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16 13:16:06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1.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主要内容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随着传感器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很多在线监测装置涌现出来,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贡献着力量,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输电线路上覆冰的在线监测技术。这一监测系统能够对导线的覆冰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相应的后台诊断,提前预测线路的冰害事故,及时向相关管理人员发出信号。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对线路拉力进行监测,将拉力传感器安装在绝缘子串上,对受力状态进行测量,并且综合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将所有数据送到后方的监控中心计算分析,得出线路的冰情预报;二是对导线的倾斜角和弧垂进行监测,同时结合线路其他参数和具体的气候条件,计算出导线覆冰后的重量、平均厚度等数据,判定出覆冰的危险等级。

1.2 对输电线路气象以及风偏的在线监测技术。该系统能够为线路的设计和风偏的校验提供有力的实测依据,设置了相应的预警系统,运行部门可以及时的采取适当的风偏防范措施,寻找到放电的故障点;检测中心能够检测到线路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有利于风偏计算方法的完善。同时,该系统能够为设计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数据,它是通过在绝缘子串上安装角度测量系统,并且结合线路的实测数据综合对风偏状态做出判断的。

1.3 对输电线路塔杆倾斜的监测技术。地面出现裂缝、山体滑坡、地震等灾害会引起线路塔杆的倾斜,威胁着输电路线的安全。杆塔倾斜监测报警装置的出现很好的实现了对运行塔杆倾斜情况的实时监控,这一装置已经在很多的输电线路上投入使用,并且多次起到了缺陷发现和及早预防的作用。在高压线路的塔头处有严重的无线电干扰,在一些山区中通信信号薄弱,我国正在大力开展高压塔杆倾斜检测报警装置的研究。

1.4 对输电线路舞动的监测技术。在外力作用下,输电线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舞动现象,一旦舞动程度过大,将会对线路造成损害,导致金具的断裂和导线落地,金属部件变形,最终迫使大面积的停电,因此,对舞动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监测原理为:依据具体的档距和线路情况,在相应的位置安装适量的导线舞动监测仪,对加速信息进行采集,根据相应的公式对线路的基本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出线路是否发生了舞动危害,同时,在必要的时候给出报警信息。

1.5 对输电线路视频进行监控的技术。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威胁的动作,在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居住区和交通繁忙的地带安装视频监视器是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这一视频监视器还能实时记录下线路的覆冰情况。该系统运用了较为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全天候监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和其所处环境,但是,该系统目前的数据传输量较小、无法做到完全自由的控制,还常常出现装置失灵的问题。

1.6 对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的监测技术。对于污秽度的在线监测来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停电测量,通过对光能参数的检测,计算出传感器表面的盐分,从而得到绝缘子表面的盐密度;对于泄漏电流的在线监测来说,由于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能够综合的反映出电压、污秽以及气候等因素,可以通过对泄漏电流的测量了解绝缘子污秽程度。泄漏电流是沿面形成,通过引流卡和电力传感器的实时测量,借助相应的信号处理单元,计算出泄漏电流的统计值,将数据传到总站,综合评估和预测绝缘子的积污状况。

2. 在线监测技术在高压线路中的应用

2.1 基本要求及使用范围

将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对这一技术进行规范,同时也为高压线路的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提供合理依据,应该对相应的监测装置提出要求:监测装置不能对线路的电气和无线电干扰的基本要求;监测装置不能对线路的机械性能造成影响,不能给系统的结构带来隐患;在装置的安装上应该考虑到运行人员的作业,遵从简单、方便和可靠的原则;要保证监测装置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于高压线路上,具有抵抗高压线路电磁场的能力,能够应对各种恶劣的天气;在数据的传输方式上要符合相关标准,为数据的统一管理提供方便。在应用范围上,应该以突出重点和体现差异为原则,在重要的交叉跨越地点、山区中的较长耐张地段、容易出现覆冰现象的区域应该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并配合使用视频监控设备;应该在煤矿采动影响区安装必要的杆塔倾斜监测装置,对杆塔的倾斜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防止线路事故的发生;在容易引起舞动的区域应该安装舞动监测装置,同时注意对相关资料的积累;在污秽严重的地区应该安装绝缘子污秽监测装置,对线路的污区数据进行累计,建立污秽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建立专家诊断系统。

2.2 高压在线监测管理平台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为了节约资金,合理利用监测数据,建立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对这一管理平台的特点进行总结有:(1)应该具有标准的数据接收方式。我国当下的在线监测产品研发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标准,出现了各种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以及判断标准,在市场的自由竞争环境下,很多厂家对技术实行保密管理,这对于数据接收方式的标准化来说是一大障碍。管理平台系统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数据接受的统一;(2)数据应该具有统计的功能。基于在线监测信息的采集查询,平台系统能够统计各类数据,并能对这些数据实现简单的分析,在统计报表中不仅包含有监测的数据,还包括报警信息的各类报表;(3)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预测。在线监测数据中心可以积累输电线路的状态数据,通过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技术预测导线的疲劳寿命、覆冰生长以及导线的温度等;(4)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预警。比较预测结果和运行状态的预警阀值,通过短信、邮件等预警方式实现在线监测功能,图1 给出了报警的基本流程图,它使得运行人员能够及早的了解到事故,预先做好处理措施。

