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12 16:27:31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第1篇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达到新高度。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意义。执政规律,最根本的是人心向背问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根本宗旨,更决定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深入探索、自觉运用三大规律,牢牢把握人心向背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抓住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根本执政规律,着眼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鲜明具体地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略和实践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让全体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宗旨高度一致。《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新的目标要求,其中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较之党的提出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显著”变为“普遍”,一词之异,充分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全体人民共同进入小康为根本标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推动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取向是为人民谋福祉,核心思路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发展。在信息社会,精英分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始终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重申“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旨在强调不仅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动力也来自人民;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为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更是要激发潜藏于13亿民众之中的磅礴智慧和无穷力量;提出“共享发展”的要求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切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促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

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党从嘉兴南湖红船起航,经历筚路蓝缕,走过峥嵘岁月,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成长为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就在于它诞生之初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党旗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心,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经历了跨世纪的航程,历史的河流流淌至今,时代场景几经转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始终未变,一以贯之。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对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念兹在兹,对困难群众的方方面面始终步步情牵:不论是“精准扶贫”还是“美丽乡村建设”,不论是“减税降费”,还是“民生兜底保障”,一个个圆梦工程铺展宏图,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一桩桩利民政策持续发力......各项彰显民生情怀、饱含民生关切的举措,让无数人油生出满满的幸福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的是一个百年大党穿越时代的理想与情怀,印刻的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信念与担当。当前,开启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的拥护为工作基础,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努力方向,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工作标准,夙兴夜寐、克己奉公、砥砺奋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自觉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动的现实。作为一名纪工委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深入基层。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会始终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继续坚持“121”工作法,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定期走访所帮包的管区和村,坚持说“农家话”,聊“农家事”,吃“农家饭”,坐“农家炕”,多参加“农家活”,沾染上“农家气”,以一身“土气”深入群众,多接地气,去接触群众、了解群众、融入群众,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多角度倾听群众的诉求,了解、发现和掌握线索,听取群众对于本村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获得第一手素材。

二坚持为民谋利。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会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体察民情、关注民意、纾解民难、温暖民心上锤炼内功、提升能力,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尽心尽力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让人民在在一桩桩为民服务的事情中,在一项项为民谋利的工程中,在一个个为民解忧的点滴中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三是坚持勇于担当。作为一名街道纪工委书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严格遵照敢于担当、廉洁勤政、敢于负责的原则,继续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以力度不减、尺度不降的态势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继续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纠正“四风”,打好作风建设“保卫战”,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广大党员、干群的信任和支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这一重要论述,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究竟“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基本问题,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深入学习和理解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干事创业的目标追求。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正是因为这样,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我们要继续站稳群众立场,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我们是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注意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系统的工作措施,再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组织考核、评比表彰,都要增加群众的话语权,注重群众评价。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集中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创造,使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01-03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当代中国社会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当前出现的许多现实和理论问题,都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法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的构建上、实践的过程以及作用的发挥上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融铸,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构建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与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必然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价值取向多元及思想观念复杂的局面而提出的理论体系。它同样离不开前人已有的思想基础,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诸多的理论与养料,成为其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

(一)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民族基础。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繁衍生息、发展下去的精神基因。中国共产党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着这个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的过程中,民族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凝聚力、向心力的力量源泉。

(二)中国传统道德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注重道德。中国传统道德观对维系中华民族兴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而“八荣八耻”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固有的美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例如“公忠”的精神是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的道德诉求。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认为在政治理想实现时,天下是公天下,人人为公,人人为我。这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公”的本质是不谋而合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使得“公忠”这一传统的道德观有了“以服务人民为荣”这一新的时代诉求。其他如重义轻利、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得到体现。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核心理念。古人强调天与人之间的和谐、代际之间的和谐、群体之内的和谐、人与我的和谐以及身与心的和谐。和谐社会曾经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社会理想,现在已经变成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和现实的实践。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及后来将和谐社会建设确定为社会主义本质屙陛,既是对中华民族长期历史追求的一种遥相呼应,又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古代先贤的理想追求仍然是我们今天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实践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建设的民族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程恩富教授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概括为“马学为宗、国学为根、西学为鉴”。笔者深以为然,认为这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出发点和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应用的民族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作用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土壤是从传统社会中发展而来的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的社会性质、社会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但仍有着传统社会的历史渊源。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引领社会思潮这个重大原则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尊重”和“包容”是引领的前提。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即统一性始终以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基础的。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差异性、多样性并存的社会思潮中的引领作用,就要尊重传统文化这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只有在承认各个主体之间利益观点差异的前提下,互相包容、互相借鉴、集众家之长,更好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各种思潮激荡冲突的当代中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许多具体规范的实施离不开传统文化作为载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代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得以顺利实施,必须首先取得本民族成员的价值认同,达成思想内化;其次以大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载体作为传播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践行。这些就需要依托富有我们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作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具体规范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有融入了传统文化,才得以借助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顺利地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及践行。例如小说、戏曲、评书等传统艺术在历史上一直承担着“美教化、移风俗”的功能,今天同样在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这些历经岁月的洗礼,口耳传唱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的选择和思想博弈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着维系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因此,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采用大众的语言、经典的故事、民族的艺术形式等群众所熟悉、所欢迎的方式来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使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践行成为大众的自觉意识。

