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雷锋寄语

雷锋寄语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28 02:40:01

雷锋寄语

雷锋寄语第1篇

2、身边的雷锋,可敬可学,我们要用行动学习”、“呼唤每个人心中的雷锋,不如身体力行,多一点责任,少一点敷衍。”

3、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之下开展了各种有关雷锋的有趣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希望这一精神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林雨馨

4、愿雷锋精神世代相传,永垂不朽!让我们携手与时俱进,共同创造文明时代的辉煌!

5、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人人都要学习雷锋精神。--刘衍君

6、雷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你的英灵已逝,可是21世纪慢慢会涌现出第二个雷锋,第三个雷锋……愿雷锋精神永驻人间。作为00后,社会沧海桑田的变化,日新月异翻天覆地。但一颗颗包含温暖的心灵则会升华!愿我们沐浴雷锋精神的甘露。

7、我们要做文明少年,做品德高尚的青年,要有一个道德品质和心灵美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学习雷锋好榜样,做一个为他人着想。所以我们要大声宣誓:我爱祖国,我爱人们,以雷锋为榜样,传播雷锋之精神。

8、我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将从小事做起,弘扬民族美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

9、雷锋你虽然逝去,但你还活着!活在我们的心中!你的高贵的精神品质铭记在我们心中最重要的地位!雷锋你将在我们爱的传递下觉醒!长存!

10、我们要做一名美德少年,学习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雷锋品质高尚,做一个有素质的人。雷锋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以雷锋为榜样,不怕吃苦,传播雷锋精神,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

11、铭记雷锋的的不朽精神,在新时期放飞新的风采,让雷锋精神融入到生活点滴中去。

12、学习雷锋好榜样,多换位思考,多感同身受!

13、老师,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知批改过多少作业,不知少休息了多少个夜晚。在他们的教导下,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一个有抱负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全部,回报的也总是别人的快乐。他们正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辛勤的圆丁不正是雷锋的传人吗?

14、我们初中生,学习雷锋就要从身边做起,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雷锋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在心,发扬光大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15、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好榜样,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互相帮助别人,做人不可以自私,雷锋永远在我们的心里闪烁着乐于助人的光芒!让我们伸出乐于助人的手来帮助让我们帮助的人吧!

16、现如今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文化都有所提高,但是人的素质、道德都下降了不少,所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影应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不能因为这个世界的负面影响而对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视若无睹。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美好的明天。

17、我们虽不在同一时代,但我们有同样的一颗心;我们虽不曾多言,但我们付出了一切;我们虽没有得到什么,但我们有过奉献一切。当大爱来临,如甘霖天降,每个人都为之欣喜时,我们在后面默默祝福。爱的传递,永不会有止境!--魏文通

18、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爱民的情怀!我们不能自私,别人受伤了我们要帮助,别人遇到困难我们也要帮助!我们要学习的人。

19、如果人人都能向雷锋叔叔那么热心,那么乐于助人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丝阴霾,多一丝阳光,少一丝猜疑,多一丝真诚,少一丝嫉妒,多一丝信任。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幸福,让我们心灵的美德之花灿烂的绽放!

20、向雷锋学习,做美德少年,复兴中华,共筑中国梦!

21、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我们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我们只有发奋读书,不懈努力,才能肩负起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

22、雷锋叔叔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永驻人间。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而雷锋叔叔做了一辈子的好事,他成了世人的榜样!在雷锋叔叔的日记中提到:”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啊,螺丝钉虽然很渺小,但必不可缺。我也要做一颗螺丝钉,做那必不可缺的一环。雷锋叔叔,因为有你,花儿变得更加芳香;因为有你,泉水变得更加甘甜;因为有你,祖国的明天变得更加光辉;因为有你,我们的明天变得更有希望!”--黄炜

23、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个小梦想汇聚而成。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向伟大的革命先烈致敬的最好做法,就是从我们身旁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人,多为他人着想!人人献出一点爱,整个世界将会充满爱,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和谐和幸福。我们应向雷锋叔叔致敬!我们应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24、雷锋叔叔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永驻人间。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而雷锋叔叔做了一辈子的好事,他成了世人的榜样!在雷锋叔叔的日记中提到:“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啊,螺丝钉虽然很渺小,但必不可缺。我也要做一颗螺丝钉,做那必不可缺的一环。雷锋叔叔,因为有你,花儿变得更加芳香;因为有你,泉水变得更加甘甜;因为有你,祖国的明天变得更加光辉;因为有你,我们的明天变得更有希望!“--董圣宇

2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叔叔的话时刻提醒着我,无论在班级,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互帮互助。指导同学做难题;见到垃圾随手拾起;把零花钱捐给灾区。做好事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发扬“钉子”精神,争做美德少年,让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26、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张尧佳

27、雷锋叔叔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永驻人间。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而雷锋叔叔做了一辈子的好事,他成了世人的榜样!在雷锋叔叔的日记中提到:“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28、雷锋同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三月的春风伴着雷锋精神迎面吹来,而我们则在这和煦的春风中向雷锋同志学习,积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做美德少年,为祖国明天而奋斗!

