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班生活教案

小班生活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18 13:30:38

小班生活教案

小班生活教案第1篇

----徐汇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育案例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中小学班主任确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科学地应对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结去年“徐汇杯班主任主题教育活动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黄浦杯”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通知,特制定《徐汇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育案例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二、时间

2009年3月——2009年12月

三、对象

本区中小学、中专职业学校的班主任。

四、内容

本次比赛聚焦班主任在建班育人中有效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一般指:在班务管理中的常规问题、偶发(突发)问题等。通过对教育事件的分析和处理,显现班主任对教育行为的理性思考,展现班主任应对和处理各类问题的智慧和艺术,形成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教育经验。

五、形式

评比主要采取三种形式:教育案例撰写、情景分析和现场答辩

六、要求

提供的教育案例要符合下列要求:

1、真实性:班主任在建班育人过程中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

2、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

3、生动性:叙事完整,描述生动,可读性强。

4、创新性:教育方法和形式富有创意,有独到的见解。

5、实效性:必须是成功的教育案例,形成的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七、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

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专职校组进行。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胜奖若干名。中专职校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胜奖若干名。

(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八、活动流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3月——2009年4月)

1、做好活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

2、开展培训辅导。举行全区德育教导及部分班主任的培训辅导。

(二)校级层面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4 月-2009年6月)

1、学校组织参赛班主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撰写一份成功处理班务、偶发(突发)等问题的教育案例。案例由三个部分组成:(1)教育事件描述。(2)运用教育原理对成功的案例进行理性分析。(3) 经验提炼。

2、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指导,如,可以开展教育案例的撰写、对提供的教育情景进行书面分析和现场答辩等活动。

(三)区级层面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

1、区德育室组织专家对学校送交的教育案例进行评审、对进入复赛的教师进行教育情境(提供的)书面分析、现场答辩。

2、区选拔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校各学段10个案例参加市级比赛。

6月15日前,各学校选送3个教育案例,文本稿(文本稿一式五份,A4纸,一般公文格式)送至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地址:中山南二路800号,邮编:200032)。

(四)总结表彰阶段(2009年10-12月)

1、对教育案例获奖者进行颁证表彰。

2、对优秀教育案例进行推广辐射。

注意:学校截止时间5月15日之前(书面稿:交于谢庆)

徐汇区教育局

小班生活教案第2篇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项目管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58-02

一、引言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奥苏贝尔(D.P.Ausubel)有意义学习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基本模式。在教学中,不仅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重视知识点的系统性传授,也彰显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知识点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以相互合作、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去学习知识点,探索问题的答案,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形式可以表现为“小组任务”、“小组项目”,教师发挥引导式作用,扮演类似“导演”的角色,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答辩”的形式讲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改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师教学后表现出来的可量化行为的具体描述。本课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确定了三大专题式教学目标:概述、九大知识领域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与能力的总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美国的杰克・吉多和詹姆斯P克莱门斯著的《Successful Project(the 4th edition)》,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站在通识的角度介绍了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主要介绍了项目管理的三大基石(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相关技术。

2.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题主要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方向,让学生以掌握知识点为目的,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不同知识点所需的不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以下是根据不同专题所设计的教学活动。

(1)专题1:项目管理概述。第一个专题――项目管理概述,介绍的是项目管理的一般性知识,由于项目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和技术都是学生以前没有涉及到的,这门课又是一门双语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项目管理(双语课)的学习很重要。针对学生普遍喜欢线上学习这一特性,这个专题可采用网络自学的学习形式。

(2)专题2:九大知识领域。项目管理中的九大知识领域的学习是本课程的学习重点,也是授课难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先讲解九个知识领域的主要内容和要使用的技术、方法等知识点,然后再通过案例分析、流程演示等方法展示给学生看,最后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学生就会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思维也会严重受到教师思维方式的影响,难有创新。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只是将教师所授课内容进行再一次的复述而已。而学习的本质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我领悟、自我创新,并体现出学生思想的创新活动。为了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专题是通过利用教师所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学生先自学范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来完成本专题的学习。

(3)专题3:项目管理应用。本专题的主要学习目的是学生使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进行项目全过程的管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项目报告(英语)并对软件运行结果进行答辩。由于完成一个新的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对于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因此由教师编写实验指导书,指导学生具体实验操作,在考虑到实验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在实验指导书的学习中部分采用相互授课、教师点评和答疑的方式进行。