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法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

中国传统社会形成过稳定而又影响深远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主导中华民族文化史、思想史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并被历代统治者宣扬、借鉴,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维护其政治统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正统思想教育,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作为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发挥其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并具普遍意义的大众化路径,并体现出其特有的一套方法。

(一)确立行政保障机制,实现群体价值向个体价值观的成功转化。借助政权的力量,通过行政制度来褒善惩恶、树立道德示范、激扬风化、敦率人伦、上行下效、醇化民风,形成一整套从社会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古代推行核心价值观的行政保障机制之一,就是将官职授给那些品行杰出的人。例如西汉元帝推行“四行”选拔官员的制度。所谓“四行”,即四种道德品格,具体言之即“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有此四种品格就会受到举荐,有机会获得官职。在这样的行政制度保障下,西汉时期社会中形成尚德的社会氛围,一旦出现品德有欠缺的人则会被罢黜官职。在基层民众范围推行核心价值观,“旌其门闾”是历代王朝经常采用的一种行政激励手段。赐匾额、树牌坊以示“旌表”,以起到典型示范、彰善扬德的目的。在这一套由官及民、由上而下的行政制度干预、引导下,通过每个社会成员个体反省内求、慎言躬行、慎独自律等的自我修养,注重修身、正己,切实把社会价值观转化为个体价值观,内化为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践行。

(二)注重运用道德教化的方法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相对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先哲以为对于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道德教化起着更为持久而强大的主导作用。孟子则径直主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立足于内在的道德感化,引起受教者情感的认同和共鸣。通过道德感化使人自觉接受和服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规范,体恤世俗的人文情怀,使得其核心价值观更加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从而满足了主体的需要。道德认同、道德判断必定是建立在感情上,只有赢得民众的情感认同的价值观才能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方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格、理解人的情感,通过日常人伦生活的介入,伴随“以善为美”的审美愉悦,使道德认同进入民众个体日常心理和精神世界,并转化为民众的自觉价值取向,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和信念,真正成为与当代民众情感认同契合的思想意识形态。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自然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到大众的思想领域,完成其引领社会思潮的功用。

(三)重视教育的灌输作用,对民众进行价值观教育。中国古代的灌输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社会构建了以儒学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教育灌输体系。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平台,制定统一的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有意识地、连续地灌输儒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灌输教育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成功途径。当前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工人本来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所以面对当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激荡,灌输是道德观念的养成和内化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和因素。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进行系统全面的灌输。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华之处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通。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认真汲取这些彰显先哲的丰富思想和闪光才智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构建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虽然这些大众化路径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制度的烙印,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无疑对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第3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把誓言刻在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结合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学党史守初心心得体会范文参考,供您品鉴。

学党史守初心心得体会范文参考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不忘初心”的明镜、映照“美好未来”的道路,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为普通党员应该怎样做到自身硬呢?

一、不忘初心。我们党成立就肩负了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此之前,很多中国人也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付出了牺牲,但没能实现。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不忘初心,不忘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初就树立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严格要求自己。

二、牢记使命。共产党人是人民的队伍,是一切为了服务人民的。群众的挂念和关心是对我们共产党员的荣誉。我们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意识,服务群众,不忘我们共产党人永远的宗旨和使命。

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我们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开拓者,也是推动国家不断向前进步的根本力量,无论是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还是报告提出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都体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源于人民,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中心地位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为这八个字,奉献一生。

学党史守初心心得体会范文参考二

20xx年10月18日,党的正式召开。在党的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何为初心?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何为使命?使命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裕的伟大使命。

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作为畜牧工作者的我们,在新时期如何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基础,只有扎实的学好理论,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领悟中央的决策;才能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崇高的理想。

第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作为提供技术服务的事业单位,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第三,不忘初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国家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我们的本质工作就是为社会服务。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实施好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

第四,牢记使命,指导本区养殖户增产增收。要让广大养殖户富裕,前提条件就是要使养殖户增产并增收,要增产并增收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实现。养殖户增产并增收有两大风险:第一是养殖风险,第二是市场风险。要降低养殖风险,就必须指导养殖户科学的进行养殖;市场风险就必须做好全面的调查统计工作,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指导养殖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使广大养殖户实现富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中心全体职工将继续努力,不仅要努力学习精神,更要认真领会、深入贯彻、不断落实好报告中所提出的各种新思想、新理论,立足本职,服务好辖区内养殖户,为我区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努力奋斗!

