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8 07:59:51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第1篇

一.分析问题要全面,避免片面

众所周知,《烛之武退秦师》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终于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就充分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临危受命,不避险阻,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然而,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能否据此就认为这就是秦军最后撤军的“充分条件”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从全文看,文章开头交代战争起因时强调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实就已经说明了秦晋这次围郑,都直接关系到晋国,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而与秦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再说,“晋军函陵,秦军南”的互不接触,也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可乘之隙。由此可见,在秦军撤退的过程中,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其他相关因素。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候只说一面,可能会引起误会,就还得说另一面,这就避免了片面性。

二.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避免静止地看问题

如上所述,尽管秦晋两国开始基于利益的暂时一致,都有向外扩张的愿望而联合围郑,但由于烛之武的分化瓦解作用,加之秦晋两国内部的因素,所以最后秦伯撤退了。那么,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原来,通过对烛之武一番说辞的研讨辨析,我们不难看到,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其实质就在于他强调了亡郑只是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有害无益。这就在客观上巧妙地点明了秦晋毕竟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其联盟是虚伪的,相互利用的,而绝非铁板一块,“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吕祖谦《东莱博议》,下同)。事实上,晋国这次围攻郑国之所以能够联合秦国,固然因为两国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但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想借此大捞一把,以实现自己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当烛之武阐明亡郑必然导致“邻之厚,君之薄”时,秦伯便动了心,“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由此可见,烛之武的斗争策略,突出表现在他的胸有成竹方面,他非常准确地把握了秦伯的心理状态,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迫使秦君不能不就范。试想,如果没有秦晋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和基础,或者没有联系两国之利这一纽带,那么,可以断言,任凭烛之武如何能言善辩,如何分化瓦解,恐怕都无济于事。总之,在秦伯撤军过程中,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充其量是个“外因”,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这一先决条件的结果;而实践证明,秦晋内部的矛盾才是秦伯撤军的根本原因,即“内因”。所以,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而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则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鉴于此,如果我们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就不能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分析起来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要注意对立面的转化,避免孤立地看问题

由此看来,在烛之武说退秦师这一精彩的外交斗争中,一方面表现了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更重要的是也反映了春秋时代秦、晋两国之间矛盾斗争的复杂性。换句话说,烛之武的分化瓦解是建立在秦、晋两国内部矛盾基础之上的,是以秦、晋两国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为前提的。那么,如此说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就贬低了烛之武的外交作用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前所述,我们在分析和评价一个问题时,如果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或者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那么都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都只能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泥潭中。正确的态度和看法是,既要知其一,又要知其二;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面,又要看到问题的那一面。这也就是说,在秦师撤退过程中,如果秦、晋两国的根本矛盾冲突是最后的、决定的因素的话,那么,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则是促进了两国之间矛盾的发展,是两国之间矛盾发展的“条件”和“催化剂”。不仅如此,我们总览全文,还可以看到,本文的中心事件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当然是中心人物。文章赞扬的就是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既然如此,那么,文章开头写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郑伯去请烛之武时,为什么会遭到烛之武的婉言拒绝而不是热情回应呢?换言之,烛之武的一番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会不会影响他的英雄形象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这种从“反面”入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就是古人所谓“用逆”法,就是人物描写的个性化,就是要写出每一个人心中的情理,写出每一个人的“心事”。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可以有力克服人物描写的绝对化和公式化倾向,即“美则无一不美,恶则无往不恶”的形而上学的创作方法。这是其一。其二,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可以增强人物描写的真实性,做到“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唐・刘知己《史通》)。据史料记载,“说”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大臣叔蹇力荐),是佚之狐又力荐烛之武,可见,烛之武“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佚之狐语)的正能量应该位于佚之狐之上。然而,长期以来,壮士不遇,英雄末路(年近七十,他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人生虚掷,能无怨乎?很显然,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背后的牢骚和怨气正是生动体现了他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愤懑不平――这样写人,才是真人。其三,也是更为重要的,烛之武的“夜缒而出”,表面看来是因为郑伯的诚意和自责,其实,更为关键的是,烛之武几十年积累的正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他对郑国充满了最为朴素的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对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最好注脚。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他之前的个人恩怨,,就没有他后来的义无反顾,换言之,烛之武之所以没有因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趁机报复郑伯,正是因为他的深明大义和“一飞冲天”的热切渴望,也正是由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转化来的。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第2篇

