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奥数教案

奥数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11 19:06:25

奥数教案

奥数教案第1篇

关键词:创新;兴趣;奥林匹克;思维能力

一、培养对数学奥林匹克学习的兴趣

通过三年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训练,笔者深深觉得学生应该着力培养自己对数学奥林匹克的兴趣。著名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确实如此,学生学习任何新的知识都离不开对它产生的好奇心。数学奥林匹克对人们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学的,不容易理解的,所以在教师上课的时候学生应该好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只要一步一步学下来才会使学习者感觉数学奥林匹克并不难。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多参加教师组织的互动环节,在互动的过程中和同学们分享彼此看待问题的想法和见解。在教师组织的互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会使学生们感到学习数学奥林匹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奥林匹克的兴趣。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可以用比赛的方式来培养对数学奥林匹克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者自己分两个组比赛,看哪个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不过笔者认为要想学好数学奥林匹克还是要好好把握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所以上课还是要好好听课,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教师走。

二、通过教师设置的难题来调动对数

学奥林匹克学习的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直都帮学生们解决难题,教师也会给学习者出些难题,让人们课上讨论或者是课下通过查阅资料来得到答案,等到再上课的时候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然后进行彻底的讲解。其实,教师也会注意控制出题的难度的,一般都不会出太偏离学习的内容,如果出的题太难太偏的话,学生会很难得出答案,那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每个人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不同,学习较差的同学课下应主动找教师交流,让教师对这种接受能力差得学生进行补习,这样学生才会清楚地了解自己哪些问题是搞不懂,千万不要不懂还不去问。有的学生较腼腆,不敢主动找教师问问题,学生应努力克服这种现象,如果实在不想找教师问问题,课下也应找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讲解。在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下努力追赶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应该课下多复习、课前多预习,要学会“笨鸟先飞”。学生一定要调动起来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学习数学奥林匹克的求知欲望。

三、联系实际,提高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

学生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是离不开数学的,不能觉得学习数学是枯燥的、没有用的。笔者认为学生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数学奥林匹克的内容来做一些数学游戏,从而可以学会一些特殊的思维方式,学会在游戏中找出问题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发现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和方案,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学习任何知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各种问题,让学生学会在问题中产生问题。数学奥林匹克中有些问题是教师课堂上涉及不到的内容,因此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果教师给的那些难题是学生自己解出来的,那么学生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更加印象深刻。所以学生应该大胆地去创新,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可以有利于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奥林匹克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想象力的无限延伸。

四、养成良好的心态,克服创新思维中的一些难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便出现一些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还是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示赞扬。因此学生要相信自己能行、自己肯定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奥林匹克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学生也要配合教师努力使自己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奥林匹克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可以很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创新思维是具有新颖性的,它主要是在解题思路上或者是答题技巧上得到创新。在数学奥林匹克训练中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激发了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以达到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学生要用良好的心态,联系实际,在教师的鼓励和培养下,大胆主动地去创新,去质疑,去举一反三,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被彻底地激发。

参考文献:

[1]张灼.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思维发展——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6(24):215-216.

[2]冯绍兴.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6(22):215-216.

[3]陈国军.高中生数学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5):52-53.

奥数教案第2篇

人们开始知道奥康纳,因为她是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大法官。而在最近,她为更多普通中国人所知,乃是因为其一纸辞呈打破了美国最高法院存续了11年之久的成员组合,“九个老男人”不得不面临重组。“奥康纳时代”结束了,围绕奥康纳的一些话题却似乎才刚刚开始。她为法律职业、裁判理论等研究领域带来不少鲜活的话题,特别是对于异域法律人而言。

一、 女性法律人的精神领袖

美国学界对于法律职业研究表示出少有的热衷,而普通民众对于法官个人信息的关心也是罕见的,以至于我们虽身处异域却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奥康纳的个人资料,知道奥康纳其人其事。

其实,在1981年之前的奥康纳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少关注。雅各布森(Jacobson)法官在1979至1981年间是奥康纳的同事。据他回忆,奥康纳被任命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震惊了所有人,在这之前密西西比以东几乎没有人听过桑德拉·戴·奥康纳这个名字[i].在得知她被任命为大法官后,亚利桑那州上诉法院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法院也不时地接到问及奥康纳能力状况的电话。

20多年过去了,奥康纳的表现堪称卓越。挑剔的媒体给与她的评价毫不吝啬。奥康纳甚至被誉为“真正”的首席法官,以及美国最有权力的法官。还有一些人称她为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性。她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实际上超过了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媒体记者说,我们实际上是生活在奥康纳时代的美国。托马斯·戈尔茨坦(Thomas Goldstein)是位律师,他曾经预言,奥康纳法官的退休将会不亚于一场核战争。

奥康纳的为人之道及行事风格和事业上的成就总是被人们一并谈起。亚利桑那最高法院的法官迈克格雷戈(McGregor)曾经担任过奥康纳的书记员,她提及奥康纳就兴奋起来。在她眼里,奥康纳是个极具好奇心的人,喜欢不停地提问,爱旅游,也总能满载而归获,善于获取信息,任何人和她在一起呆上一年都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另外,奥康纳还被认为有着过人的组织能力。迈克格雷戈说:我从没有见过哪位能像她那样能够将如此烦杂的事务压缩在一天之内,并处理得有条不紊。她每周都会见书记员讨论案件,让他们有机会表达意见。即便她不同意我们的看法,也会认真听取,从不让我们有人格被贬低的感觉[ii].

她个性有的那西部牛仔强硬气质同样值得关注。一般认为,在法官们对于判决结论没有分歧的前提下,附加意见是他们表达不同声音的一种最为妥当的通道,每一份附加意见都表明了,法官对于案件所保有特别强烈的感情或者对于案件的问题持有不同看法。奥康纳特别喜欢写附加意见,这一点实际上表明了她既不善于也没有兴趣讨价还价,她是个坚定的不愿意妥协的人。

进入法学院学习的美国人中女性人数比率50%,进入美国法律职业的女性所占比率也较高,但是处于领导位置的人则凤毛麟角。她的成功让许多女性职业法律人,特别是,让法学院的女生们看到了希望。虽然在奥康纳任职之后,现状没有多少改变,我们仍没看到美国法律界有多少女性身份的领军人物,奥康纳依旧是他们的精神导师。有这样一位人物很要紧,因为在美国一直有人唱反调,认为女性特有的胆怯和脆弱很显然使得她们并不适宜从事这个行当。

二、 社会生活的“圭臬”

