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筝教学教案

古筝教学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05 08:40:48

古筝教学教案

古筝教学教案第1篇

关键词:古筝教育;集体教学;方法思考;方案探索

1 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的必然性及可行性

基于文化弘扬与文化推广的大背景,古筝学习者的增加是古筝教学开展集体课的推动因子。基于提升古筝教学效率,保证资源合理利用,借助集体课来开展古筝教学,能更节省教育成本,确保教学开展的效率最大化。因此,就目前古筝教学开展来看,无论是节省教学成本,亦或是迎合古筝教学发展需求,构建集体课教学模式都是势在必行手段。当然,保证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价值的另一方面,是古筝集体课打造的合奏、齐奏氛围,其能更好地培养受教者彼此协调,协同合作的能力,尽可能地提高其集体性,综合,并能保证互相敦促,共同进步。总体来说,无论是基于资源有效利用,亦或是侧重教学环境打造,利用集体课开展古筝教学,都将是古筝教育发展的必然之势。

不过,既然发展古筝集体教学势在必行,那么认清其教学开展可行性至关重要。首先,集体课开展需要足够的受教者,这一点就目前古筝学习受欢迎程度来看,是实现集体教学的重要支撑;其次,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需具备良好的培育思维,对此,分析现阶段国家推动文化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素质教育下的能力培养,亦或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十三五规划”指导,都为古筝集体课良好思维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教育者改变教育思维,打造科学的集体教学氛围。

2 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基础目标

明确古筝集体教学开展的必然性及可行性基础上,为构架科学的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认清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目标至关重要。对此,分析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核心目标,其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实现集体课教学能力完善。在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过程中,完善教育者的集体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传统“单对单”教学模式中,教师很容易发觉受教者的特点,能根据受教者的学习情况、技术掌握情况与知识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然而,在集体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基于“人本”思维抓住每一个受教者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是古筝集体课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关键。注重“大集体”下的“小特别”,才能发挥教育教学效果,真正根据每个人的差异贯彻古筝教学技巧,保证每个学生演奏能力提升。

其二,实现传统教育内容的突破。古筝集体课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注重传统的知识灌输,同时要注重激发个体学生的能力创新,以便其在集体中保持个体的特异性,并在发挥特异性的情况下与集体相协调,从而使个体特征被集体吸收,并激发出集体的特性化改变。总体来说,利用集体课促进受教者的彼此影响,也是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的目标之一。

3 古筝集体课教学开展科学模式

基于古筝集体课开展的必然趋势,在明确古筝集体课开展的基本目标前提下,构建古筝集体课教学科学模式,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践行:

3.1 集体课教学小组科学编排

首先,在古筝集体课开展之前,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科学的编组,确保每组之间学生的成绩、基础技能较为相近,从而形成良好的彼此影响体系,并有助于教育者根据不同组别的技巧能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引导手段,实现“大集体”下的“小特别”。

3.2 集体课教学环节合理构建

科学编排教学小组的基础上,合理构建集体课教学环节,是保证古筝集体可开展科学的关键。对此,本文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环节构建的主要方法,其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复习环节的制定。在复习环节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还自主性给学生,让学生以“个人发表会”、“小组发表会”的形式针对以往学习内容进行表演,由教师聆听并总结潜在问题,待发表会结束后与学生沟通交流,指导其改进。其二,教授内容的制定。在教授新课程内容时,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对学习新知识进行基本的分析,并指导学生的演奏技法与音乐处理难点,并询问学生尚存的问题所在。当学生基本了解教师的授课能容,便充分交付课堂时间给学生,由学生研修新知识,并展开组内讨论,掌握基本知识,以便在稍后的课堂展示中呈现给大家。此后,根据小组提交的演奏申请,依照先后顺序要求小组或个人发表研习结果,由其他组别人员进行评判与提问,以此来活化交流气氛,保证学生在讨论中内化技巧,发觉难点,并攻克障碍。其三,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布置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普通技法复习,另一种则是小组、个人发表会准备。借助下一节的课前复习引导,技法学生放学后的自主学习,能更好地内化古筝技法于学生学习体系中。

3.3 集体课教学方法科学应用

教学环节有效打造的基础上,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古筝演奏技巧,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具体来说,运用的科学教学方法如下:

其一,区别示教。在进行学生分组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进行的科学分组,是开展区别示教的关键所在。结合不同小组的不同特点,以“大集体”下的“小特别”为基础,确保教育方案的针对性至关重要。例如,有学生在弹奏古筝时可能存在指法错误、手型不规范及手臂、手腕僵硬等现象,将此类学生分为一组,针对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确保小组内共同克服以上难点,最终能轻松自如的弹奏古筝,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其二,抽查检验。一般性的教学环节开展过程中,教育者应于不定期开展抽样检验,以突如其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古筝弹奏技巧,并从突然的检查中发现学生问题,指导学生欠缺。当然,抽样调查还能时刻提升学生的警惕性,令其不松懈课后自主训练,能保证古筝演奏的良好状态。

其三,想象力培育。在集体课教学过程中,古筝教育的意境培育需注重想象力的启发,结合大众的集思广益,选择有效的乐曲激发模式,并利用学生彼此间的讨论、分析、解读来内化曲目意蕴,有助于学生从传统音色中发觉创新的可能性,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并影响集体演奏思维的变革。

综上所述,随着中华文化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社会个体投入到传统艺术学习之中,特别是古筝演奏艺术,学习者日渐增加。对此,现代教育为保证古筝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扭转传统“单对单”教学方式,转向“集体课”教学模式,利用科学的教学分组、合理的环节构建,有效的方法运用来提升集体课教学质量,保证古筝教学技法的内化。

参考文献:

[1] 刘红.体验审美情感塑造完美人格――高师非音乐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艺术教育,2016 (04):38-39.

[2] 蒋莉.积极探索民族器乐表演的新形式――试论“群筝”演奏[J].艺术教育,2015(10):187-189.

[3] 刘新芝,赵鹏.居高声自远端非藉秋风――李萌的古筝教学创作与表演初探[J].音乐生活,2016(04):203-

古筝教学教案第2篇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音色甜润、优美:高音清脆明亮,中音柔和雅致,低音浑厚深沉,是民族乐器中的佼佼者。随着 古筝艺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人们学习古筝的热情越来越高,学筝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对促进古筝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众多学筝人数中幼儿占的比例是最多的,也是最难教的。这是因为幼儿年龄偏小,他们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一开始,学生由于新奇、有趣,所以个个都很有兴趣,都想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学古筝原来很难,就不想学了,学习积极性也逐渐下降。我该怎么办呢?学生的兴趣为什么会这么短暂?

