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16 00:56:37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第1篇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二维产品图纸。

1.2 根据图纸对试制样品尺寸进行测量,完成产品检验报告.。

1.3 熟悉三维软件并运用三维软件,根据二维图纸抄画成三维数据和三维数据转二维图纸。

2 产品材料和工艺

2.1 熟悉产品注塑成形过程和成形工艺。

2.2 熟悉塑料工程材料以及材料性能。

2.3 熟悉线束产品的生产过程。

2.4 熟悉线束产品用电线等标准件的相关性能。

3 产品缺陷分析和整改

3.1 了解产品常规缺陷和产品产生缺陷的原因。

公司产品设计师(一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国家机械制图标准,AutoCAD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测量工具,三维软件

1.2 企业知识:产品设计业务流程,产品鉴定业务流程,企业产品特性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AutoCAD软件运用,三维软件运用,办公软件运用,测量工具运用,掌握各种测量方法

2.2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 经验:3个月以上车间现场实习,独立完成5个以上产品二维图纸绘制、三维数据抄画和三维/二维图纸转换。

公司产品设计师(一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AUTOCAD软件,三维造型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产品设计业务流程,产品鉴定业务流程,企业产品特性。

2 培训方式:企业内训、在职培

公司产品设计师(二级)行为标准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熟练运用二维/三维软件,根据产品总成整体设计方案,对零部件进行详细造型设计。

1.2 了解模具结构知识。

1.3 了解产品结构,产品功能和车灯产品的特殊特性。

1.4 对客户提供的数据与图纸进行核对,并初步分析产品结构和功能。

1.5 对一级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2 产品材料和工艺

2.1 包装工艺,装配工艺等

3 产品缺陷分析和整改

3.1 对产品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4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4.1 了解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内容,依据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编写控制计划。

5 项目管理

5.1 了解项目管理知识。

公司产品设计师(二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二维/三维软件 ,模具结构知识,各汽车主机厂车灯标准和线束标准

1.2 企业知识:质量体系,产品设计业务流程,产品鉴定业务流程,企业产品特性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二维/三维软件运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运用

2.2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1 经验:产品开发从业 2 年及以上经验,或独立开发(从产品设计到产品批量生产整个开发过程)5个以上产品经验。

公司产品设计师(二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项目管理,过程FMEA,模具知识,生产过程,试验方法

2 培训方式:委外培训、内部培训、在职培训

公司产品设计师(三级)行为标准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精通二维/三维软件,根据产品结构和功能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

1.2 掌握模具结构知识并能指导产品结构设计。

1.3 熟悉产品结构,产品功能和车灯产品的特殊特性。

1.4 对客户提供的数据与图纸进行评审,并分析产品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5 收集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信息。

1.6 了解汽车车灯配光知识、标准。

1.7 对二级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2 产品材料和工艺

2.1 对自行开发的产品,根据产品要求,确定产品零部件使用材料。

2.2 了解产品试验规程,根据要求制定产品试验大纲。

3 产品缺陷分析和整改

3.1 对二级设计师就产品缺陷提出的整改方案的审核,并对其进行指导和深层次的分析。

3.2 与客户沟通,共同解决产品的结构和装配问题。

4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4.1 对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根据车灯特殊特性和安全性,进行过程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分析,并审核控制计划。

5 项目管理

5.1 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熟练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进行策划、管理。

公司产品设计师(三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项目管理知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汽车车灯的结构和功能,汽车车灯的特殊特性

1.2 企业知识:质量体系、产品开发业务流程,企业产品特性,相关部门业务流程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掌握设计FMEA和过程FMEA的运用,模具结构知识,试验方法,三维软件运用,项目管理

2.2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

3 经验:产品开发从业 三 年及以上经验,或独立开发(从产品设计到产品批量生产整个开发过程)10套以上产品经验。

公司产品设计师(三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项目管理,FMEA过程控制,模具知识,生产过程,试验方法

2 培训方式:委外培训、内部培训、在职培训

公司产品设计师(四级)行为标准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熟悉国家汽车车灯标准,并根据汽车整车要求,能独立完成车灯总成件总体方案设计。

1.2 精通产品结构,产品功能和车灯产品的特殊特性(安全性等)

1.2 了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并能用于新产品开发。

1.3 熟悉汽车车灯配光知识和标准,并掌握车灯配光的试验,检测方法。

1.4 根据公司设计的车灯产品进行总结,编写产品车灯产品的设计规范。

1.5 对三级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2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2.1 对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根据车灯特殊特性和安全性,进行设计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分析。

3 项目管理

3.1 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熟练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进行策划、管理。

公司产品设计师(四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汽车车灯国家标准,设计FMEA,三维软件,项目管理知识,模具结构知识

1.2 企业知识:同三级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车灯配光试验设备运用、车灯配光软件运用、车灯配光设备的操作, 三维软件运用

2.2 通用技能:同三级

3 经验:6年以上工作经历,由3套以上汽车车灯设计经验。

公司产品设计师(四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CATIA 软件运用,汽车车灯国家/国际标准

2 培训方式:委外培训,专家培训,内部培训

公司产品设计师(五级)行为标准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根据汽车车灯国家/国际标准,熟练运用三维软件,对车灯配光曲面进行设计设计。

