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18 06:12:47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高中生;音乐课

音乐教学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中生来说,音乐鉴赏课不仅有利于他们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繁重的课业活动中解脱出来,获得休息和放松。流行音乐的元素是高中音乐鉴赏课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应该得到重视。流行音乐具备青春、活力和大众的特点,符合高中生的审美要求,应该加入到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流行音乐的要素,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运用流行音乐元素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视野

音乐鉴赏教学是艺术门类的一种,应该符合艺术鉴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精神,要融合多种音乐类型,向学生传递最为健康、积极和正面的音乐力量,帮助高中生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完善个人素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在高中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大都接触的是流行音乐,包括内地、港台甚至日韩、欧美的流行乐等,这既符合他们的价值诉求,又可以追求青春的感觉,是高中生的最爱。

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适度地运用流行音乐的元素和内容进行授课,要把学生融入到他们喜爱的氛围中去,让兴趣支撑学习,而不是督促和教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天真烂漫、青春勃发,正是追求时尚、爱好潮流的时期,流行音乐快乐自然的特性符合他们的心理,自然得到高中生们的厚爱。所以,基于大部分高中生的兴趣点,教师的音乐教学要从流行音乐入手,博取学生的好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动音乐鉴赏课的全面活跃。

将流行音乐的因素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保证了音乐鉴赏课的质量。同时,学生因为爱好流行音乐而更加愿意参与到音乐鉴赏课的各种活动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鉴赏课的视野拓展,学生们从中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流行音乐元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辅导

高中的音乐鉴赏课教学,要包含多种多样的音乐种类,既要有一般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还应该包括流行音乐和其他的音乐类型,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音乐教学体系,才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要想准确地运用流行音乐促进音乐教学课的发展,就必须做到“结合实际,深入辅导”。

所谓“结合实际”,就是要把学校、学生和课业的实际情况弄清楚,根据现实状况进行教学,而不是盲目的“一刀切”。例如,在普通乡镇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量和课程含量都不太高,这样的话,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地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因素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那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必然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让课堂活跃起来。比如,现今绝大部分高中生都会喜欢的歌手如周杰伦、陈奕迅、SHE、汪峰等,将他们的经典流行作品带入到课堂鉴赏中,会让学生“群情激奋,欲罢不能”。比如鉴赏课上,可以设计一个“中国风”的流行音乐讨论主题,教师可以给出诸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东风破》《本草纲目》等曲目,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甚至可以让学生当堂献唱,然后由教师和大家一起进行评点,最后总结出“中国风”歌曲的精髓。

所以,在类似上述的音乐研讨专题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歌曲进行鉴赏,可以激发高中生的讨论热情,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促进教学鉴赏质量的提高。在类似的专题辅导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节末进行总结和剖析,要让高中生们对流行音乐“一分为二”地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把流行音乐中好的部分拿到音乐鉴赏课上进行推广和普及,也要对那些“糟粕”的作品进行评点,使学生们分清优劣,注意吸收那些对自己成长有利的“营养”,而摒弃掉那些不利于学习和成长的因素,这或许也是流行音乐运用于音乐鉴赏课的一个目的吧。

参考文献: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效课堂,音乐基础,聆听,实践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一种教学质量较高的新型课堂模式,泛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便是学生学习能力在短期内有显著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音乐这一门艺术已经成为了大部分高中生特长生的首要选择,多次的新课改,使得音乐学科,尤其是音乐鉴赏课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在这一新的教学改革里,将高效课堂模式引入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上已经成为了其主要研究对象。在有关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如何引入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教育改革里,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研究,对高中高效音乐鉴赏课程的打造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脱离传统教学模式

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现如今,音乐鉴赏课程呈现出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趋向,这种趋向是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将高效课堂模式引入其中的典型表现。音乐鉴赏如果要展现其高效课堂的魔力,教师就必须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拓展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打造轻松和谐的音乐鉴赏课堂气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①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教与学相统一的课程,在教学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这一计划的制定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优化,还是提早规划“教”与“学”之间知识输出与知识获取的一道防线,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每堂课所掌握的知识面进行循序渐进的一个流动过程。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以往填鸭式教育不同的是,音乐鉴赏课程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高度参与、高度互动的课程,在音乐鉴赏课程里,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有的放矢的进行本质内容上的针对性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兼顾全体学生的总体学习上,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③积极的进行课堂互动。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核心是审美,既是审美,就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把这种美的感受进行描述和深入,同时,积极的课堂互动对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④及时作出课堂评价。在新的教学里,对每一堂课及时的进行课堂评价,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成果的一个考核,同时也是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巩固的一次机会。