奥康纳的判断力一定程度上已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圭臬。世人不会忘记正是她的关键一票甚至改变了美国总统的姓氏。奥康纳如何形式判断权对于美国社会事关重大,其裁判方法自然也成为学者们乐道的议题。2004年10月,马里兰大学法学院,马里兰大学种族、宗教、性别阶级法律杂志社联合策划了“女性、领导与平等研究项目”,以“游离票:桑德拉·戴·奥康纳及其对于种族、宗教、性别和阶级问题的影响”为题目作了主题研讨[iii].参加者主要讨论奥康纳的性别是否对于其裁判活动产生了影响。将这个话题作进一步拓展即是,裁判是否会因为裁判者的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然而,较之重视法律方法论的德国人,由于受到现实主义法律运动的影响,美国人对于裁判活动的关注兴趣不止于事实于规范本身。在研究奥康纳裁判方法时,人们不自觉地将注意力再度投向她的个人信息,其研究方法也超越了法学方法本身。

有学者们曾经利用统计方法结合裁判理论对于奥康纳的裁判活动作了全景式的分析,希望借此能够总体把握她的裁判风格以及她个人对整个最高法院的影响。卡耐基梅隆大学丹尼·洛文塔尔(Diane Lowenthal)博士与芭芭拉·帕默(Barbara Palmer)副教授在这个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iv].他们合二人之力,通过统计资料分析,从她撰写意见书的方式及其飘忽的投票中所显示的态度得出来一些富有启示性的结论。他们的分析表明:总体而言,她所撰写的多数意见书与附加意见书并不比她的同事多。在多数意见撰写方面,恩奎斯特法院遵循均等原则,而她写的附加意见充其量也只是达到了平均数。但是,在某一些案件中,诸如民权案件、5比4的玄妙裁判等等,则是另

一番情形,她的位置显示出了重要性来。他们对1994至2002年间每一位大法官所投构成多数的一票(5比4多数票裁决)的情形作了统计。在这些案件中,奥康纳以 76.9%的比例高居榜首。换言之,以一票决定了案件的结果的情形,奥康纳大法官占了超过四分之三之多。肯尼迪(Kennedy)紧随其后,达到 74.4% .史蒂文斯(Stevens), 苏特(Souter), 布雷耶(Breyer), 金斯伯格(Ginsburg)这4位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大法官的5比4多数票裁决的比率只有约40%。

当然,在众多议题中,更为学者乐道的是,奥康纳是否将其整个生命经验都带入了审判席?她生长于大牧场,从事过各种法律职业活动。大牧场特有的自足文化性格以及其个人为谋求法律职业所作的努力对于她一生的发展形成了影响。还有,她作为妻子和三个儿子的母亲的身份也影响到她对于世界的看法。但是,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了其裁判活动呢?

在奥康纳任职不久,范得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法学院的苏姗娜·雪利(Suzanna Sherry)教授就从“女性法学理论”的视角对奥康纳裁判的行为作了分析。传统理论将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当作单子化个人的权利,“女性法学理论”则将注意力指向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关系,以及一个人决定对于社会的影响。女性法学理论反对一种从“对抗性的、二分式的、零和游戏的”视角看案件中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它提供一种双方各自做出让步以求得一种妥协的方法。雪利教授认为,较之最高法院其他“老男人”,奥康纳在其所作的裁判中显示出其裁判理念的柔性面向来。在雪利教授看来,奥康纳以事实为基础的裁判方法,较为典型地表达了其中间立场,很明显是出自其女性身份而不是她的政治立场[v].例如,她在堕胎案件中所作的附加意见被认为是“母性法律思维”的一个典范。而涉及未成年的以及双亲确认的案件中,奥康纳的裁判方法显示出,她不情愿将一个抽象的、一般性的原则适用于每一个家庭情况,并且提供一种妥协方案。基于这种认识,她在一些案件中投出重要一票,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一票。人们从类似案件中找到奥康纳裁判理念中女性主义的蛛丝马迹。

而在另外一些案件中,虽然她采用了同样的裁判方法,对裁判结果发挥影响作用的却被认为是她的任职经历。例如,在平等权保护的案件中,各州最高法院中的不同意见基本上来自几个女性的大法官。然而,其他女法官,如鲁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大法官,则并没有采用以事实为基础并寻求妥协的裁判方法的方法。因此,奥康纳独到的方法未必完全是性别因素使然。反而,这可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她是最高院唯一一位具有立法经验的大法官。她曾经在亚利桑那州做过议员,并且成为多数领导人,这个位置要求人必须懂得妥协和让步的重要性

三、 身前身后事

个人的生命体验是否会对裁判活动构成影响,法律现实主义者早就给出了答案。然而,奥康纳本人不愿意将其法学理论或者其他女法官的法学理论称之为柔性的,并归因于性别因素。如果从纯个人的角度看,奥康纳怎么也不会忘记上个世纪50年代当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时却因为性别的原因而找不到一家律师事务所供职的酸楚。“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她考虑的很长远。她明确指出,这种“新的女权主义”非常可怕。“真正的女性”维多利亚式的神话只会让女性长久地不能真正地置于法律圈之内。

其实,奥康纳那一票的影响力主要归于美国的政治因素。目前在美国最高法院中,有八位在意识形态上非常鲜明。史蒂文斯、苏特、布雷耶、金斯伯格这4位有自由主义倾向。另外4位恩奎斯特、肯尼迪、斯卡利亚(Scalia)、托马斯(Thomas)属于保守派。这种情况使得奥康纳的影响力增加,因为在4比4的情况下,她的一票将是决定性的。奥康纳功成身退之后,围绕奥康纳留下的空缺与共和党所展开的驴象之争再怎么激烈都是可以想见的,布什能够子承父业,戈尔黯然退场,这一幕让美国人至今不能释怀。

作为一位普通民众,大法官这个职位所寄寓的只是人们对于社会公证的期许。大法官的人选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在于一个个具体的、贴近生活的案件。大法官的裁判理念将会影响到宗教、种族、民权、堕胎等方面的制度,试想如果坐在奥康纳位置上的是另外一位大法官,今天美国人的生活也可能是另外一副版本。

作为一名大法官,奥康纳给予人们留下了很多的感性话题,而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注释:

[i] Matt Silverman: Most Gracious: Insights Into Justice Sandra Day O‘Connor, the State Bar of Arizona Arizona Attorney, 2000,(28) p.37.

[ii] Matt Silverman: Most Gracious: Insights Into Justice Sandra Day O‘Connor, the State Bar of Arizona Arizona Attorney, 2000,( 37) p. 28.

[iii] Charles D. Kelso and R. Randall Kelso: Sandra Day O‘Connor: A Justice Who Has Made a Difference in Constitutional Law,2001(32),p.915.

[iv] Diane Lowenthal and Barbara Palmer: The Sway of the Swing Vote: Justice Sandra Day O‘Connor and Her Influence on Issues of Race, Religion, Gender and Clas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Law University of Maryland Law Journal of Race, Religion, Gender and Class,2004(4),p.211.