学党史守初心心得体会范文参考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是贯穿党的报告的鲜明主线。面对统揽“四个伟大”的新课题新任务,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初心和使命寻根问本,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化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强大力量和具体行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辩证统一的。初心是建党时的出发点,是与生俱来、不能改变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忘记初心就意味着背叛;使命是初心的外在体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实践要求。正是因为坚守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始终把握历史方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守初心和使命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时刻铭记“赶考”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党的上再次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昭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清醒。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需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把握时代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供了时代坐标,赋予新的实践内涵。统揽“四个伟大”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实践要求。“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要贯通起来理解、协同起来贯彻,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切实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原点和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人民立场。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是对党的群众观点、人民立场的生动诠释。初心与民心相向而生。有了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赢得民心,才能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把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着力解决民生短板问题,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学党史守初心心得体会范文参考四

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作为共产党员更要牢记这份使命。要对党忠诚、恪尽职守,而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报告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写入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一)、高擎旗帜: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恒心”

信仰和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首要内涵。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不忘初衷: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忠心

党的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初心的第一要义就是坚定对党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三)、勿忘本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核心要义是对人民的赤胆忠诚。党的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并首次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出身本来,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出身,党章中有明确的界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的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套植根于该民族社会成员意识深处、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调节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观念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人民的主心骨。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礼义廉耻是古代中国的纲常,从礼义廉耻,到后来形成的“三纲五常”,逐渐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但对于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否认的历史性作用。

纵观历史、放眼世界,任何国家在任何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只不过内涵有所不同。比如,英国以“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团结”的核心价值观统领其经济社会发展,使其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上得以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二战后的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德意志民族具有一种崇尚理性、勇于反思、尊重知识、严谨认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灾难之后,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经受得住灾难和风险的考验,就不可能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更不可能在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

我们党历来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我们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时期,我们形成了改革创新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不仅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而且从国家治理的高度,阐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他在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就在于我们有这些伟大精神的支撑,就是因为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都把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种价值体系都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特定阶级利益的反映。“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所以才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消解的对象。其重要手法之一,就是用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和多党制等所谓的“普世价值”来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特定民族和社会的价值观,都是本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在形成和确立的。脱离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普世价值”所谓只是一种思维中的虚构,现实世界中难觅其踪。我们不能无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现实条件,生搬硬套地把西方理论、观念、模式和思想话语作为标准,来规制中国实际。这是事关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世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我们发展壮大,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实践中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推进社会不断向前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又指导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推动观念体系与社会实践的双向运动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共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产生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出现“海纳百川”的景象。但必须明确的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绝不意味着对错误思潮放任自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主导地位绝不能动摇。一方面,对于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错误思潮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在最大限度扩大共识上取得最佳社会效果。总之,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成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页)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在通俗化、大众化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采取的精神形式。

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经形成便永恒不变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实践无止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发展,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撑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民精神信仰; 塑造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54-03

就整体社会价值体系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占据着核心地位。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正处在新旧转型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原有的国民精神信仰,造成了国民精神信仰的一些危机。为此,建构良好的国民精神信仰已成为时代所需,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支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塑造良好国民精神信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前国民精神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民精神信仰,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会有所不同。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国民精神信仰才是良好的、为人崇拜的精神信仰。现阶段,我国国民精神信仰正经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洗礼,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部分个体崇高精神信仰淡化

崇高的精神信仰应该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以追求真善美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和个体生活的重要目标。[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这使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国民中的个体对物质条件的依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加强,正如马克思所言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的过程”[2]那样,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因素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精神信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膨胀起来,撞击着改革开放之前的诸如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大公无私等信念,个体崇高精神信仰被淡化。现实社会中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漠不关心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现象无一不是崇高信仰弱化的具体体现。

2.国民整体精神信仰部分紊乱

个体精神信仰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国民整体精神信仰的现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民精神信仰整体上是良好的,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面临着过度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吞没理想主义和真诚信仰的危机,[3]国民精神信仰的一部分一度出现短暂性“真空”。进而造成紊乱现象:其一,国民政治信仰边缘化。国民政治主体意识淡薄,除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之外,几乎没有参政议政概念,更无从谈起关系国家大事之想法,完全把自己置身于国家政治之外。其二,国民信仰中的功利化信仰加强。所谓功利化国民精神信仰,就是国民唯有“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理念,以“金钱多寡”价值来衡量得失,以“享乐与否”方式来评价生命。比如,国民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恶化的发展方式、只知道享用而不知道回报社会等这些现象都是国民功利化信仰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其三,国民精神信仰中不良信仰滋生蔓延。由于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些方面呈现复杂化和无序状态,一些人只看到社会生活中阴暗面和一些丑恶的现象,他们对当前的社会改革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难以适应,对现实感到失望,精神寄托转向神灵以寻求庇护,使封建迷信思想和有神论思潮在社会中死灰复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目标诉求