二、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

在高中生中,音乐所赋予他们最直观的感觉是另类和放松。这是因为相对于枯燥的文化课程而言,音乐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给予了他们直观的听觉美学。但实际上,这只是学生们对音乐的初步认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其基本知识包括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如果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不够严谨,导致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认知度不够,则直接影响着音乐鉴赏课程的推进。反之,在音乐鉴赏课程上,如果不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在音乐鉴赏课程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茫然,影响他们积极参与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从而耽误学习。

三、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

音乐鉴赏课程的关键在于“听”,聆听是音乐鉴赏课程的基础,也是音乐鉴赏课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习惯。只有善于聆听的学生,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但是音乐欣赏和聆听是一个长期发展而演变来的鉴赏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学生要在长期的音乐聆听过程中浸染音乐的魅力,才能受到艺术的熏陶。在音乐鉴赏课程上,教师可以通过PPT、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将音乐的视听语言展现到学生面前,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鉴赏教学情境。而学生则要静心聆听,并在听完后对音乐作品做出客观评价。

四、将音乐鉴赏与实践相结合

音乐鉴赏课程并不是一门只在课堂内进行教学的课程,从广义上说,音乐鉴赏无处不在,大到专业的演唱会,小到街头的艺术义演,都在音乐鉴赏课程的范围内。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就必须将音乐实践活动引入到日常教学之中,这一点也是把课堂上音乐鉴赏课的知识点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可以说,音乐实践活动不仅是音乐鉴赏课的补充,还是音乐鉴赏课的延续教学,是巩固和完善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一个有力手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排练合唱、观看演唱会等形式来巩固学生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拓展他们音乐鉴赏的知识面,从而发展他们的音乐才能。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也要善于总结归纳,对音乐表现、审美、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温故知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在欣赏音乐美的过程中理解美,为欣赏美而留心身边的各种美,在美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要达成高效课堂的优质效果,在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齐心合力,教师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积极的进行课堂互动,及时的做出课堂评价。而学生则必须一方面加强音乐基础,一方面又要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将音乐鉴赏的知识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俞振发.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若干思考[J]. 大众文艺 2014年06期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第3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鉴赏;课堂教学

1.课题的提出

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一词最早源于美国,是multiple(多重性)与cultural(文化)的合成词,随着时展,该词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通用的流行词汇。学术界对“多元文化”作出如下阐述,“所谓多元文化,就其本质来讲,指的就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加优秀,也没有任何一个文化可以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从客观上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影响。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为音乐鉴赏教学打开了新思路,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更加强调音乐审美价值与文化遗产的价值,在这一理解基础上,我国音乐鉴赏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获得更加清晰的界定,要求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理解其他民族音乐文化,在文化与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发展本民族文化,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2.实施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

2.1设计互动式音乐鉴赏教学模式

2.1.1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对音乐鉴赏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多边互动教学,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等达到共同学习、完成音乐鉴赏任务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天的音乐环境较之过去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音乐知识获取已经不再单一地局限于音乐课堂,日常生活中接受音乐文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加之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学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在编排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采取贴合学生心理智力特点、符合学生审美能力和兴趣喜好的教学手段开展多元化的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使之在互动式的课堂活动中深入了解音乐、感受音乐。

2.1.2模式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互动式音乐鉴赏教学,教师根据上述原则,以多元音乐文化体验为主线,对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以该模式为蓝本展开教学,有助于教师把握节奏和教学进度,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环境、自我等多重因素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新型多元音乐文化结构。互动式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如下图:

2.1.3探讨鉴赏学习

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跳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教学角度和方式的多样化。以“月”为主题的多元音乐文化鉴赏教学为例,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探讨鉴赏学习,强调课堂互动,教学氛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听听看老师描述的是什么。

生(齐答):好!

师: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话音刚落,很快有一部分学生猜出是“月亮”,教师继续提问。

师:有同学知道与月亮有关的音乐作品吗?

学生先后答出《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花好月圆》、《平湖秋月》等知名曲目。

师:很好!有谁还知道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呢?