1.2 了解整车线束的工作原理,用于指导配合线束的设计。

1.3 对三级、四级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2 产品缺陷分析和问题整改

2.1 对车灯配光曲面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整改方案。

公司产品设计师(五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 汽车车灯国家/国际标准,车灯工作光学原理,设计FMEA,三维软件,项目管理知识,模具结构知识

1.2 企业知识: 同四级

2 技能:

2.3 专业技能:三维软件运用,车灯配光试验设备运用、车灯配光软件运用、车灯配光设备的操作

2.4 通用技能:同四级

3 经验: 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对光学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熟悉车灯的工作原理和配光原理,有车灯配光曲面设计经验。

公司产品设计师(五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CATIA 软件运用,汽车车灯国家/国际标准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第2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08-02

食品安全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1],同时,还涉及社会[2]、经济[3,4]、法律、国家形象等诸多方面,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食品工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食品工业到2015年将达到12.3万亿元。在这样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难免出现质量把关不严的现象,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在这样的形势下,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在教育领域,出现新的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如此多的院校开办相同专业的情况下,如何办出特色,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就成为每个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983年本科专业)基础上,于2007年筹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2010年申报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并获得批准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针对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主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形成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一、制定适合现代行业发展需求和竞争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战略性新兴专业主要任务是为新兴产业培养人才。在2008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就业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走访相关生产单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的优势与特色,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一步修正。

以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分析与检测为主要模块,设置教学课程。根据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需要,教学重点侧重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分析与检测两个方面。同时,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进行专业模块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模块课程的学习。

专业基础课程共38学分,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等。

核心课程共10学分,包括: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等。

食品与安全控制模块共8学分,课程包括:食品标准与法规、绿色和有机食品管理和认证、食品贮藏与运输、食品物流学等。

食品分析与检测模块共分,课程包括:食品添加剂、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微生物检疫技术等。

2.加强基础和实践教学,强化个性化培养。(1)在教学计划修改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将总学分从原有培养计划(08版)的191学分压缩至184.5学分。(2)增加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例。在修改后的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的比例从原来计划(08版)的18.3%提高到28.5%。通过提高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3)增加基础课比例,打实理论基础。在新的教学计划中,授课学分共160.5学分。其中,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总授课的75.7%,较原来(08版的基础课为69,学科基础课为38,授课学分为15分,占总授课学分比例为65.4%)增加了10.3%。通过加大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4)提高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可供选修课程的41.5个学分,占授课学分的25.8%,较原来(08版选修课学分为38,授课学时为159,所占比例为23.9%)增加1.9%。通过增加选修课程比例,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课程。(5)增加工程类课程教学的比例,作为工学学士学位,必须有相应的工程类的课程,在新的培养计划修订中,增加了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的课程。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工程方面知识。(6)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个人能力。将大学生参加各类科研活动(国家和天津市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立项、教师科研)、各类竞赛、发表科研论文、考取各类证书等纳入学分,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全方位提高个人能力。

二、构建主干课程,构建课程教学团队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重组。通过吸纳食品制造、食品营养与安全控制、食品技术管理等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在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对有些课程内容按类进行划分合并,减少内容重复。将《食品原料与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生产过程安全控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等相关课程整合成一门课――《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同时增加该课程的实验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综合实验》(2周),该课程重点是现代检测技术应用和大型仪器操作使用,增强学生实验技能。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强化操作技能的培养

1.系统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实现培养目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在一、二年级以基础课程教学为主,除了公共基础课程外,主要课程有: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和食品工程原理等。为了强化动手能力,在课时分配上,无机与分析化学共96学时,实验学时为46,占47.9%;有机化学80学时,实验学时为37,占46.3%;仪器分析为48学时,实验学时24,占50%;生物化学80学时,实验学时为32,占40%;食品工程原理开设1周的课程设计;基础课的总体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46.%。在三、四年级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主要课程包括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工艺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其中,微生物学80学时,实验学时为32,占40%;食品工艺学实验为40学时;食品分析32学时,实验学时为16,占50%;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综合实验为2周;食品生产规范设计1周;专业实习2周;毕业实习4周和毕业论文为12周。通过修订后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26.6%。

2.科研创新、证书考取等纳入培养计划强化个人能力培养。在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学生参加科研立项(国家和天津市及学校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各类竞赛、参加教师的科研,发表学术论文、各类资格证书的考取等纳入学分,上述内容共计5个学分。

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每年有50%参与科研训练和科研立项,其中包括国家和天津市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3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每年参与数量在10篇以上;有80%的学生通过HACCP内审员、高级检验师、营养师等各类的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强化个性化培养。

3.实行导师制,指导四年级学生学习。四年级学生主要以专业课学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在这期间,全面实行导师制,形成导师负责研究生参加的指导队伍,将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专业学习与领域前沿研究及行业发展前景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功能。以天津市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重点学科和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学习科研力量和人才的优势,帮助企业开发新工艺和新产品;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习基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保证了实践教学顺利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强竞争力。

四、优化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完成教学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引进、骨干扶植与培养、结构优化等方式,建设一支学缘丰富、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7名(58.3%),副教授4名(33.3%),讲师1人(8.4%);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50岁以下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师资队伍中,50~60岁6人(50%),40~50岁4人(33.3%),30~40岁2人(16.7%),已形成知识、学历、年龄等均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所形成的教学团队,不仅能够完成本科和研究的教学工作,还具有很好的科研能力,近3年共发表教学改革及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部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8项,累计经费达700多万元。

五、结束语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经过6年多的建设,在培养方案方面,经过3届毕业生的检验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程体系基本成熟,同时建设了一支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能够高质量完成本专业的教学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石琰.浅谈食品安全与健康[J].沧桑,2014,(6):184.

