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安保措施

安保措施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28 18:28:56

安保措施

安保措施第1篇

关键词:学校 安全管理 产生渠道 采取措施 应持态度 研究

近几年来,不断报道的校园伤害事故让人不寒而栗,除了一些由于社会矛盾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外,学校内部管理的缺陷或重视程度不够和采取的措施不当产生的事故也时常发生,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令人十分痛心。因此,牢固树立“安全大于天”的理念,大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安全成长,迫在眉睫。

一、学校安全事故的产生渠道

学校安全涉及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安全、设备设施安全以及预防自然灾害等方方面面,产生事故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运动伤害事故。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体育课及大课间课外活动轰轰烈烈,由于课程性质所定,加之学生人数众多,场地又相对狭小,较易引发伤害事故。轻则擦伤、碰伤,重则骨折、致残。我校就曾因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磕断门牙引发民事诉讼而对簿公堂。这些事故或是学生活动方式不当,或是组织措施不力,或是体育设施设备陈旧而引发。[1]

2.课余伤害事故。这类事故最难预防。下课了,学生在操场、走廊和楼梯旁嬉戏玩耍,或是自己不小心,或是他人推操打闹,或是学校设施设备的因素,引发伤害事故。

3.自然灾害伤害。如地震、火灾、冰雹、洪水、泥石流等事故的发生等。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经验或遇到紧急情况产生惊慌等因素,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自救或自救不当等造成伤害。

4.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已成为学校一根时刻绷紧的弦,丝毫不能放松,食品安全无小事,稍一疏忽就是天大的事。从少数学校曾经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的报道可以看出,它纯粹是学校管理疏漏或造成的。自学校南迁后,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校用餐人数很多,这些独生子女的午餐安全就成为了学校安全工作中很大的一项内容。[2]

二、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措施

1.加强校风与制度建设

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校园的安全环境。良好的校风会形成学生间相互尊敬谦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良的校风肯定会滋生学生之间称王称霸、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弱小孤单的学生就会去寻求保护,从而助长校园小帮派小团体的形成和发展,如此便会产生不良校风和安全事故频发的恶性循环。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校风建设,一定要从学校的领导班子做起,把这项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党团队工青妇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加强学校安全制度建设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学生的正向行为应宣传表彰和奖励。我们学校就针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开展了“学生正向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行为进行分解落实,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对优秀学生授予“美德少年”的荣誉称号,更好地激励了广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能自觉遵章守纪,自然就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教师应该带头在校园里营造文明礼貌、互助互爱的氛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身教远比整天不停的唠叨有用得多。同时要加强安全警卫工作,以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免受校园内外暴力行为的侵犯。

1.3学校的所有人员(如教师、员工、学生、行政人员甚至家长)应当合作修订并执行校规。全校上下人人参与,自己提出要求,从最基本的做起,从小事做起,长期坚持,把小事做好了就是做了大事。因为自己参与的过程就是一次学习、借鉴和巩固的过程,所起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

1.4建立心理咨询室。要为及时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以调解家长、学生、教师的一些心理焦虑,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

2.制定安全预警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各类安全预警机制,制定各种安全工作预案,特别要有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保证安全工作有人抓,各个环节有人管,各项事情有人做。也只有建立这些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消解安全隐患。除此以外,校园内还要设置灭火器、消防栓、全方位的摄像头、周界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等设施,设立防盗、防摔倒、防拥挤、安全引导等警示标志,医务室配备常用医疗急救药品和器材。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安全防范体系。

3.全面遏制校园暴力

学校在维护校园内的治安,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方面应持积极强悍的态度。学校要成立安保处,有具体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门卫要加强守卫工作,和交警或家长一道,建立“护学岗”,严禁无关人员出入校园。办公室、教室有值班老师和值日学生,随时能发现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控制情绪能力的培养。 [3]

4.加强安全教育训练

学校应当对师生尤其是学生经常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防卫技能的训练,使得他们能够识别危险、预防危险,知道遇到危险时的应对知识和技能。例如:指导学生了解歹徒或骗子常用的伎俩,学会认识各种安全引导、警告的标志,学会使用相关安全设施、设备、工具。另外要学习日常生活和各种场所中的安全防范知识,主要包括家庭用品使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课外活动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游戏安全、火灾防范等方面。

5.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周边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出租屋、小摊小贩很多。学校要邀请公安、城管、食药监、工商等部门对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对学校周边的电子游戏室、小超市、小吃部等场所重点进行整治,对治安混乱、严重违反相关规定的要建议依法严肃处理或取缔。要进一步强化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在学生上、下学等重点时段交巡警和特警都要派出专人进行巡逻管理。派出所要常年在学校设有警务室,配合学校值班,最大程度地清除各类安全隐患。

6.充分发挥校园保险在事故控制中的作用

从事故的特性分析,安全防不胜防,无论怎么加强安全管理,事故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除一些人为等可控因素外,还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既然如此,有没有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呢?笔者以为,参加保险,以保险补偿的方式来降低或转移学校风险,是事故损失控制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减少麻烦。例如我省就有政府拨专项资金为所有在校学生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市政府也贴补资金要求所有学生购买合作医疗保险,另外,学校也倡议学生购买专门的学生险。

7.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细节决定成败,要做好任何工作都必须要注重细节。学校安全工作单靠宏观上的安排是搞不好的,更需要从微观着手处理好各种问题。目前,我国学校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是“政府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负责、师生员工遵守校规校纪、家长和群众参与”,围绕一个共同目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协调一致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学校作为最基层的单位,必须实行“一岗双责”,在安全管理方面校长仍是第一责任人,实行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细化安全管理条块的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促使各有关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凸显出安全管理责任制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分清责任,严肃处理.