奥数教案第3篇

一、时代背景

任何社会运动的产生和发展都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根源。研究美国职业教育的体系变革以及奥巴马政府的相关政策需以对其时代背景的了解为起点。

(一)美国青少年培养危机的渐趋凸显

许多美国学者喜欢用中文的“危机”一词诠释英文中的“crisis”,即危难与机遇并存。美国职业教育勃兴时代的启幕就源于青少年培养危机的渐趋凸显。当下美国,青少年培养这一关乎国家未来的社会工程正处于危机时代,其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其一是厌学辍学危机。在中小学特别是高中教育领域,厌学之风呈蔓延之势,学生辍学率不断攀升可以说是近十年来美国教育的最严重问题。在其2013年4月推出的“高中教育新蓝图”改革计划中,美国教育部引用了盖洛普公司对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最新调查统计数据:小学学生厌学率24%、初中学生厌学率39%、高中学生厌学率56%。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高中毕业率尚居全球首位。而在21世纪,美国高中毕业率却徘徊于70%,辍学率在全球发达国家中 “名列前茅”。其二是从业能力危机。从业能力包括应用技术技能和职业生涯技能两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充分发展,因此美国青少年群体中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产出”与全美产业界需求之间已出现严重失衡。与此同时,包括审思明辨、创新求变、应对问题、交流表达、团队协作等一系列要素在内的职业生涯技能(在美国,这些要素又被称为21世纪技能)正日益成为当下及未来青年人就业的必备能力,而这又恰恰是美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一方面青年失业率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企业界用人需求却无法满足的“技能鸿沟”问题成为制约美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端。无论是当下美国最亟待发展的科技数工[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产业领域,还是未来美国社会“高薪酬待遇,高技术含量”工作岗位,以及被学术界广泛引用的乔治城大学2018美国就业需求预测,应用型人才的缺口都达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

(二)振兴职业教育成为美国社会精英共识

在美国,无论内政外交,各政策领域都有其包括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在内的影响力精英群落。在群落中,于特定时期内影响力最强的机构、组织及个人即为核心精英群。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变革教育体系使之与社会职业发展相契合成为新一代教育政策核心精英群之共识。于此共识下,振兴职业教育自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1年2月,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推出了《条条大路通罗马:21世纪青少年培养》研究报告。该报告对美国青少年培养危机进行了深入梳理与剖析,提出破解之法在于摒弃美国中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单一化格局,构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体系,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开发学生应用型综合技能的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则是其关键。事实上,该报告观点并非标新立异,而是美国知识界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对青少年培养的功能发挥问题日积月累形成的一致共识。

2011年底,奥巴马总统就业与竞争力顾问委员会(由经济界精英人士组成)《美国经济复兴路线图》研究报告。该报告历时两年完成,是上述委员会与全美产业界精英群体进行广泛磋商后的共识表达。在报告中,技能鸿沟(尤以接受过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等层次技能人才的缺失为甚)问题被视为制约美国经济复兴的最主要瓶颈,而振兴以全美社区学院系统为主体实施的高等职业教育则被确立为重振美国经济的首要举措之一。

近几年来,美国影响力精英群落中关于技能振兴的呼声不绝于耳,就连对外政策核心精英群中最具影响力的对外关系理事会也“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报告,称国民技能之失已动摇国本,危及国家安全。由军方推出,被称为新版乔治·凯南报告的文件中也提出美国国家战略应从“遏制”转向“可持续发展”,而全面提升国民技能则是其中关键。

二、奥巴马政府的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建设

构建全新的生涯与技术教育体系,使其实现由1.0版向2.0版的转型升级(阿恩·邓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比喻)是奥巴马政府中等教育政策的核心要务之一,而其相关举措则包括以下方面。

(一)推动中等教育“职业意味”的彰显,为中职教育体系升级营造有利环境

在美国,就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一直是中学职业教育救济弱者、低人一等的代名词,后来虽改名为生涯与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始终没有太大改变,究其根源,中等教育“职业意味”难以彰显是其根本原因。

当下美国,在教育致用主义思潮影响下,改革中等教育以彰显其“职业意味”正逐渐成为美国社会影响力精英群落的主流共识。执政以来,奥巴马政府就通过一系列举措促推这一共识在全美中等教育领域的深入人心,其具体做法包括:其一,大力鼓倡中学教育职业准备功能的重要意义。近几年中,包括奥巴马、阿恩·邓肯在内的政府高层经常利用各种场合与机会宣扬发展中等生涯与技术教育对破解技能危机、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义;轻应试教育,重生涯技能培养的全新中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以职业咨询与指导、企业及其他机构组织实习经历、职业教育课程项目等方式进行的职业陶冶活动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功能发挥等相关主题。

其二,在美国《中小学教育法案》改革计划中凸显教育与职业沟通的原则。《中小学教育法案》是联邦政府资助并调控美国中等教育的最重要法案。为建构多元化中等教育人才培养路径体系,奥巴马政府从2009年起便开始力推《中小学教育法案》改革计划,而贯穿其间的基本原则便是学习为应用而准备,教育与职业相沟通,使受教育者能够“具备深造之能力,适于职业之准备”。

其三,通过“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改革工程将“具备深造之能力,适于职业之准备”确立为美国中等教育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力争上游”是奥巴马教育政策的“旗舰”项目,为此政府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竞争性拨款,在全美各州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体制变革。“力争上游”改革工程涵盖中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以“具备深造之能力,适于职业之准备”为准则重塑中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可谓其中心环节。

其四,全力打造教育与职业相沟通的国家工程:科技数工教育运动。科技数工教育运动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教育的核心主题。该运动始于本世纪初,在奥巴马政府制度保障、政策激励、资金投入等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得以蓬勃发展。科技数工教育运动可以说是教育与职业相沟通的集中体现:这一运动的兴起源于美国科技数工产业领域的巨大技能人才需求;现下科技数工教育活动的开展均以“职业准备”为首要目标;运动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批新型科技数工主题中学成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之典范。

(二)提出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构想并以珀金斯法案改革计划为其制度保障

2012年4月,美国教育部《致力未来:重塑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的改革蓝图》政策文件,提出以与时俱进、实用为纲;联群通力、多边共治;有机衔接、一贯而成;课业严谨、技能融通;勇于改革、力求创新;兼顾公平,不失包容为基本原则的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建设构想。为确保该构想的顺利实施,美国教育部于同年推出了针对《卡尔·珀金斯法案》的改革计划。此计划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将“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构想的六项基本原则定为新版珀金斯法案的核心框架,以此为基础再逐一加以充实。二是增加多项新条款,为“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构想的最终落实确立制度保障。