29、我们是雷锋的后人。雷锋是前浪,我们是后浪,继承雷锋精神,做雷锋的后人,我们义不容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是说的话,对!学习雷锋不是口号,脚踏实地的做活雷锋!永远向雷锋学习,争做美德少年!积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30、雷锋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雷锋精神。我要学习他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朴实无华、勤俭节约的做人品格,继承并发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31、学习雷锋从我做起。雷锋,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他走了,但他的精神之峰,屹立而不倒,倒而不朽,朽而万世流芳。所以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2、学习雷锋精神是我们应该做的。雷锋是党的儿子,是好人,他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他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永远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向他学习,每天做好事不求回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3、雷锋精神永不倒,学习雷锋万年牢。

34、永远向雷锋学习,争做美德少年!积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35、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祖国忠于党!

36、雷锋同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值得赞扬的同志。三月的春风,伴着雷锋同志的精神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的和孤寡老人谈谈心;主动的帮助小同学抬水;默默的捡拾路上的垃圾。让我们一起聚集正能量,共筑中国梦,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37、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我们要将学习雷锋精神与践行“中国梦”放在一起,自觉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优秀的小公民。

38、雷锋那流淌着无私奉献的血液将撒遍祖国各地,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新世纪的建设大潮中,我们也将谱写一曲曲壮丽的雷锋之歌!

39、学习雷锋精神要年年学、月月学、天天学、时时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40、让我们一起学雷锋,助人为乐,热爱祖国。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去传承雷锋精神,去感染别人,让我们的身边出现更多的雷锋,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帮助,人人争做活雷锋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俞邵安

雷锋寄语第2篇

运输连的人发现,每次下班后雷锋总喜欢一个人独自找个地方坐着,或在营房靠窗的地方,或在营房外面的操场,或在一棵独立的大树下,自己埋头在一个小本子上写着什么,就是有人从他旁边走过也不知道。

如此专心地做一件事情,而且是在下班之后,是在学技术,还是记录行车情况,还是在做别的记录?雷锋的行为让人“可疑”。

有人跟雷锋开玩笑说:“你是在写入党申请书呀!”

雷锋听后笑着说,自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有个记日记的习惯,是在记日记。

军队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军事组织,更何况工程兵10团当时正在执行保密的国防施工任务,到底雷锋每天都在记些什么呢,部队必须得将这件事情了解清楚。

雷锋将自己的日记交到连里,连里的领导一看,那个小本子上已记了不少,大都是从他参军那天开始,记自己在部队里的工作、学习与思想,其中也包括平时帮助别人一些事情,写得很有思想深度。

连里将这件事情反映到团里的政治处,政治处又将情况反映给韩万金政委。韩万金听后非常高兴,没有想到这样一名有着培养前途的战士,除了平时表现突出、觉悟高、乐于助人之外,还坚持记日记,以此来督促自己。

韩万金要求看看雷锋的日记。

韩万金看完后大加赞赏,认为教育战士们热爱祖国,忠诚向上,记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也发现雷锋由于文化水平不是太高,个别地方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韩万金希望政治处能帮助雷锋,让他在用词造句方面能有进步。

1960年10月底,团政治处接到政治部通知,要借调雷锋到政治部去,配合工程兵开展“两忆三查”,让雷锋到工程兵下属各部队去作“忆苦”报告。政治处让他将日记带上,因为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要看他写的日记。

王寄语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同志,在了解了雷锋身世之后,又听说这样一名小战士,入伍后还坚持写日记,觉得难能可贵,想从这些日记里更多地了解雷锋。那时部队里的战士跟现在不一样,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低,还有的一字不识,有一个像雷锋这样的新兵,能每天在紧张的军训和工作之余记日记,是一件非常稀奇的新鲜事。

雷锋开始时不愿意,认为那都是记的个人的事情,没有多大价值。但是,这是上级的命令,作为战士必须服从。

就这样,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雷锋带上自己的日记来到沈阳,到工程兵政治部报到,并根据要求交上了自己的日记本。

王寄语认真地读完了雷锋的日记,大受感动,认为这是自己读到的最好的日记。从这本日记中,他看到了雷锋的成长历程,进一步了解到这个战士苦难的家史,以及对新社会深深的热爱之情,触摸到了一颗怦怦跳动着的战士的心。他为之激动,为之赞叹,立刻安排人摘了一部分,然后打印出来,分送给军区工程兵部每位党委委员一份。

党委委员们从来没有阅读过这样特殊的“文件”,那些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着的深刻思想,那一件件鲜为人知的好人好事,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被这位年轻战士的言行深深感动。日记中那些平实而深刻的人生感悟,充满哲理,体现了这位年轻士兵对生命的认识与自身的价值取向,是那样平凡而崇高,人民军队多么需要这样的战士啊!

于是,党委委员们又将这些日记推荐给部队的其他领导同志看。

由于雷锋不断地到各个工程兵部队去作“忆苦”报告,他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为战士们所认识,也为军队的媒体所关注。

有一天,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李健羽来到《前进报》社,在总编辑嵇炳前的带领下来到军区政治部,说是要了解雷锋的情况,希望能采访一下这个小战士。

政治部派人将他们带到雷锋的临时住房,在与雷锋的交谈中,更进一步了解到他苦难的家史和自身成长的经历。当他们站起来将要离开的时候,在雷锋的床上发现了雷锋的一个日记本,于是便问他,这个日记本是不是他自己的,能不能看一看。

得到雷锋同意后,3位记者当场翻看,只见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贴着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的照片,雷锋在照片两侧空白的地方竖着写道:“英雄的战士,我永远向您学习!”再往后翻,便是雷锋所写的日记,他们立刻被日记中那些感人的事迹和闪光的思想所吸引,便产生了想借去看的念头。