三、学校安全工作的应持态度

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切实有效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升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情况,时间一长还会有松懈麻痹思想,所以,学校的分管领导要经常提醒校长,要做到把安全管理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应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得以着重体现。学校开展活动的日程安排表中要包括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如安全教育大讨论、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文艺节目表演、安全事故疏散演练等。要加强安全工作日常管理,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大型集会、校园电视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逢会必讲,班级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学校一定要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为了师生的安全,为了社会的稳定,安全工作的弦永远都不放松。

参考文献

[1] 吴弯等。《安全管理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7.

安保措施第2篇

保护食品安全的措施

(一)法律法规体系

为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定了90余个配套规章,涉及食品及食品原料、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食品卫生监督处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等各方面的管理。近些年,还颁布实施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等法规和规范。在加大食品生产经营阶段的立法力度的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农产品种植、养殖阶段以及环境保护对农产品安全影响等方面的立法,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食品安全法》等。

(--)技术支撑体系

为做好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我国不断加强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监测和评估等工作。全国现有食品监测机构5000余家,通过完善检测方法、加强质量控制,检验能力不断提高,部分检测机构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监测网质控考核。我国高度重视危险性评估工作,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组织开展了食品中污染物和部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树脂及成型品浸出物等的危险眭评估;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还专门开展了食品中微生物、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食品强化剂等评估。我国成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专门开展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指导农民使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带动标准化生产面积超过0.3亿hm2(5亿亩);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已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体,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近5年来,绿色食品已得到40多个贸易国的认可,出口贸易额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

为掌握全国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状况,卫生部和农业部重点开展了食品和农产品监测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陕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工作。卫生部参照全球环境监测规划/食品污染监测与评估计划GEMS/FOOD,开展了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截至目前,监测点已经覆盖15个省区市8.3亿人口,重点对消费量较大的54种食品中常见的61种化学污染物进行监测。

截止到20xx年底,获得化学污染物监测数据40多万个,初步摸清了我国食品中重要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动态变化趋势。膳食和营养监测是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国性膳食与营养调查和三次总膳食研究工作,掌握了全国居民膳食结构、饮食和疾病谱变化趋势。卫生部还根据监测发现的问题了蓖麻子、霉变甘蔗、河豚鱼、生食水产品、毒蘑菇等十余项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农业部也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全国大中城市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实行从生产基地到市场环节的定期监督检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定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跟踪检查,有力地督促和引导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也已开展省级例行监测工作。质检总局加强了食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的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对17个国

家食品质检中心日常检验检测数据和22个省(区、市)监督抽查数据的动态采集,每月收集有效数据2万余条。同时,质检总局加大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的工作力度,重点监测非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问题,截止到20xx年6月底,风险监测抽样覆盖24个省(区、市),共检测20类产品中的2501个样品,涉及33种检测项目,获得9477个有效监测数据。通过动态收集、监测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初步实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

(四)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机制,统筹制定食品安全规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部门,牵头建立了食品安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31个省 (区、市)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机构。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地方政府考核目标,大部分省、市、县政府自上而下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8个部门连续五年在全国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连续两年对全国31个城市实施了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各省(区、市)也开展了对地 (市)的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通过量化管理指标、品种检测指标和消费者满意度指标考核,强化了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促进了监管措施和监督责任的落实。

几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协调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推动了食品企业诚信制度建设。

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xx”规划》,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认证、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等重要任务。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可供我们选择的食品日趋丰富,大街小巷商店超市,五花八门的食品让人应接不暇,各式各样的食物虽然丰富了我们的餐桌,但是,在这个到处充斥着地沟油、注水肉、问题奶粉的混乱市场上,如何擦亮眼睛,区分优劣就变动更加重要了,这不仅是要维护我们消费者的权利,更是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健康负责。学习食品安全与健康知识,就是给自己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纷繁的食品市场上,甄别安全的优质的食品。

我觉得食品安全与健康这门课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食品安全,其次是食品与健康。

正如老师经常说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有保证了生命安全,才能有进一步追求健康的基础。

食品安全事件容易造成群体性发病,引起较大的社会和心理影响。食源性疾病是使人遭受痛苦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能带来不必要的死亡和经济负担。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如农药残留、滥用食品添加剂、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及食品污染等。在国内,长期以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有关劣质食品的报道层出不穷,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

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福寿螺、毒火腿、瘦肉精、毛发酱油、黑心月饼及20xx年9月份曝光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一起起怵目惊心,轻者致病,重者导致死亡。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来食品安全方面的恶性、突发事件也屡屡发生,比利时发生二恶英污染事件;英国发生的疯牛病及猪瘟;日本发生的近万例的大肠杆菌O157的食物中毒事件均已严重威胁人群健康。

学习食品安全,让我们系统全面地了解各类可能对我们生命安全存在威胁的情况,从而让我们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更加理性。比如,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各种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这样在选购食品时可以更细致地比较挑选。同时也了解了可能存在于食品中的、会被不法商家滥用的非食用的添加剂,这门课教会我们怎样区分出那些外观很出色,其实营养价值或者安全系数不高的食品。

让我最受益的要数对一些本身有毒的,或者共食会发生反应危害健康的食品的介绍。比如河豚,野生蘑菇等。在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我母亲曾经因为食用未熟透的四季豆而中毒,我父亲因食用有农药残留的花菜而住院,邻居的阿姨因为食用了一种叫牛肝菌的野生蘑菇而中毒,至今还神志不清„„这一系列发生在我周围的事例都显示出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面临当今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巨大的生活压力,多数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人都渴望有健康的体魄,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花在养生上,但是我们也看到,各式保健品摆满货架,老百姓胡乱依赖药片,这不仅没为我们的健康做出贡献,反而大大加重了我们是身体负担。中医告诉我们“药食同源”,最理想的药物往往是食物。学习食品安全与健康,不仅让我们知道吃什么安全,更让我们了解到吃什么最好。

这门课用“争蜂吃醋”“男不可白日无姜,女不可白日无糖”等脍炙人口的顺口溜让我们记住了那些最传统、最科学的养生之道。不用的季节、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地理环境就要使用不用的食物。这门课把我们祖先五千年的智慧集于一体,从这