关键词:三维;烛之武;秦师退;艺术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78-02

《烛之武退秦师》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说辞虽仅125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宕,极富语言艺术的魅力,是高超的、经典的外交语言艺术的典范。下面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秦伯),而使之退兵的原文。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这段辞约而义丰、话短而情深的游说之词,从现在、过去、未来的“三维”时空间角度对秦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忆之以史,示之以害,最终让秦晋利益联盟解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建立了自己的丰功伟绩,留下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下面将具体分析之。

现在:秦国毫不利己,专门利晋

(一)动之以情:坦言郑国危如累卵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句是大实话,但充满大智慧,是烛之武今夜游说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就当时的国际形势看,郑国非常弱小,现在又面临秦晋两大强国的联合攻击,郑国的国破家亡是不会有任何悬念的。烛之武的大智慧就在于“实话实说”所产生的效果。这样说至少可有以下效果:第一,直面惨淡的国情,让秦伯产生烛之武说话真实可信的感觉,以后的话,就可能更会让秦伯相信;第二,杀人不过头点地,灭国不过已知亡,有可能让秦伯产生对郑国的同情心理,前两点,都可以说是一种感情投资;第三,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可能让郑国获得逃生的机会,从而,完成今天的历史使命。烛之武,一上来首先打出的是一张“悲情”牌。他要用悲情的“眼泪”首先赚得秦伯的同情;有了这种同情,后面的所有的游说手段才有可能产生效果。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必!

(二)晓之以理:以利为轴心,展开解构秦晋联盟的多重攻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史记·货殖列传》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西方哲人有云:“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烛之武在动之以情后,又晓之以理,这个“理”就是“利益”;烛之武以利益为核心,多层次展开对秦晋利益集团的解构。这段话又分四个层次,及四个“理”。

第一个“理”:亡郑,无益于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态度之端正,令秦伯感动。如果亡郑对秦国有好处,我们郑国就自行了断了,哪里还用得着秦伯您老人家千里迢迢的奔波呢。第二个“理”:您的愿望的实现,没有现实基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在秦郑之间还隔着一个大国,这就是晋国。如果秦国想在这场国际干预中获得土地的利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谁让这种利益成为泡影的,正是您现在的利益共同体——晋国。第三个“理”:邻厚君薄,秦之大患。“邻之厚,君之薄也”,为人火中取栗没有好处倒也罢了,现在是对自己的国家战略会产生重大的阻碍作用。在这场国际冲突中,晋国是最大的受益者,秦郑两国都将是受害者。所不同的是,郑国被秦晋利益联盟所害,而秦国是被自己的利益联盟的另一方所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被朋友买了,还要替人家数钱”。对秦国来讲,这不仅是损害了国家的战略利益,而且是给国家智商蒙羞。从大的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潜在对手的力量增长,相对来说,自己的力量就在削弱。此消彼长,长远的讲,秦国在国际大格局中,吃亏就太大了。第四个“理”:舍郑,对秦国有大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前面从三个方面谈“亡郑”之害,这里谈“舍郑”之益。谈“亡郑”之害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让秦伯“舍郑”才是此次“夜缒而出。见秦伯”的目的,才是郑国的国家利益。四个理,其实就是一个理:国家利益!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该!

过去:忆往昔,峥嵘岁月“仇”

通过讲现在,讲利益,秦伯退兵的可能性已经浮现,但,还很不坚定。为了坚定秦伯退兵的决心,烛之武再出一招:忆之以史,揭开秦伯的伤疤。“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说的正是秦伯(秦穆公)本人的事:当年正是秦伯派兵护送晋惠公回的国,这是有恩于晋国。晋惠公当时答应要用“焦、瑕”两座城池作为对秦国有恩于晋国的回报。然而,结果是:晋惠公一踏上自己的国土,就命令晋国人在过境上修筑防御工事,以防秦国人入侵。所以秦国参与晋国围郑是为不值!

烛之武搬出这段秦晋之间的这段不痛快历史,是要揭开当年秦穆公被晋国所欺骗的伤疤,唤醒秦穆公的痛苦回忆,增加秦穆公对晋国的不信任感。触摸历史,自己被晋国国君所欺骗;看看现在,自己又即将被晋文公所骗(如果与晋国一起攻打晋国的话):新欺旧骗、新仇旧恨缠绕在一起,历史与现实的伤痛交织在一起,秦晋的利益联盟必将会土崩瓦解!

