27.1%的同学是学生干部;生源地是城镇或乡村的同学分别为46.73%和53.27%,比较平均;学生学科专业分布主要是理学约占38%、工学约占21%、农学约占17%、语言学约10%,其他约10%;按民族和性别划分,少数民族女学生占12.62%,少数民族男学生占10.28%,汉族女学生占44.39%,汉族男学生占32.71%。

2.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反馈分析。通过问卷发现,99%的同学认可大学生创业。在回答“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是”问题时,约62%的同学选择“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约37%的同学选择“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约74%的同学对大学生创业感兴趣,其中“很有兴趣”的约占32%;约90%的同学认为,如果就业压力过大时会选择自主创业。约73%的同学认为大学专业与打算创业的项目之间的关联不大,只有约18%的同学认为关系紧密;在回答“如果打算创业,您会选择在何时开始?”时,约60%的同学选择“毕业后等待时机合适,不限时间长短”,各约15%的同学选择“在校期间”或“毕业后立即创业”。在回答“如果您在校期间的创业项目和学业冲突,您将如何处理?”时,约69%的同学选择“边学习边创业”。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少数民族男生有22.73%选择休学创业,而其他分组最高只有2%。说明,首先约70%的同学考虑兼顾学业和创业;其次,约1/5的少数民族男生的弃学创业选择,在反映了创业决心大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目前学业价值的判断。在回答“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个领域?”时,约62%的同学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约33%的同学 选择“自己大学所学专业科技涉及的领域”。说明学生对自主创业的风险的控制意识较强。在回答“您会优先选择在哪里创业?”时,约45%的同学选择中小城市,选择大城市或不限地域的同学都是约17%,选择城市郊区、乡村的同学分别是5.6%和4.2%。根据调查问卷数据,不同生源地学生的选择结构基本相同,只有在选择大城市时,城镇生源比乡村生源高15%,分别为25%和10%。在回答“如果创业,您会选择哪种形式作为创业的起点?”,约61%的学生选择朋友合伙创业,选择个体独自创业和家庭合作创业分别约为20%和17%。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汉族同学更愿意朋友合伙创业,具体数据按少数民族女生、少数民族男生、汉族女生、汉族男生,分别为48.1%、45.5%、63.2%、67.1%;少数民族同学更愿意以家庭合作创业为起点,具体是少数民族女生、男生选择家庭合作创业的比例分别为29.6%和31.8%,而汉族女生、男生该选择为18.9%和7.1%。在回答“您在我校参加的何种活动有助于您的创业?”问题时,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各性别、民族分组回答结构相似,例如各分组都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创业。但部分数据差异较大,分别涉及对“模拟创业活动”、“社会兼职”和“创业项目比赛”。其中认为“模拟创业活动”、“社会兼职”有助于创业的少数民族男、女学生均比汉族男、女生低约20%;认为“创业项目比赛”有助于创业的少数民族女学生比其他分组都低约30%。

3.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反馈的分析。约9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其中认为非常必要的约36%;80%的同学认为我校存在良好的创业氛围;71.5%的同学表示知道一些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只有约10%的同学认为自己很清楚或比较清楚;约91%的同学希望多举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培训、讲座活动。约70%的同学认为我校目前创业教育培训对自己有帮助,其中约18%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约94%的学生认为我校目前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外,单独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62%的学生认为这类课程应该是公共选修课。在征求学生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意见和建议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已经大四了,还刚听说学校有这么一个创业培训,希望学校能及时通知我们学校已有的一些条件,培训,让我们抓紧这些机会。”、“希望我校能多开展一些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活动。”等想法,表达了大学生对实践性创业培训的需求旺盛。

(二)调查问卷教师反馈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根据问卷,参加答卷的老师全部为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比例为各50%,符合目前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是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学历为本科和研究生各50%;基本都取得了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相关资质证书,主要有SYB师资培训合格证、高校创业培训师资证、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水平证书(中级)等。