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由一定的价值目标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确定了其基本目标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体系。[4]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有着特定目标诉求,按照作用目标可以划分为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这两种目标都体现着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社会目标

通过引导、优化、整合不同国民精神信仰,探寻全体国民精神信仰的共识,形成全民的精神信仰纽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社会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塑造国民精神信仰,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就是必须承认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国民精神信仰。凝结不同良好国民精神信仰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合力,从而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塑造国民精神信仰,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信仰力量和和睦共处的精神信仰纽带,这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目标远见性。[5]

2.个体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升华个人精神境界,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健康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个体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向往的人类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追求的最高理想。同时,这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国民的精神信仰决定着个人精神境界,对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施加作用力。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因素,影响着个人心理、动机等各方面行为,这些行为对个人实践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目标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民精神信仰的塑造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导国民精神信仰强有力的体系保障。针对我国国民精神信仰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有的放矢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民精神信仰进行塑造,让国民精神信仰脱离误区,驶入健康轨道。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对国民精神信仰教育的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国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国民精神信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国民,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鞭策国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夯实国民精神信仰思想基础。我们要不断加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使国民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解国民精神信仰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大力普及国民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清算伪科学,并在思想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教育。逐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倡导国民精神信仰向科学化发展,增强国民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国民正确对待得失、名利、享乐等,让国民自觉抵御不良精神信仰的侵袭,主动抛弃唯心主义、迷信信仰、等各种现有不健康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始终不渝地贯穿国民精神信仰教育,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必然要求。

2.寓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于国民精神信仰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循序渐进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有力的证明,这极大增强了国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归宿感,深刻影响着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成功实践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国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国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经济条件的改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创造良好的国民参政议政环境。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依法可以行使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权利。国民充分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国民就会有一种“主人翁”的荣誉感,国民的精神信仰面貌就会发生崭新的变化。基于此,伴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的国民精神信仰就会得到强化,国民素养整体的提升一定会指日可待。

3.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容性于国民精神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内涵是构建共同的社会理想和共同的道德标准。[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特征,能够充分反映时展趋势,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就要尊重国民精神信仰中存在的差异,包容国民信仰的多样化:其一,“尊重差异”的前提是以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基本信仰为基础,而不是放任不良国民信仰的自由泛滥;其二,“包容多样性”就是要求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国民精神信仰“优胜劣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念为主导为引领。在现实条件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融于国民精神信仰之中,就必须以文明和谐的方式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下,努力去创造适合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国民精神信仰环境氛围,“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国民精神信仰优势互补,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和睦相处、相互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永忠.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7(4):147-14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3]牟中鉴.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5):21-27.

[4]龙兴海,杨高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目标[J].道德与文明,2009(6):91-93.

[5]陆岩.当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6-8.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第6篇

一、畅发心学

关于心与理。如陆九渊,袁燮也讲心与理,“大抵彻上彻下,只是一理,只是一心,高而为上帝,卑而为下土,皆此理此心而已”(《絮斋家塾书钞》卷七)其所讲心与理,与陆九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普遍的、永恒的本体。

袁燮又说:“凡是人便有这心,所谓人心道心者,良心也。人心危而难安,道心微而难明。所谓道心只是此心之识道理者,人心日与物接则易为物所诱。孟子所谓‘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或动于喜怒,或牵于宝贵,或移于声色,安得而不危?然方其喜怒之萌,反而以道理观之,其当喜耶?不当喜耶?当怒耶?不当怒耶?方其声色之接,反而以道理观之,其当好耶?不当好耶?是非美恶,昭然甚明,所以知此是非者谁与?此正吾之本心,此所谓道心也,只是道心隐微不著。”(《絮斋家塾书钞》卷二)“人心天心一而已矣。”(《絮斋家塾书钞》卷二)人心道心本为一心,二者只是心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名称,即道心是心指向道理时的名称,而人心则是心与物接时的名称。人心由于“易为物所诱”,也易于产生欲望,而控制欲望的办法则是心与事物相接时“以道理观之”,以道理作为判断标准,或是或非,了然明白。道理标准的实行依赖本心知觉功能,“所以知此是非者谁与?此正吾之本心,此所谓道心也”。在这一点上,袁燮的观点与朱熹的“人心如卒,道心如将”(《朱子语类》卷七十八)的观点有一致之处。