日记是非常私人化的文字,一般情况下写日记的人是不太愿意让别人看的。事后,他们找到王寄语,非常赞赏雷锋所记的日记,并将要求给他讲了,希望这件事情能得到军区政治部的支持和帮助。王寄语当即表示同意。

记者们拿到雷锋的日记本后如获至宝,连夜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雷锋同志,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

那一件件平凡的事情,一次次助人为乐的举动,那些饱含着思想光辉的文字,那些充满着人生哲理的语言,那些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爱之情,那种无私忘我的品质追求,无不闪烁着一个年轻战士思想的光芒,令阅读的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纯粹的青年,这样高尚情操的战士!读着这些文情并茂的文字,他们如同发现了丰富的宝藏,见到了闪亮的金子,决定将这些日记摘抄部分在报纸上发表。

1960年12月1日,机关报《前进报》首次以整版的篇幅摘录发表《雷锋日记》,标题是《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抄摘》。这次共摘发了15篇,是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日记中所选出来的。

1963年4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雷锋日记》,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

看过《雷锋日记》后,称赞“此人懂得一点哲学”。

从此,这本不朽的私人生活记录,便得到了亿万人民的喜爱。从那些闪光的文字中,人们感受到了一颗怦怦跳动着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之心,感受到我们民族所向往和渴盼的心灵共震,以及希望看到的我们未来国家和子孙的形象。

雷锋逝世后,他的日记本、笔记本共9本,连同雷锋其他遗物一起,被征集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久珍藏。

2.是否有人改动过雷锋日记

谈到雷锋日记的发现过程,我不由得想到不久前听到的一件事情。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有个青年人曾经问我,雷锋只有高小文化,日记能写那么好吗?我们现在别说是小学生,恐怕大学生也写不了这样的日记。这本日记在发表的时候,编辑们是否做过加工,是否有人改动过,所以才这样好,这样感人,这样充满文采。

青年人的话让我从雷锋日记想到了现在的教育,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上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思想上的差距不谈,现在莫说是一个高小生,就是一名本科大学毕业生乃至于个别硕士生、博士生,在文字上的功力恐怕也赶不上雷锋,因此,年轻人怀疑有人改过雷锋的日记也就不奇怪了。

我认为,雷锋日记写得那么好,首先在于他自己有很高的思想境界。事实是基础,思想是灵魂,他自己没有做那么多事情,群众没有那么多信邮来部队里赞扬他,他的日记里的内容就不会那么丰富。他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就不可能去做那些平凡小事,日记里也不会闪烁出那些如朝霞般灿烂的思想。

雷锋的日记大体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内容:

一部分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所做的事情,这当中有很多是他主动帮助别人,也有从别人那里感受到的东西。

第二部分是他自己的思想活动,私人内心的表达。

再有一部分就是他从书上报纸上读到一些名言警句,这不是他自己的,是从别人那里摘抄下来作为警句勉励自己的。

这样一分类就十分清楚了,我们在学习雷锋日记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方向,就不会产生误会,更不会想到是谁帮他修改过日记了。

工程兵10团的韩万金政委在学习雷锋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定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对雷锋本人也是经常谈心,要他正确对待荣誉,外出作报告要实事求是,报告回来要向他汇报,并经常派政治处的人员随同雷锋一起出去作报告。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本已经白纸黑字写下的日记,谁还敢改动?

当然,有没有细小的改动呢?也许是有的。雷锋只有高小文化,在一些用词造句上难免会出现不太通顺的地方,为了让读者读起来通顺自然,在正式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把个别语句不太通顺的地方顺了一下。这种改动极少,总的不会影响到日记的内容,更不可能有“造假”的事情出现。

雷锋的日记中摘录了很多名人名言,由于雷锋没有在日记里注明,这个很难让人分清,但凡是能分清的,部队和出版社都进行了分清,是摘录的都加以了说明。

例如:前面说到的,雷锋日记中的4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据说在报纸上发表时,有人曾提出过那第三句与其他几句不对称,是否在最后加几个字的形容词,这样4句话就“对称平衡”了。

报社领导、记者、编辑对此进行过讨论,最后还是否定了这个意见,认为必须尊重日记的原样,不能任意改动,就是要动,也只能是一些必要的说明或者是个别语句不通的地方。

在这种尊重日记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说明雷锋这几句话不是他自己创作的,而是从别人那里摘抄在日记里来勉励自己的,因此在前面加了几个字:“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这些细微的处理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读到的雷锋日记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是尊重雷锋日记原意的,是没有请任何的“高人”进行修改加工的,完全是一本原生态的日记。

那个时候的纪律十分严格,谁还敢在这上面动手脚,那不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去开玩笑吗?