2.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关问题反馈分析。根据问卷,100%的老师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为62.5%;87.5%的老师对创业教育感兴趣,其中50%的老师表示非常感兴趣;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中创业教育部分,75%的老师认为有收获的学生占听课比例在50%及以上,25%的老师认为在30%以下。100%的老师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其中,愿意指导的项目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市场服务类、文化创意类和社会公益类项目;在选择不愿意指导的原因时,前三位分别是“个人工作忙,无时间兼顾”、“大学生创业缺乏各种资源,条件不成熟”、“目前自己不具备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需的能力”。在回答“您会参与支持在以下哪些创业教育工作?”时,100%的老师选择讲授创业教育相关课程,50%的老师选择为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比赛项目提供指导咨询,不到40%的老师选择为大学生实际创业项目提供相关指导咨询。75%的老师认为我校目前应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外,单独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但是在开设类型环节,认为应该开设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老师各约占三分之一。在征求对目前开设的创业类课程(含就业指导课程和SYB等课程)的建议或意见时,老师分别提出:“学生认知度较低,本校教师上课率较低”、“提高课时费”和“给学生指导的足够,但缺乏孵化基地、透明实用的支持政策”。在征求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见建议时,老师分别提出:“对参加各类比赛带队获奖的老师予以重奖”、“应在全校学生普及创业基础教育课程,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学校可以设立基金或有专门的负责人、部门来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或资金途径的后备支持”、“专门场地,小班授课”、“尽快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邀请专家解读创业流程和法律问题”。

三、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建议

1.突出特色,建立高校创业实训基地。抓住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西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突出地域行业特色,建设高校创业实训基地,将创业实训基地建成推动人才创业、发展高端产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学校、企业、政府和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共同携手,形成创新创业“过程辅导+引资推动+基础支持+管理咨询”四位一体服务,建设高质量的产学研实训基地。

2.优化课程,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掌握创业技能,将专业与创业融合教育,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专业角度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林农业论文第3篇

2008年,北斗乡发展核桃16.7万亩,其中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大户有2户、500亩~1000亩的有4户、100亩~500亩的有300多户,户均占有核桃56.3亩563株。仅核桃一项,人均收入就超过1800元。核桃成为富民兴乡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北斗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顶梁柱”和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明晰产权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林业产权是森林经营管理和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产权明晰,林农真正成为森林的主人,他们才会珍惜并用心经营管理森林,不仅让森林茂盛生长,而且还会想方设法让森林成为他们的生存与致富之本。这是北斗乡人的林改感悟。

过去,由于林业产权机制不活,北斗乡与其他集体林区一样,也存在着产权不清、经营主体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林业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林农的利益难以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林产业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广大农户“靠山吃山、靠山养山和靠山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然而,由于权属不清,加之很多林农都抱有“与其等树林成材后再卖,不如现在就攥着钞票踏实”的心理,森林管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山是大家的,遇到乱砍滥伐不好管、不愿管,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就像村民对巡山护林员说的那样:“那么多的山你们巡得过来吗?管得住吗?”

2006年4月,北斗乡作为林权制度的先行者之一,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林改探索。变集体林权“公有”为“私有”的改革,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通过改革,全乡明晰产权的林地面积达56.43万亩,发放林权证3588本,确权率和发证率分别达99.9%。产权明晰后,广大林农把“树林子”当成“菜园子”自觉管护,造林、护林、用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北斗乡北斗村核桃种植大户常永祥感慨:“以前不敢大胆发展核桃,因为权属不清,万一发展了今后又不是自己的怎么办?现在,山林权属明晰了,我们拿到了林权证,吃下了‘定心丸’,我们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也足了。我还想在核桃深加工上做文章,联合核桃种植户,建立加工企业和销售体系,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经济联合体。”去年,常永祥仅仅核桃一项的收入就超过了40万元,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泡核桃种植大户。