三、教学效果实验

(一)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取2012级本科物流专业01班和02班进行实验研究,2012级本科物流专业01班为传统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2012级本科物流专业02班为实验班,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

(二)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包括实验班和传统班,采用前测、后测固定组比较设计,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具体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班 前测 实验教学 后测

传统班 前测 传统教学 后测

(三)实验变量

根据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确定实验研究自变量为:“教学设计方案”。两个水平,即: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因变量为:(1)学生项目管理基础知识成绩;(2)学生项目管理Microsoft Project软件操作能力;(3)学生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践能力。

(四)实验数据分析

以实验班和传统班最近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前测成绩,通过SPSS15.0软件统计对两组样本进行T检验,输出结果如表1和表2。

从表2中看出,F检验得出F=0.111,P=0.738,得出两个样本方差齐性,所以不需要进行校正,同时,我们得到:经双侧T检验,P=0.862>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所以两个班级实验前的成绩大致处在同一水平,差异不显著。

四、结语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三个部分的考核,传统班(01班)的总分是75.15分,而实验班(02班)的总分则到达83.08分。从总分来看,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下项目管理双语课教学设计方案好于传统教学设计方案。

2.对于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部分,传统班(01班)略好于实验班(02班),说明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下项目管理教学设计方案在“基础知识”授课方式及效果上比不上传统教学设计方案,说明这部分知识的传授更适用于教师的讲解。

3.对于项目管理Microsoft Project软件操作能力部分,传统班(01班)略好于实验班(02班),说明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下项目管理教学设计方案在“Microsoft Project软件操作能力”授课方式及效果上比不上传统教学设计方案,说明这部分知识的传授更适用于教师做讲解和指导,不适合于小组相互授课。

4.对于项目课程设计实践能力部分,实验班(02班)远远好于传统班(01班),说明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下项目管理教学设计方案在“课程设计”授课方式及效果上好于传统教学设计方案,说明这部分知识适合开展小组互相合作的学习,在范例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的情景设计下,学生能更好、更容易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

参考文献:

[1]叶楠.新编教育学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吴之明,卢有杰.项目管理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顾小清.主题学习设计[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8.

小班生活教案第3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小班化教学;导学案;科学性

经过为期一年左右的初中小班化教学实践、学校组织的两次全体社会政治教师的课堂研磨(其中一次邀请县教研室社会政治教研员观摩辅导)、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组研磨和培训学习(包括外出学习)等,使我校教师对小班化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针对我校农村寄宿制初中面临小班化的教学实际(每班人数都在30人上下),下面结合我一年来担任我校小班化教课改(课堂转型)社会政治课教研组长的经验总结,谈谈我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和探讨:

一、要注重思想品德课学生课前“导学案”的实用性的研究

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指导材料,能有效避免学生盲目预习。在课前(主要是晚自习时间)给学生发放“导学案”人手一份,让他们提前对新课进行预习,为衔接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准备。特此,我们积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利用每周一次的研磨把下一周要上的新课导学案(思想品德课一般每周2课时)都准备好,印制好。

为了想方设法提高导学案的实用性质量,备课组成员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工作:1.专门布置一个教师网络搜索每个新课时的学案、课件、教案、课堂教学活动、课堂练习等,供集体备课组讨论、研磨。2.针对教材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取舍和编写讨论。3.根据学生的学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进行取舍和编写讨论。4.最后分工合作(一般一个集体备课组有4名老师),布置每一个老师根据讨论稿完成一个导学案的编写打印,形成每一个课时的“导学案”。老师工作量确实很大,但经过实践检验,效果确实不错,值得推广。

为了提高导学案的实用性,在问题设计环节,我想“挖冬笋原理”在导学案设计和编写中很有必要应用一下。要想挖到冬笋就要知晓冬笋如何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长的,什么情况下长的,就要把握其生长规律。思想品德教学也一样,其实初中思想品德三个年级教材安排,是很有规律性的知识安排,七八年级主要安排教学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教育九年级安排国情教育。

各年级教师要善于挖出每一个新课时的规律性的东西,根据教学目标实现的需要,找到学生学习知识规律性的东西,学生不难在导学案的认知中找到知识的精华部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要注重小班化班级学生个性化的研究和成长鼓励