为“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所设新条款内容是珀金斯法案重修的最大亮点。举例来说,为确保“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的联群通力、多边共治格局,改革计划将中职教育项目协作团队定为今后申领法案拨款的唯一主体并提出:“申请团队的组成可以地域、行业或其他要素为依据,但其基本成员必须包括中等教育管理机构和提供两年制学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其余成员可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工会组织、教育及研究机构、劳动与就业领域的政府机构及民间组织等。为保证“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与高等职业教育(或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岗位间的有机衔接、一贯而成,改革做出如下规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任何中职教育项目的课程开发都必须由中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共同完成,行业技能组织、培训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也应参与其中。在学生培养方面,中高等教育机构、企业以及其他各类利益相关方之间必须签定学分衔接互认合作协议(现行珀金斯法案中,中高等教育机构间的课程与学分衔接合作只是被鼓励措施,而改革计划则将其变为申请拨款的硬性要求。此外学生的学徒制培训、企业实习经历也可兑换高等教育学分)。为使改革与创新切实成为“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的精神内核,改革计划对珀金斯法案拨款做出两点调整:第一,将制度创新作为全美各州获得拨款资金的硬性要求,即各州在从联邦领取法案拨款时需向教育部汇报其中职教育制度改革计划及相关成果;第二,抽取法案拨款的十分之一设立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基金。这笔基金由教育部直接掌握,用于奖励具有创新意义的中职教育项目、各州对中职教育新型办学模式的检验与推广以及各州在中职教育制度改革方面的创新设计。

(三)结合竞争性拨款与示范校宣传,掀动中职教育系统的“创先争优”风潮

为推动全美中职教育项目的全面优化进程,整体提升中等职教项目质量,奥巴马政府大量使用竞争性拨款,并辅以大力度示范校宣传。首先,在珀金斯法案改革计划中,美国教育部提出将该法案下拨资金整体变为竞争性拨款,根据“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构想对优质职教项目的定义,从中择优加以资助。其次,围绕中等教育改革,奥巴马政府从2009年起陆续推出了力争上游、致力创新、科技数工创新协作网络、高中教育新蓝图等多项竞争性拨款项目,其中有的是在中等教育改革大主题下包含中等职业教育内容,有的则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为主题,而“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构想的各项要素则融入申请条件之中。以2013年推出的科技数工创新协作网络、高中教育新蓝图两项目为例:前者拨款金额1.5亿美元,用以鼓励中高等教育机构、企业以及其他市民社会组织通力协作,共同开展中学科技数工教育。后者拨款3亿美元,其申请条件中对新型高中办学模式的界定和“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构想完全一致。近几年中,伴随职业教育的复兴与科技数工教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美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涌现出一批办学经验广受认可的“中职名校”,如纽约市的P-TECH学校(一贯制科技高中)、航天科技高中,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马诺尔新科技高中,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MC2科技数工高中,瑞诺斯堡市的瑞诺斯堡高中,新墨西哥州的Loving高中,等等。对这些能够充分体现“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奥巴马政府通过将其作为竞争性拨款项目典型范例、借助各类场合对其高调赞誉、授予荣誉称号、进行访问考察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它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被全美其他中学争相效仿的对象。

奥巴马政府的上述行为对“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联邦政府的十几亿珀金斯法案拨款一直是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资金来源,这笔资金的划拨一直以来采取强调公平与平均的程序化拨款方式,而将于2014年生效的新版珀金斯法案拨款金额将减至10亿元左右,而且极有可能全部转为竞争性拨款。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促推“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建设的竞争性拨款金额则不断攀升,这无疑在美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形成这样一种态势:无论职业教育学校或项目,如果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则面临生存危机;如果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则会有充足资金保障其未来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全美中职教育系统的“创先争优”风潮才得以因势而起。

三、奥巴马政府的社区学院改革工程

社区学院系统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主要实施主体,而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难以彰显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其推进社区学院系统全面改革的种种举措堪称倾力而为。

(一)着力扭转社区学院系统的“无名英雄”形象

阿恩·邓肯在其2010年10月发表于《赫芬顿邮报》上的“社区学院:成功之路”一文中谈到:长久以来,社区学院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可谓声名不振、资助不力、遭人误读。而利用其有限资源,社区学院系统却为社会供应了接近半数的高校毕业生,这一纪录无与伦比。放眼全球,无一国之高等教育能像美国社区学院一般为举国民众提供如此多的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机会。鉴于此,奥巴马才将社区学院比作美国教育体系中的“无名英雄(unsung heroes)”,而彻底扭转社区学院的这一尴尬境地也成为奥巴马政府社区学院改革工程的首要任务。政府组建之初,在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市担任两所社区学院主管的玛莎·坎特就被任命为联邦教育部副部长(出身社区学院而在教育部居此高位者在美国尚属首例),吉尔·拜登(副总统约瑟夫·拜登之妻,长期在社区学院任教)则成为全美社区学院系统的“形象大使”。在此之后,奥巴马政府为社区学院“打造全新形象”的相关措施共有三大方面。

其一,凸显社区学院之时代使命。首先,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保障。为提升美国的全球竞争力,奥巴马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重居全球高等教育普及率首位的战略目标,而社区学院之兴则被确立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其次,社区学院是破解技能危机的国之利器。在奥巴马政府一系列政策文件中,社区学院均被视为重振美国制造业、破解技能危机的不二之选。再次,社区学院是美国中产阶级兴盛之基。复兴中产阶层是奥巴马政府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方面,而社区学院则被认为是向广大民众与平民子女提供知识与技能的“中产之门”。

其二,通过“社区学院峰会”系列活动促进对社区学院功能价值的全国大讨论。奥巴马政府史无前例地在白宫举办全美社区学院峰会。在峰会筹备过程中,白宫与教育部向社区学院系统(包括学生群体在内)、产业界公司、教育及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各界力量征集意见,共同探讨社区学院的功能价值与未来发展(白宫网站为此专设栏目)。在2010年10月峰会召开之后,教育部又在全美陆续召开四次社区学院峰会,而针对社区学院的全国性大讨论也就此展开。

其三,增强对社区学院系统的宣传力度。在奥巴马政府及其教育政策核心决策层高官对社区学院时代使命与功能价值的大力宣传下,社区学院复兴美国经济“国之利器”的形象在全美逐渐深入人心。在此过程中,仅奥巴马本人提及或访问过的社区学院就有北卡罗来纳社区学院、洛雷恩郡社区学院、中央皮德蒙特社区学院等数十家之多。