[2]黄卫东,邓祺.从食品安全问题看当代企业社会责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43-45.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第3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06-03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现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始建于2004年5月,2004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至今已建设11年,共毕业七届741名学生。目前招生规模稳定在80人到100人,在校生341人。学生来自黑、吉、辽、皖、湘、冀、鲁、豫、川、宁、陇等十多个省份,第一志愿录取率高,生源充足。近五届毕业生413人,平均就业率93.2%,就业形势较好。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任课教师24人,实验教师2人,实验员4人。年龄、专业、学历、学缘、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本专业现有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与营养、物理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六个课程组(即教研室);有一个食品化学实验室(省教育厅挂牌的教学实验室),由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五个分实验室构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毕业须修满160学分到164学分,其中专业部分(基础平台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习课、技能训练课)88学分到94学分,其中实践教学为35学分到40学分。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以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发展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本专业在“物理化学”、“食品法规与标准”、“粮食化学”、“食品分析与检测”、“仪器分析”和“食品工业与环境科学”等课程建设中,不断根据专业特点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规划方面,六个教研室和系里都有年计划和五年规划,分期分批地培育校级精品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印记课,并严密组织,开展其教学工作。教师授课能力培养方面,采取外派进修学习、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注册培训、听校外教学名师讲座、参加全国性教研学术会议、老教师和新引进教师签订师徒合同、岗位自学及互学等方式,学习其他院校课程建设经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授课方面,结合教学改革,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理论授课追求“准、精、透”,实践教学坚守“实用、灵活、综合”。教学管理和检查方面,每年都在开课前对新开课程或新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案、讲稿等)进行检查;举办青年教师课件评比、授课技能比赛;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每年对所有授课教师进行听课和讲课水平排序。目前,后三种课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近年先后在“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食品分析”校级精品课建设中涌现出4名优质课教师、1名校优秀教师,成效斐然,名列学院前茅。

(二)以教材建设奠定课程改革基础

课程是教改的基本元素,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材建设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教改成败。目前已有《应用物理化学》《应用物理化学实验》《食品工业环境污染与治理》和《功能性食品》4部本专业教师主编教材在用,前两部为规划教材,后两部为学校立项特色教材。前三部教材紧密结合专业实际,突出新颖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教材空白,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还自编了12门课程的实验教材和13门课程技能训练讲义,使用效果均很理想。《应用物理化学》教材获2010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二等奖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度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河南科技大学等校连续使用多年。本专业教师主编的《食品分析》和《粮食化学》两部2014年出版的教材也分别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粮食工程专业的相应课程教学中。近四年,本专业教师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8部,其中主编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3部。

(三)以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深化。有效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驱动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1-6]。教师们致力于教书育人,多人受到学校教学督导、学生和同事的好评,得到了职能部门的肯定与表扬。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按照板书体例制作多媒体并使之与板书互补,内容充实,详略得当,文图并茂,动静相合。使教学内容展示更清晰,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增加了教学内容表述的灵活性。每年都组织教师多媒体课件比赛,涌现出以“食品营养学”等课程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课件。授课教师每学期初都申报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改革立项,要求其教学中严格执行并有所突破,年底写出总结,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扎实有序地推进。

以研究型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化学”等课程研究型教学实践基础上,选定食质12―1班作为研究型教学试点班,确定了“物理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10门课程为研究型教学课程,构成了系统的研究型教学课程体系。选配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课,要求任课教师设计好教学环节和内容,在课堂管理上有创新、教学内容上有探索、教学方法上有突破。采取“理论联系实际,以用为先,授导结合”的方法教学;以科学、灵活,能够体现研究型教学本质的考试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新颖、高水平的教材,采撷相关专著和论文精华充实讲稿;课前认真备课,教学文件特色鲜明、内容充实;教学情境与任务设计契合学生状况,确保高效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研究型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课程的部分内容或习题、讲解课程技能训练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课前的实验准备工作等。在该过程中,学生提前学会了查文献、制作PPT讲稿,提高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强化了实验技能训练,锻炼了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在2015届毕业生座谈会上,这些做法得到学生的普遍推崇。目前已完成7门课的研究型教学工作,教学效果突出。已结题的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和实施”,其研究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及重要选修课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调查(社会调查)、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新颖,实施效果理想。研究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联系专业,教学内容注重实用,知识技术注重新颖,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具有推动与引领作用。

(四)以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品质

1.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实习基地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校―企、校―政联合,培育和扩展实践教学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教学。在增加课程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际问题,将实习教学行为与企业生产经营、政府宏观监控和百姓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融教学内容于实际需求之中,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7]。2014年下半年以来,与《大庆晚报》合作,开辟“较真儿实验室”专栏,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检测工作,解答市民关心的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协同《大庆日报》主办了“大庆市首届食品营养知识竞赛”(面向市区中小学师生、幼儿园教师及家长)。这两项活动在大庆市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参加此项工作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此外,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实习教学也获得满意效果。