结语

在线路的运行中,保证高压工程的可靠性是非常关键的,对线路实施在线监控是主要的技术手段。本文针对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技术,对其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做了总结,重点就在线监测技术在高压线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何耀佳,刘毅刚,刘晓东,等.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子等值盐密的在线监测[J].电力设备,2006,7(12):22- 25.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第2篇

关键词:通信电源 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 传输方式

1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行业中,人们通常把电源设备比喻为通信系统的“心脏”,通信电源系统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的运行质量和通信安全。根据原邮电部1996年颁布的《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023-1996),以及1997年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电网综[1997]472号文《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的规定。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应以电信局(站)为基本单位,通过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逐步建成区/县监控系统和本地网(城市级)监控系统。由图1可以看到,一般来说,整个监控系统是由多个监控级自下而上逐级汇接的方式组成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对应通信局(站)、区县、地市三级电信管理体制。从网络结构角度出发,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拓扑结构,由监控中心SC、监控站SS、监控单元SU和监控模块SM构成。每个上级监控级均呈辐射状与若干下级监控级形成一点对多点的网络连接,最后通过监控模块与被监控的若干设备相连。

图1 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局(站)内,电源和空调设备分散安装在不同机房,这些设备运行参数和告警信息需要由SM采集后实时传送至SU,所以局(站)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可以采用星形结构或总线结构。在区/县监控系统中,SU将SM传送来的监控数据加以处理后向SS传送,SS向SU下达控制命令,SU之间不需要相互传送数据。所以,区/县监控系统网络结构也应为星形结构。同样,区/县监控系统至本地网络监控中心这一层的网络拓扑结构也应为星形结构。

1.1 监控中心SC 监控中心SC是整个本地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中心,主要完成全网的监控信息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监控中心SC一般由数据库服务器、监控业务台、打印机及相关附属设备所组成。

1.2 监控站SS 监控站SS是联接监控端局和监控中心的桥梁,是整个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端局采集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监控业务台和数据服务器,同时接受业务台的控制命令对端局设备实施控制。

1.3 监控单元SU 监控单元SU是各通信局(站)监控数据采集处理中心,配置有工业控制PC机,SU通过RS485总线与各种监控模块SM相连。

1.4 监控模块SM 监控模块SM用于完成各种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工作,与上述三级不同的是,SC,SS,SU均为管理级,而监控模块SM是数据采集级。对于智能设备,监控模块就是智能设备自备的监控模块,完成各种参数的采集和上传工作,对于非智能设备,通过监控模块完成对各种电量或非电量的采集和上传工作。

1.5 监控系统的网络连接 监控单元(SU)与监控站(SS)之间以及监控站(SS)与监控中心(SC)之间的连接目前可采用的传输手段较多,有El线路等。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可根据实际的通信条件和要求来具体选择,但为了保证安全,应采用主、备用两种传输方式,并能自动切换。

电源监控系统是一个集底端采集、远程传输、中心处理为一体的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因此传输方式直接关系到监控的稳定可靠。随着各种监控系统的运用发展,其传输通道及方式随着电信业的发展而随之变化。

电源监控系统以监控主机为界限,监控主机以下为计算机间的直接通信,或专用总线方式通信;而监控主机以上部分,含SU、SS、SC各部分是基于TCP/IP协议的广域网,兼容和扩展能力较强,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做到多网合一。在SS、SC内部为局域网形式。

2 常用通信资源的比较分析

2.1 电话线(PSTN) 电话线是PSTN(公用电话网)中的一部分,指从程控交换机用户框经DDF配线架至电话用户的电缆,一根电话线承载一路电话,电话线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语音信号)。

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均采用数字通信,因此不能直接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而需要使用Modem(调制解调器)。Modem能实现数字/模拟(A/D)信号转换功能,通过Modem,电话线能提供不大于64kbps的通信速率。

为了监控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建立了一条PSTN电话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PSTN传输方案简便易行,在简单系统中投入较低,但稳定性差,存在较严重的时延,系统复杂时维护成本急剧上升。而且传输线路的实时连通和数据的传输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告警的动态响应时间更是无从谈起。但是根据西安电信网络的实际情况,在2M资源有限的局点,仍然采用此种传输方案。

2.2 DDN传输方式(指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DDN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DDN传输方式优点是稳定性高,实时性强,技术成熟,缺点是系统成本较高,而且DDN传输网络在西安市的总体传输网络中已处于逐渐退网的阶段,若采取此种传输方式,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电源监控系统所采用的传输线路将面临着全部更换的局面,鉴于此种考虑,本系统没有大面积采用此种传输方式。

2.3 2M/El传输方式 2M/E1是电信行业一个非常通用的传输资源,基本所有局站都具备该传输资源,无论是采用SDH,还是PDH,或是接入网内置SDH方式,均具备2M/E1端口。监控系统采用了2M抽取时隙方式提供透明通道给监控用。