教师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分组,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效率,注重学生课堂活动中的个性化的表现,注重学生课堂的有效生成和无效生成等。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和道德教育部分,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历程息息相关。我们不妨从班主任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去寻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研究,记录不同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有的学生表现欲望强,有的学生写作能力强,等等。当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很多学生的能力在老师的鼓励下成长着。老师要舍得赞美和赞赏学生,不断鼓励学生成长。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出来,思想品德课本身就具备这方面的功能。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三、要注重小班化学生分组的科学性研究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学生活动,实现课堂生成,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科学分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思想品德课不同年级教材和学生认知能力的表现,什么样的学生组合为最佳搭档呢?1.每一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层次差异组合。2.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层次差异组合。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有差异组合。4.学生的问答等合作探究有层次差异组合等等。

四、要注重小班化课堂教学艺术的有效性的研究应用

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把大脑、嘴巴、手等感官系统和思维系统动起来、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W情境让学生的视觉等感官活起来。接着,巧妙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然后,根据教学情节,让学生的手和嘴巴动起来。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情境等,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主题内容相得益彰。比如,在教学“孝敬父母”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时政,2011~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孟佩杰的感人事迹的视频情境,让学生在动情中体验和作出心理上的行动。接着设问: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孝亲敬长,打开学生讨论的话题,让每个学生说出实际行动,小组学生作总结记录和发言等。同时,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讲讲相关历史故事和现实事例。

五、结语

小班化教学中,要敢于和善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特点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的成败。只要教师能认真去做好以上的工作,一定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果,使每一个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上一个台阶,打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小班生活教案第4篇

一、学校简介

罗堂小学共有8个教学班,学生351人(其中罗西295人,平均班额59人;教学点56人,平均班额19人),教师17人(其中代课教师6人)。

二、促学习方面

1、学校制定有师生年度读书活动方案,对师生学习制度和读书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进行了修改补偿,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及班主任的期度、年度考核。教师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班级有班级读书计划。(查计划、方案、制度)

2、学校图书室向师生全天开放,抽调王德华老师专门负责图书借阅工作。(查图书借还账)

3、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图书柜,利用向学校图书室借和学生捐的办法,建起班级“图书角”,班级制定有图书管理公约,配有学生图书管理员。(班级图书借还记录)

4、学生周一、周三、周五上午第一节开展40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教师除课外读书外,这三天上午第一节也集中读书。(学校检查记录)

5、学校每周对教师笔记心得、读书进度,学生的读书摘抄和班级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检查,及时通报、督促、总结评比。(检查记录)

6、学校已经组织了一次教师读书活动交流会,教师们相互了读书的内容以及想法和收获。(学校会议记录,教师读书心得)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

1、召开班子会和教师会,传达上级精神和要求,坚定课改革信心,营造课改风气,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捆绑到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课革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制度、达标验收方案和课改奖惩办法,把课改工作以较大比例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会议记录、制度、方案)

2、安排上广州参加培训的岳中山老师,就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的流程以及自己对生本教育的理解等进行专题培训并上了示范课;校长就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生本课堂教师学生用语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所有培训都下发资料,要求教师写课改笔记和心得。(教师课改笔记)

3、组织学科骨干焦春蕊、岳中山两位老师上示范引领课,组织教师进行观摩研讨,交流想法寻找办法。(校长、教师听课记录)

4、全校7位教师上生本课常态课,学科教研组不定时地听课、说课、座谈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上课教师逐个把脉问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的课改课逐步提高完善。目前我校有三位教师能较好地上生本课,四位教师能上生本课。(校长、教师听评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

5、全校每个班级都建立有4-6人的学习小组,小组都有自己的名称,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班级对学习小组的评价激励机制正在完善。(班级学习小组统计表、班级学习小组的评价办法)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主要进行了两方面

1、 师德培训   

(1)进行了暑期师德培训  (查专题档案)              

(2)学习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通知 精神,并进行了自查互查,给学生及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教师签订了责任书。(查专题档案)  

(3)平时的政治学习(周一下午第三节)。(查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2、业务培训

(1)校本培训:常规教学业务培训;新课改业务培训(工作手册、学习笔记)