2.创新实验项目研究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

新。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是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工作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近四年较系统地开展了以“山梨酸燃烧焓变测定”、“食用植物油热值测定”、“植物凝胶食品制作”、“淀粉的糊化性质测定及粉丝的制备”、“水数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和“响应面法优化苣荬菜多糖的提取工艺”为代表的院、系两级创新实验研究项目11项,其研究成果分别以课程实验(包括开放性实验)、毕业论文教学等形式应用于教学中,一些成果还作为研究型教学实例用于理论课。这项工作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本专业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3.课程技能训练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针对大众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开展以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为核心的综合技能训练。近年共开展了“仪器分析技能训练”、“食品分析与检测技能训练”、“食品微生物学技能训练”和“食品法规与标准技能训练”等11门课程技能训练,实践证明,技能训练是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8]。

4.管理创新促进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适度提前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和毕业论文教学的科学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就业、考研等腾出了更多时间,客观上为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与就业率做出了贡献[9]。2008届到2011届在第六学期就启动毕业论文工作,部分教师甚至物色大二学生参加其科研项目研究或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学生也以此为基础提前完成其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教学紧密结合教师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研究、学生“大创项目”及社会实践,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也深受教师赞同。近三年本专业22名教师共指导2008级―2010级毕业论文366篇,其中优秀论文10.93%,良好论文79.51%,中等论文8.74%,及格论文0.82%,答辩一次通过率100%。2004级至2007级毕业论文平均成绩是:优秀13.9%,良好62.4%,中等20.2%,及格3.4%。总的情况是近三届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好于以往,优秀率略低是严格控制比例的结果,优良总率为90.44%,比以往76.3%的优良总率高出14.1%,而中等率和及格率分别降低11.5%和2.6%。2012年以来广泛开展的“大创项目”研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

(五)以考试方法改革兴盛尚学之风

本专业教师讲授的所有课程,指导的所有课程实验、课程技能训练、实习、毕业论文等,在执行学校有关成绩考核规定的前提下,不断深入探索,制定了适合各门课程的成绩考核方法。涵盖项目涉及:出勤、笔记、教材、提问、作业、实验、测验、课程论文、试卷等。该做法体现了成绩考核的综合性与科学性,对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十分有益。不少课程的考试方法改革特色鲜明。“物理化学”等课程开展并不断完善开卷考试改革[11],同时探索闭卷考试改革。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方式的考试,使考试方法系统化、专业化。“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实施“一页开卷”和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并举的考试方法。“食品化学”课程尝试了“半开半闭式考试”改革。这些改革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六)以教改研究增强教学活力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围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积极申立各类教学研究项目。2012年以来获批了省教改工程项目1项(“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示范中心建设”)[12]、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3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和实施”等)、“食品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探索”等校教改研究项目6项。专业建设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发表34篇教研论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教学研究成果,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弄清了今后教改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结语

第一,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教育主导者和主体者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改的基本力量,需要师生全力投入其中。只有激发出教师的创造力与使命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才能取得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专业建设的飞跃。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能是引导与服务,但该功能在目前高校中并未得到应有的发挥,更多的是主观意志与行政指令。

第二,教学无定法,教改无止境。在专业建设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更不能一劳永逸或坐享他人成果,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地不断探索与完善。

第三,学制改革、学分改革仍须深化。虽然多数高校的学制为四年到六年,但依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很难提前毕业,较差的学生也能在四年毕业。修学分还缺乏灵活性,选修学分的自主性受客观制约较多,学生选定专业后的自由发展空间也很有限。

参考文献:

[1]刘志明,孙清瑞,李秀波等.食品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

研究型实践教学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6).

[2]包鸿慧,周睿,曹龙奎等.食品专业渐进式实践教学改革

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6).

[3]唐彦君,张丽媛,余丽芸等.多方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

“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4]张丽媛,于润众,姚笛等.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仪器分析”

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5]王颖,徐炳政,姚笛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

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6]张洪微,崔素萍,刘海军.“食品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

[7]刘志明,张丽媛,张丽萍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

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5).

[8]刘志明,王欣,姚笛等.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改革的认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2).

[9]刘志明,张丽媛,马萍.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

[10]刘志明,张影,于洋.食质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的

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4).

[11]刘志明,孙清瑞,王琴.高校扩招背景下开卷考试模式

探讨――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

研究与评估,2011,(9).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第4篇

首先,本人端正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为人师表,做受人尊敬的,不辱神圣职业的人民教师,为共和国的建设培养后备人才,且呕心沥血,一如既往。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在教学工作中,始终担任初中思想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这恰好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能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发挥专业特点,此阶段恰好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经常思考着我们的教育方向与成果。为此,我们每位思想品德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把思想品德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搜集生活中的一些思想品德问题并结合书本知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思想品德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并尽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把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此看到工作成效,确定自己的教研课题为《思想品德与实际相结合》并不断研究、探索,并向其他教师学习和交流。

在这几年中,因担任初三教学工作,工作的性质是培养社会后备劳动者和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人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质量是工作的重点,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必须了解好每一位学生的状况,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向最好的方向发展。在工作中,看到学生应考繁重的课余负担,我下决心减轻学生的负担,走轻负担,高效率的路子,在复习过程中,自己先翻阅大量的资料,结合时事政治,从中精选题目尽量避免学生做重复性的题目,并且做到知识化,目标化,中考题形贴近化,使学生既能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又能提高成绩。

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处理好思想品德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思想品德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具体说来真正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就连以前极讨厌上思想品德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讲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第5篇

作为一名厨师,需要学会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这样才能继续做出更加美味的食物,给人们带来幸福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厨师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厨师个人评价范范文一:时间过的真快,茫茫碌碌中已近年末,转霎时已经一年半了.

