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18 20:24:05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改革以来,四六级考试中新增加的翻译题目的得分率并不高,这一点反映了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状况。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四六级考试,更重要的还为翻译行业储备力量。本文重点分析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提出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向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借鉴。

随着翻译学科的建立翻译研究逐渐深入以及四六级考试改革,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也引起更多关注。然而其现状却并不乐观,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却没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相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特点,然后提出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提高翻译能力的途径。

一、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的现状及原因

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得分率低,究其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忽视,首先是因为教学大纲对翻译教学的忽视,历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对翻译能力一直没有重视。其次是四六级考试对翻译能力考查的遗忘。据统计,自1987年9月到2007年12月的43次四级及1989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40次六级考试中,四级出现翻译题仅7次,出现频率为16.3%,其中4次出现在2006年新题型改革后;六级出现翻译题型3次,频率仅为7.5%[1](P86)。再次是大学英语翻泽教学科研滞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论文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最后是教材和师资的缺乏。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教材在学习目标、内容、过程方面认识不足,更没有专门翻译理论教材。师资方面也缺乏应有的翻译理论素养和严格的翻译实践训练。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一方面,翻译能力不仅是英语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反映。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得分率以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忽视也反映了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翻译不仅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句子结构、语义、词义记忆正确理解原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消化输入内容又要能够输出所输入的内容,与简单的客观题相比更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为翻译行业输送大批量的翻译人才。现在翻译行业的缺口非常大,仅仅靠英语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很难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人才的储备力量的培养可以很好地缓解目前翻译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相关统计数字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有能力从事翻译工作,而且在某些方面他们还具备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翻译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一部分从事翻译工作,远不能满足翻译行业的需求。其次,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散在各行各业,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文学、政治、法律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对机械、化工、医药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往往难以胜任。再次,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非外语专业背景学者翻译的。

三、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分析

同为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有共同之处;但作为非专业的翻译教学,也有其独特之处。

共同点:从培养目标上来讲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与专业翻译教学是一致的。翻译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

不同点:一方面,两者在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就大纲而言,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几乎处于完全被忽视的地位。1999年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首次将“译”的能力列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在借助一定的工具下,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左右。一方面学生误认为有了字典这一工具,生词的难题解决了翻译也就不成问题了。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材没有系统、全面介绍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独立单元,其间穿插的一些翻译练习题充其量只是一种造句,一种语法词汇的综合练习,算不上是翻译方面的系统训练。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对象不同。首先,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词汇,人们就无法传达任信息,词汇是构成话语的基础也是理解的基础。其次,汉语表达水平低。遣词造句能力不高,词汇贫乏,很难翻译出通顺流畅的语言。最后,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了解,不谙翻译技巧。这也是上文中我们提高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英语专业的学生差别最为明显的地方。翻译实践证明一旦找出英汉不同之处及表达方式之差异,问题便迎刃而解。从结构上讲,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和;前者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后者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关系。因而英语结构紧密,汉语结构简练。在词义方面,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意而汉语用词精确,严谨。英语句法形式紧凑,语法结构严谨,而汉语句法恰恰相反。学生语法不清晰,在理顺原文句子结构问题上束手无策。英语从句一个接一个,修饰语连绵不断,句子威分之间的复杂关系,足以把一个语法知识欠佳的学生搞得晕头转向。最后也只好随意切割句子成分,理解荒谬。

四、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可以借鉴专业翻译教学成功的经验

(一)根据翻译专业教学,作为一个译者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都必须具备,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打好语言基础、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汉语素养,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明确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编写专门的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并且要改进大学英语课堂的翻译教学方法。

(二)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特点,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文学、政治、法律、新闻、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翻译工作,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该定位于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并且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这些学者大部分都是非外语专业背景。所以从翻译教学的文体和翻译素材的选择上,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要有意识地向这些方面侧重。

(三)进行系统的翻译理论教学,培养翻译技能意识。相关语料库资料调查显示,就翻译单位来说,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所采用的翻译转换的基本单位是词[2],这就导致他们在翻译实践中更关注短语在译入语中的对等转换,译文结构受源语限制比较严重,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地道的汉语表达,甚至翻译腔。在其他方面诸如时态、语态、衔接词、句式结构的转换技巧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处理起来也受英语原文的影响比较严重,对原文结构调整非常有限。这表明学生缺乏基本翻译技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文而不能打破原文结构的限制,译出符合译文语言表达规范和表述习惯的句子。导致译文语言不通顺流畅,可读性不强。

结合刘宓庆翻译技能意识的培养和翻译能力提高的论述及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在分析英语专业八级英译汉翻译试题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要想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翻译理论的讲授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翻译理论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把翻译理论知识内化,再结合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翻译技能意识,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去运用翻译理论来作为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指导,除了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具备策略能力,策略能力贯穿了整个翻译过程,需要我们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运用各种翻译理论外的能力,包括心理能力,才能顺利地完成整个翻译任务。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

五、小结

虽然教学大纲已经把翻译能力列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考察技能,然而从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得分率来看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状况并不乐观。作为翻译行业储备力量的重要来源,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非英语专业的非专业性,在教学对象、教材、师资方面具有独有的特点;然而同为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上是相通的,所以可以借鉴其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注重翻译理论的灌输和翻译技能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翻译的各项子能力,再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将理论内化熟练运用,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的翻译水平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晓莉.基于实证视角看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

[2]周宁,徐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汉翻译规范的语料库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6).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教学目标;非英语专业

一般来说,开设一门课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然,教材的选用或编写,教学手段的采用,教学效果的评估都会陷入盲目状态。目前,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在多数高校基本上处于这种状态。自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实施以来,全国高校相继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其基本模式是把大学英语教学分成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两个阶段,高级课程主要以各类选修课程为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因而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也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纷纷作为主要选修课程开设出来。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穆雷所说的翻译教学状况,至今在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仍然存在。当时穆雷在《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一文中说“由于目标不明确,所以教学对象不明确、教学方法不明确,至今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翻译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与各类具体教学大纲相应的适用教材、教学方法及其评估方法,相对于口译教学或大学英语教学来说,笔译教学比较混乱,缺少系统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师之间缺乏也难以交流沟通。其结果是翻译教学效率低下,一些原本应该提高翻译能力的课程被上成熟练语言能力的后续课程,教师疲惫不堪收效甚微,学生也觉得兴趣不大,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精力的大量重复。”本文将以同济大学为例,来探讨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一、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研究背景

关于翻译教学的讨论,近二三十年来就一直没间断过。从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可以看出,其热点主要集中于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研究不多。多数情况下这些论文只是讨论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的异同,即使有专文研究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也仅局限于翻译教学方法、过程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探讨,很少涉及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目标的定位。薄振杰、李和庆(2011)指出:“研究选题多集中在翻译教学模式和方法探讨方面,翻译教材研究匮乏,口译教学研究滞后,翻译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翻译测试与评估、师资发展研究几乎无人问津,严重影响了翻译教学的整体发展。”任何教学一旦没有目标便失去方向,有可能越俎代庖,做一些无用或吃力不讨好的事。