个角度看,食品安全与健康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结语:广大群众是食品的最终消费者,是优质食品的受益者,也是劣质食品的受害者。人人都是消费者,个个不是局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身体健康也要靠我们自己。所以说食品安全与健康是每个人必备的知识。

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发展,食品总量稳步提升,食品种类日益多样化。但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让人胆战心惊、食之难安,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让民众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产生了质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经济、政治、社会全局发展的大事。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保障食品安全,是维护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举。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商海无涯“信”作舟,没有诚信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市场。当前食品安全事件中凸显的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丑恶现象,严重损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使市场经济难以健康运行。同时,如毒奶粉、毒豆芽、毒香肠等不符合食用标准的问题食品,是不具有任何社会价值的,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并且在召回、销毁问题食品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有悖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要要求。

保障食品安全,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是切实推行依法行政的前提。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部分法律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复杂的食品安全形势,如90年代初颁布的《产品质量法》至今还在沿用,同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执法部门往往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严格行政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行政的关键,当前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多头管理的格局,有些领域没人管、有些领域重复管,还局部存在相互推诿、执法走过场的情况,甚至部分干部知法犯法、权钱寻租,为食品违法生产者提供保护伞。所以,逐步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和检测标准体系,形成各大部门相互协调、联动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格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强大动力。

保障食品安全,是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国际形象的重大举措。对外出口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加入WTO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全面接轨是我国的战略任务,然而当前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影响我国国际形象,国外商场偶有出现“本店无中国奶粉”的讽刺广告,一些国家以此为由,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实行贸易歧视政策,甚至出现34个国家禁止进口中国月饼的惨状。诚然,贸易保护主义是我国食品出口受制的一条因素,但我们更应当从食品质量的角度进行反思,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牢牢把好食品质量关,树立中国产品形象,这才是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国际形象的务实之举。

安保措施第3篇

脚手架在建筑工程中日益广泛应用,具有施工方便、缩短工期、投入低、节约成本,

有利于文明施工等优点。由于脚手架一次性搭设高度较高,体系构成需经过计算确定,因此,要严格按施工方案和计算书的内容进行安装,否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坍塌事故的发生。在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确定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与作用,制定外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关键要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应执行的安全检查标准,重点要在搭设使用中贯彻落实好专项方案,以适时纠偏、整改,保证施工安全。以下对脚手架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几点浅见:

安全管理组织措施

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并实行动态的系统跟踪管理,建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作业队长、班组长、操作人员等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并对进场工人进行岗位安全三级教育,实行特种工持证上岗,落实进场机械设备、机电器具和材料的检验措施,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安全检查。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成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出任组长,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由各有关职能部门专业工长为成员组成,并设专职安全员,该专职安全员有权因安全问题责令其分部分项工程停工整顿,各施工班组设安全检查监督员。

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要标参文献)的规定,脚手架搭设时应采取如下的安全管理措施:

(1)扣件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长期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

(2)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防滑鞋。

(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确认合格后使用。

(4)钢管上严禁打孔.

(5)作业层上的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没班支架、缆风声、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6)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人员。应在采取确保措施后查明原因,做出判断和处理。

(7)脚手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8)当有六级强风以上风、浓雾、雨或雪天气时应体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9)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10)脚手架的安全与维护,应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

(11)脚手架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一下每隔10m应用安全网封闭。

(12)脚手架沿墙体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架体结扎牢固。

(13)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①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相扫地杆

②连墙件

(14)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15)脚手架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16)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1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8)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要标参考文献)的有关规定执行。

(19)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应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三、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1) 支、拆脚手架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并且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脚手架及其支撑体系应按照设计间距布置,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

(3) 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学习高处作业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签字手续。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上岗证。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身体不适或上岗前喝酒的工人不准上岗作业。

(4)作业人员应佩戴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并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安全带的使用必须高挂抵用,扣环应悬挂在腰部上方,并要注意带子不能与锋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触,以防摩擦隔断。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

(5)已支好脚手架的楼层四周必须用临时防护栏围好,防护栏要牢固可靠,护栏底部设置挡脚板,护栏高度不低于1.2m,护栏周围应设置一层密目安全网。脚手架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下,应从马道或施工便梯进入工作面。脚手架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脚手架下方,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四、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措施

(1)拆除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脚手架拆除时必须确保安全,进行分区拉绳防护以及派人看守,严格按照拆除顺序进行。

(2)拆除的顺序及方法:应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严禁将支柱全部拆除后,一次性拉拽拆除。已拆活动的悬挑脚手架,必须一次连续拆除完,方可停歇,严禁留下不安全隐患。

(3)临边部位脚手架拆除前,必须用双层大眼安全网兜住预拆除脚手架,大眼安全网两端必须系于牢固处,同时操作个人系好安全带,并将系于牢固处

(4)已经拆除的脚手架型钢及钢管应及时运走并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5)在拆除时周围及坠落范围四周应设置禁止入内的标志,并由专人监督,已安全作业。

五、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高大脚手架支撑系统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安保措施第4篇

[关键词]雨水管道;施工;质量;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当前人们对与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不断提升,各种形式的雨水收集及利用设施不断出现,雨水管道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雨水利用装置,在雨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地理条件和位置采用适当的方式保证施工质量。

二、雨水管道施工意义

城市的污水管道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享受高质量城市生活的保证和前提,也是各级各地政府民生工程中重要的内容。所以,对于设计和施工市政污水雨水管道,是十分重要的工程项目,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政府的印象,甚至会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由于市政污水雨水管道的施工地点通常在市区内,这就为工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于在市区内地下管道纵横交错,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如何才能够保证工期以及质量?本文针对此类问题,对市政污水雨水管道的建设提出建议。污水、雨水管道属于无压管道,在小区内采用直埋敷设。排水靠管道的高差流动,排至市政污水、雨水管网。对于一个小区,污水、雨水管道的坡度和管道系统的严密性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在污水、雨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许多影响施工质量和破坏管道系统的因素,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保证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施工过程

