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19 13:26:13

贫困大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1篇

(一)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供方逐渐压倒需方市场,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日趋显现,矛盾更加突出,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步履维艰,而贫困生又是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就业情况更是雪上加霜。据某高校对856名毕业生进行调查显示,家庭经济能完全满足和支撑毕业生学业和就业的仅占46%,基本能支撑的占35%,完全有困难的占19%。由此可见,大多地方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较大,其就业问题更加值得关注,贫困生对就业形势持不够乐观的态度占48.8%,选择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的占20.5%,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8.2%,51.6%的贫困生选择希望就业前能得到职业生涯、就业技巧、创业模式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同时希望学校能开设就业和择业方面的课程教育。总之,在市场竞争机制基本健全及育人用人模式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无论是学生、社会、家庭还是贫困生本人都需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依靠自身的综合素质,摒弃他人社会背景和家人的因素,争取实现理想的就业和择业。

(二)就业思维和择业观念有待改变

由于贫困生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履历,急需寻求满意的用人单位以获取理想的薪酬来报答父母、回报社会,从而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他们择业观念传统而单一,比普通家庭的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思想包袱较重,就业定位不合理,择业期望过高,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和意识,导致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就业难

地方高校远没有名牌、重点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专业设置和学科的选择上会受到排挤和影响,学科建设滞后,专业设置陈旧,甚至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竞争力自然就处于弱势。笔者对某医科院校进行调查后发现,近五年社会需求量与毕业生总数比排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口腔医学4.24,麻醉学为2.62,护理学为1.58;而排在后三位的专业是医学英语为1.28,社会体育为0.78,社会保障为0.42,由此可见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等专业需求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这些专业毕业生人数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6.8%,而医学英语、社会体育、社会保障等专业供大于求,就业压力非常大,而占据60%的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也不尽乐观,可以想象贫困毕业生就业是何等之难。

(四)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空间狭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效毕业生就业由“分配制”向“双向选择”模式转变,毕业生只能通过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应试技巧获得用人单位的喜爱和青睐。但是贫困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及综合素质等先天不足导致他们择业面更加狭窄,他们的就业心理促使他们急需寻求相对稳定和收入颇丰的职业来改善面临的窘境,大多贫困生既无经济条件,又无心理准备去从事自主创业工作。

二、破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策略和心态,适时降低就业期望值现阶段,高等教育已慢慢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高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突显,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普通的一员,更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激烈竞争的态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和理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当降低期望值,给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合理定位,打破“一次就业定终生”的旧观念。同时,要积极参与就业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树立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避免走向自负和自卑,以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走上社会就业大舞台,参与社会公平的竞争。

(二)努力学习,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就业竞争中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始终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正如“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需要加倍和提前付出,在进入大学“象牙塔”时就做好全方位学习的思想准备,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性选择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择业技巧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培养,认真学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高校应遵循市场规律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与时俱进地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高校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扎实研判市场经济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及其趋向,来规划各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系等。对学校现有的专业进行优化和调整,对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适当扩大规模,调整或停办社会需求量小、毕业生就业难的专业,有针对性地确定招生计划和方案。整合教育资源,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校风和学风,同时要挖掘贫困生的特长和优势,鼓励他们踊跃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使贫困毕业生有较强的实力参与竞争。

(四)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成才。首先,要加强毕业生就业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根本”,“名师出高徒”便是这个道理,一定要建立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并愿意奉献于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就业工作队伍;其次要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分析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引导毕业生到偏远、贫穷、落后的地区就业。第三,适时就业指导课。通过教学的方式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择业技巧教育无非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要引导贫困生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和问题,调整就业择业的心态,争取实现顺利就业。

(五)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贫困生实现就业贫困生就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及贫困生本人共同努力。作为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中,给予贫困大学生以特殊待遇和关照,以确保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人生最大的一次蜕变,尽量提供用人窗口,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作为高校应加强内涵建设,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引导毕业生拓宽就业思路,引导贫困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就业;作为社会应为贫困生就业创造有利于贫困生就业的环境,各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坚持公开录用程序的同时,还要为贫困生给予倾斜,帮助贫困生实现就业。社会各单位应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贫困大学生能尽快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才智和知识回报社会;就贫困生来讲,应该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让社会认识、了解自己,同时也给自己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自己被社会的认同感。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激励;大学生心理;心理激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高校逐年扩招,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也随之增加, 高校贫困生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以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资助体系。这一体系的协调有序运转,切实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使得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但随着扶困助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该资助体系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因此,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不仅可以了解研究的进展与不足,而且可以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现状的研究,完善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高校贫困生自信心和落实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培养计划都有重要意义。

1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概括

1.1 研究文献分布

在中国知网分别以“全文”、“主题”、“篇名”、“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心理激励”、“高校贫困生激励”、“激励理论”、“在心理激励下高校贫困生”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文献颇多,具体分布如下表1。

表1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文献分布

检索发现,虽然不少文献都涉及到高校贫困生的研究,但是作为专题研究的较少。本文根据相关性原则选取80篇进行综述。

1.2 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以理论思辨为主。如常成玉,熊一兵与邓丽萍的《“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1],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王燕的《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标准建立的初步研究》[3],郭志宏,朱宁与王丽娟的《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4],霍世平的《激励保障与学生管理》[5],鲁晓华的《资助与激励》[6]。

1.3 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从教育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第一,高校贫困生在经济上得到资助,但是他们内心世界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爱,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了研究。第二,人文关怀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

研究视角从教育学视角进行研究。第一,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基于问题分析,提出相关激励方法运用在高校贫困生当中。常成玉,熊一兵与邓丽萍的《“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1]。第二,针对目前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激励管理理论并引入到贫困大学生的管理中。郭志宏,朱宁与王丽娟的《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4]。第三,完善高校贫困生的关怀体系。陈晓清,陈云龙的《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9]。第四,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进行疏导。魏青的《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疏导》[10]。第五,胡艳芳的《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11]。第六,王爱平的《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救助机制初探》[12]。第七,赵中源等人的《把握心理特点,注重“精神解困”――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考》[13]。