回忆过去的每一天,我作为一名厨师,深感责任严重,任务压力之繁重。由于我所从事的任务品质,很有能够会影响到整体职工的身心肥壮,,所认为了舍短取长,今后的任务能做到更好 ,我对一年的任务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我要感谢个位指导对我任务的认可和反对,其中包含在任务中给我指出效果并提出了贵重的意见,如:菜咸了,太油.色彩侧重等等.同时我也很快深入的意识到了任务中的无余给予及时纠正.

其次在任务上我严厉遵守卫生制度,仔细执行卫生“五四”制。严厉执行《卫生法》,防止“病从口入”,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物质对就餐者的危害,保证就餐者的身材肥壮。同时成品存放履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品、药品隔离;食物与自然冰隔离。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品质,划片分工,包干担任;个体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勤换任务服。搁置食品的橱柜、货架时辰放弃清洁,无霉斑、鼠迹。每天定时冲洗操作间灶具和低空,仔细擦拭餐厅低空和《钵灰》,严厉保障操作间低空、门窗、玻璃以及周边环境卫生。

在这一年中,我致力学习文明、业务、技术常识。按时高低班。遵守休息纪律及规章制度,致力实现本职任务。任务上,服从任务分配,爱护团体财物,做好团体和个体卫生,严防食物中毒。在饮食烹调上,我严厉按食品操作规程停止任务,保障平安、卫生。做到制造的主食,契合品质要求,大小均匀,把握火候。副食要做到拣、洗干净,切菜仔细,丁、块、丝明显。配菜好看,色型难看,炒菜味美,咸淡适中。在效劳上,做到优质、高效,对就餐人员态度和善,谈话和气。不说粗话,不骂人,勾搭分歧,做好厨房任务。

总结这一年,在任务上我勤勤恳恳,仔细担任,怨天尤人,踊跃实行自己的任务职责。展望新的一年我会以愈加倍的致力和更大的激情严厉在指导的指点下实现自己的本职任务。

厨师个人评价范范文二:时间过得很快,又到年末了,在这里先感谢公司领导的信任,我将尽自己的能力将部门带好,回想起XX年的工作总结,在这一年中得到了落实,见证了得尔乐的进步和发展:

1、得尔乐新桥店的开业,是得尔乐发展的见证,新桥店厨房部的“五常”管理是我们学习的,我们管理层也应带好每位员工做好本职工作。

2、职工代表大会的成立对得尔乐来说是一个进步,这是一个让基层员工参与公司管理和提建设性意见的组织,同时我们也碰到难处,虽然我不是职工代表,但我还是从个别代表口中得知,目前大多提到的是福利对建设性意见提的很少,我觉得这个需要总公司的多方引导,真正让职工代表把基层员工意见带到高层管理,同时也能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

3、质检小组的成立可以说是让均瑶店各方面跨了一大步,让均瑶店改了很多毛病,这样积累在以后发展中的经验,但里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小组中有的成员思想观念要引导,我觉得质检不是为了应付公司的决定,而是为了纠正日常管理中出现的漏洞,我个人建议这部门应该是总公司直接领导,组成成员应该有公正心态,碰到问题应及时提出问题,纠正问题,不要让质检只是形式,应不定时对各部门进行监督、纠正,为创建更好的品牌打基础。

厨师个人评价范范文三:回首XX年,在公司领导的指导和各个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团结和带领厨房部全体员工,为给顾客提供可口的菜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营方面:

1、在总公司的指导下,于10月成立“产品研发小组”。

2、根据顾客的消费心理,推出一些绿色食品和野生食品,响应“绿色餐饮理念”,并且也获得了一些良好的市场反应。

3、响应市场需求,在采购部的配合下,增添了适合宾客需求的原材料和产品。

二、管理方面:

1、以人为本为管理基础,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员工需求,在XX年部门人员较去年同期相比,比较稳定;

也为新桥店的开业人员筹备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2、结合员工实际情况加强素质教育,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厨艺培训,部门员工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并且培养出了一批中高层管理人员。

3、根据公司经营需求,逐步按照“六常法”健全部门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并且加强了安全操作的培训和宣传。

4、员工食堂加强对厨师的要求,从开设夜霄、菜肴品种、口味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也提高了公司给予员工的福利。

5、员工宿舍在卫生、安全、邻里关系在下半年里更加强了管理,通过各部门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宿舍卫生管理都有很大提升。

6、对公司的会议精神和批示及时向各班组传达,紧跟公司的计划。

三、质量方面:

1、菜肴出品质量是厨房部工作中的重点,认真听取营业部门的意见及宾客反馈,总结出品问题,如菜肴保温采取申购菜盖、菜梯改进卷帘,出品速度通过同营业部及时沟通和调整相关流程,有杂物等通过硬件的改进和日常的管理要求,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强了稳定和改善。

2、督促管理人员参加原材料的验收管理,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也为出品原材料的要求上奠定了质量基础。

四、卫生方面:

1、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把好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并建立责任制。

2、规定食品原料必须分类存放,分别处理。

3、各班组进行对保鲜柜、冷冻箱等原料存放地和工作区域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清理。

4、餐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和漂白。

五、成本方面:

1、在保证菜肴质量的情况下,对原料、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并及时与采购部沟通,以尽可能控制和降低成本。

也总结出一些降低成本的方法。如:掌握库存状况,坚决执行“先进先出”原则,把存货时间较长的原料尽快销售出去;按营业需求采购原料等。

2、对内部用水、电、气、油的监管,在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损耗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六、存在的不足:如厨房部卫生管理、新产品研发、“六常法”的执行和落实等都存在不足。

辞旧迎新之际,厨房部将在XX年的基础上,在公司的引导下,继续加强经营管理、质量卫生监控和成本控制,同时改进自己的工作思路,结合“研发小组”的资源,考察新的菜品,加快菜肴的创新,进而在XX年创造更好的效益。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第6篇

1 课程设计思路

阿司匹林片是常用非处方药,制剂分析是药品检验中的重要内容。教学活动按工作过程为序来组织,以药品检验工作中――阿司匹林片剂的检查为引领,真实药品检验过程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高职教育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掌握阿司匹林的专属鉴别反应;了解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掌握溶出度的检验方法、掌握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2.2能力目标

通过真实的岗位训练,熟练掌握片剂四用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能够处理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素质目标

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3 学情分析

药品质量检验技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这一阶段的学生个性鲜明,独立,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缺点在于基础薄弱、知识储备不足、自学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上通过自己实际操作达到预想结果后,都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成果。针对以上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将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4 教学活动

4.1 准备阶段

创造情境,引出任务。某制药厂新生产出一批阿司匹林片,质检部工作人员抽样后将样品送入化验室进行检验,实习生小刘刚分配到化验室,业务还不熟悉,你能帮助他吗?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查阅中国药典,找到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标准。阿司匹林片要求检查的项目有:性状、鉴别、检查(游离水杨酸,溶出度)、含量测定。

设计理念――以真实的工作情境引入课程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内容构建相应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理论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掌握阿司匹林特有的官能团,特殊杂质,掌握溶出度的概念,含量测定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理解不透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分析阿司匹林原料药与片剂含量测定方法的不同,借助FLASH演示动画讲解片剂含量测定原理。

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学生需要完成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检验项目。各项目中实验器材、药品的准备、所需试剂的配制分小组进行准备,每组4-5人,设一名小组长。组长接到任务后根据要求进行分工。需要准备试验所需玻璃器皿、耗材,按实验需要确定数量,检查仪器状态,清洗玻璃仪器,贴好标签。试液公用,需配置全班用量,要求量足但不要过多,避免浪费。工作顺序自定,要求各组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完成任务。准备过程中时刻做到实验台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教师随时审核配制方案进行指导。准备工作结束后,由各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教师检查有无遗漏。

4.2 项目实施

4.2.1学生进行鉴别实验并记录相应实验现象。学生活动――学生按照药典规定完成样品称量、溶解、煮沸、放冷,加入显色剂(三氯化铁试液,过量稀硫酸)。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结果判定。设计意图――本项任务较为简单,由学生实践,教师分析实验现象成因,讲解原理,考察学生观察力。

4.2.2学生进行游离水杨酸的检查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活动――学生按实验操作配对原则选择纳氏比色管,按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完成样品管、对照管的配制后进行比色。判定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设计意图――本实验涉及的试剂较多,样品管和对照管的制备需要做到同步,考察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交流与讨论――如何正确的进行比色或比浊?为什么样品管对照管要同步操作?

4.2.3学生进行溶出度的测定并记录实验数据。学生活动――装好溶出装置、倒入溶出介质、设置测定时间、转速,结束后迅速取溶液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置规定量瓶中,溶解后水浴,放冷,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规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与溶出限度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规定。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掌握片剂四用仪的操作,由教师先进行操作的演示,说明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进行实践。通过溶出度计算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交流与讨论――实验中要用到的滤膜应如何处理?溶出度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2.4进行阿司匹林片剂的含量测定并记录实验数据。学生活动――按药典规定进行取样,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使其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滴定分析操作的熟练程度、纠正错误、规范操作。交流与讨论――阿司匹林片剂与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有何区别?为什么要使用两步酸碱滴定法来测定片剂含量?