从对翻译教学的理解和阐释可以看出对翻译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年版),对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1)一般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2)较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每小时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3)更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规定和指导作用。但对翻译教学目标的规定比较笼统,这个目标似乎应该是“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共同努力下才能达到的,而不是翻译教学的具体目标。罗选民(2002)说:“翻译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翻译现象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本身,学生对语言认识程度的加深,反过来可加强他们自身的翻译能力。”苗菊(2007)也认为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培养翻译人才,研究翻译教学应该建立在研究译者翻译能力的基础之上。

这些学者都把翻译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上,比较具体,但并非专门针对非外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的。

穆雷(2004)曾经比较有针对地指出,翻译课程 “一种是外语专业高年级的翻译课,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翻译训练,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能力,毕业之后直接或经短期培训就可以从事基础翻译工作;一种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以后,通过翻译课程训练,熟悉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能够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还有一种是没有达到从事翻译工作基本语言能力的上述两类学生,通过翻译课来检验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前两种训练属于翻译教学,第三种训练则属于教学翻译。”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参加翻译课程的学习时,翻译教学的目标甚至性质都是不同的。对英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说(即在通过大学英语六级以后),翻译课程是“翻译教学”,其教学目标是“通过翻译课程训练,熟悉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能够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而对“没有达到从事翻译工作基本语言能力的”学生来说,翻译课程是“教学翻译”,其教学目标是“通过翻译课来检验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又涉及到“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的讨论。关于它们之间的讨论近些年学界讨论很多,也很清楚,不再赘述。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程的翻译教学,理所当然地应该属于“翻译教学”,其教学目标当然也就是传授翻译知识和翻译技能技巧,提高翻译能力。但是,在同济大学多年的翻译教学尝试和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目标的确立

同济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从2005年开始改革,根据新生高考英语成绩和入学英语测试结果,参照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把新生分成三级和四级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学生在一年级参加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学习,二年级时参加大学英语提高课程的学习,即选修课程的学习。尽管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两个层次所选用的教材不同,但在提高阶段则无区别对待,一律参加无水平差别的选修课程学习。

这一改革,对于选修课程“综合翻译”的目标确立就带来很大困难。因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受到学生的水平和要求直接影响。同济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不再是分层次教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而有的过四级都困难,因而他们对“综合翻译”这门课程的期待也不同。再者,学生的专业方向也不同,既有文史哲类,也有理工和医学类的。有些专业的学生每周所修的课程较少、作业相对轻松,有较多的时间投入翻译作业和翻译实践。而有些专业的学生则有每周多达40节以上的课要上,作业又多,对翻译即使感兴趣,也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翻译作业和布置的翻译阅读任务。因而按照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要求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是,“综合翻译”这门课程十分重要,因为“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在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罗选民2002)所以为了我国翻译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开设翻译课程,不仅必要,而且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济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目标确立经历了两次变化。

从2004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到2008年底,我们的教学目标一直沿袭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目标:通过系统翻译理论的学习、翻译技巧的传授和足够的翻译实训,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和能力。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基本上与英语专业保持一致,即,以指定教材为中心,以讲授翻译技巧为重点,辅之以大量的翻译练习。但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个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1)教学时数太少。作为选修课程,《综合翻译》按规定每周教学时数为2节,教学周数17周,总共才34个学时。而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每周4节,分两个学期完成,一个学期英译汉,一个学期汉译英,每学期17周,总共在翻译教学上的投入是136个学时。二者在教学时数上相差甚远。另外英语专业学生基本上是全天候英语,更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无法比拟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在区区34个学时里,既要介绍翻译理论与知识,又要传授翻译技能技巧,还要进行翻译训练,实在勉为其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是满堂灌,难免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本来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其教学方法应该主要以学生积极参与的技能训练,结果成了浮光掠影式的翻译介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没有适合非英语专业本科的翻译教材。尽管市面上翻译教材林林总总,每年都在推陈出新,但能在34个课时内完成、适合不同专业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到目前为止还很难找到。由于种种原因,同济大学的《综合翻译》教材一直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中级翻译教程》(孙万彪主编)。该教材为报考口译证书的配套教材,以技能实训为主,因而任课教师不得不查阅大量资料以使教学中的翻译理论和知识系统化。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就忙于记笔记,比较讨巧的就直接拷贝老师的PPT,囫囵吞枣或只鳞片爪地记忆一些翻译理论,无法系统地复习,参与课堂翻译过程的机会和时间也就相应很少。

(3)教学效果的测试与评估标准难以把握。由于原定的“综合翻译”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所以测试和评估的结果应该是看“提高”的幅度和值。测试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但要测试出翻译水平和能力是否提高、提高多少则比较困难。以往,“综合翻译”这门课测试与评估目的主要是为给学生比较公正的成绩,以便他们挣学分、赚绩点,因此我们是安排上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相对客观地给出最终成绩。应该说最终的分数能反映出学生的翻译水平,但无法反映出提高的幅度,造成测试与教学目标的偏差。

(4)缺乏相对稳定的、素质过硬的翻译教学队伍。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教师必须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而我校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是长期从事翻译实践或翻译专业方向的教师实在是凤毛麟角。因而,在选派担任非英语本科翻译教学的教师上,从一开始就勉为其难,具有任意性。任课教师基本上由对翻译教学感兴趣的教师自己主动承担的,对学生翻译指导只能凭个人兴趣从不同的渠道寻找翻译素材,对学生进行“大量”训练,加上寻章摘句随性谈体会和感悟,对翻译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训练的技能体系都无法系统化全面传授。

几年来,由于教学目标沿袭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一直疲于奔命。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很辛苦,但却无法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水平和能力”。根据我们每年对全校修完《综合翻译》课程的学生问卷调查,2008年以前,学生普遍认为,一学期下来,除了记得一些翻译名词术语,以及可笑的翻译例子外,对这门课程几乎没什么印象。

据此,同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部决定对《综合翻译》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

刘宓庆(1987)指出,翻译理论课题千头万绪,本科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翻译理论的指导性在于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因循性,而提高科学性、功效性。王树槐(2001)在谈到本科生翻译教学时也认为:“本科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应从英汉宏观对比和语言能力提高两个维度进行,通过认识英汉民族深层思维差异,使学生明了、顺应译语中自然的、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两位学者所谈的都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教学,他们的目标尚且理应如此,那么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则连这样的目标也难达到。所以,根据以往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从2009年起,我们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为:以汉英两民族在语言、思维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翻译实例的分析和欣赏,让学生对汉英差异有比较全面和综合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鉴赏水平,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这一目标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目标的显著不同在于,它强调翻译知识,即汉英在语言、文化和思维逻辑上的异同,而不是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欣赏水平的提高,而不是翻译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当然事实上这一目标可能有助于学生日后翻译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确立后的翻译教学

教学目标确立后,在教学重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看下表:

目标确立前(2008年以前),由于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因此,当时的教学重点是介绍翻译理论,讲授翻译技巧,辅之以从句子到篇章的大量练习。从目标确立后,我们的教学重点发生了转移,主要是介绍翻译知识,特别是汉英在语言、文化和思维逻辑上的差异,讲授翻译作品的欣赏角度和评判标准,从中体会和加深对翻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时也因此做了相应的调整。从上表可以看出,目标确立前我们的课时分配是:8学时的导论和翻译理论介绍,14学时的翻译技巧传授,12学时的文体翻译。目标确立后,课时分配调整为:12学时的翻译知识介绍,14学时的翻译欣赏,8学时的翻译反思,主要是对翻译过程的反思。