学生甲: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学生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学生丙: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师:在我国的文化作品中,月亮总是备受艺术家和文学家的青睐,这是因为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浪漫主义民族文化情怀,月亮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深远。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与月亮有关的音乐,请大家感受音乐中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音乐播放过程中,学生边听边思考,播放结束,大家积极发言,充分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发言(略)。

在这一鉴赏课中,教师利用猜谜语、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展开互动教学,从教学手段、音乐鉴赏角度、教学设计等多方面体现多元化,效果显著。

2.2集思广益,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要求以多元化课程体系为依托,音乐教学本身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仅凭教师的力量十分单薄,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丰富教学素材,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在收集教学资料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学习音乐知识的习惯。与此同时,还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兴趣喜好。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建立形成多元化的音乐素材库,并不断进行动态管理与更新。

以“汉族民歌鉴赏”教学为例,理论上该系列依据地域区分被划分为八个色彩区,分别为东北、西北、华北、江淮、江南、西南、湘鄂以及闽粤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收集不同区域的代表性民歌曲目,并对这些歌曲产生的环境、背景展开调查研究,在课堂中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与交流,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理解,还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3转变教学观念,营造音乐鉴赏教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鉴赏教学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多元化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学生能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过去音乐环境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多元化音乐的积累,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批判精神的形成。鉴于此,教师应抛开传统教学中“唯我独尊”的绝对权威,结合音乐学科自身特点,主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教师能够倾听学生声音,学生愿意表达自己观点,音乐鉴赏教学在平等的教学氛围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结束语

在多元化视域下,过去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荣东.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1-0116-03

多年来,我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普通高校开设公选性艺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加强学生的总体文化修养。一个完善的人在具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性素质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关心友爱的情感素质和美化世界、创造优秀文化的感性素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曾经在一定时期偏面强调理性素质的发展,急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忽视了情感素质和感性素质的全面发展,导致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素质教育越喊越响,而学生压力却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现象,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公选性艺术教育课程,其中音乐鉴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研究我国普通高校公选性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把握高校公选性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切入点

音乐鉴赏是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相对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具有明显的不同。中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不定向阶段,学生聆听音乐主要是处于音乐欣赏的初级层次,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高中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准定向阶段,由于年龄的增长,聆听音乐以鉴赏为主。“鉴”字在过去是指镜子,鉴赏是一种对音乐的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在鉴赏过程中,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以及对音乐历史和音乐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大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定向阶段,学生从事专业学习,他们即将走向社会,这个阶段的音乐鉴赏更具有独创性。首先,音乐鉴赏的目的发生很大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驱动力大,目的性强,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而且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理性思维与判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探究。

由于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基本没有专业音乐知识和专业音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特别专业的音乐术语,或者深入浅出有选择的讲授。高校公选性音乐鉴赏培养的不是专业音乐人才,而是使大学生音乐审美和鉴赏力得到提升。因此,音乐鉴赏教学的切入非常重要,应该放在心理学、音乐美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层面。

我国高校音乐鉴赏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进行常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专业性很强的音乐知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作曲家的背景介绍,音乐故事讲解,播放音乐。这是传统的主流教学形态。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开始使用,并迅速推广。它综合利用图、文、声、象技术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硬件设备简陋,声像效果差,多媒体的使用简单化,严重影响着我国高校的音乐鉴赏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水平不高,课堂教学与实践性课外活动脱节,电教媒体取代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因此,教师要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找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佳结合点,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水平,完善现代教学操作模式。当今,中国社会需要终身学习型人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自我提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迎头赶上时代的潮流。

二、制定合理教学目标,科学编写教学大纲

我国高校公选性音乐鉴赏教学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简单随意,教材很不统一,也不够严谨。在教学实践中,高校音乐教师选择教学材料存在盲目性,教学目的缺乏明确性,教学理念没有创新性。因此,高校音乐鉴赏需要制定系统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而且,音乐鉴赏在整体高校教育中被边缘化、小科化。2012年6月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以后,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解读更加务实、人性化,要求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我们能够充分体验到教育改革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上。它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提高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要提高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编写大纲是很关键的。我国高校音乐鉴赏课时少,很难在有限时间内渗透大量的教学内容,这需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有重点的整合、系统、精简教学内容。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也没有动力,教学内容和材料也就一盘散沙。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增减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按部就班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国高校音乐鉴赏教学目标:培养大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独立鉴赏音乐的能力,而不是专业音乐知识和技能。他们不需要掌握深奥的专业性知识。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经典性、可接受性,要与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水平相适应,不能过浅,也不能过于深奥,超越学生的理解范围。选择材料最好从音乐的表现要素:如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艺术风格层面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多涉及音乐作品所涵盖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知识,尽量避免乐律、和声、调式、复调等专业性强的内容。