雷锋日记里还有一段精彩的名言:“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总要活上几十年。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个人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共青团员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开始大家都认为这是雷锋写的,也就将这句名言放在雷锋日记里面。

这句话就一直作为雷锋的日记流传,许多报刊也相继引用。

后来在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有人发现这句话不是雷锋写的,而是另外的人写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著名的理论家杨献珍,雷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了,觉得这句话很有意义,于是摘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作为对自己人生的鞭策。

弄清了事实真相,在后来正式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就没有用到这段话。

雷锋寄语第3篇

——题记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我不知道现在还有谁能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我知道所有人都记得有那么一个人,他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雷锋说:“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还有人说:“我们只不过宇宙中的一粒小小的尘埃”,是的,我想我们存在了,消失了,宇宙没有任何变化,有些人甚至都没有留下一块墓碑,留下名字的只有那些为人们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亦或者是那些臭名昭着的。我想谁也不想去做那个臭名昭着的人,那么我们就不能安于享乐,总是在平静的生活中平静的生活,那样会迷失自己迷失自己的方向,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不能只是为了成名,但是也像雷锋说的我们可以做一颗螺丝钉,坚守自己的岗位,尽好自己的职责,那样即使别人看不到我们的存在但是我们自己是知道的我们也是关键的那个零件,自己的心里会充满自豪感,自己的生命也有了很高的价值,并不是随风就逝的尘埃。

有的时候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导航仪能够看到自己的终点,在路上的时候再也不会迷茫,反而会很享受路边的风景,想着自己的目标前去,那是的自己会是最快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这样说过,他也这样做了,雷锋是一名孤儿,可是他却比旁人更加热爱生命,小时候特别的艰苦可他长大了就成为了别人心中的阳光,照亮别人的心。一九六零年底,雷锋把自己的仓鼠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的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得了重病雷锋知道以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子,轻轻地放在他的身上。

雷锋的那种勇于克服苦难、勤俭节约、奋发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目标亦或者是动力源泉。我们要学习雷锋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做好自己,发扬雷锋精神。

雷锋寄语第4篇

他就是雷锋。雷锋获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题词达17次,以“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最多的士兵”,获得大世界吉尼斯认证。此外,从1963年起至今,共发行了105种有关雷锋的邮票,出版过400余种关于雷锋的书籍。“对个人的宣传,雷锋的出镜率仅次于。”全国雷锋专题藏友联谊会会长董兴喜说。

董兴喜退休前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化服道”车间主任。27年间,他收藏了有关雷锋的纪念品1万余件,在全国各地举办展览50多次,观众50多万人。作为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董兴喜说:“为了与世界接轨,现在大家都在提志愿者,却不知50年来,我们学雷锋就是中国特色的志愿行动。我收藏雷锋纪念品的目的,就是要弘扬雷锋精神,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氛围。”

老将军孙毅专门为他题写了“雷锋书屋”门匾

说起“收藏雷锋”的缘起,董兴喜说,“那是1989年底,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雷锋是谁》的纪录片,我当时是电影厂录音车间协理员,也是厂集邮协会会长。当得知雷锋班的历任班长将被邀来京,我就设计了雷锋的纪念封找他们签名,准备做一个雷锋邮集,想通过邮品,展示我们学习雷锋的一个宣传。”

从那以后,董兴喜一发而不可收,从收集雷锋战友、雷锋班班长的签名实寄封开始,到收集所有与雷锋有关的各种宣传品、纪念品;从零星分散单一的积攒,到集中系统、全方位的收藏;从一个普通收藏爱好者变成有关雷锋的专题收藏家。

董兴喜的雷锋专题收藏,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1960年代以来,全国全军各单位出版发行的各类宣传品、作品、艺术品。具体有:图书、报纸、杂志、画报、画册、幻灯片、唱片、录音录像带、光盘、连环画、挂图、照片、挂历、书签、门券、火花、剪纸、像章、纪念章、奖章、宣传画、电影海报、电话卡、扑克和各种日用品、挂件、摆件艺术品等。 《中国青年》1963年5-6期

二是1960年代以来的各种邮票、纪念封、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普通信封、明信片;雷锋生前的同学、老师、同事、战友、领导等签名实寄封,以及雷锋工作过的单位公函封;雷锋班命名以来的21任班长的签名封;全国全军1960年代以来,学雷锋的先进单位公函封和先进个人签名封。

三是雷锋生前的部分领导、战友、同事、同学、老师以及全国、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书写的书法墨宝和绘画作品。

20多年来,董兴喜为了搜集到更多有关雷锋的资料,先后拜访了曾批准雷锋参军的辽阳武装部原政委余新光、雷锋的同班战友田生绵、《雷锋的故事》一书的作者陈广生、第一个演雷锋话剧的演员张玉敏、第一个唱雷锋的歌唱家朱光斗、第一个画雷锋的画家李琦等人。与雷锋相关的300多人中,董兴喜联系了200多人。与雷锋曾同开一辆车的战友乔安山得知董兴喜搞雷锋专题收藏后,当即给他邮寄了签字封。一名当年雷锋所在部队的团领导,把雷锋生前亲手拆过的实寄封送给董兴喜,这成了他收藏中的珍品。

周围的许多亲友也给了董兴喜很大的帮助,有的老干部把珍藏多年的《雷锋日记》送给他。北京郊区一所学校把一座汉白玉的雷锋雕像送给他。八一电影制片厂《大进军》摄制组到中南海拍摄故居时,注意到主席办公桌的砚台盒上摆放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印刷体题词,就专门拍回照片送给他。 《画报》1963年第4期

董兴喜说:“这时我知道,对雷锋的题词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题的。给多少人多少事题词,为什么单单放这样一个东西,至少说明一点,人们对雷锋的印象太深了,这个社会确实需要雷锋这种精神。”

随着搜集的藏品越来越多,董兴喜在自己家里专门腾出一间房用来摆放。老将军孙毅生前特意为他题写了门匾:“雷锋书屋”。

因为对一个人的收藏而受到那么多人关注,董兴喜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越发兴致高昂。