1.沟槽开挖

测放沟槽的开挖中心线,确定槽口开挖宽度,并用石灰线标明开挖边线。当供水管埋设低于地下水位时,需采取施工排水设施,并注意避免产生流砂。开挖口线2米以内,不得堆土或堆放杂物。开挖时要用水准仪随时控制槽底高程槽底一般预留20cm厚的原状土用人工开挖,槽底严禁超挖用土回填。需要回填的土方堆积在距沟槽边80cm外,对于需用吊车安装管道者,沟槽一侧不允许堆土,用于留做管道安装工作面;对于沟槽较深方量较大,无法堆积者需现场倒运或外运。开挖完毕,质检人员必须及时进行自检,对于槽底中线和两侧宽度以不偏槽和不小于规范规定为原则,对于槽底高程,偏差控制在0~30cm以内,自检合格后,应及时报监理复检。

2.管道基础

管道安装前,沟槽底用100mm厚中粗砂铺摊平整,然后在中粗砂基础上浇筑砼垫层,并按设计找好坡度,严禁无坡或倒坡现象,基础垫层与槽底同宽。待砼强度到达30%左右时放下排水管,并在排水管道两侧下脚位置采用砼楔形预制块稳管。玻璃钢夹砂管(RPM)的基础做法:当土壤承载力为80~100Kpa和非岩石时,采用原状土作为基础;当土壤承载力为50~70Kpa时,采用经夯实后的原状土作为基础,夯实密度应达到95%;当沟底遇到岩石、卵石、硬质土、软的膨胀土、不规则碎石块及浸泡土质而不宜作沟底基础时,应挖除后做人工基础,基础厚度应为0.3~0.5倍管径,且不得小于150mm。钢筋混凝土管基础做法:>Ф1200mm~Ф1800mm钢筋混凝土管基座做法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排水标准图集》(2002)S2(下)95S516执行。

3.管道接口施工

管道接口:>Ф1200mm~Ф1800mmRPM管采用双‘O’型橡胶接口;管径Ф1200mm~Ф1800mm钢筋混凝土管采用企口式,接口采用‘q’形橡胶圈。

4.管道垫层施工及下管前的检查

基础施工前应修整槽底,复核标高,清除淤泥与碎石,若出现超挖,则采用砂砾回填,并人工夯压密实,不得使用土回填。管道基础垫层(300mm厚砂夹石和150mm厚中粗砂)施工应做到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应挖预留凹槽,以便于接口操作。凹槽在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砂填实。在管道下管前应检查和修整沟(槽)底标高和管道基础的质量,经监理验收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才允许下管。每根管子及每个配件在入沟之前应除去内部杂物,检查有无裂缝、碰伤、剥落及其他缺陷,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根据各种管径、重量采用人工或机械下管。下管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切实注意安全。下管时始终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沟槽边翻滚入槽内。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一定要根据管子的重量和直径选择合适的柔性悬带或绳带,确认起吊机械性能良好后,方可进行起吊下管。

5.玻璃钢夹砂管(RPM)的铺设

管子下管后,要进行水平、垂直调整。把管道放在管沟中,使其全部长度均匀压在垫层或沟底上,切勿用永久性垫块为管道调平。清理干净承口、连接区域和插口密封槽,并在承口内部涂一层中性脂。用涂有中性脂的合格的橡胶密封圈套住密封槽的下部,并用力向上提,使其全部落入密封槽内,槽中的密封圈不得有捻。每个承插口连接完毕后,必须随时检查密封圈的位置。用长大于200mm,宽15mm,厚0.4~0.5mm的钢板尺或其他金属,能在承口与插口之间的缝隙内顺利插入。将金属条或钢板尺插入,沿环向滑动,检查密封圈是否有相同的深度,以此判断密封圈的深度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

6.钢筋混凝土管的铺设

铺设前应将所需的一切材料与设备准备就绪,并做好工地组织工作。施工期间,为防止杂物进入管内,每天收工后,都应将管道端部包封。管道铺设从下游向上游,管节承口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在地形坡度较大的管沟中铺管时,应考虑横向固定,以防止管道移位。固定型式和间距的选择以及所有补充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办理。还应采取预防地表水流入管沟的措施。并在管沟全回填前,在管沟内适当间隔设置止水装置,以防止管沟基础和回填土被冲刷。

7.回填

本配水管线采用开槽施工,管沟槽要求落在地基承载力fk≥150KPa的原土上,在开挖管沟槽施工时,如挖至设计标高时为淤泥,必须清淤至原土后,回填砂砾石至设计标高后再做管基,若清淤深度超过800mm则通知设计人员另行处理,如为膨胀土或岩石,必须做300mm厚砂垫层后再做管基。沟槽回填时不得回填膨胀土、杂填土,回填土不得含有尖锐角或≥25mm的砖、石等硬物。回填时应进行分层夯实,分层厚度≤200mm,密实度>90%。为便于今后管道维护,沟槽回填时应在PE管上方敷设一根金属警示带后再覆土,金属警示带可由生产厂家供应管道时附带提供。

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坚持施工技术交底制度,通过施工技术交底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和各级技术责任制。

2、严格工序交接制度,未办理工序交接手续及经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下道工序施工。坚持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确保工序质量。

3、压力管道安装工艺应严格遵守相应标准规定。

4、及时、准确地采集相关数据,自检、互检、专检质量记录应妥善保存,确保交工文件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教育和周一安全活动制度,有针对性地交代近期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为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2、针对有可能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的原因,采取下列措施:为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做到氧气瓶、乙炔瓶与用火点间距,三者之间应大于10m,并应立放氧气瓶、乙炔瓶,两者不得混放在一起,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违反者给予重罚,并给予通报。在安装现场动火,就近应有必备的消防设施。

3、如遇大雨、五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吊装作业。雨、大风后,要检查现场临时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结束语

在雨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保证管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按照工程设计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雨水管道的施工,提升雨水综合利用的水平。

参考文献

安保措施第5篇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是指保障互联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防范违法犯罪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方法。