(二)力倡社区学院系统与企业界间联群通力、校企共治

在当下美国,社区学院的最大发展瓶颈便在于未能与产业界技能诉求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培养出应用型综合技能全面发展的较高层次人才。社区学院系统急需全面改革已成为美国社会共识,而与企业界间的联群通力、校企共治则是各界人士针对社区学院改革的共同思路。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同的是,这里的联群通力、校企共治共有三层新意:一是全面启动全美社区学院系统与美国产业界两大社会群体间的一体化进程;二是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框架开发、教育教学过程实施等诸多环节全部纳入校企共治框架中来;三是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施教,形成以校企为核心,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的多边协作格局。曾任白宫幕僚长的拉姆·伊曼纽尔在成为芝加哥市市长之后推出了“从学院到职场”改革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芝加哥市社区学院系统与企业界间的深度融合、紧密协作。在此基础上,各社区学院与其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对其办学施教模式的全面改革,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界技能诉求为导向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育教学过程。这一改革计划可以说是对奥巴马政府社区学院改革工程的完美诠释,并因此获得奥巴马本人的高度赞誉。

奥巴马政府及其教育政策核心决策层高官还通过文件、会议、传媒等多种途径为“校企共治、振兴技能”政策造势,鼓倡全美社区学院系统与企业界间联群通力、校企共治。在上述白宫社区学院峰会中,校企一体化是核心主题之一。而后续四场峰会中就有三场是以探讨社区学院/企业共同体建设为主题。当校企联群运动在全美各州蓬勃兴起之际,白宫还专门策划了由副总统拜登及其夫人、劳工部部长希尔达·索利斯等人参与的以发掘宣传社区学院/企业合作典型事例为主题的公车五州行活动。奥巴马政府倡导社区学院/企业校企一体化进程的最集中代表当属2012年度国情咨文。在此咨文中,奥巴马总统讲述了西门子公司与北卡罗莱纳州中央皮德蒙特社区学院的联合办学事迹并向全美公众呼吁:“我在此吁请社会各界人士与我共同努力,大力推进校企联合,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再多输送200万技能人才。本届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已获得颇多志同道合企业的大力支持。众多和西门子公司一样的企业与夏洛特、路易斯维尔、奥兰多等全美各地社区学院之间的校企协作正蓬勃兴起,成功范例不胜枚举。我相信这股‘校企合作’之潮应席卷更多社区学院,使之成为能够充分满足当地经济界技能需求的‘社区就业之源’”。

(三)以多元举措助推社区学院系统的校企一体化进程

同时,奥巴马政府也推出了意在促进社区学院校企一体化进程的一系列切实举措。

其一,珀金斯法案改革计划同样适用于社区学院系统。

其二,奥巴马政府策划成立了“为美国未来奠定技能之基”联盟组织。早自上任之初,白宫决策层就希望建立能够在全国层面推动社区学院校企一体化进程的相关机构,时任奥巴马总统就业与竞争力顾问委员会成员的潘妮·普利茨克(现已担任联邦商务部部长)就受命与美国产业界精英进行广泛磋商,共议此事。在此基础上,2010年10月,奥巴马正式宣布“为美国未来奠定技能之基”联盟组织的成立。该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为工作组(成员包括教育部、劳工部、商务部、农业部等内阁9部部长以及联邦科技政策办公室、中小企业管理局等部门主管以及奥巴马总统的经济社会事务顾问),执行机构为阿斯彭研究所,联盟成员则包括众多有意致力于技能人才培养的企业界机构与组织。自成立以来,该联盟在鼓倡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推动社区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项目、发掘整理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等方面成果显著,其“撮合”而成的社区学院/企业联合体已有千余个,其中更不乏在全国层面极具代表性的大型项目(如全美制造业联合会及其下设制造业研究所与全美社区学院系统合作,对数以百万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认证)。

其三,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社区学院校企一体化进程的竞争性拨款项目。作为奥巴马政府宏观调控美国教育的最有力工具,竞争性拨款同样被其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为切实推进全美社区学院系统的升级改造工程,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始终为其积极争取大数额联邦财政拨款(奥巴马在2012年提出的数目总计80亿美元的“从学院到职场”基金便是代表),而获国会批准并付诸实践的多项竞争性拨款项目已取得明显成效。以教育部与劳工部共同管理的社区学院与职业培训项目为例,该项拨款总共投入20亿美元,鼓励各州社区学院与当地企业深度融合,协作开发及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通过2012、2013年的两轮竞标(金额为1亿元),全美各州已有百余家社区学院/企业联合体受其资助而有所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奥巴马政府竞争性拨款项目的引领下,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也纷纷推出了鼓励社区学院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竞争性基金项目。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启示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在对奥巴马政府构建美国现代职教体系过程的研究中,我们应更加深入地思考振兴职业教育,构建全新职教体系的重大战略意义:第一,职业教育之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经环节。就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实力的强大往往和职业教育的兴盛相伴相随。以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而论,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的落后者,与德国、芬兰等国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奥巴马政府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正是美国精英阶层希望效法欧洲,重补职业教育大发展一课,为国力复兴奠基共识的集中体现。

第二,对职业教育在青少年培养方面的功能价值应有更深层次认识。奥巴马政府对“升级版中职教育体系”所抱期望绝不仅限于培养产业工人、救助弱势群体等以往就业教育所承担的社会使命,而是包括了以普职相融的第三条道路培养适应21世纪职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通过学以致用的职业陶冶活动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等多个方面,这是美国教育界对职业教育功能价值的一次重新发掘。

第三,现代职教体系应成为我国完成和平崛起,实现中国梦的国之利器。技能危机与技能革命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以全面提升国民技能水平应对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与人力资源竞争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共识,围绕建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全球竞争已经展开,奥巴马政府在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的全力施为便是明证。我国应顺应时代潮流,投身全球人力资源竞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于青少年培养的功能作用,将建设中的现代职教体系打造成为完成和平崛起,实现中国梦的国之利器。

第四,我国政府应成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主力推手。作为职业教育发展后进国家,美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复兴与变革之中。可以说,美国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规划本身并无太多可学习之处(在框架结构、工作重点等方面,该构想和我国现代职教体系规划十分相似,这是职业教育发展共性规律使然),但奥巴马政府的重视程度与推进力度却很值得我国政府借鉴,在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应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视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并成为其主力推手。

奥数教案第4篇

成功的背后,总有许多因素支撑。在各路媒体纷纷向刘翔的成功进行“狂轰乱炸”之时,也有媒体对刘翔现象进行了理性的探究:教练慧眼识宝,体育环境开放,频繁出国比赛,运动设施先进,训练方法科学,甚至还有诸如美国耐克公司专为刘翔设计的一款最轻的“红色魔鞋”。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专题节目《飞翔的奥秘》却以科技为视角,对刘翔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飞翔的奥秘”在于科技的支撑,而档案的建立与分析利用,则是这种支撑的重要力量。