规划先行拓宽产业发展路子

产权明晰了,产业怎样做大并保持持续发展的潜力?只有科学规划,才能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展发展空间。

北斗乡党委、政府立足北斗实际,按照“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要求,围绕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发展思路,以适宜村为主体,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将全乡核桃基地建设规划为“两带三区”,即新村-黄连-梅花-北斗为第一产业带,六米-黑豆场-双河-栗树坪第二产业带;以顺濞河流域为主的17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为山核桃种植区,1700米-2200米的中海拔地区为本地优质核桃种植片区,2200米以上高海拔冷凉地区为新疆核桃种植片区;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发展规划。

截至2008年底,北斗乡的核桃面积达到16.7万亩。从2009年开始,该乡每年还将种植核桃2万亩,到2012年时有望发展到24万亩。该乡还明确提出核桃发展的四个转变,即:种植地点选择从在荒山荒坡、田边地角等传统种植地点向平坦肥沃的常耕地发展转变;从原来核桃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补充转变为家庭收入以核桃收入为主转变;核桃的发展方式从零星种植、粗放管理向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基地化发展和集约化、企业化管理转变;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

大户带动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过去在北斗乡,很多人将核桃看做是“懒庄稼”,只注重产出而不重视投入,由于不懂科学种植,核桃树长成了“小老头树”。如何帮农民算好生态账和经济账?如何加强管理和壮大产业?如何提质增效实现科学发展?北斗乡党委、政府探索出一条“大户示范带动”、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他们引进大理建标公司,在新村村委会分期发展山核桃,既发展了核桃产业也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扶植好本地大户,为林农发展核桃产业树立了典范。农民陈学贤投资8万多元,种植美国山核桃134亩,2008年核桃产量达到1170公斤,产值达16万多元。陈学贤还为当地群众对美国山核桃的抚育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他的带动下,新村村委会家家户户争先种植美国山核桃,形成了抢着干、争着种、主动栽、加强管护的良好氛围。

核桃产业发展了,北斗乡党委、政府又引导林农成立了新村村委会林产品经营协会等一批专业协会,让林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解决了林农由于市场信息不灵带来的林产品贱卖等方面的问题。

返乡创业产业发展增添亮点

林农业论文第4篇

1.1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后最典型的影响体现在耕地的利用状况上。退耕还林还草后,岷江上游农业耕地面积明显减少,草地和林地的面积逐渐扩大,对其他非农业用地,如学校、住宅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用地不会产生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退耕还林政策发行后,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总面积高达280hm2,其中还草的面积达到150hm2,还林的面积达到132hm2。

1.2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岷江上游农业区域在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农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图1是近几年岷江上游流域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价值的变化图。从下图1和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种植面积的减少,农作物所产生的价值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农业种植结构却发生了较大程度低转变。

1.3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区域的农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林地和草地面积逐渐增加后,原有的农业经济结构已经很难满足岷江上游农业区域的发展需求,导致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1.4对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的影响岷江上游农业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原有的农村劳动者从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2是近几年岷江上游流域劳动力从业结构表。从下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近三年岷江上游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后劳动者从业结构的变化状况。

2退耕还林(草)工程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岷江上游农业区域采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也随之下降、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实际状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要想充分发挥退耕还林还草的作用,岷江上游农业发展建设者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提高岷江上游农业发展速度提供动力保障。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结合上文中对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对岷江上游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状况,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以及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对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对策做了总结介绍。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上文中提出的问题,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应该从完善政策配套设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和调整林木种植结构等方面着手,为促进岷江上游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应该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着手,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水利设施建设。众所周知,水利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在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后,还应该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摒弃传统粗放型经营的发展模式,采用精耕细作的发展方法,避免靠天吃饭等问题的发生,合理控制农业生产的波动状况,为加快岷江上游农业发展速度提供动力保障。