将来:展望未来,晋国将是秦国最大的潜在威胁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求异思维;衍射思维;语文

从2001年国务院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新课改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主要潮流。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干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必须契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因此厘清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属性决定了其基础课程的地位,教师则应当退出主动教学的位置,引导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语文工具。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切实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交流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平等的氛围下,使学生学到所应具备的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紧扣课程目标,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新课改的课程目标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所以,在课堂内容的准备上,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将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囊括,还需要尽力培养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和主动思考的能力,继而提高其社交、艺术鉴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在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同时,并未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既然是由教师来上课,那么整个课程所包含的信息量和指导意义就必然是由教师来决定,节奏快慢亦然。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自身适当的定位,可以引导学生更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体会更多的情感、情境。

1.郊游式教学

我们将一节语文课堂比作一次欢快的郊游旅行,学生是对行程并不了解的队员,而教师则是团队导游,当郊游队伍在导游的带领下,或快或慢地行进于鸟语花香的山谷中时,导游适时地讲解各种绽放的野花和在草丛中树枝头起落的飞鸟。导游带领着大家在景色最为优美的地方逗留,让队员们或远或近地去感受大自然的写意:有的队员去追逐被惊出的野兔,有的队员徜徉在果树花丛之间,有的队员淌进涓涓小溪与鱼群嬉戏,有的队员倚坐在石头旁边享受阳光。流连忘返之间,导游一声哨响,带着大家向下一个美景继续出发。一天的行程,让所有人意犹未尽,梦萦难忘。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2.维护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共同点是崇尚自由,一个班级的学生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相对的,并非任由其天马行空。启发型教学和探究式的互动是新课程的基本形式,但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气氛,最终课堂将变成一节自由的娱乐课。所以,既要维护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保证学生自发学习、自主思考的主体地位,场面的平衡和大局观的掌握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此外,教师的个人魅力修炼也必不可少。人的个性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当代的学生虽然更为独立、崇尚自由,但不可否认,鉴于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的现状,较为匮乏的朋友圈使其对自身喜爱的人或物有更为直接的表现,有强烈的偶像需求。因此,一个正义、自信、具有正面偶像意义的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必然赢得学生的喜爱。将学生的眼光从各种娱乐明星的身上转移至教师“明星”身上,对学生个性的正面塑造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积极引导活跃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某一研究问题求解时,不受既有信息或思路的限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属于辨异思维,包含逆向思维,它最大的特性就是不受特定模式的局限,走出思维定式,能以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对学生不断提升创造力非常有益。在以教师为引导者的课堂上,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寻找文中的求异思维,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文中的郑伯、烛之武在说服他人时均采用了典型的差别思维。郑伯看烛之武有怨言,直接先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告诉他“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样一个与烛之武切入点不同的事实。同样,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也先避其锋芒,承认“郑既知亡矣”,然后反秦伯欲与晋国瓜分郑国的想法直接告诉他一一好处全是晋国的,你没有。

在文中既有的例子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课文中还有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节呢?实践证明,学生的发现力是惊人的,比如:①如果郑伯不先承认错误,烛之武还会出面去见秦伯吗?②烛之武说郑国不灭,可以为秦国使节过往提供方便,那晋国也可以啊,如果瓜分了郑国,秦国使节经过自己的领地不是更方便?③与秦穆公有违约过节的是晋惠公,而现在的晋文公重耳是在秦穆公帮助下当上晋国国君的,如果秦穆公不听烛之武的挑拨之言呢?④烛之武即使劝退了秦国,如果秦国没有派人帮忙守卫,晋国是不是还会执意攻打郑国?

四、先发散后收敛的衍射思维

求异思维有灵活性、积极性、多元性、试错性等几个典型特征,其中多元性求异即衍射思维,也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思维。学生个体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现象出现,说明求异思维引导的效果已经显现,接下来教师所应做的是联合作为思维主体的学生逐一试错,为寻求科学合理的解题答案而不断尝试、纠偏、论证,在探究过程中反向地激发思维主体的批判态度,反复锤炼其思考方式,最终再收敛思维,共同得出群体认同的正确答案。

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适当抛出问题,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如果是你的话,你将如何说服烛之武出面去劝说秦伯呢?你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去劝说秦伯退兵?