4.2.5完成检验报告书。学生活动――根据实验结果,按要求填写检验报告。设计意图――教师出示药品检验报告示例,学生实践,教师指导规范书写,点评鼓励学生。交流与讨论――填写检验报告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3 评价总结

随机抽取学生对项目进行总结,实验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操作技能?由教师对整体情况进行总结,指出优缺点。使学生体验药品检验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领会药品检验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归纳总结的能力。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第7篇

关键词:质量提升工程;本科教学;内涵建设

作者简介:刘荣佩(1964-),女,重庆人,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教授;张林洪(1962-),男,贵州安顺人,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教授。(云南 昆明 6505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2010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南省属重点院校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44-02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站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因此,2011年7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全面启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其目的就是要全面落实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水平。在定位上充分发挥部级项目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内容上按照“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紧紧抓住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力争取得重点突破。因此,为了积极落实昆明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求,在“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取得显著成果和积累一定建设经验基础上,以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紧密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教学内涵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切实提升我校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特别是实验教学队伍)素质结构更加优化;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云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为云南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水平起到示范与辐射作用,推动云南高等教育的全面振兴。

一、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标准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教学与科研互动,依托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着“强基础、重能力、提质量”的原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主动服务国家有色金属行业、西部区域经济和云南省实施“工业强省”、“桥头堡”发展战略的需要,依托红土高原丰富、独特的资源,打造以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材料工程等为主体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有色”学科体系下的品牌专业;依托地方工业经济发展与行业背景需求,打造特色突出的电力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民族民居建筑、资源再生与环境保护等优势专业领域下的品牌专业。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注重专业结构调整与地方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及经济发展接轨,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夯实专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强化专业及专业群的特色建设,凸显专业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优势。紧跟云南省从发展传统产业向发展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促进产业新型化和转型升级,适应行业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优化的同时,积极结合云南省生物产业、光电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和人才需求。

深入推进多方位、多层次、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形成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特别试验区,开展我校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特点,推进以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每个获准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按一定规模选拔学生成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班进入学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特别试验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与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振兴云南省和西部区域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完善与制订各实验中心的开放、运行与管理制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适应学分制改革与建设的发展需要。全面实施“科研支撑计划”,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重点实验室与科研基地的设备条件,实现面向学生开放的体制机制,引导导师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实验教学资源,推进精品实验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构建“校内夯实基础,校外赛出风采”的校、省、国家三级管理制度,开展校内学生创新教育团队建设,加强数学建模、电工电子、机械设计、工程训练、CCTV演讲、NECCS英语综合能力、智能汽车、艺术设计、课外科技“挑战杯”等十个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心建设,以提高我校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取更好成绩的工作水平,使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人数(广度)、质量(深度)大幅提升。作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基本科研能力培养的手段,学校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大量的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来,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开展校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实现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无缝连接,使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研究与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

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改善我校在高层次人才数量、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从事实验教学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的学术视野等方面的不足,保证师资队伍的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建立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通过名师建精品课程、名师带团队,构建老中青结合、梯队科学合理、教学水平高、学生欢迎的教学团队,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推进教师绩效评价,推行和完善岗位绩效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加强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开展新形势下的教师培训系列工作,形成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新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在教学基本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等方面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平台。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导航计划”、“教学名师论坛”、“教学研究工作坊”、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教学大赛、多媒体课件比赛及优质课程评选等教学活动,加强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工作,提高我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实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要重视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开展实验室人员业务培训、交流学习,提升实验教学人员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责任心、扎实的业务素质知识、高超的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能力素质养成。同时,重点建设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核心专业课程团队,使其能形成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学团队。要求教学团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持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通过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加强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进一步推动学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巩固与突出我校在服务行业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办学特色,巩固与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竞争力,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荣佩,史庆南,陆建生.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扎实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工作[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4):10-14.

[2]王利琳,季诚钧,徐青.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2,(5):39-41.

[3]贾力.从“卓越计划”思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J].中国电子教育,

2012,(2):8-12.

新品质量工程师总结第8篇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39-03

2015年,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南京市雨花台区专注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有品质的区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在优化管理中提高教学质量

2015年,雨花教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雨花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升工作意见》,将“抓质量提升”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局长办公会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核心议题;区教师发展中心多措并举,常规中求创新;各学校通过教学工作例会,不断总结反思学校阶段性教学工作。这些科学的谋划与决策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雨花台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实践,优化过程管理,追求有品质的教育。在区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与领导下,区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了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由教研室主任领衔,学科教研员担任负责人,学科中心组成员担任组员,制定学科质量目标,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发展性评价。质量调研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问卷、对话等调研形式精准有效。质量检测中心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细致分析调研数据,客观全面地反馈教学质量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全区教学工作。

2015年,雨花台区各类教育的教学质量呈现齐头并进的提升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高考成绩再创佳绩。雨花台中学连续十一年获得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综合奖,同时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和学校教学管理奖,并连续第二次荣获教学质量突出奖。板桥中学第三次荣获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综合奖,并再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梅山高中参加上海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荣获特别奖。全区中考成绩继续位居全市中上水平。

二是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是民众最朴素的诉求。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优质、适合的教育,是区域教育的重要使命。2014年省学业质量测试报告显示,我区小学生学科成绩离散程度低于本市、苏南、全省平均水平,这表明了我区小学教学质量总体均衡。3至6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数据表明,我区小学教学质量校际差距有所缩小,一些相对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明显。

三是职业教育形成品牌。中华中等专业学校职教品牌效应显著,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单位;学校再次荣获南京市职业学校质量管理考核综合奖;成功申报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并如期开办;学校还获得青奥组委会颁发的“文化教育活动突出贡献奖”。