第三条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负责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并保障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第四条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公开、泄露用户注册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应当依法使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不得利用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五条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公共安全行业技术标准。

第七条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应当落实以下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一)防范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和攻击破坏等危害网络安全事项或者行为的技术措施;

(二)重要数据库和系统主要设备的冗灾备份措施;

(三)记录并留存用户登录和退出时间、主叫号码、账号、互联网地址或域名、系统维护日志的技术措施;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落实的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第八条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单位除落实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外,还应当落实具有以下功能的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一)记录并留存用户注册信息;

(二)使用内部网络地址与互联网网络地址转换方式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的,能够记录并留存用户使用的互联网网络地址和内部网络地址对应关系;

(三)记录、跟踪网络运行状态,监测、记录网络安全事件等安全审计功能。

第九条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单位除落实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外,还应当落实具有以下功能的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一)在公共信息服务中发现、停止传输违法信息,并保留相关记录;

(二)提供新闻、出版以及电子公告等服务的,能够记录并留存的信息内容及时间;

(三)开办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的,能够防范网站、网页被篡改,被篡改后能够自动恢复;

(四)开办电子公告服务的,具有用户注册信息和信息审计功能;

(五)开办电子邮件和网上短信息服务的,能够防范、清除以群发方式发送伪造、隐匿信息发送者真实标记的电子邮件或者短信息。

第十条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单位和联网使用单位除落实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外,还应当落实具有以下功能的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一)记录并留存用户注册信息;

(二)在公共信息服务中发现、停止传输违法信息,并保留相关记录;

(三)联网使用单位使用内部网络地址与互联网网络地址转换方式向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的,能够记录并留存用户使用的互联网网络地址和内部网络地址对应关系。

第十一条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单位,除落实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安装并运行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安全管理系统。

第十二条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依照本规定采取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应当具有符合公共安全行业技术标准的联网接口。

第十三条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依照本规定落实的记录留存技术措施,应当具有至少保存六十天记录备份的功能。

第十四条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不得实施下列破坏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行为:

(一)擅自停止或者部分停止安全保护技术设施、技术手段运行;

(二)故意破坏安全保护技术设施;

(三)擅自删除、篡改安全保护技术设施、技术手段运行程序和记录;

(四)擅自改变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用途和范围;

(五)其他故意破坏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或者妨碍其功能正常发挥的行为。

第十五条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至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辖区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公安机关在依法监督检查时,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应当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当提出改进意见,通知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联网使用单位及时整改。

公安机关在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是指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互联网上网服务的单位。

本规定所称联网使用单位,是指为本单位应用需要连接并使用互联网的单位。

安保措施第6篇

关键词:饮用水源、低冲击发展模式、分区污染源控制与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初期雨水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 S273 文献标识码: A

2012 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建设贵安新区,贵安新区地处贵州省域地理中心地带,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红枫湖、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和阿哈水库的上游。

,贵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存在着非常突出的矛盾。现状贵安新区核心区涉及区域水源湖库 5 个,即红枫湖、百花湖、 阿哈水库、花溪水库和松柏山水库,该“两湖、三库”均为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 其中红枫湖和松柏山水库为新区的规划水源。核心区东侧和东南侧部分地区位于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的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核心区西侧的局部地区位于红枫湖准保护区内,核心区全部位于上述水源湖库的汇水区内。

在水源严格保护及水环境的高度敏感背景下,新区提出了低冲击发展模式、分区污染源控制与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等方面的保护措施。

一、立足生态,采取低冲击发展模式

传统的水源保护主要是依据饮用水源分级保护制度,局限于饮用水保护区的 一级到二级的保护范围内,对集水区的管制薄弱。水污染的防治以点源为主,缺乏有效的面源污染的控制手段。传统的排水工程体系以快速排出为主要目标,对城市的水环境和下游的防洪安全产生巨大压力。因此,传统的水源水质保护采用污染末端控制为主的工程手段,集水区内城镇产业布局与水环境保护要求不相协调,水环境恶化较为普遍,不能实现对水源地的有效保护,同时城市内涝问题没 有得到解决。

图-2低冲击开发模式示意图

针对贵安新区在水环境方面面临的突出矛盾,规划应立足生态,采取低冲击的发展模式,基于全流域对水源采取有效保护,城市排水措施应采取可持续的排水系统,对点源、面源污染协同控制,重点对雨水的初期污染进行控制、收集和利用。

结合排水分区,规划组团式的城镇空间布局。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可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多层次利用,水源水质的安全以及城市水环境的有效保护,降低开发对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

二、分区污染源控制与综合治理

(1) 污染控制分区与控制策略

水环境污染与自然地形条件、流域分区、水系分布、水环境敏感性、污染源 类型及分布、用地布局与开发强度等要素密切相关。规划拟基于水源安全和水环 境质量目标,提出水污染防治的排水分区及其控制策略。

根据各流域片区的自然与规划发展特征,提出由强到弱的四级污染控制分区 及其相应控制策略。其中环湖片区、马场河片区为一级控制区,花溪片区、松柏 山片区、石板片区、麻线河片区、邢江河片区为二级控制区,清镇片区、乐平河 片区、安平片区为三级控制区,党武片区、半屯片区为四级控制区。各片区的发 展模式、污染源特征、规划排水模式及污染控制策略。

贵安新区水污染分区控制策略表

(2) 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基于区域水源保护及水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即河流、湖库各断面水质达标), 规划按进入二级水源保护区时,断面水质达到 III 类水体水质要求进行控制。鉴 于新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水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对于新区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将遵 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 况,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合理的保护水源和水环境质 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污染治理点面相结合原则,分析不同片区 主要污染源特征,针对工业源、生活源、城镇径流污染、农业面源等污染特征, 提出不同的污染控制策略和治理措施,实现点源治理与面源治理的有效结合;三 是工程措施和生态治理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采取工程措 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按上述水质控制目标,针对不同污染源的特征与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 不同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城镇集中点源:以城镇生活污染源为主,其污染控制的基本模式为集中收集—污水工程处理—跨流域排放或深度处理后回用,深度处理方式包括再生水厂或 人工净化湿地等。城镇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城镇污水厂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 A 标准,水污染负荷削减率 70%以上。再生水厂应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以满足考虑景观、浇洒和工业用水不同的水质要求,各项水污染负荷削减率应达到30%以上(考虑不同的水污染指标)。