关于气。袁燮说:“万物盈于宇宙之间,皆天地之所生,人亦天地间一物尔,而惟人最灵,大抵禀气之全者则为人,禀气之偏者则为物。惟全故明,惟偏故昏。”(《e斋家塾书钞》卷八)“人之一身皆是血气,血气聚而为形体,而耳目、之官不思,所以易得为物所诱而溺于逸欲。”(《絮斋家塾书钞》卷三)在其师陆九渊那里,“心”的地位被更多地强调,“理”与“气”虽然被沿袭,但“气”并没有被陆九渊强调。袁燮则明确指出,万物都是禀气而生的,气成为万物生成的依据。如果说杨简从观念上完全抛弃了气,使陆九渊的心本论色彩更为彻底的话,那么袁燮则进一步发展了气的观念,使陆九渊的心本论走向多元化。对此,袁燮有与其师背驰的趋向。为了协调矛盾,抬高心的地位,袁燮用了类似于佛家的语言,试图取消气的存在,他说:“天人本是一致,何以见天人本一致?只缘此心无天人之殊,天得此心而为天,地得此心而为地,人得此心而为人。今但为形体所隔,遂见有如此差别,试静而思之,所谓形体者安在?我之形体犹是无有,而又何有天人之异乎!”(《絮斋家塾书钞》卷二)但袁燮对气为无有的论证显得虚弱无力,并不能真正解决其理论体系中的冲突。

关于人性论――“受天地之中”与气质。袁燮强调理是人的先天固有,也承认气对人的不可或缺,但他又极力避免与其师学说的偏离,这就使他的人性论呈现出调和的色彩,他说:“大抵人之性虽一,而人之气禀各不同,夫受天地之中以生,此性安有二,然其禀山川之气,与夫时日之殊,则气质不能元偏。”(《絮斋家塾书钞》卷一)性是唯一的,“受天地之中以生”,是纯粹至善的,借张载、程朱的语词可以表达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但袁燮并没有承认“气质之性”为性,不过,他还是借用了“气质”一词表达人性中的不同处。对师说的维护使袁燮在人性论上的论证显得牵强独断。

二、帝王治迹

首先,“天人一致”。袁燮说:“此心虚明元所障蔽,则天人之际岂不相与流通而无间哉?此无他,惟其本一而已矣。”(《絮斋家塾书钞》卷七)心的思维是无限的,以此,心与天之间没有任何界限,可以相与流通。同时,心的无限特性也使它具有了与天地等同的特点。不过,袁燮仍然把天地与心视为二物,又视二者可以结合,使心居于无所不在的地位。袁燮说:“天人本是一致,何以见天人本一致?只缘此心无天人之殊,天得此心而为天,地得此心而为地,人得此心而为人。今但为形体所隔,遂见有如此差别,试静而思之,所谓形体者安在?我之形体犹是元有,而又何有天人之异乎?此可见天人之异也。惟其心之本一,故人主失德则y见于天。尧舜之世固无失德感召灾异之理,然天象示变在我,自当惕然警戒,恐惧修省。必是我有未是,所以致此也。义理之学至微,不可有毫厘之隔。如天人一致之理,必须洞然通彻,直无疑可也。”(《絮斋家塾书钞》卷二)在此,袁燮取消了形体(或气)的存在,通过心使天人达于一致。固然,此心具有无所不能的境界,但它显然只能存在于想象中。袁燮“天人一致”的论证是他借传统的“天人感应”模式在心的基础上强调理的重要性,使理的先验存在更为合理,使理的规范性成为必然。这也是当时以理论性更强的理代替神秘性的天来论证天人关系的观点之一。

其次,“君民一体相须”。袁燮说:“君民本一体相须之义,初元尊卑之殊。苟见己之为尊,民之为卑,便是此心不一处,何者?当其见己之为尊,民之为卑,其心必侈然自大,吾之本心初未尝有侈然自大也,本心未尝有而外加益焉,非不一乎?”(《絮斋家塾书钞》卷五)“本心初未尝有侈然自大”、“未尝有而外加益焉”,且心本一,君民并不例外。以此为基础,袁燮否定君尊民卑的社会现象,强调“君民本一体相须”。与“天人一致”的论证一样,这是他心理论的逻辑发展,是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抨击,对社会平等的要求。其中,袁燮所谓“君民一体相须”中的“相须”则指“君民一体也,民固不可无君,君亦不可无民。天下之民所以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果谁之力乎?人君之为也。是无民,君固不能相养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而无民岂能独立于上?”(《絮斋家塾书钞》卷五)君使民得以安居乐业,民使邦宁君安。君主是社会安定的创造者,民众则是国家安定与君主安泰的前提。对社会与国家而言,君主有它的必要性,而民众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以此,袁燮“君民一体相须”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当时依然存在的“君权神授”说的冲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正是在他“君民一体相须”的思想基础上,袁燮批评了“君尊民卑”现象:“人固不可无君,君亦不可无民。自后世为势位所惑,遂见君尊民卑,才见民卑便有轻视天下之心,才有轻视天下之心,便是危亡之机也。”(《絮斋家塾书钞》卷二)“君尊民卑”的出现,使人“为势位所惑”而失其本心,致使社会陷于危机。袁燮理想的社会状态是君“敬民”、畏民而“不 为势位所惑”,“君民一体相须”。不过,袁燮认为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尧舜三代之时存在过,汉唐治世尚保留有某些痕迹,其后就不存在了。“君民一体相须”思想所表现的人人平等的要求,与宋代社会危机时农民起义中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口号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是代表下层人民而发出的呼声。