三、认真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认真备课程度。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音乐展示给我们的仅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音响。音乐的基本属性告诉我们,音乐不能象语言那样准确地表达概念、观念、思想等内容,也不能象绘画那样描述鲜明的视觉形象,音乐的表达具有不确定性、多解性。每一个学生听完同一首乐曲,可能会产生各不相同甚至相差甚远的思想和感受,因此会加大音乐鉴赏授课的备课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音乐材料,设计教学方案,在精研教学材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可供教学参考。

(一)感性体验,尽享音乐之美

音乐鉴赏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感觉音乐以及对音乐历史与音乐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音乐鉴赏首先是赏,也就是对音乐音响形式的感性体验。在聆听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把握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

感性体验是音乐鉴赏的初级层次,这一过程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音乐产生理性探究的冲动。感性体验重视学生的直接感官体验,是现代教学方式的突出特征之一。它强调亲身参与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脑想。当然感性体验并非毫无目的地聆听音乐,音乐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要注意所选择的作品是否融入了相关的文化主题,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正确处理音乐材料的专业语言要素的深层纵向挖掘,与横向跨学科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比较教学方法的协同关系。

(二)理性比较,细品艺术韵味

理性比较是音乐鉴赏的更深一步层次,它是在感官愉悦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持续,进入理性层面的判断比较。理性比较在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中占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旨在培养学生一种能力,力求在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为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持久热爱奠定基础。理性比较分多种类型,比如音乐作品本身不同段落之间的比较,同一体裁不同音乐作品的比较,同一题材不同音乐类型的比较等。比较的内容则可以分为不同体裁、不同音乐风格、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等。

(三)深层探究,把握人生意义

在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大学阶段,深层探究仍然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搜集、整理音乐资料,深入细致地研究,同时要搭建一个学术平台,提供学生交流研究成果的机会。课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容易操作,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和音乐知识水平。

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高校音乐鉴赏教学的有力延伸,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布置的研究课题,音乐材料的收集整理,音乐鉴赏的方法,都可以在课外音乐活动中得到实践、检验、反馈。然后再进入课堂交流经验。课外歌唱、舞蹈、音乐学习、音乐表演等音乐活动,是间接性的音乐鉴赏,同时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以音乐为载体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课外活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间接经验的传授,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个人经历感受,自我体验,自我解读,自作的过程。

五、认真编写教学流程,确定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流程是对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的布置与设计,编写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师熟悉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控。教学流程一般应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组织音乐材料、设计教学方法。找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安排课外活动的内容。教学结构是对教学流程的整体布局,是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科学的教学结构,应该体现音乐鉴赏课的特性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活动步骤清晰、容易操作,教学效果显著,最终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海宏.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音乐学,1992,(1).

[2]周海宏.“内容”与“形式”问题的梳理――兼再谈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人民音乐,1999,(1).

[3]齐易.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5]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6]谢嘉幸.音乐教育研究指南[J].中国音乐,1997,(增刊).

[7]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8]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on Public 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Ordina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uo Pengfei

(School of Arts,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学科综合,活动设计,多媒体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高中音乐教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课改”深入人心。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在不断的积极探索。但是,随着音乐系课程的深入推进和普遍展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在实践中凸现出来。如何正确看待音乐教学与学科综合?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可不可以创造性的理解?怎样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人根据自己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多年实践和思考,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边抛砖引玉。论文参考。

1.学科综合要避免盲目延伸,要坚持“以音乐为本”

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讲到“应当提倡学科综合”,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领域的纵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合理的学科综合,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但是,一些音乐鉴赏课的综合学习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社会调查、查阅资料、讲述民族历史与文化、文学语言、戏剧表演等非音乐的活动,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离题的拓展。如老师在欣赏、介绍云南彝族民歌的时候,大量的跟学生在讨论云南的民族服装、节日、民族习惯等问题,缺乏音乐性,音乐课前半截俨然成了历史文化课。虽然课堂内容丰富多样,但这样的学科综合是不可取的!这样的音乐课迷失了音乐本性!音乐学科综合,必须坚持以音乐为本的原则,必须要以音乐为载体,以丰富的音乐、绚丽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为综合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学科综合才真正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讲到“应当提倡学科综合”。