二、基本设想: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查询资料,我构建了“快乐学筝”教学形式,在学筝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减少幼儿认知负荷、多余刺激,使幼儿把注意力直接集中指向对基本指法与传统乐曲的变化规律的掌握上,以便较快地摆脱学习情境造成的紧张,在轻松、愉快地参与过程中,激起幼儿对具有相对难度的古筝的学习兴趣。

三、基本做法:

第一步——我想学

心理学认为,任何事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它往往能够决定着人们今后对它的看法。当幼儿第一次接触到琳琅满目的乐器时,他们对每一件乐器都充满着好奇,都很感兴趣,很想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古筝上来呢?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硬件设施,让孩子从心里喜欢古筝,从心里想学古筝。如:用录音机播放一些较为优美、动听的古筝曲来吸引孩子;用VCD播放儿童表演古筝的节目;用电视播放孩子最喜欢的《还珠格格》中紫薇弹奏古筝时的情节等等。当孩子听到、看到这些时,就对古筝产生了很好的第一印象。特别是看到《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弹琴的这一幕,很是让孩子羡慕、喜欢。这时,幼儿就会产生了自己也要像紫薇一样边弹边唱的想法,古筝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对象。

第二步——快乐学

幼儿对古筝的兴趣往往会随着幼儿对古筝的新鲜度和学筝的难易程度的改变而改变。这时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来教育他们的,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他们感到学习古筝是快乐的。

1、 形象的语言,让孩子快乐。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年龄偏小,他们的形象记忆要远远胜过于抽象记忆。所以在幼儿古筝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那些枯燥的语言、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孩子喜欢听的、形象的、具体的语言,以此创设愉快、轻松的环境。例如在教弹筝手型的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告诉孩子的:我们的小手像一座弯弯的桥,我们知道桥是很平滑的,而且桥面上不能有漏洞,要不然汽车和行人就要掉下去的。那么在幼儿练习的过程当中,我就可以这样说:小心,汽车要掉下去了,来提醒手指不要张开;哇!这座桥高低不平好难开呀,来提醒手指的关节突出来了,不够圆滑、不够放松等等。这样孩子就不会从老师口中听到:“这样不对,这是错的”等字眼,也会觉得学古筝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这样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2、获得成就,让孩子快乐。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力,也可以说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在幼儿早期,成就动机已开始萌芽,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教育孩子。

(1)、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不断获得由习得、掌握弹奏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所带来的成功的体验,从而,逐渐将潜在的动机力量转化为对古筝学习的长期兴趣,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例如:在教学中,老师挑一些幼儿熟悉的、优美的乐曲,学习前说:上次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学会了一首动听的曲子,今天我们还要用那些知识去学另一首更好听的曲子,你想学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在幼儿早期,他们对教师特别崇敬,许多幼儿学筝可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赞扬。有时教师的表扬和物质上的鼓励,也能让孩子在学习古筝中感到快乐。因此,在幼儿的古筝教学中,教师对学筝的幼儿要注意多用表扬或肯定的态度进行教学,同时要减少和尽量避免用训斥或否定的态度来教学,给予幼儿情绪最大程度上的满足, 教师也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学生喜欢的小贴饰,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3)、幼儿具有很强的表演欲望,他们希望自己能在众人眼中成为焦点。所以,教师应该给幼儿多一些上台表演的机会。当学生在台上表演完时,听到台下观众给予的掌声,会让孩子拥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这时,孩子会感到他是最棒的,会很快乐,在以后的学筝过程中学生也不会觉得很苦。

第三步——共同学

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往往是很严肃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不敢与教师交流,即使有了问题,他们也不敢提出来。在古筝教学中,教师角色应有所转化,必须从师生关系转变成朋友关系。教师平时应多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在开心的时候与他分享快乐;在他伤心的时候,尽量和他沟通,帮他排忧解难。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上课之余,多和学生谈谈他们喜欢的话题,慢慢得让学生喜欢你,把你当成一名好朋友。这样,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就会勇敢的向你提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师生共学互进的效果。

总之,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接受这一乐器。作为教师,应培养幼儿对弹筝过程的直接兴趣。通过实施了这一套“快乐学习”的方案,以后每次学琴,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进步也很大,再也没有不想学的念头了。学生都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古筝。把"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想学"。

古筝教学教案第3篇

【关键词】二本;高校;古筝教学;弊端;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04-02

高校古筝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小学古筝教师,与基础音乐教育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对传统教育目标产生影响。从当前我国高校古筝教学工作发展的角度出发,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之后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

一、目前国内高校在古筝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分析

教学方向盲目,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使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基本相同,但是二者教育目标有着巨大差异。若完全照搬音乐院校的教学经验,必然会影响到高师音乐教学目标的正常实现。

教学课堂主体错误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过分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许多课堂都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目前国内古筝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学校过分关注单项专科培养,却轻视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培养方式,与社会发展趋势不符。教师将日常教学目标集中在高师古筝技能教学中,盲目追求各种高难度演奏技巧,基本功的掌握程度不达标。

二、高校古筝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一)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对古筝教学目标进行再次定位。学校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传统古筝教学理念,拟定一些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学校方面要始终坚持师范教育基本工作理念,通过目标培养的方式来校正高校古筝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盲目追求极致的问题,让古筝教学更加符合高校的发展情况。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并针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求,培养各种古筝教育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适应性。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主要个人技能,都必须要包含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文化素养以及音乐技巧等等,同时还要有专业化的知识做储备,可以通过学习各种古筝音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摆对古筝教学的位置,才能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掌握度。

(二)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满足音乐课程综合化教育需求。不断对高校古筝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此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音乐课程建设要求。教师方面也要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因为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课程综合化的教育目标集中在基础教育方面,所以必须要以此为教学目标,培养出专业能力更强的基础教育教师。传统教学模式,高师的课程一般都只会将工作目标集中到认知领域,不仅教学内容繁多,而且教学模块分割得也比较清晰。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各自为政,导致大量教学知识点有重叠、重复的部分。一些知识相互之间还会发生矛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浪费掉教师精力以及学校其余方面的人力资源,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情况严重时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个人心智,所以必须重视。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想要保证高校古筝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综合课程标准体系,并将改革的内容和学科知识范围相互结合,形成科学化的课程教育板块。不同板块知识点上有相互联系的点,但是相互之间也会保持独立,所以必须要保证教学内容优化组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时,将工作要点集中在综合性、全面性以及有序性上。