早在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和体育科研所就专门成立了对刘翔的训练进行科研和科技服务的课题组,对刘翔日常训练和历次国内外比赛都进行了跟踪拍摄,一场比赛往往在三个以上机位从正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对刘翔的每一个技术动作进行记录。然后运用专门的软件系统对图像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详细分析刘翔的跨越栏架时间、跑步频率、步伐长度等一系列基本数据,并以此与获取的约翰逊等世界名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得出刘翔的优势和弱处,为教练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比如,图像数据反映,刘翔的跨栏技术非常好,他的栏间三步节奏感非常强,过栏后腿的下压以及手臂的高频率摆动罕有人能企及。而刘翔的起跑和终点冲刺能力则是较弱的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刘翔整体技术才达到完美的境界。可以说,刘翔成功的背后有着档案信息的强力支撑,“飞翔的奥秘”之一,是课题组的档案意识和对档案信息的收集利用。

除了“飞翔的奥秘”,我们在雅典奥运会上还可以读到不少“档案里的故事”。男篮中塞之战前夜,主教练哈里斯还在思忖次日对塞黑队的比赛。他非常想要小组赛中塞黑队输给新西兰队的录像资料。因为中国队战胜了新西兰队,按照这个逻辑,中国队可以从新西兰队的胜利中获取不少有用的东西。于是哈里斯深夜走出房间,钻进奥运村里的音像图书馆,又连夜对录像带进行编辑处理,在第二天早上的准备会上以此给队员作了讲解部署。这个环节最终成为中国队奇迹般地战胜塞黑队的一个“奥秘”。

奥数教案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学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当,必能吸引学生,激发其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处于愤悱状态,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得到有效落实。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

案例1:在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课时,我从北京奥运会场馆导入教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教师: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令每一个中国人终生难忘和自豪的时刻,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奥运会场馆有哪些?

学生1:我知道国家体育场又叫“鸟巢”,是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学生2:我知道国家游泳中心又叫“水立方”,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方案,外形看上去就像一个蓝色的方形水盒子,与圆形的“鸟巢”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教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的模型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几何图形吗?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让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机会。像这样生活实例的创设,可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

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徽标、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学习内容

新课程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了学生身边的数学,更关注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几乎处处都可以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以下几类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都应该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

1.统计、概率类。如生活中涉及的降水概率、抽奖中奖、股票投资、分期付款等问题。可使学生通过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2.方程或不等式类。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着数量之间的相等或不等关系,如投资决策、人口控制、资源保护、生产规划、交通运输、水土流失等问题中涉及的有关数量问题,教学中可通过课件模拟实际把它归结为方程或不等式求解。

3.几何、三角类。现实世界中涉及一定图形属性的应用问题,如航行、建筑、测量等。可让学生参与实际测量建立相应的几何模型,应用几何知识,转化为用方程或不等式,或三角知识求解。

奥数教案第6篇

关键词:案例;奥运;舞台;层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3-994-03

Teaching Case "Beijing's Olympic Games Torch"

YAN Ya-jun

(Anhui Broadcast Movie and Television College,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The lat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special effec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lass teaching, cas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hot topic is often the case design entry point for Beijing's Olympic torch is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topic, creating the case " Beijing's Olympic torch, "to grasp AE, Photoshop, particleIllusion ,three software operation, then create a video that many software programs need to operate together with the creation.

Key words: case; the Olympic game; stage; layer

1 教学案例以热门话题为切入点,制作应多软件协作完成

后期特技特效已成为影视制作教学的重要内容,After Effects(简称AE)是最常用的后期特技特效软件。在教学中,案例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学案例的设计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为切入点,这种案例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当我们用计算机进行这种影视节目的案例制作时,往往要使用多个软件进行协作,完成素材的采集或创作、后期的剪辑、特技特效处理、编排,直到输出作品。

2 以“北京奥运”为主题,进行视频节目创作

如今“北京奥运”是世界最热门的话题,我们以它为题材设计了AE课堂教学案例。取名“北京的奥运火炬”,时间10秒钟PAL制式DVD格式,如图1,是其某一帧图像。

主题表现为和平奥运,白色的和平鸽托起奥运五环和火焰,象征火炬在五大洲由和平鸽传递,同时白色与五环色构成了奥运旗帜,和平鸽眼睛由中国龙图案,意为中国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团结的信息,并将举行世界祥和的盛会。背景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扩大到世界地图,同时飞翔的和平鸽由中国向世界各地飞翔,表达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是和平的,带给世界的和平,也表现为世界各地运动员的勇往直前、展翅高飞的拚搏精神,金色文字及射线托起火炬,表现为北京在2008年将会举办最令世人瞩目、盛大团结和平的奥运会。

3 用多软件实现案例制作

这里我们将制作该案例的操作方法及步骤罗列如下。

3.1 素材准备

1)一张世界地图图片world.jpg;2)使用particleIllusion(平面粒子系统)制作250帧帧速率25帧/秒,尺寸720x576两个.png格式的序列图片燃烧的五环rswh.png和飞翔的白鸽gezi.png;3)使用Photoshop制作浮雕奥运五环与白鸽wuhuan.psd。

3.1.1 燃烧五环的制作步骤

如图2是particleIllusion的用户界面,这是专门制作平面粒子的系统软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

1)将项目舞台尺寸设置成720×576,帧速率设为25帧,并在预演输出控制栏将末帧设置为250(25帧为1秒共10秒钟);2)从粒子库中选择火焰粒子,并在舞台上进行创建,如图2,这是线性粒子发射器;3)进入选择状态,在舞台的该粒子上右击鼠标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圆(make circle),将线性发射器转变成圆形发射器,并调节圆半径至合适大小;4)在粒子属性窗口选择该粒子的生命属性,并在时间线上将整体生命值向下调节至合适;5)将即时时间移到首帧,在粒子属性窗口对粒子复制4个;在舞台上分别移动粒子成五环状,并将舞台窗口放大,执行输出命令,将文件保存为rswh.png,勾选保存阿尔法通道,如图3;6)OK确定进行输出保存,完成燃烧五环的制作。

3.1.2 飞翔的和平鸽的制作步骤

1)将项目舞台尺寸设置成720×576,帧速率设为25帧,并在预演输出控制栏将末帧设置为250;2)更换粒子库至user_02_02,选择鸽子粒子在舞台上创建区域形(矩形)的鸽子粒子,移动即时时间滑块,并对矩形进行大小宽窄的调整,使鸽子数由少增多再减少,调节属性size,改变鸽子的尺寸至合适;3)在该粒子上右击鼠标选属性进入粒子属性对话框如图4,将粒子颜色调至白色,确定返回;4)调整界面并输出保存含有阿尔法通道的gezi.png。

3.1.3 浮雕奥运五环与白鸽wuhuan.psd的制作步骤

1)进入Photoshop,新建一张画布(这里也用预设PAL D1/DV),打开上述燃烧五环的某幅图片(如rswh0200.png),将其复制到该画布上,为图层1;

2)创建图层2修改层的名称为蓝,比照图层1制作一大小合适的蓝色圆环,并对其施加浮雕效果;

3)将蓝层复制4个层,并分别修改层的名称为黑、红、黄、绿;