2.3.1 “一对一”传输方式:该传输方式主要用于有图像监控的端局,由于视频信号数据量较大,因此在局端与中心提供一条2M链路,两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2M抽时隙设备抽取一个时隙提供一条透明串口通道给电源监控用,其它时隙则用于机房图像监控。中心的2M抽时隙设备将电源监控数据通道提取出来送往监控主机、同时将视频数据经解码器解码后送监视器显示。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E1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传输方式进行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都很高,且传输速率很高(2Mbit/s),对于本监控系统所需的数据传输量而言绰绰有余。每一条E1只能在局站SM与SU之间传输数据,一条E1线路无法在几个局站间公用,于是每一个局站的交换设备到监控中心的传输都需要1条E1线路,而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量其实只需E1中的一个时隙即64Kbit/s就可以满足,这就造成了传输资源和传输设备的大量浪费,故此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

2.3.2 “一对多”传输方式:对于2M资源很丰富的局站,提供一条独立2M给监控系统用,监控系统仍只需要一个时隙而采用2M抽隙方式,在传输汇接点可采用成熟的DXC时隙收敛设备,将各个局站送来的2M进行时隙分插复用将多个独立2M中时隙收敛到1条2M中来达到节省主干2M传输和节省监控中心的传输投资成本。再通过数据上网器,将监控数据从2M中分离出来直接送到监控中心的监控主机进行处理。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部分局点与母局,设置了交叉连接与时隙提取,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4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抽取时隙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具有稳定性好,实时性好,合理地使用传输资源和使用少量传输设备的优点,为本监控系统从理论到实现都可以采用的最佳方式。

3 传输组网方案的设计

端局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方式称为组网方案。

3.1 路由器方案 如果端局有监控主机,采用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端局需要安装一台路由器,该路由器的广域网口与中心的路由器相连。通信资源采用E1或DDN,传输速率为64kbps。在端局内监控主机与路由器构成局域网,而与中心一起构成广域网。路由器方案如图2所示。

3.2 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 当端局采用采集器直连上报的方案时,采用多端局监控主机组网方案。端局的采集器和智能设备连接至串行总线后,通过异步通信线路远程连接到多端局监控主机的串口上;或使用数据上网器,将各端局送来的采集数据打包上网,多端局监控主机通过网络采集局端数据。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如图3所示。监控中心与监控站的连接均采用路由器方案。由于位于监控站的本地端局设备和测点较多,多采用监控主机采集方案。利用专网进行监控数据传输时,是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目前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使用的传输方式有:DCN,2M/E1,DDN等几种。在西安本地监控中心(SC)与龙首等6个二级监控站(SS)之间采用DCN网进行数据传输,如图4所示,在二级监控站(SS)与各局点(SU)之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M/E1,DDN 或PSTN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图5所示。

4 结论

本论文以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几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测试比较,确定了监控系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依据现有的通信与组网设备,对路由器方案与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本地监控中心与二级监控站、二级监控站与监控单元之间的传输组网方案。

参考文献:

[1]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S].1996.

[2]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S].1997.

[3]Edward B.Magrab.通信系统工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Carlos A.Alegria.Current Trends in Access and Transport

Architectures for Business Customers[M].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1996.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45

当前时期,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进步,针对110kV输电线路状态的检修工作已经变成相对主要的检修模式,此类检修模式通常是对于电力装置的工作状态实行智能检修,进而实现了线路管理的合理性,此类检修模式的操作需基于检修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应用线路检修技术,且针对电力装置的工作状态实行总体研究之后,明确工作项目与周期。

1 11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内容

1.1 电气方面的检测工作

进行110千伏输电线路检测阶段,通常包含了以下几方面:(1)针对110千伏输电线路的绝缘检测,一般包含了针对输电线路中的玻璃、陶瓷之类不达标的绝缘子以及不良绝缘子的监测工作;(2)针对电网接地的监测工作,通常包含了电网接地测算;(3)对于绝缘污染的监测,通常包含了针对动态绝缘子外表破损渗液的监测、光纤污染监测和等值盐密的监测工作;(4)雷击监测,通常包含了针对雷击问题部位的精确查找和划分绕击以及防止雷电闪络情况。

1.2 110千伏输电线路的环境检测工作

110千伏输电线路的环境检测工程通常包含了以下几方面:(1)110千伏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检测体系,包含了输电线、送电线使用铁制或铝制金属附件、绝缘子对无线电和电视信号影响以及地表静电感应场强的检测工作;(2)气候环境对输电线路产生影响的检测体系,通常包含了输电线路输电线覆冰记录检测体系,大气中二氧化硫、多种粉尘以及盐份含量的检测体系,各类气候参数和灾害气候的检测系统;(3)110千伏线路的绝缘检测、污秽检测、雷电检测以及大气环境检测之类能够进行在线检测的方面,另外的机械量能够采取巡逻方式进行检测。

1.3 机械力学监测工作

该监测模式为:(1)针对金具的监测工作,包含了针对输电线路中金具的剩余强度和磨损情况的监测,也包含了金具本身锈蚀情况的监测;(2)针对线路输电线的监测工作,包含了针对输电线线头、磨损、摆动和微风振动方面的监测;(3)针对杆塔的监测工作,包含了针对螺丝松动的监测、杆塔锈蚀与腐蚀的监测、杆塔位置的监测。

2 11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根本条件与技术指标

2.1 110千伏线路状态检修的管理工作

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健全的组织是110千伏线路状态检修工作效果的重要前提。管理制度需针对110千伏线路状态检修所有环节进行管理,从下至上的管理方式,且基于差异性的检修要求设立有关监管制度,有关人员需进行大力配合,进而确保110千伏线路状态检修存在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回馈,提升管理工作的成效与对应性,推进线路工作环节分配的科学性,保证线路维修周期与检修计划实行的安全、合理以及稳定。