1.4 研究路径

现有文章的研究路径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第一,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主要是从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高校贫困生激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构建激励机制相关措施方面进行探索。第二,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主要是从人文关怀、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人文关怀对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启示以及从人文关怀下实施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第三,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主要是针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结合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激励

1.5 研究主体

研究主体大部分是学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研究。如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等。

2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内容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贫困生、激励以及心理激励的内涵,高校贫困生的现状,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何运用激励理论以及心理激励相关理论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等方面。

2.1 高校贫困生、激励以及心理激励的内涵

2.1.1 对贫困生的界定

根据学校学生处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览表,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标准,将每月生活费不超过200元并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定为贫困生。因为考虑到对贫困生的定义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因此,在这些贫困生的基础上,除了根据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外,也加上自己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察和学生干部的推荐,以此确定贫困生的对象[14]。

2.1.2 高校贫困生的内涵

高校贫困生是指高等学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费等),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按照困难的程度又可以分为一般贫困生(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和特困生(无力支付教育费用)[15]。

2.1.3 激励及心理激励的内涵

激励,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管理用语,激励是指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作为心理学术语,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作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水,1987)。总之,激励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人的动机不断得到激发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标而维持在一种兴奋状态中,产生内在驱动力[16]。

心理激励[17],实质就是从人的内心世界强化其动机,改进其行为,增强其内驱力,使其朝着集体组织目标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心理激励包括内滋激励、外附激励两大类。内滋激励,是人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外附激励,是指来自于组织力量的驱使,即通过组织的评比、奖惩而实现的激励。

2.2 高校贫困生的现状

2.2.1 由于经济困难而出现人际交往的问题

冯尚飞,建[18]对高校贫困生进行了研究,他们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使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感与挫折感比一般学生更大,从而影响了其人际交往。

2.2.2 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林港凡[19]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了思考,研究发现,贫困生因经济拮据,而产生自卑和自我抑郁,以及人际反应过度敏。陈逸萍[20]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脆弱性、敏感性、依赖性以及焦虑性,这都值得我们关注。苏云波[21]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自卑与依赖、自我封闭与孤独、焦虑、自大与虚荣、嫉妒等心理。这些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杨可臣[22]等人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常在心理问题: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焦虑与忧郁的冲突、自我封闭、心理活动反应(不敢面对现实、乐趣性差、情绪极不稳定,极易悲观、学习效率低、心理障碍极端表现为自杀或犯罪)。刘静[23]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范结兵[24]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就业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以及抑郁心理。

2.2.3 高校贫困生的自我价值感及主观幸福感

吴洪艳[25]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总体来说高于2003年的常模,而且表现出比较大的一致性。不管是男性贫困大学生还是女性贫困大学生都只在S51和S54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S51上的差异、表明贫困大学生在团体中缺乏影响力,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原因可能是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综合素质较差,在班级中较少担任学生干部,而且,由于贫困,贫困大学生在班级活动和社交中表现出更多的自卑、退缩、逃避行为,因而较少引起他人的注意。S54上的差异,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容貌、体态等生理特点较少受到他人的赞赏或贫困学生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且大多地处农村,在衣着打扮、风度仪表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而较少受到他人的赞赏,这是必然的;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可能会出现营养的欠缺等问题,使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因此,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54上差异显著。

浦玲[26]研究发现,在总体幸福感上特困生与贫困生、特困生与普通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与普通学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说明两点,一是,近年来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仍有部分特困学生生活质量水平较低,总体幸福感水平较其他同学偏低。三是贫困生的负性情感偏高。贫困生中部分特困生群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偏低。

2.3 高校贫困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陈逸萍[20]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心理失衡,求助模式单一,自身的人格特质,就业压力大。韩福东,王永利[27]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社会因素方面,经济的差距;高校贫困生所在学校基础设施不齐全,信息较闭塞,学校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高校贫困生身上背负正常家庭孩子所没有的心理压力,既有学习上的压力,又有人际交往中的和就业过程中的压力;个人因素方面,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因家庭原因、经济的压力,使其在性格上容易有缺陷,性格的缺陷直接导致言行和思维方式的不全面。

2.4 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2.4.1 从教育方面出发,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激励

张仕英[28]基于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的分析,他认为可以加大扶贫力度,将帮困助学与励志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作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贫困生自我调适。

通过苏云波[21]研究发现,构建完善救助与扶持保障体系,让贫困生在校期间学习有保障,情感有归宿,就业有动力;家庭必须尽可能在物质、精神以及关爱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多与学生沟通,积极与学校密切合作,减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负担;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信、自立、自爱、自强教育;最后,提高学生的社会认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管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使其树立健康的就业观及使命感和责任感。

2.4.2 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1)内容激励

内容型激励理论[16]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及阿德勒的ERG(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理论等,它集中分析研究个体的需要,在管理中,内容型激励理论通过关注人的需要,满足人的一定需要,从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按照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激励,以更好地刺激和强化他们的成就需要,维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过程激励

过程型激励理论[16]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它着重分析、研究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与交互影响作用,这类理论围绕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满足这一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研究激励的整个认知过程以及这种认知过程是如何与积极的行为相关联的。

3)综合激励

综合型激励理论[16]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波特和劳勒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家,把一些主要的激励理论兼容汇合而形成的理论模型,如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型等。这类激励理论试图克服上述两类激励理论的片面性,更加全面、综合地理解和分析影响激励的各种因素。这类理论让高校管理者意识到激发、调动高校贫困生的积极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2.4.3 在人文关怀下,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1)心理援助激励机制―――心理支持系统

梁阳[8]研究发现,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强心计划”,为学生设置疏导心理问题、历练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承受力的良好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心理引导,从心理上帮扶贫困生,使其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悦纳自己,敢于面对和正视贫困,避免纯粹的物质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帮助贫困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进行多元的自我评价。其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提升高校贫困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成就感,进而对其产生积极地作用。