瑞士青年要把雷锋精神带回国

“收藏雷锋是为了更好地传播雷锋精神。如果把搜集来的有关雷锋的物品长期放在家里当摆设,只为一个人欣赏,那就失去了收藏的价值。”收藏的物品越来越多,董兴喜开始琢磨着做些更有意义的事,这个愿望很快得到实现。 雷锋宣传画

2000年,为纪念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0周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在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举办了雷锋精神展。董兴喜得知后,无偿提供2200多件展品:有与雷锋相关的各种图书、期刊、像章、摆件艺术品等,有学雷锋先进单位的公函封、学雷锋先进个人签名封……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仿佛走进了雷锋的世界,感受着闪闪发光的雷锋精神。

展览期间,雷锋的生前战友乔安山来了,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来了,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来了,被誉为京城“活雷锋”的孙茂芳也来了。一起回忆雷锋、感受雷锋,仿佛雷锋又回到人们身边。

董兴喜说,“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惠女士得知后,也专门赶来观看,她握着我的手连声说好,说要把这项展览长期办下去,让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

数万名参观的观众中,还有不少外国游客。周洪瑞是瑞士人,他平时非常崇拜雷锋,看了展览后便慕名来到董兴喜家里拜访,满屋子的“雷锋”让这位外国朋友大开眼界。临走,董兴喜特意挑选了十几本有关雷锋的图书、画册送给他。周洪瑞兴奋地对董兴喜说:“我要把你的事迹同雷锋精神一起传到瑞士去。” 董兴喜在向我们展示他的藏品

从此后,董兴喜的主要精力从专题收藏雷锋,转向举办雷锋精神专题展。每年的3月份前后,他都忙着筹备展览,不但在北京展,还先后到天津、上海、湖南、浙江、辽宁、湖北、河北等地巡回展出,最多时一年举办四五次。

董兴喜说,“我认为收藏雷锋,不仅仅是收藏雷锋个人,而是收藏历史,收藏一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史。”

对于一些质疑雷锋的声音,董兴喜说,“现在有些人说雷锋的日记是假的、事迹是拼凑的、照片是摆拍的,这源于他们对雷锋的不了解。大家普遍认为学雷锋热潮是在雷锋因公殉职,题词以后才掀起的。其实不是这样,雷锋生前在东北地区就很知名了,他那时已经是一个模范。1959年,雷锋参军之前,抢救水泥事迹就已经在报纸上刊登了。在参军之后,1960年九十月份,雷锋就被树立为一个先进典型。雷锋当兵第一年,一家军区的报纸就用两个版面宣传报道,这是不简单的。所以说,雷锋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是有据可查的。”

“学雷锋带给他人快乐的同时,

也给自己一份幸福”

在董兴喜的“雷锋”藏品中,有不少为珍品。如:在雷锋生前的1959年11月10日和12月5日,他工作过的辽阳弓长岭矿报《弓长岭报》,报道了雷锋抢救停在工地旁火车上水泥的故事和雷锋投稿决心参军的《我决心》的文章;有第一次报道雷锋的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有1961年沈阳医学院4名同学写给雷锋的旧信封(雷锋遗物);有1961年8月,总政治部宣传部出版发行下发连队要求向雷锋学习的战士丛书《苦孩子 好战士》;有1961年2月刊和1962年6月刊,两度宣传报道雷锋事迹的《画报》等。

随着“雷锋热”,市面上还涌现出不少关于雷锋的时尚物品,像印有雷锋形象的手套、钱夹、皮包、挎包、扑克牌、水壶等。董兴喜说,“过去有关雷锋的物品,都是比较传统的宣传方式,现在的宣传方式比较多样化了。以雷锋歌曲为例,过去有关雷锋的歌曲是用一种民歌的形式,中国民间的曲调。现在的范围就比较广一些,像一些组歌组曲的创作,或者用一种流行的方式,像《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从歌词内容上讲,过去叫‘雷锋叔叔’,现在叫‘雷锋大哥’,歌词里的语言更丰富了,更贴近生活,贴近当代了。”

因为收藏雷锋,董兴喜的退休生活发生了变化,他成了名人;因为宣传雷锋精神,他开始参加许多学雷锋志愿活动,整个退休生活忙得不亦乐乎。

全国以雷锋命名的学校有24个,“雷锋车队”全国各地都有不少。北京第一个“雷锋车队”队长有一天找到他,说他们有些要撑不下去了,因为做了好事之后,挖苦的、说风凉话的、背后使反劲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话都出来了。说着,队长就落了泪。

董兴喜说,“这位队长叫王凤进,她找到我,让我想想办法,给他们鼓鼓劲。正好这时雷锋班第22任班长来京,我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搞了个座谈。雷锋班班长在座谈会上说,学雷锋就是不要怕别人说三道四,越有困难,越要坚持,证明给那些不理解的人看,也证明给自己看。因为学雷锋带给他人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份幸福,这是什么都比不了的。末了,雷锋班班长送给雷锋车队一个雷锋塑像。王凤进也把签了队员名字的雷锋车队旗子送给了雷锋班班长。见了雷锋班班长后,王凤进回去给雷锋车队队员们一传达,一鼓劲,面貌马上变了。”

如今,这支雷锋车队又欢快地跑在首都的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每当外出看到雷锋车队的旗帜,董兴喜觉得他们也带着自己一份爱心,随他们一起在风中飘荡,心别温馨。