在音乐基础课程理论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讲述基础性的乐理,并对一些基础性练耳内容加以整合,乐理属于音乐学习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相关技能进行整合,对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理论课程模块对曲式、复调等多种内容进行了全面结合,使其成为音乐技术理论标准课程之一。这些课程本身就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将课程相互融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知识点重合的问题,而且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更加生动、形象,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

将中国的音乐史和外国的音乐发展历史相互结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分别从音乐表现形式、音乐表演题材以及音乐表演风格等诸多方面,提出变革的方向,以此来提升学生个人在文化方面的素养,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审美能力,一举多得。

从目前艺术实践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完全可以将艺术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内容中,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古筝演奏、古筝表演以及古筝排练等环节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古筝演奏心理素质以及学生对古筝演奏能力的驾驭能力。利用多重演奏等方式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排练,教师还要不断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基础性的作品编排技术。

(四)增加文化课程所占比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增加文化课的比重,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方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性比较强,古筝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也比较多。而且高强度的教学模式会强迫学生学习古筝演奏的各种技巧、各种演奏模式,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很难认识到古筝表演的情感。所以要在当前现有课程基础之上,适当地增加文化课所占比重,将课程改革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如果音乐和社会文化发展前景相互融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课程以及音乐教学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对文化的全面理解。

(五)提升教育类课程学习强度。高校的古筝教师不但要学习各种音乐学的知识点,同时还要加入一些少量的教育知识点。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教学理论以及教育学的基础理念、教学方法等。相关研究成果显示,教育类课程一般占到总课程量的15%左右,所以在设置教育学科时,可以博采众长,全面考虑。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处理,全面提升当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但是通过总结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绝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古筝教学时,依旧在使用音乐学院教学的内容,一对一教学。剥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合作机会。所以可以打破这种教学方式,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集体教学模式或者是小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平台。

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形式来提升古筝教学质量,并为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构建平台。前些年古筝教学方式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导致教师日常教学课程内容生硬,而且不够灵活,影响了学生正常吸收教学知识。目前国内从事高校古筝教学的教师,完全可以按照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为学生个人创设一些比较适合其学习的环境,利用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自主地编写一些古筝教学方案,并自己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以此来获取最直观的教学经验。

三、结束语

上文以当前高校古筝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从提升教育类课程学习强度、增加文化课程所占比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满足音乐课程综合化教育需求、二次定位古筝教学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应当如何提升古筝教育质量,希望可以为日后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红.浅析高校古筝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之路[J].戏剧之家,2015,(18):175.

[2]王萍.浅谈高师古筝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J].赤子(中旬),2014,(03):222.

[3]华.浅析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方向[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0):117-118.

古筝教学教案第4篇

关键词:风筝 风筝文化 民俗文化

风筝是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我国是风筝历史最为古老悠久的国家之一,放风筝是老幼皆宜、健康身心的娱乐性体育活动。它既能就地取材、制作方便、容易普及,也可以精细制作,显示不同民族的精湛工艺水平和美术构思。近年来,由于放飞技术的发展,风筝日益成为竞技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所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放风筝也逐渐成为国际友谊交往和文化体育交流受欢迎的媒介。

风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十二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从此,这项古老的活动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形成各有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特色。可以想象,人类在开始发明风筝的时候,一定是在追求一种神奇。一种能由人类自己驾驭的飞起物,足以让人高兴至极。因为那时毕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风筝开始寻找运用之路,具有传统历史的中国文化开始向风筝这一工艺中融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土地上,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越是历史久远的东西,留给后人的悬念越多。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很多追宝寻艺的故事,也只是小说中的内容,很难考究其历史的真伪。风筝,在中国的历史上,在过去的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是一种“雕虫小技”。在历史记载的文史资料中,有关风筝的内容很少,人们仅能从为数不多的文字记载中寻觅风筝的起始源头。

1 风筝的起源

关于风筝的起源,大体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但就风筝起源于中国的结论,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

1.1 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系绳很长,斗笠便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放风筝活动。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1.2 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已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1.3 飞鸟说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有人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据中国的史料《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2 风筝文化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2.1 求福: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五福献寿”等,周代《洪范》篇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其它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还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2.2 长寿: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传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还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2.3 喜庆: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寓美满婚姻、夫妇和谐的还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2.4 吉祥: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是有着鹿角、牛头、蟒身、鱼鳞、鹰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3.民俗文化对风筝的巨大影响

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民俗的社会现象。风筝,作为一民俗事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的,与诸多民俗事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着民俗文化的巨大影响。这既表现在风筝的题材方面和扎制绘画方面,也表现在风筝的放飞方面。动物是风筝题材的重要方面,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如龙风筝、凤风筝、仙鹤风筝、孔雀风筝、鹰风筝、燕子风筝、鸳鸯风筝、蝴蝶风筝、麒麟风筝、狮子风筝、十二生肖风筝、鱼风筝等等。这些大量的动物题材的风筝的出现,应该说与对动物崇拜是分不开的。例如,“龙”风筝和“凤”风筝的出现,确切地说是人们对“龙”和“凤”崇拜的具体体现。龙,是人们幻想的动物,传说中的四灵之一,是掌管雨水的神,《山海经》中有“应龙畜水”,“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之说。龙能给人带来祥瑞,具有变化的神力。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则把黄帝的形象和龙联系在一起。《左传・昭公十七年》记:“太昊氏(伏羲)以龙纪,故以龙师而官名。”《补三皇本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阙里志・古冢》有“黄帝生寿丘”的记载。炎黄子孙便自认为是龙族,龙的后代,龙的传人。云南哀牢少数民族以“龙”为图腾标志,世代相续,皆身画龙,衣加尾,以示为龙的后人。龙还是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今天,人们仍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对“龙”的崇拜,产生了“龙文化”,便有了以“龙”为题材的“龙”风筝。

风筝在艺术家眼中是工艺品,因为它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出现源于人们对天空的好奇与渴望,两千多年前,它承载了古人的梦想乘风而起,从此期望自由的心得到慰藉;而后它不仅担负起通信的重任,还渐渐将文化、娱乐、健身融于一身。千百年来,尽管风筝的形式不同,但是,它却一直与中国的民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它生自民间,所以具有质朴健康、寓教于乐的特点。在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独特民族审美观与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风筝在审美风格方面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区不同,风筝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唯其如此,风筝的王国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4.结语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1]柴茂智.风筝.北京出版社,1991.