二、在队伍建设中夯实教学基础

我区积极实施教师研修培训“三项工程”(启航工程、引航工程、远行工程),初见成效。在全市职初教师专业基本素养考核与展示活动中,我区职初教师笔试成绩位居全市第一。2015年5月,历时半年的小学教务主任专题研修圆满结束,形成项目成果《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手册》。全区9个“名师工作室”和“项目工作室”,自2014年10月中旬正式挂牌以来,共开展了53次专题研训活动,一批省市级的学科名师与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同课异构、课堂观察等方式,积淀教育理论,淬炼课堂教学,推广教学成果,扩大专业影响。

我区高度重视学科教研团队建设。2015年,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市级先进教研组创建为工作抓手,深入基层学校,指导学校备课组、学科教研组和师徒结对组的工作,着力打造学习型、科研型和反思型的优秀教研团队,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我区共有15个学科教研组被评为南京市第八届先进教研组,通过率在全市名列第一。

近年来,在“两个持续提升”(持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教科研训发展水平)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我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省市教学竞赛活动中,我区教师屡获佳绩。其中,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有149人获奖,其等奖3人,一等奖46人。小行小学数学教研团队荣获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竞赛一等奖,雨花台中学美术学科先后获得南京市和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教研竞赛一等奖,板桥中学语文、数学学科获得南京市教师网络团队教研竞赛一等奖。

三、在课改实践中构建品质课堂

2015年,我区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从课堂教学与校本课程两个维度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践。

1.校本课程建设异彩纷呈

校本课程改革一直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我区各中小学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雨花台中学以建设“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为平台,推出了5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多元素养;共青团路中学校本教材《身边的环境》获得市一等奖,“蝴蝶监测――雨花台地区环境考察”项目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板桥小学积极推进“做中学”项目,深入开展“小小水博士在成长”系列综合实践研究;区实验小学开发的趣味数学课程,有效解决了教学的真问题,活跃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

区教育局制定并落实体育、艺术“1+X”计划,出台《雨花台区加强体育艺术工作意见》《雨花台区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方案》,举行了首届“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确定我区为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区教育局荣获2014―2015学年南京市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节总决赛团体一等奖。

2.课堂教学改革百花齐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的主要途径。区教育局启动“雨花新课堂”研究,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引领各校课堂教学改革。雨花外国语小学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苹果讲坛”活动;金地自在城小学打造“共享式课堂”,出台共享式课堂的十大标准;岱山实验小学开设泛读课教学,追求对作品的整体理解以及阅读速度,学生的年课外阅读量达100万字;雨花台中学数学、英语、物理等多门学科积极参与南京市“基于课标分解的深度研课”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深度备课、研课活动,探索教师高效教学和个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14年10月,我区举办了第六届“雨花杯”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全区74个单位共415名教师参赛,是“雨花杯”创立以来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一次教学盛会,全面总结了“十二五”以来我区教学改革的成果。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各学科教研员精心编撰了《第六届“雨花杯”教学基本功大赛学科总结反思》和《第六届“雨花杯”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教学设计》成果册。

3.校本教学研修扎实开展

2015年,我区各校的校本研修扎实有效。雨花外国语小学的岗前培训,包括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教科研常规方法培训、班主任日常工作培训等,组织新教师开学第一课试讲、第一次家长会试讲,手把手地帮助新教师迈好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景明佳园小学注重以读书学习促进教师精神生长,为所有教师订阅学科研究杂志,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或教研杂志,并评选出优秀读者,给予奖励。区实验小学西校区推出了《课外阅读考级方案》,组织教师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为每一本指定阅读书籍都撰写了阅读课教案,并打造了阅读考级系统。梅山一小开展教师辩论赛,展示一学期读书活动成果,提高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春江分校小学部确立“展示一处亮点、发现一个问题、提出一点改进”的“三个一”评课维度,并将专题反思上传到校园网,以供学习借鉴,推动校本教学研究。雨花台中学积极建设青研会、高研班,开展暑期研训系列活动,如读书随笔评比、教学基本功考核、读书心得交流沙龙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在教科研训中淬炼教育智慧

一年来,区教师发展中心初步形成“以培为主,教培结合,四位一体,共同提高”的研训模式,增强中小学教科研指导和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扎实开展一系列教科研训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品质,全区的教育科研和教师研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2015年全区共有71项省市级立项课题,由区教师发展中心承担的“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策略的研究”深入推进,已经形成研究成果;区实验小学“生命化德育课程”研究课题在南京市德育建设评比中获一等奖;雨花台中学“基于个性化成长的‘教师发展地图’的校本建构研究”作为南京市教育局“五工程”重点项目,被选为省级培育课题。区教师发展中心确立了8项区级精品培育课题,并为课题承担学校搭建了成果展示平台。在省、市级规划课题研究中期评估中,我区各类课题合格率达100%。全区有个人课题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6%,在全市名列前茅。

围绕《雨花台区五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2014―2019)》,雨花台区教育局构建多通道、多样化的教师培训体系,切实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上一个学年,我区参加省级国内培训项目共28个,市级培训项目32个,293人参训,通过率达100%;接待了2014年国家教育部“国培项目”新疆教育代表团、四川教育代表团观摩学习;承担了新疆伊宁市名教师考察团等代表团的跟岗学习与项目培训;与南师大教科院合作,顺利启动并实施小学骨干教师的根基工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