4)用移动工具,分别将黑、红、黄、绿层上的蓝环移动至合适位置(这里比照图层1的燃烧的五环位置),并分别将圆环的蓝色更换为黑、红、黄、绿颜色,如图5。

5)在图层1上创建新层图层2,取名“蓝黑红”,将蓝、黑、红三个含浮雕效果的层分别合并到“蓝黑红”层上,成为一般图层,在“蓝黑红”层上再创建新层图层3,取名“黄绿”,将黄、绿层分别合并到“黄绿”层上。

6)删除图层1燃烧的五环,复制“黄绿”图层,并将其“黄绿”副本图层移到“蓝黑红”层的下方,在“黄绿”层用套索选中要清除的区域,如图6,使用Delete键清除;将这三层合并成一层,取名“五环”。

7)创建新层,取名“鸽子”,用自定义形状工具,绘制一白色的鸽子,并以火炬图案制作鸽子的眼睛;8)将作品保存为“wuhuan.psd”,完成浮雕奥运五环和白鸽的制作。

3.2 AE进行后期合成与特效处理,完成视频教学案例的制作

1)启动AE6.5,选编辑菜单/系统设置/导入,将命令对话框的序列脚本改为每秒25帧,选文件菜单/项目设置,将命令对话框显示风格内的时间码基数改为25;

2)新建一个合成,取名迎奥运,预置PAL D1/DV 720x576,时间从0帧到10秒;

3)导入rswh.png(燃烧五环)、gezi.png(飞翔的和平鸽),勾选序列图片选项;导入world.jpg(世界地图),以剪切层的合成方式导入wuhuan.psd(浮雕奥运五环),在项目对话框中将有wuhuan组,内有各层图像;

4)将wuhuan组中的图层五环图像与白鸽图像拖入到时间线,再将rswh.png、gezi.png及world.jpg也拖放到时间线上,它们所在的层数分别为1、2、3、4、5层,将1、2、3层分别缩放以及位置调整成为火炬样式,并将它们设置为3D层,将1层设置为2、3层的父层,如图7;

5)对1层基本变换中的y旋转进行动画记录,设置0至6秒钟的2周旋转动画,这样白鸽托起的带着火焰的奥运五环在空中旋转;

6)将第5层world世界地图增加亮度与对比度调节Adjust/Brightness&Contrast特效,调节亮度与对比度参数,将轴心点移到地图北京的五角星处,将地图的中国部分放大到整个监视器舞台,即时时间滑块移到2秒,对缩放与位置进行动画记录,在9秒处将整个世界地图收缩和移动到舞台大小;

7)选择文字工具,在监视器舞台分两行输入“2008中国・北京”,行楷字体,居中对齐,黄色填充色、红色边,并加粗,作为第一层;

8)用选择工具将文字进行缩放,并移到合适位置;

9)将时间滑块移到5秒,对文字层设置5至6秒的0至100%透明变换动画;

10)施加Shin特效,这是第三方特效插件,如图8。

将射线长先设为0,加光参数设为1左右,颜色内的选项按钮改为None(无),混合模式选项按钮选择Add(增加)。将时间滑块定在6秒,打开射线长的动画记录器,将时间定至7秒,将射线长参数由0改为3,再移时间至8秒,将射线长参数改为0;

11)预演编辑,选择Composition/Make Movie(Ctrl+M快捷键)渲染制作.avi视频节目,完成本教学案例。

本案例还应加入音频素材,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案例,这里只是重点介绍了particleIllusion、Photoshop和AE这三个视频的处理技术与方法。

4 结束语

影视后期特技特效处理需要多软件和多设备的关联操作,因此作为该课程的教学,我们应该加强软件间关联性的教学,以案例教学掌握工具,由工具应用激发创作思维,创意指导操作,逐步全面掌握后期的创作技法。

参考文献:

[1] 寒哲,赵世民,高润喜.艺术人文七小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奥数教案第7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效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影响着、改造着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课程改革的大面积实施,在教师不断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情况下,“回归课堂,回归基础”的呼声越来越高.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以阐释.

一、信息技术在导入环节的应用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吸引无意注意,关注学习内容

巧妙独特的课堂导入,在教学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它能通过教学刺激的新异、强调及情趣等因素,迅速地抑制学生课前产生的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心收到课堂学习中来,产生鲜明而清晰的学习反应,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获得良好的学习开端.

案例1 “时分的认识”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钟表世界去转一转,高兴吗?

生:高兴.

播放视频:屏幕上出现一家很大的钟表商店,老师在画面里出现. 钟表店一楼的墙面上挂满了石英钟,柜台里还放着许多小闹钟,货架上也摆着许多钟,地上还立着一米多高的大钟……

师:再请同学们跟老师到二楼看一看.

继续播放:屏幕上仍然出现二楼满屋子摆满钟表的画面,这时所有的钟面都指向早上8点,并同时发出了各种报时的声音……

学生有的表情平静,有的睁大眼睛找着,有的发出了“哇,太漂亮了”的声音.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钟表,今天就来认识一下钟表,学习与时间有关的知识.

这个导入是展示钟表店的一段录像,可以说独具匠心,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关注学习内容的作用. 虽然二年级学生对钟表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同学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时钟. 上课伊始,就被画面上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时钟深深震撼了. 此起彼伏的报时声,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给学生的听觉以强有力的冲击,使其注意力不自觉地集中在画面上. 3分钟后学生就进入探索钟面奥秘的学习中去了,小组里热烈地展开了关于“钟面上有什么”的讨论.

(二)启迪学生思维,促进积极思考

“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设计一些学生亟待解决,但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并激发出学生探究知识的悬念、疑问、矛盾.

案例2 “展望奥运,预测成绩”(统计图表综合应用课)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 这段录像记录的是你们没有上学时我们国家发生的一件让世人瞩目的大事,你们想看吗?(播放成功申办奥运的录像片段)

教师看到大家都非常兴奋,随即便问: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中国在2001年7月13日成功申办奥运的场面,全国人民都非常高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师:说得好,再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青岛奥运村、国家体育场馆(鸟巢). 这是我们国家为了2008年奥运会建造的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体育场馆. 到现在为止,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准备就绪,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现在距离开幕式还有324天.

师:我想知道,此时此刻,关于在我们国家举办第29届奥运会,你最关注或最期待的是什么呢?

生1:能不能到现场去看比赛.

生2:××运动员能不能拿金牌.

生3:中国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师:我也和你们一样,最关心的还是我们国家2008年奥运会上的成绩如何. 那么,你们能不能大胆预测一下,我们国家在这次奥运会上会取得怎样的成绩?