2.课堂活动设计要恰当有效

新课程的实施给音乐鉴赏课带来了很大变化,曾经是“规矩、呆板、拘束”的课堂渐渐离我们远去,各具特色的教学课例层出不穷,令人回味,新课改精神已逐渐深入人心。随着“热闹”的音乐鉴赏课越来越多地涌现,不少一线教师逐渐走入了一个误区:不“热闹”的音乐可就不是好课,不“热闹”的音乐课就体现不出课改的理念。于是,那些即兴课堂表演、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分组讨论等等有必要没必要的教学环节,统统都被加了在课堂教学中。“热闹”是有了,却大有哗众取众之嫌,因为有些课堂活动根本就没有踏踏实实地为教学服务,只是为了制造“热闹”而已。

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只抓住了教学方法的外壳,盲目模仿,迷失了方向,远离了新课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从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的时机、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多角度来分析问题,使音乐课堂活动既有活泼新颖的形式,又有深刻厚实的内涵;既有热闹活跃的气氛,又有凝神思索、静思默想的时刻,让浓浓的音乐流淌在学生心间。音乐活动的设计最好是是能水到渠成,这样的活动,才会事半功倍、锦上添花。

3.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工具,莫让多媒体喧宾夺主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音乐鉴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也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主流的音乐教学辅助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运用,认为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必须得使用多媒体,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等于上了一堂优秀的音乐课,从而走进了多媒体运用的误区。有些教师老师在准备一节音乐鉴赏课时,似乎不是把功夫下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上,而是把精力聚焦于课件制作上:彩色背景、立体文字、三位动画、影视录像等等应有尽有,不管与教学内容有没有关、有没有必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辅助手段”深深吸引,他们再没有心思去聆听音乐、去体验音乐。论文参考。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发出的唯一感慨就是:音乐老师制作的课件太棒了!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交流、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应当科学、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让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4.音乐鉴赏要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师只能适当的引导,避免过多的言传身教

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学科同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体验的方式。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知觉的方式。因此,音乐教育过程,应是一个学习者对音乐的感受、感悟和音乐对学习者的感染、感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其作用是引导学习和促进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仍试图把音乐给学生“讲明白”,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其根本症结在于排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无法形成同音乐之间的直接体验与交流。音乐音响的非语义性特征决定了音乐教师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过多讲解,学生们在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时,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所联想或想象到的音乐内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对音乐内容进行过多的讲解和诠释,无益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论文参考。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言语引导是音乐鉴赏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例如:由于学生音乐经验积累或联想、想象能力的差异,他们在聆听音乐作品时往往表现为浅表层次的不同反应与理解,若达到对音乐深层内容的领会,教师启发性的引导就成为必要。但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切忌那种直白的音乐解释,而应采取一种对音乐的描述。总之,恰当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化:由传授变为感受,由讲解变为理解,由分析变为描述。

总上所述,我们要地认识到,实践新课程,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光靠一股热情、盲目模仿是不行的,要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实践,并不断反思和小结,才会真正有所收获。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时刻紧跟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康晓蕴. 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 (07) .

[2] 王玲.浅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从“和”的审美角度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J]. 作家, 2009, (20) .

[3] 王志杰,张绪佳. 感受音乐要素的作用[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6, (10) .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 音乐鉴赏 问题 对策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音乐鉴赏课长期被语文、数学等课程所压制,往往容易受到学生及教师的忽略。一些中学音乐鉴赏课堂形同虚设,虽然发放音乐课本,但是从未真正上过音乐鉴赏课,有的甚至将其作为自习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考试课内容。学校的这一行为给学生形成了消极的心理暗示,学生也普遍对音乐学习失去了热情和兴趣,这明显无利于学生的全身心发展。因此,积极面对当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逐一进行解决,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于音乐领域更强的鉴赏能力。

一、当前中学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时安排不够合理,音乐鉴赏课时相对较少

鉴于我国当前中学教育中实施的考试制度,中学阶段其考试课的课时安排相对来说比较紧凑。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惜占用音乐鉴赏课时给学生补课,完全剥夺了音乐鉴赏课时。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过少甚至没有,音乐鉴赏课程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