2)成才帮扶激励机制――技能支持系统

一是要针对一些贫困生学习的弱势,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践行先进性,开展“一帮一”学习帮扶活动;二是针对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高校要举办一系列技能培训,并尽可能地为贫困生能力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如针对贫困生英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的问题,定期举办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免费培训;针对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少的问题,组织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还可鼓励他们参加校、院(系)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搭建校内与校外两个平台,一方面在校内积极设置多种岗位、多种服务帮助学生,与此同时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

3)建立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激励机制――就业支持系统

高校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优先推荐, 培训实习的强化, 心理辅导的实施等方面。一是要围绕贫困生的就业,大大拓展就业渠道,依托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寒暑假及大学毕业生实习阶段,积极打造“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优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过渡性见习就业岗位。二是邀请心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联系生活实际和理论法规,在就业形势的分析、求职技巧的引导、人生规划的制定及心理辅导等方面,对贫困毕业生展开针对,帮助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围绕提高贫困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加强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四是出台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强化对贫困生就业援助资金的保障。

3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的评价

3.1 理论研究不足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已有文献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甚少,只有5篇文章。

对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策略较多,但是学者都是从心理健康,贫困等方面出发,具体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激励理论以及心理机制理论来分析完善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不多。

3.2 调查问卷不够完善,定量研究不足

从上面综述可知,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期刊及硕士论文较多,但是具体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只有5篇,专家和管理者尚未意识到这一方向的重要性。并且,大部分研究是从教育学方面入手,真正从心理学相关理论入手的甚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文献也甚少。

3.3 研究主体不足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高校贫困生研究的是学生,而专家以及管理者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甚少。所以,我们不能只注重学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研究,而是要呼吁更多的管理者与专家深入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并且提高高校贫困生的自信心,制定一个长期培养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方案。

3.4 研究视角不足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主要在教育学领域里研究较多,但是多学科结合视角的文章极少,过于单一,没有将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结合研究。

4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的建议

4.1 深入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要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应注重多学科的结合;

在研究内容上,尽量把心理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知识结合一起,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尽力。未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多角度展开,求新求变,使研究有更大的提升。

在研究路径上,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他们都是从贫困生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物质与精神资助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激励管理。但对高校贫困生如何结合激励理论及心理激励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心理激励研究不够,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甚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4.2 高校管理者和专家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主体上,高校管理者和专家需要进一步学习,认识到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工作,联系理论与实践,提高高校贫困生自信心,完善其综合素质。这不但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教育高校贫困生,而且有利于高校贫困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常成玉,熊一兵,邓丽萍.“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0(5).

[2]曾婷婷.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3]王燕.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标准建立的初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

[4]郭志宏,朱宁,王丽娟.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5]霍世平.激励保障与学生管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8).

[6]鲁晓华.资助与激励:浅谈高校贫困生工作[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7]陈力铭.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8]梁阳.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J].文教资料,2013(4).

[9]陈晓清,陈云龙.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10]魏青.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疏导[J].教育与职业,2006(4).

[11]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12]王爱平.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救助机制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

[13]赵中源.把握心理特点,注重“精神解困”: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4]沈祖芸.防范欠贷官司需建多道“防火墙”[N].中国教育报,2002(1).

[15]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1).

[16]郑开玲.试论激励理论与高校教师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2).

[17]寿越强.建立心理激励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J].辅导员,2006(8).

[18]冯尚飞,建.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扰及调适[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8(8).

[19]林港凡.对贫困生心理现状、心理教育的新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

[20]陈逸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06(12).

[21]苏云波.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J].现代企业教育,2013(6).

[22]杨可臣,杨韶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与指导[J].煤炭高等教育,1998(12).

[23]刘静.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24]范洁兵.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0(12).

[25]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5).

[26]浦玲.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实践思考[D].河海大学,2006(12).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A11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54-02

一、对《哲学的贫困》的相关翻译工作

根据学者姜海波的研究梳理,在中国最早提及《哲学的贫困》是在1903年。当时的学者赵必振在其所译日本著作《近世社会主义》(作者是福井准造)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哲学的贫困》(当时译作《自哲理上所见之贫困》)的写作过程。其后在新文化运动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陈独秀都曾提到《哲学的贫困》。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一文中直接引用了《哲学的贫困》中“手推磨”和“蒸汽磨”的经典论述。陈独秀则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中谈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虽然没有专书,但是他所著的《经济学批判》、《共产党宣言》、《哲学之贫困》三种书里都曾说明过这项道理”。

有必要提及对《哲学的贫困》进行翻译的历程。在1928年,李铁声节译了书中哲学内容的片段,并以《〈哲学底贫困〉底拔萃》发表。1929年,杜竹君翻译《哲学之贫困》全文。1930年8月,巴克也摘译部分内容编译成《社会主义底基础》一书。1932年,徐德珩翻译《哲学之贫乏》使得译本更为完善。1942年至1944年,何思敬在延安中央党校完成对《哲学的贫困》一书较为权威的翻译工作,在1949年出版后先后重印7次。最权威的版本当属中央编译局编译出版的译本。自1956年起,中央编译局开始陆续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并在第4卷中收录了《哲学的贫困》全文,出版发表于1958年8月。1961年11月,人民出版社还发行了未署译者名的单行本,但正文和注释都采用的是中央编译局出版的译本,其中徐坚新译了恩格斯写的两篇序言。自1965摘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著作,本文将就学界对这一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和研究状况做一回顾,并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文本为参照,就学界对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A11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54-02年起,中央编译局又编选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其中节选了《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的部分内容。《选集》第二版于1995年6月出版,对以往的内容做了修改。此外,2009年12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也节选了《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的部分内容。

上述翻译工作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本文基础,但在早年并没有对《哲学的贫困》展开深入研讨,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并没有认清这一文本的价值,另一方面则在于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前,社会政治的动荡极大地影响了学术研究,使得相关研究工作进入停滞状态。

二、文本研究的基本情况

在1978年,《哲学研究》在1978年第1期发表了海外华人学者刘惠林的《〈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疑问,首先开启了对《哲学的贫困》的思想研究。当时学术界对这篇文章的反响如何现在已很难清楚。自198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先后发表了8篇研究文章,论题涉及《哲学的贫困》与《资本论》之间的联系、无产阶级、对《哲学的贫困》思想史地位的评价、《哲学的贫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等,这些论题直到今天仍然在讨论中。