(2)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教师培训记录、培训总结汇报)。

五、我校选择的亮点项目是:快乐大课间

小班生活教案第5篇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方案自主

在现代社会,我们提倡一切以人为本的思想,社会也在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中前进和发展。中职教育也应当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更不能离开学生,离开了学生就是脱离主体,没有了主体,任何的方案、方法、目标等都是空谈。中职德育教育应当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发展方向进行展开。

对于德育工作我们在悠长的教育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比如有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节假期的主题性文体活动、与学生个别谈心、游戏等形式。虽然以存在着各种形式,但是这些常见的形式对中职学生而言已经缺乏了吸引力;简单的,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将德育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拒之门外。

常规的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以偏盖全,把少数学生的德育教育当做全体学生存在的想象进行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常常班级出现偶尔的不文明、不守纪的现象(比如某周有三五个同学经常迟到),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往往会在班会课上总结上周情况,重点强调全班的纪律问题,向全班同学进行纪律观念教育。把个别教育变成了全体教育,学生会因为教师经常强调纪律问题,渐渐的自我意识班集体存在严重的问题,渐而对班级产生不认同,甚至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抵触。

二、教育的主题、内容缺乏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出发,具有强烈的教师个人色彩。现今中职德育教育的主题一大部分,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拟定,而后由班主任进行实施;要不是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该实施某一主题。德育教育的主题缺乏从学生出发,体现不了学生的真正需要。

三、德育教育的过程学生参与程度低。德育教育过程往往都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在听,这样的教育方式效率不高,而且学生以左耳进右耳出居多。德育教育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应该置换,转换学生为主角,教师是辅导角色,充分让学生参与进德育课堂。

四、德育教育缺乏形成性评价。教师在进行一次德育教育课后,对于具体学生的领会程度及认同程度如何,没有进行后期的跟进。同时教师的德育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接受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德育内容空泛,缺乏有效的载体,学生缺乏自主选择,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以及内在的需求。共性教育强,个性教育少,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德育教育地点限于课堂上,校园内,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缺乏与社会的联系,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要,不能感受到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因此改变外在的德育灌输,激发学生的道德内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教育的重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方案设计

方案一:

方案目的:改变德育教育的形式,转化教师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参与教育过程,深刻同学们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1)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以4―6个同学为一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总体工作。

(2)每2周为一个周期,一学期大约分为10次。抽签决定各小组的实施周时。在2周的时期内,实施小组可以利用班会课或晚自修进行本组的活动。

(3)活动的主题,班主任可以提供一些需要开展的主题,让学生参考,但更多的自主性把握在同学们的手中。他们可以自由的定主题、定活动形式、定活动的场所,可以是小品、可以是问卷、抢答等。

(4)要求每个小组对本组的实施方案进行后期跟进,把实施后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汇报形式向班主任反馈。

(5)班主任根据小组的反馈以及平时的观察、学生的谈话,对小组的方案情况提出问题和建议。把小组方案的积极的、正确的思想做出表扬;把存在不积极的、错误的思想行为予于引导。

本方案优点:(1)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问题,思考判断问题,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解决能力。

(2)在小组实施各自内容时,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胆量等。

方案二:

方案的目的:充分利用班级现有资源――班级黑板报或墙板,在平时生活种向学生渗透正能量,并且改变班级黑板报、墙板陈年不变或是作为画布、涂鸦的情况。黑板报、墙板不仅具有美化课室的功能,而且还担任教育的功能,让这两者融合一体,真正起到美育作用。

方案内容:(1)将全班同学分为4―5个组,每组组员最好包括有写字、画画较好的同学

(2)每个月为一个周期。抽签或轮换形式决定各组实施的时间。月初时,每个小组出一期黑板报或墙板,内容自定,方向是向同学传递积极、健康的内容。

(3)期末时,根据每期的作品进行评比。制定评价方案,比如在色彩、文字、内容、实施情况等方面。

小班生活教案第6篇

西高山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计划安排表

各村党支部、学校支部、卫生院支部参照本建议日程

重点环节 时间安排 主要任务 责任单位

一、准备启动(2月24日至3月31日)

1.乡党委组织班子集中学习培训,成立乡领导小组和督导工作小组,初步制定全乡实施方案,报县督导组审定实施方案 2月24日至2月28日 1、乡党委组织班子成学习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2、根据县委《党的群众路线实施意见》结合我乡实际,研究制定《西高山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督导实施方案》和全乡各党组织推进计划安排;3、报县督导组、县党群办审定我乡《实施方案》。