实践中,学生给出了许多种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①许诺给烛之武足够的赏赐;②用激将法,假说郑国无人能退秦;③用烛之武家人性命逼迫烛之武就范。

其实这些回答里边并没有标准答案,无人能确定使用这些手段是不是就能使烛之武答应去劝说秦伯,但提出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根据学生提出的回答,教师可以协助加以分析,结合背景、场景、人物性格等寻找逻辑上行得通的说法,达到收敛思考的目的。

五、正确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当前新课改、素质教育已渐入主流,多媒体作为新语文课堂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在视听方面的缺陷,使课堂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更加充实,引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但无论用何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才是一节优秀课堂的灵魂。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重点应放在如何围绕教学大纲展开学生有兴趣的学习、讨论,而非如何利用花哨奇特的课件吸引学生眼球,否则将脱离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初衷,走向了一个为课改而课改的极端。言必称多媒体,“无多媒体没资格上课”,多媒体做得漂亮就被认为是好教师等怪象使新课改为形式所掩,有作秀之虞。

多媒体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可以直观、多方面地展示板书或口述无法表现的复杂关系,可以便捷地调用各种资源补充课堂形式,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等等。总之,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是互补而非取代,遵循新课改理念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为课堂内容服务的,不可本末倒置。

六、提升自身素质,应对课堂教学挑战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专业知识素养、文学知识素养,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语文学科辐射面广泛,除了语言使用的工具性知识面以外,还涉及艺术、历史、地理、社科、政治、天文等,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更要有精心的课前准备,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下,活跃的课堂思维随时考验教师的学识及应变能力。

比如在上文的《烛之武退秦师》课堂上,学生提出,晋文公退兵的三个理由表面虽然成立,但无法保证秦国留在郑国的守兵退去之后,仍不进攻郑国。

一般教师对于这种问题是无法进行回答的,只能不予深究。但为了避免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就可以从容地要求学生课下在学有余力之时先自行寻找答案,然后再与教师互相印证答案。

实际上,《左传》由于从撰写的出发点考虑,并未完整记录当时的情况。在《史记・郑世家》中记载:“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日:‘吾闻姑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原来,郑文公有一子名兰,流亡时受过晋文公恩惠,比较亲晋,晋文公要求郑国立兰为太子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另外晋文公的仇人郑大夫叔詹自杀了,而且晋国其实对秦和楚仍存有忌惮,所以晋文公这才顺水推舟退兵,休养生息。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第4篇

阅读下面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回答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归纳各段段落大意。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段意的题目。解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理清各段的思路,接着可以把握住各个段落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来整合概括。第一自然段我们抓住“晋侯、秦伯围郑”六个字就可以把段意压缩归纳为四字短语“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根据关键语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可将段落大意概括为一个成语“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重点写了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退秦师,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可概括为“智退秦师”四个字。第四自然段把握住关键词语“亦去之”,就可以用“晋师撤离”四个字来归纳段意。

参考答案: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智退秦师。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

2.试分析概括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辞包含哪几层意思?

解析:这是一道提炼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烛之武的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从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信息来分析:①“越国以鄙远”,很不现实。②“邻之厚,君之薄”,得不偿失。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很多。④晋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参考答案:包含以下四层意思: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是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引起秦伯的好感。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说服秦伯反过来帮助郑国。

【阅读指导】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或是一段事实,或是一种知识,或是一个看法,或是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所谓“概括要点”,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而提炼概括的形式,包括或直接摘引原句,或自行组织语言等。概括要点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中心,而且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这就要求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抓住文章的叙述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那么,如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呢?

一、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要从理清思路入手,理清思路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和概括要点的基础。思路是指文章从什么地方出发(先写什么),然后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接着写什么),最终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文章最后表达怎样的中心或情感)。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本身,弄清文章各个段落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文章开篇先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这是故事的序幕。接着写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行刺秦王,故事由此开始。然后又写荆轲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故事的高潮是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最后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这是故事的结局。故事的尾声是秦王被荆轲震慑。只有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大意,从而在文章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精要的提炼与概括。

二、把握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述脉络。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我们可以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将其直接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用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但是也有一些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在概括要点时,不能直接提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词语来进行概括,或者基本上要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例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请概括回答:①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什么?这道题就可以直接提取文中的关键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来作答。②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解题时可以抓住原文“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一句来回答。③作者塑造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题目,解答时就不能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需要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如下: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体现了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危急关头,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英勇无畏;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有勇有谋。

三、对内容要点的准确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需要分清故事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即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同时还要结合对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课文《鸿门宴》,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这是因为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通过对相关人物座次细节的分析,我们就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已初露端倪。作者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也从一个侧面为项羽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后来的势态发展,埋下了一处伏笔。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④洫,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不克救也 能够

B.郑伯如晋 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边远的地方

2.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归纳子产不毁乡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子产为什么反对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的做法?