1997年是《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在此前后学术界对其研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仅在1997―1999的三年内共发表10多篇相关论文。1997年,为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学者们在南京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孙伯、陆剑杰、王金福、张一兵等学者就《哲学的贫困》的研究现状、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哲学的贫困》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论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南京社会科学》也在其1997年第10期开辟专栏,就《哲学的贫困》相关研究发表了8篇论文,论题包括:邓小平改革理论与《哲学的贫困》思想的契合(孙伯)、《哲学的贫困》中的雇佣劳动概念(杨建平)、社会批判方法(陈胜云)、面对现实的科学历史原则(张一兵)、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哲学视域(仰海峰)、分工与马克思批判话语的变革(张溟久)以及《哲学的贫困》蕴含的理论张力(文析东)。在此后两年,学术界又发表了几篇相关研究文章,但主题大致与前述相同。

自新世纪以来,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拓展。这表现在:首先,有两本关于《哲学的贫困》的研究专著问世。其中朱进东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马克思与蒲鲁东关系的变迁,进而探讨了两者的思想变迁与差异。余培源和付畅一则在把握两者关系的历史变迁基础上,在横向上对《贫困的哲学》和《哲学的贫困》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两者的思想特点及差异性,并总结了《哲学的贫困》这一文本的时代意义。其次,从论题来看,除了对以往论题的进一步探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论题。比如蒲鲁东对《哲学的贫困》的态度及其原因分析、《贫困的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贫困观、从《哲学的贫困》看“马克思主义不是三个组成部分”等。

三、从《资本论》这一参照系看《哲学的贫困》的思想史地位

从检索到的研究资料来看,汤在新和冯景源探讨了《哲学的贫困》与《资本论》之间的思想关联,从《资本论》这一文本参照来评价《哲学的贫困》的地位和价值。汤在新认为,《哲学的贫困》是《资本论》理论形成的起点。具体而言,一方面《资本论》理论的核心及其基石已经明确,《资本论》理论的基本轮廓已经勾画出来。另一方面《资本论》理论的这些因素有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中,一系列理论难题尚未解决,而这些理论问题的解决,从萌芽到成熟,也正是创立《资本论》的过程。冯景源从三个方面强调了两者的思想联系,认为前者是后者的萌芽。他的论据是:第一,马克思在分析蒲鲁东的范畴体系时,力图按照经济范畴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来排列它们的秩序;当时,虽然还没有排列出来,但是提出了这个任务。这个任务的真正完成,是在《资本论》的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及其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等的范畴体系中完成的。第二,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结合着政治经济学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这在后来的《资本论》中常常运用到。第三,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的经济范畴体系的反历史主义,提出了逻辑范畴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要求,这也构成了后来《资本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张溟久通过研究“分工”这一范畴,认为《哲学的贫困》标志着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他的依据是:《哲学的贫困》以后,分工已不再是马克思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了。与《形态》中以分工为轴心而展开的社会批判理论相对应,在《哲学的贫困》以后,马克思只是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层面上讨论分工,分工变成了一个实证的经济学范畴。这标志着马克思发现了内在于经济过程的现实批判思路。

参考文献:

[1]朱进东.马克思与蒲鲁东[D].南京大学,1999.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112—03

贫困大学生因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成为大学生中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群体,如何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网络时代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优势,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时代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1. 网络消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有利于贫困大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局限性,而网络的发展使贫困大学生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课堂、实践活动等现实世界的教育之中,他们还可以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受到知识和文化熏陶。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可以实现贫困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平等对话和交流,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等级界限,有利于贫困大学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实现。

2.网络丰富了贫困大学生的信息世界,有利于开阔视野。据调查,贫困大学生中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57.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即老、少、边、穷地区。[1]尽管网络已经普及多年,但这些贫困学生对其仍然比较陌生,加上生活困难,外出实践空间有限,所以他们掌握的信息量十分有限。而进入大学之后,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低廉的了解世界的平台,有利于他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从而缩小与城市大学生的差距,消除他们固有的自卑心理。

3.网络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网络可以提供海量全面新颖、生动形象、及时有效的信息,又具有可选择性,十分符合贫困大学生的求知需求。这些独特的优势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大量鲜活、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事实素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内容。同时,利用网络论坛、校园BBS等载体,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真实的观点,有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网络时代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消极信息影响贫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时期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环境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跨时空性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界限,也打破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界限,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鱼目混杂,网络难以有效控制和及时过滤,从而使一些黄色暴力、反动言论等消极信息有可乘之机,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二)网络容易弱化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方面,网络交往如QQ、网络邮箱等方式给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便利,扩大了他们交往的范围和时空;另一方面,网络的人机界面交流,因缺乏真实的感官了解和直观的人际互动,长期的网络交往,容易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冷酷和自我封闭,同时也容易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疏远和淡漠,严重者甚至造成人格与交往情境的双重分裂,逐渐滋生个人孤立感和社会分隔化。[2]网络的这一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三)网络容易弱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力

据调查,贫困大学生要比一般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家庭贫困而产生的人际交往障碍、自卑、抑郁、自我封闭、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较多。因此,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网络的发展,更容易使贫困生对网络产生依赖,远离现实生活,从而产生网瘾、网络孤独症等各种网络问题,有的学生长期痴迷于网络游戏,进而导致道德冷漠和精神麻木。

三、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路径

(一)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把握网络舆论的方向

以校园网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社区是学生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校园网所形成的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和管理好校园网是加强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贫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校园网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5篇

0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作为农村反贫困的两项基本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农村低保制度是对扶贫开发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扶贫开发巩固了低保制度的成果。同时它们又有概念、对象、目标和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希望以下扶贫开发开题报告范文对你有用。

题目:中国牧区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至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2.8%,减贫速度之快令世界赞叹。