2.2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加强后续产业的支持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下加快岷江上游流域农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支持要求建设者从优化产业结构上着手,在提升岷江上游农业发展能力的同时,结合岷江上游流域发展的实际状况,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后续产业的发展速度。另外,建设者还应该针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自身特色,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后续产业,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速度的同时,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与农村可持续经济的协调发展。

2.3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从上文岷江上游劳动者聪姐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岷江上游流域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建设者应该多渠道引导退耕还林还草后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型,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也就是说,农业建设者可以引导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事与农业无关的事业,或者加强农村自身建设,在提高剩余劳动力劳动能力的同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型。

2.4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后岷江上游流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建设者用工建立有效的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可以保障农业财政投入顺利转移,为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的公共产品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还要求农业建设者深入了解现代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通过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5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发展原则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还要求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始终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发展原则。我国部分地区把退耕还林工作视为一项独立的发展任务,不太关注当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和发展状况。为提高退耕还林还草地域的农业发展水平,要求农业建设者注重当地农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可以从宏观层面上实施政策倾斜或者经济补偿,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后,岷江上游农业建设者还应该充分运用自然地理分异规律,指导人工林的生态恢复,为加快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动力保障。

3结束语

林农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 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 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 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3]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林农业论文第6篇

>> 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的探讨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 “三农”问题探讨 商业电影主流形态与我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当代体育教学理论探析 浅谈我国林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 我国林业产业化中的融资问题探讨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 浅谈电影产业化改革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与我国电影的突破 与我国林业建设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浅析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验的瓶颈和解决对策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提升我国奶业产业化水平的对策 我国村镇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化模式及发展对策 我国环境技术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4]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J/OL].(2013-03-27)[2013-05 -29]..

[6] 张国庆.系统法学[EB/OL].(2013-04-13)[2013-05-29]..

[10] 张国庆.林业标准学[M/OL].(2011-02-20)[2013-05-29]..

[11] 张国庆.从森林法看环保法规[J].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5(2):23-28.

[12]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13] 张国庆.和谐林业的法律保障[EB/OL].(2007-08-23)[2013-05-29].科学网,.

[21] 张国庆.发展先进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向大生态产业转化[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2:161.

[22] 张国庆.加强林业能力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2:162.

[23]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3:69.

[24] 张国庆.全民参与,按需育林,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2:163.

[25]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3:67-68.

[26]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45-49.

[27] 张国庆.从发展学观点探讨中国和谐林业建设[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1):153-157.

[28]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29] 张国庆.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EB/OL].(2006-04-11)[2013-05-29].

[30] 张国庆.烟草产业生态化与烟草产品健康化[EB/OL].(2012-04-29)[2013-05-29]..

林农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林农关系,问题,对策

 

构建和谐的林农关系,无论从现实来看,还是着眼未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没有和谐的林农关系,就没有林区的稳定,只有处理好林农关系,才能确保林区的稳定,确保社会主义新林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目前林农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历史上看,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林业和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生产和经营方式不复杂,生产关系相对落后,居住在林区的广大林业职工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比较稳定的。就目前从总体看,林农关系的主流也是融洽的,林区是平安的。但是,随着林业改革不断深入而引发的新的林农之间的矛盾,已呈现出来,而且显示普遍的态势,有时甚至是尖锐的。[1]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与林地承包人之间的矛盾。林地承包之后,一些农民对承包人不允许他们进入承包地割烧柴、打松籽、抓林蛙等不满,甚至采取过激的反抗或极端的报复行为。如某林业局林地承包人被人毒死林蛙500多公斤,承包的几垧地树苗被毁坏。一些农民因涉林问题而群体闹事已达到了违法的程度。二是农民与林政管护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民非盈利性质引发的矛盾。有的农民因制作农用工具等滥砍林木被处罚产生不满,从而引发林农之间矛盾,就是这种性质的矛盾。[2]另一种是农民以盈利为目引发的林农之间的矛盾。有的农民为了金钱盗伐木材、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等违反林政、违反法律,受到处罚,对林业执法人员嫉恨,甚至报复,所产生的林农之间的矛盾就是这种性质的矛盾。三是农民与林业职工个体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打仗、斗殴等引发的林农之间的矛盾。。这类性质的矛盾不是林农矛盾的主要方面。