分散城镇生活点源:防治模式为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措施—湿地生态净化—回用/排放。

工业园区废污水(点源):按适度集中和专业化处理的原则,促进深度处理、 加强重复利用,其污染物排放受总量控制,并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排入城镇下水道 或直接排放。

农村生活污水:以分散就地处理的方式实现全覆盖全处理,净化工艺因地制 宜,采用沼气池、生态塘、人工湿地等多种净化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科学施肥、降低农药化肥使 用量,使用低毒农药等方式,以及配合工程措施,减少农田径流污染的产生量。 通过加强种养结合,推广“三位一体”沼气池,提高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程度等措 施,减少畜禽养殖污染。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初期雨水径流,规划区主要结合河谷、池塘、洼 地、绿地等设置初期雨水调蓄和处理设施,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在开发 强度较低的片区,以园区或地块为单位进行初期雨水的源头处理,强化初期雨水 污染削减效果。城镇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结合用地布局因地制宜地采取源头控 制措施,削减 50%—60%的污染负荷。

在确定各类污染源处理的技术路线和工艺选取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可靠性。

在有效发挥工程措施对水污染负荷的削减作用之外,应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对 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利用生态工程进一步削减污染,尤其是氮磷等营养物质,以 提高水源的安全保障能力。规划提出了人工净化湿地、生态河道和自然湿地等建 设方案。生态河道和自然湿地,应尽可能保留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在岸边设置一 定宽度的缓冲带,并结合地势地貌和用地布局,增设湿地、河湾、浅滩、深潭、 沙洲等用地,过滤截留地表径流和陆源污染物,减少污染源和河流、湖库之间的 直接接触,发挥自然湿地的水质净化作用;同时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 率,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系环境。

图-3贵安新区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示意图

(3)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

贵安新区位于红枫湖、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等重要水源地的汇水区内,处于水环境敏感区域,其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规划区乃至贵阳市的供水安全,因此新区必须进行最严格的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确保水源安全。

三、 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贵安新区内的红枫湖、百花湖、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阿哈水库均为饮用 水水源地,马场河、车田河等最终汇入上述湖库,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直接排放 会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必须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保障贵阳市及新区饮 用水水源地的水环境安全。

城市径流污染,即初期雨水污染,是贵安新区重要的水环境污染源之一。规划通过构建源头—迁移—汇集(Source-Transport-Sink, STS) 逐级控制的雨水水质 管理措施,在源头、迁移、汇集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采用适宜的污染控制措施,从 而实现城市径流污染的有效削减,降低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改善规划区生态环境 质量。

图-4贵安新区雨水径流及污染控制系统示意图

源头控制措施:常用的源头控制措施主要有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地 坪等。规划区居住用地可采用源头措施来削减初期雨水污染,本规划后期将对 居住用地的初期雨水污染削减措施和削减程度给出定量的要求,作为居住用地 开发时的限制性要素。

迁移控制措施:迁移控制措施主要有下凹式绿地、雨水口截污挂篮、透水 性人行道、渗透型弃流井、下凹式道路隔离带和雨水调蓄池等,在雨水迁移过 程中削减径流量和径流污染。

图-5道路雨水污染控制措施示意图

汇集控制措施:汇集控制,也就是汇水区末端控制。规划区采用分流制排 水系统,因此可以在雨水系统排出口之前将初期雨水截流至汇集控制设施进行 处理。汇集控制设施兼具初期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主要包括雨水湿地、塘系 统以及污水处理厂等,截流的初期雨水经处理后再排放至受纳水体,干净的中 后期雨水则直接排入受纳水体。

核心区内,规划在开发强度较低、三级水系或绿地等具备建设条件的区域, 结合河谷、池塘、洼地、绿地、湿地公园等设置雨水湿地或塘系统,实现初期雨水污染的削减。在已建成区(截留式合流制区域)或用地紧张的区域,可将初期雨水截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厂的规划设计中需考虑初期雨水的收集量,并预留初期雨水调蓄和处理设施用地。

参考文献:

[1]陆建华,刘金清.关于水域水环境质量规划及水污染控制问题的探讨[J].北京水利,2001,(4).[2]吴季松.对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几点考虑[J].水资源保护,2001,34 (2).[3]张昕.关于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1,34 (2).[4]刘鸿志.新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分析和建议[J].环境保护,2001,(1).[5]灵舜泽,夏青,刘鸿亮.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89 (2).

安保措施第7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安全意义;危险因素;保护措施

0.前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在工程电气安全的经济投入和技术投入,对电气安全技术进行了改进,在电气安全操作中增加了许多保护措施,电气工程安全已经得到显著提升。所以,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要做好本职工作,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开展工作,防止在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1.电气安全的意义

电气安全是以安全为最终目标,主要包括:电气安全实践、电气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科研。电气安全又可分为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电气安全技术是指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对可能发生的因电击引起的财物及生命的损害所采取保护措施的专业技术。由于电气设备的高危险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事故频发,针对这种行业特性,做好工程的安全预防相关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电气施工中,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只有在思想层面上足够重视,才能使实际措施发挥实效;加强电气安全保护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和风险预防意识,及时发现电气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隐患,并给予及时的解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技术方针,通过提高和完善企业中的事故防范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贯彻自己工作的职责,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管力度,能够有效加强事前的预防工作成效,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保障电气安全,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电气工程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2.1触电危险

触电危险是指由于工程人员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上的疏忽,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疏于维护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或线路等出现的过热、绝缘失效以及PE线断线等故障,从而对用户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