2011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将农村贫困标准由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74元提高至2300元。贫困标准提高,使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扶贫对象范围扩大到了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的近十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各族群众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牧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基础设施得到较快发展,落后的社会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二、研究意义

在多年扶贫开发实践过程中,专家学者对贫困内涵做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角度的理解,然而不管是哪个角度的理解都是存在一定不足的。

第一,有助于认识和把握牧区扶贫开发的规律。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是中国反贫困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反贫困格局中的重点和难点。牧区作为中国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整个农村扶贫开发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以牧区具有的突出特点为基础,在深入分析研究牧区贫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的基础上,对牧区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律进行了总结,这将有助于提升对牧区扶贫开发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理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理论是在长期扶贫实践中形成的对农村扶贫开发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总结,它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重视经济轻视生态和文化的价值导向影响,对牧区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力度比农村要少得多,因此对牧区扶贫开发理论的研究非常滞后。本研究正是从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综合角度出发对牧区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探讨,是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第三,有助于推动中国牧区扶贫开发实践。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指导实践。

由于牧区扶贫开发理论的滞后,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牧区扶贫开发的进程。本文在深入研究牧区实际情况下,对牧区扶贫开发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这不仅具有丰富和完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理论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推动中国牧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

本文将中国牧区扶贫开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牧区扶贫开发的理论基础作出了详细的论述,以各个时期的理论领导人物为线索,对各个阶段的贫困及反贫困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为后面研究牧区扶贫开发问题奠定理论基础。随后,主要从综合研究的角度对牧区贫困表现、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牧区牧民的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收入贫困,更多的还体现在生态环境贫困、社会建设贫困,并进一步探讨了牧区贫困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1978年以来政府主导的中国牧区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梳理,将牧区扶贫开发的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开发式扶贫启动阶段、扶贫攻坚阶段、综合扶贫阶段和两轮驱动扶贫阶段,并就各阶段扶贫的措施和成效做了概况总结。接着,笔者对当前牧区扶贫开发中已经在实践中取得效果的以工代赈模式、易地搬迁模式、产业化模式、雨露计划、科技扶贫等五种扶贫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牧区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即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牧区扶贫开发政策理论体系、建立牧区扶贫开发综合考评及干预制度、正确处理牧区扶贫开发出现的经济发展同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单一的产业结构之间、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之间、扶贫同返贫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增强各扶贫主体间的综合扶贫效果的对策建议。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本文的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历史文献,特别是我国牧区扶贫开发政策的相关资料、相关年鉴、以及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等文献资料进行的。

2.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研究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研究手段。系统分析研究法是本文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在论文的组织过程中,作者将牧区扶贫开发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分别对这一系统中贫困的表现、扶贫的历程、扶贫的实践模式、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要素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总结最后得出了解决牧区扶贫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研究法是本文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是将两者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研究彼此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在对牧区和农村进行对比过程中,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牧区贫困的特点、原因,并最终提出牧区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significanc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take shihez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xiaolin, chen feng中国论文联盟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hihezi university an example to analyse the significanc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from aspects of its necessity, collection, management a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or students' achievement; management

1 建立贫困生档案的必要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贫困生是指大学生在经济上仅靠家庭的资助完不成学业者,经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相关的证明,并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最后经过学校考核认证的学生。据调查显示,目前,石河子大学在校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特困生人数的比例在15%左右;农、林类专业贫困生人数的比例超过30% ,特困生人数比例超过15%。尽管石河子大学在学费的收费标准上,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其收费标准各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学费大都在 3100-3500 元,部分专业如艺术类则高达6000元,再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等各种日常开销,这样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左右。这笔教育费用的支出对于一般家庭都已经很难承担,更不用说贫困家庭了,高校扩招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上学的机会,同时高校贫困生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贫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业,并损害着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贫困生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个别贫困生吃饭穿衣问题都甚为严重,到了大学,学校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的是吃饭问题。这些学生因为经济上的负担重,也导致了其心理上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因此部分学生便成为“双困生”。这种困难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严重影响,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存在隐患。我们要积极建立健全贫困生的档案,为对贫困生进行关心、爱护、帮助、教育和引导,提供更便捷、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依据。

2 贫困生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2.1 贫困生档案的收集

对于刚刚被录取的大学生,在收到通知书的同时还会收到一份家庭情况调查表,用于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在表的最后必须附加街道和乡镇级以上民政部门的盖章方才有效,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附加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对于已经入校的学生,通过学生本人和所在班级收集学生及家庭方面的有关证明材料,如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挂科情况、每个月生活的平均消费水平、获得资助情况、其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以及家庭开支、 是否孤残、 是否单亲、学生所在生源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有关证明材料等材料。由学校学工部门和各学院的学生工作办公室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资料,进行心理测试并整理汇总上报送助贷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贫困生档案中入库学生情况也在随时间变化要不断的更新,如因特殊事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可以进入贫困生库,家庭情况好转的学生就要退出贫困生库。所以,在收集材料的方法上要采取来源定向收集和跟踪收集相结合的办法。

2.2 贫困生档案的管理

(1)资格条件复查。贫困生档案的管理不是固定不变的过程,每学期应该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审查,看看其家庭情况是否有好转,是否有其他特殊情况等,有条件的话,还要不定期地进行随机抽选,随机抽出一定比例的贫困生,再通过信件、 电话、 实地走访以及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有欺诈行为的,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其所取得资助资格,并收回资助资金。若情节比较严重,学校应依据有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在全校范围进行通报批评。

(2)尊重学生的隐私。贫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敏感的群体,经济上的压力,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自卑和压抑,他们通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即使自己再艰难,也不愿意轻易向别人表露,用以获得资助,同时又非常敏感和多疑。因此,为了给贫困生健康的成长的环境,贫困生档案的管理就要在一定范围内就个人隐私等相关方面情况进行保密,尽量不要给贫困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不仅要在经济提供资助,心理上提供关怀的同时,更不能忽视贫困生的人格成长。由于贫困生被贫困所困扰,有的人能经历住贫困的考验,在各种磨难中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更加有毅力,有的人却在艰难困苦面前出现了人格的畸变、分裂,这是令我们担心的。应建立相应心理咨询室,帮助贫困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发展观,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平台引导贫困生健康茁壮成长。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3 建立贫困生档案的意义