综合分析林农之间产生的矛盾,原因虽然复杂,但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客观上看,这是林业改革带来的必然。。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业的木材产量下降,富余人员增加了,为了解决林业职工的生存问题,国家在林业实行了林地、沟系承包。如:过去敦化林业局木材年产量40多万立方米,现在只有15万立方米,产量减少了,有些林场还实行了全面禁伐,职工只有放下斧锯,承包林地、沟系、果林,向森林资源要“工资”,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林业这种变革,使过去林农“共享”的森林资源不能再“共享”了,只有承包人“享受”了,这就打破了过去林农在森林资源利益分配上的格局,林农在森林资源利益分配上的关系发生了新的调整。农民对这种利益的重新分配不理解,认为山林是老祖宗留下的,让林业职工承包不合理,心里不平衡。由此出现了偷、抢、甚至集体哄抢承包人果实的现象。二是从农民的自身素质上看,这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所致。无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违法行为,还是非盈利的各种违法行为,以及偷、抢承包人果实的违法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的农民对此明知,有的农民对此不明知,明知与不明知所引发的林农矛盾,其实都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所致。[3]三是从管理上看,这是林业管理不到位所致。从政策上看,国家对林地承包没有象耕地承包政策那样系统、规范、严谨,这就给承包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从林地区域上看,林地不同于耕地那样好区划,承包范围界定的难度较大,如:有的承包人私自扩大承包管辖范围,不让农民进入,有的承包人只是承包了红松果林,并没有承包林下,却不让农民到林下从事采集业,如此等等。从经验上看,林地承包时间不长,管理经验以及对林农双方产生矛盾处理的经验都不够。除此以外,个别管理人员不公正执法、工作方法简单等,也是导致林农矛盾发生的一个原因。

二、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对策及建议

妥善解决林农矛盾,构建和谐林农关系,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行林地产权制度改革—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根本。应遵循林业的特点和规律,从根本上改变森林资源管理模式,[4]也就是林业职工可以象农民承包土地一样承包林地,按照“远封近分”的原则,对林农交错、浅山区相对分散、零星分布的易于分户经营的部分国有商品林,由林业职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把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全部交给职工。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林业职工的积极性,把森林资源管护、利用的更好,另一方面,可以用法律来保证承包人的合法权益,明示承包人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真正实现“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从而防止农民的非法行为和林农矛盾的发生。

2、搞好双向教育—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基础。要坚持林情、场情、乡情、村情同时讲,在感情上拉进林农之间的距离,使林农真正认识到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道理,牢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林业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离不开林业帮助的思想。要深入进行林业法律、法规教育,尤其要使农民对现行的林业改革政策法规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政策观念。同时,也要严格规范林政执法人员的行为,做到公平、公正执法。

3、完善法规政策—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关键。在现实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农民为了基本的生活,如备用烧材、制作农用工具、盖农用房等,所用木材违反了林业政策。对这种情况,如果处罚了,农民就有意见,甚至会使矛盾激化,如果不处罚,执法者就是“不作为”,是一种失职、渎职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的处罚。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承认现行的林业法律法规、林业改革政策、林业执法的标准存在相互矛盾、脱离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防止、处理林农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林农关系。[5]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管护的法律法规,特别要注重完善在林业改革过程中以及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各种发展经济政策、林业执法标准,使法律法规、各种政策、执法标准相互一致,为防范和处理林农矛盾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同时,在林政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执法的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涉林问题。如敦化林业局松江林场在防火期,对农民着急烧荒种地,并没有做经济处罚,他们把烧荒的农民请到林场食宿,办学习班,使农民深受教育、感动,大大减少了林农矛盾和林政案件的发生。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保证。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组织领导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信息通报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机制等各种长效机制,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重要保证。如敦化林业局在这方面建立了“两个坚持”、“三个做到”、“四个定期”运行机制。“两个坚持”即:坚持信息员互相通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和林农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治保会、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及时化解林农矛盾。“三个做到”即:做到村民家中遇到特殊困难时,林场领导及时为村民解决;做到每逢村委会成员家中有红白喜事时,林场领导必到场;做到林农出现矛盾时,林场领导必到场解决。“四个定期”即:定期召开场村共创联席会;定期召开场村信息情报通报会议;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定期召开责任落实总结会。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构建和谐的林农关系提供了保障,取得的很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广权、王雨晨;《呼玛林农共建和谐》;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11期。