2.召开全乡动员大会和集中学习培训会 3月5日至3月25日 1.乡党委组织召开全乡动员大会和集中学习培训会;2.各支部领导小组内部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3.各村、乡直各单位准备、上报《实施方案》及动员会议上支部书记的讲话。

3.各支部制定工作方案 3月10日至3月15日 1.领导小组根据乡上实施方案和与各村、乡直各单位村沟通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表;2.根据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领导小组讲话通稿,结合各村实际修改完善领导小组组长讲话;3.收集掌握各支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情况。

4.审阅各村、乡直各单位活动方案 3月16日至3月20日 1.领导小组对照省委指导意见、市委和县委实施意见和相关方案,审阅各单位《实施方案》,提出意见建议;2.领导小组调阅各村支部书记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3.领导小组向各村提供《民主评议表》表样,确定参会人员范围。

5.参加各村、乡直单位动员大会 3月21日至31日 1.乡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各村、各单位动员大会,传达县、乡有关精神;2.组织开展民主评议,评议表由各村、乡直单位在会前发放填写,会议结束时汇总,并于3月31日前将结果报乡党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

二、学习教育、听取意见(4月1日至4月30日) 1.动员部署(在乡上3月25日前动员部署基础上指导各村) 4月1日至9日

1.4月5日前召开本单位动员部署大会,全面启动教育实践活动;

2.3月9日前,各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邀请乡党委督导组指导,对本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状况进行民主评议,征集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重点环节 时间安排 主要任务 责任单位

二、学习教育、听取意见(4月1日至4月30日) 2.开展学习(在3月30日前乡上开展学习基础上指导各村支部) 4月10日至4月15日

1.各支部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中央、省、市、县、乡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讲话精神等,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

2. 各单位领导班子 “集中学习和专题讨论活动时间不少于1周”;

3. 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集体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一次专题讨论活动、开展一次集中调研走访活动、开展一次集中征求意见活动、宣传一批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先进典型、进行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组织一次群众路线知识测试、开展一次作风建设民主评议”。

3.开展研讨交流(在4月10日前乡上研讨交流基础上指导各村支部) 4月16日至19日

1. 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扶贫开发、打造一流队伍、服务农村群众”为主题的专题研讨;

2.学校、卫生院等乡直单位结合自身行业特征,开展相应专题研讨。

4.征求意见建议(在4月20日前征求意见基础上指导各村支部) 4月20日至30日 结合“双联”行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开展“三听三问”,听基层呼声、听群众心声、听社会议声;问作风建设差距、问为民服务举措、问加快发展良策,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采取上级部门意见发函听、老党员意见上门听、贫困群众意见蹲点听、服务对象意见专题听、热点意见随时听、网络意见专人听等“六听”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找准找实问题。

三、查摆问题、开展批评(5月1日至6月10日) 1.查摆“”问题(在4月30日前调研的基础上) 5月1日至10日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体“会诊”等方式,归纳梳理出“”方面的“机关病”、“村社病”、“行业病”和“流行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据此进一步找准查实班子“突出病”和个人“个体病”,力争做到准确“画像”。

2. 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在5月10日前召开专题会的基础上) 5月11日至20日

1. 各支部及其成员和村、学校主要负责人,都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2. 对照检查材料要上报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报乡党委书记审阅。乡督导组要审阅所督导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反馈给各支部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次进行审阅。

3.召开专题民主

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在5月20日前撰写对照检查的基础上) 5月21日至6月10日 乡党委领导班子要在5月30日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研究制定召开民主生活会方案,组织召开一次高质量的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间一般不少于1天。其他党组织要在6月10日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党组织成员对照检查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每个党员都要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重点环节 时间安排 主要任务 责任单位

四、整改落实、建章立制(6月11日至9月15日)

1.审阅整改方案(在6月15日前汇总突出问题的基础上) 6月11日至30日

1.各村、乡直单位围绕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存在的突出问题、督导小组反馈情况,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乡群众教育路线办公室要对整改方案审阅把关,提出意见;

2.乡上制定并公示整改任务书和时间表,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方案;

3.乡领导小组办公室抽查1-2个村或单位整改方案,看是否重点突出、具体细化、切实可行;

4.各村、乡直单位及时将整改方案报乡党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2.严把专项整治关(在6月30日前审定整改方案的基础上) 7月1日至9月1日