……

师:口气不小,凭什么说第一?(主场、以往的成绩)你们都是从我们国家占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围绕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东道主的地位等). 大家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能不能比较客观地从数学这个角度围绕一些数据对比赛结果进行预测呢?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共同对我们国家2008奥运的成绩进行展望和预测. (出示课题:展望奥运 预测成绩)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观看与奥运会有关的录像和图片,及时地与学生对话,从而引出共同关注的话题“这次北京奥运会我们国家的成绩会怎么样呢”. 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运用已有的经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通过教师的评价,又感到同学们的回答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时,教师开始点拨:“用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理性地对我国奥运成绩进行预测. ”这样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从而自觉地对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形成联想,并以此目的为方向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整理自己的思路,为整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定向的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的作用得到了凸显.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德育渗透中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容忽视. 而信息技术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这一领域同样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案例3 轴对称图形(片段)

1. 创设情境诱导美

教师用计算机呈现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有自然景观、建筑物体、剪纸艺术、图案设计等,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产生探究欲望.

2. 动手操作体验美

指导学生剪出具有对称性的蝴蝶、松树、花等美丽的图案,可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 举例内化建构美

教师请学生列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4. 丰富实践创造美

请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自己创造设计轴对称图案.

5. 阅读拓展欣赏美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一文,播放一些轴对称的建筑、窗花剪纸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学的“再创造”来进行审美教育. 这种“再创造”能充分暴露学生创造性活动中独有的尝试性探索过程,这样的过程使学生饱尝了数学创造美的甘甜. 上述教学过程以“诱导美――体验美――建构美――创造美――欣赏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整个过程寓智于美,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以求地遨游;寓情于美,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融知、情、意、行的教育于一体,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饱满,师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而信息技术扮演了美的使者的角色,借助这一媒介,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素材得以完美呈现.

三、信息技术在学生空间观念培养中的应用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他们生活经历中与客观环境不断接触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几何材料的操作,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教学中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等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而多媒体技术借助声、光、影像等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案例4 平移和旋转(片段)

1.呈现生活原型,尝试分类

教师多媒体显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和吊扇,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你能把它们分类吗?学生尝试分类,将升降电梯与缆车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平平直直地直走;风车和吊扇是一类,因为它们是在固定地旋转.

2. 观察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教师在投影仪上用小房子纸片代替电梯在方格纸上作歪歪斜斜的向上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电梯是这样运动的吗?那你们说说它是怎么运动的?并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风车、电梯、吊扇、缆车的运动.

3. 举例应用内化,强化表象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平移或旋转现象.

4. 激活生活经验,理解体验

教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小朋友熟悉的旋转物体:风车、风扇、摩天轮和时钟. 让学生思考比较:它们的旋转方向都相同吗?在比较、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指出,像摩天轮与时钟的旋转称为顺时针方向,像风车与风扇旋转的方向与它相反,称为逆时针方向. 并要求学生用肢体动作在座位上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5.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投影出示一条小船,船头停有一只红鸟,船尾停有一只蓝鸟. 当小船平移运动一段距离以后船停了下来. 两只小鸟为谁经过的路长一点而争吵起来. 究竟谁经过的路长一点呢?学生独立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蓝鸟经过的路长,有的说红鸟经过的路长,还有的说一样长. 学生之间展开了争论,课堂掀起了高潮.

6. 变式启发深化,自主建构

大家想一想,如果小鸟停在船的其他地方,经过的路又是多少呢?学生进行第二次热烈讨论. 有的观察船头,有的观察船尾,有的观察船中……学生经过全面观察和演示验证发现,无论哪个点都平移了8个点. 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7. 欣赏设计制作,激发创造

多媒体上显示各种色彩鲜艳而且学生熟悉的如奥运五环、紫荆花的图案,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平移或旋转创造具有个人特色的图案.

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基本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是与直观想象联系在一起的,儿童常先通过行为来认识客观世界,然后渐渐地用图的方法,相对地不再依赖于行为了,最后进入符号语言阶段,不仅离开了动作,而且离开了对图的依赖. 上述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了丰富多彩的几何活动,从多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思维的视角. 随着有关图形、位置、变换和空间推理技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逐步建立. 在这里,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已有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数学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思维在操作实践中引发,创新在交流展示中闪现,情感在评价反思中升华,有效地磨砺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数学教育,只有充分尊重并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了解学生的思维、兴趣、禀赋、倾向时,才是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教育. 当教师把课堂向学生开放时,我们开放的不仅仅是形式主义,更是内在思维状态的一种开放. 而这样的开放需要教师做到:一是根据学生实际学情,适当重组教材;二是激活学生的原创思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更为有生命力的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大放异彩,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愿继续潜心钻研,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更完美的契合点,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秋海.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奥数教案第8篇

伦敦奥运会成本历史最高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调查显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成本将创历史新高,达到84亿英镑(约840亿人民币),这个结果是在分析1960年~2012年历届奥运会成本的基础上得出的。为什么伦敦奥运会的成本比往届的都高?牛津大学的学者们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答案,只是声称伦敦奥运会的预算得到了合理管理,但是成本就是历史最高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Magazine》

堆积文化

学校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现代美国家庭有一个特点——买东西、储存东西、再多买东西、再储存、向世人骄傲显示自己的物品,研究者们把这个特点称之为堆积文化。他们发现,现代美国人工作压力大,回到家后,需要物质回报,而把家里堆满东西就是这种心理的反应。矛盾的是,这种心理反而造成了更大压力——希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这项研究还分析了美国人拥挤文化的各个有趣方面,比如,男主人看到家里乱糟糟的物品后,一般都选择沉默,但内心却有极大满足感——瞧,这些都是用我赚的钱买的!

诺丁汉大学《IMPACT》

被尾随

在英国,1/5的女性和1/10的男性在一生中将遭遇被尾随,被尾随的时间有的几周,有的长达几十年。仅2011年,英国就发生了10万件尾随案件,但是,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实际情况,因为只有少数人报案。为什么会被尾随?原来,“尾随犯”有一个共同特性——热衷于控制,并不断地增加受害者的恐惧心理,以此自我满足。在受害者中,18~24岁的人群最易被尾随,其中,大学生和大学教职员工又是尾随案件的高发人群。目前,尾随又出现了新进展,网络尾随成为受害者的一大痛处,令受害者烦恼不安。

多伦多大学《the Varsity》

免费,不省力Coursera

由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建的Coursera()成为教育界最新一个弄潮者,它于2011年秋季成立,已融到2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Coursera旨在同顶尖大学合作,创建在线免费课程。Coursera已签约美国、加拿大和瑞士等国的17所知名高校,包括普林斯顿、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等。名校们为Coursera用户提供100多门免费课程,涉及生物、商业、计算机、教育、医学等学科。Coursera与已往的免费共享课程不一样,学生需要注册才能上课,每门课都有固定授课时间和课后作业,并且课程也以考试作为考核方式。

麻省理工学院《Technology Review》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