答:

4.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项是( )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B.⑥⑤

C.①③ D.⑦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第5篇

摘 要: 要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为蓝本,参照“春秋局势图”,引入必要的历史知识,用“看图说话”的方式上好高中文言第一课,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兴趣,构建学生的文言体系,让学生感到新鲜又刺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古文教学 “春秋局势图”

中学语文有三难:作文、鲁迅和文言。如何有效破解此迷局,是中学语文教育与学习的重要一环。容易的东西是相同的,困难的问题各有不同,文言文的学习之所以困难重重,首先是因为语言环境的演变,社会生活的变迁,再加上其本身晦涩难懂,学生有时只能是望“文”兴叹;其次是学好文言就要明确相关的历史知识,而文言文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因此文史知识的欠缺就使得学起古文来“味如嚼蜡”,茫然不知所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古文兴趣盎然是突破的关键,老师引导学生的兴趣点和传递古文的魅力信息至关重要。

如何上好高中文言第一课,怎样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古文不再发憷甚至抵触,根据往年的“痛苦”经验,我决定另辟蹊径,谋好局、开好篇,期冀有所突破。高中首篇古文是《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本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由于年代久远,各方面包括人名、地名对学生都既新鲜又陌生,对学生补充相关的时代背景是必需的,但要有发展性和战略性,在学生心中构建起长远的古文“蓝图”。按照设计,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春秋局势图,分别标明了春秋五霸及其附属国,重点注明本文出现的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还有就是黄河、长江流经的国家,非常形象直观地明确为什么是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同时在图中告诉学生何为河东、河西、河南、河北,它们和现在称谓的;崤山和函谷关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战略要冲,围绕这两个地名的古文和故事将会在以后陆续出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当然结合地图也要讲清何为山东、山西,这样学生就很明了地知道为什么秦国总是面对山东诸国,为今后学习《过秦论》和《六国论》等文章埋下了伏笔。接下来从图中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各国的关系,秦晋齐楚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他们逐鹿中原,称霸一方,都想一统天下,免不了会互相利用或排挤,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秦晋两国,结合历史讲清所谓的秦晋之好,而此时正是两国的“蜜月期”也就不难理解晋国为什么会联合秦国伐郑。但从图中看秦晋两国山川相连,又是东西方两霸,翻脸是迟早的事,正所谓: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有的是永恒的利益,这就为后面的《崤之战》等文的学习做了铺垫。晋国为何要伐郑,文中给出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当然是站在晋国的角度看,就因为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站错了队而帮助了楚国,最终晋国赢得了胜利,然而从图中看郑国正好位于晋楚两强的中间,真所谓在夹缝中求生存,其只能依附某一强国求存而何罪之有。弱国无外交,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晋国只是在为扩张找借口罢了。现在重新审视“烛之武退秦师”,从地图上看,郑国位于晋正南一隅而不与秦国接壤,也就是说秦国为这场战争就得越界袭远,灭了郑国秦国顶多能喝场庆功酒,而晋国就可开疆扩土,所以烛之武敏锐地发现并指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使得秦君思想有所动摇,接着又点出要害“邻之厚,君之薄也”。但如果郑国不在此战中灭亡,那么会怎样呢?首先是“君亦无所害”,还可以军事结盟如“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诚然烛之武确实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挽郑国于水火,但其说辞都离不开一“利”字,而这“利”字就是围绕这张形势图分析的。

最后,还是看图说“话”。经过烛之武的说以利害,秦晋盟约被拆散,之后双方不可避免地进行了一系列战争,直至三家分晋而进入战国,在图中分别标出韩、赵、魏所在位置,以及它们和秦国的距离远近,因为此三国会是后来秦远交近攻政策的直接利害相关者,这样学生就会对春秋和战国有初步了解,也为以后学习有关战国的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文章打下基础。顺便说一下,顽强的郑国还是没能逃脱亡国的命运,被后来的近邻韩国所灭。而秦国继续保持强大,当然历代秦君都颇有抱负,尤其是诸如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等文韬武略之君,但从地图上看,秦国地处西部边陲,为中原诸国所不齿,东部边境又多为关河要塞,因而它的战略位置更安全些,反观东方诸国则是一马平川,且犬牙交错,战乱更频繁,于是乎,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天下,原来的秦国之“秦”为古“l”字,秦始皇认为此字不能体现出他的盖世奇功,因此取“春”“秋”各半边为“秦”字而流传至今,令后世之人感慨万端。以画图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看似荒唐但课堂却别开生面,学生感到新奇刺激而又有所悟,永远都不要离开学生的实际,文言课堂就不再尴尬,学生就不会“怕”。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第6篇

一、声东击西,示假隐真——烛之武的语言技巧

文章开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交代了事件的缘由。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这时,重耳已经流亡十九年,六十二岁了。