学雷锋基金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董兴喜坚持不懈地收藏雷锋,举办弘扬雷锋精神展览,除了耗去他大部分精力以外,也把他近一半的收入都贴补进去。

很多人觉得,现在时代在变化,雷锋已经过时了。还有人劝他:“办雷锋精神展览也可以考虑尝试商业化操作,找些商家帮着赞助一下,还能带来一点经济效益,最起码不能自己赔本啊。”董兴喜听了笑着说:“我收藏雷锋、举办展览,就是通过收藏留住雷锋,就是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像雷锋一样为社会做些贡献,这是我们军人的职责。要是啥都考虑经济利益的话,我不如去收藏钱币、古董了。”

因为“与众不同”的收藏项目,董兴喜在得到许多无偿的赠品的同时,也开始无偿地回赠那些需要“雷锋”的单位和个人。

董兴喜举办雷锋精神展览的范围,从博物馆、纪念馆,到机关、部队、学校,后来进了街道、社区。而且只要自己的藏品有重复的,他就慷慨地捐赠出来,使藏品能够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于是,雷锋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杭州雷锋纪念馆和北京雷锋小学、天津雷锋小学、辽宁铁岭雷锋小学等,都有董兴喜赠送的《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光盘等有关雷锋的藏品。

每次举办展览,董兴喜都在展厅内现场为观众讲解每件藏品的意义、来历,以及其中发生的故事。一位多年坚持学雷锋的老太太,边听解说边掉泪。她激动地对董兴喜说:“60年代我们需要学雷锋,新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学雷锋,只有不断发扬雷锋精神,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和谐。”

雷锋寄语第5篇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既要遵循语文教材,依纲据本,又不能以书教书。要跳出书本的束缚,由单元主题延伸到课外生活,让学生带着书本的知识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检验实践知识,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执教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以“礼物”为主题的第九单元后,笔者与学生畅谈礼物,从几元的贺卡鲜花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手表钢琴,无不让学生津津乐道,喜形于色。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人提及自己的名字。其实名字是父母为了庆贺孩子的出生而准备的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这礼物准备的时间之久、寓意之深是所有的礼物所不能企及的,也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这份礼物比任何礼物更值得我们珍视。为此,结合本单元的主题,笔者策划了“走近名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 搜集趣名激发兴趣。通过书本、网上查找有关名人名家名字的来历故事,了解其意,激发学生探索名字的兴趣。例如,李白:源于一段故事中的“李花怒放一树白”的诗句。莫言:原名管谟业,“谟”拆开就是“莫”“言”。郭沫若:家乡有两条河一条是沫河一条是渃河,怀念家乡取而名之…… 

2. 采访来历体会亲情。让学生回家采访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及故事。学生搜集整理,这将近70人的学生名字凝聚着几百个人的智慧,可谓精彩纷呈,令人拍案叫绝。曾舟晓:出生于2003年10月15日,那一天刚好是神舟五号升天,为了纪念这一航天大事而取名。陈克凡: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克服凡人的一切陋习,发愤图强。张耘天:春耕夏耘,天道酬勤。王泽鑫:一生有很多金银财宝,不是据为己有,而是用于惠泽百姓…… 

3. 自取趣名寄托希冀。让学生自己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学生兴致勃勃,取的新名字也韵味深远。吴三强:原名吴伟源,崇拜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故与之同名。张耿烈:原名张超,同学取外号“超脏”,故改名,希望自己性格耿直,生活像烈焰一样激情。林毅:原名林小林,告诫自己要果敢,坚毅,不优柔寡断…… 

二、融合学科演绎鲜活语文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语文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主要任务。例如,3月是学习雷锋月,笔者策划了以“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讨论交流合作,让他们在这一阶段一同开展这一主题活动。语文课上,笔者让学生读魏钢焰的现代诗《你,浪花的一滴水》,读纪实文章《雷锋日记》;信息课教师带领学生查找有关雷锋的资料图片,观看雷锋的影片,制作有关雷锋的PPT;音乐课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美术课上,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合作设计以雷锋为主题的手抄报。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交流学习雷锋精神的感受,并写出体会,举办了“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的作品展示活动(作文、手抄报、摄影、歌咏等)。学科的融合,带给学生丰富多样的信息,学生加深了对雷锋的了解,增强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雷锋精神的信念,也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挖掘特色享受异彩语文 

本土资源是语文综合性课程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应结合语文单元主题,挖掘地方资源,将语文综合学习与地方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名人逸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惠安是个临海小县城,这里有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的崇武古城旖旎海景,享有“登科造极”之韵的科山秀峰,有被誉为“中华名小吃”的崇武鱼卷,尤其是惠安女的服饰享誉海内外。为此,笔者设计了以“惠安——我可爱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 多形式展示特色产品。在“家乡特色产品”汇报会上,全班分四个小组开展活动。第一组是紫山镇代表队。他们展示的是该镇素有“庵摩勒果”之称的田船皇帝余甘,并介绍了余甘的来历、盛誉及营养价值。让大家明白余甘虽入口酸苦回味却甘甜良久,是一种食药两用的好食材。第二组是辋川镇代表队。他们展示的是走马埭的地瓜,还介绍了地瓜的种植及营养价值。《惠安县志》曾有记载“惠安人,地瓜肚”。可见地瓜为惠安人的繁衍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三组是崇武镇代表队。他们展示的是“长圆条,头圆尾圆,全家团圆”的崇武鱼卷。崇武鱼卷以其美好的寓意寄托了人们美好圆满的心理追求而深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中华十大名小吃”之一。第四组是螺城镇代表队。他们展示了惠安栩栩如生的石雕图片,还通过视频展示石雕的精湛技法以及海内外惠安石雕展播。 