从课时分配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标确立前,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大量的汉英互译练习。目标确立后,教师讲授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参与,课后不是要求学生做大量的翻译练习,而是对翻译作品欣赏和评判。目标确立前,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目标确立后,前1/3学时(12学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剩余学时都是以学生欣赏和评判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特别是最后8个学时,更是以学生反思和讨论为主。可以说目标确立后,翻译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比例。

教学目标转变后,很难找到与之相配套的教材。我们的做法是,在提供给学生参考书目的同时,我们的翻译教学团队分工协作自编教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吸取众教材之长,教师则可以弥补其他教材之不足,在材料选用上也更能注意适合同济大学学生水平和专业。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师资队伍。

翻译教学目标确立后的三年来,我们的翻译教学有了明显的改善。调查显示,学生对汉英差异有了更深、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翻译有了较高的认识,翻译欣赏和评判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每学期选修“综合翻译”这门课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加。

四、讨论

翻译教学目标的改变带来三个问题:(1)这样教学目标下的教学算是翻译教学还是基础语言教学的延伸(即,教学翻译)?(2)不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翻译水平为目标的教学还算不算翻译教学?(3)非英语专业学生有没有必要开设翻译课程?

回答第一个问题,又绕不开“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之辩。其实早在1981年加拿大学者德利尔(Jean Delisle,1981)就提出的“翻译教学”(Pedagogy of Translation)与“教学翻译”(Pedagogical Translation)之区别,我国学者林璋(1997)、穆雷(1999、2004)、罗选民(2002)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阐述,在学界基本上达成共识。“教学翻译”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双语之间的转换来帮助和检测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或语法现象的理解。而“翻译教学”通过翻译现象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语际转换能力。从狭义上来说,“翻译教学”仅限于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翻译方向的研究生。从广义上讲,“翻译教学”应涵盖所有以翻译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教学,既适用于英语专业也适用于非英语专业。重新定位后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是通过翻译现象的分析来更好地理解汉英之间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鉴赏水平,为日后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打下基础,理所应当地属于“翻译教学”,而不是基础语言教学的延伸。

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之所以要以“提高学生的翻译鉴赏能力”为教学目标,是因为作为选修课程,它的课时只有区区34学时,要“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是不现实的。但通过汉英在语言、文化和逻辑思维方面差异的学习,来提高翻译分析和欣赏水平是可能的,而且这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指导以后的翻译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样目标下的教学当然属于翻译教学。

既然课时太少,无法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有开设翻译课程的必要吗?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如上文所说,我国的翻译事业还需要大量人才,这不是外语专业学生所能满足的,现实也证明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才是各类翻译的主力军,所以在外语专业本科中开设翻译课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虽然无法明显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但在有限的课时内却可以通过翻译实例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领悟汉英差异,提高他们的翻译评判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语际转换。另外,通过翻译实例来系统、全面掌握汉英差异,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完成的。

从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和外语学习的规律性来说,在非英语专业本科开设翻译教学都是必须的。但由于课时和学生背景不同,翻译教学目标不能也不应照搬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目标。本文是以同济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为基础,把教学目标确立为:“以汉英两民族在语言、思维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翻译实例的分析和欣赏,让学生对汉英差异有比较全面和综合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鉴赏水平,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一目标是确实可行的,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希望对兄弟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目标确立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Delisle,Jean. L’enseignement de l’interpretation et de la traductiont [J] Ottawa:Editions de L’uuniversity d’Ottawa,1981.

[2] 薄振杰,李和庆. 关于当前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思考[J].外语界,2011(5).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林璋. 翻译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J]. 外语研究,1997(3)

[5] 刘宓庆. 论翻译者的技能意识[J]. 中国翻译,1987(5).

[6] 罗选民. 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 中国翻译,2002(4).

[7] 苗菊. 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8] 穆雷. 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J]. 中国翻译,2004(5).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翻译教材;教学;本科;英语专业

翻译教材是翻译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是翻译学科发展的基石,它肩负着给学生传授翻译理论、使学生熟知翻译技巧、为社会培养现代化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任。因此,翻译教材的内容应该紧跟时代脚步,明确教材服务的对象和培养目标。然而,纵观当下各大高校所使用的翻译教材,问题弊端比比皆是,教师学者对翻译教材的编写体系不甚满意。一本合格的翻译教材,必须要合理布局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练习的比例,突出知识性和实用性,译例选择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体现社会发展趋势。

1 明确教材服务的对象和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书籍都有其服务的对象,翻译教材也不例外。根据翻译教学服务的对象不同,以及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差异,翻译教材的内容在设置和编排上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教学培养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服务对象应该选用不同的翻译教材。因此,任何一本翻译教材的编写者首先都要对教材服务对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然后才能动笔编写,只有这样翻译教材才会起到名副其实的作用。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翻译教材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例如,有综合性基础翻译教材,以适应高职高专、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专业以及大学翻译专业等不同人群的需求;还有实用型翻译教材,其服务的对象大多是特定领域的专业人群,如科技英语翻译教材、法律英语翻译教材、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等等。总而言之,翻译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同和外语能力水平不同必然导致翻译教材在设计和编排上的差异,因此,翻译教材要因人而异、物为所用。

针对翻译学习者的层次水平不同,陶友兰曾指出了三种设计翻译教材的途径,分别是语言导向、技能导向和翻译能力导向。其中,基于语言导向的翻译教材主要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翻译初学者;基于翻译能力导向的翻译教材主要针对于翻译系或翻译专业的学生。那么,基于技能导向的翻译教材则主要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及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而设计。设计此类翻译教材主要考虑以下要素:一是在呈现翻译技能时伴随有理论支撑。通常情况下,翻译教材在介绍翻译技能、技巧之后便开始举例说明,学习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应在不同层面上阐述语用技能,如选择翻译、编译、缩略翻译等。三是培养翻译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1]

目前,国内各个高校使用的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内容千差万别,难易程度不一,质量也实在令人担忧。教材设计缺乏理论指导,编者多凭借自己的主观爱好编写。事实上,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材的编写者可以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的翻译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的精神,用一定的设计理论加以支撑。编写者在动笔编写翻译教材之前,一定要对翻译教材的受用群体进行清晰的认识,如他们现有的外语能力和水平如何,还要对这些服务对象最终所要达到的翻译能力培养目标有足够了解,以便准确定位翻译教材的适用群体和培养目标,从而更有针对性的编写翻译教材。

综上所述,虽然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材的编纂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是确定教材服务的对象以及这些对象最终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仍然是翻译教材编写最基本的前提。针对翻译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和学习目的的不同,翻译教材应该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编排和设计。

2 合理布局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练习

目前,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教材大多是综合性基础翻译教材。这些翻译教材大多都介绍了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但是对翻译理论的介绍却少之又少。笔者对北京10所高校的近300名师生做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43%的教师也认为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讲授翻译理论是可有可无的。究竟翻译理论是不是翻译教材中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呢?笔者在跟一些翻译学方面的专家教授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学者认为,翻译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翻译技巧讲解和翻译实践练习应占翻译教材内容的70~80%,而翻译理论占20~30%为宜。