2.2电气火灾或爆炸

电气火灾危险指的是由于设计过程或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造成供电系统中出现的运行短路、过载、铁芯短路、发热等故障,从而导致局部系统过热,带来严重的火灾,甚至爆炸的隐患。

2.3静电危害

静电危害则是由于系统缺乏必要的检修与维护,或是接地、跨接装置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静电防护不合格等问题造成的静电或静电火花危害。

2.4雷电危害

雷电危害指的是由于电气系统中缺乏必要的防雷措施,或者是在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中存在缺陷等因素,导致建筑在雷电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

2.5电磁维护

电磁维护是指由于高频设备参数调整不当,屏蔽设备缺陷,或外界环境因素导致人体长期处于电磁场照射下,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3.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

3.1绝缘保护措施

材料、设备进场应进行绝缘检查。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基本规定中对主要设备、材料、设备进场应进行绝缘检查。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基本规定中对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作了详细要求。比如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内部所用导线绝缘厚度不小于0.6mm;开关、插座的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3mm,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Ω;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Ω,二次回路大于1MΩ;电线、电缆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且规定了绝缘层厚度。如有异议送有资质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对于在施工中由于工艺需要而损坏的绝缘层应采用色相带和绝缘电胶布恢复到不低于原绝缘等级等等。

3.2短路、过载保护措施

线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将增加到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配电设备中常用熔断器以达到短路保护功能。熔断器不仅要标明额定电流,还应标明额定电压。根据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具有相应分断能力的熔断器。熔件的额定电流一般为用电设备额定电流的1.5倍左右。载保护一般由自动开关(或小型断路器)完成。根据实际需要,自动开关可配备过电流脱扣器、失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为了起到自动开关过载保护的作用,自动开关的额定电流要与负载电流相匹配,并小于导线的载流量。

3.3漏电保护措施

一般情况下,电气系统漏电无从察觉,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采用分支线保护和末端保护相结合的分级漏电保护方式,且以末端保护为主。这样, 在发生故障或触电事故时,既可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也便于查找故障,提高和保障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也不影响其他设备和用户的正常使用。漏电保护器关乎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特别做出相应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并具有CCEE的认证标识;必须有经专业部门测试检验合格的报告证明文件;满足分级保护的级间协调原则;漏电动作电流及分断时间作为衡量漏电保护质量的标准必须予以严格要求。

3.4等电位保护措施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3章、第27章对建筑物等电位连结作了具体要求。在规范的相关条文中有强制性规定,要求接地或接零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不得串联,接地线按照国际惯例使用黄绿相间线。同时,总等电位是重复接地点。有两种方案,在新图集中,对局部等电位的两种方案,进行了补充和加强:一是,还现浇板内的受力筋和等电位系统做了焊接;二是在卫生间等潮湿的地方,用电设备不仅要接地要求等电位接地。

3.5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的设置非常重要,接地是指让用电设备的某部分与土壤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以保障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以半球形散开,以起到保护用电设备的作用,防止触电事故。这一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各种接地适用于不同的电气环境,各个接地的种类与工作方式又大同小异,也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接地的方式按照作用的不同又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重复接地等等。①工作接地。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②保护接地。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叫做保护接地。对电力系统来说,保护接地的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只有在这种电网中,凡有金属外壳及构件的用电设备才可以采用保护接地来保证人身安全。③重复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为确保零线安全可靠,除在电源(如变压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的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比如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到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如果不进行重复接地,则在零线发生断线并有一相碰壳时,接在断线后面的所有设备的外壳都将呈现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是很危险的。④防雷接地。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不接地就无法对地泄放雷电流规范对利用建筑物基础和主体钢筋做接地极和引下线以及人工接地装置。接闪器的安装作了具体要求,设计对防雷接地阻值都给出了参数,接地体和引下线完成后要测试,接闪器完成后整个系统才能测试。人工接地引下线要顺直,不存在死角,引下线金属保护管要与引下线做电气连通避雷带形成等电位可防静电危害,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间距不小于5m是为了降低接地体屏蔽作用。

安保措施第8篇

[关键词]粮食 数量 质量 卫生 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S1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66-03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food security",Emphatically from the two aspects discuss the number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foo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quantity measures include :Food crops production, food storage, food consumption, grain supply emergency security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ood mark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order, etc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include: cultiv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after harvest of grain, grain purchase inventory, food storage, food sales, dispatch, food processing, food consumption of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Food The number of The quality of Health Security Measures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说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粮食生产和供给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十余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污染等导致的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已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最大挑战,因此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等法规和相关文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其包括三个具体内容: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通俗理解粮食安全包括两层涵义,即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在我国,粮食数量安全可理解为:一是要保证粮食产量满足食用、饲用等需要,二是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平稳,三是消费者能够买到自己所需的粮食品种;粮食质量安全可理解为:粮食质量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储存品质标准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等,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1 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今后如何确保粮食数量安全。

1.1 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要加强耕地保护,保证我市要足够的耕地面积,保住基本农田不被侵占,确保耕地这条红线不被突破,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这是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根本;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多打深井、兴修水库,实现农田灌溉,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尽量减少我市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三是认真调查统计我市主要粮食品种的需求量,指导农民调整种植机构,以便使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满足需求;四是大力支持我市农科院和种子公司等单位积极研发、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粮油种子品种,大力推广农民种植,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五是积极提倡粮食作物科学间种和轮作,尽量提高我市粮食总产量;六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山坡地要修梯田,防治水土流失,低洼地要修排水沟,防治洪涝,降低我市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产量的减产;七是研发推广高效的化学肥料,积极推广使用高效无害的农家肥,促进粮食增产;八是对种粮者实行经济补偿,做到补贴到位、多种多补、多种多收,这样有利提高农民及其他种粮者种粮的积极性。

1.2 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一是适度增加地方粮食储备数量;二是调整地方储备粮的品种及数量结构;三是辖区内各类性质的粮食经营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减少粮食保管损耗,防止粮食质量劣变造成数量损失;四是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农户指导农民采取有利于粮食干燥降水、减少老鼠为害、减少粮食霉变、减少储粮害虫为害的科学保粮方式,以降低农户储粮损失;四是实行粮食经营者保证粮食最低库存制度,确保粮食库存充足。