2. 多角度彰显特色服饰。“黄斗笠,花头巾,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乃惠女服饰之精髓,随着艺术作品中惠女形象的传播展示,惠女的形象名扬四海,已成为惠安的名片之一。惠女服饰整体造型美观,色彩协调,奇而不俗,艳而有韵,是汉民族服饰中最独特和最有视觉冲击力的服饰,被誉为“现代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了解和研究惠女服饰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惠安文化内涵,有着深远的意义。①设计造型。组织学生走进惠女服饰加工厂,采访设计师,了解惠女服饰的造型特点,尝试设计。②描绘色彩。惠女服饰的色彩是她们劳动和生活环境的象征体现,让学生拿起画笔,走进乡村写生。③编织纹样。惠女服饰的纹样简洁有寓意,组织学生走进乡村古厝与阿婆一起穿针走线,编织具有地方特色的纹样图案。④体验腰饰。惠女服饰中的腰饰,闪亮的银光在腰间不断流淌,呈现出动静相结合的视觉效果。让女学生穿一穿传统的惠女服装。 

雷锋寄语第6篇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G2001班的...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

雷锋,一个平凡、朴实而又伟大的名字!

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

雷锋,一个值得让我们骄傲的人!

雷锋是一名历经苦难的孤儿,但是,艰难的生活环境没有把他压倒。解放后,他当过农民,做过工人,后来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这位普通的士兵,在自己短暂的岁月中,用平凡朴实的行动,展现出一种令人敬佩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他工作认真,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被尊称为“雷锋精神” 。

提起雷锋,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一件件小事:帮列车员拖地,打扫候车室,为丢失车票的大嫂买票,给困难战友家中寄钱等等……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可见,在他那短暂的人生中,不知做了多少好事,给别人带来了多少快乐和安慰!他有着大海一样博大无私的胸怀,有着高山一样令人仰止的人格魅力!

雷锋说过:“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雷锋还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以朴实无华的话语,勤劳俭朴的行为,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学雷锋,见行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也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来践行好“雷锋精神”。

在校园里,我们要像雷锋叔叔那样爱护环境、勤俭节约。每天走进美丽的校园,如果看到地上有垃圾就及时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如果看到教室的灯没有关好,水池的水龙头还在滴水,我们就随手关掉,尽力为学校节约好每滴水和每度电……

在班级中,我们要像雷锋叔叔那样热爱集体,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争当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好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助人,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若有同学病了,关切地问候一句,扶他上下楼梯,帮他补习补习功课,这些都是我们能做得到的好事。

雷锋寄语第7篇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句话,让人备感亲切、温暖,又有些熟悉。

没错,这是雷锋同志曾经的誓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十召开不久前,当年的8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开始放映记录片《永远的雷锋》。在六集纪录片里,导演采用客观平实的纪录片手法,通过采访曾经和雷锋亲密接触的人――战友、工友、家乡父老以及为他拍摄照片和撰写传记的记者,为电视机前那些生在红旗下,特别是长在新世纪的青年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雷锋。

这不是央视当年在宣传雷锋方面的唯一幼鳌

2012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从3月份起,央视推出特别节目4集《雷锋――榜样的力量》以及20集《志愿者在行动》,将现实中各种雷锋式的人物事迹集中于一个经过电视化处理的人物之中制成短剧《李根本的幸福生活》,甚至还拍了七集动漫片《画说雷锋》。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也制作了特别节目《他是雷锋》。节目中,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及雷锋班几任班长、长篇小说《雷锋》的作者、浙江作家协会主席黄亚洲、抚顺市委书记刘强和抚顺市的“百姓雷锋”、“首都的士雷锋车队”队员及深圳学雷锋团队代表带来了许多感人故事,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关于雷锋的宣传在沉寂多年后,又一次重回人们的视野。

在党的十报告中,有这样的号召:“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在中国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中,只有“雷锋”这个名字在报告中被提了出来,说明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之重、影响之深。而在这次的报告中,学雷锋活动也被认为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之后,全社会各个领域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从学校到军队,从企业到社区。十基层代表、“雷锋鞋匠”孟广彬就曾在十闭幕后回到哈尔滨,在20多天时间里,连续做了十余场次的十精神宣讲,各大会场、基层单位和社区一线,都留下了他的声音。而军队的学雷锋活动力度更是空前,从评选表彰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和个人,到广泛开展“做雷锋式好战士”活动;从推动雷锋生前所在团与北京大学团委建立学雷锋共建共育关系,到组织全军100个英模单位与100所地方高校团组织结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全军学雷锋活动历久弥新、方兴未艾,雷锋精神在部队薪火永续、血脉相传。

在纪录片《永远的雷锋》的最后一集,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雷锋精神?又该如何继承这种精神遗产?”