晋文公果然极富政治才能,在大臣狐偃、贾佗等人协助下,晋文公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稼穑劝分,省作足财”“举善援能”等。经过几年经营,晋国国力大为增强,称霸的欲望迅速膨胀,而楚国却成了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公元前632年,晋、楚兵戎相见,晋文公先是退避三舍,以报优待之恩,再联合齐、宋、秦之师破楚于城濮,从而使晋文公确立了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了楚国,又加上重耳流亡期间结下的恩怨,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包围郑国,要把郑国国君叫出来好好辱骂一顿。郑人害怕,献上叔瞻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派烛之武实施离间计。

胸有龙虎策,一朝见光华。在十分被动、危险的情况下,烛之武克敌制胜的法宝就是高超的智慧,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之郑以陪邻?领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谈判是富有竞争性的合作。虽然不是对弈,也不是战争,不是你死我活,你输我赢,但是谈判也决不是找朋友,推心置腹。谈判虽然是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但双方皆赢的利益结果很难对等。在这种双方赢的游戏中,就允许双方施展谋略,寻获更多利益。这是规则。在谈判对策中声东击西,示假隐真也常是谈判者惯用的技巧。烛之武就是成功地运用这一谋略。

烛之武见了秦穆公说:“我虽为郑国大夫,却是为秦国利益而来。”秦穆公听后冷笑,不予相信。接着,烛之武剖析:“秦晋联合围郑,郑国已知必亡,然郑在晋东,秦在晋西,相距千里,中间隔着晋国,如果郑亡,秦能隔晋管辖郑地吗?郑只会落于晋人之手。秦晋毗邻,国力相当,一旦郑被晋所吞,晋国的力量便超过秦国。晋强则秦弱,为替别国兼并土地而削弱自己,恐非智者所为。如今,晋国增兵略地,称霸诸侯,何尝把秦国放在眼里,一旦郑亡,便会向西犯秦。”秦穆公听后连连点头称是,请烛之武坐下交谈。烛之武继续剖析:“如果蒙贵王恩惠,郑得以继续存在,以后若秦在东面有事,郑国将作为东道主,负责招待过路的秦国使者和军队,并提供生活给养。”秦穆公听后非常高兴,遂和烛之武签订盟约。烛之武之所以瓦解了秦晋联军,是因为他根据秦、晋两国势均力敌,互有威胁,且互有猜忌的局势。在谈判中,烛之武假言郑已知自己要灭亡了,因而将要灭亡的国家对什么都已无所谓,使秦穆公造成错觉,以为烛之武真是“为秦国的利益而来”。然后逐层剖析、陈述秦晋联军对秦国的利益影响,表面上处处为秦国着想,隐藏了实则为郑国解燃眉之急。示假隐真的谈判策略重点在假象要逼真,自己的真正目的要隐得深而巧妙,不被觉察,否则会弄巧成拙。

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在这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诸侯各国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的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二、避重就轻,迂回包抄——触龙的说话艺术

有一则寓言故事这样说:太阳和北风比赛,看谁能让一个过路人脱掉衣服。北风刮起刺骨的寒风,企图刮掉人们身上的衣服,但人们却将衣服裹得越来越紧。太阳用柔和的阳光温暖人,天气渐渐暖和了。人们也就把衣服脱了。批评也要像太阳那样,用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应用强制的手段,生硬的话语。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讲究说话的艺术,让话语像三冬的太阳,温暖人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开始,触龙并不急于谈长安君的问题。因为太后已经有言在先:“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所以他要选择一个太后不设防的话题,触龙首先分析情境,察言观色,他抓住老人希望与人拉拉家长里短,说说心里话的心态,见面第一事是问候太后的每日饮食情况及健康状况,一番问寒问暖拉近了两位老人的距离,消除了太后的戒备心理,当触龙观察到“太后之色稍减”之后,触龙接着采用“投石问路”。要摸准对方的情绪,则要“火力”侦察,待对方做出相应的反应后,再作对待。于是他从为少子舒祺向太后求取卫士之职入手,这充分显示出触龙的睿智。其一,这是一个安全的话题,不会激怒太后。其二,这样做极易获得太后的好感,因为对于子女的爱极易产生共鸣。其三,他还狡猾地为后续谈话做了伏笔,他准备充当太后的榜样,让太后看看他触龙是怎样怜爱幼子又“为之计深远”的。

果然,太后好奇地问丈夫也疼爱小儿子吗。看来此前全朝文武的劝谏已使她认为男人不懂得爱幼子。触龙投其所好,大胆地跟太后争论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更爱幼子,他知道这种争执只会让太后高兴。不出所料,太后在说“妇人异甚”的时候终于笑了。