罗进德认为,倒不一定在教材里拿出许多篇幅来讲理论,但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有一个坚实可信的理论基础,或者说是让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做后盾,借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让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像一只“无形的手”,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幕后操纵[2]。其实,从广义上来讲,翻译技巧的研究属于应用翻译理论的范畴,是应用翻译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翻译的应用理论又与翻译纯理论一道共同构筑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全部。

针对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教学模式,很多学者认为一本理想的翻译教科书应该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相融合[3]。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理论基本问题的认识,通过翻译技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辅之以翻译实践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正如范守义先生所说:“编纂可以兼顾理论和技巧的教程是不容易的事情。这类教程要考虑到理论要点的涵盖面、翻译技巧的周全性,以及翻译练习片段的相关性,并要顾及到可操作性。”这样一来,翻译教材的大致框架应该是:首先重点介绍部分翻译理论的内容,如翻译标准、翻译任务、翻译过程等等;其次是翻译的基本技巧,从词汇层面开始(如词性转换法、增词法、减词法、重复法、正反―反正表达法等),再到句子层面(如分句法、合句法、被动语法的翻译、名词从句的翻译、定语从句的翻译等),最后是篇章层面(如句序调整、关联词的处理等);而在整本书的各个章节中都配有各种翻译练习材料,以便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编写新的翻译教材所应遵循的原则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理想的翻译教材虽然应该包含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这三个部分,但是如何将这三个部分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尝试以下方法:一是在单独介绍某翻译理论时,附加一两个实例加以阐释;二是可以在教材各章节开篇部分提供能够体现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译例,进而引申出该理论或技巧,再配以更多的同类译例,即通过先归纳后演绎的方法描述和解构翻译整个过程;三是一些理论可以被巧妙地揉进教学内容之中,使学习者不知不觉的进入理论学习。

譬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翻译标准”这一课时,将翻译理论与具体实例相结合,用实例来阐释翻译理论的内容。当讲到“内容忠实”与“形式对等”的辩证关系时,笔者举了以下两个例子:

【例 1】And the shell burst into a million new copies.

[译文1] 炮弹一爆炸,变成了几百万份的新拷贝。

[译文2] 炮弹炸成了无数碎片。

【例 2】What is done by night appears by day.

[译文1] 夜晚做的事白天就看见了。

[译文2]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两个例子的译文1都是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的,没能正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不能算是忠实于原文。而译文2挖掘出了原文深层次上的意义,虽然未能达成形式上的一致,但却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等值。

由此可见,翻译教材必须要兼顾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练习这三个方面。在介绍翻译理论时,为了避免晦涩难懂,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切忌一味堆砌专业术语。教师可以通过翻译实践练习来引出翻译理论,结合实践来谈理论,做到有理有据。

3 恰当选择译例材料

鉴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除了会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进行研究或教学工作,多半是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纯粹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大量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外交、经贸、新闻、法律等等。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面对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翻译教材在译例选编上又该怎样设计和调整呢?

根据对国内十几种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材进行研究,笔者发现:这些教材在译例选编方面大多数还是以文学作品为主,而对其他专业领域的文章却涉及较少。鉴于笔者曾在北京元培翻译公司考察过一年,对翻译市场的主要翻译类型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目前,翻译市场对文学翻译的需求量较少,客户委托的翻译材料主要有技术资料、产品说明书、经贸合同、招商说明、财政报告、法律文件、会议资料、广告宣传、房产证明、出国证明等等。因此,面对翻译市场的空前繁荣,面对社会的基本需求,翻译教材的译例选择必须从传统文学作品的牢笼中跳出来,应该尽量扩充译例选取的范围,把商贸、经济、科技、政治、外交、新闻、法律、旅游、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新鲜实用内容都包括进去。

理所当然,一本涵盖了商贸、经济、科技、政治、外交、新闻、法律、旅游、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内容的综合性基础翻译教材是不可能把每个方面都讲解的深入透彻、详细具体的,只能让学生对这些领域有些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有更深的造诣,或打算将来在该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就必须阅读一些专业的实用型翻译教材,如科技英语翻译教材、法律英语翻译教材、医学英语翻译教材等。这类教材针对某一特定领域,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与时俱进是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质。因此,翻译教材应该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现实,译例选择应该体现出时代性和典型性。对于这一点,教材编写者就不能单一的选取政治题材、著名人物的语录或文学名著,还要充分借助和利用最新的国内外报刊杂志、商业信函、公开演讲、政府公文以及网络资源,以便搜索最适当的译例。翻译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有助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适应能力,使其具备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能,更好的适应日后的实际工作。

然而,一方面我们迫切需要能够紧扣时代脉搏、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优秀翻译教材;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从教材编写到出版问世,社会各方面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有专家指出:翻译教材中的主要译例也应保持相对稳定,适当补充新鲜素材。一本定期修订和增补的翻译教材才能够真正的适应翻译教学。

4 结论

翻译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指导,做到与时俱进,体现出时代特征。编写新时代的翻译教材,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因为它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翻译教材要聆听当今社会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呼唤,推陈出新、更新理念,选用最符合现今社会发展趋势的译例练习。符合时代要求的翻译教材,其内容板块必须具有全面性、体统性,做到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练习的合理布局,突出典型性、时代性、实践性特征。

参考文献:

[1]严明.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286-287

[2]张美芳.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0

[3]文军. 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7

[4]戎林海,李静.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观照下的翻译教材编写理念[J]. 外语界,2010,(02)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市场需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引 言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益加强,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挑战,2007年,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在15所大学试点运行,旨在培养“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2011年教育部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资格院校备案名录显示,到2011年,招收翻译硕士的学校已经达到161所。翻译硕士招生对象除了具有良好英汉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还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要使有志从事翻译工作的本科生提升其综合素质,有机会经历硕士阶段更专业的训练,成为高级翻译人才,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就必须成为一块奠基石。另一方面,有些翻译方向的本科毕业生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与翻译相关的工作,为了使这些毕业生符合岗位要求,做好翻译工作,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任务艰巨。

目前,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研究。宏观研究主要涉及对翻译教学现状的探索和思考,如何刚强(1997)、穆雷(1999)、林克难(2000)、卢思源和吴启金(2001)、王树槐(2001)、刘宓庆(2003)、王宁(2003)、王占斌(2005)等进行的研究;微观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的探讨方面,如封一函(2001)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翻译教学实践,曹曦颖(2009)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进行的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张小波(2006)的案例法翻译教学探讨,万兆元(2009)将“网助翻译”融入翻译教学的探索,肖红(2005)“作坊式翻译教学法”的运用,等等。但所有这些研究都以高校教学为出发点,没有直接与市场对接。而翻译人才最终需要接受市场检验,所以从市场需求出发,培养与市场对接的人才很有必要。基于这种考虑,本文针对英汉双语笔译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笔译人才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对笔译人才市场需求采取的是网络调查方式,即从网上搜索翻译公司,然后打开公司网站的“人才招聘”、“工作机会”或“诚聘英才”栏,了解笔译人才最新的岗位要求。据统计,目前,全国在册的翻译公司有15039家,数目庞大,为了研究方便,笔者选取了20家有一定规模的翻译公司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统计,这些翻译公司的总部都设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这20家翻译公司的英语笔译岗位(非高级翻译或译审岗位)要求进行汇总后,得出12项方面的内容,如表1所示:

2.教学内容明晰化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构成翻译能力的因素发生变化,教学内容要做出相应调整。互联网普及以前,翻译工作者凭借纸、笔和各种纸质词典、百科全书做翻译,所以双语能力、双语转换能力和查阅工具书的能力是翻译能力的核心。互联网普及以后,翻译能力有了新内容,在语言能力基础上,又增加了网络沟通能力、电子工具书使用能力和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尤其是翻译软件的应用能力。翻译教学要在研究翻译能力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既然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社会发展和需求有了拓展,翻译教学内容就要进行相应调整。根据课程设置,翻译教学内容涉及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鉴赏三类课程。这三类课程的内容差别很大,应该比较容易分清。但在教学实际中,任何理论的讲授都离不开翻译实例的分析,而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也不能不提到翻译理论,所有翻译方向课程组的课程实际上都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么,课程组教师就要明晰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避免在不同的课程中重复相同的内容。

理论课程中,英汉互译基础的授课内容是基本概念和翻译技巧。这是最基础的翻译入门课程,讲授过程中使用的译例一般是短语或句子。翻译概论的授课内容是各种翻译理论流派和翻译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授课,讲授过程中使用的译例一般是句子和句群。

实践课程中,高级英汉/汉英笔译的内容是不同文体的语篇翻译。教师讲授文体特点与翻译策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语篇翻译实践。该课程注重学生实践基础上的译文评析。集中翻译实训的内容是大量应用文翻译和少量文学语篇翻译。

对于翻译鉴赏课程,一般选择有多个参考译文的语篇翻译,通过比较分析,选出最佳译文,或者讨论出一个超越所有参考译文的最佳译文。

综上所述,翻译课程的内容明晰化如表3表示:

3.教学方法多样化

虽然都是翻译类课程,但针对不同课程,课堂教学仍然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责任感、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以便综合提高学生素质。

对于理论课程,课堂教学应该以讲解理论、应用理论为主,所以教学方法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翻译练习为辅。

对于实践课程,其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翻译实践的价值,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翻译实践的指导。对于高级英汉/汉英笔译,如果让学生在课上做翻译,教学效率会很低,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学生课下完成翻译,课上师生讨论。教师如果通过课程网络平台或者电子邮箱布置作业,每次上课教师讲评学生译文,或者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上台讲评自己的译文,同时进行师生、生生互动,那么,课堂研讨就会成为教学方法的主旋律。集中翻译实训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集中进行大量翻译实践,是模拟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环境进行的翻译实践,翻译强度大,密度高,此时的教学方法要有别于平日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做好项目管理和译审工作,学生需要扮演译者和校译角色。在实践课程中,把学生分成翻译小组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样既便于教师布置任务,也便于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鉴赏课程,翻译语料的准备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有多个参考译文的主题语篇供课堂使用。通过比较、分析、师生讨论,得出最佳译文。这种鉴赏课程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以理服人,而不是完全凭直觉对译出评价。这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最好是教师讲授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不同翻译课程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会有所侧重,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教师需要充分备课,灵活应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其教学方法,最终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结 语

翻译人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本文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的本科翻译教学策略研究仅仅是一个大课题的开端,而对翻译教学的思考并不限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对于本科翻译教学,还有更多的问题引发我们去探究:微观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化教学模式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语料库研究成果的应用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向翻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翻译教学无法漠然视之,而市场需求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重视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曹曦颖.翻译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任务型翻译教学模

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

(3):272-276.

[2]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http://.

[3] 封一函.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

2001,(3):37-40.

[4]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

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5,10.

[5] 何刚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处理好五种关系[J].中国

翻译,1997,(2):40-42.

[6] 林克难.翻译教学在国外[J].中国翻译,2000,(2):56-59.

[7]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2003.

[8] 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

国翻译,2000,(1):41-43.

[9] 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9.

[10] 万兆元.网助翻译(IAT)与信息时代的本科翻译教学

[J].现代教育技术,2009,(6):54-57.

[11] 王宁.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再思考――探索“以学习者

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J].外语界,

2003,(1):17-25.

[12] 王树槐.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

(5):36-38.

[13] 王占斌.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上

海翻译,2005,(1):32-35.

[14] 肖红.“翻译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

学院学报,2005,(1):139-142.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第5篇

创新与学习——译者素养漫谈

英译《菜根谭》对比与再译探究

马建忠“善译”思想之再思

翻译热词“你懂的”:是youknow抑或其他

《红楼梦》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古典文学在西班牙的翻译情况初探

和合翻译学视野中的翻译价值观

科技英语中的消极修辞与翻译

论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忠实性

基于英语专业笔译课前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思考

国外翻译服务标准研究初探

基于ESP的口译教学模式探究

谈科技文献翻译的科学性——小议科技文献翻译中的原则与标准

信息技术视角下的英语翻译协同式教学

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翻译教学与师资发展的思考

莫马迪《三部剧》中语言特色之翻译探析

期待视野下的乔布斯情书翻译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译本考察

文化语境维度下张爱玲的翻译观探析

外来语的音译与国际品牌的翻译——以日本品牌为例

《坡传》两个中译本对照应衔接的处理

《丰乳肥臀》葛浩文英译本的创造性叛逆

百花齐放总是春——赵彦春教授访谈录

文化调适理论视域下《猫》的汉译探析

英语世界《水浒传》主题研究中的多种声音

译者行为批评下的苏籍女性翻译家研究

企业外宣翻译的目的论、语用论和系统功能论的辩证统一

心存敬畏,译无止境——俄罗斯文学资深翻译家高莽访谈录

古代典籍如何译?——比较三个《尚书》译本引发的思考

论理想译者的多重身份——以庞德的翻译实践为例

《阿Q正传》中语用前提英译评析——以杨译本和蓝译本为例

乡土文学、乡土语言及其翻译研究

西班牙语翻译练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

韩国外国语大学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案例及启示

试议翻译研究论文写作方法和规范——以《论语》英译研究为例

从“车”看英汉认知的范畴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西游记》中析字方法的英译——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和“孙悟空”为例

国内高校网页英译研究

三秦大地与其译者群体——胡宗峰教授访谈录

客居地译介——美国本德尔教授中国行

学术术语的译用与汉语用语的规范——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identity”为例

试论升级新闻翻译标准——CNN辱华案例重析

中国佛教翻译中儒家文化的同化作用

框架语义学在王佐良《雷雨》英译中的指导性语用研究

基于Skype网络技术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研究

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抽样调研报告

西方人印象中的诗词——以罗格·梅森英译《沁园春·雪》为例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翻译模因理论;高校翻译实践教学;翻译理论教学;翻译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43-03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高等学校设置翻译本科专业。2007年,为了进一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在高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目前,已有158所高等学校获准招收MTI研究生,翻译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路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对如何在高校进行翻译教学纷纷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笔者在下文中将以翻译模因理论为切入点加以探讨。