再次,养民与教化。袁燮抱着对“君民一体相须”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主张重视民众。如传统儒家一样,他强调道德教化对治世的作用:“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人心皆有此中也。”(《絮斋家塾书钞》卷二)“惟其心足以风动天下,民协于中,能使天下皆为皇极之民。”(《絮斋家塾书钞》卷二)“使之日入于善而不自知,是之谓和。”(《絮斋家塾书钞》卷二)民众皆具善性,具备教化治世的基础。这是儒家对德问题的强调,但袁燮对德有不同的理解,他指出;“人主之治天下,皆政也,然必根源于德方是善政。只是外面做事有不本于德者,未足言善政也。所谓善政,只在养民。养之一字意味深长,使天下皆在生育之中,如天地之养物,且万物盈于宇宙间,皆天地养之之功也……予之以粟帛,结之以恩惠,未足为养也。”(《絮斋家塾书钞》卷二)君主临{台天下的善政必须以德为基础,“只在养民”,“养民”即为德之大者。“养民”之养非“予之以粟帛,结之以恩惠”,给民以物质上的利益,而是“如天地之养物,且万物盈于宇宙间”之养。这样,袁燮所谓“养民”就是使民如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发展,而没有人为的干预。这种思想有自然主义的特色,是劳动人民对摆脱剥削与压迫的追求。同时,其“养民”思想也显示了袁燮对下层劳动人民生存空间的关注,即在政府不干预或少干预下,民众能够保证自己的物质需求。袁燮认为只有在民众物质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儒家的礼乐教化,“衣食即足,然后教化礼乐可兴,先后之序如此”(《絮斋家塾书钞》卷一)。这与理学家们纯粹对道德的提倡迥然不同,而具有功利主义的特色,“功即德,德即功也。功与德本不可分。成己处便是德,成物处便是功”(《絮斋家塾书钞》卷二)。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第7篇

一、公共危机及其对社会心理的主要影响

所谓公共危机,是指突然发生并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公共安全,对社会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成严重威胁,在短时间内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公共事件。一般认为,公共危机是指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过程与非均衡状态。公共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一般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突发性和紧急性。即公共危机往往是在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2)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这是公共危机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指公共危机的起因不明,难以预知,并且危机发展的方向是多变的、难以控制的。(3)社会性和扩散性。即指公共危机影响公众生活和社会秩序,而且由于它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动态的特点,因此其影响和危害具有扩散的可能。(4)危害性和破坏性。这是公共危机的本质特点,一个事件之所以被称作公共危机,就在于它破坏公众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秩序,威胁社会基本的结构和价值观,造成社会混乱。

公共危机发生时,其恶劣影响及灾难性后果严重地破坏了民众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整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也超出了民众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民众表现出挫折、紧张、恐慌、焦虑等消极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就其一般意义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而且这种心理状态是在人们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形成的。公共危机对社会心理上的冲击和影响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诸多理论得到解释,包括期望理论、相对剥夺理论和地位不协调理论等。依据期望理论,经济或政治条件有所改善,引起人们有所期望——期望情况变得更好,但是期望值的增长往往超过客观条件的改善,因此人们的期望和现实之间存在日益拉大的差距,当这一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将产生冲突。依据相对剥夺理论,人们的需要分为实际的需要和期望的需要,实际需要的满足和期望需要的满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或者自己与他人的需要满足相比,产生差距的感觉,这一感觉称为相对剥夺。地位不协调理论认为在迅速变迁的年代,大多数人都会有地位不协调感,许多人原来既没有财富,也没有政治权力,当他们获得经济资源后发现自己的政治地位没有任何改变,从而造成挫折感,导致社会冲突。

公共危机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有形的、物质层面的影响,例如使人们的生命和物质财富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是无形的、精神层面上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精神承受巨大的压力并可能受到伤害。如果我们比较这两方面的影响,会发现危机对人们的心理的影响不仅是结果性的,而且也是继发性的。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危机事件的刺激时,个体的应激反应由于受到社会公众其他人的影响而出现趋同性。形成群体性或社会性的应激反应从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危机的扩散和破坏程度''''使事态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制。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急事件时,多数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消极情绪和心理反应,很难保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的心态。因此,公共危机事态下所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出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具体表现为:

第一,疏忽大意。面对危机,总有一些民众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危机离自己很远,不会那么轻易就波及到自己,不重视对危机防护措施的学习。如在“非典”期间,仍有相当比例的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对个人和家庭防治“非典”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第二,轻信流言。流言通常只是无意识地进行传播,不带恶意,但是有时也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发社会混乱。流言总会给民众带来或大或小的心理压力,当危机严重时,民众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得到可靠的消息,而已有的信息无法消除他们的疑虑和紧张,于是很容易会随波逐流地轻信流言。

第三,心理失控。一般说来,作为社会人,民众的--思想行为都受着包括环境、条件、制度、法规等行为规范的制约,这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面对公共危机,各种行为规范对于人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则无法具有明显和直接的约束力。尤其在处于危机状态的关键时期,民众心理会出现某种失控,非理性意识会一定程度产生或增强,一些习以为常的社会制约的道德、规章制度甚至法律都显得不那么起作用了,这种现象在任何一场公共危机中都随处可见。

第四,过度恐慌。人们遇到重大的灾害性事件时,通常会出现不安、恐惧、紧张、惊慌等反应,产生退缩或逃避等行为。这些反应是有机体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有利于个体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和抵抗危机对自身利益的威胁。但是,如果心理过度恐慌,则会导致机体对于危机的免疫能力下降,做出非理,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阻碍。而且,在危栅腈境下形成的个体心理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而且这种感染是非常迅速的。在这种感染的气氛下,被感染者很容易失去个性和理性而随波逐流。例如,三鹿奶粉事件中的一些人“谈奶色变”现象的背后其实就是担陇心理的相互感染。

第五,群体陛应激反应。群体性直激反应的形成与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有关,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心理反应。由于危机中的民众心理是一种集合的群体心理,具有从众性,个体的恐慌、焦虑等负面反应如果形成一定强度,并且有了一定群体规模,便会形成群体性应激反应。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心理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时常在信息不详、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条件下发生。这种从众现象很容易使民众失去理智的判断,加上流言在社会上的传播,一旦有恐慌、危险等消极信号在社会中传播,便会造成社会性的恐慌。当这种社会性恐慌进一步发展、深入,有可能导致有针对性的,如集体骚乱、围攻、静坐等等。

二、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心理调控机制的重要意义

公共危机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会导致人们在心理、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及社会混乱,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进行有效的社会心理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建立健全社会心理调控机制,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社会的进步和对人真正的精神关怀,有利于政府帮助公众恢复正常生活,提升政府形象,维护社会的稳定。

首先,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涉及诸多领域的社会变革,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变。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在此过程中势必会存在种种改革阵痛和潜在的社会矛盾。社会转型之中的公共危机增多,而且公共危机对人们的心理有着十分明显且长久的影响,相关人员不仅会改变对社会中的他人、自我、人际关系及其他事件的认识、了解与归因的心理思维过程,而且往往会呈现出非理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一些危机之后的心理活动及相应的反常行为倾向,在公共危机发生影响的区域也会出现一些非常态的舆论、流言、恐慌等反应。在社会转型时期潜在矛盾众多的历史背景下,(整理)矛盾处理不好,往往会导致民众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能力的怀疑,削弱政府的权威,严重时甚至会成为重大不确定事件的导火索,因此,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作为风险社会和社会转型的保障。

其次,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是解决潜在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问题也对政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危机给发生地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政府形象受损、经济社会生活混乱、秩序波动等等都有可能同时发生。在公共危机之后公众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的时候,作为危机心理救助的主导力量,政府通过心理调控机制对公共危机中心理受损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修复,承担起政府责任,有利于培养政府以及工作人员关注公民权、关注社会和人民的意识,为政府解决潜在社会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心理上的和谐。因而,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共危机发生后对那些需要心理援助的人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利于政府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有利于政府化解各种消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危机发生地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有利于研究公共危机发生地区社会活动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促进民众心理和谐,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因此,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直接体现政府的治理能力,关系到全社会人民的安居乐业,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第四,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是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的重要保障。社会心理关注的对象往往是由重大事件、重大疫灾引起的公众的恐慌,还关注社会转型、社会公平、政府决策等引起的公众的共性的心理感受和反应,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共性的行为反应。公共危机在对社会生活造成物质破坏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公众的心理,而这种对公众心理造成的影响将会反过来恶化其不良局势。因此,在处理公共危机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调控机制是应对公共危机尽快控制局势的重要手段。2003年“SARS”危机期间,我国只有不足0.001%的人感染,但事件本身却影响了全国甚至整个世界,在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恐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SARS”早期我们没有对由“SARS”引起的危机进行足够的评估,对从众的社会心理没有充分的认识并进行正确和适当的疏导而造成的。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缺乏。导致公众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加之政府未能适时公布正确的信息,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手段等措施,从而使得信息失真,进而造成了全社会的盲动和慌乱。社会心理调控机制的目的之一在于控制流言,流言一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政府就可以较好地稳定公众心理,有效地防止公共危机的扩大,最终平息公共危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是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的最终目的,也是其本质的功能。