(1)建立贫困生档案可以为资助贫困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贫困生档案的建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生活条件是否真正贫困。在贫困生档案库里,要有贫困学生个人的家庭收支情况介绍,要有个人申请材料,要有学生所在班级的同学、班委和相关负责老师的贫困等级认定,要有学生生源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有关贫困情况的证明材料,有贫困生的资格复查报告。这些材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贫困生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材料为依据,在相当大的情度上能够使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中国论文联盟

(2)建立贫困生档案能够为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提供参考。在贫困生档案里的心理方面的部分资料,可以使老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遇到同样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更好的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办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使贫困生客观的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使贫困大学生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心理历程。

(3)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贫困生档案,对于提高贫困生得就业机会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许多用人单位要审阅学生档案。贫困生档案的建立,就是通过从学生经济困难、接受学校和社会帮助、接收爱心人士捐助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全过程反映,而学生思想和心理的飞越过程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因此,一份客观、公正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贫困生档案,有助于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学生,对贫困生本人应聘也有很强的推荐作用。

4 结语

建立高校贫困生档案,可有效地全面了解,准确掌握在校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中国论文联盟

参考文献

[1]王平.高校贫困生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作用[j].兰台世界,2008(1).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7篇

本文依据高校贫困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内涵,探讨了高校贫困生教育培养要素与模式构建。指出要通过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教育与感恩反哺教育,构建“四位一体”教育培养模式,以提高贫困生教育质量,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贫困生教育;培养模式;扶贫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反哺教育

高校贫困生教育培养工作一直是国家、社会和学校非常关注的问题,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内专家学者也做了很多研究,特别是在贫困生的心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培养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高校贫困生教育培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地研究新问题,建立系统化的教育培养模式,以全面提升高校贫困生教育质量。

一、高校贫困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内涵及意义

中共十报告指出,到二二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坚持不懈的努力。高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应当看到,对贫困生群体进行教育与研究,既是我国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1、贫困生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生在思想上比同龄人更加成熟,这也促使他们较早地成长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同学有更强的心理驱动力,这对于贫困生来说是重要的心理资源优势。贫困生一旦成长起来,便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成长力,自然会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因此,贫困生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2、贫困生教育培养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扶贫工程

贫困生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关乎贫困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问题,还关乎诸多社会问题。一名贫困生如果能力未得到提升,将面临就业难、低收入等问题,不仅会给社会造成压力,而且会进一步恶化家庭境况,走入“贫困――贫困”的循环轨道中。反之,贫困生教育培养质量得到提升,一个具有较强能力的贫困生脱离贫困,对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帮助贫困家庭摆脱经济困难的局面不只是要给予物质和政策上的扶持,更主要的是在物质和政策扶持的同时想方设法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但这里存在一个个性化问题,就是人与家庭及其环境的个性化特征,因此要想做好这一点,接受高等教育的贫困生是最佳人选,因为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了解自己成长的环境,会毫无保留地给予极大限度的资金、技术、思想方面的支持,从而带动贫困家庭甚至地区(村镇等)脱贫,进入“贫困――脱贫――致富”的发展轨道中。

贫困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着信息优势、知识优势、技术特长、思想开放等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带动家庭乃至地区脱离贫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因此。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扶贫工程,也是一种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教育观念。

3、成长起来的贫困生,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优秀的贫困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无论是典型示范作用还是反哺作用都将促进一定的群体积极努力,比如激发村里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农村家庭教育观念。近年来,贫困大学生成为村官、三支一扶、支援大西北的重要力量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高校贫困生教育培养要素与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在高校贫困生教育培养问题上,既要研究教育的理论性、时代性、现实性,以及相关内容的整合,形成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培养体系,又要根据贫困生教育目的与内容的要求,采用适合高校贫困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反哺教育“四位一体”教育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挖掘、树立与宣传典型。为贫困生寻找现实的学习目标与榜样非常重要,这是贫困生自我教育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高校贫困生教育方面,挖掘、树立与宣传优秀典型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重要教育方法。可以将优秀贫困毕业生案例编辑成册;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贫困生优秀典型专栏、专版等网络阵地;还可以建立QQ群,将优秀贫困毕业生组织到一个群中,建立更直接的交流平台。

组建同质结构群体。将致贫原因相同或相近的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组成同质结构群体,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动力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进行教育引导。组建的同质结构群体,成员在知情意行方面存在一定的特征性模式,可以使群体中的贫困生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新的精神状态,这会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增强教育工作效果。

周期性谈心。对不同的群体和个人进行周期性谈心,让学生知道贫困不是磨难而是一笔巨额财富。贫困生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往往表现出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更有毅力,更敢于担当。但当遇到触发心理感应点的问题时,又非常容易导致情绪的急速低落,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对贫困生个人与群体进行周期性谈心,以保证其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斗志。

2、对贫困生进行创新实践教育

“主体能力是主体性的核心,它为主体性的实现提供现实力量”[1]。所谓实践出真知,对高校贫困生主体的能力提升,是关键因素,可以通过下述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其能力和素质。

专业创新实践。进行专业创新实践,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尊重不能只放在心里,也不能只是默念的教条,需要用行动表达出来才具有教育的价值。”[2]由导师指导贫困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并引导其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和优秀朋辈进行交流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与意识,在实践中找到自信,提高能力。这既是对贫困生同学的真实尊重,也是深化和提高教育实效的重要理念。

校园文化活动的充分参与。高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舞蹈类、书画类、歌曲类等活动几乎成为校园活动的主体。受贫困家庭背景影响,大多数贫困生成为永远的欣赏者而不是参与者。很多社团也是如此,贫困生同学望而却步。贫困大学生需要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与熏陶中理解生活、了解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提升人格与素养。“给贫困生以尊严和力量,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引导贫困生追求美好生活,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3]在贫困生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方面,各级各类高校存在不同的特点,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实现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为广大贫困生提供各种锻炼能力的平台。