一、翻译模因理论

模因(meme)起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gene),是1976年由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来的。模因是文化传播或模仿的单位。模因能够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进行传播。模因分共生模因(mutualist memes)和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s)。共生模因与寄主互为生存、共同发展,而寄生模因将杀死其寄主而自行消亡。在同一种文化中,模因是通过模仿来传播的,尤其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传播的。而在不同的文化之中,模因则需要通过翻译进行跨文化传播。

最早将模因与翻译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他把翻译研究看作模因理论的一个分支,试图用模因理论来解释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切斯特曼把有关翻译、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他发现在翻译理论的进化过程中,有些翻译模因由于不能被普遍接受而消亡,为寄生模因;而有些翻译模因则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得以生存和发展,属共生模因。他还发现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一种翻译模因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翻译模因则处于次要地位。因此,他把西方翻译理论史划分为八个阶段:一是词语阶段(Words),即翻译中词与词之间的转换阶段;二是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此阶段主要强调语法形式和直译;三是修辞学阶段(Rhet-oric),此阶段的翻译重心已由原语转向译入语,要求译文自然流畅;四是逻各斯阶段(Logos),要求尽量保留原语的风格和特色,主要强调语言的创造力和文学翻译;五是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主要强调语言学知识的重要性;六是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重视翻译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作用;七是目标语阶段(Target),以目标语为重心,优先考虑目标语及其文化的相关因素;八是认知阶段(Cognition),强调翻译是思考,探索译者的决策过程。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各种模因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面貌,不断地进行复制和传播,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每一种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又存在一定的“突变”(mutation),模因在变异中得以发展。模因之间的复制是增值的。因此,模因的传播是动态的,而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二、翻译模因理论与高校翻译实践教学

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高校的翻译教学包括翻译实践教学和翻译理论教学。无论是在本科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翻译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在正确的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并从实践中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同时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那么,在教学中,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呢?从时间和内容上来说,翻译理论部分应该占20%-30%,翻译实践部分应该占70%-80%,这样的比例对本科的翻译教学比较适合。给本科生开设的翻译课程,只能算作翻译实践课。

对于如何在高校进行翻译实践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控制论专家弗朗西斯・海拉恩(Francis Heylighen)的模因复制四阶段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模因的复制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同化(Assimilation):指的是模因被注意、理解和接受的阶段,也就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提出的翻译过程中分析和传译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拓宽翻译题材,不仅要选择文学类作品,还要涉及一些非文学类的翻译题材,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便于学生接受。另外,教师在这个阶段还应该传授给学生翻译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大脑中对这些方法和策略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概念,以便提高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水平,成功地完成对原文的解码过程。二是记忆(Retention):当一个模因引起了受体的关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接受并且被纳入认知体系后,需要在记忆中存留。存留的时间越长,感化受体的机会就越多。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讲授翻译理论和技巧的重点,为学生配备大量的实践练习,从词句到篇章,从文学翻译到非文学翻译,涉及语言的不同层次和方面。这样就会让学生将翻译的理论、方法和策略牢牢地留存在记忆中,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三是表达(Expression):指的是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受体能够接受的模式。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的通顺表达上,而这是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翻译实践和目标语写作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多读好的译作,多比较,多分析,取长补短。四是传播(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有形的载体或媒介。人类是模因赖以生存的载体。模因可以通过翻译来进行传播。翻译活动就是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为了实现有效的传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目标语的仿写练习,对语法、句法、风格等进行模仿。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师还要通过课堂介绍、媒体播放等方式让学生对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多加了解。

在翻译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例,反复讲授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不断地接触这些原则和方法,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然后再把这些原则和方法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从而掌握它们,让自己能够流畅通顺地进行表达,实现模因的跨文化传播。这完全符合海拉恩的模因复制的阶段理论。

三、翻译模因理论与高校翻译理论教学

翻译理论课是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它的设置应在翻译实践课之后。但是在本科阶段学生也应该接受基础理论训练,这是因为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摸索来积累经验。切斯特曼认为翻译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翻译过程中思维和决策的基本工具,没有理论的翻译是盲目的翻译(To translate without a the-ory is to translate blind.)。

为了说明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切斯特曼把奥地利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引入到他的翻译模因理论当中,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波普尔把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个世界是物质世界,指的是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客体及各种现象,包括人体及其大脑;第二个世界是精神世界,即个人思想、情感的主观世界,也就是主观精神活动,它对第一个世界,尤其是对人和动物的躯体起支配作用;第三个世界为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如思维观念、语言、文字、科学等一切抽象和具体的精神产物。这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第三个世界是第一个世界和第二个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第二个世界,从而影响第一个世界。观念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反过来又会产生新的观念。

根据波普尔的理论,翻译模因,即翻译理论或翻译观念,存在于第三个世界,它是促进翻译技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个人翻译技能的发展来自于以前的翻译实践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历史的学习。翻译模因影响了译者个人的主观世界(即第二个世界),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翻译行为(即第一个世界)。尽管翻译理论不能直接解决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但是翻译理论可以通过译者个人的主观世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翻译行为。因此,根据波普尔的理论,翻译模因是翻译实践中概念工具的直接来源,必然会影响译者的思维方式和翻译行为。所以,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重视翻译理论的教学。翻译理论作为概念工具是翻译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翻译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宏观上决定组织译文的思路。学生一旦掌握了翻译理论,他们就能够全面认识翻译过程和结果,从而对他们的翻译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翻译模因理论与翻译史教学

翻译史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翻译模因进化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翻译理论。正如上文所述,切斯特曼把西方翻译理论史分为八个阶段,即词语阶段、神谕阶段、修辞学阶段、逻各斯阶段、语言学阶段、交际阶段、目标语阶段和认知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翻译教学应该遵循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律。

在词语阶段,教师应围绕着词汇进行翻译教学,可以为学生介绍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量的增减、词类的转换、词序的调整等有关词语的翻译方法,培养学生的词汇翻译能力。神谕阶段强调的是直译。直译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之一,要求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要忠实于原文的形式。也就是说,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照字面进行翻译。大学生往往处于这个阶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指出直译强调的是对原文的忠实,不是死译、硬译,不要束手束脚,拘泥字面。这种翻译方法比较适用于哲学、法律、科技等文本的翻译。修辞学阶段主要强调的是译文的流畅表达。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双语驾驭能力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目标语的写作训练,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对于母语的语言功底的锤炼。逻各斯阶段强调的是文学翻译,“杂合翻译”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霍米・巴巴(Homi K.Bhabha)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他提出了“杂合”翻译策略,认为翻译过程必然会涉及语言和文化这两种形式,其对译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两种语言文化成分的保留使译文本身也具备了“杂合”性。因此,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原文可以在译文中有所体现,译文或多或少要带有一些外来色彩。语言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言学知识,包括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为学生选择译文提供依据。交际阶段强调的是译文如何能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应为交际理论,如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斯波伯和威尔逊(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等。目标语阶段主要侧重于目标语的文化层面。这一阶段涉及的翻译理论知识有翻译的文化转向、文化学派等方面的内容。认知阶段是最后阶段,主要探索译者的决策过程。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把翻译教学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结合起来。在这个阶段应该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五、结语

翻译模因理论无疑是将模因理论引入到翻译研究的一种崭新的尝试。海拉恩的模因复制的阶段理论让我们了解了高校翻译实践教学的方法;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我们对高校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视;切斯特曼对西方翻译理论史的阶段划分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按照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进行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3]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1).