2.杜欣;赵文华;论林业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向成华、潘攀;《四川林农复合经营持续发展对策探讨》;山地学报; 1997年01期。

4.王玉芳;林业与西部开发互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陈卫平,郭定文.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6(1)。

林农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布哈林;平衡论;四个全面

中图分类号:B5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04-02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家,深受党内同志喜欢的领导人。布哈林在研究列宁新经济政策基础上,根据苏联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理论,为改变苏联落后的经济局面做出重要贡献,该思想对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直到今天,该思想仍能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方法论启示。

一、平衡论思想提出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布哈林通过观察研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过渡时期经济学》一文被认为是“辉煌的作品”,该书的“出色质量”也受到列宁的肯定,文章归纳出这一时期经济的规律和特点,提出著名的“平衡论”思想。

国际上局势趋于和平稳定,国内战事已结束,经济方面的问题成为苏联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喀琅施塔得叛乱后苏俄放弃余粮征集制,改行粮食税,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告别革命战争模式进入社会建设模式开始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这就要求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布哈林运用“平衡论”思想指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在被列为苏共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教材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对社会主义平衡理论进行系统的论述,布哈林高度重视“平衡”,在他看来,只有社会平衡稳定才有可能发展经济,反过来,只有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才能保持社会的平衡。

二、布哈林平衡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布哈林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的,没有绝对稳定或静止不动的状态,也正是这些运动着的物质构成了世界。在布哈林看来平衡就是:“某种体系如果不能自动的,即没有从外面加给他的能,改变本身的状态,人们就说他处于平衡的状态。”因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从平衡状态到平衡的破坏,再由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布哈林谈到:“迄至现在,我们主要探讨社会的构造、一定社会形式的构造。以后,我们首先将要谈谈一种‘构造’、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的过渡。这里,我们认为有必要再次强调:社会平衡规律是动的平衡规律,它不仅不排斥,反而以对抗、矛盾、不适应、冲突、斗争为前提,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以剧变和革命的不可避免性为前提。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的理论。”在这一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布哈林进一步形成了自己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独特思想,强调在进行任何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同时,必须要在社会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一)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平衡发展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后提出,当时俄国的经济成分有五种:“(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布哈林平衡论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应该是平衡的发展,首先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平衡,以此保证社会经济继续发展。1928年苏联出现商品荒,正是因为之前过于重视工业,农业相对较弱,工农业比例不平衡造成的,于是布哈林指出:“为了使社会再生产和社会主义不断增长尽可能有利地(尽可能没有危机地)进行,从而达到对无产阶级尽可能有利的国内阶级的力量对比,必须力求把国民经济各种基本成分尽可能正确地结合起来(它们必须‘保持平衡’,安排得恰到好处,积极影响经济生活和阶级斗争的进程)。”