1.3 粮食加工环节的保障措施

政府要在大力扶持粮食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改造设备、改进工艺等措施来提高产量,确保企业生产出质量合格、数量足的成品粮油。

1.4 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市农委、教育局、科技局、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部门要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健康消费”为主题的爱粮节粮宣传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文件精神,围绕消费环节促进节粮减损,深入推进粮食科普宣传活动,以提高人民群众节粮减损的自觉性,同时普及膳食平衡、合理营养、科学消费等理念和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节俭养德意识、营养健康意识,真正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2】。

1.5 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

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要求,为确保我市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应建立和完善粮食供应应急保障体系。

为满足粮食应急供应保障工作的需要,我市要建立以市县(区)所在地为重点、网点遍布全市乡(镇)布局合理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网络体系,真正做到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无盲区全覆盖,确保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国有粮食企业应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3】。

1.6 粮食市场经营体系的完善与市场新秩序的的建立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因此应积极培育种粮农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经纪人等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市县农委(粮食局)、工商局等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经营的粮食市场经营体系,坚决打击无证经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一切扰乱粮食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努力建立繁荣有序的粮食市场新秩序【4】。

1.7 建立粮食监测预警系统

在深入认真调查分析我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我市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及时监测并上报我市粮食产供销各环节的粮食安全状况,让政府及时准确掌握粮食安全现状和动态,当我市粮食生产、流通【5】、消费等环节存在粮食不安全隐患时,为市政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信息。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7.1确定重点监测的粮食种类

在我市,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消费环节主要有玉米及其制品、大米、小麦粉、花生、大豆、大豆油等粮油品种。综合考虑,我市应将玉米、稻谷、大米、小麦粉、大豆油等粮油品种做为重点监测对象。

1.7.2 确定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标

从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角度讲,监测预警指标应包括能够反映粮食生产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总产量)、能够反映粮食流通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商品流通总量)、能够反映粮食消费安全的数量指标(本地区社会粮食总需求量)。

1.7.3 确定可靠的信息来源

我市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信息主要来源不外乎这几方面:一是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商务部等国家层面的信息,二是来源省农委、省统计局等省级层面的信息,三是来源市县农委(粮食局)、统计局等的信息,四是来源国际粮食市场的信息,有关责任单位和部门部门要及时准确收集并上报这些信息。

2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充分说明了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1 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是市环保局要加强对辖区内的“工业三废”治理工作,杜绝或减少“工业三废”对耕地、水资源、空气的污染,降低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受污染程度,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会同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结合每年秋季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的部级粮食质量卫生安全监测结果,确定本辖区内的污染地域;二是市农科院和种子管理公司要积极培育和引进推广种植对田间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具有较高抗性的粮食品种,以减少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遭受田间真菌毒素的污染【6】;三是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转基因粮油品种;四是有关部门培育推广种植对农作物病虫害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五是大力开发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减少农药残留对粮食的污染;六是推广使用高效农家肥、高效低毒的复合肥,降低粮食田间污染。

2.2 粮食收获后待售环节措施

粮食成熟收获后,一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干燥降水措施,尽快将粮食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减少真菌毒素的感染【7】;二在进行粮食脱粒时,要尽量采取选棒(穗)脱粒,即将生霉粒含量较多的粮食棒(穗)挑选出来,然后单独脱粒,单独存放;三是有条件的种粮户要采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对脱粒后的粮食进行检测,经检测真菌毒素超标的粮食单独储存,定向销售。

2.3 粮食收购入库环节措施

粮食企业要对收购入库的粮食的质量卫生安全指标进行批次检验(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等可采用相应的快速检测仪进行检测),经检验合格才能入库;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对企业收购入库的粮食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粮食批次要责令企业单独保存、督促企业积极整理,经整理合格方可入库,否则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指导督促企业改变该批次的粮食用途。

2.4 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经常派人深入粮食企业,监测企业库存粮食质量变化情况,指导企业科学保粮,尤其是对经过熏蒸或已知污染的粮食要做相应卫生安全指标的监测,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2.5 粮食销售出库环节措施

粮食销售出库前,企业应对出库的粮食质量指标实行批次检验,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单(包括质量指标、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测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对出库粮食的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后,粮食方可销售出库[8],严禁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2.6 粮食加工环节措施

粮食加工前,首先要对原料粮进行认真清理筛选,加工环节的卫生条件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成品粮出库时,加工企业要出具合格成品粮的质量检验报告(内容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验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进行批次检验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9】。

2.7 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10],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2.8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升粮食企业及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测机构的检验监测能力,是确保有效实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手段。《辽宁省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中关于“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超标粮食处置能力,禁止不合格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的考核内容,将“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作为重点考核事项,将“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业务经费保障,库存粮食质量监管”等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为完成“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这一工作目标,应做好以下工作。

2.8.1确定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查机构的性质

在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我市应该将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全部认定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本级财政全额拨款、财务独立的事业单位。

2.8.2 保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来源

目前我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经费来源基本情况是:性质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本级财政只拨付“人头费”及少量的办公经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2.8.3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直接决定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成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为检验监测机构做好这些事情:一是质量监测机构拥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实验环境,需要财政投入资金;二是实验室要配齐配好监测用仪器设备,需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三是配奇满足工作需要的检验人员。

2.8.4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为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工作,最大限度调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对其工作情况实行目标管理,即年初由其行政主管部门与其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年终对其完成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情况,按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内容进行认真考核,对经考核达标机构的领导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机构领导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2]国家粮食局 教育部 .关于举办2014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4-04-24.

[3]国务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4]国务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5]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6]美国谷物协会.谷物储藏[M].2011-11:236-237.

[7]预防与降低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操作规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3.

[8]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9]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10]国家粮食局 教育部 .关于举办2015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