建立企业实践平台。高等院校积极借助各方力量,搭建企业教育实践平台,努力挖掘和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实训基地,推荐贫困生同学适时加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要的有效衔接,较早地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着自卑、焦虑、自闭、人际交往淡漠等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具有科学性,绝不能够是“想当然”。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校内大学生心理指导服务部门的技术和人力支持优势,并划拔部分助困基金聘请校外心理学专家,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和心理训练等方式专门针对贫困生展开心理教育”,[4]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并对其进行跟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辅导员必须运用教育相关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如挫折教育、赏识教育、实践教育等,通过各种适于环境与贫困生特点的途径和方式,将理论转化为贫困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贫困生“四位一体”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

4、对贫困生进行感恩反哺教育

国家向高校贫困生推出了“奖、助、减、免、补、勤、贷”的助学体系,各个高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给予贫困生伙食补助、生活补贴、专项奖学金等,对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国家的资助、社会的援助、学校的帮助,任何贫困大学生都当心存感恩,并努力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形成社会暖循环。这项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是重大的,需要努力去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反哺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高校贫困生的反哺教育更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高校辅导员需对贫困大学生的反哺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努力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支援大西北等活动中,积极建设家乡,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回报社会,奉献家乡。据北京科技大学曲绍卫和刘晶所作的问卷调研显示,“有92.8%的受资助大学生非常感恩我国政府和社会支持”,[5]这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信心。

高校贫困生“四位一体”教育培养模式各个环节与要素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予保障。努力做好高校贫困生教育培养工作,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责任重大,辅导员更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协助。

【参考文献】

[1]朱霞梅.主体性教育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贫困学生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2]刘庆昌.我们需要“适合学生的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3]邹海贵,曾长秋.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伦理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贫困大学生论文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贫困理论;城市贫困;“失业性”贫困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B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贫困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城市中有261万人口领取失业保险金,有2 334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这意味着最保守的估计,城市贫困群体的规模在2 600万以上,因为还有大量的城市贫困者尚未包含在救助和估计范围;而且城市贫困规模扩张的速度较传统的农村贫困更快,因此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多更复杂。近年来,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从贫困的“制度决定论”出发,对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作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此类分析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全面把握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内涵。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是从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制度性贫困”把“雇佣劳动”制度看成贫困的根源,是为了说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论及的是相对贫困的范畴;而“失业性贫困”把“雇佣劳动”制度看成失业发生的制度环境,关注失业对失业者带来的苦难,讨论的是绝对贫困的范畴,也是马克思对市场体制下贫困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两个层面,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性贫困”只能是“失业性贫困”分析方法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分析转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必须在厘清马克思“失业性贫困”逻辑内涵的基础上,才能作出符合经验事实的解释。

一、 “制度性贫困”理论解释中国转型期的城市贫困为何乏力

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与经济危机理论相比,马克思的贫困仅散见于他的著作与报告中。《神圣家族》首次提出“雇佣劳动”这一范畴,到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报告――《工资、价格和利润》,再到《资本论》对资本积累规律问题的分析,马克思都谈过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问题。这一基本的观点被现今学者专家们归纳为贫困的“制度制度论”。周怡(2002)在《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中提出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制度性贫困”,“制度造成贫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比如,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除了出卖劳动力,一无所有。……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工人贫困化”[2]。王大超(2002)也认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分析是从制度角度进行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济学说的基石,是科学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和无产阶级贫困根源的锐利武器”[3]。两人都把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归结为 “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怎样看待这种“制度贫困论”呢?

首先,应该肯定贫困的“制度决定论”的确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能够找到理论依据。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就首次提出“雇佣劳动”这一经济范畴。他指出:“无产阶级执行着雇佣劳动因替别人生产财富、替自己生产贫困而给自己做出的判决”[4]。在《资本论》中他也指出:“资本增长得愈迅速,无产阶级的就业手段即生活资料就相对地缩减得愈厉害”[5]。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时他又指出:“一方面是不可计量的财富和购买者无法对付的产品过剩,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口无产阶级化,变成雇佣工人,因而无力获得这些过剩的产品。社会分裂为人数不多的过分富有的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的雇佣工人阶级,这就使得整个社会被自己的富有所窒息,而同时它的极大多数成员却几乎得不到或完全得不到保障去免除极度的贫困”[5]。显然,在这里马克思是用“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所带来的两极分化来说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论及的是“相对贫困”的范畴。其次,贫困的“制度决定论”也有深刻的反贫困政策内涵:既然制度是贫困的直接诱因,那么贫困问题的解决就要依赖于制度建设与制度完善。在中西方反贫困实践中,分配制度的改革与社保制度的完善都是重要的内容。

虽然“制度决定论”的观点能够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找到出处,也为我们指出了反贫困的途径。但它只挖掘出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一个层次,用它解释当代转型中出现的城市贫困问题,有以下的不妥当。第一,“制度决定论”把贫困归结为“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在原因解释上既单一又不符合事实。按现代经济学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制度框架里既包括政治规则与经济规则等组成的正式约束,也包括由价值信念、伦理规范、意识形态等组成的非正式约束。具体到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既有劳动就业制度变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影响,也有贫困文化的诱因。同样发生在公有制企业内部的贫困,显然不能用剥削理论来解释。第二,“制度决定论”把贫困体群界定为无产阶级,对象指向太宽泛,也与转型中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构成不吻合。正如阿玛蒂亚森所说,“贫困概念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谁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6]。不管社会学家,还是经济学家都认为我国转型中城市贫困群体的主体为公有制企业的内部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和一部分被拖欠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失业与下岗工人。这部分人员相对于广大的工人群体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里的问题就是要说明这一群体为什么沦为贫困。第三,“制度决定论”没有挖掘出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另一层面上的涵义。马克思强调“雇佣劳动”制度是为了说明“失业性贫困”产生的制度环境,他把绝对贫困群体明确指向失业工人,跟当代学者们对贫困的定义也吻合。因为目前公认的贫困定义有以下三种:一是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7]。二是世界银行在以贫困问题为专题的《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贫困定义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8]。三是中国学者关信平认为城市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的低于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9]。这三种贫困定义都认为绝对贫困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焦点。