(二)音乐教师自身的原因

由于对于音乐鉴赏教学不够重视,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音乐鉴赏课,但是任职音乐教学的老师往往是其他学科的老师,音乐鉴赏专业能力欠缺,学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不能及时予以专业性的解答,更不能悉数传授给学生音乐鉴赏的技巧。

(三)忽略了音乐的感性特点

部分音乐教师单纯地把音乐作为一种学生认识的对象,把音乐鉴赏通过知识体系的形式来传授。一些老师甚至教导学生使用抽象思维来学习音乐知识,把音乐鉴赏当做一种实体来讲解,忽略了感悟的学习方法。音乐作品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品,是一种感性较强的知识领域,学生必须学会从感性角度出发,去思维、去学习,与音乐从感性上沟通交流。

(四)教学手段匮乏、学生学习热情不够

音乐鉴赏课程要与其他学科相比不是很高,也正是如此,学生难免会忽略其重要性。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手段匮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传授的知识内容过于死板,拓展性不强。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处于特殊时期,学生开始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一旦学生将音乐鉴赏课程定位为不感兴趣的课程,就会失去对音乐鉴赏课程高度的积极性,更别提去深刻领会音乐鉴赏所蕴含的乐趣。

二、中学音乐鉴赏教学改善对策

(一)提高对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

从学校角度来说,要全面提高对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加大音乐鉴赏课程的投入力度,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感悟空间和时间。例如,学校专门开设音乐教室,大量引进多种音乐器材等。学校、教师、家长要矫正态度,积极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思想,重视中学音乐鉴赏教育的重要教育意义,进而帮助学生从自身出发,重视并加大对于音乐鉴赏的相关学习。

(二)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

无论是哪一科的课程教学,代课老师由于其工作的临时性以及专业知识不足等原因一般都不会过于认真负责,音乐鉴赏教学的低要求更是“放任”代课老师随意传授音乐知识。因此,要想加强音乐鉴赏教育,学校首先要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使其教授学生全方位的音乐才能。

(三)加强学生对音乐领域的感悟能力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需要一定的知识体系架构,它更注重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熏陶和领悟。因此,音乐教师要成分考虑如何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性、抒情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的觉悟性,向学生分别提供各种形式风格的经典作品。另外,举办适量的音乐活动也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切地领略音乐所散发的魅力,帮助学生通过音乐鉴赏对自己重新定位,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己,重新了解、认知自己。

(四)改革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手段

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若想充分发挥音乐魅力,需要教师多多组织实践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充分感受、体验生活和人生、领略自然,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到音乐鉴赏教学中,来大幅提高音乐鉴赏的教学质量。音乐是一门体验性、感悟性较强的学科,单纯地传授音乐相关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充分领略音乐魅力,要切实发挥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是当前音乐鉴赏教学需要重点完成的工作,以促进学生之间在情感层面上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共同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让学生充分领略音乐所蕴含的无穷尽的魅力。

例如,通过鉴赏《苗岭的早晨》歌曲,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曲中所描绘的苗族人的愉悦心情,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可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春意盎然的风景图,让学生在脑海中的大自然肆意放松身心;又如,教师编排《青春舞曲》有关的音乐活动,可引导学生通过打击乐伴奏和舞蹈等方法来完美演绎《青春舞曲》这首歌曲。通过有关的音乐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整个音乐课堂充满青春气息,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理解“青春”的主题。如此一来,“青春”就在欢快而又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青春、体验青春。

三、结语

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相信随着国家对音乐教学重视度的不断攀升,以及人们对音乐认知进一步加深,中学音乐鉴赏会随着不断的改革、完善而发展。相信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在全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会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功能,从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佳.打开音乐之门――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聆听和鉴赏的能力[J].南方论刊,2010,(10).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第7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第8篇

关键词: 感性 理性 情感体验

随着高中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再次如火如荼地展开。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课改探索也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出现许多新气象,其中有一种教学现象引起了许多教师的争论,那就是——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是用“理性”的分析来剖解作品、解释作品?还是尊重学生直接通过“聆听”用“感性”的方法去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这两种教学理念哪一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准确地体现高中音乐课的课程性质,能更好地完成高中音乐课课程培养目标?本文将围绕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不同的声音