“我在深入采访和思考沉淀之后发现,从当年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到党的十提出‘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尽管在50年的历史长河中,雷锋经历了被追捧、被压抑、被贬低、被质疑、被呼唤的反复过程,但他最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雷锋身上寄托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雷锋精神具有一种超越阶级、时代和任何经济形态的道德价值。说到底,雷锋是个做人的典范。”《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作者陶克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

2013年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会议上说,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这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将雷锋精神提高到了“民族精神”的高度。而在3月6日辽宁代表团的审议会议,同样提到了这句话。在他曾担任省委书记的浙江省代表团听取审议报告时,他提道:“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其实早在1990年,在《同心同德兴民兴邦――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一文中,就提道:“抓好党的建设,丝毫也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当一手抓扫除封建意识、丑恶现象,一手抓弘扬正气、端正党风,继承和发扬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把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在2013年的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的内涵又得到了丰富和提升。

不久之后的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又提到了雷锋。他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语,希望广大青年“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2014年初,“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同志们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的主要成果和心得体会。“郭明义爱心团队”是以鞍钢涌现出的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名字命名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2009年成立以来,团队由最初3000多名志愿者发展到近2万人,并在全国有600多支分队,志愿者总数超过130万人。

2014年3月4日,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表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作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

的回信,不仅肯定了他们的做法,而且赋予了雷锋精神的新内涵:“希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积极向上向善,持之以恒地推进奉献岗位、奉献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话语简短而朴实,却包含着十分厚重而深刻的寓意。正如有媒体评论指出的,重新提出学习雷锋精神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打牢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的话也指明了学习雷锋精神的方向:那就是从生活点滴入手,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学雷锋才能落到实处。正如郭明义所说:同事有心事眉头不展,你给他倒杯水,跟他聊聊天,地上有垃圾捡起来、老人跌倒扶起来,这些点滴小事做到了,就是学雷锋。

2014年3月11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在接见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时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N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一次次深情提起雷锋的名字,一次次把雷锋精神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念兹在兹的,是对雷锋和雷锋精神的赞许,是对弘扬雷锋精神、实现社会进步的期许。

眼中的雷锋精神

2014年,美国外交学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伊丽莎白・伊科诺米曾评价就是敬业爱民的“活雷锋”,这个评价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雷锋对他的影响。

1962年雷锋逝世时,9岁,他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长大的。

不到16岁就前往陕北插队。这段经历成为他永远难忘的记忆,也成为他最宝贵的一笔人生财富。“我几乎那一年365天没有歇着,除了生病。下雨刮风我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个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

当时,约29000名北京知识青年到延安插队,是第一个当大队支部书记的。他把自己的三轮摩托车――作为知青先进人物获得的奖励――换成手扶拖拉机和磨面机、扬场机、抽水机等农用工具,给乡亲们使用。

1968年,从北京到梁家河村插队,不会做饭,吕侯生就把做饭的事“承包”了。酷爱学习,常在煤油灯下读着吕侯生连书名都认不得的书,吕侯生就憨憨地坐在油灯的一旁,陪着看书写笔记。晚上也不回去了,一条被子两人合伙盖。1994年,吕侯生右腿患了骨髓炎,在医院治疗两个多月,花了6000多元仍不见好转。本来就贫困的吕侯生已债台高筑,实在没办法了,给写信说了自己的状况。不到半个月,给他寄来500块路费,请他到福州治病。此后,只要在市里,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吕侯生的病榻前来一趟,他说:“侯生,给你治病,都是我自己花钱,花多少我都愿意。”

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出版的《之江新语》中的《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

作为一个领导人,他从不让人看到他的汗水,虽然他表示,自己把所有私人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但他却不为此抱怨。他只是说: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这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在倡导“雷锋精神”的同时,对这种精神的竭力实践。

雷锋寄语第8篇

阳春三月我们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怀念雷锋,通过各种行动向雷锋学习。雷锋精神总是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进我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崇高和温暖的气息。

以科学的方式归纳雷锋精神的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在有些人心里,学习雷锋已经渐渐的由一种心灵的净化演变成了走走形式而已。雷锋精神的实质可能就是这样被遮蔽了,雷锋精神中那种生机勃勃的话语也可能被这样减弱,雷锋式的燃烧激情更有可能被淡忘。试想,如果没有雷锋精神——乐于助人,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如果只顾自己,拖拉散漫,那么社会还会进步,国家还会富强吗?我们大家还会有自己的容身之处吗?同样,我们学生如果不刻苦学习,热心助人,长辈的期望和国家的将来又将寄托在谁的身上呢?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作为中国的茸茸学子,只要这世界还存在着文明,只要这世界仍在发展,我们就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应义无返顾得把学雷锋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雷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热情,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那样冷酷无情。”雷锋精神中就是既包含着人格的修炼,也包含着美好。温暖的人际关系,还蕴涵着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我们应该全面理解雷锋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与时俱进地开展学雷锋活动,那才是对雷锋的真正尊重,才是对雷锋的真实缅怀。

有人说:雷锋雷锋,一阵雷,一阵风。二曰:雷锋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雷锋真的没“户口”吗?难道一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时代英雄,真的只是在没年三月才露一下面的“临时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都将是我们新世纪学生所应该追求应该体现并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他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永远火在我们心中。

新世纪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确定坚定的信念。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为人民服务。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于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心,一种矢志不移的踏实追求。学习雷锋,要像雷锋那样,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上,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铭记在心间。弘扬雷锋精神还要像雷锋那样努力学习成才。雷锋不仅是奉献的楷模还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雷锋有句闪光的语言:“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如果每个人都能像雷锋那样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兴旺发达。他发扬“钉子”精神,利用一切可以挤出的时间,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学习成才的典范;弘扬雷锋精神,就要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