最后触龙“请君入彀,直入主题”。年迈但机敏的触龙抓住这一机会评论起太后对燕后和长安君不同的爱法,“长安君”终于进入了谈话范畴。危险吗?不!在这关键时刻,触龙更充分地展示了他过人的智慧,这不仅在提到长安君时,触龙仍没有暴露自己的来意。触龙没有像别人那样批评太后爱长安君过了头,他竟然批评太后爱长安君还不深切,比不上爱燕后。触龙使自己看上去像是太后的同谋,甚至比太后更关爱长安君。想想太后的反应吧,她在经历了与满朝文武的对立以后,怎么会不为触龙的话语而欣喜,何况触龙随后又把爱子的道理讲得那么深透,她心甘情愿地和触龙站在一起。太后爽快地答应“诺,恣君之所使之。”化解了赵国的危急。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谏艺术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而引起国家政事,由己除蔽劝诫齐威王除蔽。构思上采用的是由小到大,由己及人,事实上,邹忌早已知道齐威王之蔽,但若直言进谏,很可能效果不佳。非但达不到让齐王除蔽的目的,可能还会招致不测。于是,邹忌想到了类比,而这个类比,只是从最让人有生活体验的家事甚至闺房琐事入手,才具有说服力。这才是文章花这么大力气来写邹忌比美的事的妙处所在。

现实生活中,治国与治家有某种相似之处,故儒家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信条。邹忌之妻、妾、客因“私、畏、有求”而皆以为“美于徐公”。那么,有“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齐威王则更会因为“私、畏、有求”而把非美政说成美政。邹忌正是抓住这相似点,以己之蔽推论到齐王之蔽,从而达到讽谏的目的。无怪乎《古文观止》编者评价此文时:“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王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第7篇

一.“封”字是使动还是意动?

“既东封郑”,教材的解释为:“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很显然,教材的处理是把“封”字当作使动用法。而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则把“既东封郑”译为“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边界”,“封”字又成了意动用法。那么“封”字究竟是使动还是意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对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做一个区分。关于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学术界看法较为一致,赵廷琛先生在《关于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文中说:“凡是名词用如动词表示主语在客观上使宾语发生变化的,不论用哪种格式来表示,都应一律看做名词的使动用法,只有名词用如动词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发生变化的才是属于名词意动用法。”根据这一规律,我们来看“东封郑”。由上下文可知,郑国此时仅是被秦晋包围,还不为晋国所有,晋国只是主观上把它当作己国的边界。所以,这里“封”字用作意动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然笔者发现杨顺仪老师的《这个“封”作意动还是使动?》一文(以下称杨文)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封”字解释为使动较好。杨文为了说明问题,还专门对名词使动与意动作了一番比较:“使动,就是指句中的谓语使宾语怎么样……侧重客观动态描写和叙述;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该词所拥有的性质与状态。”按说,杨先生对使动意动的区分也是正确的,那么促使其将“封”理解为使动的理由是什么呢?

原来,杨文的观点就是要把晋国已经侵占郑国当作既成的事实,杨先生认为“烛之武是郑国的一位老臣,在这番说辞中为达到离间秦晋联盟的目的,夜缒而出,私见秦伯,应该不是只告诉对方这么一个事实,而是要利用强势语言,揭露渲染晋国的贪婪之行。”进而杨文认为这样理解的好处,既揭露了晋国的贪婪本性,又突出了烛之武的老谋深算。

对于杨文的看法,笔者不敢苟同。首先,秦国作为当事国,秦伯不可能不了解郑国尚未被晋国占领的事实。所以,对于烛之武发出的晋国占领了郑国这样一条“伪信息”,秦伯心里当然清楚。也就是说,烛之武面对这样一位熟知内情的君主没有必要“撒谎”。其次,从烛之武整个的说辞看,他首先分析秦国亡郑后“越国以鄙远”之难,接着表明存郑“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之利。然后提醒秦伯秦晋之间曾经的一段恩怨。所有这些,皆有理有据,直击要害。所以,最后这条说辞烛之武实在不必“利用强势语言,揭露渲染晋国的贪婪之行”,他只需提醒秦伯一点就可以了,那就是贪得无厌的晋国把郑国当作它东边的边界后,定会想法拓展其西边的疆土,这样一来,秦国的利益必将受到损害。如此晓之以理,秦伯当然会心有所动。所以,杨先生的阐发虽能新人耳目,然细细玩味,实则于情理不合。

二.“东”字不宜做定语吗?