(二)工农业平衡发展

布哈林极其重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他认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是能表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发展工业化的问题上,布哈林认为牺牲一个部类来发展另一部类,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表达过这种观点,只有工业和农业都得到发展,并且达到完满的结合,经济增长才能保持高速度。他认为,工业发展的基础就是农业,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有经济能力购买农业产品,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这样一来,农民使用购买来的新的农用机器,农业获得更大发展,为工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原料和资金,进一步刺激工业继续发展,工农业的发展达到良性的循环。苏联人口中农民占较大比例,农业较占优势,正因为如此,工业要发展就应当使工业适应农民市场,并逐步掌握该市场。将农村作为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市场与原料产地,才能在掌握政治上的领导权后掌握经济的领导权。不仅如此,由于当时西方各国结成联盟对苏联采取敌视态度,企图扼杀苏联的成长,苏联想向西方国家购买设备和技术遭到拒绝,同时西方国家也拒绝进口苏联的产品,这非常不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苏联本身的实际情况造就了苏联的农业地位,即全部经济的基础,是工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农业基础稳固,工业才能继续发展。布哈林认识到苏联这个特殊的国家,因其农民人口占多数,这样特殊的国情就决定了工业产品的市场就是农民经济,农民和农业是工业生产的主要消费者,苏联工业的发展就随农民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他明确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具体关系。如果把农村看作殖民地,看作剥削对象,短期来看是能得到一笔资金,但是从长远来讲民穷才尽后,农村市场缩小,最后只会是工业停滞甚至倒退。所以国家经济能否发展好,取决于农业这层地基的坚实程度。

(三)重工业与轻工业应并重发展

马克思曾经指出,“不变资本的生产,从来不是为了不变资本本身而进行的,而只是因为那些生产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布哈林认为,不仅工农业之间要保持平衡,而且工业内部也要保持平衡,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平衡发展,是布哈林国民经济平衡理论一项重要的内容。于是苏共十五大提出“长期的高速度的发展,而不是就要在明年达到最高速度”这样的发展目标。这次决议指出,苏联不能一味地追求重工业的高速发展,还要重视轻工业的重要作用,轻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为民众生产生活消费品,另一方面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支持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积累决定着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规模,他坚决反对一味地发展重工业,这样只会使苏联经济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中从而导致苏联国民经济畸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比例有计划地发展,这是布哈林劳动消耗规律的基本思想,最大限度地发展重工业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必须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料,同时还要重视轻工业的发展,轻工业因其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周期短,能较快收回成本,所以经济的平衡发展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存在这样的认知,社会主义就等同于计划经济,若搞市场经济就是背离社会主义,就是在推行资本主义。布哈林在《共产主义ABC》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接下来苏联制定政策的依据就是为全面发展生产力服务,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会引导到社会主义。因此在过渡时期,在当时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苏联要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搞商品生产,就需要同时借助计划和经济两种手段,利用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布哈林在《布哈林――人、政治家、学者》一文中指出:“劳动价值规律在这里(在社会主义下)也在贯彻,不过贯彻得比在资本主义下更多,因为同计划性结合在一起……”布哈林谈到,过去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消灭市场,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事实证明,我们还必须借助市场的作用走向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最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也逐步被消灭掉。

三、启示

尽管历史上有过争论和分歧,列宁始终给予布哈林以极高的评价,说布哈林是在最年轻的力量中杰出的力量。同时也指出了一些缺点和思想上的局限性,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布哈林的某些研究成果被列宁等吸收并继续深化。在当今的改革中,人们不难感到布哈林的某些思想和主张,布哈林加进人类文化遗产中的“新东西”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到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当下,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解决,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平衡等。布哈林平衡论思想认为平衡是以生产力为中心的平衡,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另外布哈林主张平衡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国现在这些问题在深化改革中是不能回避的,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处理,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6.

[2] 范玉传.布哈林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7.

[3]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8.

[4] 布哈林文选: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22.

[5] 布哈林文选: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3-422.

[6] 刘贵访.论社会生产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9.

[7]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7.

[8] 曾天雄.布哈林平衡论的哲学研究:下[J].湘南学院学报,2007,(4).

[9] 崔剑.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8).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