2.2 110千伏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技术方案

110千伏输电线通常由杆塔、输电线以及避雷设备组成。此类部件通常长期暴露在户外,遭到气候环境中的各类因素侵蚀,通常也会遭到滑坡和泥石流之类灾害的破坏。另外,某些人为因素同样会对110千伏输电线产生不良影响。110千伏线路的运行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实行110千伏线路的状态检修过程中,需针对线路的运行条件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输电线路的绝缘检测、雷击检测、金具和输电线检测以及输电线路四周林木的检测工作需认真细致。利用此类线路检测,为110千伏线路的状态检修提供技术支撑,最终保证线路状态检修工作的正常开展。

3 11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的注意事项

3.1 强化有关检修人员的专业培训

110千伏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正常高效达成和状态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专业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可以确保110千伏线路状态检修的正常进行。所以,强化状态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就格外关键。利用专业素质的培训,使工作人员可以将现实的检修工作与检修理论有机结合,把相应的理论有效的运用到现实的检修中,且持续提升有关检修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最终提升检修工作成效与110千伏状态检修的质量。

3.2 提升110千伏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与线路故障检测能力

110千伏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与线路故障检测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线路的问题,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进而减少110千伏输电线路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提升线路的使用寿命,属于一类线路问题故障的预防方式。所以,实行110千伏线路状态检修阶段,需提升状态检修与线路问题检测,进而针对收集的信息数据实行研究,为以后的110千伏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提供凭据。经过对信息的研究探讨,确保线路状态检修可以具备针对性,最终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110千伏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方式

110千伏线路检修方式通常为人工检修与在线检测。在线检测通常有超声检测、热成像检测以及脉冲检测。利用在线检测方式可以切实提升线路的检修成效,进而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且节约线路维修的资金花费,最终有效保障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110kV输电线路状态的检修属于一类新式的检修模式,其一方面能够切实消除定期维修导致的设备装置失修的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够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最终能够保证110kV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属于一类具备推广价值的检修技术方案,应被更广泛的采用。

参考文献:

[1]周世波.探讨110kV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108.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电力监控;调度

我国幅员辽阔,输电线路网络错综复杂,有些所处环境尤为恶劣,这给电力工作人员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为此,必须借助先进的现代化监测技术以及相关的监测设备,尽快建立起监控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能够客观准确地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处理,同时还能及时评估电力设备的性能,对输电线路检修模式的转变以及输电设备状态监测工作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是指利用安装在输电线路设备上的仪器,实时地记录下表征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量,并及时上传至监控中心。通过各项监测采集的数据,诊断分析出输电线路当前的运行状态,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预测,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用以消除或减轻险情,把损失降到最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是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重要手段,也是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保障。

2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的技术参数包括设备运行参数和环境运行参数,系统就是通过数据信息平台采集和分析输电线路的各项技术参数,并实施有效的监测与管理,方便工作人员对信息的查阅,针对不良状况及时提供信息预警等。

3 我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自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重大雪灾导致大面积严重电力瘫痪事故发生后,国家供电局引进并强制实施了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以保障供电线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我国采用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3.1 覆冰在线监测技术

针对恶劣天气条件下高压输电线路的覆冰状况难以洞察,采用覆冰在线监测技术对输电线和变电站的覆冰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运用数学建型进行分析,预测出可能发生冰雪灾害的高压线路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而覆冰在线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则是通过对高压电线的倾斜角度和弧垂进行监测,根据相关数据信息,计算出覆冰的厚度和重量,由此判定出覆冰的危险等级,以及是否需要发出除冰预警信号。另外,也可以利用拉力传感器来实时测量高压电线覆冰后的受力情况,结合当地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风力、风向状况,将各项数据集中进行采集,及时汇总给监控中心,由系统进行分析处理,作出冰情预报,一旦情况符合,系统将立即发出除冰警告。

3.2 杆塔倾斜监测技术

杆塔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支撑,其稳固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在我国西北部,高压电线杆塔大多设立在矿山区,受地质、地表状况以及各类外部自然力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杆塔倾斜的现象,严重的将会导致地基发生形变,对输电线路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为此,相关部门利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对杆塔的倾斜程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目前,杆塔倾斜监测技术多应用于220千伏的输电线路,能及时发现杆塔倾斜和变形的迹象,预防事故发生。

3.3 输电线微风振动监测技术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中还存在一项比较隐蔽的安全隐患,就是导线的微风振动,尽管它不像其他隐患那样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将会导致高压输电线路出现疲劳甚至断股,必须引起重视。微风监测技术是利用振动仪对输电线以及线夹触点以外一定距离的导线实施监测,例如线夹弯曲的频率和振幅等等,再结合输电线路周边的风速和风向,依据导线自身的力学特征,计算出受微风振动影响下输电线的疲劳寿命,以便于及时更换和检修,从而达到有效防范风险的目的,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震设计。