[2]梁俊雄.试论我国民间节目的体育文化特征.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

古筝教学教案第5篇

关键词:古筝;源流;古筝文化;定位;前景

1.古筝源流

古筝也叫“秦筝”,据传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今陕西地区)。筝又被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它有着不同凡响的乐器结构特点,具备动静阴阳、音韵并重的独特风格。由于它好听易学,艺术感染力强,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份喜爱延续了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这里,我们先对古筝的源流予以梳理和回顾。

1.1筝名的由来

关于筝的源流,史料记载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

其一,分瑟为筝说。据唐代赵磷的《因话录》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丁度的《集韵》中,也载有类似的说法:“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

其二,筝筑同源说。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其三,蒙恬造筝说。据《隋书·音乐志》载:“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造。”但刘朐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筝,秦声也,相传蒙恬所造,非也!”清朝著名的训诂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为十三弦。”这一段文字,记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筝。

总之,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产生的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代。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

1.2筝的主要流派

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最为著名的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江浙筝五个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2.古筝文化

东方美学的一个鲜明特性就是重含蕴而不重直露,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重情韵而不重理性。无论在绘画、书法、文学、音乐、园林等方面,概莫能外。但与绘画、雕塑、摄影等诉诸视觉形象的刻画不同,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可感受得到的。古筝艺术在表演上不是炫耀技法,而是以情韵来表现内涵,表达方式委婉含蓄、韵味悠长。筝曲是古朴典雅的华夏民族文化的掠影,通过其如歌般流动的音乐织体,塑造出生动的音乐形象。

2.1筝乐的社会功能

筝乐在古代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与喜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其功能主要体现在:1.民间娱乐。2.用于雅乐,就是在朝廷里的郊庙祀典中使用。3.用于大型的乐舞演奏。4.用于宫廷和贵族宴享娱乐。5.文人的自娱自乐。6.小范围的室内娱乐。7.秦楼馆舍。筝乐更多的是职业艺妓表演,在大众娱乐场所酒楼歌馆进行,听众广泛,也更具娱乐性。8.国际友好交流。筝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国外,包括日本、朝鲜和东南亚。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古筝就是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传统乐器。筝曲音韵典雅含蓄,旋律流畅优美,能表达许多层面的东西,如人的悲喜、忧伤、欢快等各种情绪,自然界种种情景,社会生活场景等。古筝弹奏所流露出的古典韵味更能体现刚柔相济、阴阳结合的审美观。

2.2筝乐的审美功能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特别是文人以诗歌的形式对筝乐进行歌咏。如曹丕、曹植、李白、岑参、张九龄、白居易、韩愈、卢纶、李商隐、欧阳修、晏殊、坡等。

古代文人中筝弹得好的很多,其中有曹丕。他是不管到哪里,都要把筝带上,随时随地都弹。还有晋代的谢尚、何承天;南朝梁时的陆太喜、北魏的北齐间的李元忠、孙世元;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后也弹得一手好筝,深得她的婆婆太后的欢心。

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出,自古至今,弹筝者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有。这说明,古筝是雅俗共赏乐器,是生命力顽强的华夏文化的见证。

3.几点思考

古筝,这件历史悠久、古朴的民族乐器,在历史上它曾辉煌过,被誉为“民族乐器的瑰宝,雅俗共赏的奇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却逐渐衰败下来,到建国前夕,全国弹筝的人,或者说造诣较高的筝家,已经很少,几乎到了失传的境地。建国后,音乐学院把民间古筝艺术家请到了大学讲台,培养了新一代的筝家,为古筝艺术注入了活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古筝的普及和对传统音乐的重视,使古筝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1定位分析

我们将古筝定位为“国琴”,因为民乐即是“国乐”,代表着“国魂”,纵观民族乐器,惟有古筝具备条件,因为古筝能够独立演奏大型的、复杂的乐曲,其音色和艺术感染力,都可以和西洋乐器中的钢琴相媲美。许多筝家正在通过举办高层论坛,专家论证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敦请有关部门对“古筝——国琴”进行命名和认定。同时也将通过网络投票等形式,让全世界都领略中国“国琴”的魅力,让筝声响遍全球。

据行内的有关资料显示,在艺术培训行业中,学古筝的人数仅次于学钢琴的人数,这就是因为古筝不但易学,而且音色好听,如行云流水,古典优雅;陶冶性情之余,又可借弹筝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青少年学古筝有100多万人。古筝是一件入门非常容易的乐器,初学者就能够弹奏好听的乐曲,十分容易产生学习兴趣,而且学成也比较快。我们有理由相信古筝的普及完全可以像外国人从小普及钢琴和小提琴一样,而且古筝要易学得多。

民乐演奏家孙以诚说,“相对于西洋乐器而言,民乐乐器的门槛低,购置费用和学费相对便宜,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的确,古筝的价格从几百至3000元左右,比钢琴等乐器都要低廉,是一般中国家庭收水平完全可以承受的。摆在家庭或休闲场所的厅堂中,其古朴、雅致平添了许多文化气息,彰显主人的艺术品味。

3.2前景预测

百万学筝大军带来的是师资的严重不足,由于师资短缺,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的古筝人群的增长,否则,学筝的人数还会比现在多几倍。未来古筝教育市场,发展速度还会更加迅猛。除正规艺术学校、民办艺术学校外,诸如各种少年宫、老年活动站、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站等等。在不久的将来,学筝的人数将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所以需要更多古筝教育的师资来从事这项事业。

我国的古筝艺术,远在古代已传至海外,并在一些国家落地、生根、开花,有的已发展成为自己国家的主要民族乐器。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除各国华裔外,一些欧、美、澳、日等非华裔的学者、学生也来我国研究和学习古筝艺术。

综上所述,我们考虑古筝艺术的发展也应该具有世界的宏观观念。今天的古筝艺术,应该以一个新的风貌迎接挑战,在保持已有的传统演奏技巧基础上大量吸收借鉴西洋键盘乐器钢琴的弹奏特点,尤其是扫摇技法及双手和弦音程的演奏更加丰富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使古筝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树立更好的形象。我们的出访演奏和讲学,既要介绍华夏文化,也可用古筝来表现异国风情,要逐渐地使古筝成为一件世界性的乐器,才会有更广阔的前途和更大的发展。相信经过几代筝人的不断努力,一定能让古筝这朵古老的艺术奇葩开得更鲜艳、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蒋萍.古筝演奏法[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19~67.