杨文对《教师教学用书》“既东封郑”的翻译又提出了一条质疑,说:“‘东’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不宜作定语,译文就显得不够严谨。”关于这一点,杜丽荣、邵文利两位先生在《王力主编校订重排本校改后仍存问题举隅》一文中曾提出过不同的看法,两位先生指出:“‘东封郑’即‘以郑为东封’,名词性偏正词组‘东封’作为一个整体用为意动,从而与‘又欲肆其西封’的‘西封’相对。”在这里,文章即把“东”看做定语修饰“封”字,而用如动词的也就不再是“封”而是“东封”这样一个名词性词组。应该说,两位先生的观点还是颇具启发意义的,他们的看法其实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不谋而合。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可以成立,古汉语中名词性词组用如动词的例证还有:

1.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2.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可以看出,第一句中的第二个“夫人”、第二句中的第二个“中国”,第三句中的“宾客”均为典型的名词性词组用作意动,这些例证皆可佐证两位先生的观点。所以,并不是《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不够严谨,反而是杨文中“东”字不宜作定语的说法缺乏准确性。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提问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提问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意识,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反馈信息,进行教学交流。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才能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场知识探索之旅呢?笔者在此,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性提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悦的情境总是可以让学生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烈,也最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意识;而照本宣科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趣味性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符合学生心理。学生心里关心、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探究氛围浓烈,因此教师结合教材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结合高中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

(2)提问要适度。问题设计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通过积极的思维中不断取得成功,增强学习信心,保持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学《像山一样思考》时,一开始就可以这样问学生:“山会思考吗?它告诉了你什么?”这看似简单、随意的一问,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思维活跃,在脑海里尽情地搜索平常生活中与山有关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巧妙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不仅可以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还能让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愉悦感。

二、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教师在授课中提出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概括、评价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提问具有发散性并不等于放任不管,教师要适时引导,使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例如,一个中学高级教师,曾上过这样一堂经典的语文课。学完《鸿门宴》这一课进行小结之后发问:“项羽为什么不在席间杀死刘邦?”学生们说出了很多:项羽妇人之仁,犹疑不决(学生持此观点居多);刘邦已经臣服项羽,不好下手(现代意识观);为了取信于联合抗秦的各诸侯国;项羽有君人之度(亮点);项羽没把刘邦当成争天下的对手;因为有项伯的保护;樊哙忠心护主,使项羽有英雄惜英雄之感等等。学生各抒己见。发散性问题,既可以让学生摆脱了标准答案的禁锢,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将不同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辩证思维也得到一定的训练。

三、启发性提问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问题并非提得越多越好,而要看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举一反三。

比如讲《林黛玉进贾府》时,根据人物对话品味其中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价值观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有学生提出疑问:贾母与贾宝玉分别问林黛玉“读何书”的问题,答贾母是“只刚念了《四书》”,后面贾宝玉再问时又是“不曾读,只上了一年,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回答的前后不一致?这么安排有什么用?笔者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启发:①贾母作为一名典型的封建老太太,她的价值观是什么?②贾母对黛玉的回答是否满意?③林黛玉在贾府的身份是什么?(启发学生关注主客对话的背景)通过启发,学生经过一番仔细琢磨,不难得出:贾母这封建老太太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对林黛玉的回答是不满的,这让初到贾府的黛玉感到很不安,当贾宝玉再问时那样回答也就在情理之中,也反映出黛玉刚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走一步路”的谨慎心态。

在启发式问题的帮助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当然,教师要善加点拨,才能使学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四、析疑性提问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惑时,不要急于立刻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重难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接近答案,最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最后的答案,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

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估计学生对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策略不易理解,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烛之武刚见秦穆公时姿态是怎样的?(2)烛之武跟秦穆公阐明了哪些利害关系?(3)烛之武站在怎么样的角度为秦穆公分析这个亡郑这个问题?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帮助学生学习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经过点拨诱导,学生不难找到答案:刚见秦穆公时说“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让秦穆公放松警惕,为下面说辞做铺垫,然后客观上分析利害,若取郑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是有害无利,接着又巧妙的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记忆,然后说明保存郑国对秦不仅无害反而有利,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谋划,但却从秦国利益出发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最终被秦伯所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句句打动对方,是谈判说服、消弭战争、争取和平的成功范例,在生活中也有很广的应用,对于这样方式的课,学生的兴趣盎然,探究氛围浓厚。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着思考,而学生思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水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这不仅是使学生顺利掌握知识,而且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一定要重视充分发挥这种手段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周军.《教学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严永金.《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