3.4 视频在线监测技术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和交通事故频发的地段以及走兽飞禽等动物频繁活动的森林,都需要对输电线路安装视频在线监测系统,这是为了能够实时掌握输电线路周边的状况,尽早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以及故障发生后通过视屏录像能及时准确地找出对输电线路造成危害的行为原因,从而进一步采取防范、纠正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的远程实时监控。

4 在线监测系统的维护与完善

如今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已经成为有关部门电力监控与调度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的重要来源,尽管如此,该项技术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完善,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4.1 加强监测系统本身的维护工作

通常在使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电力监测时,需要在区调区内设置很多监测点,导致了系统相当复杂错乱,针对这种情况,为了防止系统频繁出现故障,一般会由指派的技术人员专门对系统进行维护,然而这项工作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和财力,使得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经济性大打折扣,为此,必须增强在线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开发远程维护技术,以减小维护成本和工作量,实现该技术更大的利用价值。

4.2 加强调度人员对于检测系统的培训工作

在没有引进在线监控技术以前,调度人员一般是根据巡线人员的电话或日志汇报出的现场勘察结果来进行调度和管理的。新的模式下,必须加强对基层调度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尽快熟悉业务流程,理清在线监测系统发回的各项数据,掌握报警数值范围和应急措施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让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5 结束语

当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正逐渐在整个国家电力系统中普及应用,凭借其在电力监控与调度方面的出色表现,越来越受到电力企业的欢迎,相关部门应加强维护工作,使电力监控系统更加稳定地运行,实现未来电力监控工作智能化与现代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有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现状研究[J].通讯世界,2013,(16):160-161,162.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第5篇

关键词:CAN;温湿度;分布式系统;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8-10ppp-0c

1 引言

CAN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可提供高达1M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提供了硬件的错误检定特性,增强了CAN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利用CAN总线的优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设计的用于仓库等场合的现场温湿度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CAN总线构成了多点监控网络,实现了多现场节点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分析功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广泛的应用价值。

2 系统整体结构

图1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整个系统由主控节点、子节点组成,构成了一个总线型结构网络。

图1 系统的整体结构

主控节点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一方面实现了CAN协议与RS-232协议的转换,与上位机之间进行数据通讯,将监控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另一方面,主控节点通过CAN总线,向各个子节点发送控制命令,轮询各节点状态,并读取各子节点监控数据。

子节点是分布于监测点现场各个位置的节点,主要实现了对监测点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变量进行采集,并将根据主控节点的命令,将节点状态、传感器信息等数据通过CAN网络发送给主控节点。

3系统子节点设计

3.1 系统子节点整体结构

子节点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现场监测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并响应主控节点命令,通过CAN总线向主控节点发送检测点信息。因此,一个完整的子节点需要包含传感器调理电路、A/D转换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等,子节点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子节点的结构图

子节点单片机采用89C51,温度与湿度传感器信号经过调理电路后,进入多路选择开关,单片机通过控制多路开关实现通道选择,并通过A/D转换器得到相应通道的数据;SJA1000和PCA80C250构成了CAN总线通讯部分,与CAN总线相连。

3.1.1 CAN总线通讯设计

子节点CAN总线通讯部分包含了SJA1000CAN总线控制器以及PCA80C250总线收发器。SJA1000是一款独立的CAN 总线控制器,实现CAN总线协议的转换,而PCA80C250则实现了总线电平的变换;图3所示的是子节点CAN总线部分的硬件原理图。

图3 CAN总线电路原理

图中,SJA1000与单片机总线相连,当其发送成功或接收到总线数据后,将向单片机发出中断;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中利用6N137高速光耦将系统信号与总线信号隔离;05S05S为DC-DC转换器,用于电源隔离;隔离信号通过PCA80C250与CAN网络相连;R3,R4用于总线限流。

3.1.2 传感器电路设计

子节点需要对监测点的温度及湿度进行采集。其中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PT100。图4所示的是子节点PT100的信号调理电路的原理图,可以同时对16路温度信号进行采集。

图4 PT100信号调理电路

图4中U1,U2为CD4067为16选1的多路开关,其通道选择为同一组信号;LM334为精密恒流源,通过图中R26~R29产生1mA电流;当单片机发出选通某路的信号时,将同时选通U1,U2的相应通道,此时,LM334产生的1mA电流将通过U1流至U2的相应通道上,并流经PT100产生电压信号,进入U2的输入端;电压信号由U2公共输出端输出,该信号与PT100的阻值为线性关系;LM358可以对U2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通过电阻R33可以调整放大倍数,以适应不同场合采集的要求。

图5所示的是湿度传感器变送电路:

图5 湿度传感器变送电路

图中RH为湿度传感器,U1A构成韦恩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U1B则是对振荡信号的振幅调整,使得输出的交流信号为250Hz,0.5Vrms的正弦波;U2A则对信号进行放大、整流、滤波,并送入A/D转换器。

3.1.3 A/D转换器电路设计

系统中A/D转换器采用的是TLC2543,电路原理如图6所示:

图6 A/D转换器电路

TLC2543为11通道串行12位A/D,与单片机相连只需要4根线,电路比较简单。图中利用TL431构成5V精密参考电压,供A/D转换器使用。通道使用A0,A1分别作为温度输入和湿度输入通道。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主控节点软件设计:

通过分析系统功能,可知主控节点的主要工作为:1.接收上位机的命令,并将命令发送给相应节点;2.定时向子节点发送查询命令,查询子节点工作状态;3.定时向子节点发送传输命令,读取子节点采集数据;4.将子节点采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上位机。

因此,在主控节点软件设计中采用了事件驱动的方式;其主要流程如下:

图7 主控节点流程

主控节点在完成系统初始化和网络的初始化后,主程序将轮询各种事件标志;各种事件标志由单片机的各种中断服务程序设置;中断服务程序中只对相应的事件标志进行设置,并不对事件处理,如串行通讯中断、CAN总线通讯中断,定时器中断等;主程序查询到事件标志首先确定事件功能,并调用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

4.2 系统子节点软件设计

相对于主控节点,系统子节点的工作要简单的多。系统中子节点在上电复位后主要工作为:(1)对系统进行初始化;(2)向主控节点发送初始状态;(4)查询主控节点命令;(5)根据命令将监测点的相关数据通过CAN总线发送给主控节点。(6)轮询各通道数据采集,并保存。子节点的主要流程软件如图8所示:

图8 子节点流程图

图中系统初始化包括了:节点自检,CAN通讯初始化、传感器初始化、A/D初始化、各种系统标志初始化以及看门狗初始化等。

子节点完成系统初始化后,向主控节点发送初始状态数据,以通知主控节点加入网络;完成各种初始处理后,子节点进入轮询时间标志的循环中,如有需要将相应数据发送给主控节点。

4 结束语

本文中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温湿度监控系统经过调试,已经在粮库、药品仓库以及多种工业场合仓库中得到使用。由于CAN总线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系统在使用现场数据通讯非常可靠,并且通过往网络中加入CAN中继器可以进一步提高通讯质量和距离,时间证明,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邬宽明.CAN总线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80-153.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第6篇

1前言

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县域有线电视事业获得空前发展。有线电视网络由铜缆干线过渡到纯光缆干线;关乎速度的最后100m,由铜包铝过渡到“光纤入户”;由城区小片网逐步扩展,现已覆盖城乡各地;由光放大器等组成的有源设备过渡到无源光设备;由城区单一中心机房,发展到各乡镇自有分机房;由单一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发展到混合有线电视、互联网宽带、数据专网、安防监控和电话等复合信号传输。信号的传输,也由单路到环网,实时互备。随着设备种类和数量的膨胀,设备维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对每个片区信号的故障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是第一要务。之前,从用户电话报修到呼叫中心开始,总是顺藤摸瓜,由片区到所属机房,一段一段、一片一片地摸排查验线路和设备。由于欠缺管理维护人员,又加上农村交通环境复杂,边远乡镇道路不畅,经常造成故障信息判断不准确的问题,延误了维修时间。判断设备故障的思维方式,硬件条件的限制,也是延误排除故障的关键原因。有线电视后勤服务遍布城乡各地,存在交通繁杂、通信资费繁重等问题。需要建立公司统一的内线服务电话,减低通信资费,满足公司各部人员办公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潜力,发挥智能手机的移动便捷性特点,让“互联网+有线电视”模式在有线电视网络设备管理中,发挥优势,成为有线电视行业工程师的一项课题。

2有线电视信息化管理概述

建立基于光缆的干线局域网,链接城区中心机房、各个乡镇机房、乡镇维修服务站和乡镇营业厅。(1)局域网将有线电视核心设备链接到局域网中,利用网管软件,进行设备集成管理。例如,可以将光开关接入光纤局域网,对环路光信号的运行进行监控。(2)总部内线电话将公司总部内线电话,通过干线光缆局域网传送到各个乡镇机房、维修服务站、营业厅。使得城区和乡镇的电话工作业务管理均在一个局域网中。使得公司所有员工使用智能手机、座机可以统一使用内线电话及其四位简码电话。充分享受通信公司政策,内线号码相互联系每月1000min以内,可以免费使用。(3)电脑终端和监控摄像头将公司总部各个电脑终端和监控摄像头,通过干线光缆局域网传送到各个乡镇机房、维修服务站、营业厅。使得城区和乡镇的工作业务管理、设备管理均在一个局域网中,便于传输办公文件,安防集中监控。一张光缆局域网,覆盖县域有线电视的工作、业务、设备,能够加速故障判断,减低办公通信资费,激活信息化管理。

3有线电视信息化原理

(1)建立光纤干线局域网有线电视发展了二十多年,城区至边远乡镇,干线路由早已布局了光缆,光纤已经不再是贵重资源,使用既有剩余光纤,建立光纤局域网。全市光纤干线局域网拓扑图如图1所示。建立光纤干线局域网,尽可能使用单独光纤芯,两端的光纤收发器,应使用网口+电话口的双功能光纤收发器。在光纤上实现互联网信号和电话等信号的混合传输。网络+电话传输结构图如图2所示。(2)链接光开关用网线将光开关用网线链接到网络交换机。(3)接入互联网在网络交换机接口处,接入互联网,传输互联网信号、监控信号,实现互联网资讯、监控信号、办公文件、营业数据和光开关信号的传输。(4)接入内线电话在电话交换机接口处,接入内线电话,实现单位内线电话向乡镇下属营业厅、服务站、机房的免费扩张传输。