[4]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5]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6]郭建中.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1997,(2).

[7]王斌.觅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

[8]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3).

[9]王树槐.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5).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 翻译教学 翻译学词典 翻译学建设

翻译是人类古老的文化活动之一,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虽然翻译实践的历史悠久,但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20世纪之后,翻译研究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人们往往倾向于将翻译定位为附属于语言学学科反差之下的附属学科地位,而且翻译研究的内容多局限在对翻译的方法、标准等具体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即只侧重于对翻译实践方面。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虽然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有涉及,但这些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分散、不系统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James Holmes认为应该给翻译以学科地位,并在其80年代出版的《翻译学的名与实》中提出以translation studies为其名。在中国,“翻译学”这一名词首先在蒋翼振的《翻译学通论》(1927)中亮相,且以书名出现。1951年董秋斯在《翻译通报》发表“论翻译理论的建设”,首次提出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主张。翻译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共同促进了翻译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翻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多部翻译学词典相继问世(较有代表性的国外翻译学词典如由Mark Shuttleworth 和Moria Cowie编著的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ona Baker主编的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较有代表性的国内翻译学词典如林煌天主编的《中国翻译词典》、孙迎春的《译学大辞典》和方梦之的《译学辞典》)。“任何一门学科建立、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有关这门学科的系列优秀词典的编纂和出版”。以翻译学词典的编纂及相关研究为内容的专著、论文亦有不少,如张柏然的“论翻译学词典的特征与释义原则”、孙迎春的“论译学词典的象征”、曾东京等的“论翻译学词典的编纂”等,以及黄希玲与赵巍等在博士论文中也分别论及了基于系统理论的翻译学词典编纂和译学词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由于翻译学学科建立时间不长,这些文章所讨论的主题往往具有开拓意义。但综观这些文章,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是对译学词典进行评价或从译学词典本身出发来讨论译学词典的研编,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集中讨论翻译学词典应该采用描写性还是规定性原则。而无论是在翻译学词典的收录内容、服务对象,抑或是其系统关联上,却较少有人论及翻译学词典这一翻译学工具书对进一步推动翻译学学科发展的作用等方面(仅孙迎春《论译学词典编纂对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朱徽的《论译学辞书与译学建设》)。而对于翻译学词典促进翻译专业教学并进一步促进翻译学学科发展就更无人提及。事实上,翻译学词典的使用者既包括专门从事翻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翻译专业的学生。他们中有些人会在将来从事具体的翻译实践(口译、笔译),还有一部分会是将来从事翻译学及翻译学词典研究的专家、学者或是培养翻译人才的教师。所以,提高其翻译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很重要。但是,无论是从国内的翻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还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翻译教学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尚未形成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甚至到博士后这样完整的翻译教学系列、教学中过于注重实践层面的指导却忽视对理论素质的提高等。而如何在翻译教学中有效地利用翻译学词典来提高翻译教学效果,推动翻译学发展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工具书,翻译学词典能帮助翻译专业的学生更方便地检索翻译中的术语、专名,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翻译学词典的归纳整理还可以帮助更加系统地了解翻译理论和发展情况。同时,翻译学词典对译学研究的术语发现、存在的争议与新出现问题加以介绍,可以深化学生对译学的认识、关注和研究。另外,翻译学词典还在很大的程度上起着统一定名的作用,可以避免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术语混乱现象及由此造成的学生理解的困难。

翻译学词典在翻译专业教学未能发挥其应起作用,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首先,在翻译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工具书使用的指导,未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家都知道词典在英语学习中能起很大的作用,许多学校也开始开设词典课,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词典,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却很少注意指导学生去合理地使用翻译学词典这一专业工具书;相应地,翻译学专业的学生所拥有的关于翻译技巧和方法的工具书可能不少,但是对翻译学词典却了解不多,更不要说合理利用了。

另一方面,现存的翻译学词典在促进翻译教学方面也存在着种种不足,如翻译学词典的对象范围过于宽泛、所收知识内容不够全面系统、检索不方便等,这些不足之处势必会影响翻译学师生对翻译学词典的使用频率和效果,最终影响到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发展。为此,既要加强对翻译专业学生进行翻译学词典使用的引导,同时在翻译学词典的编纂中应切实考虑翻译教学的实际情况,努力编出更适合翻译专业学生使用的全面、系统、检索性强和使用方便的翻译学词典,让翻译学词典真正起到推动翻译教学和翻译学学科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芬,于薇薇.论译学词典的功能[J].上海翻译,2005/S1.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穆雷.翻译教学与翻译学学科发展[J].中国翻译,2004.3.

[3]彭卓吾.翻译学――一门新兴科学的创立[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4]石永浩.论翻译学词典编纂的规定性[J].上海翻译,2005/S1.

[5]孙迎春.2004翻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C].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6]孙迎春.翻译学词典博士文集[C].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7]孙迎春.论译学词典编纂对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J].外国语言文学,2007.1.

[8]孙迎春,黄希玲.论译学词典的研编[J].外语与外语教学.

[9]王新朋.论译学术语词典的规范性[J].上海翻译,2005/S1.

[10]曾东京.翻译学词典编纂之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本科翻译教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翻译学    学科建设    问题  

 

今日之中国,译事可谓空前繁荣,几近“泛滥”之势,毁誉褒贬,莫衷一是。而关乎翻译学科存在与否的辩论,也是不绝于耳。近二十年来,专家学者就翻译学的建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激烈交锋,各执一词,其撞击的思想发人深省。经过数次探讨,译界的专家学者尤其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多数同意呼吁当局承认翻译学科的学术地位。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从语言学、心理学、文体学、修辞学、哲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对翻译进行研究。自 1988 年黄龙的《翻译学》问世以来,国内就出版了 40 多种研究翻译理论的著作(包括翻译史、译论史及有影响的论文集)以及更多冠之以翻译教程的书籍(杨自俭,2002:6)。尽管如此,翻译学科至今仍未获得适当的学术地位,社会对翻译专业及从业人员不够重视。面对当前翻译学科难有作为、境遇窘迫、面临阵痛的现状,大凡关心翻译学科建设的人无不为之担忧。本文拟从翻译学的厘定、翻译理论的研究、译者的水准与声名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几个问题来探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概括而言,当前国内翻译学科存在如下问题:

一、翻译学科厘定不清

每门学科的建立,首先要厘定自身的目标与范围。总的说来,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开放性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杨自俭,2002:11)。就学科体系而论,存在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科和建立以西方理论框架为基础的翻译学科两种争论。对于这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只是作为普遍性学科而言,无须贴上中国还是西方的标签。诚然,翻译学既不是理论方面也不是普遍规律方面的封闭的科学,而是一门“认知性、解释性和联想性的科学”(wolfram wilss,2001:13)。在翻译学的学科架构中,我国学者谭载喜、隄金 、杨自俭、刘宓庆、范守义等人各自提出了翻译学的范围与分野。参照西方学者如霍姆斯的译学构想,这些学者的构架缺少“描写翻译研究”,这就使得我国翻译研究视野狭窄,表现在“只研究文本而不重视研究翻译的目的、用途以及译语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其它社会因素”,在“应用翻译研究方面,焦点一直放在制订单一的、万能的、永恒的标准”(张南峰,1998)。描写翻译研究的缺失以及其它方面的失误,使得我国的翻译研究难以推进,学科建设自然停滞不前。

翻译学是个开放而非封闭的体系,凡是翻译中出现的问题都可纳入研究。建立翻译学必须做些“扎实的工作”,包括“编写全面、系统阐述翻译学的纲领性著作”,“鼓励产生并完善各种翻译理论,如翻译的??理论等等”(谭载喜,1988)。然而,翻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尽管会借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翻译学能把众多学科囊括在内。从世界范围的研究趋势来看,翻译研究受制于人文思潮的传播与嫁接。国内的一些学者以跨学科建构译学框架为目的,把其它学科装入他们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说是多元的表现,然而未免牵强。这些理论分支缺少联系,难以沟通,给人“其它学科从属于翻译学”之嫌。

(二)纯理论崇拜过热

目前的翻译界,纯理论的研究似乎已成气候。陆谷孙教授曾就此现象撰文称:在国内英语界的一些人之间,近年来呈现越来越狂热的理论崇拜倾向,文章越写越艰涩,术语泛滥之余,数学公式和物理图表(例如,语言力如何在语言场中作用!)之类的学术泡沫,把原本简明不过的常识弄成云里雾里,读者难以洞视其中。而毛荣贵教授也就这种现象说出自 鑞己的看法,认为“这种纯理论是一支‘好箭’,可惜是银样枪头!”(毛荣贵,2002:5)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拔高纯理论研究的现象呢?这主要是目前中国翻译界有种倾向认为:国内翻译学科地位低下是因为翻译在理论上没有建树。多数学者认为只要加强了纯理论(所谓基础理论)的研究,便会从根本上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摆脱语言学给翻译研究的阴影。这种“指引式的言论经常出现于各种翻译学报,但实际上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做基础性研究的人却非常少,真正接触原始史料并进行理性分析的更是罕见”(孔慧怡,2000:8)。翻译研究当然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任意拔高纯理论研究的地位,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翻译学科的地位,尽管其出发点是好的。翻译研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主要还是要扎根于本土的实践。正是缺乏对国内带有根本性的本土研究,使得翻译学长期处于边缘的地位。再者,翻译研究并不只是纯理论的研究,还包括应用翻译理论的研究。

(三)学者译家水准问题层出,声名卓著者稀缺

学风译德是人们关注学者、译家及翻译学科的重要维度,也是关乎学科建设的无形力量。当前,这方面的问题可谓很多,繁荣背后隐藏着双重危机。一者见利忘义的浊流冲击翻译市场,二者不少译者不能严肃对待翻译事业。翻译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不算少,察其荦荦大端者,“编译外文著述观点冒充自己的观点者有之,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者有之,胸怀不够豁达宽容者有之”(杨自俭,2002:20)。尤为突出的是少数学者抢占山头,各自为政,造成研究术语混乱。术语体系是一门成熟学科的重要参数。一门学问要成为独立的学科,必须有一整套术语来描述其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规律、定理的基本概念。六十年代以来,各种思潮、文论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国内学者在引进这些术语时,根据各自的见解,纷纷译出各种名称,使得翻译研究术语杂、乱、玄。这种局面对整个学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还有待于学术的规范。

翻译学科地位有待提升是大家的期望。人文科学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不是按其科学性、学术性而定的,很多学科证明了这一点。就拿语言学来说,在索绪尔确立现代语言学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语言学还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经过雅各布逊、乔姆斯基等人的努力,语言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为西方学界显赫一时的学科。这之后,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也加入语言学研究者的行列。再以国内民俗学为例,如果没有钟敬文先生顽强地在这个领域里耕耘,民俗学就不会获得这般重视。很显然,没有声名卓著的学者,没有大师级人物,要想获得重视,谈何容易!人文学科尤其如此。国内理论界,专著越出越多,大部头翻译作品也层出不穷,然而较之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年代,现在的译界黯然失色。如此现状,岂能走向主流,遑论获得认同?

(四)人才培养急待提升

翻译研究说到底还是研究队伍来进行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教育体制的束缚,当前的翻译研究队伍不尽如人意,知识面狭窄以及理论素养欠缺制约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学科设置来看,大多是将翻译的教学置于外语系,很少开设专门的翻译系来培养专门的人才。近两年来,局面稍有改善,部分外语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开始设立翻译院系。由于受到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培养规格以及教育体制与管理的影响,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翻译学科总的专业水准有待提高。可以说,人才培养问题与总的专业水准都与翻译学科地位关系密切。社会的需要是学科规划的主导力量,如果这个学科没有培养能够胜任工作,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个学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当前翻译学科难有作为是个不争的事实,任何关心它的走向的人都会感到有责任改变这种遭遇阵痛的困局。翻译学科如何走出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

第一,完善翻译学科构架。首先要突破观念,译学构架并无中西体系之分,任何可取之处皆可为我所用,尤其要重视描写翻译研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西方的理论来解决本土的问题,毕竟中西方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的传统发展除了关键性的危机时期之外,一向强调内部协调、不假外求。(孔慧怡,1999:7)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从边缘走向中心,翻译研究必须立足本土,借鉴外来思想,建构理论。至于翻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可以将翻译学视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但无需将其它学科囊括其中,而要厘定学科分支间的联系。

第二,分清缓急,合理分配纯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的资源。翻译理论可以分为纯理论与应用理论。

纯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基础知识,既包括有实用价值,也包括无实用价值的知识。应用理论的目标在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践问题,尤其要关注文学翻译以外的文体的翻译问题。翻译理论的多寡并不说明地位何其高也,翻译学的研究终究主要是面对实践的,基于翻译语料库的研究代表了新的方法。而且在当今翻译学科受挫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应用理论研究,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资源,才能为纯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果偏离这个方向,便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第三,加强学术规范,整顿翻译出版市场。一个学科在草创时期,难免会出现混乱的状况。但是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约束,学科的发展便会受阻。这就需要对学科的组成人员及内容进行规范,使之走向正常的道路;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鼓励正常的学术争鸣。对于翻译市场的混乱状态,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尤其对重译作品要严格限制,有限的出版资源要保证急需的资料翻译。

第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估机制。建立课程设置合理的翻译系势在必行。完善课程设置研究,加强双语教育,拓宽学科层次,尤其要引进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当前人事部实施的翻译资格证书考试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稳妥的方式。说到底,所有的努力便是要培养专家、大家,提高学科的专业水准。

 

参考文献:

1. 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黄振定. 翻译学[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 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 孔慧怡、杨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6.谭载喜. 试论翻译学[j].  外国语. 1988(3).

7.杨自俭. 译学新探[c].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2.

8.张经浩. 再谈“翻译学”之梦[j].  上海科技翻译. 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