[2]罗九香传谱,史元编.汉乐筝曲四十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88~105.

[3]黄好吟.六十八板筝曲研究[M].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97.168~381.

古筝教学教案第6篇

一.加强民主决策、提升工作质量:

集思广益,畅通言路是筝会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而发动群众,统一思想则是把工作做好的保证。今年我会共召开会长和会长扩大会议十三次。工作班子会议十五次。会长会议的议题涵盖了筝会的全部工作,并做出决议。工作班子是具体执行,具体操作。我们的工作班子工作热情之高,效率之快。任务紧急时用“日以继夜,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工作都是无偿的。正是有了领导班子比较统一的思想,加上一批对古筝事业充满激情的工作人员,筝会的工作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二.主动接受领导、加强上下沟通:

作为__音乐家协会下属的古筝专业委员会,必须认真的接受__音协的领导,对此我们有充分的认识。今年我们先后二次与音协领导约谈,汇报我会工作,反映我们的想法,得到了音协领导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并提出相应的指示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筝会工作的质量,开拓了我们的工作思路。

三.考级又有新进步、人数质量双提升:

在克服了场地变换等困难后,经努力今年考级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步。(1)考级人数由去年的6100余人增加到今年将7300余人。净增近1200人。(2)理顺了10个分考区的工作程序和配套措施,为明年的考级奠定了良好基础。(3)对考级电脑程序作了修改使之更为科学、合理。(4)对考级相关规定作了一定的调整,使之更为严密,进一步保证了考级的质量。

四.创造学习条件、提高会员素质:

作为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为会员提供一定的业务学习和交流的条件是我们的职责。今年我们邀请了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副教授来为我会会员作了“陕西风格和陕西筝曲”的讲座。我会领导也深入基层开办讲座,并对部分会员进行业务指导。筝会还组织会员观摩“赵一古筝独奏音乐会”和“伍洋古筝独奏音乐会”。这些活动对提高会员的业务水平。开拓会员的视野,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五.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广交朋友,促进交流是筝会历年坚持的工作之一。今年我们接待了来自加拿大的范上娥,来自河南的赵曼琴,来自陕西的樊艺凤。这些朋友在筝界均有较大的影响,在古筝艺术上各有造诣。通过交流彼此传递了信息,交换了对古筝事业发展的看法和设想,使我们开拓了思路,当然同时也扩大了本会的影响。

六.搭建各种平台、增强筝会合力:

筝会作为民间组织,要使筝会具有战斗力,发挥会员的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为了增强筝会的凝聚力和会员的向心力,我们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学术讲座、年终聚会、外出考察等等。这些活动促进了会员间的交流,也保证筝会领导与会员间的沟通,从而加强了筝会的团结,增强了筝会的凝聚力。对还不是我会会员的筝界人士,我们都是主动联系、主动关心,使他们感受到筝会的温暖。作为日常工作,我们还每年二次(春节、中秋)上门慰问本会的顾问孟波同志和闫黎雯同志。

七.做好发展工作、增加新生力量:

古筝教学教案第7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两汉;古筝艺术;音乐史;振兴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古筝艺术的振兴是从有汉开始的。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出土的先秦各国古筝文物可见筝在先秦各地都已有流传。西汉桓宽在《盐铁论・散不足》中说:“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 筝与缶等乐器的配合,在先秦民间酒会上,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演出形式。有时候伴着歌唱,以其简单形式,表现和抒发着先民粗犷、豪放、质朴的情感。

而传世先秦典籍几乎没有关于筝乐艺术的记载。先秦时期,占据正统音乐殿堂的先有钟磬类乐器,随后竽、笙、瑟等丝竹乐器逐渐兴起,王室等音乐活动是排斥筝的。西汉之前的古筝艺术尽管在华夏大地流传甚广,但在乐曲、乐器形制、演奏形式等方面相对粗陋。秦国的古筝犹其如此,其时的筝乐,竟与瓮、缶之类为伍。秦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汉兴而后,曾被秦代李斯在《谏逐客书》当中几点名为粗劣音乐代名词的古筝艺术,逐渐走向正统音乐的殿堂,在宫廷民间广泛流行,并得到了全面的振兴。

(一)筝乐走向正统音乐殿堂

汉代继承了先秦民间的筝乐艺术。汉代筝学家将筝艺提升到了教化作用的高度。侯瑾在《筝赋》:“享祀祖宗,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汉代一改秦代“退弹筝”的风尚,倡导筝乐艺术。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非常喜爱民间音乐的人,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而筝、瑟又是属于同源的乐器,因而,筝恐怕也很可能是他们所喜爱,并且非常乐于提倡的乐器。

汉武帝嫁宗孙女于乌孙,命乐工对筝、筑等乐器进行改造,使之适于在马上演奏。这段轶事在傅玄的《琵琶赋》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祝,为马上之乐。”

汉代乐府对古筝艺术的振兴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乐府,是继周王朝的“大司乐”之后的又一个设立在宫廷中的音乐、舞蹈教育机构。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乐府”的音乐教育机构,最起码在秦时就已经有了。1977年在山西临潼秦始皇墓发掘出来的一个错银钟上就发现有“乐府”两秦篆。到了汉代,乐府依然是主管音乐的官署。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武帝时定郊祀礼,立乐府,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汉代的乐府之名始此。此后,乐府亦指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郭茂倩辑汉、魏以迄唐、五代合乐或不合乐以及摹拟之作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郭茂倩将乐府歌辞分为十二类,即为郊庙歌曲、燕射歌曲、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歌、清商曲、舞曲、情歌曲、杂歌曲等。其中,相和歌是汉代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清商曲是相和歌在汉代以后的继承和发展。在汉代,为了适应朝廷的祭祀礼仪、宫廷宴享,相和歌逐渐演变为一种有乐器伴奏的歌曲形式。这种综合的音乐表演形式迅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而筝也随之成为其中重要的伴奏乐器。由于在相和歌以及世传的清、平、瑟三调中的普遍使用,筝就在汉乐府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两汉时期统治阶级的上层对筝这种乐器的偏爱,再加上其流传原本就在民间具备良好的基础,从客观上推动了筝乐在民间的进一步发展,也树立了其在民间被作为主流乐器及音乐载体的权威性,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这样,就对筝乐艺术走向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两汉筝乐艺术在先秦的基础之上得以延续和发展,其影响和传播的地域逐渐扩大到了全国。在本时期内,筝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广泛地活跃在宫廷和民间的方方面面,频繁地出现在聚会宴享之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除了日常娱乐之外,筝还被用于婚丧嫁娶、宗庙祭祀等活动。由于筝乐的优美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使之成为两汉时期民间喜闻乐见的乐器,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说:“古者弹筝、鼓缶而已,无要妙之音;今富者鸣筝、调瑟、郑舞、赵讴。”