三、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直以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人们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体制机制建设、预警系统建设等关注较多,而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干预却重视不够。总结近几年的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民众做出什么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是贯穿整个事件的一个关键性的变量,忽视民众的心理因素,不仅会事倍功半,也往往会出现事态平息而人心未定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局面。因此,社会心理调控问题无疑应该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社会心理调控,一般是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按步骤地针对民众群体性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境,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民众心理调控,不仅需要各种心理学意义上的干预措施和手段,更要通过政府制度的制定、资源的配置、有效的管理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等来实现。

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在精神上给予民众必要的援助和保障,稳定民众情绪,削减其种种负面心理,而且可以使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化“危”为“机”,对履行政府责任,赢得民众信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机制建设,是各级政府处理公共危机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环节。

1.加快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体系建设

社会心理调控体系建设是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民众心理调控的制度保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要加强危机状态下的心理卫生研究工作。危机心理调控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才能顺利进行。对不同类型的危机心理进行专门研究,积累数据资料,进行理论准备,可以为民众心理调控工作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也能为制定更为有效的社会心理调控计划打好基础。二要建立公共危机中民众心理的救援制度。制度上的保障是一切救助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建立、健全公共危机中的民众心理救援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另外,出台我国公共危机时期民众心理救助法案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危机救助体系之中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三要组建优秀的危机心理卫生工作团队。心理调控与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技巧和能力,需要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危机心理卫生工作者一般应包括这样两类人员:一类是由工作在心理卫生机构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的长期性的专业队伍,负责预防和及时救助危机发生后心理上出现问题的人;另一类是危机发生后经临时筛选和培训的业余工作团队,一般由危机发生当地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构成,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大面积心理危机。这两类人员协同合作,才能全面做好危机心理调控与干预工作。

2.进一步加强公共危机时期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

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是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社会心理调控的思想前提。首先,应充分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现代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客观上需要政府向公民提供真实信息,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向民众大力宣传知情权的重要性,让民众清楚地认识到知情权不仅是他们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工具,也是他们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其次,应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公共危机发生后,政府网站要在第一时间公布危机信息,并及时更新、增加与公共危机相关的信息内容,应将政府掌握的有关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政府的处理措施、相关政策等第一手信息及时全面地向民众公布。民众通过政府网站获悉事件的真相,不仅知情权得到了保证,而且多数人都会凭借科学理性的精神对该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再次,进一步完善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该说是政府在新的形势下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公共危机状态下,整个社会都处于对信息的渴求状态,这个时候新闻(整理)发言人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由于有了来自于正规渠道的权威信息,小道消息很快失去了生命力,从而稳定了民心、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为有效应对危机奠定了基础。

3.规范媒体行为,强化媒体的积极作用

媒体是联系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强化媒体的功能和职责是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的重要环节。首先,政府要加强新闻管制,规范危机状态下的媒体舆论。政府应尽快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新闻管制机构,制定相关的规章条例,研究危机状态下新闻报道的相关政策等,在公共危机中进行必要的新闻约束和新闻控制,从而规范媒体舆论,为政府与社会有效应对危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要加快关于媒体新闻的立法步伐,尽快制订《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管理条例》,使媒体在处理危机事件时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以此来完善社会信息的传播机制和民意的直接表达机制,使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能够畅通无阻。其次,要发挥好主流媒体的核心作用,抢占报道先机。面对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民众出于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总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有关危机的信息,及时、科学、充分、权威的信息传播显得非常重要。主流媒体对危机信息进行及时、公正、客观的报道,有利于建立起民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在公共危机中起到风向标的作用。第三,媒体要加强危机传播中的自我管理。公共危机关乎国计民生,任何马虎懈怠都有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在公共危机中,媒体要自觉将民众的利益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遵守新闻操守和职业伦理,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真实客观地报道危机事件,满足民众的知情需要,帮助社会消除危机造成的疑虑与恐慌,向民众传授正确对待危机的方法,增强民众克服危机的信心,从而引导整个社会在公共危机面前形成合力。第四,媒体要积极配合政府对民众进行心理引导。在公共危机状态下,媒体要积极配合政府,联系民众,利用危机公关来进行心理干预。“对于媒体来说,在危机中比较理性和成熟的做法应该是:在保持媒体声音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巧妙地和政府站在一边”。㈣面对危机时媒体要保持理智、认清形势、顾全大局,不能在民众过激情绪的感染下迷失方向,要学会艺术地去传达政府的声音,深入地分析危机的形势、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帮助政府从心理上引导民众克服消极心理,积极应对危机,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第8篇

以人民为中心是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髓。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22次提到“人民”,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深刻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让人民得到了更多福祉,也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志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提出:“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人为本发展”。

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命题,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是八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