因此,对我国城市贫困只从“制度性贫困”分析显然是不科学的,解释转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把握马克思的属于绝对贫困范畴的另一层面――“失业性”贫困理论。

二、马克思的绝对贫困问题:“失业性”贫困的理论逻辑

《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马克思用了五章篇幅论述了“资本积累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说明了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状况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他对“失业性贫困”理论的论述,也可以归结为其的绝对贫困理论。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10]。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马克思所关注的贫困群体是产业后备军,并与现役劳动军相比,这显然一种“失业性”贫困;其次,产业后备军跟资本积累密切相关,这里就是要说明资本积累带来失业,为“失业性”贫困的技术基础何在;最后,马克思认为官方需要救济的贫民来源于产业后备军,就是把失业群体界定为贫困群体。所以,《资本论》中贫困根源不仅指向“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剥削,更为关注“雇佣劳动”合同的解除后,也就是说失业对工人带来的苦难,说明他在这里关注的是绝对贫困群体。

那么失业的原因何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失业人口产生的条件在于资本量及资本结构的变化。因为相对过剩人口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的,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加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由此引起对劳动需求的减少。“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10]。同时,“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10]。可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带来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这一变化“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10]。尽管由于社会总资本的增加,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并不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但是单位资本吸收劳动力的数量则减少了。这就是资本主义失业的技术基础。

马克思还分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表现形式。他说, “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10]。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时而被解雇,时而被吸收,工作很不稳定,经常处于流动状态的工人;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村的过剩人口,他们往往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从而掩盖着他们的失业状态;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为工厂加工但在家里干活的城乡居民,他们的工资低、劳动条件差、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这里马克思又把贫困群体指向了失业与隐性失业人员。

从以上论述可以概括出马克思关于贫困理论的三个要点:第一,“失业性”贫困的制度环境必须存在。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存在“雇佣劳动”关系,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失业性”贫困就具备产生的条件。第二,“失业性”贫困的技术基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劳动者就业的困难,这是资本主义贫困的技术基础。一方面是新增就业人口要大于正常的退出就业人口,造成了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被排挤的劳动人口再就业问题在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以及自然灾害到来时就会雪上加霜,难以克服。第三,贫困群体的表现形态。马克思总结了过剩人口的三种情况,这是从表现形态层面上对贫困所作的阐释。笔者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制度环境、技术基础和表现形态三个不同的层次分析了贫困问题,构成了马克思贫困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

三、 “失业性”贫困对我国城市贫困的解读

城市贫困是相对于农村贫困而言的,指的是城市人口的贫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贫困问题在我国出现出来,城市里便迅速形成了以“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和一部分被拖欠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以及他们的赡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11]。而且其规模扩张的速度较传统的农村贫困更快。城市贫困的加速对社会的影响强度与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并出现了许多改革开放以前所没有的社会震荡。因而成为公众与学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失业性”贫困如何对这种现象作出解读?

首先,“失业性”贫困认为制度环境是贫困发生的前提条件,技术基础是贫困发生的直接诱因。有了技术基础,没有制度环境,就不会有显性失业的发生,也就不会产生“失业性”贫困;两者都具备的时候,“失业性”贫困就会发生。这一观点可以解释改革开放前大面积的城市贫困为什么没有出现?而经济体制转型中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又何以发生?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前三十年中,我国复制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走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按理来说,偏重重工业的战略选择更有失业的技术基础。因为相比于其他产业,重工业的就业弹性水平较低,也就是说重工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小。但由于国家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并体现社会主义能够“消灭失业”的优越性,政府设定“统包统配”的城市就业制度以及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把经济增长中无力正常吸纳的劳动力硬性塞入国有企业或强制稳在土地上。并对城市居民实行多维度保护主义的政策,隐性失业问题没有显性化,大面积的城市贫困也没有发生。城市里“低工资、多就业”的劳动就业体制是“失业性”贫困群体没有出现的重要原因。或者说,普遍的低工资政策释缓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就业压力。“改革开放”之前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历年的变化情况如下:1952年,货币平均工资是446元,到1954年提高到519元,而到1978年也才644元,增长的幅度一直不大。并且从1956年以后,职工的平均工资还出现过两次下降的情况,即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每年下降了1.5%,十年“”期间平均每年下降了0.5%[12]。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国务院《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为标志,1992开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在这一次改革中,国有企业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些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减少政府对劳动力资源的直接控制和劳动力计划,引入经济效益与工资总额挂钩的分配机制,废除被称之为“铁饭碗”的职业保障制度等。到1996年底,在企业中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的工作基本结束,城镇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已经占职工总数的96.4%[13]。通过这些制度变迁,中国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正在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劳动合同制使得传统的劳动关系从行政化逐渐发展为合同化。一方面,在改制后的企业中,工人已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被雇用者。另一方面,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职工大规模“下岗、失业”政策之后,大量的国企职工失去了原有的身份而成为城市失业者,进而沦为城市贫困群体。

四、结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从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两个层面展开的。“制度性贫困”强调“雇佣劳动”制度导致的收入差距,说明的是相对贫困的问题。“失业性贫困”把“雇佣劳动”看成失业发生的制度环境,关注失业对失业者及其家属带来的苦难,是其对绝对贫困的研究。本文认为,“失业性贫困”是马克思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规律的分析,超越国体具有普遍性。分析我国转型中的城市贫困,“制度性贫困”只能作为“失业性贫困”的补充而是不是替代。实证分析也印证了“失业性”贫困假说的成立。以马克思贫困理论为依托,城市反贫困政策必须以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为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9-02-26.

[2]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3):49.

[3] 王大超. 《资本论》关于贫困问题的制度分析及对我国反贫困实践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2(5):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4.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8,380.

[6]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7.

[7] 孟春.中国财政扶贫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8]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1.

[9]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90-691,693,703,707.

[11]唐均.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

[12]祝慈寿.中国工业劳动史[M].北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