古筝在汉兴后逐渐成为乐队中的重要伴奏乐器和主要乐器之一。筝的形体比瑟小,而音区却比瑟高,出音脆亮;筝的演奏技巧没有瑟那么复杂,汉代利用此对筝乐进行改良,于是逐渐替代了瑟在乐队中的地位。这样,以竽、瑟为主的乐队就逐渐演变为以笛、筝为主的了。筝在当时的乐器中声律是最丰富的,相应的其表现能力也最强,因而也就很自然地能够成为当时的艺术家所钟爱的乐器,为各个阶层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与此同时,民族融合也促进了艺术的交流和融合。本时期的筝乐艺术,融合了东方诸国的乐舞,其艺术形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表现力更加丰富。

古筝艺术的振兴中,两汉时期的文士是一个特殊的有影响力的阶层。他们处于统治阶级和平民阶层之间,有政治上的抱负,但又地位低下。这样的处境又影响到了他们偏好民间艺术的主要倾向,但又向宫廷风尚靠拢。他们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转接加工的中介作用。因此,他们的创造和记录从来都是艺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对筝乐的描述尤为重要。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的描述:“今日良宴夜,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汉代宴乐之时,筝常常作为独奏乐器来演奏,用以烘托气氛,表达欢乐之情。因而,筝乐就成了欢宴之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当时文士阶层的偏爱。蔡琰在其《悲愤诗》描述道:“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表达了蔡琰飘零异地他乡,被筝乐所勾起的悲愤之情。

(二)两汉古筝形制的发展

1.两汉筝的材质

1993年,湖南长沙文物工作队所发掘西汉早期长沙王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乐器,其中的弦乐器除了筑、瑟以外,还有一件五弦乐器,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木制筝。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已经证实,竹子是管弦琴最先采用的制作材料,然而,目前考古所发现的最早的筝――贵溪十三弦筝却是木制的,竹制的筝至今没有能够发现。那么,竹制筝的阶段有可能存在过吗?答案是肯定的。从中国上古时期的气候变迁情况来看,不仅古代的南方产竹,甚至西秦所处之北地也有过竹林茂密的时期。在对春秋时期历史风物有所记载的《左传》、《诗经》等文献中,就常常提到朱竹子、梅林等副热带植物。根据竺可桢的研究证实,近五千年以来自仰韶文化开始,我国的气候大体上是温暖多雨的,除了西北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域以外,黄河流域的气候情况大致类似现今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型。这样的气候条件,是非常有利于竹子的生长的。因而,我们可以推论,在汉代大量使用竹子为材料制作筝,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2.两汉筝的形制

筝的形制,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筝,谨按《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改也。”根据这段文献的记载可以发现,最起码在应劭所处的东汉时期,筝的形制与筑很相似,而并、梁二州的筝,其形制与瑟相仿佛。

筝的弦数,有五弦、十二弦和十三弦之分。但是,关于这三种形制的先后顺序,目前尚无定论。从传世典籍的记载以及出土文物的考证来看,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段形制混乱并存的阶段。只是,由于证据的缺乏,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确定其准确的演变时间。

1993年,湖南长沙在发掘西汉早期长沙王的墓葬的时候,出土了一批乐器,其中的弦乐器除了筑、瑟以外,还有一件五弦乐器。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研究,最后断定为五弦筝。这就以考古实物证实了最迟到西汉早期已经有了五弦筝的存在。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筝,谨按《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改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最迟到应劭所生活的东汉时期,筝与瑟一样,是五弦的。

东汉时期,十二弦筝开始流行,且筝乐表现丰富。刘熙《释名》记载:“筝,施弦高,铮铮然。”阮《筝赋》记载:“身长六尺,应律数也;弦有十二,四时度也;柱高三寸,三才具也。”

十三弦筝的出现,时间很早。1979年,江西贵溪县仙岩春秋战国墓群的M2、M3号墓中发掘出两件乐器,发掘报告称之为“十三弦木琴”。根据黄成元对此乐器的研究,贵溪“十三弦木琴”就是十三弦筝。因此,尽管还缺少文献和考古的佐证,我们可以推论,两汉时期还是有可能存在十三弦筝的。

筝一直处在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之中,其音乐性能也在逐渐趋于丰富和完善。到了汉代,尤其是在东汉时期,改革和发展后的十二弦筝和十三弦筝的优越性更加凸显。由相和歌发展到相和大曲,再由相和大曲发展至清商乐,丝竹乐队也日趋成熟,因而,乐队对乐器的选择和配合的要求必然越来越苛刻。筝、笛代替竽、瑟,十二弦筝、十三弦筝从五弦筝演变而来就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了。

(三)两汉筝曲的进步

在汉代乐府之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音乐种类,当首推相和歌。它是汉乐府中收集的一种对民间“街陌讴谣”歌曲艺术加工或另填新词而形成的歌舞、大曲等音乐的总称,是在民歌的基础上,继承了周代“国风”和战国“楚声”的艺术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宋书・乐志》记载:“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而其中又以清调、平调和瑟调等三种调式最为重要。

《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之遗声也,汉世谓之三调……又有楚调、侧调……,侧调生于楚,与前三调总谓之相和。”

根据萧涤非先生的考证,汉乐府《相和歌辞》的五种曲调中,有四种都用到了筝作为伴奏乐器。其详情如下:1.相和曲,其器有笙、笛、节、鼓、琴、瑟、琵琶等七种;2.平调曲,其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等七种;3.清调曲,其器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等八种;4.瑟调曲,其器有笙、笛、节、瑟、琴、筝、琵琶等七种;5.楚调曲,其器有笙、笛、弄、节、琴、筝、琵琶等七种。