观点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既然是音乐欣赏课(也包括鉴赏课),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少讲,学生应该尽量多听。①因为音乐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可指向性的特点,它是一种非语义性的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教师多讲不仅徒劳,而且也更多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很容易导致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独到见解。如果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则可以着重从作品的历史文化、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角度去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另外,持有此种观点的教师还从作曲家创作作品的角度去证明欣赏音乐作品应该“感性”而非“理性” 的道理。他们认为:很多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创作都源于内心一种强烈的情感驱使,并不是简单的音乐元素和作曲技法的堆砌。柴科夫斯基曾说:“写一部器乐曲……这纯粹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②肖邦在创作《玛祖卡》时曾说:“心中翻腾着的情感就像在风中熊熊燃烧的篝火一样炽热……”③这些都是内心直接的感性情感对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产生影响的真实写照。这同时也说明即使是作曲家,其音乐作品也是更多地在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而音乐元素和创作技法只是被看成能唤起演奏者和听众情感共鸣的方式而已。音乐作品的核心是“思想情感”,音乐元素只是外在的形式,所以欣赏教学更应该把握作品的“核心”,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聆听”,注重“感性” 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强调音乐元素这种外在的形式来解析音乐作品,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以上这一观点体现了广大教师的实际教学感受。因为在平时的课堂上,如果教师洋洋洒洒地从旋律、节奏、力度、和声、曲式结构等元素去剖析音乐作品时,学生往往是很反感的。一来,是听不懂这中间的许多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二来,本该内心持有的那份产生联想的“感性美”也在这种“为什么?”的理性分析中变得荡然无存。学生的“审美”在这第一步就遭到了“扼杀”,于是便出现了“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所以,广大教师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普通的音乐欣赏者而言,感性的情感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理过程,如果只是注重音乐作品的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忽略情感的直接体验,那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完整而深刻的感受音乐之美。

观点二: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直接的感性情感体验只是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初级阶段。原因是这种仅凭“感性”的体验往往只能局限于作品的喜怒哀乐的表面感受,而无法深入作品的内涵,更无法从“理性”的角度一步步地提高,逐步达到更高层次的专业欣赏水准。换言之,高中欣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美”,更要让学生分析、理解产生这些“美”的原因,掌握音乐作品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旋律、节奏、速度、曲式结构、音色变化、调性转换、配器等形式要素来达到“美”的表现的。

此观点符合了专业音乐学习的思维逻辑。结合音乐教师自身的欣赏经验来说,如果连“主题”都无法抓住,那如何去理解和体会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 “英雄”在苦难中战胜敌人的感人过程和从死亡边缘重新振作、从号角声中走向光明和胜利的高大形象呢?!再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奏鸣曲式结构中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对比发展变化,不能把握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不同创作意图,那么对这部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迁、思想内涵等的感受或许就无法达到十分深刻的地步。

综上所述,以上两派观点似乎各说各有理,那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做才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继续深入探究。

首先要探究一下产生以上两个观点的理论依据。

二、两种观点的理论依据

要探讨某种教学方式是否合理,就不得不思考该种教学方式是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音乐课的课程性质是通过鉴赏音乐作品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课标》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鉴赏教学“感性情感体验”和“理性领会音乐元素作用”两种要求确实都是存在的。所以,持以上两种不同观点的教师似乎都可以在《课标》中找到自己教学行为的理论支撑。但通过仔细甄别“强调情感体验”、“领会元素的作用”可以看出:虽然《课标》都提到了“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两方面要求,然而从宏观的培养目标来看《课标》,首先强调的是“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而并非是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从活动建议来看,《课标》也明确指出:“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心应该是直接的“感性”情感体验,而非“理性”的元素和技法的解析。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否定“理性”分析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为了说明音乐鉴赏课“感性”和“理性”的正确关系,我们有必要弄清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性”和“理性”各自起到的作用。