4县域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

干线环路信号监控(1)光开关光开关,即光切换器,是一种类似开关的器件,将两路或多路信号,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切换。我们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信号的传输,多采用双回路互相备份方式。两路信号实时传输,当一路信号因故中断或性能劣化,另一路信号由光开关(光切换器)即刻无扰切换,接收端能正常接收到正常信号,而感觉不到网路已出故障,实现有线电视信号的不间断传输,保障人民群众不间断观看有线电视,使用互联网信号。光开关环网原理如图3所示。(2)光开关技术原理光开关技术的成熟,使有线电视全光网络更具灵活性、智能性、生存性。光开关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光联网、光交换的关键技术,在有线电视宽带通信、自动控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开关原理如图4所示。(3)建立覆盖全市的光纤局域网用网线将光开关接入到乡镇机房的网络交换机上,链接到光纤局域网中。这样各个乡镇机房的光开关,通过光纤组成局域网,为实现网管软件管理光开关,做好物理支撑。光纤局域网示意图如图5所示。(4)配置光开关IP地址对每台光开关,配置好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5)用网关软件,集中管理光开关下载光开关的网管软件,根据已经设置好的IP地址,建立分组,搜索光开关,添加到小组中。这样,每台光开关的状态,集中显示在一个画面,交付机房值机人员,随时监控。根据每台光开关的状态,判断故障点,指导光纤抢修。(6)智能手机辅助监控与光开关厂商联系,下载光开关的智能APP,将光开关的监控画面,显示到智能手机上。

5内线电话和监控信号的集中管理

(1)内线电话在传输网络的同时,将公司电话信号,用电话光端机,通过光纤传输到乡镇营业厅、服务站和乡镇机房。实现全员职工内线电话免费使用,移动小号的免费扩展,降低了企业员工办公资费。(2)监控摄像头将乡镇机房的监控摄像头,链接到网络交换机,实现中心机房与乡镇机房的统一管理,由计算机集中管理安防监控。(3)智能手机监控使用智能手机监控安防。下载监控APP,用智能手机实时监控公司各个安防场地。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电网工程的建设,不同等级之间输电线路也在快速发展中。现阶段而言,我国电网工程建设,截止到2.14输电线路总长度大约为115万km,500kv线路长度大约为15万km,直流输电线路长度2.55万km,其中包括了500kv线路12.5万km,750kv输电线路2.27万km。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2万km,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实际的施工中影响输电线路质量的因素较多,严重影响输电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积极的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迫在眉睫。

一、输电线路简述

1.输电线路定义。所谓的输电线路指的是通过变压器,通过变压,然后再采用输电设备实现电力的输送,保证了电力的供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只有积极的排除其中的影响因素,才能保证良好的电力输送质量。

2.输电线路种类分析。在实际的输电线路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是三相交流电,其频率为50Hz,科技的不断发展,直流电的发展和交流电的配合使用,共同组成了直交流混合电力系统。如果按照线路的结构,能够分为架空输电线路以及电缆线路。

二、输电线路的影响因素

输电线路都是在户外工作,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安全因素,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

1.雷击。在现阶段的输电线路工作中,由于雷击造成的跳闸、停电现象越来越严重。输电线路工作过程中,杆塔的高度以及保护等都会对雷击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相关的角度发生变化,就会对导线的屏蔽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当杆塔的高度增加时,对于地面的屏蔽效果就不够明显,导致绕击区域扩大。另一方面,雷雨天气也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实际的输电线路工作过程中,如果线路两侧的角度发生变化,就会严重影响电力输送的质量。例如:在一些山区,输电线路一半都在山顶,就会出现输电线路两端的弧度扩大,导致输电线路两边都会受到雷击,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的安全。如果输电线路受到雷击,就会导致跳闸现象的出现,对于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2.天气因素。在实际的输电工作中,如果出现低温雨雪天气,由于湿度较大,电线的表面就会凝结大量水汽,形成覆冰,容易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冰冻灾害。覆冰现象的出现导致输电线路两端的张力失衡,从而出现导线间断,导致倒杆。覆冰现象出会导致电线收缩、绷紧,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就会出现舞动以及断裂,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

3.外力因素。通常来说,在实际的的电力输送过程中,外力因素也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有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相关的资源以及设备维护不到位,就会对整个输电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电力系统的瘫痪。例如:电力单位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不能积极的对线路进行保护,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输电线路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导致线路受到破损,甚至会对输电设备遭成一定的影响。

三、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措施

1.积极的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监测。在实际的输电线路工作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积极的加强对线路的监测,首先应该积极的对输电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测,才能保证良好的输电质量。随着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应该积极的构建智能化系统,实现对设备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在实际的设备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增加监测设备的感知能力,积极的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输电设备检测的智能化。另外,还应该加强新设备的应用,例如:成像仪、机载激光雷达等,实现对输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2.加强多种监测方式的融合。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一些地区由于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的限制,不能实现对输电线路的监测,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GIS、GPS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全天候的输电线路监测,打破了地形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能够对多种现象进行监测,例如:杆塔损坏、地质灾害、覆冰等,并且还能及时的确定故障位置,便于及时进行维修,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3.防雷措施。对于容易受到雷击的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依据相关的数据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避雷线的架设,能够有效的避免雷电对输电线路的损害。另外,还应积极的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能够有效的降低雷击几率,减少跳闸现象的的出现,在实际的接地电阻施工中,工作人员应该将地极进行深埋,然后通过相关设备实现自然衔接,能够有效起到雷击强电流的泄流作用。还可在容易受到雷击的杆塔安装避雷器。

4.防止覆冰措施。在实际的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采取一些绝缘线路以及一些新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输电线路局部出现故障。另外,对于一些容易出现覆冰现象的地方,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的防冻材料的涂抹,能够有效的减少了热胀冷缩现象对于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的增强输电线路的设计,保证各个角度的合理性,同时,还能便于输电线路的维修以及监测,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电力部门只有积极的对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的采取措施,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毅,刘凯,吴田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4,40(11):3491-3499.