1.各村、乡直单位围绕中央提出的七个方面的整治重点和乡党委的专项整治要求,逐项抓好整治;

2.乡督导小组对专项整治活动进行督查。

3.督促检查制度建设情况(在8月30日前专项整治的基础上) 9月2日至9月15日

采取随机抽查、延伸督查、明察暗访、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各村、乡直单位制度建设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任务落到实处。

五、全乡总结工作 9月16日至30日

1.各村、乡直单位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村、乡直单位主要领导主持会议并讲话,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乡督导小组对村、乡直单位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对继续深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求;

小班生活教案第7篇

教育局关于法制宣传的文件收到后,我们利用周一例会时间,组织全体老师进行了学习,使广大教师明白了这次法制宣传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宣传的重点、时间安排、整个活动的安排以及活动要求,为这次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方案,全面部署

为了使整个活动有序进行,我校根据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团结小学法制宣传活动方案》,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方案,对我校的法制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工,要求各班主任积极搜集资料,大力宣传我区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宣传推进依法治区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成就,宣传行政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发展,宣传我区创建“法制未央”全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方面的重大发展。要结合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将《宪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管理规程》等作为学习宣传的重点。

三、按照方案,开展活动

1、利用板报进行宣传,共办法制宣传板报12块。

2、利用班队会进行宣传

12月3日,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前一天,我校各班开展了法制教育主题队会,由于学校提前进行了安排,各班班主任非常重视,因此效果特别好。

六二班,主题是《学法用法健康成长》。每个学生都搜集了资料,搜集了一些案例,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内容讲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深受教育。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就进行了交流,并且能交换自己的看法,达到了法制教育的目的。

主题是法制宣传,由中队长,中队长讲案例,然后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原因,效果非常好;

五一班,主题是学法、知法、懂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为了保证班会的质量,班主任老师和全班同学齐动手,共同搜集资料,他们搜集的材料有:《少年弑母,心灵饥荒迸出的恶果》、《15岁少年玩游戏劫杀两老人》、《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等,通过全班交流、讨论,通过谈感受,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黑板布置好,准备充分,得到全体评委的一致好评。

四二班,黑板布置好,学生自己搜集材料,材料内容广泛,包括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的宣传。

一二班,主题是《从小要知法》,老师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搜集了许多法制教育方面的儿歌、顺口溜等,一边讲一边读,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学生兴趣非常高。

这次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由于学校和老师都特别重视,准备充分,参与的人多,受教育的人多,达到了法制宣传的目的。

3、集会宣传

为了把这次法制教育活动推向高潮,12月4日,我校召开了“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制教育报告会,校长给同学们做了法制教育报告,通过大量案例的讲解,使全体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小班生活教案第8篇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许多人而言,是一段充满紧张与混乱的时期。青少年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在生理心理遇到种种问题,如交往沟通、学习考试、人生规划等;面对困难、挫折、压力时,有些青少年呈现出无法适应的状态,于是一些问题则凸显出来,诸如焦虑、自卑、恐惧、睡眠困难、学业成就较低等。这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与对待。班主任工作中的个案研究,正是在这种前提和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对班级有特殊问题学生的介入,着力培养他们正向的思考习惯,使之转化为他们成长的催化剂,从而避免种种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和扭曲行为的发生。

一、个案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就教育领域而言,个案研究(casestudy)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

个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二、班主任教育的内涵及趋势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过程中一个特定而复杂的社会角色。中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班主任容易成为青少年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

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已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这是班主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主导角色;班主任还是班级群体组织的领导者、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和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共同趋势。要想适应新时期的班级教育与管理人性化的需要,班主任的传统角色要在许多方面加以转换。班主任要走向多元型、对话型、感染型与专业型等。

三、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的意义

首先,它适用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如对班级中优差两头学生的研究,对个别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对某个学生采取特殊教育的追踪研究,对某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等。其次,个案研究还适用于对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原因不能人为重复进行的事例的研究。

个案研究是特别适合教师使用的一种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个教师都应该是一名教育研究者。但由于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和严格控制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困难。而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个案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具有实践意义。个案涉及的人与事较少,教师有条件对个案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便于掌握个案的全面情况。便于掌握个案动态发展。我们只有在对个案全貌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出更高、更难的要求。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就要采取措施,进行补缺补差。

四、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存在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可能性分析