从相和歌所使用到的伴奏乐器来看,除了琴以外,其余的都是民间的或者外来的。由此,我们进一步确定相和歌来自民间,并且其中还混杂了外族音乐的元素。既然相和歌来自于民间,再加上筝在汉代民间的广泛使用,因而筝是相和歌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就毋庸置疑了。与此同时,随着相和歌的流传与发展,筝流行的地域必然会不断地得到拓展,并且筝的地位也定然会随之得到提高。

(四)筝学理论的发达

这段时期内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特别注重其实用性和教化作用,强调了“感于物而动”的音乐实现过程,在诠释音乐对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之作用的同时,也树立了乐与政通的指导思想。因此,当时的主流思想阶层都非常注重音乐的教化功能,在音乐中必须强调其政治和道德内涵,认为它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先秦雅乐的逐渐消亡,汉代以后的各个阶层也随之能够站在时展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看待“雅”与“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筝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乐器,以其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不断地展现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宫廷到民间,从士人到倡优,筝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乐器之一。因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技艺精湛的筝乐表演艺术家,而筝学理论也在本期内产生了萌芽。

1.两汉筝乐艺术思想

两汉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特别注重其实用性和教化作用,强调了“感于物而动”的音乐实现过程,在诠释音乐对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之作用的同时,也树立了乐与政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礼记・乐记》所主张的,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因此,当时的主流思想阶层都非常注重音乐的教化功能,在音乐中必须强调其政治和道德内涵,认为它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东汉侯瑾在其《筝赋》中所说的那样:“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矣。”

2.两汉筝赋

根据现存的文献来看,两汉时期的筝赋仅有两篇,而且都是东汉时期的作品,分别是侯瑾与阮的同题作品《筝赋》。

东汉侯瑾的《筝赋》是现存最早的赋筝文章。这篇赋先描写筝乐演奏时的美妙,形容音乐声韵味悠长,似断未断、绵绵不绝,予人超尘脱俗的清圣美感。这种音乐的美,美妙悦耳而不下流放纵,并且情志高远,犹如太古高雅遗音。“急弦促柱”在这《筝赋》中,可看出作者对于筝的音乐之美与其乐而不淫的赞美。在文中,他也表示不排斥民间音乐这类“郑卫之音”,因为这些民间音乐的新型态正足以为旧有的音乐加入新生命力,情感奔放而炽烈,喜怒哀乐都蕴含在其中,由此可看出侯瑾对于郑卫之音的称道。最后,侯瑾总结前言,表示筝具有强大的感发力量与多样的用途,可以感动天地鬼神,祭祀祖宗,娱乐宾客,教化人伦。

东汉阮精通筝艺,其《筝赋》是他对自己的筝乐实践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充分表现出他筝艺的娴熟与高超。这篇赋,从筝的形制到为众器之师、音乐效果、艺术风格、弹奏手法、音乐美学,以至社会影响,都做了精辟的论述,俨然一精通筝艺的艺术家。赋开头的“极”、“苞”、“冠”、“禀”、“笼”五字。从五个方面指出筝乐在众乐器中的雄踞地位,作为一种赋体文字,虽然也有其敷陈夸张之笔,但这篇《筝赋》却始终本于对筝的娴熟精思。值得注视的是他说此时的筝已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乐器,从而一改当年奏秦声为耻的局面。

3.汉代有关筝之起源的认识

(1)蒙恬造筝说

蒙恬为秦国大将,战功彪炳,声名显赫。关于他造筝的说法,古文献中屡有记载。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筝,谨按《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

但是,这种说法受到了后人的质疑。刘勖等人就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说:“筝,本秦声也。相传蒙恬所造,非也。”也有人认为,“蒙恬造筝”可能是“蒙恬造笔”之误。因为,在古文中“筝”和“笔”两字的字形很相似,容易混淆。不过,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史前时期古人就已经是用毛笔了。因而,“蒙恬造笔”之说,本身无疑就是子虚乌有的了,“蒙恬造筝”之说的可靠性,自然就让人很难信服了。

(2)象声说

这种说法认为,筝的得名,归根结底是因为其独特的音质使然。关于这种说法见于汉代文献,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竹部》:“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据《太平御览》改“鼓弦竹身”为“鼓弦筑身”。许慎的意思是说,筝是竹制器身的拨弦乐器,能够发出铮铮然的音响;同时,筝也是由于其独特的声响而得名的。

古筝教学教案第8篇

关键词:筝 俗乐 传统

筝,这一乐器现在被称为“古筝”,乃因其历史久远,在华夏大地传响了至少两千多年之故,在中国难以尽数的乐器大家庭中堪称元老。可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筝,无论是乐曲,还是外形,乃至演奏技法,甚或表演者的神情体态等等,每每时尚新潮、大胆夸张,毫无老者的沉稳持重。尽管当前继承、保持传统的呼声日益高涨,而筝,似乎并未见减慢其张扬不羁的步伐。

这不,2009年7月底,在北京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国际古筝音乐节,开幕当天,千人古筝合奏,可谓声势浩大,场面蔚为壮观,其间,筝乐还与摇滚乐携手把音乐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紧接着在8月,2009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也在北京举行,其中进入半决赛、决赛的筝手,所选曲目均为高难度的现代创作乐曲,叮咚盈耳、技法复杂,声多韵少,有些乐曲更是天马行空,突破了传统的五声音阶和调性观念,现代气息浓厚。对此,摇头叹息甚至义愤填膺者大有人在,他们慨叹古筝不“古”,传统神韵荡然无存,痛惜数千年传承下来的筝风传统眼看就要湮灭。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尤其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学筝的人数却年年以几何级数递增,其普及程度远远超出了国内其他民族乐器,目前,全国考级人数古筝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钢琴。由此可见筝的受众之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现代筝曲的喜爱远胜传统音声。难道,现代人要把筝的反“传统”之路走到底吗?