三、“感性”、“理性”在欣赏中的作用

当一个欣赏者开始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作品的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刺激欣赏者的听觉器官让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和联想,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联系,并将自己投射到作品中。在这种共鸣想象联系的过程中,欣赏者便自然而然地享受着来自音乐作品的“美”。事实上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的认识就是如此的直接。比如,欣赏者感受到民歌《小白菜》的悲伤情怀时,是先想到其旋律的下行还是直接产生了这种悲伤情感?答案肯定是后者。也就是说欣赏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是内心联觉的直接感应,而不是技法、元素、结构的逻辑推理。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在《走进音乐世界》的讲座中也指出:“即使是专业音乐人士也不可能‘听懂’每一部音乐作品。”这也充分说明是否理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表现技法等要素对感悟乐曲内涵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法用音乐元素分析计算推导得出的。“内心联觉、直接感受”才是体会音乐美的最好方法。这种“感性”的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完整地感受音乐的“美”,体验作品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那么在鉴赏过程中 “理性” 分析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理性”解释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理解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懂得“产生美”的原因,领会“表现美”的技法。这种“理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为部分学生希望向音乐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因为无论是从事演奏、演唱、创作甚至理论研究的音乐人才都不可能仅通过“聆听、体验”音乐作品就能完成学习的,而是要通过大量的生理技能和理论技法的学习训练才能完成的,而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解析正是理论技法学习的一部分。从这一点来看,“理性”对于学生能够在音乐专业向纵深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感性”与“理性”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其实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并不能简单地采用“非此即彼”的观念。但是这两种不同教学理念的受众面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感性”倾向于“业余、兴趣、享受美”的学习目标。“理性”则倾向于“专业、系统、知识技能训练”的学习目标。两者相比,无论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后者均远高于前者。虽然不能否定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欣赏水平的提升作用,但现行教材突出的“经典 + 典型”的设置思路造就了内容的“广、繁、难”特点,使得音乐课在学生音乐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无法具体展开“理性”的专业学习,只适合“感性 ”的业余学习。而且《课标》也明确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培养音乐爱好者,通过音乐培育心智积极健康的公民,而非音乐专业人才。所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心还是应该落在“感性”的听赏方面;“理性”的分析应该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非主要手段。当下我们一说到音乐鉴赏课就立刻想到要用曲式、旋律、节奏、力度、和声、音色、配器、调式调性等元素给学生展开教学的这一观点和做法值得反思。

四、再论“以音乐为本”的音乐课教学原则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师会坚持认为:音乐鉴赏要从“理性”的音乐元素分析入手?原因有二:其一,文章前面所提到《课标》中要求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标准之一“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其二,专家学者针对高中音乐课指出“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不错,“以音乐为本”的确有强调通过音乐元素进行教学的理念,但那是针对中小学歌唱教学、演奏教学的普适性要求,即使是高中歌唱模块、演奏模块也可以通过音乐元素进行适当的分析、解释、引导。因为此时所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作品所涉及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往往是很基础性的,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但是鉴赏教学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往往是多样的(有交响乐、协奏曲、钢琴曲、琵琶曲、歌剧、古曲……)、经典的、宏大的,甚至是艰深的。这些作品所涉及的音乐理论知识、创作技法、演奏、演唱技巧等跟演唱一首简单、朴实的歌曲,演奏一首小曲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决不能同日而语,也绝非是非专业教学所能胜任的。但遗憾的是就有那么多的教师以为抓住了以上两个理由,便不顾学生的具体学情,坚持认为:如果音乐课离开了音乐元素就不能称之为“音乐课”了。更有甚者指出:如果音乐课不从音乐元素的角度去讲解,只强调“感性”、“聆听”、“体验”的教法,那么任何一位教师都能上音乐课,就不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来授课了。但本人却不这么认为。首先,虽然本文的观点提出了高中音乐鉴赏课应该“感性”重于“理性”的观点。但并不否定“理性”学习在学生向专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同时也应该为有能力和兴趣在音乐专业上想进一步发展的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这是《课标》中明确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其次,高中音乐课的授课形式丰富多样,谁会否定教师的演唱、演奏、舞蹈等作为常规教学手段在音乐课中的作用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任何提问都有可能出现,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是不可能胜任音乐教学任务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高中音乐鉴赏课“以音乐为本”教学指导原则的本意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重心放在对音乐作品“音响”的聆听上,而非“文字解说”的这一层面而言的。并不是说“以音乐为本”就一定要用音乐元素来解释任何一部音乐作品。说实话,就当下全国普通高中生的音乐基础和高考体制(音乐是非考试科目)而言,音乐课如果过分强调从音乐元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进行作品欣赏,那么音乐课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会更加严重。

五、结 论

高中音乐鉴赏课应该“感性”重于“理性”,要立足于音乐文化和审美教育相结合,尽量简化知识与技能的认知框架,将“理性”的分析作为一种非主流的辅助手段,尽可能突出“感性聆听”,体验作品完整的美感,加强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感悟,努力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努力。

注 释:

①《应该如何处理音乐欣赏教学中聆听与讲解的关系》,《中国音乐教育》2013年第3期“国培在线”。

②耶日·勃罗什凯维奇《肖邦的故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