1、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班主任容易成为青少年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过程中一个特定而复杂的社会角色。中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

2、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具有很多便利条件。作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个案的问题,通过观察、交谈了解个案的资料。为开展个案研究提供基础。

(二)、在班主任教育中进行个案研究存在必然性

1、开展个案研究是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见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有着厌学、焦虑、与人交往障碍、情绪管理能力较低等问题。(班主任 )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个案研究,改变学生现状,使学生健康成长。这是班级建设一项重要内容。

2、开展个案研究也是时代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共同趋势。要想适应新时期的班级教育与管理人性化的需要,班主任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与专业素养,通过开展个案研究可以提升班主任的专业水平,推动班主任工作走向理论化、专业化。

五、班主任在其教育工作中开展个案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对象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可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情绪与行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凸显出来的问题确定个案。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生理心理障碍者、学业低成就者、行为偏差学生、情绪异常学生、资优学生等。

2、收集个案资料

全面地收集个案资料是个案研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全面系统的个案资料有助于研究者对个案的完整认识。收集资料的方式是多样的,可采用书面调查、口头访问的方式,也可采用观察、测验、评定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查阅个案的个人资料的方式获得信息。个案资料的来源大致有:

(1)个案的个人资料。个人资料众多,除了收集个案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籍贯等,常常还涉及个案的身心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病史、性格、气质等。另外,还要收集个案历年来的学习手册、考试成绩、作业、日记、周记等相关资料。

(2)学校有关记录。个案的学校记录资料比较规范,又有延续性,易作前后对比。资料包括各种情况登记表,成绩记录,能力、兴趣、人格、智商等测验结果,操行评语,奖惩情况,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等。

(3)家庭和社会背景。家庭和社会背景涉及个案的个人生活史,是个案研究的重要的信息源。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涉及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管教方式、家人与个案的的关系,个案在家庭中的地位,所在社区的文化状况。

3、诊断与假设

在广泛收集个案资料的基础上,常常还需要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测试,以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推论原因——主因、次因、远因、近因等,形成初步的假设。

4、个案分析与指导

个案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往往比较粗糙、琐碎,难以直接解释问题,因此需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有关资料进行理性的加工。个案研究不仅仅要提出研究的问题,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指导性意见,因此在对个案问题作出明确的诊断和假设后,接下来需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5、实施个案指导

通过跟踪、观察、记录等方式验证先前的诊断和假设。在个案研究的诊断与假设、分析与指导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的判断和推论,因此需要在实际的个案实施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来检验先前主观推断的合理性。

6、形成结论

对个案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估,提出建议,得出结论,撰写个案研究报告。个案研究除了收集个案相关资料外,还需与个案进行沟通,以达到辅导、咨询、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在班主任教育中开展个案研究的积极作用

1、对于个案本身。对个案问题进行分类、设计个案辅导的策略,探讨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难题,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面对个案时,班主任不再停留在一个层面去看待,通过个案研究资料收集,班主任能够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了解案主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帮助案主学习和掌握恰当的行为模式与反应模式,获得对世界的正确的认知或完善其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案主与环境的适应,帮助案主重建自我形象,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动力,促进问题的解决。

2、对班主任老师。

(1)班主任老师更加客观、全面、深入的去了解个案,提出更为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

(2)通过个案研究,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及时收集到对自己教育措施的反馈信息。通过对个案的辅导,还可以不断总结和评价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的实施经验与效果,从而得出对以后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3)班主任认同个案研究的重要作用,使个案研究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与专业素养,推动班主任走向专业化。

(4)促进班主任整理教育管理思想,归纳出某一个案或是一类问题的规律。

3、班级环境建设。通过开展个案研究,体现人性化、现代管理,有利于班级风貌的建设。通过整个的班级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发展予以全方位的关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

1、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繁忙,除了教育管理,还有自身的教学工作,有些班主任不善于积累、总结,没有形成文字的成果。有些班主任认为个案研究只是简单的谈话,于是很多个案只是停留在了谈心的层面,并没有深入研究,从而影响了个案研究的深入性,专业性。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个案问题来自于家庭系统,家长教育观念的固化及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班主任教育时的个案研究的开展。

2、改进方法

加强宣传指导,使班主任明确进行个案研究的积极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相关举措,建立个案评估机制,鼓励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肯定班主任开展个案研究的付出。