其实,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不拘一格、自由浪漫、不避世俗,正是筝逾千年不变之品性。

千古不易“民”“俗”色

虽然筝的历史如此悠久,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关于筝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我们只能根据诗文、野史中为数并不多的言辞去揣摩筝的历史轨迹。而这种在操纵历史话语权的官宦朝廷、儒雅文人心中的非中心地位,也恰正说明了筝的“野”性。从留存的文字中更可以感觉到。

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日:“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

汉代侯瑾《筝赋》说:“享祀祖宗,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唐之王昌龄有《青楼怨》;“香帏风动花人楼,高调鸣筝缓夜愁。”卢纶曾《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刘禹锡也《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

白居易在《邓鲂、张彻落第》诗中直言:“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须得“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因为那个时代“众目悦芳艳”、“众耳喜郑卫”,在其《废琴》一诗里更说,由于琴“古声澹无味,不称令人情。”以致“废弃来已久”,“纵弹人不昕”。究其原因,“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到了宋代,筝似乎甚为普及,从文人学士、教坊乐工,到民间艺人、青楼的社会各个阶层都有涉及,除了文人宴集、民众清明踏青、民间节日娱乐、歌妓浅斟低唱、市井之辈冶游欢娱的场合有筝的身影。甚至朝廷大典朝会也用筝伴奏。这是否说明筝的地位提升了,“俗”性减少了呢?东坡居士给了我们答案,他在听了僧惟贤弹琴后,毫不留情地说:“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

元朝,筝同样在勾栏瓦舍、青楼、行院,以至官宦家、后宫里普遍见用。元杂剧《百花亭》中的贺怜怜:“谈谐歌舞,捣筝拨阮,品竹分茶,无般不晓,无般不会,占断洛阳风景,夺尽锦绣排场。”陈旅《送方叔高之官》:“燕姬十五居酒楼,弹筝唱歌折杨柳。”余阙《白马谁家子》,“夜入琼楼饮,金樽满绣楹;燕姬陈屡舞,楚女鸣秦筝。”萨都刺《雁门集-鬻女谣》:“扬州袅袅红楼女,玉笋银筝响风雨”。杨维桢《席上赋》;“罗洞兰烟绕烛微,三更三点妓成围;鱼吹绿酒常双跃,雁列瑶筝不独飞。”王恽《春夜宴史右相宅》:“绮席围声妓,银筝合凤琶。”任昱《双调・水仙子・友人席上》:“绛罗为帐护寒轻,银甲弹筝带醉听。”……在舒道原笔下,我们看到,扬州青楼是“银甲锦筝歌舞地”,姑苏城内“红袖舞残歌缓缓,锦筝弹罢雁行行。”

明代又如何呢?朱有炖《宫词》说:“月夜西宫昕按筝,文殊指拨太分明;清音浏亮天颜喜,弹罢还教合风笙。”余怀《金陵杂感》言:“六朝佳丽晚烟浮,擘阮弹筝上酒楼。”刘仔肩《夜宴》“篆香调鸭换,银甲小筝弹。”王九思《贺对山得子》更描绘道:“桑落酒玉杯衔,片东曲锦筝拈,直吃的画堂歌舞夜厌厌。”

到了清代,屈复《百砚铭・附录》有一副对联:“缶筝有俗歌依旧,丝竹方知谢自然。”艺兰生《评花新谱》则指出:“筵间每以筝琶为乐。”洪亮吉在《同人集花镜堂分赋青门上元灯词》中也提到:“四围筵上总秦筝。”

不难看出,筝,数千年来或是人们寻欢娱乐的工具,或是世卖艺谋生的选择,均难登大雅之堂。而近代,在民族音乐式微的情形下,筝的地位更是不堪,终日藏匿乡间,与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为伍。不过,西风东渐却也带来了新的思潮,音乐,被赋予了尊贵的“艺术”身份,随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兴起,我国民乐及其乐器也借此东风“高雅”了起来。时至今日,筝以其靓丽的身姿和筝者潇洒飘逸的表演尽显“艺术”之风采。

然而,仔细分析却发现,如今带着“艺术”雅号的筝乐其实仍未能免俗。试看,现代筝同样大量出入宴席酣饮之场、娱乐喧闹之地,而考级、表演又有多少不带功利性、目的性呢?如果说艺术以无功利目的为“雅”,以商业化为“俗”的话,那么可以说筝“俗”之传统依然未变,只是在当代以新的方式表现罢了。

百变新声到今天

有人说,过去的筝乐都是以韵补声,而现代筝曲主要以速度、技巧见长,这该是与传统背道而驰了吧?诚然,中华传统美学理想确是追求神韵,表现在音乐上,则为大音希声,以声稀韵丰为美,讲究弦外之意,最为极端的例子怕是东晋弹“无弦琴”的陶渊明。相对于今天的筝乐而言,传统的筝曲的确以韵味见胜,这是符合我国美学传统的。但是,作为社会各阶层娱乐之器、伶人倡妓谋生依靠的筝,却不能也不可能因循固守着某种单一的音韵和形象,而必然要去迎合各不同人等的需要和各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潮流,因此,“变”就自然成为筝这种乐器的传统。事实上也是如此。

先秦时,人们“击瓮叩钉,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

汉代张衡《南都赋》说“弹筝吹笙,更为新声。”《古诗十九首》也道:“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南朝沈约《咏筝》一诗云:“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唐代张九龄为新声所动,赋《昕筝》:“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悠扬思欲绝,掩 抑态还生……”。王趣也感于新曲而作《夜坐看搦筝》“……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

元时张昱《白翎雀歌》云:“西河伶人火倪赤,能以丝声代禽臆。象牙指拨十三弦,宛转繁音哀且急。”其中“十三弦”即指筝,古诗文中筝的代称很多,以弦数代指便是其一。谢应芳诗也曾道:“按得锦筝新制曲,隔花黄鸟共间关。”

明朝王廷相《徐氏东园歌》也有:“筝弦十四凤凰鸣,弹尽南声与北声;一曲伊州刚人破,梁园词客不胜情。”

同是“新声”,但相信各朝各代、各色人等所好之“新声”当有所不同,而筝却皆能胜任之,其“善变”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在形制上,筝也是代代翻新。弦数由最早的五弦到隋唐时期的十二、十三弦,再到明、清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至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十八弦筝。而今天,我们常见的筝则有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弦。甚至还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转调筝、电子筝等等。在弦质方面,也从丝弦到铜丝弦、钢丝弦,再到尼龙缠钢丝弦。而筝上的装饰则更是五花八门,弦有五色,筝码有金栗柱、玉柱、翠柱、碧柱,装饰物有玳瑁、金、银、玉、钿、珠宝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种变化正是为了满足“愉人耳、悦人目”之目的。这些难道不是古今一同吗?就是繁声促节,也即指法繁复、音符密集、节奏偏快也是筝乐一向的传统。

崇古尚今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