输电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第8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 风险管理 风险类别 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014-02

输电线路项目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协调工作涉及方面多且难度大,导致输电线路施工在计划、方案、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存在风险。对输电线路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风险控制,在识别、分析风险的基础上,评价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可有效规避输电线路施工风险,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及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1 输电线路施工风险类别

输电线路施工作为输、变电工程建设,除具有施工项目典型风险外,主要具有以下几种风险。

(1)成本风险。

输电线路施工属资金密集型工程项目,对输电线路及设备的一次投入成本极大且过程监控困难,施工成本风险是输电线路施工项目的主要风险,可能直接导致项目亏损或失败。

(2)进度风险。

输电线路建设工期受规划和需求的制约,且施工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需各专业配合,使得输电线路施工存在进度风险。

(3)质量风险。

输电线路施工项目受施工技术、设备及材料等因素的影响,验收时可能存在重大施工质量问题,从而造成全部或部分返工的风险。

(4)安全风险。

赶项目工期、施工环境恶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等均会造成输电线路施工安全风险。

(5)环保风险。

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的规章制度执行,在施工地造成噪声、空气、地质和水文等方面的环保问题,使得该项目承担不必要的环保赔偿,甚至造成经济风险。

2 输电线路施工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分析评估可能风险将会导致的社会、企业应对和处置该风险所需要花销的费用和未来效益,可按以下步骤开展风险评价。

(1)分解风险因素。

将成本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环保风险进行分解,将各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根据权重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2)明确风险关系。

风险因素间通常存在某种逻辑关系,明确风险起源,综合考虑各风险因素来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量化风险损失。

以输电线路施工项目的风险情况为目标进行建模,通过计算项目投资回收期、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和内部收益率等量化风险损失。

3 输电线路施工风险控制

3.1 成本风险控制

(1)制定施工成本计划。按照施工预算和工程实际制定施工成本计划,指导整个输电线路施工项目成本的支出和使用情况,实现成本最小化。

(2)控制施工成本执行。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等影响施工成本的费用进行监管,通过计算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分析、超出纠正等措施将实际产生的各种费用控制在预算成本内。

(3)核算施工成本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和管理费等费用进行分配和归集,核算出实际施工总费用与实际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核算可有效反映施工费用支出是否合理,为成本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4)施工成本考核。在施工项目完工时,对照成本计划,考评各单位施工实际成本执行情况。

3.2 进度风险控制

(1)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基建部门按照项目前期和招标工作关键时间点,充分考虑评审与批复周期、工程规模、设备采购与供应周期、施工难度、停电安置和外部环境等众多因素,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作为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依据。

(2)按工期节点进行考核。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电压等级、工艺、气候等因素制定施工工期,对关键施工环节的工期进行监管考核,核查是否按时完成里程碑任务,当实际施工进度偏离工期计划时,进行重点督办。

3.3 质量风险控制

(1)各部门编制年度质量监管策划方案,明确质量监管要求。各单位按照上级下达的工作要求,细化年度质量监管方案,指导本单位质量监管工作。

(2)为将施工质量风险降至最低,质量监管单位依据质量检查工作计划,采取巡查、专项检查及互查等形式,严格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3)及时上报输电线路施工项目出现的质量事件,并对质量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责任单位及人员的处理建议,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

3.4 安全风险控制

(1)各级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安全制度与规范,如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条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等,各级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有关制度文明施工。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应急制度,明确应急领导机构,确保有效落实应急处理措施,及时处理施工安全风险。

(2)针对特殊施工环节,如穿越河流、跨越特殊地形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作业票的办理和施工方案责任人进行重点监管。

(3)对施工作业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行为进行监管,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设备操作流程和作业监护是否规范,可减少甚至避免因施工人员行为违规而造成的施工安全风险。

3.5 环保风险控制

(1)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管,制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粉尘、汽车尾气等污染防止措施。

(2)严格控制弃土和施工占地情况,切实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制定化学溶剂、油料、污水等防治措施,尽可能使用无害建筑材料。

(3)加强施工场地噪声管制,严格划分昼夜及重要节日的噪声分贝取值,避免产生噪声污染。

4 结语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外界影响因素多,导致施工过程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对施工风险进行管理,提前分析、评估出潜在的风险,避免或控制风险,将其降到最低,对电力建设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呼斯勒.送变电项目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 李冰然,夏临闽,赵晶晶.基于模糊评价和风险矩阵的输电线路风险评估[J].电力与能源,2014,35(6):672-677.

[3] 输电线路施工项目风险监管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